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物资保障

2024-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卫生应急物资保障(精选7篇)

卫生应急物资保障 篇1

一、应急物资按照公司相关仓储管理制度进行库存管理,并定

期组织检验或轮换,保证应急物资质量完好,随时可用;

二、物资管理部门根据指令,按照“先近后远、先利库后采购”的原则以及“先实物、再协议、后动态”的储备物资调用顺序,统一调配应急物资。在储备物资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进行紧急采购;

三、应急物资需求单位负责对应急物资进行接收,并做好验收记录作为结算依据。

四、对于货源充足、易于采购的物资,或未纳入应急物资储备

管理的物资,采用紧急采购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非招标采购方式)进行应急供应。

卫生应急物资保障 篇2

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是应急物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快速、及时的物资供应有赖于供应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 即信息的准确及时;运输的快速安全;储备的合理充足;配送的科学灵活;政府的有效调控;分发的妥当有序。

应急物流和应急物资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 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 由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 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普通物流既强调物流的效率, 又强调物流的效益, 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实现。

应急物流的特点具有突发性、紧急性、不确定性、弱经济性、流量的不均衡性、政府主导性、社会公益性等特点。

应急物资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所必需的保障性物质。从广义上概括, 凡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过程中所用的物资都可以称为应急物资。应急物流的突发性、紧急性、不确定性、弱经济性、流量的不均衡性、政府主导性、社会公益性等特点导致其对应的应急物资与普通物资相比, 具有以下特点:不确定性、不可替代性、时效性、滞后性等特点。

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应急物资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有不同的分类结果。若按其用途来分类可划分为以下这么几类:保障人民生活的物资, 主要指粮食、食油和水、手电等基本生活所需物品;工作物资, 主要指处理危急过程中专业人员所使用的专业性物资, 工作物资一般对某一专业队伍具有通用性;如各种专用机械设备、专用运载工具、防疫设备等;特殊物资, 主要指针对少数特殊事故处置所需特定的物资, 这类物资储备储量少, 针对性强, 如一些特殊药品、专门的疫苗、防洪救生艇等。

关键成功因素是在探讨产业特性与企业战略之间关系时, 常使用的观念, 是一种结合本身特殊能力, 对应环境中重要的要求条件, 以获得良好绩效的方法。由此, 本文引用关键成功因素法这种思想, 结合应急物流的特点和支撑环境, 从关键因素出发, 分析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如何确保应急物资目标的成功实现。

围绕应急物资供应的目标, 即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物资供应时间效益的最大化、最大限度的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和有序的把物资发送到需求者手中这三大目标, 分析了影响目标实现的六个关键因素。而决定时间效益的关键因素是信息的及时发布、运输网的强健和通畅;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有充足的应急物资储备和合理的配送保障;最后物资要有序的发放到需求者手中, 其关键影响因素是政府的调控机制和分发保障。

信息保障。目前, 我国的应急物流处理过程中, 信息化程度不够高, 信息系统不完善, 报告不及时, 则难以准确掌握物资最需要的位置和精确的数量以及种类, 导致抗灾救援效率低下。针对信息保障机制的缺陷, 建议建立一个信息技术平台,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短时间内, 信息系统应全面开通, 及时掌握灾害情况和物资的存储和生产情况, 采取边处理紧急情况边报告的方法, 减小预测和决策的误差。充分的信息可以把应急物流所需的前置期压缩到最短时间。信息系统是应急物资供应的前提保障。

运输保障。目前, 交通运输保障存在的问题是:保障体制不健全、指挥体系不完善、运载工具不先进、交通网络不发达。当大规模自然灾害与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 由于道路受损或指挥不当等造成的交通阻碍, 加重了运输压力, 影响了物资救援的时效性。因此, 如何调度不同运输方式下的运输工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政府应精简应急物流海上、空中运载工具的申请程序, 在紧急情况下, 及时调动先进的运载工具进行物资救援和运送。其次, 平时应积极做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 设立一个交通流系统控制中心, 完善交通运输法规法则, 构成一个强有力的交通运输网络, 保证应急物资供应的畅通, 使得应急物资运输时间效益最大化。

储备保障。由于应急物流的突发性特点, 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机制是解应急之需的好办法。首先政府部门平时应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 增强抵御灾害抵抗风险的能力。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可以均匀的建立一些应急物资储备仓库, 保证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及时的物资配送。其次, 对应急物资的仓储管理要科学, 针对不同类别的应急物资可以进行分类管理。采用合理的采购和库存策略, 减小成本损失。应急必备的物资可以适当多储存些, 其他非特殊物资可以在事发后及时调配的就尽量少储存。科学、合理的储备应急物资能最大限度的减小灾害的损失, 及时的保证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配送保障。目前, 应急物流配送指标体系不健全, 配送方式欠灵活。随着突发事件的发生或自然灾害的降临, 会产生巨大的临时物流需求。因此, 应在全国各地建立应急物资配送中心, 提高应急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可以让应急物流融入到社会化和市场化中, 由政府专门建立应急物资配送中心, 也可以由政府和企业在一定协议下共同建立配送中心。让企业参与到公共事业的建设中来, 既能大大的节省成本又能随时随地听从政府的调遣, 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应急反应能力, 最大限度的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政府保障。在应急物流的整个活动中, 政府起着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的作用。建议政府在不同等级县级以上的地方设立不同层次的应急部门, 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 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应急救灾款项等。制定相关法律, 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 政府可以采取一切措施和办法来协调、疏导或消除不利于物资保障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障碍。动员社会、企业界积极参与抗灾抢险工作, 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 使救援工作高效有序的进展。另外, 组织建立一个技术性强、专业性高、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应急队伍。政府应协调好物流部门和非物流部门的物资调用、配送、分配问题, 避免出现拥堵无序的场面。使各环节协调性强, 反应迅速及时, 抗灾能力强, 最终实现将应急物资有序送达需求者手中。

分发保障。应急物资的合理分配是保证应急物资供应顺利完成的最后一环。救助中心与救助点是应急物资发放地点, 发放应按照“先急后缓, 突出重点”的原则, 统筹安排, 合理使用, 实现有限应急资源的最佳分配。应急资源的分配要保证满足灾害控制需求和灾民的基本需要。对有限的救援设备、设施应分发到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的区域, 对有限的食物、水等物资, 应优先分配给伤员、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分发应急物资应根据实际需求, 有序的发放, 避免乱、抢、偷等不文明现象, 更不能出现贪污腐败现象。政府在这方面应严格把关, 实时监控。建立一套灵活合理的应急物资分发保障体系, 保证应急物资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保证灾民都能得到基本所需。

卫生应急物资保障 篇3

关键词: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应急物资保障

中图分类号: F25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25-2

0 引言

所谓的电力系统供应链管理,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电力物资供应整个过程,包括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系统规划与管理。该管理过程的最终目标通过找到并建立一种平衡关系,而这种平衡关系必须充分体现出物资供应商、监理公司、施工企业以及业主之间的密切联系,确保整个物资供应链科学合理,避免物资浪费现象出现。在国家电网企业,构建电力物资供应链体系,并通过将企业的各个部门联系在一起,实现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的一体化,提高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的应急反应能力。

1 实施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1.1 实施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是电网建设物资供应保障的需要

电力物质供应對电网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并且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电网对电力物资供应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也就是说,电网能否正常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力物资供应是否安全[1]。因此,为了能够提高电力物资供应的安全性,需要对电力物资供应链进行管理。在传统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过程当中,由于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环节所需要考虑的利益点不同,使得整个供应链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管理观念,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得电力物资在采购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混乱、无序现象,这种现象的长时间存在,也影响了电力物资的安全性能,对于电网的正常运行极为不利。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企业也开始不断完善电力物资供应链,并使得电力物资供应链系统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极大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2 实施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是提高物资供应服务水平的需要

电力企业在电力生产、电网建设以及运行维护等多个方面,都离不开电力物资供应系统的支持,尤其是当前电力物资供应的相应时间过长,无法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迫切需要建立电力物资供应的一体化管理体系,而建立该体系,首先应该从加强电力物资供应管理开始,确保电力企业在物资供应的各个环节,包括材料采购环节、加工生产环节、电力配送环节等能相互配合,协同工作,进而降低电力物资供应链的总体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加快物流反应速率,缩短电力补给周期,减少库存量,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完美结合,达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终极目标[2]。

1.3 实施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是提高电力物资经济效益的需要

国家电网的建设以及生产,对电力物资的供应效率要求较高,如果电力物资供应不足,将会对电网的整体建设和生产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可见,实施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是增加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2 实施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提高应急物资能力的可行性

2.1 现代物流理论的发展为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供应链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供需,同时供需也是供应链理论发展的动力源泉,电力企业可以将供应链理论作为管理依据,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电力企业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并以此作为支撑。目前,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的主要方式,并且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实现了对物资的高效管理。现代化电力物资供应链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为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电力企业应当以此为基础,对企业内部进行整合,实现企业组织一体化管理,站在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的高度,制定相应保障机制,实现电力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2.2 集约化管理的成果为实施供应链管理奠定了基础

目前国内电力物资管理部门为实现便捷高效、质量高、成本低的目标,也为进一步实现领先物资供应体系的战略目标,正在实施的线路为管理模式转型,工作上分别从供应基础和专项业务能力两方面考虑实施。在电力系统中的四横五纵,主要是指供应链的标准、人才体系、组织体系、信息平台化,以及全面战略管理、供应商管理、物资质量监督管理、物流网络精益化、特殊专项物资供应等内容。

3 实施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保障应急物资供应的对策建议

3.1 推进电力企业内部组织一体化体制建设

所谓电力企业内部组织一体化,也可以称为“企业纵向一体化”,其主要目的是优化企业内部资源管理。针对电力企业而言,当发生恶劣的自然灾害时,电网或者变电站可能因为受到破坏而停止供电;电网和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也可能由于其他因素造成电网和变电站停电。我们知道,现代社会对电力的要求极高,长时间的停电将严重影响其他企业的生产,这就需要电力企业提前储备相应物资,以便在短时间内可以恢复电力供应,避免对其他行业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而这类物资就是我们常说的应急物资。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对电力物资供应的管理,在电力企业内部设立废旧物资评估体系,并利用相应的再利用与处置机制,建立必要的运维物资储备机制,同时还需要实时掌握内部周转物资信息,确保应急救援物资供应充足,为实现企业内部组织一体化体制建设奠定基础。

3.2 加强电力物资横向供应链建设

电力物资横向供应链建设,是相对于企业纵向一体化建设而言的,即电力物资供应的横向一体化建设,主要是对供应商、制造商、采购商和用户的管理。需求方和供应方,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中,应当属于合作关系,其中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是经过资格认证的,质量有保证,可信度较高。我们可以将需求方的材料库与供应方的产品库进行整合,减少工作量,提高应急物资的响应效率。

3.3 积极使用高科技物流设备,改善物流管理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也需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改善企业的物流管理技术。例如,电力企业应当积极引进计算机专业人才,使其根据电力企业的特点,发展专用的应急车辆,同时在装卸和仓储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此外,还需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改变传统的垄断保护观念,提高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技术,缩小与现代物流的差距。

3.4 整合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实行信息共享

電力系统信息化建设中,物资技术共享即实现信息共享,可以从一方面减少冗余物资的备货,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采购流程,另外对于电力应急物资需求也可以最快地找到附近的物资存储单位,进行最快的物资调配。对于电力系统中临时需要的物资或是项目建设需要的基础物资,可以集体采购,这样将几个项目或地区的物资需求集中采购,可以极大地减少成本浪费。对于信息共享的物资管理模式,从采购、仓储、配送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减少了仓储浪费也减少了单独少量采购的成本浪费。这样重点是可以实现物资共享化,在第一时间将需要的物资配送到需要的地点,减少事故损失。

3.5 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再利用工作

ERP系统和PMS系统在废旧物资回收及再利用工作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于某些已停产的物资及濒临停产的物资做好替代品预算。另外对于废旧物资的回收再利用方面要对物资的材质,生产厂家,产品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登记,这些物资可以作为后期项目改造或应急物资替代品来使用,以便于整个物资供应链的正常运行。

4 结束语

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企业,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不过,电力企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造成电力供应中断,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做好应急准备措施,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必须尽快恢复电力供应,以免造成不要的损失。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物资供应链的管理,通过推进企业内部组织一体化管理、加强物资横向供应链建设、改善物流管理技术、做好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等措施,为电网应急物资保障提供支持。

参 考 文 献

[1] 王晔.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J].民营科技,2013,09:104.

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汇报 篇4

一、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1、公司人员进入前安排专人统一进行测温,要求办公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每日对办公场所进行消杀,在电梯中设置纸巾盒,用纸按钮,避免直接接触,公司在建项目按照疫情防控方案组织实施人员进场。对进场人员实行登记制度,要求提供旅居史、健康证明、交通工具凭证并登记本人真实信息,上报指挥部审核后,方可进场。按属地化管理要求,采取集中或居家隔离方式,对重点疫区人员进行管控,防止疫情内输。严格落实进场人员登记制度,必须按照程序进行测温登记、签订返岗防疫承诺书,不得隐瞒个人出行信息,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各收费站值勤人员和后勤人员对收费亭、地下通道、会议室、食堂、谈心室、党员活动室、办公室、走廊、楼梯、卫生间、宿舍、车库、车辆、活动室、图书室等区域进行每天3次喷洒消毒液,扎实开展此项工作,为全体职工提供放心安全的居住环境。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信24小时畅通。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疫情一旦发生能够及时有效应对,做好每日疫情防范工作情况开展情况的汇总上报,确保快速应对,妥善处理。

2、设置应急隔离用房,确保应急处置措施。各参建单位驻地及预制场均设置了应急隔离用房,以保证一旦出现人员有疑似症状,立即按照应急处置方案方法进行处理。上报信息,全面消菌杀毒。

3、加强常态化管理防疫措施。包括要求进场人员每日不少于2次体温测量记录;每日不少于2次对办公区、生活区、食堂、餐厅、垃圾区和其他人员频繁进出的区域、相对较多作业人员区域进行消杀毒并及时登记;来访人员、车辆登记信息,测量体温,消杀毒后方可进入驻地等区域;食堂采取错峰就餐,人员间距1米以上;要求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和人员较多区域(如:办公区、宿舍区)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室内经常保持不少于3次通风,通风每次20-30分钟。

4、确保防疫物资储备充足。对口罩、消毒液、酒精、额温枪等防疫用品储备充足,分类存放,标识清晰,发放领用专人管理及时登记台账,充分保障一线人员及后勤人员防疫用品的使用。

5、加强对人员的疫情防控分批教育培训,提高人员防疫意识。通过QQ群,钉钉,电子屏等方式向人员宣传防疫知识、防疫措施,使人人都能自觉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继续狠抓细抓疫情防控工作,确保项目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工作中发现有部分人员意识淡薄,认为防疫与自己的工作无牵扯,政治站位不高,责任心不强,经过相关管理人员的指导与谈话,现已经全部改正。

三、下一步防控重点

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篇5

一、应急储备仓库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仓管员须掌握应急物资使用的常识,熟悉物资储备情况和操作规程,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忠于职守。

二、制定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的长远规划和计划,编制物资储备目录和配置方案。

三、根据“安全第一,常备不懈,定额储备,及进调度,满足急需”的原则,对药品、疫苗、医疗卫生设备、快速检验检测器材和试剂、传染源隔离、放射源隔离、防护用品及设施等卫生应急储备物资实行分类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

四、建立管理责任制,确定专人负责卫生应急储备物资的调用、补充、调整和更新管理,保证应急物资足量储备、满足卫生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物资采购、入库、储存、出库、回收、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处置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台账记录。

五、应符合物资储存的具体条件和要求,要避光、通风良好,有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污染等措施。对需低温保存的,应在符合温度控制要求的冷库、冷藏柜、冰柜中保存。

六、调用出库的卫生应急物资使用后,对可重复使用的,负责回收和维护保养;对已消耗或不可回收的,应填写耗损管理相关记录并说明情况,报院领导批准后做耗损处理。对使用有效期较短、市场供应充分且在日常应急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卫生储备物资,可以实行动态储备管理,按照“用旧补新、先进先出、等量更替”的原则调出使用,同时补充相同数量的新物资进行储备,避免浪费。

卫生应急物资保障 篇6

2012年春运期间医疗卫生保障应急预案

为了贯彻落实盘卫食药字„2012‟12号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突发卫生事件快速反应的应急处理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及其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2012年春运期间医疗卫生保障应急预案。

一、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毛光荣

副组长:曹 鑫 田 瑜

成 员:欧家荣 袁云莲 张学变 邹 刚 胡国艳 邹 翠 领导小组下设医疗救治组、防疫防护组、信息网络组、后勤保障组等,应急办由罗文成负责日常工作事宜。

1、医疗救治组 组 长:田 瑜

成 员:毛光荣 欧家荣 袁云莲 张学变

2、防疫防护组 组 长:邹 刚

成 员:毛光荣 曹 鑫

3、信息宣传组 组 长:曹 鑫

成 员:毛光荣 胡国艳 邹 翠

4、后勤保障组 组 长:欧家荣

成 员:张学变 邹 刚 胡国艳 邹 翠

二、预警预测

1、应急领导小组、防疫防护组负责开展“春节”突发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工作,包括:指挥有关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调动各相关单位开展抢救工作,根据需要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药品及相关设备、设施,根据需要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报盘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疾控中心应急办和新民乡党委政府应急办依法采取紧急措施;根据需要对突发卫生事件采取控制措施。

院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监测报告信息向盘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疾控中心应急办和新民乡党委政府应急办提出发布预警信息的建议,由盘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疾控中心应急办和新民乡党委政府应急办根据情况对突发卫生事件进行预警信息发布,调整和解除。

三、信息报送

辖区内医疗单位发现突发卫生事件,在2小时内拨打应急领导小组电话***、防疫防护组电话***、信息宣传组电话***后,接听电话小组人员及时报告卫生院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须在2小时内向盘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疾控中心应急办和新民乡党委政府应急办报告。

四、应急处置

院应急领导小组接到盘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疾控中心应急办和新民乡党委政府应急办突发卫生事件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新民乡卫生院突发事件和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院应急办及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突发卫生事件的处理,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办采取疫情控制措施;医疗救治组根据院应急办要求立即开赴现场开展求援工作,同时及

时向院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突发卫生事件的具体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伤亡(危害)程度、能否控制、是否需要增援力量、救治物品补充和转送交通工具等。

2、院应急领导小组应靠前指挥,及时向盘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疾控中心应急办和新民乡党委政府应急办汇报,同时组织村委会和其它部门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开展抢救工作、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人员分散隔离、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及公共卫生措施的实施工作。

3、信息宣传组应及时准确了解救援一线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向盘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疾控中心应急办和新民乡党委政府应急办报送信息。及时开展求援工作、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疏通道路,劝离无关人员,保证救护车辆顺利通行。

五、响应结束

1、突发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可以终止响应。

2、做好事件村(居)民及家属的安抚与善后处理工作,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3、查清原因后以书面形式作出全面报告,分析情况,明确责任,总结教训,提出预防整改措施。

卫生应急物资保障 篇7

一、亚丁湾护航的背景

近年来, 途径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船舶频繁遭到海盗袭击或劫持, 索马里海盗已成为一大国际公害, 对国际航运和海上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维护国家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彰显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 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高屋建瓴、审时度势, 做出派遣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重大决策。2008年12月26日, 由海军派出的“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护航编队, 搭载舰载直升机和海军特战队员, 从海南三亚起航, 奉命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首批护航任务。迄今为止, 中国海军共派出8批护航编队。截止2010年12月21日, 海军护航兵力共完成277批3097艘船舶护航任务, 其中预先申请船舶1736艘, 现场临时申请船舶1361艘。接护被海盗释放船舶7艘, 接护遭海盗袭击船舶1艘, 营救遭海盗登船袭击船舶1艘, 实施解救被海盗追击船舶20次29艘, 其中我国船舶10次14艘, 外国船舶10次15艘。

二、亚丁湾护航应急物资商业化采购保障运作情况

应急物资商业化采购保障是指采购活动依托商业化运作, 由政府或海军将采购保障任务赋予国内中资企业及驻境外机构或成立的专门公司, 专职负责本编队物资补给任务。军方在这种采购保障模式中, 以协调机构的形式运行, 主要承担协调联络和组织计划任务, 物资筹措主要通过商业化采购实现, 供应保障通过商业化渠道实施。

(一) 国内商船捎带前送

2009年1月26日, 中国船东协会向途经亚丁湾海域的船东发出“为海军护航舰艇捎带蔬菜的倡议信”, 短短20天内就有60多艘船舶积极响应, 期间有“皖河”轮等3艘商船自发为护航舰艇捎带蔬菜等副食品, 并成功完成海上交接。在4月3日中远“汉堡”轮为护航舰艇捎带蔬菜任务中, 面对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 上自国家交通运输部国际司、中国船东协会、中远总公司, 下至华南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深圳海关及“汉堡”轮, 均责成专人建立热线, “汉堡”轮还专门召集船员进行动员, 并放弃商业利润少装2个集装箱, 主动腾出船上最便于起吊和卸载、搬运补给的4个国际标准集装箱箱位供海军使用。2010年5月25日, 中国海军依托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固裕河”号商船从国内捎带20吨后勤物资, 在亚丁湾南部海域顺利交付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这是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首次依托商船进行补给, 补给物资主要为冻品、蔬菜、调味品、主食及水果等。为确保商船捎带补给质量, 特别是捎带蔬菜的保鲜工作, 海军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针对捎带蔬菜数量大、品种多的情况, 首次采用冷藏集装箱捎带方式, 不仅有效增加了商船一次性捎带数量, 又使海运途中能始终保持恒温, 保证了蔬菜质量。

(二) 国际应急采购保障

国际采购保障, 是指通过国家外交部和军队相关部门协调外国驻华机构和地方企业集团驻外机构, 在护航区域邻近国家按照市场化模式就地就近组织物资采购保障的方式。2009年2月21日至23日, “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停靠也门亚丁港, 由海军司、政、后有关部门和国家外交部、交通部有关人员组成的先遣组先期抵达亚丁港, 协调也门驻华机构和中远集团西亚公司按市场化模式展开物资采购。在正式靠泊前, 通过及时有效的岸海沟通协调, 完成了887舰油舱清理、水仓消毒和仓库整理工作, 备便了检测设备、试剂和装卸、转运设备;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 与海军先遣组具体确认了编队所需物资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及接收的具体细节, 以协议方式将物资数量、品质、包装、运输、装载等各种要素固化下来, 成立了采购协调、服饰接收、油水装载、品质检测和港务保障五个功能小组, 全程紧盯, 分头负责, 提前15小时完成补给任务。6月21日至23日, “微山湖”号舰停靠阿曼塞拉莱港, 进行第三次靠港补给, 由先期抵达的海军有关部门和国家外交部相关人员, 协调中国驻阿曼机构和中远集团西亚公司按市场化模式展开物资采购, 以淡水、柴油等液货为主, 也包括禽肉、蔬菜、水果等5大类50余种副食。

三、亚丁湾护航应急物资商业化采购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一) 运力动员协调力度弱

海军护航行动中的商船捎带是我军利用地方运力实施军用物资运输保障的有效尝试, 为海军未来作战物资保障运力动员积累了宝贵经验, 但仍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特别是在协调力度、动员范围、动员法规等方面还有待突破。首次护航行动中, 虽多次动员和委托地方商船捎带生活物资, 但捎带的发起仅是中国船东协会发出的一份倡议书, 协调任务主要由国家交通运输部国际司、中国船东协会和地方海运公司承担, 没有强有力的专职协调机构, 难以适应海军作战物资运输安全威胁大、运输任务重、物资品种多等特点。此外, 护航行动捎带物资的商船, 主要集中在多用途船舶、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4类, 且捎带物资品种仅限于蔬菜及副食品, 物资数量占保障总量的比例较小, 并未形成规模保障效应。

(二) 物资应急采购法规制度不完善

为护航编队捎带物资的商船, 几乎都是无偿服务, 且商船对托运物资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造船工业和远洋运输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远洋运输船舶逐年增加。但国家没有制定、颁发《民用船舶军事需求标准》的法律法令, 可动员的民用船舶仍处于“虚拟”状态。适应海军作战物资保障需要, 可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军队的通用做法, 通过立法予以运力动员规范, 要求地方商船部分设计建造标准应考虑军方需要, 明确商船动员的时机、范围、程序、双方责任以及相关的补偿措施, 使战时商船动员正常化、正规化、法制化。

(三) 欠缺有效利用国际资源的能力

亚丁湾护航起航前的采购准备时间仓促、潜在供应商有限以及安全保密等方面的原因, 使得此次物资应急采购方式具有非常规性, 与平时采购有着较大区别。另外, 这次护航任务具有距离远、周期长的特点, 军需保障需要通过外交等手段与亚丁湾海域的沿岸国家签订相关协定, 同意我国军舰进入其港口、码头进行装备、物品的补给。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 使得在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 完成保障任务的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在军需物资的国际应急采购方面。

四、提升护航行动应急物资商业化采购保障能力的对策

(一) 加快应急物资采购“军民一体化”建设

海军在平时物资应急采购保障中, 积极探索军民一体化保障新模式, 收到了良好成效, 在亚丁湾护航物资保障中也得到充分运用, 但还存在动员政策法规不完善、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因此, 必须贯彻落实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战略方针, 扎实推进物资应急采购保障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 抓住体系机制、政策法规、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重点环节, 突破瓶颈, 打破壁垒, 理顺关系, 努力形成军队主导、地方协作、双向联动的物资应急采购保障建设新局面。适应海军作战物资保障需要, 以国家运输动员机构为中心, 协调军地相关部门, 形成完善有力的海运动员机制, 强化对地方海运力量的管控力度;必须扩大商船类的动员范围, 提高整船动用比例, 形成以军辅船为骨干海上运输力量体系, 民用商船为补充的军民融合海上运输力量体系。

(二) 建立健全物资应急采购法规制度

为适应海军舰艇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需要, 国家和军队应抓紧制定结合海军舰艇部队远洋航行、境外补给特点及有关应急状态下供应商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 或者在有关法律内容中嵌入这些相关内容, 使其具有国家法律效力。由于军队采购面对的是国家大市场, 其主要任务是与地方企业交往, 采购军队所需的物资, 涉及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因此, 必须联合国家和军队的有关部门共同立法, 使其不仅要规范军队单位的行为, 更要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地方政府机构应该在战时物资采购中履行协调职责, 供应商应当依法承担提供军队物资应急采购所需物资和服务的义务, 并享有相对应的经济补偿权利。

(三) 强化国际应急采购保障运作管理

加强物资境外采购保障运作管理, 一是驻外使 (领) 馆负责从政治、外交层面做好外围的铺垫和基础工作, 负责我方与外方信息的沟通, 为我方提供当地相关政治、经济背景资料, 指导协调物资采购过程中的有关工作。二是编队后勤组负责协调海后各业务部门, 根据编队消耗规律和提报的需求, 测算一定时间内各种给养物资的需求量, 向负责境外采购的机构下达采购计划, 协调海后机关与中资企业建立资金划拨渠道, 制定资金划拨办法;编队负责测算并提报补给物资需求量, 负责现场验收中补给物资质量的确认, 数量的点验和结算单的签署。三是境外采购机构具体负责境外市场的调查、与供应商建立沟通联系, 根据编队后勤组下达的采购计划实施采购, 并负责对所购物资的检查验收;中资企业驻外机构负责与供应商签订后勤物资供应合同;协调代理商完成靠泊手续及落实物资保障, 与编队完成补给物资的交接, 完成相关手续, 有关费用的先期垫付, 经费结算等。

参考文献

[1]陈鸿, 田兵.军队物资应急采购保障体系构建[J].后勤指挥学院学报, 2006 (2) :30-32

[2]王进良, 江河, 王尊榜.军地一体军用物资应急采购保障方式研究[J].军队采购与物流, 2008 (6) :10-11

上一篇: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下一篇:长跑比赛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