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联想作文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柳树联想作文(精选11篇)

柳树联想作文 篇1

朋友,当你来到美丽的湖畔,会看到绿水漪漪――清得见底,蓝得透亮,静幽幽,清柔柔;白云悠悠掩映在蓝蓝的湖波之中。在这诗一般的画面中,你一定会陶醉,可是你是否注意到湖边袅娜的垂柳在向你微微点头问好呢?垂柳的美比起湖色春光并不逊色呀!

你看柳枝,枝条柔曼,颜色青翠,在微风的吹拂中微微摆动,那羞涩、飘逸的情态仿佛一个窈窕的少女,你会觉得像进入一个满是翠绿的梦――恍恍惚惚,又真真切切,扑朔迷离,使你流连忘返,余味无穷。看到柳枝,便觉得疲劳的.双眸为之一亮,解除了眼睛的疲乏,仿佛为你重新擦亮了心灵之窗。

柳树联想作文 篇2

一.相同联想

即由一事物联想到相同的另一事物。如由鲁迅其人想到高尔基其人, 由鲁迅的《狂人日记》想到屠格涅夫的《狂人日记》。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中, 鲁迅先生由他自己到仙台所受到的待遇, 联想到北京的白菜在浙江所受到的待遇, 福建的芦荟在北京所受到的待遇, 用以说明他对此的感觉和看法。茅盾的《白杨礼赞》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中:“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 严肃, 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 力求上进的白杨树, 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 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通过相同联想, 把所叙写的景、物、事 (借体) 和所要表达的题旨 (主体) 有机地联系起来, 这是深化主题、表达深意的常用手法。否则便会就景绘景, 就物状物, 就事论事, 开掘不下去。

二.相似联想

在这种联想中, 两事物虽然不同类, 但有相似之点:或“形似”, 或“神似”。形似的联想反映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共同性, 可以开拓思路, 扩展材料。如李白诗句,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明月光”与“地上霜”颜色上相似。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小山整把济南围个圈儿, 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老舍先生从“小山”联想到“摇篮”, 把小山写活了, 而且还蕴含着:济南成了摇篮中的娃娃, 多么新鲜、有趣、深刻!

神似的联想借助故事、人物或自然景物, 或隐或露, 或曲或直, 说明一定的道理, 抒发一定的感情。写作中的象征手法, 就是借助于这种神似的相似联想。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用石灰来象征有正义气节的人, 便是借助于神似的联想。高尔基的《海燕》, 茅盾的《白杨礼赞》都是用了这种神似的联想。

三.相关联想

在思维形式上通常表现为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推导。朱自清先生的《春》可谓是散文的典型, 文中状写了和春天有关的山、水、太阳、小草、果树、花儿、和风、细雨、风筝、人 (老老小小) 等, 形神俱备却又形散而神不散。如果没有这些相关联想, 哪来如此丰富的妙笔?科学说明文《听觉的作用》也巧妙地运用了这相关的联想:“看话剧《蔡文姬》, 使我想起了焦尾琴的故事。”“蔡邕……听见邻家烧饭的柴火中发出一种爆烈的声音……知道这声音来自一种极好的桐木。这种桐木是造琴的好材料。”从而引到题旨:“充分说明了听觉的作用。”这样娓娓道来, 极亲切地引出话题, 正是相关联想运用得体的成功之作。

四.相对联想

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对的另一事物。如由光明想到黑暗。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用相反联想, 揭露了封建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现实。朱自清的《背影》中, 一面写“我”的自信、“聪明”, 心里暗笑父亲“迂”;一面写父亲事必躬亲, 无微不至, 从而突出了父爱之深。再如鲁彦的《听潮》先写沉睡的海, 再写咆哮的海, 从而突出了大海的雄壮之美。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 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顽皮儿童的异想天开却把小弗郎士的个性特征和爱国之心, 通过联想自然巧妙地洋溢于纸上。

联想, 不是凭空而来的, 它需要知识作基础, 需要某种媒介———联想的相通点作牵引, 需要中心思想作统率。因此, 我们在分析文章和习作训练时, 要统观全篇, 追溯联想的源本, 掌握其运用的技巧, 达到登高望远的境地。

联想,打开作文构思之门 篇3

一、运用联想,构思全篇。

联想就是由某人或某事而想起相关的人或事,由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概念。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写作中通过“睹物恩人”“由此及彼”等方式构思全文。富兰克林的《哨子》就是这样一篇文章。作者开头写小时候我“付出了比它原價高几倍的钱买了一只哨子,让我懊恼得哭了”,联想到长大后走进社会,观察人们的作为,感到我遇到了很多人,他们都为一个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譬如名望、财产等,最后得出结论:人们所遭受的很大一部分悲苦都是由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作出了错误的估价造成的,都是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显然,此“哨子”已非彼“哨子”了,作者由此及彼由浅人深的联想是展开全文构思的关键。

二、运用联想,深化主题。

由于联想受时空限制,作者可以灵活的组织材料,使文章的主题得以深化升华。《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由物及人,借物抒情,由无私奉献的蜜蜂联想到不辞辛劳的农民,热情讴歌了“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人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文章的主题由赞美蜜蜂扩展到赞美劳动人民为了新生活而忘我劳动的无私奉献精神,深化了文章主题,增强了文章的美学价值。

三、运用联想,开拓意境。

通过联想,作者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把本来相隔久远,相去千里的人或事有机组合在一起,以满足文章构思的需要。朱自清的《春》就是这样一则典范。

作者写春而不拘于春,在描绘“春花图”时,由桃、李、杏争芳吐艳,联想到秋天的累累硕果, “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样的联想,既丰富了写景的层次,又开拓了美的意境。

四、运用联想,寄托情思。

写作中,作者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也可以借助联想。《驿路梨花》通过小茅屋的故事,热情的歌颂了以梨花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为人民为社会做好事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希望雷锋精神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像梨花那样绽放的愿望。这就是作者运用联想把小茅屋旁的梨花、哈尼姑娘与陆游的“驿路梨花处处开”有机联系在一起达到的效果。

柳树作文400字 篇4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树作文400字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柳树作文400字 篇1

也许,你不曾留意,在我们身边有一种树木,它就是柳树,这种谦逊平和的植物站在公园里,小河旁,轻轻的讲述着它的成长经历。

我居住在府河旁,就有许多的柳树。不知道谁在我家对面种了一棵,种了以后,就没人管了,我想它多可怜呀!初春时节,枝上吐出的新叶或是鹅黄或是嫩绿,清清淡淡,玲玲珑珑,很是惹人喜爱;夏天到了,突然间,变成了一个长发姑娘,笔直的树干,长长的头发像是个高大的女巨人;七八月份,夏天最炎热的时候,街上的人们有的在喝着凉水,有的在吃冰激淋,个个都像才从浴室里出来一样人,我也不例外,但我没有喝凉水也没有吃冰激淋,而是跑到我家对面的柳树旁。绿色可以使人消除一切烦恼,可以使人变得很轻松,可以使人感觉很凉快,在柳树下盛凉;秋天柳树开始落叶了,柳叶绿中泛黄的时候就下落叶了,落得满地都是,像一块块金子;冬天柳树上只有几片稀稀拉拉的叶子,柳树的枝条,就有点绿中泛灰,在我眼里,它不是树叶,而是大自然送来的艺术品。

柳树是温柔的,是寂寞的,我明年也要种柳树。

柳树作文400字 篇2

走进学校,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校园里的两棵大柳树,它们像哨兵一样看守着我们的校园。那两棵大柳树后面就是操场,操场的东面——一排柳树好像一排士兵一样保护着我们的安全!

春天,柳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柳条上的嫩叶很可爱,绿油油的小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一摇一晃地好像荡秋千。春雨过后叶子上有了点点露珠,晶莹剔透,美极了!

夏天,柳树的枝条逐渐延伸到地面的操场上,就像小朋友的手。下课了,小朋友们有的在树下玩耍,有的在树下乘凉,还有的在树下看书。我看到柳树不禁想起了贺知章的一首诗:“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秋天,一片片黄叶像一只只飞舞的蜻蜓落到了地面。虽然它没有果子的香甜,也没有桂花的香味,可是它却为秋天增添了美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喜欢极了落叶!

冬天,大雪过后,雪花把柳树装扮得更加美丽动人。一条条温柔的柳条变成了一条条银色的丝带,小朋友们来到它的身边,就像进入了一个银色的仙境。

柳树为我们的校园增添了美丽和快乐!我爱你——柳树!

柳树作文400字 篇3

校园里有好多的柳树,我们家楼前的绿化带里也有许多的柳树。

春天,柳树长出嫩芽,绿的`那么鲜艳,看着那么舒服,嫩芽是细小的椭圆形的,还长出了模模糊糊的叶脉,一阵风吹过,树枝轻轻舞动嫩芽紧紧靠在上面,永不掉落。

夏天来临了,柳树正在茂盛时期,好像把它全部的生命都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柳叶挨在一起不留一点空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好像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夏季的柳树啊!

慢慢地,秋姑娘来了。冰凉的秋风不停地刮着,人们换上厚衣服,秋风把小草吹弯了腰,花朵没有了,就连柳树也是,渐渐的树叶变成了黄色的,再也没有以前那般生机勃勃了。

到了冬天树叶就变老了落到了树下,部分树叶被刮到了路上变得发干发硬,有的还被风吹的卷了起来,它们还成了小孩子脚下嘎吱嘎吱踩得响的玩具。

柳树还有许多好处,它可以制造氧气,树干可以做成菜板、树枝还可以编花篮等等。柳树真是美丽,我心中禁不住赞美道。

柳树作文400字 篇4

在我住的小区里,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小河旁栽着几棵高大的柳树。

柳树很高,大约有2-3米,也很粗,要好几个人才能合抱起来。它的枝条往下垂着,好像古代人用的马鞭,还像少女的头发......听妈妈说,每到春天,柳絮就会漫天飞舞,仿佛下雪一样......我听得都入迷了。

突然,我想起了一句俗语“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的枝条为什么插进泥土里就能成活?柳树的枝条是依靠什么成活的?......一个个大问号从我脑海中闪过,我百思不得其解,便准备去妈妈。

“妈妈,为什么柳条插进泥里就能成活?”我急冲冲地问道。妈妈一问三不知,我又去请教爸爸,爸爸也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看来只能使用电脑了。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百度,输入“柳树为什么插进泥土里就能成活”,可是却搜不到,我定睛一看,原来我在搜索词条啊!那里有这么长的词条的!我挠了挠头,重新搜索,果然有了答案。

原来,柳树有很强的生存能力,是因为在柳枝形成层和髓芒之间有许多分裂能力极强的细胞。这些细胞能够迅速的分裂,繁殖形成根的原始体。如果温度,湿度,遮光条件都适宜的话,根的原始体就会渐渐长成新根。

看了问题的答案,我情不自禁地感叹:“柳树的生命力真是太强大了!”

柳树作文400字 篇5

我家的小区里有几棵美丽的柳树,我每天都会去和它谈谈心事。

春天的时候,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看上去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姐一样。有时,柳树还会在小河边照着镜子,看着自己那随风飘摆的头发,还有时候,柳树把自己的头发轻轻地放入小河里,仿佛再梳洗着自己美丽的头发呢!

夏天的时候,它那长长的柳枝在为我们挡住强烈的光。我有时候在柳树下看看书,还和它谈谈心里的小秘密,我和它好像一对好朋友。

秋天的时候,它的叶子慢慢枯黄了,它不像菊花那样,在秋天的时候竞相开放。可是在我心目中它仍然是很美的,满天飘舞的叶子仿佛下雨一样,那黄色的叶子好像一只只黄蝴蝶,在半空中飞舞,美丽极了!

冬天的时候,柳树变得光秃秃的,可它还是那么美,特别是大雪飘落在枝头,它就像一位白雪公主,在雪天中放声歌唱,同时又像披上了一件雪白的大衣。

柳树春天是一位美丽的小姐,夏天是我的朋友,秋天是一只黄蝴蝶,冬天是白雪公主。我爱美丽的柳树!

柳树作文400字 篇6

1月19日是我参加高密冬令营的第二天,老师带我们到宾馆的后院去亲近大自然;我们看到了冬日里的“一把火”—枫树,当其他树在冬眠时,他却生机勃勃。

但是我却对柳树情有独钟,因为在春天时,河畔边垂柳依依,柳条在风中轻轻摇摆,婀娜多姿;长长的柳枝垂到水中,荡漾出一圈圈的涟漪,如在画中,又在诗中;冬天,远处看,他像一个蹒跚的老者,满头须发在风中摇摆;近前看,虽然没有了春日的绿衣,枝条柔中带韧,给人一种苍劲有力的美感。

后院有几棵大柳树,其中有一棵有三层楼高,有一个成人合抱粗,枝条茂密。唐老师问:谁能爬上这棵树?冷韩说:试试吧;她开始爬树;前两次,枝条挂住了她的头发,柳枝太密了;后来,她抓住粗一些的枝干,手脚并用的爬了上去。随后,唐老师先抓住一根较粗的枝干,然后把脚登住树干,一个跨步爬了上去,骄傲的站在了上面;随后,他抓住一根手腕粗的树枝,两脚悬空,在空中摇摆,树枝弯成了一个弓形,他跳了下来;潘老师说:也就只有柳树能有这样的韧性,如果是柿子树,早就折断了。

柳树的韧劲,遇到困难不退缩,学会忍耐与坚持,以柔克刚;俗语有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正因为柳树生命力旺盛,适应环境能力强;我们作为温室中成长的一代,更要具有柳树一样柔韧不屈的品格,在各种艰苦环境下磨砺自己,成就自己。

柳树作文400字 篇7

我家门前有一棵柳树。似乎打我生下来时,它便屹立在那儿了。奶奶常说,那棵柳树像人。我却说不上,他究竟是一个成年人,还是一个孩子。

春日时,它是个孩子,活泼的紧。瞧吧,春风儿悄悄溜过,它似乎有所察觉,便配合的笑了起来。我觉得,它一定是个女孩子。春日的暖阳使它脱去了棉衣。它像是婀娜的女子,在临近的小河旁,梳理着它的长发。它的树身像女子美丽的腰肢,在风中跳起了舞。待到风儿回来要同它戏耍时,它又调皮地停下了舞动的身体,安静地站在那儿,脸上扬着调皮的笑容。于是春风,便气呼呼的走了,那时,它必定会“咯咯”地笑起来吧。

但在冬天,它却是一个有着坚定意志的成年人了。冬日似乎太过冷酷无情,冷冽的北风呼啸着挥洒洁白而又寒冷的雪花。这时,周围的生灵都闭上了眼睛,躲回温暖的土中,等待来年的春暖花开。我家门前的这株柳,倒算得上是朵奇葩了。在如今这个时节,柳的存在,似乎太过不合常理。这时,它的树身不再像春日那般柔软,反倒有些粗糙,仿佛是为了迎合冬日而穿上了保护衣。它的长发变的有些枯黄,整个“人”像要倒下去似的。北风似乎看中了这一点,在它身边使劲的吹着。像是一定要将这个纤弱的生灵打倒。我叹息,一株柳总归不会在冬日生存下来。可是。像是听到了我的叹息,它又挺直了腰杆,任北风呼啸,它却依旧巍然不动。北风不刮了。春天要来了。

奶奶常说,这株柳像人。不知道,是个孩子,还是个成熟青年。

柳树作文400字 篇8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岸边种了许许多多绿油油的柳树,可美了!春天到了,一阵春风吹过,柳树爆青了,长出了新的枝条,枝条柔软,而且很长很细,像一条条长长的鞭子上长出了嫩绿的叶子。长在枝条上的叶子绿茵茵的,一阵阵微风

吹来,柳树的枝条随风飘动,远远看去,就象婀娜多姿的美少女笑弯了腰。

春姑娘要休息了,夏姑娘来了。为了迎接夏姑娘,柳树的叶子变成了墨绿色,叶子也变长了,长长的、瘦瘦的,像一片片墨绿色的飞镖似的。柳条上还重叠长长着许多小柳条,小柳条长在大柳条上,大柳条就像一位温情、慈祥的母亲保护着它的儿女――小柳条。嫩绿的枝条上还长出了许多绿色的叶子,那么多棕褐色的枝条,那么多绿油油的叶子垂直落着,把柳树封的严严实实,密的连风都穿不过去,仿佛连蚂蚁也爬不过去,好象是一把大伞似的,遮盖着下面的土地,把一切都献给了大自然。

校园的柳树作文 篇5

里那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柳树。

第当我走进校园,映入眼帘是婀娜多姿的柳树,微风吹过,树叶“沙沙”地响,好像在唱着歌欢迎我们。

春天,万物复苏,是大地回春的季节,柳树生机勃勃,树上的鸟儿呼朋引伴,载歌载舞,给校园增添了无限生机。

夏天,是柳树长的最茂盛的季节,树叶青翠欲滴,我上体育课的时候在下乘凉。感到无限惬意。

秋天,树叶变成了金黄色,都纷纷地落下来,就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刚扫过了一遍又落下一层。就像在和值日生捉迷藏,让值日生无可奈何。

冬天,寒风凛冽,光秃秃的柳树仍然挺拔站在那里,好像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知难而进,不要知难而退,面对困难要坚强。

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想象与联想 篇6

然而, 在当下的中职语文教学中, 作文教学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破解这一难题, 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打开自己心灵的眼睛, 而打开它们, 则要乘着想象和联想的双翼, “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2, 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方能拓宽写作思路, 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想象、联想对于写作的意义

法国著名学者帕斯卡曾说:“人类所有的才能之中与神最相近的就是想象力。”茹贝尔则更加直接地强调了想象的重要性:“想象是灵魂的眼睛。”诗人但丁通过创作《神曲》表达对“崇高想象的企仰”, 创作了中国文论史上第一部“创作心理”专论的《文赋》的陆机提出“立象以尽意”3, 这充分说明了想象力是智慧的象征。对于想象作文的研究, 我国语文教育家朱勋灿在其论文《第三部分:想象作文》界定了想象作文的定义, 将想象性作文分为幻想型想象作文和拟人型想象作文……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想象和联想对作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作文教学中应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然而, 在当下的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 却存在着忽视想象和联想作文的现象, 或因一些老师认为运用想象、联想写作容易陷入思想天马行空, 担心导致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同时, 从基础而言, 中职学校的学生语文功底不够扎实, 加之侧重学习专业课花去很多时间, 而对作文阅读、素材把握等作文积累重视不够等原因, 使其作文出现“模板作文”, 文章缺乏新意, 文字和思想出现落差、词不达意等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大力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注重因材施教, 不断鼓励学生善于运用积极的想象和联想, 并在作文实践中练习和强化, 慢慢培养其想象和联想能力,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在此, 本人根据一线作文教学实践经验, 并在学习借鉴朱伯石主编的《写作和作文评改》等书的基础上, 分别举例分析想象和联想的主要方式, 从而指导学生合理运用。

二、想象作文的主要方式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根据想象的途径, 想象作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方式:重现想象, 推测想象, 融合想象, 抒情想象等, 它们从不同层面丰富着我们的想象思维, 也使想象作文更加精彩。

第一种, 重现想象, 它是比较常用的想象能力, 比如, 我们看到“花园”两个字, 便会想象出种植美丽的花草树木用以供人们游玩休息的场所;而看到“道路”两个字, 便会想象出笔直或弯曲的公路或安静、通幽的小径。

第二种, 融合想象, 简单地说, 它是一种塑造“典型人物”的能力, 比如阿Q是以自我麻痹面对自己和他人, “阿Q就再一次地被确认为‘国民性弱点’的典型”4, 《后悔录》中的曾广贤是不断后悔的典型人物, 《篡改的命》中的汪长尺是不断“改命”的典型, 而《双份老赵》中的“老赵”则事事考虑备份, 时时预留双份, 他是一个人, 更是很多人……这些人物集中了生活中很多人的特点, 而成为了一个个新的典型的人物形象, 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

第三种, 推测想象, 例如, 20多年前, 有个小说比赛, 题目是:地球上只剩下一个人。最后获奖的小说是:“地球上只剩下一个人了, 忽然传来了敲门声。”推测想象, 需要鼓励学生运用智慧的大脑, 挖掘潜在的想象能力, 从而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

第四种, 抒情想象, 例如, 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另有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香灯半卷流苏帐”5。由此可见, 抒情想象将不可捉摸的隐秘的情感化为物形, 将情感更加直观地传递给读者, 抒情想象主要在于表达一种心绪与内心活动。

三、联想作文的主要方式

首先, 和想象一样, 联想也是一种心理现象, 但与想象不同的是,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 或由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但无论是想象和联想, 一般都不能脱离具体的物, 不能凭空胡思乱想。根据联想的事物与原物的关系, 可以将联想分为相似联想、关系联想、对比联想和接近联想等。

第一种, 相似联想, 这种联想主要是联想的事物与原物状态相似, 例如, 风筝与飞机、蝴蝶等, 拱桥和彩虹等。

第二种, 关系联想, 联想的前后事物有一些相关点, 比如由渔网联想到捕鱼的渔民, 有盛开的美丽的莲花联想到莲蓬, 由三月的桃花联想到盛夏的桃子等。

第三种, 对比联想, 由某一事物的回忆引出具备相反特点的其他事物的联想, 例如由光明想到黑暗, 由夏天想到冬天等。这种联想既反映出两种事物的共性, 又反映了二者相对立的方面。例如, 在曹植的《七步诗》中:“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都灵活运用了对比联想。

第四种, 接近联想, 它是指在在时间或空间上比较接近的事物, 在思维中容易形成一定联系, 容易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 例如提到天安门就容易想到人民英雄纪念碑, 因为二者在空间上接近;在时间上比较接近的例子有:“桃花流水鳜鱼肥”, 再如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 由月色下的荷塘写到弯弯的杨柳、树缝里的灯光等。

由此可见, 想象和联想的种类比较多样, 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勤加思考, 善于总结, 在指导教学中综合运用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启发式”教学模式, 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并尝试让学生在经典文学作品中寻找例子, 进行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教师敢于把学习的主动权逐渐地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小组合作中提高认识, 参与作文实践, 加深对以上几种方式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总之, 如果想提高写作能力, 使写出的作文真正出彩, 就一定要重视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 那么在作文实践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四、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的途径——“四多”

(一) 多阅读, 建构知识库

作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阅读, 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然而, 从建构知识库的角度来看, 积极有效的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解释有效阅读说:“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思考, 在思考的时候能够阅读。”教师应不断提醒和鼓励学生通过有效阅读, 按照一定结构将知识优化组合, 逐渐在大脑中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宝库, 从而在写作实践中有足够的知识可以提取, 在知识宝库中筛选最合适的相关知识供自己参考, 才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状况。

(二) 多关心身边事, 做个有心人, 建构素材库

文学是关乎心灵的事业, 它要求写作者对世间人事持以悲悯之心进行思考和观照, 教师指导学生合理运用想象和联想能力写作, 当然也离不开指导其对国家时事、大政方针的了解和把握。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 关心身边大事小事, 日渐建立起丰富的素材库。这样, 当一个作文题目出现在面前, 这些素材库里的已有经验, 便会不自觉地与作文题目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佳作便轻易一跃纸上。

(三) 多思考, 浮想联翩有利于想象

鲁迅说得好:“倘只看书, 便变成书橱。”另外, “自我是一个凝聚点。不应该把自我溶解在大师们的作品中, 而应该把大师们的作品吸收到自我中来。对于自我来说, 一切都只是养料。”6由此可见, 有效的阅读价值母庸置疑, 它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 从而建构起有效的知识库, 指导我们更好地了解时事, 理解世界,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把自我一并溶解在大师的作品和思想中, 因为, 对于我们, 知识只是打开世界之门的一把把钥匙, 而唯有在阅读中不迷失自我, 坚持多思考, 才能以独特的思想立于世界, 以独特的价值证实着自我的存在。

(四) 多练笔, 培养想象与联想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教师应通过幻灯、图片等, 引导学生观察, 激发兴趣;通过谈话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与联想;同时, 加大对学生练笔的督促力度, 联系生活实际, 布置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展开写作的双翼——想象和联想, 进行高效地写作。例如, 可以出示一篇未完的微型小说, 请学生续写故事。或出示图片:一张凳子, 上面斜放着一封红色封皮的书信, 请学生自选角度, 发挥合理的想象或运用联想, 进行写作。在此, 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作文评讲的时效性, 及时批改, 及时点评, 多鼓励学生, 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从而为下一次能顺利展开积极的想象和联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在中职学校的作文教学中,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就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而培养这两种能力, 需要指导学生在多阅读、多留心身边事、多思考和多练笔等四个方面, 平时多多下功夫, 只有这样, 才能逐渐培养他们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从而从根本上扭转“模板作文”的不良状况。

小结

在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中, 我们欣赏到大胆的而奇特的夸张;也曾为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比喻的奇巧而难掩惊喜;在诵读郭沫若的“你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邂逅了诗人创设的奇景……与其说这些作品不朽, 不如说它们因惊人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使我们过目不忘。因此, 为了使学生的作文精彩纷呈, 作为教师, 需要在作文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 在作文实践中要求和鼓励学生努力做到以上“四多”, 在写作的道路上, 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的双翼奋力飞翔!

参考文献

[1]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中华书局, 2009.

[3]李建中.中国古代文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白杏珏.为生命松绑[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2.

[5]朱伯石.写作和作文评改[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联想想象的生发与作文教学 篇7

一、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生发联想,展开想象,领悟生活。一个人的想象力来源于客观现实,来源于生活实践。丰富。深厚的生活积累是想象力的物质基础。因此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条必由之路,更是引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作文的重要手段。

二、巧用道具启发学生从点,特性,时空关系上生发联想与想象,产生感悟。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建立在事物之间的相近、相关、相应、相反或者某一相通的沟通点上。

想象是人对自己头脑中的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这两种思维形式的基础都是已有的事物或记忆。正如朱关潜先生对阿尔卑斯山路口竖着的碑的感叹:“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这是一件多么惋惜的事啊。”类似朱先生所惋惜的情形,常常发生在中学生身上,他们常感叹生活平淡无奇,作文是无米之炊,难以下笔,对身边的事物不会主动,用心地去观察,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一件小事、一张画、一个普通的人进行细致的、独到的、深入的观察,并从而发散思维,由此展开联想、想象,发现该事物的特征,发现其内在的气质精神,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大难题。面对这难题教师如能运用简单的道具,启而发之,并举一反三,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抛砖引玉,极快地提高学生的创作欲与把握文章中心的能力。

三、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对文中的比喻修辞,象征手法进行仔细地分析,深入地思考,引发其感悟生活,提高能力。课文中不乏优美的比喻句,如朱自清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色的清淡、明净、柔和而又朦胧的情致与流水泻地,牛乳洗过的花朵,轻纱笼着的梦,一一链接,每一处既形象又生动,既感性又灵性。妙趣横生,两者联想之物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那种似于不似之间的迷蒙的,浸人心脾的静谧之情,本是只可意味,难以言传的,因巧妙地链接了联想的彼端之物,才让人如此深切地体会到“月华如水”、“轻烟笼着”、“薄雾隔着”的深意。

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易经》讲“修辞立其诚”,我们写文章一定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情感和审美情趣的。中学生写作文一般是记事、写人,怎样写出一件事的意义,一个人的品格,要实现这种物质到精神高度的跨越,实则是需要架设一座桥梁,而架设这座桥梁的构件,一定是作者的联想与想象。教师若能引导学生透析每一个妙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巧妙链接,学生定能插上想象的翅膀,生发好的联想,创造出属于当代青少年的富有新时代气息的新的喻体,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写出新的好的文章。

柳树作文 篇8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句。春天来了清澈的小溪边那一棵高大的柳树被春风摇醒了,张开了柔嫩的柳条,扭动着纤细的腰枝,好美!

春天的柳树是最美的,谁见了都要夸她几句。瞧,远远看去,那微风吹拂着柳树,柳树多么像一个轻盈的仙子,随着微风跳着优美的舞蹈;走近一看,柳条儿已经冒出了星星点点的黄绿色小芽儿,他们接受了春风的洗礼,换上了翠绿的新衣,显得那么精神;柳条们弯下腰,轻吻着大地,似乎在报答大地母亲的养育之恩。

我爱柳树,并不是因为她那美妙的`外表,更重要的是她会以行动来报答、感恩。

柳树作文 篇9

你也许会问:“一株柳树有什么稀奇的?”

是的,我并不稀奇,但我的家是寸草不生、广袤无垠而又荒凉的青海高原。

不要为我大惊小怪。下面我向你讲述我的故事。

题记

我出生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我妈妈是一株十分美丽的垂柳。她有一头飘逸的秀发,千娇百媚的身姿。我那时和其他兄弟姐妹们一样,长着雪白的绒毛,十分可爱。兄弟姐妹们都想继续在小山村发芽成长,而我不甘心,难道我就注定生活在这儿,淹没在千千万万株和我一样的柳树中吗?于是,风伯伯把我带出了小山村,飞过高大的山川,越过清澈的河流,来到了风水宝地不,是不毛之地青海高原!

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但我不能放弃,因为这是我选择的地方!我要努力地生活下去,既然我来了,我就一定要长得很好,我那颗坚定的心永远不会动摇!

我刚在这儿落下,一旁好心的石头妈妈劝我:“孩子,你快回去吧,如果你在这儿成长,只能是死路一条。”“不!”我说:“我既然来到这儿了,我绝不会放弃!” “唉!你是不会活下来的!” “我一定会!” 于是,我在硬梆梆的土地上安静地等待发芽。可在第二天,我就口渴难忍,到了第五天,我几乎要晕过去了。“永不放弃!”我想。可是,

我看什么东西都已经模糊,身体里那仅存的一点水分也快没有了。“坚持下去!”有个声音在对我说。于是,我*着顽强的毅力终于冒出了嫩芽。冒出嫩芽没几天,我就遇上了大雪,彻骨的寒冷,飞扬的雪花,让我战栗,我仍对自己说:“坚持下去!”就这样,我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干旱,我终于生长起来,壮大起来,成为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

柳树联想作文 篇10

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立意肤浅的问题,主要是思维角度单一,思维广度与深度不够,有的甚至是形成了思维定势,这样势必影响到学生对相关作文素材的多角度辩证思考,同时也影响到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所以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会学生从角度地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初步掌握了思维类型的基础上教给学生相关的思维类型,并进行相关的思维训练,从作文的立意角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在作文立意上能够更加深入。设计《感受·思考·想象——作文联想训练》一课,试图从一个侧面突破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瓶颈,让学生发散思维,打开想象与联想的窗口,给学生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进而使学生的文章立意高远深刻。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联想,联想思维的几种形式。通过示例分析和引导合作训练,使学生掌握作文素材多维构思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2.侧重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认识和运用作文素材的能力,突破“无话可说”的思维瓶颈,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来发散思维、构思文章。

3.培养学生能够从多角度辩证思维,对事物认识更加全面性与深入性、辩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在创造性思维中,发散性思维构成了广度内容,聚合性思维构成了深度内容,提高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互动、点拨、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以一个谜语导入——“有心看木未成林”(打一字)——“想”。激发兴趣,引入课题。人有大脑,就要善于想,生活要想,读书要想,作文同样要想。

现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含有“想”的成语词语有哪些?(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围绕着“浮想联翩”来做文章。浮想联翩就是联想。什么是联想呢?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联系到另一个事物,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现在的话题作文更是考察大家的联想与想象能力。那么谁想的全面,谁想的深入,谁想的与众不同,谁的文章就立意不俗,这样也是我们创造力的体现。

二、自主、合作、探究

出示一块红砖,用纸包好,让学生猜是什么。

(一)以“砖”为话题,发挥你的想象,可以从哪些角度来立意

老师先启发学生说,我是一块红砖,你看我方方正正,有棱有角。聪明的朋友们,你能联想到什么?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思考、讨论。先找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再展示(投影片):

角度之一:外形方方正正,有棱有角。

立意一:为人要质朴、正直,有个性。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顺着“砖形状”思路,可否有其他的思路?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投影):

角度之二:砖的颜色角度。

立意二:做人要表里如一:外面红,里面也是红的;从砌上墙一直到坍塌,颜色始终没有变,做人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情况下都要永不变质,永不变形。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角度之三:从砖的烧制过程来考虑:经过冲压、定型、火烧,最终成为一块坚硬的砖。

立意三:人的成长也是需要不断地磨炼、考验,才能成才。

角度之四:砖的作用角度来考虑。可以砌墙、可以铺路、可以打地基、可以做修水渠的材料,可以……整块砖固然作用大,但是断砖、碎砖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立意四:人也应该这样,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在何处,都要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立意五:一个人的力量是小的,但是千千万万的人组合在一起就能发挥出重大的作用。

立意六:健全固然美好,但是有了缺陷也不要自卑,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立意七:为了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利益,又要有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师总括:以上都是从砖的外形、颜色、用途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我们找到了砖与我们联想的事物有相似点,这样的联想我们称为“相似联想”。

板书:相似联想

教师再次启发:

角度之五:再从另外的角度来考虑,随着时代的变迁,砖也在不停的变化:最初是实心砖,慢慢出现了空心砖,各种不同形状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不同颜色的,各种不同材料的,各种不同用途的……不一而足,美不胜收。

学生思索交流回答后,教师展示:

立意八:砖的色彩、形状变化,反映出了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生活的丰富多彩,千变万化。

立意九:联想到我们的烧砖工人,我们的建筑工人,他们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是那样的平凡,却是那样的伟大。

立意十:普通的砖与长城的砖、故宫的砖、芦沟桥的砖,它们的经历不同,阅历与价值也是不同的。丰富的阅历,深厚的底蕴,生命更加有分量,更有意义。

教师总括:以上是与砖有联系的,我们称之为“相关联想”。

板书:相关联想

教师再次启发:

所有的事物都存在着两方面,没有绝对的,是否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或是相对的角度来思考一下呢?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教师展示:

立意十一:做人要像砖,正直有原则,但是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要不拘泥,要将原则的坚定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统一起来,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原则。

教师总括:以上是从相反的角度或是叫相对的角度来思考的,我们称之为相反或相对联想。endprint

板书:相反(相对)联想

(二)教师总括:板书展示

板书:

在总括的基础上,实战演练。

(三)实战训练:老子云:“上善若水……”

投影片展示:“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大致含义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问题:你认为“上善若水”中水的“善”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次启发点拨深化:

投影展示: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对于“智者乐水”,刘向《说苑·杂言》曾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耶?孔子对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插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绰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主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志。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而也,是知之所以乐也。”

在启发的前提下,再论“水之善”表现:(学生们先思考、讨论,回答)

1.滋养万物从不求回报——给予奉献,但不求索取,无私;大爱无边。

2.始终居于下游,成其大——谦逊。

3.水是最平的——公正的,总是处于公平,不偏不倚。

4.水有着极大的包容性,有着博大的胸襟,海纳百川之精神。

5.尽管自己受污,但一定要洗尽污浊。

6.她润物无声,无言的教诲,大爱的表现。

7.天性柔和,温良谦让,广施恩泽却不奢望报答。

教师结合学生的立意归纳总结,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水”的联想作文立意例说:(投影片展示)

(1)从一滴滴的水汇成大海,积少成多,联系到重视积累的问题。

(2)一滴水与大海,从一滴水置于阳光之下,一下子便干涸,但如果汇入大海就永远存在的角度,联系到个人与集体的问题。

(3)从一滴水也能反映太阳的光辉,联系到于细微之处也能见精神的问题。

(4)从水与鱼儿的关系,即鱼儿离不开水,联系到军民鱼水情、干群鱼水情的问题。

(5)从水与船的关系,即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联系到得民心与失民心的问题。

(6)从水虽是液体,却能冲决堤围,冲垮桥梁,毁坏公路,其柔弱身躯却有如此力量,联系到柔能克刚的问题。

(7)从水装在什么样的盛器之中,它就成为什么样的形状,联系到要善于适应环境,随遇而安的问题。

(8)从水的遇冷结成冰,变为冰山冰川;遇热变为水蒸汽,变为云霞,甚至变为海市蜃楼联系到善于应变的问题。

(9)从喝水想起挖井人,联系不能忘本的问题。

(10)从清水与污水,即水资源受污染的角度,联系到环保、净化的问题。

(11)从缺水到送水,如台湾金门缺水,大陆送去及时水的故事,联系到两岸人民情长的问题。

(12)从缺水到人工降水,联系到科学与生活、生产的问题。

(13)从其它有关水的故事,如治水抗涝等联想到人的思想品格、精神风貌的问题。

(四)思维延展

投影展示:“四心”,让学生们充分讨论其含义。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常怀“四心”,尊崇万物,是人文精神的基石。

教师点拨:我们应有一颗感恩的心,同情之心,敬畏之心,谦让之心,美丑之心,是非之心。这样我们看待世间的一切就会有着不同的感受,进而延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加深对事物认识,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五)思维拓展训练

《假如生命是花》用学案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做完后当堂交流展示。

放开思维,尽情想象,多角度思维将下面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文字。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停泊,也不要随波逐流!我将高高地升帆,向着未有人到达过的海域……;假如生命是花。花开时是美好的, 也是美好的,我要把 ;假如生命是小草。决不 !要联合起所有的同类,毫不吝惜 ;假如生命是云。决不在天空里炫耀自己的姿色,也不只作放浪的飘游。要化成雨,无声地洒向大地;假如生命是树。要 。哪怕脚下是 ,汲取生活的源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 ,那就更为光荣;假如生命只是一根枯枝。那就不必 ,变成一支火炬吧, 。

三、小结本课内容

四、作业设计

风有微风、和风、大风、狂风、台风;季节不同的风,方向不同的风,地域不同的风;学风、校风、民风、党风……以“风”为话题,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五、教学反思

从活动的过程来看,学生很喜欢上这类课,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比老师一味地讲解如何写作文更有意思。”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但在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同学还是存在着思维片面的问题,尤其是定势思维问题比较严重,立意不够深刻等,这制约学生作文的提高,今后要着力在训练学生思维上多下功夫。

从活动的效果上看,这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开阔了学生思维的视野,在拓展思维的深度与拓宽思维的广度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学生作文立意由肤浅向高远,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上看有了一些进展,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训练。可以采取“智力体操”的形式,在每堂课前的几分钟进行相关的思维训练,久而久之能够有大的长进。

从活动的方法上看,这次活动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适时地引导点拨,融讨论、点拨、合作、探究等多种教法于一炉,重心落在学生身上。

柳树联想作文 篇11

一、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想象力和联想能力的物质基础

自然, 见多识广、阅历广泛、经验丰富就能为展开想象和联想提供条件, 但我们面对有着不同家庭教育和不同出身的中小学生, 面对各个家庭参差不齐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因素, 都要做到见多识广、阅历广泛、经验丰富更是难上加难。所以, 在我们平时的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应推广“大语文”教学, 不应拘泥于教材之上, 而是要融社会的方方面面于其中。例如, 教师提倡学生通过电视适时收看《新闻联播》《百家讲坛》等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信息知识类节目, 从而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和变化、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和一些文化知识等;在闲暇时候看看报纸, 看适合学生阅读的杂志, 如《读者》《青年文摘》《文史知识》《心灵鸡汤》等来丰富学生的阅读面,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做到这些, 久而久之, 学生就可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这些知识也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节假日,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长的伴同下出游, 同时写下游记和感想;教育学生注意观察和体验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特点以及给自己带来的感触等等。这样时间长了,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会慢慢地积累。当然, 并不是说有了这些就有了丰富的想象力, 它还与体验和感受生活的深度有关。清代郑板桥一生喜欢竹子, 他写下了充满大胆、奇特想象的《墨竹图》诗。其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这句诗将竹子发出的声音想象为老百姓的痛苦呼喊的声音;另有一句:“唯有竹枝浑不怕, 挺然相斗一千场。”这句又把斗秋风的竹枝比作勇敢的武士。诚然, 没有对竹子的细心观察和对其独特深刻的内心体验是想象不出这样的句子的。

二、知识结构的建立是想象力的源泉

鲁迅在《读书杂谈》中说:“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 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 也要泛览。”可见博览群书是架构知识结构所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拓宽阅读面, 不要只在课本上下工夫, 要看方方面面的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书, 只要拥有了丰富的知识, 建立了合理的知识结构, 才可能有开阔深邃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中外历史上的大作家、大诗人不胜枚举, 我们在读其作品时不难感受到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雄厚的知识结构。退一步说, 这也与他们具有渊博的学识是分不开的。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阅读文学作品的任务, 教育其在有限时间内读完某些书籍, 至少读完每册语文课本后面规定要读的名著和中国的四大名著, 并写下读后感, 努力培养学生形成读书的习惯。学生也可以试着仿写一些作品, 然后看看其效果, 在自己的体验中寻找差距, 弥补不足。这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难做到, 而且这些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提高写作水平大有帮助。

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勤于创新思考的能力

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可以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与探索, 要认真观察事物的特点, 然后勤于思索、善于思考。如果唐代诗人贺知章不善于观察, 很可能看不出初春柳叶的纤细和柔美, 观察后不分析探索、不善于思考, 即使看到了纤细柔美的柳叶, 感觉到微微拂面的春风, 也想象不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佳句;清代郑板桥即使听到了萧萧的竹声也想象不到是老百姓的“疾苦声”。所以, 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上有意识地多举此类例子, 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事物特征和形象, 引导学生多观察、会观察, 开阔视野, 活跃学生思维, 点燃学生想象的火花。

四、注重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

文章要有感而发, 想象和联想更是伴随着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是想象和联想的内部动因, 是启发想象的动力。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手稿的时候, 适逢雷雨交加的夜晚, 他听到火车的鸣叫声后, 便很快穿上雨衣, 飞快跑下他写作的二层小楼, 到楼旁的铁轨上去寻找他想象中的“梦中人” (他把这个人物形象习惯地称之为“梦中人”) , 但此时火车已经远去。这样的情节他回忆说不至一次。我们不难看出路遥在写作时候的情感投入和想象力的深邃。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可以说家喻户晓, 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但他那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把每一个读者都会引进一个奇幻的精神世界, 以此来表现他的理想境界和情感追求。

正是以这种情感和体验为动力, 才能使作家们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 才能使他们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佳话, 才能使每一位读者读过其作品后回味无穷、记忆犹新。所以,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学生情感的培养。对现实的冷漠、对周围事物的漠不关心是很难调动起想象积极性的, 也就很难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

总之, 想象和联想能力提高了, 写起作文来也就不愁无话可说、无字可写, 再加上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语言修辞、文章结构、内容素材、题材的培养和训练, 写成好的文章将不再成为学生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文章的构思、思路的开拓、人物形象的塑造, 还有写作手法的选用都离不开想象和联想。所以, 教师在平时的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 平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 这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风景初一记叙文作文下一篇:基于USB总线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