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通信论文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协同通信论文(通用8篇)

协同通信论文 篇1

功能:

通信录单位通信录、个人通信录

点击拨号 灵活设置接听终端和通话规则

短消息 点对点短信、短信群发以及离线短信态

即时通信 在线状态、即时消息、好友列表、工作群组和文件传送;

电话会议 多方的即时会议和预约会议;

自服务功能 客户自服务功能以及用户自服务功能

特点:

统一客户端 便捷使用多种通信和信息服务

统一号码 方便记忆,随身携带;

统一通信录 动态更新,快捷建立通信;

灵活的群组式操作 事半功倍,如电话会议,短信群发、工作群组;

强大的客户自服务功能 灵活控制单位通信成本

收费方式:

业务资费包括:一次性开通服务费、功能费和通信费。

一次性开通服务费对客户一次性收取;功能费包含协同通信各类基础业务功能费和增值业务的功能费;通信费包含通话费和短信费。其中功能费和通信费对协同通信用户号码进行计费。

详细资费标准和营销优惠方案请咨询中国电信的客户经理。

天翼对讲业务

介绍:是中国电信新推出的基于CDMA网络平台技术的语音应用增值服务,通过对讲键(PTT键,Push-to-Talk功能键)的使用,可实现按住说话,松开接听的对讲功能,满足客户一对一或一对多、随时随地、快速便捷沟通的通信需求。天翼对讲业务融合了手机与对讲机的功能,在中国电信的网络覆盖范围之内,既提供数字移动通讯业务(|语音、数据、短信等),又提供集群对讲业务,既可满足企业集团、公共事业类等专业型用户日常工作的集群指挥调度需求,又能为大众型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即时通讯手段。

协同通信论文 篇2

协同通信是通过由通信网络的用户天线构成分布式天线阵列, 让不同用户向目标节点发送的信号通过各自独立的衰落信道, 而接受到的衰落信号也是各自独立的。协同传输本质是让不同的单天线用户以合作方式获取通信系统的分集性能, 降低通信设备开发成本, 用一种更高效快捷的形式实现分集。同时协同中继可以通过通信网络中各个用户节点的接力传输, 有效扩展通信覆盖面、降低通信组网成本、提高通信系统容量, 优化通信网络性能。协同通信系统由源节点、中继节点以及目标节点构成。

在三节点中继信道模型中只存在单一的源节点, 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 中继节点为源节点进行协同传输的属于单源单中继协同系统模型。单源多中继协同系统模型则是由单一源节点、多个中继节点、和单一目标节点构成。多源多中继协同系统模型则是由由多个源节点, 多个中继节点和多个目标节点构成。

二、基于不同准则的中继选择策略

第一, 以平均信道信息为基准的中继选择。在以平均信道状态信息为基准的中继选择策略中, 人们需要依据源节点和目标节点或中继节点同目标节点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或参数来实现协同中继节点的选择策略, 该策略要求通信系统具备相对距离和位置参数的评估设备等, 如可以估计通信系统中继节点间的平均SNR。第二, 以瞬时信道信息为基准的中继选择。机会中继选择策略是具有代表性的以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为基准的分布式中继选择策略。该策略的基本原理是从M个备选中继节点内, 选择一个介于源节点和目标节点间, 具备从最佳端到端路径的相应节点用来作为协同中继, 为通信系统的源节点发送信息数据。在以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为基准的中继选择策略中, 人们必须了解各节点间的相应的瞬时信道状态, 而估计该参数相对容易, 而且不需要相对距离和位置参数的估计, 成本低廉;但瞬时信道状态的不稳定性要求相对的协同伙伴能同步跟踪并及时更新信道状态参数, 需要额外成本。第三, 以中断概率为基准的中继选择策略。中断概率一般是指在描述评估当信道容量不能达到目标传输速率的要求时, 发生中断情况的可能性大小。中断概率总体分布主要是由信道链路的相应的信道衰落分布模型和平均信噪比所决定的., 其本质上在表达通信系统的互信息量大小。该中继选择策略能够提高通信过程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但采用多节点中继以片面追求低中断概率会导致成本升高。第四, 以误符号率为基准的中继选择。除了速率与信噪比, 误符号率同时要评估通信终端的信号合并方式和网络物理层利用的调制传输方式等。用户使用不同的中继或源节点都会导致误符号率的不同, 因此在中继节点集合中可寻求让误符号率最小的中继用作最优中继。该中继选择策略可通过信道系数代入计算误符号率公式求出所需误符号率参数, 求出最优中继作为源节点发送信息。该选择策略兼顾了终端信号合并方式与网络物理层调制传输方式, 贴近网络实际。高信噪比同高中继数量一样会使误码率降低, 需要对其进行联合优化。第五, 以功率分配为基准的中继选择。各节点合理的功率分配有利于延长各节点的工作时间, 从而增加全通信网络使用生命。网络生命期一般指的是为满足预期中断概率, 满足信宿接收信噪比需求所持续的时间。若通信系统内源节点和目标节点间无直接路径, 则要选择相应的中继放大转发信源信息。根据剩余能量信息和中继节点信道状态信息的不同, 网络生命周期最大化的中继选择策略一般可分为三种。如可在多用户协同系统中选择一个中继节点参与协同, 给出效用方程的函数定义, 方程包含两变量:中继节点传输功率和源节点, 依据效用方程划分三种最优节点选择策略。第一种是最小化总功率效用函数, 侧重于降低源、中继节点的总传输功耗, 第二种是最小化最大化功率的效用函数, 侧重于降低源、中继节点中较大的节点功耗, 从增加节点层功耗的公平性;第三种是最小化平均功率的效用方程, 侧重于整个网络层的功率的平均合理分配。

三、结语

协同通信论文 篇3

【关键词】 协同通信技术 中继传输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

引言: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通信技术的支持。就目前来看,无线协同中继通信系统由于具有拓展性好、移动性强、使用成本低和覆盖面广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想要使该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还要对系统的传输技术展开分析。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对该系统的传输技术展开探讨,以便更好的促进通信技术的发展。

一、无线通信技术

1、多址接入。在无线网络中,需要同时接入多个用户,以便实现无线信道共享。此时,想要进行用户信号的区分,还要利用信号正交分割原理对信号的差异进行分析。具体来讲,就是适当进行信号发送端的设计,从而使其发射出有一定差异的信号。而从混合的信号中,拥有识别能力的接收端则能完成相应信号的分离。使用该技术,可以将无线网络信号分为三类频分多址、码分多址和时分多址接入,利用这三种方式可以分别用于区分信号频率、码型和时间[1]。就现阶段而言,3G网络多采用该种通信技术。

2、多用户协作。如果通信环境中存在有多个用户,并且用户之间可以使用单个天线进行信号协作发送,就将形成多用户协作的通信传输环境。在该虚拟环境中,需要利用多用户协作通信技术进行天线传输,以确保系统的传输性能。作为虚拟的分布式多天线传输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不改变天线数量的情况下实现用户节点的相互配合,并且使用户之间互通信息,从而获得与多天线传输相同的通信质量。

二、协同通信技术

1、单一数据流的传输。利用协同传输技术进行单一数据流的传输,需要完成数据流的放大、解码和压缩传输。正常的情况下,单一数据流仅包含一个信源、一个中继和一个接收端。通过将数据信息进行清晰化和简单化处理,系统放大传输就会将数据发送至接收端。而在中继协同终端的辅助下,系统将根据信号解码指令完成数据解码,并且重新进行信号的编制,然后将信号发送至接收端[2]。所谓的压缩传输,则需要利用协同终端实现信号压缩。采取这些方式进行通信信号的传输,能够起到信号分集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信号的传输需要保持同步同时,以免信号传输产生过多的成本。

2、复杂数据流的传输。在多用户同时需要进行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就需要利用协同传输技术完成复杂数据流的传输。具体来讲,就是在多数据的协同传输中进行网络编码的运用,从而使系统传输效率得到提升。采取该技术,也能够使系统的中继传输技术得到提升,并且使系统传输的同时性得到提高[3]。考虑到无线通信系统的广播性,系统还会在协同终端进行多用户数据编码,然后将数据传送至接收端。在此基础上,则可以根据协同终端数据对用户数据进行输,然后利用节省的传输时间加快数据传输效率。

三、中继传输技术

1、在单中继多用户传输中的应用。在单中继多用户的通信系统中,可以利用中继技术完成预编码设计。一方面,利用上下行链路间的对偶特性,就能够迭代得到最优矩阵。而该矩阵中包含中继预编码矩阵、基站预编码矩阵和用户接收矩阵,所以能够为系统传输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节点之间的关系对直连链路与中继链路进行联合处理,从而使系统传输性能得到提升。而考虑到节点间的误差,还要进行系统鲁邦传输设计,以便提升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2、在多中继多用户传输中的应用。在多中继多用户系统中,可以通过设计相应的中继预编码合理进行中继协作传输策略的安排。而考虑到多个中继节点问题,还要避免节点之间出现过多信息交互现象,以免信道信息反馈成本增加。所以,还要使用分布式最大加权速率算法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以便通过分析速率和均方误差的关系将该类问题简化成最小化加权均方误差优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同构合理进行预编码方案的设计,就能够使节点仅含有本地信道信息[4]。此时,系统基站将只含有第一信道信息,基站和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则不会传递至其他节点,其他节点上的信息也不会传递至基站和系统其它节点上,因此能够使系统的信息反馈成本得到减少。

结论:总之,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无线协同中继通信系统的传输技术也将得到不断发展,从而为信息通信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就目前来看,在研究无线协同中继通信系统的传输技术时,还要对系统的无线通信技术、协同通信技术和中继传输技术展开分析,以便达成降低系统传输能耗和提升系统传输效率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梁艳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协同传输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04:34.

[2]钟超逸.基于多点协同中继的无线传输技术[J].信息通信,2014,02:214.

[3]方泽凯,王磊军,杨芷华.基于固定增益中继选择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41-46.

协同办公系统 篇4

OA协同办公系统即OA,OA是Office Automation的缩写,指办公自动化或自动化办公。笔者认为:OA本身就不是一个有确定界定的概念,它是一个过程、一种境界。它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随人们办公方式和习惯以及管理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人们给OA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和新的想象,技术与管理的进步给OA打下了每一步发展的历史烙印。同时,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对OA的看法和理解也各有不同。也许正是OA这种变化和发展的特点使之成为30多年来常新不衰的话题。

现在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偏见:认为OA仅仅是诸如公文流转、收发文管理、档案管理、会议安排、制度文献检索、邮箱管理等等这些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和交换过程,面向的用户群也只是机关办公室或企业的职能部门、文秘部门。其实,今天看来,OA应有更丰富的内容和层面,更广泛的用户群。在功能方面:广义而言,OA应该是一个企业除了生产控制之外的一切信息处理与管理的集合。它面向不同层次的使用者,便有不同的功能表现: 对于企业高层领导而言,OA是决策支持系统(DSS)。OA运用科学的数学模型,以结合企业内部、外部的信息为条件,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对于中层管理者而言:OA是信息管理系统(IMS),OA利用业务各环节提供的基础“数据”,提炼出有用的管理“信息”,把握业务进程,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 对于普通员工而言:OA是事务、业务处理系统。例如,很多需要审批的流程都可以搬上OA系统并进行一定的优化,告别以往的纸质办公习惯,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OA为办公室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手段和环境,使之准确、高效,愉快地工作。

2.OA的作用

2.1.通讯沟通的中心

系统充分满足用户沟通的便捷性和多样性要求。提供邮件、通知公告、及时信息、短信等多种沟通方式,满足了用户之间文字、图片、语音以及视频等多层次的沟通需要。

实施OA系统可帮助企业事业单位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强员工协同工作的能力;强化领导的监控管理;有效管理起有形(设备等)、无形(业务信息、知识)资产,避免流失;实现公文流转、审核、签批等行政事务的自动处理,促进管理电子化、规范化,完美整合了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具体来说,实施OA办公自动化系统作用为:

2.1.1.建立内部的通信平台

建立单位内部的邮件系统,使单位内部的通信和信息交流快捷通畅。

2.1.2.建立信息发布的平台

在单位内部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场所,例如通知公告、电子论坛、电子刊物,使内部的规章制度、新闻简报、技术交流、公告事项等能够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得到广泛的传播,使员工能够了解企业各个方面的发展动态。

2.1.3.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

变革了单位传统纸质公文办公模式,企业内外部的收发文、呈批件、文件管理、档案管理、报表传递、会议通知等均采用电子起草、传阅、审批、会签、签发、归档等电子化流转方式,提高办公效率,实现无纸化办公。不用拿着各种文件、申请、单据在各部门跑来跑去,等候审批、签字、盖章,而是轻松点击鼠标,利用快速而廉价的网络传递手段,发挥信息共享功能来协调单位内各部门的工作,减少工作中复杂环节。

2.1.4.实现文档管理的自动化

可使各类文档(包括各种文件、知识、信息)能够按权限进行保存、共享和使用,并有一个方便的查找手段。文档管理自动化使各种文档实现电子化,通过电子文件柜的形式实现文档的保管,按权限进行使用和共享。实现文档管理自动化以后,如企业来了一个新员工,只要管理员给他注册一个身份文件,给他一个口令,他自己进入系统就可以看到这个单位积累下来的东西,规章制度、各种技术文件等等,只要他的身份符合权限可以阅览的范围,他自然而然都能看到,可想

而知,这样就减少了很多培训环节。

2.1.5.辅助办公

它牵涉的内容比较多,像会议管理、车辆管理、办公用品管理、图书管理等与我们日常事务性的办公工作相结合的各种辅助办公,实现了这些辅助办公的自动化。

2.1.6.实现分布式办公

变革了传统的集中办公室的办公方式,扩大了办公区域,可在家中、城市各地甚至世界各个角落通过网络连接随时办公,大大方便了员工出差在外的办公与信息交流。

2.1.7.建立信息集成平台

现代企业中已存在的MIS系统、ERP系统、财务系统等存储着企业一些经营管理业务数据,对企业的经营运作起着关键性作用,但它们都是相对独立的、静态的,智能网络办公系统具备数据接口功能,能把企业原有的业务系统数据集成到工作流系统中,使企业员工能有效获取处理信息,提高企业整体反应速度。

2.1.8.有效节省企业的办公费用支出

将传统的纸张填写过程电子化,尤其是长途电话、传真、复印、打印和办公用纸费用,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标志。

2.1.9.搭建知识管理平台

系统性利用企业积累的信息资源、专家技能,改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快速响应能力、提高办公效率和员工的技能素质。

2.1.10.增强领导监控能力

强化领导的监控管理,增强管理层对组织的控制力,及时有效监控各部门、各个人员的工作进度情况;实时、全面掌控各部门的工作办理状态,及时发现问

题及时解决,从而减少差错、防止低效办公。

2.2.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分享经验协同创新 篇5

2014年07月01日 09:42 来源:《南开管理评论》(津)2013年6期 作者:周轩/徐绘君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245

2013年9月7~8日,由《南开管理评论》编辑部和南开大学商学院发起主办的“首届中国管理学学术期刊年会”成功举办。《南开管理评论》在国内同行中首倡“年会”的目的,在于密切国内外优秀管理期刊之间的沟通,加强国内外重点学术机构与专家的联系,推动期刊与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打造国内高端管理学术协同创新平台,为中国管理学术事业和管理实践的发展服务。“年会”得到了众多同行、相关学术机构及领导的支持(参看表1),包括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等国际知名期刊,英国Emerald出版集团、美国David出版公司等国际出版机构,南京大学CSSCI、北京大学核心等期刊评价单位,《管理世界》、《管理科学》、《管理学报》等近20家国内管理学学术期刊,《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等五家国内实践类管理期刊,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以及《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媒体,共计50余位嘉宾出席了“年会”。与会代表围绕学术前沿、办刊方向、研究方法、国际化发展、团队建设等主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与参会作者、读者进行了深入互动,达成了将“年会”办成中国管理学界品牌会议和组织的共识。

一、管理学学术期刊国际化:学术自信与编辑规范

无论对于管理学者的需求,还是对于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加快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步伐无疑是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此“年会”组办方邀请到APJM、JIBS资深编辑Klaus E.Meyer教授,CG资深编辑陈靖涵教授,以及英国Emerald出版集团和美国David出版公司两家国际出版机构,共同分享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先进办刊经验,探索扩大中国管理学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新途径。Meyer教授指出,在管理学领域,中国学者的研究很少能被世界关注,并且“能找到一个可以给出非常详细、高质量的论文评审意见的中国学者非常困难”,因此他认为,“亚洲管理学的研究需要更多的自信”。所谓自信,是指中国学者应该找到学术上十分相关的、在本土情境下十分重要的现象以及必须建立理论与情境的有效联系。他还从文化传播角度阐释了中国管理学的国际化:当前国际期刊的文章更多从西方哲学体系衍生而来,东方文化体系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掘,因此研究本土问题,将中国实践中有趣的现象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到国际学术舞台,发掘中国本土思维模式和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力量,必然是一条大有可为的途径。

陈靖涵教授则更多地从期刊编辑流程细节入手,详细说明了国际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第一,格外注重编审人员对稿件的评价,可以说评审意见就是期刊的生命线。主编每年会给外审和编辑打分,依据就是评价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建设性。第二,规范的内容摘要要求。CG规定文章摘要必须遵循严格的模式,要求在500字内覆盖研究问题、研究发现、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等几个方面的条目。第三,强调稿件评审过程中期刊与作者的互动,经过多轮深入修改,切实提升文章水平并让作者获益。第四,管理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期待新的理论创新。她认为委托代理理论本身就有很大局限性,今后的研究应该尝试用其它甚至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不局限于经济、管理)来开展研究,“这是一个典型的方向”。第五,可堪借鉴的稿件处理准则(参看表2)。

二、国内管理学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取向与中国经验

针对中国管理学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管理世界》编委会副主任蒋东生教授认为:“本土化和国际化的问题,单从期刊编辑角度而言,其实就是学术规范化。”谈到国内管理学学术期刊发展道路,他指出应遵循两条原则:第一,学术规范化。“要认认真真地、不厌其烦地走规范化道路”。第二,专业化发展。聚焦一个有宽度、有厚度的学术方向,“只要做到一个学科的第一,就是A类”,专业抢占尘埃落定之时亦是管理学期刊格局稳定之时。《营销科学学报》主编符国群教授谈了该刊的成长经验,认为它是学术同仁联合办刊的成功之作,刊物让参与者真实获益;依靠学者、制度办刊,编委必须参与期刊要求的一定数量的会议、投稿和审稿,否则淘汰;凝聚一批圈内学者,打造学术共同体,通过学术联合会议和博士生论坛等活动来兴刊、强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版)》执行主编韩树杰则从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和学术品质角度做了阐述。

说到中国经验,大家认为尽管中文管理学期刊受到了外文期刊的激烈竞争,优秀稿源分流严重,但中文期刊决不会消失,因为我们有太多的中国问题需要解决。英国Emerald出版集团长期专注于经济管理类期刊的出版,并先后推出《南开管理评论》和《中国农业经济评论》等期刊的国际版,公司代表赵孟元表示参加“年会”的一个出发点就是试图与国内同仁建立起初步联系,“力争可以把中国一些好的研究输出国门”。《管理学报》常设“管理学在中国”、“争鸣与反思”等栏目,重视中国情境下的案例研究。《北大商业评论》社长赵士勇先生则希望把中国管理学的科研成果用通俗的方式传递给社会,希望中生代学者肩负起更多中国管理学思想传播和思想提炼方面的责任。

三、学术评价机制的全面与客观:现实核心与理想边缘

期刊评价事业在中国方兴未艾,其于学者事关学术成果的评价与传播,于期刊甚至事关生存和发展大计。这一问题在“年会”期刊研讨环节得到了热烈的讨论、客观的分析和积极的回应。《管理学家》主编慕云五先生谈到了创刊、办刊的艰辛,实践类管理期刊的边缘化境地让他呼吁“评价机构能不能也把实践应用类期刊(因为中国实践类管理学期刊已有一定之规模)纳入评价范围”,从而能有更多更好的学者下功夫地给他们提供文章。

代表们结合他的发言,对比《哈佛商业评论》的学术地位,展开了一些对话和反思:严格的学术评价是对学术成果的价值评价;应该更多地从原始内容而不仅是引用指标出发;定性和定量评价必须结合起来才更加公正。此外,还应该积极探索更加适合实践类管理期刊的评价机制。蒋东生认为学术评价长期看应该由专家决定而不是由期刊评价指标决定。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副主任沈固朝教授指出中国目前存在“以刊代评”现象,在学术评价和个人利益捆绑的背景下,CSSCI本身固有缺陷被评价体系放大后造成很多问题。他警告“不要把SSCI、CSSCI同学术价值等同起来,不要把高水平期刊和高水平论文等同起来,不要把高引用和高水平等同起来,不要把影响力和创新力等同起来,不要把来源期刊筛选标准和科研评价标准等同起来”。评价本身是多元的,工具、方法和标准也应是多元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文献计量研究室蔡蓉华研究员强调,期刊评价只是参考、只是评价学术成果的一个方面,不能把它作为唯一的标准,“要多宣传这样的观点”。然而,对学术期刊而言,期刊评价的“指挥棒”效应还是显而易见的,“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历经艰辛坎坷,仍在奋发图强。CSSCI、中文核心都是我们必须看重的。”有代表不无无奈地说出了很多期刊的心声。

四、学术成长的思维要领和技术细节:编读往来与可行路径

“年会”举行期间,正值第七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同期召开,为充分发挥管理学期刊团体的集聚效应,大会专门设置了“编辑期刊与学者交流恳谈会”,各期刊负责人介绍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并详细回答了学者的问题。

青年学者成长是互动环节的一个重要议题,多家学术期刊表示以促进年轻学者成长为重要使命,实践类期刊则高度欢迎青年学者发表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独到见解。《管理科学》、《外国经济及管理》、《系统工程》等期刊鼓励青年学者大胆创新,积极采用学科交叉方法来研究管理学问题。“有学者统计,一些大家最初的想法和思想成果并未发在很好的期刊上”。在目前中国管理学研究注重实证研究的倾向下,一些着意淡化实证、突出文献综述和评论文章的学术期刊在稿源及水准方面面临较大压力。国际上如AMR等期刊的综述、评论,很多由资深学者和大家主笔,而国内却多由博士生完成,因此并不能保证理论提炼的系统性和前沿性。此类期刊大多只能通过与知名学者的团队建立和保持长期联系来邀约文章、保证质量,并表示会尝试选用带实证的综述和评论。

编读之间还就论文长度的上限和底线、单独发表与联名发表、现阶段学术规范与学术思想创新、纸质期刊与数据库同步、版面容量与审稿周期等具体问题开展了交流。概言之,在管理学研究日趋规范的格局下,期刊更青睐质量上乘、篇幅适中、研究规范和观点新颖的文章。为此,很多期刊也在不断更新投稿要求,如《管理评论》最近规定“近五年引文不得少于引文总量的30%”。

五、“年会”的价值与可持续问题:同仁共识与后续实践

中国管理学期刊需要一个能把期刊同仁聚在一起的“年会”或联盟性质的组织,这在本届“年会”上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经过深入研讨,与会代表高度肯定了“年会”的价值:第一,这是一个平台,承载中国管理学学术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成果,不断促进管理学学术期刊编辑、学者、读者等各个层面的交流和互动,引导期刊专业化发展、国际化发展和健康发展,并为期刊提供稿源推荐、评审分享、培训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持和指导;第二,这是一套机制,致力于推动中国管理学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水准的提升,从根源上扼杀一稿多投、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第三,这是一股力量,在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特征初现端倪的今天,“年会”有利于增强管理学学术期刊的整体对外影响力和谈判力;第四,这是一个桥头堡,以在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管理学界声音为己任,积极推动中国管理学学术创新成果与国际对接;第五,这是一个磁场,凝聚中国管理共识,荟萃管理理论创见,助推时代管理实践课题和新知发掘,见证新生代学者成长。

“幼小协同 科学衔接 篇6

姓名:杜毅帆

工作单位:皇甫五一幼儿园

联系电话:***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连接与过度,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我们要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

首先,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有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的教室只有桌椅,对幼儿缺乏吸引力,必然使孩子感到枯燥。

其次,生活活动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是对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数学大纲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然后,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像父母般的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师生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比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幼儿可能感到生疏。

最后,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具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幼儿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而为孩子做好入学前准备。

我们会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识儿童成长与发展规律,“静待花开”科学育儿、科学施教、坚持小学“零起点”教学,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引导鼓励家长做智慧型的家长,为孩子的健康快乐发展共同努力,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协同通信论文 篇7

MPR技术是一种使接收机能够对其接收范围内多个节点所传输的信息进行检测的技术。GHEZ S[11,12]和参考文献[13]最先对MPR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第一个多点对点通信的MPR问题模型。通过在目的节点中应用MPR技术使多个源节点在一个时隙内进行传输,可以使传输时间进一步减少。基于这一点,本文提出了MPR-OPNCC技术。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将在多个源目的对之间通信而非简单多个源到一个共同的目的节点通信的场景中对MPR-OPNCC进行分析和讨论。MPR-OPNCC有三个主要特性:(1)MPR-OPNCC是基于MPR技术的,这使得多个源节点可以在同一个时隙内向目的节点进行传输。(2)MPR-OPNCC是随机通信的。随机通信的意思是中继节点根据目的节点的反馈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通过协同转发来帮助源节点传输信息。(3)MPR-OPNCC中采用了物理网络编码算法,这使得中继节点可以同时协助多个链路进行通信。基于上述三个特性,可以直观地推测出MPR-OPNCC与现有的其他协同通信协议相比有较多的优势:应用了MPR技术,使得系统的吞吐量提高了一倍;避免了不必要的协同转发造成的带宽资源的浪费;PNC使得中继节点可以在一个时隙内同时帮助多个传输链路对进行协同通信。

1 系统模型

图1所示为一个无线通信系统,S1要向目的节点D1传输数据x1,同时S2要向目的节点D2传输数据x2。由于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当S1(S2)向D1(D2)传输数据x1(x2)时,D2(D1)能够监听到信道上所传输的数据x1(x2)。从源节点Si到目的节点Di,源节点Si到中继节点Re(Re是进行协同传输的中继节点)和中继节点Re到目的节点Di(i=1,2)之间的信道系数记为αi,i、αi,r和αr,i。于是|αi,i|2、|αi,r|2和|αr,i|2都是瑞利分布随机变量,其概率分布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σi,i是信道增益的方均根值。σi,i是源节点Si到目的节点Di间距离di,i的指数函数,表示为σi,i=e-γdi,j,其中γ是信道衰落因子。

由式(1)可以计算出信道衰落的均值为:

根据式(1)和式(2)分别可以得到|αi,r|2和|αr,i|2的概率分布函数和均值。在实际应用中S2和D1非常接近,于是S2到D1之间的距离就要比S1到D1之间的距离短很多,即d12<>|α1,1|2和|α1,2|2>>|α2,2|2。本文将系统中的信道噪声建模为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N0的复高斯随机变量。

为描述简单起见,假设所有节点的发射功率相同,记为P。发射的信噪比记为ρ,于是有ρ=P/N0。另外所有的源节点都以相同的符号速率R(symbol/s/Hz)向目的节点传输各自的数据。

2 MPR-OPNCC描述

本节将对MPR-OPNCC的工作机制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整个协同通信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广播节点和中继协同阶段。在广播阶段中,两个源节点同时以符号速率R向各自的目的节点传输数据。目的节点Di和中继节点R所接收到的信号记为yi,b(i=1,2,r),于是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在广播阶段中,两个目的节点采用MPR算法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根据前一节的描述,Di所接收到的信号中主要是来自Sj的信号能量。于是将Si的信号看作是干扰,Sj的信号对干扰和噪声比(SINR)为:

当且仅当上面的SINRD1(s2)超过门限值β时,D1就可以成功地检测出S2所传输的数据。于是:

根据这个消除了干扰的信号,S1的信噪比为:

根据上面所描述的MPR算法,Di成功地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检测出数据xi的概率为:

每个目的节点广播一个简单的反馈信息来指示广播阶段中相应的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假设反馈信息至少能够被中继节点可靠地接收。同时中继节点根据广播阶段传输的状态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处理。当两个链路的数据传输在广播阶段中都获得成功时,中继节点将不采取任何操作。否则,中继节点将向目的节点D1和D2转发物理网络编码后的数据。同时为了保证中继节点的发射能量不超过能量限制,中继节点数要对网络编码后的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器的增益为:

两个目的节点所接收到的信号分别记为y1,r和y2,r,表示为:

在中继协同阶段中,广播阶段中没有成功检测出相应源节点所传输数据的目的节点将对两个阶段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联合处理。将两个阶段所接收到的信号用矩阵形式表示:

其中,Yi=[yi,b,yi,r]T是接收到信号矢量,

是信道系数矩阵,X=[x1,x2]T是传输数据矢量,N=[ni,αr,iλnr+ni]T是信道噪声矢量。

由于信道系数可以通过信道估计算法来进行估计,于是:

根据式(11),目的节点Di即可从得到的结果中提取出所需要的数据xi。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协同通信算法有三个主要的特点。(1)源节点在同一个时隙中进行广播;(2)若目的节点在广播阶段成功地检测到所需要的数据,则中继节点就不再进行协同传输;(3)中继节点采用物理网络编码对多个源节点的信号进行合并,从而能够同时为多个目的节点进行协同传输。基于上面所述的三个重要属性,催生了基于多包接收的随机物理网络编码协同通信技术(MPR-OPNCC)。

3 MPR-OPNCC性能分析

从第2节的描述中很容易看出MPR-OPNCC是一种变速率的通信技术。当两个源-目的链路在广播阶段中的传输都获得成功时,系统的频谱效率能达到2R。若广播阶段的传输失败,则系统的频谱效率就降为R。在本节中,将从系统的中断概率和频谱效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系统中断概率分析

先考虑广播阶段的传输。将源节点Sj到目的节点Di之间链路的互信息量记为IjD,i,于是有:

假定在广播阶段,目的节点Di没有正确检测出源节点Sj的信息或目的节点Di正确地检测出源节点Sj的信息而没有正确地检测出源节点Si的信息xi,则广播阶段的传输中断概率可以表示为:

根据式(12)的互信息量表达式可得目的节点Di没有正确检测源节点Sj的信息的概率为:

同理可以得到目的节点Di检测源节点Si的信息xi时发生误码的概率:

根据式(1)中给出的|αi,i|的概率分布函数可知|αi,i|2是一个指数分布的变量,其概率分布函数为:

为简单表示,定义:

并把式(16)代入式(14)得:

同样,式(15)也可以变换为:

于是将式(17)、式(18)代入式(14)即可得到广播节点中断概率的完备表达式。

当广播阶段失败时,中继节点将对信号进行物理网络编码转发,同时目的节点对两个阶段内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联合处理。由于目的节点Di只需要检测出xi,从而源节点Sj的信号可以看作是个干扰信号。通过式(11所示的联合处理,干扰信号xj可以被完全消除,于是图1所示的物理网络编码协同传输链路可以简化为一个单源节点、单中继和单目的节点放大转发链路。LANE-MAN在参考文献[10]中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参考其研究成果,可以得到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互信息量为:

其中,乘上系数1/2是由于整个传输过程需要占用两个时隙;Ai′是矩阵Ai的第一列。根据式(10)中关于Ai的定义,互信息表达式可以变换为:

只有当互信息量低于R时才出现链路中断,参照文献[10]的分析结果可得链路中断概率为:

总之,对于MPR-OPNCC而言,只有当目的节点在两个阶段中都无法正确检测xi时,链路Si-Di才发生中断,于是链路Si-Di的中断概率为:

系统的中断概率PsMPR-OPNCC为:

3.2 频谱效率分析

MPR-OPNCC的频谱效率可以表示为:

根据3.1节的分析结果,将式(13)、式(23)代入式(24)中,可以得到平均频谱效率的完备表达式。

4 性能评价

根据式(23)得到MPR-OPNCC的中断概率曲线,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比较,并根据参考文献[9]中的式(18)和式(22),在图2中画出了增量译码转发(IDF)和ONCC的中断概率。为了公平起见,假设整个系统完成一次两个链路的协同通信的总能量相同。于是对于MPR-OPNCC中各个节点的传输信噪比ρMPR-OPNCC值为:

这个值与ONCC中的值相同。而对于IDF协议,这个传输信噪比值为:

将ρMPR-OPNCC设为图2的横轴。从图2可以看出,对于MPR-OPNCC,ONCC和IDF当信噪比增加10 dB时,系统中断概率降低为百分之一,即这三种协同通信技术都具有全分集增益2。另外,MPR-OPNCC具有与ONCC相近的中断概率值,而与IDF相比有1.5 dB的增益。

通过对式(24)的计算得到MPR-OPNCC的平均频谱效率曲线,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比较,根据参考文献[9]中的式(11)和式(25)在图3中画出了IDF和ONCC的平均频谱效率曲线。

从图3中可以看出,当信噪比增加时,MPR-OPNCC能够提供的最大频谱效率为2 symbol/s/Hz,与ONCC和IDF相比提高了一倍。

另外,结合图3和图2可以看到,与IDF相比,MPR-OPNCC不但提供了一个较高的平均频谱效率(图3),同时也保持了较低的系统中断概率(图2),这主要是因为MPR-OPNCC中采用了MPR和PNC技术。与ONCC相比,MPR-OPNCC将平均频谱效率提高了一倍(图3),同时也保持了相近的系统中断概率(图2),这主要是因为MPR-OPNCC中采用了MPR技术。

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协同学分析 篇8

关键词:协同学;区域协同;序参量;系统;控制参量;产业一体化;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3-0096-06

一、协同学基本原理及应用

“协同”一词来自于古希腊语,意为“协调合作之学”。协同学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1977年正式问世。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哈肯在研究激光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开放系统由低级到高级、由混沌到有序,又从有序到混沌等变化的运动机理与规律,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一定的条件下,有序和无序之间会相互转化,无序就是混沌,有序就是协同,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协同理论可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原理:(1)协同效应原理。协同效应是协同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是指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即1+1>2的效果。它是由复杂开放的大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一个系统内,若各种子系统(要素)各行其是、互相拆台,这样的系统必然陷入无序状态,终致整体性功能瓦解。相反,若系统中各子系统(要素)能够相互默契、相互配合、达成一致,多种力量同频共振,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无论是自然界或社会系统,均存在着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内在动力。(2)伺服原理,又称支配原理。协同系统的状态由一组状态参量来描述。这些状态参量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是不相同的,分为“快变量”和“慢变量”,而“慢变量”——序参量才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快变量服从慢变量即伺服原理。当系统从无序达到有序的接近临界点时,“慢变量”就会越来越少,有时甚至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这些为数不多的慢变化参量主宰着系统的命运,确定系统的宏观走向,表征了系统的有序化程度。(3)自组织原理。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序的结构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组织起来,并通过各种信息控制和反馈来强化这一结构。自组织原理是协同学的核心理论,相对于他组织指令和组织能力来自系统外部而言,自组织则强调内部子系统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条件下能够按照某种规则达成默契,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特点。

协同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协同效应”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优化资源配置研究。协同理论为解决世界各国面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找到了出路。区域协同效应的存在,对各次级区域形成激励,有利于提高次级区域专业化生产和相互协作的积极性,使分散的局部地区优势转化为叠加的综合经济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进而促进区域产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形成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因而适用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由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过渡,进而实现成熟市场经济具有特殊的意义。目前,我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协同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更多侧重产业协同(张平,2005;张淑莲等,2011;张劲文,2013)和政府协同(王明安,2013;张俊峰,2013)两个方面,实现机制上则更多从多个主体综合着眼(高明、刘俊杰,2008;曹堂哲,2010;邱诗武,2012)。笔者认为,应用理论的前提是理解理论,如协同学的精髓在于强调事物从混沌到秩序的自组织演化过程和规律,目前的研究对协同规律的揭示尚不够深入。另外,协同学突出系统协同的自组织特性,而大量的研究强调政府等他组织的力量的决定性作用,与协同学的核心内容背道而驰。

二、区域协同的内容、主体和实现条件

在协同学概念的基础上,区域协同是指各区域之间由于初始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差别,在效益最大化的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有序的分工合作使得区域内所有协同主体整体利益最大化,进而实现区域各主体之间的协调、协作形成整体效应,推动整个区域共同发展。

1. 区域协同的内容包括:(1)以产业协同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协同发展,通过产业内部和产业间的既竞争又合作,形成区域内的分工合作,构建专业化分工合理新秩序。(2)政府间的协同,不同级别行政区政府实现协同治理,通过权利边界划定或权利让渡等协调机制,实现区域的共同治理。(3)城乡协同发展。城乡构成区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子系统的协同是构成系统协同的前提条件。都市区是城市统领乡村的区域,若干都市区构成更为广大的城市区域,因此,城乡非均衡发展不打破,区域协同发展便不可能真正实现。(4)生态协同发展。区域生态环境系统为区域共享,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具有先天的区域性特征,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外部性特点也决定了区域联手共同治理的必要性。

2. 区域协同发展的主体:(1)市场主体,包括企业,行业协会等经济组织。企业的跨区域选址和企业内部管理的组织性,企业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形成了区域内广泛的产业联系,是区域内部产业分工的主体和决定力量。行业协会的出现,可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区域经济圈内的企业恶性竞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的决策行为,使地方政府行为符合区域公共利益。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中介组织,是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自组织的重要保障,通常是自发产生的。(2)政府:在中国当前语境之下,区域协同发展的主体主要是指政府。政府的作用在于弥补市场失灵,挖掘实现资源的再配置的潜力。区域内部政府的协同在于克服地方本位,着眼大区域整体利益,通过区域协调机制,实现政府间的合作,重大问题实现区域的共同治理。

3. 区域协同自组织的条件。(1)竞争是协同(合作)的逻辑起点,是区域系统演化的最活跃的动力。区域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来自于系统内部的两种相互作用:竞争与协同。正如哈肯所说:“我们将看到,很多个体,不管是原子、分子、细胞,还是动物和人,都以其集体行为,一方面通过竞争,一方面通过合作,间接地决定自己的命运。”①区域协同发展的起点是竞争,结果是竞合。协同发展并不意味着没有竞争。竞争一方面造就了系统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演化条件(至少对这种演化条件起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推动了系统向有序结构的演化。协同是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表现,狭义的协同是与竞争相对立的合作、协作、互助,而广义的协同则既包括合作,也包括竞争,协同是系统竞争后期自组织演化的一种表现②。区域协同发展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竞争中协作,并使之成为一种集体的生存方式。在区域系统演化中,竞争与协同是相互依存和相互矛盾的,通过竞争达到协同,协同又会引发更高一级的新的竞争,两者是对立统一的。(2)主体拥有自主性是自组织的首要条件,子系统或要素有充分的自主性才能自组织。这就隐含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统一的市场体系、自由企业制度、公共政府和一定程度下的公民自治制度等,摒弃了地区保护主义、行政性贸易壁垒、分割的区域市场、企业运作的政企不分等非市场行为。正如美国詹奇(Jantsch,Erich)所说:“在活的世界中,这种多层次动力学耦合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或许可以在所有等级层次的某种自主性的维持中表现出来。不能把多层次自维生混同于控制等级性,在等级控制中,……在一个活系统中,每一个自维生层次都可以以部分自主性的方式与整个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每一层次都有其自己的自组织动力学,它造成了特殊的环境联系。”③在区域空间组织结构中,以大都市为中心若干卫星城环绕的都市圈抑或网络状的中小城市群都是企业、居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在拥有充分自主性前提下空间自组织的结果。(3)系统的开放性是协同学和自组织理论的重要前提。按自组织理论的要求,开放状态才能保持系统(或子系统)不断地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流,与信息流的交换,才能降低熵值,经历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向有序的不断动态优化,形成更有利的区域经济结构与功能,这种功能是由系统内部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它使整体效益达到最佳。在条件允许时,系统越开放,有序结构的活力越强。区域内部子系统是开放的,子系统之间是开放的,整个系统对外是开放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绝不是“画地为牢”,惟其如此,区域协同发展才充满生机和活力。(4)自组织是靠某种默契下的各尽其职,而不是外在命令下的共同行为方式。因此,制定一定的规则,在共同的规则下任由子系统相互作用(竞争与合作),产生序参量运动模式,从而推动整个系统演化,是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最好的管理模式。同理,区域系统自组织的机制需要统一的法律法规、统一的市场规则,企业、居民、组织等要素,各个城市(镇)等子系统相互作用达成默契,形成日渐清晰的产业分工和城市职能分工,产生区域整体效应。在区域系统演化过程中,政府能做的主要是制定规则,调节参数,而区域公共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税金融政策成为形成区域协同的重要的“控制参量”,为形成区域经济协同系统“自组织”创造外部环境。(5)区域协同属于社会系统的协同,是一种存在差异甚至对立的协同。区域协同要综合协调多重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遵从大数法则的求同存异,这是整个社会系统的生存、发展的法则。因此,区域协同是经过协商、平衡,从彼此或大多数对象的利益出发,合理地进行协调,达到协作、协力、和谐、一致,它不是也不可能是理想化的完全类似激光的协同。完全一致并不符合社会复杂性的事实,为了协商一致达成的组织机构、协调机制、新的制度安排等都是对区域协同的积极回应和系统走向协同的重要一环。

三、区域协同发展的协同机制

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是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影响一体化自组织性的因素很多,宏观来看,主导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同力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如图1所示。

一是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化意味着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并在地域的层面展开,产业的技术联系不断加强,与城市体系不断耦合,不仅是城市间贸易增强,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要素流动的迫切要求。二是区域内自由企业主导组织活动的协同力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生产决策、选址、生产组织方式完全自主决定,形成区域的生产体系和组织结构。与区域经济的主体——居民和政府间形成互动,在区域利益最大化、企业利益最大化与居民效用最大化的驱动下,不断达成共识、统一规则、谋求共赢。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正式、非正式的组织、契约孕育产生,从而使经济、政治和社会高度融合。三是区域城市体系中核心城市(首位城市)的领导力。核心—外围主导的城市群,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创新能力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的强弱。自组织性集中表现为系统成员包括大、中、小城市(镇)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不仅产业呈现合理的地域分工格局,城市(镇)职能特点突出,相互补充,城乡协同亦是题中应有之意。四是国际竞争环境形成的促力场。21世纪,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由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区域之间的、城市之间的竞争,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容易使区域内部城市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如果各区域主体能够在区域协同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则能够增强区域整体的竞争力。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控制着全球经济资源配置,占据产业链的高端,而这些城市无一例外地均与周边构成了更大范围的城市区域,城市间的竞争意味着加强城市区域的联合以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这四个因素归根结底是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结果,成熟的市场经济从来不是单向度的发展,它是经济、社会、政治多维度的相互促动、共同推进的结果,以产业协同发展为代表的经济协同发展,与府际间管理协同、社会协同的相互为条件,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

四、我国区域协同的控制参量与序参量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采取区域倾斜政策,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经济色彩,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随之展开。20世纪90年代以后,法国经济地理学家哥特曼的城市带理论和日本都市圈理论与实践传入我国,掀起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热潮,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城市群发展设想和规划不断涌现,以协同学的视角来看各地区域系统的演化过程,协同参量包括:控制参量和序参量(见表1)。

(一)控制参量

协同学把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看做引起系统相变的决定性外界因素,系统协同与否直接受到环境对系统的作用,开放系统的环境作用因素取名为控制参量。就一个区域而言,控制参量包括:(1)资源禀赋差异。包括资源的分布差异和要素获取能力的差异,是城市结构扩张与对外“侵占”的原动力。(2)产业结构梯度。主要是由资源禀赋和历史原因形成的,产业梯度过大则难以展开区域的产业合作,跨区域的产业链条难以形成。(3)政策差异。由于国家的区域政策、城市等级制度形成的地区发展能力会存在巨大差异。(4)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的扰动因素,通常是偶然和随机的。

任何城市的资源禀赋都不完全一致甚至有很大的差异,即不同城市(镇)都存在结构性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和地区利益的作用使城市(镇)天然处于竞争之中,由于主体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反应力和适应性存在差异,区域内不可避免的存在矛盾和冲突,城市间关系竞争大于合作,使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结构之中。但是,也正是因为资源的不完备性产生了城市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使地区合作成为可能,随着要素的可获得性、产业结构梯度、要素互补性和流畅性、政策环境因素、协调机制控制参量的改变,系统有可能由驱离平衡状态回到平衡状态。

(二)序参量

系统从混沌到有序的变化参数有快有慢,因此,称为序参量。按照区域协同过程中进展由快到慢的顺序,协同变量包括:交通一体化、商品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要素一体化、制度一体化。其中交通一体化和商品市场一体化被视为快变量,区域交通系统化容易达成共识,统一的交通规划也较容易出台,加之各地政府已经形成的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的大规模的投入建设④。标准化的商品最容易流动,一旦市场放开,最先走出去的是商品,它导致区域市场范围扩大和区域内商品贸易量的增加,因此,商品市场一体化被视为快变量。而变化较慢的参量即序参量包括:产业的一体化、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和制度的一体化。三者是三位一体、相互作用,产业一体化微观上表现为区域内部企业之间投入产出关系越发紧密,生产消费衔接日益顺畅,宏观上表现为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业一体化离不开要素市场一体化的支撑,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资源区域内配置效率最大化;区域制度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最高形式,区域内制度趋同、政策趋同促使要素的自由流动。制度演进通常有着其自身惯有的路径,依赖于历史、社会与环境等综合因素。

五、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基本路径

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区域制度创新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全面深化改革,为区域协同创造良好的宏观制度环境,以改善控制参量。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此,既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又要推讲政府改革。政府改革要从偏向于“经济政府”的职能定位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有所为,是指政府要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增加社会领域的投资、人力资本的投资,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使落后地区也能获得均等化的服务,等等。所谓有所不为,是指政府要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放松管制、打破垄断、减少审批,提高经济效率,使企业、家庭与个人等微观主体获得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生活环境,从而在法律框架下自由选址、自由择业、自由迁徙、自由组织。

2. 坚决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素的市场化推进,包括围绕土地要素的土地制度改革、围绕资本要素的利率市场化以及资本市场发展、围绕劳动要素的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等等。

3. 以自贸试验区推动全面开放,通过与国际政府监管模式、开放的市场运营模式、资本流动模式的对接,突破我国政府主导型地区经济发展形成的路径依赖和“锁定”。通过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在开放贸易背景下加快发展金融资本服务、物流运输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从而加快中心城市的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的进程,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及国际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活力和整体实力。

4. 实施区域层面制度创新。实现区域制度一体化,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最高级形态。区域制度协同发展固然与全国层面制度大环境有关,但是区域层面的制度创新和重构同样能够扭转局势,成就区域协同伟业。为此:(1)实施区域竞争政策。没有竞争就没有协同。竞争政策在建设统一大市场、消除恶性竞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清理各地方的法律法规,对明显的地区歧视性政策予以坚决剔除,健全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体系和反垄断法,建构竞争政策的法制基础,以规范我国地方政府间的合理竞争。(2)实施区域发展政策,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协调区域发展。我国地区发展的差距是市场极化效应的结果,也是城市等级制度等政策性原因造成的,无论从弥补市场失效还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都是十分必要的。欧盟地区已成立的发展基金包括结构基金、发展基金、凝聚力基金等,致力解决地区问题的区域性政策协调机构也更加健全,诸如欧洲投资银行、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社会基金、欧洲农业指导与保证基金等,用以协调各类地区政策,最大程度实现治理的协同。在我国京津冀地区地域相连、文化相亲,但差距明显,区域发展政策值得借鉴。(3)实施创新公共管理政策,实现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成果考评机制和政府政绩考评机制,创新区域的财税制度,健全区域内的利益输送补偿机制,寻求区域利益的最大公约数;积极推进区域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的区域统筹、异地结算,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六、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几点看法

从吴良镛教授1999年提出“大北京”设想,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概念被提出十余年,但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发展滞后,京津冀内部的发展落差不减反增。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念,也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协同学视角,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京津冀要实现协同发展还应克服如下问题:

(1)京津冀产业梯度差距较大,在当今产业分工纵深发展以产业链分工为主的新形势下,比较难以展开产业的一体化组织;(2)国家区域政策差异较大,河北省受到的国家优惠政策较少,长期以来发展基础不雄厚,实力不济;(3)京津冀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民营经济不够发达,国有企业势力过大,区域经济自组织能力较弱。此次京津冀协同发展被上升为国家工程,政府外力主导型特征明显。根据协同学的基本原理,京津冀协同发展尚需创造条件,除了继续释放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等制度红利,区域制度创新等举措,还需加大对河北省的政策性支持力度,河北省自身更需要立足自身发展实施产业扩充、结构调整升级,缩小与京津的梯度差异;培育中等城市发展,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等,而这些必要的前提条件,常常容易被忽略。

注释:

①【德】赫克曼.哈肯:《协同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

②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③【美】詹奇(Jantsch,Erich):《自组织的宇宙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0页。

④如长三角地区有公路里程约2.8万公里,公路网密度高出全国水平1倍多。铁路密度每平方公里1.2公里,比全国平均铁路网密度高出1倍多。目前京津冀已有多条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其中北京与河北有6条高速公路接口,天津与河北有9条高速公路接口,天津与北京有4条高速公路相连。随着京津冀高铁线路的发展,京津、京石、津唐、津秦、津沧等主要城市间,均能实现一小时左右直达,形成一小时都市圈。除了高速路网,京津冀一体化航空、铁路大格局也已经形成(http://wenku.baidu.com/view/fc4c7df1050876323012123f.html)。

参考文献:

[1]张平.胶东半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战略[J].科学与管理, 2005,(2).

[2]张淑莲,等.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6).

[3]张劲文.首都经济圈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8).

[4]王明安,沈其新.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府际政治协同研究[J].理论月刊,2013,(12).

[5]张俊峰.构建府际协同关系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研究,2013,(11).

[6]高明,刘俊杰.环北部湾旅游圈协同发展动力机制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7]邱诗武.珠江三角洲区域行政协同机制构建探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8]曹堂哲.公共行政执行协同机制——概念、模型和理论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0,(1).

责任编辑、校对:张增强

Abstract: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hot word" and be widely concerned. The conception of regional coordination no doubt came from synergy theory. Therefore, revealing the true feature of synergy is very helpful to understand regional coordination, which will provide important inspiration for Chines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influenced by system control parameters and order parameter. Industry integration, factor market integr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are the order parameters of regional coordination and important constraint factors to form regional coordination. The fundamental power of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the deep reform agenda and accelerating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needs to be handled from system control parameters, creating basic conditions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上一篇:新技术推广下一篇:高中阶段三大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