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生命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温州大学生命(推荐8篇)

温州大学生命 篇1

省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资助办法

根据学校建设要求和示范中心建设计划,为推动我院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中心将部分建设经费用于实验教学改革及软条件建设,结合我院情况,拟采用项目形式落实中心各项建设工作,并给予资助。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建议建设项目及经费资助

(一)建议建设项目目录

1、实验教学改革项目

1)、“3+3+2”的生物实验教学培养体系的框架结构的研究(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等3个实验教学板块,野外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3个实践能力训练环节,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和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2)、实验课程档案建设和教学大纲编写;

3)、课程实验项目创新开发;

4)、开放性实验项目开发;

5)、毕业论文实验项目课程化开发;

6)、实验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等改革;

7)、实验技术和装置改进、小型实验教具研发;

8)、实验教材编写与出版;

9)、实验讲义与实验指导书编写;

10)、实验精品课程建设;

11)、实验重点课程(含网络化课程)建设;

12)、实验评价方法(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等);

13)、生物科学专业实验基础技能测试试题库;

14)、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基础技能测试试题库;

15)、专业教学中具有普及性的公共课程建设;

16)、面向全校的综合性、开放性和自主性实验课程建设;

17)、反映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学科前瞻性的实验课程建设;

18)、其它实验教学研究项目

2、实验管理改革项目

1)、实验中心档案室建设规范;

2)、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中心网站建设、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实验室预约与开放管理等功能等);

3)、实验工作人员考核改革;

4)、实验室人文环境建设与学院实验室文化节活动;

5)、适应示范中心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

6)、探索开放实验室的运作、服务和管理新模式;

7)、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新体系;

8)、生物标本展示中心建设。

3、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实验教学与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

4、学生创新科研活动自主项目(面向学生)。

5、其它有特色、可行性强的实验教学改革课题。

(二)、资助标准:

重点项目:5000元/项,一般项目:2000元/项,管理改革项目1000元/项,学生项目500元/项。与项目相关的教改论文单篇版面费1000元以下给予全额报销。对于个别需要资助额度较大的项目,经示范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讨论后确定资助额度。

(三)、成果形式

根据项目的性质确立相应的成果形式。可以选择以下成果形式:①实验教学大纲(以2011级教学计划为纲,制订教学大纲,以学院提供的教学大纲模版)及自编实验指导手册(字数不少于6万);②自主开发的实验教学软件;③自制实验教具;④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教学软件、设施或设备等资源管理网站;⑤研究报告及公开发表的论文等;

二、项目评审及立项

实验教学改革建设项目实行一年一度申报,研究期限原则上为1年,项目数不限。各项目由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评审,根据示范中心建设规划及目标任务,确定项目等级及立项数量,对于特别优势的选题可考虑单独立项。

三、有关说明:

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改革建设项目暂定为院级教改项目。资助经费来源为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省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项建设经费;与我院有关教学与科研资助办法并行;本资助办法解释权归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申请人应当向浙江省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纸质申请书一式两份,同时提交电子文档至zhb@wzu.edu.cn。

同时,为促进带动提升学院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有关环境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建设项目也相应申请立项,经费支出由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中心负责协调安排。

申请书见附件1。

温州大学生命 篇2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青年大学生的自杀、暴力等严重危害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已经经历过高考,在近似搏弈的对垒中脱颖而出,并顺利跨入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心理为什么依然如此脆弱呢?在当前社会中漠视生命现象不断发生之际,我们需要关注这样一个伦理命题,即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考察传统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对生命本体的教育理念、对生命价值的理论探讨、对生命个体的意义探究缺失,直接导致了教育的产品没有对生命的体验、感悟、理解和包容。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及态度,以及高校生命观教育的开展情况,本文以某高校为范本开展了问卷调查,并通过总结了解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引导大学生既要珍爱生命,又要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命观,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高校的和谐发展。本次调查以100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的样本包括各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其中,男生占58.6%,女生占41.4%;文科学生占31.2%,理工科学生占43.3%,艺术专业学生占25.2%,收回问卷950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5%,个别访谈近100人。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大学生对生命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在对“你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85.3%的同学能够认识到生命是物质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结合体,绝大部分同学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并表示能够做到珍惜生命。但是在对研究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研究生的思想更趋于现实,更加注重物质追求,原因可能是研究生年龄偏大,面临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所以在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物质要求。 (2) 大学生对死亡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大学生对死亡有极大的恐惧,并为自己活着而倍感珍惜生命,他们也认识到死亡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也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死亡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对于死亡现象,调查结果显示,有69.3%的大学生认为“人死了,生命就永远结束了”,有25.1%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肉体在这个世界消失,精神去了另一个世界”,甚至还有5.6%的大学生认为“人能死而复生”。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对死亡能够有客观认识,但一些学生的模糊认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我们对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薄弱与缺失。

3.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认知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自杀整体上持矛盾的态度,大多数学生能比较正确地看待自杀行为,尊重生命,对家庭和社会有较强的责任心。但还是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对生命缺乏正确的认知和应有的敬畏,一旦遇到挫折,出现与自己期望不符的结果,就会对生命的理解发生偏差,做出极端行为,甚至走上不归路。调查显示,当遇到不顺心或不公平的事情难以解决的时候,经常有自杀计划和念头的占7.9%,曾经有过的占25.4%,从未出现的仅为66.7%,不到七成;当遭到别人严重侵犯自己找不到解决办法时,8.5%的大学生经常出现杀死别人的念头,偶尔出现的占25.3%,从未出现的为66.2%。而对于可能引起的原因居首位的是“生活困难”(30.5%),接下来依次为“心理问题”(22.3%)、“学业问题”(18.9%)、“恋爱问题”(15.6%)、“其他”(12.7%)。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比中学生成熟,但是缺乏社会经验,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时期使他们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更应该开展生命观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生命认知,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生命观。

4.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调查分析。

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一直是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对于“你认为奉献与索取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的依然是主流价值观,占到了41.6%,还有9.94%的同学认为应当首先满足个人利益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到:较之上一代人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得更加注重自我,他们有时候更加关注自身能获得什么利益,不再完全接受传统以社会和他人利益为本位的价值观影响,这给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5. 对高校生命观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当问到“你校是否开设生命观教育课题及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开展生命观教育”的问题时,有73.4%的大学生表示相关课程很少,自己的认识也很少,表明了生命教育亟待开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中,研究生中有77.3%的人表示更应该开展生命教育,这可能与研究生自身所背负的心理压力更大有关,需要重点关注。在考察其它高校的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现在很少有高校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生命观教育,更谈不上形成生命观教育体系,存在着生命教育与学生需求相脱节的状况。面对大学生群体中日益增多的漠视生命现象,我们应当意识到生命观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系统的生命观课程的学习,对生命有更加科学、理性的认识。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大部分大学生和研究生对生命的存在和生命价值有比较理性的认识,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珍爱生命。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够正确看待生命的价值,生命观模糊,长期生活在压抑和自卑的心理状态下,很容易轻易处置和漠视生命。其次,有相当部分大学生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解决能力较差,出现问题一味逃避,逃避不了的时候就可能做出极端的行为,表现出无价值感或无责任感,部分大学生体会不到生命存在的幸福感,对人生的态度令人担忧,缺乏对生命意义和目的思考,缺少人生目标和奋斗的动力。最后,生命观教育不应只在大学阶段才开展,小学和中学阶段更应该重视生命观教育,因为那时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开展生命观教育更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同时,家庭、朋友和社会在学生生命观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命观教育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家庭环境、人际交往环境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当然,高等教育也应该更好地承担起生命教育这一重任,教育学生尊重生命,感悟生命的可贵,引导学生珍惜生命,进而不断追求生命真谛,提升生命质量。

二、高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

1.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缺乏,生命危机凸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多媒体教学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更加形象和生动,宿舍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更加便利。同时学校的环境相对较为封闭,学生不需要承受过多来自社会的压力,因此,大学阶段应该算是人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但很多大学生却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中感受不到现实生活的快乐,进入大学后找不到方向,甚至不知道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国外学者的研究认为,“大多数自杀者生前都有一些抑郁症状,其中高达60%的患者可以诊断为情感障碍。”[1]这样的大学生遇到的任何挫折往往都可以使他们陷入绝望,很容易走极端,对生命采取漠视的态度,不懂得珍惜和关爱生命。现在的高校很少有系统的生命观教育,不能对学生做出正确及时的引导,导致大学生生命危机凸显。

2. 应试教育体制使高等教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深刻地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2]但是,只要我们进一步深思下去就会发现,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满足不了学生对生命观教育的培养,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实行标准化、统一化模式,高中之前唯一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考上大学,到大学生,高校往往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教育把人变成了标准化的教育商品,完全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缺少对生命本身意义的思考,背离了通过知识来启迪智慧,提升个体生命的意义,促进个体生命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最高目的。

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途径

1. 明确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学科特点,构建新的生命观教育体系。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等政治理论课来实现。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以上对大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但对生命、生存、生活方面的教育内容却相对较少,更没有形成完整的生命观教育体系。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根据社会变化新形势的要求,吸取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生命观教育的新内容,建构完整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体系。让学生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懂得珍惜生命价值,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掘这种价值。

2. 以学生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命价值。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有极强的表现欲和参与热情,不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渴望在学习之余体验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学校有责任、有义务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成长。高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培育学生的生存感受能力和生命情感,通过搭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为学生的负面情绪提供健康合理的宣泄渠道,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同时,高校可以通过团队训练等集体性活动培养大学生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帮助其在挫折和痛苦中努力寻求独特的生命意义与价值,重新发现和感悟生命的美好。

3. 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拓展生命观教育途径。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对文化信息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生成为使用新媒体技术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群体。因此,在信息时代,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能够有效地预防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首先,可以开展有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给学生以健康的生命意识和道德行为熏陶;其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电子报刊等舆论阵地,调动家庭和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共筑学生人性意识和行为规范教育大堤;第三,可以设立网络辅导员。通过网络这个媒介与受众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引导,从而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4. 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职能,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生命观教育要想最大限度的获得成功,单纯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对学生影响重大的环境因素,是最好的生命教育教材。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取得满意的效果需要有良好的学校教育、融洽的家庭关系、和睦的邻里交往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等,这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建立生命观教育的立体网络,通过全方位的开展生命观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性意识和行为规范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摘要:针对当今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益凸显的现实, 本文以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开展生命观调查, 对大学生的生命观进行评估研究, 总结出高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参考文献

[1]彭鸿雁.论析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研究的构建[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05, (3) .

[2]张曙光.生命及其意义——人的自我寻找与发现[J].学习与探索, 1999, (5) :49-56.

[3]张忆琳.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透视[J].青年教育, 2004.

女大学生命陨站台 篇3

1月13日,“春运”第一天,安徽芜湖天空中大雪纷飞。下午5时左右,5082次列车尚未进站,站台内已有600多名乘客在站台上等候。列车驶入站台尚未停稳,候车乘客看到列车内乘客已满,急于上车的乘客纷纷拥向火车。一名乘客在芜湖火车站在拥挤的人流中被挤落站台,被还没来得及停稳的火车当场轧死。

网友“蔷花红莲沼泽魅”描述了事件经过:宁波开往阜阳的5082次硬座普快由于是过境车辆,基本上都没有座位。事件发生当时,芜湖火车站一号站台约有500多名等待5082次火车的乘客,其中有90%为在校大学生,而“蔷花红莲沼泽魅”正是这500多名候车乘客的其中之一。

她说,火车原定17时05分从芜湖站开出。16时55分,广播中开始播音:5082次即将进站,停靠一号站台。人群开始骚动并向前涌动。大约一分钟后检票口开放,人流飞快地向站台涌去。大约半分钟后5082次从东进站。当火车在站内滑行而没有完全停车时,可以看到车上已经爆满,车厢交接处和走道内都已经站满乘客。此时站台上开始有人喊:“怎么不停车”“不会不让上车吧”,引起人群骚动,开始大股向前涌动,有的人开始拍打车门,而此时列车还在前进。

突然,前方大约三米处有女人开始尖叫,随后一片混乱,有女孩子大哭:车下有人!人群还在向前涌动,直到有一名乘务员匆匆跑过,向下一节车厢的乘务员大喊:“向后传话,我们车下轧死人了,马上控制人上车”。人群瞬时陷入寂静,几秒钟后,站台上如同炸窝一般。

此时火车已经停止运行。“蔷花红莲沼泽魅”蹲下身,看见几米外的车轮下,一个红色的身影趴在铁轨上一动不动。死者衣服完好但是血污一片,上身躯体与下肢之间断成两截,只剩衣服空空荡荡。头发很长,是个女孩子,胳膊上还挽着书包。

死者是安徽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三学生冷静。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余国升说,冷静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生活简朴,在学校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是一个很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她的死亡给其家庭带来沉重打击。

1月20日记者从安徽芜湖车务段获悉,乘客被挤落站台遭火车碾死事故处理结果初步形成,芜湖火车站站长等3名责任人被撤职。据芜湖车务段党委副书记吴提生介绍,13日天降大雪,芜湖市周边的高速公路相继关闭,大量客流集中到铁路,火车站乘客激增。车站管理部门面对客流激增时,缺乏应急意识,没有启动应急预案。另外,由于芜湖火车站附近道口较多,又因车站管理人员有限,经常发生有人从各道口偷偷进入站台现象。据了解,当天有100多人没有买票便进入了站台。

为了避免悲剧再一次发生,吴提生表示,芜湖车务段将痛定思痛,开展反思教育活动,查找安全薄弱环节,消除安全隐患,加强站台售票系统管理,并组织100余名青年志愿者加强车站巡逻。

同时,芜湖火车站将在管理上从严从细。不管是当班同志还是车站领导,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客流情况及时作出反应,并采取准确及时的应对措施,调动大量的人力来维护秩序,确保春运运输安全。

温州大学生命 篇4

简介和专业介绍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创建于1984年,现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浙江省基础生物实验示范中心、基础环境实验室、动物标本陈列室、植物标本陈列室、人体标本陈列室等多个实验室;设有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系统动力学研究所、农业与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水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和温州大学海螺挑战生物制品研究开发中心。

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生物科学专业已成为校级品牌专业、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环境科学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生态学实验室为校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生态学为市重点学科及学校A类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生物技术专业开始一本招生,生物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方向开始招生,同时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00多人。近几年,学院向高水平院校看齐,加大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不断更新基础实验室设施,购置了国内外最先进的设备,配置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美国哈希BOD、COD测定仪、日本岛津双飞点薄层扫描仪(CS—930PC)、冷冻高速离心机、各种特殊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定量PCR仪等仪器设备,建立了服务于教学科研的分析检测平台和分子生物学平台。目前,学院实验室面积达11000平方米,设备总值3000万;两万余平米的新实验大楼2009年9月开始投入使用。

全院现有教职工54人,专任教师3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博士15人,副高以上职称占81%,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占84%。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和学科带头人(151人才工程)7人,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温州市拔尖人才3人,温州市跨世纪学术和学科带头人(551人才工程)15人,温州大学“高级人才工程” 5人。学院还聘请多位国内外知名院士、教授作为客座教授。

近几年来,学院承担国家863高科技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市科技计划项目40余项,企事业横向合作项目30项,科研经费合计1000多万;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温州市科技进步奖等各类科研奖励30多项,在国内外

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15篇论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12部。外来科研经费总额和发表论文数量连续几年均列全校前列。2007年校首届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双百联动”活动中获“先进学院”、“先进研究所”、“先进个人”等全面奖励。

学院不断加强传统生物科学专业的建设力度,强化教学实践环节,突出师范特色,毕业生在各地教师编制招考中成绩优异,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同时,学院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水污染监测与治理为环境科学专业办学特色,以“突出技术特点、强化海洋特色”为生物技术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为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毕业生的考研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及实施环保战略,已经成为国家意志。我们将结合地域特色、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努力将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建成面向浙南地区,乃至浙江省和全国的相关人才培养基地。

生物科学(师范)本科专业是以生物师范教育为主的理学专业。培养既具备宽厚的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又具备扎实的教师教育基础理论;受到扎实的师范技能训练,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能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化学及实验、植物学及实验、动物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细胞生物学及实验、遗传学及实验、植物生理学及实验、分子生物学、普通生态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及实验、中学生物教学论、微格教学、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等。

环境科学(含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环境科学方向)是以理为主、以工为辅的复合型办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方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的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分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培养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环境监测部门和企业的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环境污染处理设备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与运行的技术与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

微生物学、环境经济学、工程制图与CAD、给排水工程设计、化工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仪器分析、环境污染治理综合实验、环境评价综合实验等课程。

生物技术本科专业是以理为主、以工为辅的复合型办学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受到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扎实的专业技能训练;并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教学,从事生物医药及功能食品产业技术开发、应用以及生产与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大学生珍爱生命远离火灾征文 篇5

原来消防就是“救火和防火”。

那什么又是火灾呢?火灾就是因不正当的使用火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发生火灾时应立刻拨打119,消防队的叔叔们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救火,并且是不收任何费用的。但火灾总是或多或少的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电视、报纸经常报道类似事件,那场面真是惨不忍睹,触目惊心。所以我们要以“预防为主,消防为辅”。

火,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我们随时都要用到火,比如:在野炊时,在冬天烤火时,做饭做菜时......火,在为我们作出巨大贡献时,也给我们造成了不少的灾难!

在生活中,人们最容易忽视的是火灾隐患的预防。

平时,有些大人没熄灭的烟头随处乱扔,老化的电线不及时更换,在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放鞭炮烟花,长时间超负荷使用家电,用天然气不检查有无胶管漏气等......其实这些都是火灾的隐患呀!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而一旦着火了,则悔恨交加,后悔莫及。

听爸爸讲,我们楼下的超市的消防工作可做得很好,他们就有严格的消防规定,而且每年都要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消防演习。

没有经历过火灾时,我们觉得消防好象离我们很遥远,但现在我终于明白消防其实离我们很近。外出旅行时要注意,在树林、草地,及一切有易燃物的地方,不能随意玩火柴,打火机之类的.东西,因为干燥的花草树木就会因一不小心燃烧,酿成火灾。另外,外出旅行尽量避免烧烤,留下火种。因为即使很小的一粒火点,被风一吹,也会蔓延成大火,吞噬整个森林。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例如燃烧垃圾就能引起火灾,垃圾里很可能有易燃易爆物品,如液化气残液、玻璃瓶、鞭炮、废旧液体打火机等,一旦燃烧就有爆炸的可能性。很多人吸完香烟经常乱扔烟头,一般烟头的温度在800--1000摄氏度,是最大的火灾隐患,非常容易引起火灾,俗话说,“一支香烟,能毁万丈高楼”。特别是在像厨房这种易燃物质多的地方要格外注意。在家中炒菜时,油锅如果突然起火,应该马上用锅盖扑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天然气泄漏引起火灾在报纸、电视新闻上已是屡见不鲜的了,一旦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气阀炉具开关、打开门窗,此时不能使用室内任何电器或室内电话;发现邻居家燃气泄漏应立刻敲门通知,切勿使用门铃。另外,每个家庭都应配备小型灭火器等,每位成员都要掌握使用方法,才能有效的防止火灾的发生。

记得小时候的我,就险些亲自点燃自家的床单差点发生“火灾”。那时我还很小,我的玩具掉在床铺下面去了,床铺下面光线不好,看不到我的玩具在哪儿,于是我找来蜡烛点亮后,照着去找床铺下的玩具,只注意到处去找玩具,没想到点燃了床单和床垫,我吓呆了,直叫:“妈、妈、搞糟了!......”幸好妈妈赶快端来一盆水泼上,才没发生大的火灾。我现在想起来还好后怕呀!那就是因为当时很小不懂得安全用火,险些发生一场火灾,那时我们家还有许多公家的货物呢!假如把公家的货物烧毁了,我家就要赔很多的钱,可能我们就要倾家荡产了。所以,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了,我们都要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火灾发生后一些基本处理方法,预防火灾的发生。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致辞 篇6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历史悠久,其前身生物系始建于1924年,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周太玄、近代植物学的奠基人钱崇澍、著名植物学家方文培、细胞生物学雍克昌等中国近代生物学先驱曾在此辛勤开拓,为开创和发展我国的生物学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8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生命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毕业生,桃李遍布,涌现出一批在各行各业承担栋梁的杰出人才。

今天的生命学院覆盖了作为现代自然科学基础领域的生命科学和作为现代高新技术前沿领域的生物技术,着力于生物、医学、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承担了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开展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的双重任务。学院现拥有生物学、植物保护、生态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植物学、遗传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现有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科技创新平台、千人计划团队“生长代谢衰老”研究中心等两个985平台,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生物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信息学、植物保护学等学科方向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生命学院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基础。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30余人,其中院士1人,特聘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2人,青年千人计划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973首席1人,国家杰出青年1人,博士生导师35人,教授(研究员)4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2人。省级学术带头人10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6人。学院设有生物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3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生物学人才”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两个培养基地,拥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实验班”, 国家级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四川省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所属自然博物馆已有近80年历史,馆藏植物标本72万份,动物标本12万份,是全国最大的大学自然博物馆。学院还建立了王朗自然保护区、四川峨边黑竹沟等生物科学野外实习基地。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探析 篇7

一生命意识教育的内涵

生命意识, 是指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 其中包括生命存在、价值及意义的理解和认识等等, 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终极价值的审视。生命意识教育主要包括生存观、价值观及超越观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

1生存观教育

马克思说过,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生命的存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是实现个体生命价值和体现生命意义的条件。任何不负责任的轻生念头, 以及对他人生命的漠视, 都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因此, 生存观教育首先教育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充分认识到生命存在的唯一性和重要性, 善待自己、尊重他人、敬畏每一个存在的生命。

2生命价值观教育

每个生命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它体现在自然的生命延续, 以及超自然价值生命的实现。只有两者达到和谐统一, 人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的可贵、欣赏生命的美好, 提升生命的价值。因此,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懂得自然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并承担着一定责任, 要懂得珍惜和欣赏。在生命价值中,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 达到用自身情感来激扬理性的生命, 提升生命的价值。

3生命超越观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的最高层次, 是实现个人生命的升华, 从而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 把自己的命运同他人、社会、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 达到全方面的和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生命。法国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 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动物生存, 而人则生活。”这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 动物的生存只是为了延续生命, 而人类通过创造美好的生活展现生命的价值。人只有感悟生命意义, 追求生命价值, 才会真正地热爱生命, 珍惜生命, 也才能坦然地面对生命的困境, 在一切的社会关系中和谐相处, 演绎出精彩的人生。

二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原因

1社会环境因素

受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 金钱、权利、利益几乎成为判断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特权与不公现象时刻冲击着人们的视听, 导致一些不良的风气和不健康思想, 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冲击着校园, 给一些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追求自由, 却认为为达目的可以放弃一切。他们追求成功和利益, 却认为只要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他们捍卫自己的荣誉却对他人狠下毒手。他们践踏生命却认为权钱可以摆脱一切。在人人追逐权力、利益、财富的社会中, 诸如此类漠视生命的现象也影响着大学生对生命的本体认识模糊和对生命价值追求的丧失。

2教育错位因素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每一个人都健康快乐, 都成为融入社会的因子, 都有健全的人格和生存能力且有创造性的人。然而在逐渐物化的社会大环境下, 教育的着眼点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教育学专家刘济良指出:“就我国现实的教育来说, 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过于追求知识、技能和技术, 而忽视了引导青少年去追求智慧、认识人生、完善生命。我们的教育中最大、最多的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在这种技术理念的指导下, 不少大学生觉得大学生活机械而乏味, 生活理想迷茫, 生活目的不明确而感到失落, 生命没有意义。

在家庭教育中,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根深蒂固, 成绩成了大多数家长对自己孩子评价的标准, 至于孩子的烂漫天性、纯善人格和健全心智, 则往往被忽略, 尤其对一些留守儿童的关爱更是少之甚少。例如, 中国学龄儿童学习乐器的比例远高于西方国家, 但绝大多数家长将此视为一种投资, 或开发智力的手段, 而不是陶冶性情的方式。另外, 父母教育方式的失误, 如专制、暴力和过分溺爱以及家庭成员本身的恶习或家庭结构的剧变, 使学生产生性格上的畸形:自私、压抑、专横、任性, 为达目标不择手段。

由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错位因素导致一些大学生是非观念模糊, 价值观念不清, 对生活享受的关注大于生命本身, 这是生命意识教育缺失导致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集中体现。

3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因素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及自身心理的不成熟, 大学生常因失恋、学业受挫、经济困难、人际关系不良等造成心理障碍。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 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清华大学从事心理健康研究的李虹博士认为: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大的问题, 一方面, 社会、家庭和学生自己都给予很高的期望;另一方面, 学生本人期望过高和达成期望渺茫的矛盾也就很大。其中学业压力是大学生自杀的第一个原因, 其它还有人际关系 (亲情关系、师生关系) 冲突、缺乏积极的人生理想和目标等。外界的压力和内心的空虚不断的冲击学生的心理, 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和疏导时, 导致大学生对于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日益感到迷茫与困惑, 从而做出极端的行为。

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来源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教育的错位及自身面临的压力和困难。这些问题无法解决时, 他们就容易出现内疚、自责、焦虑、抑郁、痛苦和愤怒等情感, 当这些情感得不到宣泄和调适时, 就会引发心理障碍, 严重时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自杀或他杀。

三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使他们在竞争、挫折面前倾向于轻易地否定生命、漠视生命, 不能理性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因此, 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

1双管齐下, 重视情商培养

情商是一个人成长与成功道路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 对他人情绪的理解与应对, 以及对人生乐观的程度和面临挫折时的承受能力。”科学研究表明, 成功100%=智商20%+情商80%。情商是比智商更重要的一个商数。因此当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要重视孩子情商的培养, 提高自我认知、情绪控制、自我激励、体察他人、人际沟通方面的能力, 这是生命意识教育的起始阶段, 是提高生命意识的基础, 在家庭、学校教育中应该互相渗透。

2在“两课”教学中系统开展生命意识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的课程, 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更好的把握生命, 实现生命价值的主渠道, 承担着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任务。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备培养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优势, 在大学中开展生命观教育, 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中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 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交流与碰撞, 在此过程中逐渐确立健康、积极、文明、和谐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 正确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并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让学生在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 懂得自己去把握;面对一些困难的时候, 懂得自己去面对。

3通过主题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

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主题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如通过主题班会、学生社团及团委活动等。如我院开展的“学会感恩, 珍爱生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算清账目, 感恩父母”活动, “学会感恩、珍爱生命”主题墙报出版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写信活动、主题信件征文比赛、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 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恩亲情、感谢师恩, 激发学生对祖国、社会、自然、时代的感激之情, 唤醒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进一步加强生命意识, 让学生学会对自我、他人、家庭负责, 对集体、社会、国家、民族负责, 培养学生心存感恩、孝敬父母、回报母校、回报社会的健康心理, 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

4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营造健康的生存空间

改革开放三十年,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 但伴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的不健康心态也应运而生, 如浮躁、冷漠、暴戾等社会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情绪, 影响着他们对于生命价值的判断。如“小悦悦事件”中社会媒体关于人性冷漠的报道, 不但没有很好激发大学生见义勇为的热情, 反而对部分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要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 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 为个体生命价值提供健康的生存空间。因此, 我们应该齐心协力, 努力优化社会环境。一方面, 加大宣传力度, 树立正面典型。加大“见义勇为”、“雷锋精神”的宣传力度, 如焦裕禄、李素丽、丛飞、徐本禹等人物精神的宣扬, 提高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另一方面, 加强管理、切断不良诱因, 如色情暴力影视作品、淫秽报刊、黑网吧等。社会各职能部门要重视“灰色”文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经发现, 坚决处理, 给青少年的生存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空间。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是关系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整个民族素质的要事, 其教育方法必须细致灵活, 必须多角度、多途径协同进行, 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管齐下, 齐心协力, 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1997.

[2]肖川.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J].班主任之友, 2002 (9) .

[3]冯建军.简论学校教育中的生命关怀[J].教育评论, 2003 (2) .

谈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篇8

一“生命+教育”的融合与碰撞——解读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不是“生命”与“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之间相互的融合,其实质是“培育有根的生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就是关注自己、他人以及一切自然生命本身,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注重生命的整体发展,提升生命的价值。

(一)关注自然生命

自然生命,顾名思义,就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意识到万物皆有生命,动植物的生命也有尊严,尊重生命的多样性,亲近自然生命。生命教育应使大学生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规范自己的行为,人与自然有摩擦的同时也有融合,珍惜自我、悦纳自我和尊重其他自然生命。

(二)创设有“价值”的生命

人的生命和动物、植物的生命不同,人的生命是双重的,要活得有价值。创设有“价值”的生命,要求大学生生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必须明晰自己的权利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知晓生命的“精神价值”,不在幻想和现实面前轻易地迷失“自我”。

(三)生命教育是教育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教的宗旨和目标是培养有积极、乐观、向上态度生活的人,生命教育是教育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二尊重“你我”的生命——重新审视大学生生命教育

随着高校大学生自杀比例逐步上升,最近一份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10.71%的大学生表示当遭遇挫折时想到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解决;28.6%的大学生“偶尔有”或“经常有”自杀念头(比例高于国内其他报告);5.79%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解决一切痛苦的办法。为什么大学生对生命如此不珍惜、不尊重,生命教育应如何重新审视?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的

1体会生命,了解生命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第一目的,就是引导大学生了解生命,正确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是宝贵的,了解生命,知道生命的不可再生性和创造性,人的一生就只有一次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仅属于自己,也与亲人和社会息息相关。

2欣赏生命,热爱生命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与安全、生命与价值、生命与理想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引导学生欣赏生命的文化和智慧,理解生存的价值,常怀有一颗感恩和宽容的心,用热爱生命的态度善待自己和他人。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目前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会产生诸多矛盾,如理想和现实、自豪感和自卑感的矛盾等,在情感方面希望获得友谊和爱情、得到他人的重视、尊重和信任。对于这诸多矛盾,大学生如果没有对生命的欣赏和热爱,急于寻求不负责任的解脱,产生轻生的想法,蔑视生命,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家庭的损失,是不可弥补和挽回的。 3尊重生命,保护生命 在了解生命、学会欣赏生命并且热爱生命的同时,开展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学会在关爱中尊重生命的存在,在包容中真正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当代大学生群体面临许多新问题,如网络沉迷、滥用毒品、情感困惑等。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和诱导,对没有形成完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年学生带来多种冲击,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养成,不能使其形成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大学生生命教育最终要回归到保护生命,教会大学生寻求正确的途径解决遇到的多种问题,尊重和经营生命,培养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性格,笑对人生的挫折和逆境。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1生命教育是“三生教育”的前提和根本

“三生教育”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三个方面。生命教育是“三生教育”的前提和根本,生活教育是目标,生存教育是关键。没有生命何谈生活、生存。大学生只有形成正确的的生命观,才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发挥自己的潜能,认识人生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提高生存技能,学会享受生活。因此,生命教育在高校正在开展的“三生教育”中,显得更具现实意义。

2生命教育教会大学生战胜挫折、逆境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是个独特的群体,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不断地建构,并没有完全完善且稳定,可塑性强。大学生们从家庭走向环境相对开放的大学校园,在追求自身生命价值的过程中,遇到挫折、逆境之后,心理冲突增多,对教师和家长长期灌输形成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和不满,甚至会感到迷茫和困惑。生命教育,要使大学生抛弃自高自大、妄自菲薄、浑浑噩噩等精神状态,拥有平和、理智的心态,掌握乐观求生的科学方法和知识。遇到挫折、遭遇困境时,不气馁、不放弃,客观分析和冷静面对困难,分析问题,寻找差距和得失,从中获取生命的价值。

3生命教育教会大学生直面“死亡”

生命的唯一性、不可逆转性,更加彰显生命教育的意义所在。从网络中不难查询到近年来中国的大学生自杀报道,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是27起,19人死亡;2004年为68起,48人死亡;2005年,媒体报道内地大学生自杀事件达到116起;2006年则增加到130起之多。究其原因就是大学生不知道怎样面对生命,如何面对“死亡”。当大学生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诸多困境,在“死亡”和“活着”两者中,选择“死亡”的极端想法时,生命教育与“死亡”的召唤直面相对。在年轻的生命中,生命教育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可以教会大学生理性的对待生命、面对“死亡”,思考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存在价值,在今后的人生实践中提升生命的价值。

三生命的理性回归——生命因教育而精彩

“教育在本质上是生命的”,关注大学生生命教育,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期待生命教育理性回归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

(一)回归自我

当代大学生要通过进行自我生命教育,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机能,通过适当的自我调适,培养积极地自我认同,重新审视自我、约束自我。在形成正确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多学习、多读书,重视知识的不断积累,不仅能掌握在危难时刻求生的科学方法,还能理性地认识生命的重要意义,学会用法律途径和其他合理的方法保护自身应有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人,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回归学校(从教室、学生、朋友、舍友的角度)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生命教育的坚实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知、完善的人格,都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高等院校应该成立生命教育专职机构,重视生命教育师资建设,重点培养一批专职或兼职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教师。作为大学教师,也应从根本上认识到生命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会生命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用人格魅力和知识素养,让校园、教室焕发人性的关怀和生命的光辉。

此外,高等院校可利用心理专题讲座、心理咨询、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宣传和讲授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预防、调适和宣泄心理上产生的各种不适,避免因为心理失衡而造成的盲目冲动行为,保护和尊重生命。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中,引导大学生有意识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清醒地认识到生命中有诸多挑战需要应对,有更高的目标需要攀登。

(三)回归家庭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场所,家庭在生命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娇生惯养,教育方式单一,忽略对孩子生命意义、生命价值潜移默化的教育。加之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和享受,对大学生的成长也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对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面的压力,大学生们无法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垃圾”的倾泻,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采取如“自杀”、“自残”、“报复伤害他人”等极端的方式,对生命表现为极度的不珍惜。家长和亲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引起高度的重视,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和特点,进行“亲情慰藉”。

(四)回归社会

上一篇:平台建设发展情况报告下一篇:大学生职业规划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