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工程管理专业(精选8篇)
加拿大留学工程管理专业
专业概况
加拿大新兴热门――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是针对工程实践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包括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的技术经济论证和实施中的管理;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等。随着现代工程出现了规模巨大、决策流程复杂、涉及技术种类众多、组织结构庞大、历时漫长、参与人员众多等趋势。工程管理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在现代工程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向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向学生提供对核心管理领域知识的理解,如市场、会计、组织行为、商业道德、法律及金融等;注重向学生提供对内在的`和共同的管理知识的理解,如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管理等;注重向学生提供不同管理层面管理工程功能所需的知识和技巧;注重向学生提供在实际工程项目或问题中将技术和管理进行集成的经验。
工程管理专业未来发展
工程管理硕士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管理者;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者;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者;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者。
语言要求
英语语言成绩要求:雅思至少6.5以上,单项不低于6 ,也有学校要求7或者7.5以上。托福95以上,也有学校要求100或者105分以上。
推荐学校
加拿大萨省大学
加拿大皇后大学
加拿大特伦特大学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加拿大圣玛利大学
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学
加拿大温莎大学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
一、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背景
安大略省人口占加拿大总人口的40%,多伦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是加拿大的金融中心,也是加拿大英语区域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加拿大安大略省极为重视教育,对于公立中小学教育投资持续增长:2002~2003学年投入为144亿美元;2009~2010学年为195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大略省教育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育改革涉及到一系列领域,如课程、管理、财政和教师专业化等。教育改革政策集中表现为五个方面:教育标准化、管理集权化、学校问责制、教师规制与能力建构。安大略省教育改革取向:[1](1)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帮助恢复与提升国家经济竞争优势。(2)教育改革政策指向集权化,主要举措有标准化课程与考试、政府基于学校表现予以投资、进一步加强地方的学校责任等。(3)强调知识是21世纪的重要资源,教育是传播知识的关键途径。(4)专门职业急需富有效率和技能的人力资本。
安大略省于1944年颁布《教学专业法案》,凸显教师的专业地位。1989年安大略省建立教师教育委员会,1996年成立安大略省教师学院,作为教师与教师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目的是服务于公共利益,认可、管理和执行教师教学实践标准。安大略省教师学院的功能有:教师资格许可;制定与实施教师专业实践标准;提供持续的教师教育;调查与倾听教师呼声以及认证教师教育课程。安大略省在2000年颁布了教师考试综合方案,要求所有新教师必须通过教师考试才能取得教学资格,熟手型教师每5年一次参与更换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教师考试的目的是改进教师效能,“这将确保教师通晓他们所教的学科”。[2]安大略省教师学院还发布了《维持、确保和示范教学专业能力》的报告。
安大略省1999年开始制定教师专业的有关标准,如教师专业的伦理标准和实践标准,其中涉及到教师和校长的持续专业发展模型。2004年8月1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发布了《卓越教师——通过持续的专业发展开启学生潜能》的报告,核心要旨是扩展教师专业主义,尤其关注教师职前教育、教师评价和教师的持续发展。报告强调政府要视教师为专业人员,希望为教师建立长效的支持机制,推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2005年4月,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建立教师发展工作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建议、咨询和发展的伙伴平台;2005年建议实施新教师入门指导计划;2006年修订“专业实践基础”;2006年建议修订《熟练教师绩效评价计划》;2007年发布《教师专业学习伙伴平台报告》,推进熟手型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框架
21世纪以来,加拿大安大略省不断改革教师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教师专业的伦理标准、教师专业的实践标准、新任教师的入门指导计划、教师绩效评价制度、教师专业学习与领导项目等,有力地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师队伍质量。
(一)教师专业的伦理标准
2000年2月,安大略省教师学院发布教学专业伦理标准,2010年进行了修订。教师专业的伦理标准描述了教师应具有的专业信念和价值,并作为教师专业角色、专业联系、教育决策和专业行动的指南。伦理标准表达了教师专业实践的一种愿景,要求教师向学生及其学习作出承诺,目的是鼓励教师反思和支持教师的荣誉和尊严;确定教师的伦理责任与义务;指导教师专业伦理的决策与行动;促进教学专业人员的公信力。
教师专业的伦理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4](1)关怀。如同情、容忍、洞察学生发展的潜能;教师教学实践中通过正面影响、专业判断和移情展示对学生的福祉与学习承诺。(2)信赖。如公平、公开与诚实。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以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基于诚实。(3)尊重。尊重的内在标准是信任和公平。教师尊重学生的尊严、情感意愿和认知发展。教师在专业实践中尊重学生的精神与文化价值、强调社会公正、隐私、自由与民主。(4)诚实。包括专业实践行动的道德,承诺帮助教师同行,并落实到行动。
(二)教学专业的实践标准
2000年10月,安大略省教师学院发布教学专业的实践标准,2010年进行了修订。教学专业的实践标准描述了安大略省教师专业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该标准框架阐释了教学的专业目标与使命,体现了安大略省关于教师专业主义的愿景和日常专业实践的思想。该标准的目的是激发教师在教学专业中共享愿景;识别教师专业独有的价值、知识和技能;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判断和专业行动;促进教师形成共同话语和相互理解。
教师教学专业的实践标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5](1)对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承诺。教师承诺对学生的学习负责;教师公平对待学生,并捕捉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将学生培养成为加拿大的公民。(2)专业知识。教师努力拓展专业知识,并紧密结合自己的实践;理解并反思学生发展、学习理论、教学法、课程、道德规范、教育研究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在实践中形成专业判断。(3)专业实践。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学习;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评价手段、资源和技术,设计学生个体和共同体的学习;教师通过持续探究、对话和反思,提高专业实践。(4)学习共同体的领导。教师促进并参与建设合作的、安全的、支持性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承担共同的领导角色责任,确保学生成功;教师维系和认同学习共同体的伦理标准。(5)持续专业学习。教师承诺持续学习,并将有效的实践和学生学习进行统合。教师通过体验、研究、合作和认知进行专业实践和自我导向的学习。
(三)新任教师的入门指导计划
安大略省教育部重视新任教师的入门指导,2000年5月颁布的《安大略省教师考试方案》中规定了有关新任教师入门指导的条款;2006年专门出台《新任教师的入门指导计划》(New Teacher Induction Program;NTIP)。NTIP的目标是:[6](1)为新任教师与学生积极的互动提供帮助;(2)加强新任教师对于安大略省课程的理解;(3)为新任教师实施课堂管理提供援助策略;(4)为新任教师评价学生的进步提供技能。NTIP资助三个方面:学校委员会与学校层面、教育部门改革议程、学徒制导师计划。NTIP的资助为期两年费用,包括:导师培训400万美元;定期与不定期的指导活动2,400万美元;学区委员会领导与支持300万美元;新教师的专业发展900万美元;合计4,000万美元;平均每名新教师4,400美元。安大略省教育部声称,NTIP是为新任教师提供援助的一种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安大略省教师学院指出示范性教师入门指导计划的特点是:[8](1)具有明确的愿景和目标;(2)重点关注新任教师;(3)遵从教师专业标准;(4)强调导师的作用;(5)主张教师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6)聚焦于课堂本位的教师学习;(7)教育合作伙伴分担职责;(8)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安大略省教师学院还对NTIP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意见,如:(1)将新任教师入门指导计划作为长期的政策;(2)将每一位新任教师入门指导计划的年限从2年延长到3年;(3)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4)计划增加新手教师入门指导计划的经费投入;(5)确保所有的新任教师接受合理的入门指导,获得足够的教学资源。[9]
(四)教师专业绩效评价制度
2001年加拿大安大略省颁布《课堂质量法案》,倡导“教师绩效评价制度”(Teacher Performance Appraisal,TPA),目的是:(1)确保学生能够享受优质教师的学校教育;(2)向每一所学校的教师提供公平、有效且持续的评价制度;(3)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10]2002年伊始,加拿大安大略省开始建立教师绩效评价制度,2007年4月又对相关标准和程序进行了修订(参见表2)。TPA依据教学专业的实践标准,分为5个领域,每一个领域设有相关的能力指标,要求能够反映教师的技能、知识和态度,一共16项能力指标。每一项能力指标都设计相应的评价行为观测指标,一共有165个观测点。学校校长、副校长和行政人员对于教师绩效评价负责。新任教师每两年评价一次;熟手教师每3年评价一次(参见上图)。教师绩效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观察预备会议及相关事宜;(2)课堂观察;(3)课堂观察后进行会谈及相关事宜;(4)完成终结性评价报告(包括教师等级评价);(5)形成档案袋。
(五)教师专业学习与领导项目
1997年8月至1998年4月,加拿大安大略省开始制订教师专业学习框架,推崇教师专业学习。2006年形成新的教师专业学习框架。教师专业学习框架支持以下原则:(1)专业学习的目标是持续改进教学实践,教师专业学习与学生学习直接相关。(2)标准本位的专业学习为教师教育一体化提供途径。(3)教师专业学习机会基于有效学习的原则。(3)教师应该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进行规划并反思。(4)通过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学习。
2007年安大略省发起“教师专业学习与领导项目”(Teacher Learning and Leadership Program;TLLP)。TLLP包含三个方面:(1)专业学习;(2)领导发展;(3)知识交流。教师专业学习与领导项目是一项面向熟手型教师的专业学习计划,每年开展。该项目建议教师寻求同行支持学习,追求进一步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学习框架为教师持续的专业学习提供了机会。
三、思考与评价
从教师教育改革政策驱动因素来看,加拿大存在三种模式:政府主导模式、专业组织模式和教师自治模式。安大略省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是一种典型的政府主导驱动,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备受争议,一些研究者和实践者甚至认为政府削弱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从教育政策分析层面来看,安大略省教师教育改革政策追求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合乎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技术手段较为有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合目的性
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师教育改革政策旨在培养高效能教师,发展有效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凸显教师专业学习:[13](1)专业学习是教师专业主义的核心;(2)专业学习的目的是持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3)教师专业学习与学生学习直接相关;(4)专业学习基于教师教育的实践标准;(5)专业学习机会基于有效学习的原则;(6)专业学习通过教学实践获得知识与技能;(7)教师对自身的专业学习进行规划和反思;(8)教师共同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学习;(9)教师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特价值;(10)教师通过自己的专业实践和对话构建专业知识。据调查表明,加拿大安大略省参与新任教师入门指导计划的教师在许多教育教学领域获得了专业发展,如语言与数学、计划、评价、课堂管理、学生成就提高等方面。教师熟悉并能运用教师专业的伦理标准和实践标准,教师专业的伦理标准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专业价值(参见表3)。
(二)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合规律性
安大略省支持教师教学卓越,承诺尊重教师应有的尊严,发布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如:新任教师入门指导计划、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教师学习与领导项目、教学专业、教师委任、为教师候选人建构未来、专业学习与实施支持议程等。这些政策体现了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律:(1)教师教育政策体现了教师发展、绩效标准和学校需要的一体化,将政府的需要、教师的需要和学校的需要关联起来。(2)教师专业发展成为连续的统一体,教师从职业准备、入门指导到持续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3)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不断改进教师教育的选择标准、改进教师职前教育供给、强调变革教师职前教育、改进教师实践体验领域。(4)教师专业质量的制度设计具有整体性和灵活性,如改进教师证书,加强教师入门指导计划,实施教师绩效评价,推进教师专业学习等。
(三)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合技术性
从技术层面来说,加拿大安大略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操作性较强。比如:教师入门指导计划明确规定计划的经费数额和使用明细;教师绩效评价针对不同阶段教师进行设计和规定,加强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教师专业学习活动关照教师需求,具有多种类型,有的针对新课程或新改革,有的为教师新职责做准备,有的是为了服从学校需要,有的是校本教师研修,有的是基于教师个人需要和选择。同时,加拿大安大略省加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保障,如该省启动了教师宽带网学习计划。2010年安大略省教师学院发布《安大略省专业教育计划的当下实践:实践教学资源》,旨在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专业实践资源。2010年6月安大略省实施新的《教师退休金计划》,在加拿大所有省和自治区中数额最多,规模最大,为专业教师的退休待遇提供了切实保障。
摘要:吸引、发展和维系有效教师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政策的主题。加拿大具有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优良传统。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教师教育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高效能教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本文以安大略省为例,阐述其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包括教师专业的伦理标准、教师专业的实践标准、新任教师的入门指导计划、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教师专业学习与领导项目,并分析安大略省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加拿大,安大略省
参考文献
[1]Grazia Scoppio.Common Trends of Standardisation,Ac-countability,Devolution and Choice in the EducationalPolicies of England,U.K.,California,U.S.A.,and Ontario,Canada.Current Issue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2002,2(2):130~141.
[2]Larry A.Glassford.A Triumph of Politics over Pedagogy?The Case of the Ontario Teacher Qualifying Test,2000-2005.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Issue#45,November 3,2005,1~21.
[3]James Ryan.Katina Pollock.Fab Antonelli.Teacher Di-versity in Canada:Leaky Pipelines,Bottlenecks,and GlassCeilings.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9,32(3):591~617.
[4][5][14]Ontario College of Teachers.Foundation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Toronto:Ontario College of Teachers.2010,9、13、25.
[6]Sarah Elizabeth Barrett,R.Patrick Solomon,&JordanSinger.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a Teacher InductionProgram:Ontario Teacher Educators’Perspectives.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9,32(4):677~702.
[7]MinistryofEducation.NewTeacher Induction Program:In-duction Elements Manual 2010.Queen’s Printer for On-tario.2010,11.
[8]Ontario College of Teachers.New Teacher Induction:Growing into the Profession.Toronto.2003,7.
[9]Larry A.Glassford&Geri Salinitri.Designing a SuccessfulNew Teacher Induction Program:An Assessment of theOntario Experience,2003-2006.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Issue#60,March 11,2007,1~33.
[10]Marianne A.Larsen.Stressful,Hectic,Daunting:A Criti-cal Policy Study of the Ontario Teacher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Issue#95,October 26,2009,1~44.
[11]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Teacher Performance Ap-praisal:Technical Requirements Manual 2010.Queen’sPrinter for Ontario.2010,20.
[12]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Performance Appraisal forExperienced Teacher:Technical Requirements Manual2009.Queen’s Printer for Ontario.2009,12.
实际上,在加拿大的不少大专院校近年均陆续推出一些为海外专业人士量身订做的“搭桥培训课程”,一些社会服务机构亦可以提供类似的搭桥培训项目,新移民只要善用这些教育资源,就可以在重回专业领域的努力过程中事半功倍。
位于多伦多市中心的怀雅逊大学(Ryerson University)下属的持续教育学院Chang School,就提供会计师及金融、营养学、助产士、社工等数个专业行业的搭桥培训课程。大多地区的百年理工学院(Centennial College)、约克大学、汉伯学院(Humber College)等也提供类似的搭桥课程。
怀雅逊大学的Chang School持续教育学院的“海外专业人士入门课程”项目主管Phil Schalm表示,上述课程的主旨是通过适当培训,让海外专业人士重回他们移民加拿大之前类似或相关的专业领域。通常申请搭桥课程的海外专业人士需有大学文凭及至少一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如果学校认为申请者的英语水平有待加强,则先会要求他们参加英文培训课程。有一些课程带有实习机会,不过大多是无偿的实习工作机会。
来自斯里兰卡的技术移民Janice,来加拿大前曾有8年从事专业会计的经验,她在找工的过程中偶尔得知怀雅逊大学有专为财会专业计置的搭桥课程。她于是选修了一门会计课程,之后成功被录取进入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课程学习,接受试前培训,准备在本地考取注册会计师专业执照。在她看来,自己是在“正确的时间与地点找到了适当的途径”,她认为自己十分幸运。
对于不想重返校园学习,或是不想从事无薪的实习工作的人士,亦可以通过一些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培训项目或是有薪的职业中介服务,来达成过渡至专业工作的目的。
社服机构提供有薪实习
举例而言,社会服务机构Career Edge就向新移民专业人提供有薪的实习机会,帮助他们在非受规管的商业服务领域,如人力资源、商业、金融、工程、市场推广、销售及资讯科技等领域找寻工作机会。该机构市场及传讯负责人Janice Rudwoski表示,一方面市场上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一方面新移民的专才未得以充分发挥,促成他们开设上述服务。
她指每个月会收到大约1,000份工作申请。挑选出的申请人要进行单独面试。之后他们被介绍到公司雇主处从事4至12个月的实习工作,实习时间的长短视雇主的需要而定。
另一间服务机构JVS Toronto亦向海外专业人士提供免费的搭桥培训及职业转介。他们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在银行、金融、建筑设计及资讯科技等行业受过高等教育并有工作经验的海外专才。该机构向学员提供为期11周的“加拿大职场沟通培训课程”。该机构职业项目负责人 Beth Clarke表示,大约七成的学员在课程结束后6周内重回专业领域工作。
JVS Toronto 还专门面向信息通讯行业(ICT)的专业人士提供另一项名叫“综合工作经验攻略”(Integrated Work Experience Strategy)的搭桥培训课程。该课程由2010年1月起推出,到去年底已有144名学员完成培训。整个课程为期6周,之后安排至少12周的实习机会。她指这项课程在2009年于温哥华试办时,约有9成的成功率。
对于新移民专业人士而言,探索和善用符合自身情况的教育和培训资源,对于成功返回自己移民前所从事的专业技术领域非常关键。搭桥课程可以令海外移民重新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移民前花费时间和金钱取得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不致付诸东流。
多所院校设搭桥课程
大多伦多地区多所学校提供面向新移民海外教育背景和专业经验的搭桥课程,下面是一些例子:
怀雅逊大学继续教育学院Chang School提供的专业搭桥课程包括会计师及金融(Accounting and Finance)、营养学(Dietetics and Nutrition)、助产士(Midwifery)、社工(Social Work)等专业。助产士课程不要求大学学历,其它专业大多要求有大学学历及一年的专业工作经验。
百年理工学院(Centennial college)提供的搭桥专业包括:执业护士(Practical Nursing)、IT工程师及注册按摩师(Massage Therapy)培训课程。
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提供不同专业领域的搭桥培训课程,在商业 (Business)方面的课程包括会计(Accounting)、审计(Auditing)、应急管理(Emergency/Disaster Management)、金融(Finance)、物流管理(Logistics/Supply Chain Management)、商业管理(Management)、市场推广及行政管理(Marketing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等。约克大学最近新增设了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s)培训课程。另外该校亦有面向IT工程师推出搭桥培训课程。
汉伯学院(Humber College)向新移民专业人士提供工程、资讯科技、能源、销售及市场推广等行业的专业培训课程。课程专业包括可再生能源、贸易、销售和市场、Net软件开发以及工程和通讯等。
2 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Rotman
3 约克大学 York University: Schulich
4 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5 女王大学 Queen’s School of Business
6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UBC
7 卡尔加里大学 University of Calgary
8 麦克马斯特大学 McMaster University: DeGroote
以上就是介绍的加拿大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排名,再次小编提醒学子们,排名固然是验证一所学校资质的重要指标,但是也要综合来考虑,不要一味的追求排名!
加拿大酒店管理专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加拿大不少名校适应潮流发展,纷纷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那么加拿大酒店管理专业有何优势?其就业前景怎么样?下面留学360给大家介绍一下。
专业优势
加拿大广阔的旅游和酒店市场
加拿大作为全球高级酒店的聚集地极大推动了本国酒店行业的发展
一流的旅游酒店管理教学水平
注重实践、贴近实际、与时俱进的课程设置
极具特色的带薪实习机会
加拿大广阔的就业市场为学生求职提供良好保障
就业前景
北美的酒店业相当发达,这与当地的经济有相当大的关联。经济发展的好,公司有大量对外拓展业务的机会,出差和在外培训机会就多。北美私人度假旅游都少不了要住酒店,酒店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都需要更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但是加拿大的新移民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却不是很多,主要还是因为大家对这个行业缺乏了解。其实这个行业的就业率是很高的,薪水虽比IT业要低些,但是还是比较理想的。更重要的是,旅游酒店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星级酒店管理、国际旅游商务管理、高级餐厅管理以及近年来非常时髦的赌场管理、高尔夫球场管理、俱乐部和夜总会管理等等。
作为有一定实习工作经验的新毕业生,还是比较容易在业内找到初级管理职位的。因为这些职位通常对管理水平及英语的要求都不是太高,只是比较琐碎,要求细心周到,比较适合中国留学生,有了1-2年的经验后,就很容易找到做MANAGER的机会了。同时,作为一个实践学科,酒店管理的课程也简单易学,只要你对解决人际关系有足够的信心,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对准备赴加留学的中国学生来说,旅游酒店管理不仅回国工作机会多,它也是加拿大政府颁布的38个紧缺职位的缺口人数较多的专业之一,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加拿大也有不错的就业前景。
目前很多中国学生赴加拿大留学都是抱着移民或就业的目的,因此,他们在选择加拿大大学的专业时更倾向于那些易就业与易移民的专业。
国内的学生选择深造的加拿大大学专业范围并不广泛,百分之八十会选择商科、计算机或者工程。当然这几个专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热门专业。很多家长认为加拿大留学是种投资。那么自然而然希望将来有个最大的投资回报率,当前的热门和潜力专业无疑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以商科为例,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这类专业的毕业生更有需求,所以当地的学校商科也更有教育质量。安大略省的女王大学、西安大略大学、多伦多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维多利亚省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魁北克省的麦吉尔大学都是在加拿大境内和本省内认可度非常高的学校。
计算机专业,学校在计算机领域的声望是影响将来就业的重要因素。除了老牌的几所学校,滑铁卢大学在这个领域异军突起,近几年来隐约为计算机界执牛耳者。工程类专业的就业市场是稳定发展的,无论是经济繁荣还是衰退,永远都有市场需求,在未来无疑会更有前景。麦克马斯特大学是工程领域最杰出的学校,也是加拿大唯一有核反应堆的学校,有加拿大MIT美名。在此向学生强烈推荐。
随着联邦移民局和魁北克省移民局先后修改了移民条例,矿业、林业、渔业、石油和天然气,船舶、地质等专业的申请人将被优先考虑技术移民审批。与 此同 时,中国国内
对这类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提高。在这些领域有天然优势的大学有纽芬兰纪念大学(海洋学科、海洋工程、海洋开采)、阿尔伯塔大学(石油天然气、化学、环境)、萨省大学(生物、农学、地质)等等。
酒店和旅游管理也是这几年的热点,就国内而言,越来越多的精品酒店也扎根国内各发达城市,市场非常缺少五星级酒店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也缺少专业 的会展人才。在加拿大会展和旅游管理专业等专业都设在COLLEGE。并提供带薪实习的机会。汤姆逊河流学院和圣劳伦斯学院的口碑都不错。我要咨询
总体来说,对于赴加拿大留学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多热门专业可以选择的,在赴加拿大留学前,先对自己做个职业规划,然后再有选择地挑选专业,以便达到留学移民加拿大的目的。
协和尚音国际部
关键词:加拿大,海洋环境管理,预防性方法,代表性海洋保护区网络
进入20世纪中后期, 随着工业化发展及沿海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 加拿大近海, 尤其是邻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西洋及太平洋沿岸部分海域面临着海洋环境污染、近海生境与生态系统发生改变与破坏的威胁。面临诸多的海洋环境问题,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预防性方法为原则、以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为手段的海洋环境管理体制的建立, 有效地推动了具有加拿大特色的海洋环境管理模式的发展, 为国际海洋环境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 发展概况
海洋环境管理是加拿大海洋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50年代, 加拿大联邦与地方政府就开始了水污染防治。随着70年代国际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 加拿大制定并实施了水污染防治指南与法规, 对直接排海的各类工业污水进行管理, 随后成立了国家污染防治办公室, 并出台了一系列陆源污染防治法规。
1.1 海洋污染防治
1988年, 加拿大《环境保护法》正式发布, 强调从源头进行污染治理, 其中海洋环境管理是核心内容之一。早期的加拿大联邦海洋环境管理由环境部负责, 其关注重点是陆源污染, 尤其是污水排放管理。20世纪80年代中期, 加拿大开始实施跨部门的“海洋环境质量 (MEQ) ”计划。该计划由环境部和渔业与海洋部共同实施, 形成了《联邦政府海洋环境质量管理框架》和《联邦海洋环境质量行动计划》, 对海洋环境管理相关部门行动进行了统筹规划, 实现联邦政府相关政策与计划的整体协调, 并出台了加拿大海洋环境质量管理战略[1]。
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国家行动计划来保护海洋环境陆基活动污染的国家。1995年, 加拿大联邦政府开始制定《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活动污染国家行动计划》, 该计划主要针对陆源污染 (环境部负责) 和海岸带环境管理 (渔业与海洋部负责) 。1996年, 加拿大环境部和渔业与海洋部合作成立了一个联合委员会, 负责国家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并成立了防治陆源海洋污染国家行动计划办公室, 负责协调与推进新的海岸带水域保护计划。1998年, 加拿大北极部长委员会通过了《北极海洋环境陆基活动预防地区行动计划》, 建立了北冰洋地区应对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的两大优先项目[2]。2000年, 《加拿大海洋环境陆基活动污染预防国家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实施。
1.2 海洋保护区发展
加拿大海洋保护区发展历史悠久, 早期的海洋保护区主要是沿海各省环境和渔业管理部门依据各自不同的法律法规建立的地方性海洋保护区。1911年,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建立了第一个包括海域的海岸保护区———斯特克纳省立公园。1923年, 第一个联邦级海洋保护区———维多利亚港候鸟禁猎区成立。1955年, 加拿大建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洋保护区———马奎纳海洋公园, 标志着加拿大海洋保护区建设新时代的开始。1986年, 加拿大联邦公园管理局批准了《国家海洋公园政策》, 1994年修订为《国家海洋保全区政策》, 并于2002年正式颁布《国家海洋保全区法》, 目的在于保护和保全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及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拿大联邦公园管理局计划制定一个国家海洋保护区发展政策框架, 根据不同的地质特色、海岸带地形、海洋学过程和相关野生生物分布等, 将加拿大三大沿海及大湖地区划分为29个“海洋区”, 以建立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现阶段已完成安大略省佐治亚湾五寻 (Fathom Five) 国家海洋公园和魁北克省圣劳伦斯 (Saguenay-St.Lawrence) 海洋公园建设, 并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签署了共同建设哈纳斯 (Gwaii Haanas) 国家海洋保育区的协议。加拿大渔业与海洋部则依据《海洋法》, 完成了西海岸恩迪沃 (Endeavour) 海底热泉和波维 (Bowie) 海山, 东海岸穆斯考诗河口 (Musquash Estuary) 、大海沟 (The Gully) 、海德海盆 (Basin Head) 、吉尔伯托湾及东港7个海洋保护区的建设, 总面积超过8 000 km2。另外还有5个候选地, 包括位于太平洋的瑞斯礁 (Race Rocks) 、北冰洋的Tarium Niryutait和大西洋的圣劳伦斯河口等。到2005年, 加拿大已经保护了9.9%的陆地面积, 但加拿大海洋保护区建设远落后于陆地, 只有不到0.5%的加拿大海域得到保护, 而禁止产业开发活动, 尤其是渔业活动的海洋保护区比重更低[3]。
2 管理体制
2.1 海洋环境管理
加拿大联邦海洋环境管理主要包括陆源污染管理、海上污染管理及海洋生态保护三大领域。其中, 陆源污染管理主要由环境部负责, 海上污染管理主要由交通部和渔业与海洋部负责, 而海洋生态保护责任则分别归属渔业与海洋部、环境部野生动物管理局和公园管理局。此外, 加拿大联邦跨部门海洋委员会还设立了一个海洋环境委员会来监督联邦海洋环境质量框架与行动计划的准备, 并指导一个工作组来制订联邦海洋环境质量行动计划, 确定与海洋环境有关的部门行动以及提供相关联邦政策与规划的综合协调。渔业与海洋部在加拿大海洋环境管理中具有主导作用, 其主要职能包括管理和保护渔业资源、管理并保护海洋环境以及维持海洋安全等;环境部是加拿大负责协调联邦环境政策与实施方案的部门, 主要职责是保护和提高自然环境质量、可再生资源、水资源以及提供气象服务等;而交通部则主要负责水域事故反应与调查、相关海洋法律法规执法等[4]。
2.2 海洋保护区建设
海洋保护区建设是加拿大海洋生态保护的核心内容, 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其中, 联邦政府一般负责候鸟、海洋生物和大多数溯河洄游性鱼类以及低潮线以下由联邦政府管理的领海与专属经济区海域的生境保护。加拿大渔业与海洋部和环境部是联邦海洋保护区网络建设与管理的主导联邦机构, 具有法定的海洋生态保护责任。加拿大《海洋法》赋予渔业与海洋部发展与实施国家海洋保护区系统, 并整合三大联邦机构的海洋保护区计划的权力[5]。目前, 加拿大联邦海洋保护区网络由三大核心计划组成:一是依据《海洋法》建立的海洋保护区 (marine protected areas) , 主要用来保护重要的鱼类与海洋哺乳动物栖息地、濒危海洋物种、独特的属性与生物生产力或生物多样性高的区域;二是海洋野生动物保护区 (marine wildlife areas) , 重点保护和保全多种野生动物生境, 包括迁徙鸟类与濒危物种;三是国家海洋保育区 (national marine conservation areas) , 主要用来保护和保全有代表性的加拿大海洋自然与文化遗产, 并提供公共教育与欣赏机会。除了上述核心保护区外, 具有海洋成分的候鸟禁猎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也是联邦海洋保护区网络的重要内容。此外, 联邦海洋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还涉及其他多个联邦机构, 其职责多与政策规制、项目服务有关。在很多情况下, 环境部、渔业与海洋部及公园管理局需要与其他相关联邦部门, 如交通部、国防部和自然资源部等密切合作, 同时也涉及省级、领地及其他团体等的作用[6]。
3 管理理念与行动对策
3.1 管理理念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海域生产力的维持是所有海洋环境管理的基础, 但加拿大现实的海洋环境状况并不乐观。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海洋环境及其资源, 1997年实施的加拿大《海洋法》提出了海洋开发与环境管理的预防性方法和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原则。1998年, 加拿大环境部长委员会 (魁北克除外) 通过了环境协定, 确保各省采取共同环境保护措施来防止管辖权争议, 并采用统一的环境管理原则, 而其附属协议《加拿大环境标准》则明确强调了对预防性原则的承诺。2001年, 加拿大联邦政府发布了一个由多部门联合制订的关于预防性方法/原则的讨论文本, 提出了实施预防性方法并测试相关各方反应的指导原则。在海洋环境污染管理领域, 加拿大只在海洋倾废管理中突出了预防性原则, 而在非陆源污染和海上污染管理中预防性原则并未得到强调[7]。
对于海洋环境保护而言, 推动海洋保护区网络建设是加拿大海洋保护区建设的主要模式。加拿大联邦《海洋保护区战略》奠定了加拿大海洋保护区网络发展的基础, 主要目的是增加海洋保护区建设的生态效率以及单个海洋保护区之间的连通性, 从而实现对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保护。同时, 加拿大海洋保护区建设战略也突出了在更广泛的可持续海洋管理规划框架内, 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联邦海洋保护区战略及其网络建设对于加拿大海洋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是加拿大《海洋行动计划》的关键承诺之一, 也是沟通和支持其他国家与地区动议, 以及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加拿大海洋保护区建设主要遵循综合管理原则、生态系统原则、预防性原则、基于知识原则和咨询与合作原则尤其是生态系统原则, 不仅是国际上最流行的系统管理方法之一, 也是海洋保护区网络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3.2 行动对策
加拿大《海洋法》的实施明确了加拿大联邦政府在海洋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尤其是提出要统筹考虑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开发活动来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其中, 海洋保护区计划、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计划和海洋综合管理计划成为加拿大《海洋法》的三大海洋政策动议。
海洋环境管理包括海洋倾废、陆源污染和海上污染等多方面内容。在海洋倾废领域, 加拿大《环境保护法》规定与《伦敦倾废公约》相一致, 规定在没有准许的情况下, 不允许在其管辖海域内处理任何废物或其他物质;在陆源海洋污染管理领域, 主要法律依据包括联邦《环境保护法》《渔业法》《有害生物控制产品法》和《海洋环境陆基活动污染预防国家行动计划》。 (除有毒化合物外, 加拿大《环境保护法》对陆源海洋污染控制的一般权力非常弱;海上污染管理主要依据《加拿大航运法》进行, 但没有将预防性作为指导原则。) 此外, 加拿大交通部还制定了《船舶在加拿大水域排放压舱水控制指南》, 对加拿大水域的压舱水排放实施管理[7]。
加拿大海洋保护区建设重点是制定国家海洋保护区网络化建设战略, 支持并推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 并在《海洋法》指导下, 建立并实施海洋环境质量政策及运行框架, 支持海洋濒危物种保护立法及相关规章、政策与计划的实施。《加拿大联邦海洋保护区政策》提出要建立一个综合、协调的全国海洋保护区网络, 并承诺到2012年完成国家海洋保护区网络建设, 其具体行动计划一是建立并固定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 利用各类科学指南与决策工具来合作确定和选择新的海洋保护区, 并密切加强各级政府之间, 在海洋保护区规划与建设中的合作关系, 从而形成一个更加系统的海洋保护区规划建设模式。二是探索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合作管理模式, 总结每个海洋保护区, 确定海洋保护区及网络有效性评估指标, 并采取共同行动, 以加强对海洋保护区的合作监测与管理。三是实施海洋保护区研究计划, 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海洋保护区地理参照系, 开发共同的海洋保护区沟通与公共宣传工具来提高全体加拿大人的海洋意识, 并制定广泛接受的联邦海洋保护区相关立法与政策概念, 有效地提升加拿大人对海洋保护区建设的理解与参与。四是与美国、墨西哥一起建立地区性的海洋保护区行动计划, 并为国际社会提供经验借鉴及相关技术与方法支持, 共同推动全球海洋保护区网络建设[6]。
4 经验借鉴
在海洋环境管理领域, 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及关联性, 加拿大海洋环境管理动议大部分都建立在合作管理的基础上。不同的部门与机构具有各自不同的资源优势和管理能力, 合作管理不但能实现优势互补, 发挥资源的整体优势, 还能有效地避免部门冲突, 最大限度地发挥海洋环境管理的社会经济效益。
4.1 合作的海洋环境管理体制
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 加拿大联邦机构与省、自治区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合作机制至关重要, 这导致了很多跨部门、跨地区的不同层次综合协调机构的建立, 包括联邦政府内部、联邦政府与省、自治区政府间及地方政府间的共同委员会等。加拿大环境部长理事会就是一个典型的多方参与的部门间合作协调机构, 它由联邦与省、自治区的14位环境部长组成, 共同对重大环境问题进行协调和沟通。通过论坛及其他协商平台达成共识以及签署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 分享各类环境信息与研究进展, 并制定共享的环境管理原则、规章与标准。除了联邦政府与省、自治区政府之间的合作协调机制外, 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一些联合治理机制。 (如加拿大西海岸的大温哥华地区委员会就是一种地方政府间的环境管理协调组织, 解决当地环境可持续发展协调问题是其工作的核心。通过在城市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就各项具体事务展开双边与多边对话, 采取协商和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达成协议, 共同推动地方环境管理动议的规划与实施。)
4.2 系统的海洋环境管理立法
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海洋综合立法的国家, 也是全面系统地进行海洋环境法制化管理的国家。以《海洋法》为基础的加拿大国家海洋管理法规体系不仅构建了一个综合的国家海洋管理体系, 也形成了具有鲜明加拿大特色的海洋环境保护体系, 包括海上与陆源环境污染控制法规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及生境保护法规等。其中, 海洋污染控制法规主要由《加拿大航运法》《环境保护法》《渔业法》《有害生物控制产品法》及《海洋环境陆基活动污染预防国家行动计划》等构成, 而海洋生物多样性及生境保护法规则主要包括《国家海洋保育区法》《国家公园法》《濒危物种法》及《野生动物法》等具有不同保护目的的海洋保护区规制。此外, 省、自治区等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各自的海洋环境管理规制体系, 这些法规与联邦环境管理法规一起共同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海洋环境管理法规体系, 基本覆盖了加拿大海洋环境管理的各个领域, 为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奠定了法律基础。
4.3 协调的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在海洋管理区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 加拿大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 采用了更现实的方法来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目标之间的协调。如在东思科舍陆架综合管理规划制定过程中就提出了一系列规则指南, 包括生物资源开发总量不能超越其资源承载力, 开发活动对其他生态系统组分的影响也必须处在其生态承载力范围内, 并且没有明显地改变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非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采取环境友好的方式进行, 以避免其所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重大改变, 并使生态足迹最小化;任何污染物的排放应低于海洋纳污能力, 并通过最容易获取的环境质量指标来进行测量;在生态系统与人类利用目标之间发生冲突时, 管理决策应首先考虑满足受到影响的生态系统目标要求[8]。这些规则充分体现了加拿大政府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 并成为国家海洋区域综合开发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基本指导原则。
4.4 预防性海洋环境管理方法
预防性方法是加拿大海洋环境管理的根本导向, 这在加拿大《海洋法》、《联邦海洋战略》等法律文件中得到充分体现。加拿大《海洋法》要求针对所有可能影响到加拿大近海环境的海洋开发活动制定综合管理规划并加以实施, 并发布了《加拿大河口、海岸与海洋环境综合管理政策与实施框架》, 将预防性方法作为加拿大海洋综合管理三大原则之一。加拿大试图将预防性方法更广泛地应用于海洋环境管理, 已出台了一个《基于科学的风险决策预防性应用框架》, 并且将预防性原则纳入了《加拿大环境评估法》。到目前为止, 预防性原虽尚未被纳入养殖或捕捞等海洋资源开发领域立法中, 但已在《国家海洋保育区法》 (2002) 和《环境保护法》 (2003修正案) 等环境立法中采纳, 并在海洋倾废以及压舱水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9]。预防性方法已经成为加拿大海洋环境污染, 包括海上及陆源污染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中常见的基本方法, 明显地提高了加拿大海洋环境管理的成效。
4.5 代表性海洋保护区网络建设
建立代表性海洋保护区网络系统是《加拿大联邦海洋保护区战略》的核心目标, 也是《海洋法》和《国家海洋保育区法》实施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建立部门间合作机制并加以制度化, 合作开发与利用科学决策工具来确定和选择新的海洋保护区, 共同确定海洋保护区网络建设目标与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代表加拿大三大洋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此外, 加拿大海洋保护区网络建设还与陆地保护区网络以及地区或全球海洋保护区网络紧密联系, 有力地促进了国际化的区域海洋保护区行动计划实施, 从而推动全球代表性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在代表性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领域, 加拿大已成为国际翘楚, 为世界海洋保护区网络建设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借鉴。
参考文献
[1]ACZISC.The role of the ACZISC in integratedcoastal and ocean management policy developmentand i mplementationin Atlantic Canada[R].2009.
[2]MAGEAUC, VANDERZWAAG D, FARLINGERS.Ocean policy:A Canadian case study[C]∥TheOcean Policy Summit.Lisbon, Portugal.2005.
[3]JESSEN S, PATTON S.Protecting marine biodi-versityin Canada:Adaptation options inthe face ofcli mate change[J].Biodiversity, 2008, 9 (3-4) :47-58.
[4]FOC.The Role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n theOceans Sector[R].Ottawa:Communications Direc-torate, Fisheries and Oceans Canada, 1997.
[5]FOC.Canada’s Marine Protected Areas Policy[R].Ottawa:Marine Ecosystem Conservation Branch, Fisheries and Ocean Canada, 1999.
[6]FOC.Canada’s Federal Marine Protected AreasStrategy[R].Ottawa:Fisheries and Ocean Canada, 2005.
[7]VANDERZWAAG D L, FULLER S D, MYERS RA.Canada and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ap-proach in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Wadingand wandering in tricky currents[J].Ottawa LawReview, 2003, 34 (1) :117-158.
[8]WALMSLEY J, COFFEN-SMOUT S, HALL T, et al.The development of a human use objectives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e East-ern Scotian Shelf[J].Coastal Management, 2007, 35 (1) :23-50.
加拿大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的建立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其中不乏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现在实施的各种教学管理理论和策略体现了三个特点,即:规范性、有效性和战略性。
一 规范性
加拿大高等教学系统第一个特色就是规范性,各种规范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各个部分的分工明确,都表现出极强的规范性。其中现行特色的转学分制度更是规范性特点的有力代表。1962年麦当劳报告(MacDonald Report)提出要给学生提供就近上学的机会,创造更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更自由的学习选择,提出了转学分制度(Transfer System)。经过多年实践,现在的加拿大许多省份的高等学府都加入了这个系统,互相承认彼此的学分,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和更优质的教学环境,与此同时,各大院校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稳定已有在籍率,纷纷提高各自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竞争力。在这期间,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学生本身,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和更强的学习动力,当然也就提高了自身学习能力。
教师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的评估就需要规范合理,这样才能良性发展。UFV(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在此环节上做得系统规范,教师评估有两方面特色:一个是短期评估与长期评估相结合;另一个是评估方的多元性,即学生评估、督导评估和同行评估相结合。这种规范的评估体系,有利于教师的长远发展,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与我院教师评估相比,有许多相似点,我们的教师业务水平评估也是由三方,即学生评估、督导评估和同行评估相结合。对新教师而言,评估更加严格和全面,只是长期评估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评估的具体内容还需进行完善,使得教师评估体系更加完整规范。
二 有效性
由于加拿大高等教育管理的规范性,必然提高了效率,改善了效果。例如UFV(菲沙河谷大学)教师档案的建立,帮助教师总结工作成绩之余,更是帮助教师不断反思、进步,明确目标,推进长远发展,其实际效果可见一斑。高校各部分职责分工明确,办事效率高,目标清晰,行之有效。机构教学结果评估(Institutional Learning Outcomes)更是以结果为评价手段,学生最终学会了什么必须是可衡量的,这种评估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有效性最明显体现在教学管理中的学生管理部分,从中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理念。在学生管理方面,加拿大高校更是有专门的服务部门,提供各方面的专业服务,服务领域包括First Year Student/Orientation Programming;Advising Services;Mentorship Programs等。在UFV(菲沙河谷大学),服务领域更加具体和广泛,包括Educational Advising; Disability Resource Center; Counselling; Financial Aid; Housing and Residence; Student Life; Co-Curricular Record; Behavioural Intervention Team; Peer Support Centre等,专门有效的服务为学生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长,为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础。社会实习是加拿大学生大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综合表现除了有课程学习外,很重要的衡量条件就是社会实习,各个高校都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积极联系社会企业,为学生和企业搭建沟通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实习机会(Co-op Jobs)。为了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校会为完成一定社会实践工作的学生给予学分奖励。学校之所以为学生提供这些实习机会,主要出发点还是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更好地帮助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企业雇主都认为学生的专业学习虽然重要,但是相关的社会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更好地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对自己的未来进行重新规划,重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和就业单位建立意向关系。UFV秉承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提供的服务全面、专业,并不断改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秉承“给学生最需要的”的办学理念,我院在进行学生管理方面也非常注重有效性,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尽其职、相互协作。但对比UFV学生管理服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而言,我们的学生管理还有许多发展的空间,结合学生实际所需,不断开发新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实习实训”一直是我院工作的重点,为了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实习实训”不仅必不可少,其过程管理也十分必要。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实训当中,还需要提供更多高质量“实习实训”项目,加强对学生的系统管理,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 战略性endprint
最后还要介绍其战略性的特色,加拿大高校的战略入学管理(Strategic Enrollment Management)着实值得关注,其框架理念都经得起推敲和深入学习。SEM(Strategic Enrollment Management)的产生源于加拿大高校招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新的学习机构提供更加方便多元的学习途径和资源(online and global delivery),满足不同需求的学习者;许多新型学习机构新兴崛起,提供高质量、低费用的学习机会,和传统高校进行竞争,分享学生资源等。为了在新环境、新条件下突出打造品牌特色,吸引更多生源,许多加拿大高校都使用SEM理论,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管理策略和战略目标及实施步骤等。SEM理论大受欢迎,是因为其战略性发展策略行之有效,其特点是战略性与目的性相结合、措施与计划相结合、数据支撑和目标驱动相结合、以行动为导向、坚持校际间的合作、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一个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战略目标的设定,我院现在处于“转型期”(转变成应用技术型大学),提出了许多战略性目标,如: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建立“1+1+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注重学生的全人教育,突出外语特色,加强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培养。这些战略目标的设定对学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学院各方面的政策制定和教学管理也会围绕这些战略目标而开展。这些方面和SEM理论极为相像,我们在制定战略目标时,也会结合各系人才培养方案,战略性与目的性相结合、措施与计划相结合,但缺少一部分来自基层的数据支持。各系、专业应注重基本数据的积累,主动为学院管理层提供全面基本数据的支持,这样对学院战略目标的设定和措施的有效执行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结合我院教学管理实践,有许多方面我们是存在共性的,只是我们习惯性将实践在先,总结在后,所以我们一直在不断完善我们不足的地方,没有及时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我们需要颠覆这种思路,做战略性的领导,将战略与战术紧密结合,更好地提高教学管理的效果。我们也要继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理念,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明确战略目标,落实具体措施,为学院和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加优异的条件。
参考文献
[1]Block Transfer Handbook : Constructing and Negotiating
Block Transfer Agreements, www.bccat.bc.ca.
[2]Ministerial Statement on Credit Transfer in Canada, http:
//www.cmec.ca/publications/winnipegstatement.en.asp.
[3]杨玉浩.“战略性入学管理:美国高校一种新的入学管
【加拿大工程管理专业】推荐阅读:
加拿大艺术专业04-05
加拿大留学选专业03-26
加拿大留学专业选择技巧03-18
留学加拿大设计专业详解04-02
本科留学加拿大 如何转专业06-28
加拿大各专业就业前景06-28
2018加拿大留学优势专业排名02-23
加拿大法律专业申请需要注意哪些问题?05-30
加拿大建筑管理情况考察报告02-01
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