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总结
作为课程改革的实验区之一,我们京龙小学积极响应新一轮 课程改革的号召,用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已经3年多,而从2005年秋又启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无论是用新世纪(版),还是用人教(版);我们学校的课程改革一线的数学教师都能认真学习教育大纲,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呈现形式在课程内容中的体现。新一轮的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图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
为能更好的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学校曾派刘春兰和刘小莺等老师多次到覃塘听取汇报课;刘春兰老师还到贵港市参加培训;也曾奔赴桂林参加研讨会——有了理论,还要实践!每个学期教研组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学校曾邀请刘丽琴和韦淑妹等老师来上示范课;组内的成员也多次在校内到校外上公开课;为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课后我们老师还主动评课。很多教师能畅所欲言,像刘小莺老师就曾语重心长地说过:“新的课程有几个特点:内容呈现层次化和思考性,呈现方式灵活多样,综合实践活动也呈多样化与专题化。我们除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还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郭文平老师也说:“现在的数学课堂有着较明显的模式: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创新”
在这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老师感触很大!老师在上〈〈统计〉〉一课时,先出示〈〈奥特曼〉〉〈〈猫和老鼠〉〉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光盘,没想到学生们激动不已,非常乐意接受老师布置的“统计全班同学最喜爱的一部动画片”这一任务,而且想出了各种各样的统计方法,并会绘制统计图——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可见情境所起到作用的确是举足轻重的!谢小莲老师在上三年级数学的“周长”这一内容时,她能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思考,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探讨出多种多样的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的方法!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曾指出:让数学新课程,成就师生幸福人生。课堂教学对教师学生而言,是生命共历的过程;对素质教育而言,是诠释思想.落实观念的圣地。学校领导因此要求:一线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明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心理环境.老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效果等分别是什么,还要认识它们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之,教师要执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并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提高;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把思维带到日常生活中,明白数学知识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关键词: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改革特色,改革效果
我校是以培养生产、建设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以及专业素质的提高。因为我校学生为高职高专学生, 入学时的高考数学成绩普遍较低,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 形成了学生从心理上怕学数学, 导致了恶性循环, 也给教师上课造成了困难, 学生怕数学, 教师怕上课的困难局面。过去的两年是学校“改革之年, 创新之年”, 在这样背景下数学教研室以学院改革创新为动力, 对《高等数学》这门公共课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因此, 我们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课程改革的目标:对课程知识点遵循“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形成“两个突破, 两个衔接”。“两个突破”是指突破传统数学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思想, 根据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逐渐形成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思想。“两个衔接”是指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相衔接和与目前我校高职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相衔接。通过研讨, 高数改革建设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
1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消化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领悟数学思想和方法, 掌握基本的运算, 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该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
课程难点: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比较抽象, 数学思想比较难懂, 数学方法比较灵活, 运算比较复杂, 由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 对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不牢固, 往往导致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差, 因此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差。
2解决的主要问题
2.1建立了特色鲜明的高等数学内容体系
对于传统数学是由《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课程组成, 但是这三门课程都有自身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学制有限、学时有限, 所以在有限的数学教学时数内, 很多职业院校一般通行的作法是简单粗暴快的“减学时, 砍内容”。 我们的做法是将三部分知识整合, 并与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相结合, 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学生的不同需求, 讲授不同的章节, 服务专业, 设置公共模块和选学模块, 为服务学生开设网上选修课, 构建了新的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体系, 以适应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并自己编写出了一门教材, 业已出版发行。
2.2实现了对传统高等数学教学思想的转变
高等数学教学长期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的模式一直制约着数学教学的改革。教师对教学也是秉承老的思想, 只注重数学知识讲授。一说数学改革, 有的教师就会认为数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会被打破, 改革难以开展, 而我们的改革思路是借鉴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形成了以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应用“三个阶段式”的教学新模式, 它既可以详细地阐述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 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知识的应用案例, 又克服了传统数学教学只注重数学知识讲授的弊端;它既调动了学生学数学积极性, 又改造教师思想, 教的有成效。
2.3采用典型案例教学的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师注重收集整理与学校各专业结合紧密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案例、数模试题, 并及时有效的反映到教学中来。集中骨干教师原创了大量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的数学案例, 使知识与实际相联系, 理论与实践相融合。采用典型案例的教学方法, 加强了数学知识和专业的针对性。
2.4利用混合式教学, 更新了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 制作了大量动画、图形和典型案例库, 利用学校千兆校园网络, 开发了世界大学城、电子书包的专业学习空间, 建设了丰富的网络资源, 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平台, 另外, 利用网络平台“世界大学城”与学院“电子书包” 使得教师和学生在业余时间在线上线下进行学习交流。使得课上与课下, 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得到保障。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 同时也更新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
3改革的主要特色
3.1重基础, 强应用, 改革了教学内容
教研室通过组织“数学在电信、经管类各专业中的应用”的专题调研, 了解到部分文科专业、特别是管理类专业对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工科类专业、特别是电信类专业对数学的教学的需求, 增强了数学基础知识, 降低理论要求, 选取了合适的教学内容, 将内容模块化, 将应用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 强化数学在各个专业中的应用。
3.2丰富了高等数学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将数学知识的讲授与数学建模典型案例 (生活或专业课中的实际问题) 结合, 使得长期困扰《高等数学》教学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有了解决的方法, 也改变了学生觉得学习高等数学是无用的观点, 丰富了高等数学的教学思想。
3.3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高等数学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讲授、板书、作业和辅导答疑。现在是“大数据”、“互联网+”时代, 高等数学可以利用计算机和手机的计算、绘画功能, 使得数学知识形象化, 增加知识的直观性、生动性, 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与定理,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互联网, 可以实现传统加现代的教学手段, 实现课上课下和线下线上, 面对面和线对线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既能增加趣味性, 又能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4改革特色的效果
经过一年的试点到全校各专业的推广, 坚持“研讨—改革—实践— 再研讨—修订—再实践”的方针, 切实提高了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4.1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通过利用数学知识对典型案例或数学模型的解决,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满足后续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需要的课程目标。课程基于互联网的海量学习资源, 采用案例教学 (或ISAS项目教学法) 法引导学生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
4.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
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计算拟合、矩阵运算、傅里叶级数换等拟合二维图像、三维图像等, 课程内容上结合专业信息化发展, 创新性地引入专业数学软件教学, 大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 提高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受到了学生和后续课程教师的充分肯定。
综上所述, 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改革的道路还很长, 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通过多年认真的教学研究, 数学课程才能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 使得数学课程充满活力, 才能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成全.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 2008 (28) .
[2]常安成.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10 (14) .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140-02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在大力提倡课程教学改革,部分方面已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受到很多传统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改革措施不能有效落实导致效果不明显。纵观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其主要问题存在以下几点:
1.当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过于简单,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教师教学没有目的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及思想的原因使得学生对学习的概念不够明确。同时,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步阶段,处于其年龄的考虑,教师讲授内容应该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性格取向,否则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数学课教学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但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的教学方式不意味着教师任务的简单化,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新时期的孩子由于过早的接触了更多的新事物,其个性化明显变强,教师若依然沿袭以往的教学传统,遵循教师讲授、学生盲听的惯用形式,不懂得创新容易使学生进入误区,本是充满新奇的数学课程变得枯燥乏味,使学生丧失兴趣。再者,数学学科本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但教师如在课堂授课中不能及时听取学生反馈意见,长期势必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2.教师专业知识及教学技巧缺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基于学生年龄的影响,教师在讲课内容设置上主要以通俗易懂为主,但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走入教学内容浅薄的误区。虽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技巧要求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在不具备专业知识及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讲述,否则将会导致教师无法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再者数学属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举一反三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但如果在讲课中教师没有做到举一反三,难免对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产生大的影响。同时,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欠缺的情况下,不利于学生上课积极性的提高。其结果将会使最终教学效率降低,对学生的成长不利。
二、关于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改革,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思考
这几年,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完善对数学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其意义是显著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数学教学从教学方法及教师自身技能培养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教学技巧的应用,紧抓教学目标对学生实施讲述。数学属于基础自然学科,学生就问题及时询问,注意听讲是保证学习效率的基础。新课程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理念应逐步引入数学教学。首先,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灌输式的讲课方式应逐渐退出课堂;另外,对课程时间的安排应保证学生拥有独立思考时间和空间,同时对于知识点的讲述应以例题为主,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技巧,还应观察不同水平学生的反应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反映情况及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思路,力求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根据教学大纲及课堂学生学习情况,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讲课中应围绕大纲要求对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讲述与讨论,并不断强化教学目标,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学习知识。
2.加强教师自身专业技能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与自身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通常,专业知识并不光指教师的知识程度,还包括教师综合素质及忍耐力。这些基本素质都是小学数学教学必不可上的内容,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另外,教师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拓宽知识面,防止在教学课堂中束手无策的情况发生。
3.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主要的关键因素之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能够精心听讲的基础。目前在传统教育方式下,由于授课的单调枯燥性使得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的案例较多,其后果也极为严重。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与掌握,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述数学经典故事或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方法使学生清楚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结语
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我镇的数学课程改革开展至今转眼已是第9个年头,这9年来,我镇数学教研组与课程改革的发展同步成长,一路摸索,不断探究,更新教育观念,改进课堂教学。
一、主要实施情况。
1、学习新课标,积极参加新教材培训。
在课改初期,利用每周的双休日时间组织全镇教师集中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新课程标准解读》,使全镇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内容等方面有初步的认识。要求每位教师首先要通读新课标,从而使全体教师对新课标有了感性的认识,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组织教师对新课标进行解读,使全镇教师对新课标能准确地理解和接受,从而对新课标有了理性的认识;要求每位教师能对新课标逐章研读,并结合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按教师的实际情况分组分科参与区组织的教师培训,系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不断学习,教师逐渐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基本要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地位关系。
2﹑重视教研的开展。
我镇注重教研工作的开展,坚持教研指导教学,教学中开展教研的理念,从实际中来,运用到实际中去。强化管理,重视过程,讲究实效。根据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课程要求,以“先学后教”、“以说促思”等课题为重点,开展行之有效的镇内教学研究。每一个学期,都组织本镇的数学骨干教师结合相关课题参加全区性的公开研讨活动,或收集一些教学中遇到问题或教学案例或教学理论等,组织教师进行研究、分析、反思、讨论、评价,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的现状,领会新课程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吸取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并解决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每学年我们都会为全区教师安排至少三节区内的课改公开课,检验教师对新课标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课后开展评估与小结,总结得失,指导课堂教学。
3、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我们以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水平。走出去学习:参加市的课堂教学比赛观摩、教育理论学习,其它市县的优质课评比观摩,数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省的新教材培训学习。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优秀的教学方法。走出去锻炼:积极参加阳江市举办的课堂教学评比,以及省、市举办的小学数学录像课评比,发挥科组作用,集体备课,利用比赛促教研、促课改,通过比较认识不足,在学习中前进。请进来:请教授、名师来校内传经送宝,提高我区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改实践,积极探索评价机制的改革。
我们成立区、镇的数学科督导组,与广大教师一同分析教材,研究教学方法,重点放在如何创造性地用好新教材。我们发挥督导组的指导作用,每学期定好区内的教学公开周,定出教研课题与相关执教教师,安排集中备课活动,为督导组教师提供备课研讨机会,督导组阐述备课思路及说明、教学案例及设计思路,帮助教师设计典型课例,提高备课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从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上对教师进行具体指导,解决教师在备课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典型引路,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形式,同时引领其它年级组的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使用新教材。着重探讨如何将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上;怎样创设问题情境,哪些知识学生能自己学会,哪些知识教师要讲解,也就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此外,还逐步改变课堂评价过分强调,过分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的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推行评价方法灵活多样,实行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在成绩表述上采取等级评价,以激励性和指导性评价为主,促使学生产生自信心,感到成功的喜悦,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5、总结反思,撰写论文。
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我们要求教师在平日教学中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作业情况、检查情况等的反馈,开展阶段性的教学反思。在教研活动时,提出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集思广益,总结解决方法。利用撰写论文的机会,进一步将教学体会、心得等条理化、系统化。
二、取得成绩。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经过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方面:
1、教师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得到锻炼,能较好应用新理论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气氛更加和谐。
2、教师已基本具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观念上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尤其对“以人的发展为本”、“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这些新课程理念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并积极地付诸实践。
3、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课堂结构环节安排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以往的“导入、讲授、巩固、作业、小结”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把学生封闭在教师划定的圈子里的五环节教学组织法,现在更多的取而代之的是更开放的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思考空间的课堂组织形式。在课堂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模式上基本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教师讲授等多种方式的结合。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的基础上,积极的大胆的实践课标理念。正因如此,一大批优秀教师迅速成长,“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成为学科骨干,成为课改带头人。有多人先后在市、区级数学教学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在省、市、区参评的论文中多人获奖;2006年参加市第三届小学数学教师说课比赛:张新红老师获一等奖,陈兰惠老师获二等奖,林秀颜老师获三等奖;同年参加市举办的小学数学能手评选,戴仕英老师获二等奖;2007年参加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梁静嫦老师获二等奖,黄书奄老师获三等到奖;2007年参加区数学优质课例评比,曾洁莲老师获得一等奖;2009年参加区公开教学课例评比,中心小学陈兰惠执教的数学课例获一等奖;2010年中心小学的敖丰、黄先用被评为广东省小学五年级数学“育苗杯”优秀辅导老师;2011年中心小学的韩先好、雄鸥小学的黄笔先、梁静嫦被评为广东省小学五年级数学“育苗杯”优秀辅导老师。学生方面:
1、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有了本质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被动接受式的,少不了机械练习和死记硬背;实施新课程以来,我区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正逐渐向自主、合作、探索式学习转变。在课堂上,学生有积极主动的思考,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去审阅现实生活,能透过现实情境发现有用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同学之间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合作交流。更多的数学公式、运算定律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而发现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一种内驱力。
2、学生更加喜欢数学。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可以明显看出,学生更加喜欢数学。虽然表现上学生没有以前那样“规矩”,但是学生的思维能深度参与。以前的课堂,基本上是老师和少数优等生的对话,差生只是“听众”。现在,所有学生都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前,学生上课过了20分钟就盼着下课的铃声,现在即使下课了学生仍意犹未尽。从课外活动中,我们也不难看到学生的游戏中也融进了数学的内容——听口令、搭积木,猜数,走迷宫,火柴棍游戏等。可见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了,喜欢数学书上有趣的故事,喜欢数学课上有发现、成功的体验,喜欢数学知识应用于课外、解决生活问题后那份舒服。总之,现在只要走进我区数学课堂,你就会被课改那盎然的生机深深震撼——教师极其投入,学生生动活泼,师生民主平等,气氛宽松和谐。跟随着课改的步伐,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大面积的提高:在这几年来,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级的学艺竞赛,学生的获奖率较高;2003年5月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张辉斌、陈超敏同学分别获全国三等奖;2004年在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蔡丽莉、张文译同学分别获得全国三等奖;同年5月,参加市第九届小学数学华杯赛,张海燕、方梅、张海丹、陈尚俗同学分别获得三等奖;2010年参加广东省小学五年级数学“育苗杯”竞赛,获得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5人;2011年参加广东省小学五年级数学“育苗杯”竞赛,获得一等奖2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6人。
三、存在问题。
1、部分教师观念更新缓慢,未能较好适应改革要求。
2、现代教学设备紧缺,跟不上现代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3、乡镇学生由于实践少,生活知识面窄,所以更新的步伐艰难。
4、教研不够深入,教研的工作主要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教研工作较被动,未能把握到教改的本质开展有效性、前瞻性的工作,并切实指导课堂教学的开展,从根本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5、对教材的把握不准确。新教材的改革有其进步的意义,但学习内容上同一章节知识点较多,跨度较大,内容较分散,给教者难以把握的感受,一方面担心教学进度,一方面担心学生吃不消。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目标不够明确,为实现目标的点子不够;课堂上解决教学问题的手段不多;关键处处理不当;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内化学生学习动机方面做得欠缺,等都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够理想。
运城市逸夫小学张改娟
新课程受益匪浅,自身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气氛浓厚、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兴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不断地思索并追求着:“让学生在充满生命活力,成长气息的课堂上张扬个性,自主创新,开发学生智能,塑造学生人格”。为了这个目标,我积极投身课改,实践新课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课改活动。十年来,经过培训、研讨、实践、小结、反思等几个阶段,我对《数学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由接受到理解,由认识到实践,由探索到研究,逐步深入。总之,新课改带给了我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一.对教学观念的认识。
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先要用新理念武装自己。我认真阅读了《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育》等书刊,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了教学观念。
二、对教学方式的认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达到的,面对未知的探究,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相互合作启发不可缺少,转变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三大目标之一,是课改成败的关键。低年级的模仿教学能使学生有成就感,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所以目
前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也应与接受性学习有机的结
合。自主探究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必须有机的结合。因此,我对小组
合作学习从低年级培养,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和步骤,以2人交流为
主,逐步过渡到4人,因此三年级的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
步形成(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倾听能力等),但学生分辩是非的能
力还很弱,所以应以2人的合作交流为主,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三、我的做法
新课改的成功与否,教学实践是最有力的发言者。我把课堂教
学作为工作的重心,踏踏实实地走好教学的三步曲。
课前:集群体的智慧,充分挖掘文本资源。
实验教材是否能马上适应传统教学的土壤,是否能达到专家们
预期的效果,这和教师——教材的经营者有着直接的联系。理念陈旧
不新,我们大量阅读教学杂志,《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教学》等杂志中有丰富的知识营养,从中积极汲取我们所需的。一个
人孤军奋战常常事倍功半,处理教材需要导师的点拨,需要“三个臭
皮匠”的集体智慧。因此我们常常围坐在一起,就某个问题出谋划策。
更多的是在课间十分钟,大家把上课的成功败笔相互交流,浓浓的学习气氛洋溢在集体备课中!理念的更新,日常的学习为以后的教学带
来更多的经验。
备课组第一个遇到的难题是如何运用教材,如何上好新课程标
准指导下的课?这是每天要做的也是最难做的,新教材这道大餐让人
一时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如有些不可能直接搜集到现成的信息,必须由学生经过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但课前必须有个定
夺。因此,我们常常为之争个面红耳赤,直到最后,总能把教材看得
更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发现它更大的教学价值。
我们要做教材的主人,运用、驾驭并超越教材,就得大刀阔斧
地选取其中认为最有价值的点,整个教学过程为达成这个点而展开,让课堂变得实在有效。
课堂:让学生成为主人,打造绿色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灵魂,知识在课堂中传授,能力在课堂中形成。有
了课前的精心预设,该向四十分钟要精彩了。新课标指引下的课堂应
有民主宽松的氛围,有发展传统的学习方式,应充满着生命活力,充
满着人文关怀!为了向往的绿色课堂,我在实践中努力做到:
快乐多一点。良好的学习氛围犹如乐曲中的主旋律,是保证学生
主动愉悦学习的场。低年级儿童就象幼嫩的芽儿,需要我们的关心呵
护,需要我们的激励赞赏。在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师喜欢你
响亮的声音”、“又是一种新算法,真能干!”这些真心实意的赞美,充满赏识的话语把学生一次又一次带入快乐主动地学习中。
自由多一点。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给学生明确一定的任务要求后,再教给一定的方法,他们就可以完成得很好。给学生发言的自由,“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我们发现高举的小手多了,课堂变得活
跃,思维经常碰撞出火花。我们会发现出色的孩子在进步,本来有困
难的孩子也在大踏步前进。自由的课堂,学生的学习主动了,理解多
元了,体验深刻了,思维驰骋了,个性张扬了!
动手实践多一点。语言的交流是必须的,但从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和分配考虑,满堂讲是不可取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是
上课开始的15—20分钟,末尾的十分钟尤为低效。那我们可以写一
写,做一做,动一动,转移一下注意力呢!在数学课堂中,我们注重
设计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的活动,突破静态学习,强调学习形式的活泼多样化。
新课堂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学习积极性在高涨,但
最基本的习惯培养不能丢。立坐、举手、倾听、发言、朗读和书写习
惯同样也是新课堂的基础。我们考虑低年级无法同时关注多种习惯,采用了分阶段实施培养的方法,一步一步一件一件分解着学。每开学
初我们就培养学生坐的习惯,要求坐得稳坐得端正,进行比一比并激
励巩固。第二个月举手的习惯,第三个月听的习惯┅┅每个月都有侧
重点。从目前反映来看,我们的学生比较稳,习惯的培养已在课堂中
初见成效。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新课堂有效地开展学习提供保证。课外:融学习于生活,树立大教学观。
学习为生活所用,生活是学习的内容。新教材洋溢着浓郁的生活
人文气息,里边编排了许多有意思的活动,通过学生课外丰富的活动
拓宽丰满学习内容。各学科各显神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新课程均以现实生活为载体,为了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
边,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理
解数学的价值,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在这十年的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辛苦却快乐着,生命的张力在勃发,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要求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对学生宽容、民主、平等等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新课程犹如一阵春风,带来了活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构建了我们师生生命的绿洲。
2017年春季最新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我校认真贯彻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要点,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立足“35分钟”课堂的教学研究、以实施课程改革和全面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全面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现就本学期开展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1、围绕校“35分钟课堂”和教师课题的开展,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以及自我学习一些教育教学书籍刊物,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努力促使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加强实践感悟,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每月按时完成了“教育综述”和“我最得意的一节课”摘抄500字。
2、结合每学期两篇教育教学随笔加强教学反思。认真撰写案例、“最得意的一节课”并组织参加区案例、“最得意的一节课”的评比。李朝品的《小学数学的课堂应该是基于“核心问题”的课堂——记两节“认识人民币”听课有感》获区案例评比三等奖。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1、本学期,我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有机结合,每位教师
都有严谨、扎实、高效的良好教风,并努力培养学生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能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能认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指导,及时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并依据自己的教学感受做好教学后记。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查漏补缺,培优辅差,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围绕市、区“数学与生活”学生作品征集竞赛这一工作,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参与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最终区级每个班都有收获,市级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李朝品和刘芳老师被评为区“优秀辅导员”。
3、积极组织全体三四年级学生参加校“数学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丰富了
学生的数学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
三、大力推进教研活动的开展,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利用集体备课认真做好教材研读与学习、平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讨论研究反思。提高认识与处理水平。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2、以“随堂听课”为契机,加强听评课活动。提高教师认真钻研每课教材,深入分析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对数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
先后有黄腊香的《三角形的分类》、陈道年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邓树清的《千米和吨的复习》。
3、结合交流老师黄腊香的汇报课暨城区小学联谊课《倍数和因数》,展示和促进了老师们的教学研究。
4、课题研究:
①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基于‘核心问题’的市、区联动小学数学教学研活动
②黄腊香老师的市级个人课题“小
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错误资源的运用”获得立项;
ƒ章志勤老师的区级个人课题“小学数学隐性失分成因分析及策略研究”获得立项。
④课题组成员李朝品参加省规划课题《基于“核心问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和区规划课题《小学高年级运算失误归因及提高运算能力的研究》的开题和研究工作。
⑤课题组成员刘芳参加省规划课题《基于“核心问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开题研究工作。
5、李朝品老师参加第八届区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在校领导和组内教师的关心帮助下经过笔试、材料、课堂教学层层考核终于顺利的过关完成了比赛并获得了“区优秀青年教师”的称号2017最新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2017最新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6、“师徒结对”工作。在教科室的精心组织下以“师徒结对”为契机与平
台,认真开展了“师徒帮扶”工作。师徒双方以真诚、真心、用心进行“做人”“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实践”等方面的互动学习研讨活动。
一、课堂仅靠课本行吗
长期以来,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的课本, 一直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 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然而, 当前的课程改革使得现在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相对滞后。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有许多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 以至于在学生的头脑中数学与实际生活经验构成了两个互不相干的认知空间。有这么一位实验老师说:“教材仅仅是众多媒体的一种, 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他人在交往和对话这种独特的情境中, 对课程文本进行再加工、再建构。在这种加工和建构的过程中, 学生得到了某种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 同时, 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是水到渠成的必然。”如此说来, 光靠数学课本显然是不够的。
二、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 但如果过于频繁, 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 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 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 而且不宜过多。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问题如果过多, 往往他们连问题都记不住, 还合作探究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我认为:第一, 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 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 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 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 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 而且有必要争论时, 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 准备与对方争辩。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明确分工, 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 还要会倾听意见,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
三、训练时多一些问题解决
巩固训练的设计,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 即《课标》所要实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等课改理念。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教授还指出:优秀的学生倒不在于他优秀的成绩, 而在于他优秀的思维方式。问题解决正是在训练学生发现创造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都有收获, 即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结尾是“问号”不是“句号”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热点问题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带来的教学成果是显著的,为原有的数学知识注入新的动力。小学数学教育进步明显,学生的成绩也有了提高,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教师和学生坚持不懈地努力与完善才能推动新课改的一些重难点问题的解决。
一、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热点问题
1.小学数学大众化问题
德国数学家首次提出大众数学的概念,不同的人在学习数学时得到的发展是不同的。我国新课改也倡导数学大众化。数学大众化理念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普及性,数学教育应该使每个人都从中得到益处。二是选择性,学生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并且数学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三是发展性,不再根据数学考试成绩来判断学习成功与否,而是转变数学思维。我国新课改以来,在大众数学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考试制度方面没有体现出数学的大众化理念,而且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还不平衡,乡村师资力量缺乏,也是目前小学数学大众化的一个难题。
2.小学数学生活化问题
情境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的学习与我们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以来,情境教学法引起了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但是有些教师只是把情境教学当做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办法,并不能真正体会到情境教学的深层含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这也是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希望能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3.“自主学习探究”方法实际应用问题
课程改革标准说明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在这个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常常可以看到学生几个一组进行交流探究,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探索。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并不适用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为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进行交流探究时,学生不知该从哪里入手。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浪费课堂学习时间,也会使教师中断教学,自主学习探究流于形式,进而影响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效率。
二、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热点问题解决对策
1.增加数学教学投入,实现小学数学大众化
基于上述对小学数学大众化问题的分析,要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的大众化,就要增加对小学数学的投入资金,实现城乡师资平衡,保证教师队伍水平、教学资源和教材质量。虽然在短时间内还不能达成小学数学的大众化,但是为了能够给学生提供更高的教学质量,有效实现小学数学大众化,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实现这一目标,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真正实现小学数学大众化。
2.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入小学数学课程
小学数学的教育不能与实际生活脱轨,数学的基础和资源均来源于生活,因此,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更应该贴近生活,保证小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现阶段小学生会数学计算但是缺乏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数学教材与现实生活脱轨造成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基于真实场景和学生需要进行教授,不能为体现数学生活化而有意识地进行情境设置,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
3.发挥教师的带动作用,完善“自主学习探究”方法
“自主学习探究”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让这种方法更适合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合学生合作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还要在学生分组时将分析能力强的学生与能力弱的学生进行搭配,兼顾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教师更要起到引领作用,告诉学生数学问题的大致分析方向,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探究”中收益最大。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进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教学模式。除本文分析的热点问题外,还有其他问题,这也要求教师要不断进行探索,逐渐提高我国的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乐.以生为本,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师,2015(36).
[2]谭德祥.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2).
[3]李鑫.浅论小学数学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J].现代农村科技,2013(9).
从社会大背景来看,新经济时代要求我们创建“学习型社会”,提倡终身学习理念,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转型期间,现代人的生存可以说是一个必须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永无止境的适应性发展过程,而小学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其不断改革的动力之一就是满足人们对知识、对能力的需要。课程改革是为了应对变化中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的挑战。
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是课程改革动力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就是基础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体现在数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一种语言,也是人们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世界是不断变化,日新月异的,语言也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扬弃的,人类的思维和智力必须不断发展,才能适应社会,从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这一切都意味着作为工具的数学课程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发展,才能促进人类认识世界,不断进步。
小学数学课程的地位是课程改革动力的组成部分。“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小学数学课程既是学习数学本身的基础,又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更是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数学的地位之重,决定了数学不能一成不变,反而应该不断改革、不断发展,使其能够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中显得更加重要,成为人人必须学习的基础中的基础。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动力之一。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从只注重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变为知识、能力并重,再发展成为既重视知识能力,又注重非认知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国际化时代的“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大众主义”时代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的观念、信息化时代的“主体教育观”,都引起我国课程改革的关注,其中的精华成为课改的动力。理论能够指导实践,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也成为课程改革的有力推动,指导着课改的方向。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现代化也推动着课程改革。信息社会的标志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革命。计算机对数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计算机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会极大地影响数学教育的现状,学校的数学教学条件也
会得到进一步改善。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程,并且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研究与实施。数学课程改革的信息化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动力。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也是课程改革的动因。随着科学技术包括数学本身不断的发展,社会对数学的需要也在发展变化。这就要求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必须相应的进行部分调整和更新,这也就成为课改的动力因素之一。
-----数学拓展性课程阶段总结
一、课程开发基本情况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又要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除了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还应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为了更好的拓展学生数学思维,使我们的拓展课程更有效,我们以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通过专题会议出点子、想办法,最终达成共识,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活动。
二、针对课程开展的活动
(一)以活动为载体,玩中学,做中悟。数学小报活动。
数学小报主要以数学知识为主,可以介绍数学家的生平、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等等。为了出数学小报,孩子们要搜集资料,动手动脑,拓宽孩子们数学的知识面。在复习阶段,孩子们又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分析,分门别类按单元出数学整理单,把知识点清晰的呈现出来,增强了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复习的效率。举行玩魔方、飞叠杯活动。
玩魔方、叠飞叠杯可以锻炼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培养空间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毅力,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展“24点”:“七巧板”“一笔画”“五子棋”“六子棋”的游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的数感不足,计算不熟,思维不活跃。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低。越到中高年级越突出,特别是四则混合运算,令人更是头疼。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选择中段四年级开展“24点”游戏,也就是把一副扑克牌去掉大王小王,剩余的52张,任意抽出4张,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把牌面上的数字算出结果是24,每张必须用到,而且只用一次。此游戏突破了传统计算的枯燥乏味,孩子不但可以在学校玩,也可以回家跟父母一起玩。在游戏中学习,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计算兴趣和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智力七巧板蕴藏着深奥的数学知识它巧妙的应用了数学上的排列组合和线性规划原理,拼搭起来奥妙无穷,妙趣横生,充满着魅力。通过拼搭智力七巧板,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动手操作,感受了组合图形的无穷奥妙,领悟到了智力七巧板的无穷乐趣和成功的感受,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和谐的发展。
与此同时一年级开展了一笔画、五年级的五子棋、六年级的六子棋等活动。4.我们也开展了丰富的有意义的学生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教材每个单元后面的综合实践,孩子们到户外活动,动脑又动手。
(二)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写照,让学生通过随笔或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数学日记,使学生,家长、教师之间得到了很好的互动,孩子们也能把平时不敢说的话在日记中表达出来,彼此之间更多了一份了解。下面是一年级学生在进行淘书乐活动后写的数学日记,摘录几篇一块分享。
(三)阅读数学文化丛书
每个年级都有和自己年级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数学文化丛书和数学文化读本,作为循环教材,每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阅读。
三、课程取得成果
(一)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上数学文化研究课、写数学文化论文。
实验老师曹君海老师、王科佳老师已经把数学文化的渗透体现在平时上课上,让拓展的数学文化知识与课堂教学内容很好地结合,看看他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辅导,并且曹老师还把数学文化的教育延伸到了课外,让我们看看他们班的学生。
程欣老师已经将数学文化与信息技术融合到一起,在参加电子白板赛课的同时渗透数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实验老师信雪倩老师在沙坪坝、九龙坡、大足、云阳以及辽宁大连的数学文化推进会上执教现场课,获得好评。当然我们的课程发展也感谢专家们的指导。同时参加区里数学文化说课比赛获得一等奖;参加全国数学文化预赛并进入决赛,最后荣获一等奖;和苏艺老师一起攥写的论文《探索教学实践策略 彰显数学文化价值》发表于数学核心刊物《基础教育》。
四、课题遇到的困惑以及延伸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总结】推荐阅读:
小学三年级数学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10-12
1小学数学课程目标06-1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10-10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思考10-03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措施论文11-11
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改革与发展10-24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之我见07-01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06-26
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得与失09-12
益智课堂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