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专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图书馆专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图书馆专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1

2009年7月,我完成了大学本科的学业,从XX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毕业。并于同年7月参加了工作,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静心回顾这两年的学习和工作生活,我收获颇丰,下面从专业技术角度,将我这两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和学习情况

这两年里,在主任的领导下,在同事的帮助下,我对图书馆的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也真正地了解图书馆的工作,以下是我在这段期间的主要工作内容。

1、图书馆日常工作

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包括读者接待、图书借还、阅览室管理、新书的预订及验收、图书馆网站的日常维护及更新等工作。其中,图书馆注册读者达到820人,接待读者6634人次,图书借阅2274册次,上架书刊6589册,新书预订611册,新增中文图书691册,阅览室上机6037人次,阅览室上机总机时9124.45小时,流通值班2250小时,藏书利用率达到2.2%,读者到馆率达到76.78%,并且,图书馆网站数据统计每日更新,两年来,图书馆网站总访问量超过1万次。

2、数据库

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建设继续加强。图书馆目前的数据库包括正式开通的数据库有7个:中国医药知识仓库(CHKD)、万方数据库、书生电子图书、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及SinoMed、外文期刊数据库(即北京地区医院外文期刊资源共享全文数据库)、康健西文(FMJS)、医学多媒体;试用的数据库有3个: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及超星读秀、医知网、OVID数据库。数据库工作包括日常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库更新及维护。

3、报刊工作

我馆共有中文期刊226种,报纸27种,共上架期刊2537册。并且,我馆进行了装订过刊的工作,其中装订中文期刊523册,外文期刊202册,全部上架。

3、图书馆开办的活动

图书馆共举办读者培训8次。其中,开办的数据库介绍及使用培训3次,分别为超星数字图书、康健西文、医知网;开办的无线网络培训5次。参加培训总人次超过100人次。

图书馆举办书展1次,书展展示了医学专著、考试用书、科普读物、中医专著、图谱、医学人物传记、畅销图书等多个类别的图书上千册。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个人的不足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两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差距。工作经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创新思路,提高工作效率。

2、人际沟通能力有待提高。在工作中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比较薄弱,人际沟通能力不足,这极大的限制了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我要克服这个缺点,积极的融入到工作中去,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XXX

图书馆专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2

1 图书采集工作的地位

专业科技图书馆图书采集工作在整个图书馆工作环节中, 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决定着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专业科技图书馆的藏书是图书馆工作的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藏书建设是对图书馆藏书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务等工作的全过程。图书采集工作是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基础性工作, 它决定着图书馆的藏书特点、藏书结构以及藏书的补充和剔除等一系列工作。各类型图书馆必需根据本馆的服务任务和读者群体的需求, 选择适合的馆藏图书文献按学科设置、图书类型、图书语言文种及图书的水平深度来收藏。本馆作为专业科技图书馆, 图书采集工作的地位在图书馆各工作环节中尤为重要。本院设计需要使用各相关专业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必需重视更新设计规范、标准, 否则将会直接影响设计任务的质量。本馆主要是围绕前述18大类学科专业来设置收藏图书的文献, 藏书是具有针对性、选择性、专业性、系统性、集中性的。本院的设计科研工作是以有色金属设计为主体及其它相关各个辅助专业组成的, 因而它所收集的图书文献, 主要是围绕有色金属设计方面的各专业知识进行的。

2 图书采集工作的任务

图书馆的图书采集工作有两层含义, 它包括两方面的工作内容“采购”与“访问”。图书馆图书采集工作的具体工作任务, 第一是:根据各类图书馆的藏书特点、藏书原则、藏书结构等, 选择图书馆所需要的藏书类型特征和范围;第二是:通过对各类图书馆的读者群进行访问、收集反馈信息、调研分析等, 对读者所需图书进行采购与收集。本院图书馆, 图书采集的任务就是满足本院的科研、设计、咨询等工作, 图书采购则以有色金属设计的各个相关专业为藏书重点。为此本馆制定了《科技图书、期刊管理办法》, 对图书采购的范围、数量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有了上述管理办法, 才能确保图书采购工作任务能高质量地完成。

2.1 图书采集工作的“采”

专业科技图书馆的采购工作和公共图书馆、院校图书馆等图书馆的采购方式差别不大, 馆藏图书的来源都是包括:购入方式和非购入方式两种类型。图书的购入方式是各类图书馆藏书的主要来源。专业科技图书馆采集工作中“采”的工作内容包括购入方式和非购入方式: (1) 购入方式: (1) 现场选购, 图书馆采购人员直接到书店选购。 (2) 预定, 图书馆采购人员通过科技新书目、出版社书目等信息, 向书店和出版社预定。 (3) 邮购, 图书馆采购人员根据所收集到的邮购的书目信息, 通过邮局以个人汇款的方程汇出, 向书店、出版社、标准站等, 购买所需图书。 (4) 委托代购, 本地没有的书刊, 委托设计人员就出差之便在外地购买的图书;或者对某一类书刊长期委托外地书店购买。 (5) 复制书刊, 对一些罕缺、孤本的书刊进行复印提供给设计人员使用。 (2) 非购入方式: (1) 交换, 各个系统之间、各图书情报部门之间、各类型图书馆之间等, 进行专业技术、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图书资料的交换。 (2) 赠送, 接受设计人员个人或团体的赠送。

2.2 图书采集工作的“访”

图书馆馆藏图书的采集工作除了选购图书、采购图书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就是图书需求的访问工作, 采集工作人员要对各类型图书馆的读者群进行有关需求信息的访问。它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为读者群提供书目信息、收集读者反馈信息、收集读者借阅情况、综合调研、统计分析、选出读者需要采购的新图书和需要补充的藏书。如本馆的图书访问工作, 根据本院工作任务的着重点是以有色金属设计为主体, 并配合其它相关各个专业组成。它所需要收集的图书文献, 主要是围绕有色金属设计方面的各专业知识进行, 并订阅了《科技新书目》发放给各个处室。因为本院的设计任务对各相关专业的设计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更新情况的收集是重中之重, 所以还订阅了《工程建设标准化》为设计人员提供新的规范、标准的相关更新信息。设计人员及专业负责人会及时把需要购买及分发的图书、规范、标准的信息反馈给图书访问人员, 以便访问人员会做好相应的采购工作。

3 图书采集工作流程

专业科技图书馆图书的采集工作包括三个级段, 第一阶段是选书、第二阶段是订购、第三阶段是验收。选书是图书馆采购的前期工作:包括 (1) 向读者群提供收集到的各种书目信息; (2) 回收读者群反馈信息; (3) 采集人员根据本馆的藏书原则、采购的管理办法等等, 对书目进行初选。初选之后要进行图书的查重, 查明是否有已购买过的图书, 避免重复采购, 造成资金和资源浪费。查重完成然后再进行图书的复选, 复选完成就可以根据本馆的需要选择采用适当的购买方式和渠道进行图书的订购。订购的图书到馆后, 要及时对图书进行验收工作, 要拆包核对发票、核对送书清单、核对图书册数和数量等, 如有不符的情况要及时和相关来源沟通进行纠正, 最后到财务对购书款按规定报销、付款, 图书采访工作流程至此基本结束。

4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采集工作

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图书馆各项工作环节都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和新挑战, 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并起到了推动图书馆事业迅速发展的作用, 同时, 图书馆采集工作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传统的图书采集方式向利用网络采集图书的方式发展:采购图书的模式由原来的从实体书店采购的模式向从网上书店采购模式发展、采购的图书载体也由原来的单一的纸质图书向多种载体形式发展、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由原来的实物馆藏向实物馆藏和虚拟馆藏并存发展、图书访问工作方式也由原来的走访收集反馈信息向利用局域网络发布信息和收集反馈信息的方式发展。

4.1 网络环境下图书采购方式的变化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电子商务 (electronic commerce) 的迅速发展, 网上商店的兴起, 网上购物已走进人们的生活中。电子商务是基于因特网 (internet) 的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 其特征是商务活动在因特网上以数字化电子方式完成。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 实现整个商务 (买卖) 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电子商务分为12类交易模式, 网上书店的交易模式为B2C (Business to Customer) 的交易模式, 它是由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随着网上书店的出现也使得图书馆图书采购方式发生了变化, 由原来从传统图书实体店采购图书的模式向更多地利用网络技术采购图书的模式发展。网上书店有许多, 要根据各类型图书馆藏书的特点选择适合各自图书馆图书采购任务需要的网上书店, 专业科技图书馆图书采购主要是采购科技类图书, 一般都会向相关的网上书店:卓越亚马逊:http://www.amazon.cn;当当网:http://www.dangdang.com;京东商城:http://www.360buy.com;希望书店:h t t p://w w w.h o p e b o o k.n e t;中国科技金书网:http://w w w.golden-book.com等等, 进行网上图书的采购。

4.2 网络环境下图书采购的载体变化

当前,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图书的藏书载体形式也发生了多样化的变化。图书馆入藏的大量传统书刊仍然是纸质的出版物, 以纸质的图书、期刊、报纸为主。而现今若干图书、期刊的出版物, 都拥有了电子出版物:光盘、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电子期刊等, 并且已逐步拥有电子版、网络版、以及虚拟的馆藏资源, 图书馆的入藏书刊类型正在逐渐改变, 除了入藏纸质的书刊外, 还需要入藏一部分电子版及网络版的书刊资料。图书馆除了要有自己的实物馆藏资源以外, 还需要补充采购一些虚拟的馆藏资源提供要读者阅读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如本馆除了拥有自己的实物馆藏资源外, 还购置了中文科技期刊数字期刊, 在一定成度上满足了设计人员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阅览的需求。

4.3 网络环境下图书采购的流程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采购交易过程, 主要是通过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下进行交易, 它类似于生活中的实体的书店, 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它是利用电子商务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各种手段, 来完成买与卖的虚拟交易过程。网上图书的采购工作流程:首先图书采购人员应选择好适合本馆采购任务的网站, 需要申请个人的支持网上支付的银行卡 (银行储蓄卡或者银行信用卡) —以个人的名义进行网站用户注册, 注册完成后才能够进行网上图书采购的交易。然后, 就可以登陆网站的网上书店搜索查找需要的各种图书━先预览图书—选好就下定单—付款 (使用支付宝) 并开据发票—图书送达—财务报销, 网上图书的采购工作就基本结束。网上购书的工作流程非常方便, 又能提高图书采购的工作效率, 只需要有网络和计算机就能完成在网上采购图书的工作。

4.4 网络环境下图书采购的特点

网上采购图书的特点: (1) 网上书店能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 在图书采购的方式上使得图书采购不受地域、时间地限制。而且图书种类多、信息丰富, 可以买到当地没有的图书, 每一本书都有封面、内容提要、图书目录、购买者的评论等等, 内容非常直观方便采购人员对图书的了解。 (2) 订购周期短, 一般快递四五天就可以收到新购的图书, 和传统图书采购比大大缩短了购书的时间, 能在短时间里为读者提供新的图书提高了购书的效率; (3) 图书的折扣往往比实体书店更低些, 并且还能包邮寄费, 可以节约购书的资金和邮寄的费用; (4) 支付方便, 用个人的信用卡或银行卡开通网上交易利用支付宝就可付款。

4.5 网络环境下图书访问工作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 许多单位、院所、学校等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局域网络, 如何利用局域网络这个平台对读者做好图书收集和需求信息采访工作, 本院在利用局域网络进行图书的采访方面做了一些具体、有效的工作。利用了本院的局域网络在OA办公管理系统中对图书书目进开展了推荐服务。图书馆的采访人员把每一期专业科技新书购书目录, 经过收集、整理、扫描使其更为专业化、专题化, 发布在公告栏或放置在特定文件柜中, 供科研、设计人员查看。利用《新书目》电子版的信息, 下载《新书目》的每一期数据, 并结合本院的藏书原则及《科技图书、期刊管理办法》对图书采购范围的规定, 对电子版图书书目信息数据进行编辑利用。并放置在OA办公管理系统的公告栏或文件柜, 提供给设计人员阅览, 从而进一步、多渠道为设计人员提供了购书的书目信息。设计人员有需要购买的图书, 也可通过网络、邮箱、电话等通讯工具及时反馈信息给图书采访人员;同时, 各处室科研、设计人员或课题负责人, 也可以向工作人员推荐各专业参考书目。本馆对新出版的标准、规范、设计手册, 有新的代替标准和规范时, 可以及时收集、加工、整理, 并通过新书目的形式向科研、设计人员通报。同时, 科研、设计人员有需要的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 也便于及时进行反馈, 以便图书馆采访人员能及时掌握科研、设计人员的需求, 提高专业科技图书馆馆藏质量、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5 结语

专业科技图书馆图书采集工作是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图书馆工作环节。其中, 图书的采购工作与图书的访问工作在图书采访工作中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二者共同的目的都是为科研设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图书和高质量的服务。专业科技图书馆馆藏图书载体也由原来的单一型式, 变为多样的载体型式, 传统的图书采集工作方式也在向网上采集方式发展。虽然, 网上采购图书的模式很适合科技专业图书馆, 但是对一些设计规范、标准等专业性很强的图书, 还是需要通过传统图书采购模式进行购买。专业科技图书馆图书采购方式只能是传统采购模式和网上采购模式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作为专业科技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人员, 为科研设计人员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图书及相关信息必然是无止境、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沈继武.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7.

[2]冯昊.浅议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工作[J].有色金属设计, 2011 (1) .

高校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 专业技术 岗位聘用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114-01

2008年6月起,河北省高校开始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4月开展了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各高校以省人事厅关于《河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冀人发[2007]76号)和《河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办法》(冀人发[2003]8号)、冀职改办《关于做好全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的通知》(冀职改办[2009]83号)及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河北省省属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冀教人[2008]2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始制定和实施聘用办法。

在上述文件中,对相关问题的处理已经有了明确的意见,但因各高校的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缺编或超编、“双肩挑”、以工代干和因院校合并而产生的非高校系列职称等问题。经过对省内十几所大学相关资料的研究,笔者认为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中主要是解决好的问题有“双肩挑”问题、政工系列职称问题、主系列和辅系列职称指标的分配问题和各级岗位的任职条件的制定,解决好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方案也就基本完成了。另外,在本校聘用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和民主的原则。

1 “双肩挑”岗位设置

我国高校“双肩挑”人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双肩挑岗位设置应根据岗位职责特点区别对待,首先确定什么样的岗位设置为双肩挑岗位,然后确定其基本聘任条件。在管理上,建立以竞聘上岗方式的选任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岗位转换的过渡机制及行之有效的培养提高机制。一般应将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人事处及各二级教学单位的负责人及主管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岗位设置为双肩挑岗位,另外与技术相关密切的管理岗位如财务管理、工程管理、科研和教学管理岗位也应适当设置“双肩挑”岗位。除岗位设置中明确为“双肩挑”岗位之外,其余管理岗位上严格限制双肩挑。

2 政工系列职称问题

政工系列职称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省市在事业单位进行政工系列职称评审的,因政工系列职称是为企业而设置的,在事业单位进行政工系列职称评定从开始就有很多不同的意见。经河北省政府及人力资源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在事业单位以后不再进行政工系列职称,现有政工系列职称人员以后逐步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这就要求在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时应留有余地,为政工系列的下一步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做好基础工作。另外,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出台事业单位政工系列职称人员的转评和如何对待的相关规定,为继续深化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制度改革做好前期工作。

3 主系列和辅系列职称指标的分配

高等学校的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包括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职责和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工程实验、图书资料、编辑出版、会计统计、医疗卫生等专业技术岗位为辅系列岗位。两个系列之间比例的确定应按照职称主系列所占比例高、等级高,辅系列所占比例低、等级低的原则进行聘用,辅系列一般应低于本职级最高等级岗位。在主系列之外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对于学校科研水平比较突出的,经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组织批准,可聘用在本职级最高等级岗位。

4 各级岗位的任职条件的制定

在首次聘用中专业技术各级岗位任职条件的制定是最重要的工作,其不同于职称评审,也不同于简单的工资晋升和评奖评先,此项工作即要肯定聘用人员以往的工作业绩,也应该在方案中明确今后的导向。经过对河北省省内及省外几十所高校岗位任职条件进行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1)任现职务年限应做为首要条件做出规定

在职称评定和工资晋升政策中,年限都是第一要限制的条件,此做法有其科学和理论基础。按照职称评定相关文件中一般五年可以评定上一职级职务的规定,根据本校的现在本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具体情况,科学制定各级岗位任职年限限制,在满足任职年限的同时需要满足相应科研和教学业绩条件,即要保证任职年限长者的优先权,又要有意识鼓励科研才教学业绩突出的人员的脱颖而出。

(2)科研和教学业绩应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科研和教学业绩是高校衡量和考核专业技术岗位特别是教师岗位的最好尺度,在条件制定时应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但在各级岗位条件制定时科研业绩和教学业绩应区别对待,如在正高级岗位应突出科研业绩的重要性,在副高级岗位条件中科研业绩和教学业绩并重,在中级及以下岗位条件中注重协作能力,然后是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3)个人荣誉应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个人获得上级部门的荣誉是对个人过去工作优秀的鼓励,从很大程度上表明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是比较优秀的,也体现了个人与集体之间较好的协作能力,在中级及以下岗位中应将个人荣誉做为聘用条件,建立年轻人争先争优和上进的导向,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等都应该做为条件之一。

(4)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坚持制定的原则前提下,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个人提出的意见应在对全局考虑的基础上提出更人性化的条件,如临近退休人员没有机会去争取,可以适当考虑照顾。年轻人则不应给予太多荣誉和优先条件,建立鼓励其进步的导向。

5 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和民主管理的原则

开展首次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上级政策及文件中有明确规定,留给高校的就是操作环节,而操作是最困难的工作,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重要环节。在工作实践中表明,只要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和民主管理的原则,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加强政策宣传、成立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和聘用工作评议委员会等相关组织、建立各组织之间的有效制约机制、认真落实回避制度、坚持评议结果公示、保持公正复议等工作要点是保证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顺利实施的法宝。

结束语:做为高校人力资源的一名管理者,在组织和和实施了本校首次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用工作的基础上,笔者对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提出了实施方案的设计思路和执行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其设计思路应该在坚持公平合理原则、支持重点和学科倾斜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协调一致原则的基础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贯穿其中,希望能得到各位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同仁和各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认同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人事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2007,5.

[2] 教育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2007,5.

[3] 郭新言.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中的民主实践[J].中国人才,2008,(8):62-63.

[4] 张宝玲,王傲珩,贺丽君.论高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制度改革[J].药学教育,2009,(1):16-18.

图书馆专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4

图书资料基础理论

填空题

一、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二、一般的图书馆计算机系统都由五个系统组成:

三、文献的整体化特征,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色弱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表现在:

四、文献采访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手段进行文献资源的网上采集,工作过程包括:论述题

一、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内容和手段将不断 拓宽和提高,论现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哪些?

三.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四、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五、假设你是一名文献采购、典藏人员,你认为应具备哪些素质?

图书资料基本技能

填空题

一、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

二、公共信息查询的检索方式有:

三、图书馆内部管理中的各种信息,图书馆对读者公开的各种信息可以通过哪些功能及时发布出去:

四、按主题法基本原理的差别,一般讲主题法分为:

论述题

一、简述图书馆自动化的作用和意义。

二、论述电子出版物的概念和特点。

三、《中图法》的作用。

四、文献标引工作的五个基本步骤。

图书馆专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5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资料系列 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

评定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工作规定;精通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关学科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解决和处理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及技术难题,工作业绩显著;公开发表、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学术造诣高,较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获取本专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有组织、指导本专业业务工作和培养下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是本专业学术、技术带头人。

第一条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事图书资料专业中外文书刊采编、借阅、参考咨询、文献开发、图书馆学研究与辅导、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工作,申报研究馆员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 之一的,不能申报:

一、从申报当年往前推算,在申报条件规定的资历年限内,有过考核不合格的;

二、申报过程中有伪造学历资历,或业绩成果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等严重违纪行为,从申报当年起5年内不得申报,累计两次的,终身不得申报;通过上述手段骗取专业技术资格的,撤销其专业技术资格并自撤销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报;

三、受到记过以上行政处分,在处分期内的。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第四条 外语条件

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达到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下列情形

组规定的要求;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达到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规定的成绩模块;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六条 继续教育条件

任现职以来,完成本部门、本行业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

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以来,在图书资料专业某一学术领域有显著的研究成果,每年必须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任务,有指导下级专业技术人员或到基层开展技术服务、人才支持工作的经历。

一、从事文献信息开发、研究专业技术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熟练运用中外文各类工具书及文献检索方法(含传统手工方法和机器检索方法)从事各类高难度参考咨询服务或用户辅导工作;

(二)能够准确分析判断文献信息的价值及其优劣,独立进行信息加工整理和研究;

(三)主持并参与大型书目索引编制工作,撰写高质量提要、文摘、注释和综述。

二、从事文献采访、编目专业技术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持或主要参与制定、修订文献资料采访工作条例或规章,在确定文献类型结构、入藏品种及其比例、复本数量等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熟练运用分类法、主题法、编目法、排检法等方法,主持或主要参与自治区级以上的专业规范、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或主要参与组织、实施全国或地区性重大采编业务建设项目;

(三)精通图书采访、编目工作全过程,具备总审校能力。

三、从事读者服务专业技术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全面主持或指导读者服务工作;

(二)熟悉馆藏文献,能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推荐和阅读辅导,编制重要推荐书目和撰写书评等;

(三)主持2项以上重大服务项目,或指导过2名以上能胜任参考咨询工作的业务骨干。

四、从事技术开发与服务专业技术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持数字资源建设、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应用等技术工作,承担大型系统可行性分析、总体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

(二)主持或主要参与制订省级或本地区图书资料部门的发展规划,对本专业技术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五、其他图书资料专业岗位人员,可比照上述四类人员的条件执行。第八条 业绩成果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的主要完成人;

二、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或专业工作项目的研究,独立或主持完成较高专业水平的工作项目或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项目1项以上,并经验收合格。参与名次规定为:国家级项目的前5名,子项目的前3名;省(部)级项目的前3名,子项目为主持人;市(厅)级项目的主持人;或主持完成本单位科研课题或专业工作项目3项以上。

三、具备下列条件之二项以上:

(一)主持完成技术开发、文献信息开发、读者服务项目3项,取得显著效益,经有关专家认可;

(二)主持或主要参与制定大、中型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业务工作标准、规范、规章及业务管理制度,其中5项付诸实施,效果显著;

(三)在业务改革、技术创新方面业绩显著,在图书馆界取得领先水平,经专家鉴定认可和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推广应用;

(四)参加过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和成果的评审,或应邀出席过省级以上本专业学术讲学工作,对培养本专业研究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五)有重要的调研报告被区域主管部门和机构采纳,对区域和机构图书馆事业发展产生显著影响的。

四、论文入选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第九条 论文、著作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公共图书馆

(一)公开出版独立或合作(排名前二位)撰写有较高学术水平、在业内有较大影响的专(译)著1部。

(二)在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独立或合作(第一作者)撰写有重大学术价值的论文5篇,或学术论文4篇和专业调查报告1篇以上(其中独著不少于3篇)。

二、高校图书馆

(一)公开出版独立或合作(排名第一位)撰写图书情报或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学术著作或专著1部(字数不少于20万字,其中,合作撰写的,本人撰写的部分不少于全书的2/3)。

(二)在图书情报及相关学科专业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独立或合作(排名第一位)撰写学术论文5篇以上,或学术论文4篇和专业调查报告1篇以上,有2篇以上在国内图书情报专业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或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第十条 破格条件

对具备规定的资历条件,但不具备规定的学历条件,或具备规定的学历条件,但未达到资历条件中规定的任职年限的,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破格申报:

一、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

二、获全国性专业比赛个人一等奖1项;

三、获省级专业比赛个人一等奖3项;

四、获省(部)级以上荣誉或专家称号。第十一条 附则

一、凡是符合上述条件规定,可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并按人

事档案管理关系及规定的程序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

二、本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此前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为准。

三、本条件由自治区职改办、自治区文化厅职改办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四、与本条件相关的词(语)解释见附录。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资料系列 副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

评定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工作规定,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能处理本专业较复杂疑难问题,工作业绩突出;公开发表、出版较高水平学术论文或专著;学术造诣较高,能运用一门外语获取本专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有指导和培养下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

第一条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事中外文书刊采编、借阅、参考咨询、文献开发、图书馆学研究与辅导、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图书资料工作,申报副研究馆员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申报:

一、从申报当年往前推算,在申报条件规定的资历年限内,有过考核不合格的;

二、申报过程中有伪造学历资历,或业绩成果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等严重违纪行为,从申报当年起5年内不得申报,累计两次的,终身不得申报;通过上述手段骗取专业技术资格的,撤销其专业技术资格并自撤销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报;

三、受到记过以上行政处分,在处分期内的。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博士学位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2年以上;硕士学位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4年以上;大学本科学历,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

二、从国家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尚无专业技术资格 的人员,按以下学历、资历要求申报:

博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研究生班毕业或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9年以上;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1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

第四条 外语条件

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达到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规定的要求;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达到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规定的成绩模块;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六条 继续教育条件

完成本部门、本行业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

第七条 专业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以来,在图书资料专业某一学术领域有突出的研究成果,每年必须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任务,有指导下级专业技术人员或到基层开展技术服务、人才支持工作的经历。

一、从事文献信息开发、研究专业技术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较熟练运用中外文各类工具书及文献检索方法(含传统手工方法和机器检索方法)从事各类高难度参考咨询服务或用户辅导工作;

(二)较准确分析判断文献信息的价值及其优劣,独立进行信息加工整理和研究;

(三)主要参与大型书目索引编制工作,撰写较高质量提要、文摘、注释和综述。

二、从事文献采访、编目专业技术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参与制定、修订文献资料采访工作条例或规章,在文献类型

结构、入藏品种及其比例、复本数量等工作中发挥主要作用;

(二)较熟练运用分类法、主题法、编目法、排检法等方法,做好本职工作;

(三)熟悉图书采访、编目工作全过程,协助总审校。

三、从事读者服务专业技术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全面主持或指导某项读者服务工作;

(二)较熟悉馆藏文献,能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推荐和阅读辅导,编制重要推荐书目和撰写书评等;

(三)主持1项以上重大服务项目,或指导过1名以上能胜任参考咨询工作的业务骨干。

四、从事技术开发与服务专业技术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参与数字资源建设、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应用等技术工作,承担较大系统可行性分析、总体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

(二)参与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各项规章制度、程序设计和系统维护等。

五、其他图书资料专业岗位人员,可比照上述四类人员的条件执行。第八条 业绩成果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以上;

二、获省级以上本专业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以上;

三、主要参与市(厅)级科研课题或专业工作项目研究3项,并经验收合格;或主要参与完成本单位科研课题或专业工作项目2项以上。

四、具备下列条件之二项以上:

(一)主持完成技术开发、文献信息开发、读者服务项目2项,取得明显效益,经有关专家认可;

(二)主持或主要参与制定大中型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业务工作标准、规范、规章及业务管理制度,其中3项付诸实施,效果良好;

(三)在业务改革、技术创新方面业绩显著,在同类图书馆中处于先进水平,经专家鉴定认可和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推广应用;

(四)主要参与撰写的调研报告被区域主管部门和机构采纳,对区域和机构图书馆事业发展产生显著影响的。

五、论文入选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第九条 论文、著作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公共图书馆

(一)公开出版独立或合作(排名前二位)撰写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译)著1部;

(二)在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独立或合作(第一作者)撰写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3篇,或学术论文2篇和专业调查报告1篇(其中独著2篇以上)。

二、高校图书馆

(一)公开出版独立或合作(排名前二位)撰写图书情报或相关学科专业学术著作或专著1部(字数不少于15万字,其中,合作撰写的,本人撰写的部分不少于全书的2/3);

(二)在图书情报及相关学科专业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独立或合作(排名第一位)撰写学术论文3篇以上,或学术论文2篇和专业调查报告1篇以上,有1篇以上在国内图书情报专业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或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第十条 破格条件

对具备规定的资历条件,但不具备规定的学历条件,或具备规定的学历条件,但未达到资历条件中规定的任职年限的,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破格申报:

一、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奖1项;

二、获市(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

三、获全国性专业比赛个人二等奖以上奖1项;

四、获省级专业比赛个人一等奖2项,或二等奖4项。第十一条 附则

一、凡是符合上述条件规定,可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并按人事档案管理关系及规定的程序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

理,评委会不予评审。

二、本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此前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为准。

三、本条件由自治区职改办、自治区文化厅职改办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四、与本条件相关的词(语)解释见附录。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资料系列 馆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

评定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守工作规定,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取得较好的工作业绩;具有指导下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可运用一门外语获取本专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

第一条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事中外文书刊采编、借阅、参考咨询、文献开发、图书馆学研究与辅导、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图书资料工作,申报馆员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申报:

一、从申报当年往前推算,在申报条件规定的资历年限内,有过考核不合格的;

二、申报过程中有伪造学历资历,或业绩成果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等严重违纪行为,从申报当年起5年内不得申报,累计两次的,终身不得申报;通过上述手段骗取专业技术资格的,撤销其专业技术资格并自撤销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报;

三、受到记过以上行政处分,在处分期内的。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研究生班毕业或双学士学位,并取得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3年以上;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专学历,并取得助理级专业资格4年以上。

二、从国家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尚无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按以下学历、资历要求申报:

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研究生班毕业或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6年以上;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中专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

三、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其专业技术年限超过所申报系列正常晋升年限2年以上,且符合所申报系列评审条件其他规定的,可无职称直接申报中级专业资格。无职称申报仅适用首次取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无职称申报的专业技术年限,应按照申报人实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时间计算,需提供企业劳动合同及对应的社会保险缴费证明或事业单位(含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等)入编或聘任合同等证明材料。具体按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第四条 外语条件

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达到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规定的要求;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达到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规定的成绩模块;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六条 继续教育条件

完成本部门、本行业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

第七条 专业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以来,掌握一定的专业工作技能,每年必须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任务,有指导下级专业技术人员或到基层开展技术服务、人才支持工作的经历。

一、从事文献信息开发、研究专业技术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参与文献信息开发选题、内容分析及实际开发,在一些重要专题开发中发挥骨干作用;

(二)参与文献信息编辑、研究工作,撰写提要、文摘、题录和一般性文献信息专题综述;

(三)熟悉信息产品营销,积极推广传播文献信息。

二、从事文献采访、编目专业技术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熟悉藏书和出版发行情况,参与制定、修订文献资料采访工作规章;

(二)了解分类法、主题法、编目法、排检法等方法,熟悉分编工作全过程,在文献形态描述和内容标引方面起骨干作用;

(三)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整理工作。

三、从事读者服务专业技术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持借阅服务工作,胜任一般性参考咨询;

(二)承担读者调研任务,分析阅读倾向,提供优质服务;

(三)熟练运用主要中外文工具书及文献书目检索方法(含传统手工方法和机器检索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读者服务工作。

四、从事技术开发与服务专业技术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参与制定或实施本部门技术工作总体方案;

(二)了解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应用等技术,并能熟练运用其中一种技能;

(三)解决有一定难度的技术问题,承担程序设计和系统维护等。

五、其他图书资料专业岗位人员,可比照上述四类人员的条件执行。第八条 业绩成果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市(厅)级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奖1项;

二、获县(处)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奖1项;

三、参与完成本单位组织的科研项目或文献信息开发课题2项以上,并经验收合格;

四、独立撰写本单位的业务制度、技术规章、工作细则,或提出业务发展的可行性建议2项以上,并被采纳应用;

五、论文入选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

第九条 论文、著作条件

任现职以来,在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独立撰写论文1篇。第十条 破格条件

对具备规定的资历条件,但不具备规定的学历条件,或具备规定的学历条件,但未达到资历条件中规定的任职年限的,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破格申报:

一、获全国性专业比赛个人三等奖以上奖1项;

二、获省级专业比赛个人二等奖以上奖1项,或三等奖2项;

三、获市(厅)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

四、获县(处)级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以上。第十一条 附则

一、凡是符合上述条件规定,可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并按人事档案管理关系及规定的程序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

二、本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此前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为准。

三、本条件由自治区职改办、自治区文化厅职改办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四、与本条件相关的词(语)解释见附录。

附录:

有关的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

一、凡注有“以上”或“以下”的,均含本级或本数量。如“大专以上”含大专,“5年以上”含5年。

二、学历:是指国家承认的学历。取得国(境)外的学历,须提供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学历认证材料。

三、课题、项目:指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课题、项目,应提供立项证明材料。

四、专著:指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门课题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著作。

五、论文:指通过逻辑论述,阐明作者的学术观点,回答学科发展及实际工作问题的文章。它必须包括论题(研究对象)、论点(观点)、论据(根据)、结论、参考文献等。凡对事业或业务工作现象进行一般描述、介绍(报道)的文章(不含评介、综述),不能视为论文。

六、公开发行的专业刊物:指有CN、ISSN刊号的出版物。

七、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指以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名义颁发的科研成果奖。如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成果奖、优秀著作奖等。

八、市(厅)级科研成果奖:指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委、厅(局)及设区市政府名义颁发的科研成果奖。

九、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排名前五位。

图书馆专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6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条件(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及其它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根据《高等教育法》、《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验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图书、资料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等文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文件。第二条

我校在职人员申报教学科研、实验技术、图书资料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应根据当年的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职称指标数量且在现有岗位所属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范围内申报,并符合以下条件要求。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三条

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年度考核要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热爱民族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治学严谨,学风端正。

能认真履行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责及所在单位安排的相应工作,近五年的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破格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任现职以来至少应有一次年度考核为优秀。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不参加申报、评审:

1、近三年来,在政治、经济、道德品质等方面犯有严重错误,受到刑法、行政开除留用、党内劝其退党处分者;

2、按照有关政策法规,被立案审查、审计尚未结案者;

3、因失职、渎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或产生较大不良影响者;

4、伪造学历资历,职称考试舞弊、谎报成绩,剽窃他人成果者;

5、在道德品质等方面不能为人师表者。

第四条

任职年限、学历要求

(一)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履行其职责5年及以上。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应具有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申报外语类、体育类、艺术教育类、思想政治教育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可放宽至硕士学位;如具有博士学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

(二)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履行其职责5年及以上。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申报教师、研究系列副高级职务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履行其职责2年及以上。大学专科学历申报高级实验师职务,应担任实验师职务并履行其职责6年及以上。

(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大学本科毕业,担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履行其职责4年及以上;获得硕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证书,担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履行其职责2年及以上;获得博士学位,经考察,表明能胜任和履行职责。

大学专科毕业申报实验技术、图书资料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应担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履行其职责4年以上。

(四)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大学本科毕业经过1年见习试用,或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证书,经考察,表明能胜任和履行职责。大学专科毕业申报助理馆员须担任管理员一至二年。第五条 外语水平要求

(一)应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且合格。其中申报教学、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参加A级考试且合格;申报教学、研究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实验技术、图书资料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参加B级考试且合格;申报实验技术、图书资料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应参加C级考试且合格。

外语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除符合文件规定的免试条件外,均应参加二外(二外是指现从事专业以外的任何一种外国语)考试。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予外语考试:

1、任现职以来经组织批准出国(有二外要求的应到使用二外的国家)留学、进修一年以上;

2、取得硕士学位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取得博士学位晋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含无正副之分的高级职称);

3、在非涉外岗位工作,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时距国家法定退(离)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

4、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取得资深翻译资格;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取得一级口译、笔译翻译资格,晋升副高级及以下职称;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取得二级口译、笔译翻译资格,晋升中级及以下职称;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取得三级口译、笔译翻译资格,评定初级职称的人员;

5、参加国家组织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或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30分及以上申报中级职称;参加国家组织的英语四级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或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430分及以上评定初级职称的人员;

6、符合四川省直接认定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的海外留学回国人员;

7、在外语考试期间执行援外工作任务的人员。

(三)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翻译、出版、播音工作的人员,外语暂不作要求。

(四)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先评后考”,即先评定专业技术职务,后参加外语考试,但必须在任现职期内参加相应等级职称外语考试且成绩合格。

1、经组织派遣承担抢险救灾、主持会战等重要、紧迫工作或因公出国不能如期参加外语考试的人员;

2、从国(境)外、省外来川工作,不能如期参加当年外语考试的人员。符合以上“先评后考”条件的人员须由所在单位说明情况,学校出具证明,并 3 经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人事职改部门核实,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申报评审相应职称。

第六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一)申报教学、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参加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或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A级考试且合格,有效期5周年;

(二)申报教学、研究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及申报实验技术、图书资料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参加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或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B级考试且合格,有效期5周年;

(三)申报实验技术、图书资料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应参加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或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C级考试且合格,有效期4周年;

(四)下列人员可暂不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五)下列人员可免予职称计算机相应等级的考试:

1、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生免予职称计算机A级考试,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免予职称计算机B级考试;

2、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高级程序员级考试合格,免予职称计算机A级考试;程序员级考试合格,免予职称计算机B级考试;初级程序员级考试合格,免予职称计算机C级考试。

第七条

申报教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者,应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第三章

业绩条件

第八条

申报教授(研究员)的业绩条件

(一)教学、管理业绩条件

1、专业课教师:独立担任过2门及以上课程的全部教学工作,其中1门为本科主干专业课或主干基础课,任现职以来每年均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每年至少应讲授1门本科课程(学校批准脱产进修者除外)。

公共课(公共课是指《西南民族大学本专科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通识必 4 修课,下同)教师:独立担任过1门本科及以上课程全部教学工作,任现职以来每年均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

教学质量应达到《西南民族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

2、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或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的教师,一般应独立指导或协助指导过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或独立讲授1门研究生课程;没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应指导过两名助教的教学工作,成绩突出。

3、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法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获得校级教学质量奖三等奖及以上1次或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1次,或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及以上1次,或主讲的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或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或公开发表1篇及以上教学研究论文,或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由省级学会及以上组织主办的学生创新活动奖(以教务处认定为准)。

4、在思政岗位、行政管理岗位上,负责本部门或单位某一方面的管理工作3年及以上,提出(或拟定)3项以上管理工作意见、办法、文件等,并已经被学校或部门采用和实施,具有突出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或获得省市级及以上的“优秀思政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或是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竞赛三等奖及以上的指导教师或省级一等奖的指导教师;或所带班级获得四川省“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或第一作者撰写被各类报刊、电台采用的关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报道、通讯等20篇以上。

(二)科研业绩

任现职以来,具备或高于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的科研业绩水平,可申报教授(研究员);或任现职以来,具备以下条件,可申报教授(研究员):

1、文科类

任现职以来,必备下列第(1)、(2)条和其余任意一条,申报除管理学学科研究员以外的研究员应必备下列第(1)、(2)、(3)条和其余任意一条。

(1)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至少8篇。其中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 5 学术论文4篇(其中至少2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且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篇(其中至少2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且被C、D类及以上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篇(其中至少2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且被E、F类及以上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2)独著或第一作者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1部。

(3)主研(前五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或主研(前三名)省部级科研课题或教改项目1项,或主持厅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项(不含校内项目)。(4)参编教育部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或课程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1部,或参编教育部其它规划教材1部,或参编国家民委系统规划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字类教材1部,本人完成2万字以上或独立完成两章。

(5)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或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或获得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

(6)第一作者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第一作者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论文2篇。

(7)主持科研课题累计总经费5万元及以上。如课题经费达到25万元及以上,可视为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8)主研(前五名)2项及以上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如在上述某一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可适当降低其他方面的要求,下同。

2、理工农科类

任现职以来,必备下列第(1)、(2)条和其余任意一条,申报研究员应必备第(1)、(2)条和其余任意两条。

(1)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至少8篇。其中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篇(其中至少2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且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篇(其中至少2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且被C、D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 6 篇。

(2)主研(前五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研(前三名)省部级科研课题或教改项目1项;或主持厅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项(不含校内项目)。(3)独著或第一作者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1部。

(4)参编教育部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或课程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1部,或参编教育部其它规划教材1部,本人完成2万字以上或独立完成两章。

(5)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或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或获得厅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奖励1项。

(6)第一作者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第一作者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论文2篇。

(7)主持科研课题累计总经费6万元。如课题经费达到26万元及以上,可视为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8)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9)主研(前五名)2项及以上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

3、体育教育类、艺术教育类

任现职以来,必备下列第(1)、(2)条和其余任意一条:

(1)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至少6篇。其中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篇(其中至少1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且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篇(其中至少1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且被C、D类及以上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篇(其中至少1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且被E、F类及以上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发表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的美术、音乐创作作品可以等同于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用此条件计算论文不超过2篇)。

(2)独著或第一作者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1部(含独著或第一作者的个人绘画理论作品集、音乐作曲理论作品集)。

7(3)参编教育部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或课程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1部,或参编教育部其它规划教材1部,本人完成2万字以上或独立完成两章。

(4)主研(前五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研(前三名)省部级科研课题或教改项目1项;或主持厅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项(不含校内项目)。

(5)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或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或获得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

(6)主持科研课题或主持艺术设计项目累计总经费5万元,如经费达到25万元及以上,可视为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7)第一作者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第一作者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论文2篇。

(8)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9)主研(前五名)2项及以上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

(10)在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民委或中国文联(美协)主办的美术比赛中,获全国综合类美展金、银、铜奖之一;或参加1次全国综合美展及1次全国性单项美展;或正式出版个人创作美术作品集2部及以上;或作品(第一作者)入选国家级作品展评或国际知名大展2件;或作品(第一作者)入选省级展评3件。

(11)在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民委或中国文联(音协、舞协、电影家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等协会)主办的全国专业性比赛中,获金、银、铜奖之一(含指导教师、创作、表演奖):或正式出版个人创作音乐作品或演唱、演奏专辑(VCD、CD唱片,含担任指导教师的学生演唱、演奏专辑)2部及以上;或参加国家级的演出1次。

(12)获得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或集体前六名1次;或任全国性体育比赛前六名的运动员(运动队)的主教练1次;或获得省级体育比赛个人或集体前三名2次;或任省级体育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运动队)的主教练2次;或是国家体育总局注册的国际级裁判。

4、公共课类、思想政治教育类、预科教育类

任现职以来,必备下列第(1)、(2)条和其余任意一条:

8(1)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至少6篇。其中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篇(其中至少1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且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篇(其中至少1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且被C、D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篇(其中至少1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且被E、F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

(2)合著本专业学术著作1部;或参编教育部规划教材或参编国家民委系统预科教育规划教材1部,本人完成2万字以上或独立完成两章。

(3)主研(前五名)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或教改项目1项;或主持厅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项(不含校内项目)。

(4)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或获得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或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

(5)主持科研课题累计总经费4万元,如课题经费达到24万元及以上,可视为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6)第一作者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第一作者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论文2篇。

(7)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8)主研(前五名)2项及以上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第九条

申报副教授(副研究员)的业绩条件

(一)教学、管理业绩

1、专业课教师:独立担任过2门及以上课程的全部讲授工作,其中1门为本科课程,任现职以来每年均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

公共课教师:独立讲授1门本科及以上课程,任现职以来每年均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

教学质量应达到《西南民族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

2、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法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获得校级教学质量奖 9 三等奖及以上1次或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1次,或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及以上1次(参研的算否?),或主讲的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或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研的算否?),或公开发表1篇及以上教学研究论文,或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由省级学会及以上组织主办的学生创新活动奖??(以教务处认定为准)。

3、从2007年起,讲师晋升副教授须担任一年及以上班主任工作或本科生导师工作且考核为合格。

4、在思政岗位、行政管理岗位上,负责本部门或单位某一方面的管理工作2年以上,提出(或拟定)1项以上管理工作意见、办法、文件等,并已经学校或部门采用和实施,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或获校级“优秀思政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或所带班级获得校级及以上“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或第一作者撰写被各类报刊、电台采用的关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报道、通讯等10篇以上。

(二)科研业绩

1、文科类、理工农科类

任现职以来,必备下列第(1)条和其余任意一条,申报除管理学学科以外的副研究员应必备下列第(1)、(2)条和其余任意一条。

(1)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6篇。其中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篇(至少1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或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且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篇;或被C、D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且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篇;或被E、F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且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篇。

(2)主持完成校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或教改课题1项,或主研(前五名)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或教改课题1项。

(3)获校级及以上科研或教学成果奖1项;或获校级及以上优秀教材奖1项。(4)参加撰写并出版学术专著1部,本人撰写部分在3万字及以上或独立完成一 10 章。

(5)参编教育部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或课程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1部,或参编教育部其它规划教材1部,本人完成2万字以上或独立完成一章。(6)主持科研课题累计总经费2万元。

(7)第一作者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论文2篇。

(8)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9)主研(前五名)1项及以上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

2、体育教育类、艺术教育类、公共课类、思想政治教育类、预科教育类、任现职以来,必备下列第(1)条和其余任意一条:

(1)第一作者在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至少5篇,其中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篇(至少1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或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且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篇;或被C、D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且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篇;或被E、F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且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篇。发表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的美术、音乐创作作品可以等同于国内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用此条件计算论文不超过1篇)。(2)主研(前三名)完成校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或教改课题1项,或主研(前五名)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或教改课题1项。

(3)获校级及以上科研或教学成果奖1项;或获校级及以上优秀教材奖1项。(4)参加撰写并出版学术专著1部。

(5)参编教育部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或课程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1部,或参编教育部其它规划教材1部,本人完成2万字以上或独立完成一章。(6)主持科研课题累计总经费2万元。

(7)第一作者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论文1篇。

(8)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11(9)主研(前五名)1项及以上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

(10)美术作品(第一作者)1件次入选全国美展;或2件次入选全国性单项美展;或3件次入选省级美展;或正式出版个人创作美术作品集1部及以上。(11)音乐作品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1次项(含指导教师、创作、表演奖);或在省级政府、文联系统主办的比赛中获奖2次项(含指导教师、创作、表演奖):或正式出版个人创作音乐作品或演唱、演奏专辑(VCD、CD唱片)1部及以上。(12)获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前六名;或任省级体育比赛前六名的运动员(队)的主教练;或是国家体育总局注册的国家级裁判。第十条

申报讲师(助理研究员)的业绩条件

(一)教学、管理业绩

任现职以来,至少辅导1门以上课程并承担部分课程主讲任务,教学资料齐备,任现职以来每年均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应达到《西南民族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

在思政和管理岗位上,能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对本学科具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比较熟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或管理工作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具有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经验,有较好的工作实绩。

从2007年起,助教晋升讲师须担任一年及以上班主任工作或本科生导师工作且考核为合格。

(二)科研业绩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为第一作者);或参加撰写并出版学术专著;或主持完成校级科研项目1项;或主研完成校外科研项目1项;或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及以上;或获得校级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大赛二等奖及以上且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由省级学会组织及以上主办的学生创新活动奖(以教务处认定为准)且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作品入选省级美展1件次且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上发表 12 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在省级专业音乐比赛中获奖1次且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获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前六名;或任省级体育比赛前六名的运动员(队)的主教练且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发表在本专业学术期刊上的美术、音乐创作作品可以等同于学术论文(用此条件计算论文不超过1篇)。第十一条

申请定级为助教(研究实习员)的条件

1、取得《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技能(岗前)培训合格证书》。

2、承担并完成1门课程的辅导教学任务,且辅导教学效果优良。

3、在思政或行政管理岗位上,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能胜任本职工作,完成任务较好,具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或管理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草拟规章制度、总结报告等文稿的能力。

第十二条

申报高级实验师的业绩条件

(一)实验教学业绩

1、系统担任过2门以上实验课程的讲授工作,同时按照教学计划要求,积极指导学生实验实习、科学技术活动等。完成学校规定的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工作。

2、具有本门业务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本门业务国内外的实验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组织和指导大型实验技术工作以及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能力。

3、对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改进方面,或在引进的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改造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或在组织实验改造和培养实验技术人员方面有突出的成就。

(二)科研业绩

任现职以来,必备下列第(1)条和其余任意一条。

(1)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至少5篇,其中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或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且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篇;或被C、D类及以上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且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篇。

(2)主持完成校级科研课题1项;或主研(前五名)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

13(3)获校级及以上科研或教学成果奖1项;或获校级及以上优秀教材奖1项。(4)参加撰写并出版学术专著1部。

(5)参编教育部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或课程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1部,或参编教育部其它规划教材1部,本人完成2万字以上。(6)主持科研课题累计总经费2万元。

(7)第一作者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论文1篇。

(8)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9)主研(前五名)1项及以上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10)根据教学需要,研发并使用新的教学实验设备1项。第十三条

申报实验师的业绩条件

(一)实验教学业绩

1、独立担任过1门以上实验课程的讲授工作,还参加指导过学生实验、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效果良好。同时完成学校规定的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工作。

2、能熟练使用和日常维护与实验工作有关的仪器设备,并熟悉其原理或性能;

3、承担实验任务,独立拟订实验方案。

4、完成规定的实验教学工作量,撰写1篇具有独立见解的教学总结。

(二)科研业绩

任现职以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为第一作者);或参加撰写并出版的学术专著1部;或主持完成校级科研项目1项;或主研完成校外科研项目1项;或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及以上;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1项及以上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或根据教学需要,研发并使用新的教学实验设备1项。第十四条

申请定级为助理实验师的业绩条件

(一)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常规实验工作原理、方法和步骤;

(二)能熟练地使用与实验有关的仪器设备,并了解其原理或性能;

(三)参加过一定数量的实验工作,能初步独立地制定实验方案,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和结果,较好地完成实验任务,写出实验报告。第十五条

申报图书资料系列研究馆员的业绩条件

(一)专业技术工作

担任书刊采访、分编、文献研究、编制书目索引等方面的指导、审核工作,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或其它学科有系统的研究,承担高深的文献研究任务,指导、主持业务学习和科研工作,解决重大业务问题。

(二)科研业绩

任现职以来,必备下列第(1)、(2)条和其余任意一条。

(1)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至少6篇。其中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篇(其中至少1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且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篇(其中至少1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且被C、D类及以上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篇(其中至少1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且被E、F类及以上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

(2)独著或第一作者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1部。

(3)主研(前五名)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或教改项目1项;或主持厅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项。

(4)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或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或获得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

(5)主持科研课题累计总经费5万元。如达到25万元及以上,可视为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6)第一作者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论文2篇。

(7)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8)主研2项及以上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

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还应符合四川省相关文件规定。第十六条

申报图书资料系列副研究馆员的业绩条件

(一)专业技术工作

担任书刊采访、分编、文献研究、编制书目索引等方面的指导、审核工作,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或其它学科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承担较高深的文献研究任务,指导、主持业务学习和科研工作,解决比较重大的业务问题。

(二)科研业绩

任现职以来,必备下列第(1)条和其余任意一条:

(1)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至少5篇,其中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或被A、B类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且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篇;或被C、D类及以上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且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篇;或被E、F类及以上检索性刊物收录、转载或摘编论文1篇且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篇(其中至少1篇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

(2)主持校级科研课题1项,或主研(前五名)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3)获校级及以上科研或教学成果奖1项;或获校级及以上优秀教材奖1项。(4)参加撰写并出版学术专著1部。(5)主持科研课题累计总经费2万元。(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7)主研(前五名)1项及以上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还应符合四川省相关文件规定。第十七条

申报图书资料系列馆员的业绩条件

(一)专业技术工作

担任选书、分类、主题标引、编写提要、解答咨询课题、编制书目索引及流通、阅览和书库管理等工作,系统掌握图书资料或其它某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工作能力。

(二)科研业绩

任现职以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至少1篇为第一作者);或参加撰写并出版学术专著;或主持完成校级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在研校外科研项目1项。

第十八条

申请定级为图书资料系列助理馆员的业绩条件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担任部分选书工作,辅导读者查阅馆藏目录及文献检索工具,担任文献研究、书目编辑的助手工作等。

第四章

第十九条

经学校同意在国内短期(一年以内)学习、进修和在职(未脱产)攻读学历、学位的人员,教学工作量可减免二分之一,其学习时间可连续计算任现职年限。经学校同意在国内外脱产攻读学历、学位的教师,在批准的学习期限内的教学工作量可不作要求,但在计算任职年限时应扣出其脱产学习的时间。

第二十条

申报研究员或副研究员职务,教学工作量应达到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在管理岗位上兼职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各职能部门副处级及以上、学院副院长及以上、总支副书记及以上的“双肩挑干部”申报评审教师职务,其教学工作量一般应达到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第二十一条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后,取得高一级学历、学位的人员,如按该学历、学位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其见习期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时间只能从取得该学历、学位后开始计算,不得将取得该学历、学位前的专业技术工作时间累计计算或折算相加作为任职年限。如按原有学历和原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可将取得较高学历前后从事同一专业技术工作时间累计计算为任职年限。第二十二条

获得党校本科学历和双专科毕业证书的人员,在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时可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对待。其中取得双专科毕业证书的,其所学的专科专业中的一个专业必须与所申请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相同或相近,方能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对待。

第二十三条

凡任职年限符合本文件相应职务规定的,属正常评审;凡任职年限未达到相应职务规定的,属破格评审;破格评审人员的“教学、管理业绩条件”与正 17 常评审的要求相同,“科研业绩”除达到本文件规定的正常评审的条件外,还须达到《关于印发《四川省五系列破格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推荐条件(试行)》的通知》(川职改[1992]69号)的规定。中级职务任职资格不实行破格评审。

第二十四条

学校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将设置一定数量的指标,用于未达到本文件相应职务规定学历的申报人员评审职称,该类人员的科研业绩条件应适度高于本文件规定的申报条件。

第二十五条

重要核心期刊是指《西南民族大学申报、评审职称认定的重要核心期刊》最新版所列出的期刊。

国内中文核心期刊是指除《西南民族大学申报、评审职称认定的重要核心期刊》最新版以外的且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最新版所列出的刊物和CSCD(最新版)核心库期刊。

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由专业技术职务学科评议组专家认定是否属于申报、评审职称认定的重要核心期刊。

认定权威核心期刊、重要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章以文章发表时该期刊是否为权威核心期刊、重要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为准;发表在权威核心期刊、重要核心期刊另行出版的增刊或专刊上的论文可视为国内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发表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另行出版的增刊或专刊上的论文不能视作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检索源刊物等级的认定以《西南民族大学科研工作量化管理办法(试行)》附件4为准。

第二十六条

获奖的类别及排名以授奖部门颁发的证书(或奖状)为准;同一项目多次获奖的,以最高级别奖计算一次。完成课题以验收报告、结题报告或鉴定书为准,在研课题以下达批文、任务书或合同书为准。课题累计经费以科技处和计财处出具的证明为准。

第二十七条

当科研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我校研究生或本科生,并在所完成的论文中指明其指导教师为通讯作者时,指导教师可视为第一作者。

第二十八条

自2007年起到我校工作的,申请确认高教、研究、实验技术系列中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须在新的专业技术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按照本 18 文件规定的条件进行考核,经考核确已具备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方能予以确认。第二十九条

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只需向学校职改办报送按规定应报送的材料,不得向学科组、校评委会等各级评审组织成员送交本人职称申报材料。一经发现有向各级评审组织成员送交本人职称申报材料的行为,取消当年申报资格。第三十条

本文件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本文件由学校职改办负责解释。

西南民族大学

图书馆专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7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存在问题,策略建议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技能补充、增新、拓展和提高的一种追加教育。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继续教育工作,造就一支技术水平高,知识结构合理,适应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浙江省瑞安市从2003年申请成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以来,从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已经十多个年头,参训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参训学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继续教育培训的组织能力越来越强、培训效果越来越好。

一、瑞安市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自2003年开始,瑞安市对参加职称评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2008年7月瑞安市规划建设局在全市全面铺开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瑞安市建设工程系列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4255人,其中高级职称282人,中级职称1583人,初级职称2390人,成为瑞安市建筑行业人才队伍的骨干力量。

近十几年来建设工程继续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现今继续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继续教育重视度仍然不够,观念陈旧

首先,有些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教育抱着应付或者敷衍了事的态度,把参加继续教育只是作为评聘职称工作的一个条件消极参训,没有把继续教育当作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全市积极主动接受继续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其次,许多行业主管部门及各相关企事业单位,没有将继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些单位和部门认为继续教育是人社部门一家的事,忽视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反映出单位领导对职工培训工作的漠视,损害了本单位职工参加培训的权利,与积极倡导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的时代精神极不相符。

(二)对继续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培训经费问题是制约瑞安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深入发展的瓶颈。一是依照有关规定,“继续教育经费由国家、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多渠道解决”。受财政收入的影响,通常情况培训费用由单位承担或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甚至有的部门或单位不承担任何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从而加重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经济负担,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二是由于继续教育属后学历教育,往往无法立即产生效益,影响了政府、单位和个人对继续教育经费投入的积极性,使得继续教育工作很难深入地开展,影响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成效。

(三)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缺乏创新,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

目前瑞安市建设工程系列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由瑞安市建筑业协会来组织,由于很多因素的限制使继续教育机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不能充分发挥,没有一套完全符合实际的课程大纲和教材,缺乏创新,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学不到真正需要的东西,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设施简陋、缺乏发展动力,很难提供有吸引力的继续教育。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许多地方的继续教育只求形式走过场,不重视实际效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特色不明显,难以保证培训质量。

(四)继续教育市场不规范,质量难以保证

目前瑞安市继续教育市场不规范,一些人打着继续教育的旗号乱办班,在即无师资,也无教学场地的条件下,利用人们对继续教育认识的模糊,大肆办班圈钱,搞虚假广告,不负责任不切实际的乱许诺。在教学实施中,为了保持低成本,聘用素质低下的教师任课,教学管理上无序,实际课时与广告课时严重不符,导致培训质量低下,把继续教育培训当成了个人谋利的手段,严重挫伤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五)工学矛盾比较突出

由于实际工作的需要,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中往往承担着重要职责,工作比较繁忙,很难抽出整块时间来参加培训,学习积极性不高,仅停留在应付和被动学习状态,只有少数人有少量可供支配的时间。主要表现为: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的矛盾,学员工作地点与学习培训地点的矛盾,工作量大、负担重与工作迫切需要的矛盾。

二、采取应对措施,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一)通过各种办法,给予继续教育应有的重视和地位

在省、市、县的继续教育相关规定出台后,要更加广泛宣传继续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积极作用,提高市政府、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单位的认识,给予继续教育应有的重视,争取社会的支持和认可。市政府规定企业利润或资产的2%~5%应用于企业的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市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继续教育的管理,单位把继续教育工作纳入领导和个人目标考核中。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和税收扶持力度

从目前的情况看,继续教育的经费普遍困难,解决继续教育经费还应坚持国家、单位和个人相结合的原则。(1)加大财政投入,市财政应拨专项经费,建立继续教育发展基金;用于继续教育登记系统软件的更新维护和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益性培训等。(2)加大税收扶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各企事业单位增加对继续教育的投入。(3)在经费不充足的情况下,优先保证重点行业、重点产业的培训经费的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创新继续教育方式,探索开展继续教育的新途径

不断拓展继续教育的新形式,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广网络继续教育,开发网络课程,实行网络化管理,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服务。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不同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向,贴近实际、贴近市场,使培训更具实用性、系统性、科学性;在培训形式上,将集中培训、学术讲座、远程教育、业务考察等各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培训实际效果。

(四)完善继续教育监控机制,规范市场行为

竞争使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等市场机制充分展现,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组合,从而推动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还应通过认定继续教育机构的办学层次和等级,对继续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规范竞争行为,接受继续教育对象的投诉,实现继续教育监控,从而达到规范市场行为的目的。

(五)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师资队伍,从源头上提高师资水平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师资库,实行动态管理,达到师资资源共享。广泛开展培训者的培训活动,不断完善教师的专业结构,并依托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技术企业,聘任政治素质高、专业功底扎实、实际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力争通过三到五年时间努力建成一支结构合理、专业对口、理论深、业务精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王伟杰,常波.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00(1)

[2]文锦.继续教育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J].职教论谈,2006(2)

图书馆专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8

[摘 要] 专业实习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使学生融入社会、促进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生产科研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我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实习工作从建设实习基地、强化实习管理、转变学生思想、重视毕业论文等多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总结了近些年实习工作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为进一步提高实习质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生物技术;专业实习;带队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5-0030-02

生物技术是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兴学科[1],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是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懂得生产工艺环节的应用型人才[2]。因此,必须重视专业实习教学。高质量的实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3]。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是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业精神,具备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教育及其它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为将此目标落实到位,专业实习显得极为重要。我院自1996年开始招收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以来,对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逐步形成了目前的以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的实习格局。

一 搭建适宜的实习平台

目前,我院的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是以集中实习为主要形式,即由学院方面联系一些适宜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实习基地,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去其中的哪家单位实习,每个实习单位均配备一位带队教师。因此,实习基地的选择是保障专业实习的重中之重,优秀的企事业单位能够促进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使学生积累宝贵的科研经验、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甚至可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机会[4]。但是由于我们学生实习期较短,只有三个月,且需要实习单位承担一定的安全管理责任,因此许多单位不愿意接收学生来实习。近几年来,学院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从互利互惠、三方(基地、学院、学生)共赢的角度出发,逐步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分别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哈尔滨派斯菲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等。其中,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已成为我校挂牌的专业实习基地(哈师大生物技术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和哈师大生物技术人才就业孵化基地)。这些企事业单位均有着雄厚的科研和生产实力,为我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们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选择在这些科研院所或企业中实习。在基地里,实习生可以接触生产实际,获得丰富的生产经验,能充分了解社会的需求,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今后会更有目的的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技能。

二 注重实习前的动员教育

毕业前的专业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踏入社会的过渡时期,是培养良好职业素养的关键阶段,因此必须要加以重视。专业实习初期,有些学生认为实习的三个月只是走过场,没什么实质内容,还耽误考研复习和找工作,但是为了拿学分不得不参加实习,因而在实习过程中就会不作为,频繁装病请假。这样的情况都是由于对实习认识不充分造成的。我们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后,加大了实习前动员教育的力度。在学生进入实习基地前,我们会组织学生召开多次的实习动员会,内容包括让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及意义,认识专业实习对个人成长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端正实习态度,从思想上重视这个专业实习。除此以外,还会介绍各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实验室的个人安全防护知识,去企业实习的要多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要求,等等。做好这些动员,学生实习的效果才能更好,收获也会更多。

三 强化实习中的组织管理

科学的管理是决定专业实习质量好坏的关键。我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习管理体系,即由学院领导、实习单位负责人、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带队教师、学生辅导员组成的实习工作组,统一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管理实习工作。同时,我们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实习守则、实习承诺书、实习基地管理规定、实习家长告知书、学生安全协议书、实习成绩评定法则等,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实习工作制度,学生、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都有章可循,管理上做到了统一协调、有条不紊[5]。在整个实习期间,学生是实习的主体,同时受到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学校带队教师的双重管理,但以实习单位的管理为主,学校教师的管理为辅。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会对学生实验室操作的规范化进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室行为和习惯,培养学生逐步建立科研思维,培养学生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6]。而带队教师会在其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与敦促作用,带队教师都是24小时手机开机,随时解决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各种突发问题和困难。中期检查时,主要由学院领导、带队教师、辅导员组成检查组到各实习基地检查,与学生、实习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以了解并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并给同学们予以慰问和鼓励。实习后期,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还要共同督促学生总结实验成果,完成实习手册填写,撰写毕业论文,制作个人实习总结汇报ppt等。实习结束后,我们会根据学生个人的考勤、工作记录、实习汇报、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给出最终实习成绩,并评选优秀实习生。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实习生们普遍反映三个月的实习收获颇丰,不仅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技能,体会到了科研的氛围和企业的氛围,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自己进一步的发展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

四 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专业实习可以说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开端。踏出校门,初入社会,学生们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工作及严格的管理制度等,会感到很不适应,稍有不如意,思想上就会有很大的波动。这就需要带队教师及时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适时的开导、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渡过心理难关。例如,有些学生以为实习阶段的工作会像在学校上实验课那样,有老师手把手的教,但有些实习单位的老师认为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已经学习过相关的技术技能,只是口头布置好任务及安全注意事项后,就转身走人了,让学生们自己去操作或咨询实验室的其他人员,有问题再找他。这对于平时学习认真、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可能较短时间就会适应整个工作,但那些程度稍差的学生会显出很不适应。还有些学生认为实习期间就是给实习单位创造价值,自己没得到报酬或只有很少的报酬,因此工作态度消极,毫无积极性,再加上工作技术含量不高,每天抱怨重重。还有平时性格较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的学生,由于长期的校园生活,社交面很窄,到了实习单位,接触的人员变得复杂了,一下子不知道该怎样去与这些人相处,有时候还会与别人产生矛盾。这一切都需要带队教师及辅导员采取合适的工作方法,深入学生的实习生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向学生传输正能量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巩固学生的工作热情,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敢于直面困难,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激励他们做好实习工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7]。

五 锻炼学生对实验成果进行总结

我们要求学生在实习结束后要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归纳总结,撰写出毕业论文,并以ppt形式进行总结汇报,以此来展现学生们在实习阶段所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科研成果的过程[8]。学校教务处虽然给出了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规范,但绝大多数学生从没写过科研论文,对于论文格式中各部分的撰写要求不是很清楚,这需要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给予细致的讲解。另外,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多看与自己课题相关的文献,从文献中不仅可以了解其他作者的科研思路,还可以学习如何用专业化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内容,从而快速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教师对学生论文的修改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不仅要纠正论文中的错字、不规范的标点及插图,还要看文献引用得是否合理,实验过程的阐述是否简洁清晰,实验结果的分析是否正确全面,讨论部分是否体现出本研究的价值,等等。通过反复的修改,让学生充分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养成写作的好习惯。

实习结束后,学院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汇报,学生要制作ppt展现自己的实习内容。关于ppt的制作,学生们基本上都可以胜任,但是怎样通过ppt把科研内容阐述清楚,这方面的能力还亟待提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组织混乱,条理不清,课件的展示与语言的阐述不对应,让听者不知所云。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合理的顺序展示自己的研究内容。由于经过了科研论文的撰写过程,ppt制作方面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同学们即可心领神会。

参考文献

[1]王玮,顾建平,林志新,张雪洪.加强企业实训,培养生

物技术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

174-176.

[2]邸宏.关于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实习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1):99-100.

[3]蔡敏,靳国旺,欧阳素贞.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0-31.

[4]唐文武,吴秀兰.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204-205.

[5]白玲,廖锦锋,秦丽凤,王玲,刘永明.浅谈医学院校生

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实习的组织与管理[J].医学教育探

索,2010,9(1):23-25.

[6]李妍,宁云山,黎莉.指导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毕

业实习的体会[J].细胞医学教育,2012,20(4):846-849.

[7]陆静芬.以学生为本,开展毕业实习阶段的思想政治工

作[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6):126-128.

[8]高国辉.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实习带教的几点思考[J].

上一篇:考研计算机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下一篇:友情的名言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