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调研报告(共8篇)
一、积极培植财源,提高加快产业提升的能力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而工业又是产业的关键。,二产实现的税收占全县税收近70%。财政要增收,希望在工业。财政部门要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资源特色,把主要精力放在扶持企业做优做强、提升产业层次上来,大力扶持打造矿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承接的重要聚集地。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投资力度,每年安排工业园建设资金不少于500万元,支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工业园区绿化、亮化和美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力。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工业用地的收储力度,不断扩大园区规模,为引进重大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提供用地保障。
全力支持招商引资。每年安排招商引资基金不低于300万元,确保招商队开展招商工作、参加省市组织的重大节会、组织各类推介会等经费开支。会同县有关部门完善招商引资各项奖励办法,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各单位引进成长性好、配套性强和财税贡献大的项目。
完善各项扶持政策。每年安排承接产业转移奖励资金不少于450万元,主要用于对企业发展的奖扶。结合已出台的“3个20条”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整理。重点支持矿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外矿生产、朝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朝上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延伸。完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奖励办法,鼓励金融机构多向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放贷。完善纳税大户奖励办法,鼓励企业增产增效。
二、加大项目建设,提高促进基础完善的能力
紧紧围绕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赣粤边际宜居宜业、文明幸福的精致新城”的目标,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多谋善思,运作好项目,筹集好资金,全力支持全县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争资争项力度。每年安排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不少于100万元,围绕打造“三地一城”,加大项目开发资金投入,认真谋划、包装、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与发改委一起充分履行争资争项的牵头单位职责,发挥部门优势,准确把握国家投资政策导向,及时编印政策、项目、资金等信息给各单位,以便有的放矢争资争项。结合我县资源、产业优势和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信息跟踪,集中力量争取一批较大项目纳入国家、省、市发展规划。设立重大项目奖,每年安排奖励资金不少于200万元,对争资争项有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做好资本运作文章。扶持县城投公司做实做强,精心包装好“一江两岸”老城区改造、工业园区松山片建设等一批有良好收益的项目,促进城投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筹措建设资金,年内完成向银行融资2亿元的目标。加强与省行政事业资产集团的沟通联系,争取其加大对我县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力争项目资金2亿元。发挥财政资金“撬杆”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制定出台财税扶持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我县有条件的企业早日上市融资发展。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对市政基础设施维修、城市绿化养护等,每年安排城市维护费300万元以上,并逐年增加。对教育、文化、卫生、保障性住房、公路、环保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编制好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加大土地资金的管理,确保土地收储资金需求。对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科学充分测算财政负担水平,积极探索BT模式、向金融机构贷款等形式,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审计等部门要不断加大对工程预决算的审核,节约建设资金。
三、加大支农投入,提高支持城乡统筹的能力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县财政部门应围绕城乡统筹,加大支农投入,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深入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扎实推进农民增收。
加大水利设施投入。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专项资金,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节水灌溉工程,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会同县水利、发改委等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防洪堤工程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等水利项目的安排和经费投入。统筹规划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土地治理、库区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农业项目,统一规划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扶持农业产业发展。设立农副产品发展奖励基金,每年财政安排不少于100万元,对规模较大的蔬菜基地、果业基地、林业基地、种养大户给予财政补贴。每年安排“一大四小”建设资金200万元以上,支持推进造林绿化工程。整合各类农业资金,大力发展桂花、厚朴和玫瑰等芳香种植基地,年内向上争取200—300万元的产业奖补资金,努力把建设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芳香产业基地。把握上级扶持政策,精心包装油茶、葡萄等基地建设项目,向上争取农业优势产业补助资金。
加快城乡统筹建设。从20开始,在年初一般预算支出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安排、在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中按8%的标准计提、在省市返还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中按50%的标准计提等三个方面专项安排城乡统筹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集中一定财力和资金,使新增财力向城乡统筹、改善民生倾斜,优先解决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发挥财政导向,提高发展生态优化的能力
围绕建设“生态福地”,县财政部门要创新思路,通过加大投入、争取项目、以奖代补等措施,在推进发展生态化中谋求更大作为。
加大旅游开发投入。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投入,每年安排旅游专项经费20万元以上,确保各项工作经费,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资金、土地、财税政策方面给予支持,重点发展好特色芳香苗木观光、客家瑶族风情、“农家乐”休闲等特色旅游。发挥财政资金、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和提升温泉度假村、中滩风景区等旅游景点,完善景区水、电、路和餐饮、住宿、娱乐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我县旅游层次和环境品位。
争取生态项目资金。充分利用划分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这一契机,依托桃江源区域优势,积极向上争取主体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年力争实现3500万元,并确保逐年增加。围绕省级梅子山森林公园、桃江湿地公园、桃江源自然保护区、芳香产业等建设项目,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项目补助资金。同时,积极争取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退耕还林、国家生态公益林建设等政策性补助资金。通过积极争取生态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支持创建全省乃至全国的珍稀苗木综合利用示范县、碳汇林业示范县、林业科技示范县和林业项目建设示范县。
制定各项奖扶政策。在每年预算中安排生态保护专项资金,用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项目支出和以奖代补等开支,对林业种植抚育、果业种植、节能减排、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做得好的项目给予适当的奖补资金,并优先作为申报上级补助的项目。
五、坚持财政为民,提高保障民生改善的能力
牢固树立“心系群众,财政为民”的理念,关注民生,加大投入,为全县人民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谋福利,让干部安心干事、让群众安居乐业。
逐步提高职工待遇。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优化各项支出,优先保障干部职工工资发放。在今年将干部职工的津补贴提高至人均1.5万元的基础上,积极跟进市直机关的步伐,尽快达到其发放标准。同时,要继续适时合理增加乡镇干部收入,使乡镇干部能更好地安心于乡镇工作。逐步提高干部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的缴费标准,增加职工住房公积金收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步伐,提高事业单位人员收入水平。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对各项民生资金足额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各项民生工程的落实。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确保到“”未,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支持实现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支持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农村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建设投入,着力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关心、保障城镇失业人员、残疾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县福利中心、敬老院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提前达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全力支持扩大第二中学规模、扩建第三小学工程、新建第四小学等工程,落实资金支持县城、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加快校舍改造步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从2019年起,落实专项资金,对政府兴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医疗救助使用的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支持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加大计划生育投入,保障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资金,适时提高农村已扎二女户生活补助水平。
六、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服务党建领航的能力
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县财政部门应强化党建经费保障措施,切实做到向基层组织倾斜,为我县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证。
保障基层组织运转。将村干部报酬和村干部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补贴纳入县级财政预算预算,建立与村干部工作业绩相挂钩并严格考核的村干部报酬动态增长机制,村干部报酬通过“一卡通”直接支付到村干部个人帐户,同时按每人每年560元的负担标准将村民小组长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2019年按每村不少于6万元的标准将村级转移支付资金补助到位,保障基层党组织正常运转;继续实施离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政策,对年龄在55岁以上、连续任职2019年或累计任职2019年以上的卸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年补贴资金足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大力支持党建活动。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2019年县本级安排资金72万元,逐步解决活动无场所问题;每年安排党建专项经费不少于60万元,支持农村党员培训,为困难党员发放生活补贴,奖励在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每年安排不少于120万元“三送”工作经费,支持“三送”工作,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按照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要求, 省政府决定从2009年起, 再增加25个试点县, 将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41个县。为了配合改革的稳步推进, 本报告在总结16个试点县改革成效的基础上, 分析了在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按照省政府创新体制机制的要求, 围绕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提出了统筹协调, 创新五大保障机制, 完善相关配套改革措施, 进一步推进改革试点的意见建议。
财政“省直管县”本身并不是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而是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财政运行效率,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状况, 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进而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针对全体公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正是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以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的一项具体措施。
一、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 县级财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财政困难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2007年, 我省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后, 省、市、县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得到一定改善, 试点县财政困难状况得到明显缓解。一是由于省财政按财政体制直接结算到县, 省对县级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能及时了解和掌握, 省财政对试点县的项目资金扶持和转移支付力度都明显加大。改革两年来仅省对试点县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到位, 就比改革试点前增加了1.5亿元左右。二是县级征收的各项税收收入市级财政不再参与分成, 县级组织税收收入的积极性增强, 财政收入加快增长。三是县级行政性收费、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等非税收入及各项政府性基金收入市级不再参与分成, 原市级参与分成部分留归县级。这些措施使得试点县一般预算收支和可用财力总量增加都十分明显, 如2007、2008两年, 直管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33.4%, 比非直管县高4.4个百分点, 一般预算支出年均递增56.2%, 高出非直管县11.6个百分点, 人均财力年均递增28.4%, 比非直管县高出3.4个百分点。财力的增加对试点县落实各项增资政策、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标准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也对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消化历年财政赤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 减少了管理层级, 财政管理效率显著提高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后, 减少了市级中间管理环节, 简化了工作程序, 省情下达和县情上达更加便捷畅通。财政收入报解、转移支付、专项资金补助、资金调度、资金留用、债务管理等方面直接由省到县, 省与县财政的互动集中表现为“四快”, 即项目申报快、指标下达快、资金调度快、政策措施转达快, 显著提高了财政管理效率。同时, 由于减少了管理层次, 加强了省与县的信息交流和联系沟通, 省上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也有了更及时、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宏观调控更加准确有效。
(三) 资金调度及时快捷, 县级财政支出均衡性明显提高
实行财政省直管县试点改革后, 试点县各项补助资金由省财政直接拨付到县财政, 减少了中间环节, 缩短了资金在途时间, 县级资金调度总量明显加大, 增强了县级财政的资金调控能力, 资金调度困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国库资金存量, 及时安排各类支出, 并兑现了部分历年结转专项, 加快了支出预算的执行进度。县级财政支出的均衡性、时效性明显提高。
(四) 试点县财政运行成本降低
随着改革后县级财政资金调度能力的增强, 县级理财水平也随之提高。不仅支出预算的执行进度提高, 银行贷款利息支出也在减少, 管理成本较改革试点前明显降低。如从2007年开始, 静宁县彻底结束了以前一直靠贷款发放工资的局面, 仅此一项, 每年可减少贷款利息支出将近500万元。
(五) 增强了县级政府调控经济的自主权, 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实行财政省直管县后, 过去由于管理层次多、办事效率低、权力下放不够等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调动了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同时, 由于省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项目信息直接落实转达到县, 使试点县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有更充分的自主空间。县级对省上有关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导向的理解也更加正确及时, 项目筛选申报有的放矢, 促使县级政府能够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 充分利用省上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 带动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改革试点工作中反映出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甘肃省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的实施, 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改革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一) 行政体制与财政管理体制不对称, 省、市、县三级工作协调机制不顺
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中, 在财政管理方面省财政直接到县, 市级对县级没有了直接的财政管理权。但是行政管理仍然是省管市、市管县, 造成行政管理与财政管理体制的不对称。如县级的人事、审批等诸多行政权仍由市政府部门直管, 县级财政收入的目标仍由市级来确定与考核、项目申报要经过市级“中转”、日常财政工作中发生文件重复下达、会议重复召开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财政管理方面的单方突破, 其他相关各项配套改革还没能跟上, 导致工作程序难以理顺, 许多工作难以协调。
(二) 经济发展滞后, 县级财政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 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2003年的体制调整一样, 把原体制下不尽合理的利益格局带入了新的体制。对原体制基数的延续, 使地区之间财力不均衡的状况继续存在。特别是由于我省大部分县是农业县, 工业基础薄弱, 农业税取消后, 财政收入大幅下降, 财政增收的空间有限;同时, 由于人口基数大, 就业渠道窄, 财政供养人员增加快, 财政支出的基数大、刚性强, 一些县无法全额兑付干部职工的津贴及工资附加等。实行财政省直管县以后, 试点县干部群众期望值较高, 特别是对增加农村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领域财政投入的呼声强烈, 但是因省内财力总量不足, 试点县财政困难状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善, 县级对教育、卫生、医疗、文体、广播等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仍然明显不足, 县级财政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市级配套资金保障机制不完善, 配套资金无法落实
目前, 国家政策要求和省、市列办的各项实事、项目, 都要求县级财政配套一定比例的资金。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后, 按照试点方案, 市级财政对县的配套政策以2006年为基数, 2007年以后新增配套政策的市县负担部分将全部由县级承担, 县级财政配套责任增大。
由于近几年解决民生问题政策出台较多, 原由市财政承担的配套支出快速增长。以镇原县为例, 经清理, 2008年市财政应补助试点县配套资金3228.6万元, 减去市财政实际配套367万元, 省财政补助110.3万元, 尚缺项目配套2751.3万元, 只能从新增收入和省转移支付补助中解决。同时, 县财政要保证省和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需求, 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步伐, 地震灾害后庆阳市实施的农民告别窑洞工程建设项目等, 都需要县财政配套一定数额的资金。2008年由于财政债务负担重, 县级财力有限, 落实配套任务就显得非常困难。
(四) 试点运行管理办法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办法在以下方面与现行管理体制不相适应, 还需要明确和规范:一是目前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及住房公积金等管理方面仍按原体制实行市级财政统筹管理。二是省直管县仅仅是财权的直管, 事权管理依然维持省对市、市对县的管理方式。由于市级政府承担管理区域内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职责, 但又不参与直管县税收分成, 特别是对于一些涉及全局的工作, 如为民办实事项目、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 要在包括直管县在内的全市范围内统筹开展, 市级财政明显承担着与财权不相匹配的支出责任。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划分需要进一步理顺。三是市县收入划分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一些地区没有实行比较彻底的分税制体制, 市级集中了部分行业和企业的收入, 实行省直管县改革后无法改变这种局面, 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新体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四是省市部分经济部门对财政省直管县政策执行不到位, 大部分项目计划仍逐级下达, 滞后于资金拨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时效。部分专项资金仍通过市级财政下达, 增加了各级衔接对账的业务量。五是省上对县乡财政的激励性机制缺位, 很难持久调动基层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另外, 实行财政省直管县以后, 对县级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试点运行情况来看, 县级财政在管理思想、手段和技术等方面, 在一定时期内还难以完全到位, 不能适应改革后的工作要求, 突出地表现在省直管县对资金安排的自由裁量权大, 自身管理改革跟不上, 又缺乏原有市管县体制下的有效约束机制, 省级财政对省管县的监管工作责任和压力明显加大。
三、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建议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使省对市、市对县的两层管理改为省直接管理县的格局, 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为达到发展县域经济, 协调城乡关系, 逐步消除地区间横向财力差异, 实现省以下基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在下一步推进和完善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必须统筹协调, 建议通过创新各项保障机制、完善配套改革等措施, 以充分发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积极效应。
(一) 创新各项保障机制, 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
在今后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 还需要在保证省级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 建立和创新以下各项保障机制。
1. 理顺省市县三级财政工作协调机制。
对于目前运行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改革试点办法, 合理划分三级财政工作事项, 明确市级财政对县级财政支出的保障责任, 理顺省、市、县三级财政关系。对财政收入安排考核、项目申报、转移支付及专项资金补助、资金调度、财政结算、工作部署和检查等各项工作职责都应予以明确, 使改革彻底到位, 从体制上解决省、市、县三级财政之间工作协调机制不顺的问题。
从目前各试点县反映的具体问题来看, 特别要注意协调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县级财政收入目标的下达和考核, 省财政应根据全省和各直管县经济发展目标, 结合各直管县的收入计划建议以及国税、地税部门收入计划, 提出各直管县年度财政收入指导性目标, 项目申报也应直接上报省财政审核。二是在行政尚未直管的情况下, 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市级财政在对直管县财政的指导、检查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尤其是收益或效益跨行政区域项目方面的安排、协调和支持义务。三是尽快明确住房公积金及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体制等遗留问题的相关管理办法, 以便直管县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更好地操作和落实。
2. 完善市级配套资金的保障机制。
对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运行后新发生的配套资金, 需由市级承担的, 应明确分担比例, 以确保直管县不因改革而增加额外的支出压力。特别是要明确今后市上出台政策而增加的支出的承担办法, 防止市级因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将支出责任向县级转移。
3. 建立和规范财政收入归属机制。
建议同步考虑与财政“省直管县”体制相关联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完善问题, 解决体制遗留问题, 在合理划分地方各级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基础上, 建立规范的财政收入归属机制, 实现财权与事权的基本对等, 规范各级财政收入划分格局, 改善县 (市) 发展环境。对于目前试点县与市之间的收入划分不合理的问题, 要本着生产地财政利益优先的原则, 保证税收来源地的财政利益不受损失。从而保证直管县应得利益, 避免市级通过不合理的体制集中财力。
4. 建立合理的省对市、县的财政激励机制。
在财政“省直管县”体制前提下, 为调动市、县两级的积极性, 建议:一是制定激励措施, 对支持省直管县经济发展成效突出的市州给予适当的奖励。二是要建立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激励机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省对县考核指标体系, 客观评价县级财政运行质量情况和努力程度。在此基础上, 可采取超收返还、以奖代补等多种激励方式, 激发财政省直管县加快发展, 加强管理, 缓解财政困难的内在动力。
5. 建立健全省对县的监督管理机制。
针对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后省级管理半径增加的新情况, 为避免省级财政对直管县可能出现的“管理真空”问题, 建议加强预算、国库等涉县业务的管理力量, 并实行省对县财政预算审查制度, 从源头上加强对县级财政的指导、管理和监督。特别是要重点加强对直管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指导县财政管理与改革工作, 促进县级财政科学、合理地安排预算。同时, 协调审计部门, 将直管县财政运行情况列入省、市审计监督范畴。
同时, 针对目前地方政府存在的债务负担较重、新债不断发生、大量的政策性债务难以消化的问题, 建议加强对基层债务规模的监管, 督促县级政府设立偿债准备金, 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二) 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为妥善处理好省直管县改革财政先行一步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实行省直管县除了财政体制要进一步调整外, 建议其他相关配套改革也应同步进行。如涉及审批权、人事权等行政管理体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同时, 省直相关部门及省财政厅各业务处室都应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
1. 进行以下放经济管理权为核心的“强县扩权”改革试点。
建议借鉴浙江、湖北、河南等省份的改革经验, 进行以下放经济管理权为核心的“强县扩权”试点改革。通过清理划分, 给条件好的县市更大的自主权, 削弱市级对县的经济干预, 增强省级政府的经济协调能力。
2. 认真清理和修订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
省直各部门及省厅各业务处室应主动适应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对不符合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规定和要求的规章制度, 予以修订和完善。在工作部署、制发文件、项目安排和专项资金分配上要明确到县, 保证省管县体制改革的顺利运行。
3. 规范配套资金办法。
建议取消各种未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或省财政厅同意的要求县财政提供配套资金的项目。对配套项目, 每年进行清理, 对不合理的明确予以取缔。切实减轻县级财政压力, 着力营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 鼓励、引导和支持各试点县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不断提高县级政府财政保障能力。
4. 深化县乡财政综合改革, 不断提高理财水平。
受财力所限, 县级财政尚未实行部门预算, 目前也未建立真正的综合财政预算,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仅局限于工资统发, 大量的专项资金依然沿袭旧的支出办法, 支出效率低下。针对这些问题, 建议县级财政要积极创造条件, 与省市各项财政改革接轨, 大力推进县乡综合配套改革。一是积极实行部门预算, 逐步建立完整、规范、成熟的部门预算管理体系。二是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进一步扩大采购范围, 促进政府采购制度化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步伐, 建立专项资金报账制。四是综合运用收支两条线等财政管理手段, 按照“量财办事、综合平衡”的原则, 加强预算执行的规范性。五是全方位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改革, 在坚持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三权”不变的原则下, 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 改进县乡财政管理水平。同时, 还应积极精简县乡机构人员, 减轻财政负担, 切实缓解县乡财政收支压力和困难状况, 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5. 加大对县级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为全面适应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 建议省财政加大对县级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采取专业培训、会议、考察、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 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分专题对实行财政省直管的县级财政和财务工作相关负责人员及业务人员进行培训, 使之能更好地适应财政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不断提高其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 促进试点县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6. 积极进行行政省直接管理县体制改革的前期研究和探索。
为解决财政省直接管理县而行政尚未实行省直接管理县二者不配套、不协调带来的诸多问题, 建议积极进行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前期调研, 为进一步深化全面的省直管县改革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本文是2008年立项的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完善财政体制, 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要:2007年, 甘肃省在16个县开展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 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9年, 省政府决定再增加25个试点县, 将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41个县。本调研报告以分析16个试点县在改革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 提出了在推进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中, 应该创新保障机制, 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的改革建议。
看了对这个大案的报道,我当时断定:鄱阳县财政局一定是个常被表彰的先进单位。在网上搜索,果然不出所料,在江西省财政厅网站上,我找到了上级猛烈夸赞下级的一篇奇文,题为《跋涉——鄱阳县财政局实践“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监督规范化”纪实》。
2010年8月,鄱阳县财政局出版了一本80多万字的书,书的名字叫《跋涉》。“书的大样送到省厅、市局领导的案头后,即刻引起了巨大反响。”简而言之,文章以大量“事实”和制度设计阐述,论证了潘阳县财政局的“万无一失”和高屋建瓴,该单位“事事俱精、件件皆细”, “从理论构建到工作实践、总结回顾,无不涉及、无不贯穿、无不深入”。
鄱阳县财政局比我所预料的先进性更雷人。它留下“串串闪光的足迹”,连续被授予省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文明单位,8项服务承诺、乡财县管、涉农资金、工程三审制、信息化管理等多项工作,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江西卫视等媒体多次报道。
一个股长携巨款跋涉到了境外,“跋涉”这个题目似乎是一个寓言或预言。事发后此文的讽刺意味非常强烈,可想而知,此文的炮制者和支持者,当有芒刺在背之感,他们实在不愿让它继续供大家瞻仰。想到此文必遭“毁尸灭迹”的下场,我在2月18日中午把它复制下来,而江西省财政厅网站在当天晚上就把《跋涉》删掉了。
在我看来,我们有时候缺少的不是评论,而是发掘或发现。这里的发现有前提条件,至少你得预想可能会有什么、应该搜索什么,具备发现力并揭露丑陋。这不是因为我们和哪一级政府、哪一个部门有仇,而是我们对自身的权利状况有清醒认识,对权力怀有警惕,对那些为权力行为制造文化和舆论保护伞的人怀有警惕。
由于辖内决堤而被开除过党籍,这是鄱阳县财政局欧阳局长的前科。他仕途中的第二次“决堤”,即这次近亿元专项资金被盗取。这些专项资金,主要是用于补救病险水库,而鄱阳县正是险情严峻地区之一。专项资金被盗却发现不了,合理的解释之一,可能是没把资金用于病险水库。局长因决堤受处分,应该对水库险情及资金保障更加上心,亿元专项资金流失,几年发现不了,很难说这位局长对问题有足够的重视。
编写出《纪实》一文的人,不论真假,将监督虚设和溃坝之危论证成滴水不漏、无可置疑,他们与权力一起传递给人虚假的印象,这种印象可能在当地民众并不会被认同,但对于权力系统而言,这是被需要的。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说,一切文学都是宣传,对权力系统来说,某种程度上成绩也是宣傳。
很难说造出这些文字的人是多么邪恶的人,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决定了进入这个生态的人的基本状况。《纪实》的删除,不是对哪一个写文章的人的反讽,而是对权力环境的反讽。
我县是省会城市的市郊县,境内丘陵、沿黄、平原等地形多样复杂,以丘陵为主,自然生产条件较差。全县总面积827平方公里,总人口3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08万人。自以来,相继被列为中央、省、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几年以来,在省市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积极创新整合管理体
制机制,走出了一条以优势主导产业为平台的整合路子,形成了公开、透明、科学、实效的整合运转体系,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县域经济得到发展,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全县农业增加值17.36亿元,同比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6205元,增收799.8元,增长14.8%。
一、主要做法
-,我县紧紧围绕“整合财力办大事”这个整合工作的中心,突出优势主导产业、生态平阴建设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共建设项目58项,整合各级财政资金18278万元,带动社会投融资49759万元。主要做法如下:
1、建立整合平台。即依据发展规划,构建以优势主导产业为主线的整合平台,重点培植玫瑰、畜牧、林果、蔬菜四大优势主导产业;以新型社区建设为平台,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2、完善两个机制。即联席会议制度和财政内部协调机制,确保规划的落实和整合资金的集中使用;
3、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在重点产业整合上,突出四大主导产业。优先发展畜牧和玫瑰产业,重点搞好万头奶源基地和万头良种猪繁育基地建设;在玫瑰产业上,重点搞好油用玫瑰生产基地建设,打造中国玫瑰知名品牌。二是在重点区域整合上,突出连片开发,打造精品工程。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了规模治理,选择重点流域,按照“四高八化”的标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三是在重点项目整合上,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植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了伊利乳业、山东超牛、长荣畜产、绿安食品、惠农精油等一批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华信、绿丰、玫瑰花等农民专业合作社。
4、把好四道关口。(1)突出《支农资金整合优化实施方案》的指导作用,严把项目申报关。(2)对所有整合的建设项目,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严把项目建设关。(3)推行县级报账提款制,严把项目资金使用关。(4)依托中介机构,对重点、热点项目进行评审,对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进行监测评价,严把资金审核关。
5、实施五项措施。(1)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全面做好整合工作;(2)确保支农资金投入增长;(3)推行部门联络员制度,健全组织网络,确保整合工作运转顺畅;(4)成立了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确保项目规范化管理;(5)出台了《平阴县平阴县财政支农整合项目管理办法》,确保建立长效机制。
二、取得的成效
(一)“整合”实现了支农资金分配体制的改革,增强了县级干事创业的自主权和责任感。
整合前,上级参与分配管理政府支农资金的部门多,彼此间缺少必要的沟通,资金投入分散,撒胡椒面现象突出,并且下达的资金规模有不确定因素、早晚不一,县级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难以统筹,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使政策和资金的合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整合后,中央、省、市将各级部门共同安排、资金性质相同的支农资金通过捆绑,变为一个漏斗向下,缩短了拨付时间,提高了资金到位率,同时只下达目标任务和资金支持规模,下放了审批权,强化了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权,增强了县级干事创业的自主权。一是增加了财政支农规划权。县级政府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制(来源:好范文 http:///)定三年中期财政支农规划,确定每年的支持重点。试点工作中,我县首先制定了—支农规划,围绕沿汇河平原、中部山区、沿黄平原三大经济带建设,重点培植玫瑰、畜牧、林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建设六大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又研究制定了—支农规划,将继续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规模较大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培育一批实力雄厚、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发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名优特农产品,走出一条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繁荣和谐的新路子。二是优化了资金分配权。根据资金规模和预算安排,结合当年工作重点,分轻重缓急,确定支持项目资金规模。整合资金2亿元,重点支持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民本工程;整合资金2.5亿元,突出优势主导产业、生态平阴建设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整合资金3亿
元,支持畜牧、林果、玫瑰产业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三是提高了县级组织项目建设的能力。整合工作中,我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财政、发改、涉农等部门参加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加强对整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实现了对支农项目的统一规划、统一申报、统一组织实施和统一检查验收,增强了对事前、事中、事后的系统管理,提高了项目的建设
水平,保证了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二)“整合”实现了财政支农管理机制的创新,转变了部门职能,形成了支农工作合力。
整合前,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没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明确的工作重点做指导,各部门在支农项目实施中各自为战、互不通气、职责不清,或缺位或越位,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支农资金难以发挥应有效益。整合后,我县一方面制定支农方案。结合全县农业“十一五”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十项举措”,组织有关专家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科学筛选,编写了《平阴县支农资金整合优化工作实施方案》,构建了以玫瑰、畜牧等优势主导产业为主线的整合平台,将各部门工作重点统一到全县支农发展大局上来,进一步理清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另一方面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机制。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涉农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负责研究制定全县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整合各层次、各方面、各渠道的资金,确定实施方案;定期召开项目建设论证会、座谈会、调度会,及时调度、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项目建设落实到位。实践证明,方案较好的发挥了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大家充分认识到整合不是部门利益的调整,而是部门力量的集中,整合成为了自觉行动,逐步由要我整合转变为我要整合。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项目资金的监管,农口部门改变了过去直接承担项目建设的惯例,增强了服务和指导意识,从争资金、跑项目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和时间组织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各部门都能通过细化的建设方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工作合力,建立了和谐的整合运转机制。
(三)“整合”实现了支农资金管理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整合前,由于有些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不健全,支农项目在申报过程中存在多头申报、交叉重复现象,支农资金使用过程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欠规范、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导致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整合后,我县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覆盖全面的支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做到用制度规范分配、用制度规范支出、用制度规范管理。一是建立项目立项审批制度。依据《平阴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申报程序及实施管理办法》,在全县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指导下,项目申报单位填写“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整合项目审批会签单”,经财政、发改、农业等部门专家现场论证和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审批后,由整合办公室统一上报,增强了项目的可行性,确保了财政支农发展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二是建立项目建设质量监督制度。积极推行项目法人制、公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根据实施方案,下发支农资金整合项目政府采购目录,规定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单项工程和大宗物资必须经县政府采购办公室统一招标采购,提高了项目工程的招投标率,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投标率由整合前的30%提高到整合后的80%;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明确项目法人;对建设的内容、地点、时间和财政资金支持环节等内容在项目区张榜或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公示;为解决农业项目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少的问题,在项目工程施工前调剂县、乡农林水部门工程技术人员、村组推选的农民技术员成立监理班子,强化监督,确保建设质量。三是建立资金使用监管制度。结合《山东省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实施县级报账制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了《平阴县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制制管理办法》,做到了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四是建立项目竣工验收评价制度。制定了《平阴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竣工验收办法》,对项目计划完成情况,项目四制管理和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项目建设效果以及档案建设情况等方面进行验收,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
(四)“整合”实现了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目标,建设了更多更大的农业亮点工程。
以来,我县以“整合财力办大事”为目标,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集中投入,共整合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科技、旅游、国土等部门财政支农资金18278万元,带动社会投资49759万元。通过近几年的实践,逐步呈现出“支农投入总量逐年增加,支农项目规模迅速增大,项目数量逐年减小”的整合轨迹,支农项目由31项压缩到10项,在我县真正体现了整合财力办大事的整合理念。一是扶持壮大了济南伊利乳业、绿安食品、惠农精油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全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5家,其中市以上重点扶持龙头企业14家;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55家。如在伊利乳业项目建设中,我县通过集中捆绑整合资金多万元,对工程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予以重点扶持,经过半年多的运作,总投资3.15亿元的伊利乳业公司于8月正式投产,42条生产线全部为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日产800吨液态奶和200吨酸奶。又投资2.1亿元,新上了冷饮生产线。去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7亿元,今年将超过10亿元。该企业的投产,带动了奶牛小区建设、奶牛科技推广、技术服务、农机具推广和奶业协会等项目的建设,为我县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二是带动了畜牧、玫瑰、林果、蔬菜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4.2%。如在万亩核桃基地建设项目中,我们将林业、水利、土地整理、扶贫等资金整合在一起,集中使用,项目由县林业局、县水务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产业办及项目所在乡镇政府等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建设了核桃基地10000亩,并对项目区内的山、水、田、林、路进行了综合治理。该项目的建设,促进了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壮大了林果产业。核桃进入盛果期后,预计年产值3200万元,可实现人均收入500元,有力的带动了农民增收。三是新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如实施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规划建设城区、沿黄、沿汇三大供水板块,形成覆盖全县的统一供水网络,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全县人民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全县农村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成为全省山地丘陵地区大管网供水样板。这些重点项目、亮点工程的建设,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通过整合,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距离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上下联动还不够顺畅;二是部门职能转变后,合力有待于进一步发挥;三是上下级政府间互动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作为县级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上级的沟通。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局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做到认识上有新提高,工作上有新方法,成果上有新体现,不断提高组织领导水平,各项财政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树立全局意识,着力提升班子整体战斗力和领导力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素养。以深入开展“为实施国家战略建功勋”、“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局班子成员深化思想认识,带头学习讨论,抢抓历史机遇,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财政经济形势及财政工作重点,以“星期六学校”为载体,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县委、县政府重要部署,把理论学习与提高认识、指导工作有机联系起来,务求实效。积极推行“专家引路”式学习,聘请了财政部领导为全县财政干部职工进行了财政理论知识培训,提升了学习档次,学习效果明显。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班子整体战斗力。坚持“三个提倡”,即大力提倡全心全意、全力以赴的精神;大力提倡顾大局、重团结、讲奉献的风格;大力提倡积极进取、任劳任怨、谦虚谨慎的作风;做到“三个不要”,即不要斤斤计较,不要故步自封,不要骄傲自大,在全局营造了同心同德、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建议。加强机关规范化管理,实施了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程,多次召开全局干部职工意见征求会,集思广益,在反复修改的基础上确定了“阳光财政,惠垦利民”的品牌名称和视觉形象标志,增强了全局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激发了全局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热情,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认真做好领导干部和党员发展工作,严格落实“双票推荐制”、“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
(三)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财政干部良好形象。工作中,强化廉政制度建设,按原则办事,按程序理财,不拨人情款,不算糊涂账;以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面复会为平台,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面对面的方式加强沟通、接受监督、推动工作;帮扶胜坨镇大张社区实施的村路硬化、社区综合服务楼已全部完工;发挥党团工妇组织作用,成功举办元宵节联欢晚会、庆“五一”趣味运动会、“‘财源杯’从我做起,走向文明”文艺汇演,积极参加了全县围民丰湖长跑活动、市财政系统文艺汇演等活动,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机关实地复查、省特级档案室争创。局领导班子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全体职工和群众的信赖和认可。
二、兴求真务实之风,扎实推进财政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一)抢抓机遇促增收。2010年,全县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为财政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局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纵向搞好汇报,横向抓好调度,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始终坚定必胜信心。工作中,切实加强收入调度,挖掘增收潜力,搞好财力算账,严格预算执行,确保了财政平稳运行。2010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实现9.2亿元,增收21880万元,同比增长31.2%,首次实现净增2亿元以上。
(二)集中财力保民生。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真正惠之于民。认真落实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财政补贴制度,拨付廉租住房建设资金453万元,城市低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补助资金393万元;筹资200万元用于农村及城镇居民大病救助;拨付新农合资金1854万元,将人均补助标准由87元提高到120元;拨付资金2475万元,用于新医改政策的落实;拨付资金230万元,用于农村远距离小学生乘车补贴;拨付资金1545万元,用于教育三免及生均公用经费;拨付资金9474万元,用于新一中建设;拨付资金3931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拨付资金278万元,用于乡镇综合文化站及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拨付资金4186万元,集中用于“三网”绿化工程、农村集中供水价格补贴、防雹增雨等建设;拨付资金2724万元,用于城乡低保、五保户、再就业补助等社会保障支出;拨付资金469万元,用于70岁以上老年人救助;拨付资金541万元,从2010年10月份开始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民养老保险。2010年,全县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分别达25474万元、14144万元、11231万元,同比增长35.36%、37.95%和57.87%。
(三)开拓创新抓改革。2010年结合乡镇区划调整,制定实施了县乡财政管理新体制,适当下放财权,权、责、利更加明晰,极大地调动了乡镇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积极性;继续积极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目前,全县60个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纳入集中支付范围;进一步规范预算内财政资金管理,优化了财政资金管理模式及支出流程,健全资金约束机制,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继续加强政府采购工作,全年政府采购额完成6325万元,节约资金696万元,节约率达11%;推广使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动态化、精细化、科学化。
(四)强化监管促规范。进一步规范预算内财政资金管理,优化了财政资金管理模式及支出流程,健全资金约束机制,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组织开展了对违规收费、资产处置、套取资金等形式设立的“小金库”专项治理检查,大力整顿规范财经秩序。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格实施公物公开拍卖制度。加强财政资金账务管理,对全县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国债资金配套、会计信息质量等进行集中检查,有效维护良好财经秩序。
三、以谦虚谨慎的态度认清差距及努力方向
县政府:
县畜牧局成立于_年_月,是隶属县农业局的副科级行政事业单位。局机关内设_股_室,下辖县兽医站、县动物检疫站、县畜牧场_个二级单位。总编制_名,其中局机关_人(含派驻乡镇防检员_人),县兽医站_人(含兽药采购供应站_人),县动物检疫站_人(含防疫监督所_人),县畜牧场_人。现实有总人数_人。其中,局机关_人,县兽医站_人,县动检站_人,畜牧场_人,退休职工_人。
县畜牧局是我县畜牧兽医事业的主管部门,其职责主要有九项: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党委、政府关于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参与研究制定我县畜牧业发展的经济、技术、和产业政策;监督执行国家有关畜牧业的法律法规;二是制定我县畜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参与制定畜牧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运行的调控方案,指导畜牧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普查、畜牧统计、畜牧投入、资源配置、和保护,组织推进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负责畜牧产业建设项目的立项、报批和组织实施。三是负责全县畜牧业生产,制定生产计划、技术措施,调查掌握畜牧业生产动态,调查反应畜牧业灾害,提出解决意见。四是主管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指导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及业务工作。五是负责畜禽品种资源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组织开展动物疫病及寄生虫病调查、普查、预防,组织实施和管理全县畜禽产品产地、运输、屠宰环节的检疫工作,负责兽医行业和兽药饲料市场的管理。六是参与组织畜禽及其产品加工、流通,调查畜禽及产品产销信息,做好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七是负责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日常事务。八是负责局直单位的精神文明和党建工作。九是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县兽医站、县动物检疫站、县畜牧场作为县畜牧局下属的重要业务部门,分别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能职责,既是保护和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职能机构,也是中央、省、市、县各级都明确要求加强、完善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机构。国务院在国发[2005]15号《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按照政府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水平,提高动物防疫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养殖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要求县以上各级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兽医行政执法、兽医技术支持、基层动物防疫”四大体系;“要建立完善兽医工作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兽医行政、执法、和兽医技术支持所需经费应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统一管理。对兽医行政执法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保证其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转费用。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控制、扑灭经费以及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等经费,有各级财政纳入预算、及时拨付”。省政办发[2004]144号、襄政办发[2006]115号等有关文件也就加快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加大兽医体系建设投入和经费保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
县委、县政府对我县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历来都十分重视,特别是于2005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乡镇动物防疫体制改革,组建了专职防疫队伍,将动物防疫物资经费和基层防疫员人员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并免除了农民的防疫费,一举扭转了“防疫针难打、防疫费难收、防疫密度低、防疫效果差”的被动局面,有效保护和促进了我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也正因为我县的改革走在前列,无成熟经验可资借鉴,也就难免存在与实际工作需要和上级要求不尽一致、不尽完善的地方。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未针对防疫体制改革以及国家对畜牧兽医工作要求提高后县级兽医行政管理、技术支持、监督执法机构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在经费预算上做相应调整,导致县兽医站、检疫站等单位陷入了“有职能、无经费”、职工“有事做、无钱拿”的尴尬局面,困难和矛盾日益突出。
县兽医站作为具体承担全县动物疫病防疫,负责动物免疫物资的采购、保管和发放,负责动物免疫工作的技术培训、指导、督办、检查,负责动物疫病监测、疫病普查、调查报告、疫情处置,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疫病防控措施,负责兽药械采购和供应等重要职能的技术支持机构,2005年以前,主要靠经营动物免疫药械,有偿提供动物防疫疫苗、器械获取部分收益以弥补经费不足,勉强维持职工工资发放。2005年实施乡镇动物防疫体制改革后,动物防疫物资由政府统一采购,实行免费供应,县兽医站的收入渠道就被堵死了,但与此同时,我县又没有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县级动物防疫机构实施配套改革,没有为县兽医站增加经费预算,该站也就从此陷入了困境。2006年,县兽医站发放9名职工工资、上交养老金、医保、补发4名退休人员工资、维持工作正常运转,计需资金216803.2元。但经费来源不足10万元(局拨经费加药械站创收),资
金缺口高达11.6万元以上。
县动物检疫站担负着全县动物检疫和畜牧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的重担,是控制动物疫病传播、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秩序不可替代的重要职能机构。以前主要靠检疫收费和行政管理收费维持生计,但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检疫收费标准降低(2005年以前,每检疫一头猪,可收费18元,2005年
以后,最多只能收10元),行政收费项目取消(以前兽药管理可以收取药品抽检费,现在取消了该项收费),行政执法难度加大(畜牧行政处罚难以落实),县检疫站及与之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防疫监督所就严重入不敷出了。2006年,维持县检疫站9名职工和2名退休人员工资发放和必要的工作经费支出,计需185828.4元。但收入加上局拨经费合计只有10万元,资金缺口也达11万元之多。
县畜牧场是我县畜牧业的龙头,承担着为全县生产供应畜禽良种的重任。其他县市的畜牧场,地方财政均有财政投入,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县的畜牧场一直未列入财政扶持名单。加之1997年转场扩建后债务包袱沉重(不完全统计,截止2006年底外债仍高达340多万元),畜牧场的生产和职工生活非常艰难。由于经常陷入债务官司之中,有严重缺乏生产投入资金,畜牧场已处于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边缘。2006年,该场生产经营纯收入加上局拨经费合计不足9万元。而兑现职工工资、维持工作运转的经费至少需要257252.8元,缺口达16万元之巨!
除以上3个二级单位十分困难外,畜牧局机关的经费也严重不足。应该说,自畜牧局成立以来,县政府对畜牧局的工作一直都十分重视,在经费上也给于了很大支持,畜牧局机关的人员经费纳入了全额预算。但由于我局承担的职能职责较多,加之近年来国际国内动物疫情形势日渐严峻,工作经费支出成倍增加,资金矛盾也日益突出。2006年,县财政共为我局预算资金46.75万元,扣除下拨的22名派驻县镇防检员经费22万元及给二级单位拨款后,实际可用资金也只有15万元多一点。但兑现7名职工工资、上交社保医保资金、维持工作正常运转,至少需要25万元,资金缺口也将近10万元。
畜牧业是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畜牧业发展离不开畜牧兽医技术支持和保障。但如果不及时有效的解决畜牧兽医机构本身面临的生存困难,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就只能是奢谈。为了能更好的履行职能职责,特请求县政府从2007年起,在财政资金预算上对畜牧局及其二级单位给于更大的支持。
1、请求县政府按照国发[2005]15号《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将县兽医站、县动物检疫站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及工作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2、请求县政府适当提高县畜牧场编制内职工差额预算标准,并每年为县畜牧场解决部分生产投入经费;
3、请求县政府按照襄政办发[2006]115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投入。一是请求按照每600个农户配置一名防疫员的规定,增加24个专职防疫员职数,使全县防疫员总数达到104个;二是请求按有关文件规定为11个基层防检组每个解决1万元的工作经费;三是请求为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每年解决5万元工作经费,并将免疫反应治疗、死亡赔偿及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贴纳入财政预算,以保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特此报告,恳请批准!
“省直管县”改革是指将省、市、县财政管理关系由目前的省—市—县三级体制转变为省—市、省—县二级体制, 对县的财政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市管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 本质上是减少财政层级, 使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统一。政府层级越多, 政府间财政关系越复杂, 协调政府间财政关系就越困难。
“省直管县”本质上是一个地方政府辖区的最优规模确定问题, 也是一个地方财政体制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毫无疑问的, “省直管县”有利于解决事权与财力不匹配问题, 改革转移支付制度, 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但是对于省政府而言, 不仅关系到财力是否足够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市场监管能力能否适应新体制的要求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省直管县”改革并不单纯是一个财政问题, 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 如果将所有县的问题都集中到省政府解决, 而没有相应的改革措施, 必定会造成管理效率的低下, 也就无法达到实行“省直管县”的真正目的了。在这样的背景下, 参考之前各省份试点改革的措施, 找到最适合的方式成为当务之急。
一、国外财政分权理论研究综述
对于财政分权的必然性, 国外很多学者都进行了阐述, 布坎南 (Buchanan) 建立了同时包括成员数与产品数在内的俱乐部均衡, 而蒂布特 (Tiebout, 1956) 则侧重于需求方面, 指出了在地方公共物品中人们显示自己偏好的机制是“以足投票”, 即自由流动或进入、退出, 决定了地方政府的管辖范围。奥茨 (Oates, 1972) 则从地方政府组织的决策成本和集合的角度, 论证了政府组织结构问题, 主张最优的政府规模应与其提供的公共产品的空间覆盖范围一致, 每种公共产品的受益区域内应有一个单独的政府, 每种公共产品应该由最小政府来提供, 没有外部性的政府结构是最优的政府结构。但是这样一来, 政府层级数过多, 因此, 奥茨也同时指出有可能通过将最优规模类似的公共品集合成单个的政府单位, 并减少政府层级数和每级政府的数目, 来降低决策成本。另外, 麦圭尔 (Martin Mc Guire) 对“以足投票”理论迁移均衡条件的补充、夏普 (Sharp) “依政府职能分权”的理论对政府间分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政府间财政职能和财政工具的分配做出了解释, 从理论上证明了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分权大有裨益。马斯格雷夫 (1959) 从考察财政的三大职能出发, 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他认为:宏观经济稳定与收入再分配职能应由中央负责, 因为地方政府对宏观经济稳定实施控制缺乏充足的财力, 另外经济主体的流动性也严重束缚了地方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尝试;而资源配置政策则应根据各地居民的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别, 在这方面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适合, 更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改进。他还指出在公共品供给效率和分配的公正性实现方面,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必要的分权是可行的, 这种分权可以通过税种在各级政府间的分配固定下来, 从而赋予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权力。
国外学者这些关于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分权的理论为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权利划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即地方政府层级的划分及规模也应以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为依据。但理论学者们至今没有对究竟应分几级政府给出明确答案, 但国外主要市场经济大国均为三级政府。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研究论述了我国现今政府层次不合理, 由贾康主持编写的《地方财政问题研究》和由孙开主持编写的《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都认为地方政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现行政府层次构造与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协调、各级财政分配关系不规范等引起的, 应该减少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贾康提出按“一级财政、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的原则构造完整多级的政府;孙开则提出地方政府采取省—县 (市) 二级制, 使地级市重新定位于省与县之间的“虚设”的派出机构或者完全取消地方区一级建制。另外, 黄中文 (2005) 论证得出, 我国目前的财政体制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财政分权特征;但他同时也指出了我国当前财政分权体制的不合理性, 除了政府层次不合理, 我国的财政体制还存在着从财权和事权划分不对称, 县乡财政陷入困境, 行政垂直集权与财政分权相冲突, 地方财政缺乏自主权等一系列的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 贾康和白景明 (2007) 认为中国的地方财政困难主要源于制度缺陷, 因而解困的治本之策也在于制度创新。针对这一问题, 王海燕 (2007) 提出了一种完善省以下财政分权体制的策略, 即逐步取消市管县体制, 分步推行省管县体制, 使地市一级政府虚化, 将其变为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从这一点来看, 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浙江取得的成功, 为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指明了一条可借鉴的道路。随后, 不少学者针对省管县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分析省管县的利弊以及实行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提出了一些完善省直管县改革的意见, 并同时提出, 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问题不仅是一个地方财政体制合理集权与分权问题, 更关乎一个地方政府辖区最优规模的确定。并且, 财政层级扁平化改革以实现完善的分税制为出发点, 有利于地方政府财力分配均衡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也将提高省以下财政体制的统筹水平和整体运行效率。
自2002年浙江省率先进行“省直管县”试点以来, 国内很多学者对各省的改革模式进行了分类, 傅光明 (2006) 将省直管县改革模式分为浙江模式, 湖北模式, 广东模式三类, 肯定了试点获得的成效, 认为“省直管县”改革充分调动了县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在增强县 (市) 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宏观调控能力, 省管县 (市) 财政体制相对提高了县级的政治地位的同时, 也减轻了市级财政的压力, 促进了市一级的改革和发展。但是, 也有学者指出, “省直管县”改革措施尚不完善, 各地情况参差不齐, 盲目实行改革也许会适得其反, 陈翻 (2009) 指出, “省管县”会减弱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管理幅度过大会降低行政效率, 加大省级政府配置省内公共产品的负担。还有学者也认为, 基于“市管县”体制的弊病, 如果单体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 而不与重塑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相配合, 绩效必然是大打折扣。庞明礼、李永久也指出, 政府层级改革并不一定就能解决县乡财政困境。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研究基本集中于为何要实行“省直管县”、这样的体制是不是优于现行的财政体制以及已经存在的例子所产生的具体效应;也有学者对比分析各省采取的改革模式, 但是极少有学者分析在何种经济地理环境下应该采取哪种改革的模式。这也是国内研究的缺憾之处。
三、“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模式
(一)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成功案例
在中国所有省份中, 海南省与其他各个省份的情况都有所不同, 从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起, 由于自身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较小, 实行市县分治, 市只管理城市本身, 县由省直接管理, 取消地区一级政府, 由省政府直接领导18个县 (市) 和洋浦开发区, 中间不设地区一级。从2008年10月起, 作为地方政府降低行政成本、增强县域经济活力的重要尝试, 海南省又一次性向全省市县下放197项行政权力, 同时提出配套改革制度, 在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开始了行政体制的改革。
浙江省是最先实行“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省份。2002年, 浙江省下发“40号文件”, 文件用四个字表述了扩权的总体原则——“能放都放”。在经济方面, 把地区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包括绍兴县在内的20个县 (市、区) , 涵盖了计划、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12大类扩权事项, 几乎囊括了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方面;另外这种直接管理还拓展到社会管理职能方面, 如出入境管理、户籍管理、车辆管理等, 重点是县财政直接对省负责。2006年, 浙江省又再次出台文件, 开展扩大义乌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试点工作。决定除规划管理、重要资源配置、重大社会事务管理等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外, 赋予义乌市与设区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另外, 我国首部推进扩权强县的省级政府规章——《浙江省加强县级人民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若干规定》从2009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浙江第五次向县一级人民政府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443项审批权限一次性下放, 被专家们称为“浙江最大一次权力下放”。浙江省的这种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也让浙江省的改革模式成为不少地方改革的范本。随后, 湖北省、福建省、辽宁省、江西省、山东省都相继实行了省直管县的试点改革。
(二)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措施建议
目前按照温家宝总理的讲话精神, 在“具备条件的地方”进行省直管县改革的尝试。那么, 不够条件的可以再等一等, 切不可一轰而起。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改革要考虑更加稳妥的方案, 不搞一刀切。贾康 (2009) 认为, 总体上可以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是目前各省的改革试点, 即省主要对试点县的财政进行直管, 并适当下放经济管理权, 但仍维持市对县的行政领导地位;第二个步骤是市和县分治, 相互不再是上下级关系, 各自均由省直管, 重新定位市和县的功能, 市的职能要有增有减, 县的职能要合理扩充。第三个步骤是市的改革, 合理扩大市辖区, 调整精简机构和人员。总的方向应当是, 撤消传统意义的管县的地级市 (级别可保留) , 省真正直管县。
四、小结
中国地域辽阔, 各省发展状况不一, 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初期, 由于经验的不足和对现实情况分析不清晰,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类似省级财政管理范围过宽, 管理难度加大甚至降低行政管理效率的问题, 但“因噎废食”总是不可取的, “市管县”的弊端已经显露无疑, 再维持下去只会有害, 而浙江等省份的强县扩权的试点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证实了“省直管县”体制的可取性。在这样的情况下, 各省要准确定位, 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改革的方向、阶段和模式。浙江模式确实有可取之处, 但盲目跟风只会适得其反, 与其相似的情况可以适当借鉴, 不同的方面则要因地制宜。另外, 为了配合财政部提出的在2012年底前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体制改革目标的达成, 使我国的财政体制更为完善和有效, 更应尽快提出一系列分别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改革模式, 使各省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号入座, 确定自己的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杨之刚.财政分权理论与基层公共财政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孙开.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3]贾康.地方财政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4]贾康, 白景明.财政的扁平化改革和政府间事权划分[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 (6) .
[5]贾康.把市县建成“扁平化”的基层政府[J].小康, 2001, (1) .
[6]吕品.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及省直管县浅析[D].东北财经大学, 2006.
[7]傅光明.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J].经济研究参考, 2006, (33) .
【关键词】财务审计;县财政局;问题;处理对策
一、财务审计工作概述
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严格依据国家财务审计法规,以及行政机关的管理制度,由审计部门或个人对本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审查、评价。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在贪腐的治理上力度加大,对于财务审计部门而言,工作目标就是监督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情况,从而实现责权统一的原则。
具体到县财政局,财务审计工作的进行,能够保證自身的健康运行,因此必须建立审计机构,设置专业的审计人员,审计内容包括预算决算、财务收入与支出、经营绩效、各项经济活动等,保证真实性和合法性。财务审计工作由单位领导指挥进行,要对领导负责,当前在行政机关内部,财务审计机构的设置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只要符合自身发展情况和特点、能够充分发挥审计作用即可。因此,县财政局在审计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二、县财政局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1.审计独立性不足
县财政局的领导往往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经营绩效方面,对于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低,认为财务审计属于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审计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组织和执行。如此一来,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缺失,财务审计成为财务部门的内部审核,会影响到审计的公正性,容易诱发违规操作,导致信息失真。
2. 缺乏有力支撑
领导人员没有认识到财务审计对于财政局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审计工作就是对财务部门的监督,在这种思想下,审计部门的建设受到限制,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上的支持不到位,因此造成部门建设不完善的情况,难以充分发挥审计作用。不利于财政局的长远发展,甚至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 审计执行不到位
县财政局的财务审计工作具有事后性,多数情况是已经出现财务问题,才开始进行审计工作。在这种背景下,无法有效防范财务问题的出现,增加了财务风险,削弱了审计执行力度,不能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预测结果,最终对财政局的发展形成阻碍。
4. 审计人员素质低
在领导重视程度低、审计部门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就会降低审计人员的工作要求,例如缺乏专业知识水平,审计技能不达标,工作态度不端正等,甚至是从其他部门调配而来。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人员工作积极性差,伴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就会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难以对审计理念和方法进行创新。
三、县财政局财务审计问题的处理对策
1.提高审计独立性
提高审计独立性,前提是提高领导人员的重视程度,从而构建完善的审计部门,从财务管理工作中,将审计工作分离出来,并由领导任命财务审计负责人。如此,能够提高财务审计部门的地位,保证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充分发挥审计作用。另外,对于县财政局的领导而言,一方面应该学习财务审计知识,对审计工作具有全面的认识,了解财务审计对于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审计工作应该跟随科技发展的步伐,大力推进会计电算化,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审计错误,为财务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财政局的健康发展。
2. 规范审计程序
县财政局在日常运营中,应该注重审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审计工作严格按照各项法律制度进行,并在工作期间吸取教育、总结经验,提高审计程序的规范化。具体操作上,可以将《审计法》作为依据,对单位内部的审计制度进行改进和优化,尤其是落实分级复核制度,避免出现人为差错。针对审计期间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通过规范每一个审计环节,促使审计工作又好又快的进行。
3. 加强审计监督
对于财务审计的监督管理,县财政局应该遵循方案科学、实时跟踪、严格复核的原则,建立健全审计监督体系。第一,监督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准确把握审计工作重心,在专业审计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设计工作项目,对于会计信息资源,在相关利益部门之间建立共享机制,提高审计体系的科学性。第二,站在审计人员的角度来看,审计工作应该在监督体系范围内开展,不断提高审计执行力,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第三,审计期间发现问题和漏洞,应该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并将其汇报给领导,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4. 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对于县财政局而言,具体工作如下:首先,采用培训学习的形式,丰富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增强业务技能水平,纠正审计工作的错误认识;同时不断创新审计理念、审计方法,促进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其次,邀请审计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结合实际案例传授审计工作经验,重点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端正工作态度,增强工作责任心。对于有条件的县财政局,还可以聘请专家作为审计顾问,对审计工作进行指导。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绩效考核机制、奖励机制,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思路、专业技能,以及对政策制度的理解,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奖励机制的应用,能够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审计效率、审计质量的双丰收。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对于本单位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可知,在县财政局的财务审计工作中,常见的问题集中在审计独立性不足、缺乏有力支撑、执行不到位、人员素质低等。对此,相关处理对策在于提高审计独立性,规范审计程序,加强审计监督,并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水生.浅谈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的重要性[J].经营者,2013,27(01):54.
[2] 辛兆爽.县财政局财务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7):121-122.
[3] 张科明.浅谈企事业财务审计与管理[J].科学咨询,2010,(01):66.
[4] 张学芳.县财政局财务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3):81,55.
【县财政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温宿县乡镇财政工作调研情况06-05
关于乡镇财政所职能转换的调研报告11-16
县财政局系统07-04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分析06-29
县财政资金管理办法11-08
县财政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汇报10-01
县财政局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工作07-26
xx年县财政局工作总结09-14
县财政局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总结汇报05-30
财政审计报告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