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调查报告的相关提问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调查报告的相关提问(精选8篇)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调查报告的相关提问 篇1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哪一年提出 的()

A2006B2007C2008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

C生产资料经济私有化。

3.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

A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5.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B.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D.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6.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发展和谐文化

C.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7.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

A.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C.发展经济

D.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多先选题)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C.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D.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ABCD)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C.坚持改革开放

B.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坚持改革开放

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

A.创新B.发展

C.管理D.保障

(B)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的是。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包括。

A.物质文明建设

B.政治文明建设

C.精神文明建设

D.和谐社会建设

(ABCD)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

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C.中国革命战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

D.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ABD)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C.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D.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ABCD)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调查报告的相关提问 篇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总要求具体表现在:到2020年,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等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大奋斗目标和任务上。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1 民主法治

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才能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 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1.2 公平正义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 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 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实现公平正义, 才能达到社会和谐。

1.3 诚信友爱

诚信友爱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 没有诚信, 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 人际关系就会紧张;没有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

1.4 充满活力

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 不是死水一潭, 而是要在发展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和谐。因此和谐社会必须充满活力。这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 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1.5 安定有序

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 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 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

1.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量事实表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 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 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2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从现实的针对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样, 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目前, 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 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对世界的发展理论做出贡献。因此我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

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居安思危, 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3.1 注重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党和政府要把发展作为制定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 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就需要全面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 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 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的社会环境,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3.2 注重对各阶层、群体的利益整合促进公平与正义

当前, 要建立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 建立规范的对话和协商机制, 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 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具体的利益关系也存在着差距和矛盾。因此, 在制定党的方针和政策时, 要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出发点, 特别要关心经济社会地位下降明显的群体, 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3.3 注重公民社会的培育扩大公民有序参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入, 公民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意识也在逐步增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已成为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 增进相互理解与沟通, 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渠道。党的群众路线的执行, 党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都需要公民社会的良好发育,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3.4 注重推动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促进社会走向有序运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是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这要求我们, 必须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格局。要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 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层组织基础。针对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团和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 加快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通过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化管理与服务网络的发展, 形成社会自我组织、自我协调的机制, 发挥社会自主管理、自我协调的内在机能, 推动多元社会自主秩序的形成, 促进社会走向有序运行。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途径

参考文献

[1]何忠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与基本途径[J].理论前沿, 2005,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 篇3

一、构筑民主与共和的法律机制。民主是和谐的源泉,民主政治是建构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因此,为了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发挥民主对于和谐社会的作用,必须把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二、尊重、保障权利和人权的法律机制。尊重、保障权利和人权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尊重、保障权利与人权首先要完善公民权利和人权立法,当前应抓紧研究有关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法案,批准并落实《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其次,要求健全权力救济制度,使权利受到忽略、权力被侵害的一切行为均能得到救济。第三,要加强法律援助,通过法律援助使普通百姓和困难群众也能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

三、激发活力和创造的法律机制。首先,承认并保障人们的物质利益,鼓励大家为着物质利益而奋斗。其次,确认和保护私有产权和产权关系。第三,承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第四,推动和保障制度创新,减少交易费用。第五,确认、保护、创造最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模式,使之容纳更多生产力。

四、公正合理协调利益的法律机制。公正合理的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性问题。为了公正合理地调整利益,纠正和防止利益格局失衡,要建立正确、及时反映各方利益的法律机制,让不同社会利益阶层、群体都能有平等的机会和渠道充分表达自己利益的诉求。

五、重建确保社会信用的法律机制。首先,要针对市场经济中日益蔓延的失信问题,以完善信贷、纳税、产品质量、执行法律裁决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治制度,把法律上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作为保证自然人、法人、中介组织等社会主体的信用长效机制。第二,打造政府信用。第三,重建法制信用。

六、维护生态平衡、天人和谐的法律机制。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资源,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律机制,并在机制中确立环境权的核心与支点地位,形成以《宪法》为核心,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以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比较完备的环境与资源法律体系。

七、保证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法律机制。首先,从法律上报站和引导媒体的正确导向;其次,保障言论自由和舆论的多样性;第三,为舆论监督提供法律保障。

八、反腐倡廉、守护认同的法律机制。第一,加快廉政立法,完善反腐败的法律和制度;第二,设立和健全反腐败的专门监督机构和执法机构;第三,加快保障人民群众监督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制定,形成有力的社会性监督机制。

九、定分止争、化解纠纷的法律机制。为了使法律真正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必须加强立法工作,通过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法律规范,明晰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其界限,履行义务,防范侵权行为的发生。化解社会矛盾,需依赖公正的司法与权威的司法,用公力救济取代私力救济,用法定的诉讼程序取代野蛮的暴力复仇,是争端和冲突以和平的方式的以解决或缓和,避免当事人、当时群体在恶性循环中相互毁灭。

十、建构和谐世界的法律机制。没有世界的和谐,难以有中国的持续和谐,所以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要关心并致力于和谐世界的建设,其关键在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全球治理法治化。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调查报告的相关提问 篇4

县委党校蒙启英

当前关于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较多,而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想就此谈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从目标与现实的统一加以把握

我们党为什么要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全面把握。首先,和谐社会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理想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社会和谐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列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目标,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目标。而且我们还要看到,过去由于长期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强调对立和斗争而不注意团结与和谐;由于长期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忽视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由于我国社会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前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发育水平较低,所以我国社会建设是比较落后的,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很不协调,把社会和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把社会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的一部分,所以它已经成为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全局性的战略性问题。我们还要看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既是一个阶段性的建设任务,又是一个持续不断的长远建设任务,即使是在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后,社会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一样,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实现社会和谐仍然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且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越是向前发展,人的自主和自由越是增强,国家的功能将越来越让渡给社会,社会建设也变得更加重要,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将完全消亡,整个社会将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他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从而使人类的社会和谐达到了最完美的理想状态。

在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时候,仅仅从目标的视角把握还是不够的。我们党现在提出这个问题还有其现实的原因和思考。这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经济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多年虽然发展起来了,但采取的基本上是粗放的发展方式,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突出来了,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突出起来了,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起来了,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严重制约我国今后的继续发展,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我国在前二十多年的发展中着力于放开搞活,打破僵化体制和平均主义,实行了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现在我们在继续坚持这个大政策的同时,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要把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增加后富群众的收入,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提到议事日程,更加注意社会公平问题。第三,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根据国际的经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3000美元,既是一个“发

1展的黄金期”,又是一个“社会矛盾多发期”,如果矛盾多发得到妥善处理,就有可能获得黄金发展,如果矛盾多发导致社会**,发展就会停滞甚至会出现倒退。所以实现社会和谐对于我们有效把握当

前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性问题。

二、要着力于解决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当前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存在着大量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就是要承认和认识这些矛盾和问题,着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承认和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追求社会和谐就有可能变为抹杀矛盾和掩盖问题,如果矛盾得不到正确的分析和处理,就会激化矛盾和问题,加剧社会的不和谐。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曾经有过切身的经验和教训。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完全适应的,整个社会不存在任何社会矛盾,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精神上和道义上的团结一致。他十分强调社会的团结、统一、一致,但这种团结一致是建立在抹杀矛盾和掩盖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是没有生机活力的表面上形式上的团结一致,结果许多矛盾和问题长期被掩盖着,一旦爆发出来就会引起巨大的社会震荡。斯大林去世后苏联东欧地区出现的波匈事件,整个国际共运出现的争论与分裂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毛泽东同志敏锐地觉察出了这个问题,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但由于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敌我矛盾退居到了次要地位,人民内部矛盾变得突出起来,成为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他强调党和政府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建设社会主义。这就从基本理论上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还需要重视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问题。但此后不久,我们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却出现了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偏差。这就是片面地强调社会的矛盾和斗争,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直到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不但在社会发展问题上出现经济与政治关系严重失调,背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使整个社会长期处于对立和**状态,社会和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造成了

十分严重的后果。

今天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总结了历史上的这些经验教训,把全部工作建立在正确地认识和解决我国社会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之上。在这个问题上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树立起以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和以社会和谐促进发展的思维,决不能把二者割裂和对立起来。围绕这个主要矛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还需要着力解决其他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譬如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居民收入分配中的差距过大和非法收入问题,党政干部中的贪污腐败问题等。只有下决心解决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重大矛盾和问题,广大人民群众感到满意了,才会达到真正的社会和谐。

三、必须抓住调节利益关系这个根本

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们所奋斗的一切归根到底都与其利益相关。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抓住了利益关系也就抓住了事情的根本,处理和协调好利益关系也就把握了工作的重心。利益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全体成员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问题。国家、地方、部门、单位、群体、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可以说利益问题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人人关心。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都在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活动,利益观念被空前强化了,利益关系也空前多样化了,利益趋动已经成为加快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杠杆,调节利益关系也已经成为建立社会和谐最重要的问题。

共同利益是社会力量实现联合的基础,是加强团结、化解矛盾的有力武器。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人们对共同利益的认同,突出共同的方面,协调矛盾的方面。我们要以共同利益为纽带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联合起来。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我们要加强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共同利益的宣传,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教育。每个地区、部门、行业、社区、企业、单位、村庄,都有其共同的利害,要通过有效的思想和宣传工作,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共同利益,为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协力奋斗。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不同的地区、部门、行业、社区、企业、单位、村庄,也有其内部的利益矛盾,也要通过思想和宣传工作,让人们自觉地求同存异、互谅互让、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为达到社会和谐而共同努力。根据历史的经验,在利益关系的处理上要特别重视共同利益与特殊利益的关系。文化大革命以前,我们在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的时候,往往忽视甚至否定局部和个人的利益,严重地影响了部门和个人的积极性。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纠正了这种倾向,注意发展和维护地区、部门、个人的利益,有力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以个人、部门的利益损害社会和国家利益的现象有所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必要加强对国家、社会共同利益的维护,同时又注意保护单位、个人的特殊利益,为建设和谐社会构建起牢固的利益关系新格局。

构建和谐社会决不是不承认矛盾,更不是掩盖或者抹杀矛盾,而是在承认矛盾的基础上去研究矛盾、解决矛盾,通过对社会利益矛盾的正确处理和脚踏实地的工作,达到团结、统一、和谐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奋斗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要经历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即便是达到了我们所希望的和谐社会,这种社会和谐也仍然是相对的,它只是把社会矛盾和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我们还要看到,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分析和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所以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和最困难的任务,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尤其是那些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逐步形成能够准确反映社情民意的社会危机预警机制,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原则和方法。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这五个统筹虽然讲的是统筹发展问题,而对于利益的统筹同样是适用的。在推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统筹社会

利益,才能构建起和谐社会。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把利益统筹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里有一些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注意。例如,怎样统筹城乡、地区、部门之间群众的利益;怎样兼顾先富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利益;怎样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怎样通过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走向共同富裕,等等。这是从全国范围来讲的,每个地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有一大堆需要统筹解决的利益关系问题。我们要从现实出发提出问题,认真研究怎样进行统筹。总之要把利益统筹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武器,大力加以提倡和利用。

人们的行动是由利益所趋使的,所以利益对于人们的行动具有根本的导向作用。我们要善于利用利益这个指挥棒,来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例如,我们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令,使乐于助人的人得到利益,使损人利己的人利益受损;使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人得到利益,使制造**的人利益受损;使勤政廉洁的人得到利益,使危害社会的人利益受损;使保护生态环境的人得到利益,使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利益受损;使遵纪守法的人得到利益,使违法乱纪的人受到惩处;如此等等。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以利益为导向、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事例和实际经验,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宣传,以充分发挥其对广大干部群众的示范效应和教育作用。

四、关键是提高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党和政府是我们国家的领导力量和政权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不断提高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我们首先应当加以重视的关键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已经作出了重要的决定,这里提出几个需要强调的问题。

第一,要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我们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单纯的经济发展,粗放式的发展,会造成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不协调,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不协调,人与自然界的不协调,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则会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要提高协调社会关系的能力。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结构更加复杂,利益关系更加多元,人们思想更加多样,它对党和政府协调社会关系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现在不能像文化大革命以前那样,以阶级斗争为纲处理社会关系,也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主要靠行政命令来处理社会关系,而必须探求新的途径和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和谐的思维和方法。和谐有其特定的内涵,它要求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而不是片面强调一方或几方的利益,忽视甚至损害其他方面的利益;它要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共同的利益而奋斗,而不是压制和打击某些方面的积极性;它要求各方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互相沟通,友好相处,而不是处于对立和敌对状态;它要求和而不同,尊重各方的价值和需要,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党的十

六大把这种关系简要地概括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睦相处的关系。我们应当按照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

第三,提高化解社会矛盾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必须努力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利益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只有利益关系合理,人们各得其所,舒畅气顺,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关系。所以要抑制和化解社会矛盾,首先必须提高党和政府协调社会利益的能力。在坚持实现好、发展好群众利益的同时,还要协调好群众的利益。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解决好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尤其要关心广大农民和城市弱势群体,切实保障他们的权利和利益,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真正做到使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其次,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机制。要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在保持社会发展活力的条件下,更加注意社会公平,更加关心基本群众。要尽快建立社会协调机制,引导人民群众以合法的渠道和形式,调节与化解利益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要完善信访、市长热线等群众利益诉求机制,引导群众理性合法地向党和政府反映情况和意见,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责地回答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建立重大决策的听证制度,倾听广大群众的呼声和意见,使之成为沟通政府与群众关系,以及协调群众利益关系的重要渠道。要建立社会预警机制和安全保障机制,及时有效地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此外,还要改进和加强党和政府的群众工作。要经常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活、做实,充分发挥其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启发诱导、化解矛盾的作用。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调查报告 篇5

开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和谐社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明显,为了更清楚个人对于和谐社会的认识以及对其内涵的理解程度,特意在一家清真饭店对其顾客进行了现场调查,内容具体如下。

结尾: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在社区中,越来越疏远的邻里关系,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越来越淡漠的人文关怀,等等都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积极与人相处,在生活中多多关怀他人,帮助他人,共同为建设和谐社会献上绵薄之力。

正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孜孜以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也是我们民众所向往的一种理想。自古以来和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向往,因为在和谐的前提下我们的经济能够稳定发展,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被繁荣富强。然而我们现在的社会并没有达到和谐,时不时的我们就会接收到种种冰冷的现实让我们意识到这社会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建设梦想中期待的“乌托邦”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这次调查就是为了解大学生对于和谐社会的理解和对现在社会现象的看法出发展开的。我们调查小组在十一月十号对我校南阳理工学院和南阳师范学院(三十份)学生进行了调查,总计发放200份问卷并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192份通过此次的调查也对当代大学生对和谐社会的认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一大学生对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看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了我们的社会是否会更安宁,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否更加影响深远?

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显示有31.3%的同学认为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的混乱的社会,有29.7%的同学则认为现在的社会已经沦落为腐败的社会!而认为当前社会和谐的只占有12.5%|。对于这个结果我不知道是同学们大都愤青还是出于对社会的不满和抱怨,不过从这个结果表明社会的一些负面现象的冲击已经让我们大学生对社会多多少少产生了质疑,之所以会质疑也许还是来自与社会不良风气,缺少公平等引起的。那么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究竟要从哪方面入手呢?有47.3%的认为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阶层之间没有差别,没有不公平,资源共享。有29.7%的认为要从调整社会结构入手来建设和谐社会,社会想要和谐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要实现和谐。还有10.9%的同学认为制度要创新以此来实现社会和谐,腐朽的制度应当废除,新的充满活力的制度替代老旧的制度。从这些结果看到大多学生也都认为单一的从某个方面的改善来构建和谐社会是行不通的,毕竟这个社会包含的是方方面面的内容,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还是要在宏观的把握,各个方面都无法偏废!

二大学生对社会公平及公民道德的看法

实现社会公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之一,可以说没有社会公平就不会存在和谐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社会公平涉及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然而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的现象越发严重!已经影响到了社会公平,有56.3%的同学认为现在各阶层的收入差距过大,只有4.7%的同学认为现在的阶层收入差距不大。我国的经济目前正高速的发展,而阶层收入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阶层收入差距的加大导致社会阶层矛盾的激化也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民意反映渠道的畅通也是反映社会公平的一个方面,有44.8%的同学认为目前的民意反映渠道并不畅通,而健全的民意反映渠道是联系人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能够正确的了解政策的实施效果。在社会公平方面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法律公正,在调查中当问到如果法律不公

正时你会怎么做是有62.5%的选择在守法的同时反映意见,争取修改法律,只有8.3%的认为既然不公正就不在遵守!还有13.5%的人选择不好的法律也是法也同样会遵守。由此可见公民首先认可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而在遵守法律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公正的法律。依法治国是实现社会长久治安的重要保障,而法律的公平就是维护社会和谐的保障,因此完善民意反映渠道,保证法律的公正就是在促进社会的和谐。

前不久的小悦悦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从而又对我们的公民道德进行一番质问。对于小悦悦事件的原因有50%的同学认为是由于社会信任度的危机,有42.2%的同学认为是社会道德的沦丧,说小悦悦家长没能进到责任的占6.25%。我们突然觉得这个社会貌似越来越冷漠,见义勇为,帮助他人的传统美德正在被渐渐淡忘。当在问及对爱心捐款活动的看法时有也只有38.5%的同学觉得应该积极的献爱心,选择量力而行的占44.3%,还有觉得是一种形式和欺骗手段的分别占了10.9%,6.25%,由此可见人们在选择之前大多数人还是会考虑事情的本身对自己的影响,社会信任危机的存在也毫不留情的证实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依旧存在许多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极端主义等都在影响着这个社会的风气,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将设是一项紧迫的任务,通过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来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道德体系,对弘扬民族精神形成良好风气有重要意义。

三大学生对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压力的看法

中共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经过近十年建设的社会是否正在趋于和谐呢?在我们的调查中的数据显示有47.9%的同学认为现在还不是和谐社会,有20.8%的则不清楚社会的现状,只有6.77%的同学认为现在已经是和谐社会!可见社会和谐的景象并没有没有深入人心,和谐的建设依旧面临压力。在构建和谐面临的最大压力中同学们有47.9%的认为是由于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有47.3%的则认为是由于文化多元化带来的,有14%的认为是由于日益恶化的环境,只有9.9%的认为是社会治安的问题。现在社会就业压力过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大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没有转型吸收不了由于连年扩招而“批量生产”出的大学生,也由于高等教

育的弊端使得毕业生只有空洞的理论却不能联系实际应用,所以大多学生并不满足企业的要求。至于高等教育有44.3%的同学认为是没有解决应试教育的弊端,有29.7%的觉得教育方式并不合适,也有15.1%的是感到没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设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不能改进使之适合现在科技突飞猛进,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那么我们受教育的所学、所见转眼便会落伍与时代!因此高等教育改革依旧是项艰巨的任务。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城市的社保体系相对农村较为成熟,有45,3%的同学认为农村合作医疗在解决农民看病难的效果上作用一般,有26%的则认为基本不能解决。只有5.2%的认为能够较好的解决!社会保障制度是直接体现社会公平的一个方面,关乎民众的切身利益,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尽快完善,它不仅是社会稳定的需要还是社会和谐的直接体现。

我国这几年发展高速的同时给环境带来很多压力,江河污染、土地沙漠化,在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并没有做到到位的保护。调查中有49.5%的同学对当地政府环境保护工作并不满意!对其满意的只有3.64%。和谐的发展必然是可持续的发展,对环境的爱护才是持久利用的的前提。

四大学生对不和谐因素原因及经济发展看法

在构建和谐社会时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原因有32.3%的同学认为是源于社会道德因素,有35.9%的认为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有16.7%的认为是国家政策的因素。我国自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我们的经济体制依旧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等问题,终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还不能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不发达的生产力与不完善的经济体制使得社会产生种种不和谐的因素。因此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基石,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和谐的保障。对于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有48.4%的同学认为将会是稳定协调的发展,也有19.8%的同学认为将会持续高速发展,而不管经济会是怎样发展,它必然能够满足公民的物质需求,解决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等系问题。因此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是社会和谐的前提!

五和谐社会建设之路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查与思考 篇6

(一)近几年来,安陆市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宏观引导与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逐步融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逐步提高。具体工作中,我们做到了“四个坚持”:

1、坚持不懈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不断增强。近几年来,安陆市委、市政府围绕加快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38.77亿元,比2001年增长8.7%。实现财政收入1.8388亿元,比2001年增长6.2%。实现农民人均收入2686元,比2001年增长19.3%。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7677元,比2001年增长15.1%。工业经济方面,通过实施以工强市战略,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纺织、铝业、粮机、医药食品四大支柱产业逐步发展壮大,2004年,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4.3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工业的69.2%。一批骨干工

业企业得到成长壮大,纳税过50万元以上的企业逐年增多。通过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全市初步形成“畜牧、优质稻、林果、特色蔬菜”四大产业,建成了优质三元猪、蛋禽、优质稻、生态渔业、银杏、特色蔬菜、食用菌、中药材和意杨九大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以神丹、午时、禾丰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带动力逐步增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水利建设、公路建设、小城镇及中心村建设投入大、成效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2、坚持不懈地优化创业环境,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近年来,安陆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促进经济发展,转变政府职能的大事来抓,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一些束缚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得到了化解。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的决定》、《关于促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等系列政策,拿出了强有力的领导专班和超常规的措施抓软环境建设,成立了市行政服务中心、市重点企业服务中心、行政执法投诉服务中心,制定了执法投诉举报制度、企业安宁日制度、执法许可制度等系列制度。健全完善了软环境管理运作机制。近年来,外来投资额明显增加。2004年,全市利用外资1088万美元,内联引资4.32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41%和34%。引进投资项目78个,其中投资规模过亿元项目2个,过千万元项目17个。通过发动全民创业,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2004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比上年增加1853户。

在优化创业环境的同时,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突出做好人才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一是创新了人才培育机制。按照人才培育目标与经济发展相统一,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基本思路,加快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努力提高人才培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工作中做到了“三个结合”:即人才培育与阵地建设、与盘活资源、与继续教育相结合。二是创新了人才引进机制。坚持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改善人才引进环境,搭建人才引进平台,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先后引进人才364名。三是创新了人才激励机制。做到了政治上关心、经济上关心、生活上关心,较好地营造了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四是创新人才服务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培育、成长和引进的政策环境,消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人才流动和人才使用的体制性障碍,强化了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通道建设。

3、坚持不懈地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矛盾的缩小化。近几年来,我们市委、市政府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强弱势群体救助入手,全力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逐步缩小社会各阶层间的差距,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积极落实中央、省、市扶持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措施,不断开辟新的就业岗位,认真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生活保障制度,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巩固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加大社保费征缴力度,扩大职工医疗、失业、养老保险覆盖面。2004年,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71人,通过职业介绍和民间职业介绍机构组织劳务输出8997人,发放失业救济金127.31万元,发放5372人次。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起社会救助体系。全市低保对象5932户12061人,月发低保金54.27万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对农村特困群体,除给予一定政府救助外,还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开展捐赠。全市60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与部分农村特困家庭结成扶贫对子,共向特困户捐助过年物资折款80多万元。

4、坚持不懈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安定有序。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积极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上,本着“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可散不可聚”的工作原则,坚持做到责任机制、工作举措、法律保障三个到位,使湖北铝厂职工上访等一批群体性事件得到较好的平息,使一批国企的改制、事业单位改革、公路城市建设拆迁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全市社会政治保持了稳定。在信访工作上,通过强化领导,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加强督办和专班治理,基本实现了“群众情况反映在当地,问题解决在当地,人员稳定在当地的局面。近几年,全市信访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04年,市信访办共受理群众信访问题680件次,比2001年下降31%。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是抓住了二个重点:一是注重动态分析,深化矛盾排查,通过定期对信访问题分析,排查出矛盾集中点,重点对待,积极下访,及时排查。二是强化责任,落实“五制”。先后落实了首问责任制、回告督查制、重大信息报告制、包保责任制、责任追究制,促进信访问题处理制度化、规范化。

(二)近几年,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虽然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体制等深层次因素使然,一些制约社会和谐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亟待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社会公民贫富差距较大。由于农村人口比重居高不下,农村资源人均占有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城乡二元格局仍未打破,城乡居民贫富差距的问题在我市突出存在。2004年,我市城镇职工人均工资为7677元,比农民人平纯收入2686元高出4991元,城镇职工年人均工资几乎是农民人平纯收入的3倍。全市农村仍有26000人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处于温饱线。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差距尚有继续扩大之势。

2、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关键阶段,基层维稳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矛盾和问题相对集中。除敌对势力、邪恶势力、黑恶势力和违法犯罪分子的威胁外,在新旧体制交替转换的关键时期,利益的调整、观念的碰撞、政策的偏差,都可能引发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纠纷。这些矛盾和纠纷产生的根源、表现的形式、影响的程度等千差万别,而往往又相互交织、聚集合流,增加了其复杂性和处理难度。二是矛盾冲突的行为手段趋向偏激。现在大部分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民主法制意识增强。但部分群众只注重用政策法律来争取自己的利益,却不注重用政策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一些群众向政府反映情况,要求政府解决问题,不通过正常程序和渠道,不采取合法手段,而是采取偏激的方式,动不动就集体上访、请愿甚至闹事。三是群体性事件往往被一些不法势力所操纵。尽管我们当前面对的矛盾和问题较多,但本质上多属人民内部矛盾,处理起来应该说并不复杂。但一些落后势力、不法势力往往利用群众的偏激情绪,制造矛盾、激化矛盾,把一般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个人问题社会化,想借此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四是维稳工作的基层基础比较薄弱。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对集体的依赖程度大大减弱,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民的组织管理能力也大大减弱。在城镇,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深入推进,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由企业进入社区,而当前大部分社区组织还没有能力担负起对这部分人员的管理责任。同时,由于部分农村、城镇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干部维稳责任和能力不强,对矛盾隐患和事件苗头不敏感、不重视、不处置,常常导致矛盾和问题久拖不决、越闹越大,越级上访、群体上访明显增多。

3、社会不公平现象较明显。突出表现在收入分配不公和城乡公民权力差别过大两个方面。在收入分配上,存在着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大城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待遇高于中小城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垄断行业,如电力、烟草、石油等部门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明显高于其他部门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同一地区垂直部门人员工资福利待遇高于非垂直部门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如国税、地税、银行等部门人员工资福利待遇高于非垂直部门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此外,单位内部还存在着分配不公的问题。机关事业单位高级人才和有突出贡献人员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报酬基本等同于其他一般普通工作人员,其价值得不到较好认同和体现。

城乡公民权力不对等突出表现在:城乡公民受教育、就业及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力相差过远。农民工外出谋生存在着种种歧视,包括市场准入歧视、户籍歧视、价格歧视、财富歧视、就业歧视、学历歧视等。农民工正当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如农民工在城市就业需要办理“暂住证、计生证”等名目繁多的证件,工资拖欠现象依然存在,工伤、医疗等保险不到位,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需要额外交一笔不小的借读费。

4、社会事业发展比较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社会事业却相对发展缓慢,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社会事业发展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社会事业发展中存在着社会事业水平滞后于经济建设进程、城乡之间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突出问题。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事业发展太慢,投入严重不足。特别在农村更为突出,农民看病难、看书报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绝大多数村没有开通有线电视),参与文化体育活动难等现象依然存在,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在安陆市,尚有10%的村收看不到电视节目,6%村没有通固定电话。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严重滞后,设备落后,技术力量不足,服务水平差。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构建和谐社会工作的着力点必须放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上,进一步把经济搞上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要进一步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这首先是因为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发展是解决安陆一切问题的关键。尤其是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实,使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二是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特别要认真扎实做好关系民生的各项工作。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岗位,进一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努力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要巩固“两个确保”成果,逐步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困难,一定要真诚关心,努力加以解决。要始终把抓好安全生产、防止发生重特大事故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以煤矿生产、道路交通安全为重点,坚决落实责任追究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三是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管理有序、秩序良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要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要更新社会管理观念,以改革的精神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四是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要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坚持依法办事和严格按政策办事,认真解决好农村征地、城市改造拆迁、企业改制等工作中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把工作重点放在积极预防上,建立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切实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调查报告的相关提问 篇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功能定位

价值观是反映人们内在诉求及深层信念的意识形态。任何社会都需要核心价值作为社会公示、共同追求和精神支柱。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 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来看, 我们迫切需要提炼出适应时代要求、引领时代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人民的新期待, 明确回答了我们党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朝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要问题, 首次用24个字简要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一表述囊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最本质内容, 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所遵循的根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是核心中的核心。

十八大报告采用“三个倡导”的形式, 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现了国家层面、制度层面、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 兼容并包。“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理念。对“富强”的追求,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 既有当代价值, 又有传统意义。“民主”、“文明”同样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谐”既包含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处世风格, 又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涵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自由”是以人为本的本质, 是所有人追求的最高价值。“平等”是对普遍自由的一种维护, 不平等的自由是特权。同时, 社会主义的“自由平等”离不开“公正法治”。没有“法治”, 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没有“公正”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要概括了公民道德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爱国”是公民政治道德的集中体现, “敬业”是公民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 “诚信”和“友善”体现了个人德性和品格, 是其他一切道德之本。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与市场经济良性发展, 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相连。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旨在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是新时期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实现社会和谐, 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 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建设,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政治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个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2]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够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又能够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和指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背离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偏差, 真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改革只有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 才能保证改革的每一项措施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规定, 确保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 政治体制改革失去正确的方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将失去生机和活力。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夯实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康发展, 离不开正确的政治方向, 即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 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才能确保市场经济体制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稳步前进, 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经济基础。

目前,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同时, 国家的发展存在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康有序发展, 必须要克服市场经济自身的缺点和负面作用, 及其给人们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例如, 市场机制的盲目性、收入分配的差距悬殊及其他不和谐因素。这些不和谐因素反映出人们的思想存在偏差, 严重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盛行;弄虚作假、唯利是图、坑蒙拐骗的现象依然存在;钱权交易、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价值理念, 有利于建立良好、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 有利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 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 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 同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筑牢思想道德基础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 也是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一个社会是否和谐, 一个国家是否能够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团结全体人民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去, 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当前, 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社会矛盾凸显, 利益格局调整, 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上述因素对人们的思想认识既带来了巨大活力, 同时, 又产生了空前冲击。困此, 如何在社会转型时期, 建构一个共同的、为全社会普遍接受的核心价值观来统一人们的思想, 至关重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又能激发人们积极向上, 追求真善美的潜能,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 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坚实堡垒, 抵御西方文化攻击,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筑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好社会基础

社会基础包括社会公平和社会管理, 社会公平强调社会对个人权利和义务的分配、财富收入的分配及其合理性。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一直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社会管理是社会向心力的整合, 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 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基础离不开公平、正义和法治, 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 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也面临诸多的风险挑战, 特别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突出, 经济增长和环境资源的矛盾凸显,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不断涌现。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题中之义。

综上所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是要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 使思想道德建设与时俱进。只有形成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和掌握的核心价值观, 才能为人民所遵守和奉行, 才能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 才能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人民幸福”的价值诉求, 才能凝聚十三亿中国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和精神纽带, 才能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为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12-11-18.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调查报告的相关提问 篇8

[关键词] 舆论导向;政治稳定;科学发展;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09)03-0021-(0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正确的舆论导向,尤其在资讯高度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手段日益多样的条件下,正确的舆论导向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生活、群众情绪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最大程度地增进人民群众的集体认同,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舆论与舆论导向

舆论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各种观点和态度的松散而又复杂的集合,具有稳定性、易变性、潜在性、一致性与多样性等特点,在罗马尼亚话剧《公正舆论》中曾以拟人化的方式对舆论进行过描述:“他是个奇怪的任务。你可以同时在任何地点,在所有的地方遇到他。在城市,在乡村,在火车里,在大街上,……他以各种不同的面貌出现;有时是工人,有时是农民、战士或大学生,……他有各种不同的年龄:年岁不大,或上了年纪。有时是妇女,有时是男人,但他无所不知,无所不察,什么事情也休想逃过他的眼睛,什么人也骗不了他。”[1]7-8

西方学者罗森堡姆将舆论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党认同,是指感觉和心理上热爱政党的程度,对于政党的归属感。二是政策偏好,是指对公共政策问题的感觉和态度。三是对候选人和候选官员的偏好,是指对候选人和官员的喜欢并为之辩护。四是政治信息,是指对所处政治环境中的事件、人物和机构了解的程度。五是政治意识形态,是指有明确的、整套的政治价值观念和态度,以协助个人对政治事件作出解释和反应。[2]从这个意义理解,舆论“是社会上值得注意的相当数量的人对一个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3]也就是说,舆论是群众对国家政治、政府政策、公共问题及对负责处理这些政策和问题的人所公开表示的意见,“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1]11

舆论本质上是一种集合意识和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是意识领域中的一种客观存在。舆论的主体是社会公众,即普通的社会成员,由于社会公众的判断并不总是正确,其中会出现很多错误,而舆论的形成过程正是集中社会理智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舆论是社会民主化的基础。然而舆论具有自发性、混杂性特点,并且在舆论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媚俗”现象,因此舆论是需要引导的,而舆论导向的过程就是在舆论形成过程中让公众多一些独立思索,少一些盲从,并使舆论增添些理智成分的过程。

一般来说,舆论导向是指运用舆论规范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导向的主体往往是政党、政府、学校、传媒等特定组织,当然也包括个人。导向手段更多地借助于日益发达的传播媒介,它实际上包含着两个过程:导向主体通过输出舆论信息影响舆论形成新的舆论环境,然后通过新的舆论环境对客体产生影响,即引导舆论和舆论引导两个前后紧密联系的过程。

在中国新闻宣传史上,江泽民创造性地提出了“舆论导向”这一概念。1989年11月,他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指出:要“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导向”。1996年9月26日,他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进一步强调了舆论导向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和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4]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5]把“舆论导向”这个概念写进党的文件,这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舆论导向在社会舆论活动中是广泛存在、并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包括消费导向、行为导向、市场导向、思想导向、政治导向等。其中思想导向和政治导向是舆论导向的主要内容,人们合称为“思想舆论导向”。思想舆论导向同样包含着引导思想舆论和思想舆论引导两个前后紧密联系的过程。作为在政治社会中的个人,每时每刻都要遇到关于政治方面的事件、人物、知识、资料等,也就是说,人们每天都必然接触到大量的政治信息,在不知不觉和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左右着人们的判断和行动。这就需要对舆论加以引导,而不能让舆论放任自流。

实践表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文化日益多样的情况下,现实社会中出现一些杂音、噪音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唱响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生动和谐的主流舆论,使之成为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二、舆论导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逻辑

“和谐社会”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提供的新经验,对社会和谐的含义重新加以提炼、充实、提高、发展、改造,使之成为一个崭新的科学概念,一个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执政理念。”[6]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7]具体地说,民主法治就是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尊重并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社会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及民主监督权;“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就是要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全体人民的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支持,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要实现社会秩序良好,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寻求人类生存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

可以说,当今的中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中,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与并存使许多人处于价值观紊乱的状态,他们往往因茫然困惑而无所适从。面对社会转型中不同利益群体日益突显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试图采取回避或忽视普通利益群体的呼声,以一种声音代替其他声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强迫一致或不让说话的和谐是死水一潭式的和谐,是静态的、虚假的和谐,不是充满活力的、动态的、真实的和谐,这种控制舆论的做法还会把社会舆论引向情绪化与破坏力的危险边缘。

当前在中国思想舆论导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种:一是手段滞后,力不从心。一些单位和组织仍然按照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陈旧办法实施思想舆论导向工作;在一些新的思想道德问题出现的时候,现有的思想舆论导向活动缺乏新的应对,显得力不从心。二是追求刺激,忽视责任。一些电视媒体策划的文娱栏目片面追求收视率和轰动效应,而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一些报纸在追求个别社会事件“新和奇”的细枝末节的时候,忽略了对整个社会稳定的影响等。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导向偏差”。“导向偏差”是指中国思想舆论导向主体基本上能够做到在党的基本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实施导向活动,不触犯一些重大的政策法律,但是从具体的导向活动及其效果来看,又存在着客观事实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客观事实与导向主体意愿的脱节、宏观战略计划与细节操作的脱节等,从而影响到舆论的发展方向。当前,中国思想舆论导向在导向途径和效果上的偏差,实质上就是中国思想舆论导向活动的现状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要求之间存在差距。这一矛盾,最终在文化层面表现为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公民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总体上还不能满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上看,和谐既是一种价值判断,更是一种心理感受。人们判断社会是否和谐,既是在判断其权益是否得到适当体现和维护,判断社会发展状态是否处于比较协调包容状态,更是对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一种感受,对自己愿望实现状态的一种心理感觉。各种利益群体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其对社会的感觉自然不同,那么舆论需求也不会相同。由于社会转型,社会阶层分化加剧,社会利益分配多样性,必然带来利益群体需求的多样性。尊重这种多样性,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舆论需求,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总体的舆论需求中实现统一,那么,社会舆论就会实现多样性的和谐。和谐社会的舆论决不是一种声音、一种表达形态、一种利益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倡导和谐理念、统一思想及加强舆论监督,就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有助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夯实社会和谐的精神基础。舆论引导既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代社会,舆论导向直接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运行。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共同的价值认同、坚强的精神纽带和良好的社会风尚。为此,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二是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具,有助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合力。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化的新形势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因素复杂多样。这就需要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用正确的思想理论、行动纲领、价值观念影响社会、凝聚群众,引导、激励、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努力,不懈奋斗,尤其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充分地宣传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成就、新经验、新发展。

三是加强舆论监督、改进工作,有利于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谐。“舆论监督是以公众意见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压力来规范人们行为的,马克思曾经用‘另一个法庭’来形容它的巨大威力,舆论监督就是社会意志的道德法庭,当人或社会组织的行为超越一定的道德底线时,舆论就会对其进行监督和规范”。[8]舆论监督是中国共产党监督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监督形式,它只有同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等形式结合起来,多管齐下,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舆论监督是社会进步和公共文明发展不可忽略的一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保证,也有利于充分发挥舆论对促进社会和谐、引导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形成党群与干群之间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

三、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正确舆论导向的途径与方法

良好的愿望不能替代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否则就会犯“目标热”、“方法盲”的毛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自发地实现,是需要

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的途径和方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引导人们正确把握社会主流,形成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当前,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的日益多样化,导致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同时,当代人们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前提下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等,这些都导致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因素与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舆论导向要始终坚持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旗帜鲜明地唱准、唱响、唱好主旋律,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使科学理论、进步思想、先进文化在全社会占据主导地位,进而不断增强人们建设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信心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共同理想就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理想,而共同理想的确立,是建立在该国、该民族历史与实践基础上的,同时又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努力,不懈奋斗,尤其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及时、充分地宣传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成就、新经验,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凝聚到新的时代追求上,把人民群众的诉求引导到健康的发展方向上。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夯实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在当前中国处于官民矛盾显化期的关键时刻,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是重大的现实课题。保持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只有消除了不谐之音,才能维护稳定。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因此,新闻媒体一定要始终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宣传主调,在大力宣传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又要善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对待利益关系的调整,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稳定、发展和改革的大局。为适应中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应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将新闻传媒体制同正在逐渐形成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等有机地衔接在一起,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从而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舆论导向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为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最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尤其要注意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随着最新通讯技术产品的普及,加之中国人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凸显和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协调的问题突出,造成了重大突发性事件日渐增多。这类事件常常具有广泛的关注度和强烈的震撼力,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或一个局部的社会稳定,处理稍有不慎,往往会被境外敌对势力所利用。事实证明,广大群众在重大突发性事件面前,对主流新闻媒体的权威资讯有着特殊的信赖。主流新闻媒体的引导结果,直接关系着事件的处理效果。因此,新闻媒体要不断增强判断复杂局势、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能力和反应能力。新闻媒体一方面要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更要把握好舆论的引导权,坚持正面引导,把握尺度,不可火上浇油、扩大事态。应进一步改进突发事件报道的管理,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要求,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预警机制,担当起保障社会稳定、安定民心的“安全阀”和“稳压器”。从而缓解重大突发性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强烈冲击,化消极因素为和谐的积极因素,切实维护一方平安。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还应着眼于反映民声、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有利于防止和减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总之,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生动和谐的良好舆论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 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261.

[3]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228.

[4] 江泽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M]//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4.

[5]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M]//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

[6] 陈志尚.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M]//陈志尚.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特征和方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149.

[7]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

[8] 张德华.加强舆论监督构建和谐社会[M]//刘九洲.和谐社会与媒体责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8.

上一篇:西藏精神文明建设评选表彰通知文明单位评选申报表下一篇:暑期三下乡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