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建议

2025-0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教建议(精选6篇)

家教建议 篇1

班级:小四班日期:2010年6月7日

(一)树立正确的亲子观和家庭教育观

家长要学会尊重幼儿。家长不能把幼儿当作自己的附属物或私有财产,期望通过幼儿去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和理想,去补偿自己生活中的缺憾。幼儿是独立的、有意识的、有思想的个体,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与平等对待。尊重幼儿才是父母最深刻的爱。

家长要注重幼儿的今天。幼儿的发展是自然、有阶段、有规律的,父母所要做的就是遵循这一规律,在从尊重幼儿的兴趣、个性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然而许多家长考虑最多的是幼儿的明天将会怎样。许多过于担忧和心急的家长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财力,用兴趣班把幼儿的时间填得满满的,以牺牲幼儿的今天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美好的明天。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明智的。幼儿的成长首先在今天,如果我们以牺牲幼儿的今天为代价来换取明天,那后果只能像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的那样,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因此关爱幼儿,并不是给幼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满意,也不是用各种所谓的知识、能力训练来压迫幼儿,而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予以科学的引导,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与自由,让幼儿在自然成长中享受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独立的意志品质与健全的人格。

(二)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差,有的甚至大字不识几个,就放弃了家庭教育的责任,把自己家长的职责等同于保姆,只是负责幼儿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就足够了。其实,家长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学习幼儿教育的专门知识,加强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家庭与幼儿园强大的教育结合,使幼儿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熏陶与培养。相关研究证明,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与父母素质及文化水平的高低相关。

(三)改进教育方法,妥善解决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家长就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譬如:当幼儿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家长不能不懂装懂,乱说一气,更不可用去去去、就你事多、烦死了之类的话压制幼儿提问的积极性。对那些爱发问、好活动、喜探索的幼儿,若能进行正确的引导,恰恰是创造性人才的雏苗。家长应实事求是地告诉幼儿,等看了书或请教了别人后再告诉他,也可与幼儿一起寻找答案或是鼓励幼

儿自己去寻找答案。当幼儿确实犯了错误时,父母的态度、做法应一致,要给幼儿讲清道理,分析错误所在,并以正确的行为和思想加以引导。

(四)优化家庭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父母要为幼儿树立榜样。幼儿来到世界上,首先是从父母那里开始学会认识世界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家庭环境的氛围,每时每刻都会给幼儿的情感、气质、行为、道德、个性等多方面产生影响。要教育好幼儿,父母要严于律己,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在思想、生活、学习、工作、劳动和社会等方面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感染幼儿,以道德榜样引导幼儿,让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在一个充满民主、宽松、体贴、关心的家庭中,永远不会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争执,伤及感情。父母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和谐,爱幼儿但不骄惯,使幼儿感到轻松自如,没有任何精神压力,这种环境会使幼儿自发地陶醉于充满乐趣的创造活动之中,这对幼儿独特个性的形成、创新意识的萌发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父母们应学会诱导幼儿,这比恐吓、哄骗、打骂都管用。

(五)教育幼儿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家教建议 篇2

家风家教青少年影响建议庾信《哀江南赋》曰:“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中国自古重视家风家教,当前,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智识教育兴盛,而价值教育式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应该如何传承优良家风、重视传统家教,从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影响和教育每一位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每个家庭都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什么是家风家教

度娘告诉我,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教是子女在家庭接受的影响和教育。家风家教固化于典籍中,我国自古家风书籍颇多,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宋代朱熹《家训》、晚清曾国藩《家书》、当代《傅雷家书》等,概括起来不外乎家国天下、耕读传家、积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几个关键词;家风家教深植于每个家庭成员的灵魂深处,传承于子孙后代,内化于道德修养、人格品性之中,也外化于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之中。

二、家风家教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墨子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家庭和学校。每个孩子生来都是一张白纸,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引导下,孩子们自己绘就精彩人生画卷,有的人成了一幅精致细腻的工笔画,有的人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有的人成了一幅艳丽明快的油画,而有的人则成了一幅墨迹斑斑的稿纸。所以,良好的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网传的十大世界顶尖家族的家训,包括肯尼迪家族、盖茨家族、孔子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居里家族、瓦伦堡家族、托尔斯泰家族、达尔文家族、泰戈尔家族、拉塞尔家族,这些家族人才辈出,家风历久弥新,无不有力证明了良好家风家教及其背后隐藏的价值观对孩子成长深刻的影响。扬州何园有《何氏家训十一则》,包括孝亲敬长、隆师亲友、待人接物、鞠育教养、读书写字、出处进退、节义勤俭、饮食服御、量度权衡、撑持门户、保守身家,何氏家族精英满门,出现了“祖孙翰林”“兄弟博士”“父女画家”“姐弟院士”等代代有出息的儿孙,这些都与其严谨的家风家教密不可分。

反之,缺少良好的家风家教,就好比花草树木在成长中缺少了园丁的精心呵护和科学养殖,缺少了阳光雨露和修枝施肥,要么发育不良,要么成为了枯枝败叶。2009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网瘾之戒》节目中,主持人分别对来自全国各地约100多名网瘾少年及其家长做了现场调查,对网瘾少年的问题是:“认为父母只管自己的事情而不顾及孩子的”,“认为自己在家庭中非常孤独的”,“认为自己非常想和父母沟通、需要爱的”等;对家长的问题是:“曾经对孩子使用暴力的”,“曾经对孩子有过度溺爱的”,“由于忙于自己的事务而不顾及孩子的”,“认为家庭里有问题和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有关系的”等,约有一半或三分之二以上的少年及其家长都举手作了肯定回答。根据对某市40名社区矫正的未成年犯罪人员的调查统计,父母离异的占25%,留守儿童占22%,流动儿童占28%,其他占25%;在这些未成年人中,辍学在家的占84%,父母一方初中文化以下的占82%。以上数据表明,由于儿童父母离异、外出打工、文化程度较低,容易导致家庭教育缺失,方法不科学,儿童易受到不良影响,甚至导致违法犯罪。所以,孩子的错,父母的过。有的父母错误地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庭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骄纵,没有规则意识,有的则认为棍棒出孝子,缺少爱的温暖。实践证明,无论是监护缺失型、沟通不畅型、家庭残缺型,还是过度溺爱型、方式不当型等模式,都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同程度的伤害。一个人在童年累积的心理创伤,会不断自我强化,外化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之中。

三、引导青少年传承良好家风,健康快乐成长

1.良好家风家教来自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古代家风家训,是中华灿烂文化的巨大宝藏和无声力量,影响着每个青少年的成长。“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是《诸葛亮集》对修身养性、治学立志的叮嘱,“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是李毓秀《弟子规》对学习和实践辩证关系的阐述,“入则孝,出则悌”,是《弟子规》对孝敬长辈,兄弟和睦的要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分别是朱子《治家格言》《曾文正家训》对勤俭节约的训导,“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是《颜氏家训》防止骄奢淫逸的告诫,“忠信笃敬,是一生做人根本”是《张园先生全集》对为人处世的原则,“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是朱熹《朱子文集》对识人交友的辨别。细品味,慢咀嚼,这些传世家风对修身、治学、立志、齐家、敬业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倡导崇尚知识、胸怀大志、道德规范、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敬业勤业等多个方面。这些传统家风家训当下仍然不过时,是家庭,特别是青少年应该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建议宣传、教育、妇联等部门应在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处开设父母、青少年家风课堂、国学课堂,邀请专家教授、优秀父母和青少年讲授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及其传承与实践,让家风的熏陶与濡染成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一块基石。

2.良好家风家教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家风是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一宏观一微观,两者互为补充,互为影响。扬州中学生徐砺寒,撞坏宝马车贴字条留言,被网友誉为“最诚实的中学生”;驾驶员吴斌,在高速上行驶时被铁块砸中,忍着剧痛完成安全停车措施后,全车24名乘客无一受伤,自己却伤重不治,被誉为“最美司机”;扬州老中医李太初坚持义诊20年,花费10年撰写近万字持家之道,镌刻在自建的“醒世亭”上,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家庭形成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等优秀家风汇聚成了民风社风,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家风,也激励着青少年形成优秀的道德品格。建议各大传媒,包括各种新媒体要发挥媒体正面引导功能,加强好家风家训、好人好事的宣传和引导,让媒体正能量成为引导家庭文明新风和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力量。

3.良好家风家教源于父母春风化雨的浸润

司马光《家范》曰:“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遵之以道而勿强言,心虽爱之不形于外,常以严庄莅之,不以辞色悦之也”,“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昭示了为父之道爱子有方,约束有度,为母之道教育胜于溺爱。有人说,大家族才有成文的家风家训,这好像和一般人没有什么关系。一般家庭虽然没有成文的篇章,但是家风家教便在父母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之中。在我咿呀学语时,妈妈每天晚上给我讲一个故事;幼儿园时,妈妈和我一起读拼音绘本;上了小学,妈妈买了许多简明读本让我自主阅读;初中以后,妈妈又让我再读原版名著名篇,不知不觉中,书成了我的最爱。在我印象中,妈妈从不打我,也很少骂我,妈妈喜欢给我讲道理,虽然宽容慈爱,但很有原则,爱憎分明,她教会我正直善良、乐观自信、宽容大度、诚信友善的品质。妈妈有时候说话也不算数,说好了周末陪我,但忙起工作来就忘到了九霄云外,我给妈妈扣了一顶不讲诚信的“大帽子”,现在,妈妈对我是一言九鼎,不敢食言。孩子的优秀品质源于父母的影响,孩子的缺点也能从父母身上找到根源。建议教育、妇联等部门开设父母课堂,按孩子年龄段,进行学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父母课堂学习,实行积分制;建议每位父母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好科学家教知识,争当合格父母,既要秉大义,又要重小节,做好孩子一生最好的榜样。

4.良好家风家教重在自身一言一行的实践

家教建议 篇3

沈阳择优家教网免费为家长和学员介绍优秀的家教老师,各类教师任您选!

一、网站介绍:沈阳择优家教网是由多年从事专业家教的老师创办,专为广大家长和学员免费介绍优秀家教老师,大学生家教,专职一对一家教,在职教师,退休教师,幼师等各类一对一,一对多教师。自成立以来,为众多学生推荐了许多价位合理,教学优秀的教师。

沈阳择优家教网对教员采取严格审核,只有真正非常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在职老师,才能成为本中心的教员。我们会根据家长要求,结合学员的特长、性格特点,严格调派教员,因材施教,使得广大学员成绩提高明显。声明:推荐教师过程中,不向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沈阳择优家教网长期提供各类家教:小学、初中和高中全科家教,计算机家教、寒暑假家教、英语口语等语种家教、文体类家教等。

二、沈阳择优家教网请/找家教途径:如果您是家长想为孩子找份家教,我们将免费为您提供,您有两种途径:第一,直接打我们的客服电话,我们会迅速免费找到符合您要求的家教老师。第二,登录广州凤凰家教网,免费注册学员,填好信息,我们会根据你所提供的信息同样免费为您找到合适的家教。第三、加网站上的QQ好友,留言“请家教老师”。无论是哪种方式,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联系合适的优秀的家教老师,一般24小时内就可以安排好。

如果您是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专职老师或者在职老师想做家教,也可以免费注册教员,加网站客服QQ,依照认证程序完成做家教认证。如果有适合你的学员,我们会及时和您取得联系,为您推荐满意的家教。

沈阳家教网,致力于打造专业的家教权威品牌,做家教行业的领导者和品牌先锋,我们有强大师资和优秀的服务,为您的孩子保驾护航!免费发布信息、免费为您安排合适您孩子的教员,为您孩子的学习进步提供坚实的保障。

家教广告词 篇4

家教广告词

1学校,家教,一个也不能少!

让我来充实您孩子的头脑,同时也让您充实我的腰包吧

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让我陪你的孩子走过一程,请让我将你孩子的天地用我的心,他的心,你们的心打造的更亮丽!

物理化学是可以很好的去挖掘方法学

不惜我的知识 补习你的知识

不让天才付水流,成功的感觉,我们共同分享!

给我以鱼,授您予渔!

我愿送你学习的金手指!

你的孩子可以没有保姆,但是不能没有家教

您孩子的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让我们一起努力!

给我一份信任,还您一个奇迹

家教广告词2

1.让我们一起努力!

2.给我一份信任,还您一个奇迹!

3.不求赢在起跑,力求跑赢全程。

4.人之初,似白纸,遭污染,无法洗。

5.产品质量差问题在工厂,孩子不成功根子在父母。

6.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7.狼窝里生长是狼孩,猪圈里长大成猪娃。

8.不给孩子做主,他会胆小如鼠,敢让孩子决定,他就大胆前进。

9.家是第一所学校也是永远的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

10.父母是孩子的大顾问,孩子是父母的小老师。

11.回归自然,不当家长做父母,更新观念,发扬民主做朋友。

12.娇惯的孩子不成功,溺爱的子女不孝顺。

13.要关爱不要溺爱,要放手不要放任。

14.有兴趣,学习是享受,没兴趣,学习似受刑。

15.有兴趣,不让学偷着学,无兴趣,逼他学则厌学。

16.好习惯如垫脚石,助你登高;坏习惯似绊脚石,让你摔跤。

17.要让孩子玩乐,更要孩子快乐,教会孩子刻苦,不让孩子痛苦。

18.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19.莫怨孩子学不好,只怪自己不会教。

20.不存在光有缺点没有优点的孩子,只存在只找缺点不找优点的父母。

21.不要让孩子做物质生活上的小皇帝,精神生活上的小奴隶。

22.追求平时考分高,最终反而考不高,只有平时学得好,最终才能考得好。

23.不让天才付水流,成功的感觉,我们共同分享!

24.给我以鱼,授您予渔!

25.我愿送你学习的金手指!

26.你的孩子可以没有保姆,但是不能没有家教

应聘家教 篇5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暑假生活已经结束,每位家长也都在开始为孩子们新一学期的学习积极准备着!家长朋友们,当你们忙于工作,无法很好地照顾孩子的学习而为孩子的将来感到彷徨时;当你们面对孩子不如意的成绩而发愁时;当你们看着那复杂的功课而感到无能为力时,你们是否想过求救于人!

先做个自我介绍:本人男,是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大四的学生。我从小就喜欢研究问题,凡事要问个明白,所以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再加上一直以来帮助班上和邻居朋友等有需要的人讲解题目,积累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在几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我的教学方法都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成果,我感到万分欣慰!做家教,不仅能丰富大学课余生活,而且还可以赚取一定的生活费用,减轻家庭的负担;再者,这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无疑是一次绝好的锻炼机会,为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能真正让被辅导的人学到解题方法,彻底理解之前不懂的题型!就如平常辅导同学以及邻居朋友,看到他们真正懂了,自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很开心!我的特长在数学,能胜任的是小学及初中各个科目!

家教建议 篇6

毁害人的不是家庭而是家庭教育

奥巴马的母亲1942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她的父母给她起了一个男孩的名字“斯坦利”。斯坦利的父亲是家具推销员,哪里有机会就举家搬到哪里,斯坦利在18岁之前,跟随父母搬过5次家,在美国的四个州生活过。她高中毕业后,父亲到夏威夷州寻找新机会,于是,她成为夏威夷大学的新生,在夏威夷大学,斯坦利正式改名为安——一个女性化的名字。安从高中时就开始读哲学课程,还经常参加咖啡馆的哲学讨论会,她非常聪明,性情安静,喜欢结交朋友,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就是在夏威夷大学的俄语课上,安认识了奥巴马的父亲——第一个入读夏威夷大学的非洲人老奥巴马。老奥巴马口才极好,魅力十足,虽然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夏威夷,白人跟黑人的恋爱还很难被大家接受,但大胆浪漫的安还是在与老奥巴马相识七个月后,带着三个月的身孕嫁给了老奥巴马。

然而,奥巴马才刚满一岁,老奥巴马就离开夏威夷到哈佛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去了,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其实,老奥巴马在非洲的肯尼亚早就有了妻小。最终,在奥巴马两岁的时候,安提出了离婚。奥巴马对于生父的印象很浅,因为从他记事起,就见过生父一次。后来,奥巴马的母亲与印尼留学生苏托洛结婚,并带上6岁的奥巴马搬迁到印尼。然而安的这一次婚姻也没能维持很久,奥巴马10岁那年,她再一次选择离婚。

这样的家庭关系,从表面上看似乎很混乱,奥巴马似乎会缺乏亲情和温暖,然而实际上他很健康,从身体到心理都很健康。从出生到10岁,奥巴马都跟母亲在一起,虽然他跟着母亲在不同的国家生活,但是母亲一直爱着他,保护着他,并且从不在他面前贬低他的生父或者继父。就连一直反对女儿婚姻的奥巴马外祖父母,也从来没在他面前诋毁过他的生父。反而,他们还经常跟他提及他的父亲老奥巴马,夸赞老奥巴马曾在国际音乐节上唱非洲歌曲:“你老爸唱得非常好,每个人都被他迷倒了。”

安与两任丈夫都是好聚好散,没有无休止的争吵和经年累月的折磨,奥巴马一直在和善自由的气氛里长大。而安始终没有放弃求学和工作,她独立而坚强,给奥巴马树立了一个愉快光明的形象。奥巴马受到母亲的感染,从小就热情独立,他热爱打篮球,有很多伙伴,也有自己的小圈子。温暖的母子关系、伙伴关系足以抵御家庭破裂对奥巴马的负面影响。

正确的理念远远大于学校的分数

在奥巴马的成长过程中,安从来没有给儿子限定学习的方向和必定的目标。

从奥巴马很小的时候起,安就开始培养儿子对人生的热情和正确的理念。她常常带着儿子一起观赏日出日落,还曾经在半夜把儿子从床上叫起来观赏皎洁的月色。因为肤色,奥巴马小时候曾经被小伙伴们叫做“黑鬼”,他的继父知道后告诫他:“最好成为强者,如果你不能成为强者,那么就成为智者,然后再去为强者出谋划策,使他们爱好和平。”就是因为曾经拥有一个黑人生父和一个印尼继父,奥巴马具备了良好的国际理念,他的梦想正体现了一个黑人青年在社会现实面前的不屈和奋进。

安也是个理想主义的严母,对孩子寄望很高,从小教导奥巴马做人要诚恳、坦率、有主见。在印尼,她凌晨四点钟就要儿子起身,赶在上学前给他上课。她也经常带民权运动的书籍、美国著名女黑人福音歌手马哈利娅•杰克逊的录音,以及马丁•路德•金的讲稿回家,为的是让奥巴马耳濡目染,了解黑人的奋斗史。打从两岁以后,奥巴马甚少见到生父,是母亲鼓励他追寻自己黑人血统的根。当奥巴马要求留在夏威夷完成中学学业,不愿跟随母亲回印尼时,安纵有万分不舍,还是答应了。

奥巴马高中毕业后,安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儿子的生活,也没有要求儿子考什么大学,相反,她给儿子写了一封长信,指出念大学仅仅是前进道路上的第一步。奥巴马的外公外婆也没有要求奥巴马考什么样的大学,读什么样的专业。他们给了奥巴马充足的自由,让他的选择更为广阔。

安致力于帮助穷苦的女性,希望儿子也同样具有社会责任感,而那时年幼的奥巴马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社会责任感,安对此感到失望。但是她的希望却一直影响着奥巴马,奥巴马上大学后自主选择了国际关系专业,立志改善整个社会对种族对民族的不公待遇,并且还主动做了社工领袖。

总统的家教就是自信、魄力加亲和力

奥巴马同母异父的妹妹玛雅曾经这样评价母亲:“她总觉得,在陌生的领域闯荡,我们有可能偶然在顷刻间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一面。那就是她的人生哲理——不要被恐惧或狭隘的定义所束缚,不要在自己周围筑起围墙,尽力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亲情和美的事物。”安是这样对待人生的一次次变故的,同样,她将这样的自信传授给了奥巴马。

从很小的时候起,奥巴马就学会了在第一时间融入陌生的环境,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他的突破口就是篮球。即便是刚到印尼,周围没有一个熟悉的伙伴,被小朋友们叫做“黑鬼”时,他依然可以优悠自如地让自己成为孩子头,并且拥有一大帮新朋友和拥护者。他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泰然和影响力,就来自母亲的影响。安在朋友和同事的口中,是个聪明绝顶、不畏权势、敢爱敢言、人缘极佳、对异己有莫大包容胸怀的性情中人,有幽默、不拘小节的一面,也有固执而刚烈的一面。她对奥巴马的教育亦是如此,她曾经用自己在妇女世界信贷会的工作经历告诫儿子,要关注社会核心问题,并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向权贵直言,而不要因为自己的肤色、地位有丝毫的怯懦,因为你也有同样的社会责任和作为公民的权利。在母亲的教育下,奥巴马从小就不畏惧权势,尽管他黑色的皮肤难免遭遇偏见,可是他有着一颗自信勇敢毫不畏惧的心。

安曾经为福特基金会工作,在那段时间里,因为她的魄力和亲和力,不论是在她雅加达的办公室或是家里,她总有接待不完的访客。客人们大都有些来头,不是人权组织的领袖,就是妇女组织的成员,再不然就是基层社群的代表。奥巴马从小就见识并且习得了母亲的这些优点,从而为他日后竞选总统积累人气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

上一篇:口算乘法 教案及反思下一篇:六一的美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