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目标(通用10篇)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朗读课文过程中,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在朗读教学中,教师有机地把三给目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朗读教学达到最优化。
朗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要告别“哑巴语文”就要重视朗读教学。“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方面要求,不能互相分割,分别要求,应该一以贯之,并依据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教学。
一、以知识能力为主线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能力是基础,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在朗读教学中的知识目标包括: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注意声调、节奏,轻重音,把握句读,培养语感。朗读能力上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教学中,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方面来进行训练。指导正确朗读上,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出生字词,叫一个学生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注意听,要听出这位同学有没有读错音,然后再纠正读错的音,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师生共同纠正音以后,全班齐读,教师认真听学生读,及时纠正个别学生读错的音,力求达到全班同学都能读准字音。流利朗读方面,先让学生听录音朗读,在听的过程中要他们听清声调、节奏,停顿,重音、轻音,然后再让他们自由朗读,反复地读,然后小组交流朗读的心得,读不对的地方小组成员可以讨论怎样读比较好,这时教师再放录音,让学生模仿范读的语速和语调放声地读,这样学生就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学生通过自由读和仿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并不知不觉地神游其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对作品的理解,透彻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读出感情。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朗读的要求,注意把朗读要求与具体的语言文字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地读,把书读好、读熟,以达到朗读的要求。
二、朗读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
朗读过程中过程与方法要突出学生在朗读训练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教师的范读起到了示范和指导作用,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把握朗读的要求与方法。但同时也要强调学生自己朗读,学会朗读。
1、范读
范读最基本的功能是给学生提供读课文的榜样,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艺术,比如: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速度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音色的处理等等。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调动情感,加强范读。
2、形式多样的朗读方法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在范读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方法。
第一:自由朗读
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朗读的感情可以体现出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多读才能把握作者的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心去感知课文,并且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参与朗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更有兴趣。
第二:配乐朗读
配乐朗读,可以营造氛围,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调动学生情绪,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如教《乡愁》的时候配上如泣如诉《二泉映月》的音乐,学生在优美动听的乐曲中深情朗读,将学生带入那忧郁深沉的思乡忧愁中,使学生仿佛看到了海峡那面深情凝望久久伫立的身影,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第三:齐读
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可以适当采用齐读,有人认为齐读会产生“滥竽充数”和唱读的不良效果。实际上,齐读不仅为全体学生的朗读提供机会,还具有扶优携差、共同提高的作用。适当的齐读不仅不会扼杀个性,而且利于全员训练,利于优生和学困生在各自的水平上更上一层楼。
第三: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如教《钦差大臣》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把课文里面的人物读得有声有色,市长的卑鄙无耻,道貌岸然,虚伪狡诈;邮政局长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趋炎附势等等,通过语调、语速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读出感觉,读出情趣。
三、感悟朗读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在朗读教学中表现为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课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朗读不仅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所以可以以研究性朗读、欣赏性朗读等方式,在朗读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朗读感悟,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1、研究性朗读
研读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如教《寻找时传详》学生先反复朗读这篇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有疑问不懂的地方,同学可以提出来,教师再整理在课堂上解决。比如有的同学提出:在现代社会还需不需要“时传祥”精神?全班同学在以课文为依据进行朗读探究,同学踊跃回答,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从中领悟到:当今社会仍然需要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的精神,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欣赏性朗读
赏读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更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美文,不仅语言美,而且形象鲜明,感情丰富。在朗读教学中,可以采用欣赏性阅读,集中全部的心智去欣赏课文中的人与事、景与物、理与情。如教《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学生在赏读第2段时,有个同学说他喜欢“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说是因为摇篮能挡住寒风,让里面的婴儿感到温暖,正因为济南如同摇篮里的婴儿,所以冬天是温暖的,四季如春。赏读成为了一次发现美的旅程,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 从初读课文开始, 先要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对课文有个总的印象, 在此基础上细读, 较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从而明确朗读的教师要充分发挥泛读的作用, 教师的泛读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好的泛读, 应有针对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切合实际的范例, 便于学生模仿练习。如朱自清先生的《春》和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描写和抒发的是积极进取的心情和美丽的春天的景色及冬天美好的景色和舒畅的心情, 这类文章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的基础上确定以激扬、欢快、赞美、舒畅的感情基调去读, 像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歌, 作者生在大陆, 生活在台湾正是有这种特殊的原因所以才写出这种意境悠远的诗歌, 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出对故乡的依恋、思念及苦苦期盼的感情。所有这些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的把握。
(2) 教师要充分发挥泛读的作用, 教师的泛读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好的泛读, 应有针对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切合实际的范例, 便于学生模仿练习。因此, 教师必须把握好教材, 了解学生的实际, 备课时应把朗读作为一项内容纳入计划, 要深刻地分析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文章新蕴藏的内在思想情感, 根据体裁和语言风格确立好朗读的情感基调, 并能被学生所理解。每当在课堂上需要泛读的时候, 教师提前对学生提一简单的要求, 这样学生会聚精会神的、心口专一的听老师泛读, 同时学生在这个时候会在心里默默地跟着老师模仿老师与老师一起泛读, 久而久之, 成为了习惯, 也就达到了师生之间的心口统一的互相的配合, 这样, 教师在泛读时才能发挥教师泛读的作用。
(3) 教师要充分发挥泛读的作用, 教师的泛读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好的泛读, 应有针对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切合实际的范例, 便于学生模仿练习。反过来理解又能更好地促进正确朗读, 只有理解的深刻, 才能读出情感, 离开理解的单纯指导, 只能使朗读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所以, 教学时要把多读、理解放在第一位, 把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作为前提、作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适当指导技巧。在指导朗读之前, 要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把课文读熟, 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的基础上, 再适当地进行朗读技巧指导。技巧指导, 更要以学生实际出发, 少讲理论, 多让学生揣摩、体会和实践。只有这样, 学生方能以课文内容和情感为依据, 读的自然、真实、读出感情来, 实际上每篇文章都有一个描写的主要对象、场景、一个主要论述得观点、阐述的道理、一个主要说明的对象……, 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阅读、读通, 这些文章的大概内容学生自己会明白一些, 在讲析的时候某些地方教师只要是稍加点拨学生就会心领神会了。
(4) 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分类指导。在朗读训练上, 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学生朗读水平的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对那些朗读能力强的学生, 要多一些技巧方面的指导;对朗读能力差的学生应以基础入手, 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 再提出稍高些的要求——有感情。
朗读训练也要分类进行, 如在自由读时,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后进生读一遍, 优等生就可能读完两遍。因此教育者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别定时定量, 对于读的差的学生, 教师要给他们练读的机会, 鼓励他们在课堂上放开胆子去读, 并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 委婉地指出不足, 及时纠正错误, 他们在练读的过程中, 即使读的不太好也不要随意叫停, 要待学生读完一段或几段后再集中纠正、评议, 这样, 就会避免差生产生紧张情绪、恐惧心里而出现“望读而怯步”的现象。
(5) 教师要创造机会, 培养兴趣, 形成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仅靠语文课堂上的指导练习还不够, 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练习机会。如组织学生集体欣赏泛读录音, 定期举行朗读竞赛, 开展读好书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广播站等等。另外, 还要充分利用好《课外读物》这一类的书, 并定期督促、检查, 要充分利用早自习, 坚持晨读, 终年不辍, 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有助于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只有通过长期的课内课外朗读练习, 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高。
师:好,记住这些词语的读音,扫除了读书的拦路虎之后,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生大声朗读)
师:大家读得很顺畅、很流利,但是,有一个小小的缺点——读得没有文言文的味道,请再读第二遍,这次要读出一点文言味道来。(生茫然,文言的味道怎么读出来)
师:大家不知道文言的味道怎么读出来?那好,老师示范,请大家找出来“念无与为乐者”的“念”,“盖竹柏影也”的“盖”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这三个词语读的时候要拖长声音。(边说边拖长声音示范)大家试试。(生模仿读)
师:好,有了一点文言的味道。请大家继续朗读一遍,这次要求大家读出作者夜游的兴致。(生又茫然,怎么又有夜游的兴致呢)
师:请大家找出“欣然起行”“相与步于中庭”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写出了苏轼当时的心理非常轻松,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苏轼的轻松自在、怡然自乐。(生全身心投入文本,大声阅读,慢慢揣摩,渐入佳境,有的甚至摇头晃脑起来)
师:大家有了很大进步,读出了夜游的喜悦。请大家继续读,这次要读出苏轼心里的那“一点点复杂的情愫”来。(生又一次茫然:苏轼不是愉快的吗?怎么又有一点点复杂的情愫呢)
师:大家可能不知道当时苏轼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之下。元丰二年,当时朝廷内有几个人从苏东坡的诗中摘出几句诗,污蔑他有谋反之意,皇帝下令将其抓起来审判,关在御史台(别名乌台),这就是“乌台诗案”。后来苏轼被贬到了黄州,在那里,他写下了这篇文章。了解了文章的背景,请大家找出蕴涵作者复杂情愫的语句来。(生很快找出了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语句)
师:请大家再次用心读课文,这次要读出一点点复杂的情愫——夜游的兴致中又有着点点滴滴的感慨和淡淡的无奈。(生读)
师:好,大家读得很好,在黄州被贬的四年里,苏轼成了一个连看看月亮都高兴的人。那天,苏轼发现月光很好,心情很是欣喜,于是,他去找张怀民,但是,他心里充满了矛盾,毕竟天色已晚,怀民是否就寝了呢?到了怀民处,他又有了一个惊喜,请大家继续朗读课文,找出哪个字能表达苏轼此时的惊喜和快乐。(生快速阅读,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亦”)
师:请大家再次朗读,要读出惊喜和快乐。(生开始兴致勃勃而又情感复杂地、摇头晃脑地朗读第五遍)
【赏析】我们常常说,课堂教学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细末之节,就能体现教师的实力和功力。《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篇幅短小,只有区区84个字,却言简意丰,蕴涵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那么,这样的文章到底应该怎样指导朗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既有喜悦又有哀愁、既有自由洒脱而又饱含淡淡无奈和忧伤的复杂情感呢?在这里,特级教师余映潮通过层层深入的朗读,让学生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渐臻理解,触摸到了作者的灵魂。五遍朗读,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从读出“文言味道”,到读出“作者的喜悦”,再到读出“复杂的情愫”,最后又要读出“快乐”,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对文章逐渐有了深入的理解,无论是对文章的背景还是对文意,还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学生都通过声音把自己的理解表达了出来。四次引导,五次朗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看到这里,我豁然明白了什么是有效朗读、有层次的朗读,清楚了什么是注重了情感的体验,情感的体验到底应该怎样体验。是的,上述教学环节表面是朗读指导,其实细细分析,哪一次的指导不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体验呢?不是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呢?能让学生有所提高的朗读,才是真正的朗读,才是有味的朗读,才是高效的朗读。在常人眼里,语文课需要激昂的情调,殊不知,语文课更需要朴实和自然,因为美的极致便是无华。在课堂上,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表面的书声琅琅,更需要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所体验。(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徐纯军
一、朗读的气息
1.朗读的气、声、字训练 呼吸姿态
要求气要吸到底 不可提胸与耸肩
注意三个支撑点 前胸脖梗儿和腰眼
腹肌收缩是关键 说话底气在丹田 2.朗读的发声
方法:喉部放松、打牙关、提颧肌、挺软腭 3.朗读的吐字 吐字原理
话说喉腭舌齿唇 相互配合发语音 吐字讲究辙与韵 声母韵母来相拼 字头字腹到字尾 字的动程必须准 气息调整要适当 朗诵乐感声音纯
二、朗读基本技巧
所谓朗读的技巧,正是指朗读者为了准确地理解和传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而对有声语言所进行的设计和处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语言活动。这些设计和处理是从作品内容出发的,技巧运用要经过两个阶段:
其一:学习阶段——“刻意雕琢”阶段; 其二:熟练阶段——“回归自然”。
不经过“刻意雕琢”,就不能“回归自然”,因为不敢雕琢,就永远不会雕琢,不学习技巧,就永远不能掌握技巧,也只好停留在自然状态中长期“自然”下去。
下面从重音、停连、语速、语调、语气、节奏等方面讲一讲朗读的基本技巧。
1.重音——朗读中画龙点睛的一笔
如何表达重音呢?在确定了重音后,我们就要运用恰当的声音把重音表达出来。提到重音的表达,人们往往理解为加重读。其实,这是不够准确的。如果各种重音都用使劲念、大声读的方法加以突出,不但不能突出重音,也显得单调。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重音表达方法:
(1)加强音量
就是把确定为重音的音节读得重一些、强一些,而把非重音音节读得轻一些、弱一些。读重音,唇舌要用力;读非重音,唇舌可以稍松弛。这样可以在强弱的对比中突出重音。
(2)增加音高
就是把确定为重音的音节的读音提高一些,而把非重读音节的读音降低一些。具体来说,在读重读音节时,发音部位推前,声带拉紧;非重读音节,发音部位靠后,声带稍松。通过声音的高低对比突出重音。例如:
(3)增加音长(4)重音轻读(5)语法重音
一般短语的谓语重 动宾结构的宾语重
定语状语和补语重 疑问和指示代词重 列举的并列词语重 比喻句中的喻体重 轻声音节的头音重 人名地名的尾音重(6)逻辑重音
朗读重音可以任意转移 但一定要符合语言逻辑 绝对不能前言不搭后语 必须前后呼应才有道理 语法重音服从逻辑重音 是因为语言环境有差异 逻辑重音要标上着重号 以便于正确地体现语意 2.停连——朗读中的标点符号
这里的“停”,指的是停顿;“连”,指的是连接。这里我们先谈谈句中的停连。一般来说,句子越长、内容越丰富,停顿就越多;相反,句子越短、内容越浅显,停顿就越少。感情深沉凝重时,停顿多;感情欢快急切时,停顿少。
(1)一句话、一段话、一篇作品朗读结束了,应该怎样处理停顿?
急收、缓收、强收、弱收
(2)在处理停连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a.在没有标点符号或语法上本不应停顿的地方安排停顿、甚至延长停顿的时间。
b.在有标点符号应该停顿的地方,缩短停顿时间,甚至紧连。例如:
(3)标点停顿
顿号最短逗号次短 分号和冒号比较长
句号问号叹号较长 破折号省略号更长 连接号引括号稍长 书名号着重号也长(4)词语停顿
朗读散文或小说 句子长了易出错 词语之间加停顿 标点之外设间隔 间隔设在主语后 稍加停顿把气托 托气之后偷换气 表达语意更透彻 3.语速
说话速度快和慢 表达心情是手段 急促紧张与慌张 兴奋激动或争辩 以上情绪要快念 以下应该慢一点平静陈述与庄严 沉重思念和伤感 4.语调
语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和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都有关系。同一句话用不同的高低升降、轻重缓急来读,就形成不同的语调,表达出不同的语气。这里我们主要谈句调。
整句话声音的高低叫句调。声音高叫高句调;声音低叫低句调。声音的高低是由声带的松紧决定的。声带拉紧,声音就变高;声带放松,声音就变低。
基本语调:平直调、高声调、降抑调、曲折调、柔和调、舒展调
朗读中常要运用句调的变化表达感情,烘托气氛。5.语气
语气是在一定思想感情支配下的语句的声音形式。(就朗读的语句而言,语气里既有内在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又有外在的高低、强弱、快慢、虚实的声音形式的变化,这声音的外在形式的变化是由我们说话时气息状态决定的。)
简单说:“语”的声音形式+“气”的声音是形式。语气的声音形式
• 波峰类:语句的句头、句尾较低,中间的地方最高。• 波谷类:语句的句头、句尾较高,而句腰较低。与“波峰类”的运动态势正好相反。
• 起潮类:语句的句子较低,而随后的部分逐渐上行,到句尾达到最高点。可以用步步登山来比喻。
• 落潮类:语句的句头较高,而后顺势下行,到句尾达到最低点,与上山类语势相反。可以用下山来比喻。
• 半起类:一般地像疑问句。有分节号的句子。6.节奏
• 轻快型:多扬少抑,轻声不着力,语流中顿挫较少,且时间短暂,语速较快,轻巧明丽,有一定的跳跃感。如:《春》
• 凝重型:多抑少扬,多重少轻,音强而着力,色彩多浓重,语势较平稳,顿挫较多,且时间较长,语速偏慢。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显得分量较重。如:《草地夜行》
• 低沉型:声音偏暗偏沉,语势多为落潮类,句尾落点多显沉重,语速较缓。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高亢型:声多明亮高昂,语势多为起潮类,峰峰紧连,扬而更扬,势不可遏,语速偏快。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带有昂扬积极的特点。如:《三月桃花水》
• 舒缓型:声多轻松明朗,略高但不着力,语势有跌宕但多轻柔舒展,语速徐缓。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显得舒展徐缓。如:《桂林山水》
• 紧张型:声音多扬少抑,多重少轻,语速快,气较促,顿挫短暂,语言密度大。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较急促、紧张。《生死攸关的烛光》
三、朗读教学
1.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永远不变的一剂良方——张志公 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朗读教学只是过渡环节。• 朗读教学指导不够。• 朗读教学没有目的。• 朗读教学没有失效。…… ……
学生存在的问题:
• 多字落字
• 唱读(三四年级必须解决:归韵、的、最后字、手势)• 一字一顿 • 速度快
• 字音不准《小学语文课本易读错的字》 2.朗读教学的常用形式:
范读、默读、齐读、小组读、指名读、自由读、开火车读、对读(分角色)、领读等。
范 读
——教师的朗读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朗读水平的提高程度 教师什么时候进行范读好呢? • 激情引趣时范读 • 学生读不到位师范读。
• 范读只能起“师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模仿。• 一节课中范读不宜过多,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己练读。默读
• 四不:不动唇、不出声、不指读、不回读。
• 三要:要准确、要有速度(课标要求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要适应(根据问题:通读、摘读、跳读)齐读
• 渲染气氛时宜齐读。• 推波助澜时宜起读。• 避免“滥竽充数” • 避免“唱读”
如: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灭。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
指名读
• 要保证读书的人数。
• 要有层次指名朗读。
• 例如《母爱》指名读——自由读后指名读——准备后指名读
3.朗读教学的设计 a.文通字顺通畅读
• 适合初读课文。
• 验收检查(于永正老师要求读6遍)
• 正确——流利——有感情:(基本要求——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
• 跳出“有感情”教学“有感情” b.设计问题理解读
• 理解是处理作品的第一要务。• 适合提问后的朗读。c.领会感悟体验读
• 适合重点段落(精选练点)
• 理解句段后再读就要比先前有更深的体会 • “把文章读在脸上。”
• “从你的声音里听出你的理解。” d.传情达意表演读
• 适合童话故事、人物对话等。• 带动作读 • 分角色
• 其他学生当导演。
e.理解内化积累读 • 适合要求背诵的段落。• 以填空的形式出现。f.调换词句对比读 • 适合重点品析的词、句。• 达到训练的目的。• 体会词语的准确。• 体会情感。g.推进情感复沓读
• 适合文章的中心句或情感充沛的句子。• 复沓不应牵强。h.以评促读评导读 • 导读定调
• 适合理解、品析后的朗读 i.奠定基调引导读 • 引读定情。
• 适合人物对话或提示语或修饰性词句。j.感知语言想象读 • 适合画面感很强的句段。k.开扩视界拓展读 • 适合文章的资料补充 l.创设情境配乐读
——朗诵功不够 音乐效果凑
• 一是特定的文章,有自己特定的音乐。• 一是大多文章需要自己选配音乐。
四、几点注意
1.朗读者应该是听者的引路人,内行的向导,他以作品为依据,用具体的思想感情贯穿线表现出作品的思路、文路和言路。凭着朗读目的的指南作用、把听者引进一个新奇、美妙的境地,使听者如身临其境、乐而忘返。
2.朗读者一定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也有人”即使眼睛主要是看作品,也要偷闲或正式向听者扫视,以猎取某种积极的反映,而任何时候都要“心中有人,”时时处处为听者着想,千方百计地把作品变为有语言传到听者的耳边,送到听者的心田。忘记了朗读的目的,朗读也就茫然无着,不知归宿了。
关于朗读的语文教学论文 训练朗读增强语感
孙莉莉 孙雪玲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非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无以全面把握。如果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朗读时要感情充沛,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地位,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
一。加强朗读示范
教师带表情朗读,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便可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二。注重朗读技巧
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
三。采取多样形式
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组、班齐读;感情婉约的,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单读;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戏剧文学则分角色读。也可以一篇课文运用多种方式来读。如教《钱塘湖春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诗中的美感,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触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在沉浸中受感染。
为了使感情色彩更浓,还可以配乐朗读。这样运用多样的形式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养成学生的语感能力。
四。倡导自由品读。
在朗读时不带任何问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行品读,从而充分享受读书乐趣。教学《谈生命》这篇课文时,我们在两个班做过这样的试验:在第一个班,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讨论、交流;在第二个班,则放手让学生品读,熟读后让他们谈谈对文章的理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两者的教学效果差别很大。由此,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对文章意韵的理解,内涵的品味,都是通过阅读感悟出来的。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
总之,在当前,语感这个基石教学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成为一个探索的“热点”,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如,是依靠语感,还是依靠基础知识?是整体推进,还是分进合击?是语感,还是思维?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向别人虚心学习,认真探讨,不断扩大研究成果,勤于总结,敢于实践,获得良好的效益。
好几个月之前就观看了《朗读者》节目,之后,又观看了《经典咏流传》,觉得还不过瘾,于是去书店买了《朗读者》原著回家看,一开始只是走马观花,但经过我的细细品味,发现有很多妙处。
比同于电视节目,书本的内容可能会显得有些枯燥乏味,这是一本让人们去读书的书,是一本讲读书的书。《朗读者》中介绍了许多古今中外名著,还有一些人们读这些书的感受,他们的感受感染着我们,并以此鼓励大家去阅读更多的书本,去精读更多的书籍。
那么,到底为什么要读书,“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读书吗?”也许部分人没有过高的思想意识。有的人说为了高考,为了工作,或者说为了家长,为了老师。其实,我想说的读书不是上学读的书,归根结底,人们都是为了自己而读书。也许,这句话,你们听别人说了很多遍。但是,我今天用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
相传犹太人用蜂蜜涂抹在书上让孩子添,人们从小时候开始读书,上学之后还是读书,毕业之后继续读书一直把书带入晚年。书本是知识的容具,书籍是人们进步的阶梯。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人们无时无刻不在看书,但是现在,网络发达,生活节奏快,没有时间看书了。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了对古代文化知识的重视,修改了中小学教材,出台了《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节目。《朗读者》用最正直朴实的文字让你读书,留下自己内心的感想。因为,你是为自己读书。
朗读既是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优劣的重要表现。“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篇, 不会作诗也会吟”等, 说的都是朗读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 要把朗读贯穿于语文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中。但多媒体的出现却淡化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随着“国学”教育的升温, 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一、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
1. 朗读时间少。
虽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但朗读练习是来去匆匆, 如雁掠过, 且又是“雁过无痕”;虽然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 但往往还未读完, 教师就拍手示意学生停下, 马上又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使得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
2. 朗读只讲形式不重实效。
课堂上, 教师要求学生分角色读、分组读, 读的次数多达三四次, 但只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 多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 不到两分钟, 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 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二、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1. 增加中学生的语文朗读时间, 培养其朗读兴趣。
教师在课堂内应力求教学环节精简, 避免大量无效教学环节的出现或重复, 在控制课堂纪律和课堂气氛的同时, 应将课堂归还于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他们展示各自的朗读才能, 教师还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以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
2. 朗读的语音要优美、规范, 做到字正腔圆。
所谓“字正”, 就是要求学生吐字清晰, 发音准确, 合乎普通话要求;“腔圆”就是读得流利自然, 正如朱熹所说“读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用标准的普通话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环境, 让学生过好普通话关, 对个别学生发音不准、不正确之处, 教师要耐心地去纠正, 使学生的朗读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和说话一样自然、流畅。
3. 确定朗读基调, 培养良好的语感。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 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朗读基调是由贯穿全文的情感基调决定的, 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 这就要求朗读时要让学生读出节奏感, 恰当运用重读、停顿、语气升降, 这样才能显示语文这一语言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进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4. 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逐渐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或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 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反复的训练, 才能做到熟能生巧。朗读时,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
(1) 范读。在朗读教学中, 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乃至语文素养的达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的范读, 学生容易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这也是让学生感知教材、生发情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 教师范读读得好,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加以品味、模仿, 久而久之, 教师的朗读能力就会逐渐地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
(2) 配乐朗读。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发他们强烈的共鸣。因此, 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录音机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朗读课文时, 播放一些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背景音乐, 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拓宽学生的精神空间。
(3) 分角色朗读。为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文内容, 使全体学生参与进来, 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而定, 两人一组或是多人一组, 其原则是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角色朗读不仅能增添课堂教学的情趣, 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验。
(4) 举行朗读竞赛。大部分的学生表现欲都很强, 通过竞赛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朗读课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因此, 我们可以选取课本上已学过的课文, 随时在班里举办朗读竞赛, 并进行现场录音, 小评委打分, 评出优胜者进行奖励。在准备、比赛、评价的过程中, 学生的朗读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关键词】朗读训练 朗读能力 语文 兴趣 朗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三句话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必须坚持以读为主的正确导向,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感悟自得,不断进步。
一、加强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朗诵训练的基本要求。朗诵时,应要求学生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读清楚,还要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拖读。因此,教师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加强训练。在每次朗读前,教师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读后按要求加以指导,使学生知道哪些地方读错了,怎样改进。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就会明显提高。
二、加强朗读指导,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朗读也如此。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可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学习了诗歌后,可开展一次诗歌朗诵会;学习了散文后,开展散文朗诵会也可进行配乐朗诵……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任何人都会努力去做,极大地调动学生朗读的热情,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欲望。
三、加强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朗读对学生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有特殊的作用。如在教《骆驼和羊》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一……就……”的作用,可采用重读的方式,让学生在“一”“就”下面点上重读符号,指导他们读“骆驼一抬头就吃到树叶”这句话,并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同时将这句话与“骆驼抬头吃到了树叶”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读,自己体会。学生很快就会说:“加上‘一……就……,说明骆驼很高,吃树叶很容易。”在此教师虽然没有详细讲解“一……就……”的用法,但是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四、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阅读能力高的主要标志是善于理解,能够记忆,并有一定速度。其中最重要的是理解,这个理解的前提是读,主要是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正是读对理解的重要意义。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来写景抒情,表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中心思想。要使学生体会和理解漓江山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水的“奇、秀、险”,以及“行舟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等重点词语的丰富含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朗读。朗读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使课文中的景物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甲天下”。也可以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加强朗读指导,激发朗读情感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学生的阅读能力单独作为一个重点环节。不少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将这一知识点作为单独章节反复强调和训练,旨在使学生能在不断的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认识,独立感悟课文的思想。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和精髓后有助于学生在朗读中加深情感。我的语文教学经历中,对阅读教学这部分也很重视。在引导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时,我反复强调,要让学生的朗读与自身的情感结合起来,做到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例如:我在引导学生朗读漫步园内,我会将课文的意境给学生分析,让学生独立感知,犹如身临其境地朗读出来,然后鼓励学生模仿这种意境朗读课文。不少同学都敢于尝试。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是通过交流,学生在语速和气势方面也有改善。在朗读教学方面,我仍在不断地学习和改进,希望能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不断的尝试中,逐见效果。
六、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朗读习惯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之前,要给朗读的每个细节都把好关。比如对学到的每个生字,要求学生都要读准音,不读破句;对于文章中的长句,要引导学生有节奏地去读,让学生一步一步地理顺课文,切不可走形式,让学生每一个生字、每一篇课文都读完、读好,把握朗读的气势和速度,争取让学生都能有感情去读每篇课文,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09中文(1)班0905010034邓秋婷
与《朗读者》的第一次接触,是文学概论课堂上詹老师您给我们播放的电影《朗读者》。您在播放前就说,有人把这部电影称为色情电影。看完影片后,我个人并不是这样认为的,我觉得这是一部拍得非常成功的电影,它在放荡中突显高尚、在邪恶中突显善良、在肉欲中突显人性的具有启发的教育意义的影片。中国的电影极少有能与之媲美的。
影片中的色调、音乐以及环境,让我觉得压抑和沉重,并不是单纯地被里面的情爱画面所迷惑,而是让人去思考这些场面发生及发展的意义所在。我不想去谈太多关于关于影片中描写性爱的场面,也不想去追究影片的教育意义所在,更不想去评议米夏与汉娜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爱情。我只想知道,汉娜极力掩饰她是文盲这一事实的动机。
其实,在影片开始直到汉娜和米夏复活节出去郊游,我都完全看不出来原来汉娜根本不识字。在和米夏一起时,汉娜要求米夏为她朗读,看起来她是那么地热爱文学作品,就连做爱都和朗读联系在了一起。在米夏给她朗读各种文学作品的时候,她是那么地投入、那么地享受,因此当知道她是文盲时,这让我觉得有点匪夷所思。我本来以为,看完影片我就会豁然开朗,可是看完后,我还是很不解。再加上看完后,老师您又犀利地给我们抛下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谁是朗读者?书中的朗读者还有哪些人可以充当?在米夏给汉娜朗读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了《奥德赛》和《一个牵着小狗的女人》,有和内涵?还有,原著的封面上写着“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你又是怎么看的?
带着这众多的疑问,我有强烈的愿望想去看看原著。也许是机缘巧合,我刚走进中文阅览室,就看到了崭新的《朗读者》译本,我那个激动呀,这真是个不小的惊喜(要知道,当我想要写下这篇文章,想再去图书馆借来重温一遍的时候,却再也找不到了)。曹文轩先生在序文里就说:“一部好的小说,既应当是单纯的,又应当是错综复杂的„„既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又有许多迷惘与困惑”。克里斯托夫·施扎纳茨说他把这部小说一夜读完,我也是一次性地一夜把它读完了。或许是我的文学素养还十分有限吧,也或许是因为《朗读者》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蕴特别丰富,对于老师您所提出的那几个问题以及对于汉娜,我还是觉得非常困惑,感觉似乎知道了答案,却又好像无法触及。在这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我仅仅是谈一下个人的浅见。
对于书中的朗读者,我个人觉得,可以包括米夏、奥斯维辛集中营中那些被汉娜挑选出来的女孩以及法庭上对汉娜进行审判的所有人。汉娜和米夏相遇,到后来发生关系后,汉娜让米夏给她朗读一些文学作品,只有这样才和他做爱,这些细节,电影和小说中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在这里,米夏是朗读者。而分离八年后,在法庭上,米夏和我们一样,才知道汉娜当初在看守犹太人时,也曾让一些女孩为她朗读。在这里,那些女孩也是朗读者(但我却不明白,为什么汉娜挑选的都是女孩?为什么不会是别的年龄阶段的女的或男的?)。当汉娜被捕,接受审判后,那些对她进行法律的、道德的审判的人们,他们代表所谓的正义和法律,向汉娜宣判她的罪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朗读者。
在小说的后两部分,我所接触到最多的词汇,就是“麻木”二字。在汉娜一案中,审判者们是麻木的,旁听者是麻木的,虽然他们对汉娜被指控谋杀了300名犹太人感到义愤填膺,但他们的思想是麻木的。只有汉娜,她表现出了丰富的性格。她在听别人朗读时,“她时而嫣然一笑,她时而嗤之以鼻;她一会儿愤怒难当,她一忽儿又击掌赞赏”,汉娜完全沉迷于故事情节中,尽情享受文学作品给她带来的快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面对曾经的伙伴的栽赃时,为了不让别人知道她是一个文盲,保有其最后的尊严,她宁愿选择承认罪行,选择了终身监禁。
小说极富逻辑性,对于汉娜是文盲的这一事实,小说中曾有多次暗示。
第一次是米夏和汉娜在一起好几天后,想起要问汉娜叫什么名字。汉娜也就顺理成章地问米夏叫什么名儿。书中是这样描写这一细节的:“我转意一想,她原该知道的。那会儿,刚好时兴把学校用品夹在胳膊底下,而不再放在书包里。我把那些东西全放在她的厨房桌子上,上边都写着我的名字:在本子上、在我学习过的书本上,还用牛皮纸包得好好的,封面上贴着书名和所有者的名字的标签。可惜,她一概视而不见”。汉娜哪里是视而不见?她是见而不知啊!
第二次,在汉娜问米夏会不会外国话,并让米夏给她朗读外国小说时,米夏由于作业已经做过了,不怎么想再读一遍,他想让汉娜自己阅读。汉娜却不同意,她巧妙地说:“你的声音特别好听,小家伙,我情愿听你念,比我自己读要好多了”。汉娜就是这样,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她是文盲的秘密。
第三次,在电车事件上,汉娜和米夏之间爆发了第一次激烈的争吵。对于他们之间争吵的原因,米夏曾想过用书信的方式和汉娜沟通,可是他给汉娜写了两次信,汉娜都无动于衷,毫无反应。当米夏问起她的时候,她马上就说:“你怎么又来啦?”这不是欲盖弥彰吗?
第四次,米夏决定复活节假期和汉娜骑自行车去郊游。在出游的前夕,米夏想把设想好的路线在地图上指给她看,汉娜却闭目塞听地说:“我现在定不下神来。再说,小家伙,你搞出来的总错不了”。在旅途的过程中,汉娜让米夏选择旅行方向和决定路线、找过夜住的旅馆、填写住房登记,她只要签个名就可以了,吃饭时吃什么也有米夏来点。电影中对于点菜这个细节有一个特写,我们也是在这里才终于发现,原来汉娜根本不识字。
第五次,他们在出游的旅馆中发生了唯一的一次争吵。原因无他,有一天早上,米夏出去只是想把早餐带上楼,顺便想去花店给汉娜买一束玫瑰花。他出去之前在床头柜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早上好!我去取早餐,马上回来”。可是,当他回来时,发现汉娜站在房间中间,衣服刚穿了一半,气得发抖,脸色苍白。汉娜诘问米夏怎么能就这么走了,接着就嚎啕大哭,用腰带抽打米夏,不断的捶打米夏。她是那样害怕米夏就这样走了,把她丢在了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至此,汉娜一贯强势的形象没有了,她的脆弱完全表露在我们面前,她像个小女孩般无措。
最后一次,也就是米夏发现事实真相的时候,却是在他们已经分开八年后。米夏作为法学院的学生,参加了审判二战中纳粹罪行的听证会。他惊愕地发现汉娜竟然是被指控谋杀了300名犹太人的纳粹战犯。审判的后面阶段,面对别人的栽赃,面对曾经的战友把写报告的责任一致推给她时,汉娜刚开始还为自己辩解,说报告不是她写的。但当一名检察官提出要请专家来进行笔迹鉴定时,汉娜听着他们对这个提议的可行的讨论,“几次想要讲什么话,或者问什么话,越来越坐立不安。最后她说:‘你们不用请什么笔迹专家了,我承认报告是我写的’”。满庭哗然!
至此,过去的一幕幕如影片般在米夏的脑海中过了一遍,他恍然大悟。可是,也许在他的内心里,也存在着像我一样的疑惑:为什么汉娜宁可认罪也不承认自己是个文盲?也正是因为这样,米夏才去参观了试图霍夫的集中营,甚至想去监狱里看望汉娜,去问个明白。最终,米夏还是退缩了,他没有勇气去面对汉娜。我无法用法律甚至道德的标准去评判米夏的所作所为。最后,米夏却说他懂了,“她对自己不会读写很难为情,宁愿离我而去,也不肯有所暴露”,“难道汉娜对身为文盲的羞耻感如此深重,值得她在审判庭和集中营这样表现?难道作文忙比当罪犯更加丢脸吗?泄露自己是文盲比坦白自己是罪犯更加可怕吗?”看来,米夏也不是真的懂了。他说他懂了,而我却觉得他还是和我一样,没能想明白汉娜在法庭上认罪的动机。
记得看完电影后,老师您让我们在课堂上做了个小小的讨论,有同学谈到汉娜这样做是出于对知识的向往和尊重。我想不明白,对知识的向往和尊重与认罪及承认自己是文盲之间存在着矛盾吗?也许汉娜真的很渴望、很向往知识,也许汉娜知识受当时德国社会对知识的推崇的影响,但我个人认为,汉娜之所以这样做,也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她内心的自卑和虚荣,以及对自己是“文盲”的恐惧。
我们来看一下,小说中写到,有一次欢爱过后,米夏说他要被留级,因为生病缺了太多的课,如果要跟上班上的同学,就得像个白痴一样做功课。汉娜听到后勃然大怒,“做功课就是白痴吗?白痴?那你认为卖车票、打洞眼算什么呢?”她突如其来的怒气让米夏感到莫名其妙。其实,汉娜只是用生气来掩饰自己的自卑。连学习知识都是白痴,那她没有知识,又算什么呢!
而复活节出游那次意外的争吵,只是因为汉娜以为米夏丢下她一个人,离开了。她是恐惧的,她“气得发抖,脸色苍白”,抽出连衣裙的细皮带,直接就向米夏的脸上招呼过来。她是怕到了极致,最后只能像个无助的孩子般哭得歇斯底里,通过伤害米夏来填补内心的恐惧。她怕米夏把文盲的她遗弃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她不知道她该怎么办。
汉娜自卑、虚荣,她害怕别人知道她是文盲后会看不起她,更不愿让米夏知道,于是总是小心翼翼地去隐瞒,深别人发现。她相一致惊弓之鸟,受不了一点刺激,更不惜以她的人身自由来换取那一份虚荣。
不得不说,汉娜的这种做法是愚蠢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个女人在战争年代放弃安定的生活,应征做了集中营的女看守;继而又在审判期间最终放弃了为自己辩护的权益,宁愿认罪被判终身监禁。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她想保有自己最后的尊严,不想让自己的自卑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为了守护自己是文盲的这个秘密,汉娜打算走完她的一生。
值得欣慰的是,米夏在汉娜入狱十年后,给她寄来了他自己录制的磁带,汉娜重新找到了希望,逐渐地学会了认字、阅读,甚至学会了写信。虽然只是简短的几个字或一两句话,即使她的笔迹像小孩子的笔迹一样,但是汉娜终于可以抛弃自卑,找到自信,然后重生。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汉娜迟疑而又坚决地踏入了一个通向文明进化的狭窄门洞。在那个显得拥挤的阅览室里,她第一次提出了“借书”的要求,她不再恐惧,因为她将不再是文盲。
小说比电影更有震撼力。作家毕飞宇就说莫言曾对他说过,最好的小说一定是叫人欲哭无泪的。而《朗读者》就是这样的一部小说。而对于电影,还有一个让我觉得疑惑的地方:汉娜明明是不识字的,影片中却是由于汉娜写的一手好文章而要把她调去后勤办公室当文员,汉娜不得不离开。我很纳闷,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人如何会写报告?也许有人会说,汉娜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伪造“自己写的报告”。可我们都知道,汉娜不愿让别人知道她是文盲,她总是独来独往,交际圈子很单纯,谁能帮她呢?她又怎么会让别人帮让她呢?
正如老师您所说,这部小说很值得去细细研读,但我的文学支撑还不够,还有许多有疑问的地方,原著已经读了两遍,电影也已经看了两遍了还是没有弄懂。也许要再多读几遍,并且加深一下理论知识的学习,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吧。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尽管花费很多时间记语法规则,做练习题,但成绩却仍然不理想。其原因何在呢?就在于他们没有重视“ 读 ”。中国有句古话:“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 ”。从这句话里我们不难悟出读书重要性的道理:不仅有助于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1、激发兴趣、形成习惯
在初学英语阶段,尤其对初一学生来说,朗读是十分必要的。在英语早读课上,我创设各种方法让学生朗读而不使其感到厌倦。如:将每一节早读课划分成几个时段,每一个时段都提出具体的任务和目标。(1)全班学生集体朗读短文;(2)将班级分成Red Class 和 Green Class两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读课本中的对话,然后再交换角色朗读;(3)我读问句,学生读答句或者学生读问句,我读答句;(4)我说汉语,学生译成英语等等。总之,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读英语的兴趣,更充分地利用好早晨这个大好时光。实践证明,在朗读的过程中,一些胆怯的学生不但打破了“ 开口关 ”,大胆地进行练读,而且还渐渐地掌握朗读的技巧,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养成了朗读英语的良好习惯。
2、加强记忆,培养语感
学习需要记忆,尤其是英语学习需要重复记忆。“ 重复是学习的母亲 ”。不断地朗读即便重复,但它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曾经有位同学考试后对我说:“ 老师,有一选择题我不太有把握,我反复地把这道题读了几遍,一直把它读得顺口了才将答案定下来。结果,我选对了”。这表明她对这句话有了语感,是朗读起了作用,她已形成了良好的语感,进而做到正确地运用语言。所谓“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3、提高口语水平,增强表达能力
朗读具有读的因素,又具有口语的因素。著名外语专家许国璋说过,学外语要眼尖、耳明、嘴勤、手快。只要多读、多记、多写,自有水到渠成之日。许多学生学习外语只精通题海战术,不肯开口,不愿意读,耳不明,嘴不勤,手不快。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口,要求学生出声读,大声读对话、课文。我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注意短语和习惯用法,注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句的用法和区别。再通过模仿录音带中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训练,这样就可逐渐达到用现成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比如说,经常注意读书的学生是不会将 “ What is she ” ? 译成 “ 她是什么 ” ? 也不会将 “ 这本书他买了一周了 ”.简单地译成: “ He bought this book for a week.更不会将 “ 这个城镇的人口是多少 ” ? 译成: “ How many populations are there in this tow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