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词语的解析及同义词(精选9篇)
标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自从有了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就有了规范化、统一化需求,标准应运而生。从生产工具到制造工艺,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经济,从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的国际标准化,都体现着标准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
标准不同于学术论文和教科书,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从标准的制定目的到制定程序,从标准的制定原则到归口管理都有专门的途径,标准制定工作自成系统。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重复性事物的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化活动的特殊性和标准内容的限制性,决定了标准辅助文件的出现。标准的编制说明是标准起草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文件,是标准内容的延伸和补充,是充分理解标准技术内容的依据。
顾名思义,标准的编制说明是记录标准编制过程中需要分析论证和解释说明事项的文件。标准内容只应包括标准化对象的规范性技术要素、规范性一般要素、资料性概述要素和资料性补充要素等四类,不应包括解释性语句和多余的资料性信息。然而,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为求得标准涉及诸方面的认同,达成协议性意见,为了理解标准条款的正确含义和适用条件,也为了标准修订工作的连续性,需要记录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情况和信息、阐述论证或者解释说明,这些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只能写入编制说明。因此,每个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制定过程的每个阶段都应该同时编写相应的编制说明。
2 编制说明的重要性
2.1 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负责起草单位应按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起草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同时编写“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此项规定是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条文告知标准制定和管理人员编写标准的编制说明的必要性及其重要地位。
是否进入标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标准化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必经之路。标准表征了其覆盖对象在其适用范围内、编制时的最高级水准,代表着此时、此范围、该领域的社会资源,及时采用相关标准的最新版本,就是采用最新科技成果、利用社会资源,创最佳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产品标准中一项技术指标的变更往往关系着生产企业的生死存亡,一项工艺的变更,往往带来行业的革命。相反,将科研成果或技术专利的水平未经论证评估,列入标准,由于缺乏相应社会资源保证,无异于是企业、行业的灾难。
所以,编制说明中必须提供标准化对象的现有科技水平、标准化指标和行业水准,评估标准实施后带来的效益。
2.2 标准的唯一性保障
编制说明是标准的唯一性保障,或者说是标准的开创性保障。制定标准要求标准化对象技术成熟,科学合理,并且能够推广使用,最重要的要求是目前标准化对象还未制定标准。标准起草组经过国内外资料查找和其他途径调研,在编制说明中介绍和分析国内外情况,确保标准的唯一性,即填补空白。
2.3 标准制定过程的规范性保障
标准的制 定有特定 的程序和 过程 ,G B /T 16733-1997《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明确规定标准制定程序分为预立项(Preliminary stage, PWI)、立项阶段(Proposal stage, NP)、起草阶段(Preparatory stage, WD)、征求意见阶段(Committee stage, CD)、审查阶段(Voting stage, DS)、批准阶段(Approval stage,FDS)和出版阶段(Publication stage, GB,GB/T,GB/Z)7个阶段,并且,分别给出了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及时间节点。在编制说明中,通过分别记录标准制定的这些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过程,保证标准按正常的制定程序开展,确保标准制定过程的规范性。
违背工作程序或简化、弱化程序中的某个环节往往对标准质量产生莫大伤害。
2.4 标准的质量保障
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应在广泛调研、深入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都应有严谨的,科学、合理的论证,论证内容和资料性信息纳入标准的编制说明,是标准技术内容的佐证,也是标准技术内容的延伸和补充,保证了标准技术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是标准质量的保障。
技术指标太高、太低,参数定义不准,原理不通,公式量纲不对,单位制混乱或落后,试验方法失溯源性、可追溯性,测量不确定度和评判率评估,检验规则过简或过繁都无法实现方法编制的目的。
2.5 标准的贡献性保障
标准制定的目的是得到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规范性文件,最终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而终极目标是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标准的制定能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乃至人类生存做出多少贡献,是标准价值的体现。针对标准的技术内容,从预防事故和损害、把潜在灾难的影响最小化、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和贸易增长等角度阐述标准的预期经济效果,在技术转化为标准的同时,明确相关技术的贡献多少,确保标准化活动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由此可见,编制说明是标准制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文件。通过阅读标准的编制说明,可以熟悉标准化对象的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技术成熟度和标准化状况;明确标准制定过程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清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情况及其达到的水平等;了解标准发布实施后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3 编制说明的内容
1990年,国家技术监督局(现更名为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国家标准的编制说明一般包括以下10部分内容。
(1)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2)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
(3)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4)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5)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7)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8)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9)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10)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依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海洋标准化管理办法》针对标准的编制说明进行了修改和细化,增加了“制定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应写明国内外有关技术状况、标准的需求程度。)”,介绍标准化对象所在领域的国内外技术状况和标准需求分析,论述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确保标准质量。
4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过程中,往往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各有原因,有的问题出现是因为编写者对编制说明的内容设置不明确,不清楚某章写哪些内容,有的问题出现是因为对编制说明的不理解或者不重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
(1)标准负责起草和参加起草的单位交代不清。a)编制说明与标准“前言”中的表述不一致,“前言”中写明负责起草单位和几个参加起草单位,但是,编制说明中往往只写了负责起草单位;b)参加单位参与标准编写的责任不明;c)参加标准编制的人员不符合标准化法规定的代表性;d)同一单位以多个名称列入起草单位;e)有些不属标准编制工作的活动列入编制分工(如组织协调、资料收集、标准格式审查等)。
解决方法:首先,负责起草单位在收到标准立项通知后,应成立标准起草组,确定标准起草人员,并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保证人员固定不变;其次,负责编写标准编制说明的人应保持清晰的头脑,知道有几个单位、多少人参加标准起草工作;第三,标准起草人在写完编制说明后应与标准对照查看,检查编写是否有误。
(2)主要工作过程记录不完整或混乱不清。
示例: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主编单位组织编写组人员对标准编写各程序的每项内容,根据国内××装置实际生产能力和现有生产水平认真进行讨论和研究。
本标准的送审稿于2006年6月26日,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在天津召开的三项海洋行业标准送审稿专家审查会上获得通过。
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
(标准制定主要工作过程不完整)
解决方法:标准制定过程分为预立项、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和出版阶段7个阶段。标准起草人应明确标准制定过程的阶段划分,针对每个阶段需要做哪些工作应有清晰思路。标准制定的各个阶段分界点非常清楚,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相当明确,按照阶段及时记录,标准制定工作做到哪个阶段记录到哪个阶段,一步步写出来,简单明了,完整顺畅。
在编制说明中,通过分别记录标准制定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过程,提供可追溯、再现7个阶段的过程信息记录,推动标准按正常的制定程序逐步开展,是标准制定过程的规范性保障。
(3)“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一章文不对题。
示例:
本标准的编制原则为GB/T 1.1-2009。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适应范围、术语、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
(文不对题)
解决方法:首先,编写编制说明时,明确此章要求写两部分内容,一是标准编制原则,二是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切记:不是标准的主要内容);其次,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阐述要有理有据,经得起推敲和论证,做到科学、合理,自圆其说。修订标准时,此章需要增加新旧标准水平对比内容。
标准编制原则是指标准制定过程中基于什么理念和思路制定标准,制定的标准达到什么水平,是制定的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先进性的保障。
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是指标准制定过程中,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的选取和确定的依据的阐述,告知制定标准技术内容的原因,保证标准技术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是标准的质量保障。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论据包括:a)明确参数的定义,最好以物理方程定义;b)指标要证明确定依据,产品指标要介绍国内外科研、生产水平和相关主要生产厂的利害分析;环境指标要列出和需求调研分析和相关检测报告、方法指标要做测量不确定度评定;c)公式与方法要列出出处,应是标准、工具书和权威文献;d)要列出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的来源和表示依据(应来源自标准和权威机构文献,应保证试验验证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该判定评估)e)要列出新旧方法的差异和相关标准不同方法间的过渡关系;f)说明行业检测水平、列出行业习惯用非国际单位与我国法定行业单位间的换算关系;g)典型企事业单位依据本标准工作的效益。
(4)“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一章内容缺失、论述不充分,或者文不对题。
示例:
本标准规定了××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本标准的推广应用,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缺失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技术经济论证和预期经济效果的论述不充分)。
解决方法:此章是要求针对主要技术内容的试验(或验证)分析基础上,从预防事故和损害、把潜在灾难的影响最小化、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和贸易增长等角度阐述标准的预期经济效果自评估该标准发布实施后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标准的贡献性保障。
试验依据应以试验单位按GB/T 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规定,以第三方公正检测报告的形式提供。所有分析结论应指向验证报告,不得将分析方法说明的意见取代验证报告。
(5)“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一章内容缺失,或者表述简单。
解决方法:此章内容是在前期预研的基础上编写的,在标准立项前,应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考察标准化对象是否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等,斟酌标准化对象是否适合制定标准,分析制定标准的可行性和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每个标准都应分析论述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确保标准合法合理,是标准的合法性和唯一性保障。
(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一章缺失,或者不全面。
解决方法:征求意见阶段,有的专家提出的与标准内容相矛盾的意见,乃至颠覆性意见,属于重大分歧意见,应在此章详细阐述这些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标准起草组在处理专家意见时,应充分尊重专家意见,针对每一条有分歧或矛盾的意见和建议都应给出未采纳的合理解释。
重大分歧意见应经过第三方实验验证或调研分析评价进行技术仲裁,允许保留不同意见,并在编制说明中说明,作为标准实施情况和以后修订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7)编制说明一次完成,不再修改。
解决方法:标准起草组在制定标准时,应指定一个起草人负责编制说明的起草和修改,保证编制说明根据标准制定进度即时编写或修改相应内容。
5 结语
标准的编制说明是标准制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文件。从标准草案的起草到标准出版各个阶段都应有对应的编制说明。编制说明是标准技术内容的延伸和补充,是知其所以然的保障。
怯懦 [ qiè nuò ]
脆弱 [ cuì ruò ]
柔弱词语的造句
1、当片片纷飞的黄叶,落入眼帘,当瑟瑟呜咽的秋风,拂过河岸柔弱的垂柳。
2、我们感动着四季分明的风,用柔弱的笔,写下点点滴滴,然后在记忆的芬芳里,串成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3、荷花绽放的完全,绽放的勇敢,不像春花一样扭捏,柔弱。
4、野罂粟是加里福利亚的州花,耐旱,耐高温,看似柔弱,其深入地下的肉根却非常粗壮,扎进土层数尺,一丝一毫地吸收着大地深部的潮气和养分,四季花开。
5、曲折坎坷,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总是不停地在生命的舞台上演,最终填满那颗曾经柔弱的内心。
6、离愁别绪荡漾在心头,初秋微凉,斑驳的树影,半截残墙,夕阳下柔弱的影子被拉的长长,长过了天际。
7、小村庄迷乱了,周围的青山绿树在沉睡,只有蝙蝠的身影从昏暗的天空掠过,一只老猫,轻轻的窜到身边,用柔弱的身子蹭着你的脚尖。
8、等待一场又一场的秋雨,一点一滴的打着,打着花,打着草,打着我柔弱的心。
9、一只飞鸟,也以它柔弱的翅膀,提升着大地的视线。
10、生命中透着的张力,让心在困境的迸发,又让心在危难面前直视,造就了一颗坚强的心,在柔弱的外表下却流出更多的坚毅。
11、店门两边的花坛里,长满了纤细娇小的兰草,茎叶柔弱无骨。
12、女孩自然是生得极美,容貌比之林萱也只逊一筹,苍白的脸色中带着一抹病态的嫣红,眉宇间有股惹人爱怜的柔弱,楚楚可人。
13、做人不能断章取义,处事不能薄情寡义,一辈子不能优柔寡断,世界的变,人生的散,有你的柔弱,也有别人的刚强,微微一笑,世界很精彩。
14、池塘里全是一二米高的荷枝,春天里水满池塘,那片片荷叶仿佛柔弱无骨地浮在水面,如今水落泥出,绿的黄的深褐色的枝枝荷叶坚挺地立在阳光下。
15、清净柔弱的娇躯从云天飘来,演绎世上最美的轻盈舞蹈。
16、爱过的人,爱过的事,原以为都忘记了,其实都藏在心中最柔弱的地方,如此才会有,忽有斯人可想,可怀。
17、当春风吹过草原时,柔弱的小草突破冻土的压抑,争先恐后地冒出嫩芽,显露出不可遏制的野性和生机。
18、作为个体,水是柔弱的,时常轻而易举地被其他物体所征服。
19、水滴石穿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微小柔弱的量的积累,能够产生质的飞跃。
20、这是一朵光彩夺目的睡莲,传说中,它曾经是一个柔弱的女子,为了爱恋而甘愿作一朵莲花。
21、命有刚强和柔弱,人有主心骨和无奈灵魂,刚强助自己成长,柔弱帮自己躲灾避难,主心骨帮自己经历风雨,灵魂助修心养性。
22、格局是一种画意,也是一种健康,人有能耐,也有分析,在对的市场,在对的风景,说对的话,做对的人,可以刚强,也可以柔弱。
23、生苦、不知刚强和柔弱,不懂人情和世故,是是非非,皆有因果,干练的人,知道经验,糊涂的人,一身清净。
24、刚强的人,不知道保护自己,柔弱的人,懂得躲避,低调做人,反思做事。
25、生存的手法,不是刚强,而是柔弱,人生的奥秘,不是担心,而是转变,每一次的经历风雨,都可以演练内心的智慧。
威严。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古杉三十韵》:“磔索珊瑚涌,森严獬豸窥。”《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正面便是那座气象森严无偏无倚的 至公堂 。” 洪深 《劫后桃花》六二:“到了顶上,那一个最大的大炮,依然很森严地横在那里。” 严明;严格。 《新唐书·文艺传序》:“於是 韩愈 倡之, 柳宗元 、李翱 、皇甫湜 等和之,排逐百家,法度森严。” 清 李渔 《风筝误·逼婚》:“小姪行兵之际,纪律森严,不掳民间一妇。”
词本义指文献中反映出来的造字时的字义。汉字因义构形, 又据形表义, 是为词本义。现代汉语中虽然有些词的义项由假借而来, 但多数词的义项是由其本义直接或间接引申演变而来, 这就使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词本义成为现实。根据万艺玲的研究, 在2500多个常用汉字中约有73%的字可以通过构形分析来了解其字义, 因而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词本义, 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质量。具体来说, 学生掌握词本义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阅读教学的开展
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应该是相融的。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 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素按一定规则组织起来, 构成词;词和词按一定语法规则组合成短语;词和短语又构成句子。由此可见, 汉字与书面语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 语素和词基本重合, 因此在古代汉语里汉字记录的是词, 成为形、音、义的统一体。古诗文多用词本义, 现代诗文多用词的引申义。
理解和掌握词本义, 是小学生学好古诗文的基础。比如,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一位教师教学时, 先让学生尝试解释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蝴蝶……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不用“跑”, 而用“走”。
师:同学们, 诗人写追蝴蝶为什么不用“跑”而用“走”呢?这还要从古文字谈起。 (板书“走”的金文) 猜这是什么字?
生:走。
师:“走”字上面的像摆动着双臂跑步的人形, 下部是人脚, 合起来表示人在奔跑。所以, 古人用“走”表示“跑”义。现在的“走”古代叫“行”, 就是我们说的“步行”的意思。儿童奔跑着追逐翩翩飞舞的蝴蝶, 可以看出可爱的孩子的心情是多么欢快啊。我们还学过哪些含有“走”的字?
生:赶、起、赳……
师:“赶”的本义是兽类翘着尾巴奔跑, “起”表示由坐而立, 要跑动须先站起。这些由“走”作意符的字, 都与跑、行走及其动作或姿势等义有关。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收集一些用“走”做偏旁的字, 看看它们的意思与“走”有什么关系。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当学生了解到“走”的本义是“奔跑”, “步行”是后来的意思, 就容易体会出诗中表达的儿童与蝴蝶嬉戏的童真、童趣。同时, 由此联系到其他含有“走”的字, 扩大了词汇量。
对于古今义同词的古诗文教学, 运用词本义的方法仍显重要。如《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中, “蓬”从“艹”, 逢声, 本义是一种草的名称———蓬蒿。因蓬蒿凌乱松散, 所以引申比喻散乱, 古今义同。教学时, 教师可以用图片给学生展示蓬蒿的松散之形, 让学生脑海里自然形成“稚子”可爱的人物外形, 进而也可体会到诗中表达的情感。
现代诗文多用词的引申义。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火烧云》中有“笑盈盈”一词。“盈”从“皿”, 会意。本义是容器满, 引申泛指充满, 如“充盈”, 进而引申为“有余、多余、超过”, 如“盈余”“盈利”。课文中的“笑盈盈”即为脸上充满笑容的样子。
明确词本义, 使识字教学与词语教学、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不仅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而且使阅读教学简单明了, 能有效推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
二、有助于词语的积累
将词本义融入词语教学, 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 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识字的目的在于掌握词语。几乎每个字都有本义与数项引申义, 如果科学地教学汉字, 则掌握3000字就等于掌握了大量的词语。可是多年来的语文教学, 随意解析字形的现象大量存在, 这种不顾汉字形、音、义关系的教法, 使字形与词义严重脱节, 不仅字形难以教好, 而且使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也都无法同步教学, 客观上严重影响了学生大量积累词语的速度, 无形中提高了小学生学习词语的难度。比如有教师给学生解析“胡”字为“古代的月亮”, 这样的解析就割断了“胡”字的形、音、义关系。其实, “胡”是形声字, 从“肉 (月) ”, 古声, 本义是兽脖子下的垂肉, 因兽多长着长毛, 引申指人的胡须。或许因为中国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男人多长大胡子, 又引申泛指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如“胡人”“胡马”, 汉代以后又泛指外国人。又因胡须散乱, 唐代以后引申指随意乱来, 如“胡说”“胡搅蛮缠”。这样教学, 形、音、义结合, 本义、引申义联系, 学生理解和掌握词的效率就高。如果把“胡”解说为“古代的月亮”, 就将字词的系统关系没有了, 学生对字音、字形和诸项词义也都只能单独死记了。为了强化学生对词语的记忆, 教师往往只能用多读、多写等方法, 这样的教法又导致了学生只会机械运用, 待到口头表达时, 词汇贫乏, 囊中羞涩。
用违背汉字科学的方法教偏旁, 损害更大。偏旁的构字能力很强, 构字时多作意符。讲对一部首, 方便一大片;讲错一偏旁, 损害一大串。比如“宀”, 教学中称为宝盖头, “宝盖”在构字中表示什么意思呢?如何能让学生正确而有效地掌握含有“宀”的字呢?汉字科学的 解释是 :“宀”音mián, 甲骨文像房屋侧视之形, 本义指古代的一种房屋, 所以做偏旁的字多与房屋、家室、覆盖等义有关。如“宅”, 从“宀”, 从“乇” (zhé, 草木向下生根和向上生长形) , “乇”兼表声, 表示人在住所长期生活和发展, 本义指住所。“灾”, 从“宀”, 从“火”, 以火烧房子表示火灾、灾难, 后泛指一切灾害。明白此理, 其他从“宀”的字, 如“牢、守、官、字……”便容易理解多了。学生如能够由掌握部首而举一反三, 快速掌握部中字和更多词语, 汉字便容易识记多了。
三、有助于多义词的学习
在识字教学中, 我们常见的形式有猜字谜, 即根据字“形”以谜语等形式识记字形。这种形式虽然在某些程度上符合儿童的趣味心理, 但因不顾字义, 使很多字形的解释违背了汉字科学。长期来看, 不仅不利于学生识记字词, 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字义。比如, 有位教师教“晶”字时, 用“72小时”让学生猜一字。72小时乃3日, 这与“晶”的义有何关系呢?这样的教学必然会对学生组词造句造成障碍。虽然学生明白“晶”该这样写, 但随着年级的升高, 如出现“晶莹”一词, 学生又该如何理解呢?
怎样正确解释词语的意义是每个教师在课堂上都要面对的问题。有些词语的解释不能照搬汉语词典, 如“晶”,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多个义项, 我们不能把词典里的解释逐条念给学生听, 否则不但对教学没有帮助, 反而会造成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看到词本义在此方面的关键作用。
词本义是派生其他词义的根源, 抓住了本义对一切引申义的学习就有了基础, 学习诸项词义也就容易找到线索。如上述“晶”字的教学问题, 我们不妨溯本求源:“晶”, 会意字, 本义是星星, 甲骨文为, 用三个小“日”表示闪耀的群星, 是“星”的初文, 后来分化为“星”和“晶”二字。“星”表示本义 (从日, 生声) , “晶”用来形容星光, 后引申为光亮, 如“晶莹”“亮晶晶”, 也因此作为“水晶”的简称。如此教学“晶”字, 一字多义的本义与引申义系统清晰地展现出来, 使学生既好理解, 也好记忆。
四、有助于形近字的区分
词语教学特别是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 小学生很容易把一些有相同部件的字相混, 这也是五、六年级学生错别字增多的原因之一。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词本义在小学词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求得字义的科学解释。汉字是科学的, 解释也应该是科学的。如:二年级学的“免”与“兔”特别相近 , 差别就是 右下的一“点”。有教师这样解说:有“点”的为“兔”, 无“点”的为“免”。这样的解释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未免太过枯燥, 也不易记忆。其实, “兔”的甲骨文形, 是一只兔子形, 这个“点”乃是兔子的小尾巴。“免”的甲骨文为, 下面是跪坐着的人, 上面像人头上戴的帽形, 本义是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礼帽, 是“冠冕”之“冕”的本字。后引申为摘掉帽子, 如“免冠”;进而引申为去掉, 如“免除”;又引申为避免, 如“免疫”。两个形象生动的图画文字符合二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征, 展示它们, 可以使学生轻松识记“兔”“免”二字。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扩展, 凡由“兔”构成的汉字大都与“兔”的行为有关, 如“逸”“冤”。甲骨文“冤”乃“兔”上有“网”, 像一只柔弱的兔子被东西罩住, 不能脱身, 体现了“屈伸”的本义, 即不能舒展逃脱。由不能舒展又引申为屈、枉, 如“冤屈”“冤枉”;由冤屈之意又引申为上当, 如“花冤枉钱”“走冤枉路”等。
再如“末”“未”二字, 因形体极其相似, 小学生也极容易混淆。“末”是指事字, 指树木的末梢所在处, 本义是树梢, 引申表示不重要、最后、末子等义, 如“舍本逐末”“末尾”。“未”的甲骨文, 是象形字, 《说文解字》释为“木重枝叶也”, 即像树一样将长出新枝的样子, 因此有未来的含义。但新枝现在还没有长出, 因此引申含有否定的意思, 如“未必”“未曾”。简单的本义分析可以让学生避免混淆而写错字, 容易识记新字。
五、有助于近义词的辨析
近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有些近义词, 如果不了解其本义就容易造成混淆, 不利于我们透彻地理解文意, 也不利于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小学语文课堂上, 教师常会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某些词进行近义词的替换, 想以此让学生掌握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但却忽略了文章本身用词的准确性与词语的差异性, 给学生日后的造句、习作造成了隐患。
如,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说勤奋》中有一句话是“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有的教师会用“特别”替换“十分”。虽然“特别”和“十分”均可用来形容事物的程度或某种特征, 但二者在表达上存在着轻重的差别。“十”的本义是九加一的和, 因从一到十, 十是最大、最末的数, 故引申为完满具足, “十分”即取此义;“特别”作为副词表示达到的程度高, 或达到一个相当的范围。通过考释, 不难发现“十分”含有达到顶点的意思, 从程度上讲更胜于“特别”。用“特别注意”代替“十分注意”, 虽然没有语法上的错误, 但替换本身就说明没有体会到文章中表达的“他”对改进学习方法的认真程度。
词的本义是我们准确理解词义的根源, 如果局限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许多意义相近的词的差别不仅不易使小学生分清, 更不能体会到因文字的精准而带来的情感上的美感。所以, 对词本义的探究, 有助于学生准确解释词义, 掌握意义相近的词的同中之异。
还须提及的是, 现在词语教学多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 也是许多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词语和积累词语的方法。但是, 这种方法的弊端也比较明显, 就是经常将字形和字义的关系割开, 既不利于系统学习词语, 又对词义的理解比较肤浅, 更不利于汉字文化的传承。学习和积累词语,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就是从汉字中学习词语。因为汉字本身蕴藏着丰富的社会信息, 先民的观念、风俗等在某些汉字中或多或少地都有所折射。如教师每天都要请学生翻开课本, 朗读课文, “课本”“课文”中的“课”是什么意思?它又为什么是言字旁呢?《说文解字》讲:“课, 试也。从言, 果声。”科举制度以前没有纸张, 字写在竹简上, 竹简笨重, 因此常用口试来考核人才, 故“课”字从“言”。“课”本义是指考核, 引申为推求研讨之义, 又由推敲研讨之义引申为学习之义。今天所说的课文是指用来学习的文章, 课本即学习的书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对词语的解释固然重要, 但若仅在这方面下功夫, 忽略汉字文化知识的渗透, 不仅使学生对词的理解过于狭隘, 也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汉字本身的乐趣。因此, 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 教师也应引进词本义的教学, 追本溯源地讲解汉字。
救助,援助。 《三国志·魏志·陈矫传》:“鄙郡虽小,形便之国也,若蒙救援,使为外藩,则 吴 人剉谋, 徐方 永安。” 宋 欧阳修 《论水洛城事宜乞保全刘沪等札子》:“臣又闻 水洛 之戍,虽能救援 秦州 ,而须藉 渭州 应副。” 何其芳 《画梦录·岩》:“我感觉到人在天地之间孤独得很,目睹同类匍匐将入于井而无从救援,正如对一个书中人物之爱莫能助。”
二、救援词语的同义词
支援 [ zhī yuán ]
拯救 [ zhěng jiù ]
布施 [ bù shī ]
三、救援词语的造句
1、空中救援行动的规模现已缩小。
2、他警告军队不要干涉救援工作。
3、准军事警察部队正在参与救援行动。
4、天气很好,这极大地促进了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5、联合国将批准他使用军队运送救援物资的请求。
6、救援人员已经搜索了三十平方英里。
7、英国红十字会已经向灾区运送了四架飞机的救援物资。
8、尼克松感谢叶海亚愿意接受救援工作的国际化。
9、救援部门昼夜不停地救援被困的司机。
10、到那时,状态良好的兰卡斯特轰炸机已经不多见,值得救援。
11、我们正试图为救援队谈判一条安全通道,让他们通过这条路。
12、然而,政府在组织和协调救援行动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13、突然晴朗的天气帮助救援人员找到了迈克尔·本森。
14、几伙持枪歹徒劫持了运输的食品,还恐吓了救援人员。
15、值勤警员注意观察情况,对救援呼叫及时反应,确保让百姓有一种安全感。
16、所有救援人员都屏住呼吸,将目光聚焦在缓缓出现的战舰内部通道。
17、高考那日,瀚海市第三中学学校门口一早便围满了各色人群,还有各类警急救援的设备车辆。
18、荷兰荷马特救援设备有限公司是全球高压液压救援设备生产厂商。
19、当我接见英雄安抚遇难者家属直面救援人员疲惫不堪的脸庞时,我对美国人民充满了崇敬。
20、救援医生解开被子准备给孩子做检查时,发现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
21、此外,任意进行救援使私有资本由于担心被削减或剥夺都只能隔岸观火。
22、咸丰帝降旨,令曾国藩尽快从衡州发兵,堵住征湘军南下,并进而北上救援武汉。
23、有一次,他亲自训练老虎,为虎所伤,幸赖亲信江彬的救援才得免于难。
24、当时仙游被围已一月,戚家军驰赴救援,血战于城外,双方坚持又逾二旬。
25、在这种“家”的环境下,长者仲裁纠纷,一人得道,全家沾光,一人遭灾,全族救援。
26、努尔哈赤亲率二万铁骑,直入要地抚顺,迫使守将李永芳投降,并将救援的张承荫等将领一举击毙。
27、不过他的行动却也有效的拖延了清军对舰船的救援,并且配合追上来的留守明军消灭了部分登岸的清军。
28、而此时,基地的人已经看到这一幕,第一时间向这里冲来,实施救援。
29、这些冒领让依赖救援的希腊财政雪上加霜。
30、汶川地震的救援队夜以继日得施展救援工作,取得空前进展。
31、救援者不得不与堵塞的移动电话网络争分夺秒。
32、恶劣的天气阻碍了救援工作的进行。
33、滑坡和恶劣天气仍在阻碍救援物资运送到该地区。
34、资金短缺使联合国无法督导救援工作。
35、救援队伍正利用热成像确定地震幸存者的位置。
36、能够让救援人员通过卫星与外界联系的技术已经存在。
抬头向上看。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夜来峰顶大雪,亟出屋后仰望。自 香炉峰 以上皆为雪覆,如银堆砌。” 王统照 《号声》:“我仰望黑空中闪缀的星光,默默地想着。” 敬仰期望。 《孟子·离娄下》:“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续资治通鉴·元武宗至大元年》:“陛下纵不自爱,独不思祖宗付托之重,天下仰望之切乎?” 陈毅 《延安宝塔歌》:“高耸入云端,塔顶指方向。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 犹言企及,盼望达到。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一:“ 艺祖皇帝 深知此理者也,岂 汉 、 唐 所可仰望哉!”《初刻拍案惊奇》卷九:“那 杏园 中花卉之奇,亭榭之好,诸贵人家所不能仰望。”
一、鼎盛词语的解释
兴盛;昌盛。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经典礼章,跨 周 轢 汉,唐 虞 之文,其鼎盛乎!”《红楼梦》第一一五回:“ 王夫人道:‘现今府上復又出了差,将来不但復旧,必是比先前更要鼎盛起来。’” 朱自清 《那里走·我们的路》:“如大华饭店和云裳公司等处的生涯鼎盛。” 正当壮年。《汉书·贾谊传》:“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南史·孔靖传》:“皇太子春秋鼎盛,圣德日躋,废立之事,臣不敢闻。”《明史·卢洪春传》:“陛下春秋鼎盛,诸症皆非所宜有。”
二、鼎盛词语的近义词
旺盛 [ wàng shèng ]
昌盛 [ chāng shèng ]
壮盛 [ zhuàng shèng ]
三、鼎盛词语的造句
1、槐花雨,花从树枝落到地上,一瞬间的鼎盛时代。
2、每一棵树,都在向世人展示,它自己正处于鼎盛时期,每一朵花,都在微风中讲述着自己的喜悦。
3、这个村落最鼎盛时期在清朝中叶,这里有千灶万丁,有七十二条巷,三十六眼井,商铺鳞次栉比,酒肆茶馆林立。
4、听介绍,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明清,工艺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种。
5、如今我们在巴黎城看到的大多数古建筑几乎都是路易十四时代主持修建的,法国的封建王朝也在他的执政时期发展到了鼎盛。
6、交河城由车师人公元前二世纪至五世纪开创建设,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
7、清代时香火极其鼎盛,上海的男女老幼,人人皆知城隍庙。
8、世间万物,皆要经历开始、鼎盛,以及衰落的过程,青铜器亦是如此。
9、这座城市以鼎盛的文峰誉满天下,无数次梦中的江南,都有她水墨如烟的样子。
10、不用说一处处的庙宇,就是每一处的摩崖造像前都是香火鼎盛。
11、崇圣寺建于唐时的南诏王国,鼎盛于宋时大理国。
12、天后宫是台湾数百座妈祖庙之首,这里香火鼎盛,神像久受香烟熏染,由原来的粉红色变成黑色,被信徒们称为乌面妈。
13、听老人们说和有关古书记载,木府鼎盛时期也曾占地一百多亩,有近百座建筑,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脏所在。
14、登山近两个多小时,大家都不觉得累,当我们来到祖师庙,只见香客川流不息,檀香缭绕,香火鼎盛。
15、灵谷寺真的是个香火鼎盛的地方,望着那一尊尊大佛,威严中似乎也透着温和,我想,那些信佛的人定能从中看出希望,看见光明。
16、在城墙上看着这一片祥和安逸的景象,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古镇的鼎盛时期,金钱河上樯帆林立,驿道上骡马成群,小城内商贾云集,人声鼎沸。
17、福荫黎庶,一直以来深得百姓供俸参拜,香火鼎盛,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18、素闻妈祖祖庙香火鼎盛,这天人潮涌动,前来妈祖祖庙朝圣者络绎不绝。
19、这里没有什么香客,可香火异常的鼎盛,好像这间寺庙不缺钱一样。
20、一个成功的小说家声名鼎盛时,有钱,有人到处献殷勤,为他照相,访问他。
21、不幸的是,结构性投资工具在信贷繁荣鼎盛时期的爆炸性增长也没有得到充分报道。
22、寺内香火鼎盛,佛像众多,是我国存留不多的开元寺之一。
23、十八世纪,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
24、唐宋是我国封建文化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诗词作品汗牛充栋洋洋大观,缤纷的作者群舞文弄墨抱膝长吟。
25、淮江书院鼎盛时期有二百多学生,最大的三十六岁,最小的十六岁,皆是品德优良、资质极佳。
26、当他处于鼎盛时期时,巴地阿拉邦的王公后宫拥有三百五十位妻妾和妃嫔。
27、英国在统治鼎盛时期最终结束其在印度的统治,很可能导致一场可怕的麻烦事件。
28、衣着入时,店货新潮,街道大方,书画劲丽,歌舞鼎盛,观众看戏的兴趣也洒脱的正常。
29、四十岁的人,是人生的鼎盛时期,是最扎实最自信的时期。
30、在芝佛院的鼎盛时期,全院有僧侣叙余人,统率众增的方丈则是李蛰的朋友。
蓬勃 [ péng bó ]
焕发 [ huàn fā ]
强盛词语的造句
1、中国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就取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来自八方的世人,汇聚成一片圣明强盛的景象,多么让人骄傲。
2、铭记历史,让人尽享美丽的草原、迷人的风景的同时,更感到和平和强盛的珍贵和美丽。
3、至此,天衡发展极快,国内尽是欣欣向荣,江湖门派日益强盛,百姓乐业安居。
4、从这点可以看出,个人主义在新加坡大学生中是如此地强盛。
5、中国人想最终实现的,是通过民主化达到人民富裕和国家强盛。
6、我们国家依靠学习走到了今天、走向了强盛,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引领未来。
7、一个庞大的帝国眼见要摇摇欲坠,难道每一个强盛都注定会走向另一个衰落,在这个世风日下的天朝背后,注定会走出一个拯救世人的他。
8、伟人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们不懈地寻求自我发展的空间,表现了强盛的力。
9、伟大的灵魂并不是平庸之辈所能理解,它是高贵心灵和强盛生命力的结合物。
10、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需要有野性,需要充满向上的精神,需要有强盛生命力的人。
11、湘军的壮大和强盛,引起朝野的一片猜忌和担忧,许多大臣纷纷进奏,称湘军之势,足以跨过长江,直抵北京。
12、我们相信没有永远的贫穷与羸弱,也没有永远的富达与强盛。
13、强盛了之后,不知调养,精气神会如江河奔流般地消耗,练武是强身,但往往练武之人会短寿,一过壮年衰老得厉害。
14、猛练,往往还没一拳打死了人,就先把自己打死了,因为强盛很容易,但要小心“盛极而衰”。
15、如果中原王朝国家力量强盛、周边民族政权力量衰微时,北京的安全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16、鲁迅到日本去的时候,日本的国力正是逐渐强盛,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风气。
17、祾恩殿无论是形体结构、建筑风格,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它的出现同样反映了当时国家的富庶与强盛。
18、强盛时除了全部天山以南地区,还包括今中亚巴尔喀什湖以南的部分地区。
19、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阶段,国家富足,国力强盛,长安经济文化繁荣。
20、来到生命之树前方,才发现,生命之树已经万古长青了,生命力非常强盛。
21、而魔族强盛之后,杀戮贫乏,一时之间,涂炭生灵,人间犹如九幽地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22、万里长城,绵延不绝,那是祖国伟大与强盛的见证。
23、以明公之神武,抚河朔之强盛,兴兵讨曹贼,易如反掌,何必迁延日月?
等待。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十四:“脩仪承宠住龙池,扫地焚香日午时,等候大家来院里,看教鸚鵡念新诗。”《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桑麻失利,只得畜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徵役钱。”《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学士今番跋涉忒大,贫僧不得相随,只在 东京 等候。”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日间随行,碍人耳目,晚间请在 塔湾 等候。”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住在 天津 英 租界,等候一天,买到一张怡和洋行开往 上海 的轮船票,从租界码头上了船。”
二、等候词语的近义词
期待 [ qī dài ]
等待 [ děng dài ]
守候 [ shǒu hòu ]
三、等候词语的造句
1、一些士兵在森林深处的前哨站等候。
2、在警察的包围下,他被拖到等候的车上。
3、他们的医疗系统有许多缺点:排队等候、资源短缺和设备过时。
4、我们一路欢歌,下到山脚,导游早就等候在下面,我们稍作休整,就开始了走进金鞭溪。
5、秋田饱满,像一个孕妇,在温馨的病房,喜悦等候。
6、爱是甜还是苦,伤是好还是坏,谢谢你如此温柔,捧着爱情静静等候。
7、我还没走到爷爷家,爷爷、奶奶就已经在门口等候了。
8、懂得等候与坚守,我们才能从容不迫,最终沐浴清风,笑看花开,情有所属,人生无悔。
9、心灵是需要在等候中坚守的,坚守无风的日月,坚守落花的寂寞,坚守情感的空白,坚守生活的平凡。
10、人生是需要等候的,等候一阵风的拂过,等候一朵花的盛开,等候一场云开月明的希望,等候生命爆发的强音。
11、有些风景总会固执地等候着你,一如你坚信你总会遇见自己该遇见的人。
12、被树影斑驳的灯火缱绻小院深处,望着炊烟西去,静静等候着,等候着那扇老木门被那双粗糙的大手“吱呀”一声关闭,一切归于寂静。
13、柔情一画,看我今生无暇,来世挂牵,只是无奈等候,多少注定,只是人生离别,时光飞逝,爱情的手,思念的眼睛,只是梦里探花,只是缘深缘浅。
14、每路过一个路口都可以看见骑车人、行人自觉地停下来等候通行。
15、出了山门、我看见有个船女在河边等候,黑黑的皮肤、一脸淳朴的微笑。
16、不是,每个人,在蓦然回首时,都有机会看见灯火阑珊处等候的那个人。
17、一天又将走完,凌晨的钟声响起,我独依窗前,等候下一个黎明,等候东方发白的时刻新一天的太阳升起。
18、坐在影院的等候厅里,环顾四周,全是八零九零后的年青人们。
19、落进小满的雨,落进土地的等候里,落成农谚,落成人间万象,落进千年不离的那根田埂。
20、由于游人太多游艇全部在涧中畅游,而且还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待,没有耐心等候登临感受。
21、当我们出站以后,事先联系的三辆白色面的已经在出站口等候,我们上车后风驰电掣一般向红果赶去。
22、等待着熟悉的雪的经过,在它的世界里微微发呆,用树的沉默,兀自等候。
23、在江南,在秋浦,入冬以来,我就在等候,等候一场雪的降临。
24、大巴车驶入朝鲜新义州口岸,就看见不少装满了各种生活物资、尤其是粮食的中国大货车,排满了通道,等候关检,很是热闹。
25、排队等候出租车时,如果静静地听,就能够听到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这一切都让我们这些远离大海的人兴奋不已。
26、到了景区我们下车去游玩,他就把车开到景区的出口点,为的是方便我们少等候,少走路。
27、人的心思难看透,人的能力难懂得,分手有对错,人有系别,也有无奈,失落也错,等候也错,执手人海,总有自己得不到的。
28、从昆明回来才感觉到贵阳是那样的冷,更冷的是在门口等候的却没有一个是我的朋友或亲人。
29、当我们下车来到工厂时,早已在那里等候的杨厂长及其员工,近二十多人,给予了我们热烈的欢迎及最热情的招待。
30、东方熹微之时我和我的同事就已经乘坐上汽车,由驻地昌吉州出发驶向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与在那里等候我们的当地朋友会合。
31、回到客栈已经很晚,子祥先生早早订好了晚餐的地方,在客栈等候多时。
32、是五月,听说你要归来,我守着一座城池,在这里静静的等候,等待你的归来。
33、昨天一早七点整,我们匆匆在对面农贸市场买了早点吃,等候乐购超市班车一到,就挤上班车,七点一刻到达七宝。
34、无奈等候了两个多小时,好不容易来到嵩鼓码头,挤上开往岛屿的大船,到达内厝澳码头。
35、我在忘川河畔等候千年时光,只一眼,就倾城,桃花流水赋桃园,昙梦无痕思悠悠。
36、我坐在观众席上看着节目单,静静地等候演出的开始。
【重要词语的解析及同义词】推荐阅读:
词语龋齿的解析及近义词07-28
验证词语的解析及近义词09-25
临时词语的解析及近义词01-02
笔画词语的解析及近义词01-12
是否词语的具体解析及近义词06-08
品析重要词语06-26
词语传授的释义及同义词06-05
眺望词语的同义词及造句06-19
境界词语的含义及同义词06-20
哪怕词语的解释及同义词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