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里的幸福作文
今天我一来到快乐作文班,就听见老师说今天我们要亲自包饺子,而且要吃自己包的饺子。我们听了班里就像炸开了锅,因为,同学们有的为包饺子而苦恼,有的为吃饺子而兴奋。老师首先把工具发给了我们,又把和好的面团给了我们。刚接到面团,王浩楠就像模像样地揉搓了起来,揉完了搓,她那动作就像一个专门包饺子的人。然后我们拿勺子切,擀面皮的时候,只见她一手拿着擀面杖,一手在擀,我们不由得从心里产生了敬佩,啊,擀饺子皮不难,包饺子却不容易,我学着其他同学的样子,把皮放在手上,然后放上点馅,一点一点把皮对起来捏在一起,唉,看似简单,却不容易,馅放多了,一挤就往外冒,馅方少了,捏住以后像面片。别看王浩楠会擀皮,可包饺子时也不怎么样,只见她包的饺子像蒜瓣儿,我们煮的饺子有的像太阳,有的是四不像,还有的像蒜。看着其乐融融的场面,我晚上仿佛回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
煮饺子啦!我兴奋极了!哈,该吃饺子啦,我吃得这饺子美滋滋,香喷喷,还有一股幸福的味道,因为这是我自己包的饺子,而且里面包含着许多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关爱。我爱吃这种含着幸福的饺子。
周日,是我们家的饺子日,不论妈妈多忙碌,都要让我们每周吃上一次健康的、热腾腾的手工饺。妈妈不喜欢我和爸爸经常吃外面的食品,所以手工饺不论是皮还是馅都是自己做的。虽然比较麻烦,但我们每个人都不厌其烦地坚持了下来,这样的传统已经保持了很长时间了。
妈妈包饺子的手艺实在让人赞叹不已,我包的饺子不管怎么样永远像“小馄饨”,妈妈的饺子却像晶莹剔透的白色的船,小巧玲珑,又似一轮轮弯月,惹人喜爱。她的那双手就像有魔力一样,虽然不像钢琴家的手指灵巧,在琴键上飞舞;也不像画家的双手在画纸上飞龙舞凤,只是那么平凡。但只要妈妈在饺皮前端轻轻一扭,一圈美丽的花边就捏出来了,像给小姑娘头上编麻花辫。儿时每次妈妈包手工饺,我和表弟就围着饭桌转,妈妈刚扭完一个花边,我和表弟就抢着看,一边看一边乐。妈妈看着我们笑,也冲着外婆笑。
现在,我常陪着妈妈包饺子,虽然数量不多,但手工饺子的形状却不像原来那么单一,各式各样都有。有一次过节,我在一个大饺子里包进了一个坚果仁,要给妈妈吃。为了分辨,还特意捏了一圈花边。在饭桌上,我把亲手包的果仁饺塞进妈妈的嘴里。听见果仁在妈妈嘴里嘎嘣直响的声音,妈妈笑了,眼睛眯成一条缝,我也乐了。妈妈爱吃我包的饺子!
现在回想起来,妈妈的爱是那么亲切,手工饺给了我营养,而母爱滋润了我的心。现在我明白,就算妈妈很忙,也改变不了她对我们的那份爱,而饺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隔很长时间以后,再次吃一样东西,总会有一种难言的情绪漫上心头,经久不散。”初看到这句话,我不怎么能理解,或者说,并没有感同身受。可是现在我却有了这样的感觉,而且我体会到的是一种幸福,洋溢在心中久久不会消散的幸福。
星期天,去奶奶家吃午饭,奶奶很高兴,但我却对奶奶的欣喜很是不解,因为我早已和奶奶说过要去吃饭的。我去得有些迟,只管往嘴里扒拉饭菜,也没顾得上等了我许久的奶奶。临走前,奶奶问我:“今天是不是要去学校晚自习?”我说:“是啊。”“那今天下午我给你送饺子,你带到学校里吃吧。”奶奶说。“好!”我应道,“我要十只。”约定好了,我便回家去了。
下午四点半,我正在家里收拾东西,奶奶的声音从楼下传来,我连忙跑下楼,接过奶奶送来的饺子,只见白色的饭盒里躺着几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打开饭盒,一阵香气扑面而来。白色的盒子上凝聚了层层雾气,拿在手里,还是热乎乎的。
坐在去往学校的车上,我拿出饭盒开始吃饺子。饺子依然温热,一口咬下去,一股暖意涌上心头。这个饺子,特别好吃。吃完两个,见盒子里还有好多饺子,我不由地点起饺子的个数来,1、2、3……13、14、15,十五只饺子!我记得我跟奶奶说我只要十只的呢。
难道是奶奶记错了?
……或许是奶奶怕我吃不饱吧。
我仿佛看到了奶奶包饺子的情形,奶奶苍老的手上还沾着些许面粉,她一边包,一边念叨着:“要多包几个才行啊,不然到学校里饿了怎么办……”
老父老母什么都没说。母亲忙里忙外地蒸年糕,蒸豆包,置办过年用的东西,唯有我,像个外人一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看书。
看着别人喜气洋洋地过大年,我却没有心情。热气腾腾的饺子端到桌子上,如果是平常,我早就迫不及待地开吃了。我吃了一个饺子,竟然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吐出来竟然是一枚一分面值的硬币,我一下忘记了自己糟糕的心情,兴奋地说,我吃到钱了!
在我们的老家,新年的`第一顿饺子,会包一枚硬币在饺子里,谁吃到了,说明谁的运气好,财源滚滚。这几年,都说硬币有细菌,包硬币习惯早已成为小时候的记忆,可能是母亲看到我心情不好,竟然把硬币用开水煮过,包在饺子里,让我重温儿时的喜悦。我的眼泪瞬间润湿了我的眼睛,谁说世上的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他们为了鼓励我能够重新飞翔,竟然想出了如此笨拙的办法。
和着泪水,我又吃了第二只饺子,第三只饺子……
第二只饺子里包着豆腐,寓意新的一年里,幸福美满快乐!
第三只饺子里包着年糕,寓意新的一年里,一年更比一年高!
年,乃全家团圆的日子,在这样美好的时刻,吃年夜饭已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活动,几代人欢聚一堂,嗑着瓜子唠家常,其乐融融。
饺子是年夜饭的代表。它可以很多样:肉馅,菜馅……皮也可以五颜六色,绿色的是青菜汁和成的,红色是酸甜的番茄汁和成的……人们在饺子上尽情发挥,有多少种饺子,就有多少种年的味道。
过年了,妈妈总带我去外婆家。每次一进门就看见个各种材料摆在桌上。婆婆负责切,舅妈负责调味。最后,妈妈,婆婆,舅妈负责包。而我呢?我只负责消灭掉这些白白胖胖的大饺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大家开始忙各自的任务。我通常会规规矩矩地坐在旁边听妈妈唠叨过去的故事。毕竟,如果我捣乱的话,受累的只能是我的`肚子。
我听得最多的大概就是:“现在的小孩子们真的太幸福了,我们那时别说吃肉了,就是有个鸡蛋也得让给长辈吃。小孩子是想都不敢想,你们现在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我们那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买粮食都得拿粮票,你就是有钱没粮票也不行。饺子大多是菜馅儿的一点油水都没有,你呀,得好好学习,等你长大了带我们出去走走。把过去没有体验过的都补回来,让我们也享享清福。”
我静静地听着,眼睛却盯着那一个个圆鼓鼓的饺子下锅,在热水中飘来飘去,不由心潮起伏。
窗外,烟花在空中绽放,点亮了黑漆漆的夜空,远处灯火阑珊,我们也开始吃年夜饭,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团圆。的确,比起老一辈我们现在太幸福了,既然幸福就要珍惜,别等失去时黯然神伤。
彭婆小学
欧阳银娜 花边饺子里的爱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并通过查字典学习词语,培养自学能力。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浓浓母爱和作者的孝心。3.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教学重难点:
1.感悟浓浓母爱和作者的孝心。2.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爱吃饺子吗?都吃过什么馅的饺子?什么形状?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看花边饺子是如何包的?去体会一下花边饺子里的爱。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收获。那么,预习了这篇课文你有那些收获?读了这篇课文,你积累了哪些新词?
过渡:我发现大家很会学习,通过预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内容,积累了一些新词。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停下来多读几遍,一会儿把你认为你读的最好的句子或段落给大家展示一下。2.指名读,生评价。
过渡:同学们,读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就是说读书要带着问题去读。
三、快速浏览课文,完成检测。
1.出示检测题,小组讨论交流。
(1)、把描写花边饺子样子的句子用“()”括起来。(2)、课文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几件事?
(3、用“====”画出文中的中心句,想一想它在文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馈。
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四、品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或段落深深的打动了你?用“——”画出来,认真体会一下,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2.交流反馈。3.出示两句话:
①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花边儿,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②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儿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
问题:“花招”指什么?妈妈为孩子做的花边饺子和我为妈妈做的花边饺子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过渡:小小的花边饺,浸满浓浓真情,它是爱的象征,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浓浓的爱吧,齐读最后一句。4.出示中心句,朗读。
5.出示《游子吟》,生读,谈理解,师朗读。
五、拓展延伸
配乐出示一组图片,学生欣赏。
爱是无形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也许,爱是夏夜里妈妈轻轻摇动的扇子;也许爱是生病时,爸爸沉重的脚步;也许爱是儿女搀扶妈妈的手!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会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发现爱,你发现了什么?
六、课堂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是按________顺序来写的。
2、课文围绕“花边饺里的爱”写了两件事:第一件小时候妈妈为我们包花边饺;第二件___________包花边饺。
3、本文是以___________为线索,写出了伟大的母爱。
4、《花边饺里的爱》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______和儿子对母亲的______。
过渡:这节课,我们用发现爱的眼睛,寻找到了一份永恒而伟大的爱;同时又用我们充满爱的心灵,分享了身边的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在享受爱的同时,也将我们的爱播撒出去。
七、布置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在摘抄本上。2.课外实践:向自己的父母长辈献一份爱。
板书设计 花边饺子里的爱 妈妈 儿子
爱 花边饺子
教学后记:
文/黄可心
说起读什么有感,我脑袋里马上浮现出了课本里已经学完的 《花边饺子里的爱》 这篇课文,我为什么喜欢这篇课文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日常生活中,我姑奶总会包饺子,一看到饺子,我就非常高兴,因为我最喜欢吃我姑奶包的饺子,所以我才喜欢《花边饺子里的爱》这篇课文。
说的是在一个幸福的家里,有一个心灵手巧的母亲,还有两个可爱的小男孩。
那时候,包饺子可是家里的一桩大事,妈妈和的面软硬适度,馅儿调的又香又绵。
妈妈包的饺子总会有两种样子,那就是花边饺子,只见妈妈用手轻轻捏一捏,便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像小丫头头上戴了一圈花环,甚是好看。
说起这我想到我姑奶包饺子只要轻轻一捏,一个个小饺子就诞生了,虽然不是花边饺子,但是吃起来也非常好吃。
渐渐的,那艰难的岁月,总是过去了,但这些美好的记忆在我们的心里是多么深刻呀!
孝顺的儿子带着自己年迈的母亲到外面饭店开开洋荤,但母亲却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孝顺的儿子又从市场买了肉馅儿回来,母亲看要包饺子了,很麻利的系上围裙,和面,剁馅,绝不让别人插手。
这也和我的姑奶相似,每次包饺子都她自己来,好像别人一插手饺子就不好吃了似的。
饺子熟了,热腾腾的端到桌子上,儿子故意把有糖的饺子倒在母亲的碗里,接着就吃了起来,突然母亲叫了起来:“我吃到糖馅儿饺子了!”儿子说:“母亲,您真有福气”母亲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这里包含着儿子的孝心,也能体会到儿子对母亲的爱,也就是说母亲是儿子最重要的人。就像我姑奶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人一样。我也经常耍点小聪明逗我姑奶开心呢。比如说,母亲节到了,我会花一两块钱买来一朵康乃馨,送给姑奶,祝她老人家,身体健康,节日快乐!她会眼里含着泪花,激动万分呢!
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花边饺子里的爱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更是儿子对母亲的爱。
每次放学回家经过那个巷口,都会看见一个女人。女人是很普通的:中人之姿,身体瘦弱,衣着普通却很有味道。她在一个巷口开了一个杂货店,生意不大,她却很善于打理,日子一长,小店也很有气象。每天的客人不多,大部分是附近的常客,小店女人总是笑迎送往,和客人开着不浓不淡的玩笑,开导着每一个客人的埋怨。小店女人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爱捣弄花草。她那个仅够站三人的阳台层层叠叠的摆着各类花草。她最爱的那盆吊兰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还有一盆小雏菊是她在一个大雨的晚上在一个破败的小院抢救过来的。她对这两盆花护理的最勤,每到开花的季节,巷子里花香四溢,让路人仰头不住的寻找它的芳踪。小店女人虽然对花爱护有加,有时甚至为了寻花不折手段,但她却不吝于送给街坊四邻,用她的话叫做“让她的花子花孙开遍巷子的天涯海角”。
对于小店的热爱,对于花草的热爱,让她的生活盈满热情。她的幸福不张扬,很纯粹。
我还会遇到一个小男孩,如许多孩子一样,天真活泼。每次遇到我总是大声的叫姐姐好,然后缠着我让我分享他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任何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他的小嘴里都会变得异常新奇与富有无限的生命力。他总是无限热情的模仿奥特曼,对于妈妈给他的糖果,他会很珍惜的拿出来和别人分享,仿佛赠出他此生最珍贵的礼物。
孩子不能解释什么是幸福,但是他的天真的眼里漾满了幸福。
在巷子里还住着一个中年男子,浓密乌黑的头发,衣着朴素却笔挺干净,脸色温和。他在一个学校里教书,身上散着隐隐的书香。这名男子最爱的便是书,他的屋子不大,却留下大面积的.地方来存放他的书。尽管如此,他的东西仍杂而不乱,这是因为他有一个很懂生活的妻子。每次回家,他总会发现屋里多了一样东西,易拉罐改装成的漂亮小盆栽,椰子壳做的很艺术的灯罩……
无论下班回来有多累,一到家便腾起暖暖的感动,他的感动来源于他的家庭。他的妻子就是那个小店女人,他的孩子便是那个纯真的小男孩。他的妻子并不美丽,他的孩子不是最聪明的,他的工作也不挣钱,但他很幸福。
奶奶喜欢吃苹果,尤其爱吃爸爸削的苹果。
爸爸虽然是位粗犷的男子汉,可削起苹果来,却也是有模有样,丝毫不输给心灵手巧的妈妈。爸爸小心地拿起了水果刀,飞快地在苹果上旋转着。果皮时而上,时而下,绕着苹果飞舞,宛如一只翩跹飞过花朵的蝴蝶,可爱极了,美丽极了。每次削完后,他总会亲自拿过一只小碟子,将削好的苹果一片片切好,递给奶奶。
那一刻,我看到爸爸注满微笑的双眸,是那么美,那么真。奶奶吃着爸爸削的苹果,总是乐呵呵的。从内而外,丝毫掩饰不住老人家的喜悦。每每此时,她总欢喜地给我递上几块,而我吃完后,总是不懂事地嚷着还要。望着爸爸满脸欢欣的样子,我们心里都美滋滋的。
时光匆匆,岁月无情。奶奶的年纪渐渐大了,牙齿有的也渐渐松脱,面对许多食物她都摇头婉拒,但唯一不变的是,她还是那么爱吃苹果。我想,我要为奶奶削一次苹果,那该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可是,那时我还小,妈妈总是不让我碰刀。
去年秋天,奶奶突然生了急病,昏迷了好几天。她憔悴的面容和羸弱的身体,让我们非常担心。医生的话,更是给我们一种不祥的预感。那时,我们都以为她难以熬过那个秋天了。家里的气氛显得十分紧张,十分沉闷。
好几次都看见爸爸默默地在病房外抽着烟,妈妈的眼里含着泪水。
也许,上天也被我们感动了,最终没有夺去奶奶那虚弱的生命。一天,奶奶奇迹般地睁开了眼睛,让全家人无比惊喜。她太虚弱了,吃力地说着什么,我们根本听不清,只得把耳朵贴在奶奶的唇边,才听清奶奶竟然说着:“苹……果……”于是,我自告奋勇地要为奶奶削苹果。我以最快的速度为奶奶挑选了一只又红又大的苹果,模仿着爸爸削苹果时的潇洒动作。可那小刀好像故意跟我作对一样,总不听使唤,深一刀,浅一刀,果皮带着果肉洒了一地。好不容易,我才将那只削得“坑坑洼洼”的苹果切成了大大小小的片儿。我小心地用叉子叉起薄薄的一片递到奶奶唇边,我在奶奶盈盈的眼里读到了满满的幸福。看着这温馨的一幕,爸爸笑了,妈妈也笑了。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第14课《花边饺子里的爱》。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小时候妈妈给“我”包花边饺子和“我”长大后给妈妈包花边饺子的故事,让我们感到时代在变,但深沉的亲情永远不会变。下面我对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所在单元所有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这一主题,通过质朴、深蕴的语言,让学生体会人间亲情的美好,懂得珍惜亲情,学会感恩和回报。本课要求学生感悟浓浓的母爱和作者的孝心,唤起自己关爱母亲的感情,并联系实际生活感悟理解。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基础较差,自学能力较差。所以针对此情况,我在教学中会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生字、词等知识目标,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本单元“亲情”主题,引导学生有适当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认识7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情感目标:体会“我”和妈妈两代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深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三)教学重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悟浓浓的母爱和作者的孝心。
(四)教学难点:唤起学生自己关爱母亲的感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四、教学方法
本课我将以讲授课的形式,采用引导法、谈话法、讨论法及情境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导入新课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本课题目发人深省,所以上课伊始,我就从题目入手进行质疑:花边饺子是什么?为什么以“花边饺子里的爱”做题目?这个花边饺子又是如何体现爱的?让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划分段落
在学生自由读课文的过程中,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结合工具书自主学习。理解本课的词语,例如:拮据、破天荒、威风凛凛、雷打不动等词的意思。
再让学生想一想,并讨论一下,课文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哪几件事?
教师总结:
(1)小时候,全家一起包饺子,妈妈把肉馅包进花边饺子里,让“我们”吃。
(2)家境好转后,妈妈依然爱吃饺子,每当包饺子时,妈妈便很兴奋。
(3)“我”为了讨老母亲的欢心,包花边饺子。
结合上面说的三件事,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着重强调第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第二部分3、4、5自然段 第三部分6、7、8、9自然段 第三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通过再一遍深入地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思考四个问题:
1、妈妈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使学生从中体会出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2、后来“我”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
为了给妈妈送去祝福,表达母子之间那浓浓的爱。
3、课文为什么用“花边饺子里的爱”做题目?
本文以花边饺子为线索,写出了母子之间的浓浓的爱,母亲包花边饺子给儿子吃,体现了无私的母爱,儿子包花边饺子给母亲吃,包含了对母亲的祝福和对母亲的爱,用它做题目非常贴切、形象。
4、开放题,让学生们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小事能体现父母对你的爱?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要有感情,教师可适当点拨并示范朗读,朗读基调应平和且充满温馨。
(五)练习写作
联系实际生活,讲讲自己的故事,也可作为家庭作业。
六、板书设计
小时候
妈妈
包肉馅的饺子-花边饺子
母爱 长大后
“我”
包糖馅的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