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学风建设的意见(共7篇)
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学风是一所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校风学风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管理水平,是学校创品牌、树形象的重要保证,是学校的灵魂和气质,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素质教育,切实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优质人才,实现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的目的,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党风、领导干部作风、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以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素质培养为中心,以强化管理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风学风建设,以优良党风、领导干部作风带动师德师风,促进教风建设;以优良教风带动优良学风,促进学风建设,进而形成优良校风,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职业道德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德才兼备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推动学院快速、健康的发展。
二、校风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体现在学院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积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使“三观”教育进网络。要在校园网络上开设师生双向沟通栏目,给予学生充分表达思想的平台,加强师生沟通,增强凝聚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弘扬正气,立德成才。
2、把育人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文明守法的职业人为目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加强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意识、法纪意识教育。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育人氛围。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不断加强人格的修养,不断提高心理品格,不断提高就业竞争的软实力,使学生成为志存高远、热爱学习、自强不息、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以党风、干部作风建设为重点,抓好校风建设
1、以优良党风、领导干部作风带动师德师风,促进教风建设
党风、干部作风是校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核心,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发扬优良传统,加强思想教育,推进制度建设,切实解决影响学院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当前正值学院发展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务必按照中央“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增强工作责任意识,拒绝推诿扯皮;增强全局意识,克服本位主义;增强业务能力,提高工作实效;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质量,清贫乐道,苦练内功,成为团结务实、开拓创新、作风深入、精干高效的干部,成为善于带领全院师生员工谋事业求发展的干部;成为富于产生凝聚力、向心力和团队精神的干部;成为校风建设的中坚。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以优良教风带动优良学风,促进校风建设
牢固树立办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的管理,给教师一个宽松的发展空间,民主、平等、尊重、信任。通过师德有要求,教学有标准,管理有规范的教风建设,使教师潜心于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德育意识、师德修养、行为举止、治学风范、学识涵养、协作精神等方面取得进步,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从而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纪律严明、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教师队伍,营造出一个健康文明、团结和谐、奋发上进、生动活泼的治学环境,以广大教师良好的风范感染和影响学生,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以优良的教风带动优良学风的形成,使绝大多数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使勤奋好学蔚然成风。
3、重视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大学精神建设
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整体精神面貌的综合表现,是大学全体教职员工为之努力奋斗的共同价值追求。我们要通过讨论、梳理、反思,明确全院教职员工为之努力奋斗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什么,以此凝聚人心,鼓舞干劲。要引导全院师生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人生,养成努力探索科学知识的浓厚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化的校园,让学院真正成为传播科学文化和生产科学文化的摇篮。
4、唱响主旋律,以改革、发展、和谐主导校园风气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而大学既是思想活跃的地方,又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人的全面发展,营造和谐向上的大学育人环境,让师生有施展才华抱负的舞台,表达诉求的渠道。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创建和谐校园统领师生的思想;以改革、发展、和谐主导校园风气;以迎评促建,争创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作为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理想追求;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团结不同认识水平的人,发扬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加快发展步伐,争取尽早实现创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的目标,让广大师生员工产生成就感、自豪感、认同感、归宿感,从而更好地促进优良校风的建设。
(三)强化校规校纪教育,改进管理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无制度无以建秩序。校园里良好的教学秩序、生活秩序靠一系列校纪校规来维护,校规校纪是校风学风建设的纪律保证。健全完善的校规校纪,不仅能起到约束学生行为、树立好学上进风气的作用,同时能给学生灌输一种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养成按规则、原则办事的习惯。
1、完善学生管理制度,重在抓逗硬落实
按迎评促建的规范要求重新修定学生管理制度,以重在实际效果、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思路,通过重申管理规定,严肃学籍管理,明确惩戒办法,警示犯规者,严肃校纪校规;通过规范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压力,自觉杜绝松懈散漫,促进良好的学风。
2、强化管理与改善管理并重,重视对学生的激励
贴近学生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实行管教结合,以管促学,以奖促学,重在教育,重在激励的管理。充分发挥评优评奖的杠杆作用,通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选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努力成才的积极性;通过树典型,寻找学生中的亮点,充分发挥模范的榜样作用,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激发勤奋学习的动力;通过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创建活动、校际交流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提高文化品位,拓展学术视野,了解社会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注入和添加学习动力。
(四)加强和改进学生宿舍管理
学生宿舍是学生发展个性、产生个体影响、安排业余生活的主要地方,是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场所。要建立院系责权明确的学生宿舍管理机制,培养管理骨干,把辅导员的工作延伸到学生宿舍,通过表扬激励、纪律约束和寝室文化的创建活动,规范宿舍秩序,倡导高雅情趣,增强安全意识,培养良好习惯,养成文明举止,做到干净整洁,使学生宿舍成为建设良好校风学风的重要阵地。
(五)搞好校园环境和校容校貌建设
校园环境和校容校貌是校风学风的物质体现。整齐洁净的校园环境,体现出学院教职工和学生的内在精神风貌。良好的校园环境为良好学习氛围的养成提供了物质保障。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校风学风建设的校园环境,在自习教室、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和宿舍管理等方面充分听取和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要抓紧新校区的建设,要在校园的规划与建筑风格、校园设施现代化的层次、校园绿化美化的程度、校园环境整洁的水平以及学院的标志、象征物等方面精心设计施工,使校园环境和校容校貌折射出优良的校风学风,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三、校风学风建设的措施及要求
(一)加强校风学风的组织领导
成立学院校风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院长任副组长,学生工作部、教务科研处、招生就业处、计划财务后勤处负责人、各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为成员。在领导小组下面设四个工作组,分别督促检查落实校风学风建设的相关工作。
教务科研处牵头负责督察学生上课纪律、考风考纪、学术专题讲座、科技创新活动等校风学风建设工作。
学生工作部牵头负责督察学生的早操、上课迟到、早退、校园秩序、晚自习晚就寝、二课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校风学风建设工作。
招生就业处牵头负责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教育,负责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计划财务后勤处负责督察校园环境和校容校貌等校风学风建设工作。
(二)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加强校风学风的教育与宣传
通过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及报告会、讨论会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校风学风建设宣传的力度,使全院师生员工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校风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学风是校风的核心,学风校风是校园文化的主体,而校园文化又是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把校风学风的建设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自身踏实勤奋,卓有成效的工作,切实推动校风学风的建设。
(三)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逗硬奖惩,严肃校规校纪
加强师生对校规校纪的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学院制定的:《学生行为规范》、《学生文明公约》、《学籍管理制度》、《学生奖惩制度》、《考试制度》、《宿舍管理制度》、《请假制度》等。学生工作部要组织每一届的学生进行一次学院规章制度的考试,不及格者必须重考。
(四)发挥各系的建设主力军作用
各系作为校风学风建设主体,要在认真审视现状,客观分析本单位校风学风实际的基础上,结合各系的具体情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专业、课程建设为主线,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以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制定本系的校风学风建设实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实,使本系校风学风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五)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校风学风建设过程中,不能离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自学能力来谈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对校风学风建设的责任非常重大,必须努力增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必须充分依靠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风气。
(六)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引导作用
各系辅导员要积极投身校风学风建设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引导、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督促,坚持深入课堂听课,深入寝室检查,深入活动示范,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根本转变。要加强学生的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先进班级、先进个人的评选,树立校风学风建设正面典型,大力宏扬先进,积极开展院风、系风、班风、寝室学习风气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七)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组织的骨干作用
加强院系党团组织建设,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作风过硬的骨干队伍,并通过他们发挥其带头作用和学生党团组织的引导作用,使广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
(八)发挥各种活动的教育载体作用
以浓厚校园文化气息、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为目的,积极开展以理想、成才、创业、自强等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知识竞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校园文化氛围,满足师生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和精神文化上的需求。
(九)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情况的检查、监督和评比表彰
各职能处室、各系要加强对校风学风建设过程的监督,不定期地对各教学单位校风学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奖惩逗硬,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对高校校风、教风、学风的再认识
一所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要靠教师的辛勤培育,更要靠学生自己的刻苦努力。而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一)良好的校风是一所学校的宝贵财富
校风主要是指一所学校的风气,它涉及学校的整体风貌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状况。校风的内涵,一方面体现办学指导思想、总体发展规划、教育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另一方面还应体现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和敬业精神、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以及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修养,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和生活情况等等。校风不仅仅是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的沉淀,应该是一所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的综合体现。
良好的校风是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是一所学校的无价之宝,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校风作为教职员工的一种心理定式,良好的校风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而潜在的感染力,它将制约和规范着每一名教职员工的言行,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奋发向上。而不良的校风一旦形成则是一种无形的破坏因素,侵蚀学校的肌体、败坏学校的声誉。
(二)良好的教风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风主要是指教师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它涉及教师的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精神风貌、教育观念、业务水平、治学态度、科研能力和教学方法等等。教风和校风相比,教风的表现更为直接和现实。教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主体和龙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影响着学生。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精神情操,在培养学生个性、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教师担负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教风建设主要是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质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他们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
(三)良好的学风是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
学风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在学校教育、培养下养成的心理和生理品质,是学生成长状态的内在和外在的表现,通过学风能够充分反映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为,学风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意志观和政治思想、品德的综合反映。它涉及学生精神风貌、学习志向、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等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要获取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在思想、道德和身体、心理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教兴国”事业的成败。因此,学风建设要站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要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意义,显得尤为重要[3]。
二、培养创新人才与抓好校风、教凤、学风建设的关系
培养创新人才是对教育本质理解的一次飞跃,是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内的一场深刻教育革命。历次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没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就不可能有对改革目标的认同,就不可能有参与改革的积极有效的行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就落不到实处[4]。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与校风建设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任何物质生产和生活内容及方式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人的思想和观念的进步。强化改革意识,不断更新育人观念,进一步明确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主旋律,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5]。
首先,高校一是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着重增强学生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观念;二是要改变统一教育模式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基本要求一致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学生个性的新观念;三是要改变单纯依靠教师主导地位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教师主导地位的基础上,着重拓展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新观念;四是要改变以课堂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产学研相结合,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新观念;五是要改变“讲三、学二、考一”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讲一、练二、考三”的新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念;六是要改变大学教育是终极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相统一的一代新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又会做学问。
其次,高校各级领导都要重视校风建设,注重学术、文化氛围的养成,要注意在完成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职能的同时,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尤其要重视教育教学科研的开展,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由此可见,深化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既是校风建设的载体,又是校风建设的动力,把校风建设渗透到教育改革和学科建设中去,以改革和学科建设促进校风建设,校风建设也就有了充足不竭的内在动力。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合与教风建设的关系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而改革的重点则是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鼓励个性发展。高校不可能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给学生构建一个不断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知识自我更新和自我表现演绎、发展提高的知识体系,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科间、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和课程重组。要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消化课堂内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在知识体系、学术能力和研究方法上自我完善。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知识潜能,特别是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再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内化为自身素质,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培养创新人才模式中,素质是人才培养的灵魂和根本。要建立健全以目标量化管理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教师工作规范,加大奖惩力度,稳定、优化师资队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学风建设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包括教师的学风和学生的学风两项内容,两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互动发展,共同形成大学的整体学风。现代教育的实践和发展越来越证明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不是简单、被动的教育对象。学校教育实践的一切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既是教育结果的体现者,又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人。教育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和付出的努力。只有不断地教育启发学生树立主体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学习,才可能学进去,才可能学好。因此,学风建设关键在于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明白,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创新是切合当今国际社会潮流的,是新世纪国家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生存的需要,竞争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紧迫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学风建设中。
校风、教风、学风各有其相对而独立的内容,又从整体上互为补充,三者必须融为一体。由于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力军,其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作用,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必须以教风为龙头,抓教风、促学风、树校风,努力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抓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使命,必须引起高校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的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摘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大学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教育。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面对新形势,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观念,重新认识校风、教风、学风三者之间的关系,采取切实的措施创建新型的校风、教风、学风,为培养创新人才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创新人才,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久生.环境教育论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7.
[2]John Huckle,Stephen Sterling.可持续发展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88-295.
[3]邓晓春.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十大趋势对我们的启示[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5).
[4]袁贵仁.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稳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2,(5).
考风是学风、校风的最集中和最直接的反映,它也影响到学风、校风的建设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考风不正,考试结果就难以真实、客观地反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也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难以真实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水平,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就会成为空谈。所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风、校风建设必须要有良好的考风来做保障。
近几年来,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增多的实际情况下,各高校均在不断加强考试的管理,控制考试违纪学生人数,考风考纪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加强考风建设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为了加强高校考试管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考试管理水平
考试管理的科学性与公共性,是促进考风建设的关键。考试管理可分为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是考前管理;第二是考场管理;第三是考后管理。根据与近期违纪的同学谈话与调查我们不难发现,通常是抱有侥幸心理的同学最容易作弊。针对这种情况做好以下三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考前动员工作,营造良好的考风环境
每次考前对学生、教师的动员和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心理学上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考前动员与宣传工作有利于学生树立端正的考风,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考试意识和考试观念。各教学单位应及时召开院、系领导会议,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全体动员,齐抓共管;思想政治辅导员应召开学生干部会议,发挥学生干部、党员的纽带作用;通过学生干部、党员对学生进行考试的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考风。
2加强考场管理力度
有个别监考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监考教师的职责,致使个别考试出现考试不公平现象,例如在抽查试卷分析过程中发现同一课程不同的考场的考试分数平均值相差会很大,这种情况引发了大多数同学的不满情绪,导致了部分同学对考试公平提出了质疑。因此,加强对监考教师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应使每一位监考教师都能认真负责地、正确地履行监考职责,保证考场纪律。同时学校要成立考试检查领导小组,对考场进行细致、全面检查,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并认真进行考试考场的评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参考学生的管理。要求学生必须凭有效证件如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进入考试考场,不得带任何与考试无关的东西进入考场。(如相关教材、电子字典、手机、传呼机等通讯设备)同时发动广大学生与不良考试行为做斗争,建立有效的举报制度。认真查处每项学生举报,以保证考试的公平、顺利的进行,为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提供有利保障。
3加强考后管理力度,做好评卷工作
考后管理主要指考试阅卷、评卷工作,登记学生考试违纪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处理。个别学生在上课期间不努力学习,考试时通过各种关系,跟任课教师套“关系”,来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这种行为干扰了教师阅卷、评卷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求相同课程由两名以上任课教师共同阅卷,只能一人阅卷的科目学校会随机抽查试卷,补考阅卷实行指定人员集中进行阅卷的形式,通过这些手段有效地减少人情分的不良现象,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同时对部分违纪学生的处理要做到严肃、及时、公平。首先要根据学生所犯的错误依据相关规定作出合情合理的相关处分,其次要通过教育手段使违纪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考试违纪的严重后果,从而达到教育本人的目的。
二改革考试形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当今形势下,高校在促进考风、学风建设中除了要提高考试管理水平外,适时地改革考试形式,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它不像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那样有统一教学要求、教学目标,高等教育中不同的专业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课程也有不同的课程要求。这种教学目标的差异化在客观上要求对学生的考试在形式、手段上应该采取多元化的形式。
高校考试应该从有利于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入手,根据所学专业和课程的特点来进行。原来是单一的通过闭卷考试、口试、操作考试等形式,过多的关注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平时对所学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关注。应改变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考试形式,打消学生对考试的投机心理。在考试中让学生灵活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分析一些实际的问题和社会现象。
教育和引导学生,就高校的考风、学风、校风建设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是考风、学风、校风建设的主体,只要抓好学生方面的各项工作,考风、学风、校风建设也就好抓了。高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经常性地深入学生内部,调查研究学生的所思所想,多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排除学生的思想顾虑,并为学生做好学习方法上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当代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任务、了解学校目的,使其充分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大学期间所学的各门课程。
三加强考试管理,发挥考试的天枰作用
所谓考试,就是是通过书面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考查知识或技能,或是对所学知识的检测和评价,它本身具有教学评价、教学信息反馈、教学导向、教学激励或教学鞭策功能。所以在考试过程中我们应本着“三公”(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待高校的各类考试工作。
1加强考试前对命题、保卷工作的管理。采用教考分离、集体命题等形式组织考试的命题工作,防止教师把关不严而向学生泄漏考题现象的发生;印制考试试卷人员应选平时工作责任心强、保密意识强的人员参加;加强对命题、印制考试试卷人员的管理,切实把好考试保密关,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2要规范“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提前做好的考试中监考人员的技能培训。考前认真对监考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监考人员熟悉业务,认真负责。在考试过程中,尽量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如试卷破损、试题印制不清晰等问题。并协助监考教师迅速地、准确地下发试卷;缩减考生等待下发试卷的时间,这样既有利于监考教师更多精力放在监管考场的纪律上,也避免了考试结束时,考生因考试时间不足而不能顺利交卷。
3要设立行之有效的对违纪现象的举报制度,使学生去管理学生。发挥学生对考风、校风建设的主人翁精神。设立考风曝光台,是学生充分认识到违纪可耻;并建立全校的考生诚信档案,使每个学生充分认识到考试作弊的严重后果;认识到构建良好的考风、校风必须从自己的行为做起。使学生做到能自觉地遵守考试考场纪律,考试中见到作弊行为敢于揭发、检举,每位同学都能为高校的考风、学风、校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加强考试过程中的巡视力度。学校考试领导小组和教务处全体成员,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分成若干组,对各种考试的考场进行巡视,对监考教师和考生起检查监督作用,使参加考试的学生和监考老师都能充分认识到学校领导对学校考风、学风、校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认真遵守考试考场纪律及认真履行监考教师责任。对违反了考场纪律的教师应按照学校制定的《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处理过程中要做到有理有据,使受到处分的教师心服口服;并对其进行教育,目的是为了督促监考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认真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对违反考试纪律的学生也应按照学校《考试违纪处理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决不能枯息纵容。
5及时进行试卷的分析、评价工作。考试结束,应尽快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及专家对考试试卷和最后的成绩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分析和评价,在分析和评价考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在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对考试情况进行总结,召开考试工作总结评估会议,开展互评和监督活动。以便促进考试的顺利进行。
2.1加强师德教风建设促学风。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必须要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高校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潜力,但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创新,要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促进教学实践更新,提高课堂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风转变。
2.2完善学校学院的规章制度促学风。科学,规范的制度,严格有效的管理,是构成良好学风的有效途径。学校应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学生纪律管理、行为管理、学籍管理、考试管理;加强教师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计划管理、课程建设管理、教材建设管理、实验与实习管理等;建立科学的学风建设管理体系,坚持做好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使教风和学风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3营造良好班风促学风。班级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最直接、最稳定的环境,是学校进行教学和育人工作的基本单位,班风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风。透过班风建设促进学风建设是高校学风软环境建设的关键所在。
2.4加强公寓管理促学风。公寓是大学生生活的最重要“基地”,相当于大学生在学校的“家”,公寓学风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优良的公寓学风是一种用心的氛围,使身处于其中的学生感到一种压力,产生紧迫感;同时它也是一种动力,使学生用心进取、努力向上,制约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
2.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学风。良好学风的构成离不开环境的塑造。培育和构建具有学校学院独特内涵的精神,并且大力弘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钻研精神,以激励学生自觉地去建设良好学风。此外,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广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探索欲望,进而为营造良好的学风做出努力。摘要:教风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校园文化教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
阅读精选(3):
教育局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XX省高校工委XX省教育厅关于认真学习贯彻省委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加强和改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通知》(云高工〔〕30号文)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县教育系统校风、教风、学风(以下简称“三风”)建设,用心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将“三风”建设往更高层次上发展,提升教育形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办学效益,以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各校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品位、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切实做到以领导工作作风带动师德师风,以教风促进学风,以优良的工作作风、教风、学风铸就良好的校风,构成“作风硬、教风正、学风浓、校风好”的新局面。
二、主要任务
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与学校整体“校风”,既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办学氛围的体现,也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本身。透过加强“三风”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我县在校风、教风、学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同时,教育广大学生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以及合作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教风建设的重点是教师治学作风,培养教师“爱岗敬业、从严执教,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优良师德师风;学风建设重点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建设。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领导班子。
校风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构成相对稳定的办学风格、精神风貌、工作作风、教学风气和校园风尚的总和。学校领导班子作风是直接影响校风的关键,要构成良好的校风,就务必从作风建设抓起,并抓出成效。
1.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校、走进课堂、访谈师生”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开展和“三走三查”,走进学校、走近师生、走访家长,查隐患、查实情、查问题。透过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切实转变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亲和力和创造力。
2.强化“三抓”要求。一是抓学习:要学习管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理论等资料,更新观念,创新思路,优化方法。学校领导要带头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每人每一天自学不少于1小时,每学期写学习笔记不少于一万字,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写心得体会不少于2篇。二是抓作风:领导班子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相互批评帮忙,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低标准、作风漂浮,工作效率低和不能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三是抓落实:走精细化管理之路,做到合理分工,勤检查落实,实行周工作任务检查汇报制,每周一校行政例会,各分管领导主动汇报上周工作任务完成状况,并提出本周主要工作任务。
3.推进“四讲”工作。一是讲原则、树正气。学校管理要制度化,对制度执行要不打折扣,不做老好人,不随心所欲;不优亲厚友,不损公肥私,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班子成员处处要率先垂范,高风亮节。二是讲团结,促和谐。领导班子成员相互间精诚团结,互谅互解,互帮互助,不勾心斗角,不阳奉阴违,不口是心非。三是讲务实,比贡献。校领导分管的工作,要精心谋划,务求实效,努力干出好成绩;工作不搞花架子,不摆虚样貌,不卖空嘴皮子,一律讲求实际效果。四是讲主动,善创新。要求每位学校领导用心谋划工作,主动干工作,克服懒散思想,打消被动应付心理。在工作中,善于创新实践,探索新路,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在改革创新中提高。
(二)加强师德建设,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构成的教育教学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师德风范、专业水平、治学态度、学术规范、教学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良好教风包括:敬业爱生,甘为人梯;严谨治学,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等。优良的教风重在建设,贵在激励。
1.强化师德教育。各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认真执行梁教字〔2015〕4号,XX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师风师德建设的通知,引导广大教师深刻认识开展师德教育的重要好处。重点抓好“六个一”,即:每月召开一次全体教师大会,学习有关师德建设规定和要求;每学年组织一次师德读书心得座谈会;每学期开展一次师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每月组织一次政治理论专题学习;教师每学年阅读一本有关师德方面的书籍或论著。
2.打造名师工程。各校要用心创造条件,着力打造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名师工程,以成立“名师工作室”为主阵地,透过团队引领、同伴合作、实践反思等形式,以“带一支队伍、抓一批项目、出一批成果”为目标,将“教学、研究、培训”有机整合,把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实践型、研究型”的发展共同体,为全县培养一批会研究、善研究、有建树、有独特风格、能独树一帜的教师队伍群体,为建立省级教育强县、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带给保障。
3.狠抓师德建设。师德建设重点抓好六个禁止。即: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禁止从事营业性家教;禁止收受学生、家长的钱物和谢师宴请;禁止怠慢甚至斥责家长;禁止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禁止推销报刊、教辅材料及其它用品。
4.注重教师成长。各校要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研讨;加强专题学习和集中学习,抓好学科教师课改达标、课改论坛交流、读讲写算等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日,引导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把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注重青年教师培养,透过“拜师结对”、观摩教学、评课研讨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给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尽快成才。
(三)加强学风建设,努力培养下一代高素质的接班人。
学风是学生群众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方式和习惯养成。良好的学风包括:认真学习,勤于实践;大胆质疑,虚心求教;行为规范、勇于创新;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等。优良的学风重在教育,贵在养成。
1.注重教学管理。各校要透过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来加强学风建设。教务处要严格执行教学督导制度和保证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严抓教风建设。各任课教师要牢固树立起教书育人的观念、用心参与学风建设,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负责,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职责感,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用心维护课堂的教学秩序,有职责和义务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检查和监督学生的出勤状况,做好答疑工作,按要求认真批改作业,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忙学生解决学习和思想上的问题等。加强对特殊生个性是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管理,适时关心、关注、关爱这一群体的学习与生活,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全面成长。
2.繁荣校园文化。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都要发挥自身优势,每学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开展各种形式、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群众主义情感;透过持续深化书香校园建立工作,继续开展“读我喜爱的书”系列活动,进一步构成广大师生“读好书、好读书”的浓厚氛围;透过举办运动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比赛、主题队会等,把法制、安全、环保、诚信、礼貌礼貌、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等教育融入各项活动中,使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努力营造崇尚科学、学习文化、锻炼潜力、提高素质、全面成才的用心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3.强化德育常规。各校要遵循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以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为重点,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资料,优化育人环境,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职责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潜力,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注重学生养成。各校要组织学生重新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三年级以上学生要记牢背会,并利用周会组织学生对照检查、寻找差距。中小学政教(德育)处要结合本校实情,制定中小学生校内一日常规,约束规范学生的言行。将每学期的第一个月作为“行为规范养成强化教育月”。各校要注重实践育人,用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进青少年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透过检查评比促进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推进家校共育。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健全“三位一体”育人平台,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并发挥作用。学校要为家长委员会开展工作带给必要的条件。建立学校与家长委员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状况,保障沟通渠道畅通,确保家长委员会依法、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学校要在期中、期末定期召开两次家长会,每学期开办一期家长培训会,到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统一的目的,透过家庭、社会力量促进学风好转。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持续深化“三风”建设是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是全面提高学校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深化“三风”建设的现实好处和长远好处,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抓好学校“三风”建设,并抓出成效、抓出特色。为此,我局成立以局长余文龙为组长,副局长周德旭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基教股,具体负责学校“三风”建设的监督、检查、协调等工作。各校也要成立或调整相关领导小组或工作结构,确保“三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
(二)精心组织,认真落实。
各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于XX月XX日前报县教育局基教股备案。不报备的,视为工作未落实;方案未能体现可操作性、创新性、实际性或应付了事的,退回重新制定。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与形式,切实将深化“三风”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着力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并构成自己的工作特色。要加强正面宣传,各校要经常发现教师和学生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每周利用例会、板报、升旗仪式、信息等多种适当形式正面宣传,弘扬正气。各校要及时向县教育局报送推进“三风”建设的相关信息,县教育局将透过教育网站和梁河教育刊物等大力宣传各校的好做法、好经验。
(三)加强督查,严格考核。
由基教股、督导室、相关人员组成全县学校“三风”建设督查小组,开展“三风”建设督查。同时将“三风”建设纳入学校考核,作为衡量校长工作潜力和业绩的主要标准。各校还要把“三风”建设列入教师绩效和师德师风考评的重要资料,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
大学,既然具有传授知识、培育人才的功能,那么它就应该有一种浓厚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学子们只有在这种风气的熏陶下和这么氛围的渐染下,才能捐弃杂念,投身到对知识的不懈追求中,进而向广阔的未知世界探索,进而不断丰富我们现有的知识和文明,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这种浓厚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该如何创造呢?难道几座巍峨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建起就会自动形成吗?难道光凭领导的几句口号和倡议就能当然促成吗?难道仅靠各个学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即可铸就吗?非也!这是一个浩瀚的工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努力才能达到的:这首先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极力提倡,并提供其物质和精神支持,包括修建宽敞明亮的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硬件设施和购置大批图书等软件设施,还要构建起与其它大学相交流的桥梁,为学术思想交流提供便捷,为学生就业提供指导。这是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的基础;当然更需要我们大家的踊跃参与和积极推动,只有我们大学生自己有对知识的强烈渴望的欲求,有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住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鸿鹄大志,才能假学校提供之便利为我攀登之工具而终有所为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用环境、用学生创造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所以说,浓厚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的形成,有赖于校生双方的共同的力量。我希望我所在的大学有这么一种风气和氛围,以培养出匡世济社的人才,为祖国贡献力量。
我所在的大学有这么一种风气和氛围吗?也许有,但是还不够。不仅学校领导尚停留在作表面文章上,更主要的是我们的许多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他们留恋于网吧,出入于商场,盘桓于迪厅,徘徊于电玩甚至出现在不该出现的麻将桌上……或者执着于睡眠,或者沉溺于发呆,或者迷惘,或者绝望……试想,这样的大学生如何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责?他们如何能创造出浓厚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徒伤之耳!校风、学风建设看来已经非常迫切而必须进行了。
我省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作者: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4年第01期
本刊讯(记者 王世赋)2013年12月2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召开高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调研座谈会,了解各高校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表现和原因,听取各高校针对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工作打算及意见、建议。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陶晴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省委、省政府和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省委书记秦光荣,省委常委、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李培近日对加强高校校风、教风、学风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委厅召开党组会议,及时传达学习,并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近日,委厅发出《关于认真学习贯彻省委领导重要批示精神 切实加强和改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立即行动起来,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教育问题,把切实加强和改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座谈会上,40多所在昆高校相关负责人、教师和辅导员代表、学生代表踊跃发言,研讨座谈气氛热烈,各高校找准校风、教风、学风存在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出了不少弥足珍贵的意见建议。云南师范大学秉承西南联大精神,立足课程建设,坚持师德为先,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德育水平的重要内容。云南大学提出,要让抓校风、教风、学风的理念根植于师生员工的心灵深处并外化为实践行为,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扎实推动云大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再上新台阶。昆明理工大学着眼于推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注重建章立制,构建长效机制。云南中医学院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以校风为根本、教风为关键、学风为核心,以价值观为灵魂,以领导作风带教风,抓教风带学风,积极探索工作新机制。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针滨2班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10月24日中午,第三临床医学院各年级辅导员在17号楼召开了学院校园基础文明建设动员大会,院全体在校生均参加了此次大会。会上,年级辅导员从大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和创建良好学风校风,优化大家成长成才的环境等角度,向同学们传达了《浙江中医药大学校园基础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规范要求,并带领全体同学学习了《浙江中医药大学校园基础文明督导内容》、宣读了《校园文明公约》,使大家对校园文明的标准及守则有了具体的了解。同时,再次发出倡议,要求各班落实上课起立制度,以实际行动发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我班响应号召,开展“学风主题团日活动”。
二、活动主题
创建良好学风校风 加强基础文明建设
三、活动意义
学风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是形成良好院风、校风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坚持以榜样力量带动班级团体,团结互助,共同前进。
四、活动开展
1、时间:11月11日
2、地点:17号楼172103、参加人员:12级针滨2班全体同学
4、组织人员:团支书
5、具体内容:
1)团支书说明活动主题及内容。
2)同学讨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并在讨论结束后上台发言。
3)全班投票,选出“文明榜样”。
4)每人写出对班级的寄语或对班级建设的建议。
5)团支书对团日活动作总结。
五、注意事项
1、活动前做好宣传工作,调动同学积极性。
2、负责人在讨论环节维持好秩序。
【校风学风建设的意见】推荐阅读:
学风、校风建议07-25
论学风、校风、教风10-31
浅谈校风、学风、教风12-12
校风状况及建设的调研报告12-12
校风建设实施措施09-28
校风建设之我见11-04
校风校纪建设月供稿06-10
高校学风建设的探讨06-14
关于开展“教风、学风建设月”活动的通知09-10
关于开展“促进学风建设月”活动的计划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