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的寓言故事(精选11篇)
《庄子·山木》载:一次,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脚着草绳系住的破鞋,去拜访魏王。魏王见了他,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不是潦倒。士有道德而不能体现,才是潦倒;衣破鞋烂,是贫穷,不是潦倒,此所谓生不逢时也!大王您难道没见过那腾跃的猿猴吗?如在高大的楠木、樟树上,它们则攀缘其枝而往来其上,逍遥自在,即使善射的后羿、蓬蒙再世,也无可奈何。可要是在荆棘丛中,它们则只能危行侧视,怵惧而过了,这并非其筋骨变得僵硬不柔灵了,乃是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现在我处在昏君乱相之间而欲不潦倒,怎么可能呢?’”
《庄子》中大量的寓言故事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仅《内篇》七篇就有故事近四十则。可以说, 一部《庄子》就是一座寓言宝库。《庄子》既然是一部哲学著作, 何以包罗了如此数量众多的寓言故事?
我们知道, 战国时期在当时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上, 文化空前繁荣, 涌现出了许多的思想家、政治家, 形成了儒、墨、道等若干学派。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 争鸣辩论, 各自代表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 鼓吹自己的政治主张。为了增强说服力, 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 他们常常在文章和辩论中采用想象奇特、内容新颖的寓言故事来阐明道理, 以代替抽象的议论。他们彼此影响, 相互学习, 蔚成风气, 使当时的散文在逻辑说理之外又加上了形象性、故事性, 辞采更加绚烂。和庄子同时的孟子书中就有许多为人们所熟知的寓言故事, 如“揠苗助长”、“齐人乞墦”等。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在当时这种著书风气的影响下, 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 “剽剥儒墨”, 较之其他诸子使用的寓言故事更多, 运用更灵活, 内容也更荒诞不经。
庄子自己也并不讳认这一点, 他在《天下》篇中说:“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时恣纵而不傥, 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 不可与庄语, 以卮言为曼衍, 以重言为真, 以寓言为广,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庄子看来, “天下沈浊”, 唯己独清, 与众人言, 俗多不受, 故须寓言。因此, 他汲取了上古神话的创作精神, 继承了民间寓言的优良传统, 或改制或创作、或虚构或杜撰, “皆空语无事实”、“洋以适己”, 形成了庄子自己独特风格的寓言文学, 使之成为战国时期文学园地中一枝放射着浪漫主义光彩的奇葩。
鲁迅先生对庄子寓言的文学评价很高, 他说:“然文辞之美富者, 实惟道家……而其 (庄子) 文则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 晚周诸子之作, 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 郭沫若则更进一步指出:“但不仅‘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 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下发展。” (《郭沫若文集》第十二卷)
确实, 庄子以诗人的气质、散文家的笔调、小说家的手腕所创造的寓言文学对后世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给小说、散文、诗歌乃至戏剧等各种文体的发展以无穷的启发。
汉赋导源于《庄子》。贾谊的《鹏鸟赋》、弥衡的《鹦鹉赋》、赵壹的《穷鸟赋》等, 义取讽喻、辞采华美, 与《庄子》寓言文学的精神、手法一脉相承。
中国古代小说是从《庄子》寓言文学中滥觞出来的。魏晋六朝时期的志怪小说, 如干宝的《搜神记》, 唐传奇如《南柯太守传》、《枕中记》, 明代施耐庵的《西游记》, 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书多述鬼怪神异等故事, 可以说是《庄子》寓言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冯梦龙的话本小说《庄子鼓盆成大道》就是根据《庄子》寓言故事编写的;鲁迅先生的《起激》、《出关》以及郭沫若同志的《漆园吏游梁》, 都是以《庄子》书中某些寓言故事为题材进行的再创作。
唐代大诗人李白、宋代大作家苏轼作品风格豪放浪漫、飘飘洒洒, 自然是从《庄子》中吸收了不少有益的因素;唐代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一些散文小品, 清代戏剧《蝴蝶梦》等, 追根溯源, 均出于《庄子》寓言文学。
毛泽东同志的词《念奴娇·鸟儿问答》, 借用《庄子》寓言故事中的“鲲鹏”和“小雀”而赋予新意, 揭示了革命人民必定战胜修正主义的真理。
对于《庄子》这部著作, 过去学术界着重探讨的是它的哲学思想, 对它的文学研究并不深入。这与《庄子》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巨大影响很不相称。对《庄子》这一文学宝藏很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庄子出生于战国中期, 这是一个激烈变化的时期。封建制度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 已经在各国确立并逐渐走向巩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封建统治者更加贪婪腐化。诸侯割据称雄, 兼并战争剧烈,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像孟子当时揭露的那样“庖有肥肉, 厩有肥马, 民有饥色, 野有饿莩”。此时, 儒、墨两家“显学”大施其技, 为统治者出谋划策。知识分子即所谓的“士”, 朝秦暮楚, 奔走朱门, 以求显达。
庄子是个饱学之士。“其学无所不窥”, “善属书离辞, 指事类情”。但是他淡薄利禄、鄙视富贵功名。司马迁《史记》中的《老庄申韩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楚威王欲聘请庄子为相, 遭到拒绝。庄子说:“我宁游戏污渎之中以自快, 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以快吾志焉。”这是庄子思想性格的最好写照。正因为如此, “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致使庄子终生寂寞贫穷。
贫困的生活处境, 低下的社会地位使庄子饱尝了人世间的种种滋味, 从而使他能够较为清醒地观察社会、冷静地思考人生。愤世的倾向使庄子在他的作品中常常爆发出革命的喷火:
彼窃钩者诛, 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 而仁义存焉。 (《胠箧》篇)
今处乎昏上乱相之间, 而欲无惫, 奚可得也。 (《山木》篇)
今世, 殊死者相枕也, 桁杨者相推也, 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噫, 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者甚矣! (《在宥》篇)
庄子的这些言论对时代的黑暗、社会的丑恶、儒墨的无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语言是尖锐的, 感情是急切的, 这无疑是庄子进步思想的闪光。形式是内容的表现, 艺术是思想的结晶。庄子把这些深刻的思想和激愤的感情凝结、熔铸在寓言故事里, 使得一部分寓言故事成为他进步思想因素的形象体现。下面仅举几例, 略作分析。
庄子之楚, 见空髑髅, 然有形, 撽以马捶, 因而问之, 曰:“夫子贪生失理, 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 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 愧遗父母妻子之丑, 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 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 援髑髅, 枕而卧。夜半, 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 皆生人之累也, 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 无君于上, 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 虽南面王乐, 不能过也。”庄子不信, 曰:“吾使司命复生子行, 为子骨肉肌肤, 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 子欲之乎?”髑髅深蹙頞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至乐》篇)
如果说这则寓言故事宣传了悲观主义, 散布了厌世思想, 显然是不合理的。庄子“见空髑髅”, 貌似荒唐, 实则是有寄托和用心的。髑髅不愿意复生, 是因为活着有“生人之累”、“人间之劳”, 死了则“无君于上, 无臣于下”, 反倒有“南面王乐”。这不正是对封建统治与君臣上下等级制度的辛辣讽刺与有力的控诉吗?庄子在封建社会刚刚确立一百多年就写出这样深刻的寓言故事, 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
庄子的时代, 诸侯纷争、暴师经岁。“争地以战, 杀人盈野;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对此, 庄子在诙谐嬉笑之中表示了自己的愤慨: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 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 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 伏尸数万, 逐北, 旬有五日而后反。 (《则阳》篇)
在庄子的眼里, 诸侯“时相与争地而战”, 就像蜗牛头上左右两只角相争。这既是对好战者的轻蔑, 更是对好战者的强烈抗议。
作为儒家对立面的道家的中心人物, 庄子对儒家所代表的封建道德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儒以诗礼发冢, 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 事之若何?”小儒曰:“未解裙襦, 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 生于陵陂。生不布施, 死何含珠为?’” (《外物》篇)
两个头戴儒冠、身穿儒服的儒者, 夜半盗墓, 窃取金珠, 动作熟练, 从容不迫。嘴里哼着文雅的古诗, 强以为理。可见, “以诗礼发冢”是他们的惯伎:“诗、礼、仁、义”对儒者来说, 不过是块遮羞布。分明是在干坏事, 却偏偏要讲一番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讽刺之深刻, 入木三分。
此外, 像《列御寇》篇的“觝痔得车”, 生动地描述了宋人曹伤这个政治上的暴发户, 用最下作的方法取悦于统治者, “得车百乘”,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有力地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帮凶“得志便猖狂”的丑恶嘴脸。《秋水》篇的“惠子相梁”则是以鹓雏清高自持与“鸱得腐鼠”的卑鄙丑态相对照, 讽刺和嘲笑了贪权恋势的“肉食者”。《外物》篇的“枯鱼之肆”写监河侯巧言欺骗、不肯救急, 使“贷粟”者“忿然作色”。富者的吝啬、伪善, 贫者的激怒、愤慨溢于字里行间, 形象鲜明而含意深远, 是讽刺的匕首和投枪。
综上所述, 不难看出, 庄子以形象感人的寓言故事揭露了黑暗, 抨击了现实, 抒发了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虽然这类寓言故事在《庄子》全书中数量还不够多, 但却是庄子进步思想因素的艺术结晶, 是《庄子》寓言文学中的“精粹”, 是值得我们珍视并予以充分肯定的。
摘要: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 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享用终生的, 而在这其中, 《庄子》的寓言文学何以在战国这样一个充满了激烈变化的时期出现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庄子》,寓言文学,战国时期,影响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2]李铎.中国古代文论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轻快飞舞的蝴蝶,他自己感到非常愉快和惬意,竟然忘记庄周是谁。突然间醒过来,发现自己分明是卧在床上的庄周。不知道是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化为了庄周?庄周与蝴蝶必定是有区别的。这种现象就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濠梁之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秋水》)
庄子和惠施在濠水桥上游玩。庄子说:“儵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这就完整准确了!”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才来问我。现在我来告诉你,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
鹏程万里
原文: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安鸟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庄子《庄子·逍遥游》
译文:远古的时候,有一种鸟,名字叫作鹏。大鹏鸟的背像泰山那样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彩。
有一次,大鹏鸟向南海飞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击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飞出九万里。它飞出去一次,要过半年才飞回南海休息。当它飞向高空的时候,它的背靠着青天,而云层却在它的下边。
生活在洼地里的小安鸟雀,看见大鹏鸟飞得这么高,这么远,很不理解,就说:“他还想飞到哪里去呢?我们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了,我们在蓬蒿飞来飞去,也算是飞到边了。大鹏鸟究竟想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寓意: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远者的追求的。
屠龙之技
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庄子·列御寇》
译文: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随珠弹雀
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庄子《庄子·让王》
译文: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原文: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虾、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脚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庄子《庄子·秋水》
译文:住在浅井中的一只青蛙对来自东海的巨鳖夸耀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乐呀!高兴时,就跳到井外面,攀援到栏干上,尽情地蹦跳玩耍。玩累了,就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的窟窿里,舒舒服服地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时,井水仅仅浸没我的两腋,轻轻地托住下巴;稀泥刚刚没过双脚,软软的很舒适。看看周围的那些小虾呀、螃蟹呀、蝌蚪呀,谁也没有我快乐。而且我独占一井水,尽情地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样的生活真是美极了。您为什么不进来看一看吧!”
巨鳖接受了井蛙的邀请,准备到井里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跨进去,右腿已被井的栏干绊住了,只好慢慢地退回去,站在井旁边给青蛙讲述海的奇观:“海有多大呢?即使用千里之遥的距离来形容也表达不了它的壮阔,用千丈之高的大山来比喻,也比不上它的深度。夏禹的时候,十年有九年下大雨,大水泛滥成灾,海面不见丝毫增高;商汤的时候,八年有七年天大旱,土地都裂了缝,海岸也丝毫不见降低。不因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减,生活在东海,那才真正是快乐呢!”
井蛙听了,吃惊得好半天也没有说出话来。它这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多么渺小。
寓意:人如果长期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就会变得目光短浅,自满自足。
题旨:盲目自满,自我陶醉,必授人以笑柄。
庄子寓言故事文言文:匠石运斧
原文: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庄子《庄子·徐无鬼》
译文: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鼻子尖上沾了一点白泥巴,这层白泥巴薄得像苍蝇的翅膀一样。请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子把它削去。工匠石挥动斧子,只听见一阵风响,手起斧落,白泥巴削得干干净净,鼻子却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损伤。那个被削的人神情自若,一点儿也不感到害怕。
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后,就把工匠石叫了来,说:“你再削一次让我看看吧!”工匠石说:“我的确是会削的,但是,那个敢让我削的人已经死去很久了。”
寓意: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好的搭档。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搭档,要把本领发挥出来便很难。
庄子寓言故事文言文:猴子逞能
原文: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逃,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呼!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庄子《庄子·徐无鬼》
译文:吴王坐船在大江里游玩,攀登上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见了,都惊慌地四散逃跑,躲在荆棘丛中了;唯独有一只猴子,却洋洋得意地跳来跳去,故意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吴王拿起弓箭向它射去,那猴子敏捷地把飞箭接住了。吴王下令左右的侍从一齐放箭,那只猴子被射死了。吴王回过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自己的灵巧,仗恃自己的敏捷,在我面前表示骄傲,以至于这样死去了。警惕呀!不要拿你的地位去向别人耍骄傲呀!”
颜不疑回去以后,就拜贤人董梧为老师,尽力克服自己的骄气,远离美色声乐,不再抛头露面。过了三年,全国人都称誉他。
寓意:不管有多大的本领,也不可当作骄傲的本钱。谦虚谨慎,才能获得人们的敬重。
1.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惠子相梁》中庄子把“子之梁国”比作腐鼠,对于俗辈趋之若骛的权位,庄子却视之如粪土,表明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态度,也表现了庄子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情趣。他从非世俗、反传统的立场出发,对人生意义作了深刻思考,期待世人摒弃狭隘的功利观,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庄子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立的境界。
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有它独特的作用。
介词是虚词中重要的一类, 本身缺乏明确的词汇意义, 但作为一种语法手段, 介词在句中能起到介引作用, 介引某些跟谓语中心相关的词 (我们把它们记作“NP”) , 表明这些词跟句中谓语中心 (我们把它们记做“VP”) 的句法、语义关系。据考察, 《庄子》中736个“於”字句, “NP”全部置于“於”后, 形成“於NP”格局;“VP”大多置于“於NP”前, 形成“VP+於NP”格式。含这样格式的句子或分句我们称为“VP”后“於”字句, 共679句, 约占全部“於”字句的92.3%;有时“VP”位于“於NP”之后, 形成“於NP+VP”格式, 含这样格式的句子或分句我们称为“VP”前“於”字句, 共57句, 占全部“於”字句的7.7%。下文将分别从“VP”后“於”字句和“VP”前“於”字句两方面对介词“於”进行句法、语义上的分析。
一、“VP”后“於”字句
(一) 句法特点
《庄子》中“VP”后“於”字句有些较简单, 就单纯一个主语, 后加谓语“VP+於NP”, 有时连主语也省略, 如: (1) 鹪鹩巢於深林 (逍遥游:18 (2) ) , (2) 中於机辟, 死於罔罟 (逍遥游:29) 。其余的较复杂, 如果动词有宾语, 宾语就直接跟在“VP”后, 然后与“於NP”组合成句。如: (1) 伯夷死名於首阳之下, 盗跖死利於东陵之上 (骈拇:239) 。有时“VP”前有状语, 如:孔子西藏书於周室 (天道:346) 。
(二) “於”的语义功能
根据介词后宾语语义类型的不同, 我们把介词“於”语义功能分为:介引处所、介引对象两类。
1. 介引处所
当“NP”是含空间义的词或短语时, “於”介引处所。“於”介引的处所可以是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可译为“在”, 共249例。如:故许由娱於颍阳而共伯得乎共首 (让王765) 。另外, 《庄子》中出现了“有……於此 (彼) ”这种固定格式, 共6例, 如:有人於此, 其德天杀 (人间世128) 。王力先生认为:“在古人的思想表达中常常有‘今……於此’的说法, 字面上是说此时此地, 实际上是表示一种假设。” (3) 本文同意类似例句含假设语气, 但如果仅从句法角度探讨介词“於”的介引功能, 我们把这类例句归入介引所在处所的类别中。
当“NP”表示动作行为的起点时, “於”介引起始处所, 可译为“从”, 共30例。如:予蓬蓬然起於北海而入於南海也 (秋水:430) 。
当“NP”表示动作的终点时, “於”介引终点处所, 可译为“到”, 共102例。如: (1) 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於南冥 (逍遥游1) , (2) 以不惑解惑, 复於不惑 (徐无鬼:663) 。例 (2) “复於不惑”意为“返回到不疑惑的境界”, “於”介引达到的境界。
2. 介引对象
“於”介引对象共298例, 我们把“於”介引的对象分为涉及的对象、施事者、比较的对象三大类:
“於”介引涉及的对象共234例, 我们把这234例分为以下八小类:第一小类, “於”介引的宾语是动词的直接宾语, “於”不译, 去掉“於”句义不受影响, “於”可把语义的焦点指向宾语, 对宾语有强调作用。如:我则劳於君, 君有何劳於我 (徐无鬼:625) 。第二小类, “於”介引对待的对象, 可译为“对于”, 如:葂也汒若於夫子之所言矣 (天地:315) 。第三小类, “於”介引师从的对象, 如:申徒嘉, 兀者也, 而与郑子产同师於伯昏无人 (徳充符:150) 。第四小类, “於”介引躲避的对象, 这类句子中动词都为“免”, 对象的词义都是消极的, 如“患”、“非”、“咎”等。如:是以贵为天子, 富有天下, 而不免於患也 (盗跖:797) 。第五小类, “於”介引询问的对象, 动词均为“问”, “问”大多不带宾语, 少数带宾语, 如: (1) 商大宰荡问仁於庄子 (天运:363) , (2) 弟子问於仲尼曰 (寓言:734) 。第六小类, “於”介引消息的来源者, 可译为“从”, 如:吾闻言於接舆 (逍遥游:21) 。第七小类, “於”介引受惠者, 可译为“给”, 如:夫德遗尧舜而不为也, 利泽施於万世 (天运:363) 。第八小类, “於”介引央告的对象, 可译为“向”, 如:妇人见之, 请於父母曰 (徳充符:156) (外物:705) 。
“於”介引施事者, 可译为“被”, 共20例, 如: (1) 身劳於国而知尽於事 (列御寇:829) 。
“於”介引比较的对象, 可译为“比”, 共44例, 如: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 (齐物论:71) 。
二、“VP”前“於”字句
(一) “VP”前“於”字句的句法特点
《庄子》中有57例“VP”前“於”字句, 这些句子的句法特点非常鲜明。首先, 在这57例中有14例是“之於”连用, 8例构成“NP之於NP (也) , VP”句式, 如:至人之於德也, 不修而物不能离焉 (田子方:540) ;另外6例构成“NP之於NP (也) VP”句式, 如:故目之於明也殆 (徐无鬼:660) 。
其次, 其余的43例还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主语加上“於NP”后, 与句子的谓语有所停顿, 构成“主语+於NP (也) , VP”句式, 共14例, 如:其於本也, 弘大而辟, 深闳而肆 (天下:884) , 另一类是“於NP”直接位于“VP”前, 构成“主语+於NP+VP”句式, 共29例, 如:其於国有不闻也, 其於家有不见也 (徐无鬼:643) 。
(二) “VP”前“於”字句中介词“於”的语义功能
1.“之於”连用句中“於”的语义功能
根据《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之於”连用可译为“……对于……”, 表示两方相对照的关系, 如:孔丘之於至人, 其未邪 (徳充符:153) , “孔丘”与“至人”形成两方对应的关系。但有些“之於”语义功能较丰富, 仅仅用两方对照的关系难以全面概括, 应视语境添加相应的动词。如: (1) 故目之於明也殆 (徐无鬼:660) , (2) 民之於利甚勤 (庚桑楚:593) 。例 (1) “目”用来“求明”, 例 (2) “民”欲“求利”。
2.“主语+於NP (也) , VP”和“主语+於NP+VP”两种句式中“於”的语义功能
这类“於”字句共43例。其中4例介引处所, 可译为“在”, 如:古之人乎, 於此言已 (徐无鬼:648) ;1例介引时间, 可译为“在”, 即:夜半於无人之时而与舟人斗 (徐无鬼:638) ;1例介引时间的终点, 可译为“到”, 即:丘少而修学, 以至於今, 六十九岁矣 (渔父:817) ;37例介引对象, 这37例可分为四小类:第一小类中的“於”可译为“从……来看”或“对于……来说”, 如: (1) 若夫子之言, 於帝王之德, 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 则必不胜任矣 (天地:315) , (2) 比牺尊於沟中之断, 则美恶有间矣, 其於失性一也 (天地:332) ;第二小类中的“於”可译为“对于”, 如:夫道, 於大不终, 於小不遗, 故万物备 (天道:354) ;第三小类中的“於”可译为“与”, 如:夫或改调一弦, 於五音无当也 (徐无鬼:638) ;第四小类中“於”可不译, 它介引的宾语是动词的直接宾语, 如:盗窃之行, 於谁责而可乎 (则阳:686) , “於谁责”即“责於谁”。
三、“于”字句
关于“於”和“于”的区别, 学界一直存在争论。何乐士先生在《左传虚词研究》中认为“於”为“于”的后起字, 二者存在一些差异, 表现为:在语法功能上“於”比“于”丰富得多, 在用法上更为灵活多样。郭锡良先生的《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认为, “于”和“於”的区别是时间的先后, 而不是语法作用的不同。根据郭先生的考察, 战国中晚期以后“於”已基本取代了“于”, 《庄子》中共有6例“于”字句, 4例介引所在处所, 如:故伍员流于江, 苌弘死于蜀 (外物:702) ;2例介引对象, 如:施于人而不忘 (列御寇:842) 。
四、结语
为便于观察, 现把《庄子》中的“於”分“VP”后“於”字句和“VP”前“於”字句归纳如下,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2]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 1997, (2) .
[3]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5.
[4]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一天,庄子和他的学生看见山中有一棵参天古木因为高大无用而免遭于砍伐。于是,庄子感叹说:“这棵树恰好因为它不成材而能享有天年。”晚上,庄子和他的学生又到一位朋友家中做客。主人殷勤好客,便吩咐仆人说:“家里有两只雁,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将那一只不会叫的雁杀了来招待我们的客人。”庄子的学生听了很疑惑,就向庄子问道:“老师,山里的巨木因为无用而保存了下来,家里养的雁却因不会叫而丧失性命,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无序的世界呢?”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困惑。辩证法告诉我们,有用与无用是相对的。如何结合企业实际正确评价干部、员工能力素质,并指导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的“选、用、育、留”,是值得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国有企业的高层领导一直沿用的是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方式,虽然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实践证明还是非常有效的。但对于企业内部的干部、人才选拔,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确实需要领导者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者引起足够的重视。
能力素质评估
坦白而言,能力素质模型是一项舶来品,国内很多企业是在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中了解并引入这一理念的。然而要真正做到以能力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仅仅有一套科学的能力模型是不够的。从明确能力标准(制定能力素质模型)到依照能力标准指导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有一个必要的环节必须处理好,那就是管理者必须掌握能力评估的方法和工具。这一点在跨国企业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理人对于相关能力素质要求的把握。
很多跨国企业要求经理人在年度绩效考评和员工个人发展的环节中对员工的能力素质做出评估,并通过与员工的面谈来取得共识。经理人的评估结果也会经由整个领导团队的讨论来得到校准。这实际上是从制度和流程上将日常的能力素质评估职责赋予了经理人。当然,在核心岗位的选拔和招聘以及关键人才的发展上,跨国企业的人力资源也会借助有着较高信度和效度的专业测评工具,甚至邀请专业的咨询公司来协助进行测评。
那么国内企业为什么就不能也同样照方“抓药”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综合了企业体制、规模、发展阶段和文化等多项因素的问题。比如,有这样一家国有企业,使用一种能力评估工具对于干部进行年度评估。评估结果出来后,有一位干部评分不高,结果该员工被调离原岗位。该员工情绪很大,反复找领导沟通,给领导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因此,有了好的能力素质模型,还需要好的、专业测评工具;有了专业测评工具,还需要结合企业的体制、发展阶段、文化等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如何使用、如何测评的具体计划。
简单讲就是,我们不建议仅仅依据简单、定量化的打分来判断员工表现的高与低,测评结果更多地是给企业领导和员工指明改进方向。企业的人才评价首先要构建系统化的测评体系,其次要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当然实际工作没那么简单,面对企业庞大而复杂的能力素质测评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往往面临着质量、成本、速度等多方面的取舍。一方面,要让测评有着较高的精度,必须借助较为复杂的高端测评工具;另一方面,不论是在时间和速度方面,又都受到测评量较大、效率要求较高的制约。如何实现高效优质的测评是一个首要问题。此外,很多日常的能力素质测评需要周期性地进行,如何做到测评工具和题库的循环可用成为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结合实际系统推进
要解决好这一系列问题,企业需要首先认识到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决策任务,而不仅是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较有前瞻性的企业会首先选择做一个完整的体系设计和蓝图规划,而不是单纯地在市场上搜寻各种测评工具。以笔者的经验,这里面最为关键的不是具体的测评技术,更多地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估需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并推进战略的问题。成功的关键要诀在于以下几点:
全面系统地筹划。能力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绝不能就测评而论测评,必须紧密结合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及近期实际需求,系统性地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状况的能力素质测评体系框架。尤其要考虑到与人力资源其他管理模块的衔接和支撑作用。例如,能力素质测评结果对于企业培训和能力发展能够提出具体的要求,帮助企业更好地设计培训科目和能力发展项目。对于招聘,能力素质测评要提供较为有效的决策依据,同时兼顾到招聘量的大小和决策风险大小等问题。
循序渐进地推动。能力素质测评体系切忌贪大求全,一步到位。由于这是一个较新的理念和做法,很多经理人需要对其有个逐步认知的过程。与其一开始就全面铺开,不如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让管理者逐渐接受和认可这种方法。在体系设计时,可以将各种测评需求完整地纳入体系框架中。但在实施蓝图的设计中,则必须考虑到在初期寻找合适的突破点或试点人群,以避免直接涉及较为敏感的区域,在企业内形成不必要的防御心理。
实效更胜于完美。能力素质测评的方法有很多,从简单易行的多维反馈到综合多种测评手段和心理测评工具的测评中心等等。在企业中实际应用时则必须权衡实效性和完美度。例如,测评中心等手段虽然信效度较高,但运作成本和所需的专业测评要求也都较高,不一定适合大量的测评。有些外部测评工具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企业必须付出高昂的使用费,还不如自行开发一些更为贴切于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工具。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客户将精力集中到对各种工具的科学性的比对和研究上,却迟迟不能在企业中推进使用,甚至有一遇到棘手问题就想换工具,不能持之以恒地推动落实的现象。其实在能力素质测评体系建设初期,更需要关注的是实效性和简单性,随着经验数据的积累和不断校正,完美性是可以在长期跟进完善的基础上实现的。
最大限度地内部开发。不论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还是为了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同时为了更好地在企业内部形成能力素质测评的文化氛围,企业应该立足于最大限度地内化测评力量。这不仅包括内部测评师的培养,而且包括企业内部对测评题库的维护和开发能力的培育。一些成功的企业正是通过将经营管理者培养成合格的测评师,并让他们参与一些高潜质人才的发展测评活动来逐步培养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测评能力和辅导能力。这也有助于能力素质测评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
另外建议企业将管理者、员工的测评变为常态机制,作为企业领导力发展的重要机制。当前,中国的国有企业处在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国家提出“做大、做强”的明确要求,国有企业处在重大转型期。国企领导者除了自身能力需要完善外,更需要企业发展团队的整体能力。因此,需要国有企业将战略发展、中长期发展目标、员工敬业度、团队技能提升、后备干部选拔以及骨干人员的中长期激励等方面有效结合起来。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有关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管理办法,其中对国有企业领导的考核评价、激励约束作了有益的探索;基本明确了党委管导向、管标准、管层次程序,组织选拔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的选拔管理新办法。而在企业内部,如何构建有力的管理梯队,如何建立有效的能力模型与测评体系,借以培养、选拔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各层次领导梯队,是企业领导及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须予以重视起来的课题。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导入:略
学生读。
老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学生一读)
学生二:她读错了两个字:夫 吓
老师:是吓还是吓?这个字的意味比较丰富,如果读作吓,意思就比较单一了。但是最后一个字我听得比较清楚,邪,应该读几声。相当于耶。大家齐读一遍。
学生读
老师:中有两个字我要说一下,一个是或,一个是国。这两个字书上都没有给出注释。也就是说凭我们的文言文知识应该掌握,那么大家是不是已经掌握了呢?
学生三:或是有人的意思。
老师:对,我们以前学过,有人的意思。有人就对惠子说。第二个是国。关于这个国前面讲过多次,要结合语言环境还考虑。国破山河在,国是什么意思?
学生:国家。
老师:去国怀乡。
学生:国都。
老师:固国不以山川之险。
学生:国防。
老师: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
学生四:我觉得应该是国都。
老师:为什么?这个国,我们根据语境来判断。在国都中。在梁国国都中守了三天三夜。下面我们请同学把故事讲一下,先简单地复述一下。
范婷婷: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拜见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了,想代替你,于是惠子很惊恐,在国都中搜寻了三天三夜,庄子去拜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你知道吗?它从南海飞到北海,不是梧桐不歇息,不是竹子不吃,不是甘水不喝,在这时猫头鹰仰视它说,吓,事到如今,你想用梁国来吓我吗?
老师:刚才我们让同学复述了一下,他基本上是翻译了一遍。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讲这个句子。庄子去见惠子,因为惠子要去搜捕他。庄子应该是生气的。他见了惠子应该比较生气,甚矣,汝之不义!但是他有没有?
学生:没有。
老师:他给惠子讲了一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五:希望惠子不要利欲熏心,要讲义气,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忘了友情。
学生六:是为了告诉他,自己对宰相的位置没有什么兴趣。把惠子比作,老师:她就说得比较全面,庄子用了几个比喻,要弄清楚他的用意,就必须搞清楚这几个比喻。鹓,鸱,腐鼠。一个比喻庄子,一个比喻惠子,一个比作功名利禄。庄子骂惠子了没有?
学生:骂了。
老师:讽刺也是一种骂。仰而视之的主语是谁?
学生七:鸱。
老师:是鸱还是鹓?
学生:鸱。
老师:谁仰而视之?应该是鸱。庄子用这个故事做了一个比喻,既表明了自己的志趣,又讽刺了惠子的追求功名利禄。假如你是惠子,你觉得他听了以后会有什么反应?
学生八:我觉得他可能比较愧疚。
学生九:我还是觉得比较愧疚。
学生十:我觉得他应该非常气愤。因为我觉得他是那种贪慕权位的人,不大可能被感动。
学生一:我觉得在这里惠子并没有表现出来。他应该是很气愤的,又羞愧又气愤。气愤是因为生气,羞愧是因为自己误解了庄子。
老师:关于庄子与惠子到底是怎样回事,我们今天早上给大家发了一份材料。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二:一个人没有了最好的最强的对手,就觉得没有意义了。
老师:武林顶尖高手都很寂寞,就像独狐求败。伯牙和钟子期就是如此。TV中有一个幸运2,里面有一个游戏叫做你比我猜,我们就看那个节目,有的人一比后面的人就一下子能够猜到。为什么?心灵当中有默契。庄子讲这个故事是说,在惠子死后,庄子送丧,路过惠子的坟墓,庄子回头给他的学生讲这个故事。你觉得庄子对惠子是怎样的态度?
学生三:一方面是敬佩,然后是惋惜。
老师:看了同学们理解这个没问题,庄子内心实际上慨叹,他的对手去世了。所以说庄子在慨叹自己没有可以谈话的知己。在庄子这本书当中大多是以一种诙谐幽默的面目出现,像这样的篇目很少。我们有一个词叫契友。什么叫契友,就是他们之间能够进行交流。有人说惠子后来会把庄子杀掉。尽管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但他要加害于庄子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说这一篇是庄子的学生杜撰出来的。刚才我们说到了惠子与庄子的关系,是好朋友,但是很有趣。虽然感情很好。一般说我跟你说,就是说我们的兴趣爱好都彼此接近,但是庄子与惠子的基本观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两个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抬杠。接下来我们看第二则故事。
学生读。
老师:最后一个句子不要做过多的停留。要连读。我们给大家一点时间梳理一下。这篇翻译上比较简单,另外,如果实在看不懂的同学请看一下资料二。
学生默读。
老师:这个故事如果读得不太懂也没有关系。这个辩论争了很久了。我们把辩论放在资料二中。这场辩论谁占了上锋?
学生四:惠子占了上锋。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四:庄子强词夺理。
学生五:庄子占了上锋。
老师:为什么?
学生五:因为庄子说了以后惠子就没有说。
老师:刚才这个同学说庄子占了上锋。她从形式上判断。你们觉得呢?如果从形式上说,是庄子占了上锋。如果从逻辑上看,谁占了上锋?
学生六:我觉得惠子占了上锋。我觉得惠子的逻辑才是正确的。
学生七:我觉得庄子占了上锋。
老师:这个时候我要提醒一下,我们要关注一下这个字,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在惠子那里,这个叫怎么?在庄子那里变成了哪里。庄子最后说了那句话,这时候庄子对“安”的理解,他把他理解为哪里。你在哪里知道?我就是在桥上知道的。很明显,庄子在这儿偷换了概念。他靠偷换概念取得了胜利。这里涉及到的逻辑关系比较复杂。但有一点大家一定能够听懂,庄子靠偷换概念取得了上锋。我们本来关注的焦点是人和鱼之间的信息如何传递。但在庄子那里变成了人是从哪里获得鱼的信息的。
不过,我们先把这场千古争辩放一放,来关注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
学生八:因为庄子本来就是崇尚自然的,他本来就是快乐的,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备课时间:2017年3月15日 授课时间:2017年3月16日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庄子和惠子的不同思想、性格;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反问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体会故事中有趣的辩论。
3.理解寓言故事阐述的道理,感受哲人的思想,学习庄子淡泊名利、崇尚生活情趣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庄子和惠子的不同思想、性格;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故事阐述的道理,感受哲人的思想,学习庄子淡泊名利、崇尚生活情趣的人生态度。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秦诸子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文,但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异蕾。《沦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
/ 3 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庄子》散文中的片断。
二、自主学习:
1.学生白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
2.多媒体显示课文参考译文。要求学生与自己的译文对照,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思考译错的原因。
3.教师归纳总结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三、合作探究
1.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明确: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2.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突破思想关。
明确: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四、延伸拓展
出自《庄子》的成语。
五、达标检测
/ 3 见ppt
六、课堂小结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
七、布置作业
从本文的两则故事中选一则改编成课本剧,可以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补充情节。注意要对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等有所提示。
关键词:德充符;形残而有德;大美;自然
鲍姆加通曾说,哲学的终极议题是“真善美”,以“真”为研究对象的领域是形而上学;“善”的研究领域是伦理学;而“美”则归属于美学的范畴。在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体系中,以上三者紧密相关、缺一不可。庄子认为道是大美,是一切美之物的源头,能够反映道的性质的东西就是美的,反道而行即是丑。事物若能反映道的性质即是“德”,所谓“德”是指“一个人的心灵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或者境界。”这也就是《庄子·德充符》篇的要义,即告诉人们何为美丑、何为有德。“‘充’和‘符’两个字所强调的方面该是不同的:充言其内,而符称其外,或者内外的符合。”“德充符”即言当一个人的内心被德充满的时候,他的外在是什么样子。《德充符》篇专注于对美丑的讨论,实则指向有德和无德的区分。下面本文将通过对《德充符》文本的简要分析,揭示庄子的美学主张,最终了别其对“德”的认识。
一、《德充符》文本初探
《德充符》中的故事共有五篇,分别描绘了五组形残有德的形象,不难看出,庄子在这里所描绘的残疾人形象,并不同于书中的“至人”、“神人”、“真人”,“至人”,这些庄子理想人格的化身,能够不食五谷,不眠不休,泯物我、同生死、齐是非,完全是一些超世甚至超宇宙的方外之人。而残疾人就不同,他们是一些游于方内之人,其残疾本身的原因,一方面除了天生外,另一方面就是跟社会周旋的结果。庄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诸侯混战、民生凋敝的乱世,乱世意味着权谋,尤其是居高位者,其显赫的地位和阴暗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庄子在这里反其道而行之,塑造了这些身残却德全之人,给了追名逐利者以莫大的反讽。
这些身残之人虽然“无人君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但却以德之芳馨感染着世人。形体丑而心灵美,便是庄子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理想人物,说明畸人必定有着独特的性格魅力。他们无视这种残缺,或者说在精神上超越了这种残缺,使他们的生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吸引力。相比之下,作为普罗大众的平凡人大都身体健全,却也或多或少地在道德上存在着缺陷,在庄子看来,这些德的缺失才造成了真正的畸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无一例外地有着残缺,声望之高若孔子尚成为《德充符》篇戏谑的对象,更何况我们这些不完之人? 庄子力求展示的就是这种‘忘形存德’的精神,是通过丑与美的冲突和对比来达到的。外在‘丑’为内在‘美’做了充分的铺垫,强化了庄子倡导的内德,从而把丑升华。
庄子在首篇即通过兀者王骀的故事,揭示了对待事物心态的问题。“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也就是说,外形的残全并不重要,只要以一颗平淡的心去看待外物,则一切残缺皆可释然。兀者申徒嘉的故事则揭示了“安之若命”的道理。关于如何对待形体的残缺,或推广至现世中一切的苦难,唯有“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所谓“命”即不可抗拒、不可逆转的客观条件,亦即佛家讲的十二因缘和合。申徒嘉由于被用刑而成为兀者,是庄子对当时社会阴暗面的具体化,这些现实的苦难和灾厄是丑的,但若以淡然的心漠视之,则是体道之大美。叔山无趾的遭遇则是庄子借以讽刺人的傲慢与虚伪的。这里以孔子为反面形象加以抨击,其用意盖为批评以儒家名教道德为虚伪外衣,实则内德败坏的伪君子之流,“天刑之,安可解?”也就是在此处,庄子提出了每个人都有残缺之处的论点,而全德之人只是一个遥远的理想。继而通过哀骀它的故事,庄子借孔子之口提出了“才全”与“德不全”的论题。庄子认为,有德之人不外扬,真正做到保持内心深处的正气,以内德修身养性,从而达到赢得一切。最后通过甕盎大瘿和闉跂支离无脣的故事总结了全德之法:忘身残,铭记不该忘之德。
总之,所谓“德充符”,即言“德充于内,物应于外,外内玄和,信若符命,而遗其形骸也。”其主旨在于打破人們以貌取人的痼疾。告诫人们忘却对外在形态的执念,转而重视人的内在品性。全篇借五位残者的德行之美,向读者揭示了内在精神完满的重要性。只要的德行完备,形体的缺陷是可以忽略的;相反,若形体完备而道德丧失则不但不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反而使全德之人生厌并以之为丑。
二、庄子哲学中的美与丑
从《德充符》可见,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美与形体姿态无关,而在于德行的完满。具体来说,在庄子哲学中,“‘道’是客观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的美”。正所谓“天地有大美”,而“大美”即是道,是天地的本体,庄子认为,对“道”的观照是最高的审美享受。那么在庄子的哲学中何为体悟了“道”的真正之美?
首先要达到“游心于道”的“无己”境界。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其中“至人”是最接近于道的存在,也就是说,“至人”是世间最美的存在。所谓“无己”,就是要破除“生死、寿夭、贫富、贵贱、得失、毁誉”等种种的计较,只有做到如此,才能真正地“游心于道”,从而体悟道真正的大美。这种“无己”的至高境界也就是庄子之前所说的“心斋”与“坐忘”。亦即心境达到虔诚的斋戒状态,摒除欲望、淡泊宁静。所谓“心斋”是指这样一个过程:终止心的一切认知、感受和意志活动。由是观之,“心斋指的就是心的完全虚静的状态,心里面没有任何东西。”这是庄子体道方法的核心,庄子将其描述为“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耻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反观《德充符》中的残者,无一是执著于名教之徒,他们与以君子自居的儒者相比,放逐了戚戚焉之心,不仅淡薄了利的诱惑,更破除了名的壁垒,如此即是将自己变成了世界的外观者,达到了“外天下”、“外物”、“外生”的境界。
其次要明确,美与丑是相对的,于本质则无差别。这一点在兀者王骀的故事中有着集中体现。老子曾经指出,“美”是相对于它的对立面“丑”而存在的,而在庄子看来,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最高的、绝对的美,现象界的“美”与“丑”则是相对的,甚至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庄子的“相对主义美丑观”与他的“气化”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曾在《知北游》中提到,“人之生,气之聚也……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庄子·知北游》)换言之,美与丑都是气所化,二者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转化,不仅与审美者的好恶有关,更在于其本质上的同一性。
另外,从《德充符》的残者可以看出,庄子所谓的美并不在于事物外在的形态,而与其内在之德息息相关。如前所述,一个人若拥有了“知万物同齐”、“安之若命”等诸多德行,他就是与道同一的大美。
综上可以看出,庄子哲学中的美与丑是相对而存在的,其本质则在于对道的跟随或背离。一个人的美与其心与德相关,庄子认为有内德即为美,而游心于道者必有德,可见二者是相互贯通的。在庄子看来,美并不是观感上的赏心悦目,而是对于宇宙本体之道的体悟与观照,所谓美者,不过分有了作为大美之道的光辉,而丑则是背离了道的要求。
三、庄子美学的伦理映射
庄子着大量笔墨来谈美学的问题,其最终目的并不在于对美丑的界定,而是为了引出伦理学的主张及其方法论要求。
毋庸置疑,庄子认为《德充符》中的残者是美的,因为他们有着充沛的内德。兀者王骀的美在于他认识到了事物的同一性,其体现在伦理学上的主张即是“不朝著‘庸’的方向,也就是世俗的方向,反而与之渐行渐远。”换言之,王骀的美在于他对世界与众不同的观照方式,常人看世界是有分别的,是方则不是圆,是残则不是全,而道的世界则不然,借用佛家的话来说,道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在道看来,任何现象界中的对立双方都是无了别的,若非要寻个分别,在大美即无限美的道的严重,那些形全之人的外在美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同理,形残之人的外在丑同样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王骀真正做到了“游心于道”,这是形全德残之人所不可及的境界。申徒嘉之美在于“安之若命”,这是对于命运不可抗拒性的一种笃定。在西方哲学界千百年来一直围绕着“宿命论”与“自由意志”的问题争论不休,而在庄子看来,“宿命”是一个不可置疑的真实存在,它循着道所规定的轨迹操纵着人的命运,人须知命运之无可奈何而安时处顺,否则将被视为“不祥”。叔山无趾的美在于心灵的解放,这反映的是道的完全自由。与世人的虚伪相比,叔山无趾的心是敞开的,是以一个无比澄澈的面目呈现于世人,而以孔子为代表的自居为学者之辈,是虚伪名教的忠实拥护者,内心充满了桎梏而无法自拔,庄子视之为“天刑”。这体现了名教与自然的激烈对抗,名教道德虽以良好的目的而提出,却被用以沽名钓誉,正如王弼所所,“崇仁义,愈致斯伪。巧愈思精,伪愈多变。攻之弥甚,避之弥勤。”(《贵无论》)以有德者自居之人,往往是德行的缺失者,这是名教所不可逾越的悖论。哀骀它之美在于对“才全”和“德不形”的完美把握。“所谓的才全和德不形表现的就是由于不动心而达到的平和状态,它是以对命运和天人之分的理解为基础的。”在这种平和的不动心之下,一切肢体的残缺都变得无关紧要了,人们看到的只有他德行的魅力,这内德的完满弥补了他外形的残缺。甕盎大瘿和闉跂支离无脣的美则在于他们对德的铭记持首与对外形的遗忘淡然。甕盎大瘿和闉跂支离无脣对形体的“忘”显然是有意为之,“是有意的舍弃,把某些东西从心灵中驱逐出去……形体的该被驱逐是因为他们属于命运,而属于命运的东西就是该被遗忘的。”命运是不可违抗的,有德就该忘形,因为有德即指其心灵是游于道而合于道的,道的内在要求是顺时随化,不逆命运而动。而形或泛指各种遭遇都是天赋的,也就是命运所赋予的,是不可改变之物,庄子认为儒家“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理论是违反道的要求的,而欲“游心于道”,则需忘掉不可改变之形,转而铭记合于道的德。
由此观之,庄子哲学中的美,无不映射着其伦理学中的某些道德规范,《德充符》中的反世俗之美必然对应着反世俗之德。庄子欲打破世人对名教的迷信,让人们体悟到道的真谛,就从美的形象入手,首先打破与名教相对应的形全之美的形象,将诸无德之人的虚伪尽展于读者眼前,转而树立起五组身虽残,却依旧完美高大的全德之人形象,此中虽有戏谑之意,却与道家以“无”为本、抱残守虚的形而上学追求浑然契合,不失为庄子伦理道德观的形象展现。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庄子中的寓言故事】推荐阅读:
《庄子》寓言故事篇07-21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10-15
庄子故事两则原文及翻译10-17
庄子名言80句06-03
庄子心得读书笔记11-08
王羲之与《庄子》07-01
庄子名言人生感悟07-09
《庄子·天地》原文及翻译09-12
庄子的人生观10-16
关于读庄子心得体会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