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美术教学doc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农村美术教学doc(精选12篇)

浅谈农村美术教学doc 篇1

李彩云

摘要:美术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本文针对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和看法。

关键词:美育;现状;课堂教学;兴趣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但由于长期受本地“因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美术课堂教育以及学生的美术兴趣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现状不容乐观。

我对小学、初中的部分学生对美术的爱好、认识、理解以及家庭态度、学校课程开设情况、教师的师资教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长期的详细的观察与分析,发现从孩子会用笔到幼儿园期间,几乎所有孩子对绘画都有浓厚的兴趣;从小学一年级到了初中出现严重的分化,对美术的兴趣呈锐减趋势;几年的义务教育,怎么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下降到如此地步呢?我认为有如下因素:

一、学校外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出“分数”,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学校内部因素:在我们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多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改观,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及时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

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教学抓起,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

一、教师的教态应亲切自然,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即使是对待差生,老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始终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老师自始至终贯彻积极主动性原则,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二、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应该清楚学生的心理需求。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七年级《人类的朋友》的美术课上,如果老师一味要求学生按书上要求去做,按书上的表现方法临摹书本上提供的范画,肯定会有一些学生对此不感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绘画积极性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

先画自己喜欢的动物范画,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循序渐进。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三、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四、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一)改革教学方法

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降低学习难度,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目前,因为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美术课程不能很好地开展,如果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这显然是有悖新课改要求。我们应该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八年级的《陶艺创作》课,农村学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让他们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 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二)言传身教,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美朮教师也要象语文老师写作文一样多做示范。它既形象生动,又直观,易于理解、领悟,是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取得理想效果的教学方法。最好的教学语言就是教师的肢体语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师生硬的让学生只是去画画,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像、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初二美术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VCD通过电视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例如:上《傲雪梅花》一课时,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同步演示法,即老师边讲边辅导,此法直观性很强,很适合国画的教学。但由于学生的绘画水平各不相同,老师“断断续续”地示范、讲解、辅导,画得快的同学想“开快车”,而画得慢的同学又因跟不上而显得手忙脚乱。针对这种情况,我先把这幅画的作画过程拍录好,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及解说,在进行同步演示前先放录像给学生看,让学生先看到了这幅画的作画全过程,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这样,画得既好又快的同学就可胸有成竹地作画,心里没底的同学也可跟着老师的示范慢慢进行。这样,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手

段,又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在张弛有致的和谐节奏中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景。电化教学融形、色、光、声为一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是一种在一般课堂上难以达到的高功效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很值得推广。

(三)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如:七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四)重视导课和结课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一节课,从开始就应引人入胜,让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对新课产生兴趣,因此对新课的导入应作精心的设计。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例如,在上《民间美术的奇葩——蜡染、扎染》一课时,以自己穿着的一件蜡染的衣服作为例子导入,让学生观察老师今天的着装有什么特色?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为新课的展开作好了辅垫。上《标志设计》一课时,正值我校学生运动会结束不久,我在课前先准备好我校学生运动的入场式的一小段录像及会徽图案,上课开始时,即播放录像之后,把图案亮出,逐个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它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深刻含义?学生发言踊跃,兴致很高,导入新课的同时,又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有关知识进行宣传教育。一堂完美的课,不仅开始要引人入胜,而且结尾也要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课的强烈欲望。我在上《水与彩的艺术》一课是这样结课的:“今天我们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法,画了一幅水彩风景画。你们的家乡美不美?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告诉亲朋好友呀?(用水彩把它画下来)星期天,你可以运用手中的笔墨把家乡的山水,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对大家说说:家乡的山美,水美,人应该更美。我们要爱护它,”这样的结课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教学艺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审美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应有独特的创

造性,教学才会成功,才能形成一种活跃、生动的教学气氛,给学生一种真正的艺术审美愉悦的感受。

(五)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辅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术课一般要求教师在15—20分钟之内作少而精的讲解示范,余下的20—25分钟是学生作业。所以,辅导在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需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溶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体会成功的快乐,延续学习兴趣。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作业时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经实践,音乐用于辅导环节,效果很好。通过音乐情景激发学生情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课堂结构也优化了。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通过教师的愉快教学,学生无需有意识的努力就能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和盎然的学习兴趣,日久天长,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持久兴趣愈浓,学习动机就愈强,努力程度也会愈高,从而彻底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在愉快的感受中做学习的主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学生普遍喜欢上美术课,认为上美术课心里没有压力,而且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学》,高师《美术教育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通过艺术的教育》,[英]赫伯特·里德,湖南美术出版社。

3、李国庆著《美育原理》

浅谈农村美术教学doc 篇2

关键词:创新精神,合作探究,创新思维

教学是科学, 更是艺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把教学定义为“把一切事物交给全人类的全部艺术”。美术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它的创造性, 不断的创造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对美的高度追求。

在中学农村美术国画教学中, 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 都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每节课全班都是临摹同一幅作品, 而且都是教师创作的或是课本中的原作, 学生都成了“小大人”, 都是模仿大人的思维作画。这种做法最终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影响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在我的教学中, 主张自主学习和努力创新的教学方式。

一、提高学生的兴趣

美术本来就是一门追求创新精神的学科, 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间的联系较少, 缺少相互交流和共同进步的机会, 教师应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分析国画的特点, 并讨论自己如何来完成一幅作品。让学生能熟练基础的笔法, 最后以小组合作一幅作品来完成本节课的内容。这时学生的自主性就得到了发挥, 同学间的协作精神就得到了培养, 通过共同作画学生能相互取长补短, 绘画的水平也能得到提高, 也会使学生的绘画兴趣越来越高。

二、内容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国画教学都是以山水、人物、花鸟为主的, 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由于农村学生生活的范围有限, 因此, 教师应该在学生的生活圈寻找更熟悉的素材, 这样学生会很有劲头, 因为熟悉, 所以更能发挥创想, 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一种培养。此外, 让学生在进行绘画时考虑如何用笔、用墨、用色, 这样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三、培养创新意识

康德说“:认识借助令人惊异的能力———想象力创造文化生物。” 培养创新意识应该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 还要有“民主、平等、 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创作要求,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还应具备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 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面对学生对国画的生疏, 我们应用“玩”来训练绘画的技能,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以小组来训练笔墨相破的方法、各种运笔方法以及色彩间的关系、疏密关系等知识, 让他们都有一定的了解, 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 篇3

要按时开展正常的美术教育工作,不让美术课成为“语文”“数学”课。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带领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小桥流水、垂柳斜阳、稻田牧童……利用已有资源进行创作,参与美术实践,获得一定美术素养,促进农村孩子美术发展。下面根据自身的经验介绍几种几种就地取材上美术课的方法:麦秆画教学,春天,金黄的麦秆丰收了,孩子们总喜欢当吹管玩。可让学生收集一些麦秆,在美术课堂上修剪,用胶水粘贴在事先设计好的图形上,可以拼贴各种图案。夏天到了,农村孩子喜爱捉鱼捉虾玩泥巴,这时可以进行泥塑教学,泥巴摔一摔、揉一揉、捏一捏,做出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在小学美术课本中也编排了泥塑课程的内容。上泥塑课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进行,分组创作。夏末秋至,树叶千姿百态,可进行树叶贴画教学。树叶即经济实惠,又能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美术课前收集各种形状颜色的树叶压平、阴干备用。准备剪刀、胶水,画好草图,选用合适的树叶修剪后组合拼贴成画。

此外,可进行布贴画:利用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的布角废料剪贴成装饰画。还可以利用黄豆、米粒、小石子、树皮、树枝、易拉罐等现有的美术资源。“请有双发现美的眼睛”,每位美术老师都要去发现适合学生的美术资源,做个用心之人。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只要我们努力,用心就会发现身边可用的美术课程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和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怎样当好一名农村美术教师?要使学生对美术课有兴趣,兴趣是动力,作为美术老师,要发挥其特有的魅力,例如,在衣着上要时尚整洁、发型上要美丽大方,从视觉上冲击感染学生,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因材施教,善于从不同角度欣赏每位学生。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浅谈.doc 篇4

大丰高级中学高三年级

杨伟

我校在英语教学中历来重视词汇教学,省级教研课题《词汇助学行动》在侍之春校长的主持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并在教学实际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三英语学科在新一轮的“五个一”的教学模式中也把考纲词汇的默写和记忆作为一项必做内容。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如果没有词汇,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无从谈起。词汇量不足也成为高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常导致他们停滞不前,甚至因此而放弃学习英语。本文针对词汇教学的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进行探讨,以期共商。

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习惯一词一义,音形脱离,死记硬背,学用分离。

习惯一词一义。英语词义通常比较丰富,概念意义只是其中一种。很多学生往往只重视词汇的概念意义,忽略其他含义。“如果一个词只分配给它一个词义,而且这个词义需要涵盖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的不同意思,那么,这个词所赋予的意义一定得是笼统和抽象的”,这样,就会出现某单词的某一个语境意义与概念意义相去甚远,甚至南辕北辙。比如,“green”一词,本意为“绿色的”,但在短语“green power”(金钱的力量),其含义大不相同。

音形脱离。有些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像记电话号码一样,将字母拼读出来,既不动手多写,也不思考读音与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关系。还有的学生则过于依赖国际音标,缺乏必要指导,离开了音标,便寸步难行。这都与老师的教法有关,他们没有教会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

死记硬背。孤立地学习和记忆词汇,通常导致快速遗忘。学生很容易在这种枯燥无味、费时费力的学习中失去信心,或者,虽然知其一,但不知其二,根本就没有掌握拓展词汇的方法。

学用分离。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孤立讲解词义现象,没有引导学生从不同语境去理解词义,以及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应用词汇。学生要记忆一大堆互不联系的词和例句,在实际运用中显得无所适从,无法学以致用。

要搞好词汇教学,首先我们必须对词的含义有个清楚认识,只有搞清楚什么是词,词有哪些属性,我们才能知道怎样去把握它以及是否真正的掌握了。但到目前为止,词在语言的研究中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确切的定义。法国语言学家梅力特(Anloine Meillet 1961)认为:具有一定的声音和意义,能在一定语法条件下独立使用的联合体被称为词。我国的《辞海》给词下的定义是:词指语言组织中的基本单位,能够独立使用,并具有声音意义和语法功能。两者说法相近。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词是音、形、义和语法功能的联合体,它们互相依存,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牵动其它要素的变化。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从这些要素着手去教词汇,学生也必须从这些要素出发去学词汇,才能达到词汇教学优化的效果。

一、从语音角度教词汇

语音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词的物质外壳,是我们词汇教学的基础。在交际中,说话者借助于一系列有规律的声音向听话者传递信息,而听话者也是借助于语音来理解并接受信息的,因此,正确的语音是交际中的必备条件。再者,正确的语音也是学习与记忆单词的基础。通过读音规则的总结与体验,对于词汇的记忆是大有益处的。

二、从构词角度教词汇

所谓词形也就是词的外部形式。这里我们要抓住构词法。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而语素又可分为词根和词缀,这就关系到构词问题。构词法在英语词汇的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构词法主要包括:(1)合成法(2)派生法(3)转化法(4)缩写与简写。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提及,不断反复。帮助学生自己养成良好的构词意

用心

爱心

专心 识,使学生的词汇学习能事半功倍。

三、从语境角度教词汇

词的另一要素是词义。与词的音与形相比,词义是词汇学习中极为薄弱的环节。许多学生对于某些词会读,会拼,也知道其对应中文的意思,但在实际运用中总是出现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坚持词汇的教学应从语境的角度来做,也许这是解决语义错误的唯一有效途径。英霍夫和赫德森(E.Hutt ﹠ Hudson, 1973)在“From Paragraph to Essay” 一文中揭示词汇教学的规律时说:学习词汇的根本原则就是要足够重视其语境概念,据此才能弄清词汇的形式与意义的关系。在词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辨别词汇的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多听,甚至多背一些文章,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归纳与总结。因此笔者常选择课文的精彩段落或《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让学生熟练背诵,默写。尤其在每天的早读课上强调学生一定要朗读语篇,而不是仅仅背词汇表。这对于引导学生利用文章记忆单词,学会使用单词是有益的。

四、从语法角度教词汇

苏珊.哈斯顿(Susan Hunston, 1997)通过对库毕尔德的拥有二亿五千万单词的《英语词库大全》进行详尽,广泛的查验,最后得出关于词和句方面的两点结论:(1)所有单词均可用句型加以描述。如动词know的含义是“知道”, 它有两个简单的句型,即单独出现的(He knows)或后接名词的(He knows the news)。(2)有相同句型的单词一般也有相近的含义。例如,S—V—O—OC.(宾补结构)句型中,它们都有“使(感觉)某人(某物)在做某事”的含义。很多单词都可以通过句型进行讲解。首先,该方法可以增加学习者试图在上下文中猜测单词词义的能力,因为词的某些固定搭配其本身可被看作具有含义。如The book has been portrayed as a turning point in his writing career.也许学生不明白portray这个动词是什么意思,但看到的句型就能联想到portray与regard、describe等词有同等的意义,因为这些动词常用这样的结构。再者,通过教句型可以使学生准确使用该词。还有,通过句型教词汇,学生头脑中的词汇是由现成的语言块构成的,而不是孤立的单词,这有利于学生流利的表达语言。因此,句型教学是十分有益的。

五、从文化角度教词汇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要忽略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大量英语单词、短语、成语都具有和英语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Peter Trudgill 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所用语言中的词汇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别。”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其意义或夸大或缩小,或具有某些特殊的联想意义,或具有某些文学典故等,这些都是词汇的文化内涵。词的文化内涵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英语中的有些词和汉语的指示意义相同,文化内涵相近。如“fox”在英语中有狡猾的含义,而汉语中的“狐狸”也具有相同的意义。

英语中的有些词和汉语的指示意义相同,文化内涵不同或相反。如,“龙”在汉语中经常与吉祥的事物相关,而在英语中指一种凶猛、邪恶 的动物。

在一种语言里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对应词,即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缺项。英语中的privacy在汉语中就很难找到确切的对应词。就是因为我们对于privacy没有象西方人那样重视。

语言中具有文化内涵的人名和地名。如,一提到空城计,林黛玉,我们中国人就能很快地理解其内涵。而西方人提到resurrection,或Rip Van Winkle时,我们可能就很难把握其真正的实质了。

注意对词的联想意义的研究。如,politician 和statesman都指政治家。但在美国英语中politician往往具有很强的贬义色彩,指的是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而statesman才是那些善于管理国家的有威望的高级政府官员。

用心

爱心

专心 另外,英语中的短语和谚语也是我们所研究的内容。这些是英语国家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短语,尤其是成语,不仅难于理解,更难于运用得当。比如:look out可以表示“往外看”“把头伸到窗外看”“当心”“留神”; 还有,“倾盆大雨”在英语中是“to rain cats and dogs”,“害群之马”为“a black sheep”。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英语教学中,英语的词汇、短语和成语的讲解和学习必须结合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六、依思维特征教词汇

在词汇教学中教的方法应该与学生记忆词汇的策略联系起来。采用有效的方法对于学生掌握词汇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在教学中何时教授词汇,哪些词汇该讲,哪些该详细讲,使用何种方法讲,都会对学生的词汇记忆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把这一点叫作词汇教学的管理策略。

再者,活用策略也是十分重要的,即设置情景让学生活学活用所学的词汇,有意识地使用学过的词汇进行对话或写作。

第三,联想策略在词汇的记忆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例如,我们可以采用同义联想、反义联想、用法联想或发散性联想。以allow为例:

同义联想:permit

反义联想:forbid 用法联想: 从allow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allow doing联想permit, advise, forbid等词的同样用法。我们还可以联想到allow后只可以接动名词作宾语,这类词还有avoid, finish, complete, enjoy, mind, miss, practice, consider, delay, escape, excuse, imagine, suggest, risk, admit等等。

发散性联想: 在上面的用法联想的基础我们可以继续联想到:哪些动词后面只可以用动词不定式作宾语呢?哪些动词既可以接动名词也可以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且意义相近呢?哪些动词既可以接动名词也可以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但意义不同呢?

这样学生可以把所学词汇充分联系起来,构成词汇网络,有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词汇。词汇和其它的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一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然而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数量庞大。对每一个词都从音、形、义去讲解是不现实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只需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学会方法后自己去研究。

另外我们教师还要努力培养良好的词汇学习习惯。如正确使用词典,自觉积累词汇、及进复习。学生要经常查词典,但不要依赖词典,教师应指导学生尽可能利用上下文找线索来猜测生词,养成猜译的习惯。学生要养成对词汇的敏感,要注意同义词、一词多用、习惯用法和固定搭配等用法。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常用词全面了解,深研细琢。及时复习也很重要,教师应该多加督促。

总之,词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充分注意。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词汇的音、形、义等多方面的因素,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一种学习词汇的有效策略。我们很难说哪一教学词汇的方法最佳,但也许最佳的方法可能就是把多种方法都结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用心

爱心

浅谈农村美术教学doc 篇5

河北盐山实验中学

董春秀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学生的最爱,有的甚至到了“成瘾”的地步。为此,一些家长和教师视游戏为洪水猛兽,明令禁止。但这种“堵”的行为不但没起作用,反而激发出了学生的叛逆心理,他们处心积虑的到处找钱、逃课、去上网。这样轻则耽误了学习,重则有可能使他们走上歧途,危及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其实,“堵”不如“疏”,我们完全可以试着把网络游戏引入教学。下面,我就以初中历史学科为例,来谈一下网络游戏与教学的融合。

关键词:网络游戏 ; 教学

;融合

曾经有人针对我国的中学生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八成中学生上网的目的是游戏。其实这完全可以理解。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喜欢刺激、追求新奇,而网络游戏声像俱全、声光并举、内容丰富、色彩绚丽、可玩性强,得到中学生的青睐也就无可厚非了。既然游戏这么受中学生的喜爱,那么,如果适当的加以改造,趋利避害,使之成为教学的工具,岂不是一箭双雕?

一、融合的必要性

(一)现有课堂无趣

初中历史学科,向来以人物多、时间多、地点多、事件多闻名。这么多的知识点,单凭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是难以激发出学生的热情的,即便是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仍然是处在“听”、“看”的位置,参与的热情也没提高多少。因此,令人尴尬的一幕出现了,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无聊的昏昏欲睡。这还仅仅是教学过程的不理想,评价机制照样也遇到了相似的困境。讲——背——练模式,使得学生叫苦连天,瞎蒙乱造、胡作一气、错题连篇成为常态,即便是态度端正的学生,目的也只是为了得高分,考试过后,没有几人还愿意翻开课本看看。心理上的不认同感,使得历史的学习成了负担。

(二)网络游戏弊端

网络游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一旦上瘾,则成为一个无底洞,人的进取性会被扼杀,对学生的成长心理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游戏中充斥的血腥、暴力、色情元素,更加使得家长和教师感到惶惶不可终日,每日里除了本职以外,他们又多了一份兼职,监督学生上网。

理智的说,“堵”,在短期内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毕竟不是长久之策。先不管你是不是有足够的时间来实行二十四小时监督,单说你不让他上网,也不一定会提高他的成绩。为今之计,“堵不如疏”,将游戏与学习结合起来才是良策。

二、融合的切合点

21.2%喜欢玩射击类,27.3%喜欢玩环境类,43.9%喜欢角色类,7.6%在玩格斗类。这是一次针对中学生玩游戏展开的调查报告。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学生为何会喜欢玩游戏?换言之,他们在游戏中都得到了什么?

射击和格斗是惊险的游戏,在现实中,被束缚在学校—家或教室—食堂—宿舍中的学生是难有机会接触这类刺激的活动的。但是,重复的学习,一成不变的生活太过压抑,他们的情感需要释放,他们需要寻找发泄的突破口,发泄积聚的无力。在网络中,他们找到了游戏。

环境类游戏,就是模拟一段生活,如QQ超市,QQ服装店,作为管理员,玩家想进什么货就进什么货,想怎么卖就怎么卖,在这种游戏中,他们既体验了梦想中的生活,又尝到了当家做主的甜头。

角色类游戏,玩家不断的升级,不断地换装备。在游戏中,玩家就是英雄,他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体现在不断的升级中。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在网络游戏中,学生感受到了刺激,他们具有支配的权利,努力看到了成果。而这些,恰恰是教学中缺乏的。因此,网络游戏引入教学,这三点是关键。

三、融合的策略

(一)设计教学游戏

初中历史学科中既有地点的转换,又有时间的推移;既有残酷的交战,又有文化的交替,内容如此繁杂琐碎,这赋予了它致命的弱点,但同时又给予了它无与伦比的魅力。像它这样集合地理、旅游、历史、文化、动植物等于一身的学科,在初中各学科中是最容易通过场景、任务、地图、技能、杀怪等游戏要素融入游戏中的。比如《三国鼎立》一课,教学重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在这几个重点中,时间、人物较多易混,所以,假若能设计出一款游戏,来模拟这个过程是个不错的想法。据我所知,现在的市面上,已经有《赤壁》、《三国鼎立》、《QQ三国》、《回到三国》等多款高水平的网络游戏,只要取其精华,在保留网络游戏刺激、冒险、升级等优势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点的引入;弃其糟粕,减少血腥、暴力的渲染,加入重视民心、毅力、战术的思想,从而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游戏。不但可以轻松的达成教学目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意志力。

(二)对抗式益智游戏

网站提供大量的分门别类的精选试题和练习组成题库,学生在学习预定的知识后,针对某一专题展开打通关、抢答、竞答、押注比赛、坐庄加分等各种模式的联机对抗比赛。游戏的时间、正确率影响学生的等级、装备、积分。允许多次重复同一游戏,多次游戏不重复积分,但是记录最高得分。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的功能,在游戏过程中,允许向同伴求助,小组成员的互助行为既可以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又有利于形成他们的团体意识。小组总成绩优异者,各学员都将得到诸如勋章、装备、功能的奖励。

(三)游戏思想指导教学

在一些还没有网络教学条件的学校,可能囿于现实,还只能止步于传统的教学。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令网络游戏与教学融合。只要把游戏思想引进来,形成游戏教学观,把教学当成游戏,令教学充满游戏的品质,学生的积极性就会空前的高涨,具体做法如下: 1.促使“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

一切游戏都是一种自愿的活动,玩家可以自行决定游戏的内容和玩法,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在教学中,只要改变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题海战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主动学习的氛围成长起来,学生的“我要学”意识就会苏醒过来。2.平等对话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学生要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一味的委曲求全,一味的曲意逢迎,隐瞒自己的真实感受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保持真我,才能真正体验到快乐。3.共同游戏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师生通力合作,才能设计出适合教学的游戏,随后再通过角色扮演、知识接龙、小组竞赛等使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四、融合的难点

网络游戏与教学的融合,有技术上的问题,也有时间上的硬伤。随着研究的深入,技术问题终究会被化解。但是中学各学科课时有限,时间不够用绝对是个难题。还就历史学科来说,设置必修课目和选修课目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这样又可能导致时间上的断裂,使得学生历史知识匮乏。

虽然如此,网络游戏与教学的融合仍是大势所趋,即使现在还没有很好的办法,但不久的将来,这个难题一定能解决。

参考资料:

【1】陈国强;也谈网络游戏于网络教育中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陶侃;电脑游戏中“学习性因素”的价值及对网络教育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浅谈农村美术教学doc 篇6

——课堂教学经验交流

实验一小

郝改先

摘要:课程改革后,新形式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数学课堂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好的课堂教学首先是教师正确把握教材,课堂应能促进有效合作学习的进行,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全面了解他们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为评价的最终目标。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既关注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将检测、实践活动、知识小结、自我评价、提问以及观察思考、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打造自由开放课堂 合理的课堂评价方式 内容:

一、如何看待教材

教材的编写是时代的产物,教材必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一般地说,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性质都是教学的重点。确定教材的重点,要以教材本身为依据。瞻前顾后,溯源探流,研究所教的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在整个知识系统中,关系全局的这部分知识,可定为教材的重点。例如,低年级教学统计时,应把学生能够参与统计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所谓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比较复杂;也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或者体现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或者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了较大的坡度,或相互干扰,易混、易错等。这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难懂、难掌握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中容易混淆和错误的内容,通常称之为教材的难点。教学难点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来确定。难点有时和重点是一致的。例如,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由于学生情况、教师素质、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真正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抓住教学重难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对教师来说,首先要做到“走进教材”,先从“教教材”开始,深刻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一步步把握教材的特点,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只有用活教材,才能教活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用的是青岛版教材,课题都是以信息窗情境图的形式导入,要掌握好图画情境题向文字叙述题的恰当过渡。把问题置于情境之中,的确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特别是低年级的图画情境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理解题意,教学中可以试着让学生根据图画用文字叙述题目内容、要求,注意引导学生会读题、读懂题、然后去解题,使学生尽快在情境中抽出有用的数学信息,以节省有效的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

二、教师掌握好课堂调控的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传统的课堂秩序是强迫式的,特点为限制性、规定性和强制性,无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课堂成了教师发号施令、展示威严的场所,学生成了课堂的附属品,单向教学活动的对象。试想在这样的课堂秩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尊重吗?学生的思维能活跃吗?学生的情绪能高涨吗?他们能自主学习吗?因此,要想使课堂秩序由强制走向自由,就要考虑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秩序的制定,逐步建构新型的、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课堂秩序。在课堂秩序重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跳”出来,尽量使自己变成一个“旁观者”,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引导和帮助。例如,课堂上经常要有小组之间、全班的交流活动,往往会出现这边大讲、那边小说的局面,课堂显得很乱,难以调控,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而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倾听不仅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也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因此让学生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善于观察认真倾听的同学,并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找几个同学说说刚才同学发言的要点,然后再找那位认真倾听的同学复述发言的要点,要不惜花费一些时间,培养学生倾听发言、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慢慢的,学生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我要求到形成习惯。

课堂秩序是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的有力保障。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降低教师的焦虑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课堂的自由秩序,而不是课堂的强制秩序,这一秩序的建构基础是所有成员的自由、自主和自愿。自由开放的课堂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教会学生怎样思考、怎样做事、怎样创造、怎样合作。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靠小组合作来研究,许多教师把小组合作当作教学的“必须手段”。课堂上,一个小组活动接一个小组活动,不考虑活动的价值,一味追求“热闹”,课堂气氛是活跃了,教室里却显得乱糟糟、闹哄哄,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这也是造成课堂“乱”的一个原因。因此,我们教师不应把注意力都倾注在热热闹闹的、外显的小组活动上,而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思维上的“动”,对于那些没有思维参与的、简单的小组活动我们宁可放弃。从这个层面讲,我们更提倡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与交流,营造动静结合、有张有弛的课堂节律,从而达到调控学生情绪、调动学生思维的目的,使课堂教学紧张而有序地展开。

过去的课堂教学,是以教科书中的条件与问题为标准,教师讲学生听,来解决书本上的问题,遇到疑难问题,只有教师一遍又一遍为学生讲解,去解问题的思路。对做错的题目,教师直接判错,再去给学生反复讲解,随着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本人在课堂教学中总结出这样几句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①问题让学生提②疑难让学生解③思路让学生讲④错误让学生析。

三、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练习题

新理进入课堂,学生的课堂练习与课堂作业发生了变化,教材中改变了单纯做题的模式。随着教材的改变,课堂教学的改革,本人在引导学生时练习题的设计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接触新教材以来总结出这么练习方式。①自主型作业,为学生创设选择的时。②操作型作业,为学生创设活动的天地。③创编型作业,为学生搭建表现的舞台。④生活作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园地。⑤调研型作业,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四、反思促进学生的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和帮助和思考的策略,而且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在数学活动中,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可让学生反思: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总结出来的?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对教学评价的思考

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全面了解他们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为评价的最终目标。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既关注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将检测、实践活动、知识小结、自我评价、提问以及观察思考、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展现出的数学思维过程。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评价结果应注重个体的发展与进步。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阶段评价、学期评价、学年评价、学段评价等。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为:成绩(等级)+评语(激励性语言)+成长记录袋。总之,评价应是注重过程的、客观的、公正的。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篇7

我们必须探究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对症下药,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一种激励人们学习、工作的动力、先导。英国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付学生“怕作文”的毛病, 唯一的突破口就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培养起来, 他们就会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就会认真地写好每一篇作文。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 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首先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从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为此, 老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 及时引导学生把快乐记存下来或与他人分享, 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其次, 引导仔细观察, 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兴趣。农村学生作文困难的一个原因是生活面窄、见识少。其实, 农村儿童有着他们自己特有的生活空间, 限于物质条件, 他们感知的事物没有城市儿童新鲜有趣, 他们大脑中已有的表象多带有农村的乡土气息。但是如果能充分发挥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 就可以解决写作素材少的难题;接着是改变做法, 调动学生写作兴趣。传统的教学从内容到要求, 以至表达形式, 都带有很大的强制性, 根本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违背了作文的本意。学生是“奉命”而作, 久而久之, 作文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 提示作文的实用价值, 明确作文的对象, 作文的实际效用, 使作文成为一种愉悦的人际交往, 就可以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而且能使他们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变被动为主动;最后应注意鼓励表扬, 激励学生作文兴趣。表扬鼓励是培养兴趣的好方法。在学生学作文过程中, 教师应毫不吝啬表扬语、激励语, 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 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作文中, 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 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我们应多给予赞美, 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 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 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使他们以为写作是“高不可攀”的事, 难以“登堂入室”。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以改变“命题———指导———作文———批改———讲评”的传统过程, 改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的传统做法, 改变六十几及格, 七十几良好, 八十几优秀的传统评分等等。

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应看到学生作文词汇缺乏, 有了写作素材却无法表达或表达不具体, 造成此因是学生不懂方法, 确切地说是不懂写作。写好作文, 有各种各样的方法, 如:怎样审题、立意、组材、修改, 怎样状物、写人、记事, 怎样安排事序、时序、地序等等。从一定程度上说, 这些写作方法可以驾驭祖国语言的能力, 可以准确地、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呢?

一、把好阅读关。

我们应当利用好小学当中固有的三百多篇文质兼美的范文。通过引导, 让学生从阅读中吸收语言养料, 领会行文方法。如从《桂林山水》中学写景状物的方法。

二、把好练笔关。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读写结合, 可以加深学生对各种写作方法的领悟, 练笔不一定要写整篇文章, 可以是一段、几句甚至一句话。只要能运用到所学的方法。

三、把好指导关, 在作文指导过程中, 大量的写作方法会被直接体现。

学生也最能从教师的指导中感受方法, 并能尝试运用方法。

产生兴趣, 掌握写作方法, 学生写作是否畅通无阻呢?非也,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缺的是学生作文选材窄、内容浅、立意旧。

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写作能力的好坏。因此, 小学的作文教学不能局限于写作知识的讲解, 更重要的是实际作文能力的培养。如构思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修改能力等。而如今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彻底改变学生作文大同小异, 甚至千篇一律的局面。

1. 想象力想象是小学生作文的需

要, 想象越丰富, 其语言表达越生动, 想象越活动, 其语言表达越有情趣。因此, 作文教学要通过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现在小学作文中训练的主要形式是命题作文, 怎样利用这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首先是选择能锻炼思考能力的命题;接着是出些激发想象能力的命题;再针对性地选择训练联想能力的命题。

2. 创新能力在21世纪的今天, 创

造性人才的多少, 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衡量实力的标准。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文教学的改革应从培养创新人才这一视角去思考, 多组织学生写假设作文、幻想作文、争论性作文。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发散性思维。经常练习后, 学生会就同一题材去作多角度的立意, 就同一问题作出多种解决方法, 就会旧中悟新, 写出内容有特色, 思想有深度, 立意较新颖的文章。

浅谈农村中学美术教学方法 篇8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愉快学习;鼓励发展;多元评价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在他看来:“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而美术课是新课改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美术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吸收美术教课书上现成的结论,而是学生亲自参与活动,激活丰富、生动的思维,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作为一名站在教学第一线的美术教师,深感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审美教育及个性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在偏远的农村,目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性。如:千篇一律的课本临摹只注重“形”,缺乏对学生表达力、想象力的培养。甚至有些学校干脆不开设美术课。这种现状显然与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核心是相悖的,有碍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从事多年的农村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探索到以下教学方法,愿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实施愉快课堂教学

1.导入方法新鲜多变

多变的开课导入可以让学生在浓厚的猜想之中自然进入新课,这样既开发学生智力,又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将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还可以对范画等对象进行欣赏、评价,使学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构图、造型,产生美的向往,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在此基础上进入新课,水到渠成。同时还可以巧设悬念激发兴趣,进入新课。而兴趣被激发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似难而易”,可谓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最终使学生感到:“噢!我也会”的心灵感触。

2.示范指导力求易懂

美术课的示范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对象、掌握课堂内容的重要手段。示范引路要事半功倍,其方法很多,如:播放些视频课件,教师可一边讲解一边做技法动作的示范,一边让学生在自备画纸上学着画。这样学生自练就不难了。

3.媒体语言形象具体

媒体语言指的是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多媒体等一些“辅助工具”。教学媒体的使用,能使课堂内容由笼统变具体、由抽象变形象、由模糊变清晰、由难变易。如透视规律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仅靠语言的描述很难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不仅能让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而且使美术课摆脱了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枯燥说教。使学生在心情愉快中积极思维,进入其境,接受美的教育。

二、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

首先,在教学中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读画。让他们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像一团火焰……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学生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其次,要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时代性和艺术性,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评判。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真实反映。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让学生的艺术表现热情得以宣泄,并留有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得以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三、因地因时制宜,走出课堂开阔视野

农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广物博,学生外出比较安全。在学习风景写生、泥塑课时,可结合时间、气候、环境,有组织、有纪律地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画画、塑造。对周围的形、色进行辨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崇高心灵。

四、多元、开放的学习评价

作为教师,特别是从事充满色彩的艺术教学的老师,千万不要吝惜而是用你最美好的语言激励学生。如:“你画的真棒!”“你的画色彩搭配的真漂亮!”“你比老师画的好。”……学生们会因此而得到鼓励,这样做更会为每一个学生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美术学习评价可以从学习态度、美术制作、美术创造能力、美术成就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如:可以问学生“最喜欢哪一张”而不是“哪一张最好”,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和发展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允许不同评价的存在,允许个性的发展。在评价作品时还应看到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尽可能的正面评价每一个学生作品的优秀方面,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赞赏别人好的作品,激励自己向别人学习。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美术教学中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和个体发展出发,采用合理、灵活、高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愉快地学习和成长,并逐步探索更加适应农村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好教法、好方法。

总之,只要学生得以发展,就是合理的好方法。

浅谈农村美术教学doc 篇9

一、基本情况

您的所在地: ________省________县________乡(镇)________村

您的文化程度:A 没上过学B 小学C 初中D 高中E 中专F 大专及以上 您的性别:A男B女

您的年龄:A 18以下B 18——40C 40——60D 60以上

您家有________口人。

您家的劳动力人口为________。

二、问卷主体

1、您的家庭目前人均年收入为:

A900元以上B900——2800元C2800——5000元D5000元以上

2、您收入的主要来源(可多选)

A 农产品收入B养殖业C家庭副业D本地乡村企业收入E外出打工

F自己的企业G其他

3、您认为针对本地特点,最适合进行的生产是:

A农作物生产B经济作物生产C旅游业D畜牧业E其他副业

4、如果免费组织农民参加技能培训,您最希望参加哪种培训:

A农产品加工技术B电子机械技术C手工工艺技术D养殖技术E农业生产技术

5、您家享受了免征农业税的政策吗?

A享受了B没有享受C不知道D说不清

6、您家享受了粮食直补优惠政策吗?

A享受了B没有享受C不知道

7、您加入了农村医疗保险吗?

A没有B加入

8、如果您已经加入农村医疗保险,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情况满意吗? A非常满意B满意C基本满意D不满意

9、您对村里的治安状况满意吗?

A非常满意B满意C基本满意D不满意

10、当地政府部门组织集体性文化活动吗?

A经常组织B偶尔组织C没有组织

11、您觉得村里选举是否民主?如不满意,请举出具体现象?

A民主B基本可以C不民主D不清楚

12、对于村里的村务收支状况公开情况,您觉得:

A公开,公正B基本上还行C不满意D不清楚

13、您对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了解多少?

A很了解 B了解一点 C不了解

14、您所在镇、乡、村有否组织过对这一政策开展过宣传活动:

A认真组织过B组织过,但不认真C没有组织D不清楚

15、您了解这一政策的途径主要是:

A政府的宣传B电视新闻C收音机D从别人那里听说的E张贴的宣传画

16、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五个目标,目前您认为哪个应该优先解决:

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E管理民主

17、您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主要依靠什么?(多选)

A政府的资金扶持B发展农村集体经济C村民自身努力D村民和政府集体努力E招商引资F国家政策正确引导G不清楚

18、您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主要从哪些方面推进落实?(最多选两项)

A加大扶贫力度B大力发展绿色产业C大力推进村务公开和农民自治自理D加大农村基础建设投入E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F组织农民参加职业培训扩大劳务输出G鼓励扶持优惠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H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素质I开展电子农务解决农民信息不畅的问题

19、您认为当前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最多选两项)

A农民整体素质不高B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C农业的基础设施较差D国家对农村的资金投入不够E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制度保障不力F政府领导对农民的关心不够

20、您对新农村建设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

200704303110

农村信用社主任述职报告.doc 篇10

XXX,男,汉族,现年XX岁,现任XXX信用社主任。自任职以来,我个人一直坚持以支持三农服务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用社的长期健康发展为目标,不断状大信用社自身实力,优化信用社的服务理念,各种业务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业务发展情况及风险控制情况:

1、加强领导,团结奋斗,大力吸收存款,盘活不良资产,不断的总结创新。

2、克服困难,优化人员结构组合,千方百计完成联社下 达的各项业务指标。

(1)2010年我社存款稳步增加,年未存款余额达到XX万,超额完成存款增长计划,在这方面,我社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利用金融服务“家家到”活动广开储源,同时全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使存款不断稳步上升。

(2)合理安排资金,以发放新贷款为基础积极清收不良贷款,打好盘活的攻坚战,今年累计发放农户贷款XX万元,确保春耕生产的需求,其中小额贷款XX多万元.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清非攻坚战确保了不良贷款的“双降”。全面完成联社下达的不良贷款清收计划。

(3)加大收息力度,确保利润计划全面实现,完成了联社下达的全年任务计划。

(4)加强内控制度,完善了考核制度,“三防一保”工作和“廉政建设”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全年无事故,无案件。

二、业务素质及管理能力情况和配合监管情况:

1.熟悉有关法律、法规、监管部门规章、任职机构章程、内部管理规定等。能够了解自身的职责,熟悉贷款的工作规则及贷款流程,注重有关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规章的学习;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熟悉相关章程及内部管理规定;充分了解自身所承担的职责,熟悉信用社的工作规则及工作程序,按照工作规则及工作程序参加联社各项活动,能够正确行使社主任权利,并且能够承担义务。

2.能够独立地识别任职机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和内部控制缺陷。通过加强与所有员工的沟通,能够清楚地了解在风险管理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将相关的银行监管政策法规传达到每位员工,督促所有贷款的发放能充分的符合本社的风险管理规定。

3、能够积极配合联社的常规稽核检查,针对每次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能真正做到深刻认识、积极整改。每次在检查结束后,能在第一时间召开全社职工会议,加大责任人的相关意识,制定了处罚方案,落实到人。

三、职业操守及个人品质

1.本真实、完整、准确的向县联社报送了各类报表及相关信息,不在任何其他关联单位兼职,没有发生有损我社利益的关联交易等其他情况。

2.按照职业要求忠实履行职责,维护任职机构、存款人及贷款人的利益。

3.对涉及自身利害关系的事项能够按照有关规定回避,坚持诚实守信原则并遵守社会公德,没有发放任何形式的关系贷款。

自任职来,坚守岗位所赋予的各项职责,严格贯彻执行联社的各项决议,忠实地履行职责,守法合规,工作勤勉尽职,较好地发挥了决策作用。

述职人:XXX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篇11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农村小学生接触的信息少,知识面狭窄,在习作水平上就更为明显,虽然教师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习作仍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着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

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呢?

一、走进生活,丰富作文素材

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过:“世界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农村生活不及城市热闹,但农村孩子从小就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农村孩子奠定了丰厚的素材基础。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章。”农村不是缺乏新鲜的事例,而是我们没有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特别是当今的新农村建设,有着很多的素材可供学生去思考去写作。教师要让孩子们平日里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撷取反映农村特点的人、事、景物,在做好安全工作的条件下,敢于放开手脚,多开展课外活动,多组织学生郊游、野炊,让学生多观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这样,以活动导趣,又以活动诱写,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写,其乐无穷,受益不浅,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和水平。比如农村秀美的田园风光,可指导学生现场观察,状物写景,感受自然的奇丽和家乡富饶的特产;可写农村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农事活动等;可写身边忙碌的劳动场面,可写农村的巨大变化和农民的精神面貌、思想品质等。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这样学生的习作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农村是个大天地,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五彩斑斓的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我口写我心,涓涓细流只需老师轻轻点拨就会激起文思之波澜,学生的作文自然就会好起来。

二、加强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丰富学生的写作源泉

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往往兼任有《品德与社会》《美术》《体育》等课程。这些科目虽然不同,但它们存在着关联性、协调性和融合性的关系。不同学科之间出现文本内容类似、主题目标一致的协调性和融合性。这就意味着学科之间可以在课程资源、认知迁移及相互补充、丰富和提升等方面共享。如果教师注意分析并充分利用这种关联兼互补的资源的话,那么学生的收获将是增值的、饱满的、全面的。

例如在体育课上,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做一些游戏,进行一些竞技比赛,这些活动和比赛就是很好的写作材料,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的时候,让学生注意观察球场上同学的神态、动作和观众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比赛结束后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写一写,这也就是一次很好的场面描写的作文练习。

三、培养写作兴趣,让孩子们爱上写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激发起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学生就会乐于去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兴趣成为学生作文的动力,就一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作文指导过程中教师要言传身教。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必须热爱语文。要指导学生作文,教师必须喜欢作文;写好“下水文”,才知水的深浅,也才能指导在点子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强大的力量,教师应该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成长,在出手的一篇篇“下水文”中提高,学生也会在言传身带中进步。这对于教师来说是“苦中有乐”,而且是“独得其乐”,不失为一条成功的经验。

2.重视讲评方法,提高作文兴趣。作文往往倾注着学生的满腔心血,但农村小学生写出的作文常常是错别字多,病句不少,词不达意,甚至前言不搭后语,更别提文采精美、主题深刻之类。这时,作为农村小学的教师切不可抱怨学生作文水平低,而一棍子打死,或者随心所欲地乱批改一通,笔者在批改方面注意了“批”和“改”两个方面,“批”——用富于启发性、针对性、鼓励性的爱心批语温暖孩子的心;“改”——笔者除勾出错字外,还把它改正过来,让学生将正确的字词书写在改在文章的结尾,如学生正确书写了,笔者还在下次批改时用正确的评价鼓励他。在讲评学困生作文时,即使他们全文仅有一两个用得恰当的词,一两句精炼的话,笔者也加以鼓励,使他们能鼓起作文的勇气,从幼稚的、粗糙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励他们下次作文时有所进步。

总之,辽阔的农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多途径、多渠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素养,定能帮助同学们找到习作的活水,使学生的习作呈现出盎然生机!让学生善写、乐写,不再视写作文是件“苦差”事。

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 篇12

一、消除畏难心理, 激发写作兴趣

如果一个人预先把某事看得很难, 那么这个人自然就会“避难就易”, 还可能因此产生退缩性行为, 不敢尝试。绝大部分农村学生都认为作文很难, 所以一说写作文, 他们就害怕, 就应付了事, 或乱写一通, 甚至拒不完成。

因此, 作文教学首先应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在实际教学中, 我首先降低作文要求, 从写话、写片段入手, 让学生感觉写作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而是简单的事。这届从初一开始, 我就注重写日记, 但我不说是日记 (因为据以往经验, 学生一听说写日记就头大) , 而说是记下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并不作字数的限制, 更不从内容上做要求, 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写作有了兴趣, 他们会乐意、主动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当学生有了兴趣后, 教师再指导学生写作,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不是难事了。所以, 作文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针对中学生的作文心理, 想方设法地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认为采用降低要求, 批改激趣法有效。一开始, 我尽量发现学生写作的闪光点, 尽量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比如, 当我看见学生写得好的一句话、一个词, 就会在旁边批上“有进步, 继续努力”等温馨、激励的话语。这样, 学生会写得更用心, 会更有写作的欲望。

另外, 我还让学生包装写作本。为了让学生爱上写作, 我让学生把日记写在自己最心爱、最漂亮的本子上, 还让学生给自己的本子取一个名。如学生给自己的日记本取名有似水流年、心灵驿站、成长记忆、心情日记……这样一来, 学生一看见心爱的、漂亮的日记本, 就有一个好心情。学生心情一好, 就会以更大的热情进行写作。

二、分类写好片段, 再写好类文

作文教学应循序渐进。因此, 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 设计一个作文序列。教师在设计时要注意从易到难, 注意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如教师可先让学生写片段, 再写好类文。下面, 我以写人的记叙文为例, 谈谈我个人的做法。

关于写人的记叙文, 我首先教给学生写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动作的写法, 让学生明白如何写。这样, 学生写起来才不觉得困难。如教肖像描写时, 我先让学生知道可从人物的容貌 (五官) 、衣饰、神态等来方面来描写。而写好外貌, 要抓住人物典型的外在特点, 反映其个性。例如:“先生身穿一件灰扑扑的长袍。头发直竖着, 胡须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脸黄里带白, 极为瘦削, 然而, 他轻轻的一笑, 眼神却是那么的慈祥。”这段话描写了衣着、头发、胡须、脸、眼神, 体现出人物朴素、正直、严肃、坚强、辛勤、慈祥的个性。其次, 要有一定的顺序。一般先写整体再写局部, 可从上到下, 可由远到近。再次, 要善用修辞。例如:“那富婆一身珠光宝气, 五根手指像五根胖墩墩的香肠。”

教给了写法之后, 我让学生写一系列的片段, 如同学、老师、家人……再之后, 我让学生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大部分学生都不觉得困难, 也能写出较好的写人的记叙文。这样, 每类作文写几篇, 每次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再做具体的有侧重的讲解、指导, 一类一类的训练, 一类一类的掌握, 学生基本能达到大纲的要求。

平时的作文练习中, 我不会要求学生每次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因为这样花费的时间比较多, 效果也不见得好。每期我都会有一个作文训练计划, 根据计划练习。如分阶段练习写人、记事、写景、写“开头”“结尾”“细节”“对话”等等内容。在开始每一个内容的训练时, 我都注意引导学生领悟如何写, 并把技法和范文相结合, 找出各种风格各种形式的片段, 仔细阅读, 让学生领悟, 再分别练习。有这么多方法在头脑中留存, 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运用, 自然会写出好的文章来。

三、模仿经典, 用好教材

模仿是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 这种方法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又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学生在不断的模仿中可逐步提高作文能力。对于不爱写作的学生和作文水平较差的农村学生来讲, 这种方法值得运用。

不过, 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不能单纯地模仿, 而要力求变通创新, 以培养自己的文风。模仿的对象当然是美文、经典、有大家风范的文章。记得一位教师说过这样的话:“作文选上的作文是学生写的, 在老师的眼里是优秀, 是满分作文, 你读它, 学习它, 学七成只有70分, 学八成只有80分。要想使孩子真正具有优秀的作文能力, 一定要读真正的书, 作家的书, 流传已久的书。作家的书在老师的眼里是200分的。孩子读这种书, 学五成也是100分。”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所以, 我力荐学生多读经典的书, 学习作家的语言表述方式和构思。这样, 写出来的文章即使不是“大家风范”, 也不会很差。

教材中就有很多美文、经典, 所以, 教师好好利用, 就会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 我就把如何写景的写法融入教学中, 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美文感受如何写景。学生从文中明白了要把笔下的景物写活, 写生动, 写具体, 一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二要运用多种修辞, 三要融入自己的感受, 可调动多种感觉器官, 运用联想、想象及虚实结合等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生动具体。这样, 让教材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学生通过课堂所学所悟迁移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模仿创新, 动笔成篇, 久而久之, 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能提高。

平时, 我还摘取教材中的一段或一部分让学生写片段作文, 收效很大。当然, 让学生写之前一定要先分析、鉴赏, 再领悟, 然后下笔成文。

四、注重阅读和背诵, 积累素材

农村学生不愿写作文, 怕写作文, 除了因为语文基础差, 写字、造句等都困难外, 还因为阅读量少, 知识和思想贫乏。所以,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还得从根本入手, 让学生大量阅读和背诵。

作文是用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 是一种输出。作文水平高的学生能把一件事、一个物、一种情感用恰当的语言, 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那是因为他们心中装有规范的、准确的、优美的文字。

那么, 如何把规范、准确、优美的文字装进自己头脑呢?那就是背诵。而且, 这是唯一的方法。背多了, 词汇就丰富了, 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够用合适的词语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描述所要描述的事物了。所以, 我注重让学生背诵。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学生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思想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所以, 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除了使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 掌握表达方法之外, 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 提高思想认识。

五、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 养成观察的习惯

大家都知道, 写作与思维密不可分, 可以说写作的过程就是复杂的思维活动。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就不能忽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有意识地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以及发散、求异思维能力, 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可以说, 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就意味着作文水平的提高。

观察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观察能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新的精神。观察既是积累素材, 又是一种思维训练。因此, 语文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这样, 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轻松多了。

当然, 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很多。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如果针对学生的实际, 为学生量身制定一个作文序列训练, 选取适合学生的方法, 那么, 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的。

参考文献

[1]索增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浅谈.新课程:教师, 2012 (3) .

上一篇: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专项督导评估自查报告下一篇:日常行为演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