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场会议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做好一场会议(通用11篇)

如何做好一场会议 篇1

1、经济问题;

2、登高;

3、昆虫;

4、臭虫;

5、孤独;

6、飞行;

7、公众演讲;

8、死亡。

哪一项让你感觉最恐惧?

美国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让大部分人感到最恐惧的,是公众演讲!由此可见,对大部分人而言,如何做好一场公众演讲,是个难以克服的难题。而最近我也经常被一些小朋友问到:如何做好一场公众演讲?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经验,从心态、技术和实操三个层面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一、心态篇:

公众演讲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我们自身的紧张感。

紧张感是由三个方面的原因构成:1)负面思考:“我不擅长公众演讲!”“万一听众不喜欢咋办?”2)追求完美:“我还没有准备好!”“我今天的状态不在最佳!”3)准备不足:没写演讲稿或者没有足够的练习。破解紧张感,需要牢记以下三个心法:

心法一——主场意识:既然是由我来演讲,我就是绝对权威,因为全场最了解我演讲内容的,只有我自己,无论我怎样讲都是最好的,我的地盘我做主!

心法二——焦点转移:我控制不了我的听众,我只能控制我自己的表现,所以我需要更好地演讲,这就是对自己和听众最好的负责!心法三——回归当下:演讲没有绝对的最好,只要大量地练习和全力以赴地呈现,即是最好,现在,动起来!

上场以前,将以上三条法则在心里默念几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你内心的紧张感。

二、技术篇:

演讲稿很重要,因为演讲稿内容的好坏甚至会直接决定一场演讲的成败。所以,在技术篇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写好一篇演讲稿。写好一篇演讲稿,一般需要以下五个步骤: STEP1:定魂

演讲题目是对全篇主旨内容的高度提炼,可以说是整个演讲的魂。“定魂”即如何为你的演讲选个好题目。

“定魂”要注意两点:

1)选定的题目要清晰、简洁和形象:让人一听题目就知道你想讲什么,比如:《建立自信心的五个步骤》《塑造企业品牌的六脉神剑》。

2)题目要容易与听众之间建立连接感:这就需要你提前了解你的听众,知道他们想听的内容是什么?他们最害怕的是什么?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总不能兴高采烈地,跟一群最想听计算机技术的IT男,讲起了《论挖掘机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那样的话,不管你的演讲内容是不是他们最想听的内容,题目本身都无法激起他们听演讲的欲望。STEP2:画骨

“画骨”指得是要给你的演讲构建一个清晰的脉络结构。

构建脉络结构的常见方法包括:

1)以时间的不同来贯穿主线: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上大学的时候……;从前……现在……以后……。

2)以空间位置的不同来贯穿主线:比如,日本采用的方法是……韩国采用的方法是……而中国采用的方法是……;东北……中原……南方……。

3)以重要性程度的不同来贯穿主线:比如,最重要的是……次重要的是……重要程度较小的是……。

4)以逻辑次序的先后来贯穿主线。比如:首先……其次……最后…..;第一步……第二步……第三部…...;现状是……问题是……解决方法是…...。

当然,构建演讲脉络结构的方法远远不止以上几种,我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STEP3:调情

调情指得是要激发听众的情绪,让听众找到参与感。常用的方法有:

1)笑点开场:比如李敖在一次演讲的开场白中这样说:“演讲最怕有四种人,一种是根本不来听演讲的,一种是来了去上厕所的,一种是上了厕所不回来的,一种是回来了不鼓掌的。”他这么一说,满场鼓掌,现场气氛也轻松了起来。笑点开场,既可以带动现场氛围,也可以缓解演讲者自身的紧张情绪。

2)互动:比如之前帅爆朋友圈的那篇来自超级演说家的演讲《寒门贵子》,刘媛媛在开场的时候就是通过问两个问题来完成互动:“你们有谁觉得,自己是家境普通,甚至出身贫寒,将来想要出人头地只能靠自己?你们当中又有谁觉得,自己是有钱人家的小孩,起码在奋斗的时候,可以从父母哪儿得到一点助力?”。互动,激发听众参与以及思考。

3)讲自身经历或者故事:2005年6月,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做的那场演讲,就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整篇演讲他分享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人生的点点滴滴是如何串联在一起的;第二个故事,有关爱与失去;第三个故事,关于死亡。自身经历或者故事,可以最大程度上让听众找到共鸣,从而增强演讲本身的感染力。STEP4:美颜

美颜指的是要优化我们的讲话方式,让演讲内容更符合听众的接受方式和认知习惯。

具体方法是:

1)拆长句为短句:大脑的认知习惯是:越是简单容易的,越是容易被记住,所以,短句较长句,更容易被听众接受并记住;另一方面,短句在表达的时候,更具美感和力量感,更容易带动听众的情绪。

2)变书面用语为生活化、形象化用语:越是熟悉形象的东西,越是容易被大脑记住。而书面用语适合论述,却不适合用于演讲,所以,如果演讲中使用了太多的书面用语,就会让听众产生一种陌生感,从而丧失对演讲内容的兴趣。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会比“要以结果为导向来衡量方法的优劣”更容易让人记住。

STEP5:凤尾

凤尾指的是你的演讲需要有一个好的收尾。

结尾在演讲中非常重要,一个好的结尾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常见的结尾方式一般有:

1、总结式、点题式结尾:即对自己全篇演讲内容进行精炼概括,作为结尾。比如超级演说家上,陈铭哪篇经典的演讲《女人永远是最佳辩手》,结尾时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所以人生的辩场上,女人永远是最佳辩手,男人总是输,女人总是赢,那只是因为——爱”。

2、引用式结尾:一般是引用诗歌或者是名人名言作为结束。之前听一位老总关于如何在低迷市场状态下实现企业突围的演讲,结尾时他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演讲,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令人印象深刻。

3、幽默自嘲式结尾:比如马云在《懒人改变世界》这篇演讲里,就是这样结尾的:“懒不是傻懒,如果你想少干,就要想出懒的办法,要懒出风格,懒出境界。像我从小就懒,连肉都懒得长,这就是境界。”

方法有很多,在此仅作抛砖引玉。

三、实操篇: 实操篇就简单归纳几个演讲中常见的实用技巧,供大家借鉴:

1、练:熟能生巧。把演讲稿写下来,然后大量地练习,而且一定要发声练习;有人提供的对着镜子练习的方法,也是很不错的方法。我自己常用的方法是:用手机把自己的演讲内容录音下来,然后回放来听,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发现自己在演讲过程中使用不得当的语气和用词,及时纠正;另一方面,可以准确计算出自己的演讲时长,及时删减或增补。

2、声:要让自己的声音具有穿透力。首先,要学会用丹田发声,这样你的声音才会显得厚重而有力道,如果不会用丹田发声,就需要借助麦克风来辅助发声;然后,在演讲以前尽量不要吃辛辣的东西,在演讲过程中不要喝过于冰冷和有刺激性的饮料,减少对嗓子的刺激,以免造成声带疲惫,影响发声。

3、力:体力充沛才能呈现出活力。演讲的前一天不要熬夜,留存精力;演讲前的半个小时,适当做些运动激活自己的状态,比如:扩胸、俯卧撑或深蹲等;如果还是不在状态,及时喝一瓶红牛,也是不错的选择。

4、形:形指的是肢体语言的使用。演讲过程中,主要的肢体语言包括:手势、站姿和眼神。手势的使用原则是:简洁、有力和得体,忌讳手势过乱过杂,导致观众看得眼花缭乱,最后还以为你是在练武术;站姿只要做到整个身体庄重、挺拔和自然即可;眼神不能处于游离状态,要环视全场,跟听众之间有眼神交流。

5、借:借指的是可以借助一些物品来辅助自己的演讲。如果你自信心不足,你试试把翻页器拿在手里,它可以有效缓解你的紧张感;如果你记性不好,可以试试把演讲的要点写在小纸条上,然后放在手心,等到忘词的时候可以瞥一眼。

6、位:合适的站位,在演讲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会影响到听众的整体观感,以及演讲者的呈现效果。如何站位,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演讲者的具体站位,会受到场地现场很多相关因素的影响,比如:投影仪位置、音响设备位置、讲台位置甚至室内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演讲者的站位。但是有几个站位的基本原则,可供我们参考: 第一、无遮挡原则:即演讲者要确保自己不会遮挡到PPT或者被其它物体过度遮挡。曾见过一个演讲者,一上台就直挺挺站在PPT前开始演讲,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已经挡住了大部分的PPT。

第二、照顾全场原则:也就是说,演讲者站定的位置,可以看到全场的大部分听众,同时也可以大部分听众看到。因为,你总不能站在一个只有少数人看的见的位置,却希望全场人都可以仔细聆听你的演讲。

第三、稳定自然原则:意味着,你既不能像个猴子一样在讲台上蹦蹦跳跳,也不能像只僵尸一样挺在台上,而是要在站位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自然走动,环顾全场。

最后总结如下:

如何做好一场会议 篇2

树立品牌的方法有多种, 利用自己的宣传手册就不错。

大多数会议饭店都使用两种宣传手册:一种是标准的门市介绍手册, 这是面向休闲市场的;另一种是会议宣传手册。

会议宣传手册的样式

会议宣传手册可以做成多种不同的样子, 可以做成标准的三四个折页, 也可以做成散页再装订起来加一个漂亮的封面, 或者做成小册子的形式。不论你选择哪种形式, 它都一定要含有相关信息。

设计宣传手册时, 要假设你的潜在客户从没见过或者听说过你的饭店, 当然也没有得到过任何有关其会议服务能力的信息。假如你自己是一个正在为下一次活动寻找合适的饭店的会议组织者, 你想要的信息应该是非常清楚简洁的。会议策划人经常抱怨饭店不能提供又好又准确的描述性的材料。

宣传手册要给会议策划人提供足够的初步计划时所需的基本资料。

如果可能的话用图表来表现较大的会议室, 或者至少应该充分描述。富丽堂皇的舞厅能容纳多少人?是什么样的设置 (例如, 礼堂式设置要比圆桌座位的容量大) ?好的宣传手册要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会议策划人可以把它作为工具来缩小选择饭店的范围。

策划会议宣传手册的点子主要来源之一当然是现存的各种小册子。现在就开始收集宣传手册, 这个领域有一些小册子是非常优秀的。把你喜欢的那些小册子归档以备参考, 在你策划自己的宣传册时它们可能会给你很多的启发。

最好的宣传册子应展示所有主要房间的比例轮廓图。某一会议策划人这样说过:我喜欢收到会议策划人套装资料, 不过不喜欢笼统的饭店信息。我需要看到有具体座位数量的楼层设计。饭店老板要使人了解这些信息是需要花时间和金钱的, 但这些资料是很有用的。

会议宣传手册的基本信息

饭店的会议宣传手册应当提供会议策划人决定会议地点时需要的所有信息。有效的会议宣传手册应当包括以下所有或至少大部分信息:

◆饭店名称

◆饭店地址。如果可能的话, 一张地区位置图表明饭店接近机场、主要公路和本地区旅游胜地。

◆饭店的电话号码 (免费电话会鼓励读者回应) ;联系人 (会议服务经理、会议协调者) 的姓名。

◆饭店传真号码

◆展示空间的照片、图表或完整的描写 (大小、比例图、地板承载量、天花板高度) 。

◆可用的视听设备

◆其他可用的会议服务 (电话会议、传真设备、个人电脑、文员和登记注册帮助、商务中心) 。

◆特殊服务和设施 (摄影服务、鲜花、娱乐) ◆宴会和饮料安排

◆主题晚会安排

◆客房信息 (描述、楼层设计、房间区方位、预订、价格、到达/离开信息) 。

◆特殊手续 (付账手续、运载和接待手续、签名和通知规定等) 。

◆娱乐和休闲 (饭店游玩、配偶娱乐、本地区旅游胜地) 。

◆交通 (停车设施、班车服务、旅游观光、出租车、公共交通) 。

◆其他信息 (天气、服装、小费、可以利用的送餐服务等等) 。

◆以往会议的证明。

一套丛书 一场会议 篇3

必须承认,“新人文论丛书”当时能够出版,我们能够参与其中,的确是一种幸运(这种“幸运”也使这班学人日后要更清晰地感受文学的“不幸”)。从地域学术背景看,丛书作者有北大的赵园、陈平原、黄子平、季红真,还有北师大的王富仁,社科院的刘纳、蓝棣之,都是现当代专业刚毕业的研究生(其实赵园、王富仁等人当时已不年轻,年近四十,但从发表文章的时间看,也还是“文革”后“新人”。钱理群、吴福辉,又略长几岁,结果就没被拉进丛书)。上海方面,许子东、王晓明、殷国明、李劼都是钱谷融先生的研究生,加上南帆(师从徐怀玉先生),颇能见证华东师大当年风采。吴亮、程德培和蔡翔则来自上海作协。我不记得研究诗歌的李黎背景,似乎除新疆周政保外,丛书作者皆来自京沪,且主要来自大学研究院—不仅显示了“文革”后恢复文学教育体制之初步成果,而且在这一批“新人”后面,可清晰看到王瑶、钱谷融两位先生的身影—王先生的严谨学风和钱先生的潇洒悟性,深刻影响了这些“年轻”学人。

从学科角度看,“新人文论丛书”有一个从现代文学研究向当代文学批评的延伸和发展。北京学者大都做自己领域,然后有“战略性”合作(如关注晚清的陈平原、研究周氏兄弟的钱理群与熟悉“新时期”的黄子平合作,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从而影响了学科的格局)。对上海学人来说,这种从现代到当代(甚至再到文化研究)的学术转移,更多是个人兴趣的独立行动(偶有合作,也不太成功)。一九八五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转折,与“寻根文学”差不多同期出现的所谓文学批评“方法年”及青年批评家群体,都是当代文学批评的重要事件。浙江文艺出版社的这套丛书,清楚记录了一九八五年“文学批评热”的一个重要学术资源,就是现代文学研究对当代批评的影响。这个资源有两个要点:一是回归“五四”价值观,既忧国忧民,又坚持文学独立性。这种“五四”传统必然会抵制了当时(乃至今天)意识形态管理部门提倡的“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延安精神,也和后来某些“后现代”理论中有关文学只是权力话语策略等时髦观点保持清醒距离。第二,现代文学研究大都从作家论入手(陈平原之林语堂,陈思和之巴金,王富仁之鲁迅,王晓明之沙汀、艾芜,许子东之郁达夫……)这种比较老实、比较“笨”的方法也影响了这些新人后来的研究。为一个作家写几十万字,最起码需通读该作家全部作品,翻阅有关这个作家全部(至少大部分)评论,还要尽可能阅读同时期的作家作品(作为比较),还要看各种相关理论(借助观点)……严格来说,做一个完整的作家论,就是小半部文学史。在方法上,需确信数据文本是理论穿越的基础;在视野上,从晚清、“五四”回到当代,就不大会轻易为“新时期”、“新话题”、“新现象”而兴奋激动。我在别处说过,当代评论那时容易题目大、材料少,以论带史,为观点找证据,“论……三大趋势”,“关于……若干问题”。“新人文论”的作者们(特别是我)也常犯此病,但至少,比较清醒自觉一些。

当然,在另一方面,从作家论起步的学人,后来再进入“后现代”书写策略,也会比较迟疑犹豫一些。这是当代文学批评“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的分别。不知是祸是福。

钱理群、赵园、吴福辉等北大学长,我最初都是通过阅读文章而引以为“知己”(于是认为,通过文章更能认识一个人)。后来到北京开会,便去北大和他们聚会,还曾一起去过张家界,发现钱理群不仅是“领袖”,还十分可爱;赵园不但有才,而且善良。记得老钱有次说:本来看到你们华东师大新人多,替北大担忧,后来王瑶先生招了陈平原读博士,“我们就不怕了”。赵园则一定要带我们绕未名湖一圈,在北大一个亭子里对大家(包括黄子平、王晓明、陈平原、汪晖等)说,你们之中,将来汪晖最有出息(像个大姐的口气)……三十年了,只言片语仍然记得。真佩服他们对北大、对学术之热忱。

如果说北大王瑶学生圈是“新人文论丛书”的“后院”,那上海作协吴亮、程德培、蔡翔诸君,便是这套丛书的“先锋”(这也是我当时交往最多的两批同行朋友)。

《郁达夫新论》增订版被列入“新人文论丛书”时,我的研究已转向当代。虽在华东师大留校任教,但住在南京西路,三天两头往附近上海作协后楼的一个小屋跑:吴亮、程德培当时在那个烟雾缭绕的创作研究室坐班,马原、王安忆等人的手稿都在那里得到最早的读者和批评……今天回头看,那也是当代文学及文学批评的一个转折点。一不小心成了历史,有必要记录一下。

名家名作和文学批评有什么关系?在五四时期,名作多由其他名家推荐。如巴金从法国投稿《小说月报》,叶圣陶推荐;老舍、曹禺的早期作品,则由巴金介绍出版。文坛批评,有时是同人声援、流派之争,如成仿吾为郭沫若、郁达夫叫好,钱杏邨批评鲁迅“过时”等。但也有跳出社团流派的较客观的评论,如周作人欣赏郁达夫、陈源赞扬鲁迅小说。

nlc202309020651

这种景象在三十年代以后逐渐减少乃至消失,因为文学批评后面的政治标准、政策策略和政党目的越来越明显。一九四九年后出现了国有文学生产机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通过作协,将所有作家纳入干部体制;二是以稿费逐步取代版税,让作家更多考虑出版(及审查部门)意愿,更少向读者直接负责;三是将文学批评作为当政者管理文学(包括作家和读者)的工具(前三四十年重管理作品思想创作动机,近二十年主要管理作家行为与作品后果)。五六十年代的文学批评,除管理文学外,有时甚至还超额完成任务,成为政治运动先声并影响政治斗争局势。一般说来,这种国有文学生产机制中的批评,不会出现真正对抗的文学论争。中央点名批判的,地方不敢保护。北京刊物欣赏的,上海也不大会反对。但是在八十年代初,由于执政者交给文学的任务与管理文学的方法不无矛盾,导致自“两个口号论争”以来空白了近半个世纪的真正的文学论争又重新出现了。开始,还是意识形态管理部门的策略摇摆(“歌德”与“缺德”、如何考虑“社会效果”、要不要“清除精神污染”)。但渐渐地,便出现了新的“民间”因素与学院力量。

吴亮和程德培是两个喜欢读书的普通工人,八十年代中期成为《上海文学》“培养”的“业余作者”。吴亮偏爱西方理论,阅读面很杂很广,虽未经过正规训练,却写得一手好文章。《一个批评家和他友人的对话》,用翻译体的理论碎片,就当代美学问题展开辩论,把双方观点都讲得头头是道却不透露作者立场。程德培则擅长细读作品,从王安忆最早的《雨沙沙沙》,到前年金宇澄的《繁花》,他是当代中国小说最忠实、最勤奋的读者。文字不花哨,分析相当靠谱。还有蔡翔,虽然也读大学,也做编辑,但始终坚持从上海工人与左派文人的角度读文学。吴、程、蔡三位虽被“招安”进体制,写的文章却和传统“作协评论”很不相同。我常去他们研究室那几年,是他们与马原、莫言、王安忆、韩少功、张承志、孙甘露、格非、残雪等所谓“探索作家”来往最频繁的时期。新作还未发表,他们已提意见。作品刚一发表,他们就提出一些口号来“定位”。不夸张地说,一九八五年的所谓“先锋文学”,不管成功与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这班作家与青年评论家的“共创”。吴亮等人的文风改变了《上海文学》理论版,《上海文学》理论版又影响了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犹如《文学评论》影响了“文革”后的现代文学研究)。

《上海文学》即使在文学的黄金时期,其影响也从来不如《收获》、《人民文学》(尤其是王蒙担任主编时期的《人民文学》)。地方作协刊物本应以发表作品为主,“理论版”一般只是点缀,主要用来培养鼓励当地作者。只是因为李子云负责这个版面,《上海文学》理论版一度破例在国有文化生产体制中发出不同的声音、发挥不同的作用—在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就以“本刊评论员”名义刊发《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论》。在一九八二年刊发李陀、刘心武、冯骥才等人关于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的通信(“四只小风筝”),实际上与北京《文学报》展开了关于“现代派”的文艺争论。这里当然有个人和偶然因素:李子云五十年代做过夏衍的秘书,她和巴金、张光年、王蒙等人关系良好,而且她本人又真心热爱文学,兼有政治胆识和学术修养。但这里也有时代和必然因素:八十年代的政治氛围使得即便是作协体制内一度也可有不同的文学评论,地方杂志甚至可以和中央刊物展开实质性的文艺论争。这种论争,或者说论争的权利和氛围,影响深远。

在李子云和茹志鹃合作时期的《上海文学》,除了发表很多重要作品外,还做了一件不仅与“新人文论丛书”有关,而且对整个中国当代文学都有重大影响的事情,那就是一九八四年的“杭州会议”。

关于“杭州会议”,现在各种当代文学史都有记述,也有李陀、蔡翔等人的回忆。时间是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地点是杭州一二八陆军疗养院(离西湖不远),主办方是《上海文学》杂志和浙江文艺出版社。与会者都经特别邀请(不像中国作协开会由各地选送代表,也不似学术会议学者可报名提交论文),包括当时正红的青年作家陈建功、郑万隆、阿城,上海及南方作家有陈村、曹冠龙、韩少功、李杭育等。参加会议的评论家有北京的李陀、黄子平、季红真,上海的周介人、陈思和、吴亮、蔡翔、程德培、许子东、南帆等。显然,“杭州会议”有点像是“新人文论”评论家(当代部分)与他们的研究对象(当代青年作家)的一次集体对谈。“新人文论丛书”的策划人李庆西、黄育海则负责会务组织。这是一个形式很特别的会议,没有主题(主体)报告或宣读论文,每人发言或长或短,交叉讨论,但会议竟连续开了三四天,大家都意犹未尽,全然没空去游西湖。后来我参加过几十、上百次文学或学术会议,再也没有类似的会议经验和收获。

会议的后果,今天的文学史上已有结论:引发了一九八五年的“寻根文学”。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会议的原因,如前所述,是《上海文学》与中国作协的论争,有关文艺是否必须为政治服务,有关中国是否可以有“现代派”文学。茹志鹃、李子云煞费苦心,请人避“中”就“青”,创作评论兼顾,会议地点也有讲究,不到你北京开,也不去我上海开,选一个杭州(“新人文论”出版地)。没有想到,南北青年作家、评论家一碰头、一聊天,原来压在李子云等前辈心头的“文艺与政治关系”及“现代派”话题竟然完全不是问题:第一,文学当然不该只写政治,但问题是,不该或不能再写政治之后,该写什么呢?第二,我们当然可以引进“现代派”,但中文小说是否只应学习西方小说技巧?

在几十位新一代作家、评论家的各种故事、诠释、议论和交流之中,“杭州会议”如果说有什么“共识”, 那就是两点:文学不只是写政治,更应写“文化”;我们不应只学翻译文体,应向传记(尤其笔记小说)寻找语言。

刚在《上海文学》发表了《棋王》的阿城和创作评论两栖的李陀是会议的明星。一向颇有学生领袖气质的韩少功听了两天会,一直“不响”。晚饭后在西湖边,对我闷闷地说:“回去我要弄点东西。”—第二年,他就发表了著名的文章《文学的“根”》,“寻根文学”于是被命名。

所以长远来看,“寻根文学”是中国文学对政治压力和西方影响的双重躲避和反弹,是某种民族文化的自我保护策略。一九八五年以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才进入第二个高峰。因文化寻根及技巧探索而出名的贾平凹、王安忆、莫言、韩少功、张承志、张炜等,后来一直是当代文学的主流作家。

但像“杭州会议”这样能推动文学潮流转变的评论家、作家合作关系,之前少有,后面也不多见。九十年代后,作协体制的文学批评空间有限,各种资源都流向学院。“新人文论”作者中,今天有的官至部级,有的流亡海外,但大多数都在学院,美其名曰“守望理想”。还在作协系统的,只有吴亮。“业余作者”,只有德培。

而在当年文学转折期中担任幕后英雄的李庆西、黄育海,除了主编“新人文论丛书”和筹办“杭州会议”以外,在八十年代末还策划了一套“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大系”,系统记录了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众声喧哗。只因主编人选原因,大系至今未能出版。其实回顾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真正有文学争议的,只有二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

如今文坛,不仅寂寞,而且和谐。无论作家之间,或流派刊物之间,均极少批评论争。名家名作今天怎么产生?只能一靠评奖,二托媒体,三打官司了。

二零一四年九月十八日于九龙

如何做好会议营销 篇4

一、营销的概念: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认为:营销是“三合一”的东西,即:

1、营销是一门学科,是关于企业发现、创造和提供价值并能满足一定目标市场、客户的需求,同时获取利润、利益的学科。

2、营销是一种职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首要和重要的职能。

3、营销是一个过程,是为了企业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创造、传播、传递客户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的一系列过程。

2、企业营销的内容主要有两个:

(1)企业文化及企业形象;

(2)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目的是引导和促进企业扩大和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发展力和影响力,让企业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企业使命。

树立企业形象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更长远地促进和推动企业的产品、服务的最大化营销。

二、会议营销的概念:

会议营销是营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会议营销是一种借助和利用会议,运用营销学的原理、方法,而创新性开展营销活动的营销方式或模式。

三、会议营销的特点:

会议营销自身、内在的规律,需要我们去分析、掌握和运用。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归纳的会议营销的特点,有以下七个:

1、文化性强;

2、概念性强;

3、战略性强;

5、有效性强;

6、渗透性强;

7、传播性强。

四、会议的分类:(一)按会议内容分:

1、有影响力的行业和专业展销会;

2、有社会影响力的专题研讨会;

3、有社会影响力的节会;

4、大型人才招聘会;

5、单位内部工作会议(含培训会);

6、联谊会。(二)按会议的主体分:

1、主办的会议

2、参加的会议

3、合办、承办、赞助的会议?

五、会议营销的主要工作内容:

1、优选会议;

2、确立会议和会议营销的主题和目的;

3、会前的润色宣传工作;

4、撰写和展示广告语;

5、会前的各项会务准备工作;

7、会场服务;

8、企业形象展示;

9、撰写新闻稿件,及时发表;

10、会议礼品的确立和赠送;

11、客户信息的搜集、整理。

六、会议营销时将用到的五种常用方法:

1、综合法或归类法;

2、嫁接法;

3、类比法;

4、延伸法;

5、逆向思维法。

七、会议营销时要重点把握好宣传工作:

1、创意撰写、展示有特点的广告语;

2、撰写、发表新闻稿件:(1)会前的铺垫性和造势宣传;(2)会中的无声胜有声的宣传;(3)会后的延伸性和放大宣传。

八、刘先明成功策划过的会议营销案例:

1、苏州胥城大厦卓越服务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2、广西隆安移动创新服务“广西乡村青年文化节”;

3、天津赛恩创新参加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人才招聘会;

4、三家企业参加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中国国际化工展、上海国际车展。

会议营销礼品网

电话:4006680279

温馨提示:更多精彩内容

如何做好会议纪要 篇5

根据会议性质的不同,会议纪要可以分为办公会议纪要和其它专题会议纪要两大类。

办公会议纪要的标题,可写为会议名称加纪要。专题会议纪要的标题可写为事由加会议纪要。如:关于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会议纪要。一般政府机关的办公会议、常务会议都有固定的文头。如: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办公会议纪要、甘肃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等。正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叙述会议组织情况,可以写出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出席人员、列席人员(办公会议的列席人员通常写在正文之后)等。若会议只有一个议题,可以写明专题研究讨论的议题名称。如:专题研究了农业问题等。

第二部分是写会议精神和议定事项,这是纪要的主要部分。办公会议纪要的这部分。可以写对议题的讨论情况、各种意见、建议、会议作出的决议、决定,布置的工作、任务,将要采取的措施和要求等。

若只有一个议题,常采用贯通式的纵式结构,不分条款。专题会议纪要也可采用这种写法;若多项议题,可依会议议程的先后顺序安排组织材料。

二、编写会议纪要应注意的问题

(一)会议纪要必须忠实于会议的内容。会议纪要的撰写者只能取舍、概括、提炼与会者的发言,不能以主观愿望或某个领导人的意图随意增加会上根本没有涉及的内容,更不能以变换角度或断章取义的手段篡改与会者的观点,变更会议的中心议题。那样做实际上是弄虚作假,是不正派的作风。类似江青一伙为篡党夺权搞的那种欺上压下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一类东西,再也不能允许出现了。

(二)会议纪要必须真正摘其“要”。撰写纪要应抓住会议的中心议题,认真分析研究与会者的发言,提纲挈领地反映会议的重要成果。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硬在不同观点中求平衡。那样写,不仅使纪要冗长拖沓,主次不分,甚至主次颠倒,使已经解决的主要问题得不到充分反映,次要问题反宾为主,以至降低纪要的质量,可能会造成思想混乱,带来相反的效果。

如何快速做好会议记录 篇6

会议记录格式【1】

会议记录的格式分为记录头,记录主体,审阅签名三个部分.

记录头的内容有:

1.会议名称;

2.会议时间;

3.会议地点;

4.会议主席(主持人)

5.会议出席,列席和缺席情况;

6.会议记录人员签名.

如何快速做好会议记录【2】

一般说来,有四条:一快、二要、三省、四代。

一快,即书写运笔要快,记得快。

字要写得小一些、轻一点,多写连笔字。

要顺着肘、手的自然去势,斜一点写。

二要,即择要而记。

就记录一次会议来说,要围绕会议议题、会议主持人和主要领导同志发言的中心思想,与会者的不同意见或有争议的问题、结论性意见、决定或决议等作记录,就记录一个人的发言来说,要记其发言要点、主要论据和结论,论证过程可以不记。

就记一句话来说,要记这句话的中心词,修饰语一般可以不记。

要注意上下句子的连贯性、可讯性,一篇好的记录应当独立成篇。

三省,即在记录中正确使用省略法。

如使用简称、简化词语和统称。

省略词语和句子中的附加成分,比如“但是”只记“但”,省略较长的成语、俗语、熟悉的词组,句子的后半部分,画一曲线代替,省略引文,记下起止句或起止词即可,会后查补。

四代,即用较为简便的写法代替复杂的写法。

一可用姓代替全名,二可用笔画少易写的同音字代替笔画多难写的字;三可用一些数字和国际上通用的符号代替文字;四可用汉语拼音代替生词难字;五可用外语符号代替某些词汇,等等。

但在整理和印发会议记录时,均应按规范要求办理。

鉴于你对计算机打字不太熟练,你可以采取下面措施来改善:1.准确是不可动摇的前提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反复说打字是一种技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达到飞速击键的状态,一个打字高手也不可能在历次比赛中都发挥得同样出色。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达到每分钟200击的速度不是高不可攀, 但是将错率控制在3‰就会淘汰大部分人。

所以要强调提高速度应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上,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2.提高击键频率 在训练中我们常纠正学生的击键方法,反复强调要弹击不要按键, 物理课讲过“弹性碰撞”,去的快回来也快,我们提倡瞬间发力就是这个道理。

手指对键的冲击力劲要合适,速度也要快,而按键只是手指在机械地使劲,既没足够的后劲又没有弹性。

正确的击键动作从分指法阶段就应养成。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常选择长度相同的单字,并做适当的配乐练习,目的是感觉打字中的内在节奏,以击键动作仿效弹琴并创造一种氛围。

提高速度比较好的办法是将一篇打字稿反复打,比如100个常用单词,第一遍5分钟打完,再练几遍可能3分钟就打完,几天以后再练习时发现不到2分钟就打完了,这就是技能训练的`特点。

提高击键频率要训练眼、脑、手之间信号传递的速度,它们之间的时间差越小越好,眼睛看到了一个字母马上传给大脑然后到手,这时眼睛仍要不停顿地向后面的字母飞快扫描。

3.加强紧迫感 中学开展英文打字课已有十二个年头了,它是做为一种技能训练走上课堂教学的,当初并没有想到指法会与中文打字有什么关系,中国人在电脑上工作最离不开的还是中文,而任何一种键盘输入法都与指法息息相关。

指法训练有一定的速度要求,对素质教育也是一大推动。

打字需要艰苦训练克服惰性,速度与质量的要求对每个人是一种挑战,在打字过程中要专心,也要有紧迫感,既要稳重,也要有竞争意识。

4.利用教学软件 有些英文打字软件可以自动跟踪训练过程, 检查错误的同时报告错率,计算速度的同时汇报成绩,甚至列出最新排行榜。

图中示意出在练习一篇随机文章时的成绩汇报。

在CAI中选择“综合练习”项目时会随机出现4百字左右的文章, 空格键开始后就自动计时,在录入过程中不允许改错。

怎样做好电视会议报道 篇7

笔者认为, 可以把日常报道中的会议从新闻内容的角度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党政的重要会议, 第二类是行业会, 第三类是通告会, 第四类是学术会。要想写好会议报道, 就要研究这几类会议报道的特征, 然后选择不同的新闻形式和风格, 才能报道好会议新闻。

第一类是党政的重要会议, 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以及影响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会议。这类会议新闻信息量大, 内容重要, 是报道的重点。这类会议的报道风格应该是庄重、翔实、准确、直接鲜明。且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写作模式: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召开什么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程有什么, 某领导出席讲话, 强调、指出什么等等。我们不否认会议新闻的这种模式, 因为它符合新闻规律, 能全面准确地传达会议信息。

那么, 这类会议在采访写作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首先要“开好会”, 就是说不能拿了材料就走人, 否则就可能出现诸如领导名字张冠李戴、会议主题偏离等问题。其次是“写短写活”。要用新闻的语言来写会议报道, 而不要用以往写会议的老语句来写。写活的关键点是“开懂会”, 开懂会就在于有会前的积累, 积累的越多写起来就能活。写活还在于把会议上百姓所关注的内容提炼出来。第三要“突出重点议题”。有的记者在报道一个会议时, 几乎将会议所有的议题都列到报道中来, 像是会议记录, 没有报道重点。重点是什么?重点是人们所关心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记者要有准备, 要有思想, 知道轻重。第四是“吃透精神, 用自己的话写”。这就需要认真听会, 把领导的讲话精神吃透, 转化为新闻语言, 而不是通篇都是“指出、强调”。第五要“用百姓的视角写会议”。有的会议不需要逢会就写某领导参加, 某领导说或指出, 可以根据会议向百姓传达的信息量, 从百姓的视角来写, 如城市建设会议, 百姓最关心。第六要“面向市场”。新闻是一种消费品, 就要讲究市场, 要考虑怎么报道才有读者, 而不要把党委政府的会议简单地传达给读者。第七要“准确把握主题”。写活会议报道, 不是根据记者个人喜好来决定的, 还必须遵循新闻规律, 也就是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既不放大, 也不缩小。需要强调的是, 对这一类的会议报道不要忘记“讲政治要放在第一位”, 要始终与党委政府保持一致, 什么能报什么不能报, 要有政治头脑。

电视会议新闻报道正在不断改革, 如报道中“某某主持会议”这一会议议程, 都放在新闻的结尾处。新闻画面也从大会的会场中跳出, 或者是字幕板, 或者是相关的工作画面, 使新闻更活泼和突出信息量。另外, 用综合报道组合拳的方式, 或者是配发评论、综述, 或者是现场采访, 或者是新闻特写, 全方位的展示会议报道。

第二类是行业会。其采写风格更注重新意, 要找出这个行业的变化, 从变化中找到新闻。因此行业会的报道要在采访前就开始, 了解到会议所涉及的主题和以前的状态, 才会在会议中找到重点、找到新闻。

从形式上看, 行业会的表现形式更灵活, 会议画面有时甚至“一个带会议标语的全景、一个主席台、一个下面的全景“就可以了, 其他就用这个行业的资料画面。这样的电视会议报道, 让人知道你是从这次会议上获得新闻源, 让观众既有信任感, 又有深刻印象。这类会议报道最重要的是找好新闻角度, 突显个性特点。200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获奖作品《秋收之后话粮改》, 就是通过行业会上得到的消息而写就的。一个个朴实真切的小事, 反映出粮食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过程。

第三类是通告会。其风格应以快为先。通告会上一般会有很多的信息量, 这就要求记者在众多的信息选择中, 还要选择出最具新闻性的报道内容。记者还要在第一时间获取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抢先播发独家报道, 力争与新闻事件同步。

第四类是学术会。可突出争鸣性强、气氛活泼的特点。在形式上多采用新的形式轻松展示。电视新闻要充分发挥电视声画的多元素电视语言, 采用现场直播、深度报道、系列报道、字幕滚动播出等多种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日益提高, 电视传媒理念已从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了以受众为中心。这就是要求电视新闻不能停留在传递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等简单的新闻要素的交代上, 还应该在电视形式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学术会, 内藏更多的新闻源。实际工作中,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去参加会议采访的记者, 回来后会绘声绘色的说着关于会议的趣闻, 但是新闻写出来, 却仍是一张冷面孔。如果以一个读者的心去感悟这类的学术会, 去写这样的学术会、去拍摄与剪辑这样的学术会, 相信我们能看到一个别样的学术会。

秘书该如何做好会议前准备工作 篇8

一般会议准备工作包括如下内容:

(1)安排会议议题;

(2)确定会议步骤(包括议程、程序和日程);

(3)确定与会人员;

(4)确定会议时间;

(5)办理会议报批手续;

(6)签发会议通知;

(7)准备会议文件和材料;

(8)选择和布置会场;

(9)排列座次;

(10)妥善安排后勤服务事宜;

(11)做好新闻发布工作;

(12)进行全面的会前检查。

案例1:

西北某公司根据市里关于加快招商引资的指示,准备召开一个大型的招商引资洽谈会,你做为此次会议的主要筹备人员,将如何确定此次会议的主题和会议议程。

(1)明确会议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的;

(2)要有切实的根据并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有明确的目的;要以市领导的指示为依据,根据本单位资金、人才、技术的实际情况,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3)报请领导审批;

(4)确定会议议程要根据主要领导的情况,确定会议主持人。

(5)根据会议的主题,确定发言人;

(6)围绕主题,确定讨论题目和讨论方式;

(7)根据目的,写好总结。

案例2:

某公司将举行一次上千人的总结表彰大会,会期半天,请问该公司的秘书应如何选择合适的会址。

(1)选择大小适中适中的会场,该次会议人数众多,需选择会谈、礼堂或体育场馆等场所;

(2)选择远近适当的会场,该次会议人数多、会期短,应首先考虑交通是否便利;

(3)选择环境适合的会场;

(4)选择设备齐全适用的会场。

案例3:

你所在的公司将与国外某企业举行商务会谈,总经理安排你负责此次会谈的准备工作,请你考虑此次会谈的性质并对会谈准备计划的内容进行模拟设置。

(1)此会谈属事务性会谈,涉及业务商谈。

(2)准备计划设置如下:

①主动通知会谈的时间、地点;

②了解对方抵达方式,提出接送方式;

③准备会谈场所、物质资料、信息资料;

④对客方的背景、习俗、禁忌、礼仪特征进行了解;

怎样做好会议记录 篇9

如何做好会议记录?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但是要做好却是不容易的。会议记录并不是要求记录者准确的记录每一个事项和每一句话,因为这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速记下来的。

一、会议组织情况的记录,应写明:

1、会议的名称;

2、开会的时间;最好是写清楚会议的起止时间(年、月、日)。

3、开会的地点;

4、出席、缺席和列席人员;

5、主持人的姓名;

6、记录人的姓名;

二、会议内容的记录,这是会议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1、要写明发言人的姓名,发言的内容,包括讨论的内容,提出的建议,通过的决议等。必要时,还要记下表决情况(如全体通过或多少人同意,多少人异议,多少人弃权)。

2、记录还要记下会议的有关动态。如发言中的插话、领导的点评、临时中断休会等等。

3、会议结束,记录完了,一般会另起一行写“散会”两字。重要的会议记录,要有主持人和记录人在正文结尾右下方签字,以示经参会人员审阅。

4、会议的记录在方法上一般有详细记录和摘要记录两种。这两种记录,采用哪一种,要根据会议的性质和内容来定。详细记录就是要求有言必录,主要应用于一些重要的、决策性的专题会议,如贷审会记录贷审会成员的意见时,必须是清晰明了,记录完整;摘要记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一般性的会议都可以使用,如平常的工作例会,把一些主要的要素记录好就行。

三、会议记录应该突出的重点

1、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

2、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

3、领导、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

4、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

5、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

6、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

四、会议记录的技巧

一般说来,有四条:一快、二要、三省、四代。

一“快”,即书写运笔要快,记得快。字要写得小一些、轻一点,多写连笔字。要顺着肘、手的自然去势,斜一点写。

二“要”,即择要而记。就记录一次会议来说,要围绕会议议题、会议主持人和主要领导同志发言的中心思想,与会者的不同意见或有争议的问题、结论性意见、决定或决议等作记录,就记录一个人的发言来说,要记其发言要点、主要论据和结论,论证过程可以不记。就记一句话来说,要记这句话的中心词,修饰语一般可以不记。要注意上下句子的连贯性、可讯性,一篇好的记录应当独立成篇。

三“省”,即在记录中正确使用省略法。如使用简称、简化词语和统称。省略词语和句子中的附加成分,比如“但是”只记“但”,省略较长的成语、俗语、熟悉的词组,句子的后半部分,画一曲线代替,省略引文,记下起止句或起止词即可,会后查补。

四“代”,即用较为简便的写法代替复杂的写法。一可用姓代替全名,二可用笔画少易写的同音字代替笔画多难写的字;三可用一些数字和国际上通用的符号代替文字;四可用汉语拼音代替生词难字;五可用外语符号代替某些词汇,等等。但在整理和印发会议记录时,均应按规范要求办理。

五、会议记录的整理原则

1、忠实于讲话人、发言人的原意。

2、保持讲话人、发言人的风格。

3、要整理得完整、全面,不仅会议内容、讲话人主要精神、关键句子不要遗漏,而且重要的插话、领导点评、会场动态如表决等都要整理上去。

4、整理时要做到层次分明,段落清楚,语句通顺,标点符号、字迹清晰,避免错别字。

5、会议记录整理出来后,如果是一个人的讲话记录,应送讲话者本人、会议主持人或召集人审阅。

六、会议记录应注意的事项

如何办好一场中式婚礼 篇10

中式婚礼是中国传统婚礼,现在年轻人对中式婚礼流程还不是很了解,对于没有经验的新人,怎么样才能举办好一场中式婚礼呢?让杭州索菲亚婚庆小编来告诉你吧。

花轿、马车、唢呐、射箭、跨马鞍……别误会,这不是哪部古装片的拍摄现场,而是本市一对新人的一场中式婚礼。这一整套既繁琐又传统的仪式,目前正在一些80后新人中出现,部分礼仪公司也看中其中商机,对流行已久的西式婚礼进行改版,适时推出了中西混搭的礼仪套餐。

80后新人婚礼爱添“东方味”

3月底即将举行婚礼的小夏和女友一早在礼仪公司预订了一套一万多的中式婚礼。根据安排,婚礼当天小夏将坐“加长林肯”去接新娘。不过让人咋舌的是,届时周边围观的亲友,将会看到钻出豪华现代车的是复古版的小夏夫妇,因为新人都会一身古代装扮——新郎穿着状元服、新娘则是凤冠霞帔。

“朋友们都很期待这样的中西混搭,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不管别人的争议。”小夏向记者描述他即将要举办的中西混搭式婚礼时,完全是一副好玩的样子。其实,小夏的行为还真不一定会雷到人,如今中西混搭、全中式的婚礼在80后新人里已经不算新鲜,看腻了奢华隆重的西式婚礼,有人开始逐渐喜欢上了传统的东方味。

“闹新春”换掉“我要嫁给你”

记者从我市部分婚庆礼仪公司了解到,目前举办中式婚礼的大多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全中式,一种为中西混搭。

很多新人觉得中式婚礼在流行了许久的西式婚礼仪式中,显得朴质清新,特别让长辈倍感亲切。“中式婚礼毕竟是依据传统衍生而来,因此让长辈更喜欢,加上吹拉弹唱,也让气氛更热烈。”达林汉妮的负责人平平告诉记者,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完全不同,比如现场音乐从流行乐换成了闹新春、喜洋洋等极富民族味道的音乐,显得更加喜庆。而现场布置方面则将气球换成了红灯笼,还会增加跨马鞍、射箭、拜堂以及送入洞房等中国人熟悉的环节。专业从事汉式婚礼仪式的某婚礼工作室近一年来承办了十来对新人的中式婚礼,既有全中式的,也有中间穿插一点中式元素的。“新人喜欢中式婚礼,一部分是因为看腻了西式婚礼,感觉传统喜庆的中式婚礼很新鲜,一部分则是本身了解汉服文化,出于推广民族特色的考虑,想将婚礼办得更有意义。”该工作室负责人苏小姐介绍说。而皇嘉情缘礼仪公司日前就碰到一对新人主动提出在婚礼中间增加中式抬花轿环节,“新娘穿着旗袍,然后坐在花轿里,由伴郎抬轿上台。”

礼仪公司推出中式套系

不过记者也了解到,目前流行的中式婚礼,讲究细节严谨的并不多,一些桥段也是从影视剧里借鉴的,全套礼仪报价从一万多元到五万多元的均有。而中式婚服租赁的市场还处于被开发期,有新人自己就定做中式婚服,用过后再转卖给礼仪公司。一些礼仪公司甚至从中看到了商机,投资制作中式婚服用于买卖租赁。

如何进行一场成功的演讲 篇11

1.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在演讲的进行之前,你首先要尽可能多的搜集听众的信息:他们的年龄,兴趣,性格等,以及他们从你的演讲中想得到什么?是开怀一笑,技巧经验,创意想法或是一些建议指导。他们在你演讲之前会做什么?他们会不耐烦以至于吃东西,喝饮料,亦或是左右交谈。你对观众的需求和态度越是了解,你的演讲才能越对他们的口味。

2.与演讲的组织者交流

如果你为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演讲,那么你必须弄清楚他们想通过这场演讲达到什么效应。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样的演讲才代表成功。

3.“地利”因素不可或缺

古人讲“天时、地利、人和”是赢得一场战役的关键因素。如果把一场演讲看做是一场战争,那么博华不得不提地利的重要。把自己想象成FBI,你首先要调查一下演讲所处的地理环境,包括:房子的布局结构,是剧院一样的讲堂还是普通的教室等等。你是否需要讲台或者麦克风?向后勤要一些你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一个麦克风,扩音器,投影仪,甚至是一杯水。你要完全明白演讲的流程和你所拥有的时间。看看你还缺少什么,尽可能的做到准备充分。

4.适当的选择你的演讲主题与关键信息

你与听众交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你在这场演讲中想要获得的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这就是你需要关注的东西。对于听众来说,记住简短而清晰的内容比那些复杂的理论要容易得多。

5.搜集与演讲内容有关的不同材料

搜集不同的观点、故事、引例、笑话(可能的话)来丰富你的演讲内容。你可以把他们记在不同的纸上面或者写在powerpoint中,不过,最好记在脑子里。把它们联系起来并让它们为你的演讲主题服务。

6.建立一个大纲

你的演讲必须有一个简单而清晰的大纲结构。举个例子,你可以从一个问题开始,解释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和它的严重性。然后你可以提出你的解决方案。最后你可以进行一个总结并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唤醒人们付诸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

7.加一些活跃气氛的元素

没有人愿意听一个沉闷的演讲,人们都喜欢轻松活跃的氛围。即使你讲类似“马克思主义”之类的逻辑性很强的政治内容,也要在恰当的时候穿插一些事例。这些事例可以关于真人真事,甚至来自于你自己的故事。这样才能调动听众的积极性,活跃会场气氛,使演讲成功。

8.练习、练习、练习

用最佳的方式把你的材料组织到一起,然后开始尝试练习演讲――用你最大的声音!把有用的材料放在身旁,把不重要的东西拿走,这样演讲材料才能有机的组织到一起,使得演讲观点能被有效的传达给观众。让你的朋友来听听你的演讲,他们的建议会让你发挥得更好。

9.记住并运用卡片

你并不需要尝试记住整个演讲内容――记住主要内容和关键的标题就行了。如果你知道关键点,那么子材料就会自然的浮现在你的眼前。如果你还不能确保这一点,那么把关键信息写在卡片上以防万一。

上一篇:心理学教育改革的对比研究论文下一篇: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