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信息员计划(精选10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并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落实卫生协管服务规范,指导村级卫生室开展协管工作,根据《关于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结全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本辖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规范开展,成立卫生监督协管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安排,落实各项工作。
组长:
成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公共卫生科,卫生监督协管员负责日常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以及日常工作协调联系。
二,具体职责
1,及时掌握协管范围内职业卫生、传染病防治,公共场所卫生,二次供水单位及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建立底册和管理档案,做到一户一档。
2,定期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开展巡查,指导人员进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的培训;督促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体检,办理“健康合格证明”。同时开展辖区内卫生服务和村卫生室卫生监督信息员的培训工作。
3,实施日常性卫生检查,督促法人按照卫生法律法规进行执业活
动,并制作检查笔录。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出具《卫
生监督意见书》督促其整改。
4,协助上级机构开展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单
位和学校饮用水安全进行巡查,协助开展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卫生监督机构,指导供水单位办理卫生许可证。
5,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饮用水管理开展巡访,发现问题及时
上报。开展辖区内食品安全基本情况调查。
6,受理辖区内相关案件的投诉、举报,经调查核实后,及时向市
卫生监督所报告,协助卫生监督员开展相关卫生监督执法工作。7,发现辖区内的非法行医案件和非法采供血,及时向市卫生监督
所报告,协助卫生监督员做好非法行医案件的查处工作。
8,督促村卫生室卫生监督信息员开展卫生监督工作,并定期对基
本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9,完成市卫生监督部门指定或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三,要求各村卫生室卫生监督信息员具体职责
1,协助上级机构开展辖区内食品安全、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巡查。2,及时发现违法行为或异常情况,并向卫生监督协管机构报告。3,完成上级卫生监督部门指定或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
1 课型分类
长期以来, 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形式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2种类型。理论教学在教室进行, 实践教学在实验室、实训中心或实习基地进行。为了强调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的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50%。
近年来,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职业岗位为导向, 以职业技能为基础, 以满足岗位需要、实现“零距离”上岗为目标, 培养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创新和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 教学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一体化教学大范围展开, 专业教室大规模建设, 相当一部分课程的教学形式已不再是单纯的理论型或实践型。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中已明确将课程类型 (简称课型) 分为纯理论课 (A类) 、“理论+实践”课 (B类) 、纯实践课 (C类) 。因此, 有必要将总学时分解成理论学时、“理论+实践”学时、实践学时, 以反映真实的教学形式, 并与教育部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中的分类方法相吻合。
根据学分制的实施细则, 选修课 (任选课) 是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的、旨在增强学生各方面素养的、由学生自由选择的一些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爱好、兴趣, 在选课规则内自主选择有关课程, 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任务, 获得相应学分。由于每名学生在校期间所选修的课程不同, 获取的学分不同, 因此在教学计划中难以确定选修课的总课时, 而只能规定一个基本的学时、学分要求。所以每名学生完全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 在不同的学时内完成学习任务, 获取不同的学分。即使学时相同, 因课程不同, 其理论学时、“理论+实践”学时、实践学时也不尽相同。因此, 选修课只能计算基本学时。所以, 在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将总学时分解成理论学时、“理论+实践”学时、实践学时、选修课基本学时这4种类型。只有这样, 才能够完整地体现出各类课程的教学形式, 便于课程标准与授课计划的制订, 教案与备课笔记的编写, 教室日志与实验室日志的填写等。
2 模块分解
过去, 医学院校一般将必修课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将选修课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限选课几乎等同于必修课, 而所能安排的任选课课时少、选择性差, 起不到任选课应有的作用。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不同于一般的医学专业或相关医学专业, 该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卫生行业的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专科层次实践型信息技术人才。根据培养目标, 学生应该具有基本的人文素养和医学素养、扎实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现代管理素养。为此, 在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 将课程分为必修课 (即过去的必修课和限选课) 、选修课 (即过去的任选课) 。必修课和选修课均分为人文素养模块、医学素养模块和专业素养模块, 在每个模块中设置相应的课程, 将必修课的各模块明确规定课程、课时和学分, 选修课各模块规定课程范围、基本课时和基本学分, 这样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3 精选必修
高职高专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学生, 学制三年, 其中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占用1年, 学生实际在校学习的时间仅为2年。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 课时有限, 还要留有一定的课时用于学习选修课, 必修课各模块所能安排的总课时就非常有限, 因此必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 合理选择必修课各模块内的课程[2]。
根据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医疗卫生单位一线专家和本校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 在必修课人文素养模块中设置的课程有:军事理论、德育 (含就业指导) 、体育、英语等;医学素养模块中设置的课程有:正常人体学、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流行病等;专业素养模块中设置的课程有: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Photoshop、数据库原理、系统维护、计算机网络、网站建设、统计软件包、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学、医院信息系统等。必修课总课时为1 368学时, 其中第一学期周学时为26学时, 第二学期周学时为20学时, 第三学期周学时为20学时, 第四学期周学时为18学时。
4 加强选修
选修课是指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和学习的课程, 旨在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 完善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结构, 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在以往的教学计划中, 必修课的周课时一般在26~28学时, 每周能够安排选修课的课时一般为2学时, 考虑到在第一学期不开设选修课, 学生在校时间内实际最多只能选择3门选修课, 这样根本达不到选修课的开设目的, 在毕业生成绩记载表中无法体现学生在校所修课程的学时、学分差异, 用人单位也不能挑选出更满足其需要的毕业生。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医学素养、信息技术素养和现代管理素养,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根据教学计划在精选必修课的基础上, 开好、开足选修课。第二学期选修课的基本学时为6学时, 第三学期为6学时, 第四学期为8学时。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可以选修10门选修课。学有余力的学生完全可以选修更多的选修课, 以获取更多的学分, 增强就业时的竞争力。选修课人文素养模块中安排的课程有:大学语文、中华古诗词鉴赏、文学名著欣赏、高职应用写作、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与人生、书法欣赏与创作、中国音乐欣赏、西方音乐欣赏、民族舞蹈、体育舞蹈、健身瑜伽、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中国传统太极拳、大众健美操、形体艺术健身、大学生社交礼仪、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人际沟通、高等数学、摄影等;医学素养模块中安排的课程有:药物学 (分类) 、各人群保健学、医学美容、中医养生、中医按摩与推拿、针灸、中医保健、康复医学、健康心理学、实用营养学、老年医学、社会医学、卫生法学、科研与论文写作、中医美容等;专业素养模块中安排的课程有:高级管理学、高级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学、医院管理概论、病案管理、医学文献检索、VB高级应用、VFP数据库编程基础、Office高级应用、Corel Draw应用教程、Photoshop高级应用、3DSMAX基础建模教程、Auto CAD、Authorware基础教程、CSS/层叠样式表基础教程、XML基础教程、Java基础教程、C++语言程序设计、C#编程基础、Flash动画制作、Dreamweaner网页制作基础、Power Point、Access、Fireworks、Maya、Front Page、Premiere、常用软件的应用等。
选修课的开设要改变“关门办学”的思想。只要学生有需求, 学校就可以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并邀请相邻学校教师、IT企业员工、卫生行业专家等来学校授课, 学校之间的选修课学分应该互认, 从而打破本校教师资源与课程资源缺乏的局面。
关键词:教学计划,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高职高专
参考文献
[1]贾家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4 (2) :201~202.
非典型性肺炎(SARS)的突然袭击,让我们从梦中醒来。 为什么SARS初期,疫情的扩散使我们卫生系统措手不及,其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疫情预警和监控系统,该系统的准确数据又依赖于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数据传输的准确、可靠,又依赖于卫生信息的标准化。
当务之急:建立卫生信息标准体系
1. 建立卫生信息标准体系的必要性。卫生信息的标准化是卫生信息化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为规范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使卫生信息系统更好地适应卫生体制改革,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程的实施,改变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中标准不统一,信息资源共享和网络传输方面障碍重重的局面,建立“卫生信息标准体系”是卫生信息化的当务之急。
目前在北京市的500家医院,运行着40多家开发商的HIS软件,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致使开发商各行其事,搞作坊式的盲目开发,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资金的浪费,资源不能共享。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标准化工作滞后于应用。在目前实施的医疗保险系统中暴露出的矛盾,则更能看出建立统一的卫生标准体系是多么重要和急迫,只有统一了信息标准才能使医院内部网络互联互通、互操作、资源共享,对外才能与医保、社保、银行、药店、上级行政部门等信息系统可靠联接。医院信息系统标准化工作可大大推动医院管理现代化、医院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及医院资金的有效利用,可减少开发商的重复劳动和投资。
在这次抗击SARS的首都保卫战中,虽然北京市疫情报告系统运行几十年积累了大量的疫情资料,为我市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并为各级政府制定卫生防病策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现行的三级报告网,基层的数据采集和报告仍然使用手工抄报、邮寄、传真、电子信箱传输并用的方式,疫报时限长,整个疫情报告系统对重大自然灾害引发的疾病爆发流行,对急性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差距较大。由此,又可看到建设首都卫生信息系统及建立卫生信息标准体系的重要性。只有做好疫情信息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才能从各医疗机构收集到可靠、准确的疫情数据,才能使疫情数据准确有效地传输到区级、市级及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真实、有效的数据才能帮助中央及首都各级政府制定卫生防病策略,才能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2.建立卫生标准必须统一规划。首先应召开几次预备会议,会议应吸收各方面人员参加,包括:医院信息系统专家、管理专家、临床专家、检验专家、放射专家、财会专家等,及开发HIS、LIS、PACS等较成功的开发商、网络集成商、中间件开发商等。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对目前卫生信息化、标准化的看法,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哪些需求。标准研究项目和计划的确定应由研究组成员经过充分讨论敲定,还应充分讨论如何建立起一个有力的组织机构、筹资问题等。
3.组织机构。应采取一种全新的、完全开放的方式,进行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推广应用。组织机构的建立应根据国情,适当借鉴国外经验,采取会员制方式,可由政府指导或组织。根据需要建立多个标准研究组,成立标准研究组、标准审查组、标准推进应用组等。在标准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吸收更多的团体会员参加,以产生一个广泛认可的标准。
4.筹资问题。筹资问题应采取政府拨款与标准组的成员单位(会员单位)出资相结合的原则。经济实力较强的标准组成员可多投入一部分资金。
5.建立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必须由用户直接参与。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关键在需求方。建立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必须由用户直接参与,根据实际需求制定标准,并在应用中逐步完善标准。标准对所有医疗机构及卫生部门用户,和致力于开发卫生信息系统的开发商都应是公开的,让大家都来使用,在标准开发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逐步完善系统。
6.建立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应遵循的原则。(1)制定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应本着先易后难、急用先做的原则。(2)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应是个大框架,它确定卫生信息标准的组成部分,明确卫生信息通讯过程中所需的主要基础信息分类。在此基础上再对标准的其它方面进行细化。标准的粗框架出台后,后续将有大量的专项标准相继列入标准研究组的工作计划中。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卫生标准体系。在此框架中,若涉及到已经存在的国际、国家、地方、行业标准,应引用这些现成的标准,不再做重复劳动,力求在空白领域实现创新。(3)在制定卫生信息标准体系的过程中,应根据国际及国家有关标准化法规来制定。国内标准化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四大类。我们的标准若定位于行业标准则须与卫生部协调,若定位于地方标准则须与市技术监督局协调。(4)标准必须支持随着新的要求不断被认识而出现的变革,包括:支持现有版本扩充的过程,新版本引入现有操作环境的过程。(5)制定卫生信息标准体系代码的过程中,须注意所建立的代码与信息内涵的结构化对应关系。还应注意代码的实用性、唯一性、可扩充性及经济可行性等。
7.制定一个分期实施计划:第一阶段:成立制定卫生信息标准体系的机构,收集已有的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经费落实;第二阶段(启动阶段):分组进行需求调研、需求分析,做总体分析,设计、实施,选试点单位试运行,逐步积累经验,逐步完善系统;第三阶段:标准的技术维护、扩充、更新等。
北京市卫生信息标准制定:海量工作已开始
北京市卫生信息标准制定方面已开展了如下工作:
已收集的标准: 2001年10月,北京市卫生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发布了“关于实施北京地区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化管理的通知”。其中公布了70个已有的标准目录,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参照执行。如:疾病分类代码:GB/T 14396-1993,化学药品(原料、制剂)分类代码:YY0252-1997,临床检验项目分类与代码:WS/T 102-1998等等。
已翻译完成美国国家标准,可以很快制订卫生部或国家标准:英汉对照《国际系统医学术语全集》SNOMED3.5版,英汉对照《医疗服务信息网络通讯协议》(HL-7) 2.4版。
急需的标准正在制定中:“HIS标准用药目录”和“诊疗目录和服务设施目录”。
以后准备出台的标准:病历首页有关信息的标准,门诊病历的标准,特定慢性病管理的病历记录、术语标准、编码及格式,本地区统计项目指标和标准,中医病历有关标准,有关医疗品质管理及医院评审信息项目的有关标准等。
近日,北京市卫生局信息中心正组织策划“数字首都卫生信息平台”、网络基础及网络安全的建设、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的开发、中间件软件研发、卫生信息标准体系的建设。其中,建设卫生信息标准体系是一项十分艰巨、重要又繁杂的基础工作。它需要参与者付出艰辛的劳动,引用 “HIS标准用药目录” 组的一位专家的话“这简直是海量的工作!”。
“HIS标准用药目录(西药部分)”将发布
工作目标。(1)制定HIS用药目录所涉及的药品属性的规范及标准。(2)确定北京地区“HIS标准用药目录”中所含药品信息,建立其数据结构及编码,制定标准。(3)撰写相应文档。(4)研发“HIS标准用药目录”在实际运用中所需的支持系统软件。
制定“HIS标准用药目录”遵循的原则。为使制订的标准能与已有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接轨,有更强的生命力,应遵循如下原则。(1)药品实用编码:重点考虑其在医院中的实用性,它应是一种实用、方便、科学的代码。(2)采用化学药品分类与代码:卫生部部颁标准。(YY0252-1997)(原料、制剂)。(3)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代码保持一致。(4)与北京市医保用药的要求保持一致。
研发过程。(1)成立“HIS标准用药目录”研究组:根据北京市卫生局信息办的要求,2001年9月“HIS标准用药录”研究组成立,研究组由长期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医院药库、药房工作多年的药剂师、药理专家,及长期在医院从事HIS系统分析、软件开发的计算机专家组成。(2)调查研究:研究组对本市的各HIS商及各种类型的医院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了解到在北京市500家医院已有40%运行着HIS,约40余家开发商的大大小小近百个不同版本。这些不同版本HIS的用药目录的表结构及编码规则各异,编码、剂型、规格、厂家的格式、内容各有不同,无法统一。(3)收集资料:根据需求,经研究组成员努力,收集到各种不同类型医院的HIS用药目录65个。并收集到相关的参考书:《新编药物学》、《中国药品实用手册》、《中国药品手册》、《中国进口药品实用手册》、《中国药典2000年版》、《药剂学》、《化学药品分类与代码》、《维德临床用药年鉴》、《进口注册药品手册》等。(4)对收集的药品目录进行研究、处理:对收集的药品目录的各项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研讨,建立了用药目录基本架构。整理出药品主表记录5200条,药品实用名表记录20750条。
一、加强党章学习,为做好纪检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认真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好党章是每一个党员的基本要求。我所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并不断把学习党章同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为广大群众做好示范作用。今年党支部为加强本所纪检工作力度,为此支部增设了一名纪检委员,并相应成立了由纪检委员、工会主席、职工代表、退休人员代表组成的纪检工作监查小组,使我所纪检工作队伍力量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增强。
二、加强制度建设,为纪检工作提供有力保证今年我所党支部将在纪检工作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不给消极腐败现象有可乘之机。我们要在狠抓制度的落实上面下功夫,要组织广大的党员干部加强对制度的学习和宣传教育,还要抓好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惩处力度,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在今年的纪检工作中,我们还要大力推行党务公开、院务公开、医疗服务及价格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对所内的财务收支管理、药品器械采购、人事等方面的工作要以公示的形式向群众予以公开,特别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都应当采取公示的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听取群众的反映,使决策更加符合群众的利益,更好地促进所内各项工作的发展。
为了不断改善我村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根据区乡创建“北京市卫生村”工作部署,以创建工作为契机,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活动,达到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的目的,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断改善我村卫生设施和生活环境质量,提高我村群众健康意识,提升地区形象和环境卫生总体水平,为某某地区城市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重点
1、建立和健全组织管理制度,落实环境卫生工作责任制,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协调、配合,明确责任主体,完善检查、考核制度,强化专职人员服务意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建设的投入,做好道路硬化、厕所和垃圾管理清运、上下水管理和控制私搭乱建等工作,不断改善村容村貌。
3、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卫生防病和“除四害”工作,定期开展药物灭杀工作,降低四害密度,科学用药,合理配备和使用药械。
4、深入开展“创建市卫生村”和“爱国卫生”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宣传工具、宣传渠道,增强群众的健康和卫生意识。加强健康知识培训与普及工作,进一步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三、组织领导
成立某某村“创建市卫生村”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吉明月某某村党支部书记
宋来福某某村委会主任
副组长:李桂芹某某村党支部副书记
杨杰某某村环卫队负责人
组员:王海泉范青禄杨春华单文玲徐淑英
宋旺李建和宋来生王建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创卫办公室设在村环卫队,办公室主任由杨杰兼任。
四、主要措施
1、要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市卫生村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我们要按照区、乡统一部署,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领导,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2、深入开展宣传动员。今年创建工作宣传要围绕着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结合地区环境质量的清理和改善,以及上级指示精神,通过宣传动员提高群众健康行为的养成率。
3、通过环卫、保洁在岗人员的劳动纪律和队伍整顿,加强在岗人员的工作考核和检查,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保洁质量,要把考核结果与在岗人员的工资、福利挂钩。
创建市卫生村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做好爱国卫生工作,完成好创建北京市卫生村的任务。
某某村委会
2009年1月17日2009年食品卫生监督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的在去年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解决当地存在的和社会关注的食品卫生主要问题。进一步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和餐饮单位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及监督工作;加大对农村、学校等重点地区的执法力度,保护重点人群的健康。树立卫生监督机构良好执法形象,促进我市卫生水平的提高。
二、工作重点和安排
㈠卫生许可
1、整治重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证发放审核和监督工作。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审核和监督,落实责任。对不符合要求的依法予以查处,结合“谁发证、谁清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各中队要对实施食品卫生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依法予以清理。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我县确定大中型餐饮业、学校食堂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为重点。
2、具体要求:在5月底前,完成辖区内持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检查,按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审核和监督。
3、工作目标:通过全面整治,完善和规范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和监督工作。
㈡餐饮业
1、整治重点:餐饮业和学校食堂的食品原料采购、使用和废弃物处理。严厉查处使用不合格或来源不明的食用油、不合理使用原料和添加剂、不按要求索证等行为。
2、具体要求:要对辖区餐饮业、学校食堂开展全面检查。集中查处违法经营餐饮单位,以提高餐饮单位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
3、工作目标:经过整治,使全市餐饮业原料使用情况有根本好转,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原料进货溯源制度。
㈢农村食品
1、整治重点:农村乡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许可情况,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经营的不符合要求定型包装食品。
2、具体要求:与节前食品安全检查相结合,开展集中监督执法行动,结合农村食品流通的特点,查处不按卫生许可要求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
三、具体措施和工作要求
㈠根据本地情况,确定重点地区,加强培训工作,安排足够
人力、物力,保证专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督促检查和上报工作。
㈡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把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将其作为卫生许可重要材料和日常监管的主要措施。
㈢要把专项整治工作和日常监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对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的查处力度,符合移送公安司法部门条件的,要坚决移送,追究违法行为刑事责任,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
㈣加强宣传和指导。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并向社会公布,认真处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要积极与新闻单位配合,对典型案例和大要案予以曝光,加强舆论宣传和舆论监督,引导消费者合理选购和消费食品。
1 提高办公效率
许可管理平台规范了工作程序, 提高了办公效率。在系统里可以完成对卫生许可证的申请受理、核准、发证和对管理对象的电子档案管理等。实现基本信息采集、处理卫生行政许可、审查和备案等动态管理, 规范卫生行政许可, 审查和备案工作程序, 并实现与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的衔接。
2 各类监督、执法活动
监督执法平台完成了向相关部门数据采集、交换、共享任务。可以运用平台完成管理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部门开展各类现场监督和行政处罚工作的执法活动, 加强日常监督真实性和监督覆盖率管理, 该系统的应用, 规范了卫生行政执法程序, 改善了只注重运用实体法对违法行为定性施罚, 而忽视行政处罚程序的现象, 从而杜绝了瞒案不报、有案不立、压案不办等现象。
3 指标量化评估
工作考核平台实现了对行政许可量、日常监督检查量、处罚案件量、卫生监督覆盖率、日常监督工作量等指标的量化评估。提高卫生监督信息的利用率, 为领导掌握卫生监督工作动态和正确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 解决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及时有效的查询数据, 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了各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确保了评估工作客观、可信和高效[2]。
4 建议
在卫生监督信息管理平台使用过程中, 应加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反馈平台使用情况, 从卫生监督管理的现实问题入手, 增加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 便于上级与基层之间管理业务数共享, 更好地提高卫生监督信息的利用率, 解决异地索证的难题。
总之,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促使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向“收集制度化, 内容系统化, 格式标准化, 存储规范化, 应用组合化, 工作有序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赣平.卫生行政许可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 2008, 14 (12) S2:38-39.
政府空前重视
与往常卫生信息化会议有所不同的是,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厦门市等政府部门的领导到会,并纷纷表述对卫生行业信息化的看法。
备受行业关注的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无疑成为本次会议的焦点。这是我国卫生信息化领域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有望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对卫生信息化投入严重缺位的基本状况。这无疑是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国家发改委高新司吴珏处长在大会发言时表示,“信息化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抓手。前段时间,国家发改委进行了专项调研。我们看到,信息技术在医改过程中必然引发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二是卫生服务的重心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卫生信息化涉及到管理理念和利益结构的改变,必然遇到不同的阻力和挑战。”
吴珏还表示,“国家发改委非常重视医疗卫生信息化,高新司正在制定国家‘十二五’卫生信息化重大工程的计划。我们建议大家在信息化中注意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信息孤岛的问题。第二,重硬轻软的问题。第三,投入渠道单一的问题。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投资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政府部门,短期看会有问题,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营运有问题,难以贴近群众实际需要,需要调动社会资源。第四,多头建设的问题,这也是医药卫生部门的特有问题。卫生信息化涉及医保、社保等不同部门,部门各自为战,影响整体推进,这也是医药卫生信息化必须解决的问题。发改委愿意和大家共同努力,在上述方面取得突破;目前正在与国家发改委医改办协商,启动区域医疗试点、远程医疗试点。”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对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进行了详细解读。
“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共有“八大重点任务”,除了此前公布的、并已广为流传的“3521”(“3”意为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5”表示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2”意为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个基础数据库,“1”代表一个国家卫生信息专网)外,最终版本的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又增加了两项重要内容: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安全体系建设。简称为“35212”。
“卫生信息化的总体发展思路是要实现三个转变。”孟群说,“在框架设计上,从垂直业务和单一应用向扁平化信息平台与主要应用系统建设相融合转变;在业务内容上,从面向单一卫生业务管理向综合管理和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在实现路径上,从单纯追求各单个系统规模向促进多系统资源整合转变。
关于下一步工作思路,孟群提到:“卫生部将组建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集中力量,集中智慧,集中时间,集中办公,统筹推进项目的实施工作。同时,尽快研究制订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和时间节点,加大督促指导的力度。”
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吴琦介绍了目前的工作计划。一是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协调与沟通,争取将卫生信息化建设纳入“十二五”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
二是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研究下发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和指导意见等深化医改的配套文件。
三是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将是以点带面推进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六项试点:(1)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支持中西部地区42万多个村卫生室的信息化建设,按照每个村卫生室4500元标准补助;(2)开展上海、浙江、安徽、重庆、新疆5省(区、市) 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工作;(3)县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4)支持远程会诊系统建设;(5)支持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中央补助每个城市2000万元,其中1800万元用于卫生信息化建设;(6)支持公立医院医疗行为管理建设,2011年〜2015年,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支持下,逐步在全国除省会城市以外的310所地(市)综合医院和2572所县级综合医院建立医院医疗行为管理系统,每个地(市)综合医院补助650万元,每个县级综合医院补助280万元。
四是开展卫生信息化标准工作。2010年〜2011年底,完成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卫生信息平台为建设重点的有关信息标准与规范的修订完善工作。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平发表了题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演讲,建设国家卫生信息专网是“35212”的重要内容之一,清华大学将参与其中。
点面结合
探索电子病历
孟群用“三个最”来强调电子病历(EMR)和居民健康档案(EHR)的重要性:“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是最基本、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医药卫生基础数据资源。”
最基本的问题,往往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为破解电子病历难题,卫生部采取了点面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试点,另一方面抓紧制订出台相应的技术方案和功能规范。
在前一段时间电子病历试点的基础上,目前,卫生部《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正在网上征求意见,建设方案涵盖从设计到建设、再到运维的一系列工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张成普介绍了盛京医院的电子病历试点经验。11月中旬,“全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刚刚在沈阳召开,与会代表还参观了盛京医院。据介绍,盛京医院拥有4388张开放床位,2009年的门诊量是242万人次,2010年实行了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并在门诊试点推行EMR。
“盛京医院实施电子病历的主要经验就是要以临床应用和医疗管理为主导,要比较实用,要解决临床问题。”张成普说。
目前,盛京医院的住院病人已经全部用上了EMR,门诊EMR正在试点推行,并集成了各种医疗信息,譬如:电子体温单、电子医嘱单、重症报告和肿瘤报卡等;系统还能自动生成麻醉记录单,解决了麻药使用监管困难的问题;还能将无线查房的录音自动嵌入到EMR系统。
张成普还介绍了EMR在医疗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管理者可以实时调阅和检查病人的病历;对于书写不规范的情况系统可以自动反馈;基于EMR优化了会诊流程和电子交班流程;电子签名完成后,系统可以自动提示查询和监管;麻醉科、病理科、输血科以及院感科等科室都能共享EMR的信息;系统还具备危重症自动分析评分预警功能。
厦门长庚医院行政中心特助何国豪介绍了长庚医院实施EMR的经验,长庚医院下属的10家医院已经100%实现了电子病历,并且在10家医院内实现了信息共享。何国豪认为,需要有四个要素来保障EMR的成功实施:首先是法规保障,要颁布医疗法,赋予电子病历以法律基础;二是管理保障,要设置并运营医疗凭证管理中心;三是标准,电子病历必须符合标准才能实现信息共享及交换;四是要对电子病历的内容设置一个基本格式。谈到EMR的未来发展,何国豪认为EMR将在四个方向上不断进步:法规面、标准面、推广面和安全面。
区域卫生信息化急须配套软环境
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马伟杭认为,目前区域卫生信息化至少缺乏五大支撑:一是标准;二是流程规范;三是平台,这个平台首先是面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而不是面向医疗机构或者政府管理部门的;四是法,缺少法律保障,“如果国家立法的程序很复杂,很难短期内实现的话,我们可不可以先颁布一个‘部长令’呢?”五是关口,“要设置一个IT厂商的准入原则,这个原则至少包括两点:符合标准、承诺开放接口。”
厦门市在区域卫生信息化方面堪称佼佼者。厦门市卫生局局长黄如欣在会上介绍了厦门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情况和经验,整个系统包括六个平台:一是面向公众的服务平台,市民可以预约挂号、调阅健康档案、查看检验报告等;二是面向医疗机构的协同平台,可以调阅病人在不同医疗机构的诊疗结果,避免重复检验检查、不合理用药等,厦门市有一些医院已经实现了100%预约挂号,并能预约到具体的时间段;三是面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平台,市民在不同医疗机构的诊疗结果能够自动转化成为社区的健康档案;四是面向妇幼保健的信息平台;五是面向第三方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六是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平台,可为管理部门提供日常监控、疾病预警、决策支持等。
综合卫生信息管理建设也日益摆上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的议事日程。
远程医疗不再沉寂
11月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几个部门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方式,面向中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拨付27亿元,专门用于卫生信息化建设,其中重要的建设内容就是远程医疗和远程培训。而近年来一度沉寂的远程医疗,在本次大会也成为十分活跃的议题。
事实上,新医改方案早已明确,“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有四大优势:访问(无边域限制),质量(最好的医生、最好的服务),高效(提高效率)和收入(降低成本,使医疗机构利益最大化),这就好比是一个凳子的四条腿。”美国远程医疗协会首席执行官Jonathan Linkous说。
在下一步工作计划中,孟群明确表示要支持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具体有四个要点。一是基层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在中西部地区每个省份选择地处偏远的5个县开展试点,每个县的一家综合医院与省级定点综合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每个系统补助50万元。二是高端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三是在卫生部所属的综合医院建立远程医学综合服务中心,部署先进的数字化远程医疗设备和完善的应用系统软件,开展高端远程医学活动。在西部地区每个省选择2所省级综合医院,或2所地市级医院医院,建立远程医学中心,完成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医学影像实施传输和交互式操作、虚拟化病历切片等高端远程医疗业务。第四,该项工作要见实效,要探索通过信息化手段,切实解决偏远地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困难。
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介绍,北京将对口支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医院和陕西神木县医院,上海将对口支援云南。“中日友好医院的远程医疗中心将建设3D手术会诊中心,为边远地区提供3D的手术指导。”许树强表示,“此项目将分三个阶段完成,先做2D,再做3D,2011年3月30日完成第一阶段。”
当前,我国的远程医疗主要有四种形式:军队主导的(如全军远程医学信息网)、省级政府主导的(如云南县县通)、医院主导的(如华西医院)、IT公司主导的(如东软的熙康医院联盟)。在展示区域,记者还看到了麦克奥迪公司的“数字病理系统及数字切片远程诊断平台”,该平台已经与七八十位国内知名的专家签约,专家在家里使用普通PC即可清晰地看到病理切片扫描图像,并做出诊断指导。
1、及时召开了年度爱国卫生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二00五年爱国卫生工作,肯定了取得的成绩,也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20xx年度的爱国卫生工作作了总体部署。制定下发了年度爱国卫生工作相关文件、意见和方案,与各镇街签订了爱国卫生工作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各镇街爱国卫生工作的任务、职责等。
2、认真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着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在全区农村改水任务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启动了农村二次改水工程,对工程使用的管材、口径、质量要求以及施工方案、检查验收都作了详细规定,彻底解决了供水管道口径小,不能满足供水需要和老管网的跑冒滴漏,水损严重的老大难问题。今年共安排二次改水67公里,投入经费700万元。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全区共安排改厕经费30万元,完成改厕任务3222个。
4、扎实开展省市级卫生村的创建工作。今年全区共安排创省级卫生村1个江浦街道五里村,市级卫生村5个江浦的白马村、顶山的石佛村、汤泉的九龙村和泉西村、石桥的石村村。创建期间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布置,并多次深入现场进行调研,协助解决相关问题。到目前为止,五里村、泉西村、石佛村已经基本通过市级考核验收,白马村、九龙村、石村村正在积极准备,等待迎接上级的考核验收。
5、组织开展了春冬两季的除四害工作。在调动各单位各部门除害积极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消杀队的专业作用。今年共投入除害经费4万元,下发除四害药物3000公斤,培训基层骨干300多人,较好地保证了除害效果,使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
6、认真组织开展了第十九个世界无烟日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广场咨询、宣传专栏等形式和无烟日当天烟草公司停止配送烟、职工放假休息、各大超市停售香烟等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烟草吞噬生命,控烟维护健康。积极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投身到控烟活动中来,对重点行业的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加大禁烟力度,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抓好落实,爱国卫生工作推进力度大。爱卫月活动中,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镇街领导都能亲自参与,在创卫、健康教育、除四害工作中,分管领导深入现场调查、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很大的支持。
2、注重协调,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爱卫工作面广,涉及的部门多且又容易使一些职能部门忽视。对此,区政府专门制定爱国卫生工作职责分工,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权力,调动了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多次召开各种类型、形式的联席会议,就爱卫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现场办公解决。
3、加强宣传教育,使爱国卫生工作深入人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册、宣传栏等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使改水、改厕、除四害、健康教育行为养成,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意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都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爱国卫生活动中来。
三、存在的问题
按照《南京市爱国卫生管理条例》、《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开展爱国卫生行政执法力度不够,检查、督促效果不明显。四、明年工作打算
1、加大爱卫宣传力度,巩固爱卫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大好局面,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支持参与爱国卫生工作。
2、继续做好农村二次改水工作,完成主管道改造40公里,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督,进一步提高供水质量。
3、认真做好农村改厕工作,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新增无害化户厕5000个。
4、积极推进卫生镇街村创建工作,做好已创建成的卫生镇街村巩固提高和长效管理工作。
5、开展除四害综合防治活动,认真抓好春秋季灭鼠、灭蟑,夏季灭蚊灭蝇工作,严格将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
6、做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加强镇村健康教育阵地建设,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覆盖面,努力提高广大市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行成率
【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筹,实事求是开展畜禽产品质量宣传、培训、整治工作,通过进一步强化监督,确保全县养殖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及任务
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管措施,集中力量,推动专项整治,强化提高企业责任人的生产质量意识,严厉打击禁用物资添加、私屠滥宰、病死畜禽加工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肉品质量安全,加强在投入品环节监管力度,不定期检查养殖场用药记录,对出栏动物实施检疫,对染疫或病死动物要严格现场监管,进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完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严把畜禽产品产地检疫和市场准入,全面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监管能力,确保质量安全可靠。
1、积极开展畜产品禁用物质专项整治
加大兽药、饲料等禁用物质查处,不定期对经营部和养殖场投入品进行监管抽检,对验收不达标兽药经营企业进行依法取缔,已取得gsp认证的经营企业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强化养殖环节的监管力度,要保证“瘦肉精”等禁用物质的抽检检测合格率达到100%,加强养殖场(户)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现场指导工作,并明确企业生产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签订责任承诺书,使每一位养殖户懂法、守法、合法经营,提高养殖户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深入开展病死畜禽非法交易整治
从源头抓起,强化对养殖场(户)或畜禽产地检疫监管,严把屠宰、经营、运输检疫证明关,严厉打击不合格畜禽或病死畜禽非法交易行为,对进出屠宰场动物及动物产品要严格审验,切实做好宰前宰后检疫关,派驻检疫人员要加强屠宰检疫监管,严防病害肉上市,督促其严格执行入场检查、抽检、检测、验收、屠宰操作规程、肉品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等制度,监督其完善台帐登记制度和完善可追溯体系工作,层层落实食品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出场肉品质量安全。
三、工作要求
根据畜禽质量安全要求,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对全县辖区内畜禽生产和市场监管整治进行部署落实监督指导,各动物卫生监督分所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精神,要层层把关,密切配合,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采取处置措施,积极开展与兄弟单位联合执法,形成联动效应,进一步遏制不法行为。各辖区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明确监管责任,精心组织,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到位。
四、工作计划
(一)动员部署阶段(1月)
召开全县畜禽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会议,部署动员下一年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及任务,并制定实施工作方案。
(二)集中开展及培训阶段(2月——5月)
1、组织开展春节前后的肉食品质量监管工作,确保重大节日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
2、组织执法人员培训,通过培训提升执法人员整体素质,规范执法行为。
3、加强保障执法队伍建设,由于受到缓征检疫费带来的负面影响,要积极向上级争取保障增加基层执法人员待遇问题,确保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扎实开展,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4、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开展整顿兽药饲料市场、畜产品市场、定点屠宰场、规模养殖场、运输等环节整治监管工作。
5、继续落实抓好规模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置监管统计上报及补助工作。
6、深入开展节假日期间宣传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集贸市场、乡镇集市,现场发放宣传纸、咨询等形式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一系列畜产品安全知识等宣传活动来提升群众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7、继续深入推进“放心肉”体系建设,并配合工商、商务、公安等部门开展清理整顿工作,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经营白条肉现象的发生。
8、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抽查检测工作,确保违禁物质“瘦肉精”抽检检测合格率达100%。对经营假劣产品和违禁物质产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一起及时公布曝光,情节严重的并按照程序移交公安机关查处。
9、加强督导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整改,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三)夏季病害肉整治阶段(5月——9月)
1、认真组织开展夏季病害猪肉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病死猪、病害猪肉非法交易活动。
2、加强高温季节无害化处置监督监管工作,确保病死猪在监管人员现场监督下,做好无害化处置,确保无染疫、无私自转运贩卖发生,确保无害化处置监管到位。
(四)验收总结阶段(10月——12月)
五、强化纪律,责任追究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认真履行职责,层层把关,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格履行辖区内各项监管工作,工作上不能瞒报、漏报、失职等行为,对不尽职尽责造成安全隐患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其监管人的责任,确保全年不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第二篇】
(一)发展目标
全年存栏大牲畜存栏7329万头,生猪存栏48.45万头,山羊存栏18.36万只,家禽存栏283.2万只,全年出栏生猪87.1万头,出栏家禽584万只,牛出栏7.06万头,羊出栏33.45万只,实现肉类总产量10.3万吨,禽蛋总产量2.98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0.82亿元,农民人均畜牧增收达到500元以上。
(二)201x年的重点工作
一是大力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进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保障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顺利开展,加快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生猪良种的利用率,加快我县的生猪改良步伐,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下一步将扩大宣传,使良种补贴政策家喻户晓;严格种公猪精液生产,确保精液质量;及时配送,保障供给;做好跟踪服务,确保改良效果;建立健全改良网络体系,扩大良种覆盖面,努力实现全县生猪良种化、生产标准化、效益最大化的产业格局。
二是继续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重点落实四个“到位”和四个“不放松”。四个“到位”:一是宣传培训工作到位,提高全民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责任到位,切实将防控措施落实到实处;三是制度到位,建立健全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四是经费落实到位,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保障。四个“不放松”:一是集中强制免疫和常年补免不放松;二是疫情监测预警预报不放松;三是消毒灭源不放松;四是动物检疫监督执法不放松。切实提高畜禽免疫密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疫情动态,防患于未然,加强消毒和执法监督,保障畜牧业生产健康稳步发展。
三是继续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鼓励他们开发一批特色养殖项目,实行市场网络、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生产体系联动,形成龙头连市场带农户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二是抓住国家农业产业化推进的有力契机,大力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畜牧业经营组织化程序。三是抓好生态农业畜牧示范工程建设,以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一批基础设施过硬、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带动辐射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促进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四是培训适应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养殖业主的主体作用,着力培养符合现代畜牧业需要的新型人才。利用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畜禽标准化养殖等平台,切实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生产、养殖、疫病防控和经营管理水平。
五是齐抓共管,强化规模养殖场污染减排。继续指导畜禽规模养殖场制定并完善污染减排实施方案,与环保部门协调配合,加强规模养殖场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推进新建畜禽养殖场的前置性审查,规范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审批。
六是强化监管,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1、积极开展畜产品禁用物资专项整治
加大兽药、饲料等禁用物资查处,不定期对经营部和养殖场投入品进行监管抽检,对验收不达标兽药经营企业进行依法取缔,已取得gsp认证的经营企业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强化养殖环节的监管力度,要保证“瘦肉精”等禁用物资的抽检检测合格率达到100%,加强养殖场(户)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现场指导工作,并明确企业生产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签订责任承诺书,使每一位养殖户懂法、守法、合法经营,提高养殖户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深入开展病死畜禽非法交易整治
从源头抓起,强化对养殖场(户)或畜禽产地检疫监管,严把屠宰、经营、运输检疫证明关,严厉打击不合格畜禽或病死畜禽非法交易行为,对进出屠宰场动物及动物产品要严格审验,切实做好宰前检疫宰后检验关,严防病害肉上市。监督屠宰场严格执行入场检查、抽检、检测、验收、屠宰操作规程、肉品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完善台帐登记制度和完善可追溯体系工作,层层落实食品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出场肉品质量安全。
七是聚力扶持,促进畜牧产业加快升级。
(1)实施企帮业扶。摸排、梳理龙头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帮助、指导规模养殖企业(合作社)发展。
(2)争取项目扶持。紧盯国家、省、市扶持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争取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抓好生猪标准化养殖、奶牛标准化小区建设、“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等项目,进一步促进畜牧产业升级。
(3)继续落实畜牧政策。积极协助做好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全面完成保险任务,认真做好肉牛良种补贴、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和各项畜牧业惠农政策,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第三篇】
一:培训目的
为落实省农委《省动物卫生监督系统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我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政治业务综合素质,为实现“两个努力确保”和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培训对象及目标
1: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15人)
2:区域畜牧兽医站全体人员(28人)
3:监督分所全体检疫员(75人)
通过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熟、素质高”的畜牧兽医综合执法队伍。检疫技能精湛,素质一流的动物协检员队伍。
三:培训整体安排
1:本次培训定于4月9日至10日
2:本次培训分为军训(1)天、集中讲授(1天)两阶段
四:培训课程
培训时间培训内容主持人授课老师
【第四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筹,事实求是的开展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培训,使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强化监管措施,确保全县养殖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及要求
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管措施,集中力量,推动专项整治,强化提高企业责任人的生产质量意识,严厉打击禁用物资添加、私屠滥宰、病死畜禽加工等违法违规行为,坚持以人为本总体思路,确保肉品质量安全,加强对兽药、饲料经营、使用等环节监管力度,不定期检查养殖场用药记录,并随机抽查兽药残留的监督抽检工作,对不符合规定的要及时按有关规定进行溯源查处,各区域兽医站及动物监督分所人员要提高责任意识,明确监管职责,全力推进监管工作,对出检动物实施检疫,对染疫或病死动物要严格现场监管,进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完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严把畜禽产品产地检疫和市场准入,全面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监管能力,确保质量安全可靠。
三、整治任务
(一)深入开展病死畜禽非法交易整治
各区域畜牧兽医站、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从源头抓起,强化对养殖场(户)或畜禽产地检疫监管,严把屠宰、经营、运输检疫证明关,严厉打击不合格畜禽或病死畜禽非法交易行为,对进出屠宰场动物及动物产品要严格审验,切实做好宰前宰后检疫关,派驻检疫人员要加强屠宰检疫监管,严防病害肉上市,督促其严格执行入场检查、抽检、检测、验收、屠宰操作规程、肉品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等制度,监督其完善台帐登记制度和完善可追溯体系工作,层层落实食品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出场肉品质量安全。
(二)积极开展畜产品禁用物质专项整治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大兽药、饲料等禁用物质查处,不定期对经营部和养殖场投入品进行监管抽检,对验收不达标兽药经营企业进行依法取缔,已取得gsp认证的经营企业要加强监督管理
工作,强化养殖环节的监管力度,要保证“瘦肉精”等禁用物质的抽检检测合格率达到100%,加强养殖场(户)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现场指导工作,并明确企业生产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签订责任承诺书,使每一位养殖户懂法、守法、合法经营,提高养殖户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进一步增强动物免疫监督、疫情监测工作
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继续做好加强动物免疫工作,定期组织开展规模养殖场、散养户疫苗免疫注射督查工作,强化免疫密度,并组织人员不定期抽查全县范围内动物抗体免疫、台帐建立、耳标加挂、消毒等工作,确保动物免疫率达到100%,抗体免疫率达到85%以上。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要严格监测动物疫情,做好动物疫情评估和预警预报,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四、工作要求
县畜牧兽医局根据畜禽质量安全要求,局领导对全县辖区内畜禽生产和市场监管整治进行部署落实指导,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精神,要层层把关,密切配合,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采取处置措施,积极开展与兄弟单位联合执法,形成联动效应,进一步遏制不法行为。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明确各级监管责任,精心组织,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到位。
五、整治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
召开全县畜禽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会议,部署动员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并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任务和各部门职责开展整治工作。
(二)集中整治阶段(3月——10月)
1、组织开展春秋两季动物免疫计划,强化免疫抗体检测工作。
2、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开展整顿兽药饲料市场、畜产品市场、定点屠宰、规模养殖场、运输等环节整治监管工作。
3、继续落实抓好规模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置监管统计上报及补助工作。
4、深入开展节假日期间宣传教育活动,重大节假日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宣传活动,主要集中在集贸市场、乡镇集市,现场发放宣传纸、咨询等形式,并采取悬挂横幅,开办食品宣传栏、出动宣传车及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一系列食品安全知识等宣传活动来提升群众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5、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抽查检测工作,确保检验检测达到100%。对经营假劣产品和违禁产品等违法行为,查处一起及时公布曝光。
6、加强督导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整改,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三)验收总结阶段(11月——12月)
六、强化纪律,责任追究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认真履行职责,层层把关,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格履行辖区内各项监管工作,工作上不能瞒报、漏报、失职等行为,对不尽职尽责造成安全隐患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其监管人的责任,确保全年不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第五篇】
为切实做好201x年我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明确全年工作目标及任务,按照省、市、县工作会议要求,我股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能职责拟定201x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强化规范执法监督
抓好执法队伍建设,201x年将组织开展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培训学习,提高人员自身素质和执法能力,让每位同志在执法工作岗位上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按照法定程序办事并做到廉洁自律,秉公执法按章办事,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增强规范执法人员岗位职能职责,全面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监督工作,完成拟定的全年工作任务。
二、市场监督
按照动物卫生监督赋予的职能职责及年初县“放心肉”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实施要求,继续配合工商、商务、公安等部门深入开展市场整治工作。从源头抓起,重点整治私屠滥宰、病害肉上市、无证无章白皮肉上市,监督做好无害化处置工作,严格查验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制度,并加大执法力度做好案件查处工作,清理整顿市场秩序,规范行业行为,为推进“放心肉”体系建设试点县打下坚实基础。
三、规模养殖场监管
1、全面加大规模养殖场监管工作,201x年组织开展规模养殖场法人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全县规模养殖户认知国家的所赋予法律、法规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职责,约束规范行业行为,逐步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
2、加强规模养殖场违禁物质“瘦肉精”抽查检测工作增加频次,做到不漏检测,确保不留死角,确保全年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3、全面加强规模养殖场台账登记、耳标加挂、产地检疫、强制免疫、无害化处置、动物防疫合格证办理等监督检查工作,在执法中发现问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依法办事从严查处。
4、加大对规模养殖场宣传力度,发放宣传纸,张贴给规模养殖场的一封信,通过电视、新闻媒体等使广大养殖户合法经营,健康发展畜牧业使全县人民吃上“放心肉”。
四、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在工作中要严肃纪律强化责任、层层把关、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依法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工作上不能瞒报、漏报、严重失职等行为,对不尽职尽责造成安全隐患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全年不发生一起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
五、工作安排
1、动员部署阶段(1-2月)
召开全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工作会议部署开展近期执法工作。
2、集中执法人员培训(3月)
组织开展全县执法人员培训增强执法队伍建设。并部署落实全年工作计划,推进工作有序开展。
3、集中开展规模养殖(户)培训(4月)
组织开展对规模养殖场大户法律、法规及技术指导培训工作,通过指导培训使每位养殖户依法养殖,确保养殖风险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4、组织开展市场大检查工作(5-6月)
重点配合工商、商务、公安等部门市场大检查工作,全面整顿及推进“放心肉”体系建设实施。
5、集中开展夏季执法监督整顿工作(7-8月)
高温季节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夏季病害肉、冷库、规模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置监督执法工作。
6、做好两节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查工作(9-10月)
重点做好“中秋、十一”两节期间畜产品质量大检查工作,确保节日期间肉品消费安全。
【卫生监督信息员计划】推荐阅读:
卫生监督管理信息09-13
张家港卫生监督信息09-07
2022年卫生监督公共场所工作计划09-14
2004年全市卫生执法监督工作计划06-14
卫生监督重点07-27
卫生监督体系10-25
乡镇卫生监督协管10-30
紫云自治县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总结11-01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