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反思周记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反思周记(精选11篇)

幼儿园反思周记 篇1

这节课首先选材新颖,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开场这位老师采用了轻松的游戏手法“开火车”也采用了最近热播的动画片中的动画人物:美羊羊和灰太狼。故事情节以灰太狼用魔术把美羊羊变丑了,搭救美羊羊把它变漂亮展开,激发了幼儿的爱心想要帮助美羊羊。游戏故事引人入胜,孩子学习热情高涨。这节课给我的感触很多,其实科学本身就很有意思,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让孩子自己动手,满足幼儿对世界的好奇心。类似这样的科学课很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是否也应该重视起来呢?在科学课中要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为他们提供接触科学;自己探索的机会。可以对幼儿的大脑进行进一步开发,对幼儿今后的智力发展有很大帮助。从这次的课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采用不锈钢勺子做学具,简单轻松的了解了凹凸产生的奇怪现象。总结得出:凹面看东西是倒立的;凸面看则是正立的。然后引导幼儿发现勺子和凹凸产生的变化是一样的,用凸面把美羊羊拯救,同样采用游戏结束了本节课。整体采用轻松愉悦的教学手法,让幼儿掌握了凹凸变化。

幼儿园反思周记 篇2

关键词:周记,班主任工作,沟通交流,“90后”,作用

广东金丹

参加工作后, 我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极具个性的“90后”, 这是一个非常“自我”的群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全国少工委办公室曾联合开展了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 调查对象涉及河南等10个省46个区县184所学校, 均为1990年以后出生的少年儿童, 调查内容涉及少年儿童的心理、价值观、学习、闲暇、消费、媒介接触等方面。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90后”的特征集中体现为:充满自信但较为脆弱, 富有理想但不甘平凡, 重视维权但时常受限, 喜欢学习但负担较重, 消费自主但习惯攀比, 媒介环境丰富但容易失控, 亲子关系缓和但沟通不畅, 渴望同伴友谊但矛盾较多, 亲近老师但对老师要求偏高。【1】

我所接触的学生正是这样的一个特殊学生群体。他们青春热情, 思维活跃, 勇于表现, 可塑性很强。但由于学生的身心正处在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变的关键时期, 生理和心理都还相对不成熟和不稳定, 因此学生自我调控能力较差, 思维敏捷却容易偏激, 充满热情的同时又容易冲动, 感情丰富却也脆弱, 对家长师长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 在学业、生活、环境的适应和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问题上常常出现矛盾、焦虑或困惑, 存在相当大的心理负担。【2】鉴于学生的特殊的年龄特点和独特而多变的心理活动, 作为班主任, 班主任有责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 指导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心理障碍, 因此沟通交流成为师生间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 作为一名新教师, 不管是教学工作还是班主任管理都处在探索阶段, 压力大任务重, 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的时间非常有限;其次, 面谈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 此种做法难以触及学生最真实的想法, 未必能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有力的帮助。因此, 我借用周记作为沟通平台, 以笔谈的方式进行师生交流, 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信任, 增进师生间感情, 有助于掌握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第一手信息, 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

为了创造平等、轻松的沟通氛围, 让周记成为有效的交流载体, 我向学生提出了简单的要求:周记是师生间一对一的秘密, 可以不拘文体、形式和篇幅, 只要有思考有想法有感触有建议, 都可以畅所欲言。

学生对老师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对立感和疏远感。起初, 学生包裹了真实的自己, 难以完全打开心扉, 周记中谈的大多是对内宿生活的新鲜感或学习目标等大众化的问题, 所涉及的内心情感或认识很表面、很浅显。但我明白, 沟通贵乎真诚和信任, 任何感情都需要时间去培养。因此, 再简单的周记, 我都会给予同样的尊重, 每篇周记后面都耐心写上评语, 或积极的肯定, 或善意的批评, 或及时的提醒, 或针对性的引导。而在就业、早恋、家庭矛盾等问题上我避开了直接的说教, 而是选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引导他们, 用真实的事例和感受与学生分享, 用过来人的故事进行说理教育, 并借此拉近师生距离, 从点点滴滴建立学生对我的信任。我将真心诚意注入评语, 久而久之, 大家逐渐坦然相对, 学生开始袒露真情实感, 给了我期望的回应, 周记开始真正发挥作用。

当学生们敞开心扉, 我发现周记里的学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很多学生会在开学初制定学习生活目标, 那么我会鼓励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提醒学生贵在一路的坚持, 要仰望星空, 也要脚踏实地;也有学生担心家庭的经济能力支撑不了他们继续升学, 我就告诉他, 国家和学校会有很多鼓励入学的政策, 如助学金、奖学金、无息贷款等, 自己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 只要有志气, 省吃俭用, 不花家里的一分一毫照样可以完成学业。还有学生反应学习上的失落、朋友间的矛盾、生活上的困扰, 那么我会告诉他们没有过不去的坎, 这只是人生的小插曲, 成长的宝贵财富, 凡事尽力而为, 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不要让自己有后悔的机会……每周我都非常期待看到学生们的心灵独白, 非常享受评阅周记的过程, 因为这当中有学生对我的依赖和信任, 有窝心的提醒和温馨的祝福。在这一来一往的沟通交流中, 我深刻感受到周记发挥的作用: (1) 周记的交流方式即是“谈话”, 但“笔谈”更胜“面谈”, 这种方式更为亲切, 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育; (2) 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了解班风学风, 掌握班级管理或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是一条及时全面把握学生情况的有效途径;【3】 (3) 给予学生更大的倾诉宣泄空间, 并得到教师的积极回应, 可以排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同时也避免了一些问题面对面交流的尴尬, 减少了师生间的正面冲突; (4) 教师有更多的思考时间, 可以更理智回应学生的问题, 思考更有效的对策。

周记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世界, 充满学生的灵气和智慧。通过周记, 我看到了学生的迷茫无助, 读懂了学生的内心独白, 体会到学生的喜怒哀乐, 其作用无可替代。基于周记的特殊作用, 我认为在评改周记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注意尊重学生隐私。对周记内容的保密, 是尊重学生的隐私, 是保护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也是教师起码的职业道德; (2) 平等交流与教师指导相结合【4】。平等是对话的基础, 压迫性的大道理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 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 变传授者为参与者, 设身处地为学生提供建议, 帮助学生自我感悟;特别是对于思想片面和偏激的学生, 应当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较为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寻找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 (3) 耐心撰写评语, 及时处理问题【4】。批阅一次周记, 相当于是与每一位同学进行了一次思想交流, 教师应当重视这些机会, 用富有感染力的评语去带动学生积极发展。因此, 撰写评语时要力求耐心、细致, 言语平和、态度友善。而周记本身具有时效性, 是学生一周心情变化的体现,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建议应尽快给予解决, 让学生有被重视的感觉, 使交流成为一种享受。

但在这两年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我也碰到了这样的问题:

(1) 批改周记是一项繁重的工作, 完成阅读、思考、反馈整个过程会占用大量工作时间。如果追求速度, 想让学生的问题得到最及时的答复, 那么批改过程就很难做到结合学生的特殊情况给予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难免粗化、泛化, 甚至以一个简单的“阅”字了结, 长此以往, 周记会失去作用, 交流成为空话;但如果经过细致地思考再批改, 那么极有可能学生在拿回周记时已经忘了写作的内容, 或是事情已过, 这样的周记一样会失去教育效果。速度与效果的矛盾似乎难以寻找到平衡点。

(2) 受自身文学功底的限制, 我在批改周记时多是就事论事, 重在解决问题, 而周记中涉及到的写作手法、写作技巧等都没能给予指导。周记鼓励学生个性充分舒展, 性情充分张扬, 摆脱了常规作文的严肃和正统, 学生在这里释放的心声更真切。但如果不能在周记上给予相应的文学指导, 那么周记只能发挥部分作用, 学生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这也提醒了班主任们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 鞭策自己不断更新知识, 有意识地提高自身文学修养, 让周记发挥一举多得的作用, 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独特的“90后”学生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他们不需要保姆式、强迫式的教育。充分发挥周记的交流作用和评语的积极引导功能, 将增进师生感情, 增加师生沟通, 共建宽松、融洽、和谐的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宁康心理咨询.“90后”的特征[Z].http://bbs.hefei.cc/viewthread.phptid=2840318

[2]刘海晓.职业中专学生心理特征及改善对策[Z].http://www.zhlyw.net/Article/ShowInfo.aspID=7251

[3]吴新建.利用周记进行师生交流[Z].http://www.zjgzyk.com.cn/blog/user1/1373/archives/2004/9327.html

对幼儿园游戏实践反思 篇3

课改初期,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所产生的直接效应就是重视游戏。但结果是教师重视游戏却导致了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控制,异化了游戏的内涵。比如在平日游戏计划的制定中周密地设计了游戏的过程,使游戏结构化;游戏的设计中规定了幼儿的游戏行为,使教师直接导演游戏;在游戏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不断强化着幼儿必须达成的即时目标,使游戏变成了追求结果的活动。在幼儿自发的游戏中,教师加强了干预的力度,结果教师所到之处,就是幼儿自发游戏中断之时,在缺乏观察的前提下,转移幼儿的游戏思路,被迫按照教师的想法去行动。所以作为教师需要对游戏中的产生的问题作深层次的理解与教育行为的反思。

一、游戏教育化与教育游戏化

对游戏本质我们往往会提出一系列的疑问:“幼儿游戏中要不要追求我们想让幼儿实现的目标,那样的话,还是不是游戏?”“同一种活动能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吗?”“实践中要不要做出游戏和教学的区分?”

游戏教育化和教育游戏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老师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将两者混淆。如角色游戏与区域游戏是属于游戏教育化还是属于教育游戏化。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要理解两者的概念。

游戏是无外在目的的活动,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本身;游戏是注重过程大于结果的活动;游戏是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游戏是体验积极情感的活动。正是以这些特征来界定游戏,个别学者便认为,如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那么我们想让幼儿获得的特定经验如何保证?因为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本人曾将幼儿园游戏与教学这两类活动解释为“游戏教育化”和“教育游戏化”。前者是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的本体就是游戏,后者是服务于教学的游戏,活动的本体是教学,游戏只是手段,通过保证自发游戏时间以及教学尽可能游戏化来实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游戏教育化”这一概念突显的是“游戏”两个字,是以游戏为主,是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有极大的选择自由度,而教育化不是做教师的游戏,而在平时孩子们在做娃娃家的游戏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以客人的身份参与游戏,首先敲娃娃家的门,为的是要进娃娃家做客,然后提醒幼儿想一想现在该怎么办,孩子们也会马上放下手中的活来开门,然后老师继续启发幼儿说请进、请坐、请喝水、请吃饭、再见等等,启发的用意是为了解决礼貌问题,老师的作用如同督导,为了检查孩子是否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去,引导并指导孩子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又例如医院的游戏,教师总以病人的身份参与游戏,每天出现不同的症状让大夫诊治,老师引导大夫治疗不同的病,而且要让孩子了解各种不同的病要注意预防,如感冒要让孩子知道在季节交换时要增添衣物;如鼻子出血,要让孩子知道要保护五官;如近视,要让孩子知道保护眼睛等等。然而这些都是老师的游戏并非孩子自发自主的游戏,这样的游戏时间长了,一旦老师不进行参与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不会玩,老师成为了指挥棒,并不是教育化的本意。

教育化是指老师为孩子自发的游戏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和支持,而不是在游戏中老师作为一个指挥者告诉孩子该怎么做的角色,老师的角色是一个观察者、环境的支持者和材料的提供者。在游戏中,孩子需要材料,老师帮助提供材料;孩子遇到问题,老师给出建议;孩子遇到错误事件,老师给予纠正,这就是教育化。

“教育游戏化”这一概念突显的是“教育”两个字,是老师发起的活动,但是活动要游戏化。但在平时的时间过程中老师设计的活动没有游戏化,如在区域游戏中,老师设置了图形配对的内容,老师放置了一块有各种图形板和一些图形,幼儿可以把图形与板上的图形进行配对,这个活动是教育,每个孩子进行操作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并没有游戏化,若是要游戏化,可以增添孩子之间的竞赛,看谁配的又快又准确。

如今我们个别化学习区域与集体教学的实施都是让孩子获得关键性的经验,但是游戏与学习有所割裂,如何让游戏与学习有机的整合需要我们思考。如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提供可玩性材料;在集体活动中提倡集体教学游戏;游戏中捕捉契机,推进学习游戏后设计活动,深入学习等等。

二、游戏材料的提供

幼儿园区域活动它重在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选择广泛的内容,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可以凭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很重要,并不是材料投放的越多、越精美就是好,应注重安全性和合理性的原则、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原则、操作性和互动性的原则、针对性和计划性的原则,让幼儿在主动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促进其记忆、观察、思维等相关能力的发展。

游戏材料应该是老师和孩子在游戏中共同创设出来的,而不是刻意的按照老师的目的与要求创设与提供的,往往这些老师事先预设和提供的材料并不是幼儿所需要的。

如今幼儿园游戏在材料布置方面千篇一律,无论在层次和数量上均不能很好地体现各班幼儿的龄特征和本班幼儿的游戏水平。我们常常忽视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游戏需求,在准备游戏材料时随意,主观。甚至为了图省事,看到隔壁小班开展的主题有声有色,就在自己大班里也投放了相应的材料,希望本班幼儿也能出现类似的主题,但结果并没有如愿,幼儿只对其中的小部分游戏感兴趣。

在角色游戏中,小班老师提供的材料应该是非常形象的、非常逼真的,例如方向盘,我们提供的一定是一个圆圈里有三根叉,孩子们拿到这样的材料才知道这个是用来做开汽车的游戏。而到了中大班老师提供的材料不应该再是形象的、逼真的,而是鼓励孩子自己寻找替代材料。结构游戏中,由于小班小肌肉发展较弱,思维具体形象,动作精细程度低,老师应该提供轻便、形象、无接插、几步成型的材料;中班由于手指动作较灵活,有创新求异愿望,操作技能缺乏,老师应该提供一些需要精细度高、需要力度控制,可以变化的材料;大班由于手指肌肉快速发展,渴望与众不同,有意性增强,乐于探索,老师应该提供一些有接插、精细度较高,能发挥孩子想象力的材料。

所以,游戏材料应适应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同时在投放材料的时候我们老师需要思考材料投放数量是否越多越好、材料投放种类是否越多越好、替代物是否越逼真越好、提供了材料是否就足矣。。。。。。

反思性周记 篇4

反 思 性 周 记

第一周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滥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

第二周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抑缺扬优。启发学生相互监督,适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帮助学生制定目标和任务,鼓励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实现目标,完成任务。对学生的努力无论成功与失败,都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并鼓励其继续前进。不这样做,就会使学生因为失败失去自信,放弃一切自学的尝试,或者由于感到教师的冷漠而误认为这种努力是不必要的,并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第三周

正确运用各种激发意志的手段,如自我暗示,自我鼓舞,自我誓约,自我禁止,自我监督等培养学生意志能力。要承认和允许学生行为的反常,并认真分析行为反常的原因,切记简单粗暴,否则会影响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导致破罐子破摔的局面。

第四周

充分利用舆论的力量,学生秀成绩,有进步就要表扬、肯定。有过错,无论他以前成绩优劣,品行好坏都要巧妙地指出。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就会导致品德教育的失败。因为,善意的批评和赞扬可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生就会力求用自我鼓励的方式来消除缺点和积极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从而激起一种向上的内在力量。

第五周

要搞好学生思想教育,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除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更需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及优良品德的形成。要使学生明确教师对他提出的教育要求,相信他的正确性,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达到这种要求的,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学生会主动地到处寻找榜样。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向学生介绍道德高尚的人物的生活事例,有时从学生熟悉的人中去找,使他们了解自学的意义和实现途径。

第七周

上课叫人感到累,累得要酸臂疼,声嘶力竭。原因是教师讲得太多,太细。有一课堂却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上课要不累,话要讲得少。只有讲得少,讲得精,学生才容易记住知识要点,听觉才不至于疲劳,他们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去探索知识。不是说“实践出真知”吗?教师讲的理论知识,学生要经过课堂上的讨论、思考、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知识为己有。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这就离不开课前的多读、多想。

第八周

爱学生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教师要“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那会有道德价值的需要、要求和兴趣,揭开他们身上的一切优点,弄清他们最强的才干。”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发现学生的潜力和优点,这样做才是最有效的。

第九周

换个角度,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惩罚”手段。我曾遇到这样一个学生,刚上课时,我在上面讲,他在下面描摹山水人物。我不动声色,一连观察了几日。这是“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那种学生。经过深思熟虑,有一天,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请他当班上的义务办报员,他先是惊讶,然后很爽快地答应了。他办报非常卖力,还受到了学校的表扬。趁热打铁,我开导他,国内外著名画家,他们不仅画艺高,还文化素质也很高。一个没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是很难在绘画方面有所建树的。经过多次开导,他对其它文化课也渐重视了起来。

第十周

教师承担着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以育人为本,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以满足不同知识基础和心理品质的学生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做到:制定教学计划,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分析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努力采集和整合教育资源,制定出自己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学工作计划,注重个性化发展和培养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进步。

第十一周 读得多了,才不会“大脑一片空白,茫然不知所措”,才能做到“胸中有数”;想得周到、细致了,思路才清晰,语言才会有所凝练,讲起来才通畅。所以,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如何备课就不容忽视了。备课没有在脑子里,上课离开教案本就讲得混乱不清。想翻教案本又担心听课的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不好,于是就只有将乱就乱,误人子弟。

第十二周

教案的详略要得当。备详案时需要参照有关资料,略案就是思路,非常概括的几大步骤,用以防忘记。然后,每上完一节课后,在教案最后写上简短的富有哲理的心得体会。这样,看得多,思得多,而写得少,备课不因抄写教案穷于应付而占去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充分做到胸中有数,上课时才会得心应手,过后才会有所感悟,使教学水平不断进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三周

在课堂上喜欢说话的学生,都被老师以影响他人学习加以否定,轻则置之不理,重则罚其站立或扫地,或冲厕所,或扫清洁区,因此,一部分学生为了讨好老师在教室里争做纪律的好学生,灵活的同学,大脑随着老师的讲解、提问进行运动,部分学生就无动于衷,在教学活动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加以排斥,要学会运用肯定的语言,亲切的目光善待学生,这样既能缩短师生的距离,又能调节课堂气氛。

第十四周

作为教师,应该知道,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教,是教师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学得有序、有法,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摘下传统的有色眼镜如:男生说话,教师可以默认,女生说话,教师就说插嘴等等,如果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用积极的态度善待“插嘴”的学生,那么,就会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其实,“插嘴”的学生,专心听讲,思维灵活,求知欲望强烈,老师只要在学生“插嘴”时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人格的尊重,情感的释放,同时要求他们兼顾全局,就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第十五周

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学习和总结,虽已具备点滴的经验,但还觉得是那么微不足道,感到自己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像一滴水在大海中一样的渺小,还需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同时,也将更加充满热情地工作,不断完善自己。

第十六周

初一周记反思(推荐) 篇5

初一周记反思【一】

时间仿佛过得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已学期过半。我仔细聆听钟表的声音,仿佛感到了时光的流淌,生命的流逝。时间仿佛是一片大海,我仿佛是在大海中行舟的那个人。我在着大海中慢慢的成长,进步。刚上海时,由于不适应海上的生活,很长时间里,没有找到行舟的诀窍,因此,并没有比别人划得更好。等到花了六分之一时,才发觉原来划船在海中遨游是如此愉快,虽然需要费力,虽然需要慢慢的学习划船的技巧和精确度。但,我却依然感到快乐无比。因为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种超越自我的快乐。

行舟不也正如学习一样吗?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才能取得好成绩。

可仔细想想,我真的只是因为不适应的关系么?我觉得会有原因,但,完全归咎于它么?应该不吧!很多时候,本该当天学会的知识,由于自己的意志并不鉴定,也因为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所以一拖再拖。拖到周末再学,导致很多该学的东西没有时间复习,最终有些东西一知半解学的不扎实,考试自然就会显露出这些不足之处。

那么,既然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就要加以改正与完善。从现在开始,只要我们能够每天学好当天学到的东西,并加以复习、巩固,这样日积月累,到了周末就会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复习其他科目,保证万无一失,考试测验时,便会成竹在胸,十拿九稳,而且无论如何测验,都无所畏惧。还要给自己确立一个奋斗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的话,当没有超过这个目标时,便会灰心丧气;太低的话,太过轻易的超过自己的标准,便没有超越自己的快感。所以,给自己你定目标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继续在学习的海洋中行舟前进着,慢慢地积累着在行舟过程中所找到的经验,努力地熟悉并掌握着。在这知识的积累中,我感到了时光的流淌,生命的流逝。而在这片大海的漂泊中,我了解了怎样学习与反思。

初一周记反思【二】

这次月考,考得很糟糕。本是自信满满的对待这次月考,却没到……简直是从上空突然重重的跌到地下。真的很痛,也很伤心。我总是很难理解自己为什么这么差,也许不努力、不用功、记性不好吧。

童话故事《灰姑娘》里,灰姑娘拥有璀璨夺目的玻璃鞋。而王子顺着当时灰姑娘留下一只玻璃鞋,顺利找到玻璃鞋的主人,灰姑娘。他们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我觉得,在考试期间。每个女孩甚至每个人都是灰姑娘,都拥有璀璨的玻璃鞋。但她们都不知道。而考试就像英俊的王子,正在等待并寻找他心目中的人,并将要亲自为她穿上鞋子。

所以,我希望每个人都要好好努力。及早发现自己的玻璃鞋,成为幸福的人儿。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初一周记反思【三】

现如今,上学、就业都需要考试,那位什么要考试呢?单单像父母所说的“为检验你们”吗?不,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

一人参加了某公司的三次考试,第一次是99分,排名第一。第二的名叫小米,是95分。第二次考试,题目竟和第一次一样!这人懒得去想,自信的把笔一挥,不到考试时间的一半,她就交了卷。这次她还是99分,第二的还是那个小米,98分。第三次的试题仍是一样的,她连试题都没看,挥笔把答案都写上了,这次她又是99分,但没有独占鳌头,那个小米也是99分,第一。这个人并没紧张,认为她不可能挤下自己。但第四天公布的名单上竟没有自己!

她去找经理,经理说:“我们很欣赏你的考分,但我们没许诺谁分高就录用谁分数的高低对我们来说只是录用职员的一个依据,并非最终结果。我们需要的职员不单单要有才华,她更应该懂得反思,善于反思善于发现漏洞的人才能有进步职员有进步的公司才有发展,这三次考试主要考的是你们的反思能力。”

考试另一方面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在考试后进行反思。这一次次考试犹如一面面镜子,它是用来反映出你的不足,并进行反思的,不是让你伫足欣赏自己的美貌的。考试并不是白考的,要把反思后的经验、教训作为帮你进取的一根拐杖,充分发挥反思的力量,考试也算是物有所值。考试,便要清除我们那清高心,不经过考试,我们会自命不凡,不再反思,停滞不前。但考试会毫不留情的把我们的缺点抖出来,让我们进行深刻反思增加进取的热情,努力奔向成功。不要最好,只要更好。反思会推动我们不断向前冲的!不要畏惧那些花样多变的考试,它们的共同理由只有一个在考试后反思!

初一周记反思【四】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一般都要经过主动探究,小组合作,主动建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感到数学好学,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真正做初中数学的小主人。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主动地、独立地学习,达到新课程要求标准。具体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艰巨的任务,抓好学法指导对今后的学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引导学生预习,细心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加强互助学习,共同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外,还要充分利用优等生这个教育资源,进行好生差生配对,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它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关注了差生的发展,构建了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它也弥补了教师课后辅导时间不足的缺陷。

三、课内重视听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四、指导学生思考

数学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数学的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这种工作最终必须由每个学习者相对独立地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进行思法指导,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几点: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随听随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五、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不可避免的,但不是烂做搞题海战术,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作用。

六、指导学生记忆。

教学生如何克服遗忘,以科学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初中新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中学生的新要求。

幼儿园反思周记 篇6

“木桶效应”原是一经济学术语,其内涵为:对于一个边口不齐的木桶来说,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那块最短的木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木桶效应”说经常被领导借以引用,用来强调对学校工作中薄弱环节的关注,强调孩子的全面发展。然而我对该理论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有自己的看法。

一、对幼儿园班级管理对象的反思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一群3-6岁的孩子,他们虽纯真无邪、幼稚可爱,但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有喜好的鲜活主体。而“木桶效应”说带有工具色彩,把“木桶效应”用于幼儿园班级管理之中,似乎是把孩子作为容器,视孩子为工具,是对幼儿主动性的一种忽视。在传统的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有些教师认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游戏规则我说了算,班级制度硬性执行。而现在的班级管理,《刚要》里明确说明幼儿与教师的关系是主体与主导的地位,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支持者。提倡的是民主管理,尊重、张扬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注重、赏识每一个孩子的主动发展。人人都是班级小主人,事事都有参与权。同时,孩子的知识、能力也不象水,水放于桶中有溢出的可能;而知识、能力是没有工具可以存放,无形的,不会溢出。一种知识、一种能力的短缺不一定就会遏制其它方面的增长。

二、对“木桶效应”关注焦点的反思

“木桶效应”说的关注问题在于补缺、造短,而不在于“拔高”。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若用“木桶效应”说来说明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来说明提高班级集体成绩,无可厚非。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发现决定人成就大小的不应是他最薄弱的部分,而应是他最擅长的部分。当然,孩子假如是全面发展的,那最好。倘若不是,我们也该明白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某一方面的欠缺并不一定成为其他方面追求成功的障碍。孩子智能的发展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强弱差异,人的能力发展与人的生长环境、遗传基因、所受教育等因素有关,总是存在一些不平衡,我们应该承认并尊重这种不平衡。

在传统的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教师把关注点放在对孩子的“补短”上,毫无疑问,关注薄弱环节对孩子是有所帮助与提高的,但这种关注往往伴随着对其优势智能的压抑与投入的減少。这样一来,可能孩子会是平衡发展,各方面都无所长,实际上是一种“抑长补短”,不利于孩子个性化发展。现在的班级管理中,教师意识到,孩子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种应然状态,而不是实然状态,我们可以把他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理想。教师应该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各个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假如有一个孩子,他的各方面能力一般,尤其是计算极差,但是他的绘画能力却很强,按照传统的做法是花费大量精力去练习计算,经过努力,计算能力也许会有所提高,但也有可能是他从此对计算失去了兴趣,越来越讨厌计算,甚至是对学习失去了欲望。然而,假如我们发挥优势,培养他的

绘画才能,帮助他找到成功的基点,并以此为契机找到学习的信心与欲望,让他以强带弱,向强项出击,也许他

将来会有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找准了位置,找到了兴趣,就找到了信心,找到了自己的作为。

三、对幼儿园班级管理者的反思

反思周记 篇7

叮铃铃。”。老师伴着轻快的上课铃迎面而来。“吧考卷发下去。”老师冷冷地说。我接过考卷,呀,我顿时傻了眼,一个不起眼的分数像利刀般刺痛了我的眼。这张考卷是我的吗?我不禁怀疑是我的眼睛看错了吗?“这张考卷难道很难吗?”老师一头雾水地问道。可见老师对我们的期望早已破碎。老师当天乐滋滋的容貌再次浮现在眼前,我不禁鼻子一酸。这次的期中考试老师可是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但老师付出的辛劳和汗水都让我们以失败告终。

这次的考试不但使老师的期望破碎,也伤了我们同学的心。那天,老师不是千叮咛万嘱咐的吗?为什么出乎意料的结果还是让人垂头丧气,我知道老师一定也心灰意冷,心中也在对自己有责难之词,同时也对我们彻头彻尾的失望。我们总是在追悔过去,每天都在痛苦和自责中煎熬着,我们总叹着息:“哎,我那时要是。就好了!”我们为什么总是今天在追悔,明天在追悔,后天还是在追悔,却永不能从过去的失败在吸取教训,重整旗鼓,更加努力去为成绩、目标付出奋斗,更加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为什么我自己总是在结果出来时,才懊悔不已?为什么自己当时就不能在认真一点呢?

这个结果又能怨谁?只能自己往自己设的马虎粗心的陷阱里跳。如果现在还不迷途知返,当心会越陷越深,误入歧途。振作起来吧,遭受失败。。。

教育反思周记 篇8

1、评价激励不够。这篇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很少,这样会导致课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我的教学反思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会影响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2、对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思考不够。从以往的课堂中我们发现:面对好玩的东西,组内同学,特别是男同学,时常争先恐后的去抢,而对于做记录这样的差事则不愿意去做,在探究中他们不会合作或不合

浅谈幼儿园新课程的一点反思 篇9

关键词:幼儿园新课程;教师;教育教学

幼儿园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准确定位,拓宽视野,既要体现和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又要遵循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规律。这样身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不断地更新观点,不停地刷新理念,以便更好地跻身于新课程的浪潮中,为新课程的良性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一、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思想探讨

课程改革是一个民主参与、开放的过程,课程决策的民主和开放必然带来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必然拓宽课程视野,使课程更加贴近教育实际,更加符合未来的发展。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在某种意义上应该“跳出”幼儿教育的圈子,从更广阔的视点来审视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先实验后推广”。课程结构和内容的综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课程的综合,年龄段越低,综合性越强。幼儿园课程更要加强综合性,应以综合课程为主,以综合为组织的基本原理。

二、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幼儿行为变化的研究

课程开发是师生共同建构的事情,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所起的主导作用显得更为突出。这就需要教师更有能力进行开发和管理,更有效地驾驭课程开发的操作方式和整个过程。正由于此,教师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需要教师在教学观念、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方面不断提高,以胜任这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众人眼中,教育对象的年龄越小,师资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越低,理论上说,年龄越小的幼儿教育越有挑战性,越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三、围绕新课程实施开展的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教育教学管理包括:教学理念管理、教学行为管理和教学状态管理。教师应及时跟进教授幼儿的教学行为,使其符合新的教学理念,符合新课程的要求,能够有效地完成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幼儿园的课程应关注幼儿的生活,积极利用周围环境和社区环境,关注课程各领域,促进幼儿整体、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幼儿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生动又有趣的变化。在生活中自然融合了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我们所实施的课程能否“还原幼儿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幼儿生活原貌,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呢?新课程从幼儿的生活入手,从幼儿身边的生活中去汲取营养。

如,主题活动《青青小草》,从语言、音乐、美术、数学、健康等各方面进行展开,语言——故事《蒲公英》,音乐——《草籽宝宝的呼喊》,美术——《深深浅浅》,数学——《小羊吃青草》,健康——《三月三》等等,把课程的各个领域整合了起来,萌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要让每一个幼儿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变革教学行为,努力把教学活动建设成为师幼平等民主、愉悦互动的舞台,探究问题、唤醒潜能的时空,获取新知、求得发展的进程,真正使教学活动焕发出生命活力。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良好的教育。一切为了幼儿的发展的课程才是真正的课程,良好的课程。课程改革的理念归结为一点就是:一切为了幼儿的发展。这一理念贯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踊跃地提倡这一口号:从幼儿出发。

参考文献:

边霞,黄进,张金梅.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教师指导手册[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02.

反思周记 篇10

唉……觉得这次期中考试能冲到前面去主要是副科成绩好,主科成绩嘛,语文80,数学100,英语84。看着这种形势,有点后怕啊!下次月考可没有副科考试,拼的是主科实力,还记得上次月考只排了个年级170,班里第9,看来高手还是多啊!

再分析一下吧,除了数学,我语文和英语都没有上优秀率,如果这次副科成绩不算在内,我很有可能没进前180名啊(想到这儿,冷汗直冒)!

所以,我要好好学,争取次次都在前几名。但这也不能是嘴上说说就能达成的,这次大

家都没有考好,考后肯定有高手做出深刻的自我检讨,下次的前几名就不是那是容易进的了。

因为考试考的好,肯定要被调到前两排去,那样最好了,能更好的跟老师互动,看清黑板,听老师讲课也更清楚。

我要好好学语文,努力做到上课不开一丝小差,把老师讲解的知识紧记脑中,下次不再在老师讲过的知识上丢分了。并且,我还要在自己爱看的散文上加一些名著,把它一读再读,将用的好的词句记在心上,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的美。

不知怎的,平常我的作文还不错,可为什么一到考场上就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我觉得可能还是平常练习的不够多吧?所以,平常空闲时要多管管博客,发博文,还有一点,什么文章我都要学着写,不然会吃亏的。

加油!加强语文和英语,让它们和数学一同并进。

成长周记活动反思 篇11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1. 教学反思以打破传统教学重建新的教学观为目的

传统教学往往只是关注教育的结果,忽视了学生的经验和经历,教师应从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真正意义的发现者、探究者、创造者的角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超越权威,促使学生得以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发展。

2. 教学反思以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目的

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势在必行的教学方式。

3. 教学反思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为目的

以往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教师“满堂灌”根本不可

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无法实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反思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持之以恒的审视教学的过程,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1. 在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成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载,主要记录:

(1)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 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的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教学活动是否有“沟通”和“合作”

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

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中,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3)是否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他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开发者。因为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试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不是不允许质疑的结论,而是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是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4)教学过程是否存在“内伤”

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各个精雕细琢,教学手段中的“电媒”、“声媒”、“光媒”一个不能少。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满堂电”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于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

疏漏失误之处,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今后在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5)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的信息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料,以资研究和共享。

(6)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禀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妍,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中等学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景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的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7)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有的探究性学习只表现在问题的探究上,只要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的价值中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击掌,学生的讨论嘎然而止。再由学生中的“老面孔”优等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就不得而知。这种“神散形未散”的“伪探究”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剥夺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

2. 在理论学习中自我反思

上一篇:2018年下半年安徽省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试题下一篇:高校入职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