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的技巧方法(精选10篇)
2、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便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
3、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
4、常听老人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那时,我就在想,桥究竟是什么呢?难道只村西头的那两块老槐树叠加起来的、我们上学必须经过的“桥”吗?
5、伴着年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踩着原野初融的残雪,你姗姗走来,明眸含情。你用爱的温馨,使我腊黄的脸庞泛起红晕;你用爱的吟唱,唤醒我迷茫的信念。我,不再忧郁、沉闷、彷徨,也不再坐等、观望、祈祷,我要振作,寻觅、追回你以及你给我曾经编制过的那个七彩的梦幻!
6、生日是一根线,一头是我,一头是外婆;生日是一个圈,圈住外婆的笑,圈住我的记忆;生日是一条河,那匆匆的流水,把我的思念带到外婆身边。
7、阵阵凉风拂过了窗栏,轻轻扳动着风铃儿,叮铃铃地奏出美妙的旋律;池畔柳树迎风摇曳着,款款地摆动水蛇般的腰身,千丝万缕的柳条羞答答地尽往四边躲;微风吹动着白色的窗帷,波动得如风帆一样。
母爱像长河一样源远流长,像清泉一样清澈甘甜。我也是一个沐浴在母爱阳光里的幸运儿。
一、细读题目, 审题技巧
首先要认真读题。弄清题目和材料的要求, 关键的词语要用笔点出, 重点思考理解。
其次找题眼, 题目若是短语, 可以用结构分析法来找题眼, 如作文题目《告诉你使我高兴的一件事》。这是个动宾短语。文中要写的事只能是一件, 这件事“使我高兴”, 而不是“你”高兴;而且是“我”告诉“你”的。题目若是一个记事, 可以用词语诠释法。如:“琐忆”, “琐”字有两层含义, 一是写的事“小”:二是写的事情“多”。“忆”字表示是回忆过去的事, 文章没限定写谁, 作者就可以发挥了。
第三, 要审清题目的内涵和外延。记叙文要明确写谁, 写群体还是个人, 写一件事还是多件事。如“美在我们中间”。本题中“美”的内涵不是指人的外表美, 而是指人的心灵美。这种心灵美的人在我们中间到处都是, 这就不是一个人, 可以写多人一事, 也可以写多人多事。
半命题作文, 在明白题意之后再把题目补完整, 所补的内容要鲜明、新颖、正确。选好角度有利于行文, 作文熟悉的人、事或者头脑中有几篇这一类的范文。如《老师, 今天我要……》。不要填消极方面的内容, 像“累”“烦”等, 可填上“高兴”“自豪”等。竞赛获奖令人高兴, 考试第一令人自豪。这些内容写起来就可以得心应手, 容易取胜。
材料作文的审题, 功夫下在阅读上, 要读懂材料, 抓住中心, 明确要求;还要对材料作细致的筛选、分析、提炼, 选择最佳写作角度。
二、深思熟虑, 选题技巧
一篇作文能否一气呵成, 能否成功, 关键在于选材是否得当, 大家知道材料的来源一是生活, 二是阅读。在考场上, 只能靠平时积累的各种材料的记忆, 选出典型的人、事, 来表现中心思想。比较有效的是翻文“炒”章法。阅读的佳作像货物一样贮存在脑子中, 现在要用了, 就想一想, 哪篇文章中的材料可用在自己的文章里, 这就如同在食堂里买来的饭菜, 虽然是佳肴, 可不一定适合自己喜欢的口味, 因此“炒一炒”, 淡了加点盐, 咸了添点水, 冷了热一热, 硬了煮一煮, 这样一番加工, 就更合适了。“佳作”中的材料, 摇身一变就写进了自己的文章中了。
如写《难忘的恩师情》, 选材上就可以仿照魏巍的《我的老师》。若这是位充满父爱的老师, 就想到朱自清的《背影》。若这位老师有慈母情, 再想到朱德的《我的母亲》。若这位老师治学严谨, 还可以联想到鲁迅的《藤野先生》。另外, 再回忆平时阅读过的中学生写老师这方面的佳作, 还有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各位老师, 选取其中一位做模型, “杂取”其他老师所长, “合成一个”, “合成”的这位老师就是你作文中的有个性的“这一个”“主人翁”。
三、准确把握, 立意技巧
笔者认为“顺乎其材, 出乎其理”, 是其原则, 意思是, 应该根据作文材料自身的特点, 发掘它具备的主题思想。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 立意和选材应该是同时进行, 几经反复, 根据审题, 头脑中有了许多材料, 再经过对材料的提炼, 明确了主题。主题确立, 再进行精心选材, 主题好比人的大脑, 文章的材料选择都受它的支配, 立意要做到准确、深刻、新颖。
准确, 就是要切合文章的含义或材料的中心, 同时又要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 主题要正确, 积极向上。
深刻, 就是要站得高, 看得远, 对读者有积极参与的教育性。新颖:就是作文要另辟蹊径, 转换思维角度, 不落俗套, 表现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感受。如:写一位同学经常擦黑板, 若只停留在表扬好人好事, 乐于助人上, 那就肤浅且落入俗套了, 若能再往深处挖掘, 那就会妙笔生花, 由粉笔末有害, 想到利用科技研制电子粉笔, 营养粉笔, 食用粉笔。这些粉笔香味怡人, 又能食用, 而且有益于身体健康, 这样文章的主题就深刻了。
四、运筹帷幄, 谋篇技巧
记叙文一般分为三部分, 开篇点题, 再具体的叙述, 最后写出自己的感受, 谋篇反映了作者为表达中心, 剪裁、组织材料的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 还要考虑到过渡、照应、记叙的线索、记叙的顺序等。因考场时间紧, 不能打草稿, 只能打腹稿, 编提纲, 在编提纲时要处理好如下事宜:1.段落层次;2.过渡, 若过渡不成自然段, 就在需要过渡的下一自然段开头写过渡句, 这一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3.材料的详略;4.记叙的顺序;5.开头和结尾的照应等。
五、清晰流畅, 行文技巧
考场作文要头脑冷静, 思维敏捷, 切忌心慌意乱, 俗话说:“凤头豹尾”开头要颇费心思, 能一语惊人, 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 起码让他知道作者的功底不薄, 懂的不少, 还可以把自己认为最得意的语句上面加点, 引起老师的注意。
行文认真, 书写工整, 字迹清秀, 格式正确, 标点符号使用得当, 少涂改, 无错别字、病句。
六、脍炙人口, 语言技巧
在考场上, 我们不大可能对全文的语言字斟句酌, 因为展示事情全过程必须使用大量的叙述、交代、说明性语言, 所以我们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 应以使用片段性、局部性的生动、形象的语言为主。可以是风趣幽默的“移用句”:“家里来了客, 那美味佳肴就像兄弟姐妹一大群, 齐刷刷地来到桌子上。客人走了, 你再看, ‘计划生育’起作用了, 一碗好菜成了独生子女了!”让人读了忍俊不禁。也可以是气势磅礴的排比句:“美是江南水乡的温柔, 美是塞外风雪的粗犷, 美是雄关险隘的豪情, 美是小桥流水的韵致。美啊, 你就是我亲爱的祖国!”读来气势雄壮, 动人心魄。还可以是思想深邃、含蓄隽永的哲理句, 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引用句, 等等。这些句子点缀、穿插在文章之中, 会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一、截取断面,入口要小
记叙文写作以写人记事为主,但在具体写作时入口一定要小,记事不宜太多,且切忌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应尽量只围绕一件事,最好是截取一件事的一个横断面来写,通过浓墨重彩的记叙,从小巧而精致的细节中显出功力,力求像放大镜一样使这一横断面凸显出来,并通过“慢镜头”回放,从而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如2008年江苏卷“好奇心”,其中的一篇佳作被许多阅卷专家所称道,该篇佳作的作者带着爷爷奶奶“两个人都上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这样的疑问,全文就只选取了奶奶隔一段时间叫上爷爷一下这一个细节,通过“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这一细节的反复渲染,凸显放大,生动地表现了奶奶对爷爷的关心,更凸显出爷爷奶奶几十年相濡以沫的真情,感人至深。又如2009年湖南卷作文题“踮起脚尖”,一考生选取,了母亲踮起脚尖为自己盖被子这一细节,从父母轻轻地开门,写到他们点起脚尖走来,写到母亲似气实爱的低语:“又踹了被子!”,再写到“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一个个细节如“慢镜头”般一一回放,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形象地表现出父母对其挚爱。
二、细节生动,引人入胜
在记叙文写作中,必须有锤炼生动的、引人入胜的细节,生动的细节是记叙文的灵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词有“纯以意象胜”之说,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记叙文要想写得好,必须“以细节胜”,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多向史传文和小说学习,反复揣摩其中的经典篇章,学习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多向高考中的一些佳作学习,看看人家是怎样把细节写的活灵活现,引人入胜的。如: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这样的事天天发生。(2008年江苏卷《好奇心》)
再如: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我微微一笑。(同上)
以上细节可谓神来之笔,十分逼真传神。
再如2006年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一位考生开头是这样写的:
虚掩的房门“咯吱”一声开了一道缝隙,爸探进半个脑袋向里张望。天刚亮,同房的病友可能正在梦乡。我刚醒,缩着身子用被角半掩着脸。没错,是爸!
细节生动,引人入胜。
三、选材务真。力求独特
记叙文在选材时,应竭力求真,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或情感体验,唯其真实,方有话可写,方才可信,方能动人。但仅仅求真还是不够的,在选材时还应尽量独辟蹊径。各地参加高考的考生动辄几十万,因而在选材上的“撞车”实在难免。阅卷老师看多了同一类型的题材,难免产生审美疲劳。所以写自己真实而独特的生活,可能会收到奇效。像2009年湖南卷作文“踮起脚尖”,写母亲踮起脚尖为自己盖被子这一细节的那位考生,便是想到了自己的真实生活,虽然他家庭经济困难,没能考上重点中学,但这都无所谓,因为他还有疼他爱他的父母,至此,他的感情喷薄而出,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少考生在选材时往往胡编乱造,这一定要不得,你一定要谨记你的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是写作时最好的素材库。选材不仅要务真,更要力求独特,人无我有,戛戛独造,方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如2007年江苏卷“怀想天空”,一位考生的作文经历了一番奇遇,先被评为不及格,后又被复查的专家“打捞”出来,成为优作。这到底是一篇什么样的作品呢?原来该文以时间为序,写了自己高考前割麦的经历,作者在结尾写道: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
该文最大的特色便是写了其高考前割麦这一独特的生活。
四、情真意切,以情动人
记叙文写作要善于挖掘“动情点”,做到以情动人。如果能做到让阅卷老师读后潸然泪下自为最高境界,即使做不到这一点,能让阅卷老师鼻子一酸亦为成功。如果自己确实有不幸的经历,那么用笔写来本也无可厚非,但在写作时切忌为了煽情,胡编滥造情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亲人的做法。其实,要想做到以情动人,不一定非要写自己有多不幸,非要写生离死别,只要怀着一颗真诚的、感恩的心,用“心”来写,自然能产生感动别人的效果。如2005年江苏卷一考生佳作《下辈子还做你的女儿》,便用质朴的文字,生动的细节,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阅卷老师的心弦,从而获得了高分。其中文段如:
妈妈,把她能给我的都给了我,我唯有学业可以回报。可是考前最后一次重要的模拟考试,我却考得很糟糕。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远远地发现,昏黄的残阳中,母亲佝偻着背在村口望着我归来的路。那一刻,我有向后走的冲动,可我终究不能。
再如:
和母亲一起回家的路上,我心疼着,该怎样告诉母亲我的失败呢?到家的时候,我头低着告诉母亲我考砸了。母亲,望了我好久,然后用她枯槁的双手,轻轻搂起我,抱了一下:“下次你会考好的……”
虽看似浅显,却饱含着对妈妈的深情。
五、语句深刻,含义隽永
在记叙文写作中,应有意锻造一些含义深刻隽永的语句,或优美如画,或意味深长,或情意绵长,或蕴含哲思,这样的语句就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能有力地提升文章的品位,给阅卷老师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如:
佛说,因果有缘,千百年的轮回皆由缘而起。我想,上辈子也就是前生,我一定是千万次的回眸,亿万次的寻觅,才能在滚滚人流中遇到了你,唯一的你!(2005年湖北卷《三生有幸遇见你》)
再如:
父亲,您知道吗?传说女儿是父亲前生的情人。我知道这个说法的时候,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想,如果前生我们是情侣,最后的结局也一定是和平而安宁的。相约着喝了孟婆汤,然后无牵无挂地走上独木桥,来了今生。而今生,我成了您疼爱的女儿,您是我最敬爱的父亲。(2008福建卷)
另如:
“晚上,我听到爷爷起身,坐在书桌前,拿着老奶奶的照片。月光下,颗颗晶莹的泪珠沿着他脸上布满的皱纹扩散开来,竟不落下。他端坐着,身上披着一层银色的月光,在静谧的夜里,形成一尊完美的雕像。”(2007山东卷《天堂里有电话吗》)
六、议论抒情,余味悠长
记叙文虽然在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但如果全是记叙的话,会让人觉得太过于单调,且缺乏深度。在记叙文的结尾,必须议论抒情,以升华主旨;或余味悠长,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从而把文章推向高潮。如:
我轻轻合上门,轻轻推开那隔开冰雪的大门,惊讶地站在门口许久,天空中的雪花在我的眼泪中融化了——一夜的大雪为何却躲在门旁几米远的地方?门前为何有一条延伸的小路?在这条小路上载着一位母亲那暖暖的爱。/早晨的寒风丝毫侵入不了我那颗暖暖的心,回头,楼上那盏熟悉的灯火融化了这个早晨所有的寒冷。(2010年湖南卷《早》)
再如:
……我渐渐地睡着了,迷迷糊糊有一双手将我的手轻握,我没有睁开眼,然而我的眼泪却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一满脸。(2006年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
又如: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地存在着。”“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2008年江苏卷《好奇心》)
以上是从各地高考记叙文佳作中提炼出的一些具体的记叙文写作技巧,相信诸位考生平时对这些技巧勤加研习并多在习作中加以运用,一定能有效地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
记叙文就是记载、叙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过、接触过的一些人物和事件的文章,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高中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吧!
高中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1.要重视立意,注意多点题。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它体现了一个作者对写作对象(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认识的高度。一个考生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辩证的思想方法,往往在他的文章中表现出来。相反,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对社会生活、人物事件等方面的低俗、幼稚的认识,也反映出文章作者思想上的不成熟。同时,写作记叙文要注意多点题,可在首尾通过议论点题,可在文中通过议论或文中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点题,而结尾的议论点题一般是必不可少的。
2.要选好题材,准确且新颖。
可以是题材本身新,也可以是手法新,旧题材写出新意。题材还可以也应该进行合理虚构。选材时,要尽量写校园外的,要尽量写自己熟悉的,要尽量写有一定的典型性的(能够以小见大),要尽量写一个片断,要尽量写能展开的(展开后能“出彩”的)。
3.要设计线索,能纲举目张。
线索是记叙性作品中把全部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繁杂、零碎的材料(人、事、景、物)如果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来连缀、贯穿,就会互不关联,杂乱无章;有了线索,文章就能纲举目张,浑然一体,更好地表现中心。清楚的线索应该是有利于读者识别、发现的,如标题、穿插的抒情议论、反复出现的某个物体或词句等。其设计方式则灵活多样: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某种物体,可以是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也可以是感情的变化,等等。应试时,我们可以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
4.要感情真挚,能打动读者。
叙述是文章的表达方式之一。叙述要求把文章中要表现的人、事件交代明白,使文章线索清晰。叙述在记叙类文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叙述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叙述方式有两种:顺叙和倒叙。
顺叙是按照人物的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的叙述。顺叙的文章,读者容易把握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H版教材六年级第二学期课文《弹琴的姑娘》,说的是一个姑娘勤奋练琴的故事。文章叙述“我”无论是早上还是晚上,在胡同里经常听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练琴的声音一年四季未曾间断过。春夏秋冬,小姑娘锲而不舍地练着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弹琴姑娘刻苦勤奋地练琴,同时融入“我”对琴声的感受和对姑娘的美好感情。由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顺叙的写法,故事情节显得清晰自然。
在运用顺叙的方式时,要注意用好表示时间或表示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词语。另外,要避免平铺直叙,面面俱到。为此,要注意材料的取舍与详略。
倒叙不是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而是将后发生的情况先写,然后再回转来交代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这种写法不仅能使文章曲折有致,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而且便于突出重点,吸引读者,增强艺术效果。
回忆性的文章,一般采用倒叙的记叙顺序,也就是从时间上来说,先写现在,再写过去。倒叙法并不是把所有的内容都倒过来写,只是先叙后面发生的事情,再讲它的由来罢了。这样,就要注意处理好由倒叙转向顺叙时的文字衔接问题。要有一个很好的过渡,才不会给人以过于突然或是前后割裂的感觉。一般可用“事情的起因是„„”“原来是„„”或者用问句“为什么会„„?”把结果与事情的起因衔接起来。
总之,叙述方式的选用,要从表达内容的需要出发。尤其是倒叙方式的运用,不要故弄玄虚,为倒叙而倒叙,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记叙文写作——力争做到“凤头”“豹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篇作文的头开好了,打开了思路,要写的话就很顺利地写了出来。如果头开得不好,就会思路闭塞,难以下笔。所以古人所说的“凤头”就是指文章的开头要起笔不平。
最常见的开头方法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像叙事的文章开头就点明事情的起因,或是直接说明文章所要叙述的事件,让人一目了然。
第2种开头方式是——设置疑问,引人入胜,这种开头方式,往往在第一段就提出疑问,巧设悬念,或把事情的结果交代在先,使读者产生急欲读下去的愿望。
还有一种叙事的开头方法是——描摹景物,渲染气氛。这种文章的开头方法是从写景、写物入手,以此来烘托气氛、突出中心。
总之,叙事文章开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我们要遵循如下原则:要紧扣中心,突出主题,不能起笔太远,让人读了不知所云;要新颖活泼,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不能陈词滥调,生搬硬套;要有真情实感,不能空洞抒情,无病呻吟。
文章的结尾与开头一样,也是表现主题的重要环节。好的结尾能深化主题,突出中心,令人回味,具有“余音绕梁”的作用。结尾的方法同样多种多样。
1、随着事情的发展自然收束。这种结尾方式简单明快,叙事完整。
2、首尾呼应。这种结尾方法是在文章的结尾再强调一下开头部分的意思,以达到互相照应。这种照应有的是形式上的前呼后应,有的是意义上的再次强调,使文章浑然一体。
3、含蓄委婉,令人深思。这种结尾方法以暗示、旁衬或隐晦曲折的手法,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而不把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明明白白说出来。
4、饱含哲理,发人深省。用一段饱含哲理的话作结尾,可以使读者产生共鸣,汲取力量,得到启迪。对整篇文章而言,也有画龙点睛的妙用。
总之,一篇好的文章既要有不平的开头,又要有有力的结尾,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凤头”、“豹尾”。
记叙文写作:要注意“过渡”与“照应”
“过渡”与“照应”都是作文中常见的技巧方法。尤其在叙事类作文中,同学们要格外注意“过渡”与“照应”。
所谓“过渡”,就是事物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为了使作文中各段落之间自然衔接,连绵一体,我们往往使用过渡技巧,写上过渡语。过渡语,可以是段落,也可以是句子,甚至是一个词语。那么,怎样写过渡语呢?其实,我们可以用设问、反问的形式,或者用平铺直叙的语言,用上关联词语,串起上下文内容。这样,就能自然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阶段。
“照应”,就是指在文章的全篇行文过程中,必要的、或明或暗的照顾、呼应和反映再现。“照应”,为的就是使文章首尾一体、融汇贯通。
同学们,我们在写作文时不能写了前面不管后面,也不能写了后面忘了前面,而应该前后配合、首尾照应。
前后配合,首尾照应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开头与结尾相照应。
2、内容上的前后配合。作者前面写的事情,后面要有个圆满的交代;后面出现的事情,前面都要有根据,不能写得没有来由,使人感到突然;更不能漏洞百出,使人疑惑不解。
3、行文和标题的相照应。一般说来,标题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中心思想,因而在行文中注意与标题相照应,能起到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因此,处理好“过渡”和“照应”能使文章显得环环相衔、浑然一体。同学们,不妨你们也试试。
记叙文写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强调的就是作文要讲究“真实”。
因此学生如果写自己有感受的事,就容易写得生动、活泼、具体;如果写自己不熟悉的事,即使费了9牛2虎之力,也写不好。这是什么道理呢?文章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文章的材料必须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没有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没有文章。我们写作文就是要把自己周围的事,周围的人,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写下来。写作文不是做算术,有了一道题,运用几个公式套一套,就可以做出来。写作文必须要具备材料,写自己感受深的事,就能“表”我们自己的“情”,“达”我们自己的“意”。
可是,有些同学往往不理解这一点,许多有感受的事放着不写,偏偏去写道听途说的,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这样写成的作文,还有什么真情实感可言呢?由于写的是缺乏感受的事,因而语言也是一副“大人腔”,缺少我们自己应该有的童趣。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学生进行以真实生活为题材、以生活的需要为目的的写作练习,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如写写日记、周记、随记、书信、读书笔记等,自己选题,自由发挥,放手写作,畅所欲言。练笔先从自己写起,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写起。这种大量的持续的作文自主练笔,既记载了真实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
记叙文写作:选择材料要新颖
写叙事的文章,选材是关键的一步。挑选材料时,不能“拣到篮里就是菜”。我们在生活的事件与生活现象中选取材料时要注重新而别致,这就是指选择新颖的材料。
平时,我们注意观察,积累写作材料,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我们小学生写作文,就应该写自己的生活。我们少年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时刻观察、用心体验,往往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发生了许多新奇的事、新奇的现象。这些会引起
我们特别的注意、特别的思考,只要我们把注意现察的许许多多新鲜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材料,写到作文里去,寻求新的立意就能写出新颖的、有深度的作文。
1、要写出一个“新”字来。
捕捉身边的事物时,关键是看能否反映个“新”字,即过去所没有的、新近才发生的变化,写文章时一般就从这个“变化”入手,再去探究这个变化的原因来。
2、要写出新意来。
捕捉身边的事物时,要留意写出事物的新意来。可以以小见大,从身边的小事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可以从一种事物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善良的人性等,还可以从不起眼的生活琐事中观察思考,产生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这样的材料平中见奇,也不失为新颖的材料。
记叙文写作:中心要明确
我们都知道,一篇好的叙事文,必定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立意。立意,就是在下笔之前先明确写作意图,确定主题。从我们平时的经验来看,文章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作用的强弱,衡量的关键,主要看中心是否明确。因此,确定文章的中心,是叙事的根本。
文章的中心如此重要,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叙事有中心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篇文章思想要健康正确,主题要明确集中,立意要深刻、鲜明、新颖。在叙事时,我们要善于从事件的表面揭示其蕴含的科学性、哲理性或事件的社会意义。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从平凡、不显眼的事件中揭示其不寻常的思想意义。其次,我们还要明确,我们所写的记叙作文不是为记而记,而是有感而发,有悟所写。所感所悟就是叙事的中心,写作时要注意把它贯穿于全文之中。最后,在阐明我们的观点时不要生搬硬套、削足适履,而应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一般来说,点明中心在文章的结尾较多,因为这样从记叙事情到引出意义,比较自然,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时,中心在文章开头,也就是在记事之前先点明意义,让读者有一个心理准备。两种方式各有所长,但不管怎样,点明中心都要自然和谐,不能为套中心而强发议论,大呼口号。文章的中心就像人的灵魂,在叙事时,一定要有明确的中心,要以中心意义为线索贯穿全文。
记叙文写作:把事情经过分步写具体
我们已经知道了叙事文章的“六要素”,可在作文过程中,我们不能像问答式一样,把“六要素”讲完就算。这样的文章,读来是不吸引人的。在“六要素”中,“经过”是事情的主体,要分几步写清楚。每一件事情的发展一定有它的先后顺序,我们在写作前,一定要考虑清楚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关内容要写得细致、清楚,这样,把事情的发展过程写具体了,一件事就会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读了以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写作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一步一步写具体事情的经过呢?首先,我们可以找找事物的规律。虽然有些事物比较纷纭复杂,不很容易认识清楚,但它总有一定的规律。了解了它内在的联系,知道了它的因果关系,写起来就比较具体了。其次,观察要仔细。人们每做一件事,会有许多动作、神态、语言上的表现,我们要善于现察,了解特点,抓住特征来写。另外,我们在仔细观察的过程中加以适当的联想,使文章就像一株繁茂的大树,既有突出的主干,又有婆娑的树叶。这样,就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了。
记叙文写作:写清事情的“六要素”
叙事就是叙述事情,就是以书面的形式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因为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为了让别人看明白你写的事情,我们必须在叙事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就是事情的“六要素”。记得一08世纪德国着名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把一件事情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
把许多事情说清楚了。可见一个人说清楚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写清一件事情的“六要素”,这是最起码的基本功了。
一般来说,要写好一篇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写清这“六要素”是少不了的,但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要写明“六要素”。个别要素,有时虽在字面上不显示出来,却隐含在文章中,也是可以的。
写作过程中怎样来安排“六要素”呢?可以说,没有统一的格式。较多的是先交代时间、人物、地点,然后再逐步写出起因、经过、结果。但有时也可以变化,应根据写作时的具体情况而定,不拘泥于一种格式。
人物描写的方法
人物描写,根据描写的对象,可以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写人,可以直接写头发、画眼睛,使其栩栩如生,这叫直接描写;还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写人,如通过第三者的转述介绍某人,通过描写第三者来反衬某人,以写景状物来烘托某人等等。根据描写人物的详略,轻重、着墨的浓淡,我们还可以将人物描写归纳为白描、漫画式勾勒、浓墨重彩细描等等。
一、白描
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它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依然描写出事物的形象。如: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鲁迅《藤野先生》)
寥寥数语,就活化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二、漫画式勾勒
即以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将人物勾画成奇形怪状、荒诞陆离的形象,以表达嘲笑、憎恶、同情等思想感情。如:
“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个部位,会把视线挡住。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整齐地朝后梳拢着,蘸了水,没有一根错乱的。白皙皙的脸上,看不见一条皱纹,像刚出锅的馒头。由于胖,鼻子、眼睛就显得特别小;由于小,就显得格外精采有神。”
通过描写,塑造出“过滤嘴”的形象:老而胖,整洁考究,富态优裕,高人一等。在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嘲笑。
三、浓墨重彩细描
即以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细致全面地去刻画人物形象。如:
“„„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支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让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的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阿累《一面》)这三处,作者通过全面而细致的描写,刻画出处于艰苦条件下的鲁迅的精神面貌,一位“越老越顽强”的伟大战士的形象,即赫然屹立在我们的面前。
一、悬念式开头
也称倒装式开头或直接切入式开头。即开篇以特写镜头写出事件的某个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事情的结果,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例:某同学以“空间”为话题写的一篇作文(开头)
心灵空间的渴望
“李轶凡自杀了!”“不会吧,他平时那么听话,学习成绩又是这么好,怎么可能呢?”“是呀。他的爸爸妈妈是那么地关心他……”
接着作者追叙了李轶凡自杀的原因及经过,从而表现像李轶凡那样的学生们对拥有自己的心灵空间的渴望)
例:一学生以“人生之桥”为题的作文开头:
楚子涵狠狠地踢了一下桥栏。
已经是离家出走的第三天了,三天中他就一直露宿在这座桥上,口袋里的几块零钱早已花光了,饥肠辘辘的他无力地坐在桥上。
(接着作者交待了楚子涵离家出走的原因,叙述了在桥上与一位老人的交谈,写出从中悟出一些深刻的道理)
二、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就是直截了当的落笔扣题,总领全篇,纲举目张。
如:朱自清《背影》一文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又如:学生习作《生活需要笑声》开头:“笑一笑,十年少”,生活需要欢乐,生活需要笑声……
两篇文章直截了当的开头,直接进入主题,就更容易使中心突出,读者读起来也容易抓住要领,掌握内容,深刻了解主题。
三、景物描写开头法
用景物描写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可以铺垫情节,导出下文。
如:《驿路梨花》中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里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边疆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金黄的大斗笠》中开头:“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此处写景暗示有雨将至,为下文送伞作了很好的铺垫。
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心中筑起一堵墙》)、四、诗词、歌词、格言等引用开头法
巧妙的引用与文章相关的诗词、歌词、格言等作为自己文章的开头,能使文章生动活泼,读来令人亲切,吸引读者。
如:学生习作《人生需要挫折》开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磨难挫折必不可少。
学生习作《草》开头引用白居易《草》作开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里小作者巧妙引用歌词,诗词开头既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也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五、抒情式开头法
这种开头的语言常常抒发某种感情、或赞美、或悲痛、或激动、或欢乐……在抒情过程中,也常常运用许多修辞手法。
如:《春》一文开头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头就运用反复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的强烈感情。
又如:学生习作《我爱秋天》开头:“一年四季,春的姹紫嫣红,夏的绿满枝头,秋的丰盈充实,冬的银装素裹,都宛如一幅幅画卷,但我更钟情于秋天”,这样开头既写出四季特点,又巧妙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情怀。
六、吸引读者设问法
作文开头,提出疑问,既能总起下文,又能吸引读者,激起读者好奇心理,以致于急切地读下文。
如:《秋魂》中秋味篇开头:“你品味过秋吗?它是什么滋味?”秋色篇中开头:“秋是什么颜色?”
学生习作《美》开头也写到“美是什么?”
这样的设问式开头,简洁、明快,下文顺理成章,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达,既拓展了思路,又吸引了读者。
七、诗意式开头法。
也称整句式开头,即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采用骈句、整句的形式开头,来议论点题、抒发感情或点题、总领全文,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2000年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题为《轻轻落地的一滴水》的佳作开头:“一滴水轻轻落地,是森林中叶片上滚下的露珠,还是峭壁岩石间的清流?是云的哭泣还是雾的叹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你喜欢小桥流水的温馨,还是大漠孤烟的雄浑?你偏爱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还是热烈浪漫的南国风情?我想,答案也是因人而异的。”
再如“以„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的文章《回家》开头:“远去的飞鸟,永恒的牵挂是故林;漂泊的船儿,始终的惦记是港湾;奔波的旅人,无论是匆匆夜归还是离家远去,心中千丝万缕、时时惦念的地方,还是家。”用三个结构相近的句子组成排比句,用“飞鸟”、“船儿”、“旅人”类比来点题,形象生动而富有吸引力。
再比如以“挫折”为话题写的一篇题为《感谢“挫折”》的文章,开头是这样的:“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雪交加的黑夜,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可爱;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考验,怎能体会到胜利和成功的喜悦。挫折,想说恨你不容易……”议论抒情相结合,并开篇点题。
练习:
一、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当然,不同的人对幸福也有不同的观点。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开头示例
我看幸福
幸福是什么?是功成名就、受人敬仰吗?是恬静悠闲、无牵无挂吗?是高朋满座、儿孙绕膝吗?我说:幸福是……
我看幸福
有人说,幸福是星级宾馆里山珍海味间的觥筹交错;有人说,_________;有人说,_________________;有人说,________________;也有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我要说,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有人说,幸福是星级宾馆里山珍海味间的觥筹交错;有人说,幸福是高档舞台厅里动人旋律中的翩翩起舞;有人说,幸福是端座奥迪、宝马车于人流如潮的大街上招摇过
市;也有人说,幸福是待在密室里数着成叠的百元大钞;然而我要说:拥有这些,不一定就是真的拥有了幸福!)
感受幸福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压满枝头果实的满脸喜色,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幸福是奋斗的结晶,勤劳的丰碑。
(参考答案: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压满枝头果实的满脸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实验室里科学家又有新发现时的舒展眉头,幸福是领奖台上运动员仰望国旗冉冉升起时的莹莹泪光。幸福是奋斗的结晶,勤劳的丰碑。)
三、完成下面的作文:
以“目光”为话题,写一篇800以上的记叙文。题目自拟,运用以上任何一种方法开头,注意细节描写,体现特征,思路清晰,字迹工整。
四、学生习作:
关于“目光”的开头
1、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成功和失败往往伴随着我们。当你成功的时候,有的人会投来赞美、支持的目光;有的人会投来嫉妒、嘲讽的目光;当你失败的时候,鼓励的目光却显得特别亲切。
2、老师的目光是严肃的,每当我们犯了错误之后,她都会细心的来指导我们!老师的目光是和蔼的,每当你被别人排斥的时候,她会告诉同学们什么是错误!老师的目光是理解的,每当你上课总走神时,她会悄悄地走进你的内心来了解你!老师呀!您是多么无私,您是多么伟大!您的真心打动着我们---您的所作所为都印在我们的心里!
3、“这次考试,100分的同学是---”严老师将信将疑地把目光投向那个吊儿郎当、名副其实的“差生”,“王凯!”“刷刷刷---”五十几道探照...4、“世界上的眼睛千双万双,最难忘的是那老师的目光……”每当我轻轻地唱起这首歌,心中便涌起难言的羞愧。那件事发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在语文课上,趁老师不注意,我和前排的男生打闹。
5、最难忘的是老师的目光.。一半有父亲的威严.,一半有母亲的慈祥.;人间的眼神有无数种,最亲切的是老师的目光,一半有太阳的热情,一半有月亮的温柔.《父亲的目光》(1.7魏萌飞)
我是在大人的注视下长大的。当我成功的时候,家人会投来赞美、支持的目光;当我失败的时候,家人会投来鼓励的目光;当我骄傲的时候,家人则会投来警示的目光;而在我走弯路的时候,那目光就像指路的明灯……在这众多的目光中,我始终忘不了父亲的目光。
“哇”一声啼哭划破宁静的夏夜,一位年轻的父亲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眯着眼睛温柔的看着这个鲜活的小生命。而我便是这位父亲抱着的孩子。
从此便沉溺在这温柔的目光里。
“孩子她妈,不要对孩子那么凶嘛,孩子磕倒了很痛的,她需要安慰。来,宝贝,痛不痛?”我上幼儿园了,那天下课抢秋千,不小心磕倒在台阶上,正好被刚来接我的爸爸妈妈看到了。我含着泪,抬起头,睁大眼睛看着爸爸那双满含紧张与关切的眼睛,奶声奶气的说道:“爸爸在,不痛!”
可惜这样温柔的目光只持续到上学前。
“你,过来!怎么搞的这是?57分?57分呀!考的不好就罢了,你还敢跟老师顶嘴?”爸爸坐在沙发里训斥着我。我胆怯的站在一边小声的抽泣。“哭?哭有什么用?明天回去跟老师道歉,听到没有?”“她爸,你又不是不知道,那次考试,孩子正在发高烧,她跟老师顶嘴,那也是因为老师冤枉了她呀!”“她?考的不好还有理了?她还懂得尊敬老师吗?”我偷偷看了爸爸一眼,他的目光犀利、严肃,似乎容不得半点商量。
自此,我有了一个严厉的父亲。在学习上,我再也不敢有半点的马虎。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进入了初中。也许是爸爸的高压,也许是自己的叛逆,我成了个问题少女。记得有一次,老师来家访,我的“光荣事迹”终于被爸爸知晓了。送走了老师,爸爸陷在沙发里,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一支接一支的抽烟,良久才将我叫到跟前,长吁一口气说:“女儿,呵,你真的很像我——脾气倔强。但你仔细想想,老师是为了谁好?不都是为了让你有出息?爸妈丢了面子不要紧,重要的是你如何再次为我们争回面子------”望着爸爸紧蹙的眉头下那双犹如深潭般的眼睛,里面分明写满了无奈和痛心。我第一次流下了悔恨的泪,我暗下决心:今后一定努力学习,为自己,更为爸爸争口气!皇天不负有心人,高中录取通知书终于被我握在了手中。那一刻,爸爸的眼睛熠熠生辉!是肯定,是赞许,更是欣慰!
如今,我已成为了一名高中生,成绩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每次回到家,坐在餐桌旁,接触到父亲的目光,那是思念,是怜惜!
父亲的目光呵,永铸我心头——
《父亲的目光》
从记事开始,我就发现父亲的目光与众不同,然而,我真正能够读懂那深奥的文字还是在升初中后。
九月悄悄的来临了,同伴们都踏上了初中的征途,我怕看见他们欢欣的笑脸,独自坐在窗台边,望着空荡荡的家,满脸怅然。父亲坐在椅子上,依旧抽着一根纸烟,他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的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窗外。窗外的阳光很灿烂,灿烂得足以让人感到目眩心惊,但却很安静——除了猪在圈里蹦跳的声音。阳光打在父亲的脸上,他抬头望了一眼天,深陷的双眼闪动着像阳光又像是浓雾一样的东西,继而又低着头抽他的烟。
以后的日子,渐渐地,父亲似乎比以前更忙了。早晨披着第一缕晨光出去,晚上被着月色归来。我不知道他究竟在做些什么。几天过去了,只是觉得父亲好像瘦了些,但眼神中似乎有一种异样的光彩。
开学后的第五天清晨。朦胧中,父亲把我叫起。桌子上,早已准备好饭菜,热腾腾的。我发现,在桌子中央的碗中醒目地盛着一碗肉(全家人——我、父亲、母亲好久都没有吃肉了),心里正感到疑惑。母亲示意我坐下吃饭。最后,父亲从他那件兰咔叽衣服口袋中慢慢地取出了一个小纸包,终于说话了:“三百元钱,到学校去。”
我吃了一惊,筷子几乎要在半空中停滞。我使劲的仰起头,视线与他的目光交叉、重合,我似乎看出了那目光中的深沉含义:期待与鼓舞。
是母亲送我到学校来的。一路上她告诉了我,这几天父亲为了我能上学,到学校去了好几次,老师也非常理解,但总不能一点钱也不缴,学校确实困难。母亲又给我说了父亲是怎样去求亲戚借钱,又怎样拖着疲倦的身子而归的,以及把家里的两头正长膘的猪卖掉用来做我的学费的……不由得,鼻子陡然一阵酸,眼泪流了出来。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在此期间,生活费每一次都是父亲亲自给我送,每次他没有说多少话,每次我都会注意到他的目光,仿佛一次比一次深沉。
由于我的努力,第二学期进入了全校最好的一个班。开学那天,是父亲亲自送我到学校的。临别时,他从口袋里摸出皱巴巴的三十元钱说:“你先用着,过两天我再来。”我接过钱,一抬头,瞥见了父亲那目光,眼泪差点儿又掉了下来。
一天,母亲到学校来看我,她说:“你父亲加入了村里的修路队,每天十五块钱……”一时,我不知是什么滋味:父亲,那么小小的个儿,带病的身体,五十多岁的老头,他能干得来吗?
不知不觉眼前似乎浮现出修路工地上繁忙的景象。其中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在慢慢拉拢,定格:身着蓝色咔叽布的瘦小的身子在满是泥泞的修路工地上来回的搬运石子、水泥;而他的眼睛里,却闪动着一种矍铄和希望,正穿过层层迷雾,牵引着我。
议论文体满分作文精读,技巧的提炼
积累热点素材,关注社会热点:环境类、礼让、仁爱社会人文关怀类、读书等陶冶性情类类文章的阅读及各城区期末考试作文题目的练习
情境写作:校园消息、通知、感谢信(话)、推荐信、请假条、留言条;针对某一生活情境提出建议类在自己情绪和精力的“低谷”安排次要的复习内容或安排娱乐与休息。
语基练习:
修辞作用题、语言得体、标题练习、8种常考病句
语句衔接、语境综合题、字谜题、对联题、书法题、及字词成语的书写及应用
可列出个时间表。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避免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
推荐阅读:
20xx年记叙文开头的写作技巧
20xx中考作文:几大得分写作技巧
一、要写出感悟
记叙文主要是写人记事,但作为一个高中生来说,却不能满足于这一点,而要通过写人记事,写出美好的人性,写出生活的感悟,使文章有新意,有深度,有“亮色”。例如,写自己的成长,成长过程固然要写,但更要点出成长的原因;写学校、家乡的变化,一定要联系时代的大背景;写人物,不限于事实罗列,而要写出人物的思想灵魂;写场面,绝不能机械照搬,而应透过画面写出它的实质,等等。
要使文章写出生活的感悟,平时一定要注意:
1要不断加强生活积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有了生活积累,即使以前写过的内容,也会由于思想起点不一样,在对原有内容充实的基础上,注入对事物的新认识,使作文上升为全新之作。
2要不断提高思辨能力,以积极的态度去认识生活,尽可能地写正面的、美好的`内容。例如,失业下岗、贫富悬殊等现象,过去是讳言的,但只要我们全面认识,同样可以赋予积极的意义,作为记叙文写作的新材料。事实正是如此,如果一个高中生不能正视人民生活的艰难,就说明他没有社会责任感,说明他的人文素质是很低的。
3要不断进行思维训练。经常进行思维训练,可以克服“无事可写,无物可写”的毛病。写作中思维训练最方便的办法是自己对自己设问。例如要写一个人,可以先这样问自己: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
一想起或提起他(她),最先浮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形象?
他(她)有什么特别之处?你特别注意他(她)哪一点?
如果允许虚构,你能把理想化的性格赋于他(她)吗?
文章写出来,这个人物会给读者带来什么感受?
……
上述问题仅是一个框架,写作时还可细细思索出一些内容。经常这样积极地思考,我们就不用愁“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不用愁“形象干瘪”了。
总之,写记叙文不只是写人记事,而要从人或事中写出人生哲理,写出独到见解,这样才能给读者带来感悟,使读者受到启迪。
二、要饱含真情
文章能打动别人,才算没有白写。什么样的文章最能打动读者呢?我们说,饱含真情的文章,尤其是那些从平凡生活中去领悟美,去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最能打动读者。有一位同学写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过生日,但是在进入高中后的第一个生日,却不愿意过了。为什么呢?原来是他想到了自己过一次生日,就长大了一岁,而父母就老了一岁,向暮年多跨了一步。想到这里,他倍感凄凉,于是以后不希望再过生日,这篇文章不少人读了以后,真的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因为真情实感太动人了。
这种开头的语言常常抒发某种感情、或赞美、或悲痛、或激动、或欢乐……在抒情过程中,也常常运用许多修辞手法。
如:《春》一文开头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头就运用反复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的强烈感情。
又如:《我爱秋天》开头:“一年四季,春的姹紫嫣红,夏的绿满枝头,秋的丰盈充实,冬的银装素裹,都宛如一幅幅画卷,但我更钟情于秋天”,这样开头既写出四季特点,又巧妙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情怀。
【考纲阐释】
本节包含《考试大纲》中写作部分的三项内容:“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构思精巧”。◆ 叙述类文体◆
记叙文写作歌诀
简要交代起因,尽快切入正题 大胆想象构思,内容健康丰富 安排多个场景,情节要有起伏 描写方法多样,形象生动丰满 写出细微之处,凸现人物个性 巧加议论抒情,主题水到渠成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方式】
记叙文快速构思的几种思维模式。第1式:彩线串珠式
“彩线”即线索,“珠”即材料,彩线串珠式就是以特定的人、事、物或感情为线索,把多个叙述或描写的事件或场景贯串起来,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结构方式。线索串珠式结构往往使记叙文思维明晰,形散而神聚。复杂的记叙文有时用双线并行的方式。请看2009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
品味时尚
(一)“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愤愤地小声嘀咕着,一边不自觉地又朝右边小木椅上忘我拥吻的情侣瞥了一眼,便像犯了罪似地收回了目光。
伊眼见着街头闪烁的标语——“情侣街,品味衣,品味时尚,有爱大声喊出来!”伊吓了一大跳,慌忙朝出口走去,喃喃道:“品味啥时尚?我们那时啊,挑开头盖才知道新娘啥模样啊!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二)九斤老太是怎么会认字的呢?哈哈,自从孙女七斤在城里当上了《品味时尚》杂志的主编,九斤老太便经常来城市探望。七斤本想给老太报个老年大学,把老太吓了个半死,伊连忙摆手:“男男女女共处一室,都是有孙儿辈的人,怎么行呢?哎,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哪!”好在九斤老太耳聪目明,七斤便教她学字念报,本看在伊很用心,便准备将最新潮的“火星文”一并教授给老太。却不料九斤老太脸上的皱纹都拧在了一处,撇着伊的瘪嘴骂道:“祖宗之字不可乱改,我们那里谁敢乱改?哎,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三)这天,七斤没事做,便从口袋中拿出《品味时尚》杂志,嚷嚷着要给九斤老太念一段文章。
老太的瘪嘴鼓了鼓,终没叨咕出一句话,便坐下听孙女读。
“38度的阳光温柔地在我微闭的睫毛上跳跃”,七斤声情并茂地读着,又不禁自我陶醉地闭上双眼。“啥玩意儿?”九斤老太几乎觉得自己耳杯了。
“我的嘴角上扬,不禁定格成43°的微笑”,七斤自然不理会老太的问题,继续半读半诵。“瞎折腾!”老太不屑地耸了耸肩。
“空气中弥漫着78°摩卡或68°卡布奇诺的芬芳„„”七斤略略不舍地放下杂志,期待着伊的夸赞。听得一头雾水的老太,看着孙女的眼神,局促不安起来,想了半天,还是将口头禅涌了出来:“哎呦,一代不如一代哪!”
“什么什么呀!这叫‘小资文’,这叫时尚,教您品味时尚你都不会!”七斤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气。
(四)“奶奶!您太时尚了!城里现在都流行吃您那种玉米窝窝头,拎你那破蛇皮口袋,尤其是您那句‘一代不如一代’,火了!火了!”七斤兴奋地在电话里嚷嚷,“您现在有空教我品味时尚啊!”
九斤老太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望着破旧瓷碗中的几个硬面窝窝头,又浮想到七斤衣服上故意张开的破洞洞,本想骂句“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忽地又想到这又成了时尚,伊觉得不合身份,思来想去,一句话也说不出,便默默挂了电话。
伊失了神,心理叨咕:品味时尚,真是„„
文章凭借“九斤老太”生发出意趣横生的故事,善于反讽。惊看街头“时尚”,难舍老年“时尚”,不解文学“时尚”三个片段,用“一代不如一代”这经典语言串联起来,“一语串珠”,脉络分明。描绘了“不合时宜”的“九斤老太”的鲜活形象。文末出人意料,“守旧”的九斤老太太竟成“时尚”,赋予了“一代不如一代”这经典语言在当今时尚中新的深刻内涵。文章扣题严密,构思精巧,语言幽默风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含蓄的结尾让“品味”之意余韵悠长,发人深思。
第2式:时序贯穿式
人物性格的成长,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时间轴上的。因此,在写记叙文时,很多考生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展示人物性格,叙述事件过程。这种以时间先后顺序展开叙述和描写的结构方式,叫时序贯穿式结构。请看2008 年高考福建卷(“三个人对饮料的不同选择”材料作文)优秀作文:
给父亲的情书
父亲,当别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时候,谢谢您让我选择做了我自己。
—— 题记
父亲,您知道吗?传说女儿是父亲前生的情人。我知道这个说法的时候,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想,知果前生我们是情侣,最后的结局也一定是和平而安宁的。相约着喝了孟婆汤,然后无牵无挂地走上独木桥,来了今生。而今生,我成了您疼爱的女儿,您是我最敬爱的父亲!
年幼的我,淘气而固执,当邻居家的同龄女踮着脚尖翩翩学舞或是昂首练歌时,我唯一的喜好,却仍只是赤着脚丫活蹦乱跳。我喜欢享受那种脚路实地的幸福,虽然对于一个女孩那太过于“没有规矩”。当邻家的孩子捧回奖状路过家门口时,母亲羡慕着,回头看看我,一个只想赤着脚丫自由玩乐“不成体统”的淘气鬼,又失望着。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告诉母亲不要难过,然后骄傲地对我说,丫头,那些孩子都不快乐,而你是最快乐最幸福的女孩!谢谢您,父亲!
上了初中的我,安静而淡泊。当一个个同龄的孩子又争着抢着竞选班干参加比赛的时候,我却只熹欢安静地坐在一边,读各种各样的文章。我喜欢思想随着文字跳跃飞翔的快乐,虽然对于一个初中生那太过于孤僻。当邻居的孩子再次把“优秀班干部”或比赛所获得的奖状及证书带回家,他们的父母言里言外地炫耀时,母亲再一次地羡慕着,然后终于忍不住骂起我来,训我不上进。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劝住了母亲,然后自豪地告诉我,丫头,选择你想要的就好,那些名利太沉,不要就算了,而你,永远是父亲心中的冠军!谢谢您,父亲!
终于上了高中,母亲祈祷着我可以当个不再让她那么操心的孩子,而您,告诉我您一直很相信我。高中生活丰富而紧张,高考的压力如影随形,仿佛一切努力的存在,只是为了高考!听说读理科后只能当“工人”,母亲拼命地队止我选择理科,也是您,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再一次给了我支持的臂膀,说服了母亲,让我选择了自己的喜好。谢谢您,父亲!现在的我,终于在高考了。父亲,我知道校门口没有您的身影在等候,但女儿一点儿也不孤单。我知道您的心,一直都陪伴着女儿!父亲,再次谢谢您!让我拥有快乐自由的童年,享受安静的少年。女儿也相信自己,可以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谢谢您,一路让我选择了做回自己!
父亲,我把您放在心上,请您和母亲原谅我任性时不经意的一跺脚,踩伤了你们的关心和爱护。来生,如果可以,让我当您的母亲,好吗?我向上帝保证,也让您做您自己,给您快乐自由的天空!今生,谢谢您!父亲。
本文有两个时序,整体上以“前生一今生一来生”形成大的框架,主体部分在另一条明晰的时间轴(即年幼的我一上了初中的我一终于上了高中一现在的我)上,展开对父亲情真意切的倾诉,表达相依相恋的父女情感,并在时序的推进中,逐步揭示父亲的温情和大气,表达我对父亲强烈的感激与敬爱。构思新奇大胆,实属罕见。
采用时序贯穿式结构构思的记叙文,首先要选择好时间点,这个时间点应该具有扩展性,亦即可以扩展出一个场景,或一个事件的重要发展过程。其次,要在文章显眼位置交代时间,有时为了凸显时间的紧迫性,还可以把时间交代得更具体。
第3式:画面组合式
画面组合式也叫片段组合法或镜头剪辑法。是指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组合成文的构思方法。主题是灵魂,是串联全部内容的红线,所以,使用画面组合式的关键在于画面和镜头的选取一定要服从于表现主题的需要。请看2008年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
月出青云,临风书雪
献之勤练书法已经五个春秋了,他从书房走到院里,又从院里走回书房,院子里春风不知何时吹过,柳枝已经悄悄抽出嫩绿的新芽。
他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纸,纸上是一个新写的“大”字。墨汁是新磨的,圆润黑亮;字写得五分遒劲,五分柔媚,似乎充满了天地间的灵气,把春色全部注入其中。
献之再次欣赏手中的那个字,终于长长出了口气,昂起头,挺起胸,满怀春风地敲起了父亲的门。羲之端详着儿子的字,一句话没有说,顺手在案桌上提起笔,稍稍润了墨,在“大”字底下重重点了一点。献之见父亲并不作任何评语,孤疑不解,只得跨过内堂,敲起了母亲的门。“我儿练了几年书,只有一点像羲之啊。” „„
不知不觉,柳枝长长的,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它的绿色。
字写得六分遒劲,四分柔媚。献之心中的火苗在上窜,他不能忍受父亲的沉默,母亲的谬赞,他整日整夜呆在书房里,附近的水池早已成了酱缸,光是用坏的笔就堆了三尺高。他相信自己这次的字已经炉火纯青了。
羲之还是一句话没说,重重点了一点。
母亲继续赞叹着,赞许的眼光还是停留在那个点上。„„
大雁南归,风扫落叶,柳树绿意虽浓,却似乎有些憔悴了。字写得四分遒劲,六分柔媚。献之的右手长了一层厚厚的茧,他心中熊熊旺火升腾,悬腕提笔,用尽全身的气力写出了这个眉飞色舞、气吞山河的“大”字。
羲之还是一句话没说,重重点了一点。
母亲继续赞叹着,赞许的眼光仍是停留在那个点上。„„
雪花飞舞,炉火正红,不知不觉又过了五年。
献之的手还在挥毫,可他已经不再写那个“大”了,他写的是“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 仿佛兮若青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 ”
五分道劲,五分柔媚,还有十分潇洒开朗。
羲之抬起头来,端详着自己的第七个儿子。他记得小时候的献之练字时,自己曾在后面拽他的笔,结果没有拉动,当时自己就预言“此儿以后当有大名”,没想到当年的预言如今成了真言。
羲之若有所思地说:“好,很好!”
献之的手没有举向空中,而是垂了下来,恭敬地侍立着。如果是五年前,献之也许会得意地高呼自己的成就,现在他终于明白,自己和书法之间的距离了。
文章借助想象,描绘了王献之春天、夏天、秋天以及五年后的冬天学习磨砺书法艺术的四个情景,每一个情景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每个画面中包含了下列有意味的细节:表明时序变换的景物,王献之书法的特征,王献之父母的评价,以及王献之心中的感受。这些细节在文中相互照应,同中有异,共同表现王献之书法艺术的日渐成熟。这种画面组合式的结构方式,形象鲜明,意蕴丰富。
技巧总结:
1、所组合的片断形式要统一,或者是人物形象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事件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景物的一系列片断组合等。
2、片断本身的叙述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3、片断可以是横向排列,也可以是纵向排列。横向的排列要安排好主次、实虚的关系,纵向的排列要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
第4式:穿插回放式
叙事时利用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特点,以某一物象为线索,将描写的内容通过插入、回忆、倒放等方式串联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操作的关键是选好串联的物象,并围绕一个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从具体行文来讲,“穿插回放式”和【记叙文行文及思维方法】的第5法“穿插扩容法”是重合的,可参看例文《他为我摆渡》(2005年湖南卷),后者侧重思维,处理写作素材,设置故事,使文章容量增大,内容充实,富于变化,前者侧重文章结构安排,有模式可循,其模式为:开头(交待物象,引出材料)→发展(引出材料)→高潮(引出材料)→结尾(抒情、议论)。请看2008年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
我的杯中需要沙
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能结果,另一种不能结果,而不能结果的花却更美丽,比如玫瑰,它不因为不能结果而放弃绽放自己的美丽,所以能不能结果,又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人通常不像玫瑰那样乐现,总觉得不结果就白活了一场。
记得在选择了放弃保送后的那个大雨滂沱的操场上,我是那样坚定地对自己说的:“这是我从小到大做得最漂亮、最干脆的一个决定了。我要靠自己的力童,在剩下的日子里和同学们一起努力,考上心仪的高中,我不能这样轻轻松松却心有不甘地被送走,即使这个赌注很大,我也要搏一搏;即使最后会翰得很惨,我也不会心存遗憾。总之,我一定会徽笑着对自己说—— 我选择,我无悔!”
但是后来,我后悔了,后悔自己的果断,后悔自己的坚持,后悔自己的信心十足„„我一遍又一遍地责问自己,如果我当初不是这么自以为是,现在不是能到更好的学校去了吗?我一遍又一遍地追问自己,是不是我的心理素质太差,以致考出了这样的分数?我一遍又一遍地仰天长叹,上天为何对我如此不公? 从此,我陷入了绝望之中,听不进朋友的安慰,看不到父母担忧的神情,找不到一点点希望——我的理想,你真的弃我而去了吗?
直到我看到了《 第二志愿》 这篇文章才明白,“当孤注一掷地把自己的命运押在某个‘唯一’头上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处于自我封闭和焦灼无序的状态。内心流满的是自卑和虚弱。以为只有这狭窄的途径,才是抵达目的地的独木桥。无法设想在另外情形下,还有道路尚可通行。这些人的信念虽执著但脆弱,难以容忍自己的不成功。”
我不就是这样的人吗?其实,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窗外的美景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关健是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被第一志愿抛弃的巨大失落,使你百骸俱软,无暇顾及和珍视第二志愿的援手。”
没错,在我怨天尤人的时候,我居然不曾想过:如果没有“第二志愿”,我可能会无书可读!
硬币是财富的一种,但有正反两面,而失败也有正反两面。机遇只有在犯错时才能发现,只有经历错误、失败的尝试,才能清晰地找准成功的方位。
所以,人要接受事实!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要心在蓝天,身体就能飞翔;只要心中有理想,地狱都能变成天堂!但如果你握紧拳头,将什么都抓不到;如果你放开双手,将会拥有一切!
天空不留下飞鸟的痕迹,但它已飞过。飞翔不是为了留下痕迹,而是在飞翔中尽情享受自由和快乐!
花落无痕,但它曾经美丽过。虽然没有结果,但它享受过汗水和青春。虽然我不能拥抱第一志愿,但我会在第二志愿里创造出最美的澎湃,让这里成为我飞越梦想、步入艺术的殿堂!
我的杯中需要沙!
本文的结构可作如下解析:
开头,交代物象― 不能结果的花却更美丽,引出材料。
发展,引出材料― 选择放弃保送后,内心经历的变化。(回放)
高潮,远离理想,陷人绝望。穿插阅读《 第二志愿》 的感悟。(穿插)结尾,照应物象,抒情议论,揭示主题。
穿插回放式记叙文构思时,大多采用“材料(故事)推动”构思法:先交代物象,引出一个故事,接着评析故事,再穿插另一个故事,引导出文章的主题,最后照应开头的物象,收束全文。选用穿插回放式结构方式构思记叙文,首先要理出一个感情发展的线索,把生活中一段独特的情感经历划分为2 一3 个阶段。其次,要根据情感经历的过程,在每个阶段上设计穿插和回放的内容,穿插和回放的内容要尽量写具体。再次,穿插和回放的内容要贴切,要能够真实地表现相应的情绪和感受。最后,在开头选择物象引人,在文章结尾照应物象,议论抒情,点明主题。
第5式:波澜起伏式
“波澜起伏式”使故事情结富有变化,力避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荡漾,跌宕多姿,定能吸引阅卷老师注意打动他们的心。主要有两个方法:
1、悬念解疑法(见【记叙文行文及思维方法】的第2法“悬念解疑法”),一波三折;
2、抑扬结合法,造成明显反差,从中点出主旨。“悬念解疑法”已作分析,这里我们来看第2法所举例文:
火 文/邱德军
新官上任三把火。
半夜,新上任的局长突然心血来潮,想到局里转转看看,当他转到办公楼后假山附近时,突然看到不远处散发出一种红色的忽明忽暗的幽灵般的亮光,他吃了一惊,试探着走过去,一看竟是一堆燃烧未尽的火。
局长无奈地摇摇头,长长地叹了口气,时至严冬,空气干燥,易发火灾,他曾在会上要求各部门要注意防火,但他没想到有人会焚烧落叶。烧就烧吧,竟没等到火灭就拍腚走人,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想到这里,局长随手摸出手机,拨通了局办公室主任话。办公室主任一听,非常重视,但他也一时拿不准当天是哪个部门的人清理的卫生,焚烧的落叶。迟疑片刻后,办公室主任拨通了保卫科长的电话。
保卫科长认为这事应该归后勤科管,马上拨通了后勤的电话。
后勤科长不耐烦地接完电话,极不情愿地钻出被窝,麻利地穿好衣服,马上招呼几个人赶到现场。这时局长已经离开,未燃尽的火堆仍未做处理,不过此时的火堆已临近熄灭,隐约能看到几个火星在闪。
后勤科长蹲下身仔细地看了看,突然“腾”地一下站起身,气呼呼地说:“这是哪个缺德鬼报的警?又不是跑手续盖章,随便撒泡尿就能解决的小事干吗非要打电话找来找去呀!”(选自《小说选刊》 2009 年第2 期)
文章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先极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局长“小事大管”,要求下属及时处理火灾隐患,接着文章从局的办公室主任到保卫科长,再到后勤科长,把一众下属官员的“处事’姿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而文章的最后却是180度大转弯,借后勤科长之口道出了“跑手续盖章”“小题大做”的官场丑象,这也是文章要针贬之处。这样,文章前后“扬抑”呼应,形成了覆盖全文的波澜,增强了表达效果,发人深思。第6式:巧合妙胜式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记叙文的“巧”,就是指构成巧合,利用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来组织故事,形成巧合或误会,使故事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看2002年高考考场作文:
月若有情月长吟
太阳最终吝啬地收起了它最后的一线亮光。月亮还没有出来,留下的只是满天的云霞,轻轻地亲吻着宁静的山村。我心急如焚地奔走在狭窄的村巷间,无心欣赏大自然的赠赐,我得挨家挨户去筹钱为我妈治病。突然,一阵凄凉的哭声传人我的耳朵。“谁?这么晚了,他为啥哭?”我跟着声音寻找,原来是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看见我,揪着我的裤管:“我迷路了,送我回家,好吗?”我本能地应了一声,就想抱起他走,突然我触到一道熟悉的目光。咦,这不是王医生的儿子吗?顿时,我心里腾起一股怒火,王医生的影子又浮现在脑海。就是他,为了小小的一笔医药费而拒绝为我妈治病!“走吧!现在的世道还会有多少人情。”我心里想着,迈开了步子。这时,一个声音在心里响起:难道真的丢下他不管吗?夜深人静难道就让他留在这孤寂的野外?他能抵抗动物的侵害吗„ „ 我打了个冷噤。啊!不能,我不能丢下他而去。我猛转身,我不能选择与道义相悖的行为。
我轻轻地敲开了王医生的家门,我不理会他的语言与目光,只是快速地离开。我想我的心灵是纯净的,我不会因为金钱而丧失了做人的道德。我之所以走得如此迅速,不是因为愤怒,而是因为不愿在这块见利忘义的地方多呆一刻。
月儿已经爬上树梢,感觉有了些许凉气。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踏进家门的时候,嗅到一股药味。我疑惑地询问妈妈,妈妈只是微笑地递给我一封信,信上说:“谢谢你把我的独生子送回家。你的行为给了我一次心灵的教育,在金钱与医德面前,我应该选择医德。”
我的眼睛有点湿了,推开窗:多美好的夜,多明亮的月光,多明智的选择!这个世上还有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友爱。
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哦!月若有情月长吟!
入夜,“我”焦急地筹钱为母亲治病,巧遇迷路的小孩求助,而求助之人正是拒绝帮母亲治病的王医生之子,此一巧。“我”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将其送回,而回家后竟发现母亲的病已得到诊治,医生竟是那位王医生,此二巧。看似巧合,实则匠心独运,突出了“这个世上还有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友爱。”的主题。
运用巧合必须掌握其规律性,使巧合符合真实、合理、新奇三条原则:
首先,巧要巧得真实,合乎生活的真实。就是说情节要符合时代、现实、人物、场合等各方面的特点,要让人相信。特别是那些具有偶然性的巧合情节,更要注意真实性。
其次,巧要巧得合理,合乎情节的逻辑性。例如一篇题为《 没想到竟是这样》 的文章中写到,内向、文静的女生梅子,以“木梅”为名,在网络聊天室里“结识”了一个叫“木瓜”的男孩,由于上课时想着木瓜,梅子走神了,并被年轻的班主任狠批一顿。当天放学后,梅子与“木瓜”相约各拿一张卡通画在公园见面。两人一相见,“木瓜”一脸窘相,而梅子“过了好一会儿”, “终于喊出了一声‘老师好!",该文以巧合造成了情节的戏剧性,增加了波折。
【记叙文写作的技巧方法】推荐阅读:
英语记叙文写作方法总结09-15
议论文写作与记叙文写作的区别05-25
人物类记叙文的写作07-14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着力点06-28
写作记叙文11-12
初中记叙文写作专题05-30
初三生写作记叙文07-05
记叙文写作能力训练09-22
记叙文写作技法分析10-25
记叙文有——真好写作指导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