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有效性复习教学设计.docx(精选5篇)
知识链接: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的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考纲要求: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课标要求: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题目设置:
投石问路:
1、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由于________的季节移动,导致________和________的季节移动,其规律是,就北半球来说,夏季______移,冬季______移。
(2)写出图中气压带名称: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置目的:调查和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题分析:第(1)题,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是造成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
第(2)题,甲气压带位于30°N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答案:(1)太阳直射点 气压带 风带 北 南
(2)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千锤百炼:
2、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设置目的:利用本题将二分二至日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分解,使学生对该知识点形成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印象,从而起到夯实基础知识的作用。
试题分析: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获取和解读文字表述中的地理信息“我国各地白昼最短时”,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冬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注意风向,可画图分析更直观。
答案:C
3、读图回答: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什么?
设置目的:利用气压带、风带分布变式图,检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学会变通。实现由“学会地理”到 “会学地理”的转变。
试题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三圈环流的过程,掌握近地面的风带、气压带分布及其变化影响。从图示看,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都在平均位置以南,尤其是赤道低气压带已越过赤道至南半球。根据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季节位移的规律,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答案:冬; 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
小试牛刀:
4、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上述“某月”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设置目的:本题难度较大,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以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地理主干知识——气压带与风带,通过判断月份这一设问检查学生读图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提升能力,学会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试题分析:位于赤道附近的赤道低气压和位于乙地的副热带高气压相对于平均状况而言向北移动了,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是北半球夏季。
答案C
高中《地理》 (湘教版·必修1) 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 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说出海陆分布对大气的影响;解释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及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图像、材料的阅读分析, 提高读图、分析图能力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大气环境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的探究, 激发地理智慧;尝试用地理的视角看世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东亚和南亚季风环流的成因、风向和性质。
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的成因。
【教学方法】
讲解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教师:黑板上画出春秋分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空白图。
学生:填出相应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写完后让其他学生点评。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参与作业点评,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建模意识, 并为本节课做好知识储备, 还可以使学生懂得自我欣赏与对他人的欣赏。
承转:我们知道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那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对气候有怎样的影响呢?
(二) 新课教学
活动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展示: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 (图1) , 气压带, 风带移动示意图 (图2) ;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一:气压带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 其气温特点也不同。一般而言纬度高, 气温低, 纬度低, 气温高;中纬度地区冬冷夏热。上升气流 (气压低) 降水多, 下沉气流 (气压高) 降水少。
材料二:受风带控制的地区, 一般而言风带的纬度高, 气温低, 纬度低, 气温高;中纬度冬温夏凉。如果水平方向上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越往高纬流 (即气流往温度低的方向流) 的过程中, 气流中的水汽分子易凝结, 降水多。如果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 越往低纬流 (即气流往温度高的方向流) 的过程中, 气流中的水汽分子不易凝结, 降水少。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问题探究:结合图1、图2、材料一、材料二, 哪些气压带控制下多雨或少雨?多雨或少雨原因?
学生活动:完成表1、表2。
教师小结:请学生用实物展台投影展示自学结果, 全班同学可针对其成果进行补充或质疑, 教师根据情况适当地予以指正、追问, 最后达成共识。教师进行过程性小结,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是:低气压, 气流垂直方向作上升运动, 降水多;高气压, 气流垂直方向作下沉运动, 降水少;气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降水多;气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 降水少。极地东风带地处高纬度, 气温低, 从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少, 低纬信风带, 气温高, 从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少, 中纬西风带, 终年温和多雨。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阅读材料, 并能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加工信息, 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的快速检索能力。让学生自己展示学习成果, 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其他同学参与评价、质疑, 可以激发各种层次学生对该知识的思考, 展现他们对该问题的理解, 这也是知识真正的价值, 而不是作为固定信息让人接受。这也体现了地理课堂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基本知识结构的理解能力, 而不是对孤立的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承转:我们分析了春秋分时 (即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而气压带、风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的, 那么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又会对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活动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展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图2) ”和上面表格内容。
问题探究:控制南北纬10°~20°之间大陆西岸冬夏季节的气压带、风带是什么?对气候有何影响?控制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夏季节的气压带、风带是什么?对气候有何影响? (先以北半球为例, 判断夏季、冬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完成表3。
教师小结:请学生用实物展台投影, 用自己的语言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 最后师生达成共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无论是以文字还是书面的形式;学科的表达能力, 也是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材料展示:读书本P53第1~4段文字;结合投影图“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中心示意图”。
问题探究:什么是大气活动中心?南、北半球的气压分布有何差异?为什么?北半球的冬夏季节 (1月、7月) 北大西洋、亚欧大陆、北太平洋大气活动中心分布有何特点?导致上述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直接及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教师提示:结合地图, 观察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
1. 画出1月 (冬季) 和7月 (夏季) 的海陆热力环流图, 标出近地面气压值的高低。
2. 完成表4, 北半球主要的气压中心。
教师小结:教师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讨论答案, 红笔订正。南半球没有形成气压中心的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大, 陆地面积小, 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不具备形成气压中心的条件。因此, 大气活动中心的典型分布在北半球。
设计意图:探究问题中的部分题目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材料可以回答, 但有部分题目学生需要教师引导展开小组合作探究, 但题目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所以教师在题目中给出提示, 让学生可以有“索”攀爬, 也是希望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让学生从“被动”等答案变成“主动”找答案, 启迪学生智慧, 也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
承转:大陆西岸的气候是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形成的, 那么大陆东岸的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
活动四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材料展示:读教材P53最后两段及图“亚洲冬、夏季季风示意”。
问题探究:什么是季风环流?全球最典型的地区是哪里?为什么? (参考世界轮廓图) ;甲、乙两图中对应的月份 (1月/7月) ?判断依据?甲图中东亚、南亚地区的风向是什么?为什么?乙图中东亚、南亚地区的风向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活动:同桌间讨论问题, 然后完成表5空白部分。
教师小结:教师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讨论答案, 红笔订正。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在东亚。原因:东亚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 , 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 因此形成了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教师追问: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有没有形成季风气候?判断理由?
设计意图:开展小组讨论,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适时的课堂追问, 让学生发散思维, 启迪智慧,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也给教师“教学相长”的机会, 我想这样的课堂不单是学生有收获, 老师也有收获, 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课堂小结】
教师:自主完成对本课时内容知识模型构建。
学生:
必修一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高中一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本节内容新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目标分解如下: 1.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
3. 运用案例,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节共分3部分的内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使用3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部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关于三圈环流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分析和推导。这部分内容既是这节课的核心,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空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也是由小空间尺度地理问题扩大到大的空间尺度地理问题的迁移;还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注重通过“假设——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实验制作或实践验证”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第二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是在了解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将理想状态,不考虑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分布等形成的大气环流进一步复杂化,当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后,原有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会有所改变,因为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会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特别是对于北半球来说,这种影响体现的特别突出。
第三部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案例的形式,用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三个例子说明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热力环流与风的相关内容,而本节内容以此为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能是单纯的教师讲授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推理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再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对相关知识进行演示,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进行解释,加强学生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
(3).使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对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两图示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3).利用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
(3).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
(4).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复习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给出两个近地面的点,甲地受冷,乙地受热,让学生完成热力环流简图。
A(冷)B(热)A(冷)B(热)
2、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设问:如果上面说的A地是极地,B地是赤道,地球不自转,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动呢?
导学1:上一节中我们学习了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我们运用已有的知识,能不能想像一下在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
学生讨论并结合教材P36第一段内容回答:(1)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大气环流的三个特性:全球性、规律性、长时期的平均状态。[活动探究] 请结合教材内容和有关示意图探究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完成导学2~导学4。
导学2:假设大气在物质均
一、地形平坦的地表运动;且地球不运动。请思考以下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升(上升、下沉),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极地垂直方向下沉,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注:热力作用形成的热低压和冷高压。)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大气在赤道与极地之间水平方向的近地面和高空作水平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4)综上所述,赤道和极地间形成了“单圈环流”。结合上述分析完成下图
(一)。
(图一)
(图二)
导学3: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表运动;但地球作自转运动,太阳直射赤道。请思考: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最终的运动方向是在30°N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
(2)赤道高空的空气不断北流,在30°N附近高空堆积,导致北纬30°N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 下沉,从而使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注: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3)30°N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将向北(北、南)和向南分流。向南分流的气流偏转后形成了东北信风。
通过上述分析,赤道(0°)和30°N之间形成了一个低纬环流。
三圈环流图及低纬环流立体图
(4)自30°N附近的近地面北流的空气和自北极地区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如何?(近地面北流的空气为暖气流;近地面南流的空气为冷气流。)在60°N附近(副极地)相遇后它们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暖气流沿冷气流向上运动,形成“极锋”。)
因此在60°N附近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注:动力原因形成的低压。)(5)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30°N和60°N之间形成盛行西(西南)风;在90°N和60°N之间形成极地东(东北)风。
(6)在副极地上升到高空的空气将分别向北(北、南)和向南分流。通过上述分析,30°N和60°N之间、90°N和60°N之间分别形成了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7)综上所述,在北半球形成了“三圈环流”,南半球同样也有。结合上述分析完成上图
(二)。
(8)引起上述“三圈环流” 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9)请结合你所完成的图
(二),可知:全球近地面分为7个气压带,6个风带。
请观察并归纳它们的分布规律是:南北对称、相间分布。[变式拓展]
(通过变式图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说明、分析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及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2.掌握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分布规律。3.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二)过程与方法;
1、能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2、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
2、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三、教学方法
引导法
演示法 小组合作讨论
探究式学习
四、课时安排 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在高低纬度的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使大气不断运动的。而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由于大气有规律的运动和高低纬度间的温度不同使地球各个部位产生了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那么全球到底有几个气压带和风带?以及这些气压带和风带是如何形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热力环流,这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像海陆风、城市郊区之间的风都属于热力环流,这些大气运动规模和范围比较小。规模比较大的有全球尺度的大气运动,而全球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就是大气环流。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
1、大气环流
①定义
②成因 ③特性
④意义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在不同假设条件下大气是如何运动的
(引导学生探究课本上33页活动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用上节课的热力环流知识解释单圈环流。)
2、单圈环流
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也就是太阳直射点不移动。这样的条件下,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因而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在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大气冷却收缩下沉。这样,在高空,赤道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极地,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在近地面,赤道形成低气压,两极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回赤道。因此,在同一半球,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了单圈闭合环流。
(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单圈环流模式图)
然而事实上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在自转过程中产生地转偏向力,从赤道高空往极地运动气流由于受到地砖偏向力的影响不能直接到达极地,结果是单圈环流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①低纬环流
(小组发言:让学生小组代表上台讲解或者展示低纬环流模型)
教师总结:由于地球是自转的,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太阳直射赤道也就是太阳直射点不移动。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从北半球来看,赤道及其两侧地区受热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因此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一个低气压带,我们把它叫做赤道低气压带,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高空形成高气压,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到30°N附近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能再继续北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由于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在30°N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近地面,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流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以及摩擦力作用下,北风逐渐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便在赤道和北纬30°之间形成了一个低纬度环流圈。
在近地面低纬环流圈上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以及东北信风带。
(在黑板上画出模式图)②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高纬地区的一支气流,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形成盛行西风。北纬90°附近由于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从高纬流向较低纬度地区,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偏转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这两支性质不同的气流在北纬60°附近相遇后,形成极锋,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北纬60°附近高空形成高气压,气流向南北分流,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南半球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因此相反。
这样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风带为南北半球信风带,南北半球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极地东风带。
③气压带的成因
热力原因: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
(1)大气环流:
①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②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
(2)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①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②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
③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
④三圈环流(垂直分布)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循环图
⑤气压带、风带(水平分布)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北撇南捺”)
⑥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窗口要避开东南方向;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窗口要避开东北方向。
(3)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4)由于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学好高中地理的八种方法
一、字头记忆法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五、识图记忆法
【释义】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六、简化地图法
【释义】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七、归类记忆法
【释义】纷乱的无条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记忆的。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如山脉、河流、岛屿、湖泊等分别归类在一起,再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
八、比较法
【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有效性复习教学设计.docx】推荐阅读:
大气运动第二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形成06-15
气压传动教学大纲10-31
大气压教案06-11
液压与气压传动心得06-12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案10-18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