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读书笔记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一句句熟悉的词语再次印入我的眼帘,在我的心中再次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还隐约记得几年前参加大学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党校时对这些词句的理解,但现在看来似乎是一种非常肤浅的、教条式的理解。今天,重新温读《共产党宣言》却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和理解: 164年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164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
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浓缩了164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显示着中国共产党91年奋斗发展的辉煌。
91年旗帜高扬,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强民富,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91年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
《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164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164年的风风雨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之火,之所以能穿越164年的时空依然光芒四射、璀璨夺目,其原因就在于: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写的序言中强调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数十年间,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注意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在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阐明了不断革命、工农联盟、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根据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发展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从而使自己的理论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严整的科学体系。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胜利的设想,探索出了一条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推到新的阶段。
从16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开始,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9年的浴血奋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同一切从本本出发、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的时间,“共产主义的幽灵”在这个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东方大国化作喷薄而出的红日,蒸蒸日上。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由于党的领导人在总体上缺乏对苏联模式根本弊端的深刻认识,缺 乏对马克思等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一些重要设想的全面理解,加上机械搬用了革命战争年代的部分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了重要迷误。
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党和国家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34年的积极探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抓住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根本问题,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中又一次将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中国化,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4年的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34年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
同样地,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实践也向世人昭示: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时代前进的步伐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经久不息的活力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是否有理论依据,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每天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日记中合理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按照计划进行阅读,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演讲稿
关键字:读书笔记, 母亲节, 小学生, 教育, 感恩, 妈妈, 中华精神读书笔记
诚然,至者,信哉!人世间,若无精神,人之立、军之威、国之强、民之富,则无从谈起,无由成就!所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细细读完这本《中华精神》,我心情无比激动,受益匪浅。原来古人早就拥有了那么多高尚而美好的精神:雷锋的螺丝钉精神等等,都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他们是中国瑰丽灿烂的历史上一颗颗闪亮的星星;是五星红旗上一片红色。想到人们的高尚精神,再想自己,我无言以对,暗自羞愧。记得有一次是学校的课间休息时间,正玩得起劲的时候,忽然听到“哎呀”一声,原来是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跌倒了。本想上去搀他起来,却禁不住同学叫我玩耍的诱惑,只能装作视而不见,匆匆地绕道走了。但就在忍不住回头时,我看到了一位同年级的学生正跑去搀扶他,不禁脸红了。
说到感恩,我想起了妈妈。有次听爸爸说,在妈妈怀着我的时候,真的是受尽了“磨难”,脚浮肿得厉害,早上睡的香,晚上又不睡,连着几个月,爸爸妈妈都没有一夜睡过完整的觉。刚出生时我才五十厘米,如今,我都一百四十多厘米了,想想这其中得有父母多少的心血啊!原来心里一直有点恨妈妈,因为她对我很严厉,有时我还真有点怕她。听过爸爸的
话,我的眼里不禁泛出了泪花,感觉心里的恨消失了,对妈妈只有感激。今年母亲节,我就亲手给妈妈做了个小礼物,用卡纸做一朵鲜艳的大红花,并且工工整整地写上了对妈妈的祝福和我想说的悄悄话,以此来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还记得妈妈收到礼物时,一向严肃的脸上也笑开了花。
亲情很珍贵,但友情我也同样非常重视的。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陈一晔,和我同级,每次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我都好开心。每当我去她家作客时,她总是会热情地招呼我,有好吃的东西也总会分我一半。每当遇到不懂的题目里,我们就会在一起讨论、交流,虽然有时我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但马上又和好如初了。我们俩还经常在一起做手工,比如纸花、小纸船等等,看着我们开心的样子,妈妈常说我们要好的就像两姐妹。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朋友,我真心地希望和我的每个朋友的友谊之树都常青。
人们的高尚精神教育了我,我也同样会以古人为榜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快快行动起来吧!中华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阅读相关文档:唯一的听众读书笔记600字-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500字-读书笔记 让男孩一生成功的睿智故事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生死疲劳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带银铃的长臂猿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学会正面思维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双城记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诺桑觉寺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生死攸关的烛光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热爱生命读书笔记700字-读书笔记 森林报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幸福的鸭子读书笔记600字-读书笔记 梁思成传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贪心的夫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钟的生日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虎娃金叶子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再造卓越读书笔记
《城南旧事》中满含着怀旧的调子,将作者所有的情绪色彩,五彩缤纷,以一种自然的手法轻轻地“画”出来,一幅多么美妙的画啊。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缓缓的,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骆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年华……景色、物品、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完美结合,恰似一首淡雅而朴实的诗。
这本书由五个故事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以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的主人公?英子,以她孩子纯洁的眼睛来看在北平生活的点点滴滴,讲述着英子七岁到十三岁,从顽皮至懂事的成长经历,看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凭着她微妙又纯洁的记忆,将年幼时围绕她发生的生活旧事记录下来。。
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她从不将自己的世界里关闭,而是敞开心扉与人交谈,任由人们进进出出。所以她和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了友情,把她认作三姨,三天两头的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写下承诺,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给他背着“我们看海去”,为他的事迹而感动,不敢看他被抓;她爱着自己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英子伤心难过,早上一大早起来找她梳头;看着兰姨娘乘着车远去,想起了往事的一切。透过英子纯洁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无邪,却道尽当时的复杂社会。
你看过《雾都孤儿》吗?主人公是一个苍白瘦弱、个子矮小的孩子,他叫奥立弗,出生在济贫院,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从没感受过,一丝一毫的亲切和温暖。然而,有许许多多同龄的小朋友却能生活在父母温暖的怀抱中,享受着百般的关怀与,这是多么不平等的世界啊!
奥立弗九岁时被送到棺材铺当学徒,不堪其苦跑到伦敦,落入贼窝,被行窃,甚至还被入室抢劫,被主人家的佣人打伤了。一个幼小、纯真的孩子,却要难以承受的,这是多么悲惨的童年啊!
这个无任何亲人的孩子,流浪在陌生的街头,谁也不认识他。万家灯火时,孩子可以由父母拉着手快乐地回家。而他只能孤伶伶的坐在角落里面像做梦似的过着一天又一天……他那幼小的心灵该是多么的凄凉!
奥立弗一再遭受,谁都会这个无情的,奥立弗被打伤后,们逃跑时将昏迷的奥立弗扔在了荒地里,奥立弗迷糊中受着巨痛爬到一户人前,这正是们想要打劫的那一家。他们会怎么处置这个小男孩呢?他们救了他!这一家人细心地照料着奥立弗,并收养了他。在他们的帮助下,最终查明了奥立弗的身世。
1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合作经济思想
1.1 阐明合作社存在的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从农民必然灭亡的角度, 强调建立合作社的必要性, 在《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政府状态>一书摘要》中说到,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 一开始就应当促进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 让农民以自己通过经济的道路来实现这种过渡”。另外, 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从集体力量的角度, 论述了合作的意义和价值, 强调通过集体力量的协作来改变单个劳动力量所发挥的有限作用, 创造出更多价值的效果。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设想把小块土地结合起来进行大规模生产, 企图使农民意识到合作社是挽救他们房屋和土地的惟一途径。
1.2 提出土地公有制规模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方式
马克思认为,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差异要从不同土地所有制来分析, 他在比较了法国农民土地所有制和英国的差别后认为, 法国农民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成小块的做法“排斥了采用现代化改良措施的任何可能性”, 他认为将土地分成小块不利于大机器的应用和现代技术的推广。他对当时英国政府将土地集中的做法给予肯定, 表示“正是由于这种集中, 才能在农业中使用机器, 实行大规模的劳动分工”。并且,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 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实行土地公有制才是推动土地生产关系变革和最有效利用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成果的最佳途径。
1.3 理清了合作社与国家的关系, 明确合作社的性质
对于如何实现土地公有制下的规模化经营,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两种途径, 其中一个是组建合作社。“合作社并不占有现有的生产资料, 而只是同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并列地建立新的合作生产”。按照恩格斯的理解, 他认为, 国家与合作社之间是相互依存而又独立存在的关系。国家仍然是土地的所有者, 合作社并不具有所有制的性质, 国家支持和领导合作社的发展但又不能给予过多的干预, 合作社是独立经营的。
2 列宁、斯大林的合作经济思想
列宁的合作化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化思想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俄国的社会现实的基础之上得以形成, 归纳起来有两点:
2.1 论述了合作社发展的伟大意义
他说“国家支配一切大的生产资料, 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 这种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农民及极小农民结成了联盟…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须的一切吗?这还不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但这已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须而且足够的一切”。列宁阐明了合作社发展的伟大意义在于引导农民向社会主义过渡, 但是, 我认为, 发展合作社是不是就犹如列宁所说就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足够的一切”还有待商榷。
2.2 指明了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原则
其一, 合作社建立要遵守保障小农的利益的原则。他在《论合作社》一文中提出发展“买卖机构”的合作社, 发展“买卖机构”的合作社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利益, 调动其积极性, 更好的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其二, 合作社建立要采取和平改造的原则。应“采用尽可能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方面。”不搞强迫命令, 不追求表面形式, 而讲求实效, 一切从实际出发。斯大林则延续了列宁的合作经济思想, 重点致力于农业合作化运动, 1927年粮食危机发生后则发生较大转变, 重点致力于农业集体化运动。但是, 斯大林重生产合作, 轻流通合作,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模式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合作化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 毛泽东、邓小平合作经济思想
革命年代, 毛泽东关于集体经济的思想主要是为了组织大规模农民运动和为革命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当时苏区经济生产困难, 农民群众饱受地主和富农的盘剥, 毛泽东同志指出了发展合作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他在二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普遍的发展消费合作社, 把广大工农群众组织在这种合作社内, 使群众能够廉价买进白区的必需品, 高价卖出苏区生产品, 则在苏维埃贸易与整个经济建设上都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关于合作经济思想的论述可以理解为以下几层含义:①指出发展合作社的主体是依靠广大工农群众;②说明认为合作社是赢利性质的生产经营组织;③强调合作社的发展对当时苏区经济生产的重要作用。他说“合作社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 由穷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对于合作社的组织原则, 他说:“发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 要坚持自愿原则”。“首先是按自愿的原则把群众组织到合作社里来, 组织得更多, 更好”。至于合作社的组织形式, 他认为可以是多样化、普遍化的, 只要是群众自愿参加的集体互助组织, 就是好的。
对于合作社发展形式, 邓小平同志认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 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制度, 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 就采取哪种形式, 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 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 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
邓小平同志阐明了发展合作社的三大要点:①因地制宜、从客观实际出发发展合作社;②合作社的发展应当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意愿, 任何强迫命令都不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要把不合法的合作社合法化。总而言之, 邓小平同志的合作经济思想既是对我党长期以来所倡导的群众路线的积极响应, 又体现出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邓小平同志合作经济思想, 还体现在他对农业发展的战略构想中, 1990年邓小平就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首次阐述了“两个飞跃”的思想:“第一个飞跃, 是废除人民公社,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 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集体经济”。由于邓小平的相关论述较少, 给学界的研究造成了一定难度, 以至于人们对于“第二个飞跃”有无必要, 应该何时开始、如何实现, 至今仍无共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恩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87.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十七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416
[3]列宁.列宁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778.
[4]列宁.列宁全集 (第四十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362.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932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五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王展飞
被称为“云南省理论界的一面旗帜”的王展飞教授,现已87岁高龄,虽患上了严重眼疾,但这并没有让他停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放大镜和助手协助着他在理论研究的道路依然前行。
党的十八以后,王展飞教授认真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几乎阅读了习总书记发表的全部论著,完成了省委宣传部的重大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把握和理论创新》。
从1950年至今,66年如一日,王展飞教授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用一生的执着追求诠释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对马列主义的无限热爱。“热爱生活,热爱马列”,王展飞教授常用他洪亮的声音这样说。
在革命熔炉中锻炼成长
1949年,年轻的王展飞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座革命熔炉里锻炼成长。在部队虽然工作单位换了好几个,但一直在宣传部门搞理论教育,到军事院校后上的是马列主义理论课。在人生最好的年华,王展飞就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王展飞从一名大学生来到部队进行理论宣传和教育,他自己也经历了一个深刻的转变过程。他坦言,从一个根本不懂马列主义的人到信仰马列主义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过怀疑和困惑,有过艰辛的探索和深沉的反思,也并不是一学就懂,一懂就能践履笃行。
在工作中,王展飞拼命地学习,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大量阅读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和军事著作,渐渐地他走进了哲学之门。从那以后,他担任了几期哲学学习班的教学工作,参编了两本部队政治课教材,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文章,被聘任为《解放军报》《八一杂志》等报刊的特约作者,在部队领导和同行中产生了良好反响。
也就是从那时起,王展飞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心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他说:“是部队为我提供了从事理论宣传工作的条件,打下了终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基础。”
由于工作出色,成绩显著,他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参加了总参谋部在北京召开的庆功大会,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受到朱德总司令和肖华等部队首长的接见。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倾情奉献60余载
1966年转业地方后,王展飞就一直奋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第一线。他先后担任过云南工学院、云南工业大学社科部主任,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和昆明工学院的同志一起联合西南、西北16所大学编写了改革开放以来工科院校的第一本哲学教材。1983年,他作为马列课教师的代表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大会和理论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胡耀邦同志的报告。
1992年,他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发表后,他努力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推进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现实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1997年,他被评为全国高校“两课”百名优秀教师。1998年,他代表云南省理论界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大会和理论研讨会,聆听了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他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材。2004年,他作为论文作者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和理论研讨会,聆听了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
王展飞教授积极参加云南省干部培训和理论宣讲,曾被省委宣传部聘为教学组组长、云南省委宣讲团成员、云南省高校“两课”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60多年来,王展飞为云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一名高校马列课教师,他的学生不计其数,可谓桃李满天下;作为宣讲团的一员,他自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宣讲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达300余场,为全省干部群众近10万人进行了理论宣讲,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党的十八以后,王展飞教授认真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几乎阅读了习总书记发表的全部论著。2013年,他患严重眼疾,左眼失明、右眼只有0.15的视力,看书写字都很困难。但他仍坚持工作,学校对他十分关心,学院选派了年轻教师帮助他工作。从2014年到2015年,王展飞教授协助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同志完成了重大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把握和理论创新”。近期,教育部社科司请王展飞教授提交学术专著一部,并纳入社科司组编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目前,该书稿已经撰写完毕,全书30万字,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未来,他仍将不遗余力为党的理论工作奋斗不息。
只争朝夕培养优秀人才
1986年,王展飞被选为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兼职副主席、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会长,并担任云南省高校系统、党校系统、社科研究系统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此时,他已年近花甲,深感年华似水、时不我待,应当只争朝夕、多做工作。他首先想到的是教师队伍建设。当时,全省高校200多名马列课教师中只有2名教授,他是其中之一,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是当务之急。王展飞教授通过教学、科研活动锻炼年轻教师,在职称评审方面支持中青年教师和理论工作者,通过担任主编的刊物关心支持年轻有为的同志,通过教学研究会协助教育厅举办教师研究生班以及其他形式的培训教师活动,使一大批中青年同志脱颖而出。
在我看来,《家》是一部现代版的《红楼梦》。其思想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①通过梅、鸣凤、瑞珏三个女子的悲剧,控诉封建制度、礼教对年轻生命的摧残,揭露封建大家庭、封建制度的罪恶;②歌颂封建大家庭中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③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没落、崩溃。
《家》是巴金用来批判封建宗法专制制度的一件利器,于是他选取了作品中最富朝气的觉慧作为执行批判的代理人。在书中,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封建大家庭的叛逆者,《家》中具有民主主义觉悟的年轻一代代表,是“五四”进步新青年。他的民主主义觉醒有一个发展过程。他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个性主义、人道主义。全书用他的视角对书中的人物进行描述和品评,借他的思想独白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见解,因而,这个人物成为全书中著墨最多的人物,俨然是小说的中心。作者希望通过觉慧的思考给读者指出一条新生活的道路。《家》的另一个第三代代表觉新并不是作者要褒扬的人物,但他的命运悲剧却是批判封建宗法专制的有力罪证,因此作者用在这个人物身上的笔墨仅次于觉慧。而从艺术角度来看,这个人物则堪称是全书中最成功的人物——由于觉新是以巴金当时刚刚辞世的大哥李尧枚为生活原型的一个人物,他的身上凝聚着作者对自己最亲爱人的深切痛惜,对他的刻划涓滴无遗地流露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情感。最真实的往往也是最动人的——长房长孙的觉新虽然令人有“怒其不争”的痛感,但却受到绝大多数读者及评论者的关注,成为这部作品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至于《家》中第三个重要人物高老太爷,则是作品中“封建宗法制度”的具象化。因此,这一人物开篇便处于不容争辩的被否定的地位。为此,在作品中作者极力将之塑造成一个可憎的、专制独裁的家庭暴君,一个封建制度行将崩溃时期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整个封建阶级的罪恶典型。为了突出这一形象的“恶”,达到批判封建宗法专制的目的,作者有意无意地回避对这一人物性格复杂性的揭示,使之成为一个近乎于“类”的存在。在作品中,高老太爷出场的次数并不多,而且大多是介绍他简单的行动,或以觉慧的眼光去评判他,潦潦几句的概括却从细微处刻划出高老太爷的形象。如年关敬神一节,几次提到“老太爷”,但只是这样一些句子:“老太爷一出现,全个堂屋立刻肃静了。”、“依旧是由老太爷开始向祖宗叩头。老太爷叩了头就进房去了。”“克明又进去请了老太爷出来……他笑容满面地受了礼,便走进自己的屋里去了。”再如作品写到老太爷为了觉民逃婚而大发雷霆时,有一段议论:“他只知道他的命令应该遵守,他的面子应该顾全。至于别人的幸福,他是不会顾到的。他只知道向觉新要人。他时常发脾气,骂了觉新,骂了克明;连周氏也挨了他的骂”。这段评论显然是把高老太爷作为一个批判的靶子在进行抨击了,在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觉慧式的愤慨,但更应该把它当作是作者对他所憎恨的封建制度的统治者的抨击。于是在这样的描写中,“高老太爷”成为一个“类”的符号;并且,在小说的大部分时候,他是处在这样的地位的。
《家》中的人物,在不同类型的社会中培育,不同色泽思想浇灌、照射下生长。他们不象现在的我们,有着一层温室的护罩,他们直接面对着变幻莫测的风雨。
二十世纪初的呼兰河城。在那里,人们和迷信,随处可见因愚昧、无知而发生的一个个悲剧。里面的人让我感觉可悲,他们愚昧无知,使一场场悲剧在这里发生。他们宁肯顺从天意,也不愿相信事实。他们每天做着相同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一个又一个画面,一个又一个悲剧,让我不知道哪个迷茫的人值得我去怜惜或是痛恨。
这个小城并不繁华,春夏秋冬无聊的交替,没什么好惊讶,就像发生在这个小镇上的那些萧条的事一样平凡。这个小镇里,萧红将它描写得到处都好似暗灰色的凄凉的暗灰色如同一张纱布,不知不觉的笼罩着这个小镇,笼罩着那群愚昧的人们。遮住了如阳光般灿烂的人的笑脸。只是偶尔有“阳光”稀稀拉拉的的洒下来,但也是一逝而过。转眼即来的,还是暗灰色的“乌云”。
我看到了为了生活,天真烂漫,勤劳能干的小团圆媳妇千里迢迢卖给老胡家做童养媳,只因爱笑吃的多,使她婆婆觉得要给她一个下马威,“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顿,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我也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她的 脚心”她婆婆这样说,打她是为了让她懂规矩!为她好!后来小团圆媳妇给他们吓出病,他们就听跳大神的话请人给她洗滚开的热水澡,昏过去用冷水浇醒再烫,烫了三回,不能动弹了。读到这里,我多想冲上去大喊:“住手!”一个只有12岁的小女孩本应该无忧无虑的度过童年,却成为童养媳,最后被那些所谓好心帮她治病的婆婆们折磨而死,就像还未盛开的花朵,早早凋零了。
我为萧红笔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们每天忙忙碌碌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成不变,没有色彩和花样,只有脆弱和枯槁。那里的人是如此的冷漠,面对他们好比面对一堵厚墙。他们一生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可那样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
拿出电话,通了半天,没人接。放下电话,才想读研那年我给他打过一个电话,他用比我爸还沧桑的口气说,好啊!年轻人就该有点追求。后来,大前年春节,我群发短信,他好像回过一个谢谢。毕业十年了,关于林教员的记忆竟只有这么一点,而当初,他几乎是占据我们整个世界的精神偶像啊!
我们队是个相当壮观的队,两百多号人,清一色的女生。性别失调引发的躁动不只发生在陆院那样的纯男生队。当大家习惯了在女同学、女队干、女教员的包围中生活后,一只雄性动物的闯入必会引起巨响。何况,我们的林教员文质彬彬,一表人才。他讲的明明是枯燥的马哲,可整堂课却笑声不断。从他进门开始,就要接受女生们好奇目光的炙烤。发型的细微变化,军装领子下稍稍露出的衬衣,甚至指甲的长短领花的方向皮鞋的光亮程度,都是女生们永不厌倦的话题。可怜刚刚毕业涉世未深的林教员,之前哪见过这个阵势,上课,眼睛完全不敢与台下较量,永远盯向阶梯教室右后角那盏不亮的灯。下课,他得穿过长长的过道,才能走出教室,这一段路,对他来说一定显得漫长,因为路上不断会有爆发的笑声和突然掉落的本子,后来从外科教员嘴里我们得知,林教员曾经说,一提给护士队上课我就犯怵。
相比外科教员的洒脱,林教叫的羞涩更让女生们心跳。那年学校开运动会,我们的林教员竟然参加了5000米长跑,这可兴奋坏了观众席里的女生,每当林教员跑进视野,女生们就用尽全力的大喊加油,林教员、康夫、大鹏、小蜜蜂——这些名字全部属于他。5000米,十二圈半,我们的林教员,就这样一圈一圈接受我们的骚扰,不知道他是不是犹如在炼狱,只看见在冲过终点,所有的人都顺着跑道继续慢跑放松时,我们的林教员翻越护栏,朝我们相反的方向逃跑了。
青春啊!就是可以这么样的肆无忌惮。为了加深在他心中的印象,我们每个人都加倍认真地去学习,想方设法地找问题,以便于在课间能当面向他请教。我接触到的第一本关于西方哲学的书——《西方哲学史》就是向他借的。这是我们整个宿舍人的主意,我肩负着八个人的期望借回了这本书,这本书我真的看了,留下了一本厚厚的笔记,至今还时不时的从中得到启发。当然,这是后话,当时我们只是想送他一盒小熊月饼,因为八月十五快到了。可等我们还书时,说破了嘴巴,林教员也不肯收下,这使得他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我们把他放在远离俗世的神坛上,膜拜。
可现在,我却因为一篇稿子要生生地把神坛上的林教员拉下来,这——合适吗?如果他拒绝了我呢?如果他没有权力用呢?正在打鼓,电话铃响了,显示林教员,我的心一阵慌乱,“刚才谁打我电话呀!”一个说不上河南、安徽,还是山西的口音从乱哄哄的听筒里传来。
【马列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马列读书报告06-29
马列著作观后感09-16
MMD学习心得(马列心得)06-10
马列主义发展观09-28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心得体会09-18
《家》读书笔记 - 外国名著读书笔记10-12
读书笔记,读书心得06-24
谈读书读书笔记12-02
读书的读书笔记20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