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7 The Chaser课文翻译综合教程三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Unit 7 The Chaser课文翻译综合教程三

Unit 7 The Chaser课文翻译综合教程三 篇1

John Henry Collier 1

Alan Austen, as nervous as a kitten, went up certain dark and creaky stairs in the neighborhood of Pell Street, and peered about for a long time on the dim hallway before he found the name he wanted written obscurely on one of the doors.He pushed open this door, as he had been told to do, and found himself in a tiny room, which contained no furniture but a plain kitchen table, a rocking-chair, and an ordinary chair.On one of the dirty buff-coloured walls were a couple of shelves, containing in all perhaps a dozen bottles and jars.An old man sat in the rocking-chair, reading a newspaper.Alan, without a word, handed him the card he had been given.“Sit down, Mr.Austen,” said the old man very politely.“I am glad to make your acquaintance.”

“Is it true,” asked Alan, “that you have a certain mixture that has … er … quite extraordinary effects?”

“My dear sir,” replied the old man, “my stock in trade is not very large — I don’t deal in laxatives and teething mixtures — but such as it is, it is varied.I think nothing I sell has effects which could be precisely described as ordinary.” 6

“Well, the fact is …” began Alan.“Here, for example,” interrupted the old man, reaching for a bottle from the shelf.“Here is a liquid as colourless as water, almost tasteless, quite imperceptible in coffee, wine, or any other beverage.It is also quite imperceptible to any known method of autopsy.”

“Do you mean it is a poison?” cried Alan, very much horrified.“Call it a glove-cleaner if you like,” said the old man indifferently.“Maybe it will clean gloves.I have never tried.One might call it a life-cleaner.Lives need cleaning sometimes.”

“I want nothing of that sort,” said Alan.“Probably it is just as well,” said the old man.“Do you know the price of this? For one teaspoonful, which is sufficient, I ask five thousand dollars.Never less.Not a penny less.”

“I hope all your mixtures are not as expensive,” said Alan apprehensively.“Oh dear, no,” said the old man.“It would be no good charging that sort of price for a love potion, for example.Young people who need a love potion very seldom have five thousand dollars.Otherwise they would not need a love potion.” 14

“I am glad to hear that,” said Alan.“I look at it like this,” said the old man.“Please a customer with one article, and he will come back when he needs another.Even if it is more costly.He will save up for it, if necessary.”

“So,” said Alan, “you really do sell love potions?”

“If I did not sell love potions,” said the old man, reaching for another bottle, “I should not have mentioned the other matter to you.It is only when one is in a position to oblige that one can afford to be so confidential.“

“And these potions,” said Alan.“They are not just … just … er …”

“Oh, no,” said the old man.“Their effects are permanent, and extend far beyond the mere casual impulse.But they include it.Oh, yes they include it.Bountifully, insistently.Everlastingly.”

“Dear me!” said Alan, attempting a look of scientific detachment.“How very interesting!”

“But consider the spiritual side,” said the old man.22

“I do, indeed,” said Alan.“For indifference,” said the old man, “they substitute devotion.For scorn, adoration.Give one tiny measure of this to the young lady — its flavour is imperceptible in orange juice, soup, or cocktails — and however gay and giddy she is, she will change altogether.She will want nothing but solitude and you.”

“I can hardly believe it,” said Alan.“She is so fond of parties.”

“She will not like them anymore,” said the old man.“She will be afraid of the pretty girls you may meet.”

“She will actually be jealous?” cried Alan in a rapture.“Of me?” 27

“Yes, she will want to be everything to you.” 28

“She is, already.Only she doesn’t care about it.”

“She will, when she has taken this.She will care intensely.You will be her sole interest in life.”

“Wonderful!” cried Alan.31

“She will want to know all you do,” said the old man.“All that has happened to you during the day.Every word of it.She will want to know what you are thinking about, why you smile suddenly, why you are looking sad.”

“That is love!” cried Alan.33

“Yes,” said the old man.“How carefully she will look after you!She will never allow you to be tired, to sit in a draught, to neglect your food.If you are an hour late, she will be terrified.She will think you are killed, or that some siren has caught you.” 34

“I can hardly imagine Diana like that!” cried Alan, overwhelmed with joy.35

“You will not have to use your imagination,” said the old man.“And, by the way, since there are always sirens, if by any chance you should, later on, slip a little, you need not worry.She will forgive you, in the end.She will be terribly hurt, of course, but she will forgive you — in the end.”

“That will not happen,” said Alan fervently.37

“Of course not,” said the old man.“But, if it did, you need not worry.She would never divorce you.Oh, no!And, of course, she will never give you the least, the very least, grounds for —uneasiness.”

“And how much,” said Alan, “is this wonderful mixture?”

“It is not as dear,” said the old man, “as the glove-cleaner, or life-cleaner, as I sometimes call it.No.That is five thousand dollars, never a penny less.One has to be older than you are, to indulge in that sort of thing.One has to save up for it.” 40

“But the love potion?” said Alan.41

“Oh, that,” said the old man, opening the drawer in the kitchen table, and taking out a tiny, rather dirty-looking phial.“That is just a dollar.”

“I can’t tell you how grateful I am,” said Alan, watching him fill it.43

“I like to oblige,” said the old man.“Then customers come back, later in life, when they are better off, and want more expensive things.Here you are.You will find it very effective.”

“Thank you again,” said Alan.“Good-bye.” 45

“Au revoir,” said the man.解酒水

艾伦·奥斯丁,紧张得像只小猫,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的进了裴尔街区的一个楼道,黑乎乎的楼梯咯吱咯吱直响。他在昏暗的平台上停了下来,仔细张望了许久,才看到了那扇门,门上那个模糊不清的名字正是他要找的。

按别人说的,他推开了门,门里面是一间很小的屋子,屋里几乎没什么家具,除了一张餐桌,一把摇椅,还有一把普普通通的椅子。一面脏乎乎的暗黄色的墙上搁着两个架子,架子上陈列着十几个瓶瓶罐罐。一位老人正坐在摇椅上,看着报纸。艾伦一言不发把别人给的那张卡片递给了老人。

“请坐,艾伦先生,”老人礼貌地说。“很高兴认识你。”

“是真的吗?”艾伦问,“你真有那种药吗,有--嗯—很神奇效果的哪种药吗?”

“我亲爱的先生,”老人回答到,“我这儿的货不是很多—泻药、长牙药我可没有—不过,我的东西虽不多,品种可也不少。而且我的这些药,它的药效,严格来说,可没一样可以说是普普通通的。”

“嗯,实际上…….”艾伦开口说。

“像这一瓶,” 老人打断艾伦,指着架子上的一瓶药水说,“这瓶药水跟水一样没颜色,也几乎没有味道,掺在水,葡萄酒,或者其它饮料中很难被察觉。就算是进行尸体解剖,就现在所知的方法来说,要发现也很难。”

“你的意思,它是毒药吗?”艾伦惊恐的喊道。

“你要是愿意,称它手套清除剂也可,”老人漠然回答,“也许它可以清除掉手套,我没试过。或者称它生命清除剂也未尝不可,生命有时也需要清除,人类才能得以净化。”

“这东西我可一点都不想要,”艾伦说。

“不要更好,”老人说,“你可知道这东西的价格?一茶匙的量,也够用了,我卖五千美元,绝对不能少,一分也不能少。”

“你的药不会都这么贵吧,”艾伦忧心忡忡。

“噢,亲爱的,不全这么贵,”老人说,“像这爱情水,如果我开这么个价,那可不是个好标价。买爱情水的年轻人很少有五千美元的,要不,他们也不会需要爱情水了。”

“听起来真是让人高兴,”艾伦说。

“我这么想来着,”老人说,“要是一样东西让顾客满意了,当他需要其它东西时,就会再回来,即便是更贵的货物,只要是有必要,省吃俭用他也会凑足了钱来买的。”

“那,”艾伦说,“你真有爱情水卖?”

“没爱情水,”老人说,“我会跟你罗嗦那些吗。一个人要是没点能耐,别人怎会这么信任他。”

“那这些药水,”艾伦说,“他们不会只是--只是—嗯—”

“哦,不会,”老人说,“药效会持久存在,服了这药水,他的爱情之水将会绵绵不断如滔滔江水,偶尔心头掠过的那爱的小浪花,只会是那其中的沧海一粟,当然这种偶尔的爱的浪花自然也有,哦,是,当然包括在内。但他们会源源不断,持之以恒,经久不衰的。”

“哦,天哪!”艾伦说,竭力摆出一副置身之外的神态,“那真太有趣了!” “你再想想精神方面!”老人说。“好,我会。“艾伦说。

“她对你不会再漠不关心,”老人说,“却是忠心耿耿。也不会再吹毛求疵而是柔情蜜意。年轻的姑娘只要吃过这么一小点儿爱情水---掺在橙汁、汤汁或是鸡尾酒中,丝毫闻不出味道---不管她之前多会寻欢作乐,吃过后,就会像变了个人似的。什么都不会想,什么都不会要,只会想一个人跟你呆着。”

“真让人难以相信,”艾伦说,“她可喜欢呼朋唤友了。”

“以后她不会喜欢了,”老人说,“她会担心,你在聚会上会碰到漂亮姑娘。” “她真会嫉妒吗?”艾伦欣喜若狂,“会为我吗?” “会的,她会希望,对于你来说,她就是你的一切。” “她已经是我的一切了,早就是了,只是她不在乎而已。”

“服了爱情水后,她会在乎的你,会非非常常在乎你的。你将会是她生命中唯一的乐趣。” “太棒了!”艾伦叫道。

“她会想知道你所做的一切,”老人说,“当天你所发生的一切,字字句句都想知道。她会想知道你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你突然笑了,为什么你会看上去很伤心。”

“这就是爱情!”艾伦叫道。

“对,是爱情,”老人答,“她对你的照顾将会是那样的无微不至!她绝不会让你累着,绝不会让你在风口坐着,对你的饮食她也丝毫不会有疏忽。如果你迟到半小时,她会惶恐不安,担心你是不是被杀了,是不是被哪个狐狸精给迷住了。”

“真难想像戴安娜会成哪样!”艾伦喜不自禁。

“你不需要发挥你的想象力,”老人说,“另外,还有,因为这世上总是不乏狐媚妖艳的女子,万一你以后稍有放纵,也不用担心,最终她会原谅你的。当然,那是会带给她很大的伤害,但最后她还是会原谅你。”

“不会发生那样的事,”艾伦激动地说。

“当然不会,”老人说,“不过,即便发生了,你也用不着担心。她永远不会背弃你,噢,绝对不会!而且,她也绝对不会给你造成一点,一点点的不快。”

“那要多少钱,”艾伦问,“你这神奇的药水。“

“没那个贵,”老人答,“那个手套清除剂,或者我有时会叫它,生命清除剂。没它贵,那要五千美元,绝不能少给一分钱。能奢侈一下买这种药水的,年龄肯定比你大。得存上点钱才买得起这个。”

“那爱情水呢?”艾伦问。

“哦,这个,”老人答到,一边拉开餐桌抽屉,拿出一个看上去又脏又小的药水瓶,“这只要一美元。”

“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艾伦,看着老人把药水灌进小瓶,说。

“我非常乐意为你们效劳,”老人回道,“那么,如果你们以后生活宽裕点了,才会再回来购卖一些更贵的东西。拿好了,它的药效非常好,这点你以后会知道的。”

Unit 7 The Chaser课文翻译综合教程三 篇2

Hal Manwaring 1

They say a cat has nine lives,1 and I am inclined to think that possible since I am now living my third life and I’m not even a cat.My first life began on a clear, cold day in November 1934, when I arrived as the sixth of eight children of a farming family.My father died when I was 15, and we had a hard struggle to make a living.As the children grew up, they married, leaving only one sister and myself to support and care for Mother, who became paralyzed in her last years and died while still in her 60s.My sister married soon after, and I followed her example within the year.2

This was when I began to enjoy my first life.I was very happy, in excellent health, and quite a good athlete.My wife and I became the parents of two lovely girls.I had a good job in San Jose and a beautiful home up the peninsula in San Carlos.Life was a pleasant dream.Then the dream ended.I became afflicted with a slowly progressive disease of the motor nerves, affecting first my right arm and leg, and then my other side.Thus began my second life … 3

In spite of my disease I still drove to and from work each day,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talled in my car.And I managed to keep my health and optimism, to a degree, because of 14 steps.4

Crazy? Not at all.Our home was a split-level affair with 14 steps leading up from the garage to the kitchen door.Those steps were a gauge of life.They were my yardstick, my challenge to continue living.I felt that if the day arrived when I was unable to lift one foot up one step and then drag the other painfully after it — repeating the process 14 times until, utterly spent, I would be through — I could then admit defeat and lie down and die.2 So I kept on working, kept on climbing those steps.And time passed.The girls went to college and were happily married, and my wife and I were alone in our beautiful home with the 14 steps.5

You might think that here walked a man of courage and strength.Not so.Here hobbled a bitterly disillusioned cripple, a man who held on to his sanity and his wife and his home and his job because of 14 miserable steps leading up to the back door from his garage.3 As I became older, I became more disillusioned and frustrated.6

Then on a dark night in August, 1971, I began my third life.It was raining when I started home that night;gusty winds and slashing rain beat down on the car as I drove slowly down one of the less-traveled roads.4 Suddenly the steering wheel jerked in my hands and the car swerved violently to the right.In the same instant I heard the dreaded bang of a blowout.I fought the car to stop on the rain-slick

shoulder of the road and sat there as the enormity of the situation swept over me.5 It was impossible for me to change that tire!Utterly impossible!A thought that a passing motorist might stop was dismissed at once.Why should anyone? I knew I wouldn’t!Then I remembered that a short distance up a little side road was a house.I started the engine and thumped slowly along, keeping well over on the shoulder until I came to the dirt road, where I turned in — thankfully.Lighted windows welcomed me to the house and I pulled into the driveway and honked the horn.7

The door opened and a little girl stood there, peering at me.I rolled down the window and called out that I had a flat tire and needed someone to change it for me because I had a crutch and couldn’t do it myself.She went into the house and a moment later came out bundled in raincoat and hat, followed by a man who called a cheerful greeting.I sat there comfortable and dry, and felt a bit sorry for the man and the little girl working so hard in the storm.Well, I would pay them for it.The rain seemed to be slackening a bit now, and I rolled down the window all the way to watch.It seemed to me that they were awfully slow and I was beginning to become impatient.I heard the clank of metal from the back of the car and the little girl’s voice came clearly to me.“Here’s the jack-handle, Grandpa.” She was answered by the murmur of the man’s lower voice and the slow tilting of the car as it was jacked up.6 There followed a long interval of noises, jolts and low conversation from the back of the car, but finally it was done.I felt the car bump as the jack was removed, and I heard the slam of the truck lid, and then they were standing at my car window.8

He was an old man, stooped and frail-looking under his slicker.The little girl was about eight or ten, I judged, with a merry face and a wide smile as she looked up at me.He said, “This is a bad night for car trouble, but you’re all set now.” “Thanks,” I said.“How much do I owe you?” He shook his head.“Nothing.Cynthia told me you were a cripple — on crutches.Glad to be of help.I know you’d do the same for me.There’s no charge, friend.” I held out a five-dollar bill.“No!I like to pay my way.” He made no effort to take it and the little girl stepped closer to the window and said quietly, “Grandpa can’t see it.” 9

In the next few frozen seconds the shame and horror of that moment penetrated and I was sick with an intensity I had never felt before.7 A blind man and a child!Fumbling, feeling with cold, wet fingers for bolts and tools in the dark — a darkness that for him would probably never end until death.I don’t remember how long I sat there after they said good night and left me, but it was long enough for me to search deep within myself and find some disturbing traits.I realized that I was filled to

overflowing with self-pity, selfishness, indifference to the needs of others and thoughtlessness.8 I sat there and said a prayer.10

“Therefore all things whatsoever ye would that men should do to you, do ye even so to them: for this is the law and the prophets.”9 To me now, months later, this Scriptural admonition is more than just a passage in the Bible.It is a way of life, one that I am trying to follow.It isn’t always easy.Sometimes it is frustrating, sometimes expensive in both time and money, but the value is there.I am trying now not only to climb 14 steps each day, but in my small way to help others.Someday, perhaps, I will change a tire for a blind man in a car — someone as blind as I had been.14级台阶

人们说猫有9条命, 我倾向于认为这是可能的, 因为我现在活的是第三次生命, 而我不是猫。1904年11月的一个晴朗、寒冷的日子, 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生命。我成了一个务农家庭8个孩子中的第6个。我15岁时父亲去世, 我们全家都得为生计艰辛奔忙。孩子们长大后, 一个个结婚出嫁, 只剩下我和一个姐姐抚养和照顾妈妈。她晚年时瘫痪, 60多岁就去世了。我姐姐不久就嫁了人, 我也在当年结了婚。

这时我开始享受我的第一次生命。我非常幸福, 非常健康, 而且是一名相当出色的运动员。我们有两个可爱的女儿。我在圣何塞有份满意的工作, 在半岛北部的圣卡洛斯有幢漂亮的房子。生活是称心如意的梦想。好景不长, 美梦中断了。我得了缓慢发展的运动神经病, 先是我的右臂和右腿活动受阻, 而后是左侧。我的第二次生命就此开始……

尽管我有病, 但是借着安装在车里的特殊设备, 我仍然每天开车上下班。我设法保持健康和乐观, 从某种程度来说, 是缘于14级台阶。

在说疯话吧?完全不是。我们的房子是个错层式建筑, 从车库到厨房门有14级台阶。这些台阶是生活的标尺, 是衡量我的标准, 也是我继续生存的挑战。我认为哪一天要是我不能提起一只脚登上一级台阶, 再费劲地拖上另一只脚--如此重复14次直到精疲力竭, 那我就完了--那时我只能承认我失败了, 可以躺下来等死了。因此, 我坚持工作, 坚持爬那14级台阶。时光荏苒, 两个女儿上了大学, 相继幸福地结婚成家, 只剩下我们夫妻俩相濡以沫, 守居在有14级台阶的漂亮家中。

你们或许会想, 在这里行走的是个有勇气和力量的人, 事实并非如此。这里行走的是一个痛苦地失去理想的一瘸一拐的残疾人, 一个因为那从车库通向后门折磨人的14级台阶才保持精神正常、没有失去他的妻子、房子和工作的人。随着年龄增长, 我变得更失望和沮丧。

后来, 1971年8月的一个黑夜, 我开始了我的第三次生命。那天晚上我起程回家时在下雨;我缓慢地沿着一条不经常走的路开着车, 天刮起阵阵劲风, 急剧的雨点直落在车上。突然间, 手中的方向盘跳动起来, 车子猛烈地朝右侧转去。同时, 我听到可怕的轮胎爆裂的砰

声。我费劲地把车停在因雨水而滑溜的路肩上, 在这突如其来的严峻情况下, 我呆坐在车里。我不可能更换轮胎!根本不可能!可能有个过路的车会停下来, 这个念头一闪即逝。人家为什么就该停车呢?我知道我也不会。我想起离开支路不太远有幢房子。我起动了发动机, 车子慢慢摇晃着顺着路肩朝前蠕动到土路上, 谢天谢地, 在那儿我拐了上去。透着灯光的窗户把我迎向房子, 我开上车道, 按了喇叭。

门开了, 一个小女孩站在那儿, 费力地看着我。我摇下车窗, 大声说我的轮胎爆了, 需要有人帮我换掉它, 因为我是个用拐杖的残疾人, 没法自己动手。女孩进了屋, 一会儿又出来, 裹着雨衣, 戴着帽子, 后面跟着一个男人, 他高兴地向我问候。我舒舒服服地坐在车里, 一点没淋湿, 而那男人和小女孩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这么辛苦地干, 我感到有点儿歉意。反正, 我会给他们钱的。雨像是小点儿了, 我把车窗一直摇下看着车外。我觉得他们干得特别慢, 我开始不耐烦起来。车后传来金属碰撞声和小女孩清晰的说话声。“爷爷, 这是千斤顶把手。”那男人低沉的喃喃声回答了她。千斤顶顶起车子时, 车身慢慢倾斜。随后是好一会儿声响、晃动和从车后传来的低声话语, 但是轮胎终于换完了。移开千斤顶时, 我感觉到车子落地时的颠动;我听到关行李箱盖的声音;而后他们俩站在车窗旁。

那男人年迈, 弯腰曲背, 身穿油布雨衣, 显得身体虚弱。我猜那小女孩大约8岁或10岁, 有一张喜气的脸, 看我时笑容满面。他说, “这种糟糕的晚上车子有麻烦真够呛, 不过现在你没事了。”“谢谢, ”我说。“我该付你多少钱?”他摇摇头。“不要钱。辛西娅告诉我说你是个残疾人--用拐杖的。能帮上忙我很高兴。我知道你也会为我这么做。不要钱, 朋友。”我伸手递出一张5美元的钞票。“不要!我不喜欢欠人家的。”他没有收下钱的意思, 小女孩走近车窗, 轻声说道:“我爷爷看不见。”

在随后的几秒钟里, 我呆若木鸡, 那一片刻的羞耻和恐惧深深刺痛着我, 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对自己感到那么强烈的厌恶。一个盲人和一个孩子!他们在黑夜里用湿冷的手指在黑暗中摸找和触摸螺栓和工具---对那老人来说, 这种黑暗可能将延续到他的生命结束。我不记得他们说了晚安离去后我在车里呆了多久, 但是足够我深刻反省, 挖找一些令我不安的品性。我意识到我极端自怜、自私、漠视他人的需要和不为别人着想。我呆在车上, 做了个祷告。

Unit 7 The Chaser课文翻译综合教程三 篇3

学习2009-03-23 13:11:16 阅读652 评论

1字号:大中小

TEXT A 奉告学子:教育是关键 比尔·盖茨

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学生给我发电子邮件,要我就接受教育给他们提建议。他们想知道该学些什么,或者可不可以从大学辍学,因为我就没有读完大学。

也有不少家长给我写信,为子女寻求指导。他们问:“我们怎样才能把孩子引向成功之路?”

我的基本忠告很简单,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全力获得最佳教育,充分利用高中和大学,学会如何学习。

不错,为创建微软,我未完成大学学业,不过辍学之前我已经在哈佛呆了三年,而且我真心希望有一天能重返校园。以前我也说过,谁也不应该辍学,除非他坚信自己正面临着一个一生仅有一次的机会,但就算在那个时候也还是应该深思熟虑。

在俄亥俄州教六年级的老师凯西·克里德兰写道,“我的好几个学生声称你根本没有读完高中。因为你成功了,我的学生就觉得他们也可以不必要接受良好的教育。”

我高中毕业了的!

计算机行业中确实有很多人没有读完大学,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有谁高中没读完就成功创业的。确切地说,我认识的人当中根本没有高中辍学的,更没有高中辍学后事业成功的。

我的公司创立早期,有一个相当出色的兼职程序员,声称要从高中辍学来做全职。我们叫他不要这么做。

我们公司里确实有好些人没有读完大学,但我们不希望人们辍学。谁要想在我们公司谋职,有毕业证书肯定会优先考虑。

不一定只有在大学才能获取信息,在图书馆也可以学习。但人家递给你一本书并不能自动地让你学到东西。你需要向别人学习,提问题,将设想付诸实施,设法验证自己的能力。这一切,往往不是读一两本书就可以做得到的。

接受的教育应该是广泛的,虽然对某些领域情有独钟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读高中时,我有一段时间醉心于软件编写,但大部分时间里,我的学习兴趣相当广泛。我父母鼓励我这么做,对此我感激不尽。

大学期间,我修了很多不同的课程,但我从头至尾只选修了一门计算机课。我读书涉猎很广。

有位家长写信说,她15岁的儿子“钻进计算机无底洞里了”。他的网站设计课得了“A”,但别的科目分数都在下降,她写道。

这个孩子犯了一个错误。高中和大学给你提供了最佳机会,你可以广泛学习——数学,历史,各种学科——有机会跟着别的孩子一起做项目,亲身感受到群体的动力。你对计算机、舞蹈、语言或其他任何的科目有深入的兴趣也无可厚非,但太偏执而舍弃学习广度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如果高中阶段兴趣过于集中,你会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进了大学以后你很可能没法改变。另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分数不够高,你就很难考入大学,而无法向那些积极性很高,很有才能的学生一起学习,他们可以真正帮助你了解这个世界。

大学期间可以适当考虑专业的问题。深入掌握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引导你走向成功,除非这个专业没有发展前途,或者你并不很擅长这个方面。读研究生是获取专业知识的一个途径,虽然从纯经济角度来看,大学毕业后再接受教育不一定算是明智的投资。TEXT B 克里斯托弗·里夫 —— 真正的超人

他“比飞驰的子弹还快,比火车头更有力,轻轻一跃就能跳上高大的建筑物。”他就是全世界最伟大的超极英雄。1977年,克里斯托弗·里夫出演超人系列电影,全国观众欢呼喝彩。克里斯托弗活跃、英俊、强壮,一如影片中的超人,而且似乎战无不胜。他滑雪,驾船,驾驶飞机,潜水,骑马,打网球,无一不是技艺高超,挥洒自如。谁也无法想象克里斯托弗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1995年5月27日,一切都改变了。当时克里斯托弗和妻子达纳·莫罗西尼带着年幼的儿子威尔住在弗吉尼亚州。他参加了一项为期三天的马术比赛。他的坐骑“东方快车” 看上去状态颇佳。42岁的克里斯托弗也显得同样神采奕奕,气定神闲。

对克里斯托弗而言,比赛进行得很顺利,虽没有名列前茅,但也没有落到最后。但在一场两英里的障碍赛中,第三次跨越障碍时,马和骑手之间不知怎么失去了默契。“东方快车”突然停了下来,可是克里斯托弗还在继续前行,他身子飞过马的头顶,头部着地摔了下来:一动不动,甚至没有呼吸。

克里斯托弗颅腔底部的脊柱折断了,颈部以下瘫痪。他不能说话,甚至不能自己呼吸。当时医生们认为他的生存几率只有百分之五十。

绝望攫住了克里斯托弗·里夫的心。他想,也许放弃生存的努力是最佳的方案。死亡似乎是最不费劲、痛苦最少的一件事。他想放弃生存对家人而言也是最佳方案。但这时他看见妻子达纳站在他身边,对他说:“你依然是你。我爱你。”

从那一刻开始,克里斯托弗一心只想着活下去。他鼓起勇气,开始为生命而战斗。几天以后,克里斯托弗接受了手术,术后他的上半身恢复了一些知觉。不过,医生们仍然不乐观。他可能永远不能再走路了。他也许永远就只能靠着呼吸器来呼吸了。

克里斯托弗要证明医生们错了。首先,他想靠自己呼吸。事故过后五个月,他要求拿掉呼吸器。他只勉强地呼吸了十次就得重新连上呼吸管。克里斯托弗毫不气馁,第二天又多呼吸了几次。到第四天的时候,他不用帮助可以呼吸七分钟了。三个月以后,他可以一次持续90分钟。1995年底,他已经可以回家了。

在那以后不久,克里斯托弗觉得自己已经做好准备,可以重新面对世界了。他有话要说。他想告诉人们,不论面对怎样的挑战,都不能放弃。他开始频频在公众场合出现。在多伦多作过激扬的演说,在波士顿大学毕业典礼上进行过讲演。不论克里斯托弗出现在哪里,人们都起立喝彩,很多人甚至泪流满面。

与此同时,克里斯托弗也重新开始工作。很显然,他不可能再去扮演以前的角色了,于是转而执导。他的处女作影片《暮色如斯》证明创作灵感并没有离他而去。

虽然克里斯托弗很坚强,但也还是有不顺心的时候。事故后的一年里,他面临着血栓问题,后来又得了肺炎。有一天做理疗时,他摔在地上,折断了一条胳膊。

每天他都要与自身现实做斗争。“早晨,我需要20分钟去哭泣,”他对一个记者说。在梦中和儿子奔跑玩耍,梦醒之后他需要20分钟来“清醒和调整···”

但擦干眼泪后,克里斯托弗总会悄声说:“好了,前进!”这些话证明,尽管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但仍拥有他的勇气,他的精神,他的内在力量。在这个意义上,他依旧是——也将永远是——超人!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课文翻译UNIT6

学习2009-04-20 15:06:23 阅读66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TEXT A 永不放弃

人们劝他引退,说他天分不够,但是花样滑冰选手保罗·怀利拒绝放弃。

1992年冬奥会闭幕后,保罗·怀利抵达华盛顿。走下飞机时,欢迎的人群开始鼓掌。他差点停下了脚步。谁在后面呀?他心里嘀咕。虽说有银牌在囊中,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掌声是献给他的。从那一刻起,保罗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从此永远地改变了。

这位27岁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法国的阿尔贝维尔获得了银牌,从此走向全新的生活。1988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上,他表现平平,只得了第10名,可如今他再也不是在大型赛事中举止失措的无名小卒了;1991年的世界锦标赛上,保罗比赛完后,裁判建议他退出冰坛,“给年轻选手让位”,如今再也听不到这样的建议了。

跟踪报道1991年冬奥会选拔赛的记者们曾问他“你来这儿干什么?”,如今再也不会有这种别有用心的提问了。他再也不是美国冠军托德·埃尔德雷奇的手下败将,再也不会被三度问鼎世界冠军宝座的加拿大运动员库尔特·布朗宁甩在身后。

现在保罗·怀利成了奥运英雄。虽然有些人对他没有信心,建议他放弃,可他仍然勇往直前。虽然这个刚出校门的哈佛毕业生经常幻想,离开严酷的冰上训练生活会是怎样,但依然苦苦坚持着;这个年轻人发现:不管途中有多少障碍,要经历多少次失败,目标终能实现,而且他证明了这一点。

保罗说:“闭幕式上我接受采访,有个记者对我说,„你来时不为人知,归时却名扬四海‟。我觉得这话很有意思,因为我当时在法国,根本不知道美国电视是怎么报道这次法国之旅的。走下飞机,我才意识到人们把我当成了英雄。他们对我的看法改变了,因为我们获胜了。他们的看法改变了,因为我坚持不懈并且得了银牌,虽然没什么人看好我。”

有时,保罗也几乎不看好自己了。“92年冬奥会两个月前,《今日美国》对运动员们进行了一次调查,问道,你经常考虑退役吗?选项有:„每年‟、„每月‟、„每周‟。”

“我写的是„每天‟,因为要坚持下去实在是太难了。但我还是下定决心要坚持下去,决不放弃,我要全力拼搏。”

1992年在阿尔贝维尔,事情完全改观了。保罗说:“我的经历使人们热泪盈眶,因为结果出人意料。这同时也改变了我的生活,我看着自己的冰上生涯从此被改写,变得精彩纷呈。其实也可能会是另一种结局:多年的努力化为乌有,结果令人大失所望。”

手中拿着奖牌,保罗突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财源不断的签约、花样滑冰巡回赛、独家采访、追星族要求签名。总之,凡是一个声名雀起的英雄能得到的一切他都得到了,但保罗认为这一头衔值得称道的东西远不在此。

保罗说:“无私的奉献能造就真正的英雄;用自己的经历和行为激励别人上进,变得更高尚,也算是一种英雄。我认为我没有无私地奉献,但上帝用我的生活经历去激励了别的人。”

保罗还说,英雄是需要日日维护的。要达到完美的地步,滑冰选手需苦练每个细小的动作,日复一日不能懈怠,英雄也一样,应该日日奉献,而不只是在危机关头或者在众人瞩目之时才有所作为。

收藏多年之后,奥运奖牌会退去它最初的光泽;若是不再关注别人的需要,英雄也会失去其知名度。和成千上万的人们一同观看盐湖城冬奥会时,保罗很清楚,每个胜利的背后,每次打破记录的背后,都有无数日日坚持不懈英雄的故事,那种永不放弃的英雄故事。TEXT B 找到平衡

我从小就胖乎乎的,长大后也一直超重。因为我比别的孩子重,常有人嘲笑我,因此我很害羞,很难为情。我曾经节食过好几次,但没有一次成功,最后体重反而增加。体重增加的另外一个因素是我热爱烹饪,我特别喜欢做一些油腻、脂肪含量很高的甜点,吃就更不用说了。

18岁高中毕业时,我体重达到了215磅。我自信全无,不敢离家去外地的新学校,就决定不去上大学,在家呆着。我没有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体重一直上升,我越来越不开心,可是我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只是衣服尺码越买越大。

我的生活出现转折点是在10年以后。那是我最胖的一段时间,体重高达330磅,我在朋友家参加新年除夕聚会。我看见镜子里的自己,被看到的情景吓坏了:我超重,很不健康,要是再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我会越来越胖,越来越不开心的。

聚会后,我回顾以往的屡次减肥,发现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节食需要我放弃我所钟爱的食物。这样我就老想着食物和狂欢,最后干脆完全放弃节食。要是我顺其自然,食物照样吃,但份量少一点,这样的话我就可以既解饿又解馋。

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找到一个办法,既能满足我对烹饪的热爱,又能保持较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开始,我尽量远离厨房,压抑自己不去想吃的。结果呢,满脑子里想的全是吃的。总该有办法把烹饪和健康的饮食结合起来吧。看了几本低脂肪食谱之后,我找到了解决办法。我不断尝试,把自己最爱吃的饭菜加以修改,使其脂肪含量降低但美味依然。

体重开始下降。我开始进行体育活动(心肺功能锻炼和减肥训练,每周五次)以后,效果更是惊人。我不觉得苦,我觉得我该给我的身体应有的关心和注意。

接下来的两年之内,我减了165磅。期间有起有落,有时也会停滞不前,可我下定决心坚持到底。还有一个挑战,就是不要因为吃了什么不健康的食物就去过分自责,以为自己放弃了健康的习惯。相反,我发誓重新开始,时刻不忘自己的目标。

体重下降了,体形好了,我又能坦然面对自己和我的身体了。我的梦想是帮助别人意识到制作和食用低脂肪食品既简便,又好处良多。我已经出版了一本介绍低脂肪食谱的书,主持了很多关于健康饮食的讨论会。我既然已经知道,我下定决心就能达到目的,我的梦想已不再遥不可及。我终于找回了自我。

锻炼时间安排

跑步、爬楼梯、踏板健身操或者跆拳道:每周5次,每次60分钟

减肥训练:每周3次,每次30分钟

保持成果小建议

1、运动第一。锻炼后,饮食习惯往往更加健康。

2、减肥并不用强迫自己不吃喜欢的食物。你可以照吃不误,少吃一点就行。

3、犯了小错可不用过分自责。尽快回到正常的运动和饮食方案上来,原谅自己。

最近你注重健康了吗?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课文翻译UNIT7

学习2009-04-30 17:06:05 阅读57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TEXT A 父亲的教诲

三位成功人士讲述父亲怎样塑造我们的人生。瑞贝卡·洛伯:充满爱心

自小我就知道,父亲和母亲深深相爱。只要单独出门,他们总会吻别,我们兄妹几个觉得挺肉麻的,可结婚时,我却满心希望所找到的这个人,能像父亲爱母亲那样爱着我。在我家,爱无处不在,我成长的过程很有安全感,真是妙不可言。

我上大学时,母亲在与乳腺癌作斗争。父亲自己忧心忡忡,却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对母亲而言尤其如此。做了乳房切除术之后,母亲决定不接受乳房再造术,以免再受手术之苦,母亲告诉我,在他们一起走过的日子里,父亲甚至不曾叫她改变发型。相反,他总是对她说,她是多么的美丽动人。正因为这样,与癌症作斗争,对她而言,倒也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她深知,不管发生什么事,父亲和他的爱总是会和她在一起。

注:瑞贝卡·洛伯曾当选全美“大学最佳球员”,曾是美国女子职业篮球协会的纽约自由女神队球员。

理查德·布兰森:鼓励

我和几个姐妹在英格兰的一个小村庄长大。父亲是个律师,为了生计而奔波,我却一直就认为他与众不同。他从不指责我们,只是表扬,把我们的长处发挥出来。他会说:“给花浇水,花就会茂盛;不浇水,花就会死。”

我还记得我小的时候,说了别人几句不好听的话,父亲便说,“说别人的坏话,反映的是你自身的品质。”他还解释说,看到旁人的长处,别人也会看我的长处。我在经营公司时,一直尽量遵循这个原则。

父亲还一向通情达理。15岁那年,我办了一本杂志,花了大量的时间,校长让我自己作决定:要么继续学业,要么辍学去办杂志。

我决定辍学。父亲很尽责,他也曾劝我改变主意,后来发现我心意已决,就说,“理查德,我23岁那会儿,我爸爸劝我从事法律工作。我一直引以为憾。我本来想学考古,但我没有去追求我的梦想。你知道自己要追求的目标。去圆你的梦吧。”我的小杂志继续办下去了,后来改名《学生》,成为全英发行的青年杂志。我和妻子有两个孩子,我在想,我要用父亲抚养我的方法来培养他们。

注:理查德·布兰森是维珍企业集团董事长,该集团拥有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维珍娱乐公司以及维珍可乐公司。约翰·路易斯:希望

小时候,我住在阿拉巴马州的特洛伊,我经常抱怨每天要起很早去农场干活。一天,父亲把我拉到一边说:“孩子,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日子好过呀。坚持一下,情况总会好起来的。”

父亲生性乐观,对未来满怀希望,这种态度对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还教导我们说,我们不能只顾自己,还应该关心别人。

在我看来,父亲总是在奉献,在分享。我们自己条件也不宽裕,没有很多可供奉献或分享,但父亲坚信,一切都会好的,即使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也会如此。当年阿拉巴马有许多事情令人可怕:种族隔离很厉害;我们用的喷泉式饮水器上面标着“黑人使用”字样;上街时我们只能走街道的一边。但他挺过了这一切,没有怨,没有怒,没有憎。

1977年,父亲过世了。要是他还健在,能亲眼看到我入选议会,他一定会引以为荣,满心欢喜的。我相信,此时此刻,他就在天堂注视着我。

注:约翰·路易斯是美国参众议院中代表乔治亚州第五选区的议员。TEXT B 爱的奇迹

“肯定又是克鲁索,” 辛迪·邓洛普听到家庭游泳池方向传来落水声,这样想。克鲁索是只西班牙猎犬,经常跳进游泳池玩耍。辛迪在院子拐角处的车库里,正和朋友打电话聊天。

突然,辛迪感觉有点不对劲。水响之后,是死一般的寂静。辛迪匆匆说了声再见就挂了电话。她急忙绕过拐角,印入眼帘的是让她惊恐的一幕:她17个月大的女儿凯拉脸朝下漂浮在15×30英尺的游泳池里。克鲁索在池边来回跑,用牙齿拽住凯拉的衣服,想把她救上来。

大多数做母亲的肯定会立即跳进池中把孩子救上来,辛迪·邓洛普却做不到。12年前的一起车祸使她自胸部以下瘫痪。由于行动不便,她被迫习惯了轮椅上的生活。体重90磅的辛迪由于治疗需要定期游泳,但入水和出水都需要帮助。

此刻,1986年10月7日,凯拉的生命就掌握在母亲的手中。打电话请人帮忙是来不及了,再说附近也没有人,因为邓洛普一家住在加利福尼呀亚州一个叫埃尔默拉日偏僻的小镇上。辛迪的丈夫罗昂几小时以前就出门上班去了。最近的救援队在25英里之遥,最近的邻居也有半里。

辛迪知道自己没法从池边抓住凯拉,别无选择,她坐着轮椅径直冲进寒冷刺骨的水中。轮椅沉了,辛迪朝凯拉游过去。凯拉还浮在水面,脸朝下,离她25英尺。辛迪游到女儿身边,设法把她翻过来。然后抓住她,拽到池边。凯拉双眼紧闭,嘴唇发青,没有呼吸。

辛迪惊恐万状,一条胳膊扶住池边,想把凯拉举出水面。她事后说,“她身子软软的,又很重,我举不起。”

辛迪知道自己得另想办法把凯拉救出来。她深吸了一口气,潜到池底。辛迪用手指紧紧攥住池边,胳膊放在凯拉身下,用头把孩子往上推。终于把孩子推出了水面,却没法把她弄到水泥地面上去。正在努力时,小女孩又掉回到水里。

辛迪绝望了,但仍没有放弃。最后,她把头挺得更直些,终于把凯拉顶出水面,并滚到岸上。接着辛迪肘部撑在池边抬起身子,伸出手来把凯拉往自己身边翻转。女儿还是没有呼吸。一阵恐慌攫住了辛迪的心,她捏住孩子的鼻子,开始进行人工呼吸。

一开始,没有任何反应。辛迪就不停地往凯拉嘴里吹气。最后,凯拉的身体突然抽动一下,并开始咳嗽,把水吐出来,然后开始哭。“听到那声尖叫,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辛迪说。

辛迪打了911急救电话,她和凯拉被即刻送往医院。辛迪因为在水泥地面爬行,双脚、肘部和双手都被严重擦伤,凯拉却安然无恙。不久以后,她就笑啊玩啊,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课文翻译UNIT8

学习2009-04-30 17:07:31 阅读87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TEXT A 你是最薄弱的环节,再见

还记得美好的往日时光吗?在那样的纯真年代,我们共享文档和可执行文件,根本没有半点顾虑。不错,每隔一个月左右你可能会碰到一个引导扇区病毒,不过这些很容易对付,就算杀毒软件没有把它查出来也不要紧。

那些长长的夏日,悠闲自得,可惜消逝得太快。宏病毒使IT管理者们迅速成长起来,他们意识到有的病毒能迅速扩散到整个机构。一家公司里的数百台计算机感染了通过电子邮件附件传播的病毒,也是十分平常的事。公司各部门中身体最好的当属IT员工,因为他们奔走于各台计算机之间,清理病毒。

防病毒得想个更好的办法才行。各家公司现在都意识到病毒并不是“现代神话”,而确实会严重影响到公司的运作。他们投资杀毒软件,安装在计算机、服务器以及电子邮件网关上,甚至还采取措施确保使用最新的检查程序,随时更新杀毒软件。

听起来好像各公司已经采取了充分的措施防范病毒。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杀毒软件确实能检测出用户会碰到的绝大多数病毒,而且往往在用户毫不察觉时就已经处理完毕。然而,软件必须定期更新,大公司则最好是每天更新一次。即使是这样,新的病毒也还是可能感染用户。通过网络和互联网,文件可以快速地传输,等到人们发现一种病毒并加以防范时,病毒可能已经扩散到了相当的范围。好在只有少数几种病毒有这么大的破坏力,不过像梅利莎和爱虫病毒则是例外,人们还来不及制止,它们就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然后媒体轰动,员工会突然警觉起来,但一旦新闻头条不再报道这些事件,他们就会很快将其抛之脑后。

这正是危险所在。若病毒战线没有能察觉到的“大动作”,也没有全球性的危机,人们就会洋洋自得,对病毒保持警惕的重要性的意识就会在用户的脑子中渐渐淡化。他们会忘掉这件首要大事——毕竟杀毒软件会对付病毒,不是吗?何况,这不也正是IT部门的职责所在吗?

你还没有反应过来,用户们又一次打开了来历不明的附件,下载了非法软件,将公司的数据资料和信誉置于危险之中。这一切都是因为用户们认为他们的操作环境很安全。员工们认为杀毒软件、防火墙以及IT部门足以保障他们的计算机正常运作,而且没有危险。其实保障根本没有的。杀毒软件的作用固然很重要,但在保护公司不受恶意攻击的战斗中,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公司的计算机系统安全与否实际上系于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而这个环节往往就是人的因素。

身为雇主,谁都不愿扮演令人扫兴或者令人生畏的角色。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员工若能感受到雇主的尊重和信任,肯定会很开心的。很多公司都默许员工接发一定数量的私人电子邮件,偶尔打一两个私人电话。

但是,如果员工为了追求个人乐趣而置公司安全于不顾,就着实堪忧了。从互联网上下载有趣的屏保或者游戏,看起来好像没有危险,不过它们很可能是危险病毒的藏身之所。

从网上下载的软件经常是无使用授权的,而且不提供支持,可能与公司使用的其他软件发生冲突。未经许可的盗版软件是计算机病毒的理想的携带者,制造病毒者以及黑客们经常利用这类软件作为病毒扩散的理想开端。

对员工进行有关病毒危害的教育至关重要,但这种教育不能一劳永逸。员工的潜意识里应该随时留意潜在的危险,而且应该总是采取防范措施。应该提醒人们如果放松警惕会有什么后果。归根结底,营造无病毒环境,教育才是关键,而且应该坚持不懈。这可能不是日程表上最激动人心的事,但是行之有效。

道理很简单。你也许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软件来保护公司的防护系统,甚至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IT公司,但如果你的用户不注意计算机的使用安全,他们将始终是最薄弱的环节。TEXT B 很抱歉打扰你

你可能想,这么多年了,还用电子邮件传播病毒,我不至于这么笨吧。那你可就错了。

那封电子邮件来自我几十年前认识的一个女人,那时我们只有十几岁,痴痴地相恋着。我敢发誓,自那以后我们仅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联系过三次左右。这最新的信件的主题是“主页”。正文很简单:“嗨!你一定得看看这个页面。真的很酷哦。”签名处是个傻乎乎的表情,一个挤眉弄眼的笑脸;-0)。“呵呵,你这家伙,够狡猾的!”我心想,思绪回到70年那个狂热的夏天···然后点击了附件。没动静了。哦喔。

1979年,我在墨西哥把帐篷搭在了一群行军蚁的地盘上。自那以后,这是我做的第二件傻事了。我的屏幕开始微微发亮,就像尤卡坦的落日。我释放了一个计算机病毒。

我感觉自己像是电影《人间大浩劫》里的博士一般,跟时间赛跑。我打开电子邮件程序,点击“文件”,选择“脱机工作”。我想这样一来就可以切断与因特网的联系,不至于传播病毒,再想办法清除。然后我查看了发件箱。天呐!65封邮件排着队,等着发送给我的朋友们,每一封的发件人都是我,每一封的主题都是“主页”,每一封都有一个附件,像子弹一般充满敌意。

我删除了邮件,清空了回收站,然后上网去找相关资料。我骂自己,怎么不在家用计算机上装一个杀毒软件,然后我得知“主页”病毒是一种最常见的病毒,专业术语叫“蠕虫”,只影响Microsoft Outlook的个人计算机用户,不会破坏我的计算机,但它会很快自动发送到我地址簿里的所有联系人,确切地说是我回复过的每一个联系人。这蠕虫还会把你的浏览器的主页设置成四个色情网站的一个。最后一种情况没有发生在我的计算机上。我是不是逃过一劫了呢?

我战战兢兢地打开了Outlook,联机工作。50个邮件一下子涌到我的收件箱里。大多数是来自Time Inc.等公司服务器,通知我邮件因为含有病毒而被直接退回。最后一个邮件是我的朋友马歇尔的:“要是你不介意的话,我想问是哪个主页?”天呐!天呐!我已经传播了这个该死的蠕虫。我写了一封道歉邮件,发给地址簿里的每一个联系人,警告他们“别点击附件!”

最糟糕的是,我的邮件收件人很多都是新手,这些订户给我发邮件,要我就与该栏目相关的内容提供帮助。这些人大多数都很友好,只有一个人要求我把她的名字从我的地址簿里删除。有个菲律宾(可怕的爱虫病毒的发源地)的家伙写道,“我从你这儿收到蠕虫,真是够讽刺的。”

Unit 7 The Chaser课文翻译综合教程三 篇4

埃伦·古德曼讲了一个想做地道公司人而劳累致死的人的故事,与此同时,她还揭示了一味痴迷工作背后会潜藏的种种危机,包括对家庭生活造成的伤害。

公司人

埃伦·古德曼

他终于在星期天凌晨三点整因过度劳累而离开人世。

当然,讣告上没有提及这一点。讣告说他死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我认为这就是死因——但是,他所有的朋友和熟人都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们议论道,他是十足的A型行为者,一个工作狂,一个典型的工作狂,他们边说边摇头,他们还花了五到十分钟的时间想了想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位最终于星期天——他的休息日——凌晨三点整累死的人是位公司副总裁,时年五十一岁。不过他是六位副总裁之一,如果总裁去世够早或退休够早的话,他本是有望当第一把手的三位人选之一。菲尔清楚这一点。

他一周工作六天,其中五天要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而公司员工除领导层外已经开始实行每周四天工作制了。他像重要人物一样工作。他在外面没有“本职以外的爱好”,当然,除非你认为每月一次的打高尔夫球也算的话。但是,对于菲尔来说,这也是工作。他总是在办公桌旁吃鸡蛋沙拉三明治,自然啦,他超重了,超出二十或二十五磅。不过他认为没关系,因为他不抽烟。

每周六菲尔身着运动夹克衫去上班。不穿西装,因为这是周末。

他手下有不少人,约六十名。大部分人多半时间都喜欢他。其中三人被认真考虑当作接他班的人选。讣告上没有提及这点。

但是讣告上的确颇为准确地列出了他的“遗嘱”,他的遗孀海伦,四十八岁,一个好女人,但没有什么适合市场需求的技能,结婚生育之前曾在办公室工作。据她女儿说,多年前,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她就决定放弃与丈夫的工作竞争了。一位公司朋友说:“我知道你将会多么思念他。”她回答道:“我早就思念他了。”

“这么多年来一直思念着他”,她一定是牺牲了自己,竭尽全力照顾此公。她会得到“很好照顾的”。

他“深爱的”子女中的“深爱的”大儿子是南方的一家制造公司的经理,工作十分努力。在葬礼前一天半,他走访了街坊邻里,向他们打听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们感到很尴尬。

他的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儿,二十四岁,刚结婚。她住在娘家附近,与母亲很亲近。但每次和父亲单独在一起,比如开车到什么地方时,彼此竟无话可说。

最小的孩子二十岁,是个男孩,高中毕业生。和他的许多朋友一样,在过去的几年里他打了不少零工,挣的钱足够供自己吃饭吸大麻。就是他努力想牢牢抓住父亲,努力想让自己在父亲心目中显得更重要,好让此公留在家里。他是父亲的最爱。在这两年来,菲尔往往彻夜不眠,为这个儿子担忧。

这个儿子曾经说过:“我和父亲只是寄宿在这儿。”

在葬礼上,六十岁的公司总裁对四十八岁的寡妇说,五十一岁的死者对公司来说举足轻重,会被人怀念,很难被人取代。寡妇没有正视他,她怕他会看出自己的怨恨,毕竟她还需要他来解决一些经济方面的问题——比如优先认股权之类的事情。

菲尔体重超常,又有神经质,工作过于辛劳。即使人不呆在办公室里,心还是要牵挂着。菲尔是个A型行为者,天生容易患心脏病。你能在一排人中立马认出他。

因此,他在星期天凌晨三点整最终劳累致死时,没有人真正感到意外。

研究生英语阅读教程课文翻译 篇5

[1] 2000 年,语言学家、威尔士人格兰维尔· 普赖斯,在他编辑的《 英国与爱尔兰的语言》 中发表了如下的观点:

因为英语是个杀手。正是英语,导致坎伯兰语、康沃尔语、诺恩语和马恩语灭亡。在那些岛屿的部分地区,还有较大规模的群体讲比英语更古老的当地语言。但是,现在日常生活中,英语无处不在,人人― 或者说几乎人人― 都懂英语。英语威胁到那三种遗留的凯尔特语:爱尔兰语、苏格兰盖尔语和威尔士语,„ „ 所以必须意识到,从长远来看,这三种语言的未来„ „ 十分危险。(第141 页)在此几年前,1992 年,英国学者罗伯特· 菲利普森(他如今在丹麦工作)在牛津大学出版了一本书,名为《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在书中,他指出,主要的英语国家、世界范围内英语教学产业,尤其是英国文化委员会,实施的是语言扩张政策。他还把这种政策和他所称的“语言歧视”(这个情况类似于“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联系在一起。在菲利普森看来,以“白人”为主的英语世界中,起主导作用的机构和个人,或故意或无意,鼓励或者至少容忍英语大肆扩张,他们当然不反对英语的扩张。英语的扩张开始于大约三个世纪以前,最初表现形式是经济与殖民扩张。

[2]菲利普森本人为英国文化委员会工作过几年。和他一样,还有一些母语为英语的学者,也试图强调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危险。在过去儿十年里,人们从三个群体的角度,就英语的国际化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第一个群体是ENL 国家,英语是母语(这个群体也叫“内部圈”);第二个群体是ESL 国家,英语是第二语言(“外部圈”);第三个群体是EFL 国家,英语是外语(“扩展圈”)。20 世纪80 年代,这些词语开始流行。从那时起,这第三圈实际上己扩展到全球范围。

[3]从来没有像英语这样的语言,这既有利也有弊。曾经有许多“世界语言”, 例如:阿拉伯语、汉语、希腊语、拉丁语和梵语。总的来说,我们现在认为这些语言比较好,经常以赞美、感激的语气谈论与它们相关的文化以及它们给世界带来的变化。我们这样的态度,没有什么不妥,因为那些语言现在都不构成严重威胁

[4]我们现在可以冷静地讨论古汉语对东亚或古拉丁语对西欧的影响。但是,我们与英语关系太紧密,无法同样冷静地分析、评价英语。在对英语的审判中,陪审团还没有露面,可能需要好几个世纪才能做出裁决。但即使如此,值此欧洲语言年,我们可以提出这个问题:普赖斯和菲利普森就我此时使用的语言对我们提出的警告是否有道理。

[5]当然,不难发现有这种情形:人们也许咒骂英语。澳大利亚就是一个例子。澳大利亚常被看成是不折不扣的英语国家。到那里的第一批欧洲人经常使用拉丁语描述、谈论这个地方。“澳大利亚”这个词就是拉丁语。显然,当时没有人想到只称它为“南方土地”(这是“澳大利亚”的含义)。此外,在澳大利亚南部,有一大片土地叫“纳拉伯平原(Nullarb Plains)”。其中,第一个词听起来像土著语言,但Nullarb 是拉丁语,意思是“没有树木”。最重要的是,早期的定居者把这个大陆称为“terra nullius ”。1999 年Encarta world English Dictionary 是这样解释“terra nullius “ 这个拉丁词组的

„ „ 指这个想法和法律概念:第一批欧洲人到达澳大利亚时,这片土地不属于任何人,因此可以随意定居。这种观点已被判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但是,只是最近才这样判定的。欧洲人来的时候,澳大利亚人口稀少― 不过有人居住― 无论从哪个海岸到哪个海岸。当时部落和语言都有儿百种,其中许多语言现在已经灭亡了,而正在灭亡的更多。这些死亡的和正在死亡的语言,大都被多种混杂英语或者通用的澳大利亚英语所取代。取决于你的立场,这或者是令人哀伤的损失,或者是进步的代价。

[6]但是,同时有一个问题:土著语言的灭亡能完全归咎于英语吗?最早发现澳大利亚的欧洲人是荷兰人,他们的语言本可以成为殖民与定居中使用的语言。任何定居者的语言都可能有同样的作用。例如,如果蒙古人能维持他们幅员辽阔的欧亚帝国,蒙古语可能就会成为世界语言,传播到澳大利亚。再例如,如果历史有一些变化,那么今天世界语言可能是阿拉伯语。如今,阿拉伯语在西亚和北非是一种强大的语言,影响到许多其他较小的语言,包括科普特语和柏柏尔语。西班牙语对所谓“拉丁”美洲的土著语言产生了消极影响,而俄语从欧洲传到西伯利亚太平洋地区。如果英语是个祸害,是个杀手,那可能仅仅是因为任何大的语言都可能会影响、威胁到较小的语言。

[7]但许多人认为英语是有益的。我这里暂不讨论任何世界语言具有的明显优势,例如:交流网络庞大、文学与传媒体系发达、文化与教育机构强大。让我们看看与此不同的问题:政治、公平与平等。这里我用南非为例来说明。十年前,南非结束了种族隔离为原则的统治。在南非语(这种语言来源于荷兰语)中,这种制度叫” apartheid ”。出现这种制度,是因为欧洲血统的南非人群体― 血统主要是荷兰的欧洲定居者― 认为自己优于他们建立殖民地的当地人。

[8]说英语的、英国裔的南非人不是非常积极反对种族隔离制度。黑人的反对力量中,成员使用多种语言,他们起初缺少力量与组织。但是,使这种反对力量增强、更有组织的语言是英语。对于他们来说,英语成为自由与团结的主要语言,而不是用司必来压迫的语言。今天,南非有11 种官方语言― 英语、南非语和9 种当地语言,包括祖鲁、恩德贝勒语和塞茨瓦纳语。但这9 种语言中,南非黑人使用(或准备使用)哪一种作为本国通用语言呢?除了母语之外,他们希望子女还能熟练讲、写哪种呢?答案是,哪一种也不是。他们所希望的是英语,而且他们特别希望有与非洲相适宜的英语。

[9]所以,对于澳大利亚土著人来说,是个祸害,而对南非的土著人来说,却有一些好处„ „

[10]那么,在当今全球化而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世界里,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英语?在我看来,答案似乎很清楚。与很多事物一样,英语有时是福、有时是祸― 对于个人、群体、国家甚至国家联盟,都是如此。东亚“阴”、“阳”的象征意义也许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两者虽相反,但共存。就我们这里的问题来说,指的是在同一交流圈内。这种象征意义说明,使用世界通用语言的人应该努力尽可能用其利而避其弊。

第一课B 一大堆相矛盾的语言忌讳

[1] 2002 年初,位于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引起媒体轰动。当时,该州通过法律,禁止在官方场合使用“Oriental(东方的)”这个词语。而应该使用“Asian(亚洲的)”这个词。这个新法律只禁止用“Oriental(东方的)”指人。所以,有一个法律提到“少数民族”包括“orientals(东方人)“,这就要改成“AsianS(亚洲人)”;而另一法律提到“Oriental medicine(东方医学)”则不变。该法律的提案人是韩裔美国人、州参议员保罗· 申,他说这个法律通过的原因是,“ Oriental(东方的)”是“贬义词”, “令人厌恶”。[2] ” oriental ”来源于拉丁语的“。riens “,意思是“升起的太阳’,或“东方。因为亚洲位于欧洲以东,” oriental”就意为“亚洲的”。“The orient ”、“Far East ”和“ East Asia 了这三个名词词组,都是指亚洲大陆的东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俄罗斯东部通常不在东方和东亚所指的含义之内,尽管俄罗斯向东部延伸范围比其他任何欧亚大陆的国家都远。

[3]申先生和其他批评“Oriental ”这个词的人认为,这个词令亚洲人厌恶,因为它暗示出一种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观。在美国的太平洋海岸,即华盛顿州所在位置,所谓的“Oriental(东方)”是在西面,不在东面。

[4]这个论点的问题是:有许多被广泛接受的地理词汇来源于这类过时的世界观。我的家乡是威斯康星州,那里属于被称为“中西部”的地区。但我住在美国东部地区。出现这个词语,是因为人们是自东向西定居美国的。对于18 世纪末、19 世纪初从大西洋海岸开始定居的人,任何在阿帕拉契亚山以西的东西都被看成是“西部”。

[5]不久以前,欧洲人和美国人还愿意使用“Near East(近东)”这个词来指从埃及到伊朗的这片区域。近儿十年来,” Middle East(中东)”己经取而代之。这两个词语和“Far East(远东)”或“orient(东方)”一样,只有把欧洲作为参照物时才有意义。[6]在这方面,其他语言和英语一样糟糕。阿拉伯世界以西奈半岛为界,把自己分成Mashrib(西方)和Mashriq(东方)两部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把古代世界分成亚洲和欧洲两个部分,这可能是希腊人从胖利基人(今天黎巴嫩人的祖先)那里借用来的。其实,“欧洲”和阿拉伯的“Mashrib ”很可能来源于闪米特族的同一个词根,意思是“太阳落下”。中国满不在乎地自称是“中央之国”,对于这样的文明,我们能说什么呢? [7]在这样的语言问题上要求精确,这或许有些过分。无论认为“Oriental(东方人)”一词令人厌恶,这是否有道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该词己经渐渐不被用来指亚洲人或亚裔美国人了。在今天的英语中,用“Oriental(东方人)”一词来指人时,往好了说,听起来过时,往坏了说,则有贬义。

[8]然而,虽然说一个人是“东方人”也许不再妥当,但该词在指物的很多短语中仍是标准用法。例如,“东方地毯”指通常从土耳其或中亚进口的地毯,它们的价格极贵(通常是数千美元),受到青睐。[9]英语中还有许多其他显然具有矛盾倾向的、与种族相关的词。“中国城(Chinatown)”意思是中国移民居住的地区,是个恰当的词语。但是,用Chinaman 指中国人,这在20 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可就令人厌恶,尽管该词是从“中国人”一词直接翻译来的。而“Frenchman “,意思是法国人,则完全是个中性的词语。

[10]美国佬在说到亚洲人时必须采取的小心态度,与说到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人后裔的美国人时所需要的精心考虑相比,那算不了什么,因为说到后者时就像走过地雷阵。“Colored Person(有色人)”一词现在令人厌恶,然而在美国国内战争(1861 一1865)之后一百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却被认为是个文明的词语。而另一方面,” person of Col。:(有色人)“,指任何非欧洲种族的人,却是可以接受的词语,而且在某些意识形态的圈子内,是一个受欢迎的词语。用来指美国黑人的“Negr。”(西班牙语“黑”的意思),在20 世纪60 年代让位于“black(黑人)”或者“Black , ,,但到了80 年代又被“Afro 一American ”(非洲裔美国人)所取代,到了90 年代又让位于" African 一American(非洲裔美国人)”或者“African American ”。

[11]人们可以说“黑人”和“白人”,但若有人建议说“红人”(美洲印第安人― 顺便说一下,他们是加拿大的“第一民族”)或者“黄人”(亚洲人),这可不好。“Reds(红人)”只是用于政治问题,但“Browns(棕人)”有时却用来指祖先是印第安人或是印第安人与欧洲人混血的拉美人。

[12]我们怎么看待这一大堆相矛盾的语言忌讳呢?可从中了解两点:首先,母语不是英语的人用英语谈论民族和种族时必须谨慎,因为在这一领域,英语充满着陷阱。第二,与其他种族相关的、冒犯性的词汇数量多,说明美国从来没有完全心甘情司孙愿地接受多种族社会的状况。语言反映了文化,美国英语中贬义的、与种族有关的词汇数量很大,表明美国仍然存在着民族、种族间的紧张关系。

第四课A 婚姻的变迁

[l]确实,我们并不是第一个在现代历史上对传统婚姻进行重新定义的人。20 世纪60 年代公社式的“群婚”以及70 年代个性化的“开放式婚姻”对男女之间以一纸无协商余地的契约而结合的婚姻观念提出了挑战。无论作为法定婚姻的前奏还是其替代品,同居现象的频繁出现都进一步弱化了婚姻区别于其他结合形式的独立特征。不管怎样,所有这些打破传统的结合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建立在亚当一夏娃模式的异性恋基础之上的。然而,对于传统婚姻最新和最激进的挑战却摒弃了这一宗教模式。同性婚姻:行动与反应

[2]美国的同性恋者受到20 世纪60 年代为黑人和妇女争取到政治和经济权利的行动主义思潮的激发。他们认为,将结婚证书只授给异性夫妇的做法是对他们的歧视,他们动员起来以消除这种歧视。正如法律教授小威廉· N · 埃斯科利奇在他的《 同性婚姻案例》(自由出版社,1996)所写的那样:“婚姻是国家给予其公民的最重要的权利,部分原因是,按照州和联邦法律规定,己婚者会得到数十项相关权利、利益和责任。”这些权利、利益和责任与父母身份、财产所有权、监护权以及继承权有关。

[3]然而,在美国之外许多为同性婚姻争取合法地位的努力取得了更多的成功。2001 年,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同性恋伴侣举办世俗婚礼的国家。2003 年,比利时也效法这一举措。2002 年和2003 年加拿大3 个省的法院规定否认同性婚姻违反了《 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异种间婚姻

[4]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可能会导致人类到其他行星殖民以及人类与外星人建立性关系。有报告说曾发生过外星人为了做繁衍后代实验而绑架地球人的事件,但不论这些报道是否只是人们的幻想,地球人探索宇宙寻找外星人却是事实。不管外星人是否存在,或者探索者们是否与他们相遇并结为配偶,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如果有,这种婚姻在什么情况下合法,又将产生何种生物和社会影响,也未可知。[5]然而,异种间婚姻在我们地球上己经存在― 不是为了性和生殖的目的,而是为了类似于历史上促成人类结为夫妇的真正的情感需要。

[6]据说,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证据是,有人为宠物修建墓地,埋藏他们忠实的、亲爱的宠物的遗骨,这些宠物就和人的亲友们一样获得尊严和敬意。为宠物主人发证长期以来一直是政府的一项职能,许多宠物店在授予未来申请人收养权之前,仔细甄别他们的收养目的和品格。此外,许多宠物还在它们的男主人或女主人遗嘱上成为受益者。

[7]有人或许要问了,为什么一个人不应选择写下正式的书面誓约以声明他/她对宠物的依恋呢了这种誓约中人要承诺关爱和尊重他/她的动物伴侣。尽管忠实于主人的宠物不能用言语表达愿意结成这种关系,但它们的誓言可以从见证宠物与主人间关爱和亲密联系的旁观者那里获得。

[8]提出异种间婚姻的可能性并非贬低人类伴侣的结婚欲望,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伴侣。它实际上意味着只要双方因明确的关爱之情和一生不渝的忠诚而休戚相关,那么婚姻作为从社会角度和心理角度被认可的关系就不一定仅仅限于人与人之间。人类与无生命物体间婚姻 [9]如果从婚姻定义中去掉性的成分,那么人类与无生命物体间的婚姻从理论上说就是可能的。

[10]美国社会的批评者常常说美国人如何跟他们的财物“结婚”了。为什么不能以举行仪式的方式使这种关系在法律上生效了 [11]许多男人深爱自己的小汽车,尤其是老式的,为保养小汽车他们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那为何就不能既授予司机驾车的权利又发证认可他对忠实服务于他的车的承诺呢了这种关系遇到无法修复的机械故障(等同于丧偶)或者卖掉车(等同于离婚)时便告终结。[12]此外,许多人跟他/她的电脑结成亲密关系,长时间与电脑贴身相伴,常常排斥与他人接触。尽管电脑不能表达它与它的主人结成“一夫一妻”的愿望,但它能确认密码,保守它与操作者共享的秘密,以及它的即刻服从都标志着忠诚与顺从。婚姻必需吗了

[13]自然而然地,有些人会以为自己跟物质财产间举行婚礼不可能而且没必要。毕竟,这种结合不会给无生命物体带来多少法律收益。无论它能给我们增加任何收益,我们都己经拥有了这些物质财产。[14]实际上,有朝一日,婚姻原本的概念也可能会成为失落的世界中语义学上的一个古董而已。

第四课B 格兰特与李的对比研究

[1] 1865 年4 月9 日,尤利塞斯· S · 格兰特与罗伯特· E · 李在阿波马托克斯县一座普通宅第的客厅会面。他们在这里就李将军统帅的北弗吉尼亚军团的投降事宜进行谈判。至此,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南北战争结束,一个崭新而伟大的篇章开始了。[2]李向格兰特投降意味着内战的结束。当然,南部邦联的其他部队还没有投降,邦联的流亡政府尽管己失去主要力量,也还会做最后儿天绝望而徒劳的挣扎。然而,就在格兰特和李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时候,战争实际己经结束。两人拟定投降书条款的小房间成为记录美国历史上最强烈、最瞩目的人物对比地点。

[3]两位将军彼此差异巨大,但都是强有力的人物,分别代表了两股利益冲突的力量。这两股势力最终通过格兰特和李发生了冲撞。

[4]罗伯特· E · 李赞成贵族统治的理念,并相信这古老的理念能够延续下去,成为美国社会的主导思想。[5]李来自弗吉尼亚东部的名门望族。他的家庭背景、文化和传统是骑士时代的传奇与神话在新大陆的翻版。他体现了从骑士时代和英国乡绅那里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美国是一个年轻国家,一切重新开始,人们满腔热情地信奉一种相当模糊的信念―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李却相信社会结构中明确的不平等对人类社会是有益的。这个社会应存在着拥有土地的乡绅,组成有闲阶级;反过来,社会本身也应把土地作为财富和权势的主要来源。根据这一理念,这会造就对社会极负责任感的有闲阶级,他们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攫取个人利益,而是担负起庄严的责任,这责任是因他们的特权而放在他们肩头的。来自这个阶层的人可以成为国家的领导者:他们怀有高尚的价值观念,如思想、领导能力、个人品行等等,他们以此为国家服务,使之获取力量与美德。

[6]由于李的身上体现了这一贵族理想中最高尚的成分,拥有土地的贵族阶级通过他证明了自己。内战4 年间,南方各州为维护自己的理想打了一场绝望的战争,而这些理想也正是李将军怀有的。最后,南部邦联似乎就是为了李而战;李本人似乎就是南部邦联的化身― 贵族阶级推崇的生活方式的最佳体现。在阿波马托克斯投降之前他己经逐渐成为一个神话。他摩下的儿万名南军士兵疲惫不堪,饥寒交迫,早己失去战争初期的那种朴素热情,然而他们把李视为心中理想的化身,为了捍卫理想他们甘愿赴汤蹈火。不过,他们无法将内心的情感完全表达出来。如果说这个注定要失败的、由于无数英雄行为和重大牺牲而神圣化了的事业有一个很好的理由,那理由就是李将军。[7 ]格兰特是西部边疆一个制革工的儿子,与李毫无相似之处。他在贫困中奋斗向上,总是坚强、刚毅,从不敬畏任何人,只依靠自己的力量。这种人从不回头关注过去,而是用敏锐的目光注视着未来。

[8]西部边疆的人与东部的贵族完全相反。人们被开拓新边疆的大潮裹挟着越过阿勒格尼山,进入广裹的西部。他们内心对于陷入常规的过去深感不满。他们拥护民主,这并不是出于对于人类社会应当正常有序的推论,而只是由于他们在民主制度下成长起来,而且懂得它是如何运作的。他们的社会里或许也存在特权,不过这些特权是拥有者通过努力自己争取到的。对于他们来讲,形式和典范毫无意义。出身只是一个证明个人能力的机会,没有人生来就享有财富和特权。生活就是竞争。[9 ]然而,西部人同时还具有对国家大社会的归属感。他知道不管经营农场、商店还是从事贸易,只有社会繁荣了个人才能兴旺发达,这个社会就是整个国家― 西濒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邻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如果国家和平稳定,城镇、水陆交通、方便的市场一应俱全,他的生活水平就能得到改善。在他眼里,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的疆土拓展了,他的事业也随之开阔。换句话说,国家不断的成长和发展与他个人的经济收入休戚相关。[10]格兰特与李对比最鲜明之处也许就在这里。弗吉尼亚的贵族不可避免地忠于自己的家乡弗吉尼亚州。他所处的社会是稳定静止的,人们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变革。出自本能,他首先忠于自己家乡的社会。他会竭尽所能维护它,因为在维护它的过程就是维护自己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11]另一方面,西部人也以同样的顽强精神维护国家的利益。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的生活依靠国家的壮大、发展以及不断开拓的疆土。在国家面临分裂的关头他不可能无动于衷,因为企图分裂国家就是企图分裂他脚下的土地,他会倾其所有与之战斗。[12 ]格兰特与李代表了美国生活中截然相反的两类人。格兰特代表了现代化,在他身后即将来临的是钢铁和机械的伟大时代,是拥挤的城市,是勃勃生机与活力。而李则像是从骑士时代策马而来,手持长矛,丝质的旗帜在头顶猎猎飘扬。格兰特与李都是捍卫各自事业的最完美斗士,他们从各自的部下那里汲取了力量,同时也吸收了弱点。

[13]然而他们毕竟不是完全的反差。尽管出身、个性、抱负不同,这两位伟大的战士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他们都是杰出的战士,而且他们的作战特点都很相似。

[14]首先,他们两人都十分坚韧顽强。尽管格兰特心情极度沮丧,军事上又遇到很大挫折,他还是坚持沿密西西比河谷进攻。尽管大势己去,毫无希望,李仍坚守在彼得斯堡的战壕里。两人都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们是天生的斗士,只要还能站立,还能举起双拳,他们就绝不放弃。[15]他们共有的另一特点是既敢于冒险又足智多谋。他们的思维永远走在对手前面。李因此赢得了第二次马纳萨斯战役和钱瑟勒斯维尔战役的辉煌胜利,而格兰特赢得了维克斯堡之战的胜利。

[16] 最后一点,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旦战争结束,他们都能迅速由战时状态转为和平状态。由于两人在阿波马托克斯会面时相互尊重,英雄相惜,才有可能出现南北双方平静的和解。它的意义在后来许多年间并未被人们所认识,但确实有助于使一度分裂的两部分重新成为一个国家。毕竟,经过一场如此残酷的战争后,国家再度联合的希望非常渺茫。在阿波马托克斯县麦克林恩府的短暂会面是两人一生中司多表现最精彩的片断。他们的君子行为使后代受益无穷。格兰特与李,两位伟大的美国人,表面上截然不同,但本质上非常相像。他们在阿波马托克斯的会面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之一。

第五课A 科学与技术

[l]乐观与强盛到世纪末时,人类的发明和认识似乎没有止境。从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到一切生命体的遗传密码,从宇宙的起源,也许到宇宙的最终完结,人们对科学的认识逐日扩大。20 世纪90 年代的技术进步似乎带来了一场其意义堪与200 年以前的工业革命相媲美的社会与经济方面的革命,它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由技术相互连接,数字化的信息、商业以及通讯都在弹指一挥间。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代表的新“数字化时代”并不包括每一个人,许多人面临着被抛弃的威胁,包括老年人和无力使用新技术的人。不过,到了1999 年仍有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人“接通”了这一全新的数字化社会,大多数美国人觉得技术进步正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十年里,乐观情绪是人民生活的主色调。科技的新发展似乎向人们承诺提供从消除有毒废料到食品采买一系列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遗传科技人员培养出了能够吞食工业残渣的微生物,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能够觉察箱内牛奶告罄并可上网定购的电冰箱。过去人们认为一个技术发达的社会必定是高度集权的,有老大哥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但到了20 世纪90 年代,这种恐惧减轻了。相反,随着强调分散化、平等和公开资源共享的互联网及万维网的出现,许多人发现能够更多地接触各类信息,这增强了他们的个人自由及权力感。[2]伦理道德与自然知识爆炸引起公众对这些新发现、新技术会将社会引向何处的忧虑。1997 年克隆动物的成功表明了克隆人也己不成问题,人们担心人类可能会朝着一个由基因制造的人组成的“美丽新世界”方向发展(这己不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了)。1990 年启动的旨在破译人类整个基因组成的人类基因组工程为消灭基因疾病带来了希望,但也令人恐惧地要开辟一条“定做婴儿”之路,这些婴儿的基因可以根据其父母的愿望加以调整。尽管许多人争辩说,儿百年来,为了改善人类生活,动植物培育者一直在遗传学领域忙活,但另外一些人指出,遗传技术的新成果使得研究者得以越过大自然设定的界限,把人的基因移植到动物身上,使它们变成药厂;让植物能生产塑料并在黑暗中发光;甚至想办法制造出“绝命”种子,使其丧失繁殖能力,以保证种子厂家的滚滚财源。由于环境和机体都有可能被这种技术所改变,于是什么是“天然的”,这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认真的思考。然而,尽管大多数美国人对克隆人以及按需定做婴儿的基因组成感到僧恶,但又普遍支持有助于确定并治疗遗传疾病或使食物来源更卫生更丰盛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求的遗传研究。

[3 ]隐私随着20 世纪90 年代许多科技的发展,隐私就成了首当其冲的关注点。互联网是资源共享方面令人惊异的新工具,可它也是获取本应保密的国家机密、军事机密、商业软件(指非开放源代码软件)的源代码甚至邻居的社会保险号码的强有力的工具。公司和个人同样担忧电脑黑客“闯入”设有保护的电脑系统,删除或盗窃重要数据,从而使私人信息遭到破坏。存心不良的人编写的电脑病毒,即可自行复制的编码,可通过电子邮件或网络潜入个人电脑系统大肆破坏存储在那里的数据。在互联网上保护个人私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人担心政府方面试图插手只能会阻碍互联网的发展。而当有关团体组织以“保护儿童”的名义游说政府禁止网上出现色情及其他令人不安的东西时,也引起了同样的忧虑。尽管大多数美国人赞成小孩不应接触这些内容,但企图规范个人网页和新闻组内容的努力还是同互联网应是公开、非集权的大众媒体的理念发生了冲突。在大众媒体领域里,即使最荒唐、最令人讨厌的东西也应能找到发表之地。有些公司监视员工使用互联网和收发电子邮件,使工作场所中数字监控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4]遗传学与隐私遗传学的发展也威胁到了个人隐私。人类基因组项目定于21 世纪初完成,许多私人公司竞相获取遗传发现的专利,于是不少人担心科学家彻底掌握了人类遗传密码之后可能会干出什么事情来。虽然遗传疾病有可能被发现,也许还会治好,但有人也许会利用这个信息去歧视那些易患某种基因疾病的易感人群,或根据基因数据歧视某些群体。科学家会拥有人类基因密码专利,这点也令许多人惴惴不安,因为这意味着人的生命会变成一种专享资源。

[5]大科学和小科学美国国家宇航局仍然做着举世惊叹的事情,他们把哈勃望远镜送入轨道来获取人类从未见过的宇宙深处的图像,并传送回地球。这些图像提供了极具诱惑力的宇宙起源的线索。90 年代,宇航局的科学家从一块火星的陨石中发现了可能会证明细菌存活的证据,并发现遥远的行星上可能有水。人们在继续寻找外星生命。宇航局发送宇宙探测器登陆火星,将美国航天英雄小约翰· 赫谢尔· 格伦再次送入太空研究衰老问题,还计划同其他国家的研究组织共同建立一个国际太空站。但是一些批评人士提出质疑说,把花在太空上的钱用来资助地球上的新发现是不是更好呢?似乎地球上正进行着这么多有趣的新项目,太空研究不再那么必要了。最令人心仪的新领域是纳米技术,这项研究是力图在分子水平上操纵物质,用原子建立新的构件以用于微型制造业、药物体内释放系统及微型计算机等。新发现的碳元素家族成员富勒烯使得纳米技术的研究人员有了新的研究材料。这一科学领域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期仍处在实验阶段,但科技人员及政府官员己经看到了这门微科学的巨大潜力。

第五课B 我们应该改进我们的基因组吗?

既然我们已经解读了人类基因组,我们为什么不去改进它呢了这个问题目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但很可能会成为所有生物伦理学问题中最难司多解决的问题。生物学家们已经常规地采用目前人类还无法接受的可使遗传发生变化的方法改变老鼠的基因,但总有一天基因工程技术人员们会找到如何把基因补丁安全地应用到人类生物软件上的方法。

每个人都想拥有健康、美丽和聪明的孩子。但人们在所有这些特质上差异很大,这取决于他们父母的基因,以及受孕时每个孩子从其父母各自的基因库中完全凭运气分配到的一半。人群中大多数的人类基因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类型:其中一些非常优秀,值得拥有;一些很一般;还有一些则纯粹有害。

冰岛“解读遗传学”公司本月(指2003 年n 月,下同― 译者)发现了一种叫做BMP 一2 的基因的三种具有相当共性的类型,其中每一种类型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拥有者患骨质疏松症和脆骨症的风险。

假定有可能除去BMP 一2 和人类胚胎中所有其他人类基因中的任何不良类型,并代之以对健康没有任何风险的优良类型。这样做难道不对吗了选择这样做的父母们知道,他们已经让自己孩子的一生有了尽可能好的开端。无论手术费用是多么的昂贵,但假如它能省下一生的医药费,从长远看还是便宜的,所以所有人都能付得起这笔费用。人生中最严重的不公平― 遗传天赋的差别― 将从出生时就得以消除。

格雷戈里· 斯托克博士最近在《 重新设计人类》 一书中写道:“总有一天,人们会把性主要视为一种娱乐,把怀孕视为在实验室里做得最好的事。”父母们会开始相信“怀孕前如不进行基因测试就是鲁莽和无知”。

然而,反对改变人类遗传基因的观点也有非常有力的理由。实际上,许多基因都有不止一种的效应,而更换不良的基因类型可能导致无法预知的并发症。比如,换上去的新基因可能与一个人的其他基因相互作用产生坏的结果。但如果消除致病基因变种的尝试获得成功,到时候可能就会难以阻止那些想以同样方法提高其后代的体力或智力的父母。

改进有缺陷的人类基因物质固然很好,但超人和普通人之间的过渡可能会导致令人尴尬的局面。社会压力会随之出现,尤其是在技术不能迅速而且顺利地推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通过强化基因来追求智商了改变塑造人类行为的基因不应轻率而为。人类是进化过程中无数灾难性试验的唯一幸存者,其本性是许多相互矛盾的特性的微妙组合。有什么理由值得我们去冒险干预如此精美的造化天成?难道我们就不能为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现状而感到快乐吗2(美国)总统生物伦理委员会在上个月发表的一份关于提高人体自然能力所带来的危险的报告中写道:“人类的躯体和心智既高度复杂又精细地平衡,是千万年渐进而艰难地进化的结果,任何考虑欠周的‘改进’尝试儿乎肯定会带来风险。”作为进化的产物,人们若挑战进化的智慧也许显得莽撞。但进化当然并不存在智慧。它是一个在不断出错的基础上偶然产生幸运机缘的盲目过程。

通过淘汰不良基因的不幸拥有者,进化使动物一直保持健康,充满活力,直到其进入繁殖期。对那些养育后代的物种,这个阶段还要再长一些。但进化对在生命早期就起作用的优良基因的严格偏爱与其筛选在生殖年龄过后起作用的不良基因时所存在的缺陷形成对比。由于这个缺陷,进化未能淘汰造成脆骨症的BMP 一2 基因变种,以及人类基因组中在生命后期才起作用的许多其他基因中的不良类型。这是导致我们衰老和死亡的真正原因。

上一篇:汶川地震三周年作文下一篇:给我最喜爱老师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