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鸟语教学设计

2024-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 篇1

1、感受题目中的“空山”与“鸟语”的意境。

2、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二胡,并对笛子的音色及奏法有个初步的了解。

3、使学生感受二胡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 理解。

5、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教学过程:

欣赏〈空山鸟语〉 1、引入。

“空山”是出自唐代王维的诗“空山不见人”的意思。整个曲子的意境是幽静、深远,犹如山林的召唤,空谷回声。

2、先整体听一遍曲子,能说一说听完后的感觉。

A、是不是一直都很安静?还是有对比的? B、能否听到鸟的叫声,模仿一下。

3、再复听一遍,分段欣赏,能感受乐曲的引子部分表现空山的已经以及后面模仿鸟叫的部分和人的形象。

4、提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介绍二胡,(多媒体),包括二胡的构造、基本演奏方法、音色等 5、介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多媒体)

(补充:刘天华(1895~1932)原名刘寿椿,江苏江阴人,民族器乐作曲家,二

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为著名文学家刘半农之弟,也是我国30年代的国乐大师,由于他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我国的国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开拓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刘天华生活的时代,正值内忧外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叫花子胡琴要饭的笛”一语道出了当时民族音乐的社会地位。就在那样的环境里,刘天华抱定“改进国乐”的坚定信念,在崎岖坎坷的路上奋战了20年,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民族音乐演奏家,创作了几十首二胡、琵琶曲和练习曲。人们所熟悉的二胡曲《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光明行》、《苦闷之讴》、《独弦操》、《烛影摇红》等都是他创作的。刘天华对我国民间音乐也作了许多整理工作,他就是因为在天桥收集“吵子会”锣鼓谱,在与民间艺人接触中,不幸染上猩红热病,于1932年6月8日因医治无效而病逝,时年仅37岁。)6、对比欣赏,聆听笛子曲〈荫中鸟〉,感受不同的乐器模仿鸟叫的效果。体验音乐与自然结合的效果。

能够加深对民族器乐的热爱。补充:

(欣赏曲目《荫中鸟》是一首笛子独奏曲,刘管乐作曲,创作于五十年代。乐曲取材于河北民间音调,通过对一群在树荫中嬉戏逗乐的鸟儿的描写,表现出作者乐观豪放的情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之运用了民间流行的滑音、吐音、花舌音等竹笛吹奏技巧,更加生动地表现了荫中百鸟争鸣的景象,借景抒情地表达了人民对新生活的热情赞颂。)

7、联系生活,发挥想象,自己模仿鸟叫声。感受音乐模仿的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 篇2

孔子曾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确,人之乐山好水,自古皆然,因而才留下了这么多佳词妙句。诗人常建曾写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王维也曾作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而小时候生长在江苏的台湾作家郭枫身处空山,聆听鸟语,又会引发怎样的感慨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散文———《空山鸟语》,品读美文,感悟真情。(板书课题)

【学习生词】

1.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形义

婆娑奇崛爽飒迸落红喙厮磨

微醺斑驳鹧鸪缥缈寂寥沧桑

【进空山】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对于一篇文章来说,题目就是它的眼睛。透过今天这双眼睛,老师有个疑问:

1.“空山鸟语”,你觉得山“空”吗?作者为什么说空山?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

预设补充:作者融入山林,此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抛开一切烦忧,让内心空旷,盛满自然美景。我觉得,“不空”在风景,“空”在心灵。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原因不就在于“心远地自偏”吗?这真是“心静自然凉”———心空则山空。空出心灵,是为了全身心地听鸟叫。那么,山中哪些鸟叫声吸引了作者?

【听鸟叫】

1.山中哪些鸟叫声吸引了作者?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步:概括不同鸟叫声的特点。

第二步:通过反复朗读,重点品味修辞美、措辞美:

“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

“咕———咕———”……“ 咕———咕———”……

第三步:请从文中挑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用批注阅读法,读一读,品一品。

【懂鸟语】

1.作者说谁都懂得鸟的语言,那么,作者在同鸟的交流中,听懂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5、6两节,谈谈你的发现。

2.谈到这里,老师有个疑问:在众鸟之中,作者为什么只对鹧鸪的叫声情有独钟呢?请你参考老师提供的资料作一番探究。

出示补充资料:鹧鸪,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是一种候鸟,即使生活在北方,冬天也要返回南方去。鹧鸪的叫声,古人觉得和“行不得也,哥哥”这一话音近似,因此,当人们不情愿远行又不得不走时,听到这种叫声,心里就更加悲凉。古诗中的鹧鸪:“鹧鸪声又闻,疑是故乡地。”“鹧鸪声里情如梦,夜夜思乡又一年。”

朗读指导:这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鹧鸪就好比唐诗里的“折柳”,“折柳”意味着送别,鹧鸪就表示“思乡”。台湾的作家很容易被某一个事物勾起他特殊的思乡情绪,郭枫17岁离开家乡江苏到台湾,20年来,故乡只是在梦里,这种惆怅,这份寂寥,这种乡愁,我们岂能感受不到呢!下面咱们就用朗读来展现这种惆怅、这份乡愁。

3.不同的鸟语让作者感慨万千,行文到最后,作者又用一句话对自己听懂的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你们觉得是哪一句?(生:“你不是从

这美妙的清音中, 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若理解出现疑难,教师就补充相关资料:

作者资料:郭枫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台湾作家,他常常通过对黄淮平原的回忆,表现他对故乡的真挚热爱之情。他的散文充满着对台湾社会现象的审视,剖析了当时社会的丑态和病态(人们追名逐利、迎合他人、冷漠自私、唯利是图等现状)。

【悟乡情】

1. 正是因为作者看透了社会的丑态和病态,所以他渴望回归自然,渴望自由,以至于不单单喜欢听鸟叫,还有着更迫切的愿望———“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他为什么想做一只鸟?为什么想在山中,而不在高楼大厦间?

2.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追求自由、快乐、宁静的人生境界,因而想做一只鸟。我国自古就有陶渊明借菊抒怀,周敦颐以莲花自喻,在中华文化中,一草一木都经常被赋予一定的内涵,比如小草象征着平凡、松树象征着坚贞、梅花象征着高洁……那么,你想做什么呢?请张开想象的翅膀,抒写自己的心愿。

【结束语】

清代学者张潮说:“文章是案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让我们也走进自然吧,阅读自然山水,抒写案间华章!

教学反思

《空山鸟语》是一篇空灵的散文,含蓄隽永、富有哲理,语言充满诗情画意。在教学本文时,我确立了两个重点:(1)领悟作者对自由、宁静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体会作者寄托在字里行间的浓郁乡情。(2)引导学生品读优美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精彩的文段。

余映潮老师注重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扣住一词,带动全篇”是一种颇为讲究技巧的教材处理方式,他给这种方法命名为“一词经纬”。那么从“一词经纬”的角度设计,这篇文章最佳“突破口”应该在哪里呢?我认为在题目———“空山鸟语”。

因此,我从经纬之词“空山鸟语”入手,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文题是“空山鸟语”,你觉得山“空”吗?作者为什么说“空山”?(2)山中哪些鸟叫声吸引了作者?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3)从这些鸟语中,作者听懂了什么?(4)作者用一句话对自己听懂的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请找出来,再谈谈你的理解。(5)作者为什么想做一只鸟?这样,整篇文章用几个问题串联起来,逐渐深入地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使他们水到渠成地体会作者表达出来的情感。此外,我觉得语言和内容应该是一个整体,对语言的品读应该和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结合在一起,因此,我将品味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融入到解读文本的每个环节中去,这样,学生或许更投入,更容易品读出文章的情感。

《空山鸟语》中“鸟”的意象品读 篇3

文中具体的写了自己在三个不同的时期所听的三种不同的鸟鸣声:

第一种鸟是“绿背黄纹的小巧的红喙鸟”,从外形特征上判断是红嘴相思鸟或者七彩相思鸟,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就是白居易在《长恨歇》中所说“在天愿作比翼鸟”中的比翼鸟,忠贞不渝爱情的象征。鸣声欢快、体态玲珑、色彩华美,常相偎相依相互舔整羽毛。

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写出自己对此鸟的喜爱是儿时埋下的种子,此鸟在作者眼中属于“爱情之鸟”,他们的歌声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似灵泉进落,他们的体态灵活,彼此偎依着,厮磨着,难分难舍。令“我”十分神往和感动。以至于在“我”的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是“我”爱鸟和爱鸟鸣声的心里根由,以至于自己虽然身在台湾也恋恋不忘儿时心中的“爱情之鸟”。此鸟是和谐和睦、亲善友好的象征。

第二种鸟是山雀,其极喜鸣叫,性活跃,时在树顶,时在地面。少年的“我”恰是顽皮欢快的山雀,具有奢侈的自由,天真的欢快,可惜的是它们流逝得太快太恍惚。但是谁能永远不长大呢?长大成人了就不自在了,就得适应社会,适应各种规则,为了更好的生存就不得不用各种“桎梏”去套牢自己,如此就会失去自由与欢快,失去自我的本真。你的快乐、忧伤、思想等等一切,山雀们是不知道的,也是无法知道的,为了快乐,他们忙碌在属于自己的深山广林里,自由自在的起起落落,这深山广林既是栖身之所,也是快乐之源。其实,正如美国黑人歌星史蒂夫·旺达在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每一个人都应为自己寻找一个阳光普照的地方,在这里每一个孤独不安、疲惫的心灵都可以得到休憩。山雀是“快乐之鸟”,是欢快自由的化身,象征着自己少年时代自由快乐的生活时光。

第三种鸟是鹧鸪,常见留鸟,分布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叫声独特而洪亮:“行不得也,哥哥。”作者称其为“鸟中的诗人”、“诗人的化身”,中国文人往往用其表达思乡和送别之情。如“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郑谷),“送人发,送人归,白萍茫茫鹧鸪飞”(张籍),“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李殉)

午后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喧嚣的山间一下子显得十分空寂了,但是并非没有一点声响,你听,此时幽远断续的鹧鸪之声,隐隐地传来了,透着薄薄的寂寞,唤起身在台湾的作者的思乡之情,飘渺的几声,不禁让人回到了古老的世界。

旧时的江南:淡烟疏雨、暗绿苔痕、苍凉落日、长檐飞角、石头城石板路……此情此景,触发作者的思乡的情怀。“咕咕”之声,撩人回忆,催人乡思。这是奇幻的梦境,作者明知但是仍然不愿醒来,仍喜欢重温。“重温”,不仅是故乡,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古朴、淡泊、宁静、清雅。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作者怀着一种向往崇敬之情来到山里的,这里远离尘世,是心灵归隐之所在,“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是我自己的”,可以找回本真的自我,作者让自己躺在铺满落叶地上,让自己的心灵与山的心灵紧紧相贴,紧闭双眼,静静昕鸟的鸣叫,体会这飘飘仙乐,美妙的清音,从中听出了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自然的消息乃指自然的时序的变迁,人世的沧桑乃指世事的无常,作者呼吁要敞开心灵去谛听鸟叫,净化心灵。

经过一番游历与遐思,文末作者道出了自己的心愿——“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作者就是一只羁鸟,回到旧林里,获得人生的自由,此鸟可谓是庄子笔下的鹏鸟,逍遥之鸟,自由之鸟,自由自在邀游于天地之间,与天地之精神相往来,志向高远,心地纯洁,以达“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不会“摧眉折腰”。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充满了各种诱惑,人们的心灵往往很浮躁,有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就是其鲜明的写照。人们很少有闲暇去“驻足片刻闻花香”,一切都很匆忙,在路上也很少欣赏沿途的风景,我们原本纯洁的心灵被许多俗务和虚名浮利所熏黑了,忘掉自我的本真。

《空山鸟语》教学课件 篇4

一、导入新课

学生看课题,展开想象,描绘由“空山鸟语”所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注意“空”字,体会“空山”与俗世鸟语的区别。

面对如此静谧绝美的景象,你是否也会如陶渊明一般,产生要遁入山林做一个隐士的想法?置身这样的境地修生养性,你是否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超然物外,超尘脱俗?

(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想象唤起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景象的主动体验。再用优美的导语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学习需要学生的感性参与,而想象力的唤起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积极地调动了起来。富于诗意的导语,又为这篇用诗化语言写成的文章的学习营造了一个绝佳的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关上课本,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喜欢的原因。

(让学生在初读中就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不必追求体验的深度和广度,只要有感受即可给予肯定,让学生在初读中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新课标一再强调,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中就更应重视这一点,要对学生的富于个性的观点与见解,作出及时的适当的肯定。)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作者笔下的“空山”“鸟语”,可借用课文中的词语,但一定要符合文中描绘的“空山”“鸟语”的特点。

(这一处的处理既完成了对课文中内容的熟悉,又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让学生对文中的景物描写有自己独到的`体验和感受。语文课应该有语文课的特点,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要有优美语言的品味,更要有学生对优美语言地使用。文章中的优美语言,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丽,那么,教师就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运用这些优美的语言。)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教师提出疑问:在课文的最后,作者发出了“我想做只鸟,在山中。”的感叹,你是怎么看待作者的这一感叹的?要求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与小组成员探讨这一问题。这一步只要求学生能谈出自己的观点,但一定要言之成理。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也可结合课文中的内容谈。

(这一步设计主要是想通过学生自读,来完成学生对文本的初步解读,在解读中要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观点。特别强调学生在解读中要有自己的观点)

2、分组研读课文,让学生结合郭枫的生活经历以及其他作品,对作品中的一些内容进行研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明确:想做一只山林中的鸟,其实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

此处可着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为什么说“鸟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② 作者“想做一只鸟,在山中”的原因仅仅是因为“鸟语”好听吗?

③ “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并在此时引入作者的生平简介和他的作品风格介绍,并可适当选择他的作品《草虫的村落》,让学生在作者生平和其他作品中寻找作者的思想根源。

(此处的研读,主要是想让学生学会结合作者的经历及相关作品来理解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

3、自主研读课文,选择文章中富于哲理的句子进行品评,体味其中的深刻哲理,并可适当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自己的认识。

(这篇文章篇幅不长却含蓄隽永,富有深刻的哲理,体会这篇文章中的哲理应该成为文章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

四、美读课文,积累佳词美句。

1、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进行朗读训练,要求读出美感。

(诗化的语言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读出它的美感,让学生在美的语言中体会感受文章,会比老师去教要好得多。)

2、对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加以点评。引导学生总结前几课点评的内容,指导他们抓住文中生动精美的字词、关键的句子、巧妙的构思、精彩的手法等进行点评。

(在这一单元中,学会对文章进行点评是一项重要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可对学生的这一能力进行训练。同时,品味语言的妙处也应是处在语言积累阶段学生的学习重点。)

3、小组交流点评内容,推选好的全班交流。

4、把文中你最喜欢的词和段积累下来。

【教学后记】

课堂上的“语文味”

《空山鸟语》教学后记

在《空山鸟语》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再次发现语文教学应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那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味”。所谓语文味,即是课堂上有朗朗的读书声,有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有在具体语境中对语言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语文课中,学生要有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

这是一篇隽永含蓄,富有深刻哲理的散文。对诗化语言下的深刻哲理的体味,应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教学安排中,我把体会诗化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作为教学重点。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设计第一个环节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体验文中所描绘的景象,营造一种浓郁的语文学习的氛围。为了唤起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景象的主动体验,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去描绘由空山鸟语所想到的景象。再用富于诗意的导语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这样不仅一种浓郁的语文学习氛围被营造了出来,而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了起来,这就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第二个环节中,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空山”描绘“鸟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谈印象深刻的地方,不仅符合新课标中,学生在阅读中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的要求,也让学生在初读中就有了初步的审美体验。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空山”与“鸟语”,这不是对第一个环节中安排的重复,而是在有了对课文熟悉的前提下的对课文内容的再巩固,是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优美语言的运用,也是学生的一次审美体验。在这个审美环节中,学生对于文章中所营造的优美意境,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

在第三个环节中,我安排学生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来研读课文。要想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就必须对文章作者有更理性的认识。为此,我引入了作者生平简介,并把他的一篇相关的文章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这种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前面的情感体验转化为理性的思考或感性认识,为全面而深刻的体会作者的情感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富于哲理意味的句子进行分析,这时的分析中,我们将不仅看到学生对文章中作者情感的感性认识,也将看到他们文章中所蕴含的哲理的理性的思考。

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应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能体现“语文味”的地方,它既有对优美语段的朗读,又有对优美文字的点评。如果说前面的所有安排都是铺垫的话,那么这个环节应是这次教学活动的主角。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评中去思考。在读与评中,把前面环节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都表现出来,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情感,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纬度有全面收获。

《空山鸟语》教案1 篇5

教学内容:

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

2.了解二胡的音乐与表现力。

教学重点:

《空山鸟语》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资料分析:

一、《空山鸟语》是“五四”时期杰出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的代表作之一,作于1918年,于1928年定稿。乐曲得名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乐曲虽为带引子和尾声的多段式结构,却做到了紧而不乱,实在是二胡难得的精品。

引子:八度大跳起伏的旋律,节奏自由,营造了宁静、深邃、神秘、肃穆的气氛,好似让人听到了空谷里的回响。

第一、二、三乐段: 旋律活泼、流畅,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第四、五乐段:利用轮指,泛鸣音等二胡特殊技巧,模似了各种鸟鸣,描绘出了鸟儿在天空与森林中自由飞翔的情景,鸟鸣与音乐创造性地融合,使其生气盎然。尾声:采用第一乐段的素材,做到了首尾呼应,完整统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中华的民族音乐更是世界音乐的一朵奇葩,从以往的学习当中,我们大家已经初步了解到了民族乐器可分为拉弦乐器、弹拔乐器、吹管乐器以及打击乐器等,今天,老师将带你们进入到拉弦乐器的世界。

二、拉弦乐器介绍 1.出示课件乐器图。

师:“同学们,初看老师这里的几张乐器图,有几张好像是一样的,其实它们又是有区别的,老师教你们学会辨别。乐器的辨别有很重要的两方面,一是形状,二是音色。” 从形状与音色方面给学生以直观演示。(教师的导语先吊一吊学生的胃口,从言语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为器乐欣赏与乐器直接相关,如果不了解乐器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乐曲内涵)并感受拉弦乐器那独有的震撼人心的音色。2.重点介绍二胡。

出示二胡图,重点介绍二胡的音色特点(二胡:胡琴的一种,因为有内外两条弦而得名,二胡的内弦音色优雅丰满,外弦明亮刚健。可以持续出音,强弱自如,音色又接近人声,适于演奏柔和细致的抒情乐曲,还能表现欢快、活泼、激昂深沉的情绪,通过特殊的演奏手法甚至可以模仿鸟鸣、锣鼓、马嘶、马啼声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是乐队合奏、独奏及伴奏的重要乐器。)教师用二胡演奏几小段不同风格音乐和模仿几种自然声音,用以提高学生兴趣和更直观地了解二胡特点。

三、欣赏教学 1.作曲家介绍。

“谈到二胡,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名叫刘天华。”介绍刘天华及其主要成就和贡献。2.初听。

“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听完后告诉老师,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听到了些什么?” 3.分段听,理解各段意境。

分段听时,出示乐谱,学生跟着乐谱看,更直观,每一段听完都请学生起来谈感受,同组互相交流。4.再听。

让学生用自己有的打击乐器或者用手势、姿势等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教师小结乐曲内涵。用打击乐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四、小结

郭枫《空山鸟语》阅读答案 篇6

空山鸟语

■郭枫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suō( )的树,有的是崎岖的岩石、爽shà( )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

你不懂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huì(

)。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到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zhè( )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歌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还要做些什么呢?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

注:作者,郭枫,原名郭少鸣,江苏徐州人,台湾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1、请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阴翳( ) 悒郁( ) 桎梏( ) 寂寥( )

2、请给文中拼音处填汉字:

婆suō( ) 爽shà( ) 红huì( ) zhè( )鸪

3、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那几种鸟的鸣叫声,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4、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绘鸟的鸣叫声,摘抄出一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5、仔细阅读文章第④段,概括写出作者感到“悒郁”和“怅然”的原因。

6、你怎样理解第⑤段中作者的“梦境”?

7、文章开头说“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结尾说“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试联系全文说明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作者为什么“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为什么说“想做一只鸟”?

9、作者为什么重点描绘鹧鸪的鸣唱,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10、联系全文,作者为什么会感慨“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

1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一篇精致的“美文”,在艺术上表现了作者构思之缜密,结构之谨严,抒情之真挚等一些基本特点。

B.这篇散文最显著的特点是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在整体上完成了“我想做一只鸟”的抒情构思。

C.在作者看来,在空山中,清风、白云、流泉、小花蛇以及作者自己都能听懂鸟的语言――因为大自然能让人的心灵净化。

D.结尾段语言简短,情韵却很悠远,将自己思乡的意绪抒发到了极致。

西窗残文录空山鸟语短篇散文 篇7

一次野游,注定这场欢聚。

而在此之前――空山清寂。

人散后,仍是空山清寂。

初入山中,满怀欣喜对群山高呼,“嗨――嗨――”山谷回音不断。

将世事抛在进山之前,一个洁净的人,回归自然。

随意在山腰草地躺下,仰望蓝天,有鸟掠过眼际,叽叽欢鸣,轻灵而自由。

高山流水琴韵。

山不算高,但是很美,也有山瀑如白练,也有流水潺潺。

只是没有弹琴的人,或许,很久以前,也曾有宽袖长衫的古人再次抚琴……携一张黑漆斑驳的旧琴,也是随意坐下,手指轻勾,那琴音,便自空谷而起,打破空山的沉寂,便有飞鸟和歌而舞……

其实,也无需弹琴。

鸟语,便是最动听的歌。

或许,也曾有人于此欢声笑语,倾听过山鸟的.歌,与我们一样的年轻热情。

而今,他们已不知何往?

我又将去向何方?

生命如此仓促!如此仓促!

而山,它无生无死,看过多少人世变迁你、经历了几许风霜雨雪?面对或欢喜或悲伤的众生,它,漠然不动声色,不喜,亦不忧。

人散后,山依旧空寂。空寂到震撼人心。

物是人非,人将衰老,最终与风离去,不留任何痕迹、淡然若云……

归去。

山已在背后,但闻空山鸟语,唱什么样的歌呢?

鸟语 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无拘无束、疏忽怠慢”等词的意思。

3.利用重点语句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知文章思路。

4.紧扣语言文字,通过朗读、想象练笔等途径,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感受人鸟和谐的情趣。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四到六自然段,读出情趣,学习语言形式。

教学准备

1.布置预习并检查。

2.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激趣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来,一起读课题。

2.顾名思义,鸟语就是鸟的语言,你一定听过鸟叫,可你懂得它们的语言吗?因为我们都不是通晓鸟语公冶长。

(设计意图:课堂导入简洁明快,“可你懂得它们的语言吗?”一下子激发了学习的内驱力,读懂课文,探究鸟语的奥秘成为自然而然的期待。)

二、学习词语,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词。

(1)公冶长 无拘无束 说傻话 疏忽怠慢 嗓音 应验 矫健

(重点关注“冶”、“傻”等字写法)

(2)燕子 布谷 喜鹊

呢喃软语 亲切啼叫 充满深情

勤劳刻苦 喜事到家 希望安慰

●分组读。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两三个词,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由这些词语扩句构段,能帮助学生复现课文内容。把思维训练融入字词学习,同时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一举两得。)

2.概括主要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相机板书:猜想 编故事 布谷 喜鹊)

(2)小结: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语句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学会“抓住重点语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感悟情趣,学习语言

(一)学习四、五自然段

1.默读思考:“我”到底作出怎样有趣的猜想呢?又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

(1)读出情趣。

①布谷争春,它的亲切啼叫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指名读、齐读)

②把“布谷布谷”的叫声加进去读,你会发现更有意思。

(谷、布、苦等很押韵)

③师生、生生合作读。

(2)说出情趣。

布谷鸟还会和我说些什么?

3.和布谷鸟这样自由地交流,你的感受是(快乐、没有烦恼、自由自在„„)课文中有一个词可以包含我们所说的种种感受——无拘无束。

引读: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

4.“我”从布谷鸟的话中还读懂了什么?(相机理解“疏忽怠慢”,板书:勤劳刻苦)

5.小结:根据布谷鸟的叫声,作者作出了有趣的猜想。(板书:叫声)

(设计意图:课文浅近易懂,充满情趣。因此紧紧抓住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变换形式的读、入情入境的说,使文字描述的生动画面在学生头脑中呈现,让学生充分感受了其中情趣,丰富了“无拘无束”的意思。)

(二)学习第六自然段

1.对喜鹊的猜想又是根据什么呢?(板书:名字)自由读第10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写自己的猜想的,读后请大家完成一个填空。(填:总是、总是、总能)

2.相同意思的词反复出现,我们就要学会关注。那作者为什么要反复用这个词呢?请把这些词放到句子中去读一读,体会体会。

交流。(强调喜鹊是报喜之鸟)齐读。

3.讲解:自古以来,喜鹊这个吉祥的名字就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希望,如果有两只喜鹊飞来,人们会想——(双喜临门),如果有喜鹊登上了梅树的枝头,那就是——(喜上眉梢),你看,人人都希望喜事到家呀!(板书:喜事到家)

4.引读:

所以,尽管它的嗓音并不出众,——听到它的叫声,人们仍倍感亲切。

所以,每当听到喜鹊“喳喳喳喳”的叫声,我心里——便有说不出的高兴,总是盼着喜事快快降临。

所以,虽然喜鹊的“话”常常不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5.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说明这只是猜想——据说。换一个词,也能表示猜想的意思。

(设计意图:理解内容和领悟写法应该相伴相生,因此引导学生由“总是”、“总能”这些词深入思考,一方面能紧扣“喜”一词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知道了“写什么”,一方面帮助学生学习了课文的构段方式,学习了“怎么写”。)

(三)模仿写话

作者根据布谷鸟的叫声和喜鹊的名字都作出了有趣的猜想。那大自然的鸟儿还有很多——你看,啄木鸟正在笃笃地敲打着树干,和平鸽给世界带来和平的希望,大雁排着队伍整齐地从空中飞过,百灵带给我们吉祥„„听着它们丰富的“语言”,我们的心里一定浮想联翩,也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想。请你选择一种鸟儿,听听它的叫声和名字,学着课文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与阅读对应进行片断训练,内化了阅读,又进一步感受了鸟语中的情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教学小结,存疑延伸

听听鸟语,猜猜鸟名,“我”在想象的世界里,听懂了鸟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那么,为什么“我”能成为鸟的“知音”?“我”在和鸟的交往中还收获了什么呢?下节课,你们的老师将继续带你们走进鸟的世界聆听鸟语。

鸟语教学设计 篇9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意境。

3、欣赏作者对各种鸟语的准确描摹及形象感受。

4、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对各种鸟语的准确描摹及形象感受。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鸟鸣的录音。问:你听出了什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空山鸟语》,看看作者有哪些独特感受。板书课题。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问:作者在空山听鸟语是怎样一种心境呢?

三、理清课文脉络

文中哪些语段是写作者静心聆听鸟语的?

据此,快速给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1—3自然段),第二部分(4—7自然段),第三部分(8—9自然段)。

四、感情朗读,初步体会

1、自由读,边读边体会。

2、组内朗读比赛。

3、展示读,读后师生评议。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

2、本部分中哪些词语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3、“绝唱”是什么意思?

4、为什么把空山鸟语称之为“绝唱”?

5、齐读。

六、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感情朗读后概括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对鸟语的描摹及感受。

2、从作者对鸟语的描摹及感受的抒写两方面对本部分的内容进行探讨。

教师巡视、点拨。

3、各组汇报交流成果。

4、美读语句。

5、学完本部分内容后,你有何体会?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全班齐读。

2、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3、齐背这两段。

四、欣赏二胡名曲《空山鸟语》

体味曲中传达出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学完本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28空山鸟语

《鸟语》教学设计26 篇10

《鸟语》这一课,孩子们是喜欢的,因为他们阅读后就会自动发现这篇文章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公治长是通晓鸟语的专家,明白“人有人言,鸟有鸟语”;能很快找到警醒自己的那最有价值的语言:“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抨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还能与作者一起享受“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即使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赏,能跟鸟儿谈谈心,聊聊天,结为好友,听它们讲讲鸟类王国的趣事,也是很快意的。于是,我便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拉近,跟它们交谈。”„„

这篇文章比较长,怎么引导学生学完这一课有着更大的收获呢?我反复读这篇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给予学生一种研究。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的确成了研究“鸟语”的专家。写这篇文章,作者把爷爷说的故事拿来了(关于公冶长懂得鸟语的故事是非常有意思的,课文只是讲了一点,公冶长也是一个名人,是孔子的女婿,他其实在故事中的角色是个不守信的人,我们可以把故事讲完),作者与布谷鸟接近了(课文写的非常详细),作者还用了“据说”一词,即收集了报喜鸟——喜鹊的语言,最后还有画眉、苏莺、百灵、燕子、大雁、苍鹰„„我们把这些信息集中在一起,与学生共同讨论,便可以得出:我们要认识某一事物,要想成为专家,不去多角度的收集信息,不陶醉于其中,不去思考自己的研究有什么好处,那肯定不能成功。也就是说,这一课其实给四年级学生一个成功公式。“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等于什么?答案不就是作者的研究获得的资料及自己想法吗?

鸟语教学反思范文 篇11

我在设计时主要以文中的一个感叹句“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为主线来设疑:“小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如此的感叹”。然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布谷对话,感悟鸟语的催人奋进,与喜鹊对话,体会鸟语可以为生活增添乐趣,再与群鸟对话,明白从鸟儿身上可以获得启示。最后,再反复读“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读中升华。

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鸟的世界,体会作者的这种感受。我引领学生融入小作者的角色,一起进入文本,去和孩子们与喜欢的鸟类聊天、对话。教学与布谷鸟、喜鹊对话的自然段,我抓住“疏忽、倍感亲切”两个词语,通过这两个词语的联系上下文解释引入到和布谷鸟及喜鹊谈话的内容中去。与布谷鸟的对话,让学生想象小作者和布谷鸟还会聊些什么,与喜鹊对话,让学生报喜,感受人鸟相望的情趣。此外,我又安排了“听鸟语,猜鸟音”这一环节,让孩子们也尝试着做鸟儿的知音,做一做猜想,编一编故事。而教学“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一句时,我主要让学生进行句式的训练“从那里,我”让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对文本的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并把感受真实地表达了出来,既锻炼了学生思维,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上述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已默默地渗透到他们的心中,我又结合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破坏鸟儿的生存环境、捕鸟、杀鸟等现象,让学生来谈谈他们的看法,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将爱鸟之情转化为护鸟的实际行动,做保护鸟儿的“小卫士”。这时我再让学生写一写保护鸟儿的宣传语,让爱鸟之情化为实际行动,升华了情感。

但上完课,自己感觉还有很多遗憾:

(1)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还不够到位。

《鸟语》教学反思 篇12

《鸟语》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小作者为了成为鸟儿的.知音,“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

反思这节课,不足之处有很多。我觉得作为第一教时,初读课文时,我只是用一问题让学生们自读课文,没有逐节朗读,理文脉、归纳主要内容课文部分稍淡了点,这点主要是时间原因,因为考虑上后面内容比较多,学生较难理解。当然这也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之一:一课两教时在结构处理上如何兼顾容量,训练等。另外,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得不够充分,还没有能够真正照顾到全体的学生,学生在学习方法的过程中的问题还没有能真正暴露,学法指导应该还要让学生有更深的沉潜。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鸟语教学实录参考06-07

小学五年级上美术鸟语花香07-16

上一篇:学校党建工作简介下一篇:图书室借阅相关制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