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网讯(共7篇)
农行老干部们满怀喜悦,先后参观了禹城市糖城广场、糖城新湖,并举行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禹城市农行领导向各位老干部祝贺重阳佳节,禹城农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张风顺向各位老干部汇报了近几年来禹城农行的改革和发展情况。与会老同志踊跃发言,感谢行领导对老干部的关心,盛赞禹城农行在改革和发展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并对农行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性意见。退休老干部吴淑芳曾任禹城农行行政街储蓄所主任,她听到禹城农行近两年来存款大幅度增长,贷款质量优,利润大幅度增加,七年没有发生案件的情况通报后,称赞行领导班子管理有方,领导水平高。
目前, 我国农村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个力图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体系, 主要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九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但是, “农”字号银行支农功能呈现出“边缘化”趋势。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 为邮政储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形成了与信用社两足鼎立的局面。但邮政储蓄只发放小额贷款, 随着存放资金的增多, 这些资金又回流到城市, 使得农村资金供给缺口加大, 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失衡。
二、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落后, 由于资金使用成本极低 (在通货膨胀时甚至为负数) , 形成了旺盛的资金需求。在资金缺乏、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金融部门只能在政府控制下以“配给”方式提供信贷, 这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使农村长期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
2、在国有银行逐渐退出农村市场的情况下, 农信社“一社独大”的局面可以说是一种被动的垄断。现在很多打着“合作”旗号的农信社和合作银行, 并没有合作的实质。合作制必须是在可以相互了解的群体内才可以发挥作用, 而2000年以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 是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 要让一个人口数十万的县内社员彼此了解, 是不现实的。
3、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绩效的高低。当前, 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 信用文化缺失, 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诚信意识淡薄, 导致逃废金融债务现象屡有发生,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制度缺陷, 在于农村延用至今的集体土地所有制度。
三、针对农村金融问题的几点建议
近几年, 我国不断推出改革措施, 积极发挥政府调节作用, 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缺陷。不仅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 彻底免除了农业税, 并增强了对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补贴;而且对农业生产中的信贷资金也进行了财政贴息, 对一些重要农业保险给予支持。今年5月, 财政部发布《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明确通过减免金融机构营业税、所得税等优惠措施, 支持农村金融发展。一些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营业税得以减免, 有助于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通过进一步完善体系, 在机制平台等多方面引导农村金融创新,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来解决“三农”问题。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基于农村经济规模较小、经济主体分散等原因, 农村经济面临较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这使得农村金融业务具有成本高、收益小、风险大等特点。在市场经济下, 金融资本逐利性必然导致其对农村市场的远离。因此, 农村金融发展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支持。
2、加大对民间融资的监管力度
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是一柄双刃剑, 既有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积极一面, 也存在着剥削性、隐蔽性和非合规性的一面。民间融资一旦发生纠纷会产生较大的社会震动, 为了促进民间金融的正确发展, 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规范, 既保护了民间金融的正面作用, 又可以避免其带来新的问题。因此, 必须对民间金融加以监管。第一, 明确监管主体和它的责任。第二, 规范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 在承认民间金融存在基础上, 让它们能够以合法的形式存在。这样, 监管者一方面可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保留和支持, 让监管对象浮出水面;另一方面, 可以把现有民间金融中的高利贷、地下钱庄、非法合会、非法集资等金融中介形式区别开来, 并给予坚决取缔和严厉的打击。第三, 从利率控制入手, 强化对现有民间金融的监管。第四, 对于符合条件的民间金融中介组织, 在取得正规金融中介的实质要件的前提下, 按照一般金融中介的监管方式进行监管。第五, 在大力发展正规金融中介的同时, 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金融从事于对“三农”的金融服务, 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第六, 积极鼓励民间金融参与正规金融中介的贷款。
3、加快农村保险业的推进
从化解农村灾害性风险出发, 加大保险发展力度, 扩大保险对象和保险范围, 努力将保险纳入农村减灾体系中, 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鼓励保险公司进村宣传, 针对“三农”具体情况创新险种。由政府设立全国范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网络和农业保险基金, 特别是洪水、干旱等面积广、影响大的专项巨灾保险;国家要制定政策, 扶持专业性、商业性保险组织在农村开展保险业务, 鼓励他们在农村常设机构, 开办适合农村、农民特点的险种, 根据农民的需求特点, 为他们提供有特色的保险服务, 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多主体的农业保险网络。
摘要:建国以来, 三农问题一直为中央所关注。农村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不断扩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农村金融文化建设得到加强。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三农”问题日益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目前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不能够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因此, 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金融,新农村建设,融资需求,金融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李佩臻:《我国农村金融问题浅析》, 《民企三农》, 2010-07-05。
[2]张余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经济科学》, 2005-05-01。
[3]张蕙显:《村镇银行经营的挑战、机遇和策略探析》, 《江苏商论》, 2010 (1) 。
[4]李颖:《发展壮大农村金融的探讨》, 《经济》, 2008, (3-4) 。
编读往来约稿:
2015年第一期《编读往来》栏目约稿: 主题: “新年寄语”
新的一年,各位同仁对杂志一定有很多期望和祝福。欢迎大家畅谈。注: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 截稿日期:2014年11月30日
金融消费者保护栏目征稿: 内容:各行社在金融消费者保护中的经验、做法、成果等; 体裁:通讯、故事等 字数:2500字以内 实物探析栏目征稿:
内容:各行社在各类具体业务操作中的做法、经验,字数:2500字以内 案例分析栏目长期征稿:
内容:各行社在各类具体业务操作中的做法、经验,字数:2000字左右
2、没有完成信息宣传任务的单位请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3、再次提醒,齐鲁晚报-今日聊城中的几个板块都按市级进行考核,已经发表的省级以上(包括省级)请留好刊物原件以便核对;
4、稿件请勿抄袭,上报的稿件请发送至外网邮箱:sxlshgb@163.com,请按要求改好邮件主题及附件名称;
第一篇 概论
第一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概述
第二章 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新问题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第四章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篇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第一章 创新农村信用社产权组织形式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
第三章 农村信用社增资扩建
第四章 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
第三篇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章 推行农村信用社客户经理制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业务管理工作
第三章 农村信用社营销管理工作
第四章 农村信用社宣传推广工作
第五章 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
第六章 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工作
第四篇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第一章 制度建设综述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稽核制度创新
第三章 农村合作信用社审计制度
第五篇 农村金融监管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第三章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的重点
第六篇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工作
第一章 防范工作概述
第二章 农村信贷风险防范
第三章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
第四章 促进农户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
第七 篇 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管理工作创新
第一章 农村信贷管理工作概述
第二章 农村信贷管理的原则与政策
第三章 农村贷款管理工作成就
第四章 农村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管理工作机制创新
第六章 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制度
第八篇 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创新
第一章 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新思路
第九篇 其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创新
第一章 中国农业银行运作机制改革创新工作
第二章 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创新
第三章 我国邮政储蓄的改革创新
第四章 农村保险改革创新
第五章 构件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第十篇 农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法律和法律性文件
二、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
三、部门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
第十一篇 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理论实践篇
一、明晰产权关系,创新管理机制,加快信用社改革步伐
二、提高服务质量,推进业务创新,狠抓信用社支农成效
三、减少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夯实信用社发展基础
四、转换经营思路,拓展信贷业务、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
五、强化内控机制,做好案件防范,化解信用社内部风险
六、建设信用工程,严格金融执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七、提高员工素质,塑造信合形象,提升信用社竞争能力
八、总结实践经验,推广典型模范,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
农村金融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破解农村等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世界各国都进行了不懈探索。如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一度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其创办者尤努斯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这一模式也面临着困惑,其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中国是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村金融问题更加突出。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如何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提升服务功能,始终是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重点和焦点。
如何认识和化解农信社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怎样提升农信社服务功能使之在破解中国农村金融服务难题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江西省农信社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揭示出一条有效破解“三农”难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之路,被业内称为“江西模式”。日前,中国经济时报就此采访了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肖四如。
作为江西金融系统内有研究员职称的两位从业者之一,肖四如在领导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政府领导者和专家学者兼备的丰富知识与管理经验,在纷繁复杂的现状中,因地制宜,形成了江西省农信社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思路、机制和办法,创造了很多改革发展经验。
农信社的江西模式
据了解,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于2004年5月成立,对全省农信社(含农商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进行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
“2004年,整个江西农信社系统资不抵债额超过100亿元。你要改变面貌,要靠人去改变,当时农信社的员工又是什么人呢?”肖四如回忆当初从省政府副秘书长调任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时的情景,颇为感慨。
“两万三千员工,其中6000个临时工。有大专毕业文凭的不到20%,大部分职工是小学文化、中学文化。那时候银行已经网络化了,我们还是手工记账;烟盒纸上也可以批贷款,按规范、走流程这个概念一点都没有。”
肖四如说,八年来,在着力破解“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低下、人员素质低、业务手段落后、管理基础薄弱”五大历史难题的过程中,江西省农信社不断创新,在持续提升对“三农”和区域经济贡献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八年时间,江西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从420亿元增至2416亿元,增长了4.7倍;各项贷款余额从300亿元增至1524亿元,增长了4.1倍。业务发展速度每年都明显高于全省金融机构和全国农信社平均水平。目前,江西省农信社业务规模在全省金融机构中位居第一,拥有覆盖乡乡镇镇的经营网点2600个,占全省银行机构的近1/2,存款客户占全省成年人总数的3/4,贷款客户占全省总户数的1/4,以占全省17%左右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占全省
90%以上涉农贷款、80%多的下岗再就业贷款、30%多的中小企业和个私经济贷款,已成为江西省机构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规模最大的地方银行机构。
“如果你想在最短时间内在江西寻人,你就找江西农信社。”江西省农信社的职工对农信社覆盖全省的2600多个经营网点特别自豪。
以综合利用信用资源为核心的农村金融创新之路
江西婺源是全国小额农贷的发源地。2003年,国务院作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决定后,作为改革首批试点省份之一,江西在总结婺源等地小额农贷试点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创新,充分发掘农村各类信用资源,推出一系列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信贷服务模式,努力破解农民“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的矛盾。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需求特别是信贷需求,由于经济活动信息掌握不充分、不对称,又缺乏可用于贷款抵质押的资产等,难以满足现行授信条件。但实际上,农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农业项目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果善于发掘和利用农村其他资源,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抵质押物不足问题,完全可能成为真正有效的信贷需求。”
肖四如说,能不能找到其他的方式来增强农村的信用呢?“我发现农民的家族联系、基层组织、农村带头人组织的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办基地,构成了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关系,这些关系都可以变成银行所需要的社会资源,如果变成信用资源就可以取代、替代抵债物品,不可贷就变成可以贷了。”按照这一思路,江西省农信社充分发掘农村地区各类信用资源,努力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肖四如介绍,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江西农信社形成了一套解决信息不对称、抵质押不足的替代机制:充分利用千百年来维系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借有还、父债子还、诚信为本等基础的道德价值观念,通过信用约束、联户担保方式,发展小额农贷、农户联保等特色的信用保证贷款,实现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化服务机构和专业合作组织,以信贷为纽带形成各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信用共同体,创新各种担保方式,构成联保机制分散风险,解决农村经济组织贷款难问题;充分利用政府在引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信用资源,开展金融产品和担保方式的创新。
“通过这些途径,借助农村既有的信用资源,我们找到了抵质押不足的替代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农村信贷授信难题,使各类有效金融需求最大限度得到满足。”肖四如说。
肖四如介绍,在此基础上,江西省农信社根据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及其需求变化,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增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全面推广并进一步提升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产品。江西在全国率先推广小额农贷业务模式,并在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对小额农贷的额度、期限、利率、支持领域等进行全面拓展提升,在更大程度上、更广范围内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同时,利用信贷手段,借助基层组织力量,广泛深入开展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活动,对文明信用农户
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的信贷支持和服务,不仅为农村文明诚信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力量,也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了良好信用环境。
二是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题,创新推出了各类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通过发掘各类中介组织、各种专业协会等信用资源,把贷款受益各方组织起来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信用共同体,农村信用社提供授信贷款,从而构建了一种“信用合作+专业合作”的新型信贷模式,有效破解了中小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的抵押担保难题,支持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中小企业和产业经营户发展。
三是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大力创新担保方式、降低信贷门槛、实行优惠利率,支持了一大批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5.48,-0.08,-1.44%)基地、“一村一品”示范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四是策应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按照“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符合规划要求、争取政府支持、严格风险管控”的原则,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农民住房贷款,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建房资金不足难题。
五是积极配合林权制度改革,创新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使林农和林业企业的“资产”转化成“资本”,有效解决了林农和林业企业融资难题,惠及60多万林农和林业企业。
六是积极创新开办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及其他助学贷款,先后帮助数万名农村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一致好评。
七是适应全民创业热潮,与基层组织互动推出了“双带致富”贷款,与团组织互动推出了“青年创业贷款”、与妇联互动推出了“巾帼创业”贷款、与劳动部门联合推出“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等业务品种,适应了全民创业不同层次的资金需要,有力支持了城乡居民创业致富。八是积极与同业展开战略合作,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委托代理机制,将理财、保险、证券等服务延伸到农村地区,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产品单一问题,使广大农民也可便利地享受多样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这套机制的探讨是江西等省农村信用社的创造,也是对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工作的一种贡献。”肖四如说。
江西省农信社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底,江西省农信社累计发放小额农贷1323亿元,农户联保贷款221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13.7亿元,农业产业化贷款246亿元,农村青年创业贷款24亿元,农村妇女创业贷款11亿元,下岗再就业贷款141亿元,林权抵押贷款55亿元,农民住房贷款58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农村金融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过去我国主要是通过财政补助或贴息贷款进行扶贫帮困,助长了贫困群体的依赖心理,弱化了农民的市场观念,导致农村市场发育滞后。开办农村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在非商业化经营带来巨大经营风险的情况下,难以为继。”肖四如说,江西等地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农
村金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市场化、商业化道路,以市场化机制选择金融资源投向,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解决有效运用资金的问题。
肖四如认为,农村信用社既要承担支持“三农”和区域经济发展之责,又要实现商业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由于农村金融具有风险大、成本高的特点,在坚持商业化经营的同时,必须建立长期稳定的风险分散机制和成本抵补机制。但单纯依靠金融机构自身力量解决风险和成本问题,既不可行,也有失公平。建立持续、长效的农村金融政策扶持机制,不仅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发展所必须,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所必须。
为此,肖四如建议,当前,国家要在稳定和延长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综合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继续实施财税扶持政策。对于保障基本金融服务难以达到商业化经营的政策性支农任务,政府应该给予补偿。出台长期的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政策,降低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成本,同时农村金融机构接收、处置抵债资产给予税费优惠,帮助其化解历史包袱。加大县域涉农贷款的增量奖励政策力量,增强金融机构的支农积极性。
——建立农业风险补偿和化解互动机制。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有效分散农业信贷风险。探索财政出资组建担保公司为农业项目贷款提供担保的风险分担机制,通过财政贴息、损失弥补、央行专项票据置换等方式对支农信贷进行风险抵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农户贷款的风险控制与保障能力。
一、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制度变迁
政策性金融, 也被称为国家金融、政府金融等, 是指在一国政府支持与鼓励下,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运用种种特殊的融资手段, 严格按照国家法规所制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 以优惠的存贷款利率或条件, 直接或间接地为贯彻和配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行为或活动。 (2) 由政府主导的政策性金融往往具有政策性、服务性和公共性等特征, 成为了各国政府支持本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措施。
农村政策性金融仍属于政策性金融的范畴, 但农村一词界定了其所服务的范围和对象主要是“三农”。具体而言, 农村政策性金融是指由政府发起、组织为前提,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以配合、执行国家农业和农村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以及农业科技进步政策为主要目的, 在农业及相关领域从事资金融通, 旨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支持、保护农业生产,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种特殊的金融活动。
农业作为弱势产业, 其高风险、高投入、低收益的特征, 使得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处于改革过程中的合作性金融机构难以成为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主要供给者, 政策性金融机构 (政策性金融业务) 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从无到有,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其发展逐步深化。以改革开放作为分水岭, 建国后到1978年这段时期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与之相适应, 金融管理体制也必然是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这一时期, 我国的金融体制高度集中统一, 农村金融活动实际上是在人民银行的统一指令下进行, 并无政策性金融和非政策性金融之分。在这种“大一统”的金融体制下, 人民银行实际上是以中央银行、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结合体的形式存在的, 经营包括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务 (3) , 其中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主要就是支持农业生产。 (刘梅生, 2007) 这种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业务) 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系。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这一时期的所有金融活动都可以理解为政府调控下的金融行为。此时的人民银行独揽了所有一般金融和金融管理职能, 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又办理各项具体业务。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和其他一切金融业务一样, 都由国家进行信贷决策, 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经营和管理 (4) 。
2. 计划性的金融运作模式。
在计划金融运作模式下, 所有的农村金融活动都是在人民银行的统一指令下进行的, 并没有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之分。贷款的方式是由银行和信用社根据国家的生产计划, 将生产所需资金按计划直接拨发给公社和大队, 计划到期后, 再从社队收回。
3. 金融机构职能的机关化。
计划性的金融运作模式, 银行没有任何运营资金的自主权, 完全按照政府的计划指令发放贷款, 基本上如同政府机构中的一个行政部门。存贷款利率形同虚设, 既不反映供求关系, 也不反映行业利润水平, 只算政治账, 不算经济帐, 基本上实行固定利率, 往往若干年才变动一次。在存贷款上实行收支两条线, 存款不考核, 贷款给指标, 按指标放款 (5) 。
4. 农业银行的“三立、三撤”。
为了打破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模式, 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 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银行经历了“三立、三撤”的曲折发展历程。1951年8月, 成立了农业合作银行, 其任务是专门办理国家各项农业财政拨款和一年期以上的长期贷款。农业合作银行只设总管理处, 未设立分支机构, 总管理处又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 因此, 实质上还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业务, 于是在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精简机构过程中被撤销;1955年3月,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农业银行, 负责吸收农村各项存款, 办理农村的长短期贷款和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拨款与监督等业务。但由于当时财政拨款仍由中国建设银行负责, 农业长期贷款由于国家没有拨给资金无法展开, 相当一部分金融业务还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 所以农业银行实际上是个“农贷银行”。由于管理体制和业务职能均未理顺, 造成了许多人为的矛盾, 于1957年4月再次被撤消;1963年10月, 经国务院批准再次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其任务是统一管理财政部门直接拨付的各项支农资金和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各项农业贷款, 统一领导农村信用社。其机构一直设到基层营业所。这次设立没有解决好营业所“代理”和“双轨”问题, 部分业务划转纠纷依然存在, 给干部管理、业务分工、账务处理带来很多困难, 终于在1965年11月再次并入中国人民银行 (6) 。农业银行的发展经历表明:第一, 包括政策性金融在内的农村金融都是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第二, 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始终需要一个独立的、专门的农业金融体系为其服务;第三, 无论是农业政策性金融, 还是农业商业性金融, 在产品经济条件下, 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第四,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部门权力是不容分散的, 不允许有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 (7) 。
由此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 尽管存在着相关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 但在计划经济的运作模式下, 难以达到政策性金融配合政府农业政策目标和意图, 起到支持、保护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收入提高, 改善农村生活的作用。因此, 改革开放之后, 农村政策性金融成为金融改革的一个重点。大致来讲, 以1994年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为标志, 改革开放后,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可以分为国有专业银行分散管理和以农业政策性银行为主的多元化发展两个阶段 (刘梅生, 2007) 。
第一阶段:国有专业银行分散管理阶段 (1979—1994年) 。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也逐渐拉开了序幕, 改革首先从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的分离开始。1979年1月, 为适应农村改革需要, 中国农业银行恢复设立;同年3月, 为适应对外开放, 中国银行从人民银行中分离, 成为外汇专业银行;同年8月, 隶属财政部、主要从事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设银行从财政部部分分离, 并于1983年5月正式成为专业银行;1984年1月, 中国工商银行设立, 人民银行中的工商业、居民储蓄等由工商银行经营。随着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成立, 人民银行转变为真正的中央银行, 政策性金融的任务转移到了专业银行。其中, 在农村政策性金融领域, 农业银行当时承担大部分粮棉油的贷款、扶持贷款、种子工程等;建设银行当时承担了农业基本建设和基础领域的贷款;工商银行承担了部分粮油收购贷款和国家的主要农产品筹备贷款;中国银行承担了农产品的进出口贷款。1982年还恢复了农业保险, 先后主要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实行低保额、低收费的政策性保险。这段时间各专业金融机构分别承担了部分的政策性金融业务 (8) 。
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成立, 打破了中国金融领域“大一统”的格局, 促进了金融领域的竞争和发展。其中, 四大国有专业银行根据各自不同的领域, 承担了相应的农村建设资金和农产品收购资金的供给, 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但这种国有专业银行分散管理的模式也存在很多弊端, 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农村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农产品供应的大幅增加, 需要与之相应的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收购资金, 而收购资金又由多家专业银行分别供给, 管理混乱, 挤占挪用现象层出不穷, 使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迫使中央银行不断增加基础货币的发放;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同时经营, 削弱了银行经营的自主性, 影响了经营效益, 制约了其商业化进程 (9) 。因此, 只有尽快进行金融组织体系的改革, 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 成立专门的农村政策性银行, 使农村金融服务规范化, 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宏观调控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第二阶段:以农业政策性银行为主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1994年至今) 。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国有专业银行身兼二任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金融发展的需要, 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1993年12月,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以下简称“农发行”) , 以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等业务中的政策性贷款, 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 接管现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农业政策性贷款 (债权) , 并接受相应的人民银行贷款 (债务)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后, 中国农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1994年4月, 国务院发出《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通知》, 批准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章程和组建方案。同年6月, 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都将其所承担的有关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划给了农发行, 农发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农村政策性金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 农村金融其他相关业务也在快速成长。1999年, 成立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对部分农业政策性不良贷款进行了剥离;2004年, 保监会启动了农业保险, 先后有了安信、安华和阳光三家不同经营模式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 开展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为政府代办, 以及直营等多种形式。2005年以来探索建立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农业政策性担保公司, 为当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贷款提供担保 (10) 。初步形成了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 包括保险、担保资产等业务类型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
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 农发行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 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和经批准开办的涉农商业性金融业务, 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发行自成立以来, 也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4年成立到1998年3月, 为农发行发展的初级阶段。逐步完善农发行组织机构体系, 实现业务基本自营, 充分保障粮棉油信贷资金的供应, 同时也开展了农村扶贫、农业开发以及农业基本建设的技术改造方面的工作;1998年3月到2004年7月为专门从事粮棉油收购信贷资金封闭管理的阶段;第三个阶段, 2004年7月到现在为农发行转型阶段, 着力按照现代政策性银行的要求进行发展, 更好地履行政策性银行的支农, 支农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 以农业产业化信贷为一翼, 以农业和农村中长期信贷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格局。
二、中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制度变迁
商业性金融是各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性金融机构是指以获得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负债业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 作为最后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革但仍未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 若算上其前身 (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 , 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 在这期间, 从无到有、从政府直属机构到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银行体系, 即银行不划分专业系统, 各个银行都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而使中国人民银行成为既办理存款、贷款和汇兑业务的商业银行, 又担负着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中央银行。在此期间, 中国农业银行经历了“三立、三撤”的曲折发展历程。
1978年12月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农村金融的改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逐步形成了以农村政策性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和农村商业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格局。其中, 中国农业银行自1978年至今, 也经历了专业银行时期和商业银行时期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979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恢复农业银行的通知》, 决定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 使其成为四大国有专业银行之一。《通知》规定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务院的一个直属机构, 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管, 作为直属机构, 其业务范围主要涉及财政部的农业贷款等, 盈余按一定比例上缴财政部门, 政策亏损由财政部门补贴。《通知》进一步具体规定农业银行的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支农资金, 集中办理农村信贷, 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 发展农村金融事业。此后, 农业银行的改革步伐逐渐加速, 1980年恢复后的农业银行提出要大力支持农村商品生产的指导方针, 贷款对象也由原来的集体为主转变为以农户为主;1981年, 国家提出农业银行“企业化”的口号;1985年初, 提出要把农业银行转变为真正的经济实体的改革方案;1988年, 为了加快总、分行职能转换步伐, 农业银行对县支行进行综合配套的改革, 要求总、分行扩大县支行管理权限,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以货币经营为中心, 逐步扩大自身业务, 提高农业银行企业化水平。但总体而言, 作为四大国有专业银行之一的农业银行, 此时仍要承担大部分粮棉油的贷款、扶持贷款、种子工程等政策性融资业务, 这种“身兼二任”的经营模式, 严重削弱了农业银行经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的改革迫在眉睫。
第二阶段, 1993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建立政策性银行, 实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首次在法规性文件中明确了农业银行的商业银行地位, 拉开了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序幕。这一时期改革的主要措施有:1993年12月,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以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等业务中的政策性贷款, 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 接管现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农业政策性贷款 (债权) , 并接受相应的人民银行贷款 (债务) 。1994年4月, 国务院发出《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通知》, 批准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章程和组建方案。同年6月, 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都将其所承担的有关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划给了农业发展银行, 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标志着农村金融领域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的分离, 其目标是逐步实现农业银行的商业化。1996年8月, 国务院又作出《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明确要求农业银行要适应新的变化, 努力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 进一步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作用, 并强调要建立和完善以合作经营为基础, 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1997年, 随着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业务的脱钩和分工, 标志着中国农业银行真正进入了由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历史时期。
三、中国农村合作性金融的制度变迁
自1849年德国人雷发巽创办第一家合作金融机构以来, 合作金融已经有近160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组织形式, 合作金融是指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融资方式为基础的金融机构, 其参加者往往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它已成为各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运作中, 各国合作金融机构以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100周年代表大会上产生并通过的“合作制原则”为指导实践的依据和章法。该原则是在1844年“罗虚戴尔原则”和1966年“合作社原则”的基础上而制定的, 主要内容包括:1.自愿和开放原则;2.民主管理原则;3.社员经济参与原则;4.自主和独立原则;5.教育、培训和信息原则;6.合作社间合作原则;7.关心社区原则。
从其含义和指导原则上可以看出, 合作金融机构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 合作金融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按照合作原则, 即自愿、互利原则所组成的金融互助组织;第二, 合作金融是互助金融, 具有不同于商业金融的公共产品特征, 其服务对象限于本社成员, 信贷活动不具有竞争性, 不以营利为唯一和主要目的, 带有扶弱功能;第三, 合作金融实行“一人一票制”, 参加合作金融机构的往往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 实行一人一票制, 而不是商业性机构实行的一股一票制, 更加体现了内部的民主管理原则。这三大特征已成为辨别合作金融真伪的主要标志。
一般认为,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合会, 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其中, 农村合作基金会已于1999年被取缔, 已有的合作基金会或被并入农村信用社, 或清盘关闭;合会作为民间自发的“草根金融”, 往往具有分散、隐蔽、容易诱发风险和其他犯罪活动、扰乱金融秩序等弊病, 其发展备受争议, 当前难以成为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而农村资金互助社在2006年刚刚批准组建, 其运行状况、功效以及发展前景还有待进一步考察。因此, 农村信用合作社仍被认为是当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实现形式。
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 虽然发展的历史不算长, 但过程却曲折起伏, 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
第一次改革的标志是1983年由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发布, 并于1984年由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该报告提出恢复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的性质, 恢复和加强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 变“官办”为“民办”;要积极吸收农民入股, 增强群众基础, 壮大资金力量, 将信用社和农民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农村个人和集体经济单位均可入股, 但要贯彻自愿原则, 有入股和退股自由;加强农信社的民主管理;强调信用社组织的资金要优先用于农村, 存款除按规定比例向农业银行交提存准备金外, 其余资金信用社有权按照国家信贷政策充分运用, 多存可以多贷, 以加强其经营上的灵活性;逐步取消农业银行对信用社的亏损补贴办法, 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此基础上, 由各个基层信用社组织建立信用合作社的县联社。这次改革促进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 到1995年底, 全国已有独立核算的农信社20219个, 总资产达9587亿元, 所有者权益达632亿元, 其中实收资本378亿元, 各项存款余额达7173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5176亿元。但此次恢复合作金融的改革没有突破行政管理的框架, 管理体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革, 因而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第二次改革的标志是199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 此次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自愿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其改革的主要步骤是, 使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 而由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其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工作, 然后再按合作制原则加以规范。这些措施使农村信用社在股权设置和民主管理等方面逐步向“合作金融”方向回归, 农村信用社与社员关系明显加强, 基本上突破了农村信用社“既是集体合作金融组织, 又是国家银行基层机构”的管理体制。此次改革虽然农村信用社在体制上与农业银行脱离了行政隶属关系, 却承接了大量累积的不良资产。2002年末, 全国农村信用社资不抵债额达3300多亿元, 资本充足率为-8.45%, 不良贷款5147亿元, 连金融机构存在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
银监办发〔2012〕189号
为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体系,立足“三农”需要,坚持市场导向,兼顾发展差异,积极创新“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加快实现富民惠农奔小康,现就实施富民惠农创新工程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工作目标
顺应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和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变化,围绕富民惠农目标,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积极创新符合农村经济特点,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风险防控水平,持续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需求导向原则。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持续提升创新工作的针对性。
(二)因地制宜原则。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兼顾不同主体服务需求的差异性,不断适应“三农”金融服务需求新变化,积极创新易于为百姓理解接受、操作性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三)成本合理原则。坚持市场化原则,紧扣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效开展。加强创新产品服务的成本核算,实行保 本微利,保证业务开展的商业可持续性。
(四)风险可控原则。妥善处理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的关系,严格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做到制度先行,强化人员培训,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三、工作内容
(一)理念创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将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不断创新和丰富服务“三农”和社区的经营理念。以专业化的经营、特色化的产品、差异化的服务、精细化的管理作为农村金融理念创新的基本原则。
(二)组织创新。按照“流程银行”要求构建以农村金融服务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层级的良好信息沟通和紧密业务协作机制,鼓励通过专业支行或事业部方式,加强对区域支柱行业和特色产业的金融服务。
(三)产品创新。根据农村金融服务对象、行业特点、需求差异,细分客户群体,积极开发符合农村经济特点和农户消费习惯的金融产品。加强融资产品创新,满足不同客户的融资需求,科学运用微贷管理等先进技术,开发多样化有特色的农户、商户贷款产品,积极扩大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覆盖面,探索与银行卡授信相结合的小额信贷产品;创新涉农科技金融产品,切实加大对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信贷支持;立足区域经济特点,围绕地方支柱行业、特色产业及其核心企业、产业集群开发产业链信贷产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开发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信贷产品,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升级;加快结算产品创新,根据农村金融客户的融资特点创新结算产品,开发适合农村客户需要的结算工具,提高农村客户结算效率,降低资金在途成本。
(四)担保方式创新。在有效防范信用风险的前提下,创新开办多种担保方式的涉农贷款业务,有效解决担保难问题。扩大抵押担保范围,鼓励法律法规不禁止、产权归属清晰的各类资产作为贷款抵质押物;要因地制宜灵活创新抵押、共同担保、产业链核心企业担保、专业担保机构担保、应收账款质押、商铺承租权质押、自然人保证、信用、联保和互保等贷款担保方式;积极鼓励以政府资金为主体设立的各类担保机构为涉农业务提供融资担保;加强与保险机构合作,探索开展涉农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等业务品种。在全面调查农户信用状况等“软信息”基础上,适当降低担保门槛和抵押贷款比重。
(五)商业模式创新。着力打造适应农村金融服务特点的商业模式,以全面满足“三农”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整合内外部金融服务资源,探索“信贷工厂”、“金融管家”等不同形式,形成完整、高效、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可持续经营的运行系统,实现对农户、商户、农企的标准化、批量化、规模化的营销、服务和管理。
(六)业务流程创新。积极开展流程再造,合理配置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实行限时审批,动态管理授信额度,建立透明高效的信贷流程。探索推行在线审批等方式,对专业化市场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等风险特征类似的客户群体可以探索采用集中授信方式。
(七)服务渠道创新。拓宽授信业务申请渠道,利用通讯、网络、自助终端等科技手段广泛受理客户申请。鼓励有条件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推广农户贷款“一站式”服务,开办自助循环贷款业务。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灵活、便捷的服务方式,逐步扩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范围。
(八)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完善区域信用评价体系,创新农户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农户经济档案,全面记录农户贷款还款情况,加强各类信用信息的收集管理工作,引导增强农户信用意识,为开展产品服务创新打造良好外部信用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省级联社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负责,各相关业务部门参加的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领导小组,组织制订金融创新规划,指导开展相关培训和经验交流,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及时为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金融创新提供全方位的业务指导以及IT系统等技术支持,研发推广区域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由主要负责人牵头负责本机构富民惠农金融创新组织实施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解、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各项工作的牵头与协办部门。
(二)制度保障。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围绕富民惠农金融服务创新,积极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成熟的业务管理技术和经验,对各业务条线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和优化。对于新推出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内部管理制度,条件成熟的应制定产品手册。
(三)机制保障。一是创新风险机制。坚持“内控先行、简便有效”原则,采取“人防+技防”方式,创新风险管理技术方法,规避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通过创新担保方式、银保合作等,有效缓释和转移信用风险。二是创新定价机制。要按照收益全面覆盖风险和成本的原则,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及其风险特征,实行灵活的差别定价,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对信用记录良好的“三农”客户,可采取贷款利率优惠方式进行正向激励。三是创新激励机 4 制,建立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专项奖励制度和免责机制,充分激发员工创新潜能。监管部门要从实际效果出发,建立农村金融创新科学评价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支农服务评价和监管评级的重要内容。
(四)人才保障。积极引进、培养创新人才,建立高效实用的营销队伍,在人力资源方面对金融创新工作予以倾斜,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创新体系奠定基础。省级联社要加强对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培训,集中辖内创新人才资源,建立一支熟悉“三农”和现代金融业务的复合型创新专家团队,充分发挥省级联社的金融创新平台作用。
(五)科技保障。要建立先进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数据分析与挖掘,细分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要建立健全与内部控制相适应的创新型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保证新业务顺利推广,风险监控及时到位。
【中国农村金融网讯】推荐阅读:
加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07-19
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历程07-03
“中国农村土地改革”调研07-10
中国农村环境调查报告09-22
中国农村的发展前景10-06
浅析中国农村教育的失败原因09-09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10-02
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06-14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11-13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