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通用8篇)

论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篇1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人民已经深切地感受到法律与人民生活的息息相关。消费者与法律的联系更多得表现在生活中的消费方面,消费者与生产者、经营者之间常常会发生一些以消费为内容的纠纷,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在发生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时,消费者一般都是处在弱势的位置上,所以必须在法律上寻求一种强有力的保护。这就涉及到证据的获取、协商、调解、仲裁、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甚至法律诉讼等方面的问题,也就是一个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的法律保护问题。

一、消费者权益受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安全权受到损害。如食品或服务安全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生、财产安全的要求。如麦当劳食品中有“苏丹红”事件,手机使用的盗号问题,网络安全问题,这些都是安全权受到损害的实例。

2、知情权受到损害。表现在有关商品或服务与和它相关的信息发布不对称。表现为未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更甚者,表现为欺诈性的服务信息或欺诈犯罪行为,令消费者防不胜防,一不小心,上当受骗。

3、自主选择权受到损害。表现在商家的虚假宣传和服务承诺上,推销商品或服务时的无理纠缠甚至甚至采取强制性行为,影响消费者根据需要作出正确选择。

4、公平交易权受到损害。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和计量准确等公平交易的权利。公平教育受到损害表现在服务承诺不到位,出售质优价高的商品,缺斤少两,强制交易行为等。

5、求偿权受到损害。表现在消费者的财产或人身权益受到侵害后,得不到相应的补偿。《民法通则》规定,因侵权造成的财产损失,应当恢复原状,无法修复的,则以同等质量实物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并应赔偿损失。对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如家属等)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的侵害,按损害的程度进行赔偿。这种求偿权利是法律赋予的、弥补消费者所受损害的一项救济性权利。

6、监督批评权受到损害。消费者享有对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批评的权利。此外,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渎职行为,有权对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这在我国《宪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有关司法解释中已作出明确规定。而现实生活中,监督批评权受到侵害表现在反诉消费者的监督批评侵权,对消费者的监督批评不予支持和接受等方面。

7、获得知识权受到损害。获知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权利。而获知权受到损害表现在不执行售后操作方法的服务,以及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承诺上不执行国家规定。

8、人格和习惯受尊重权受到损害。天赋人权和民族风俗习惯在我国是受法律保护的。但在社会生活中,为了一已之利益侵害消费者人格和习惯的行为却经常发生。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对于消费者各种人格权的侵害造成的精神损害,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

二、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的法律保护依据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权益保护法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社会法,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经济法。它所要保护的是,作为个人的消费者建立在生存权基础上的各项基本权利。这些基本权利,都只是为了确保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维持作为不平等主体的个人消费者与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因此,它需要一方面突出消费者的权利,另一方面加重生产者、销售者的义务和责任。也就需要国家直接介入并行使公权力,以扶持经济交易中的弱者——消费者,对经济交易中的强者——经营者(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下同)加以限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第3条规定:“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这两个条款,不仅概括地规定了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一系列法律保护的权利;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若干有关法律规定的义务,而且明确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保护消费权益法律体系中基本法的地位。消费者权益首先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如未作规定,还可受民法等其他法律、法规的保护。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首先应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有未尽的,则应遵守民法等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2、民法。我国民事基本法,即《民法通则》,其对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基本原则。《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简称为诚信原则,由来已久,源远流长。作为指导原则,“诚实信用”不仅是制定或修订法律的原则,而且也是解释或补充法律的准则。我国《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均明文将“诚实信用”列为基本原则;有的法律虽未具明文,但实际上已将此原则的精神贯串于具体条款之中。我国尚未制颁民法典,《民法通则》某些条款过于原则,难以操作,按诚信原则加以解释或补充,在实践中尤为必要。此外,“诚实信用”还是解释、补充或评价具体法律行为的标准。

(2)合同法。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往往通过与生产者或销售者达成协议,即建立某种合同关系来实现。为了在消费者与生产者或销售合同关系中贯彻诚信、公平诸原则,保护处于弱者地位的消费者,《民法通则》一方面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要件;另一方面又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和“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均属无效。如果“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或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则“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面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民法通则》第55、58、59、61等条);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唯一可以免责的理由,只是由于不可抗力或法律对此另有特殊规定。《民法通则》还以专节或者专章规定了违约的民事责任、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以及适用的诉讼时效。

(3)侵权法。民法通过规定一般人不得违反的法定义务,从而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这部分法律就是侵权行为法(简称“侵权法”)。我们知道,以往法律对违法行为所赋予的法律后果不外刑事上的刑罚和民事上之损害赔偿。前者为刑事责任,后者为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均须承担的民事责任。从历史的发展看,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曾经长期相混不分,嗣后,侵权责任与刑事责任两相分离,侵权法遂成为民法中与合同法相并立的独立法律制度,侵权责任也成为有别于司法机关判处的刑罚而容许当事人在法定范围内协商确

定的、以财产的补偿为主要内容的民事责任。它是以恢复和等价为原则的,而不问侵权人主观上是故意或过失,只要造成损害,就要求承担与损失相当的赔偿责任。

三、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的法律保护途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了平衡消费者与生产者、销售者间的利益,在第二、三两章分别规定“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除了在第二章详尽规定消费者的各种基本权利之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适应当代立法新潮流,又在第五章专门规定了消费者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将本法第5、6两条及第12条的规定加以具体化。为了贯彻“总则”章第5条的精神,继第二、三章之后,又以第四章“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详尽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行政部门以及司法机关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上的职责,表明只有公权力的直接介入和充分行使,才能协调经营者和消费者间的利益冲突,实现第1条所宣示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立法宗旨。作为消费者,其合法权益受损后争取保护的主要途径有:

1、与经营者协调和解。这是消费者维权普遍采用的方法,能否取得和解主要取决于经营者的素质和法律意识。通过和解来解决问题是消费者最愿意接受的。

2、请求消费者协会和解。向消费者协会反映情况,通过它们出面调查和协调,或者是提请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处理。

3、向有关部门申诉。向政府工商和有关行业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有关生产者或经营者的违法行为,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并且阻止违法行为的继续发生,从更大范围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如医药管理部门的“消费者购到假药,可以到医药监督部门要求退款”承诺。这里的关键是,消费者必须能够觉悟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伤害,并且通过主张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有些消费行为是通过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约束的,在合同或服务协议中一般标明了出现争议时提请仲裁的条款。当出现约定情形时,可以按照合同和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作出仲裁。

5、向人民法院起诉。对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问题或不能很好解决问题的,或消费者认为通过法律诉讼更方便解决问题的,在取得有关证据和或鉴定结论的条件下,认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法院审理裁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6、要求社会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介入,往往使经营者担心新闻报道给自身造成社会信任危机。新闻监督的压力,会让他们采取赔偿和补救措施,满足消费者的合理要求。

四、必须加以完善的内容

1、从全视觉、全方位的角度,健全和完善法律。互联网技术的使用,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的运用,在给社会生活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也提到了议事日程。网络虚假广告、网络诈骗、网络信息和资金盗窃等等,又严重干扰着人民的生活。网络安全与防范、法律的保护应该相伴而生。还有,对外贸易中的各种行为,生活中的关于消费者权益纷争的各种具体情形,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中是否都可以找

到法律保护的依据,这些就关系到法律的健全和完善的问题。所以必须以全视觉、全方位的角度加以健全和完善。

2、有必要重新建立“消费者主权”的观念。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进入高生产、高消费的现代社会。与此同时,广大消费者的地位却每况愈下。除了有社会、经济、技术上的原因外,从法制上说,不法厂商往往借“合同自由”之名,订立所谓“货物出门,概不退换”之类的不利消费者的条款;侵权法的归责原则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损害赔偿等责任方式究属事后救济,尚不足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安全,而现行诉讼制度,程序繁杂,耗时费钱,一般消费者虽欲求诉但往往知难而退,坐视不法厂商逍遥法外。因此,有必要重新建立“消费者主权”的观点,从法律上确认并保护各项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安全的权利、了解真相的权利、意见被尊重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以及损害救济的权利。

五、结语

论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篇2

1 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1.1 对知悉真情权的侵害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消费者大多时候只能从网上商店提供的内容中获取有关商品的信息, 看到的也就是一张或几张关于商品的平面图及文字介绍, 其对商品信息的了解都是缺失的, 因此很难就此判断展示商品的质量优劣和规格是否合适。这样很容易在交易达成后对货不满意, 甚至买到的是劣质产品。网络的虚似性、开放性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提供了方便。

1.2 对保障安全权的侵害

第一, 因为网络消费从合同的订立到款项的支付都通过互联网进行, 而在交易过程中, 交易信息的泄漏 (如消费者用以支付款项的信用卡账号等信息的泄漏) 会极大的侵害交易者的财产安全权, 而国际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它们常常受到网上“黑客”攻击, 使得网络消费者不敢放心大胆地进行消费。

第二, 在网络交易过程中经营者往往要求交易对方提供很多个人信息, 同时也可以利用技术方法获得更多他人的个人信息。因此, 对这些信息的再利用便成为了网络时代的一个普遍的现象。经营者为了促销商品等目的, 未经授权向网络消费者发送垃圾邮件, 影响消费者个人生活安宁, 构成侵害网络消费者隐私权的行为, 有的甚至将这些信息卖给其他网站以谋取经济利益。

1.3 对公平交易权的侵害

在网络消费过程中, 其交易的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网络消费合同的公平性难以保障。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阻碍, 不用面对面即可进行一般的交流和交易.维持这种交易活动依靠的是交易合同的公平性.我们进行网上交易时, 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通过网络与商家签订有关契约, 这些契约内容一般都是商家事先准备好的固定条款, 由于其合同条款已经固定, 没有另一方的意思表示, 所以在具体执行中就会对契约的效力和约束力等问题产生异议;另一方面, 由于其条款完全由商家制定, 难免会存在一些违犯公平合理、等价有偿原则的条款, 另外在网络消费过程中如果出现违约的情况下, 网络消费合同是否适用消费者住所地管辖原则, 目前仍然没有明确做出规定。

1.4 对依法求偿权的侵害

第一, 责任主体难以确定。

因为在网络交易中的网上经营者并不总会很清楚地表明自己的现实身份或地址, 无法得知经营者的真实身份或者经营者处于其他地区而无法或不便寻求救济。

第二, 在诉讼管辖法院方面也较难确认。

对网络购物纠纷案件来讲, 要确认诉讼管辖法院不是一件易事:一是被告住所地 (或公司注册地) 确认难。在传媒上, 网络经销商一般不向公众告知其住所地 (或公司注册地) , 要调查清楚需要经过不少周折。二是合同履行地确认难。对买卖合同来说, 对合同履行地有不同的规定:买方提货的, 在提货地履行;卖方送货的, 在买方收货地履行。网络购物属于提货或是送货问题难确认, 主要体现在确认邮资承担主体上存在不确定性

第三, 在证据调取上, 消费者处弱势群体的地位。

网络购物程序十分简单, 然而纠纷发生后消费者维权调查取证却十分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对方当事人基本情况难以查明。二是因买卖双方无具结书面契约, 对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及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履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及售后服务只有口头约定;消费者能调取的商品广告信息、汇款凭证和购物联络记录也多为网络上的数据凭证。

2 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2.1 立法方面

第一, 从立法上强化网络商店的设立和监管。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应从立法上强化开设网络商店的审核和监管, 从源头上确保网络消费者的购物安全:其一, 在网络商店设立的法律程序上确立资格认证和商家准入制度。应在立法上建立详尽的资格认证制度。网络商店的设立, 必须以具备了严密的安全保障系统、完善的付款机制、通畅的送货渠道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为前提条件。其二, 构建和完善网络商店的监管体制和赔付责任制度。要确保消费者与具有真实、合法身份的网络商店进行网上购物交易, 必须建立对网络商店身份认证的监管机构。另外, 应由网站与商家对消费者的损失负连带责任。当然, 网站赔付后不影响其向商家追偿的权利。

第二, 对商家的具体义务加以法律规制在网上购物交易中, 其应向消费者履行以下主要义务:提供商店真实详细的身份资料和完整的交易条件;对消费者发送确认合同成立的通知;承诺保障及时供货;提供完善的付款机制和顺利的退、换货渠道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机制;承诺只在所申明的使用目的范围内及消费者本人同意的情形下使用消费者个人资料。未经消费者授权, 不得将信息提供给第三人等等。除明确网络商店的上述义务外, 还应明确其禁止性行为。其一, 应严禁网络商店发布虚假广告。其二, 应严禁网络商店欺诈消费者。如某电子商店所谓的“跳楼价”, 经查证, 其网上价格比市场价格高出1/3。其三, 严禁网络商店利用网络广告骚扰消费者。其四, 应禁止商家使用格式条款故意逃避其责任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

2.2 法的实施方面

第一, 建立特别的诉讼制度和仲裁制度。

由于网络消费者权益是一种分散的、弱小的权益, 需要对其应建立特别的诉讼制度进行司法保护。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如美国的“集团诉讼”制度。德国, 具有鲜明大陆法系特色的团体诉讼制度, 还有我国台湾地区的消费者权益诉讼主要包括小额诉讼、选定当事人诉讼和团体诉讼三种形式, 分别规定在台湾地区的《民事诉讼法》、《消费者保护法》中。

第二, 建立消费者援助制度。

由于消费者的弱势性, 分散消费者面对的是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 诉讼费用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诉讼能力。消费者援助制度实施后,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行政机构可以向法院起诉, 要求给予违法者以民事处罚并赔偿受害者的损失, 也可以支持消费者起诉, 追究侵权者的民事责任, 法庭也可以对特殊消费者实行诉讼费用救济制度, 体现在司法程序中保护弱者的原则。

2.3 法律监督方面

第一, 加强政府的监管。

保护网络消费者的权益, 除了立法上的倾斜外, 更需要各部门严格执法作保障, 强化外部力量的规制。各级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应加强对网络服务经营者的监督, 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应给予制裁。

第二, 加强社会监督。

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上, 我们力求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社会监督范围十分广泛, 包括各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各级消费者组织、各种传播媒体及广大人民群众。其中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 容易形成强大的舆论威慑力量。大众传播媒介应当做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宣传, 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相信社会监督的力量会使更多的商家关注自己的形象, 从而达到维护网络消费者权益的目的。

第三, 加强行业内部监督。

相对现实交易而言, 网上交易更具有难以用行政手段控制的特点。因此, 更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 所以要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加强消费者协会参与职能在这方面主要有行业自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两种组织力量。

参考文献

[1]邱平平.论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J].法治与社会, 2007, (6) :106.

[2]张孝锋.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理论研究, 2006, (11) :78.

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篇3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权益;金融监管;制度构建

一、金融消费者的概念

金融消费者概念是建立在消费者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消费者的认定,各国存在分歧,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认为消费者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消费者出现于各个行业中,不同行业的消费者权利地位也有略微不同。如今,随着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这个行业也出现专门的消费者,他们的权利地位也逐渐引起重视,所以“金融消费者”这一词汇渐渐成为专属名词并得到认可和使用。因此,本文认为金融消费者就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金融商品或者接受金融服务的人。

二、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情形分析

金融消费者作为新兴群体,很多方面在法律上的规制都还相当的不完善,侵害金融消费者的情形在实践中更是频繁发生,侵权发生后实现权利救济也有一定的难度,处理侵权不及时或不彻底时,甚至会出现对金融消费者权利的再次侵害。较为常见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一)侵害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形

侵害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在实践中主要表现在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在说明义务和披露义务方面的不足。

(二)金融业者未尽说明义务

说明义务是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客观要求,但是现实生活中,金融领域是专业性极强的领域,金融业机构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对于说明义务的履行却不尽完善。金融业机构是市场参与主体,具有“向钱”性,很多时候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提高效率和收益,在与金融消费者的互动中,故意隐瞒信息,提供虚假不实信息,对不利于金融消费者的格式合同不完全说明甚至不加以说明,故意使用歧义性的语句等。这些都加剧了双方信息的不对称,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很容易被忽视,甚至受到侵害。

(三)金融业者信息披露不充分

信息是沟通金融参与者的桥梁,信息在其间流动是靠掌握信息优势的参与方来启动的,并且信息的披露要贯穿交易的始终,因此,金融业者的信息披露责任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的准确性直接关乎交易的风险和能否顺利进行,披露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就会缩小参与双方的不平等。但是现实中金融服务者在利益及市场占有率面前经常发生误导、欺诈市场或滥用市场地位行为,这样就扩大了金融风险,侵害金融消费者随之也会发生。

(四)侵害金融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的情形

侵害金融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主要体现在金融业机构的收费混乱问题。

金融交易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费用问题。金融业机构收费种类复杂,名目繁多,有的金融机构甚至收取法律明文规定之外的费用。例如部分营利性金融机构利用特殊优势地位,借机附加不合理的费用,甚至强制收取费用。在实践中,金融业机构收取费用之后少服务甚至不服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捆绑销售金融产品,中间业务收费项目标准不统一,自主定价且不对外公开收费标准,不合理的转嫁成本等诸如此类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

(五)侵害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的情形

侵害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金融业机构的信息保护系统不完善和对金融消费者的信息资料不重视。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信用卡消费、网上银行和支付宝等新型的金融业务逐渐普及,此种消费模式对网络、信息技术、甚至金融衍生品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便捷的同时对金融机构安全性的要求更高。但是现实中金融业者做的不好,生活中金融消费者的信用信息、财务信息等被随意的透漏,甚至受到其他行业的短信或电话的骚扰。不仅如此,客户的个人资料、密码等被泄漏的事件时有发生,很多金融消费者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资金、财产等被非法的侵害。

三、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的金融消费者的环境如前所述,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金融领域的不断完善,其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解决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吸取别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并且针对前文提出的问题和不足,本文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案:

(一)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境况来看,我国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远远不够。所以要整合现有金融立法中出现大量重复和空白的地方,同时提高金融立法的法律层级,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众多规章、意见上升为正式的法律法规,在法律中明确金融领域各方面的原则,使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更加有法可依。

(二)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体系

监管机构要明确自己的监管范围和内容,不仅仅是金融业机构,还应该包括金融消费者。我国也应该建立类似于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署这样的专门机构,现有的可以执行这种智能的部门应该从原有的机构中单独出来,其主要职责也类似于美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署的,监督法律得以有效实施,维护相关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对金融监管机构进行合理的授权与监督,并接收和处理金融消费者的投诉。

(三)建立多元化的争议纠纷解决机制

多元化的争议纠紛解决机制是任何领域都应提倡的,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更应得到支持。建立多元化的争议纠纷解决机制便于提高司法效率,预防和降低侵害,增加解决问题的可选择性,这也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寻找合理的纠纷解决机制有利于建立居于对立地位的双方之间的信任,也可以弥补他们在信息、知识能力、分析辨别能力、财力、地位等各方面的差距,以达到预期期望的双赢。建立多元的纠纷解决机制在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方面具有很大的正面作用,节约法律资源,提高办事效率,能更好的预防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郭丹,《金融服务法研究——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视角》[M]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林继恒,《金融消费者保护法》[M]台湾法学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版

[3]陈洁,《投资者到金融消费者的角色擅变》,《法学研究》[J].2011年第五期

[4]何颖,《浅析日本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改革》、《日本学刊》[J].2011年第一期

作者简介:

论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篇4

摘要

面对目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在校学生开始重视实习,把实习视为就业的热身和择业的捷径;学校由于实施教学目的的需要也将学生送到企业,也有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从中挑选自己满意的新人。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在并没有完善的大学生实习制度,有关在校学生实习的法律法规还处于“灰色地带”,部分用人单位正是钻了这个空子,欺诈使用实习生。当发生侵害行为时,相关法律法规的空白使得在校学生实习期的法律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需要依据三个原则探索建立实习立法,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增强在校学生自身维权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外国的有关经验来共同保护在校学生的实习权益。

关键词:在校学生,实习,社会弱势群体,灰色地带,权益保护

2011年,一则大学生在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打工最低小时工资6.3元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实际上,比这更低廉的暑假实习工比比皆是。我们可以先看看以下几个案例:

案例一:小华是湖北某高校食品工程专业的学生,暑假在长沙一家面粉加工厂实习。跟所有加工车间的工人干的是同样的活,却没有发任何工资。尽管小华很想得开:“因为是学校安排的,如果要自己联系实习单位都很麻烦。”但没有人督促工作,也没有一分钱补助,小华在厂里遑遑过日子。

案例二:小胡是某综合门户网站的总编辑助理。据他介绍,网站每年都会招收一些实习生,并提供相应的补贴。公司在业界名气比较大,前来应聘的大学生络绎不绝。“能够进来实习的不是研究生学历,至少也要是名校出身。”小胡对这些实习生总体上很满意,现在由于就业竞争激烈,许多岗位上的实习生比正式员工干得更卖力。

案例三:小舒是中部某省一所重点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今年夏天进到南方一家知名媒体实习。由于在学校参加过很多社团的实践活动,她对于在毕业前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充满了信心,也很珍惜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但来了报社没有几天,她就发现实习生活与她想象的差距很大。原以为可以天天跟着老师到处采访、调查,没想到挤进报社实习的人太多,往往一个记者要带2~3个实习生,最多的带上5个。开始的几天是在办公室看报纸度过,小舒说,领导为了让他们先熟悉这里的媒体环境,叫他们多看看报纸。一个星期下来,小舒一次都没有跟

记者出去采访过,倒是把同城的几份报纸研究透了。相比而言,小王就要幸运许多,但另一种苦恼却纠缠着他。小王在福建一家电视台实习,每天都有活干。记者一般有外出采访都会叫上他,让他扛机器。有时自己没跟去名字也会在出工单上,原来,加了实习生的名字后,记者可以从单位那里多报25元的伙食补贴。报到的时候,小王还跟单位签了一份3个月的实习保证书,声明在实习期间出现任何安全问题,责任由自己承担。小王一直都很纳闷:假如真出了事情,单位就能凭这一份书面协议免责吗?

[1]案例四:2010年12月27日大三学生小陈参加学校组织的顶岗实习期间,从电梯井坠落摔伤,向学校和实习单位索赔30余万元,在庭审中学校表示已经与这家企业签订学生实习协议,校方在此次事故中没有责任,而企业则认为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小陈违规操作电梯导致,监督管理义务,最终法院以公司没有提供足够的技术指导和安全警示以及小陈进入井道没有任何阻止以致其摔伤判决企业赔偿小陈近12万。其余则由小陈自行承担。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实习已成为大学生就业首先要面对的挑战。一方面,用人单位看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压低用工成本,利用实习生求职急切的心理,在试用期上做文章。值得关注的是,实习打工期间的大学生只有极少数人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保障协议,大学生在实习期间一旦出现工伤等事故时没有法律可依。尽管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但他们还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和心理素质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自我维权意识缺乏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有必要给这类特殊群体提供必要的保障。

一、在校学生类实习生的身份定位探讨

(一)在校学生类实习生的仍为学生身份

实习生,在百度文库中的意思是受训学员,一个受训练准备参加一种工作的人,或是某一专业的高年级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实际工作经验,又指没有毕业来公司实习的学生。在校学生在企业实习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其目的是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更好地学习理解科学文化知识。

在非基础教育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前通常会安排进行实习,主要的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和顶岗实习。集中实习顾名思义是指学生由学校集中安排到企业中,其再视野上与分散实习有很大区别,主要集中于某局部岗位,不能了解教学计划的所有知识点与技能;分散实习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选择实习单位,每个同学的兴趣爱好不同,对工作种类、工作环境及工作报酬的

要求也不同,因此分散实习涉及的岗位很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实习的热情;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年,由学校严格按照专业对口安排实习,其要求学生履行岗位的全部职责,能独当一面,具有很大挑战性。

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为大学生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提供便利;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教育部在贯彻该文的《宣讲提纲》中要求:“对于教育实践、军政训练、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教学环节实践,学校要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提供保障。政府和高校要为贫困家庭学生勤工助学创造条件。”显而易见,专业实习与勤工助学都是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之一,也是学校教学环节之一。其身份为在校学生是无可置疑的。

(二)在校学生类实习生不是我国劳动法界定的劳动者

我国劳动法所界定的劳动者是指依据劳动法律和劳动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在我国,作为劳动者首先需要满足法律规定的年龄条件,《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按《劳动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的规定,只有年满16周岁,同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自然人才能成为受我国《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

实习生如果小于这个年龄下限显然不能成为劳动者。况且在校学生在学习期间到用人单位进行实习时,双方通常都不签订劳动合同。对于参加实习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是为了积累实践经验,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实习生与单位的正式员工有着本质的区别,实习生不可能在实习企业受到和正式员工一样的待遇,用人单位只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参加实践的机会,同时也是自身考察人才的一种途径,甚至还要向实习大学生或者其所在学校收取一定的实习经费。这样的情形与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的真实意思相去甚远。

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前,我国法律上还有事实劳动关系这一说。所谓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实际履行了法律规定的劳动关系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双方并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出台,规定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产生,因此,不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双方劳动关系的成立。从事

实际劳动,既是劳动者行使劳动权的具体表现,也是劳动者及其家人赖以生存的保障。而在校学生参加实习不构成事实劳动关系,因为其实习是为了积累实践经验,不是作为自己谋生手段的。而用人单位也没有为实习生支付劳动报酬的意思。在校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虽然得服从实习单位的管理,但是对实习单位并不具有人身依附性,反倒在身份归属上仍然依附于供其完成学业的学校。因此,在校学生实习期间与用人单位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在身份上在校学生也不能被认定为劳动者。[2]由此,在我国,在校学生一贯被认定为学生,而不被认定为劳动者,故其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受劳动法的调整保护,在校学生类实习生由于年龄社会阅历等自然条件的限制,维权力量较弱,相对于学校、实习单位还是国家都是社会弱势群体。现实中也有不少案例是当在校学生类实习生受侵害后,学校以实习协议为由将责任推给实习单位,实习单位又以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将责任推给学校,最终大部分的责任只能由学生自行承担,实习生权益保护刻不容缓。

二、在校学生实习期的权益保护现状

(一)职业教育法规不健全,实习生权益难以维护

1、法规中对实习岗位的提供没有具体要求。

在案例三中往往一个记者要带2~3个实习生,最多的带上5个,可见提供给在校学生实习学习的机会是稀少的。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只有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会议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与实习相关的仅有一条,第三十七条:“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于上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

这部法律为一般性法律,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和概括,无法对现实的职业教育实习活动产生有效的约束力,而且《职业教育法》只强调了企业的义务,却未同时明确企业应享有的权利,不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企业也不愿用较大的资本投资去给在校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

2011年教育部将继续加快推进制度建设,现在已经列入规划的有七项,其实第三项是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但具体规定尚未出台。

2、在校学生实习期的报酬支付成为法规中的灰色地带

在我国并没有相关的法律对实习人员是否该获取报酬做出硬性规定。根据

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顶岗实习学生还应当享有合理报酬。但这些规定并没有涉及具体的标准,形成了报酬支付的灰色地带,在实际操作中有部分企业为了追求资本投资的最小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致使很多在校大学生的实习期成为部分企业榨取人力资源的无偿“劳奴期”。案例一中,小华面对用人单位的无偿使用其劳动力也不知如何去维护其自身权益。

(二)在校学生实习期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法律适用空白

1、在校学生实习期受伤不受《工伤保险条例》的调整。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受伤后,按照《劳动法》和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应当进行工伤认定,医疗费由工伤保险或者由没有办理工伤保险的单位支付。

在校学生实习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时其身份是学生,与实习单位没有劳动关系;而另一方面实习学生受伤又是发生在该实习企业实习过程中。

实习是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实习生在劳动中受到伤害很难按照《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来进行工伤认定。

虽然原劳动部1996年10月1日试行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61调曾规定:“到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实习的大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发生伤亡事故的,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由当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给一次性待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向有关学校和企业收取保险费用。”但此项规定后被完全删除且没有另外再做出规定,使得在校学生实习过程中受伤问题出现了法律空白.[3]

2、在校学生实习期受伤不能有效适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7年6月26日教育部、财政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中第二条规定学生实习,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提高教育质量。第六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实习管理制度,要有专门的实习管理机构,要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档案,定期检查实习情况,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学生实习工作的正常秩序”。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实习劳动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防护能力;要为实习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保险,具体事宜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协商办理。实习期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赔偿,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但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的大部分行为是在学校管理范围之内,并不涉及企业的责任,对于在学生实习期间发生的伤亡也没有具体明确各方的责

任义务。

3、在校学生实习期伤亡不适用《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第九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人向雇用人提供劳务,雇用人支付相应报酬形成权利义务关系。雇佣关系是一种私法上的关系,强调双方意思自治,通过合同设立。要判断雇佣关系存在与否、判断某一法律关系是否属于雇佣法律关系,应从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二方面来考察。所谓形式要件,是看双方有无订立书面或口头的雇佣合同,看劳动力与报酬,是否成为交易对价。但是在实践中,当事人之间订立书面雇佣合同的极少,因此要判断某一法律关系是否为雇佣法律关系,还需结合实质要件来判断。首先,要看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为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支付报酬。其次,要看雇工是否受雇佣人控制,即看是否存在隶属关系。雇工受雇佣人控制是雇佣法律关系存在的基础。雇工受雇佣人控制是指:雇佣人对雇工享有发号施令加以指导的权利,而且这种命令指导是关于雇工如何完成其职务活动的方法方面的命令或指导。在雇佣法律关系中,雇工是雇佣人用来完成某种工作的人,因此,雇工在完成这种工作时应听命于雇佣人,服从雇佣人的监督指导。雇佣法律关系的第三个实质要件就是:雇工应由雇佣人所选任。

[4]

在实习过程中,在校学生并没有与企业进行直接的交流,企业也没有去学校选任在校学生去参加实习,都是在学校的安排下形成,换而言之,在校学生并不是由用人单位直接雇佣,去企业实习也没有双方的意思自治,更没有签订有关雇佣内容的合同。所以在校学生实习期发生伤害事故不可直接以《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第九条为由要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

三、在校学生实习期权益保障的法律对策

(一)探索实习立法,制定高校实习法规

在校学生在实习期虽不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其实际实习却为企业带来了利益,而其权益受到侵害又是在实习企业完成实习工作任务中发生的,因此,从谁受益谁补偿的法理角度讲,企业在在校学生权益受损时不能完全免责。由于在校学生的社会弱势地位,其与学校、实习企业的关系均属于不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由此,笔者认为可探索建立实习立法,制定高校实习法规,统一明确规定在校学生、学校、实习企业的权利与义务,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实习目标,维护在校学生实习期的实习权益。

1.笔者认为在制定高校实习法规时应当遵循三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倾斜保护原则和社会化保护原则。

[5]立法原则是指立法主体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反应立法主体在把立法指导思想与立法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特别注重的内容,是立法意识和立法制度的重要体现。立法者要制定高校实习法规,其根本目的是保护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平衡学生、学校与企业三者之间的利益,确立在责任风险发生时的解决机制,而这些具体的法律规定用法条表述是有限的,在没有具体法条规定时就出现了法律漏洞,同时,由于客观因素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即使规定了具体内容也会因此出现僵硬。通过设立法律原则就可以解决这些漏洞和僵硬问题,在保护在校学生实习期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问题上可以遵循以下三个基本的原则:

利益平衡原则就是在学生、学校、实习单位三方的关系中要平衡各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不能让某一方特别是实习单位承担过多的责任,否则会打击其接受学生来企实习的积极性。

倾斜保护原则就是要把在校学生放在第一位,因为在校学生无论相对学校还是实习企业都是社会弱势群体,其权益更易受到侵害,况且其对自身的保护和承当能力都是有限的,倾斜保护在校学生的权益更能体现法律的实质公平。

社会化保护原则是对学生实习期的工伤风险等重大风险要采取社会化的分散办法,因为单独让哪一方完全承担都是难以承受的,也是不公平的。因此在高校实习法规中可以增加强制性的保险条款,笔者认为,国家保证教育的实施,而实习也是学校在进行教育活动,国家也应保证实习有效的进行,这种强制性的保险费用应由国家按照学校规模和当地的经济条件给予学校补助。这样一旦在校学生在实习期出现伤亡等情况可由工伤保险基金来支付。

2、建议立法时至少应从下述四个方面进行规范。

(1)规定在校学生实习的时间。目前实习生的实习时间有越来越长的趋势,有的学校甚至长达一年的实习时间,这样明显缩短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应予以明确规定。

(2)规定在校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时间,在校学生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践实习学习学校课本中的知识,其工作时间不应像企业的正式职工一样,应以在职职工的一半或一半工作量为最佳。

(3)法规应该对在校学生实习期间的意外伤害承担、生活待遇标准等做出

具体明确规定,以保证在校学生实习期合法权益和基本生活需要。

(4)法规应明确规定企业应对实习期的在校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并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提供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二)作好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修改与实施

1、修订完善《职业教育法》。

在校学生实习是由学校安排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以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实习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内容,也离不开实习企业的实际实习指导,完善在校学生的实习制度就要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法》只有不断的修订完善,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明确企业义务的同时要明确企业应享有的权利,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为在校学生实习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和机会,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与适用。

2、各地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在保障权利的同时明确救济途径。

2010年3月1日起实施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这是全国首例以保障实习生权益为核心内容的地方性法规,具有进步性,[6]《条例》明确了保障学生实习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必须”接受实习生,并发放报酬。在此过程中,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对实习基地、实习单位等进行扶持和奖励。激发了企事业单位接受实习大学生的热情和动力,一方面,防止实习单位把招聘的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学校从通过组织学生实习中牟利,从而导致学生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等现象发生;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政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诚意和决心。然而,这部《条例》也具有有限性,首先没有对在校学生实习期的身份作出明确定位;再次,只是规定在校学生实习期享有哪些义务而淡化了权利,受损时企业如何承担,在校学生如何进行救济。另外,我国首个促进校企合作的法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也只在第二十一条规定“职业院校学生、教师在实习实践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这些地方性法规只能在现有的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作出,并不能很好的具体解决实际问题。

(三)由专门的政府部门加强对在校学生实习期权益保障的法律监督

1、专门政府部门进行法律监督的必要性。

目前,在校学生实习的管理主要停留在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这必然导致高校实习管理的缺位甚至是无序。作为高校,希望实习单位像管理自己的员工一样管理好自己的学生,但是其对实习单位并没有监督的权利,只能请求对方协助;作为实习单位,因为实习学生多,又不是企业的员工,若管理则需要投入企业的人力,很多企业就管理宽松甚至不愿管理,认为学校才是实习生的管理单位。因此,企业与学校的相互的配合是不够的,只能依靠专门的政府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2、法律明确专门政府监管部门及监督管理内容。

通过法律明确专门的政府监督部门及监督内容,使监督行为有法可依,保证专门政府监督的权威性,可执行性。对实习日常的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对违法行行为进行纠错等。笔者认为,在确立专门政府部门问题上可以考虑在教育部门内部设立专门监督机构,实习本是学校教育的再延伸,确立教育部门才能更有效的进行监督。考虑到实习单位有中央和地方之分,实习生也有人数多寡之分,建议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部门设立相应的实习监管机构,使其在各自的区域内和责权范围内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明确权利义务,健全实习协议制度

保障实习生的权益,除了国家法律法规之外还应当注重实习过程中实习协议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实习协议在学生、学校与企业之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三方权利和义务的明确规定,让学生自身对实习的工作内容、要求提前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也可以同时对在校学生进行规范,从而增加在校学生的实习保障;另外实习是学校的教育环节之一,学校推荐学生、企业接纳学生都是为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培养在校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工作能力,因此实习协议显得十分重要。

1、实习协议是实习单位与高校的合作协议。

国家税务总局2007年4月10日公布的《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接收实习生的企业与学生所在学校必须正式签订期限在三年以上(含三年)的实习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但在实践中多数实习单位与高校并没有很好地签订实习合作协议,因为这个办法规定是关于

税收政策的,况且很多实习单位不支付实习生的报酬。笔者认为,要保障在校学生实习权益应当强制高校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双方权利义务。

2、实习协议是实习单位与实习生的实习保障协议。

实习期间,国家应当要求实习单位与实习生签订实习保障协议,明确规定实习单位和实习生的权利义务。笔者建议,实习保障协议可以参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将实习期限、实习地点、实习内容、实习休息休假、实习报酬、实习安全卫生等内容作为协议的必要条款,以保护在校学生实习期的权益。在实践过程中,实习报酬因涉及经济利益则最为复杂,笔者认为应明确实习单位应当支付高校实习生的实习报酬及标准。具体实践中,可以比照多数地方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实习生支付实习报酬的做法。如青岛市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规定,青岛市内四区及崂山、黄岛、城阳三区企业的实习生月薪不得低于760元;即墨、胶州、胶南、平度、莱西等青岛所属五市的单位实习生月薪不得低于620元。[7]

(五)学校增强培养在校学生的法律意识

1、学校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法规教育。

开设《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大学生就业规划》等与实习、就业有关的选修课程。在大学里,除了法律专业学生,其他学生的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知识停留在基本常识的阶段,当权益真正被侵犯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去维护。虽然实习不受劳动法的保护,但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一旦学生毕业后留在实习单位,两者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此时,学生自身若掌握一些基本法律规定就可以自觉形成维护自身的权益的意识。同时就业业指导和规划也可以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学生自身找实习时可以在工作单位的模式来寻找,学校也应鼓励学生以就业为目标参与到实习中,实习只是一个练习,是学生成功就业的一个挑战,因此,实习时做的职业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开展法律宣传专题讲座。

组织案例选讲开专题讲座并不一定需要请来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这种形式的讲座效果并没有预计的好,学生吸收掌握不理想。应当是以发生在学生身上的、身边的及社会上的真实的案例为主题,告诉学生在遇到类似实习合法权益被侵害的事件时的应对措施,建议效仿《今日说法》的形式,开设“ 每周说法”,请来法律人士采用案例分析,有问有答的模式进行,或是邀请遭遇实习合法权益受

损的大学生现身说法,以事实说话,教育实习生学会自我保护,避免掉入陷阱。学生对此方式兴趣大,容易接受和吸收,效果比较好,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维权意识。

3、提供各种咨询服务提供咨询服务应是多方面的信息的咨询服务,其中可以以法律咨询服务和实习就业信息咨询服务为主。

各高校可以通过宣传橱窗、印制宣传手册、网络宣传等各种手段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公布实习就业信息,提升学生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例如目前许多高校的网络社区上均设置了求职版面,任何针对高校学生的实习信息、招聘信息、应聘时应注意事项都可以在网页上浏览到,还定期公布一些严重违反招聘相关规定、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企业名单。这样不仅可以在主观上增强学生的自我维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也能在客观上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实习就业环境。

4、培养大学生维权意识,开展学生维权服务。

目前,随着国家对大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日益重视和大学生自我维权意识的逐步增强,部分高校已经把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纳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纷纷组织成立了大学生合法权益保障与服务中心等专门机构,这为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浙江大学就成立了学生会权益服务中心,它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维护学生权益的学生组织,借鉴这种做法,笔者认为,应该号召在学校、社会专门成立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权益服务中心,使大学生不管在何时、何地,因何种原因,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都能很快找到维护中心,有效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8]

(六)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奖励机制推动在校学生实习期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1、对在校学生实习期的设立奖惩机制。

奖惩机制是激发实习生实习积极性、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一些奖励,它本身也是对在校学生实习期实习成果的一种肯定,一种激励。对于实习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实习生,考虑让他毕业后继续来本企业工作,一方面,减少了企业在继续招人的成本和精力,另一方面,实习生也会心存感激,对本企业产生归属感。惩罚主要是一种纠错和鞭策。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不按照职业规范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适当的设置一些惩罚,从而使得实习生在起点上就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意识。总之,通过建立奖惩制度,让在校学生在实

习期就树立起责任意识,激发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2、借鉴国外经验对实习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澳大利亚的劳工部规定,青少年大学入学标准为功课成绩加上社会实践成绩,在外打工也计入社会实践分数。而各大知名企业如IBM、宝洁、奔驰、西门子等,每年都大量安置实习生,并有完整系统的实习生制度。

在法国,欧洲议会的实习生总数每年多达200多人。而美国白宫、中情局也有实习生制度,现任美国劳工部部长华裔赵小兰就是当年的一名白宫实习生。1977年,美国制定了“实习生计划”,目的是“广招天下英才”,吸引学有专长、又有志于从事公共政策分析和行政管理的大学毕业生,到政府部门实习,并在实习结束后择优录用,充实到各部门。实际上,“实习生计划”是要为政府建立一个后备人才库。同时,很多企业对实习生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尤其在一些大规模的正规公司,这一制度沿用已久,实习津贴,或是按月支付,或是按天支付。

[9]

在德国,政府对企业参与高校院校的办学也有强制性的规定,校企双方必须严格遵守《职业教育法》和《教育法》的规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企业不仅要提供生产岗位、培训车间、培训教材,还需要提供配套的培训规划和充足的培训经费,而政府对也这类企业则会从政策、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这样就提高了企业接纳在校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从而愿意指导和管理在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学习,形成“三赢”局面。

3、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

在AIESEC,每一个进入海外实习的人员都会讲究自己的人生体验,在校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如何让其很快的进入角色,融入企业,在实习中体会乐趣,自主避免伤害的发生,笔者认为这依赖于实习文化的培养,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发展史,不同的企业环境,不同的交流模式等,这些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在校学生进入企业首先应该学习这种文化,了解自己的岗位在企业中的地位及作用,了解自己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避免伤害的发生。

4、实习资格确认制度。

美国实习制度要求实习生必须修完专业课和教师培训项目要求的所有课程,且达到所学课程的最低平均分,方可参加教育实习。纽约州规定,实习生必须通过加州的文理考试,即LAST(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Test);加利福利亚州的

实习生必须通过加州基本教育技巧考试,即CBEST(Califomia Basic Educational Skills Test)通知后,必须参加实习学校的面谈,如自我介绍;对所学专业知识和实习目标的掌握程度;若你是教师打算在即将工作的岗位为班级做些什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本。

在我国,在校学生进入企业并没有相对的标准,往往是根据多少名额来平均分配,在校学生对能否有实习的机会也并不看重,即使被选为进入一家企业进行实习也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对自己的兴趣培养并不重视,在这种模式中注重的是实习任务的完成而不是学生本身,学生也自然注意到实习工作的完成而忽视自我的保护。笔者认为,实习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所谓教学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在校学生成为实习的主体,才能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才能了解实习工作的利害关系,从而更好的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

[10]实习生在进入企业前也须对企业的发展史做一些了解。在美国的实习中也更注重

结 语

祖国的发展需要人才,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才,在步入社会后将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习是在校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的一个前奏,在这期间,作为弱势群体的在校学生的权益保护需要学校、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而学生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以顺利的走进社会,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丁杰.大学生实习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与职业2007(34)93-94 黎建飞 欧阳晓娴.在校生实习权益的保护.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2][3] 郭冬梅.大学生实习中健康受损的劳动法律保护.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年7卷4期101-104

[4] 月阳.什么是雇佣法律关系.智库百科.2010-5-31 孙继斌 张铭.法制网.2008-8-18 [5][6] 张琳琳.实习大学生的劳动权益保护——以《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为视角.价值工程.201029(26)

[7] 吴义太 邓有莲.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4期

论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篇5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将现实生活中的商品交易转移到虚拟的空间中进行,消费者与商家间的关系也在虚拟的场域中进行维持。电子商务中进行的各种交易双方都不在现场,商品的质量信息

互联网技术催生了网络交易,现实中的商品交易延伸至虚拟空间中进行。在网络交易过程中,商品的相关信息通过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出现在相关的交易网站中,消费者只能通过广告以及商品经营者所提供的有限的商品信息对商品进行认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会产生出对商品的误差,最终商品未能达到消费者的购买心理预期,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在虚拟的空间中,特别是这种虚拟的空间是嫁接在市场经济之上,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良的商家利用电子商务的缺点来欺骗消费者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网络交易的良性发展需要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在消费市场得到保障后才能够刺激需求带动更多的消费欲望,可以说法律是维护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浅谈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完善 篇6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ccfy@126.com 站务QQ:78149989

来源:宁波法律网-本站原创时间:2010-12-20 作者:admin

作者:曹伟

一、问题的提出

(一)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内涵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四项基本权利,这是对《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应享有权利的高度概括,较好的体现了与国际公约接轨的立法思想。同时,又强调“未成年人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体现了中国实际国情。因此,按照我过法律体系,未成年人既享有人身权、财产权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又享有一些特殊权利,如获得抚养权、获得卫生保健权、获得教育权等。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是指基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法律等平台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促成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内容应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不仅包括实体性权益保护,也包括程序性权益保护;不仅包括社会、学校等外界的保护,也包括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不仅包括一般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也包括犯罪的未成年人等特殊未成年人的保护”。总之,“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依托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等诸多方面保护和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进一步完善保护功能和手段,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直接面向未成年人的保护网络,促使未成年人的道德修养、心智能力、身体素质的全方面发展。”

(二)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意义

未成年人在社会中是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无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均与成年人有诸多不同。在生理方面,未成年人的生理结构正处于发育期,力量弱小,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在心里方面,未成年人具有较强依赖性,思想单纯,在认知恩那个李和分析判断能力上存在较大局限。因此,未成年人极易受外界不良事物的影响和毒害,影响其自身的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不仅事关未成年人个人的生存发展,而且与国家和民族的民运息息相关。长期以来,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也陆续出台了有关法律,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仍然面临巨大挑战。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随意打骂孩子、教师随意体罚学生等侵犯未成年人权益行为普遍存在;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企业雇佣童工、父母随意剥夺孩子受教育权的的现象频繁发生。新时期,面对手机、网络等高科技产品的日趋大众化,其负面影响必将更多的侵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健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二、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之现状

毋庸置疑,长期以来我国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尤其是近年来党和政府仅仅围绕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我们仍应清楚认识到,我国对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仍存在诸多问题,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有关法律,健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体系,我国仍然任重道远。

第一,有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内容简单、逻辑性差,且多分散在各个部门法中,缺乏系统性。首先,一些法律法规规定过于简单,不够具体。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解释中,大多条款均为原则性的规定,只有大概的行为方向,没有具体的执行措施,造成实施起来弹性太大。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9条中规定:“解除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但对于何种表现为歧视,却没有规定。“歧视”作为理解范围较大的词语,如果规定不够具体,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容易让相关单位和个人找到开脱的借口。其次,立法不够全面,一些问题存在立法空白。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原来没有过的问题现在极有可能显现出来,原来制定的法律如果不及时予以修正,则必然会出现立法滞后。如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在临时监管人、教育部门与法定监护人之间应如何转接,监护风险如何分担问题,一直为我国法律中的空白。而实际中由此种空白导致的纠纷却经常发生,司法机关由于无明确法律可依,则只能根据相关法律和法理做以推论,这必然导致同案不同地方不同判决的现象发生,极不利于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最后,“我国有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大多法条均是禁止性和肯定性条款,并缺少违反该强制性规定应承担何种责任的罚则条款”。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4条规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这条规定是非常典型的禁止性条款,对与学校来说,其知道了如此情况下不能取消学生想学籍,但是他并不知道如果取消了,则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如此,就容易陷入有令不行的尴尬境地。而对于最终未被宣判为有罪的学生而言,如果其学籍被取消,则他的维权途径何在?依据何在?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一些列社会问题的发生。

第二,有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现有法规缺乏可操作性和执行性。首先,立法滞后,相关法律法规少协调和衔接,可操作性差。这一点在上文已经予以说明,此不赘述。其次,配套实施细则没有跟上,致使有些法律规定形同虚设。如根据我过法律规定,虐父母待被监护人或不尽监护人职责的,可以剥夺其监护人资格。但问题是,剥夺了父母监护资格的被监护人由谁监护?尽管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6条的规定,可以由父母所在单位和被监护人所在居民委员会承担监护责任,但实践证明,由于职责和权责不够明确,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是很难担任监护人的,这项规定虽然看似合理,但由于与实践脱节并且缺少细化规定,而成为纸上条款,并不能但到立法之初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实践中很少有父母被剥夺监护权的原因所在。

第三,对特殊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不够。特殊未成年人是指如孤儿、流浪儿童、家庭破碎的儿童、残疾儿童等。这些未成年人的身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未成年人中的弱势群体,应该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但是,对于这一点,我国法律存在较大空白。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只就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进行了一般性规定,而这远远不能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未成年人的保护;只规定了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保护,却忽视了受犯罪行为侵害的未成年人的保护。“实际上特殊未成年人与其他未成年人相比

更加脆弱,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恰恰更应成为法律所保护的重点。”

三、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构建

针对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完善相关法律,规范社会行为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根据一般法理,本文拟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原则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两方面设计入手,试图对完善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原则

1.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根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的有关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为,不论是公私福利机构、法院、行政机关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这一原则乃《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所在,它追求儿童作为权利主体的权利的最大化,是处理儿童事务的准则,是对立法、司法保护提出要求纲领性条款。根据这一原则,我国在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时,应充分考虑到如何实现未成年人利益的最大化,以未成年人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要求为核心,在司法实践中以未成年人的利益为首要出发点。

2.平等保护与特殊保护相结合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的基本理念。法律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与对成年人权益保护给予同等待遇,这自然是法律平等原则的应有之义。但是,法律平等原则所追求的是实质上的平等而非形式上的平等。上文已述,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里原因,其自然处在社会的弱势地位,其权益较成年人更容易受到侵害。因此,在适当时候法律在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上予以倾斜,也并不违反法律平等原则。只有将平等保护和特殊保护相结合、相协调的立法和司法,才能真正起到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目的。

3.实体保护与程序保护并重原则。在实体法上确认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关键步骤,实体法中明确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措施,有助于实践中的具体操作。但是,一部完善的程序法是保障实体法能够公正的必要前提。有权利就有救济,没有救济的权利就不是权利。我国在着力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实体法时,同时完善相应的程序法是实现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根本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之完善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与社会各个方面紧密联系,涉及众多复杂的社会关系,因此,需要调整不同社会关系的一整套法律法规进行全方位的法律保护,即形成覆盖各个领域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体系。根据实践调研,笔者发现,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多集中在刑事法和民事法领域,因此,本文即以这两个领域为研究对象,着重以完善我国刑事法和民事法领域内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内容,提出建议:

1.刑事法上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完善。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在刑事领域主要体现为保障少年犯的合法权益以及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首先,设计一些不同于成年人的诉讼程序。如讯问未成年人时,除有碍侦查,或有损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未成年人不愿让其家长知道的以外,都应通知其家长或监护人到场;对犯罪未成年人,除确有行凶、逃跑、自杀,可能会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以外,不予刑事拘留;家庭有取保条件并能保证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可不采取逮捕措施;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前的一贯表现和其犯罪原因进行实地调查,其调查情况可作为处罚依据。其次,检察机关应实事求是,对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为原则,充分运用好不起诉权。检察机关应对那些犯罪情节轻、社会危害小,又有悔罪表现,有法定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主观恶性不深,潜在社会危害性小的未成年人都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最后,建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成立

回访考查帮教组织。对各自作出决定的或依法归自己管理的未成年人犯,定出回访考查制度,落实措施,定出责任。杜绝处理后无人过问的现象。

2.民事法上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完善。首先,建立和完善家庭监护人监督制度。目前在我国的情况是,家庭监护还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家庭的内部事务,父母怎样对待孩子是父母的权利。只有在恶性事件发生以后,社会才会给予关注。在几次恶性事件发生过后,我们不难看出,家庭虐待子女事件的背后,是我国监护制度出了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对监护人的监督制度。子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更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子女与父母之间不但是一种血缘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父母对待子女的行为应当置于有效的法律监督之下。其次,适当扩大未成年人维权的诉讼主体。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情形是,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也是法定代理人,而法定代理人有权代理未成年人进行诉讼。于是问题出现了,如果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主体就是其父母,那么我们怎么能奢望作为侵权人的父母代理未成年人去告自己侵权呢?《儿童权利公约》第12规定:“缔约国应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根据其年龄和成熟度予以适当看待;为此目的,儿童特别应有机会在影响儿童自身的任何司法和行政诉讼中,以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诉讼方式,直接或通过代表或适当的机构陈述意见。”据此,我国在立法中应予以明确,不但未成年人本人有提起涉及其自身权利的诉讼,而且在未成年人与监护人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未成年人的亲属、居委会、村委会等相关机构,有权代表未成年人起诉其父母,以保证未成年人权益能够得到及时救济。最后,界定未成年人个人财产的范围。实践中,我们所关注的多是对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和社会权利的保护,却很容易忽略对未成年人财产权的保护。实际上,侵犯未成年人财产权的行为广泛存在,只不过由于其隐蔽性和非暴力性,加之传统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很少有人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侵权行为。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财产不受侵犯,监护人非为被监护人的利益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可实践中的问题是,何种财产是被监护人的个人财产?对此,法律有界定的必要。笔者以为,未成年人因劳动、赠与、继承等方式获得的财产均属于其个人财产,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法定抚养人支付的抚养费、教育费;(2)未成年人通过继承、赠与等其他纯获利方式得到的财产;(3)未成年人自己使用的衣物、文具、书本等生活学习用具;(4)未成年人通过劳动获得的报酬和参加比赛获得的奖项;(5)未成年人的伤残补助金、保险金等;(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属于未成年人个人的财产。笔者认为,以列举的方式把未成年人个人财产范围明确下来,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也有助于司法操作,是我国立法当行之举。

结 论

论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篇7

(一) 事前救济措施

1. 股东知情权

股东知情权是指股东了解公司运作过程中的经营和财务信息的权利。规定股东的知情权, 有利于中小股东了解公司的运作状况、成本收益和利润风险, 改善管理现状, 节约投资成本, 起到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的作用。

2. 少数股东请求召开股东会的提案权

提案权是由美国立法者首先提出来的, 随后各国纷纷效仿 (1) 。我国《公司法》三十九条和四十条赋予了股东提案权, 即股东具备一定条件时, 有临时股东会的召开提议权和股东会的自行召集和主持权。我国法律明确了中小股东传达自己诉求的途径, 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累积投票制度

累积投票制是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监事时, 每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 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这项制度可以有效的弥补资本多数决原则的不足。我们知道, 资本多数决原则使控股股东追求私利最大化、损害公司和少数股东权益的滥用控制权行为合法化。所以, 我国《公司法》规定累积投票制对其进行限制。

(二) 事后救济措施

1. 派生诉讼制度

派生诉讼是指当公司利益受到侵害时, 董事、监事没有对有责任的股东提起诉讼时, 股东可以代表公司以使公司获得赔偿为目的而提起诉讼。派生诉讼开始于英国, 源于英美法系的司法实践。派生诉讼制度的规定可以帮助股东利用诉讼获得赔偿来弥补亏损。

2. 股东 (大) 会、董事会瑕疵决议的撤销与无效制度

股东 (大) 会的决议是指股东 (大) 会依照公司法和章程的规定, 经过股东表决形成的对一定事项的决策和意思。 (2) 也就是说股东 (大) 会的决议实际上是将大多数出资者的意思吸收为单一的团体意思的制度, 它的内容和程序理应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如果存在瑕疵, 就自然应当适用法律行为上有关瑕疵决议的制度。规定此制度, 赋予了受到大股东侵害的中小股东的司法救济途径, 对公司股东 (大) 会做出的违法决定可以申请法院请求撤销, 以此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3. 异议股东的股权回购请求权

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制度发端于美国, 并为意大利、英国、日本等其他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所借鉴, 我国《公司法》也引入该项制度。 (3) 规定回购请求权,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要求和节约成本。

二、对我国公司法关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立法规定的完善思考

(一) 我国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立法规定的不足

1. 对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限制较严格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 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 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此条规定五年而且连续盈利的要求过于严格, 它可以很好的使大股东规避此项规定。例如, 大股东只要不是连续五年盈利就都可以不给中小股东分配利润, 在五年中, 大股东可以通过推迟收入、增加支出等手段每四年或三年做亏本一次, 进而使这项权利落空。

2.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公司法赋予了中小股东提起诉讼的权利, 但是股东要想行使此项权利必须是在股东穷进所有公司内部救济的情况下才可以行使, 这种繁琐的程序会增加中小股东行使此项权利的成本。费用的增加会挫败他们行使此项权利的信心和积极性。

3. 对股东 (大) 会提案权限制过严

尽管公司法规定持有公司10%以上的股东有临时召集股东 (大) 会的请求权, 但在公司中, 中小股东的股权是非常分散的, 要想集中10%也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有些事项没有侵害个别股东的利益, 那么他们就不会加入, 所以这一规定实施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二)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

1. 完善派生诉讼制度

放宽股东行使派生诉讼的条件, 不规定“竭尽公司内部救济”为行使股东派生诉讼的前置程序, 可以规定派生诉讼和公司内部救济二选一的模式, 将选择权交给股东。

2. 完善异议股权回购制度

法律应该放宽五年的期限限制, 或者是要求公司每一年度都必须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严格遏制公司作虚假报告, 避免公司规避法律来损害中小股东的权益。

三、结语

《公司法》的实行, 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同时在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方面影响深远。然而, 对于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公司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只有不断与时俱进地面对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立足于我国国情, 不断完善公司法相关法律制度规定, 才能够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提供良好的制度依据。

摘要: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即以中小股东权益法律保护为研究对象, 展示了我国现阶段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并在探究现行立法规定的基础上, 对其存在缺陷及其完善进行了思考, 以期为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进言献策。

关键词:中小股东,权益,派生诉讼,累积投票制

注释

11 肖和保.股东提案权制度:美国法的经验与中国法的完善[J].比较法研究, 2009 (3) .

22 张民安, 蔡元庆.公司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

论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篇8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

我国加入WTO以来,金融服务市场在不断扩展,很多较为复杂的金融消费品也不断增多,也开始进入一般的家庭中,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高额利润,开始采取不正当销售手段进行金融产品的销售,并利用金融消费者不了解金融产品这一弱点,凭借自身信息优势对金融消费者进行误导。这种情况下使得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金融纠纷,因此,强化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尤为重要。

1 进行金融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的重要性

1.1 金融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能够促进金融市场交易双方信息平衡 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在进行金融市场交易过程中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等。一般是指金融市场经营者掌握的信息要多于消费者,这种情况下,由于消费者不能全面的掌握信息就是很容易造成自身权益受损。另外,就是金融市场上信息的不对称,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秩序有着严重的危害,会直接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不利于金融消费者自身权益的维护。所以,更好更全面的提升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就需要解决目前金融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等的现状,对金融市场现有资源进行科学配置,这样能够更好、更加全面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1.2 金融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能够更好的把握金融市场运行规律,降低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上的风险主要包含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两种,金融市场上的自然风险还主要是金融市场自身存在一些未知的、很难避免的风险。同时金融市场上认为风险主要是指部门金融经营者不按照规定进行金融交易活动,从而造成金融市场上出现风险,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金融市场上认为这种风险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的。同时需要我们认识到在整个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方有益的同时就意味着另一方亏损,如果说投资者投资受损是由于不可避免的自然风险造成的,这个损失只能由投资方自己承担,而如果投资方的利益是由人为风险造成的,那么金融消费者是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3 金融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可以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事前保护” 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是确保金融消费能够顺利进行金融消费活动的基础,也是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基础。实质上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保护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维护金融消费者了解金融市场信息的权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事前保护”;另一方面是金融消费者权益在受侵害后能够获得相应赔偿的权利即“事后救济”。因此,做好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需要做好“事前保护”和“事后救济”两方面工作。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对金融消费者受到金融机构侵害后如何救济作出明确的规定,而消费者的权益想要得到全面有效的维护,就需要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并明确金融服务者在进行交易前相关信息的披露的义务,做好“事前保护”工作,让金融消费者能够全方位地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中的风险信息,进一步降低金融风险所造成的损害。

2 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2.1 确立倾斜保护原则和适度保护原则 由于金融市场和商品本身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使得金融信息不对称现象依旧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同时金融市场本身规模较大,这样就与金融消费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金融消费者变得更加弱,为了更好的维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就需要完善消费权益保护法,强化金融消费自身的知情权,完善金融机构自身承担的信息披露义务。明确金融机构对消费者的责任、义务等,从而达到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平衡,进一步实现金融领域内公平正义。由于金融机构和消费者之间本身就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本身不存在根本性的对抗,实现法律对金融消费倾斜保护,就是要达到消费者和金融机构地位平等和平衡的目的,这样能够确保金融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科学、冷静的头脑,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2.2 制定和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统一的法律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出完善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使得金融消费者权益在保护上缺乏依据,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金融市场进行完善和管理,特别是强化对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服务行业进行相关规定的完善,做好金融机构信息披露义务。重要的是要在法律中充分明确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义务,进一步维护金融消费自身的权益,特别是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

2.3 设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机构 金融服务本身具有无形性、专业性和信用性等特点,是造成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比一般消费者的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由于目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主要负责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但是由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缺乏专业的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的能力有限,因此,想要更好的保护我国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就是需要我国尽快设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机构,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我国需要设定一个专门的机构强化消费者的教育工作,对金融消费者通过知识的培训,提升他们自我保护的义务,规范金融消费者自身的风险防范及危机应对行为。尤其是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产品和形式也在进行转变和丰富,因此,强化对消费者的培训工作,提升消费者自身的金融知识水平,以及他们对金融产品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才能使得金融消费者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信息面前,保持冷静,更好地进行金融消费。

2.4 明确司法救济过程中的举证标准 司法救济是金融消费者维护自身知情权的最后手段,因此,明确司法救济中相关标准,对更好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更加有利,加上金融市场本身超强的专业性,金融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过程中本身就是占有较弱的地位,所以如果有纠纷发生的话,消费者也很难进行相关证据资料的搜集。因此,就需要法律在这类诉讼的过程中能够坚持倾斜保护原则,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举证方式,也就是说如果纠纷一旦发生,金融经营者能够对自身是否履行了相关义务承担起相应的举证责任。此外,由于我国在立法上还没有明确规定义务履行方式和标准,这样就会造成金融经营者的举证标准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种情况对金融消费者来讲是极其不利的。所以,为了更好的维护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就是需要我国法律对金融经营者在举证过程中的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要求金融经营者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是信息载体要使金融消费者容易接触和了解。其次,是在进行信息表达时,一定要采用消费者容易理解的语言和文字或者图形。最后,如果遇到非常重要的信息一定要用特别的方式进行表达,这样能够更好的引起金融消费者的关注。

3总结

伴随着近些年我国侵权事件的不断发生,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知情权作为金融消费享有其他权利的基础,应该受到金融消费的特别关注,由于目前我国法律还没有制定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措施,更没有设置专门的权益维护机构。所以,需要我国能够尽快完善金融消费者知情权这方面的立法,达到我国金融消费者知情权更好的维护,进一步规范我国金融市场的良好秩序,推动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启福.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32(3):47-51.

[2]周原.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J].法制博览,2012(10):34-35.

[3]全秋萍.试论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J].前沿,2013(3):117-118.

上一篇:童装店广告语大全下一篇:公司干事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