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精选5篇)

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 篇1

姜爱林 任志儒

(北京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22)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影响较大的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有:生态城市管理理论,新城市主义管理理论,城市营销理论, 经营城市理论, 城市竞争力理论和数字城市理论等等。现代城市管理论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管理科学向更深层次、更高层次的发展,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足。当代城市管理,尤其是我国的城市管理,理论研究有余,而实证研究不足。未来,城市管理的研究必将呈现进一步综合化、系统化的趋势。关键词:城市管理;理论;评析;展望

中图分类号: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13(2006)-03-052-04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如何提高城市管理的有效性,创造多功能的、有活力的、宜居的城市已成为各国城市管理者和理论界关注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城市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试图对近年来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几个城市管理理论热点问题加以梳理评析,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或借鉴。

一、现代城市管理的若干理论 1.生态城市管理理论

城市生态思想在城市形成之初就已有所体现。工业革命开启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伴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从而刺激了城市生态思想的发展。

1916年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发表《城市:关于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的著名论文,对城市生态思想的发展起了奠基性作用。20世纪60-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提出了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居住区的项目,指出城市是个以人类为活动中心的人类生态系统。此后,城市生态学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

城市生态学的基本思想是以城市为对象,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探讨其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的生态学机理与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去。城市生态思想体现在以下一些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中:(1)生态位原理。城市生态是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人们总是趋向生态位较高的城市地区,这种心理和行为正是城市发展的动力;(2)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复杂性呈正相关的;(3)食物链(网)原理。城市资源的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延伸等方面都可以运用这一原理。同时,该原理更重要的启示是:人类居于食物链的顶端,最终会通过食物链的作用承担自身对生存环境污染的后果;(4)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5)环境承载能力原理。[1] 基于城市生态思想的城市管理理论也是循着城市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发展的,即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将整个城市看作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通过协调和疏导维持经济、社会、自然这三个亚系统内部及相互之间的稳定状态,支持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2.新城市主义管理理论

20世纪60到80年代,伴随着美国大城市人口大批向郊区迁移,城市空心化日益严重,西方学者提出了“新城市主义”的新思想。新城市主义的特点在于强调传统、邻里感、社区性、场所精神、全面、整体、有机、持续发展,主张恢复城市人文价值以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设计观念。其设计思想内涵和原则主要体现在:尊重自然——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尊重社会与个人——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保持“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新城市主义和当今最富魅力的“生态城市”具有殊途同归的内在一致性。[2] 尽管新城市主义的本质是城市规划理论,但它对城市管理工作同样有着重要启示。基于新城市主义的城市管理思想强调在城市管理中要体现对人的尊重,注重人的感受,重视培养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适性,提升城市对人的吸引力,通过对人的聚集与合理配置来保持城市的发展活力。这种管理思想一方面实现了城市环境对人的关怀,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城市本身的魅力。[3] 3.城市营销理论

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西方国家的一些城市在近一二十年来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城市财政、大量的失业、收入下降、投资减少等经济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城市营销的概念浮出水面。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科特勒等人系统地提出了“城市营销”的理论,使之正式独立成为营销学的一个分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城市营销的思想强调的是通过对城市有形、无形资产的整合来满足居民、旅游者和投资者的需要,从而产生价值。在这一理念基础上,城市营销将城市的土地、基础设施、旅游资源以及依附于城市本身的某种品质、意象、文化视为“产品”。为了提高城市竞争能力,对这些“产品”进行形象和服务组合设计。其营销对象是市民‘来访者、现有和潜在的未来投资者以及外部竞争的都市;其目的是引进产业、居民,留住原有产业和鼓励原有产业的扩张。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就是通过引进投资来加强其活力,通过引进企业和居民来降低城市公共物品的平均成本。[4] 基于城市营销思想的城市管理就是要将城市可提供给营销对象满足感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加以包装整合,以营销的思想促进旅游业、吸引投资、扩大原有产业,提升整个城市的经济活力,继而促进城市的发展。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城市营销本身属于营销学的一个分支,其目的与所有营销行为的目的是相同的,即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城市作为一个承载着多种功能的社会经济单元,对它的管理固然要考虑经济效益,但更重要的是对城市各项功能和价值的实现。4.经营城市理论

经营城市这一理念是在我国诞生的,大连市于1993年率先提出了要经营城市,1998年9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汪道涵在上海召开的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今后城市现代化建设要走经营城市的新路,经营城市的概念首次在公开的会议上被正式提出。这一思想在近十年发展中获得了理论界和城市管理者的逐步熟悉和认同。

学术界至今尚未有统一的对经营城市的准确定义,一般的观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种是将经营企业的观念移植到城市中来,通过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将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加以整合包装,作为产品来经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一观点其实与城市营销的思想差别不大。另一种观点是强调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来实现对城市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提升城市竞争力并追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营城市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城市建设的投资主体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多元化,即放弃由政府大包大揽的行为,引入竞争机制,允许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和管理城市公共事业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整体运营效率。[5] 概括来讲,经营城市就是要转变政府观念,将政府角色由事必躬亲的参与者转换为场外的管理者和守护者,制订对城市功能和区域角色的战略定位,通过市场手段引导城市资源的集聚、整合与有效配置,充分发挥资源作用,实现城市价值。目前在我国已有几十个城市提出了要以经营城市的思想来发展城市,其中不乏实践成功者,因此可见基于经营城市的城市管理思想对于促进城市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5.城市竞争力理论

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该领域的研究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城市竞争力反映的是城市在科学的制度安排下集聚、整合自身及外界资源,把握区域经济定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能力。对城市竞争力内涵的阐释不尽相同,倪鹏飞、宁越敏等学者主要从资源吸引、利用的角度来评价城市竞争力,姚士谋等则着眼于城市为居民提供的生活质量,其他诸如财富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观点也都对后续研究具有很强的启发性。[6] 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管理就是将提升城市竞争力作为管理工作的任务,在分析明确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实力、城市能力、城市活力、城市潜力和城市魅力五个方面的发展来实现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实际管理工作者而言,城市竞争力这一系统概念为管理工作提供了引导性作用,其较为明确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也提高了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6.数字城市理论

数字城市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提出的新课题。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之后人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并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实践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PC技术(遥感UC、全球定位系统ATC、地理信息系统ABC)、遥测、仿真——虚拟技术等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本质上讲数字城市属于一种技术手段,它为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套崭新的解决方案。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使得城市管理决策效率大大提高,通畅的信息流动路径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高了城市整体运行效率。[7] 基于数字城市的城市管理较以往的方式提高了效率,但是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的内容上,更多地停留在技术理性层面上,如果能够与其它城市管理理论思想结合起来,则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评析与展望

现代城市管理理论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管理科学向更深层次、更高层次的发展,并且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引导作用,无论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在理论发展繁荣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足。

首先,当代城市管理理论多是围绕着城市管理中的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种思想展开的论述,缺乏系统性的观点,尤其是我国的城市管理研究,很多还停留在条条块块的技术层面上,没有能上升到综合的、宏观的角度。管理科学作为一门系统科学,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它本身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城市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也应该本着系统的、多层面的角度去看待,这样才能使城市管理的研究上升到更高的科学层面上。

其次,当代城市管理研究与其它学科的综合性联系还不够紧密。城市管理学科的产生是在城市规划、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共同促进之下完成的,而我们看到的是当代城市管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多是循着某一门学科的着眼点和研究方法展开的,比如有些理论单单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作出的扩展,有些则完全停留在公共行政管理的层面上,这样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有可能导致将城市管理局限于某个学科的附属地位,而忽略了它本身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当更多的综合各个相关学科的理论,兼收并蓄,经过消化处理形成一套以城市管理为中心的独立的理论体系。

再次,当代城市管理研究多停留在理论的定性分析层面上,缺少规范的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是经济管理理论界公认的规范且有效的分析工具,虽然泛数学论的倾向已经在经济管理理论界受到抨击,但是应该看到,通过对数学工具的应用,有助于建立完整而富有逻辑性的理论体系,有助于加强理论本身的可扩展性和可传授性。当代城市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利用数学工具说明和解决问题的层面上有待进一步深入。

此外,当代城市管理,尤其是我国的城市管理,理论研究有余,而实证研究不足。管理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理论成果是实践工作的有效指针,理论体系的丰富完善必须依靠对现实现象的不断观察、分析、总结来完成,也只有通过实证研究,才能够印证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做到去伪存真,促进城市管理论的健康发展。

城市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城市管理的研究必将呈现进一步综合化、系统化的趋势。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也将成为城市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城市管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丰富必将为推动我国城市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注释:

1.景星蓉 张健等:生态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城市问题,2004,(6)2.胡刚 姚士谋等:“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的创新,规划师,2002,(4)

3.刘昌寿 沈清基:“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启示,现代城市研究,2002,(1)

4.隋鹏飞 国晓丽等: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4,(9)5.徐惠蓉:国内经营城市观点概述,现代城市研究,2004,(7)

6.于涛方 顾朝林:论城市竞争与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城市规划汇刊,2004,(6)7.段学军,顾朝林等:“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与应用,现代城市研究,2001,(3)

Review on Modern Urban Management Theories

Jiang Ailin Ren Zhiru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odern urban management theories with greate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re: Ecological urban management theory, new urban doctrine management theory, urban sale theory, managing urban theory, urban theory of competition ability and digital urban theory etc..The prosperity of modern urban management theories have promoted urban management science develop to deeper and higher level.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ages.On the present urban management, especially the urban management, theoretical researches are enough and demonstration researches are scarcity.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es of urban management must present the tendency of further synthesizing and systematizing.Key words: urban management, theories, comment, prospect 收稿日期:2006年8月25日

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 篇2

一、当前经济预测内容的主要性变化

1. 预测的内容不在只局限于财务信息方面

以往管理会计主要为经济预测提供财务方面的信息数据,而随着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市场上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原始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数据基础进行的经济预测,已然无法满足企业的经营发展需求。因而扩大管理会计的研究深度,将非财务信息内容如市场需求量、占有率、生产弹性等多方面的指标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从而来加大经济预测内容的范围,于多方面来进行经济预测,将为企业的未来决策、经营、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帮助。

2. 预测的内容不单单只针对短期数据

为了更好的来适应企业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关人员应着眼于企业信息的全局化、长远化。以战略会计的角度来对企业当前经营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管理。相应的便加大了工作量、提升了工作的复杂性与难度,但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战略管理会计的有效完成奠定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对于企业的相关人员而言,应以战略管理会计的角度,将外界环境、企业战略发展等因素考虑进来。从而以长远的角度来进行经济预测,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更具深远性的数据内容。

3. 扩宽经济预测内容的范围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企业于多方面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因而对于企业而言,做好自身的经营管理,以战略性角度来思考、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深远的、广阔的经济预测,将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未来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数据支持。因而就这一角度而言,扩大经济预测的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1)对企业竞争对手进行分析

按会计主体内容来看,竞争对手分析已然超出了会计主体的核算范围。但是相关人员通过对企业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再结合自身的相应情况进行对比,可直观的发现自己的不足、所需要改进、提升的内容。进而有效的完善了经济预测内容,将进一步的提升经济预测的可参考性,这为企业未来经营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数据信息服务。

(2)对顾客需求进行分析

顾客是企业服务的对象,是商品销售的最终购买、使用者。对其的需求情况、产品使用的满意性等多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可及时的对当前的产品类型、价格、质量等按其的需求进行调整。进一步的扩宽了经济预测的参考内容,扩大了经济预测的范围、提升了预测的准确度,为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数据支持。

二、经济预测的具体方法

经济的预测是以管理会计提供的数据作为基础来完成的,而准确的管理会计数据是需要相应的方法来对各类原始资料进行归纳、核算、总结后得出的。而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数据计算,一是定量预测方法、一是定性预测方法。

1. 经济预测定量方法的具体应用

该方法下主要是通过对经济预测对象的相关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后,以数学模型的方式,来对其未来可能达到的一种数量值进行计算。目前于其内还进行了两种分类,一是时间序列预测法、一是因果关系预测法。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下,相关人员会以预测对象随时间变化所产生的有关数据为基础,并以相应的数据运算方法来对未来的结果进行预测;而在因果预测方法下则是以相关影响因素的历史性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模型的建立来对预测对象的未来数值变化进行确定的方法。

2. 经济预测定性预测方法

在这一方法下相关人员会根据预测对象认识度、了解、掌握程度作为数据分析的基础,进而来对其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推测的一种方法。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这一方法的应用性被大幅度的提升,强化了此一方法下经济预测数据的准确性。

三、结语

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于竞争中更具优势,企业应拓宽自己的管理思路,以现代管理会计方法来提升、深化经济预测的范围、准确度。进而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奠定下更好的基础,为其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信息。

摘要: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科学而恰当的经济预测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下了良好的基础。而预测本身是通过企业以往经营所产生的相关数据为蓝本,相关人员通过相应的方法,进一步的通过预算、会计核算来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规律、结果的可能性进行推测。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管理会计作为经济预测结果的一种推测性数据基础,其科学化变革将会对经济预测的结果产生促进性作用。本文主要就现代管理会经济预测内容的主要变化方向、具体的预测方法这几方面进行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现代管理会计,经济预测,作用,内容,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杰.对我国现代管理会计经济预测若干理论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6):30.

[2]吴珊珊.浅议当今经济环境下现代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功能[J].时代金融,2013,(24):79.

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 篇3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现代文学理论;经典;述评;纪念

中图分类号:I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4)05006505

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在《西方正典》中把莎士比亚与但丁置于西方经典的中心,指出莎士比亚的洞察力超群出众,思想的深刻新颖无人能比,把握语言的能力驾轻就熟,远远胜过但丁在内的所有人。莎士比亚居于西方经典的核心地位是无人撼动的[1]。因此,从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本·琼生起始对莎士比亚戏剧(以下简称莎剧)的研究长久不衰。

一、现代文学理论对莎剧的解读

二十世纪是理论狂欢的世纪,各种精心打造的理论从各个侧面不停地解析这个世界。这些理论引导着人们来审视自身和观照世界。文学领域更是如此,毕竟文学本身就是在关照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诸多西方文学理论如精神分析、女权主义、存在主义、原型批评、接受理论、后殖民主义批评、生态批评、后现代主义、以及新历史主义不约而同地聚焦莎剧作品。通过分析这些理论在莎剧中的解读与阐释,旨在展示莎剧的全面而深邃。从而使人们更为清晰地理解莎士比亚作为一位剧作家所具有的跨越时空、光照百代的巨匠风范。重读其经典剧作带给人们的一种在自省时听到自我、感受内在变化的冲击力。在莎士比亚去世五百年纪念即将到来之际,再一次感受莎剧经典魅力。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由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而其影响远超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西方包括文学在内的人文科学各个领域均意义深远,甚至对整个20世纪西方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意义。

在对文学文本的分析研究上,弗洛伊德首创采用俄狄浦斯情结对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深入分析,成为《哈姆雷特》研究新亮点。在我国,西华大学陈达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再现——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分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一文再一次应用精神分析理论对哈姆雷特性格的形成作了具体阐述。作者认为《哈姆雷特》戏剧中的任何偶然性的后面都受到必然性的支配,都是哈姆雷特这个主人翁无意识动机与意识的控制相互冲突的结果,是哈姆雷特无意识的不自觉的暴露。哈姆雷特的母亲再次嫁人这个外部刺激使得俄狄浦斯情结再现,是哈姆雷特无意识欲望的反常表现,复仇成了里比多满足的代替物。而苏州大学方汉文的《哈姆雷特之谜新解:拉康的后精神分析批评》一文对哈姆雷特的性格做了深入的研讨,文章认为莎士比亚悲剧人物哈姆雷特行动延宕,不能实施报仇行为不是偶然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处于一个心理—语言的结构之中,他没有本人行为的自由,只能遵守“他人”的规则。该文指出拉康用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框架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相结合,用后精神分析理论为争论已久的“哈姆雷特行动之谜”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理论。

(二)女权主义理论

西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女权主义比滥觞于十九世纪中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具有更为广阔的内涵。实际上,女权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一种意识形态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精神文化实施批判。由此形成了女权主义批评,改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重新发现在男权中心主义社会体制中女性作家作品价值以及在男性作家作品中对女性刻画的分析批评。

就十六、十七世纪的莎士比亚而言,文艺复兴的功绩是把依附在基督教权威下人的价值重新定位放大,把人的理性与上帝的精神支撑并置。然而,数千年传统所导致的男权中心社会体系,人的价值的开掘很大程度上倾向于男性,女性处于被忽视的境地。因此,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很容易发现以男性价值为判断的两种终极性格的女性形象,即,要么是天真美丽、善良聪慧、贤淑温雅的天使化身,如《哈姆雷特》中的奥菲丽娅、《李尔王》中的考狄利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暴风雨》中的米兰达以及《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或者是恶毒刁钻、贪婪自私、蛮横淫荡的恶妇形象,如《李尔王》中的考狄利亚的两个姐姐贡纳利和瑞甘、《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由华泉坤、洪增流和田朝绪合著的《莎士比亚新论——新世纪,新莎士比亚》一书中指出,对莎士比亚的喜剧《驯悍妇》进行女权主义解读发现。仅从题目可以看出,在以男权为中心社会中,对于同男性抗衡的女性最终象驯服动物一样被驯服为男性的依附。书中进一步指出莎士比亚以男性为尊的性别歧视出发,对女性形象进行丑化与贬抑,体现了莎士比亚的男权中心主义思想。

(三)存在主义理论

与其说存在主义理论是一种哲学观念,不如说是一种文学理论。它所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从研究人的存在为开端进一步探讨本体论。存在主义警示世人,人的存在是一种被抛状态,从本真的状态渐渐地沉沦到非本真的状态,大千世界是瞬息万变,是纯粹偶然的,是混乱不符合逻辑的。在这样的世界里,人的存在毫无意义。但若有人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终极目标,并坚持下去,那么他的人生将不是荒诞的。然而不幸的是,这个世界使人类无法确定自己的终极目标,对生存的追问得不到答案,世界充满了不和谐与不合理,是荒诞的。

重读《李尔王》,会发现存在主义理论在该剧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悲剧开端,葛罗斯特发出预示,整个世界乾坤颠倒、人兽不分、秩序混乱。任何人都无法确定自己的生存目的,一切都淹没于荒诞之中。此时,清醒的国王李尔是非不分,而疯癫的李尔却悟出人生真谛。他清醒时一派胡言,疯话里却充满道理。这不仅仅是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个创作手法,更是戏剧大师对人生存在意义的再度追问。国内已有莎学研究者就此展开论述,如内江师范学院翁礼明的《对李尔王发疯意义的重新解读》一文,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对神(上帝)的反叛与颠覆使人性堕落,走向价值虚无。因此,在缺乏信仰的时代里,人的丑恶与卑污全都展露出来。李尔以自己的发疯承担起人类反叛上帝带来的人性灾难与价值虚无,以唤醒人类对自身的反思,希望重建信仰,启明人类。另外,湖南师范大学蒋丽霞的《生存的悖谬与虚无的拯救——〈李尔王〉的一种解读》一文通过分析指出,李尔与葛罗斯特的生存状态暗示人的存在的荒诞与虚无性,该剧通过鲜活淋漓的死亡画面,昭示着生命主体在生存的本真意义上的价值维度,而剧中所有人物的遭遇和最终的结局不再是现实意义上的影射,各自在虚无的时空中完成了对自己的生存价值的体认和拯救。

(四)原型批评

荣格把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之为原型(archetype),指人类原始祖先潜藏记忆的储存库 ,是人类据以做出特定反映的先天遗传倾向,是最深层的无意识。文学艺术评论家通过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或象征重构这种原始意象,进而分析人类精神的共相,揭示艺术的本质。在荣格原型理论的基础上,诺思罗普·弗莱创建了原型批评理论,其核心是文学原型。他把心理学或在人类学意义上的原型转移到文学领域,赋予原型以文学的含义。通过这种转移,弗莱认为一部文学作品构成一个由意象组建的叙述表层和一个由原型组建的深层结构。这样就使文学作品具有表层及深层两个层次的内涵,在此前提下的文学批评去追问文学作品潜在内涵[2]。

对于西方文学艺术的分析研究自然地要溯源到基督教及圣经的本原,对莎士比亚作品的分析亦如此。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参看的是莎士比亚生平历史和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从有据可考的资料来看,莎士比亚出生在瓦立克郡斯特拉福小镇,该镇的圣三一教堂有他受洗的记载是1564年4月26日。按当时惯例,婴儿在出生三天之内要接受洗礼,故可推测莎士比亚应是生于同年4月23日。十七世纪初,英国国教(The Anglican)确立,形成一整套教规礼仪。莎士比亚作为普通国民必然要接受这种教规礼仪,尽管缺乏足够的历史证据来确认莎士比亚属于天主教、清教或新教,但可断定他是个虔敬的基督徒。这是解析其作品的一个有力支撑点。

在莎剧中存在诸多意象,特别是与基督教及圣经有关的母题(motif),比如博爱、正义、宽容、救赎、复活等。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自然是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反映,其剧作给人们了展现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社会。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着力于博爱、正义、宽容、救赎、复活等基督教教义与《圣经》理念如何引导剧中人物行动并展开剧情。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多数人物具有鲜明的基督徒色彩,甚至某些情节直接参照《圣经》编排而成。Van Dyke 说: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关键语就在于道德律的尊严,他竭力用圣经的旨趣向世人来表现这个真理[3]。在此方面,我国河南大学的李伟昉做了许多拓展性研究。

但是,莎士比亚处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时代大潮,这种时代大潮震撼着其深层思想,所以其作品不仅体现基督教的神本主义思想,同样也具有人本主义理想(基督教理性的反叛)。因此,单纯地着眼于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神本主义精神就无法形成全面的莎学研究。

(五)接受美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是文学研究中必要组成。由于读者不同时代背景、社会地位、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认知程度、观察角度、文学爱好、审美情趣、联想思维等,对同一作品的反应千差万别。即便同一个读者,对同一部作品多次阅读,每次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与内涵绝非一成不变地固定于作品之中,而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接受美学以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积极能动地阅读与再创造,是读者在其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文本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扬弃。因此,接受美学的一大贡献就是发现了读者,打破了文本中心的封闭语言系统,肯定了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过程中的主动作用,从而确立了读者在文学接受的中心地位[4]。

对于《哈姆雷特》的阅读接受历史久远,“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仅仅哈姆雷特为何迟迟不肯下手除掉仇敌这一主题,人们采取各种方式去解读,有认为哈姆雷特太脆弱,无法承担此任务;也有坚持哈姆雷特过多地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忽略了外界;还有主张是哈姆雷特的犹豫导致了他的一再延误;另外也有认为哈姆雷特是精神裂变之人,因而也不能完成此任务;当然弗洛伊德的观点也是一种解读,认为哈姆雷特具有恋母情结。无论怎样解释,都是读者依据各自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做出的分析。反过来讲,莎士比亚在创作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时也不会有太多的现代意味,但正是他的创新使得哈姆雷特这一文学艺术形象成为世界艺术长廊中不朽杰作,给人们留下无限的解释空间。

(六)后殖民主义批评

后殖民主义与传统的殖民主义在理论上有很大的改观,尽管其根本仍然是一强势文化对一弱势文化所采取的居高临下、自我高傲的支配者心理,但后殖民主义在表现方式上发生巨大转变,不再是以往的武力征服与经济掠夺,而是主观上的话语权力以及心理状态上在文本尤其是文学文本上强者之态的外显。这种支配者心理的形成来自于西方世界与非西方世界之间的不对等关系,是西方对非西方的权力关系、霸权关系、支配关系,在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形成过程中非西方世界被潜在地界定为“他者”形象,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而西方就是“我者”,是中心[5]。

前文提到的《莎士比亚新论——新世纪,新莎士比亚》一书专门开辟章节:人文主义还是殖民主义——《暴风雨》的后殖民主义解读。作者从四个方面解读普洛斯帕罗与凯列班各自蕴含的象征,指出普洛斯帕罗是虚伪的人文主义,实质上他代表了西方殖民主义时代的殖民霸权。凯列班则是如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提到的被西方殖民主义压抑、扭曲的东方世界里的一个形象。最后作者批判地指出对《暴风雨》的后殖民主义解读揭穿了普洛斯帕罗为代表的西方殖民者的强盗逻辑以及人文主义的虚伪,同时也转达了在殖民主义过程中受到压抑扭曲的非西方民族的呼声。

(七)生态批评理论

生态批评是继女性批评,后殖民批评之后的二十世纪一个理论派别。它直接把矛头指向人类中心主义,消解人类与自然二元对立的价值观,突破自然为人类所用的传统观念,旨在构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空间。因此,生态批评是跨学科的文化与文学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厘定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采用生态批评的眼光审视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扩大了莎学研究领域,使人们加深理解莎士比亚作品内涵的包容性。兰州大学的徐晓霞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李尔王〉》便是应用生态批评来剖析《李尔王》中蕴涵的生态学意义,指出作品中蕴藉的两种荒野意象(即道德荒野与精神荒野)是在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中产生的,揭示了荒野被文化符号化而自身失去价值的实质。呼吁人们将关注的日光重新投向自然,让自然发出自己的声音,改变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八)后现代主义

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杰拇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概括了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四个基本审美特征:主体消失、深度消失、历史感消失和距离消失。这种理解是在宣扬在现代社会里人的精神状态的异形,旧有的理性已经不能作为坐标划定人生的轨迹,突破传统成了人们的唯一选择,事实上,这是人的精神家园的虚无性所致。这一点正迎合了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中李尔的“疯”和葛洛斯特的“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整个剧情展示给人们的是,神智正常时人却失去了理智,黑白颠倒;生理健康完整时人却不能观察事情的全貌,鼠目寸光,完全突破了人性的常态,透视出人灵魂深处的暗影,使观众在欣赏该戏时也随着剧情的展开进入到深层的思考之中。这种表现手法正是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形式所追求的,而莎士比亚在十七世纪初创作的《李尔王》却隐含着四百年后现代社会的人的困境,这不是一种巧合,是戏剧大师对人性的深度关怀与认知。

(九)新历史主义理论

新历史主义是在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反驳中形成的,主张将历史考察带入到文学研究领域,认为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不再传统的理解方式,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社会历史不再是文本赖以产生的背景,文学与历史形成一种互动,在新历史主义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记述不是纯粹客观的,而是融入了历史编写者的意志、态度和叙事方式,这种历史记述已经和文学文本等同了,因而历史不再是用于解释文学作品的客观知识,也不再是作品的背景,文学作品也不仅仅是表现历史知识的中介,它诱导人们接受某些观念和价值,并塑造人们的社会意识,此时,文学变成了社会历史的一部分。于是历史与文学形成了无法分割的血肉关系。新历史主义批评家路易·A·孟酬士指出,历史与文学属于同一个符号系统,历史的虚构和叙事方式与文学所采用的方法十分雷同,两者不是谁决定谁,谁反映谁的关系,而是相互证明,相互印证的“互文性”[6]。

新历史主义研究的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与文化。文艺复兴时期人的生存状态正与目前的较为类似,自然就成了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希望从对文艺复兴时代的解读来把握与理解当今时代。新历史主义主要研究的正是莎士比亚经典戏剧,其中以格林布拉特的《莎士比亚的协商》一书突出表达了新历史主义的观点。在书中格林布拉特认为,莎士比亚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更具魅力是因为他把社会历史中的权力关系和策略挪用到戏剧文本,剧本不仅仅涉及具体的社会风俗和政治经济事件,而且进入到深层的权力运作机制中。该书还对《一报还一报》进行了分析,作者指出十六世纪一位英国清教徒的轶事与《一报还一报》的情节颇多类似,因为,该剧中维也纳公爵被塑造成救世主一样的人物,公爵在拯救别人时采用了一些手段,即他首先让几个主要的人物相信正在面临可怕的惩罚,或使他们感到一种绝望,在他们悔过自新后,然后公爵赦免了他们。这种方式与修·拉迪摩尔拯救一位蒙冤入狱的孕妇如出一辙。

尽管我们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莎士比亚在编写剧本时是否采用一些不入文学正统的社会文献。但却不能说它们之间就没有某种联系,不能相互解释。某种程度上,文学可以是历史记载的参考书。

二、结语

一般的研究方法有两种情形。第一种好比从一大锅原料中提炼出最后的几粒晶体,这种研究方法遵循的是“吝啬律”。而另一种则与此相反,遵循的是“丰富律”,是要从几粒结构奇特的晶体中演化出一个个大千世界。文学的批评和研究属于后者。因此,以上简述的几种理论不是在说明一种理论只用来解析莎士比亚的一部戏剧,或者说他的一部戏剧只能符合一种理论。这些理论代表着不同的世界观和立场,同一事物展现给人们的也绝不是一个侧面。所以同一部《李尔王》,从本质论、认识论再到语言层面,然后再扩大到文化层面,从宗教观、存在主义、新历史主义以及生态批评理论都有足够解释空间。在我国由华泉坤、洪增流和田朝绪合著的《莎士比亚新论——新世纪,新莎士比亚》也回顾了莎士比亚戏剧评论的历史,概括为二十世纪以前的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莎评,二十世纪莎评的不同流派有历史评论、“新”评论、心理分析评论、神话评论等,最后是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的各种莎评理论。该书没有探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宗教因素,这并不是一个疏忽,实际上是侧重不同。这些使我们认识到,莎士比亚戏剧永久的经典性、仁和的宽容性和巨大的陌生性使其数百年来光辉依然,璀璨夺目,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增添了无限风光。

参考文献:

[1] 江康宁,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 杨冬所.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24-332.

[3] 梁工.莎士比亚与圣经(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2006:23.

[4] 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73-374.

[5]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47.

[6] 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87.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 篇4

易于居住的城市环境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市本应是方便、舒适、高效、繁荣的,但现实的城市却常常拥挤、混乱、嘈杂、无序。

联合国最新研究资料表明,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小于80%的国家将寥寥无几。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猛增长,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珍惜城市土地资源。精心塑造城市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绝不能再滥用宝贵的城市土地,给未来留下一堆混凝土垃圾。

舒适、方便、宜人的城市环境并不是单单靠大量植树、种草、摆上雕塑、设置座椅就能实现的,也不能仅仅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加以衡量。城市的舒适度根本上来自于其功能的合理性和空间的有效组织。来自于对城市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

源于建筑学的传统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在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面前,似乎显得“力不从心”。亟需建立新的城市设计理念和原则。从而完善城市的各种功能。营造更美好的城市空间,尽享城市生活的舒适和方便。

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建筑教育和营造实践中。这一根本目标常常被忽视或偏离,如城市中的很多“水景”设计得很漂亮。但往往是只能远观而无法接近,居住区绿地设计花样翻新。也是供人看的多,可参与其中的少。

不难发现,城市中的某些地段尽管很拥挤。但人们还是愿意去,而一些地方看上去很雅致。但总是空空荡荡、冷冷清清。这些都表明城市环境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空间形状、体量、比例、尺度、色彩等形式美学的层面上,要了解人的需求,研究人的行为特点。掌握人认知和使用空间的规律。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使用和功能要求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创造具有一定空间形态、舒适宜人的城市物质环境。

与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相比较,城市环境设计着眼于城市总体环境的质量,强调与开发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环境的协调性。它涉及城市中所有公共空间,不仅包括街道和广场等城市公共用地空间,也包括私有用地中向公众开放的、无需任何费用、可随时享用的室外和室内空间。城市环境设计的主要对象是人们的户外活动。如购物、娱乐、商务、运动、交往等。首先考虑人的行为需要。其次考虑形式上的要求,进而进行空间组织与设计。

为人而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城市主要是为汽车而设计的,美国的洛杉矶、达拉斯、亚特兰大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北京、上海和广州也是如此。这三座城市道路越修建宽。高架桥越来越多,过马路越来越难,逛街环境越来越小。除城市规模过大、过于集中等客观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问题。

北京、上海、广州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很快,适量的道路建设是必需的。但车多了,就需要更多的路,路畅了。又引来更多的车,从而成为一个“怪圈”。虽然城市道路面积增加了几十倍。但交通堵塞现象仍很普遍。大量的立交桥和高架路、众多的宽马路,极大地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步行环境和宜人尺度,造成“行路难、过街难”。北京街头随处可见众多过街天桥,可以想见人们每天攀爬的不便。在普通市民看来。以往安宁的生活环境打乱了。老邻居搬迁了,熟悉的街巷拓宽了,街边小店和修理铺不见了。生活反而不如从前方便了。

国外很多大城市几十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拆迁民房。拓宽道路并非解决交通问题的良策,反而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其次。要积极推动各类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如与地下街系统有机结合的地铁交通(如日本东京)和地下公共汽车系统(如美国西雅图):此外,还要改进和加强道路交通系统的管理。如在所有高速公路和普通道路上设立公共汽车专用车道(如美国波特兰),从政策上鼓励各类公共交通的利用。如提高小轿车消费税、增收汽油税等。

步行环境的破坏,有些是规划设计或经营管理造成的。例如。北京东长安街与东单交叉口上的一个地铁站和横跨长安街的地下过街通道口,尽管这两个出入口的距离只有10多米,但其在地下却没有任何联系。这一交叉路口的两个过街天桥和两个地下通道之间也是桥不接桥、通道不接通道。如果从交叉口的一端到其对角线另一端,要先上过街天桥过街。然后再下到地下通道过另一条街方可到达。如果在规划设计或经营管理方面稍加改进,加强过街设施的有机联系。并在地下过街通道层面就与地铁等地下其他公共设施相连结的话。就会方便得多了。

又如,很多超高层建筑周边大都设有面积很大的广场。但由于“高层风”很大,这类广场经常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西雅图Two UnionSquare广场在设计中,通过对“高层风”的实验和研究,建立了结合地形的多层下沉式广场,各层出入口与周边道路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使用方便、环境舒适、阳光明媚的“避风港”,深受市民的喜爱。营造一个方便、宜人的城市环境,必须多替使用者着想,在设计上多下功夫。

行为与建筑环境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以下值得注意的现象 同处一条繁华商业街上的不同街坊其人流密度会有很大不同。交通堵塞总是发生在某些特定的位置,同是公共开敞空间,有些很受市民欢迎,但有些尽管植了树、种了草、摆上了雕塑,但还是很少有人光顾。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7这就涉及到环境是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环境行为学理论了。研究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系,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统筹安排各种功能设施。合理组织公共空间。确定广场、休憩空间的位置。决定与可获得的公共空间面积相适宜的周边建筑的功能类型与面积体量、以及步道空间的宽度等。

建筑环境与人流分布

笔者在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参与了东京银座地区的环境改善规划研究工作。于1991至1992两年间对银座地区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调研。通过对大量录像资料和数据统计分析与反复验证,发现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其周边的建筑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某一特定地段的机动车分布量与周边建筑环境要素之间,虽然影响要素略有不同,也有类似的关系,如果仅以人流量而论。从上式可以清楚地看出。对公共空间的需求量影响较大的建筑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的功能、面积、体量分布,如零售商业。饮食设施、办公商务、居民住宅等。城市中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其周边的建筑面积体量呈正比。建筑的各种功能类型的影响大小则反映在相关系数上。

(2)街道的空间构造。如主要大街的分布、街道间连结关系、交叉点的分布等。

(3)大容量公共交通站点的分布。如地下铁、铁路、公共汽车站点的位置等。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大容量公共交通车站的距离呈反比,即地段距离车站越近,行人分布量越多。

(4)主要商业设施的分布。如百货商场、饮食设施、娱乐设施等。远于从公共交通车站到某地段的主要商业设施的总面积。与该地段的人流量呈正比。

(5)停车场的位置与容量。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停车场的距离呈反比。建筑环境与行为特征

建筑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人们每天利用普通街道和商业街道的行为特征有很大不同。通过对东京的银座大街、上野中央街、了,歹横街三条主要商业街道(两侧多为商店和生活服务设施),以及神田大街、大手町街两条普通街道(两侧多为住宅和办公楼)的调查,商业街道24小时人流量分布曲线呈“抛物线”形。而普通街道呈“山”字形。此外。人们在普通街道和商业街道上行走的平均步行速度也有很大差异,普通街道的步行速度平均是商业街道上的l 2一J、3倍。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行为特点呢7如果调查一下人们的上下班时间,午间休息时间、商业服务设施的营业时间等。就不难发现。这种差异显然是街道两侧不同的建筑功能所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人的步行速度与人流密度有很大关系。从调查统计分析图表可以看出。人的步行速度与人流密度呈反比,即人流密度越高。人的步行速度越慢。

调查还发现。具有不同吸引力的商店对人的行为也有很大影响。对同位于东京银座商业街上的金太郎电子玩具店、岩崎眼镜店、服装店大和屋三个商店的调查,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金太郎电子玩具店的店面为开放式,商品很吸引人,每天光顾的人流不断,岩崎眼镜店的店面设计虽很雅致,但因是封闭式的。墙面又占据了店面宽度的大约一半。经常十分冷清,服装店大和屋的店面设计和客流量均介于金太郎电子玩具店和岩崎眼镜店之间。调查表明。很多行人走到金太郎电子玩具店前。常常被店前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很多人便自觉、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并经常有人停下来,观看放在店门口处的电子玩具商品。更增大了店前的人流密度。结果。金太郎电子玩具店间的平均步行速度只有岩崎眼镜店前的步行速度的82.5%,服装店大和屋前的步行速度介于两者其问。

了解建筑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对良好城市环境的营建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处理“街道拥挤”这类城市通病时。就不会采用拓宽街道这个简单办法了。由于“拥挤”实际上是多方面建筑环境因素的结果,如步道空间和周边建筑设施体量的严重失调。沿街零售商业的管理和整治等。逐步学会“对症下药”,减少规划设计上的主观和盲目性。

广场使用的影响要素

笔者曾对日本和美国的若干城市继断续续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地考查和调研,发现影响市民对城市开敞空间或称广场的使用的建筑环境影响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I)周边建筑设施的类别。调查表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广场,周边大都设有市民喜爱的小吃店、咖啡馆、食品店、餐馆、店铺等。与之相反,广场周边缺少商店、甚至只是大片墙面的开敞空间,不管面积多大,一般都不受欢迎。

(2)朝向。人们喜欢选择温度适中和明亮的地方逗留。在温度较低时,阳光对空间的生气和活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南方炎热地区,尽管公共空间不一定非要朝南,但要注意让广场获得足够的光,如周边建筑的高层部分应逐步后退、以保证广场的天空率;广场北侧的建筑。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反射玻璃和色彩较明亮的建筑材料。此外。广场朝向设置还要考虑风向,特别要注意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

(3)可坐设施(空间)。与街道这种流动性空间不同,广场是滞留空间,是城市的“起居室”。因此。座椅、座台等的设置情况,是人们是否愿意在广场逗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一个未提供适量可坐设施的广场一定没有生机。美国城市学家Williams H.Whyte在纽约长达三年的调查还发现,纽约最受市民欢迎的五个广场中,两人以上成组利用的比例高达45%,而在最冷清的五个广场中,成组利用的比例最高也只有近30%。广场应是最适于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因此,广场还要满足不同规模成组利用的特点,如大小空间的有机组合、座台的成组布置、可移动座椅的设置等。

(4)树木。花草和水。植物和水是影响广场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在功能方面,树木可给人们提供荫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广场上的树荫处是人们首选的位置。与可坐设施相结合的树木和花草,还会在心理上给人们带来空间围合感。

水是另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设计元素,如瀑布、水墙、缓流、水池、喷泉等,以水为主题的设施能给空间带来生气,让人感到温馨。但水不仅仅只供观赏,重要的是人们可以触摸。可以尽情享受亲水的乐趣。遗憾的是。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了。由于卫生和安全等原因很多水景周围设置栏杆或其他障碍物,把人和水远远地隔开,这种设计是违背人的行为需求的。

(5)与主要人流空间的关系。街道是人们的主要流动空间。与街道有着紧密联系的广场空间。与城市生活的关系最紧密,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走出走进,在广场歇息之余,还可以观赏往来车辆和行人的活动,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调查表明。处理好街道与广场之间的关系。能使人的流动变得容易。例如,街角广场、与街道同在一个层面的广场等。其空间就越容易被市民利用,越容易成为人们喜欢逗留之处。一般而言,广场与街道的接触面越长越好。与街道的高低差越小越好。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下沉式广场和空中广场,所不同是。下沉式广场应与地下街空间。空中广场应与天桥系统保持最紧密的联系。保持较高的交通便捷度,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强化广场空间的可达性。

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空间体系

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城市固有的面貌和水平式横向发展的模式。建筑的高层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多层面道路交通系统等。即“竖向”或“立体化”发展模式。为解决由于人口和功能的高度集聚而产生的交通问题及对建筑的大量需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城市三维多层面空间立体化是城市结构形态发展的大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此外,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环境设计。是结合地形地貌、尊重和利用城市自然形态并使之方便于人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当论及多层面立体化城市设计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较熟知的地下空间和空中连廊系统。其实更重要是,这一设计理念十分强调有效地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资源和条件。从三维立体多层面的视角。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同时,强化了所在地区的自然表态特征或称“地方感”、“场所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近年来,多层面立体化环境设计的构思和理论还逐步影响到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临水空间及住宅区公共空间等的规划设计。

多层面空间立体化设计理念。反映在城市开发建设具体形态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多层面公交系统、高架步道系统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等。

多层面道路及公交系统

随着人口、建筑及各类功能在城市的高度集聚,多层面立体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系统在很多城市得到普及。这一道路交通组织方式,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为缓解机动交通车辆对城市环境和功能的影响,大力发展客运量大的公共交通系统,已成为很多城市的选择。由于普通道路层面的常规公共汽车线路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很多城市中心区规划建设了包括地铁、高架轻轨电车及地下公共交通专用道系统等多层面公共交通系统网络。

自1863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铁以来。芝加哥、巴黎、柏林、纽约、东京、莫斯科、旧金山、北京、大阪、天津、横滨、上海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始地铁建设。到2000年。全世界已有近90个城市修建了地下铁道,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莫斯科、芝加哥。旧金山等已形成四通八达的地下铁路网,地铁在很多城市已成为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中,东京、伦敦、纽约、巴黎和莫斯科地铁占城市客运总量达52%~7I%。同时,现代地铁线路和车站设计也有了长足进步。很多规划设计在有效利用和导入自然光、绿化、自然通风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高架轻轨或单轨电车系统成为近年来开发建设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该系统除具备地铁系统安全、快速、运量大、对地面交通无干扰等优点外。与地铁建设相比投资较少。施工期较短,但缺点是对城市有一定噪声污染。处理不当会对城市景观产生负面影响。日本最近研制并投入运营的高架式单轨电车,在减少噪声污染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地下公共交通专用道一般建在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区。鉴于城市中心地段道路拥挤,公共电汽车线路在中心地段通过转入地下,以保证公共交通的高效运营和良好服务。这种专用道一般埋深很浅,具有投资小、工期短、可被多条线路兼用、有一定灵活性等优点。同时日常维护运营费用也较低,是缓解中心区交通矛盾、改善城市环境的现实可行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多层面公交系统环境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如何强化各公交系统相互间的有机联系。便于换乘且安全、舒适。从美国和日本的情况看,车站距离一般为500~800米。各公交系统站点的联系日益紧密,车站设施向一体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现代车站已成为与大型服务设施相结合的的多层综合联运站。如地面层为公共汽车站、商场等,上层为高架轻轨客站、餐厅等,地下为与地铁站相连的商业街。车站设施与商业(务)设施融为一体。

高架步道系统

最早的高架步道为过街天桥,它为交通繁忙的街道两侧步行道提供联系。减少人车间的相互干扰。伴随建筑高层化和人车交通的不断增加,很多城市修建了可使街道两侧建筑直接相连的空中过街连廊,在很多中心城市的商业(务)区。还进一步规划建设了与周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办公建筑紧密结合的大型高架步道系统。这类高架步道一般是在建筑的二或三层高度,大多为与建筑有机结合的外连廊或独立的高架步道平台,与设于二或三层的建筑入口直接相通,以减少人与车的交叉。实现人车分流。缓解沿街步行道的交通负荷。保证步行者的交通安全、便利和舒适。有些甚至在建筑的高层部还修建有多层面空中过街连廊等空中步道系统。以提高建筑上层部分的交通便捷度。空中过街连廊~般还与建筑内的公共走廊有机连接,形成跨街坊的空中步道系统。

从建筑形态上看,高架步行道可分为露天式步道、有顶步道及全天候步道三种形式。其中,露天式步道由于所需投资较少。应用较广。在上述三种建筑形态中最为普及,全天候步道一般都是在冬季寒冷多雪地区,此外。在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如距离车站较近的有顶或全天候步行道上。有些还设置了机械自动步道装置,便利使用。提高舒适度。

1990年代后期,经济发达的日本和欧美一些中心城市还出现了建筑之间的多层面多方位的廊道系统。即在建筑问数条横向廊道之间还设有连廊。横向廊道与地面间设有竖向电梯连接,组成复杂的、纵横交错的高架廊道空间网络,使建筑间各层面的空间联系建筑各层面与地面、停车场及公共交通系统的联系更为方便。有些廊道还进一步发展为空中连接体或称空中建筑。

高架步道系统环境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如何处理好街道层面的景观。很多实例表明,由于高架步道的结构梁柱等建构筑物,街道层面的景观和舒适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近几年来,日本和欧美一些城市已开始注意这一问题,从规划设计等多方面寻求解决方案。如高架廊道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对过街天桥底面进行造型处理,建筑和高架步道之间部分透空,高架步道边沿设置造型花坛和垂吊植物等。以减少结构梁柱等的负面影响。均已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地下空间开发

由于城市中心区用地短缺。地价昂贵,对发展空间的需求量大。加之交通状况不断恶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大都是在城市中心地区。美国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的地下空间的开发。主要是把地下建筑作为节约能源的措施之一。加拿大城市地下街的开发还由于其冬季漫长恶劣的气候。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开发利用,除机房和仓库外。很多都是开发为商业之用。如酒吧、冷热饮点、餐馆及零售商店等。另一类是地下街道的开发。

地下街最早出现在1930年代,初期的地下街是由人行过街地道或地铁人行道扩建而成。日本是世界上拥有地下街最多的国家,全国有地下街近800条,总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大阪是世界拥有地下街最多的城市,地下街每天接待顾客高达350万人次;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几个地下商业街已经连成一片。建筑总面积高达8l万平方米,可谓世界最大的地下街,法国巴黎的莱斯可莱斯地下街总长1500米。共有四层,除商店、酒吧外,还有电影院和博物馆。

从总体上讲。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模越来越大,从个体向群体发展。设施功能也日趋齐全和综合。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的、分散的地下设施已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必然逐步向群体和综合的方向发展。但需指出的是。地下街所需投资较大,工期较长。在地质状况较羞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更为困难,代价也更大。从日本和美国的情况看。高层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开发利用一般较为经济,应用也比较广。地下街的开发大都是结合四通八达的地铁系统在车站前地区进行。多数修建在道路或广场的地下,与地铁车站和大型商业设施直接相连,街道宽度一般在6-15米不等,两侧设置有零售商店、生活服务设施和简易餐饮设施。

除地下防火、排烟、疏散等问题外。地下空间环境设计的最大课题,是如何克服没有日照、自然通风和采光等而产生的不舒适感和压抑感。最近新建的地下街在改善和提高地下空间的环境质量方面,已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如巧妙利用地面的开口部分或开设大面积天窗自然采光。有些还与下沉式广场有机结合。出入口也常与绿地相连,把绿化和自然光引入地下。使地上、地下融为一体。地下街内还常布置有人造山水、色彩鲜艳的雕刻。喜阴的植物花草等,力求使人产生如在室外自然之中的感觉。

地形地貌的有效利用

地形地貌的有效利用有两层含义:一是在观念意识层面上,强调敬畏和尊重自然,二是在方法论层面上,主张城市环境设计要结合地形,以现状为设计前提。一切人类的创造都必须尊重自然。变化起伏较大的地形地貌,对城市各种功能的安排、市政建设、交通组织,特别是对人流交通均带来一些矛盾或负面影响。多层面立体化环境设计与我们过去“愚公移山”式的城市建设方式恰恰相反,该设计理念强调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也是我们城市规划师、设计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直面的挑战。

通过对美国、日本以及加拿大部分城市的调查。发现好的城市环境设计总是与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相结合,能在城市形态方面创造一种逻辑和秩序。使之方便于人、造福于人,并以此有效地解决城市用地不足、公共空问和绿化缺乏、人车交通矛盾等现代城市问题,创造出空间形式丰富的、有着强烈地方特点的城市环境形态。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换言之,城市设计师要研究如何将改造地形的土方量减少至最小限度的前提下,满足城市功能需要,创造方便舒适的城市环境。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在有效利用地形地貌方面的具体手法

利用高低差有效进行人车交通分流

在较为平坦的地段建设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人车分流设施,从经济角度看。往往会增加建设投资,从舒适角度看,很多人车立交处理都是以增加行人爬上爬下为前提的。令人“望桥兴叹”。巧妙利用高低差或周边建筑进行人车交通分流,可有效减少土建费用或土方量,从而减少投资。同时,巧妙利用高低差的设计,还可减少行人不必要的往返上下交通。人流和车流路线更加便捷通顺。

营建广场、公园、步道等公共空间

在建筑密集的中心区,尽管广场、公园、步道等公共空间普遍缺乏。但由于土地昂贵,营建十分困难。但在地形变化较大的城市。通过巧妙利用地形高差,使空间的多层面立体刊用成为可能。如一些城市利用周边高地势在高速公路或干线道路上部修建广场、公园,用斜地修建步道或台阶式广场等。综合有效地利用了地形地貌。发挥了富有变化的地形优势,从而提高了土地使用率。

城市环境美化

具有高差的城市地形也为城市环境美化提供了竖向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如利用自然高差的植物墙、层层叠落式花坛、喷水等。使城市美化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地域性和情趣。

实例分析

东京

谈及立体化城市。自然会联想起美国费城、加拿大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的地下街系统,以及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新新那提和英国伦顿的高架天桥系统。但在东京中心区。不单可享用与建筑有机结合的高架步行道系统。而且还可体验与地铁系统巧妙组合的四通八达的地下街网络。此外,除常规地面广场外,在城市新建的大型商业副都心或原有商业中心的改建中,还规划设计有空中(屋顶)广场、台阶状斜面广场、下沉式广场等多种形式的公共开敞空间。这一全方位的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结构。在东京1100多万人口的城市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0年在地铁上野车站附近建成的第一条地下商业街,是由地下车站的通道扩建而成,以后又在日本桥和银座等处建设了地下街。较大规模的地下商业街开发建设则多集中在经济高度发达时期的1950~1970年代。如建于1957年的有近1.6万平方米的池袋东口地下街、建于1965年的总建筑面积达6.8万平方米的八重州地下街,以及建于1973年的有近3.8万平方米的新宿歌舞伎町地下商业街等。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1990年代末。东京中心区内已建成地下商城20处,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高架步道系统和空中连廊等也已遍布东京的各主要商业中心区。

东京大规模立体再开发多在铁道、地铁车站的站前地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土地昂贵。从东京每年公布的城市建成区地价可看出,东京的地价大多以各铁路、地铁车站为价峰。离车站越近。土地商业价值越高、市场价格越贵。这一地价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经济化原理,站前再开发不得不向多层面立体方向发展。二是功能需要。站前地区是电车、汽车、自行车、行人等各类交通汇集的地区,同时,由于地段商业价值高,各行业设施云集,在这种功能高度集中的地区,站前立体再开发已成为解决道路交通拥挤等各类矛盾、满足对商业等各种空间需求的有效手段。

明尼阿波利斯

明尼阿波利斯fMinneap0Ijs)是美国中北部的重要商业城市,约36万人。该市从1960年代起按照中心区改造总体规划。在中心区建立了一个空中连廊步行系统,该系统贯穿大小街坊共15个,街坊之间通过全天候过街天桥连接,空中连廊两侧为各类商店、银行、旅馆和办公楼入口。并与地下车库也直接相连。这一全天候空中连廊天桥系统不仅适合明市冬季漫长、多雪的自然气候特点。给市民生活带来舒适和方便。而且提高了街道两侧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及办公商务设施的可达性和交通便捷度。在整体上大大提高了中心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成为恢复中心区活力的要因之一。同时。按照中心区改造总体规划,明市还对包括主要商业街一尼古莱大街在内的中心区主要街道也进行了综合改造。如拓宽步道加大面积,重新进行道路铺装,精心设计公交站点、路灯、喷泉、花坛、休息座椅、自行车架和垃圾箱等,道路层面的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全天候空中连廊天桥系统和街道网络在多个重要节点还通过多层共享大厅有机连为一体。

拿波里

拿波里(Naples)是意大利南部的港口城市。也是重要的经济和商业城市。市政府从1980年开始委托丹下健三设计所在市中心的东部规划设计了拿波里新都心。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拿波里新都心总用地共110公顷。朝向老城中心区方向规划有三条主要轴线。即从左至右的绿化轴、市政中心轴及文化体育轴。这是一个多层面的立体开发规划,利用北高南低的地貌,实行全方位的人车分流,道路系统在中心区转入地下,街道层主要为人行步道系统,机动车道和步行道之间为停车场。为保证地下机动交通路和停车场有充分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沿街设有数十个大型采光井,采光井周边设计有植物和花坛。在大型采光井处还设有楼梯、自动扶梯等,使各层面有机联系为一整体。

西雅图中心区

西雅图是一个美丽的海湾城市,其中心区从南向北沿其西侧的Puget sound海湾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面状发展,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中心区东西向的高低差起伏最大,而南北向高差相对较小。中心区东部的第7大街的地势最高。西侧的第l大街和沿海湾的阿拉斯堪大街的地势最低,整个中心区呈东高西低地形。根据这一地形特点和市民的实际需要,西雅图在中心区沿东西方向规划设计了多条由自动扶梯、地下步道、台阶及天桥组成的与地表地貌有机结合的步行系统。每条步道系统均把从第7大街到阿拉斯堪大街的几个街坊,在东西方向有机地联为一个整体环境。利用地形特点而实现的这一交通系统,不但创造了一个较为经济的、与机动车交通基本分离的步行系统。而且强化了各街坊之间的有机联系、改善了通向海湾的便捷度和交通舒适性。在冬季多雨的西雅图,这一步行系统更加受到了市民的喜爱,取得良好效果。

多摩新城

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 篇5

一、我国“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的本体论维度

1995年, 王红宇在《比较教育研究》第四期发表了《新的知识观和课程观》, 文章介绍了教育领域中有关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 同时阐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开放性 (与封闭性相对立) 、复杂性 (与简单性相对立) 等特点, 及其给课程观带来的启示意义。由此,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学者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开始逐渐关注并达到鼎盛时期。

1.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引进和介绍。

第一, 课程本质是复杂的。对于课程本质的定义, 多尔说, “……建构主义的课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交互而形成的;不是那种预先设定好的课程 。”派纳将课 程定义为 “currere”, 这个作为动词用的拉丁词根“寓指跑在跑道上的过程”, 它是一种内心世界的活动。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学家布洛克极力反对现代课程的控制性, “他主张, 课程不是一个与‘被找到’或与在某条线路‘找到自己’有关的问题, 也不是一种运动——沿着一条别人所规定的路线向前走, 而是我们可以自己在该路的位置来确定自己。它应该被理解成是一种机会, 一种迷失的机会。”

第二, 课程目标是弹性的。“目的、规划、目标不仅单纯地先于而且生产于行动之中……规划来自于行动之中, 并在行动中得以调整。”同时, 斯拉特瑞否定泰勒原理中封闭性的课程模式, 反对其中事先规定好的目的观, 反对其中根据目的而制定出的手段、程序和步骤的方式, 反对贯彻成形方案的行为等。

第三, 课程内容因包容而丰富。现代课程内容强调统一性和标准性的特点流露出了知识霸权的倾向:压抑个人知识、忽视地方性的知识。而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性、边缘性, 崇尚差异和平等。大卫·史密斯的《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中对文化的全球化以及那些处于边缘的、弱势群体尤为关注。“其意义在于重 视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活……这预示着知识与文化的源泉不能仅仅依赖于权威性的语言文字, 各个不同地域和种族文化同样可以为课程提供丰富的内容, 以平等民主的观念组建可阐释性的后现代课程。”

第四, 教师权威是消解的。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非中心化到教师权威的消解, 都体现了对“非中心”群体的关注。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中的教师角色是从权威者走向对话者, 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者, 而是一个对话者、内在情景的领导者。派纳强调存在体验学习, 重视学习者体验性学习。由此, 课程不是一个教师死气沉沉进行传道的地方, 而是通过对话达到师生关系的平等、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宽容、教师带动学生进行寻求、分享真理的地方。

2.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再思考。

第一, 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积极意义去思考,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 从宏观的文化层面来讲, 由于后现代主义者倡导文化的多元以及对边缘群体乃至弱势群体的关注, 所以, 它“促使我们去考虑原先被忽视的那些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差异问题、他者问题、权利问题、课程内容的合法性问题这些比较宏观的理论问题以及吸毒、同性恋、艾滋病等 被现代学校教育所回避的具体问题。”后现代的课程强调对多元文化包容, 同时注重差异性。

其次, 从微观的课程层面来讲, 课程的复杂性给予我们启示:课程改革存在很多复杂的因素, 我们应该将这些因素划到考虑的范围内, 这就更容易理 解派纳为 什么说课 程是currere (curriculum拉丁文词根, 用来描述课程, “跑马道”之意, 作动词用) ,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静态的东西, 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

第二, 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消极影响来分析。

首先, 后现代课程理论本身存在着一些缺陷, 因其不确定性、生成性等模糊性特点导致的自身的虚无主义;自身的片面性:过度地强调课程的课程开放性及差异性、课程目标生成性、课程内容不确定性及丰富性等, 而忽视了课程内容共性、课程目标预设性、课程内容确定性等方面的价值。

其次, 关于后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课程理论之间“嫁接”方式的思考。后现代课程理论的产生有其社会文化的现实依据, 是滋生于西方充分发展的现代性及现代资本主义的土壤。从宏观的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方面来看, 我国总体上仍是现代性尚不发达的社会, 还不具备后现代课程范式产生的社会基础。在中国语境中谈论后现代主义教育, 必须回答一个更直接的疑问: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产物, 后现代教育理论引入后现代话语是否脱离了中国当代的现实语境?也就是说, 我国在时间上还没有达到高度现代化, 科学知识正处于主导作用的阶段。我们为了发展不可能摒弃科学知识。这种在时间上的嫁接会导致我国社会与 西方社会身份的误置。

二、我国“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的方法论维度

1.研究的逻辑:演绎逻辑抑或归纳逻辑?

纵观我国学者发表的关于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文章, 基本都是从理论构造的角度来研究的, 而不是从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这表现为一种演绎的逻辑而非归纳的逻辑。

从内容上来看采用的教育事实研究和教育价值研究, 由此, 无非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的:第一, 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引进和介绍;第二, 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反思和批判;第三, 将后现代课程理论作为一种研究其它方面的一个视角。我国学者对复杂的后现代课程理论问题, 只是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 从而发现后现代课程理论内在的规律以及与我国课程理论的关系。

2.研究的态度:激进地颠覆抑或谨慎地吸收?

从“后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语境下的课程理论建构的关系问题上, 我国学者进行了冷静的分析。“后现代理论是非常庞杂的……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具体的历史的语境, 不能忽视在中国当下语境中的教育状况。任何无视现状而盲目的跟从都是错误的。”“对后现代课程观和对处于现 代与后现代夹缝中生存的当前我国课程实践的定位问题……要立足于基于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下的活生生的教育、课程现实, 以此来分析解决其间实际问题, 切不能走极端, 更不能不加分析思考地跨越式地套用后现代的观点来进行某种所谓的21世纪的革新。”

3.研究的过程:理论移植抑或逐步演进?

20世纪后半期,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引入到教育乃至课程领域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学者考虑到了我国课程的现状, 不是机械地将理论搬到国内。的确, 我国居于现代范式下的课程面临着很窘迫的境地, 它带有一定的机械性和封闭性, 从课程发展的状况来看, 我们很有必要吸收一下“后现代课程理论”中的鲜活的理念。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 我国学者研究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很有必要性, 实事求是地说, 这一理论的引进不是简单意义上理论移植, 而是当今我国课程发展到一定程度而逐步演进的。

我国学者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分析从理论吸收的谨慎态度上来看是值得肯定的, 研究也很有必要性。但是从其研究的逻辑上来看, 单纯采用理论演绎逻辑而忽视实践中的归纳逻辑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学者没有去践行, 更谈不上从实践中总结和归纳什么东西, 这本身就注定了课程研究缺乏生命力, 研究下的课程缺乏生气。

三、我国“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的价值论维度

1.“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对我国课程理论建构的积极意义。

第一, “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给予我们的启示。有人讽刺后现代的思维方式注定是一种乌托邦, 是不现实的。我们就是因为太现实, 才会沦为现实的囚犯。“这有必要重温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名言:‘可能性高于现实性’……‘不可能’应该被肯定, 因为正是‘不可能’开辟了可能性并使之成为可能。”如果后现代主义的乌托邦思维方式能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给予我们创造, 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要敢于想, 敢于创造, 才能实现我国课程理论的再次刷新。

第二, “后现代课程理论”本身给予我们的启示。

首先, 从宏观的文化层面来讲, 后现代主义者倡导对边缘群体、弱势群体的关注。大卫·史密斯提出课程应该对多元文化包容、同时注重差异性,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 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从而在对话中实现全民族个性的解放和平等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其次, 从微观的课堂方面来讲, 针对当今我们的课程面临的众多问题,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后现代学者的研究中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课程。我们应该承认后现代课程中精华的价值之处:生成性课程目标观、要求个性解放的课程内容观, 多元性课程评价观及和谐师生关系等方面的价值之处。这些学者的研究是一个通往我国美好课程愿景的一个桥梁。

2.“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学者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有了一些很大的进展, 但从我国学者“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角度来分析, 我们会挖掘出一些问题, 只有在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第一, 从研究者的身份来看, 我国学者的研究身份类似于“看客”的身份。纵观我国学者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中的诸多文章, 我们可以发现, 大部分研究者的身份均为“看客”的身份。有些学者将后现代课程理论划到一个圈子里, 而他们就如同看客在笼子外看动物一样, 站在课程理论的圈子外面对圈子内的课程问题指指点点, 大谈而特谈。

第二, 从研究的方法来看, 我国众多学者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类似于一种“纸上谈兵”的方式。他们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引进和介 绍以及从反思的角度对其进行的再认识, 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演绎的逻辑, 而缺少实践中的归纳逻辑。我国教育理论界在教育理论探索上有一种形态是“注重理论自身的建设, 在教育理论的建构上下功夫……从教育理论内部做文章, 对时间情景缺乏关注。”

第三, 从研究结果来看, 都走入了“无结局的结局”。一些学者谈到了后现代课程理论对于我国课程理论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 却没有进一步地深挖下去。同时, 有些学者提到了由于中国与西方或者美国的社会、文化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之处, 因此后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课程理论存在一些互不相容、矛盾之处, 从而对我国课程产生的消极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对外来文化保持警觉等等。但是接下来究竟应该怎样保持警觉, 或者怎样消解后现代课程的消极影响却只字未提。同时, 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 我们究竟从中吸取了什么能为我所用, 我们应该怎样在实际中应用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这些方案却没有。

四、我国“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愿景

针对我国学者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我们也更应该冷静地自我反思、反省我国学者将近20年来的“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1.研究者身份:应由“看客”向“局内人”转变。

我们研究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时候, 不应该将其划到一个圈子里, 也不应该像局外人一样, 将后现代课程理论作为一个外在于自己的一个东西进行指指点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不是站在广场边、商店外仅仅通 过冥思苦想而产生的, 而是他在广场内、街头上、商店内, 通过置身其中与人们相互交流的实践中真真切切地产生出来的;晏阳初当年的“除文盲, 做新民”的教育运动, 选择了长沙、烟台等地进行平民识字教育实验。真正的教育者不是教育领域的局外人。我们应该由“圈外”走进“圈内”, 将我们的身份也随之转变一下, 由一个看客转变为一个切切实实研究教育的局内人, 真正地置身其中去思考。

2.研究方法:应由“纸上谈兵”向“身临其境”过渡。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 一切社会现象来源于实践,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据, 才能找到最终的科学说明。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 再由认识到实践, 人类的认识就是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往复中不断地提高和加深的。从实践的角度看,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那就意味着研究国外的课程理论是为了改造我们当今存在着问题的教育。

我们目前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处于理性认识阶段, 要想达到感性认识必须要进行实践, 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将理论物化与对象化, 才能实现对社会的改造。从认识的角度来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后现代课程理论向实践过渡, 这个飞跃是检验理论的过程。只有将理论回到实践, 才能在身临其境的实践中不断修复和完善, 从而良性地发展下去。那么, 我们的研究方法就不能只是理论的研究, 更应该回归到实践中, 并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3.研究结果:应由“无结局的结局”到可行方案的落实。

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不是“大张旗鼓”地来, “悄无声息”地走。我们之所以没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是因为我们的研究存在问题。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 我们要挖掘其中对我们有价值的东西为我所用, 不能在半路戛然而止, 更不能不了了之。我们要深入分析, 最好得出一些结果, 提出一些实在的方案。从而实在地、真切地建构我们的课程。在研究中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我们为什么研究?它的实际意义有多大?仅仅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学术而学术吗?作为一个课程研究者, 我们有责任进行自我反思。

五、结语

截止到2013年, 我国关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学术论文有76篇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关键词”检索) , 硕士、博士论文18篇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网络出版总库“关键词”检索)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文章的三大倾向:第一, 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引入和介绍;第二, 对于后现代课程的反思和批判研究;第三, 将后现代课程理论作为研究其他问题的一个“视角”。而对于我国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分析几乎不可见。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那么我们研究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呢?由此, 应时刻保持一种自我反思的习惯, 提高反思的能力, 这也是作为课程研究者不可丢弃的问题。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我国学者开始对后现代课程理论进行了研究,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本体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论三个维度来重新审视我国关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 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然方向的分析具体表现在:研究者身份应由“看客”向“局内人”转变;研究方法应由“纸上谈兵”向“身临其境”过渡;研究结果应由“无结局的结局”到可行方案的落实, 从而实实在在地建构我们的课程理论。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理论,本体论维度,方法论维度,价值论维度,愿景

参考文献

[1]王红宇.新的知识观和课程观[J].比较教育研究.1995 (4) .

[2]威廉姆·多尔, 王红宇.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观 (上) [J].全球教育展望, 1996 (6) .

[3][美]威廉F.派纳, 威廉M雷诺兹, 等.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4]綦春霞.面向新世纪的课程理论——美国Patrick Slattery的后现代课程思想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7 (6) .

[5]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6]尹弘飚, 靳玉乐.现象诠释学课程理论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2 (12) .

[7]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1999 (10) .

上一篇:老师学校请假条下一篇:基层医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