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组建设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地理组建设(共7篇)

地理组建设 篇1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教育的国际化特性也在含苞欲放,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走过了许多弯路后,在理念上的一次深刻回归,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本学期特别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创造性的完成备课组的任务。

本学期地理教研组将围绕“严守师德,强化管理,提升质量”这个主题来开展工作。

二、教师团队

肖 玲、陶 志、陈姣龙、朱福平、贺荣飞、何智睿、张 娟、杨 旸

三、学生现状

1.有些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较佳,但考试总是心慌,临场发挥欠佳。在设计每一课时,要考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效益”。在愉快的、情感融洽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跃跃欲试发展到埋头探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思索,逐步深化自己的认识程度,并从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技巧。

2.两极分化开始出现,尾巴开始拉大。教师要热情关心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点燃学生进取的火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指导帮助,对差生进行个别谈话,帮助他们找出暂时落后的原因,帮助他们制定计划,指导学习方法,具体辅导基础知识。

四、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1、着力构建和开发“互动——探究”的课堂模式:本学期与教研室的工作计划一致,我们应该继续构建和开发“互动——探究”的课堂模式,在提升课堂内涵方面做一些扎实有效的探索。

2、加强地理组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特别注重整合资源的过程,为了加强集体备课,应特别强调并落实以下工作:

备课应遵循下列要求:采用两种形式,抓好三个环节,体现四方面要求。

1、采用两种形式 备课有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形式。要坚持以集体备课为先导,个人备课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按单元(或章节)进行。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教学目标、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检测,研究制定突破重难点的具体措施。要鼓励个人创新,教学过程和方法要灵活多样,不要求整齐划一,但可互相借鉴。教研组和个人要留有内容完备的集体备课记录。

2、抓好三个环节

(1)学期集体备课。学期集体备课在开学前进行,集中约一周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新教材,了解本学期教学内容和要求,掌握教材特点,熟悉各单元间内容联系和重点要求,写出详细的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2)单元集体备课。在单元授课前一周(周五上午)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每次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众人参与讨论。主要内容包括:

①确定单元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标准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及其在整个学段及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搞清前后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挖掘教材的创造性因素和教育性因素。

②把握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措施。

③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④确定单元教学手段,包括幻灯、投影、录音、挂图、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

⑤从实际出发,合理分配本单元各部分知识的教学课时数。

⑥按“识记、理解、运用”三部分设计覆盖面较大并有一定梯度和深度的单元自测题。

(3)课时备课。课时备课(教案)是上课前备课,是最重要最细致的一环。教案一般包括: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突出重点和处理难点的具体措施、教学方法、所用教具、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既有教师的活动,更要有学生活动的设计)、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后札记等。教案要体现学法指导、师生互动、能力培养。要求教学思想准确、知识无误、教学环节齐全、教法得当、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学程序设计合理、语言条理简明、详略适度、字迹工整清楚。教学重点部分要详写,其它部分可略写,要写出特色。如使用通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有创意的修改。

教案至少要超前一周写成,以保证课前有熟悉教案的时间。上课时,教案应清晰显现在脑子里,做到讲课不离教案,但基本不看教案。一学期教案数要与计划授课时数相符。教导处对备课笔记每学期至少要检查两次,并划等级记入教学档案。

3、体现四方面要求

(1)备课程标准与教材。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教学的依据,是命题考试的依据。教师应认真学习,反复领会,熟练掌握,以确立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弄清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教材是新课标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最直接的教学任务,教师备课时应认真阅读、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明确教材只是一种知识的“载体”。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而不是单纯的教“教材”。要做到:①准确把握整套教材的基本内容,搞清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序列;②搞清各教学内容间的联系,正确把握本册教材在整套教材中的位置,从宏观上把握住教学重点;③深入钻研教材,抓出有教学价值的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解决好教学疑点、模糊点,保证传授知识准确无误。备教材可以借鉴教学参考书,但切忌照抄照搬。提倡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读物,大量积累教学资料,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2)备学生。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立足“以学为主”课堂教学。要依据学生原有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爱好、方法习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程序。要掌握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研究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认识心理,根据学生实际与可能,确定教学目标、训练密度与方式方法。要科学预测学生学习新知识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设计相应教学措施,并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3)备习题。习题要精选,安排好基础题、综合题、必做题、选做题,要有典型性、代表性;要有效体现巩固性原则,使学生在理解基础上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习题要多角度、多方位设计,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练习内容要紧扣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练习形式要体现学科特点,有实效性。要合理安排练习层次,对不同学生应有不同要求。作业要分必做和选做,体现“保底冒尖”精神,要把握好作业量和难度。凡要求学生做的题目,教师都应亲自做一遍,以避免失误,提高练习效率。

(4)备教法、学法。要精心研究教法和学法,依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及学生知识能力状况,精心选择最佳教法,探求最优学法。要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努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教法的探讨,应学习百家,立于一家,融会百家,自成一家,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出发,探讨出科学的教学模式。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要研究如何发挥学生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

五、主要活动

1.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的教法与学法 2.开设常态课、常规课,及时评课

3.积极撰写论文、教学反思,逐步加强自身建设与成长 4.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5.积极开展地理兴趣小组活动,举行地理知识竞赛

地理组建设 篇2

关键词:野外台站,知识平台,科研信息环境,信息能力建设,学科服务

0 引言

自2011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启动“研究所群组知识平台可持续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以来, 全国28个城市的100多个研究所为243个课题组、实验室建立了个性化的知识平台, 提升所级文献情报机构知识服务能力。分析三年来平台建设的对象可以看出, 针对课题组、实验室需求建设的平台不少, 而针对野外站 (点) 群组知识平台建设的探索则刚刚起步。

野外台 (站) 的学科和地域特征, 决定了台 (站) 研究人员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需求与研究所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 这种差别对学科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以下简称“生地所”) 有14个野外台 (站) [2]。除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 (植物园) 研究站有自己的网站外, 其他8个国内野外站 (点) , 均没有自己的独立网站。在数字信息环境和数字科研模式下, 野外台 (站) 研究领域知识信息环境急需得到改善和提升。所以, 建设生地所野外站 (点) 集成知识平台, 力求改善生地所野外站 (点) 科研领域信息环境, 全面丰富和提升生地所野外台 (站) 的文献情报知识服务能力, 为新疆生地所的“一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1 已建平台的四个野外站 (点) 概况

(1) 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站建于2003年, 是目前唯一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系统监测和试验研究基地, 该站以33.78万km2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436km长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 从不同时空尺度揭示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沙漠形成演变规律、生态过程和动植物抗逆机理, 形成以确保塔里木沙漠公路长久安全运行为总体目标的防沙绿化技术体系, 为全球性特别是北半球同纬度环境对比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2) 莫索湾沙漠研究站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石河子莫索湾垦区150团北端, 是干旱—半干旱区沙漠—绿洲过渡地带的代表性站 (点) , 始建于1960年, 2007年加入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现为中心的技术研发基地。建站以来, 莫索湾站长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沙漠化防治新材料、新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沙产业建设等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示范, 科研成绩与示范效果已得到国家、地方、行业部门等多方面的肯定。近年来, 通过项目合作、人员互访等形式, 莫索湾站已与非洲肯尼亚、利比亚、毛里塔尼亚等国, 乌兹别克斯坦、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尼、蒙古等国开展合作与学术交流。

(3) 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研究站建于1971年。该站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郭楞乡, 属典型的高寒气候。该地区拥有高等植物262种, 分属50科160属, 盆地中央为著名的天鹅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方向:围绕山地草地生态系统应用基础研究, 开展退化草地恢复, 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要素长期监测, 确定气候变化、干扰对草地生产力和畜牧业经济的影响具有先天优势。

(4)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于1983年, 该站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绿洲, 在行政区划上, 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2001年列入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网络, 2003年列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CERN) , 2005年成为国家野外研究站, 定名为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站区面积近130公顷, 区域气候极端干旱, 年均降水量小于50mm, 年均蒸发量大于2500mm, 以土地沙漠化为标志的生态问题十分突出, 属于极端干旱荒漠生态系统。研究方向:荒漠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荒漠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及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荒漠化过程及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

2 野外监测站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必要性

中国科学院自1949年建院以来, 相继组建了一批野外定位站 (台) 。作为长期科学观测和数据积累的试验研究基地, 其直接提供了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长期、丰富和综合的原始数据和资料, 在科学发现、科学规律认识等原始创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 有力的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为国家及其相关部门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实现国家经济建设和学科发展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3]。生地所14个野外台 (站) 中, 新疆阜康荒漠生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新疆阿克苏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入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CERN) 。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站进入了中国科学院特殊环境与灾害监测网络 (SEDN) , 另有4个院级站, 1个所级站, 5个国际合作站。其中, 国内的9个站 (点) 分布在天山南北, 距乌鲁木齐86~1400多公里, 均不在生地所文献情报保障系统的覆盖范围内。在数字信息环境和数字科研模式下, 研究所野外站 (点) 非常希望建立个性化的集成信息平台, 将自己群组所需的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内容组织工具、信息交流工具等有机组织起来, 提供支撑科研与教学的个性化数字图书馆服务已经成为新疆生地所目前文献信息和知识服务可持续服务能力建设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生地所野外监测站 (点) 群组集成知识平台的建立, 将改善野外台 (站) 科研领域信息环境, 提升和丰富生产所文献机构对野外台 (站) 知识服务能力, 帮助生地所野外站 (点) 在跨学科、跨地域的合作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

3 野外监测站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意义

3.1 改善野外台 (站) 科研领域信息环境, 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也提出了“构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 (站) 网络体系, 提高野外科技工作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我院文献情报系统“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 将把研究所个性化知识环境建设作为所级文献情报机构服务发展的重要内容, 支持研究所建立个性化的集成知识服务平台。网络信息环境差是生地所每一个野外监测站 (点) 的共同特点, 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普遍要求改善野外站 (点) 的可利用信息环境。我中心作为所级文献情报机构知识化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可靠高效和可持续的野外监测站 (点) 群组知识服务平台, 可以改善野外台 (站) 科研领域信息环境, 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3.2 平台建设是为实现服务创新、支撑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十二五”是中科院各研究所文献情报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的关键时期。为建立全院普惠的知识化信息模式, 提升所级文献情报机构知识服务能力,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以下简称“国科图”) 设立了“研究所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该项目面向专业研究领域, 围绕创新团队、课题组、重点实验室、科学家个人科研信息过程, 构建集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信息交流和用户工作过程于一体的领域科研信息环境, 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用户个性化知识资源、虚拟科研环境和信息服务的综合集成, 是密切与一线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反馈、把信息服务嵌入到用户科研过程、实现服务创新、支撑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4]。

3.3 统一管理对于实现站 (点) 群组的有效集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野外站 (点) 的研究方向与定位的不同, 再加上区域差异, 各站 (点) 之间的需求存在其特有性和唯一性, 便捷安全的交流沟通渠道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站 (点) 在拥有自身特点的同时也具备共有性, 数据存在冗余和重复, 野外站 (点) 群组集成知识平台能有效的避免数据的冗余重复, 减少相同数据的重复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群组个性化的集成信息服务平台, 一方面可以增进交流与合作, 包括野外监测站 (点) 内部、野外监测站 (点) 之间、所内外、甚至国内外同领域研究单位, 开辟便捷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更系统安全的存储本野外监测站 (点) 以及发布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实现信息共享、便于传播, 避免信息不畅所带来的重复研究;同时也是展示生地所在该领域研究实力的窗口和平台, 有利于稳定队伍、吸引人才, 将各站 (点) 的需求信息进行汇总分类、统一管理, 对于实现站 (点) 群组的有效集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野外监测站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内容

本项目采用以国科图与所图协同、文献情报人员与科研人员协同的方式, 在调研和分析各群组研究人员学科领域研究及信息服务需求的基础上, 确立群组平台主题与建设方案, 根据需求搭建“生地所野外监测站 (点) 群组集成知识平台”。该平台将各类站点按学科进行分类汇总, 实现野外台 (站) 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文献信息需求, 以支持野外台 (站) 根据科研和研究所培养需要, 融汇资源、集成服务、组织知识和交流, 提升和丰富研究所个性化知识化服务能力。主要内容包括:

(1) 搭建生地所野外台 (站) 知识服务系统平台。由生地所信息技术团队实现硬件平台配置, 安装操作系统 (Linux) , 进行网络配置和安全保障, 并提供远程访问等功能。由国科图技术团队提供技术支撑, 并负责软件系统平台的搭建。

(2) 建设新疆生地所6个野外台 (站) 和1个课题组的集成知识服务平台, 选择性采用IIP和SKE平台建设, 分别是: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知识环境建设;新疆阿克苏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知识环境建设;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站知识环境建设;莫索湾沙漠研究站知识环境建设;木垒野生动物生态监测实验站知识环境建设;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站;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学科组知识环境建设。

目前, 已基本完成“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站”、“莫索湾沙漠研究站”、“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站”4个野外监测站平台的建设, 并开放IP在建设的同时交付野外站 (点) 使用。

(3) 制定建设规划和工作流程, 建立知识服务平台服务规范与维护管理机制, 积极争取决策层的支持, 研究人员的认可, 使所级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建制化的可持续服务能力。

5 平台建设目标和建设团队

(1) 在国科图和兰州分馆的支持和帮助下, 建立系统化、个性化的野外群组知识服务平台与服务规范, 改善野外站 (点) 科研领域信息环境, 建立国科图指导下的协同化群组知识服务团队, 全面丰富和提升生地所野外台 (站) 的文献情报知识服务能力, 为新疆生地所的“一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2) 采取文献情报中心与研究所协同、文献情报人员与科研人员协同、学科馆员与信息技术团队协同的方式, 由研究所信息中心全面协调, 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计划的实施、管理和相关资源的统筹安排, 组织所图、学科馆员、科研团队研究人员、学术秘书等共同承担项目的组织、管理、技术保障、培训、平台监测等, 6个野外台 (站) 和1个课题组分别指定专人担任7个平台的具体建设工作, 以保证群组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目标与任务的完成。

6 野外监测站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子项目建设

生产所4个野外站群组集成知识平台统一设置了“首页、站区概况、研究进展、科研成果、学术交流、领域监测、厚德育人、服务直达、下载中心、联系我们”10个1级栏目, 还根据每台 (站) 地域特色和科研需求开辟了特色栏目。如“大漠风情”、“沙漠绿洲”、“驼铃梦坡”、“魅力草原”、“产业应用”、“示范推广”等栏目。目前完成了4个平台的基本建设, 已开放IP地址给野外站使用, 广泛收集意见, 在与野外站 (点) 的科研人员讨论会议中, 对平台进行演示讨论, 平台的初步设计的页面和实现的功能等均得到野外站团队成员的认可。

7 野外监测站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成效

7.1 对外宣传

利用平台强大的展示功能, 全面系统的展示野外站情况, 包括站区概况、研究进展、科研成果、学术交流等信息, 为野外站对外宣传、展示提供平台。同时汇聚了野外站研究领域各种信息资源, 为各野外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7.2 能力提升

通过平台建设, 所图人员在群组平台建设方法、路线、规范和管理等方面熟练掌握的同时, 还在总结能力、协同能力、学术能力等方面也得到了提升, 实现了单一技能向综合多面人才的转变。

7.3 增值服务

嵌入国科图服务直达和本中心主页, 使野外站 (点) 平台能够在一个平台上享受我中心和国科图信息检索、参考咨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信息素养、开放会议信息、科学文化传播、科技新闻聚合等增值服务。

7.4 主动服务

负责整合引进的基础数据资源、自建数据库的的工作, 并实现信息采集整理、信息资源转换、信息发发布和服务、数据信息维护等功能, 通过统一的检索界界面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地信息服务, 通过导航方式和个性化服务建立信息门户, 将各类资源服务模式由被动式服务提升为主动式服务。

7.5 持续建设

构建以院所协同配置信息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建设与服务团队。建立平台运行服务的有效模式和运行机制。在平台建设中得到了研究所、野外站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在经费、人员、资料等方面给予积极配合。已建成的4个平台也得到领导、专家和野外站用户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为平台可持续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依托中国科学院生地所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面向生地所野外台 (站) 研究科学领域, 构建一个生地所野外站 (点) 集成知识平台, 完善生地所野外台 (站) 领域的科研知识环境, 平台建立有效地密切了馆员与野外站 (点) 科研用户的联系, 缩短了野外站与文献信息中心的距离, 增进了野外站 (点) 科研人员对文献信息中心及学科服务的信任, 全面丰富和提升“生地所”野外台 (站) 的文献情报知识服务能力, 也为新疆”生地所”的“一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娜.野外台站学科信息服务需求分析[J].图书馆论坛, 2012, 32 (01) :117-120.

[2]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基本情况[EB/OL].http://www.cas.cn/zt/kjzt/ywtz/gyywtz/201212/t20121219_3724221.html.2012-12-19.

[3]高峰.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地理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 篇3

[关键词]地理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高中传统地理教学以应试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上强调单一性的地理知识传递,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技能。随着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的出台,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相应的,还需要树立创新性的地理教学理念。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作为基本教学形式而展开课堂教学的,教师要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学目的制定小组合作任务。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寻找答案,由此总结出知识学习的规律,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以实践体验的方式提高自我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高效完成地理课堂教学任务

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入地理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地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断地适应地理课堂学习环境,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交际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学习方法,根据自己的兴趣不断地探究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扩展知识面,还能够提高地理学习效率,使得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地理课堂教学规范化

地理教学的特殊性在于,其内容是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的,所学习的内容为客观存在。从地理教育研究的角度而言,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就要引导学生不限于教材内容,而是多方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以深入探索。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也不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容量、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精神等等。当越来越多的评价因素运用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中,就可以逐渐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体系,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认知水平创造条件,使小组合作学习规范化、模式化。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作方式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就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内容要围绕着地理教学内容展开,地理教师要明确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小组讨论内容,且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组合作学习所探讨的内容多为个人难以解决,需要小组成员合作才能解决的具有创造性的问题。探讨的问题虽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学生的知识能力范围内。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利用合作学习技能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由此使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有所提升。

通常情况下,地理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组织三至四个学习小组,根据学生地理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安排小组学习时间、讨论时间,让小组围绕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自主设计学习和讨论的方法,然后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从而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想通过一种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发挥教师引领作用的同时,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与小组的其他成员合作解决各种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以集体学习为主,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精讲,给学生奠定理论基础,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此作为小组合作讨论展开的基点,让小组成员通过充分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介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可以随意化,在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以小组评价为主,以推进小组成员积极合作,共同进步。小组评价以鼓励为主,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习质量不高的学生,要通过对小组评价,督促小组成员相互帮助,促进整个小组共同进步。随着小组合作学习气氛高涨,学生更能够体验到学习地理的乐趣,越来越热衷于地理学习,逐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使学生懂得运用合作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采用沟通的方式解决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

地理备课组总结 篇4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邓立辉、王迪两位地理老师组成,在工作过程中能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激发更大的潜力;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使备课组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更大的进步。总结一学期所作所想,我们收获了一下心得和体会。

一、一学期所做的工作

1、支持学校工作,积极完成任务

刚刚过去的一学期,高一地理备课组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和年级组分配、布置的各项任务。全校老师积极支持学校工作,制定教学计划,认真按时进行集体备课。

2、坚持集体备课,不断钻研教学。

本备课组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精心备课,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和教学计划。做到目标、进度、作业、测试的统一。

3、发扬团体合作精神,注重相互交流探讨。

本备课组老师分享在网络上或别处收集到的教学资料,共同提高备课效率。为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坚持听课,并交流意见,提出不足及优点,探求适合地理教学的“1+3”模式。

二、存在问题

1、不同班普遍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或者是整体学习积极性不够的情况。

2、开放性题目学生的解答能力欠缺,学生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3、学生做题量少,缺少知识来源。

三、未来努力方向

更好更严格地抓好备课组建设,特别是从备课组成员的思想入手,要不满足于现状,做到精益求精。同时要认真研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利用多种手段改进地理教学。强化对课程改革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以及有关资料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本学期高一地理备课组都在竭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进展。在未来时间里,我们备课组始终坚持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不断创新,将工作做得更好。

地理教师:邓立辉、王迪

高三地理组工作总结 篇5

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即将过去,到现在为止高三第一学期的第一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指导今后的工作,现在对这一学期来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进行简要总结。这一学期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目标,使复习有的放矢 开学初,我们认真细致地研究高考地理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题。了解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考查方法,从而更好地把握复习的难度、深度和广度,使复习备考有了正确的方法。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最终高考的参加者,高考试卷的解答者。不根据本校学生情况进行的教学肯定是空对空的教学,教学效果不会很理想。经过开学后的接触,我们基本了解这一届学生的总体情况: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纪律观念淡薄,学习态度不正。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像林东一中的学生那样去教,也不能完全的放任自由,需要制订与我们的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计划。开学初,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组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认真制订了系统、详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统筹安排整个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内容。当然计划制订以后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充实,使之更完整,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地作出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检查、基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培养,注意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和纪律观念的培养。每讲完一课或是一个单元,我们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检查学生的《名师一号》上基础知识的完成情况,这样做可以督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二、夯实“三基”,查漏补缺,优化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复习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查漏补缺,夯实“三基”,是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书本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把握。②通过全面、系统复习,进行查漏补缺,综合应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

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思想和方法。③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总结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课时精讲精练,所选题目必须有基础性、启发性、代表性、综合性,做到“少、精、活、度”,一般以中档题为主,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每做一题都使学生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新的提高。

三、传授方法,指点迷津,提高复习效率

指导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复习方法,既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又能增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所以复习时我们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借助地图记忆、通过理解记忆、通过比较进行记忆、通过列表进行记忆、通过缩略进行记忆、通过编织知识框架结构网进行记忆、通过图像进行记忆、通过对某些地理内容赋予特殊的意义进行记忆、通过编歌诀进行记忆、抓住特征进行记忆。

四、分类化归,突出重点,上好试卷讲评课

(1)贵在方法,重在思维。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试卷的讲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强化。

(2)分类化归,集中讲评。讲评试卷,采取分类化归、集中讲评的方法。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目,集中讲评,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的分归意识,使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印象更强烈。形异质同的题目,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形同质异的题目,要引导学生比较异同,防止思维定势产生的迁移。

(3)照顾一般,突出重点。讲评试卷对有些试题只需“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解剖”。对那些涉及重难点及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试卷讲评前,对每道题进行细致地统计分析,对错误原因进行准确地分析,对每道题的讲评思路精心地设计。

(4)评后反思,适度拓宽。每次考试后,及时要求学生整理“错题集”,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反思和探索。

五、注重备课组的功能

备课组团结合作,步调一致,资源共享。团结就是力量,一个集体的合力要大于各成员的简单相加。高三地理备课组成员的团结合作,资源共享,非常重要。我们高三地理备课组,谨尊教务处的领导和指示,加强备课组成员之间的联络和沟通,组织集体备课。我们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调整修改,每周进行集体备

课,探讨地理问题;相互听课,诚恳地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做到教学步调一致,教学设计共享,练习和资料一致。加强交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学质效,实现高考目标最大化。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是整合教学资源、挖掘潜力、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高三地理教学组针对本届高三学情的普遍特点,经常交流教学经验和学情特点,加强第一轮地理复习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和方法,共同印制辅导方案和有关训练资料,做到经验共有,资源共享,整体提升高三历史复习效果。

六、注重研习,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有人说:“作为老师,你要给学生一滴水,你就必须有一桶水。”这也就是说,作为老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因此,我们高三地理组在教学之余,加强阅读与教学相关的新的教学理论,积极听取不同教学方面的经验,借鉴其它老师的成功教学范例,在加强听课的同时,也积极进行自身的探索。教学不仅是一种互动的活动,更是做为一个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因为每个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失误,这就需要不断地更新观念,转变方式,虚心学习。我们在探索中不仅增强了对教学工作的信心和热爱,也使得 在具体教学环上能够得心应手,灵活应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使我们的能力与知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地理组建设 篇6

白音乌拉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苏尼特左旗境内, 总面积可达3000km2。整个盆地由两个次级坳陷一个隆起组成。下白垩统是晚侏罗世大规模火山喷发后, 盆地强烈下陷的地质背景下沉积形成的一套河湖相沉积物, 一般厚度在1000m左右, 自下而上可分为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两个组大体上代表了盆地的二个演化阶段。

层序界面的识别与层序地层划分:

研究区可以识别出的层序界面主要为区域不整合面、古生物组合突变面、湖平面相对下降、河流下蚀作用形成的河道砂体冲刷面及其对应界面。

(1) 区域不整合面:伊敏组与上覆上白垩统之间, 与大磨拐河组之间, 大磨拐河组与下伏兴安岭群之间, 均为区域不整合面, 为典型的层序地层界面。

(2) 典型的河道冲刷面:随着湖平面相对下降, 河流对下伏地层造成强烈的冲刷。这种河道砂体一般厚度较大、分布稳定, 代表了一个新层序的开始, 可对比性强。在伊敏组底部, 大磨拐河组底部均有发育[1]。

(3) 岩性、颜色突变界面:研究区上泥岩段和上含煤段之间, 均存在较大的岩性突变, 为典型的层序地层界面类型之一[2]。

根据以上关键层序类型可以识别出3个关键的层序界面, 上下白垩统之间的界面、下白垩统与上晚侏罗统之间的界面、伊敏组与大磨拐河组之间的界面、依据这3个层序界面可以将下白垩统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和9个体系域。大磨拐河组与下部的层序I和层序II对应, 伊敏组与上部的层序III对应 (表1) , 伊敏组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和3个体系域 (表1) 。三级层序在全区内对比性好, 除伊敏组地层保存不全外, 其余两个层序发育齐全。

1 白音乌拉矿区层序III (伊敏组) 岩相古地理格局

层序Ⅲ为湖盆抬升阶段, 该沉积期的地层厚度总体为东西两端薄, 中部厚, 南部薄, 北部厚的特点, 地层最小厚度100m, 最大厚度400m, 主要沉积中心位于白音乌拉矿区中部。砂岩的厚度范围为0~132m, 矿区东部的砂岩厚度高于矿区西部。沙泥比值在0~0.9之间, 在矿区西部区域, 沙泥比大致呈东北西南向, 在矿区的东部沙泥比大致呈西南东北向, 矿区沙泥比值较大位置位于矿区中部 (图1) 。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二连赋煤带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报告)

通过对地层厚度、砂岩及泥岩厚度和砂泥岩比值这些单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恢复了层序Ⅲ沉积时期的岩相古地理格局。该时期宏观的古地理格局为中部为三角洲沉积、西部为浅湖沉积、东部为深湖沉积, 主要的古地理单元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浅湖、深湖 (图2) 。

层序Ⅲ主要发育三角洲相和湖泊相[3], 由于断裂活动基本停止, 盆地地势平坦, 湖泊收缩, 三角洲平原在矿区中部大面积发育, 平原泥炭沼泽发生聚煤作用, 形成煤层。其中矿区中部, 煤层累计厚度最大, 向两端逐渐变薄。在矿区东北部和西南部[4], 由于水体较深, 植物无法生长, 不发生聚煤作用, 沉积了厚层泥岩。

2 古构造对聚煤作用的控制作用

古构造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地构造背景[5], 它控制了陆源区和沉积区、水-陆分布及湖岸线位置等;二是盆地内次级隆起和坳陷控制富煤区的展布。

(1) 白音乌拉盆地展布的北东向构造带[6], 是在本区比较古老的北东和东西向构造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要形成于燕山运动的中晚期。晚侏罗世末期以后, 盆地中普遍地沉积了以陆相碎屑岩为主的煤系地层, 分布范围大, 其厚度一般为1000m左右[7]。

由于盆地是在北东向构造及火山喷发作用下发生的, 同时受古老构造带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展布呈北东向。盆地的基底岩层, 为上侏罗统火山岩。

控制盆地群展布的北东向和东西向的古老构造格架是比较清楚的, 而隆起和拗陷所显示的轮廓和范围也非常明显, 盆地除部分处于隆起带中外, 绝大多数是处于现今拗陷的范围[8], 因此盆地的基底构造, 在区域上必然受到大的古老构造格架和活动性较强断裂构造带的分隔和控制。

(2) 盆地的展布和形态, 受盆缘断裂和边缘隆起带的控制, 并取决于运动的强弱和基础构造格架, 以本区情况看, 盆地的伸展为长条状, 长宽比为5∶1, 盆地的面积为3000km2。其规模和形态, 与本区的构造和基础构造有关。

控制盆地的盆缘断裂, 呈锯齿状或折线状, 其总体方向为北东向, 断裂大多向盆内倾斜, 浅陡深缓, 倾角一般50°~70°, 表明它的形成, 主要是追踪利用了原来的断裂带, 与拉伸作用有关, 形成于张扭体制。

3 古地理对聚煤作用的控制作用

聚煤盆地煤层的形成, 需要有多方面有利条件的配合, 同时也需要有比较稳定而又能够长期保持的泥炭沼泽环境[9], 一般说, 在其他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 有利于泥炭沼泽发育的古地理条件是最为重要的[10]。

通过本区煤盆地系统编图的综合分析, 对于主要煤层的形成、富集与古地理的关系, 可从以下三点来说明:

(1) 本区的含煤段, 下部多有一层比较稳定的厚层泥岩, 说明煤层是在厚的湖相泥岩段的基础上发育的。因此在总体方面, 可以这样认为:淤浅湖盆基础上平坦的, 有利于大面积沼泽化的古地形, 是本区盆地聚煤良好的古地理条件, 如有稳定的构造条件相配合, 其聚煤的范围就更为广泛。

(2) 煤层聚集与沉积相的关系比较密切, 富煤带总是和一定的相组合带相生, 例如, 以冲洪积物为主的相组合, 富煤带出现在扇带的内侧或扇间的部位, 以沼泽相为主的相组合带, 富煤带的分布, 大致相当于湖心缩小的部位, 即小型三角洲、扇三角洲淤塞了湖盆的部分, 等等。

(3) 煤层的形态、层数和厚度的变化, 决定于聚煤环境和同沉积构造, 在煤层形成与环境的关系上, 有以下四种情况:

Ⅰ.浅湖沼泽化是盆地主要煤层形成的极好环境, 在浅湖沼泽化比较发育的聚煤阶段, 聚煤面积, 可覆盖盆地的大部, 由滨湖向湖心扩大, 当构造活动相对稳定时, 煤层稳定而又持续的向湖心发展[11]。

Ⅱ.扇带沼泽化环境也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在接近扇带的部位, 煤层分岔尖灭, 当扇带向前推进时, 煤层向湖心方向收缩, 当扇带向后退缩时, 煤层向扇体的方向伸展[12]。

Ⅲ.在滨湖沼泽同时又存在深水湖泊的情况下, 煤层向湖心方向分岔尖灭, 而在上述环境之间滨湖洼地, 则是良好的聚煤场所。

Ⅳ.在浅湖沉积同时又存在河流环境的沼泽化地带, 泥炭常被河流冲刷、变薄分岔, 而河流两侧的洪泛盆地, 则是聚煤的有利地段。

摘要:煤盆地的形成和聚煤作用的发生, 是古气候、古植物、古地理和古构造等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 古构造因素起主导作用。通过对岩相古地理及地层厚度综合分析, 研究成煤期古构造、恢复原型盆地, 是研究煤炭资源原生条件、预测有利赋煤区的重要途径。通过区域构造演化史和古构造应力场等研究方法, 恢复煤盆地构造演化历史、研究煤田构造格局, 可为揭示煤系赋存规律提供依据。

地理组建设 篇7

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的8~11题,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的6~8题让高三师生的目光又聚焦到太阳光照图的判读问题上。

两组试题图文并茂,且文字素材和图片都非常简洁,在情境设置上都采用了严密的数学图像的形式。特别是两组试题均体现出信息提供的不完整性,试题中提供的信息很简单,而且隐含了一些信息,使得信息本身并不完整。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却是为了考查学生的能力。两组试题都需要学生将简化了的光照图转绘成完整的熟悉的太阳光照侧视图,并进行空间想象,找出隐含条件,方能解答,属于典型的无图考图题,是一种较高的地理能力的要求,需要重点训练才能培养出来。

另外,两组试题中均有题目需要学生进行分类讨论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如2008年的第8题和2007年的第8题,有点地理题目数学化的趋势。所不同的是2008年高考题以晨昏线和经线的交点切入,而2007年高考题则以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切入,两道题的切入可以说是如出一辙,而且切口都很小。其中2008年考查直射点随时间和纬度分布规律,以直射点位置与各纬度昼长的关系为主。而2007年则主要考查地理时间计算、季节及地理现象判断等内容。两组试题均为典型的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都是全卷地理试题当中最难的题组之一,也分别是两份试卷的亮点之一。

图3

例1:(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8~11题。

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B.45°~55°C.5°~l5°D.60°~70°

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30分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D.4月、5时

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解析:第8题:根据题意,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Q点为晨昏线与a经线的交点,则说明此时Q点位于晨线上,我们可以画出图1和图2。结合图4(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若Q点位于南半球,时间应在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之间,所以B(5月)、D(8月)选项被排除;若Q点位于北半球,时间应在3月21日至9月23日之间,可排除A(10月)。因此选C。

第9题:结合夏至日时,赤道昼长为12小时,20°N昼长为13时13分,40°N昼长为14时51分,60°N昼长约为18时29分。根据题意,Q地方时为2时30分,可得出Q位于晨线上,且所在纬线昼长为24小时-2小时30分×2=19小时,所以Q地肯定位于60°N以北。因此可选出正确答案为D。

图5 夏至日各纬度昼长分布图

第10题:根据题意,Q点可能的情况如图6中Q、Q1、Q2、Q3四种情况。根据C、D选项,6月和4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刻为4时30分和5时,说明其在晨线上,对应的应为图6中的Q点,而C选项中Q点所在纬度日出为4时30分,昼长为15小时,根据夏至日各纬度昼长分布图,其应该位于40°N以北,而题目中Q点位于低纬(0~30°N),所以C被排除。D选项对应的昼长为14小时,而该选项为4月,昼长不可能达到14小时(见表1),所以D被排除。B选项的昼长为10小时,而9月份太阳直射点最多位于南纬1~3度左右,所以全球各地接近昼夜平分,昼长接近12小时,所以B选项被排除。而A选项昼长为11小时,冬至日时,20°N的昼长为10小时47分,所以该地位于北纬20度以南。因此选A。

图6

第11题:根据题意,我们以图6为例,每一天太阳直射点均位于b所在经线时,一年之内a经线每天为同一时刻。太阳直射点在b1(北回归线)和b2(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1时,Q点如图6所示;当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到b(赤道)的过程中,Q点依次经过i、ii和iii;当太阳直射点从b(赤道)往南移到b2过程中,依次出现III、II、I和Q5。太阳直射点再从b2返回到b1的过程中,Q点的位置依次为Q5、I、II、III、iii、ii、i,从而我们可以得出Q点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答案为D。

例2:(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图7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6~8题。

6.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7.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N B.65°N C.75°N D.85°N

8.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灾等级最高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图7

解析:第6题: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可将所给示意图转化为太阳光照图中的侧视图(图8~图10)进行想象,如图7所示:M点是晨线与昏线最北的分界点。根据题意,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如图9所示,则北极附近是极夜,北半球昼短夜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即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M点为昼半球中央经线,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P点位于M点东面45°,地方时相差3小时,故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5时。选B。

第7题:若此时为7月份,如图10所示,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附近出现极昼。M点所在纬线的度数应在66°34′N~90°N,而且离6月22日较近,应接近66°34′N,因此M点的纬度数可能是75°N。选C。

第8题:若Q地的经度为0°,则M点所在经线为45°E。M点可能的时间为0点或12点,若M为12点时,北京时间为17点,不符合此时北京正是日出,所以M点为0点。北京时间为5点,北京在北京时间5点日出,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情况与图10相符,北半球昼长夜短,是北半球的夏季。该题选项设置了四种地理事象,判断如下:A项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易发生森林火灾,且等级最高,与题干相符合;B项长江下游枫叶正红指秋季;C项长城沿线桃红柳绿指春季;D项南极地区科考繁忙的季节应是冬季。选A。

二、备考建议

1.带着侧视图上考场

无论是这两年的高考,还是以前的高考,光照图都主要以变式图的形式出现,而变式图又需要以侧视图作为基础,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各种变式图的来源,并与侧视光照图建立联系,进行空间想象。这样,在考试中,只要我们能绘制出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的侧视图,然后想象出各种太阳光照的立体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把握好光照图判读的“三点”

“三点”即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和太阳直射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所在的经线平分昼半球或夜半球,其地方时为0点或12点,而且晨昏圈和纬线圈的切点变化范围为南北纬66°34′~90°。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角为90°,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且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来回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春秋分直射在赤道上,夏至日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冬至日直射在南回归线上。且太阳直射点纬度跟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互余。

三、原创试题及分析

图11为地球表面的一段圆弧,若该圆弧代表的是经线圈,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时(8月8日晚上8点),M点的太阳高度恰好为0,且M点刚结束极昼现象。表2为奥运会开幕当天北京日出日落有关数据。读图11和表2,回答1~4题。

1.M点的纬度可能为()

A.北纬66°34'B.南纬66°34'

C.北纬80°D.南纬80°

2.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那天北京天安门升旗时,M点的地方时最接近

()

A.6点 B.12点 C.18点 D.0点

3.此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北京香山红叶正艳

B.长江流域油菜花开

C.墨累-达令盆地农民忙着剪羊毛

D.从大西洋进入波罗的海的轮船顺风顺水

4.若圆弧MN为180°,6月22日晨昏线与M点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比N点线速度大

B.此时M点昼长较N点短

C.N点的区时比M点早12小时

D.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分析:该题目选取地球表面的一条特殊经线(昼夜半球中央经线),以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为切入点,考查地理时间计算、季节判断等问题。只要将图转换成如图9所示图形,即可轻松解决。

图12

5.若图12大圆为地球表面的一段经线圈,图示MN上方为白昼,下方为黑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地的地方时为6点B.N地的地方时为6点

C.MN与赤道的纬度差相等D.MN位于赤道上

分析:该题目选取地球表面任意一条经线圈,以晨昏线与纬线圈的交点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可绘制侧视图来解决。

参考答案:1.C 2.B 3.C 4.D 5.C

上一篇:机房管理人员工作职责(试行)下一篇:跌倒护理不良事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