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期中测试(精选10篇)
一、看图写数。
二、看图填空。
三、1、把每行中不同的用线圈起来。
2、把右边的4只小蚂蚁圈起来,给左数第5只小蚂蚁涂上颜色。
四、1、2、算一算。
6-3=
2+5=
3-1=
5-5=
7+1=
6-5=
7-6=
3+2=
6-2=
2+4=
1+4=
5-0=
4+5=
5+2=
4-3=
0+4=
7-3=
6-3=
3-2=
5+3=
4+()=8
6-()=1
()-2=7
3+5<()
3、2+()=7
()-1=6
()+5=5
5-()=()
五、画一画,填一填。
1、○○○○
4+()=6
○○○
3+()=72、○
○
○
画△比○多4个
画△比○少2个
画△和○同样多
六、看图写算式。
?只
?只
2、=
=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日地距平比= (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 ÷日地平均距离, 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下图示意日地距平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读图完成1~2题。
1. 日地距平比由a变至b期间, 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
A.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
B.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快
C.重庆地区气温逐渐升高
孟买由雨季变为旱季
2. 当日地距平比为b时, 重庆日出时间最有可能是 ( )
A.5时B.6时C.7时D.8时
下图为“某大洋沿岸大陆等高线地形图”, 左图为右图中丙区域的放大图, 其中实线为等高线 (单位:米) , 虚线为地层界线。读图完成3~4题。
3.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丙地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 )
4. 若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 则关于甲、乙两河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河东北岸冲刷严重
B.与乙河相比, 甲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
C.甲河的水能一定比乙河更丰富
D.与甲河相比, 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
读某日我国局部地区降水量预报图, 回答5~6题。
5. 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B.大气环流
C.地形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 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 正确的有 ( )
(1) 甲地中雨, 乙地中雪 (2) 甲地中雪, 乙地中雨 (3) 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 乙地风力较强 (4) 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 甲地风力较强
A. (1) (4) B. (2) (3) C. (2) (4) D. (1) (3)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 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 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面图甲是某水库在发生洪水时的径流调节示意图, 图乙是该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影响的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 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 )
A.t1时B.t2时
C.t1之前D.t2之前
8. 读图, 蓄水后导致水库中心区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蓄水后, 夏季水域增温慢, 大气的上升运动不强烈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 冬季气温升高, 大气上升运动强烈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9. 水库建成后, 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 ()
A.洪涝灾害频繁B.诱发地震、滑坡
C.流量趋向稳定D.鱼类绝迹
下图是某区域水系分布图, 该区域植被破坏严重。读图回答10~12题。
1 0. 关于图示地区地形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B.地形破碎, 地势较低平
C.地势由西北和东南向中部倾斜
D.最长的山脉呈东西走向
1 1.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河段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甲河段以溯源侵蚀和侧蚀为主
B.乙河段易形成洪涝灾害
C.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丙河段东岸比西岸陡
D.丁河段河道平直, 河道断面呈“V”形
1 2. 根据当地资源, 从发展低碳经济的角度出发, 该地应优先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 )
A.煤炭B.水能
C.地热能D.太阳能
径流系数是指某一时期的径流量 (毫米) 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 (毫米) 之比, 用百分比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的降水中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 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中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 根据表中数据, 完成13~14题。
1 3. 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 ( )
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 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 是因为地形平坦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
1 4. 经调查, 南岭地区的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近些年来, 南岭地区森林植被被破坏, 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有减弱趋势, 不稳定径流增加
B.降水量增大, 其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C.径流系数增大后, 河流补给量变得不够稳定, 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D.径流系数增大后, 对当地的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干燥度又称干燥指数, 它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反映了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读图完成15~17题。
1 5. 图中四地干燥度的正确排序是 ( )
A.兰州<西宁<武威<酒泉
B.西宁<兰州<酒泉<武威
C.兰州<武威<西宁<酒泉
D.酒泉<西宁<兰州<武威
16.影响图中干燥度分布的因素有 ( )
A.纬度位置和冬季风
B.海陆位置和太阳辐射
C.大气环流和地形
D.纬度位置和地形
17.关于图中河流A和湖泊B说法正确的是 ( )
A.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B.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C.湖泊为淡水湖
D.湖泊对河流流量具有调节作用
下图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18~20题。
18.导致该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1)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3) 地形起伏 (4) 洋流分布
A. (1) (2) B. (2) (3) C. (2) (4) D. (1) (4)
19.在a月甲地的盛行风向应该是 ( )
A.东南风B.西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
20.在b月出现的地理现象可能是 ( )
A.尼罗河下游正值枯水期
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我国天山冰川储量较少
D.我国阿勒泰地区正受暴风雪影响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该区域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 回答21~23题。
21.图中甲、乙、丙、丁四座村庄海拔最低的是 ( )
A.甲村B.乙村
C.丙村D.丁村
22.在沿AE线 (连接龙山和虎山) 进行地质调查时, 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 C处最早。由此判断AE沿线地区的褶皱类型是 ( )
A.背斜B.向斜
C.地垒D.地堑
23.从图中可以看出, 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 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其原因不是 ( )
A.山前有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地势较平坦
B.临河分布, 水资源相对丰富
C.淤积有肥沃的土壤, 比较适宜农耕
D.临河分布, 水运便利
下图是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与北坡相比, 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 )
A.相对高度大, 纬度低
B.坡向朝南, 纬度低
C.坡度大, 纬度低
D.海拔高, 降水多
25.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 墨脱公路上的嘎隆拉隧道贯通, 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 )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二、非选择题 (50分)
26. (11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流域侵蚀强度分布图。
(1) 写出图中冻融区所处地形区的名称, 并分析黄河在此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4分)
(2) 黄河流域侵蚀强度最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哪一河段?试分析其原因。 (4分)
材料二
黄河流域太阳年辐射量分布图。
(3) 简述黄河流域太阳年辐射量的分布规律。 (3分)
27. (11分) 下面两图为华北某地年平均潜水水位分布图及B地潜水水位与气候要素变化关系图, 读图回答问题。
(1) 结合图甲简述该区域年平均等潜水水位线的分布规律。 (2分)
(2) 图甲中, 潜水水位分布差异与该地_____地理要素的变化一致, 椭圆范围内地下水的总体流动方向是______。 (2分)
(3) 图乙显示, B地区潜水水位的季节变化规律是_____。试分析这一变化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 (4分)
(4) 由于地表水资源不足, 若C区域过度开采地下水, 则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3分)
28. (15分) 读某区域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甲地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 丁地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据图判断, 该地吸引游人的自然景观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3) 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水库, 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 建在何处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 (3分)
(4) 分析影响图中铁路选址的原则。 (2分)
(5) 简述影响该区域聚落形态呈带状的自然条件。 (2分)
(6) 图示甲、乙、丙三个聚落中, 易发展成较大城市的是_____, 分析其区位优势。 (4分)
29. (13分) 根据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课题:
探究非洲西海岸洋流形成过程及该洋流对环境的影响。
材料准备:
(1) 结合上表, 描述非洲西海岸沿19°S表层水温的分布规律。 (2分)
(2) 乙图中M海域所在的纬度带为______, 该地一年中太阳直射______次。 (2分)
(3) M地区位于______气压带与______气压带之间, 盛行风向为______, 受此风的影响, 海水会发生运动。在甲图上画出该海域海水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方向。 (4分)
(4) 根据前面的探究, 判断该洋流的性质为______。在乙图上画出该洋流的流动方向。 (2分)
(5) 分析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有何影响。 (3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C日地距平比a为负值, 说明日地平均距离大于日地实际距离, 且日地实际距离最小, 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为1月初。同理得出日地距平比为b时是7月初, 地球位于远日点。从a到b, 北半球由冬季到夏季。
2. A日地距平比为b时, 地球位于远日点, 时间为7月初, 为北半球夏季, 此时重庆昼长于夜。
3.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则该地为谷地, 谷底只有P地层。
4. D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 则说明丙位于40°到60°之间, 根据纬度分布规律, 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选D。
5. C由图中经纬度可推知此处为四川盆地与长江中游一带, 四川盆地北部因受秦岭山地的阻挡, 寒冷气流难以入侵, 故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偏高, 因此雨雪界线于此处弯曲是因地形的影响。故选C。
6. D从图中可知雨雪分界线以北是下雪, 以南是下雨, 由等压线弯曲方向和气压值可判断甲、乙两地吹偏北风, 故选D。
7. B根据图中进水流量线与出水流量线的关系, 可知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在进水流量等于出水流量时, 即t2时。
8. A蓄水后, 夏季水域增温慢, 大气的上升运动不强烈, 导致水库中心区年降水量变小。
9. C水库具有调节河流下游径流量的作用, 使得河流下游流量趋于稳定, 洪涝灾害减少。其对鱼类影响不大, 更不会导致鱼类绝迹, 但可能诱发库区地震、滑坡。
10. A根据图中山峰海拔和河流分布可知, 图示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 最长的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且位于中部, 所以地势由中部向西北和东南倾斜。
11. B甲河段位于河流源头, 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乙河段河道弯曲, 易形成洪涝灾害;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北半球向右偏 (即西岸侵蚀) , 则丙河段西岸比东岸陡;丁河段位于河流的下游, 河道平直, 河床变宽, 河流流速减慢, 河道断面呈“U”形。
12. B当地河道密集, 河流落差大, 且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降水量大, 因而水能资源丰富。从发展低碳经济的角度出发, 应优先开发利用的能源是水能。
13. D华北地区径流系数较浙江丘陵的小, 主要是因为华北地区位于北方, 降水少而蒸发量大, 故排除A。云贵高原位于南方地区, 降水多, 但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使得河流水下渗严重, 故径流系数就较小, B错。C错在云贵高原地形是崎岖不平的。同是南方的, 南岭地区、浙江丘陵的径流系数大于江淮地区和成都平原, 同是西北地区, 天山地区的径流系数就大于非天山地区, 这说明了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 所以选D。
14. B植被破坏严重, 导致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降雨时河水暴涨, 地表径流增大, 故A正确。径流系数增大, 说明更多的降水变成径流补给河流, 下渗量变少, 这就造成雨季河水暴涨, 旱季河水水位严重下降, 而这对气候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故C、D正确。降水量增大时, 若蒸发量也较大, 那么流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并不一定强, 故B不正确。
15. B干燥度又称干燥指数, 它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反映了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从图中数值大小分布可知, 四地干燥度的排序正确的是西宁<兰州<酒泉<武威。
16.C根据图中干燥度等值线分布特点, 干燥度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由此可推出夏季风东南风影响图中干燥度分布, 即季风环流 (属于大气环流) 是影响图中干燥度分布的重要因素;从图中可知, 在祁连山的北侧, 等值线突然变得密集, 干燥度向北明显增加, 这说明祁连山明显阻挡了夏季风东南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 即地形也是影响图中干燥度分布的重要因素。
17.B图中河流A为内流河, 该河流以高山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其中夏季气温高, 流量大。湖泊B是河流A下游末端的内陆咸水湖, 湖泊对河流径流没有调节作用。
18.A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1月份该大陆为低压, 7月份该大陆为高压, 与地形起伏和洋流分布无关。
19.A a月该大陆为低压, 即为1月份, 南半球夏季, 此时甲地的盛行风是东南风。
20.C b月该大陆为高压, 即为7月份, 南半球冬季, 此时尼罗河下游 (北半球) 正值丰水期, 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我国天山冰川融化量大、储量较少。我国阿勒泰地区受暴风雪影响是在北半球冬季。
21.C根据图中已有的等高线数值可知等高距为100m, 沿河流的流向可以补全没有标出的等高线数值, 从而可知丙村是四地中海拔最低的村庄。
22.A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 C处最早, 由此可知两侧岩层新、中间老, 则AE沿线地区的褶皱类型是背斜。
23.C从图中可以看出, 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 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由于该地区地势起伏大, 河流流速较快, 淤积泥沙少, 因此选C。
24.A与北坡相比, 南坡相对高度大, 纬度低, 自然带分布空间范围大, 所以南坡自然带丰富。
25.B题干信息“墨脱公路上的嘎隆拉隧道贯通, 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说明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其对墨脱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26. (1) 地形区:青藏高原。 (1分) 水文特征:径流量小;含沙量小;落差大, 水能资源丰富等。 (3分)
(2) 河段:中游。 (1分) 原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 (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等。 (3分)
(3) 随地势升高而增加;大致由沿海向内陆增加;大致自东向西增加。 (3分)
27. (1) 自西向东年平均等潜水水位线由高到低变化。 (2分)
(2) 地势 (地形) 自西向东 (2分)
(3) 夏季水位高, 冬春季节水位低原因:潜水水位高低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密切相关, 冬春季节 (尤其是春季) 该区域气候干旱, 降水少, 而蒸发量较大, 潜水水位低;夏秋季节, 该区域虽然蒸发量大, 但降水最丰富, 潜水水位高。 (4分)
(4) 地下水水位下降, 形成漏斗区, 严重时会使地面沉降, 造成建筑物塌陷;海水入侵, 地下水水质恶化等。 (3分)
28. (1) 背斜中间岩层老, 两侧岩层新外力侵蚀 (溶蚀) 作用 (3分)
(2) 喀斯特地貌 (1分)
(3) A处。理由:水库宜建在口袋形洼地的出口处, 且水可以自流至甲镇;在B处建水库可能淹没甲镇。 (3分)
(4) 在山区修建交通线路, 成本高, 难度大。为了降低成本和建设难度, 在丘陵山地, 交通线路多分布在地势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2分)
(5) 受山地中的河流谷地影响, 聚落易在河流谷地呈带状分布。 (2分)
(6) 甲优势:地形平坦开阔;位于河流交汇处, 水源丰富;交通便利, 对外联系方便。 (4分)
29. (1) 与海岸的距离越远, 海水表面的温度越高。 (2分)
(2) 低纬两 (2分)
(3) 赤道低副热带高东南风图略。 (4分)
(4) 寒流图略。 (2分)
(5) 寒流降温减湿, 使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上升流使鱼类饵料丰富, 形成大渔场。 (3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很多年前,一个人打了一口井,从深深的井底掘出黏土为自己塑像,塑像完成的那天,他不禁赞叹自己:“啊,我真的太伟大了!”
多年以后,一群饥渴的行人坐在井边,喝着清凉的井水,赞叹道:“挖这口井的人真是太伟大了!”
读上面这则故事,领会其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这个题目将重大的时代命题放在寓意丰富的材料中,以激活同学们的思维,激发同学们的时代使命感,引导同学们思考生命价值与个人行为,既有人文意蕴,又显思维辩证。
【写作立意】
材料中的关键词为“打井”“塑像”“伟大”“喝井水”“赞叹”,其中,“伟大”是核心。什么是真正的伟大?是用打井挖出的黏土为自己塑像来赞叹自己,还是被喝到井水的饥渴的行人赞叹?
综合材料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想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都想成就一个伟大、不朽的自己,从而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伟大不是来自自我标榜、自我吹捧,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关键看他在多大程度上被别人所需要。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写“伟大交由他人评价”“如何衡量伟大”等,是最佳立意。要注意的是,写作时须阐明评价标准。
如果写“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无心插柳柳成荫”等,则为偏题、离题作文。
【评分标准】
立意准确,写了“伟大交由他人评价”,并且强调了评价的标准,可得45~50分。文章如在思想深刻性、材料丰富性、文采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可得50分以上。
如果仅写“伟大交由他人评价”,没有强调评价标准,只能得36~44分。
偏题、离题作文得分不超过36分。
嘉兴教育学院 沈建忠
伟大交由他人评价
● 嘉兴考生
八月长安说:“让一个人变强大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一个想要保护的人。”因此我也可以说,让一个人变成伟大的人,就是要让他为别人奉献,将伟大交由他人来评价。
拿破仑一生戎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英雄,贝多芬也为他写下《第三(英雄)交响曲》。然而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贝多芬忧伤地写下“纪念逝去的英雄”,这时的拿破仑在他的心中不再伟大。拿破仑这样评价过自己:“滑铁卢一战让我失去了所有,只有《拿破仑法典》永垂不朽。”在战争失败撤退时,他讲道:“伟大与否仅在一步之遥,让后人评价去吧。”所以说,一个人的伟大并非是自吹自擂为自己塑像,或是受到加冕之类的荣耀,而是做到为别人奉献。就如同兵败如山倒的拿破仑,最终受赞颂的反而是他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留下的不朽的法律典籍。
伟大的定义应该是为历史或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有为团体或他人奉献的精神。因此,一个人是否伟大应取决于他实现的价值。
2014年10月3日,荷兰国脚库伊特宣布退役。这是一个堪称全能的运动员,无论是踢哪一场比赛,都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了团体荣誉,他踢过场上任何一个位置并表现出众,甚至在训练时以守门员的身份参与陪练。在巴西世界杯上荷巴一战中,他头部被重击,血洒赛场,仍绑着纱布继续比赛。由于他的敬业与奉献,球迷称之为“劳模裤子”。他自谦道:“我只是个普通球员,今后国家队需要我,我仍会第一时间赶回来。”
伟大与平凡是矛盾的,有时却可以转换。库伊特自认为平凡,却被人赞颂为“橙衣军团最伟大的球员”,正是由于他为荷兰国家队所做的杰出奉献与年复一年的努力。
伟大的人就如同中了状元却以实业救国、富强民族资产阶级工业的张謇,如同即使受压迫仍不承认错误的苏格拉底,如同用自身的经验教育全球护士的南丁格尔……更多伟大的人在生前并不被赞同,甚至被嘲讽、压迫,但后人认识到了他们的贡献并将其称为伟人,并非因为他们自我宣传伟大,而是为别人的奉献让他们的形象发光发热。
将你的伟大种在别人心里,伟大也只有他人能评价。我想,这就是伟大的真谛。
得分: 52分
点评: 文章主题“将你的伟大种在别人心里,伟大也只有他人能评价”紧扣材料,观点即标题,可谓直截了当。法国的拿破仑和荷兰国脚库伊特是文中的两大事例,前例用于阐述“伟大的定义应该是为历史或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一个人是否伟大应取决于他实现的价值”;后例用于阐述“伟大与平凡是矛盾的,有时却可以转换”,而这种转换的原因恰恰是库伊特为荷兰队所做的贡献和努力。文章思路清晰,结构简洁合理,论述分两层推进,主题集中。
射雕英雄,当传!
● 嘉兴考生
《射雕英雄传》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引发轰动,是中国新武侠和金庸写作的划时代之作。有人说射雕指郭黄二人,英雄为成吉思汗;有人则说英雄为郭靖,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我也有自己的理解。且看书中射雕,成吉思汗力贯穿云,射雕甚是豪气;靖哥哥则是见黑雕与白雕相斗,心疼白雕,于是挽弓,一箭双雕,遂得了那伴他半生的两只白雕。
这是“射雕”,而英雄,在书将终时,成吉思汗自感老之将至,唤郭靖来论英雄,欧亚大陆的征服者便在这后生面前说着自己的功绩——破花剌子模、度中亚平原等等,这实在是一个霸主!郭靖则不言,他脑中一直想着一路过来见到的饿殍,想到版图扩大的杀伐……他将这些告诉了成吉思汗——这位史上最大疆土的开创者,在沉思与低吟“英雄……英雄……”中逝世了。
这,便是我的解。成吉思汗与曹操,都可称枭雄,因为杀伐果断;郭靖与刘备也可称英雄,因为他们“软弱”。前者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因而在罗贯中的小说中突出了曹操的奸,在京剧中也是大白脸。后者软弱,对同胞甚至敌人都不愿下杀手,成就了后世传颂之名,却落得一个与襄阳共亡,一个霸业未成便身死。
伟大,不是自己说的,是要真正给人民带来好处,如《射雕英雄传》中所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隋炀帝开大运河,算得上宏大,却不能说伟大,因他为一己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愿而劳民伤财。更不用提明英宗为了体现自己“文成武德”玩御驾亲征,“土木堡之变”葬送了大明大半兵力,自己也被掳去。这是傻,不是伟大,为了虚名,值吗?方法还不对。
邓小平当年力排多少非议,开放了封闭的中国,可有顾自己名声地位?黄花岗五义士起义可有想过先给自己立个传?
“传二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这传若翻译为人民传颂,秦始皇的愿望就可实现了。
立自传有何用?立个雕像牌坊还要考虑后人是膜拜它还是唾弃它。
学射雕英雄,当传!
得分: 48分
一年级期中检测卷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目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总分 |
得分 |
一、读一读,把拼音归类。(9分)
二、拼一拼,读一读,写一写。(9分)
数笔画,再填空。(16分)
四:一共有( )画,第四笔是( )。
五:一共有( )画,第二笔是( )。
九:一共有( )画,第一笔是( )。
万:一共有( )画,第二笔是( )。
鸟:一共有( )画,第四笔是( )。
水:一共有( )画,第一笔是( )。
火:一共有( )画,第三笔是( )。
千:一共有( )画,第二笔是( )。
四、先读一读,把拼音写在对应的.四线格里,再填空。(8分)
在正确的读音下画上 “---”。(8分) w
朵(duǒ dǒu) 脸(liǎn lǎn) 刷(suā shuā) 钟(zhōng zōng)穿(chuāng chuān)起(pǐ qǐ) 桥(piǎo qiǎo) 只(zǐ zhǐ)
读拼音,写词语。(15分)
liù jiǔ xiǎoshuǐ gōng
座 枝花 鱼 流 园
shān shang qiān wàn mù mǎhuǒ shān xiǎo niǎo
七、用学过的知识填空。(15分)
1.一去二 里,烟村四 家,亭台六 座,
八 十枝花。
2. 片荷叶, 朵荷花, 条小鱼,十只青蛙,一 合唱指挥家。
3.早晨, 升起来了, 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我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去 。
4.星期天,妈妈带我去 玩。那里可好玩了,有,有 ,我最喜欢玩。
八、认一认,连一连,写一写。(10分)
bà wǒ mādìmǐ
妈 爸 我 米 地
mǎ dà tùtǔnǐ
马 土 大 你 兔
九、写话小能手。(10分)
图中画了哪些景物?你能判断出什么季节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ù( ) chèn( ) ruǎn( )
欲 趁 染
yǜ( ) chèng( ) rǎn( )
téng( ) yōu( ) rào( )
疼 悠 绕
tòng( ) yóu( ) ráo( )
二、看拼音写词语。
jiāoào huànxǐng yǐngzi jiànzhù xiānjìng tàishān
( ) ( )( ) ( ) ( ) ( )
bǐjiào lièkāi shānqīngshǐxiù lìshǐyōujiǔ
( ) ( )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幕( ) 折( ) 受( ) 丁( )
慕( ) 拆( ) 爱( ) 订( )
朵( ) 挣( ) 滴( ) 饭( )
躲( ) 睁( ) 摘( ) 板( )
四、填空,读一读。
1、凉凉的( ) 伤心地( )
碧绿的( ) 高兴地( )
蒙蒙的( ) 甜甜地( )
弯弯的( ) 快活地( )
诚实的( ) 不停地( )
2、五光( )( ) 银光( )( ) ( )( )夺目
( )( )高照 风光( )( ) 隐隐( )( )
五、读一读,连成线。
安徽 兵马俑 染绿 树梢
洛阳 泰山 洒在 柳芽
西安 黄山 唤醒 池塘
\
\
\
\
\
\
\
\
\
\
\
考
生
答
题
不
要
过
此
线
\
\
\
\
\
\
\
\
\
\
\
\
镇
区
学
校
班
别
姓
名
座
号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③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17分)
1.看一看,这支铅笔长()厘米。
2.教室的黑板表面有()个角,它们都是()角.3.比较角的大小。
①
②
③
()<()<()
4.联系生活,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火柴棒长4()
高16()
身高136()
5.把各数从小到大排列:40厘米
10米
99厘米
1米
()<()<()<()
6.小明计划写100个大字。上午写了48个,下午写了32个,小明一天写了()个,还有()个字没写。
二、判一判。(每空2分,共20分)
1、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是的打“√”,不是的打“×”。
()
()
()
()
2.下面的图形中,是直角的打“√”,不是直角的打“×”。
()
()
()
()
3.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下面各小题中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在○里填上“>”“<”或“=”。
(1)
(2)
三、选一选。(每空2分,共6分)
1.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60>34+26
B.74-28<45
C.52=24+28
2.右图中,有()个直角。
A.4
B.5
C.7
3.由钢笔:15元,帽子:8元,篮球:
25元得知,()这两件物品
价格的和最接近30元。
A.钢笔和帽子
B.帽子和篮球
C.钢笔和篮球
四、算一算。(共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5分,共12分)
15+20=
54-50=
20+75=
80+10=
17+53=
17+13=
29-10=
22+37=
2.笔算。(前两小题每题4分,第三小题6分,共14分)
58+29=
90-54=
46+25-17=
五、画一画。(共8分)
(1)画了一条4厘米的线段。(5分)
(2)用三角板在下面的线上画一个直角。(5分)
六、想一想。(共23分)
我想买一本,还差5元。
1.32元
小红现在有多少元?(5分)
有7人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5人。
学校合唱队原有64人。
\
\
\
\
\
\
\
\
\
\
\
\
考
生
答
题
不
要
过
此
线
\
\
\
\
\
\
\
\
\
\
\
\
2.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8分)
3.加法算式:。
hu醤 r鄌 zh"Vn c醤g b? j靚g c? xi醤g
( ) ( ) ( ) ( )
hu"n y靚g xi醤 ji? l#? p鄋
( ) ( ) 疑 告( ) ( )途 ( )断
f鑙:浪( ) ( )水
二、用“√ ”给加点的字标出正确的读音。(2分)
素净(j靚 j靚g) 垂蔓(w鄋 m鄋) 干涸(h? g? 目的地(d? d恚?
三、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填序号)(2分)
A.哺捞 剧烈 沮丧 决择
B.特征 奇迹 追逐 矫健
C.波纹 资态 忽略 如饥似喝
四、给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
尽:①完;②达到极端;③全部用出;④用力完成;⑤全,所有的。
尽职( ) 尽力( ) 山穷水尽( ) 取之不尽( )
五、请按要求写词句。(18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6分)
( )盆大雨 千篇一( ) 安然无( ) ( )然大物
藕( )丝( ) 不容争( ) ( )( )不绝 星罗( )布
2.照样子,写词语。(2分)
(1)小心翼翼(ABCC式) 、
(2)顶天立地 (含有“天”“地”) 、
3.请读句子,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4分)
与众不同 别出心裁 增长 增强
(1)作文,首先构思要( ),落笔也要有点( )的“鲜味”才好。
(2)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 )了我的理解力。
(3)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尤其是使我( )了不少知识,开阔了视野。
4.根据提示写句子。(6分)
(1)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 ,我将 。
例:树林里,小鸟在歌唱。(把小鸟当作人来写)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3)用关联词将下面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他学习成绩好。他热爱劳动。
(4)把下面的名言警句或诗句补充完整。
① ,春生江上几人还?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 。
六、回忆课文内容,再填空。(17分)
1.窃读的滋味既 ,又 。(选自《窃读记》)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是 说的,它让我想起了诗句“ ”,表达了 的情感。
3.风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选自《长相思》)
4.“夹丝网防盗玻璃”,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也可以采用。(选自《新型玻璃》)
5.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学到了许多说明方法。如 、 、 、 等。
6.《钓鱼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 。《落花生》让我们懂得了做人要做 。
七、阅读短文,认真答题。(18分)
(一)梅花魂(节选)(6分)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1分)
秉性: 大抵:
2.文中连用四个“愈”,写出了梅花 的特点。(2分)
3.外祖父这段话告诉“我”要做 、 、 的人。(3分)
(二)人类的保健卫士(12分)
当你望着那无边无际、郁郁葱葱的森林,心中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为什么人们都喜爱森林呢?如果说啄木鸟是树木的保卫者,青蛙是农作物的卫兵,那么,我要说,森林就是人类的保健卫士。
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当你走进森林,就会感到这里的空气清新,它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为什么在森林里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它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人们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到这座工厂你就会感到舒心、惬意。据测算,两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而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公斤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人口猛增,人们就会感到城市里的噪音大。森林又具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作用,所以它又是净化城市的功臣。还有,组成森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有一技之长,它们都能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有人测验,一公顷柏树林一昼夜内可放出五十公斤的植物杀菌素,所以森林内的细菌就很少,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最多也只有三四百个,少则十来个,而空旷的地方每立方米空气就有细菌三四万个。可见,森林卫士的本领还真大呢。
森林有这么多妙用,难怪城市里的人们都要邀请森林这个家族的成员到街道旁、公园里、花圃中安家落户,美化我们的环境,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都来植树造林,迎接这人类的保健卫士到我们身边来安家落户吧!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油然而生: 。
一技之长: 。
2.用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1分)
3.“两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具体说明的是森林对人类的哪一点贡献?(2分)
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4分)
5.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森林?请写一写。(3分)
八、习作展示台。(30分)
皇台小学 王忠梅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五年级第一学期已经过半,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又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掌握了更多的本领。通过考试了解学生这一阶段的真实的学习情况和我的教学效果。为了尽快地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更好地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服务,下面我简要地把这次语文测试做一个综合的分析
一、试卷评析:
从卷面情况来看,所考的题型多样,内容难易适中,出题内容全面,概括了所学知识,体现了新课标学习的理论,是一份比较理想的答卷,题型有五类,分别是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题和作文题。从整体看,非常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除了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课内外阅读能力之外,还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基本理念。
二、数据统计及分析
参考人数 5人,总分365分,最高分79分,最低分67分,平均分73分,及格率100%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大致如下: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字、词、句子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得分率各题可达到75%,只是改句由简接陈述句改为直接陈述句,修改病句错误较多
对于灵活性强的阅读理解中和排列句子,大部分学生出现理解的错误和不能灵活应用,排列句子的题,以前我们做过的很多,这次变换了个题型学生就理解错了,从这些方面我觉得我们的学生灵活性太差,出现失误的太多。不过课文中的阅读理解客观上也存在我没有给学生讲全面,失分太多。
习作方面这次学生的作文整体上不是很好,学生的作文水平没有明显提高。虽然孩子们能够真实的讲述自己的愿望和令自己感动的事,而且语句通顺,内容
具体,用词也不错。但是,语言表达显得繁琐,中心不是太突出,所以得分不是太高。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1)词语句子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加强对名言和名著的积累和阅读。
(2)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基础知识方面:对学生实行课课清,让学生掌握课本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要更加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要学生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3、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学生仔细审题,灵活应用,认真答卷,细心检查。
一、选择题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
A. 西半球、北半球 B. 东半球、北半球 C. 西半球、南半球 D. 东半球、南半球
2.当前,网购已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李莎在淘宝网上买了一套运动服,收件地址为“云南省安宁市太平镇--路12号”,地址中的“安宁市”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中的
A. 省级 B. 地区级 C. 县级 D. 乡(镇)级
3.下列省级行政区轮廓与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A. ①藏、②湘、③鲁、④琼 B. ①藏、②湘、③琼、④鲁
C. ①鲁、②藏、③琼、④湘 D. ①鲁、②琼、③藏、④湘
4.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跨寒、温、热三带,南北温差大 B. 东临太平洋,位于亚欧大陆西部
C. 陆上邻国众多,利于发展内陆贸易 D. 领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部分地区处于南半球
5.下列关于我国的人口与民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孩政策能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 人口密度的省区是北京
C. 维吾尔族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D. 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6.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一线的地理意义是
A.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B.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阶梯分界线
C. 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 D.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7.有关我国疆域、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南向北跨越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
C. 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西多东少
D. 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8.春运是春节前后因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给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下图漫画“春运压力”说明每年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交通运输能力有待提高 B.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C. 城市化进程过快 D. 自然环境差别大
9.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A. ①—维吾尔族一住窑洞,唱信天游 B. ②朝鲜族一跳孔雀舞,吃竹筒饭
C. ③蒙古族一参加那达慕大会,骑马、摔跤 D. ④一苗族一气候炎热,喜欢跳跷跷板
10.我国少数民族与传统节日或民俗搭配正确的是
A. 彝族的长鼓舞 B. 苗族的摔跤 C.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D. 壮族的泼水节
11.小丽是个追星族,特别喜欢看鹿姓某男演员的节目,其中有一期综艺节目,节目组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方拍摄:该处少数民族多住竹楼,全年气温较高,植被茂密,有一个非常好玩的节日泼水节.小丽一下就猜到了这个少数民族是
A. 藏族 B. 傣族 C. 蒙古族 D. 朝鲜族
12.关于我国民族、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西多东少
B. 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解答题
13.《北纬30°中国行》节目展现了北纬30°沿线的地理风光和地方文化特色。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沿30°N附近的省区有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色。我们可以在 省感受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壮观,在 省品尝具有当地特色的麻婆豆腐,在 省欣赏布达拉宫建筑艺术的精华。(填字母)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富,其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3)B省的省会 市是长江中游地区的城市,地处汉江与长江交汇处,图中主要铁路干线 线在此跨越长江,交通便利。
14.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上图可知,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______。
(2)新中国成立时(1949年),我国人口为______亿,我国人口为______亿。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呈______上升。
(3)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______。目前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依然较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4)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我国众多的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中国局部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4月12日我国海上阅兵在A海域进行,A海名称是________。
(2)C为我国领土最南端________。
(3)204月11日,中国博鳌论坛在D省举行。该省简称是________。
(4)E省的经济类型是________ 。
(5)F自治区居住着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________。
(6)武汉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16.(题文)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记者年2月26日从全国老龄办召开的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
(1)甲、乙两图中表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2)请简单解释图乙中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原因 。
(3)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的原因 。
(4)老龄化的出现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A.老中青都有,结构合理 B.老人多,经验丰富,可指导经发展
C.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相对减少 D.不会对社会养老带来较大影响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A C B A D B C C B A
13.(1)B D E (2)沪宁杭(或长江三角洲)
(3)武汉 京广线
14.(1)缓慢;(2)5.4;13.40;直线;(3)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基数大;(4)有利: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不利: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需求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压力。
15.(1)南海
(2)曾母暗沙
(3)琼
(4)外向型
(5)壮族
Ⅰ. Read and choose. 给图片选择合适的单词。(1’× 10 = 10分)
■
■
Ⅱ. Read and choose. 选出不同类的一个。(2’× 8 = 16分)
( )1. A. kangarooB. keyC. deer
( )2. A. bananaB. grapeC. bus
( )3. A. sheepB. horseC. lamp
( )4. A. chairB. warmC. hot
( )5. A. twentyB. tableC. thirty
( )6. A. motherB. sisterC. doctor
( )7. A. yourB. myC. we
( )8. A. carrotB. cuteC. cucumber
Ⅲ. Read and choose. 单项选择。(1’× 10 = 10分)
( )1. May have a look?
A. myB. me C. I
( )2. I have elephant.
A. aB. an C. /
( )3. My book is red white.
A. andB. at C. some
( )4. This is you.
A. atB. for C. to
( )5. My sister green bag.
A. likeB. likes C. to like
( )6. My new friend Beijing.
A. are fromB. am from C. is from
( )7. Please some milk.
A. hasB. having C. have
( )8. This is Tom, new friend.
A. IB. we C. our
( )9. My sister short black hair. She music.
A. have; likesB. has; likes C. is; like
( )10. you like dogs?
A. Do; /B. Do; a C. Do; an
Ⅳ. Read and Choose. 根据图片选择正确答案。(2’× 6 = 12分)
■
( )1.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A. I’d like some soup.B. I’d like some eggplant. C. Yes, I do.
( )2. How many apples are there on the books?
A. There are three.B. There is only one. C. Yes, there is one.
( )3. Where is the girl?
A. Yes, she is.B. He is in the box. C. She is in the box.
( )4.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A. It’s sunny.B. It’s rainy. C. It’s snowy.
( )5. Do you like watermelons?
A. Yes, I do.B. No, I don’t. C. Yes, he is.
( )6. Where is she from?
A. She is from China.B. She is from Canada. C. He is from Canada.
Ⅴ. Read and Write. 连词成句。(2’× 6 = 12分)
1. sister’s; is; your; colour; What; dress; (?)
2. like; the; What’s; there; weather; (?)
3. room; Where; the; is; music; (?)
4. colourful; That; twenty; dress; yuan; is; (.)
nlc202309040612
5. How; do; have; crayons; you; many; (?)
6. balloons; you; How; see; can; many; brown; (?)
Ⅵ. Read and choose. 选择合适的句子补全对话。(2’× 5 = 10分)
Qiqi: Good morning, mom!
Mum: 1
Qiqi: Can I have some milk?
Mum: 2
Qiqi: Thank you.
Mum: 3 . Have some Coke!
Qiqi: No, thanks!I like juice.
Mum: OK! 4
Qiqi: 5
Mum: Not at all.
Ⅶ. Read and judge. 阅读短文,判断正(T)误(F)。(2’× 5 = 10分)
Hello, I’m Lily. This is our classroom. There is a computer on the desk in our classroom. And there are forty desks and chairs in our classroom. This is my seat. It’s near the window. There are many books in our classroom. There is a picture on the wall. It’s on the wall. It’s very beautiful.
( )1. The computer is in Lily’s classroom.
( )2. Lily’s seat is near the window.
( )3. There are many notebooks on the desk.
( )4. Lily’s classroom has a picture.
( )5. The picture is on the wall.
【一年级上册期中测试】推荐阅读: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反思04-26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目10-19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试卷及答案06-21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和答案06-19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解析03-07
语文一年级上册期中12-06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03-30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03-21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