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案例及反思(推荐15篇)
教学不是模仿,语文教学应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开发课程,应用新学习方式,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在反思中,我有以下两点认识:
一、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放飞想象
《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的讲解点拨都应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服务。本课教学,我采取我能读我会读尊重学习主题、体现个性化学习方式切入,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并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发展感悟,同时在思想情感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能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营造开放的语文课堂,培养创新意识
语文课堂不应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知识见识和生活积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边性和复杂性。所以预设的教学目标要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经验。本次教学在活动化的合作交流教学时空里,让学生学习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在阅读作者的抒情想象中注入自己鲜灵活见的联想,给师生营造了开放的课堂,提供了激发灵感、即兴创造、超越预设目标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国际贸易,商业风险,法律防范
1 案例简析
2008年2月, 长城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接到美国客户的订单, 要求订购卫星接收机若干, 合同金额高达200万元。长城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接到订单后迅速与美国客户签订了购销合同, 但是由于该公司长城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暂时没有该型号的卫星接收机, 只能找其他供货商进行采购, 这时长城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与拥有该型号的卫星接收机A公司签订合同, 约定预付定金25%, 发货时付清, 并由A公司向美国客户发货。而在发货时遇到洪水, 不慎卫星接收机浸水, 使得卫星接收机的性能遭到了影响。当美国客户收到货物时, 对产品质量极为不满, 要求长城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退款退货。
注:长城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与美国客户签订购销合同中, 没有免除条款的法律的规定、没有标注适用法律的条款;长城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与A公司签订的合同中, 没有违约责任和免责条件规定。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像长城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这种法律防范意识不足, 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的案例很多, 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条件下, 国际贸易由于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 如果没有法律防范意识就会吃亏。因此, 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风暴, 国内出口商应采取法律防范措施, 防范国际贸易商业风险。
2 国际贸易商业风险的法律防范策略
2.1 识别商业风险源
2.1.1 识别法律风险源
在国际贸易来往中, 有相对一部分不确定性和商业风险来自于企业对法律的疏忽, 识别法律风险是商业风险识别的重要方面之一。法律政策、国际贸易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变化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例如, 在国际领域中, 国与国之间的法律规定往往是不同的, 避免法律风险源的方法, 是了解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跨国投资的企业在其他国家是否可以获得发展的条件, 是否能够获得必需的安全和保护, 是否可以获得政策优惠等, 这些法律风险源都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2.1.2 识别合同风险源
审查企业签订的合同, 可以揭示违反国际贸易公约的责任风险, 这些商业风险需要用法律手段可以避免的。一般来说, 合同审查的重点是:一是合同签订和落实情况;二是委托授权、市场准入情况;三是合同标的的审查情况;四是合同条款的准确性、合法性情况;五是合同履行的全面性和责任追究情况等。识别合同风险源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免除条款的法律风险防范。要巧妙地利用责任免除条款, 利用责任免除条款, 可以规避合同履行中的风险。例如, 合同中有关不可抗力的有关条款。不可抗力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 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 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 以至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 发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者推迟履行合同。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例如,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 合同签订后, 如果发生了合同当事人订约时无法预见和事后不能控制的障碍, 以至于不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可以免除责任。发生不可抗拒力的事件以后, 一方有义务及时将不可抗力及其后果通知另一方, 并取得必要的文件证明。对方当事人接到通知后, 应该及时答复, 如果有异议, 也应该及时通知。
(2) 违约金条款的法律风险防范。违约金条款也是法律风险识别的重点, 违约金是指由法律或合同规定的, 因一方当事人过错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合同时, 应该向对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违约金是经济合同违约责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责任方式。违约金一般分为约定违约金和法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是在法律范围内规定的违约金;约定违约金是法律法规未作出规定, 而由当事人协商确定的违约金。在合同条款中, 要注意违约金条款, 即不能疏漏, 也不能定的太高。
(3) 赔偿金条款的法律风险防范。赔偿金市经济合同当事人一方, 因过错违反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 在没有规定违约金或违约金不足以弥补损失时所支付的补偿费。赔偿金市对实际损失的补偿, 具有补偿性。赔偿金的赔付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违约已经造成实际损失;二是损失超过违约金数额或者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一般来说, 赔偿金按照直接损失额扣除违约金计算。
(4) 商检条款的法律风险防范。商检证书是买卖双方结算、计算关税、判断是非办理索赔的依据。合同应对检验标准、检验期限、凭封单检验还是凭现状检验, 以及对标的物质量和数量提出异议和答复的期限做出明确规定, 以免进口商拖延不决。
(5) 仲裁条款的法律风险防范。在国际贸易合同中, 要注意仲裁条款的法律风险防范, 因为这涉及到如果双方在履行合同中, 出现了问题, 产生了纠纷需要通过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因此, 但是如果忽视了这条规定争议的解决方式选择了国外的仲裁机构, 会给我国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6) 适用法律风险的法律防范。由于在以往的贸易中, 很多企业忽视了适用法律条款的选择, 造成了哑巴吃黄连的经济损失。在当今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的情况下, 企业要在贸易合同中明确和合同适用的法律和解释权。这是因为, 我国企业毕竟对国外的法律法规不熟悉, 如果产生争议, 很难做到胸有成竹, 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 贸易合同中, 要尽量选择我国的法律适用, 防范于未然。
2.2 建立商业风险转移法律防范机制
目前, 社会矛盾和国际政治风险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企业国际贸易来往中面临的商业风险越来越大。例如:战争、种族争端、劳资矛盾等都使进行外贸的企业面临商业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增加, 而且国际竞争等造成的损失程度越来越大, 这一切都会迫使企业寻求各种方法, 以规避所面临的商业风险, 尤其是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好自身的权益显得尤为重要。
签订防范商业风险的保险合同, 可以将企业依法承担的责任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转移方式。保险转移分为:
(1) 责任保险。责任保险是指一种以被保险人对第三方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企业由于疏忽、过失等行为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依法应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可以通过投保有关责任保险的方式将其转移给保险人。责任保险主要有产品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等。
(2) 保障保险。保证保险是被保证人根据权利人的要求, 请求保险人担保资金的信用的风险。保证保险的保险人向权利人担保被保证人的信用, 并承担权利人经济损失的责任。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 如果被保证人不履行合同的义务致使权利人遭受经济损失, 由保险人承担经济损失赔偿责任。保证保险主要有合同保证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忠诚保险等。
(3) 信用保险。信用保险是指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债务人信用风险的一种保险。信用保险不同于保证保险, 其合同的当事人是权利人、保证人、信用保险就是把债务人的保证责任转移给保险人, 当债务人不能履行义务时, 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信用保险主要有商业信用保险、政治风险保险、出口信用保险。
因此,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国际贸易来往及产品种类, 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作为商业风险转移的有效方式。
2.3 建立商业风险法律防范的外部机制
企业除了要提高商业风险法律防范意识, 还要与外部其他法律部门加强合作和交流。专业的法律部门可以为企业提供有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指导, 可以提供有关产生责任风险、合同风险的情况, 有助于企业依法进行贸易活动, 尽量避免各类商业风险事故的发展。如果商业风险事故发生, 法律部门还可以配合企业, 来减少商业风险事故造成的责任损失风险。此外, 通过广泛搜集信息并准确判断, 为企业国际贸易经营的决策管理者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通过与专业的法律人员、会计人员等进行沟通交流, 为企业国际贸易提供更为有利的法律依据。
3 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 企业的规模日趋扩大, 全球经济的发展也使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世界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 面临着来着政治、经济等诸多的压力, 法律防范已经成为企业预防、减少、降低商业风险损失的有效管理方式。法律防范可以为企业商业风险事故起到预警、规避的作用, 鉴于法律防范的重要性, 本文提出了一些法律防范策略进而规避商业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利民, 崔建远.合同法新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2]马俊.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初探[J].贵州法学, 2003, (11) .
活动目标:
1、了解长城,尝试用不同材料及已有建构技能建构“长城”。
2、在与同伴的合作建构中,激发爱国情怀和合作互助之情。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观赏、了解过万里长城。
2、木质积木、管状积木、雪花片、纸砖积木等建构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看了万里长城的图片后,有什么感受呢?你觉得万里长城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小结:万里长城长度很长、是一节一节连接起来的……
二、建构万里长城。
1、那今天呢,我们也来动手建构一座小型的万里长城,大家可以先找几个朋友一起组成一个小组,然后想想你们要去造什么?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建造?商量好之后,开始行动。
2、观察幼儿分组建构情况
(1)建构材料、建构方法是否合适。(.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2)在遇到问题时,能否与同伴协商解决,共同合作完成“万里长城”。
三、建构后评价。
1、很多小朋友的万里长城都已经初步建造完成了,哪一组先来向大家介绍,你们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造了什么?
2、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自己组建构的万里长城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下次需要做哪些调整?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让我了解到我们班孩子对建构游戏依然缺乏丰富的动手感知经验,而且合作意识非常薄弱,当孩子较长时间没有把长城拼出来老师是否及时介入共玩和幼儿们一起讨论共同探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推动幼儿的成功喜悦感。
1、认识“崇、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3、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反思《长城教学反思》。
结合着自己预先设定的这些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课堂实际的效果,学生的所得进行如下反思:
1、教学伊始,我播放了一组长城的图片和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学生看后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师:你能告诉我,你看到了有关长城的一些什么吗?
生:我看到了长城很长。
生:我要是能去亲眼看看该多好啊!
……
我趁机出示几位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
运用图片的直观和名人名言导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急切地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长城的,他们的主动意识就尤其强烈,为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奠定了基础。“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想,我已经做到了。
教学《长城赞》时,我设定了教学目的: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观察点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让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围绕这样的目的,在精讲课文时,设定了“对联中哪些语句是我观察到的景象”的问题,引领学生寻找到作者的观察点:上联从长城经历时间久远入手,突出长城历史悠久的特点,下联从长城地势险峻,突出长城的气势雄伟。进而再根据特点设问:“我”由观察到的景象联想到了哪些内容?从而体会作者创设的意境:长城凝聚了古代无数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智慧;气势浩大的工程使长城成为世界奇观名副其实。
我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试着理解对联的的含义,并尽量先熟读课文。在课堂上,我又抽出了相当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读”,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到位多了。现在想想,这正应了那句千百年来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且这种时间的付出,也照顾到了预习不够充分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有了充分感知的时间。上完这节课后,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把课文背下来了,我想,这和课前预习的功劳分不开。
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关山行》。
在旷远的钟声和朦胧的三连音渐强的背景中, 乐队奏出长城的主题, 宽广雄伟, 贯穿全曲。然后由二胡演奏出深沉而庄重的叙述性旋律, 倾诉作者面对巍峨长城浮想联翩、心潮起伏的爱恋之情。开始的一大段序曲, 以乐队模拟我国古老的乐器钟、磬、方响、云锣浑厚而深沉的音响, 音乐渐次强烈, 好似长城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紧接着鼓乐齐鸣, 烟消云散, 由二胡奏出雄浑豪壮的万里长城主题音调:
二胡采用庄重的慢板, 并充分发挥了二胡内弦的那种深沉、浑厚的音色特点, 运用思索、回忆、叙事的音调, 讲述着两千多年来人们曾看见过的丰功伟绩和中华民族所经受的辛酸和蹂躏。乐曲的发展多次运用“合尾式”的传统方法, 派生了几种不同节奏的新的音调, 集中地表现了人们登临长城时的那种激动和赞叹情绪。
第二乐章《烽火操》。
主题急促、强劲而富有变化, 恰似烽火连天, 硝烟迷漫。乐队悲壮而富有召唤力的音调和二胡刚柔相济的音调旋律结合, 表现中华儿女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为保卫长城而浴血奋战的情景。音调强劲富于变化。音乐以丰富而坚实的技法, 用二胡长音颤动及其迂回音响的冲击, 勾勒出狼烟四起的图景, 把人们引入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二胡的主题音调在不同高度的移位中出现:
在整个第二乐章中, 音乐不单单是描写战争的场面, 而是通过对各种战斗场面的描绘, 寓意着保卫祖国领土的正义感和自豪感, 对战场上千变万化的情景, 作者采用了强弱快慢的对比, 抑扬顿挫的变化, 体现出为民族生存而战的英雄们的果敢和对正义战争持有的必胜信心。
第三乐章《忠魂祭》。
在乐队模仿古钟回荡、山川悲鸣的音乐背景衬托之下, 二胡主题由肃穆含蓄、如泣如诉的基调逐步发展为豪迈激越、铿锵有力, 追思几千年来无数民族英雄, 表示对他们的赞扬和慰念。乐队首先在箜篌、扬琴固定音型的伴奏下, 由笙、大提琴、新笛等乐器交替奏出了悼念的音调。随之将乐队中多种乐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运用和声的手段, 造成了古钟回荡, 古朴庄重的音响效果, 更增强了悼念意境的效果。然后, 二胡的慢板主题如泣如诉, 时断时续地出现:
这里, 运用二胡善于表达极其深沉而抒情音调的特点, 大量运用了“滑”、“揉”等技巧, 乐队以中低音区密集而颤动的和弦, 模仿人声的哼呜, 衬托着二胡的演奏。这段音乐奇特、手法新颖、动人心弦。当旋律展开之后, 伸展出一段由宫羽调式交替的、激情波动的音乐, 把音乐的情绪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它与前面的那种深厚、遥想和如泣如诉的音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显示了对先烈们的崇敬与赞颂:
这是一个深沉、内涵、动情而激越的自由段落, 像是人们对英雄的赞叹中所总结出的誓言。音乐的伸展与排比的句法很富有民族气质。二胡华彩乐段的尾部模仿了琵琶扫弦的演奏方法, 形成了战鼓齐鸣的音乐效果。利用音乐的激发力, 把音乐的情绪推向全曲的最高潮。后面所迸发出的乐队全奏, 以内含的音乐激情、发展成壮丽、辉煌和赞歌式的抒情性段落高潮。最后又以内在的行板节奏音型, 不间断地过渡到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遥想篇》。
在乐队造成的富有幻想色彩和稳步迈进的背景中, 乐队在充满着朝气与活力的进行节奏中, 用伸长变化了的抒情性音调, 发展再现了第一乐章的主题。接着, 一段舞蹈性的旋律, 使人豁然开朗。最后的垛板节奏, 具有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尾声变化再现了激越宽广的长城主题, 表达了对祖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
我在叹服学生的同时,认真地总结了本课的教学:如果我没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我没能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果我没能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同时去亲自动手体验;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备好的教案进行……那这一节课的效果会是这样的吗?
我深深地感触到:
1、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有体验的权利,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求知。
2、在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要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更需要兴趣。
3、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有语文知识,也要有数学、美术、音乐等的有机结。
4、学生资源是最丰富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找奇迹,感受长城的长。
首先请学生通读全文,说说长城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在读文后,体会到长城很长,我们讨论了具体写长的句子是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之间需要经过的省份,以及词语如“一万三千里”,然后我又给学生补充资料说,曾经有人徒步走长城,用了两年的多的时间,这样自然而然地把“一万三千多里”转化成学生可感知的形象,学生走出文本,又走进文本,对长城的长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二找奇迹,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案例描述一]
导入新课时, 我先问:“小朋友们都没有去过蒋老师的家, 你们想不想看看蒋老师家里都有些什么呢?”天真的孩子都十分急切地齐声回答:“想!”接着我十分“爽快”地说:“那好吧, 今天蒋老师就带你们到我家看看都有些什么。”这时我用课件展示自己家有规律排列的物体照片, 并一一向学生介绍。
紧接着我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蒋老师家的这些物品美吗?美在哪呢?” (同桌互相说。)
接着老师说:“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品的图案或者排列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甲:“柜门的图案是按橙黄橙的颜色排列的。”
生乙:“窗帘的图案是按一朵开的花一朵花苞一朵开的花一朵花苞这样排列的。”
生丙: (较机灵的) “蒋老师家的那些物品的图案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的。”
老师笑着说:“你真聪明, 说得真好!再请同学们看看蒋老师今天穿的衣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伸开手臂, 转了转身, 展示自己的服装。
大部分学生说:“蒋老师衣服的图案是有规律的。”
我高兴地说:“小朋友们真棒!回答得都挺好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
新课导入水到渠成, 我顺势板书课题“找规律”。
[案例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教材仅仅是一个固定的载体, 而知识是开放的、是活跃的、是无处不在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充满悬念而又生活化的情境作为导入部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教材主题内容是联欢会会场, 如果将这一场景直接引入课堂也未尝不可, 可我想如果能在主题教学之前制造一点悬念, 做好一些铺垫, 创设一种活泼、民主的课堂气氛, 使孩子们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这节课的教学, 将会使学生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堂课的教学实践证明我的想法得到了实现。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 正如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这一要求出发, 我让学生观察我家中有规律的物品, 欣赏我穿的衣服等, 让孩子们初步体会到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而感受数学来自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案例描述二]
新授环节结束后, 我设计了“活动中创造”的环节。
第一环节:闯关游戏
(1) 考考你。老师说:“你们想不想参加联欢会啊, 去联欢会的路上有一片草地, 草地上有些花, 如果你能说出这些花的排列规律, 那么第一关就闯关成功。”很快孩子们就争先恐后的说出了答案。
(2) 出示入场券。孩子们第一关闯关成功, 十分兴奋, 我接着说:“第二关那就是出示联欢会的入场券, 你只要按入场券上的要求涂对了, 画对了, 就能参加联欢会。”
课室里鸦雀无声, 孩子们拿出课前发下的“入场券”, 涂的涂, 画的画, 认真极了。
当全班同学都画好以后, 我问:“谁来当验票员?”同学个个都想上台来, 于是我请了一对同学上来示范验“入场券”, 然后同桌互相验。
验票通过后, 表示第二关闯关成功, 同学们就可以参加联欢会了。
老师说:“小朋友们, 下面联欢会就要开始了, 我们一共准备了四个节目。”
(1) 第一个节目是“学一学”
(1) 跟着老师做。我做一串有规律的动作, 当我停下来的时候, 大家就跟着往下做。
(2) 跟着一名学生做。孩子们一个个兴趣盎然地跟着老师、同学做着一串串有规律的动作, 开心得很。
(2) 第二个节目是“猜一猜”
(1) 老师摆学生猜。我在上面摆图形, 当我停下来的时候, 大家就把我接下去要摆的那个图形说出来。
(2) 自己摆同桌猜。我摆的规律都被大家找到了, 你们想自己来摆规律吗?
同学们都用学具全神贯注地摆着自己创造的规律, 摆好后又与同桌兴致勃勃的互相猜着。
(3) 第三个节目是“做一做”
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好一个学具袋, 里面有三种颜色形状不同的纸片剪成的图案。
小组合作串帘子, 比一比哪组串得最漂亮最快。
老师分配任务后, 小组长认真组织组员开始工作。
老师将同学们串的帘子挂上黑板, 颜色鲜艳, 图案有规律的排列, 很漂亮, 效果很好。
当孩子们看到自己串的帘子这么漂亮时, 都十分兴奋, 一种成功感油然而生。
(4) 第四个节目是“变一变”
(1) 你能用其他形式把这条规律表示出来吗? (老师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等形式把规律表示出来。)
(2) 你能把这个规律写下来吗?
[案例反思]
课前,我精心设计了前置性作业,让学生作了充分的预习。上课时,我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先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长城和运河的资料,并教给学生如何整理资料。由于文章比较简短,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让学生通过看图和一遍遍走进文本,具体形象地感受长城和运河的绵长及其雄伟壮观,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感受古代劳动人们的勤劳与智慧。
在感受了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壮观之后,我又让学生把一、二节诗对照起来,学习文章反复的写法,并以文本为依托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交流“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并说说他们的奇异景象。”
这课学生预习工作做得比较好,因此在教学第一课时很轻松,能把练习题都完成一部分。本学期的好习惯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通过这堂课,我越发觉得预习对学生的学习有多么的重要,以后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预习习惯的培养。
在感受运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时候,我请学生结合书上的插图展开丰富的联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有的说两岸长得绿油油的麦苗,我就引导学生:那说明有了运河的浇灌,庄稼丰收了;有的说看到了很多房子,我又引导这可以看出两岸繁华的城市;还有的说看到了很多船只,我就引导从中可以感受到运河上运输的繁忙……学生充分体会到运河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从中感觉到它不仅是人间奇迹,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小学生都是爱玩的, 想让学生喜欢做一件事, 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首先要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设计“9的乘法口诀”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内容) 这一课时, 我通过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引入, 呈现一场“划龙舟比赛”, 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
1) 复习旧知, 引入课题
(1) 同学们, 前面我们学习了1至8的乘法口诀, 你们都记住了吗?那让我们大声地把它们背一遍, 好吗? (齐背1至8的乘法口诀)
(2) 猜猜我们今天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了呢? (板书:9的乘法口诀)
2) 以小袋鼠激趣, 认真观察主题图, 发现数学信息
(1) 由小袋鼠的话, 引出划龙舟比赛。 (播放划龙舟比赛动画)
(2) (观察龙舟图)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每条船上有9个人, 有这样的9条船。
(3) 运用数轴的方式来记录比赛人数。
反思: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 我只是通过主题图来引出课题, 而在后面的教学中, 却把主题图完全抛开了, 直接出示数轴, 让学生进行填空, 把数形两部分拆开来讲。这样一来, 前面的导入反倒显得有些小题大作, 多此一举了, 而主题图也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
这时, 我才恍然大悟, 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固然重要, 但首先这个情境应该对我们的教学具有价值。经过专家和教研员们的精心指导, 我摈弃了最初的设计思路, 而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来引出课题, 接着播放划龙舟的动画, 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 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然后再由图抽象到数轴,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充分体现了主题图的价值,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能力的提升, 让我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二、自主探究, 编制口诀
之前学生已有了编制2至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 因此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 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亲身经历口诀的产生过程, 然后向全班展示交流, 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总结出乘法口诀后, 通过随机提问, 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 进而突破教学重点。这样的层次设计达到了图、式、口诀三维一体, 学生的交流学习活动贯穿始终。
案例2
1) 通过观察数轴, 发现累加的规律
(1) (出示1条龙舟) 小袋鼠向前跳了几格?从几跳到了几?这是几个几呢?
预设:小袋鼠跳了1格, 从0跳到了9, 这是1个9。
(2) (出示2条龙舟, 跳1格) 现在是几个9?2个9是多少呢?怎么算出来的?
预设1:2个9, 2个9是18, 9+9=18。
预设2:2个9, 2个9是18, 2×9=18。
(3) 引导学生发现小袋鼠每次向前跳1格就往上+9, 再向前跳1格就是18+9=27。 (出示竖式。因为这里涉及进位, 口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用竖式计算)
(4) 27表示的是几个9呢? (依次出示方框) 那这是几个9?接着呢?
预设:3个9。 (强调是3个9相加) 4个9、5个9……9个9。
2) 按规律填空, 理解几个9是几
(1) 帮助小袋鼠把答案填在方框内, 指名订正。
(2) 按顺序齐读, 理解感受几个9是几。
(3) (随机提问) 4个9相加为多少?7个9的和是多少?54表示几个9相加?72是几个9的和?
3) 根据所填结果, 自编口诀
(1) 1个9是9, 乘法算式应该怎么列呢?乘法口诀?一九得九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1×9=9或9×1=9, 一九得九, 表示1个9。
(2) 学生根据数轴结果, 自编口诀。 (同桌交流, 指名上台订正)
(3) (随机提问) 理解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强调是几个9相加)
(4) 教师揭示口诀板书, 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订正。
反思:记得在第一次试讲时, 当我问学生:“3个9是多少?”原本希望学生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用2个9的和18, 再加上1个9, 就是27, 或者说出3个9相加是27。但没想到, 有一个学生直接答出“三九二十七”, 这着实让我显得有些束手无措, 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9的乘法口诀, 这时我是该继续追问, 还是该忽略他的答案?为了自己的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于是我又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来, 让他按照我设计的思路, 再用加法来回答一遍。其实当时在讲的时候, 我自己也觉得这样完全没必要, 但当时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评课时, 专家和教研员们一语点破了我的问题所在。由于在前期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设, 教学层次不够清晰, 才使得自己对于课中新生成的问题无从下手。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课下我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进行了一次大修改, 把每一个问题学生会出现的答案都做了充分的预设, 还都制定了解决方案和评价语言。
但学生的思维是无限的。记得第二次试讲时, 当我问学生:“七九六十三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答道:“表示7个9相乘。”由于在课前没有想到这个预设, 加上上课时略有紧张, 所以当学生说出这个答案时, 我并没有及时纠正。课后, 专家点出了这一硬伤, 细一想, 7个9相乘表示的是9的7次方, 和7个9相加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想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还是由于我在前面的指导不到位, 使得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乘法的意义, 把7个9相加理解为7个9相乘。所以我进一步规范了用语, 在教学中渗透“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特别强调乘法表示的是几个几在相加, 进而突破教学重点。
三、记忆口诀, 探寻规律
“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1至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编口诀、写乘法算式以及找规律的能力, 因此这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找9的乘法口诀规律并熟练地记忆。
案例3
1) 初背口诀
(1) 请你看一看, 9的口诀有几句呢?组织学生一边拍手, 一边读口诀。
(2) 学生自背口诀, 初步记忆 (自背、指名背) 。
2) 出示小乌龟遇到的困难, 引出积+9的规律
(出示:4×9=?5×9=45 6×9=?) 请学生说说该怎样算。
预设:5×9=45, 用45减去1个9就是4个9, 是36, 同理计算6×9。
3) 通过填空题, 引出几乘九就是几十减几的规律
(1) (出示孙悟空) 孙悟空看到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 他想考考大家呢!教师先引导, 并借助动画演示, 再进行填空:1×9=10- () 2×9=20- () 。
(2) 指名学生填空3×9= () - () 4×9= () - () 。全班齐答5×9= () - () 6×9= () - () ……9×9= () - () , 在齐读中发现暗藏的规律。
(3) 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规律?
预设:几乘九就是几十减几。 (学生表达有困难, 教师要适当引导)
(4) 验证这个规律是否正确。 (出示:7×9就是70-7=63, 9×9、3×9)
4) 手指记忆, 寓教于乐
(1) 学做手指操, 发现其中的有趣规律。 (1) 老师能够用一双手来记忆口诀, 你们相信吗? (2) 从左往右给手指编号; (3) 通过弯曲手指, 引导学生发现手指左边是积的十位, 右边是积的个位; (4) 学生自己练习, 师生一起做手指操。
(2) 通过观察手指, 发现积的个位+十位=9这一规律。
(1) 你发现我们所弯曲手指的左边表示的是积的哪一位?右边呢?
预设:左边表示十位, 右边表示个位。
(2) 把积的个位和十位连在一起看, 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十位+个位=9这一特点。
反思:在一开始的教学设计中, 我总是希望把所有的规律都展现给学生, 前前后后一共整理出了5个规律, 结果真正上课时, 不仅学生听得一头雾水, 就连我自己也被过多的超链接搞得头昏眼花, 总觉得展现的方法越多越好, 却忽略了课堂的实效性, 忽略了教学中的主次之分。
在教研员和老师们的帮助下, 最终我只留下了两个对学生最有价值的规律, 一个是利用积加9减9, 来记忆相邻口诀的规律。另一个是利用星星图发现几乘九就是几十减几的规律。前者渗透了乘法分配律的思想, 后者体现了口诀与整十数的联系, 两个规律都可以帮助学生来记忆并检查口诀。在最后我安排了手指操, 不仅寓教于乐, 还可以帮助学生来辅助记忆口诀。因为学到这个时候, 大半节课过去了, 学生有些疲倦了。在这个时候, 让学生动一动, 在游戏的氛围里学习, 调节一下学生注意力。最后通过观察手指, 发现积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之和都是9, 方便口诀的检查。
四、分层练习, 巩固深化
由简单的师生对口令游戏开始, 然后以“智慧城堡”形式设计了“过关”练习, 对9的乘法口诀和算式进行综合练习。在基础性练习中设计了“填口诀”“计算”等练习, 拓展性练习中设计了“算衣服扣子”“等式填空”等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体验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同时培养与提高了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最后以“挂彩灯”为思考题, 做为开放性练习, 使练习有坡度, 难度适宜, 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上课效果
在本节课中, 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的奥秘, 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中, 学生发言积极, 思维活跃, 学习氛围高涨, 自己能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做到了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 变重结果为重过程, 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
六、教学评价
本节课我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了多样的评价方式, 用激励性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 例如:“你真善于观察!”“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激趣的称号有“小老师”“小侦探”“小勇士”。用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 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课下根据学生的表现, 为学生颁发智慧星、合作星等, 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七、不足之处
1) 在学生的发言中, 我总是希望学生的表现能像我课前预设的那样完美, 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一要求过于高了, 在课前“备学生”这一环节我对学生年龄特征和存在的差异考虑还不够周全, 在今后的备课中还须努力。
2) 关于追问。追问着眼于学生思维过程的还原和外化, 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只会烦琐地进行碎问, 而且技巧不高, 没能让学生擦出智慧的火花, 没能通过追问, 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深度思维, 不能有效地形成课堂有效的教学生成资源。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 有着其他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因此, 在以后的教学中, 当听了学生的回答后, 发现其思考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 就应该紧追不舍再次发问, 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 或由表及里, 或由浅入深, 或由此及彼, 或举一反三, 直到理解变得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
《长城与运河》教学反思
《长城与运河》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诗,文中以作者“航行蓝天,俯瞰大地”为线索,通过对长城与运河的具体描写,极力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壮丽,热情讴歌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在文中,作者用词语“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形象地描绘出万里长城的雄姿,长城像巨龙一样连绵不断,依山傍岗,一起一伏,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特别上“穿行”一词,用得恰如其分,贴切生动,写出了长城的矫健与壮丽,赋予长城以动感,化静为动,使长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对于运河的描写,作者通过词语“银光闪闪”写出了阳光照耀下运河之水波光点点,秀美迷人。“飘落”一词用的更为精彩,极致得突出了它的“轻柔之美”,渲染了诗歌的浪漫气息。
在本文末尾,水到渠成地运用了一个设问句,强调了“长城”与“运河”的创造者——中华民族的祖先,突出了全文的意旨,将诗歌的感情推向高潮。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诗歌的教学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诵读、感悟,让学生在诵读中接受、理解知识,把握诗中所蕴含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做到披情入文,情动而辞发。
1、如何让学生由长城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激起民族自豪感。
2、如何有层次地设计教学,体现教学“不着痕迹、跌宕起伏”的和谐之美。
3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准确平实的语言中体会作者情感,品味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妙。
4、教学问题的设计要精妙,点拨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在思考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它给我带来的收获之大是毋庸质疑的,因为自始至终我都思在其中。如何钻研教材、如何挖掘教材、如何设计大环节、如何处理小细节;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让我体会了语文的魅力;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经历了思维的真实流动和情感的激越勃发的生成过程,让我体会到了教语文的快乐。
特级教师王淞舟老师在《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一文中指出:“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根据这一教学思想,我以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即认识长城,让长城的形象在脑海中、在心中不断充盈、深厚,使课堂、教师、学生、作者、文本浑然一体。
我在课前谈话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哪些同学去过长城,把你看到的和学生聊一聊,也可以说说你的感受。接着我悄然无痕地将学生引入《长城》一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对长城一定会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此设计让学生产生了阅读期待,上课伊始,学生就怀着一种期待、一种探究走进课堂、走进文本。整体感知时需要问题作为引导,因此我对学生提出了初读的要求:放开声音,大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用心感受,文中哪些地方令你印象深刻。从学生的发言来看,学生此时对长城的印象比较粗略,直观,因此深入探究文本时,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情不自禁想赞美、想大声读的句子读出来,或边读边仔细地琢磨体会,把深受触动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把体会写在旁边。以“感受长城形象”这样一根主线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去深入思考,给了学生“我即作者”的阅读体验状态,亲身经历感受文中的每一个细节,关注文字背后蕴藏的内容。学生通过感悟语言,想象情境、联系历史背景资料感受长城,由长城去感受中华文化,此时,长城在我们心里,不再是有条石和方砖筑起来的城,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知道,文本是作者思想意识、艺术品位和文化视野的浓缩,如果我们的教学仅限于文本是不够的,尤其是读它时,令我们的心为之一震的文章,我们必须具备与文本背后更广阔的作者思想对话的意识。只有将文本架构与作者思想的坐标中,接轨与作者的文化视野中去审视、去解读、去对话,文本才会变得丰厚起来,才会真正形成内心深处最永恒的内容,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品味也才能更准确、更具有魅力。所以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查阅关于长城的资料并认真阅读这项作业,在课堂上,结合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长城的了解,我适时补充或纠正,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气魄、古代劳动人民修筑如此浩大工程的艰辛和不易,还有他们的无穷智慧,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生命价值得到了提升。当然,文化的熏陶、思维的拔节、生命的跃进,如果只停留与课堂,只停留于感受,显然没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当这种思考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呼吸之间、在意念之中,教学才产生了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一方面在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时,一方面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感悟与朗读相结合,学生的思维、情感、语言、精神都得到了发展,我们看到了学生从抽象的意识情感走向真真切切的生命的历程。例如:
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时,都被长城的长和雄伟的气势所打动,不由自主地想大声读,想赞美长城。我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在评价中再去品味句中重点词,学生的感悟是多元而独特的,我一方面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情感基调。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感悟文本之后,我再让学生有感情朗读,此时学生的朗读比此前有进步,但我认为学生读得感情还不够充沛,我范读,再让学生读,学生此时的朗读又有了提高。学习第二自然段,学生了解长城的“城”各部分的构造及其作用时,了解“这是什么时候修建的长城”这一知识点后,我用诗化的语言、真实的感情讲述: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用两千年的时间来修一道军事防御工程,此时在你心中,长城的长还是指他的长度长吗?长城的长不仅是长度长,还有修筑的年代长。有了这样的感受,当你看到长城时,会怎样赞叹?再读第一自然段。在教师语言渲染的推动下,学生此时的朗读是发自肺腑的读,听不出带有朗读的技巧和方法的生硬朗读了。
在进行《故都的秋》教学准备过程中, 我的设计理念就是简化课文, 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对文本的解读:⑴散文是反映“自我”的镜子, 郁达夫在文中是通过“情景”到底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自我”;⑵课文故都的秋味到底体现在何处, 文题能否改为“北平的秋”;⑶作者在文中所谓的“悲凉”应如何理解, 为什么文中秋景都带有如此浓重的“清、静、悲凉”特点。前二者作为课堂学习过程中解读文本的核心, 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文本, 理解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眷恋之情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方式;第三题作为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郁达夫的其它作品, 了解作者生平、思想的引子。
【课堂再现】
师:美学家曾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无疑自然、人文风情的描绘是散文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一个重要依托, 而《故都的秋》就是这样的一篇佳作。你读本文的第一感受是怎么样的, 你觉得郁达夫在文中通过“情景”到底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自我”呢? (板书:自我;师范读, 学生感知全文。)
生:我觉得应该是细腻的自我。如作者对槐树“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的描写, 只有细腻的自我, 用心细腻地体会, 然后细腻地抒写, 才能有如此细腻的笔触。
生:是敏感的。依据也是课文的第四段, 我觉得只有作者感受到, 他才能写出来。
生:作者很“悲”。如在课文的第一段中, 就感到北国的秋“来得悲凉”, 作者自己就感觉很悲凉啊。 (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示同意该生的观点)
生:我不能同意。如果作者感到“悲”, 为什么还要不远千里去饱尝故都的秋呢?
生:我也不同意, 我倒感觉作者对故都的秋是非常依恋的, 以至于“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去享受。
生:我觉得有些“悲”。文段中写到“……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 在领略秋的过程中, 是不适合的”, 而且在写到秋雨时, 作者所写到“青衣”、一二个“闲人”、“桥头”看上去就很悲凉呀。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否相似于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生:好像是。 (周围有学生反对, 但都无法言之成理。)
师:那我们不妨把课文的这几处读一读。
范读第一段及课文秋雨部分。突出“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唉, 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然后, 就这几处稍作改动, “可是,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 静, 悲凉”, “天可真凉”, “就是”,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体味其中的差异。并引导学生回顾骆宾王的《咏蝉》与课文第五段进行对比。
生:多几个感叹词似乎就有多了几分闲情, 感觉作者柔情脉脉, 非常细腻、闲适。
生:看来相同的景致, 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的作用多少会有不同。郁达夫的“桥头树底的闲人”写要表现的更应该是北京人的闲情, 而蝉声要道出的是对故都的秋的喜爱。
师:由此, 请大家结合课文第三段的色彩, 看看这些色彩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故都秋色?
生:“碧绿的天空”、槐树地下缕缕的阳光、牵牛花的蓝、白色就色彩而言都属于冷色, 但应该偏中性, 不能归入绝对的冷色, 而且前二者本来就是秋天的颜色, 而作者对于牵牛花颜色的蓝、白二色偏好也很接近于秋的颜色, 说明作者喜好的是故都之秋的“清”和“静”。 (教室安静)
师:很好。从大家的沉默中, 我感受到是大家对他的认同。现在,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的文眼句。
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师:郁达夫在文中所展现的“秋花”、“秋树”、“秋声”、“秋雨”、“秋果”其实是中国北方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了, 如果不是作者如此细腻、敏感的体会和描写, 甚至不能称其为“景物”, 那么课文的秋韵到底体现在何处, 文题能否改为“北平的秋”? (静, 但有人言语“不能改”)
众生:“故都”和“北平”给人的感觉不一样, 体现出的是“故”。
师:那么, 这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生:北京是古城, 不同于苏州上海杭州, 也不同于厦门香港广州, 生活不是混混沌沌的, 是闲适的, 是“泡一碗浓茶, 向院子一坐”, 看蓝天, 听驯鸽飞声的惬意。
生:作者文中所写的“秋花”之类的, 其中还带有很浓的人情味, 如民居、扫帚的扫痕、闲人处处都充满生活气息, 而且这一份心情似乎是别处没有的。
生:故都, 体现在这个城市的文化积淀之中, 因为别处没有的不是芦花而是陶然亭。虽然将这些一笔带过, 但引起的思古幽情是难免的。当然历史的悠远、深沉也不仅仅积淀在名胜上, 毕竟连北京的胡同都都有其独特的“胡同文化”嘛。
众生:对啊。
生:“故”当然包含“古”、“旧”的意思。北京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精华所在, 但在近代的风风雨雨中, 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颓败, 这也可以看作是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写照……
生:故都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是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眷恋。
师:大家说得真好。作者文中的故都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书写, 更着重于生活情景中流露出的对故都人文情调的眷恋。
【教后反思】
1.对问题设计的分析
任何一篇文章, 都能从不同的角度, 激发起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提出具体问题。这些角度可以是文本的矛盾处, 可以是文本的反常处, 也可以是文本的强调处, 还可以是比喻与概念处。同时我认为我们还能从一些普遍性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对于现当代散文而言, 展现“自我”、张扬“个性”, 抒写出作者的真性情, 这些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也是引起读者共鸣的核心。而在实际教学中, 情感却是最难讲解的, 所以在散文教学中, 教师往往更愿意注重对文本所描写对象、文本语言进行分析, 以此带动学生对作品情感的体会, 这样当然能对学生的理解文本、积累语言知识起到一定的帮助, 但却可能使学生忽视对作者、对文本的认识。因此, 在课堂一开始, 我提出了“文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自我’”, 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情感, 以一个普遍性、一般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在心中快速地勾勒出作者的形象。在随后围绕一个“自我”的讨论中, 学生在谈心中的作者形象时, 不仅谈对作者的理解, 涉及到作品是如何表现“自我”的, 即文本“情景”描写与作者情感之间的联系, 这使学生深入到作者创设的意境, 多层次、多角度地谈出自己的理解。而在讨论后一个问题“课文故都的秋味到底体现在何处, 文题能否改为‘北平的秋’”时, 则能促成学生对文本展开进一步的解读, 领悟其中“情境”的“清、静、悲凉”的特色, 而这对于理解作者情感亦起到了帮助。
2.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分析。
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其自身的感悟, 但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本身会问、善问, 这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除了学生为创设整体阅读的氛围, 引导其明确学习要点, 质疑问难之外, 学生从自身角度对文本展开解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的解读更能以自己和学生都适应的方式展开, 不墨守陈规, 不易为外界因素所束缚, 更容易开放地对待文本, 便于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打破单一的班级上课模式, 以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 在关键处重锤敲击, 制造矛盾, 引起争议。在争论当中, 发现疑点, 引爆出新思想、新创见的火花, 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感悟能力和深入揣摸文字背后隐藏的内蕴的自我领悟能力。
3.问题教学的效果及本课教学不足的反思。
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反应真的有些出乎意料, 虽然有过几次的“静默”, 但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的, 这样“静化”了课堂, 避免了很多无意义的喧哗。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时, 能畅所欲言, 这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欲望, 也激发了学生展开了阅读作品、解读作品的兴趣, 绝大多数学生是带着一种喜悦完成本文的学习的, 并在课后也对郁达夫作品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 在一定范围里形成了“郁达夫作品热”。同时学生能渐渐学会了自己找解读文本突破口, 这在之后篇目的自读学习课程中得到了体现。
【《长城》教学案例及反思】推荐阅读:
长城赞教学反思12-12
长城谣教案设计及反思09-21
长城教学设计完美10-12
人教版四年级上长城教学设计11-13
1《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1-16
长城习题答案07-09
长城投资协议07-27
长城手抄报11-22
长城教案设计11-27
描述长城的作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