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ppt.Convertor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ppt.Convertor(通用5篇)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ppt.Convertor 篇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向

三、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四、舒尔茨(T.W.Schultz)和贝克尔

(G.S.Becker)的人力资本理论

五、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本章思考题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企业管理理论中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产生及演变

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人力资源”的提出

(二)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四)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的两大学派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研究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向

2000年以后,国际上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员工招聘与挑选、培训与开发、工作设计、业绩考评、薪酬设计等传统内容,形成了三个新的发展方向即:----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政治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节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科学技术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科技的发展提高了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强化了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一)“二战”结束后的经济发展现象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多元化与人力资本

理论的提出

第四节

舒尔茨(T.W.Schultz)和贝克尔

(G.S.Becker)的人力资本理论

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一)人的知识和技能被认定为资本的一种形态,称之为人力资本。

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二)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三)创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计算方法。

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四)人力资本存量,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贝克尔(G.S.Becker)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领域中最有创见的学者之一,他曾与舒尔茨同在芝加哥大学执教,同时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热潮的推动者。他的人力本理论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他从1960年后发表的一系列著作中,最有代表的是,《生育率的经济分析》、《家庭论》、《人力资本投资:一种理论分析》。后者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贝克尔的贡献表现在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微观分析上。

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思想概括如下:

(一)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入效应理论

(二)人力资本投资即是教育投资

第五节 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及作用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应用和前景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深入,与此相关的一些新兴的经济学科如家庭经济学和人力资源会计学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应用和前景

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还有许多有待突破之处: 第一,关于人力资本的量化问题。

第二,人力资源投资收益量化问题。

第三,对人力资本的“载体”人的研究。

第四,在一定经济体制条件下,政策、体制运转对人力资源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章思考题:(希望学生提出本章的问题)

1.简述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历史、发展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2.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如何? 3.泰勒的科学管理,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面有哪些基本内容?

对你有何启发? 4.法约尔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思想有哪些内涵?怎样借鉴? 5.简述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6.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标准有哪些? 7.简述技术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 8.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9.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有哪几个方向? 10.简述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11.简述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12.如何理解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ppt.Convertor 篇2

1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目前, 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依然有着很深的计划经济痕迹, 并处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 医院的人事部门仅仅是行政服务部门, 没有实际的职能, 不能对相应的政策、制度进行制定与修改, 不能为本院职工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和医疗卫生队伍素质的提高, 并在客观上制约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哈医大二院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数量比较多, 科室种类齐全, 但是高层次、高技术人才比例低, 这表明医院在人员构成上还需要优化。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缺乏高层次人才

人才总量有待增加。从现有人才状况分析, 人才的需求缺口还比较大, 特别是护理队伍中, 本科学历人员比例相对较低, 实现增加现有人才总量的目标, 特别是高精尖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引进数量的任务目标还没有完成。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在现有的人才中高学历人才的比例相对较小。人才分布有待调整。

B.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目前, 哈医大二院属于事业单位, 绩效考核一直在沿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制度, 并没有按照医院的具体和实际情况, 任何专业、层次的工作人员, 都在使用政府部门制定的统一考核标准, 其考核的德、能、勤、绩等内容非常笼统, 不能够直接反映出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实际业绩以及贡献。其考核结果同员工的实际难以挂钩, 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也难以反映出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实际业绩。

C.缺乏激励机制

哈医大二院现行的工资制度依然沿用过去的等级工资体系, 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和工人工资等3种情况, 都是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津贴构成。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津贴部分均执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政策, 并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的复杂程度、承担风险的高低等因素。

2 哈医大二院在人员队伍发展过程中的建议

2.1 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加快人才梯队建设

哈医大二院要提高人才的层次, 优化人才结构;在医院人才引进目标上要每年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人才, 设立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按照“立足当前、适度超前、有效指导”的原则, 深入分析哈医大二院对人才的需求;完善人才引进政策, 加紧实施以智力交流为特征的“人才柔性流动”, 并解决“柔性流动”人才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等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类人才机制,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 建立人才考核体系, 将能力、业绩、品德、知识等要素结合起来, 针对岗位特点制定本院分类分层的人才考核序列;改革人才考核方式, 提高人才测评的科学性, 进行多元化、社会化的人才测评技术, 并在考核过程中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保证考核的公平性、透明性、独立性、公正性。

2.2 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

哈医大二院继续增加从医疗收入中根据项目投放一定的费用, 用于年轻人才接受继续教育, 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重点课题和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的费用;继续对学科带头人实行倾斜政策, 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 带动一批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培养学术骨干, 使之成为各学科的中坚力量;继续完善奖励机制, 对引进的高层次学科带头人, 研究出科研成果的, 按规定实行成果重奖。继续对新科技、新项目提供和谐、宽松的研究环境, 鼓励创新。

2.3 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ppt.Convertor 篇3

Public Management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

讲授:吴湘玲

老师

xianglingw2000@yahoo.com.cn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黎民

主编

ISBN:7-04-012262-6 课程中文名称:公共管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Management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学分数:3

课程学时数:54

授课对象:公共管理相关专业本科生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管理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等请参见光盘中教学建议文件夹 目录

第一讲

绪论:什么是公共管理

第二讲

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三讲

公共管理的主体 第四讲

公共管理职能 第五讲

公共管理的过程 第六讲

公共管理的绩效 目录

第七讲

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 第八讲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 第九讲

公共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 第十讲

公共物品管理 第十一讲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第十二讲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第一讲

绪论:什么是公共管理 学习要点:

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

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

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 第一节

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

一、公共管理的涵义

(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

“公共”指多数人的或关于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和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是公共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1.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2.公共事务 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

1.管理

一般说来,可以把管理看作是在一定环境中,管理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运用 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学亦属于一类特定领域的管理学。2.公共管理

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

(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

(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公共管理活动具体类型的“三分法”:

(1)公共政策-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活动;

(2)政府管理-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3)非政府组织管理——除政府以外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3.公共管理学

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特点:

(1)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2)公共管理是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 部门。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重视4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公平(Equality)。(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当前特点

(1)鲜明的实践导向性(2)理论上的包容性

(3)学科的年轻性

二、公共管理的构成要素

(一)公共管理的主体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 理活动。

公共管理主体的构成见图1-1。

图1-1 公共管理主体结构图

(二)公共管理的对象

公共管理的直接对象是各类公共事务。

(三)公共管理的资源和手段

公共部门最重要的资源是合法性。包括合法地组成公共组织和成为管理者,合法地进行管理,以及被管理者对管理者及其行为的认同。在公共管理的具体资源构成中,强制力和税收能力尤其重要。

公共管理的手段最基本的手段是制定和执行 公共政策。

(四)公共管理的环境

在公共管理的宏观环境分析中,人们用得较多的是以内容为标准而划分出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国际环境等。

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公共管理学的基础内容

公共管理学作为综合运用多种科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从属于管理学科。但另一方面,公共管理学作为公共行政和企业管理的有机融合体,除了与公共行政学学科的逻辑体系不同外,与企业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也应有区别。

(二)公共管理学的前沿领域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公共管理的非营利组织,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公共管理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P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B途径)。P途径的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与政策分析的渊源关系,有如下特征:第一,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第二,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第三,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范性的理论研究。

B途径的公共管理主张师法企业,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是:第一,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第二,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作严格区分;第三,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公共管理的过程进行管理;第四,在研究方法上也偏爱诸如实验设计之类的量化方法。与P途径的公共管理比较,目前B途径的公共管理在学术界和实务界显得更有影响力。

作为同一的公共管理的不同组成部分,P途径和B途径的公共管理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的眼光并不局限有行政机关内部,而将关注的焦点放到公共部门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上;它们都尊重政治因素在管理中扮演的角色;它们都重视经验性的材料。

(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规范方法

2.实证方法

3.案例方法

第二节 4.系统方法 5.比较方法 6.数理方法

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

一、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

(一)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

(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

(三)制衡性与自主性

(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五)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

二、现代社会变迁推动公共管理发展

(一)公共物品的需求和供给在稳定地扩大

(二)社会生活中的公共事务日益增加

(三)公共管理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三、传统行政学的局限

(一)理论框架局限

(二)管理主体局限

(三)管理理念与手段局限

(四)管理对象与目标局限 第三节

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

一、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

(一)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

(二)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

(三)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

二、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1.现代科技革命使社会成员参与公共领域活动的性质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2.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政府管理提出变革的要求。

3.科技革命将导致社会治理新形态的出现。

(二)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

三、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

(一)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1.传统科层官僚制难以适应信息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2.科层官僚制难以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科层官僚制的专业分工原则导致政府功能退化。

4.官僚制的科层原则使组织行为保守,难有创意。

(二)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 1.民众应直接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2.公民应既能控制政治家,又能控制官僚。

3.国家应解决特殊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控制。

4.国家应寻找解决西方民主制运作过程中深层次矛盾的途径。第四节

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发展

一、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市场经济

(一)公共管理学能有效指导公共部门履行经济职能,弥补市场功能的缺陷

(二)公共管理学“亲市场”的学科立场,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社会发展

(一)公共管理学有助于促进包括政治、文化和行为方式在内的社会协调发展

(二)公共管理学内在的民主平等精神和科学务实品格,将有力地促进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

第二讲

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学习要点:

公共管理的管理学思想渊源

公共管理的经济学思想渊源

公共管理学的两个发展阶段

各国的新公共管理实践

对新公共管理的评析

第一节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渊源

重点分析管理学和当代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影响。

一、管理理论

(一)古典学派理论

弗里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为代表。古典学派关注的焦点是“效率”和“经 济”。管理主义对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启示是,管理作为一种纯手段性的活动具有共通性,它所包含的一系列原则,既可用于私营企业,也适用于公共部门。

(二)行为学派理论

通过梅奥(J.E.Mayo)的著名霍桑实验,证实了人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士气的高低。霍桑实验用“社会人”的概念取代了“经济人”的概念,同 时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引入管理学。

(三)决策学派理论

决策学派以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为开端。西蒙指出,决策在行政中处于中心地位,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在管理的各个层面存在,但在领导高层尤为重要。

决策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查尔斯·林德布洛姆(Charles E.Lindblom)提出渐进决策理论。

(四)系统学派理论

系统学派以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将组织视为一个社会系统而得名。

20世纪60-70年代,系统学派又发展出两大理论,一是生态理论,二是权变理论.(五)新管理主义理论

新管理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信息革命背下产生的理论。

还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新管理主义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企业再造理论。

所谓企业再造是指为了取得业绩的革命性进步,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其中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员工工作效率。

2.虚拟企业。

虚拟企业是指把不同地区的现存资源迅速组合成为一种没有围墙、超越时空约束的企业模式,它是依靠电子网络手段的联系,实现统一管理的经营实体并能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新产品。

3.学习型组织。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符合人性的、有机的、扁平的组织。这种组织由多个创造型团队构成,由于组织成员具有共同的愿景,所以具有持续的学习精神,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组织。

二、当代经济学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形成一种学术思潮。詹姆斯·布坎南(James.M.Buchanan)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

所谓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领域的分配,是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将个人的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公共选择理论试图把人的行为的这两个方面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基本假设来统一分析人的经济与政治行为,从而拆除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的传统壁垒。公共选择具有3个规定性:第一,集体性。

第二,规则性。第三,非市场性。

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在交易上存在着3个重要差别。

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3个理论启示。

(二)政府失败论

“政府失败”(Government failure)是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在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局限性或非市场缺陷时所涉及的一个主题,也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核心论题。

所谓“政府失败”,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样一些情况。

为什么政府干预会产生“负效应”以及如何从制度上弥补这些缺陷?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

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败论”。1.公共决策失效。

相对于市场决策而言,政治决策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存在着诸多困难、障碍或制约因素,使得政府难以制定并实施好的或合理的公共政策,导致公共决策失效。

在布坎南等人看来,导致公共决策失误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

(1)社会实际上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决策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

(2)即使现实社会中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公共利益,但现有的公共决策机制却因其自身的内在缺陷而难以达到实现这种利益的目的。

(3)决策信息的不完全性。

(4)选民的“短见效应”。

(5)选民的“理性而无知”。2.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

(1)缺乏竞争性压力。

(2)没有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

(3)缺乏监督信息。3.政府的内部性与扩张。

政府的内部性(internalities)是指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利益或组织自身的目标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

政府部门的扩张包括政府部门组成人员的增加和政府部门支出水平的增长。

以美国为例,1929年美国政府的总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0%,而在1949年占23%,1987年占34%。

4.政府的寻租活动。

寻租(Rent-seeking)活动是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或者说是 指那种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寻租是政府干预的副产品。当政府干预市场时,就会带来以“租金”形式出现的经济利益。寻租是指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或超额利润。

现代社会中的寻租活动,是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自由竞争,以维护和攫取既得利益。寻租活动导致“政府失败”,因为它导致经济资源配置扭曲,或说它是资源无效配置的一个根源;作为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它并不增加任何新产品或新财富,只不过改变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把更大部分的国民收入装进私人腰包;它也导致不同政府部门间官员的争权夺利,影响政府的声誉和增加廉政成本,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政府失败论”对于公共管理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具体表现为3点。

(三)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公共管理学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1.代理理论(Agent Theory)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委托—代理关系几乎无处不在,典型的例子有雇主与雇员,律师与当事人,选民与政治家之间的关系。

代理理论的一个基本假定是处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双方都是效用最大化者,加上信息分布的不对称,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偏离和冲突便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委托方如何将代理人的行为限制在符合委托人利益的范围内。它 所关注的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代理人的选择和对代理人的激励;二是减少“代理成本”或由代理所引起的资源耗费;三是签订最优合同,防止双方尤其是代理方寻机违约为自己谋利。7

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委托方如何将代理人的行为限制在符合委托人利益的范围内。它所关注的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代理人的选择和对代理人的激励;二是减少“代理成本”或由代理所引起的资源耗费;三是签订最优合同,防止双方尤其是代理方寻机违约为自己谋利。2.交易费用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

交易费用理论,是用制度比较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组织制度的理论。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所谓交易费用是指所有与制度或组织的建立、变迁和使用有关的费用。交易费用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如何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的概念,首先是由科斯(Ronal H.Coase)于1937年提出的。科斯将交易费用定义为运用市场机制的费用,包括在市场上搜寻有关价格的信息,为了达成交易进行谈判签约,以及监督合约执行所花的费用。

科斯用交易费用的概念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企业。科斯认为,企业从一个专业化的交易经济中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当企业出现以后,依靠价格纽带形成的交易关系,就被企业内的契约关系所代替,外部问题被“内部化”了。原有的市场交易以及由此导致的交易费用被企业内协调和组织费用所代替。从这个角度出发,企业被看成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由此可见,在科斯的理论中,经济资源的配置机制既可以是市场又可以是企业,在市场上,经济资源可以通过价格机制引导配置,在企业中,经济资源也可以通过组织活动进行计划配置。企业的起源就是由于组织协调比价格协调更为有效,即节约了交易费用。

当企业规模扩张达到某一边际点,即企业再多“内化”一项市场交易所引起的管理费用等于别的企业组织这项交易的费用,静态均衡就实现了。这时,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规模边界也就确定下来。

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它的历史并不长。1887年以前,公共管理仅处于前学科时期,公共管理特别是行政学长期附属在政治学之中,并没有独立出来。1887年后共管理研究进入学科前期——行政学阶段。

比较而言,学术界倾向于用历史分期的方法来归纳公共管理的学科史。根据历史分期的方法,我们倾向于先用欧文·休斯的标准做一级分期,而后再用其他标准对公共行政时期作二级分期。也就是说,公共管理总体上可以分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两大时期。

对于公共行政时期,依据学科研究的焦点和方法不同,还可以把它大致分为两个具体的阶段:一是传统公共行政阶段,二是新公共行政阶段。

公共行政学科关注的焦点贯穿始终的核心是政府机构的运行问题,争议的焦点主要是政治与行政的关系。

公共管理关注的核心应该是公共管理职能在政府与其它组织、其它方面(包括市场、社会)之间的分配,以及公共管理品质的提升。

一、公共行政时期(1887-20世纪70年代末)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1887-1960)。

这一时期在总体上是处于西方国家从传统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转型的阶段,行政或管理在整个国家或社会的管理中的地位日渐上升。

1.就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来看,这一时期前后有变化。

2.在管理组织体制运行方式方面,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官僚制理论,同时先后流行科学管理思想和行为主义管理思想。

(二)新公共行政时期(1960-1980)。

1.在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方面,20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激烈的社会运动和美国人对越战的强烈不满,行政活动中的价值倾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

3.从具体的理论与方法的运用来看,这一阶段的公共行政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影响。

4.这一时期公共政策研究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至大有形成独立学科的趋势。

二、公共管理时期(1980年至今)

公共管理作为一个新的时期,与公共行政时期的主要区别在于:不仅关注政府运行,也关注其他公共管理主体的活动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不仅关注政治与行政的关系,也注重当代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以及工商管理经验的引进。在实践上,公共管理主要是力图解决3个问题:

第一,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以求政府只管那些应该由自己来管的事情,力争管得少一些,但要管得好一些;

第二,尽可能实现社会自治,鼓励公共管理社会化,即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来提供公共务,以弥补政府自身财力的不足;

第三,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包括尽可能地在一些部门引进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从而使政府从根本上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困境。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等国家出现的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模式,主要是来自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的一些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设想,以及对近20年来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国家行政改革具体做法的理论概括。新公共管理主要体现了企业管理途径(又称“B途径”)的公共管理理念。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把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之中,其目标不只是在公共行政内部作技术上的专业化努力,也不只是对公共部门进行改革,而主要是让公共部门从转换机制入手,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终以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官僚制模式。

一、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新公共管理实践

(一)英国新右派的政府改革

主要特点:

(1)视民众为顾客,并强调顾客的选择权。民众可以市场机制下,选择公共部门或私人部门来提供公共服务。

(2)创造市场或准市场的竞争机制。以众多的公共服务供给者取代单一的垄断供给者,通过纳入私部门来形成竞争机制。

(3)扩大个人及私部门的活动范围,使个人更能够自力更生,自愿性团体可以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增加私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机会,政府机构则将注意力放在原先被视为不必要,但却是民众真正需要的服务上。

(4)将公共物品购买者的角色与供给者的角色分离开来,防止政府机构利用自己的裁判员地位,为自己谋得额外的好处。

(5)对于公共服务供给者与购买者的关系,强调用契约或半契约的方式来加以控制。

(6)由市场来检测绩效目标。在部门内,管理者对资源的支配运用必须与管理目标相结合,即管理者的目标在于实现目标,而对部门绩效的评判,则取决于顾客的满意度。

(7)弹性薪酬。即由实际的市场和绩效水平来决定薪酬,使薪酬待遇成为一项激励工具。

(二)美国的新治理

特征:

(1)强调与非营利组织建立联盟关系,采取与公、私部门合作生产的方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取代过去那种僵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2)鼓励民间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生产,吸引并授权公民团体直接参与者公共方案的设计,并强调决策过程的分权化。

(3)强调公共行动的重点在于任务而非方案,在于实际的绩效而非预算的盲目投入,在于投资而非花费,在于认知顾客的需要而非政府机构自身,同时强调公共服务的品质而不仅仅是服务的效率。

(4)在手段上运用企业管理、授权、建立工作团队、运用市场机制、信息技术等新和管理方法。

(三)其它西方国家的实践

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新西兰的新公共管理遵循下列9项原则:

(1)政府只能在那些非政府机构(如私人企业和志愿者团体)无效率和无效能时才能涉入其活动。

(2)一切隶属于政府部门的事业单位,必须被改制为私部门公司。

(3)必须尽可能明确和清楚地界定政府各部门、皇家机构及每个官员的目标。(4)必须尽可能地把存在潜在冲突的职责安置在不同的机构中。

(5)内阁部长和各部执行长(Chief Executive)职责要明确,部长对选择方案负责,执行长则在最少干预下,对该方案的投入及产出负责。

(6)公共基金的使用包括购买政策须经辩论及市场竞争;公共基金服务的品质、数量和成本均须由购买者而不由生产者决定。

(7)制度设计必须使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获利最小化。

(8)治理结构应趋向于降低代理成本和交易成本。

(9)行政效率、顾客反应及决策权力的利益必须尽可能与执行紧密结合。

(四)各国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共同特点

综合各国行政改革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可以总

结出以下具有共性的几点。

1.为了解决本国的财政问题,各国行政改革的内容中大都包括了私有化或带有私有化倾向的改革措施。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做法不仅使政府的财政压力大减轻,而且探索出了一条使社会逐渐摆脱对政府过分依赖的可行之路。

2.为改革政府的传统官僚行政理念,政府部门引入了市场理念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技能。3.为满足社会的动态需求而对行政架构作出调整,主要做法是界定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的职能,加强执行机构并赋予两者相应的支配权。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依据社会需求的优先次序实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可以使执行机构将主要精力放在提供必要的优质社会服务上。

4.实现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角色”转变,由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变为公共服务的“监督人”。

5.通过政府改革和由此而取得的成果,使各国执政者产生了一个认同:要想真正做到精简政府,使之摆脱财政赤字的困扰和琐事的干扰,政府就应该将自己的职能定位于“掌舵”而不是“划桨”上。

(五)当前西方政府改革的新动向

1.在政府与市场之间作公共选择。虽然在实践上依然更多地偏向于政府,但更多的市场,更小而有效的政府已经成为西方各国乃至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识,并继续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指导思想。

2.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在美国等国家转化为一场重塑政府的运动。虽然在削减

社会福利支出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有的国家甚至有些回潮,但是在放松管制,公共领域引进市场机制,建立公共领域的内部市场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3.强化信息技术运用的实践变成了一场重塑政府运动。20世纪80年代强调采用信息技术,90年代开始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革原有的工作程序、组织等结构方面的问题。

4.各国政府都开始重视政策制定能力的提高和政策执行效率的改善,在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国家开始了强化政府政策执行部门自主权的改革,从而重新塑造了政治(政策)与行政(执行)之间的关系。

二、对新公共管理的评析

(一)新公共管理的时代特征

1.新公共管理既是解决西方社会现实问题的产物,也是对公共管理的时代要求积极回应的产物。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相比,“新公共管理”范式具有一系列的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如下4个方面:第一,新公共管理为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奠定了更广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新公共管理开阔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视野,具有一系列主题创新;第三,新公共管理建立起一个更加全面、综合的知识框架;第四,新公共管理提供了一种当代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

2.新公共管理体现了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格局。

20世纪80年代开始,首先在西方国家开始逐渐显现出对市场的回归,90年代则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政府权力、职能和责任的全面退却。政府从社会制高点上后撤,是从20世纪走向21世纪的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有人认为,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争论,人们也在政府取向和市场取向之间左右摇摆,而新公共管理只不过表明这次钟摆又一次摆向市场而已。但更多的人认为,基于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以及全球化的深刻变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新公共管理体现了这种新的关系格局,并推动其向纵深发展。

3.新公共管理反映了政府职能定位发生根本转变的趋势。

政府与市场关系新格局的形成,关键是由政府职能定位的根本性转变引起的。这种转变就是政府由所有者和经济活动的直接管理人向监管人和规则制定人转变。在公共管理中,这种转变具体表现为政府的公共政策化和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二)新公共管理的“解题”特色

新公共管理在化解西方政府运行面临的问题或困境所表现出来的特色,集中体现在“谁来管理”以及“如何管理”(目前关注的焦点是政府如何管理)这两个方面。在“谁来管理”的问题上,新公共管理认为,与市场相比,政府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方面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因而,以往由政府垄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切基本方面的做法是不妥当的,政府应该全面后撤,只做那些只能由自己做、同时又有能力做好的事情,而把那些社会有能力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尽可能地交给社会,让社会实现自我管理。如何实现传统的政府职能向社会的转移?新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将政策职能(掌舵)与管理职能(划桨)分开。

在政府“如何进行管理”的方面,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和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经验和手段,全面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1.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竞争机制。2.政府服务以顾客为导向。

3.由重视工作过程和投入转向注重结果和产出。

4.通过多种形式的授权改善公共部门的工作。

5.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施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

6.文官与政务官之间密切互动,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相互渗透。

7.重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三)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困难与受到的批评

1.新公共管理在理论上的主要困难是“公共性”与管理主义的两难选择。

2.新公共管理面临的主要批评是其沉溺于市场基本教义(Market fundamentalism)。

(四)新公共管理的借鉴意义

四方面的启示:

1.必须加大政府体制创新的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尽快改变政府垄断公共物品的供给(或公共物品基本上由政府提供)的局面;

2.充分认识市场机制是改善政府绩效的一个有效手段,引入竞争机制,用市场的力量改造政府,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3.必须增强政府公务员的管理和服务意识,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4.注意研究借鉴当代工商管理(企业管理)领域发展起来的管理经验、原则、方法和技术,实现由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向当代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第三讲

公共管理的主体 学习要点:

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

公共组织的基本结构

公共组织的类型和作用

公共组织领导者的领导方式

公共组织的变革

第一节

公共管理的主体(1):组织

一、公共组织的概念

(一)组织

所谓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简单地说,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

(二)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以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供给公共产品为基本职能。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此外,以特定的公共利益为目标,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的非政府组织,也构成了现代社会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

与其它社会组织一样,构成公共组织的要素有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大类。

1.物质要素

(1)人员。

(2)经费。

(3)物资设备

2.精神要素

(1)目标。

(2)责权结构。

(3)人际关系。

二、公共组织的性质

(一)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

1.活动的目的不同。非公共组织追求的是组织成员的私人利益,其目的是为社 会中的相关利益者服务。公共组织则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它追求的是全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全国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

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不同。非公共组织以从事商品、劳务生产为活动内容,向社会提供的是各种不同的私人产品,消费者必须支付货币,才能购买和享用其产品。公共组织则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3.管理对象不同。非公共组织只能以本组织成员为管理对象,对于本组织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的活动则无权干涉。而公共组织的管辖范围则可以是整个社会,对其职权范围内的管理措施,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从。

4.活动的依据不同。非公共组织主要服从商品买卖的价值规律,以组织成员自愿组合、共同订立的规章制度为活动依据,其权力建立在组织成员平等的契约关系之上。公共组织则以国家强制权力为活动依据,以国家法律作为活动的依据和准绳。依法管理是公共组织的重要特点。

(二)公共组织的性质

1.社会性。

2.权威性。

3.法制性。

4.系统性。

5.主动性。

三、公共组织的结构

(一)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公共组织纵向结构分工的职责分配关系是:最高层次的公共组织为决策层,负责制定本部门行政的总目标、总方针、总政策和总的实际方案,最高层次的公共组织,是一个开放的、面向社会的公共组织。中层公共组织为协调指挥层,负责执行本部门最高公共组织制定的总决策、目标、方针和政策,以此为依据结合本单位具体工作对象的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工作目标、工作方案,并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等实施工作中层公共组织为半封闭半开放系统。中层公共组织的实施方案,在中层公共组织的协调、指挥之下,负责具体的带技术操作性的工作。其组织基本为封闭型,采用什么技术方法执行任务,纯属公共组织内部问题。基层公共组织为技术操作层,其任务是执行中层公共组织的实施方案,在中层公共组织的协调、指挥之下,负责具体的带技术操作性的工作。其组织基本为封闭型,采用什么技术方法执行任务,纯属公共组织内部问题。

公共组织纵向结构形成的公共组织层级制,在公共组织运行中有其优缺点。

优点:

(1)分层负责,使各级政府在各自管辖地域范围内,能做到事权集中,统一指挥;

(2)行动迅速,能及时地根据本地情况做出决策,就地组织实施,并有利于就地监督、控制;

(3)能发挥各个层级公共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主动开展工作;(4)各层级行政首长负责全面管理工作,有利于培养全面型的管理人才。缺点:

(1)各层级行政首长管辖事务过多,责重事繁,难于事事精通;

(2)容易形成地方的块块分割,不利于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容易形成地方主义,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宏观控制。

(二)公共组织的横向结构

1.按业务性质分工

按业务性质分工,是指按公共管理的业务性质异同来组成公共组织单位。例如:财

政、外交等均为不同的业务,就以此为基础,设置不同的单位。

优点:

(1)符合分工专业化的原则。每个部门只负责某一项业务工作,有利于工作人员熟悉本专业工作,以提高管理效率。

(2)有利于统一管理业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同一性质的业务由同一单位管理,使公共组织易于统一同一性质业务的方针、政策、法规,避免政出多门的混乱状态。(3)体现事权一致的原则,便于协调。

缺点:

(1)业务事权过于集中,容易形成条条分割,利于不同业务性质工作之间的合作、协调。

(2)分工过细,易造成部门林立。

(3)有些业务性质混淆不清,不易作出明确的划分,易产生组织冲突。2.按管理程序分工

按管理程序分工,是指按公共管理工作过程的程序不同来分别设置公共组织部门。公共管理过程有咨询、决策、执行、信息反馈和监督等环节,根据这些程序划分咨询部门、领导决策部门、执行部门、信息部门和监督部门等。优点:

(1)注重公共管理工作的技术方法,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

(2)由于从事该项工作采用同样的技术设备、工作程序,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财力;(3)使公共管理中的重要程序有专门机构去完成,有利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整体效能。缺点:

(1)工作人员易产生重技术、轻政策,重过程、轻目的的倾向;

(2)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对那些有较大独立性的程序才可以设置部门,而多数工作程序则无法独立出来。3.按管理对象分工

按管理对象分工是指按公共组织服务的人群、财物为对象进行的部门设置。这一 分工方式最常见的是政府经济行业主管部门的设置。如农业部、铁道部、交通部,均是按不同对象类别实行分部管理。

优点:

(1)根据服务对象分工,可使公共组织统筹考虑,满足其管理对象的需要。

(2)群众对公共组织的职责一目了然,易于沟通和监督

缺点:

(1)随着管理的对象日益增多,势必导致公共组织部门林立,不利于精简节约。

(2)容易忽视甚至割裂管理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可能产生综合性的工作无人管理的现象。

(3)容易造成本位主义,考虑问题从本部门利益出发,有碍于整体的利益。

(4)按服务对象划分部门往往与按业务性质划分部门发生重复、交叉关系,可能出现互相推诿责任、踢皮球的情况,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公共组织的主要结构形式

1.直线制。

2.职能制

3.直线职能制。

4.矩阵制。

第二节

公共组织的类型与作用

一、政府

(一)政府的概念

在国际法意义上,政府是主权国家的要件之一,它指的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合法代表者,它是主权国家的代理者。

国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必须有人民; 二是必须有定居的土地,流浪的民族不是国家;

三是必须有一个政府,有一个或更多的人来代表人民,并且按照本国的法律进行统治。政治学中的政府,是统治集团借以实现其统治意志的政治统治机关。政府是国家实体的一部分,是政治组织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行政学意义上,政府则专指根据官僚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国家行政机关。社会学一般将政府视为社会组织的一种,它与一般的社会组织如家庭相比,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综上所述,政府是指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达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政府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是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包括国家的立法、司法与行政机关。其中立法机关负责制定法律,行政机关负责执行法律,司法机关负责运用法律审判案件。狭义的政府仅仅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这里所研究的对象主要就是狭义的政府。二)政府的主要类型

现代国家的政府有三种主要形式:

1.总统制政府

总统制是以总统为政府首脑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行政权力集于总统一身,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家行政机关首脑。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其政府机关较彻底地采用了三权分立原则。其中,总统是国家机构中的主要部分,由选举产生,拥有实权。美国是这种体制的典型代表。2.内阁制政府

这是一种在形式上由国家元首负责,实质上由政府总理负责的政府体制。在内阁 制国家中,国家元首不负实际责任,没有行政实权。总理担负实际行政责任,并握有行政实权。

3.委员会制政府

委员会制,或称合议制政府的职权不是由一个行政首长行使,而是由一个委员会集体行使。

二、非营利组织

(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与非营利性组织的有关定义很多,如“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独立部门”、“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公民社会组织”、“民间组织 ”、“免税组织”等等。

我们认为,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服务社会公众的非官方性公共组织。二)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类型

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来看,非营利组织的具体分类如下:

宗教性组织。包括教会、教会的联合组织、协会,福音传道运动。

社会性组织。包括奉献俱乐部、友爱团体。

文化性组织。包括美术馆、博物馆、交响乐团、歌剧团、美术联盟、动物园。

学术性组织。包括私立学校、私立大学、研究机构。保护性组织。包括同行业者联合会、工会。

政治性组织。包括政党、政治后援集团。

慈善性组织。包括私立福利团体、私立财团、慈善医院、老人院、看护中心。

社会运动组织。包括和平运动集团、家族计划推进组织、环境保护组织、人权运动组织、消费者运动组织、女权运动组织,犯罪扑灭运动组织。

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参照国际惯例,可以从管理体制和功能两个角度对我国的非营利 组织进行具体分析。

一方面,按照管理体制,可划分为公办的非营利组织与民办的非营利组织。公办的非营利组织是指由政府主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推进社会公益事业为宗旨的社会组织。从层次角度而言,还可分为中央、地方以及基层政府主办的非营利组织。在某种意义 上,政府也属于广义的非营利组织。民办的非营利组织是指由民间主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机构。民办的非营利组织主要可分为以下类型:

慈善机构。如中华慈善总会、各种慈善会、慈善基金会。

社会福利机构。如民间兴办的老年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公寓、医疗康复中心、文化体育设施、孤儿院、儿童健康娱乐中心。

文化教育事业。如各类民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中专、中学、小学、幼儿园,等等。财团(基金会)机构。这是通过接受中央、地方政府的财政援助或者个人委托的专项基金,而成立的财团(基金会),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等等。

群众团体。这是由群众自愿组合而成立的各种团体,如同学会、老乡会、动物保护协会、球迷协会,等等。

三、公共组织的作用

(一)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

(二)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支点

(三)公共组织汇集和放大了管理人员的力量 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主体(2):个人

一、公共组织中的领导者

(一)领导与领导者

“领导”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领导活动,即指挥、带领、引导、鼓励和影响下 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二是指领导者,即担任某项领导职责、扮演某种领导角色并实施领导过程的个人或集团。理解领导的含义必须把握三点:

(1)领导必须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否则就不成其为领导。

(2)领导者拥有影响被领导者的能力或力量。

(3)领导的目的是通过被领导者达到组织的目标。

领导者的影响力可以分为两种:

1.权力性影响力。这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力与资历等所构成的,其特点是对部属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与不可抗拒性,以外推力的形式发挥作用,被影响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被动、服从。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作用是有限的。

2.非权力性影响力。它与法定权力无关,是由领导者自身的因素所产生的,并非外界所赋予 的。其特点是自然形成,比权力影响力具有更大的影响,起着权力影响力所起不到的作用。

公共管理学还从另外的角度研究领导者的行为,这就是权力基础或者说基础性权力问题。一般来说,领导者的权力基础或基础性权力有5种,即合法权,惩罚权,奖励权,模范权,专长权。

(二)领导者的素质

优秀的公共组织领导者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渊博的文化知识、杰出的领导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

1.思想品德素质

2.文化知识素质

3.领导能力素质

4.心理素质

5.身体素质

(三)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大体上有4种类型:

1.集权型领导方式,2.民主型领导方式,3.放任型领导方式,指领导者撒手不管,下属享有完全自由,领导者完全放弃领导职责。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领导方式。

4.“无为而治”型领导方式,对于上述领导方式的运用,不存在一种绝对的标准。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F.E.Fiedler)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理论。权变理论关注的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该理论认为,一种具体的领导方式不可能到处都适用,有效的领导行为应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关系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E = f(L,F,S)

其中:E——领导的有效性

L——领导者

F——被领导者

S——环境

f——函数关系

即领导工作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领导方式是领导者特征、追随者的特征和环境的函数。

二、公共组织中的一般管理者

(一)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管理者与领导者是有区别的: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力进行奖励和处罚,其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相反,领导者则既可能是被任命的,也可能是从一个群体中自然产生出来的,领导者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

(二)管理者的主要类型与职责

根据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地位与作用的差异,可以将公共组织中的管理者划分为决策、执行、监督与参谋人员等不同角色。

三、被管理者

(一)作为被管理者的公共组织成员

1.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静态划分

2.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动态划分

(二)作为被管理者的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从几个方面影响着公共管理:

社会公众的利益是公共组织和公共管理产生与存在的基础。

社会公众的意见决定着公共管理的合法性程度。

社会公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影响着公共组织的结构设计。

社会公众的素质影响着公共管理方式的选择。第四节

传统公共组织的困境与变革

一、科层制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的科层制(或译官僚 制)理论,是其庞大的政治社会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韦伯认为,任何组织的存在都是 17

靠权威来维持的,而合法的权威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基于习俗惯例的传统型权威;二是基于领袖个人超凡魅力的超人型权威;三是基于理性法规的法理型权威。他指出每一种权威各有其理想的组织,而科层制则是与法理型权威最适宜的组织形式。

(二)科层制组织的特征

具体而言,在公共组织的管理中,科层制方法的主要方法(特征)是:

1.组织标准化。为了完成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科层制管理在组织中推行标准 化方法,以此提高工作绩效。包括3个方面:(1)分工专业化。(2)工作指标 化。(3)人员统一化。

2.工作秩序化。秩序是一切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科层制管理方法强调在公 共组织内部的各要素、环节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使相关组织之间互相协调,密切 配合,形成了一个无障碍的工作流。它要求理顺组织内外的各种关系,包括命令服从关系、信息沟通关系、意见反映与反馈关系等。

3.管理规范化。科层制管理严格按规章制度行事,坚决抵制人情关系的干扰。包括:

(1)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坚决排斥一切人为的、情感的、偶然的因素,尤其是排斥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

(2)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使组织成员具有平等感和公平感。

(3)明确规定每一成员的职权范围和协作形式,使各个成员正确行使职权,减少摩擦和冲突。

(4)精确计算组织成员的工作成果,以业绩为依据进行奖惩,公正、客观、合理地处理问题。

3.管理规范化。包括:

(1)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坚决排斥一切人为的、情感 的、偶然的因素,尤其是排斥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

(2)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使组织成员具有平等感和公平感。

(3)明确规定每一成员的职权范围和协作形式,使各个成员正确行使职权,减少摩擦和冲突。

(4)精确计算组织成员的工作成果,以业绩为依据进行奖惩,公正、客观、合理地处理问题。

二、传统科层制组织的困境

(一)对传统科层制理论的评述

传统科层制理论的基本贡献:

首先,把专业化分工原理广泛地引入组织管理之中,提出了职能化(专业化)管 理的原理,为构造科学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其发展演变奠定了一般的原则基础。

其次,总结概括出管理的基本原理,提出建立理性组织结构的依据,力图构建高效的等级制组织。

第三,倡导“理性化-法律化”的组织形态,强调组织的运作应以法律为规范。总之,传统科层制组织的研究者们所追求的理想组织是一个目标明确,专业分工,指挥统一,层级节制,幅度适中,权责相称,协调 一致,法规完备,高效合理的组织体系。不足表现为:

第一,他们只研究了公共组织的静态结构,而忽视了对组织的动态面的研究。他们关注的重点是组织的结构,以及如何分工,如何建立层级节制的体系,如何订立法令规章及工作标准等,未看到如果法规、制度失之繁琐,可能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他们在强调组织的非人格化、理性化时,忽视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多方面的需求的研究。把人简单视为生产工具与经济动物,忽视人的尊严与价值。

第三,他们只将组织当作一个封闭型的系统来研究,而没有探讨组织与其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

(二)科层制组织的内在缺陷

1.科层制管理造就了一种刚性的官僚系统,就象一部机器,没有灵活性和主动 精神,只有齿轮之间的被动运转。

2.采用标准化的管理和服务,忽视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3.排除了竞争的必要与可能,组织成员照章办事,默守陈规,以至造成得过且过、不负责任。

4.依靠条块分割的专业化单位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老问题,导致机构不断膨 胀,职能交叉重叠。科层制曾经意味着组织方式的理性和效率。它给公共组织带来的逻辑规范,与装配流水线给工厂带来的逻辑规范一样,十分稳定、公平和精确。但是,公共组织的科层制,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官僚体制,它专注于各种规章制度和等级节制的指挥系统,导致 中央集权、层次繁多、行动迟缓的弊端。如果环境稳定,任务简单明确,社会需求单一雷同,那么传统的官僚体制还是可以胜任的。然而,在新兴的信息社会,人的个性与要求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事物的变化幅度与速度也大大增加了,科层制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运转,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方法。

三、公共组织的变革

(一)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动因

引起公共组织变革的外部因素有许多,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经济体制的转轨推动公共组织的变革 2.政治制度的更迭导致公共组织的变革

3.社会发展程度促进或制约公共组织的变革

4.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影响公共组织的变革

(二)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

1.公共组织对外在环境的适应力、改造力。

2.公共组织自身的稳定性、协调性。

(三)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

1.公共组织职能的变革

从职能作用的领域来看,公共组织是由以政治职能为重心,逐渐向以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科技文化职能为重心转移的。

从职能作用的性质来看,公共组织是由保卫性、统治性职能为主向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为主的方向转变。

从职能的分化程度来看,公共组织的职能是由原来混淆不清向高度分化转变。

从职能行使方式来看,公共组织是由以人治为主转向以法治为主、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

2.公共组织结构的变革

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个要素的排列 组合方式。组织结构包括纵向层级结构和横向部 门结构。

在横向部门结构上,公共组织的变革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从公共管理的过程来看,正在由重决策、执行部门,轻监督、咨询、信息等部门的倾向,向重咨询、信息、监督部门转变,力求与决策、执行部门相平衡。从公共管理的作用领域来看,由于“有

限政府”的出现,使政府许多微观管理职能交给社会,从而精简、撤并了相应的部 门,与此相应,增强了政府对社会尤其是对经济宏观管理部门。

在纵向层级上,整个公共组织结构有着从集权式、尖塔型的结构形式向着分权式、扁平型的结构形式发展的趋势。3.公共组织权力关系的变革

首先,公共组织向社会组织还权。

其次,横向分权。

最后,在纵向权力分配上,有着集权与分权互相融合的趋势。第四节

传统公共组织的困境与变革

一、科层制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的科层制(或译为“现代官僚制”)理论,是其庞大的政治社会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的存在都是靠权威来维持的,而合法的权威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基于习俗惯例的传统型权威;二是基于领袖个人超凡魅力的超人型权威;三是基于理性法规的法理型权威。他指出每一种权威各有其理想的组织,而科层制则是与法理型权威最适宜的组织形式。

(二)科层制组织的特征

1.组织标准化

为了完成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科层制管理在组织中推行标准化方法,以此提高工作绩效。包括3个方面:

(1)分工专业化。

(2)工作指标化。

(3)人员统一化。2.工作秩序化

秩序是一切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科层制管理方法强调在公共组织内部的各要素、环节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使相关组织之间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形成了一个无障碍的工作流。它要求理顺组织内外的各种关系,包括命令服从关、信息沟通关系、意见反映与反馈关系等。3.管理规范化

(1)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坚决排斥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

(2)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使组织成员具有平等感和公平感。

(3)明确规定每一成员的职权范围和协作形式,使各个成员正确行使职权,减少摩擦和冲突。

(4)精确计算组织成员的工作成果,以业绩为依据进行奖惩,公正、客观、合理地处理问题。

二、科层制组织的评述

(一)科层制理论的基本贡献

首先,把专业化分工原理广泛地引入组织管理之中,提出了职能化(专业化)管理的原理,为构造科学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其发展演变奠定了一般的原则基础。其次,总结概括出管理的基本原理,提出建立理性组织结构的依据,力图构建高效的等级制 组织。

第三,倡导“理性化-法律化”的组织形态,强调组织的运作应以法律为规范。

总之,传统科层制组织的研究者们所追求的理想组织是一个目标明确,专业分工,指挥统一,层级节制,幅度适中,权责相称,协调 一致,法规完备,高效合理的组织体系。

(二)科层制理论的不足

第一,他们只研究了公共组织的静态结构,而忽视了对组织的动态面的研究。他们关注的重 20

点是组织的结构,以及如何分工,如何建立层级节制的体系,如何订立法令规章及工作标准等,未看到如果法规、制度失之繁琐,可能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他们在强调组织的非人格化、理性化时,忽视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多方面的需求的研究。把人简单视为生产工具与经济动物,忽视人的尊严与价值。第三,他们只将组织当作一个封闭型的系统来研究,而没有探讨组织与其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

(三)科层制组织的内在缺陷

1.科层制管理造就了一种刚性的官僚系统,就象一部机器,没有灵活性和主动 精神,只有齿轮之间的被动运转。

2.采用标准化的管理和服务,忽视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3.排除了竞争的必要与可能,组织成员照章办事,默守陈规,以至造成得过且过、不负责任。

4.依靠条块分割的专业化单位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老问题,导致机构不断膨胀,职能交叉重叠。

总之,科层制曾经意味着组织方式的理性和效率。它给公共组织带来的逻辑规范,与装配流水线给工厂带来的逻辑规范一样,十分稳定、公平和精确。但是,公共组织的科层制,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官僚体制,它专注于各种规章制度和等级节制的指挥系统,导致中央集权、层次繁多、行动迟缓的弊端。如果环境稳定,任务简单明确,社会需求单一雷同,那么传统的官僚体制还是可以胜任的。然而,在新兴的信息社会,人的个性与要求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事物的变化幅度与速度也大大增加了,科层制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运转,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方法。

三、公共组织的变革

(一)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动因

1.经济体制的转轨推动公共组织的变革

2.政治制度的变革导致公共组织的变革

3.社会发展程度影响公共组织的变革

4.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影响公共组织的 变革

(二)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

1.公共组织对外在环境的适应力、改造力。2.公共组织自身的稳定性、协调性。

(三)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 1.公共组织职能的变革

从职能作用的领域来看,公共组织是由以政治职能为重心,逐渐向以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科技文化职能为重心转移的。

从职能作用的性质来看,公共组织是由保卫性、统治性职能为主向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为主的方向转变。

从职能的分化程度来看,公共组织的职能是由原来混淆不清向高度分化转变。

从职能行使方式来看,公共组织是由以人治为主转向以法治为主、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

2.公共组织结构的变革

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个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组织结构包括纵向层级结构和横向部门结构。

在横向部门结构上,公共组织的变革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从公共管理的过程来看,重决策、执行部门,轻监督、咨询、信息等部门的倾向在改变。从公共管理的作用领域来看,“无限政府”的职能观在改变。

在纵向层级上,从集权式、尖塔型的结构形式向着分权式、扁平型的结构形式发展的趋势。

3.公共组织权力关系的变革

首先,公共组织向社会组织还权。

其次,横向分权:直线权力关系与参谋权力关系并存。

最后,在纵向权力分配上,中央与地方政府有着集权与分权互相融合的趋势。第四讲

公共管理职能 学习要点:

公共管理职能的基本内涵;

公共管理职能的程序性构成与任务性构成;

前资本主义时期公共管理职能的形成背景及特点;

资本主义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公共管理职能的形成背景及其特点;

社会主义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公共管理职能的特点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职能存在的依据,基本任务与运行限度。第一节

公共管理职能概述

一、公共管理职能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

(一)公共管理职能的一般内涵

所谓职能,指特定组织基于某种规定所承担的基本职责和基于自身特定结构形式所能发挥的功能作用的统称,它是职责与功能的统一。

公共管理职能则是指特定环境下,公共管理部门在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基本职责与所具有的功能作用的统一体。

具体理解:

1.公共管理职能的实施者是整个公共管理系统,包括以政府行政机构为核心的各类公共管理组织。

2.公共管理职能得以实施的依据,是国家或社会通过某种途径赋予给公共管理组织以某种特定权力或者权威。其中,对于各种类型的政府机构而言,国家往往要通过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赋予它们一定的公共管理权力,就当代政府而言主要是行政权力。一些社会性公共管理组织往往并不具有实施公共管理的正式权力,而是依赖由于某种特定因素而自发地形成的权威来运行的。例如,各种社会慈善机构与志愿者组织,它们行动的权威恰恰来自于它们自身扶贫助弱的种种慈善行为自身及社会对它们的认同与信任。

3.公共管理职能的内容涉及公共管理系统对一国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进行管理的全部事务,诸如国防、公安与内政、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福利保障等。

4.公共管理职能也是公共管理组织特定功能作用的一种反映。

5、公共管理职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

由上可见,公共管理职能与通常所说的政府职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政府职能是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一个核心构成部分,随着社会自治能力的不断加强和政府职能社会化改革在各国的展开,公共管理职能越来越超出政府职能的范围。

(二)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的存在原因

首先,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

其次,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也是当代各国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

求。

第三,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尤其是其存在状况还与特定社会的自治能力密切相关。

二、公共管理的程序性职能

(一)决策

(二)组织

(三)领导

(四)控制

三、公共部门的任务性职能

(一)经济职能

1.宏观调控职能。所谓宏观调控,主要指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总量管理,包括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各种重大的国民经济政策、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适当调整社会产业与区域结构、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和良好的经济投资环境,加强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国内外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等等。

2.微观管理职能。在这里,公共组织微观经济管理主要指作为市场主体存在的各类公共组织,如公共企业、公司等单个经济主体所从事的与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和经营有关的管理活动。

(二)政治职能

1.民主建设。

2.社会治安。

3.国家安全。

(三)社会职能

1.提供社会保障。

2.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

3.环境保护。

(四)文化职能

第二节

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

一、传统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

所谓传统社会,有时也称为前资本主义时期,一般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极其简单:首先,其公共管理职能大多数都是与谋取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直接相关,主要是进行劳动分工。其次,不存在专门的公共管 理组织或职能。最后,其职能的运行方式是习惯化、非强制性的。前资本主义国家时期的公共职能体系

存在3个基本特征:

(1)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重心相当清晰,即是以政治统治职能为中心。奴隶主或封建主贵族通过强化政治镇压职能和国家安全职能,对内镇压广大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外抵御或实施侵略,以维持本阶级的政权与经济统治地位。

(2)包括经济、文化职能在内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十分薄弱。这也是由其落后的社会经济基础,即自然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3)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运行以国家暴力手段的镇压为主要特征,这是与其公共职能体系的基本结构相一致的,也是由其社会矛盾的对抗程度所决定的。

二、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及其变迁

根据其内在特点,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

能的发展可划分为3个不同阶段。

(一)自由放任主义

具体地,这一时期的公共管理职能体系呈现以下特点:(1)政治职能仍然占据中心地位。

(2)在经济与社会职能方面,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公共部门基本上起着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的“守夜人”角色。

(3)出于对整体利益的考虑,公共部门应该向社会提供某些类型的“公共商品”。早期资本主义公共管理职能体系中已经包含了一些积极的社会管理职能。

(二)国家干预主义

从19世纪末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资本主义进入垄断主义时期。在这一历史 阶段,西方各国政府对其公共部门的职能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调整,具有以下一般特点:(1)政府权能体系迅猛扩张,“行政国家”取代“守夜警察”成为各国政府职能体系发展的主流趋势。

(2)各国公共部门政治职能总体上进一步得到加强。

(3)在经济与社会职能方面,各国普遍采取了积极干预的职能模式。

(三)新古典主义

干预主义公共管理职能模式发挥了积极的正面效用,成为促成战后西方各国社会经济持续二三十年“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它也存在系列问题:

首先,它试图将政治置于经济之上,将国家集体置于社会个人之上,这与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是相违背的。因此,一旦条件允许就很难获得广泛的政治支持。其次,公共部门的干预能否持续有效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论题。事实上,自由主义公共职能模式主张一直试图重新取代干预主义,再次取得主导地位;而自由主义既更符合西方各国文化传统,也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发展要求。最后,或许更为重要的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事实日益表明,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公共部门也未必解决得好,甚至可能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损害。尤其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各国普遍出现了以低经济增长、高通货膨胀、高财政赤字与高失业率,即所谓“三高一低”为特征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滞胀”现象。所谓新古典主义,又称为新自由主义,其基本理论要点是在重申个人理性假设的基础上主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市场力量的角色最大化和政府角色的最小化。结合新古典主义理论基本主张,当今西方各国公共管理职能体系呈现出以下特点:

(1)政治职能的对内的统治职能尤其是暴力镇压职能相对有所弱化,而民主建设职能则得到进出一步加强。

(2)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在各国公共管理职能体系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核心政府职能。

(3)公共管理职能主体的多元化与政府相关职能的不断强化趋势相并存。

三、建国后我国公共管理职能的嬗变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公共管理职能体系

我国传统的公共管理职能体系是参照前苏联的高度中央集权模式建立起来的,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在这种职能模式下,传统公共管理职能体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以阶级斗争作为整个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相应地,政治统治职能占居绝对主导性地位,而民主建设职能则受到忽视。

(2)经济管理职能方面,由于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政府包揽一切经济管理职能。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并不存在现代意义的市场,也不存在现代意义的企业,或者说微观经济主体。

(3)社会、文化等管理职能也基本是由政府统包统揽,服务职能相当薄弱。除了党与政府及其有关附属组织之外,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实际上几乎被禁止存在。

(4)在公共管理职能的运行方面,传统公共管理体系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强制手段的运用,尤其是一味依靠用行政强制手段来推行各项公共管理职能。

(二)我国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转变及其基本方向

1.职能重心的转移

2.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转变

我国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具体构成正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国内统治职能日益次要化,地位相对弱化;

(2)宏观经济调控与市场培育职能地位日益突出,且占有主导性地位;

(3)教、科、文等发展职能将不断得到重视与加强,以建立起健全、高效的教育体系与科学文化发展体制;

(4)对外交往职能急剧扩张,不仅外交部,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甚至其他公共管理主体都将强化其外交功能;

(5)国家防卫职能也将适当加强。3.职能方式的转变

具体地,我国公共管理职能方式呈现出 以下特征:

(1)在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上,由传统体系下重计划反市场机制转而要求实现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以市场为主、以计划为辅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2)在社会经济职能的运行方式上,由传统的微观、直接管理方式向宏观、间接 管理方式转移。

(3)在管理手段方面,由以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运用经济、法律手段为主。

4.职能关系的转变

(1)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间及各职能部门间职能关系的转变。

(2)政企关系的转变。

(3)党政关系及各国家权力机关间关系的转变。

(4)政府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间关系的转变。第三节

市场经济中的公共管理职能

一、市场机制的缺陷

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于通过竞争来实现资源配置高效、合理和优化的目标。

然而,市场决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即 存在着所谓“市场失败”问题。

(一)市场不能消除垄断和非公平竞争

(二)市场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

(三)市场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四)市场不能解决社会福利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化问题

(五)市场不能确定和控制宏观经济总量平衡

二、市场经济中公共管理职能的内容

(一)限制垄断和促进竞争

(二)界定和维护财产权,克服外部性

(三)提供公共产品

(四)保障收入分配的公正化

(五)调控宏观经济

三、公共管理职能的限度

公共管理部门用来弥补市场缺陷的政策手段本身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公共部门的过度干预或无效干预,往往可能使事情变得更糟,造成“政策失败”的现象。

首先,公共决策的复杂性导致政策选择的偏差。其次,政策实施的复杂性导致政策结果的扭曲。

再次,寻租活动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最后,公共部门系统存在低效率常态。在现代市场经济生活中,市场的失败要求公共部门介入,公共部门的作用是弥补或矫正市场的缺陷,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市场。公共部门的功能措施要奏效,也必须建立在符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第五讲

公共管理的过程 学习要点

公共政策的概念、性质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公共政策的过程,即设计、执行、评估、修正与终止

公共权力与领导

领导方式与效能

公共管理中的激励与控制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

一、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准则,是公共管理实践的灵魂。

(一)公共政策概念

1.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看公共政策

2.从公共政策的职能看公共政策

3.从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看公共政策

4.从公共政策的全过程看公共政策

定义:公共政策是公共行为主体(主要是公共权威当局),在职能范围内为了某一特定的目 的(如解决和处理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要,达成公共利益或公共目标),经过政治活动(或协调)所选择的行动方案,并通过公共管理过程实现这一特定目标的过程。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各项方针、原则、策略、措施、计划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公共政策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1.公共管理贯穿于公共政策过程始终

2.公共管理是公共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 图5—1 公共政策过程图

二、公共政策的性质

(一)公共政策的利益倾向性

(二)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性

(三)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与强制性

(四)公共政策的稳定性与时效性

(五)公共政策的多样性和多效性

三、公共政策设计

(一)公共政策问题

1.公共问题的概念、特性及其类型

(1)公共问题的概念与特性。

公共问题具有两个基本特性:

①公共问题具有影响的广泛性。

②公共问题具有影响的不可分性和“社会共享性”。

界定:公共问题是指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到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那些公共性社会问题。(2)公共问题的分类。

第一,按地域和行政区划划分。

第二,按公共问题的性质划分。

2.公共政策问题及特点

特点:(1)相互关联性。(2)主观性。(3)可变性

3.公共政策问题的发现、提出与确认。

公共政策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公共组织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存在,并加以注意。

(2)各利益集团通过政治途径反映问题。

(3)部分公民、民间组织或媒体,通过呼吁或请愿的方式提出问题,引起有关公共决策机构的关注。

(4)专家、学者提出社会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判别和确定公共政策问题的准则。

(1)公共政策问题应是具有公共性的公共问题。

(2)公共政策问题应是影响程度大的问题。

(3)公共政策问题应是社会公众普遍关心、强烈要求解决的问题(4)公共政策问题应是政府及其公共组织职权范围内的问题。4.公共政策问题分析

准则:

(1)客观、清晰地描述政策问题。

(2)减少政策问题的传递层级。

(3)明确政策问题的目标。

(4)坚持全面分析和重点分析相结合。

一般程序包括:思考问题,划定问题边界的轮廓,收集整理有关数据、资料,列出目标,界定政策适用范围,概算成本与收益,检查并确认问题。

政策问题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类比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原因分析法,系统分析。5.公共政策议程

一个国家要使重要的紧急的公共问题能够较容易地进入公共政策议程,需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具备问题觉察机制;(2)社会政治系统必须建立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3)民主的国家政治体制;(4)社会各政治团体和利益集团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5)有完善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二)公共政策制定

1.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

(1)公正无偏的原则(Principle of impartiality)。

(2)资源集中配置原则(Principle of centralized –disposition)。

(3)个人受益原则(Principle of individuality)。

(4)延续性原则(Principle of distributive continuity)。(5)预见性或挑战性原则(Principle of foresight and challenge)。

(6)信息完备原则(Principle of perfected system for information)。

(7)一致性(Principle of consistency)。

(8)弹性政策原则(Principle of elastic policy)。2.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步骤(1)确立公共政策目标。(2)估计需要。

(3)确定要达到的具体目的。(4)设计公共政策方案。(5)评估公共政策方案。(6)选定公共政策方案。(7)设计执行。3.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四、公共政策的实行

(一)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根本途径

政策执行可检验与修正政策

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

(二)政策执行研究的途径

1.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执行途径(Top-down Approach)

2.自下而上的公共政策执行途径(Bottom-up Approach)

(三)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公共政策问题的性质

公共政策本身的因素

任何一项政策的有效执行,依赖于3方面因素。首先是政策的正确性,这是有效执行政策的根本前提;其次是政策的明确性,明确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相对简单、容易,效果也比较明显;第三是政策资源的充足性。1.公共政策以外的因素

目标团体对政策的态度。

执行机构之间、执行机构与目标团体之间的沟通。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

其他社会、政治环境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五、公共政策的评估

(一)政策评估的概念和意义

1.政策评估的概念

政策评估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有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对政策过程、政策绩效进行分析判断的行为。政策评估的目的在于调整、修正政策和制定新政策。

2.政策评估的意义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

1.效果指标

2.效率标准

3.公正标准

4.政策回应度

5.生产力标准

(三)政策评估结果的处理方式

1.政策方案调整

2.政策方案持续

3.政策方案终止

4.政策方案重组 第二节、公共管理中的领导 权力与领导

权力是描述人与人之间影响能力的概念,领导则是指影响过程。

权力的内涵与来源

1.权力的来源

权力(power)表示由某人或某一群体(A)对他人或其他群体(B)按所需要的方式施加影响的能力。

(1)权力是潜在的,一个人可以拥有但不运用权力,它是一种能力或潜力;(2)权力存在一种依赖关系。

(3)受影响者有一定的行为自主权。在公共组织中,职权是制度化了的权力。2.权力的来源

(1)强制权(coercive power)(2)奖酬权(reward power)

(3)合法权(legitimate power)

(4)参考权(referent power)权力(5)专家权(expert power)

二、领导的内容

(一)引导

(二)沟通

(三)指导

(四)奖惩

(五)培育

三、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

(一)以领导者对权力运用的方式为标准 1.独裁式的领导

2.放任式的领导 3.民主式的领导

(二)以领导者的作风与态度为标准

1.以人员为中心的领导

2.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

(三)领导效能

四、公共管理的领导者

各级公共管理的领导者的基本职责是:规划目标,制定规范,合理用人;计划决策,组织协调,指导激励,放权考核;调查和了解情况,制定方针、路线和政策;培养、挑选、使用干部;组织和动员群众实现预定的意图和决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

第三节、公共管理中的激励与控制

一、公共管理的激励与控制

激励与控制在公共管理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相对以往公共行政理论中更强调控制的作用而言,现代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则更多地强调采用激励的管理手段。

(一)激励及激励理论

现代激励理论作综合框架性概括(见图5—3):激励理论的要点包括:(1)目标引导行为。(2)期望理论。

(3)成就需要理论。

(4)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

(5)

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

(二)激励与控制

激励与控制都是公共管理活动的手段,激励是激发公共组织成员潜能,使公共组织的绩效最大化;控制则是监督公共管理活动和纠正偏差。两者在公共管理中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有效手段。

二、公共管理的控制目标与过程

(一)公共管理的控制目标

1.对公共管理者的控制

2.对公共管理资源的控制

3.对公共管理信息的控制

4.对组织绩效的控制

(二)公共管理的控制过程

1.确定标准

时间标准

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标准 行为标准

绩效标准

2衡量绩效

3.采取管理行动(1)修订评价标准(2)纠正行动

(3)维持原状

第六讲

公共管理的绩效

学习要点

绩效与绩效管理的概念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4E”取向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方法和主要指标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要困难及其改进策略

公共部门目标管理的含义及过程

目标管理的优缺点及在公共部门运用的限制

第一节

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一、绩效管理概述

(一)公共管理中的绩效概念

所谓绩效,是效率(efficiency)和效能(effectiveness)总和,其中效率是对产出与 投入的比率进行测量,效能则是将实际成果与原定的预期成果进行比较,前者适用于一切能将投入和产出量化或货币化的场合,后者则可用于那些收益无法用货币来计量的场合。公共管理的绩效概念包含3方面内容 :

1.公共管理的成本或目标

2.公共部门的产出与效益

3.公共管理成本(或目标)与收益(或后果)的比较

(二)公共服务中的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所谓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是在设定公共服务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对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追踪监测,并作出系统的绩效评估的过程。绩效管理是公共管理者的主要职责。绩效管理过程一般包括3个最基本的功能活动:(1)绩效指标化(Performance measurement)。(2)绩效监控(performance monitoring)。(3)绩效评估(performance evaluation)。

总之,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是由收集绩效信息,确定评估目标、划分评估项目、进行绩效测定,使用评估结果的行为体系,是持续提高管理绩效、不断促进有效管理的过程。2.绩效管理的作用

(1)使公共管理的责任落到实处。

(2)能较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不同要求。

(3)体现了公共管理的结果导向的精神。

(4)满足了评估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双重要求。

从实践的角度看,绩效管理对当代公共管理具有如下意义:

(1)建立了一种诱因机制(incentive mechanism),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2)提供了一种管理工具。

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的选择

常见的,是用反映公共部门绩效的价值取向的“4E”(Economic,Efficiency,Effectiveness,Equity)概念来构建指标体系。

1.经济(Economic)

经济指标要求的是以尽可能低的投入或成本,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

2.效率(Efficiency)

效率简单地可以理解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效率关心的是手段问题,而这种手段经常以货币方式体现。

效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生产效率(Productive efficiency),另一类效率是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指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的不同偏好。3.效能(Effectiveness)

效率作为衡量指标,仅适用于可以量化或货币化的公共产品或服务,而许多公共服务性质上很难界定,更难量化,不能适用于效率指标。在这种情况下,效能便成为衡量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指标。效能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通常以产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加以衡量。

效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现状的改变程度;另一类为行为的改变幅度。4.公平(Equity)

公平作为衡量绩效的指标,它关心的主要问题在于“接受服务的团体或个人都受到公平的待遇吗?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社会照顾了吗?”但公平作为一个绩效评估指标,存在的具体困难是在市场机制中难以界定,在现实中也比较难以测量。在确定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时,还应满足 以下5个要求。

1.客观性。

2.可比性。

3.时效性。

4.易操作性。

5.综合性。

三、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建立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应包括3方面的内容:(1)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包括目标任务的确定,考核指标的计算,分析评估,奖惩措施以及监督工作的实施等方面的内容;(2)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3)把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

(一)政府绩效的测评标准和方法

1.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标准。主要体现在4方面。

(1)数量标准。

(2)质量标准。

(3)时效标准。

(4)费用标准。

2.公共部门绩效的测评方法。主要有4种方式。(1)职能测定法。(2)费用测定法。(3)标准比较法。(4)要素分析法。

(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1.业绩

2.效率

3.效能

对公共部门的效能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核:

(1)行为合理化水平

(2)政府机关效能。

4.管理成本

公共管理成本是指公共部门管理行为所占用和耗费的资源及其程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了维持政府机构运转所产生的费用,二是为了履行其职能所产生的投入,如发展教育、科技等的投入。一般而言,人们所说的公共管理成本指的是第一种含义。

四、公共管理绩效的改进

(一)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因素

1.外部因素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社会因素。

(4)科学技术因素。2.内部因素

(1)组织因素。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组织因素主要有3个。第一,机构设置。第二,职位的设置。第三,管理各环节的衔接。(2)人员因素。

(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困难

1.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将所有绩效都以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据此进行绩效衡量。大多数公共服务的品质好坏很难用客观具体的数据来衡量。

2.功能相同的公共组织有地区性的差异,规模大小的不同,以同样的绩效指标来衡量其绩效并进行比较,并不公平。

3.绩效管理的成效取决于绩效指标的制定是否周全、合理、客观,是否能涵盖该组织的重要绩效。

4.绩效管理的结果有赖于可靠的信息。

5.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利益机制的复杂性,使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利益取向定位和价值取向定位具有更多的争议性和主观性,这种争议和主观性也阻碍着公共部门有效地实施绩效管理。

(三)改进公共部门绩效的策略

具体地说,绩效改革表现在管理实践创新和管理理论创新这两个方面。

1.改进公共部门绩效的实践创新

2.改进绩效的理论创新

近十几年来,管理学研究者在寻找绩效改进方面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并产生了一些新的理 论,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组织修炼和知识联盟这两种理论。

(1)组织修炼论(Organization discipline)

(2)知识联盟论(Knowledge linkage)第二节

公共部门的目标管理

在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中,由于公共部门在投入产出计量上的困难,效率分析法的运用范围相当有限,在更多时候,是运用将成果与目标进行比较的效能分析。因此,在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中,目标设定非常重要。同时,公共部门的组织目标设定后,必须通过对目标的管理才能实现目标。

一、目标管理的涵义

(一)目标管理的涵义

目标管理定义:由参与管理的各方面制定目标,并经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等管理方式,建立各级人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最终以实现组织绩效的一套系统管理方式。

(二)目标管理涵义的变化

可以细分为5个阶段。

1.作为一种管理哲学阶段。

2.作为绩效评估工具的阶段。

3.整合组织与个人目标阶段。

4.重视长期和战略后果阶段。

5.系统改善生产力的阶段。

二、目标管理的过程

(一)设定组织目标

关键要注意如下几点:

1.透彻地分析判断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实力,可调动资源的多寡,组织存在的问题和相对优势所在,从而判断自己有无核心专长。

2.透彻地分析组织外部环境以及构成这些环境的因素的未来变化。3.组织目标一旦设定就成了组织计划工作的前提或依据。

(二)目标的具体化。

1.将组织目标按组织体系层次和部门逐步展

开,直至每一个组织成员。

2.组织体系中的每个层次、每个部门、每个成员均可以根据自己的部门、层次、岗位分工和职责要求,结合初步下达的目标进行思考分析,最终提出自己的目标。

3.组织将自下而上的目标与下达目标比较,分析差异,征询下级意见,再进行修订;然后再下达,下级各方仍可以修正。

(三)目标完成检查和业绩考评。

目标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把目标分解下达后成为组织内每个层次、每个部门和每个单位的工作业绩的衡量标准。因此,目标管理全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根据初期下达的目标对各方工作和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

三、目标管理的实施

(一)实施目标管理的前提

1.组织成员自我管理能力较强。

2.组织具有统一的价值理念。

3.组织高层领导重视。

(二)有效地设定管理目标

1.定性目标向定量方面转化。

2.长期目标的短期化。

3.目标实施的资源配合。

(三)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

目标管理一般分为4个阶段:计划、执行、检查、改进。为了发挥目标管理的潜在优势,防止出现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管理学家韦里奇(1985)归纳出15项指导纲领,作为实施目标管理的指引。(教材P178)

四、目标管理的优缺点和在公共部门应用的局限

(一)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1.目标管理的优点 目标管理的优点至少有5个方面。(1)激励明显。(2)管理有效。(3)任务明确。(4)控制有力。(5)自行管理。

2.目标管理的局限。

(1)容易注重短期目标。

(2)设置目标存在困难。

(3)难以权变。

(二)目标管理在公共部门应用的限制

1.由于公共部门所处的环境比较私部门所处环境要复杂多变,因而目标管理运用范围和程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目标管理存在信任问题,但研究表明,在官僚体制中建立信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3.公共部门的目标往往比较模糊,不易量化,其结果也不容易衡量。

4.目标管理的实施通常以一年或少于一年为周期,这种强调短期目标的管理,容易忽视组织长期目标发展的规划。第七讲

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 学习要点

公共权力的形成与发展

公共权力的概念与性质

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的统一

公共责任的性质与落实

对公共权力监控的概念及监控机制 第一节

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

一、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

(一)公共组织发展及公共权力的形成

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者或公共组织影响其他个体或组织的能力。

(二)公共权力的内涵及其特性 1.公共权力的内涵

(1)公共权力的拥有者是全体社会成员,而行使者是公共管理者;(2)公共管理者获得的权力是由全体社会成员授权赋予的合法权。(3)公共权力的最终作用对象是公共事务。(4)公共权力的目标是谋取公共利益。2.公共权力的特性

公共权力与一般权力相比具有其特性:

(1)社会性。

(2)政治性。

(3)工具性。(4)独立性。(5)多元性。

(三)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的统一

二、公共责任的性质与落实

(一)责任的概念

责任(Responsibility)的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主观责任(Subjective Responsibility)和客观责任(Objective Responsibility)。

客观责任的具体形式有两个方面: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公共责任是指公共组织的管理者所承担的责任。

(二)公共责任的性质

1.公共责任是一种任务。

2.公共责任是一种义务。

3.公共责任是监控与约束的条件。

(三)公共责任的落实

1.公共责任的分配应当清晰明确,而且分配关系是公共责任与公共权力对应,即拥有多大的权力必须相应课以多大的责任。

2.公共责任与公共权力的落实必须通过监控方式实现。

3.落实公共责任必须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

4.公共责任的落实需要兼顾客观责任和主观责任的落实与监控。

第二节 权力的监控

一、对公共权力监控的含义

定义:对公共权力的监控是指包括公共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监控主体,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公共权力运行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控制。1.对公共权力监控的主体是多元化的。

2.监控对象是具有公共权力的所有公共组织或公共管理者。

3.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控。

二、公共权力监控的机制

(一)公共权力监控机制的必要性

对具有公共权力的组织及个人的公共权力行使过程实施有效监控,主要是出于以 下几方面的需要:

1.公共管理者受到自身认识水平的局限,对公共权力的行使过程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外界的监督和纠正。

2.公共管理者也具有“经济人”的特点,在失去权力监督时,他们可能会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损害社会公众利益。

3.对公共权力的监控机制的建立,不仅要考虑监控效率(即降低监控成本,增进监控效果),而且要考虑监控方法的科学化。

4.对监控者必须赋予相应的权力,同时对监控者也要实施监控。

5.监控者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使监控活动更加准确、有效。

(二)公共权力监控的类型和机制

1.公共权力监控的类型

2.公共权力监控的机制

既要有监控又要是有效监控,而且要建立一个有内在联系的、规律性的监控方式,36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监控机制,也有的称为监控体系。

(三)外部与内部监控机制

1.外部监控机制

(1)立法监控

(2)司法监控

(3)政党和社会团体监控 2.内部监控机制

(1)结构监控

(2)纪律监控

(3)法律监控

3.对公共权力监控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公正性原则。

(3)经常性原则。

(4)广泛性原则。

(5)系统性原则。

(四)公共权力的监控方法

1.指导

2.绩效考核

3.工作汇报

4.预算与审计 5.6.7.8.审核与批准

视察与调查 质询

受理申诉和控告

三、正确处理对公共权力监控中的问题

(一)公共权力监控中存在的问题

1.对被监控者实施监控的问题(1)专业知识与信息不对称。(2)专职地位的优势。(3)人事制度的保护性质。(4)被监控者设法逃避监控。2.对监控者实施监控的问题(1)监控者内在动力不足。

(2)对监控者的公共权力的监控与约束。(3)监控者之间的协调。3.政治指导的监控手段缺乏

4.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分割问题 5.公共权力的监控成本问题

公共管理的范围庞大,公共部门雇佣了大量的人员,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每天花费大量的经费,这使得监督变得十分困难。

(二)正确处理监控中的问题

1.建立监控机构

2.完善监控机制

3提高监控机构绩效

4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1)社会公众参与监督(2)舆论监督

第八讲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 学习要点: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权

政府与市场的区别

改善我国政府与企业的措施

构建我国新型的政府与社会关系

政府再造的含义

西方国家政府再造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 第一节

政府的性质与作用

一、政府的含义与性质

所谓政府,是指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达意志、发布命 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同时,政府也可以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政府”概念在不同层次上使用时其涵义很不相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指制定规则、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机构,这是最广义的政府,也可以称为“超弱意义的政府”。

2.指治理国家或社区的政治机构,这可以称为“次弱意义的政府”。

3.泛指一切国家政权机关。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一切公共机关,这是广义的政府。

4.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机关。如我国宪法中的“人民政府”就是各级行政机关。这是狭义的政府。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主体通常指狭义的政府。作为公共管理主体,我国政府具体包括以下组织与人员:

中央与地方行政机关:

行政首长:

政府普通公务员:

二、政府的职能与职权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机关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与功能,包括政府应该管什么、怎样管的问题。

政府职权是指某一职位依法具有的权力,这一权力是由法律所规定的,与一定职位相联系。

三、政府职能的有限性

一是能力限度,二是效率限度,三是合法限度。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政府与市场的区别

(一)运行目的

政府运行的目的主要是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如法律、规则、制度、福利、安全等)。

市场运行的基础是交换,市场中的交换与其他社会生活中的交换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配置资源的有效途径。

(二)运行方式及特点

政府的运行方式,主要是通过财政税收政策、货币政策、技术贸易政策等来调控市场运行,通过各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来规范、约束各个市场主体及其行为。政府行为一般具有公共性、普遍性、强制性和非盈利性等特征。市场的运行方式及特点为:市场行为包括市场主体者(独立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和市场机制,市场行为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的。市场信息传输效率高、适应性强、行为简便、组织容易革新,遵循平等基础上充分竞争的行为准则。

(三)运行的结果

政府运行的结果可能是资源的有效配置,或者是资源的浪费;市场运行的结果也有两种情况:资源得以有效配置;损害了社会整体利益并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

(四)担负的职能

政府的最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政府在市场方面的职能主要包括:

1.为市场交换界定产权,并为其确定交易规则,为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创造条件。

2.政府应该具有监督约束经济主体的功能。

3.政府应该具有维护社会正义的功能。

4.政府应该具有宏观调控的功能。

市场行为是指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通过价格的变动和供求的变化,自发配置资源的过程,市场担负的职能有:

1.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满足人们私人物品需要。

2.传递生产者、消费者所需的价格信息,以减少当事人行为决策时的不确定性,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

3.微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4.参与部分公共物品与服务的提供。

二、政府与市场的联系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有大量事实证明,市场和政府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并不是只能作非此即彼的选择,两者的组合存在着如下4种情况:

1.市场有效,政府也有效,但是两者的结果和目标不同。

2.市场有效,政府失灵。

3.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4.市场失灵,政府无效。

三、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时,容易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种是政府“全能”、市场无用论。

另一种是政府“无为而治”、市场万能论。

四、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措施

(一)重视发挥市场的功能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过几百年发展,才逐渐形成的复杂的制度安排。

判断任何一种制度的优劣主要有两个标准,即是否较好地解决了信息问题与激励问题。与计划经济体制比较,市场经济在信息传输上主要采取横向传输方式。从激励机制看,市场是刺激竞争和优胜劣汰规律起作用的场所,经济当事人有追求福利最大化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就为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提供了足够的内在动力。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应充分认识和发挥市场的功能,真正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二)正确认识市场失灵

(三)减少政府失灵

1.货币主义认为,减少政府失灵的方法是取消政府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干预。

2.合理预期学派认为,解决政府失灵的唯一有效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即政府不干预私人经济活动,一切让市场经济自发调节。

3.公共选择学派认为,为了有效地控制政府官僚阶层的蔓延,促使政府的行为真正有利于市场和公民社会,最重要的方法是全面地重新创造市场。

4.斯蒂格利茨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必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把握好干预的力度以及要采取适当的形式。从我国的现实出发,规范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措施:

1.尽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2.解决市场分割问题。

3.主动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

第三节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通过满足社会需要获取利益,实行自主经 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关系,是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的关键。

一、政府与企业的差别

政府与企业分别提供个人消费的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企业主要关心经济利润,而政府主要考虑社会效益。两者的差异:

(一)组织性质

政府成立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它运行的基础是合法的公共管理权力,其权力具有垄断性,权力的行使具有强制性。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组织生产、配置资源的基本经济单位,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其行为具有独立自主性,自负盈亏性,市场导向性等特征。

(二)运行的目的

政府管理的目的是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而一般的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服务,达到营利的目的。

(三)管理的限制因素

从管理的限制因素来看,政府的运行过程受到法律的限制,政府严格地在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范围内运行。对于企业管理,法律在其活动中仅仅是一种外部制约因素,服从法律规则并不是企业的原始动力,其主要运行是在利益轨道上进行的。

(四)物质基础

政府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源于税收,有时候也来源于发行债券,其耗费的资源也是公共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经费预算不能任意由公共管理人员支配,而必须公开化,接受纳税人的监督。在企业管理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源于企业投资的回报,来源于企业所获取的利润,管理中的耗费属于企业的“内部事务”,其他人无权干涉。

(五)管理人员

政府主要管理人员是选举或任命产生的,选拔政府管理人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他的政治才干和政治倾向性,由专门的部门或机构相对独立地加以考核评估。在企业管理中,管理人员一般根据他的能力聘用,由于“职业生存”的威胁,所以,企业管理人员往往办事会有更高的效率。

(六)绩效评估

政府管理的绩效评估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

管理的绩效评估则强调经济效益。

(七)擅长的任务

政府擅长:政策实施,保证公平,防止歧视和剥削,保证服务事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社会凝聚力。

企业擅长:执行复杂的任务,模仿其他组织的成功做法,提供需要迅速适应变化的服务产品,提供纷繁复杂的服务,提供时尚的服务。

二、政府与企业的联系

纵观国内外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这些模式之间的区别主要在政府对企业的管理程度不同,政府与企业的联系不同:

(一)政府规制型——美英模式

这种模式以美国和英国为主要代表,主要特点:

1.充分鼓励自由竞争

2.主要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控市场

3.不制定政府经济计划和系统的产业政策

4.对企业依法实行必要而严格的管制

(二)政府引导型——欧洲模式

以德国和法国为主要代表,基本特点:

1.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

2.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

3.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并重

(三)政府主导型——东亚模式

以日本、韩国、新加坡为代表,基本特点:

1.政府用严厉的规制来迫使企业遵守市场规则

2.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的行为

3.利用计划和产业政策来引导企业按指定方向发展

4.通过行政指导来说服企业服从政府的意图

三、我国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不清、“所有者缺位”,使国有企业既不独立,又不受制约

(二)以产值为核心的“政府承包责任制”强化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

(三)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艰难处境,加重了它对政府的依赖

(四)传统的企业人事制度,是政企不分的脐带

(五)片面的政企分开论,使政府放松了对企业的监督

四、改善我国政企关系的措施

(一)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内外约束机制

(二)加强对国有企业经理的管理

(三)重塑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

(四)政府为国有企业解困创造良好的制度、市场环境

第四节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是指一个特定的民族国家范围内除国家机构、制度外的个人、群体以及它们之间联系的总和。

一、政府与社会的联系

1.制度供给的视角

2.市民社会的视角

3.政治合法性的视角

二、政府与社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在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时,理论与实践上存在两种偏颇,一种是过分夸大政府的作用,一种是过分夸大社会的作用。

(一)政府与社会关系中缺失社会带来的问题

1.社会自主性缺失,可能造成社会的虚弱及社会对政府的依赖,从而使社会最终失去其自身发展的动力。

2.那些不同于政府的个人目标受到强力的压制而不能实现,最终将造成个人、社会对政府的疏远与冷漠,甚至引发社会对政府的反抗。

3.体制外的活动导致政府与社会的离异,政府所能控制的社会资源也因此而越来越多地流失。

4.导致社会对自身发展的冷漠。因为社会对政府的目标没有兴趣,又没有可能满足自身目标,人们就对未来失去信心。

(二)政府与社会关系中政府权威不足带来的问题

1.过多否定了作为一种强制力的国家政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呈现出一种愈益明显的分散化的倾向。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国家作为社会管理的强制性机构的一面却依然有其继续存在的必要性,市场原则也不可能完全取代非市场原则。过分强调社会自治,会助长分裂主义倾向和妨碍了经济的发展。

三、改善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措施

(一)明确良好政社关系的发展目标。

良好政社关系的发展目标是政府与社会关系达到良性互动,“小政府、大社会”模 式能保证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小政府、大社会”的基本含义是: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政府机构,扩大社会自治功能,即在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政府机构、规范政府行为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自身的作用,把原来由政府包办的大量社会事务交还给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

(二)按“小政府”的客观要求改革政府。

1.转变政府职能

2.改革政府机构:

3.规范政府行为

(三)按“大社会”的内在要求改革社会。

1.提高社会自治能力

2.培育社会中介组织

3.建立社会对政府的监督制约机制

4.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节

政府再造

一、政府再造的含义

“政府再造”就是通过“政府再造工程”去重塑社会,以引导、管制及控制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再造不只是注意政府在量方面的成长,而更注意的是质方面的改变。它涉及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民、政府与企业诸多关系的调整;涉及政府治理的观念、结构、方式和方法的变革;既涉及政府内部组织、运作程序的调整,更涉及政府外部关系的变革。

二、西方国家的政府再造模式

西方国家的“政府再造”具有如下特征:

1、与行政环境变化相适应。

2.着重于政府如何运作。

3.广泛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

4.基于美国各级政府尤其是州与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

5.重新探索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西方国家政府再造采取的管理方法是: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依托 各类社会组织来克服政府垄断经营的弊端,运用合同承包、绩效测评、目标管理等方法进行管理。

政府再造要求政府着力培育独立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包括发挥公营部门、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三、西方国家“政府再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政府再造”一方面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特定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下的产物,一方 面又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的一般规律。

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政府再造” 理论,要求政府必须高效、精干、廉价。我国如引入市场化管理方法,既应抛弃西方国家的混淆公私经营部门的差别、完全实行私有化等错误做法,又应借鉴其成功之处,推进我国政府改革。我国政府公务人员同样需要企业家般的创造精神,需要结合国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管理方法。这需要政府创建一个良好的法律与制度环境,以解决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我国政府的再造模式

(一)从效率行政到民主行政。

(二)从控制导向的管理到服务导向的管理。

(三)从只强调发挥政府的作用到强调发挥政府、市场共同作用。

(四)从国家的单独治理到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

(五)从政企不分、政府管制到政企分开、放松管制。

(六)从中央集中权力到适度的地方分权。

(七)从官僚组织到适应型组织。

(八)从人治到法治。我国政府要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政府必须服从法律,接受法律的约束和控制,并使公民的各项权利得到保障。第九讲

公共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 学习要点:

非营利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机制。

正确处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概述

一非营利组织的含义

非营利组织是有别于政府组织(第一部门)、营利组织(第二部门)的各种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总称,它提供部分公共物品与服务,强调个人奉献、成员互益等价值观念,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等重要特征。非营利组织是为满足公众需要而不是为了积聚私人财富而成立的组织,这是它能成为公共管理主体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社会团体是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主要包括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基金会、联谊会、促进会、商会等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是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 43

办的、从事公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非营利民间组织,主要包括各种民办的学校、医院、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社区服务中心(站)、职业培训(介绍)中心、研究所(院)、文化馆(所)、体育馆等。

二、非营利组织产生发展的原因

社会原因

经济原因

特定的时代背景

三、非营利组织的特点

①组织性,指有正式的组织机构,有成文的章程、制度,有固定的工作人员等;

②民间性,又称非政府性,指不是政府及其附属机构,也不隶属于政府或受其支配;

③非营利性,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进行分红或利润分配; ④自治性,指有独立的决策与行使能力,能够进行自我管理;

⑤志愿性,指成员的参加特别是资源的集中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愿和志愿性的,组织活动中有一定比例的志愿者参加;

⑥非政治性,指不是政党组织,不参加竞选等政治活动;

⑦非宗教性,指不是宗教组织,不开展传教、礼拜等宗教活动。

四、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差异

(一)运行基础

政府运行的基础是拥有合法强制力的公共管理权力和纳税人所交的税收。

非营利组织的运行基础是它存在的合法性、它与其他社会组织关系的平等性。

(二)行为特征

政府行为一般具有公共性、普遍性、强制性和非营利性等基本特征。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具有7个基本特征,即组织性、民间性、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与政府的行为特征比较,它也具有公共性与非营利性,但不具有普遍性与强制性。

(三)交易模式

交易模式是指买卖双方的交换关系。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都具有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的职能,但它们作为公共服务与产品的提供者,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是不同的。

(四)税法规制

税法规制是指通过税收政策及税收法规,来对规制部门的活动进行调节,它包括积极诱导和消极压抑两个方面。

从理论和原则上讲,政府不仅不能从事经营活动,更不能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所以政府部门一律免缴税收。

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收入、拨款收入一般都享受到税收优惠,甚至未被纳入征税范围。对于存在营利性收入的非营利组织,即视同于一般的企业来进行征税。

(五)管理职能

政府有4种基本职能,即政治统治职能、社会服务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平衡职能。

非营利组织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可以克服政府垄断机制的内在局限性,同时它又具有许多独特的社会职能与政治职能,如社会沟通职能,社会裁断职能,社会调节职能,社会协调、代理职能,社会文明倡导职能,政府合法性的资源供给者职能,政府权力的监督者职能,民主价值观的培育者职能。

(六)管理方法

强制性公共管理方法、诱导性公共管理方法、管理责任制、参与式管理方法是几种常用的公共管理方法。

政府主要使用强制性管理方法、管理责任制方法,辅之以诱导管理方法、参与管理方法,而非营利组织则主要运用诱导管理方法、参与管理方法,辅之以管理责任方法,至于强制性管理方法。

五、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组织的联系

1.政府从非营利组织输入信息。

2.非营利组织从政府输入信息。

3.政府以公平仲裁者的立场、态度和方法来化解、处理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矛盾,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基本的社会秩序,并以此实现各社会团体的有益互动。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既有密切联系的一面,也有彼此存在矛盾的时候:政府管理过强、力度过大,对非营利组织结社自由是一种限制;而放任不管,管理过轻,则容易造成非营利组织对政府、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消极侵害。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与局限

有人把国外非营利组织的作用概括为聚、立、推3个方面。

一、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社会作用

(一)社会服务功能

(二)社会沟通功能

(三)社会评价、裁断功能

(四)社会调节功能

(五)社会协调、代理功能

(六)倡导社会文明职能

非营利组织发挥社会作用的主要途径有两类,即传统途径与现代途径。

二、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政治作用

(一)政府合法性的资源供给者

(二)政府权力的监督者

(三)民主价值观的培育者

(四)公民参政素质的促进者

三、非营利组织在中国转型时期所拥有的独特功能

(一)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二)培育和规范市场。

(三)推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四)形成自律性的社会秩序。

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局限性

目前,非营利组织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但它的深入发展,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如下。

(一)志愿组织的非志愿性:这主要表现在非营利活动所需的开支与非营利组织能募集到的资源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缺口,慈善不足。

(二)独立组织的非独立性:非营利组织理论上应该是独立于企业和政府之外的,但现实的发展中,三者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一部分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活动没有什么区别。

(三)政府职能的虚假转移:非营利组织的兴起表面上看是政府职能转移的过程,但事实上,这并不能完全说明政府职能就完成了转移。

(四)受到责任和腐败问题的困扰:非营利组织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公益事业,然而随着组织的发展,其结构和人员往往朝官僚化方向发展,最终导致组织的公益目标被置换成争取资金、为了组织自身的利益。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的组织与管理

一、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制度及其法律地位

目前世界各国非营利组织成立制度,主要有许可批准制度、登记备案制度和登报声明制度3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的成立程序采取前两种方式,并取得独立的法人地位。我国采取的是许可批准制。

二、非营利组织的经费来源制度

据1992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等资料,国外非营利部门的资金来源有3个基本渠道:私人付费、公共部门、民间慈善捐赠。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的非营利筹资模式是私人付费主导型,即私人付费是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次是公共部门支持,最后是民间捐赠。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统包。这是因为传统的许多非营利组织都是由国家兴办组建的,财政统包了它们事业经费的供给。另外,由于人们认为非营利组织的活动是非产业化的,只有依靠国家财政来供养。

三、非营利组织的组织制度

非营利组织管理如同企业管理、政府管理,需要科学的组织制度。一般地,西方国家非营利部门的组织形式采取会员制,其成员来自于不同工作岗位,他们根据自愿原则、承认共同宗旨、以会员名义集合而成松散的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方式一般实行民主议事制度,实行理事会决策体制。

四、非营利组织的设计与分工制度

(一)非营利组织设计与分工的部门化。

一般地,非营利组织的组织设计与分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依据组织功能分工来设置部门机构,通常设置财务部、人事部、计划部、推广公关部、募款部和业务执行部等。第二种是按服务对象或服务内容来设置部门机构,例如根据服务对象可分为儿童福利部、青少年福利部、老年人福利部、残疾人福利部等。

(二)非营利组织设计与分工的层级化。

非营利组织的层级设计通常需要在最严密管制的正式组织与松散协调的非正式组 织间权衡取舍。

非营利组织通常包括以下3个阶层。决策阶层;协调阶层;技术阶层。

五、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价制度

国外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通常借助如下指标要素来测量非营利组织的绩效: 效益(B)、效果(OC)、产出(O)、投人(I)和成本(C),它们分别代表着 非营利组织的货币成果、非货币成果、非货币过程、非货币投入和货币投入。第四节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

一、世界上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概况

1.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一个庞大的非营利组织。

2.非营利组织在不同国家间的发展不平衡。

3.在非营利组织的就业人口中,包含大量的志愿者。4.在非营利组织中,各个不同领域的发

展是不平衡的。

5.从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来看,占比重最大的是服务收费(49%),其次为来 自政府的各种资助(40%),最低的是各种慈善所得(11%)。

二、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由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而 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民政部统计,2001年,我国已登记注册的县以上社会团体达 12.9万家,民办非企业单位达8.2万家。

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社不分。

2.经费不足。

3.能力不足。

4.法制的缺陷。

5.政策实施中的不足。

三、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措施

(一)鼓励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间的合作关系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培育非营利组织发展

(三)政府制定扶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

(四)非营利组织积极加强自身的建设 第五节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

一、非营利组织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趋势

(一)努力提高知名度

(二)明确法律地位

(三)密切与政府的合作

(四)大力倡导慈善捐助

(五)提高公众的信任度

(六)实施专业化发展战略

(七)非营利组织的全球化

二、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展望

尽管目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利因素,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现实中存在着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积极因素。

1.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凡事都依赖政府的观念已经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通过互助和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础。

2.多元化趋势使政府不再是人们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公共事务领域的惟一主宰,基层政权选举为代表的政治民主化正在稳步推进,这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壮大。

3.公民的社会参与热情越来越高涨,公众参与机制逐步发展和健全起来。

4.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在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面前,能力正在逐步提高。

5.我国政府正在建立非营利组织登记管理方面的法制规范体系。

第十讲

公共物品管理

学习要点:

公共物品的含义、特性、类型

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

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

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条件

混合物品的特点、供给

官僚主义与公共物品的供给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两种方式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类型

一、公共物品的含义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相对那些可以划分为企业或个人消费单元的基本生活或生产资料等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而言的共享性物质产品和服务项目。

萨缪尔森的定义:纯粹的公共物品指的是这样的物品或劳动,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他还用数学公式对纯粹的私人产品和纯粹的公共物品加以严格的区别:(1)私人产品

即某一商品的总量(X)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量的总和,这也就是说私人产品是能够在消费者之间分割的。(2)公共物品

即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他个人消费所支配的公共物品数量实际上是该公共物品的总量(X),这也就是说公共物品在消费者之间是不能分割的。

二、公共物品的特性

(一)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效用的不可分割(Non-divisibility),指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二)消费的非竞争性。

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是指某一个人或厂商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厂商对其的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厂商享用该种公共物品的数量或质量。

(三)技术的非排他性。

技术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是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三、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

图10-1 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注:用教材上的图10-1)

四、公共物品的类型

根据以上步骤的识别,我们大致可以区分出以下四种不同类型的物品:(1)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纯公共物品;(2)同时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纯私人物品;(3)具有 48

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公共资源;(4)具有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这四种物品的具体例子

可见图10-3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ppt.Convertor 篇4

一、骆驼山透水事故

5月21日,国务院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骆驼山煤矿“3.1”特别重大透水事故调查组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召开全体会议。

会议指出,经初步调查分析,骆驼山煤矿建设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违章行为,该矿井下施工的16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措施不落实,在掘进施工打炮眼时导出奥陶系灰岩地下水,淹没井下巷道和硐室;出现透水征兆后现场撤离不及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主要表现在:

一是该矿地质勘探资料与实际水文地质情况有差异,对奥灰水防治工作认识和措施不到位。该矿地质资料显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思想麻痹大意,尤其是该矿2007年12月轨道大巷发生奥灰水涌水淹井后,未引起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奥灰水防治措施。

二是矿井建设施工中的探放水措施不落实,没有严格执行先探后掘、有疑必探的规定,发生事故的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没有制定探放水方案,在实际施工中没有配备探放水设备,掘进过程中没有采取超前探放水措施。

三是没有严格执行煤矿企业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带班下井的规定,应急处置工作不果断、不及时。掘进工作面施工过程中,在出现炮眼喷水、工作面片邦、附近巷道底鼓等透水征兆约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未立即采取断电、撤人措施,继续进行抽排水作业,最终酿成特别重大事故。

所有这些,都充分暴露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不严格、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和抢工期、赶进度等突出问题。

与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号井工矿“3·25”透水事故比较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

关于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3·1”特别重大透水事故的通报

安监总煤监〔2010〕39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2010年3月1日7时20分左右,神华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在基建巷道施工中发生透水事故。当班井下共有作业人员77名,经抢救有46人相继升井(其中1 骆驼山煤矿属新建矿井,由神华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吨/年。该矿于2006年5月开工建设,施工承建单位有中煤能源集团五公司、陕西煤建公司和河南郑州煤建公司3支队伍,由辽宁诚信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监理。这次透水事故,从初步了解的情况看,透水点在16号煤层回风巷掘进工作面,该事故暴露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等诸多问题。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切实提高矿井水害防御能力。各煤矿企业要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28号),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凡存在奥灰岩岩溶水威胁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必须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加强水文地质基础工作,组织制定专项的探放水设计并严格实施。

二、高度重视在建煤矿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三、认真做好矿井水害应急救援工作。

四、继续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二、王家岭透水事故

3月28日13时40分左右,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煤矿碟子沟项目部发生特别重大透水

事故。当班井下261人,108人安全升井,另有153人被困井下。经过3000多抢险救援人员八昼夜的抢救,115名工人被成功救出。

截止到4月25日11时15分,找到最后1名遇难者遗体,事故共造成38人死亡。王家岭透水事故九责任人被批捕

5月18日,山西乡宁县检察院对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中,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九名工程技术人员做出批准逮捕的决定。

物探人员王益在3月24日、25日的探测时,已经从探测数据发现掘进前方异常。但他没有和技术负责人商量,仅根据个人经验作出“在探测区域内可以正常掘进”的探测成果表。

收到探测成果表后,矿区指挥部工程部部长贾剑勇、地质工程师吴东红没有进行细致分析,随后作出了可以正常掘进的“水害预报”。

随后,项目部地质技术员邹达山和监理部驻矿总监代表葛廷福收到“水害预报”,没有对异常点钻探验证。

3月28日10时30分许,回风巷工人发现渗水,正在井下检查工作的项目部生产副经理曹奎兴等人前往渗水点查看后,让工人注意关注水情。11时10分许,接到报告的项目部技术副经理、防治水领导组副组长张军伟下井检查后下令停止掘进,改为支护作业。11时40分许,曹奎兴升井后将渗水情况向项目部经理、防治水领导组组长姜世杰进行汇报,姜世杰也接到电话反映井下渗水,姜世杰指示等张军伟实际调查后再作决定。12时左右,张军伟升井。

这时,姜世杰、曹奎兴、张军伟以及项目部安监站站长常世坤都得知井下渗水,也知道3月24日、25日物探结果显示20101回风巷掘进前方异常。但上述透水征兆都未引起他们的重视,未采取果断措施停工撤人,进行钻探验证。13时12分许,透水事故发生。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说,王家岭矿建设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违章行为,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

国务院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调查组4月13日上午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上,骆琳说,经初步调查分析,王家岭矿建设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违章行为,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

一是水文地质资料未查清,没有严格执行先探后掘、有疑必探的规定,井田内老窑积水情况未查清,就进行回采工作面巷道施工,没有按要求配备探放水钻机,未采取打钻探水措施;

二是劳动组织管理混乱,为了抢工期、赶进度,井下安排15个掘进面同时作业,当班作业人员过度集中,且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不落实;

三是现场管理不到位,单纯追究产值、速度,忽视安全生产;

四是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后,没有按照规定采取停止作业、立即撤人等果断有效措施;

五是隐患排查治理不力,特别是今年3月份以来20101工作面回风巷多次发现巷道积水、顶板淋水,但一直未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六是施工组织不合理,违反施工组织程序,在矿井一、二期工程没有全面完成、主要排水系统没有建成的情况下,就强行施工三期工程;

七是安全培训不到位,未对职工进行全员安全培训,新到职工未培训就安排上岗作业,部分特殊工种无证上岗。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华晋焦煤 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的通报

安监总明电〔2010〕13号

位于山西省境内的王家岭矿是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与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合资组建的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发的基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年,于2006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10年10月建成投产,由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第一建设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事故发生在该矿20101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头,初步分析是掘进过程中导通老空区而引发透水事故。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该矿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违章行为,未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8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措施不落实;劳动组织管理混乱,为了赶工期、赶进度,当班安排14个掘进队同时作业,作业人员过度集中,且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不落实;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后,没有按照规定及时撤人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隐患排查治理不力,特别是今年3月份以来20101工作面回风巷多次发现巷道积水,但一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这起事故是今年以来发生在国有大矿的第二起严重透水事故,也是发生在基建矿井的又一起严重透水事故,再次暴露出部分在建矿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等突出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立即组织开展在建项目和矿井水害隐患排查专项行动

三、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矿井防治水措施

四、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基建矿井防治水安全管理措施

要加强对基建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管理,坚决做到“五落实”:一是落实建设单位安全责任。建设单位要全面负起安全管理职责,对项目施工相关单位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对防范水害等重大灾害负总责,对施工安全进行严格监督。二是落实施工单位安全责任。施工单位要切实承担起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和落实各项防治水的规章制度,严格现场安全管理。三是落实监理单位安全责任。监理单位要强化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责任,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对存在水害等安全隐患的,必须要求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并向建设单位通报。四是落实安全生产投入,保证安全设施做到“三同时”,落实灾害的超前防治。五是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做到隐患及时发现、及时得到治理。

五、中央企业、国有大矿要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六、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二〇一〇年三月三十日

三、沙吉海冒顶事故

3月28日已经死亡一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建设项目安全大检查的紧急通知

安监总明电〔2010〕14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近期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批示精神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立即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安委明电〔2010〕1号,以下简称《通知》)工作部署,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建设项目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决定立即在全国开展煤矿建设项目安全大检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二〇一〇年四月六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通知 发改能源[2010]709号

今年以来,部分地区煤矿建设项目接连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产生严重社会影响。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建设行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管理,遏制煤矿建设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提高基建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促进基建项目顺利建成投产,保障能源供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确保煤矿建设安全的重要意义

安全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理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煤矿建设安全直接关系从业人员生命,关系矿区和谐稳定,关系煤矿顺利投产和煤炭长期稳定供应。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矿区、保障能源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确保煤矿建设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和“严字当头、科学规范、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全面加强各类煤矿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资源整合等项目)安全管理。

二、严格落实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煤矿建设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加强煤矿建设安全的领导和监督。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监管监察职责,加强协调配合,深入矿山,不留死角,做好煤矿建设项目日常监管和监察执法工作。

项目建设单位必须落实法定代表人建设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其上级集团公司承担建设安全领导责任。项目建设单位要全面负起安全管理职责,对项目施工相关单位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对防范瓦斯、水害等重大灾害负总责,建立健全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要求,组织项目施工准备和施工管理。

项目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对其设计负责。

项目施工单位对煤矿建设施工负建设安全主体责任。施工单位要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单位必须取得国家颁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并严格按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承建相应规模的煤矿建设项目,严禁超资质能力施工。煤矿施工等资质须经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认定合格。严禁转包工程和挂靠施工资质。

项目监理单位对煤矿安全施工承担监理责任。监理单位要强化责任意识,严格审查施工组织中安全技术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和规定,对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立即进行整改。

三、严格履行煤矿项目建设程序

煤矿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06〕1039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煤炭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2605号)等有关规定。所有新建项目、改扩建项目、生产能力提高一个标准设计档次(不含一个标准设计档次)以上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项目和净增生产能力60万吨/年及以上的资源整合(兼并重组)项目,必须履行项目核准、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程序。省级有关部门在规定权限内作出的项目核准、初步设计审查批准文件须抄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越权核准煤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煤矿项目开工标准,未经项目核准、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项目,不得以任何名义进行井筒开挖和剥离土(岩)开挖等主体工程施工。煤矿初步设计审查时,应对煤矿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主要系统能力进行审核,不得预留富余能力,严禁批小建大。对于未经核准擅自开工以及越权违规核准的煤矿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受理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不得进行项目竣工验收,不得发放有关证照。对于批小建大的项目,新增的生产能力不予认可,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项目核准的建设规模发放有关证照。上述违规建设项目,一经发现,应立即责令停止建设,并按有关规定追究项目建设单位和违规核准部门有关人员的责任。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煤矿项目投产后5年内,不得通过能力核定提高生产能力。生产煤矿通过能力核定提高生产能力后5年内,也不得再次通过能力核定提高生产能力。

矿井标准设计档次分别是:6、9、15、21、30、45、60、90、120、150、180、240、300万吨/年,300万吨/年以上每增加100万吨/年按一个标准设计档次计算。露天矿每增加100万吨/年按一个标准设计档次计算。

四、扎实做好煤矿建设项目基础工作

煤矿项目建设应达到规定的勘查程度。煤田地质勘查单位要按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

范》、《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等要求,做好项目地质勘查工作,确保提供的井田范围内构造断层、瓦斯参数、煤层顶底板含(隔)水层、老窑、小煤矿分布和开采情况等资料不低于勘查程度要求,并对勘查成果负责。地质报告要经有关机构评审、备案。

设计单位要按照《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标准,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不得承担与资质等级不符的设计编制任务,也不得承担未按规定查明瓦斯、水文、地质等安全开采条件的煤矿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编制任务。

开采煤岩层范围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矿区,以及井田内开采煤层瓦斯压力等单项突出危险性指标超标的,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可能揭露的平均厚度在0.3米以上的所有煤层进行突出性危险评估。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估要由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等技术咨询机构,或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估,评估报告结论要适用全矿井开采范围。

五、切实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管理

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招标投标法和项目核准文件等要求,做好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的招投标工作,不得随意肢解工程。项目招标确需划分标段的,要以有利于施工安全为前提,严格控制单项工程(或同类专业工程)施工单位数量。矿井一期(从井筒开挖到井底车场施工前)工程施工单位原则上不超过2家;二期(从施工井底车场开始到进入采区施工前)、三期(从施工采区车场开始到整个采区巷道施工)工程施工单位原则上不超过3家。高瓦斯、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有突水危险或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复杂及以上的矿井,施工单位应具有国家特级施工资质,并具有同类项目的施工业绩。

建设单位不得对未经核准、未经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批准的煤矿项目组织施工和监理招标;施工和监理单位不得承接未经核准、未经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批准的煤矿项目。

六、科学编制煤矿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煤矿建设项目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由建设单位(或项目总承包单位)负责组织编制,并经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会审后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的矿井一期、二期、三期工程施工时间,应科学合理,满足施工安全要求。

煤矿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瓦斯、煤层自燃、煤尘爆炸危险等级、水文地质类型等发生变化,原设计的开拓方式、开采工艺以及提升、运输、通风等主要生产系统、首采区及首采工作面布置等需要变更的,或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存在重大缺陷,影响安全施工,需要修改设计的,应立即停止施工,对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进行修改,报原批准部门重新审查。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经审查同意,并对施工组织设计修改完善后,方可恢复施工,不得先施工后报批、边施工边修改。其中,涉及项目核准文件所规定的建设规模、重大技术方案、总投资等有关内容调整的,应事先以书面形式向原核准部门报告,经原核准部门同意后,重新履行煤矿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报批程序。

七、合理安排煤矿建设项目施工顺序

煤矿建设项目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有序推进工程进度,完善有关安全设施。项目进入二期工程前,必须安装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高瓦斯、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有突水危险或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复杂及以上的矿井进入二期工程前,其他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必须按设计建成双回路供电;高瓦斯、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进入二期工程前,必须形成由地面主要通风机供风的全风压通风系统;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揭露突出煤层前,必须建成瓦斯抽采系统并投入运行,同时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综合防突措施;高瓦斯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必须形成瓦斯抽采系统;有突水危险或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复杂及以上的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必须形成永久排水系统。

建设单位不得随意压减工期,不得盲目赶超进度,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结束时间比施工组织设计原计划时间提前超过3个月的,应作为建设期间重大事项,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八、切实强化煤矿建设项目施工管理

建设单位要对煤矿建设项目统一指挥协调,保持信息畅通,建立健全安全、技术、工程

管理机构,配齐瓦斯抽采和各类探放水等设备,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对建设项目施工的监督管理。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和《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8号)等有关规定规范施工,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建设单位报告。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制定应急安全防范措施,提出修改设计并按规定重新报批。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做好对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特别是新上岗人员的岗前培训,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监理单位应按监理合同约定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等有关规定,配备与建设项目监理工作相适应的足够数量的监理工程师及其他监理人员,定期巡视检查工程施工情况,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或问题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及时撤人,并报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把检查、整改、复查、报告等情况记载在监理日志、监理月报中。

设计单位要派施工代表常驻施工现场,加强与施工和建设单位沟通交流,及时解决设计问题。

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定期深入施工现场,对项目施工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九、建立健全煤矿建设项目应急管理机制

煤矿项目建设和施工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完善应急预案,按规定建立矿山救援队伍或与具备救援能力的矿山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装备和设施,定期实施演练,确保作业和施救人员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具备应急处置能力。

十、全面开展煤矿建设项目大检查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日

近年来煤矿基建较大、重大事故频发 2009年1月6日,江西新余市分宜县萍乡矿业集团宜萍煤业公司中鼎矿建公司发生一起顶板事故,带出大量瓦斯,造成6人死亡。

2009年4月18日,国投新集能源股份公司板集基建煤矿井筒发生突水涌砂事故,矿井被淹,1人死亡。

2009年5月16日,山西同煤集团麻家梁煤矿,在主立井施工中发生炮烟中毒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6人受伤。

2009年5月30日10时55分,松藻煤电公司同华煤矿观音桥三区安稳斜井掘进工作面过煤门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0人死亡,77人受伤,其中12人伤情较重。

2009年6月17日至18日,国家煤矿安监局在兰州市召开煤矿建设安全工作座谈会,深刻剖析上半年煤矿建设事故典型案例,认真分析煤矿建设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进一步落实建设、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安全责任的措施和办法,制定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工作的通知》。

2009年8月24日,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山西星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为改扩建矿井(正在施工两个井筒),在建的回风立井揭露煤层后,停工时间较长,导致瓦斯积聚,井口切割钢筋时产生明火,引起瓦斯爆炸。

一、阻碍煤矿施工企业安全发展的主要因素

煤矿建设企业,由于其历史原因、行业特点和自身因素,受到工程项目分散、区域跨度大、施工周期短、队伍搬迁频繁、设备及设施布置简易、临时性强等条件的约束,加之煤矿五大自然灾害的存在,给安全生产埋下了诸多的事故隐患,导致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大、事故控制效果不明显,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1、历史原因分析

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有煤矿建设企业一直在国家宏观控制下平稳运行,施工任务较为饱满,在增加就业、上缴税收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成效显著。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大量的私人矿建队伍如雨后春笋,飞速发展,给国有煤矿建设企业增加了竞争力和危机感。国有煤矿建设企业规范化的运行体制,在承担繁重的社会职能情况下,与轻装上阵的私人矿建队伍竞争,失去了竞争优势。

业主大幅压低造价、缩减工期、降低利润空间,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盲目招揽工程,加大了生产施工设备、设施的投入,相对降低了必须的安全投入,减少职工的收入和福利待遇,导致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特种作业和熟练工种人员大量流失,造成施工力量相对薄弱,满足不了现场安全生产要求,为此,企业不得不降低招工门槛,队伍整体素质下降,职工岗位操作不规范、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差,导致事故频发。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煤炭需求,逐利的特性使得一些矿井可能会在没有对地质结构条件进行充分研究论证的情况下,仓促上马,施工过程中不顾客观规律盲目追求工期、赶进度。

2、行业特点分析

一是由于矿建施工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速度加快,工期缩短造成职工队伍调动频繁,加之煤矿建设企业工地分散、点多面广、管理层鞭长莫及,安全管理管理难度增大。

二是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迄今为止没有出台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煤矿建设安全规程》,对现场安全监管缺乏正确的理论引导和操作依据。三是国内外迄今没有成功的矿建安全管理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施工企业在学习外部行业安全管理先进经验时,生搬硬套,盲目仿效,不能有针对性的吸收借鉴的效果,最终只能半途而废。

四是随着煤炭开采由浅部向深部的延伸,尤其是缺煤的中东部地区,煤炭资源逐年枯竭后,深井开采及西部开发势在必行,面临的大地压、高地温、复杂含水层和高瓦斯,将给矿建施工带来新的技术难题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3、企业自身因素分析

一是工程施工短期行为造成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临时观念,安全技术措施费投入不足,施工设施、设备老化,安全保护系统不完善,存在缺陷,达不到本质安全要求。

二是现场安全培训效果差,培训的目的不明确,造成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差、岗位操作不规范,隐患识别能力及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低的现象。

三是随着工程项目的盲目扩张,队伍编制逐步扩大,项目管理层、区队长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造成基础管理薄弱,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凭经验、隐患排查靠感觉,侥幸思想严重。

四是企业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安全责任不落实。现场安全监察和安全管理职责不清,职工群监组织形同虚设,文件制度落实不到位。

五是规程措施编制质量差、审批不规范,现场指导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到位。

4、区队现场安全管理症结

存在五轻五重现象

(1)重制度措施的制定,轻现场操作的落实。安全管理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但是,基层区队在生产过程中,只重视各项制度措施的制定,而轻视现场的落实。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有效地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不能使安全管理真正实现从“他律”向“自律”、“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做不到标本兼治。

(2)重违章惩处,轻激励考核。为了真正实现安全管理目标,近年来企业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加大了安全考核奖惩力度。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基层区队片面地认为“考 7

核就是处罚”,过分看重处罚的作用,忽视了激励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处理问题简单粗暴,不是罚款、扣工资,就是停工作检查,而且一旦实现安全目标,则又平均分配,不能有效激发职工抓安全的积极性。

(3)重经验管理,缺创新思路。在基层区队中,凭经验办事的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一些老工人,往往自以为经验丰富,对一些安全创新措施、一些新的安全保护装备设施不以为然消极使用,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埋藏下了许多隐患,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要求。

(4)重个案分析,轻规律总结。一些区队在分析事故、总结教训时,往往就事论事,不能认真的找寻规律,探求深层次原因,举一反三,制定超前预防措施。习惯于哪方面出问题,今后一段时期就集中抓哪方面工作,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导致管理出现空档、隐患排查治理出现盲点。

(5)重上级施压,轻自主管理。每年年初自上而下都要层层制定安全管理目标、下发安全文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加压。日常根据阶段性工作需要,还要频频下发一些安全管理文件。由于安全管理制度、文件多了,造成部分管理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对上级要求合意的就落实,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更谈不是自主管理、自我加压了,失去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造成安全管理被动,发生事故也在所难免。

5、公司安全管理主要措施在现场执行情况

二、改善安全管理现状的建议

1、实施分级管理,逐级落实安全责任

实施安全生产分级管理,明晰逐级管理范畴,逐级抓好工作落实,由上至下逐级考核,由下至上逐级负责。公司层面重点抓好宏观管控,制定规划、目标、考核标准,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和对所属单位安全管理的分类指导上,突出抓好二级单位班子成员执行力的考核;各二级单位重点抓好安全责任目标的分解、保障措施实施和对施工生产一线的监督管理等工作;项目部(区队、车间)明确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规范约束机制,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做到科学施行,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上级安全指令和要求,保证各项工作在区队、班组得到有效落实。

2、强化基层和基础建设,筑牢安全根基。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党委引领、行政主抓、生产部门落实、技术部门保障、安监部门监督、工团组织协管”的原则,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部门业务保安责任制。

完善安全保护装置,从根本上抑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

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对复杂地质条件做好危险地层预测预报,做到事故预防科学有序。

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努力改善施工现场安全作业环境。

3、突出标准化建设,促进安全工作整体上水平

建立“技术定标准、生产抓落实、安全抓考核”的工作体系。

提升认识水平,强化“以标准规范行为、以行为保障安全”的意识,把提高队伍素质作为提升标准化水平的第一要务。

提升标准水平,提升企业内部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作业标准,把标准化贯穿到施工生产管理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恢复标准化的本来面目(“七条线、三个面”)

提升考核观念。配备足够的专业检查人员,明确分工,以促进管理为目的,严肃开展检查考评活动。

4、强化超前预警控制,防范各类事故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明确目的,开展班前“五个一”培训、专业技术培训、进行演示培训、以师带培训。

强化风险评估预警。

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推广实施班前隐患预排查和工前安全确认制度。彻底整治“三违”行为。

5、落实安全问责制度

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加大事故隐患和事故责任处理力度,强化责任追究到人,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严肃处理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同时,严肃处理对重大事故隐患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的责任人,做到防范于未然。

“白国周班组管理法” 进一步加强煤矿班组建设的通知

“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是河南省中平能化集团七星公司白国周同志在担任班长的21年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组管理方法,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

白国周,男,今年39岁,中平能化集团七星公司(原平煤集团七矿)的一名普通矿工,现任七星公司开拓四队班长。在井下工作22年多,21年担任班长,8000多次下井经历中,个人没出过安全事故;就连在他班里先后工作过的230多名职工,也没出现过一次工伤。他带出了13名班组长,每个班组长所管的班组都没出过安全事故。

“白国周班组管理法”主要内容

“白国周班组管理法”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六个三”。即“三勤”:勤动脑、勤汇报、勤沟通;“三细”:心细、安排工作细、抓工程质量细;“三到位”:布置工作到位、检查工作到位、隐患处理到位;“三不少”:班前检查不能少、班中排查不能少、班后复查不能少;“三必谈”: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对受到批评的人必谈、每月必须谈一次心;“三提高”: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岗位技能、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六个三”主要体现为:“三勤”跑现场,“三细”保质量,“三到位”抓落实,“三不少”查隐患,“三必谈”聚亲情,“三提高”塑团队。操作要领为严规程、强执行、提素质、重亲情、善激励。“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既体现了“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又体现了用心做事、爱心待人、恒心坚持的工作态度;既具有煤矿班组管理的特殊性,又具有企业班组管理的普遍性,是有效实用的管理方法与工作方式的有机结合。

“三勤”——跑现场

勤动脑:对井下现场情况,勤于分析思考,总结其中的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便在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迅速处理,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勤汇报: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以便领导及时了解情况,迅速采取应对处置办法;

勤沟通:经常与队领导沟通,了解队里的措施要求;与上一班和下一班的班长沟通,了解施工进度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工友沟通,了解掌握工友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化解可能对生产安全构成危险的因素。

“三细”——保质量

心细:从召开班前会开始,针对当班出勤状况,分析各岗位人员配置,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一些特殊岗位,班前会上要仔细观察这些岗位人员的精神状态;

安排工作细:认真考虑什么性格的人适合干什么性质的工作,量才使用,发挥长处,提高效率,减少个人因素可能带来的隐患;

抓工程质量细: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三到位”——抓落实

布置工作到位:班前布置工作必须详细、清楚,工作任务、安全措施等必须向工友交待 9

明白,哪个地方有上一班遗留的问题,必须提请工友注意,及时解决;

检查工作到位:对自己所管的范围,不厌其烦地巡回检查,每个环节、每个设施设备都及时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点;

隐患处理到位:无论到哪个地方,发现隐患和问题,能处理的及时处理掉,当时处理不了的,就在明显处用粉笔写下隐患情况,指令有关人员处理。

“三不少”——查隐患

班前检查不能少:接班前对工作环境及各个环节、设备依次认真检查,排查现场隐患,确认上一班遗留问题,指定专人整改;

班中排查不能少:坚持每班对各个工作点进行巡回排查,重点排查在岗职工精神状况、班前隐患整改情况和生产过程中的动态隐患;

班后复查不能少:当班结束后,对安排的工作进行详细复查,重点复查工程质量和隐患整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现场交接清楚,并及时汇报。

“三必谈”——聚亲情

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注重观察工友在工作中的思想情绪,发现有情绪不正常、心情急躁、精力不集中或神情恍惚等问题的工友,及时谈心交流,弄清原因,因势利导,消除急躁和消极情绪,使其保持良好心态投入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注意力;

对受到批评的人必谈:对受到批评或处罚的人,单独与其谈心,讲明原因,消除抵触情绪;

每月必须召开一次谈心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谈心会,组织工友聚在一起,谈安全工作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互学互帮、共同提高。

“三提高”——塑团队

提高安全意识: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通过各种方式教导工友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上,坚决做到不安全绝不生产;

提高岗位技能:经常和工友一起学习、研究掘进各工种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提高安全操作技能。经常组织工友针对生产和现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着力提高班组每一名工友的综合素质;

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想方设法调动每一个工友的积极性,不让一名班组成员掉队,争取使大家都学会本事。针对职工中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要求大家做文明人、行文明事。工友偶犯错误,不乱发脾气,而是因人施教,耐心指出问题根源,大伙儿一起帮助改正。

“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的主要特点 一是秉遵安全第一理念,执守安全管理制度,任何情况下都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坚决做到不安全绝不生产。白国周同志说安全第一,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在实践中他确实就是这么做的。他上班的第一天就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誓言:“我这一辈子绝不违章。”22年的工作实践中,他不仅自己没有一次违章,而且还主动帮助工友增强安全意识。

有一次,他的一位工友上午在老家收完麦,下午就急匆匆地赶回了矿上,要上4点班。因为他那个月就差一个班就可以拿到保勤奖了,不然非但拿不着奖金,还要扣去总收入的20%,里外一算就相差五六百元钱。所以,他连住处都没有回就直接赶到了矿上。开班前会时,白国周同志发现他连打呵欠,精神疲倦。一问,才知道他刚从老家赶回来,当时白国周同志就决定让他马上回家休息,这个班绝不允许他上。在安全管理上,更是执行标准不走样。一次班后复查时,白国周同志发现一根锚杆打得不合格,要求返工,需要到附近的三分队去借工具,来回需要半个多小时。工友劝他,一根锚杆也坏不了多大事,喷进去后谁也看不到,就别再费事了。白国周同志说正是因为看不到,安全隐患才更可怕。不得已,工友只得借了工具重新打锚杆,直到达到要求才升井。

二是生产过程中注重质量,盯住细节,勤于检查,抓好落实,时刻注意把隐患消灭在萌 10

芽状态。白国周同志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同样也是安全的保证,质量搞不好就不可能搞好安全。”他在带领团队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追求最优的质量等级。22年来,他所在班组掘进、维修井下巷道近万米,工程质量全部达到了优良品,不仅保证了安全,而且提高了效益,增加了职工的收入。他和他的工友确确实实尝到了质量优良所带来的甜头。

盯住细节和勤于检查是白国周同志现场管理的又一重要手段。每天开完班前会、到达井下现场后,从风门、绞车、轨道、耙斗机到掌子面,他都依次认真检查一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有一次,他发现绞车一边的滚筒处两根螺丝松动,就把问题写在一旁较为醒目的位置,要求绞车司机到位后及时与小班机电工联系,问题不处理坚决不能开动绞车。一个班结束后,他还要详细地复查,能处理的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就做到口传口、手交手,进行严格的交接班。多年来,在白国周同志科学严谨的管理下,许多隐患都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得到了很好地贯彻落实。

三是刻苦学习,钻研技术,言传身教,带领工友努力成为开拓掘进的行家里手和技术能手。白国周同志非常注重自身的学习和素质的提高。他从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工起步,通过自学和实践锻炼,系统地掌握了绞车、电车、耙斗机等10多个工种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领,一个人拿到了5个特殊工种的上岗证,成为知识型、安全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期产业工人优秀代表,先后多次获得中平能化集团“技术状元”、“首席技工”等称号,2009年4月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他还带领他的班组共同学习进步,通过言传身教、签订特殊师徒合同等多种办法,帮助工友学习本领、提高技能,把许多工友培养成了技术骨干。现在白国周班组共有15名矿工,个个都是一把好手。几年来,在七星公司组织的技术比武中,该班有7人次夺得前三名。班组的开拓进尺、安全质量、成本效益等多项指标始终处于公司前列。白国周班组多次被公司评为“和谐班组”和“先进班组”。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亲善求和,以人性化管理和亲情感召凝聚工友思想意志,努力形成安全生产的整体合力。白国周同志常说:“把每个工友都当成亲兄弟,这个班就一定能搞好。”“把大家的方法凑到一块儿,就是最好的方法。”

他坚持公正透明的工资分配办法,激励工友的劳动热情,坚持亲情管理,维护班组的和谐团结,在班组管理中产生了重要作用。每月大家倒休班的时候,白国周同志都要组织班里的工友们一起聚会,谈工作、聊家庭,气氛十分融洽。通过聊天,白国周同志对班里每一名职工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等情况都作了详细了解,甚至连工友家人的生日他都记住。逢年过节,他要组织班里职工聚会,经常组织给工友们及其家人过生日。班里谁家有人生病,大家都主动去探望。哪个工友有怨气,白国周同志就主动找他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长期的交往使全班十几个小家庭形成了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多年来,白国周班组的工友们像亲兄弟一样抱成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帮助,不仅每月都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而且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队里调动人员时,大伙都不愿出这个班。

五是22年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尽职尽责,在岗位上书写奉献,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白国周同志对煤矿因了解而热爱,因热爱而执着,因执着而尽责,这是他22年来始终如

一、不懈追求的动力源泉。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ppt.Convertor 篇5

陈战利

Construction Code

案例分析

孙某原是甲厂的一名业务员,现已被开除。孙某对甲厂怀恨在心。某天,孙某在外地遇见乙公司经理,便以甲厂名义与乙厂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到期前,乙厂电话询问履行合同事宜。

(1)甲厂称不知道孙某的行为,拒绝履行合同。乙厂诉至法院,要求追究甲厂的违约责任。

(2)甲厂称不知道孙某的行为,乙厂把情况说明后,甲厂认为有利可图,便答应按期交货,结果因当年原材料供应紧张,生产成本上涨等问题,甲厂拒绝交货。乙诉至法院,要求追究甲厂的违约责任。甲则称孙某的代理行为无效。

问:法院会支持哪一方?若孙某是持有甲厂的空白合同书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结果会怎样?

3、几种不当代理行为

(1)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有代理权):

代理人应当诚实有信,行使代理权应符合被代理人的利益。滥用的几种情形:自己代理、双方代理、与第三人恶意串通。

(2)无权代理:指在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以他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形:

① 没有代理权而为代理行为

② 超越代理权限而为代理行为

③ 代理权终止而为代理行为

法律后果:是否一定无效?

或然状态

被代理人追认:有效

被代理人拒绝追认:无效

(3)表见代理:指本身没有代理权,但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存在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情况,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行为。

构成要件(缺一不可):

①行为人没有代理权;

②相对人(第三人)主观上善意;

③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无代理权人有代理权的情形。

常见情形:

表见代理人持有被代理人的介绍信或有印章的空白合同书。

法律后果:与无权代理截然不同,对被代理人而言:产生与有权代理同样的后果。

对相对人而言:

既可主张为一般的无权代理

也可主张为表见代理

合同诈骗罪

[释义]本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隐匿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条文]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

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

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

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

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法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12.16 法发

〔1996〕32号)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他人财物

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诈骗数额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

额认定,合同标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

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

(一)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下列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

财物数额较大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1.虚构主体;

2.冒用他人名义;

3.使用伪造、变造或者无效的单据、介绍信、印章或者其他证明文件的;

4.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兑现的票据或者其他结算凭证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

5.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担保条件的抵押物、债权文书等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

6.使用其他欺骗手段使对方交付款、物的。

(二)合同签订后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

履行的财产逃跑的;

(三)挥霍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

产,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

(四)使用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

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上述款物无法 返还的;

(五)隐匿合同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拒不返还的;

(六)合同签订后,以支付部分货款,开始履行合同为诱饵,骗取全部货物后,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或者双方另行约定的付款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拒不支付其余货款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1998.4.ZI

法释[1998]7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对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问题

作以下规定:

第四条 个人借用单位的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出借单位

名义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归个人占有、使用、处分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责任外,出借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

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的单位,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被害人明知签订合同对方当事人是借用行为,仍与之签订合同的除外。

第五条 行为人盗窃、盗用单位的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私刻单位的公章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归个人占有、使用、处分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构成犯罪的,单位对行为人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私刻单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单位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签订经济合同的方法进行的犯罪行为,单位有明显过错,且该过错行为与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单位对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条 企业承包、租赁经营合同期满后,企业按规定办理了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变更登记,而企业法人未采取有效措施收回其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没有及时采取措施通知相对人,致原企业承包人、租赁人得以用原承包、租赁企业的名义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占为己有构成犯罪的,该企业对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原承包人、承租人利用擅自保留的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原承包、租赁企业的名义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占为己有构成犯罪的,企业一般不承担民事责任。单位聘用的人员被解聘后,或者受单位委托保管公章的人员被解除委托后,单位未及时收回其公章,行为人擅自利用保留的原单位公章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占为己有构成犯罪,如给被害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

二、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并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上一篇:乡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下一篇: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美术教案《有趣的面具》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