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监理方案

2025-03-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钢结构工程监理方案(精选8篇)

钢结构工程监理方案 篇1

XX工程公司

年月日

编制依据

施工规范和标准

GBJ300-88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J50224-88

《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50205-95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21-95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GJ46-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施工技术方案

1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1.1

钢结构制作

按照初步设计图纸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立柱、砂斗梁、钢梯、主梁等全部在工厂预制完成;所有砂斗先将壁板(包括加强筋板和加强角钢等)在工厂预制完成,运至现场后,吊装至安装位置拼装完成。平台支撑梁、辅助梁、平台面板等在现场预制后吊装至安装位置后拼装完成。

1.1.1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

1.1.2钢结构制作工艺说明

a.施工准备

按施工图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并按计划进行采购。

所采购的工程用钢材应具有生产厂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招标要求的质量要求(钢材必须符合GB700-65所规定之机械特性)。对有疑问的钢材按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的要求进行抽样检查。

对主要工程设备和材料,需征得监理公司及业主书面认可后方可采购。所购设备和材料必须有合格证,且需经监理公司检验合格签字并由业主签字认可后,方可使用。

当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负偏差值的1/2。

按施工图所标明的钢结构规模,工作量准备充足的施工人员,工机具等。

由专业技术人员向施工人员作技术交底,说明钢结构制作的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法。

b.放样、号料、下料。

预制件根据施工图要求进行放样和制作样板并按所放样进行号料。

放样和号料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时的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和铣平等的加工余量。

放样和样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允许偏差

平行线距离和分段尺寸

±0.5mm

对角线差

1.0mm

宽度、长度

±0.5mm

孔距

±0.5mm

加工样板的角度

±20'

号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允许偏差

零件外形尺寸

±1.0mm

孔距

±0.5mm

按号料时所划切割线、利用等离子切割机、气割、联合冲剪机、剪床等装备进行切割。

气割前应将钢材切割区域表面的铁锈、污物等清除干净,气割后应清除熔渣和飞溅物。

气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允许偏差(mm)

零件宽度、长度

±3.0

切割面平面度

±0.05t且不大于2.0

割纹深度

0.2

局部缺口深度

1.0

机械剪切的零件其钢板厚度不宜大于12mm,剪切面应平整。

机械剪切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允许偏差(mm)

零件宽度、长度

±3.0

边缘缺棱

1.0

型钢端部垂直度

2.0

c.料件校正

利用压力机、千斤顶、热校正等装备和工艺方法进行料件的校正。

校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

钢材校正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允许偏差(mm)

钢板的局部平面度

t≤14

1.5

T>14

1.0

型钢弯曲矢高

t/1000

5.0

角钢肢的垂直度

b/100双肢栓接角钢的角度不得大于90°

槽钢翼缘对腹板的垂直度

b/80

工字钢、H型钢翼缘对腹板的垂直度

b/100

2.0

d.料件加工

料件的边缘和端部应利用手砂轮进行处理或刨削处理。

边缘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允许偏差

零件宽度、长度

±1.0mm

加工边直线度

t/3000且不大于2.0mm

相邻两边夹角

±6'

加工面垂直度

0.025t且不大于0.5mm

加工面表面粗糙度

焊缝坡口尺寸应按设计、工艺要求确定。

螺栓孔的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允许偏差(mm)

直径

+1.0

0

圆度

2.0

垂直度

0.03t且不大于2.0

利用摇臂钻,进行料件钻孔。

e.所制成的料件应按规格、品件进行分类存放。以备装配之用。

f.组装

组装前,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剌、污垢等应清除干净。

按施工图的要求进行结构件的装配。

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

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允许偏差(mm)

图例

对口错边(△)

t/10且不大于3.0

间隙(a)

±1.0

搭接长度(a)

±5.0

缝隙(△)

1.5

型钢

错位

连接处

1.0

其它处

2.0

箱形截面高度(h)

±2.0

宽度(b)

±2.0

垂直度(△)

b/200且不大于3.0

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形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现场确定,确定的原则为保证构件的质量,减小成型后的变形。

构件的隐蔽部位需焊接、涂装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完全封闭的构件内表面可不涂装。

当采用夹具组装时,拆除夹具时不得损伤母材;对残留的焊疤应修磨平整。

g.焊接

组装完成后即可进行焊接。

捍接时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并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施焊。

焊接必须由合格焊工进行施焊。

必须使用与结构用钢材质相配匹的焊条,焊条必须使用经检验合格的焊条;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

焊条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烘焙时间和温度进行烘焙。

施焊前焊工应复查焊件接头质量和焊区的处理情况,当不符合要求时,应经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对接接头、T型接头、角接接头、十字接头待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焊缝,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与焊件相同,引弧和引出长度应大于20mm。焊接完毕后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焊接时,焊工应按焊接作业指导书确定焊接工艺施焊,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做母材上引弧。

焊接时,需按设计要求的焊接型式、焊接位置、焊接高度等具要求进行焊接

角焊缝转角宜连续绕角施焊、起落引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角焊缝端部不设置引弧和引出板的连续焊缝,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弧坑应填满。如下图所示:

多层焊接宜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

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应平缓过渡。

焊缝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当超过两次时,应按返修工艺执行。

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及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定位焊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型号,应与焊件材质相匹配;焊缝厚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且不应大于8mm;焊缝长度不宜小于25mm,定位焊位置应布置在焊道以内,并应由持合格证的焊工施焊。

h.制作质量检查

制作质量应按设计要求和本工艺要求的允许偏差进行钢构件的制作质量检查。并填定质量记录,制作质量检查应请监理、设计代表参加,共同检查,并在检查记录上签字。

j.除锈、防腐

钢结构除锈、防腐应在制作质量检查后进行。

钢结构的除锈方法和除锈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天使用的涂料应在当天配置,并不得随意添加稀释剂。

涂装应均匀,无明显起皱、流挂,附着良好。

涂装完毕后,应在构件上标注构件的编号。

i.检验

钢结构制作完成后,应会同监理、设计代表共同对构件进行质量检查。

并应提供工程验收所需的保证资料、技术资料、检验报告等。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

1.1.3钢结构制作质量控制

制作质量控制图

注:按《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50205

对各项目进行检查。

1.2.钢结构安装

1.2.1钢结构安装工艺流程。

钢结构应分单元按上述工艺流程进行分单元安装以形成单元刚度。形成单元刚度后并经调校合格后应立即对立柱柱脚进行固定联接,立柱固定后就可进行单元整体的安装。钢结构安装时应注意配合设备安装。最后形成总体安装联接。单元钢结构安装顺序如下图所示:

1.2.2钢结构安装工艺说明:

a.施工准备

按钢结构制作中施工准备的相应要求执行。

钢结构安装前应检查钢结构制作质量,对于由于制作和运输过程中所造成的缺陷应经修整合格后方可安装。

钢构件吊装前应清除表面上的油污、泥沙和灰尘等杂物。

b.放线测量

按施工图和有关建筑物的轴线和标高线,划定安装的基准线。安装放线利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测量放线。放线时应根据HWS线安装时所确定的座标基准和标高基准统一(此基准应由业主、监理、造型安装、砂处理安装、土建施工统一),并由统一基准引线进行测量、放线。

基础应放出纵横定位基准线以方便立柱和其它结构安装时定位测量用。

c.基础检查

基础检查应对基础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位置等进行检查,并应进行基础检测和办理交接手续。当基础工程分批进行交接时,每次交接验收不应少于一个安装单元的柱基基础。对不符合要求的基础应合同设计、监理、土建解决处理。

d.基础处理

立柱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应保护完好;放置垫铁部位的表面应凿平。

对于需进行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中的灌浆面应凿成麻面,并在灌浆前将灌浆面浸湿。

e.立柱安装

利用汽车吊或桅杆配合卷扬机进行底层立柱的吊装就位,调整工作。立柱吊装应按座标方位顺序吊装,以方便汽车吊的进出场。

立柱吊装前应将立柱吊装后受就位影响的设备、输送设备等运输至安装位置。并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加以保护,以防止损伤设备。

基础顶面直接作为柱的支承面和基础顶面预埋钢板或支座作为柱的支承面时,其支承面地脚螺栓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允许偏差(mm)

支承面

标高

±3.0

水平度

t/1000

地脚螺栓

螺栓中心偏移

5.0

螺栓露出长度

+20.0

0

螺纹长度

+20.0

0

预留孔中心偏移

10.0

钢柱脚采用钢垫板作支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l

钢垫板面积应根据基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柱脚底板下细石混凝土二次浇灌前柱底承受的荷载和地脚螺栓的紧固拉力计算确定;

l

垫板应设置在靠近地脚螺栓的柱脚底板加劲板或柱肢下,每根地脚螺栓(锚栓)侧应设1~2组垫板,每组垫板不得多于5块。垫板与基础面和柱底面的接触应平整、紧密。当采用成对斜垫板时,其叠合长度不应小于垫板长度的2/3。二次浇灌混凝土前垫板间应焊接固定。

立柱安装时应注意立柱的就位方位和牛腿的数量和方向。

立柱安装前应在钢柱的底板,柱身和顶板上分别画出立柱的中心线。底板和顶板上的中心线要画成“+”字形,并在侧面打上样冲标记。定位时应按原已放出的定位基准线进行测量定位。

吊装时,应保持立柱的平稳和垂直。

吊装就位后应进行立柱的初校,并保证立柱垂直度在20mm之内后,拧紧柱底地脚螺栓后,吊装钢丝方可松绳。

立柱的校正可利用千斤顶、斤不落、天车等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平面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立柱垂直度调整应考虑钢结构、设备安装完毕后负荷对立柱垂直度的影响。

f.立柱固定

当钢结构安装形成单元后,应按设计要求的定位方式进行定位,如采用焊接固定的应按设计要求的焊接方式进行焊接;如采用二次灌浆的立即对立柱进行二次灌浆,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应调整地脚螺栓的紧固力。二次灌浆应采用碎石混凝土。其强度应比基础混凝土高一标号。

h.平台安装

平台应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平台的吊装方法。

一般平台分件吊装现场拼装成型,小型平台不影响其它设备吊装和平台本体方便吊装的可在工厂或在现场地面进行预制后整体吊装。

平台吊装利用斤不落或卷扬机配合桅杆进行吊装。

平台、钢构件的连接头,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紧固或焊接。

安装使用临时螺栓时,在每个节点上穿入的数量,应根据安装过程所承受的荷载计算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l

不应少于安装孔总数的1/3。

l

不应少于2个

l

螺栓孔不得采用气割扩孔。

当采用螺栓连接时,每个螺栓一端不得垫2个及以上的垫圈,并不得采用大螺母代替垫圈。螺栓拧紧后,外露螺纹不应少于2个螺距,当采用焊接连接时,安装焊缝的质量应符合上述钢结构制作焊接的工艺规定、要求。定位焊缝承受荷载时,焊点数量、厚度和长度应计算确定。

当形成单元,并在单元调整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焊接。

i.支撑、砂斗安装

先进行支撑安装,后进行砂斗安装。

支撑安装前应将砂斗预制件吊至安装位置方便砂斗最后吊装的位置。

支撑安装前,应复核和复校立柱的垂直度,符合要求后,随即安装和固定支撑,使整个结构形成钢性排架。焊接柱间支撑时,应严密观察和校正柱子的垂直度的变化情况,以防止柱子发生永久性的超验收标准的误差出现。

支撑安装完毕后,利用斤不落进行料斗的安装、固定。固定应按设计要求执行,进行砂斗的拼装焊接时应制作挂梯或搭设焊接平台,拼装焊接时应注意设备和人身的防护。

j.梯子、栏杆安装

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和联接方式进行安装。

k.除锈、刷漆

按钢结构制作工艺中除锈、刷漆要求执行。

l.检验

钢结构安装完毕后应合同监理对钢结构制作、安装进行总体检验。制作、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各表要求。

单层钢柱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mm)

允许偏差

图例

柱底面到牛腿支承面距离(H)

±l1/2000

±8.0

牛腿面的翘曲(t)

2.0

柱身弯曲矢高

H/1000

12.0

柱身扭曲

牛腿处

3.0

其它处

8.0

柱截面几何尺寸

连接处

±3.0

其它处

±4.0

柱脚底板平面度

5.0

柱脚螺栓孔中心对柱轴线的距离

3.0

钢平台、钢梯和防护钢栏杆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图例

平台长度和宽度

±5.0

平台两对角线差|l1--l2|

6.0

平台表面平面度(1m范围内)

6.0

钢梯长度(l)

±5.0

钢梯宽度(b)

±5.0

钢梯安装孔距离(a)

±3.0

梯梁纵向挠曲矢高

l/1000

踏步间距(a1)

±5.0

栏杆高度

±5.0

栏杆立柱间距

±10.0

钢柱安装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图例

柱脚底座中心线对定位轴线的偏移

5.0

柱基准点标高

无吊车梁的柱

+5.0

-8.0

挠曲矢高

H/1000

15.0

柱轴线垂直度

单层柱

H≤10m

10.0

H>10m

H/1000

25.0

支撑系统钢构件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构件长度(l)

±5.0

构件两端最外侧安装孔距(l1)

±3.0

构件弯曲矢高

l/1000

10.0

钢平台、钢梯和防护栏杆安装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平台标高

±10.0

平台梁水平度

l/1000

20.0

平台支柱垂直度

H/1000

10.0

承重平台梁侧向弯曲

l/1000

10.0

承重平台梁垂直度

h/250

15.0

栏杆高度

±10.0

栏杆立柱间距

±10.0

直梯垂直度

l/1000

15.0

1.2.3钢结构安装质量检查

安装质量控制图

注:按《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50205

钢结构工程监理方案 篇2

某工程住宅楼为框剪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地下室层高2.5m,标准层高2.8m。商业部分为框架结构,地上一层,层高4m。总建筑面积为24517.31m2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2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2.1 原材质量控制及选用

(1)本工程采用厚度为16mm、板材粘结剂为溶剂型的竹质胶合板。所有材料必须有厂家的出场合格证,进场后会同监理共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2)考虑本工程工期,本工程每幢房子底模、侧模配备2.5套模板。(3)本工程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支撑系统,所有钢管壁厚不小于3mm。

2.2 施工准备及模板制作

(1)首先由木工班组和施工员根据施工图纸分别对柱、墙、梁、板进行翻样。经技术负责人符合后对每块木板进行编号,立模时对号入座。(2)模板先在木工加工车间制作,先进行试拼装,自检合格并报监理验收符合要求后才在现场安装,严禁在作业面制作模板。模板周边用刨机将其平直,板面接缝要严密,接缝高低差不大于2mm,平整度不大于3mm。

2.3 剪力墙、框架柱、梁、板施工方法

2.3.1 剪力墙模板施工

(1)剪力墙底部用钢筋焊接弯钩对其定型限位,侧模板后用100*50木方做肋,采用螺栓直径为¢14、间距为300mm对穿螺栓固定,用双根钢管和铸造型圆卡拉接,双根钢管围成箍状拉接固定模板支撑钢管;在剪力墙下部3~4排的对穿螺栓使用双螺帽;对剪力墙加焊止水钢板,并在两端加焊圆钢垫片。(2)模板安装完后木工班组先自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报项目检查,项目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对几何尺寸、轴线、标高验收合格后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3.2 柱模板施工

(1)柱子模板安装前涂刷脱模剂。(2)柱子封模前,项目部派专人用水将柱脚里的杂物冲洗干净。柱模板用100*50木方做肋,采用螺栓直径为¢14竖向间距为500mm和钢管四角对拉,在柱高,1/3范围内用双螺帽。柱模对角拼缝要严密。班组自检合格后,项目部重点对柱模的垂直度、轴线、拼缝支撑系统检查。并报监理审核,做好隐蔽记录。

2.3.3 框架梁、板模板施工

(1)施工顺序:模板设计制作安装—搭设钢管支撑排架—吊线铺设梁底板—安装梁侧模—铺设现浇板模板—垃圾清理—刷脱模剂。(2)钢管支撑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立管间距为800mm,扫地杆立地面不超过300mm,双向布设。沿立杆竖向方向设置两道双向水平拉杆。一层回填土夯实后铺设通常跳板增加支撑的受力面积。在柱间设置剪刀撑。(3)梁底模、侧模背衬采用50*100mm方木,,梁底模设沿长方向置两道。梁底模板铺放时先收刹梁柱节点模板,再从两端向中间安铺,同时要拉通线调直。梁侧面根据梁高度按间距不大于300mm设置,用钢管竖向夹紧;(4)框架梁根据规范要求起拱为2/1000。(5)现浇板底模背衬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不大于300mm,在木方反向设置钢管。卫生间、阳台设计标高比楼面低50mm,为保证高差处边角整齐,用等边角钢30*3与钢筋焊接定型模板。现浇板拼缝要严不大于10mm,在拼缝处用胶带补实。

2.4 模板拆除

(1)梁、柱、墙侧模拆除。柱拆模在混凝土浇筑24小后拆除,在拆除前,通知监理进行试拆模地点检验。在监理单位确认不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前提下,方可拆除。拆模顺序:对拉螺栓—钢管—木方—模板。(2)梁板底模拆除:根据夏季温度,在混凝土浇筑8天以后,将留置的混凝土同养试块送南京市检测中心试压,根据试压的结果,当结果达到设计强度75%后,填写拆模申请单报监理单位批准方可拆模。悬挑构件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方可拆除。

2.5 模板保养

全数清除模板上的混凝土、水泥桨、保养。对于起皮和脱胶模板更换。做好模板更换清理记录,并报监理审核后方可再次使用。

3 钢筋工程专项方案

3.1 原材质量控制及选用

钢筋进场后,会同监理根据提供的质保书认真核对炉号、级别,按照钢筋平行检验项目检查钢筋外观质量,做好验收记录。验收合格后按同一炉火同一进场同一规格为一检验批,取样送检。检测合格并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钢筋扎丝选用22#镀锌铁丝。柱、梁、板保护层选用专用的塑料垫块,厂家必须提供合格证,否则不准使用。

3.2 钢筋制作、连接

3.2.1 钢筋制作前,钢筋班负责人根据图纸进行翻样,将翻样

图、下料单报项目部审核合格,项目部对其作技术交底记录后方可下料制作。

3.2.2 柱子钢筋绑扎连接。根据施工需要柱子主筋连接采用电

渣压力焊连接首先检查焊剂的质保书人员的上岗证并报监理审核。其次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在进行试焊,在试焊的柱子上截取两组试件送送检测中心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焊接;根据规范本工程选用JSD600型电渣压力焊机。

(1)柱子箍筋绑扎。首先在柱子四角主筋用石笔根据图纸及规范画出箍筋布置位置,其次两个人在柱子两侧面面对面同时绑扎。钢筋要满扎,扎丝头向内。主筋与箍筋要绑扎到位。(2)保护层垫块设置。在柱子四角主筋上,设置垫块,间距为900mm。

3.3 梁板钢筋绑扎

绑扎程序:划线—摆筋—穿筋(梁)—绑扎—安装垫块。(1)现浇板底筋绑扎时,先绑扎板底短向钢筋,在绑扎板底长向钢筋;面筋绑扎,先绑扎长向筋在绑扎短向钢筋。局部的板面负弯矩筋一端在梁上,一端在板中,其在梁上的弯钩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上下层钢筋网采用定型塑料垫块支撑,垫块放置间距为500mm;本工程框架梁上部筋连接采用滚压直螺纹连接首先检查质保书、资质证书、人员的上岗证并报监理审核。其次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在进行试连接,并截取两组试件送送检测中心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2)注意事项。由于本工程钢筋规格较多,钢筋材料下料时,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来下料;梁柱端、柱核心区箍筋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框架梁支座上部加强筋的长度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板的负弯矩筋钢筋位置应准确,绑扎完后应立即在楼层上搭设专用通道走人和浇灌混凝土,避免将负弯矩筋踩到下面;严格执行“七不绑”要求。

3.4 墙体拉结筋

由于柱子大,预留有困难,所以采用植筋。植筋选用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先进行试植筋,然后委托检测中心现场进行拉巴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植筋。

4 混凝工程专项方案

4.1 原材质量控制及选用

在混凝土浇筑前一天,通知商品混凝土公司,用商品混凝土确认单的形式告知商品混凝土公司所要浇筑的部位、方量、标号等,并要求厂家将原材质保书、检测报告、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合格证随第一车带来交项目部验收。粉煤灰应采用一级粉煤灰,烧失量不大于5%,且掺量不应大于水泥用量的15%。对于每车混凝检查其塌落度,当塌落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坚决退货,并做好验收和退货手续。

4.2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浇筑程序:混凝土运输—柱子浇筑—主次梁浇筑———板(楼梯随板浇筑)。

(1)混凝土振捣选用三个具有上岗、且经验丰富的工人进行振捣。(2)柱子混凝土浇筑: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3)梁板混凝土施工。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托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4)现浇板板面平整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平仪在每个框架柱上打出楼面标高控制线,在模板侧模根据标高控制线在侧模四角定钉子,每井字梁板中设置用短钢筋焊接的控制点来控制板厚;混凝土初凝前,派专人从节点开始向中间用1.5~3m长的铝合金刮尺抽平;初凝后先用磨光机磨浆后,用铁抹收平压实;终凝前在柱周边用铁抹压光成半光面。(5)混凝土养护。由于夏季温度比较高,混凝土前期需要大量水,项目部专门派一人进行养护,达到混凝土表面在白天潮湿状态。养护日期为14天。(6)混凝土试块留置。每层楼面梁板混凝土浇筑量在100m3左右,柱混凝土在70m3左右。梁板同养试块留置两组(一组为拆模),标养一组。柱标养、同养各留一组。同养试块在拆模后放在结构位置进行同条件养护。(7)混凝土拆模后严格按照平行检验资料对混凝土结构尺寸、标高、板厚、钢筋保护层、轴线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5 砌体工程专项方案

5.1 原材质量控制及选用

砌体材料进场后,会同监理对砌体材料的外观、尺寸、是否有缺棱断角、砌体表面裂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平行检验资料。外观验收合格后,立即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砌筑用的砂浆采用中砂。

5.2 砌体施工

(1)砌体在施工前对工人进行全面技术交底,并制作皮数杆,在框架住上画出砖皮数、拉结接筋位置拉结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2)砌体(砌块)在装卸和二次搬运时严禁倾倒。(3)构造柱处墙体马牙槎高度为300mm,先退后进,马牙槎应吊线保证上下在一条直线上和垂直度,在构造柱封模前用双面胶沿槎位置贴,以保证砌体在构造柱拆模后外观质量。(4)墙面严禁用断砖外或碎砖砌筑。墙填充墙砌筑至窗底,没窗的地方砌筑至梁底15日后塞方。外墙脚手眼,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用1:3防水砂浆粉严。并做好专项隐蔽验收记录。(5)夏季由于温度高,派专人对砌筑好的墙体每天喷水养护不少于三次。

5.3 砌体的外观质量

(1)砌体灰缝饱满、横平竖直,表面平整,垂直度控制在5mm内。(2)马牙槎方正,上下顺直。电管槽宽窄均匀,顺直,砂浆填塞密实、平整。(3)圈梁、构造柱、板带灯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4)固定门、窗的预埋件位置、数量正确。

6 结语

有上述可知,建筑工程是由各个专项工程共同组建而成,只有将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以及砌体工程等都做好了,才能从整体上保证建筑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方兰,王安栋.论建筑结构工程外观质量的内容与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11(02).

[2]李凯.论建筑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0).

钢结构工程监理方案 篇3

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中所遇到的加固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并对不同方案进行优化比较。

关键词:混凝土 结构工程 加固施工 方案

0 引言

混凝土构筑物因出现功能性改变,如接建、增加荷载等,或在出现质量问题,如配筋不足、灾后修补、混凝土强度不够等,都需要进行加固。其加固施工及加固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对于需要加固的构筑物,应根据构筑物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加固方案。方案的确定要遵循安全、经济、快捷、施工方便的原则,只有这样,加固工程才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优秀的加固方案具体体现在其施工作业方便、施工技术先进、经济效果好、加固质量高等四方面的特点。

1 良好的施工性是加固工程方案必须考虑的条件之一

加固工程方案的优劣,首先要把是否具有施工作业方便作为必要条件。有的加固方案虽然具有解决问题的可行性,但是,由于其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增加了一定的施工难度,而造成施工工期长,劳动用工大,安全系数低的弊端,结果是将影响到加固质量。

2 不同类型加固工程与加固方案分析

一般来说,加固工程常采用的方法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和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工程加固的方法,如,化学灌浆法、粘钢锚固法、碳纤维加固法应运而生,并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类加固工程中。具体哪个方案最能体现加固工程所要求的短、平、快、省的特点,应根据需要加固的构件情况,综合确定加固方案。

2.1 以框架梁的加固为例,较为合理、经济、技术先进的加固方案当属粘钢锚固法和碳纤维加固法,前者以造价低,施工简单,占用空间小,加固效果好,明显优于加大截面法和预应力加固法,后者除材料费用高外,则各种优势尽显其中,重要表现在自重轻,材料自身几乎不增加重量;强度高,固化后的碳纤维强度比钢材高达十几倍;劳动强度小,一个作业面只需一至两人操作即可;施工工期短,熟练工人每人每天可完成近200m2左右。但是,应用其在负弯矩部位进行加固效果不如钢板性能好。

2.2 以框架柱的加固为例,较为常见的加固方法有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柱四周包以型钢进行加固,这样既不增大混凝土截面尺寸,又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具体方法又分干法作业与湿作业法两种形式:干式加固法是将型钢(一般是角钢)直接外包于需要加固的混凝土柱四周,型钢与混凝土之间无连接,由于与混凝土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所以不能确保结合面传递剪力。湿式加固法一是用乳胶水泥浆或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材料,将角钢粘贴在混凝土柱上,二是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留一定间距,中间浇筑混凝土,达到外包钢材与混凝土相结合。两种作业方法相比较,干式作业法施工更为简单,价格低,施工时间短,但其承载力提高不如湿式作业法好。在方案选择时,应根据加固要求和原构件情况,合理挑选适当的方案进行加固。

另外,对于加固工程,还有焊接补筋加固法、套箍加固法、喷射混凝土补强法、化学灌浆修补法、粘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每种加固方法各有其特点及适应范围,只要行之有效,技术成熟,既满足加固要求,又经济实用,均可采用。

3 加固工程方案要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上写文章

优秀的加固工程方案要在工法上体现出其可行性、科学性、先进性。化学补强法不失为当前加固工程中首选的一种最为先进的工法。一些加固工程采用过时的加固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已不能满足当前加固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经济的要求,而化学补强加固方法越来越以其明显的优势成为加固工程中的优选方案。

在化学补强方法中,除粘钢加固外,碳纤维加固工艺也不适为一种先进的加固工法,例如,地下室、水泵房等结构构件的加固工程中,由于环境湿度较大,最适于采用碳纤维加固,与其它加固工艺相比,更具有耐湿耐潮、抗腐蚀强、自重轻、强度高、施工便捷、质量好的特点,加固性能均优于目前其它加固方法。

可见,选择加固工程方案要有针对性,不同的加固工程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其方案需要在进行价格比、性能比、质量比的同时,还要体现出其工艺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这样的加固方案才是优秀的加固方案。

4 几种典型加固方法的工程施工要求

工程加固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固施工达到修复、补强、提高承载力、增强使用功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选择加固方案要以提高加固工程质量为根本目的。对于不同的加固方案也有不同的施工方法和质量评定标准。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中几种典型的加固方法,依照施工经验,不同的加固方法在施工时应重点做到:

4.1 外包钢加固法要把表面处理包括加固结合面和钢板贴合面处理作为加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对于干式加固施工,为了使角钢能紧贴构件表面,混凝土表面必须打磨平整,无杂物和尘土;当采用湿式加固施工时,应先在处理好的角钢及混凝土表面抹上乳胶水泥浆或配制环氧树脂化学灌浆料,对钢板进行除锈,混凝土进行除尘并用丙酮或二甲苯清洗钢板及混凝土表面,进行粘、灌。

4.2 预应力加固法采用预应力拉杆加固时,在安装前必须对拉杆事先进行调直校整,拉杆尺寸和安装位置必须准确,张拉前应对焊接接头、螺杆、螺帽质量进行检验,保证拉杆传力正确可靠,避免张拉过程中断裂或滑动,造成安全和质量事故;采用预应力撑杆加固时,要注意撑杆末端处角钢(及其垫板)与混凝土构件之间的嵌入深度传力焊缝的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将撑杆两端用螺拴临时固定,然后用环氧砂浆或高强度水泥砂浆进行填灌,加固的压杆肢、连接板、缀板和拉紧螺栓等均应涂防锈漆进行防腐。

4.3 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增设支点若采用湿式连接,在接点处梁及支柱与后浇混凝土的接触面,应进行凿毛,清除浮渣,洒水湿润,一般以微膨胀混凝土浇筑为宜。若采用型钢套箍干式连接,型钢套箍与梁接触面间应用水泥砂浆座浆,待型钢套箍与支柱焊牢后,再用较干硬砂浆将全部接触缝隙塞紧填实。

4.4 混凝土构件外部粘钢加固法此法施工较为简单,但首先需要着重注意混凝土和钢板的表面处理,对于旧、脏严重的混凝土构件的粘合面,应先用硬毛刷沾高效洗涤剂,刷除表面油垢污物后用水冲洗,再对粘合面进行打磨,除去2~3mm厚表层,露出新面和平整,将粉尘清除干净;对于混凝土表面较好的,则可直接对粘合面进行打磨,去掉1~2mm厚表层,使之平整,清去粉尘,再用丙酮擦试表面即可;钢板表面处理应根据其绣蚀情况,可用喷砂、砂布、砂轮机打磨,使钢板出现金属光泽,打磨纹路尽量与受力方向垂直,然后用丙酮擦试干净。其次要注意对胶粘剂的选择。第三要注意在配胶、粘贴过程中的细节,胶粘剂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比例配制,尤其是要掌握好固化剂的用量,搅拌要均匀,同时在粘贴时要保证粘贴面的饱满、密实。最后要注意在固化阶段不能对钢板有任何扰动。

大跨度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篇4

1.工程概况和模板选用....9-12-2

1.1工程概况...9-12-2

1.2结构设计要点...9-12-2

1.3结构特殊部位设计...9-12-2

1.4选用模板类型...9-12-2

2.模板计算书....9-12-3

2.1荷载及荷载组合...9-12-3

2.2模板结构的强度和挠度要求...9-12-6

2.3模板结构构件的计算...9-12-6

2.4支模参数计算结果...9-12-10

3.模板施工方法....9-12-10

3.1模板承重架...9-12-10

3.2模板制作...9-12-10

3.3模板安装...9-12-11

3.4梁柱节点设计...9-12-11

4.模板工程量....9-12-11

5.模板质量要求和措施....9-12-12

5.1模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示意图...9-12-12

5.2模板工程应注意的重点:...9-12-13

6.拆模方案....9-12-13

7.附图....9-12-15 大跨度结构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和模板选用 1.1工程概况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下沙新校区图书信息楼工程,位于下沙高教园区东区,北临2号路,南临4号路,东临25号路。本工程为桩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24422M2,其中地下室2637M2,地上十层,建筑高度为45.9M,由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筹建。杭州市质监站质监;浙江江南监理公司监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承包。

1.2结构设计要点

柱最大尺寸为800×850;粱最大尺寸为450×1500,跨度为24米,强度等级为C40,4.25米以下柱强度等级为C40,梁板为C35,4.25米一层柱、梁板为C35,七层以上C30。

1.3结构特殊部位设计

(1)九层8~11轴之间,柱中跨距为24000,1/A、B、C、D轴框架梁为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大梁,梁底标高为33.450m,断面尺寸为450×1500,楼板厚度为250。

(2)十层8~11轴之间,柱中跨距为24000,A、B、C、D轴框架梁为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大梁,A轴梁底标高为36.600m,B、C、D轴梁底标高为37.650m,断面尺寸为450×1500,楼板厚度A~B为150;C、D轴为250。

(3)由于上述部位采用为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大梁,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承重支撑架必须按三层荷载计算。

1.4选用模板类型(1)模板材料

模板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观感质量的好坏,为了保证混凝土密实度及外观质量,我项目部计划在模板方面进行一定的投入,决定模板以采用九合板与竹胶板为主——在开工前购置,用钢管与方木作支撑。为了保证施工进度,模板总量按以满足进度需要为标准进行配置,周转使用。

模板统一安排在木工间集中加工,按项目部提供的模板加工料单及时进行制作,复杂混凝土结构先做好配板设计,包括模板平面分块图、模板组装图、节点大样图等。

制作完成后堆放整齐,随用随领。加工间至现场采用人力翻斗车运输,现场至作业点采用塔吊直接吊至施工部位。

(2)模板支设注意事项

A、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的固定设施。

B、支模时,必须考虑有足够的承载力,包括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新浇筑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C、本工程预应力大梁模板支设承重架采用MF1219型门式钢管架。

D、模板内面及时清理干净,并涂刷专用脱模油,施工时应注意严禁脱模油污染钢筋。

E、为了保证混凝土观感质量,在模板拼缝处贴胶带纸,确保无漏浆现象。

(3)特殊部位的模板支设

详见预应力大梁支模示意图。

2.模板计算书 2.1荷载及荷载组合 2.1.1荷载

计算模板及其支架的荷载,分为荷载标准值和荷载设计值,后者是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得出的。

1、荷载标准值

模板工程的荷载标准值包括新浇混凝土自重、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对高度较大的梁,还应考虑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1)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对普通钢筋混凝土,采用25KN/m3。

① 8~9轴、10~11轴,预应力大梁:

q=(7.3×0.45×1.5+3.45×0.3×0.7×2)×25=159.4KN

② 8~9轴、10~11轴,九层1/A~B轴、C~D轴各层楼板:

q=(7.3×0.25×2.2+2.2×0.15×0.35)×25=103.3KN

③ 8~9轴、10~11轴,十层以上A~B轴各层楼板:

q=(7.3×0.15×7.95+0.25×0.55×7.95×1.5+0.25×0.35×7.3×2)×25=274.6KN

④ 9~10轴预应力大梁:

q=(9.0×0.45×1.5+3.45×0.3×0.7×3)×25=206.2KN

⑤ 9~10轴、九层1/A~B轴、C~D轴各层楼板:

q=(9.0×0.25×2.2+0.3×0.35×2.2)×25=129.5KN

⑥ 9~10轴、十层以上A~B轴各层楼板:

q=(9.0×0.15×7.95+0.25×0.35×9×2+0.25×0.55×7.95×2)×25=348.8KN

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表2-1 计算项目

均布荷载(KN/m2)

模板及小楞 2.5 立杆 1.5 立杆支架 1.0 3)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表2-2 计算项目

均布荷载(KN/m2)

板、梁(底面)2.0

柱、墙、梁(侧面)4.0

4)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按以下两式计算,并取其较小值:

(1)

(2)

其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2;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按实测确定取值2 h;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一般取2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

5)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表2-3

向模板内供料方法

水平荷载(KN/m2)

溜槽、串筒或导管 2

容积小于0.2m3的运输器具 2

容积为0.2~0.8m3的运输器具 4

容积大于0.8m3的运输器具 6

2、荷载设计值

荷载设计值为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分项系数 表2-4 序号

荷载类别

类别

分项系数

编号 新浇混凝土自重

恒载 1.2 A 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活载 1.4 B 3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活载 1.4 C 4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恒载 1.2 D 5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活载 1.4 E

2.1.2荷载计算结果 编号

部位

区间

表2-5 梁

轴线(KN)轴线(KN)A 33.450 8~11 1/A、B、C、D 525 1/A~B、C~D 336、336 37.650 8~11 A、B、C、D 525 A~B、C~D 336、898 41.850 8~11 A、B、C、D 525 A~B、C~D 336、898 B

8~11

C

8~11

D

8~11

----E 8~11

148

2.1.3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表 项次

项 目

荷载组合(KN)

表2-6

计算承载能力A+B+C 验算刚度A+B A~B轴 C~D轴 A~B轴 C~D轴 8~9轴二层施工 1486 1113 1434 1061 2 10~11轴三层施工 2340 1613 2288 1561 3 9~10轴二层施工 1910 1480 1748 1318

9~10轴三层施工 2763 2150 2601 1988 4 侧面模板 37.5KN/m2 37.5KN/m2

2.2模板结构的强度和挠度要求

施工现场的模板和大小楞以木模板为主,支架多采用钢管架。其强度和刚度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模板允许强度和允许刚度 表2-7 模板类型

允许应力[б] N/mm2 允许挠度[f] mm

结构表面外露(不装修)的木模板 13

结构表面不外露(装修)的木模板 13

钢管支架 170 ——

注:--模板的计算长度。

2.3模板结构构件的计算 2.3.1模板计算

(1)计算理论

模板结构中的面板、大小楞等均属于受弯构件,而支架为受压构件,可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当模板构件的跨度超过三跨时,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图2-2)。计算时,按常规构件的惯性矩沿跨长恒定不变;支座是刚性的,不发生沉陷;受荷跨的荷载情况都相同,并同时产生作用。

图2-2 模板计算简图

则: 剪力:(2-1)

弯矩:(N.mm)(2-2)

应力: ≤13 N/mm2(2-3)

挠度: ≤l/250(2-4)

梁底模板厚度(mm)(2-5)

(mm)(2-6)

梁底模板厚度取(2-5)和(2-6)式中较大值

式中:q-作用在梁底模板上的均布荷载 KN/m

E-模板的弹性模量,对木材取(9-10)×103N/mm2

W-模板的抵抗矩,对矩形截面,I-模板的惯性矩,对矩形截面,b-梁底模板宽度(mm)

(2)构件计算

本工程预应力大梁截面尺寸450×1500,底模板采用胶合板,楞木间距l=600,梁底模板宽度b=450。

① 作用在梁底模板上的均布荷载

q=0.45×1.5×25×1.2+0.45×(2+1.5)×1.4=22.45 KN/m

② 梁底模板厚度

梁底模板厚度取h=30mm ③ 剪力

④ 弯矩

⑤ 应力

≤13 N/mm2

满足要求。

⑥ 挠度

≤l/250=2.4mm

满足要求。

(1)计算结果

根据计算,预应力大梁底模板采用两层18厚胶合板,楞木间距为600,楞木截面尺寸为60×80。

2.3.2对拉螺杆计算

柱和墙模板在支模时的对拉螺杆的间距按下式计算。

(2-7)

式中:--对拉螺杆截面积;

--对拉螺杆容许拉应力,对I级钢取205N/mm2

--模板侧压力,单位:N/mm2。取d=12mm即可满足要求。

2.3.3支撑计算

(1)支撑设置

本工程8~11轴预应力大梁部位采用MF1219门式钢管架,间距为0,门式钢管架支撑主要承受模板或楞木传来的竖向荷载,按两端轴心受力压杆进行验算。

MF1219门式钢管架设计参数 表2-8 立杆

加强杆

高度

mm 宽度

mm 截面积

cm2 回转

半径

cm 细长比

λ

稳定 系数

强度

设计值

N/ mm2 Φ48×3.5Φ26.8×2.5 1900 1200 9.786 1.625 115 0.483 205

(2)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

按梁板均布荷载计算:

N1=1613÷48=33.6KN

按预应力大梁支撑间距600、三层恒载、一层活载计算:

N2=3×(0.6×0.45×1.5)×25×1.2+0.6×0.45(2+1.5)1.4 =37.8KN

N取N1和N2较大值,N=37.8KN

(3)立杆强度计算

σ=N/AS(2-8)

σ=N/AS = 37.8×103/489=77.3 N/mm2 <205 N/mm2

(4)立杆稳定性计算

(2-9)

式中:--轴必受压杆件稳定性系数,AS杆件截面积。

=37.8×103/0.483/489=160N/mm2 <215 N/mm2

满足要求。

2.4支模参数计算结果

支模参数表 表2-9 项目

截面

模板厚度(mm)楞条最大间距(mm)支撑间距

(mm)对拉螺栓间距

板 150厚 12 400 800 600 800

250厚 18 400 600

梁 450×750 18 1000 600

450×1500 36 600 Ф12@ 500

3.模板施工方法 3.1模板承重架

1、由于裙房屋面(标高11.100)处不足以承受上部荷载,经与设计院商定,采取架空措施,具体做法详见设计联系单。

2、模板承重架采用门式钢管架支撑体系,门式钢管架型号为MF1219。

3、为了提高门式钢管架的承重能力,在门式钢管架中部加设一道竖向钢管,钢管规格为φ48×3.5。

4、为了保证承重架的稳定性,每步门式钢管架用φ48×3.5钢管设一道水平拉结杆。

5、承重架底部设置一道扫地杆;每道水平方向拉结杆与框架结构柱拉结,以保证承重架的整体稳定性。

3.2模板制作

模板制作,采用釉面九合板。模板安装前,先设计好定型尺寸,确保结构和构件各部位形状、尺寸、位置、标高、预留孔洞的正确。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既要考虑拆装方便,又要兼顾模板接缝严密不漏装,梁侧采用φ12拉杆,确保模板整体刚度。

3.3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采用内支外拉方法,立模前先搭设好内模架子,待立模完成,并支竖向、水平方向Φ48架子钢管后,方可粗调紧拉杆,内模架子水平纵横钢管与外模上方水平撑钢管固定后,再次紧拉杆,边紧边检查尺寸至达到要求。墙模板的紧固以设置对拉螺栓为主,根据本工程的结构构件截面尺寸情况,该工程对拉螺栓按@500mm的间距设置,个别地方可在此基础上略加调整。

2、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模板系统进行技术复核,复核内容主要包括标高、轴线、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支模架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避免混凝土在浇筑时直接冲击模板,墙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的原则,使模板系统受力均匀,以免受集中荷载而变形、胀模。特别要注意留出的进出管口的预留位置、标高、大小要准确。

3.4梁柱节点设计

在工程结构施工中,框架结构梁柱接头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产生混凝土外观的蜂窝麻面以及梁柱的不规则形状。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对梁柱接头模板采取如下措施:

梁柱接头模板由专人进行制作,利用计算机进行放样,以保证梁柱接头模板的尺寸准确性。梁柱接头模板与梁模板一次支设,以确保梁柱接头的方正。

4.模板工程量 名 称

规 格

数 量

目前在何处使用 计划进场时间 钢 管

Φ48壁厚3.5 800(T)

集团调度

开工分批进场

防水模板 18 厚 13000m2 集团调度

开工分批进场

方 木 80×60 10000根

集团调度

开工分批进场

扣 件

十字扣、活动口、对接扣 6万只

集团调度

开工分批进场

架 子 工 搭设支模架 3500工日

开工分批进场

5.模板质量要求和措施

5.1模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示意图 发送图片到手机,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5.2模板工程应注意的重点:

1、实施专人负责预留洞口、预埋管道等模板的安装,在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检查。

2、应力筋波纹管严格按设计图纸侧预埋,模板的对拉杆螺杆设置时,应注意避免与波纹管交叉。

3、预应力大梁底模在预应力筋张拉前不得拆除,以确保混凝土的养护质量。

5.3模板质量检查

模板工程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技术复核与分项工程质量检查,确保轴线、标高与截面尺寸准确。

1、要求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模板接缝全部采用胶带纸粘贴。

3、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4、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轴线位移

梁 3 尺量检查 标 高 +2,-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3 截面尺寸

梁 +2,-5 尺量检查 每层垂直度 3 用2m托线板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6 表面平整度 5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和尺量检查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 6.拆模方案

1、严格建立模板块和立柱的拆除申请、批准制度,防止为赶进度而盲目拆模。

2、模板的拆除:非承重侧模应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大于1N/m2)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3、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4、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片段模板全面拆除后,方可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堆放。

5、拆下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

6、模板块在装、拆、运时,均用手传递,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扔、敲、砸。每次拆下的模板,应对板面认真清理,立柱底脚螺栓等要定期刷油防锈。

7、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下列规定:

(1)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予以拆除。

(2)底模,在混凝土达到以下设计强度后,方予拆除:

板: 结构跨度≤2m时,50%;

板: 结构跨度>2m,≤8m时,75%。

梁: 结构跨度≤8m时,75%;

>8m时,100%。

悬臂构件:结构跨度≤2m时,75%;

>2m时,100%。

8、侧模拆模时,按合理顺序进行拆除,一般按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拆模时不得强力震动或硬撬硬砸,不得大面积同时撬落或拉倒,对重要承重部位应拆除侧模检查混凝土无质量问题后方可继续拆除承重模板。

9、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先进行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7.附图

1、结构平面图(1)

2、结构平面图(2)

3、预应力梁详图

4、预应力梁剖面图

5、架空

6、接点详图

7、门式钢管架荷载分布图

8、门式钢管架平面布置图

钢结构工程监理方案 篇5

混凝土构筑物因出现功能性改变,如接建、增加荷载等,或在出现质量问题,如配筋不足、灾后修补、混凝土强度不够等,都需要进行加固。其加固施工及加固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对于需要加固的构筑物,应根据构筑物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加固方案。方案的确定要遵循安全、经济、快捷、施工方便的原则,只有这样,加固工程才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优秀的加固方案具体体现在其施工作业方便、施工技术先进、经济效果好、加固质量高等四方面的特点。

1良好的施工性是加固工程方案必须考虑的条件之一

加固工程方案的优劣,首先要把是否具有施工作业方便作为必要条件。有的加固方案虽然具有解决问题的可行性,但是,由于其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增加了一定的施工难度,而造成施工工期长,劳动用工大,安全系数低的弊端,结果将影响到加固质量。例如,某厂房冬季施工,掺加不合格防冻剂,超标的氯离子破坏了钢筋钝化膜,致使十架大梁产生严重裂缝,需要进行加固,原施工设计方案之一是采取简易修补法,即,将大梁裂缝处出现的酥松混凝土凿除,露出钢筋后,将锈蚀的钢筋周圈进行除锈后,用环氧砂浆进行封闭,达到加固目的;方案之二是采取加大截面加固法,即,通过增大构件的截面和配筋,用以提高构件的强度、钢度、稳定性和抗裂性,并达到修补裂缝的目的。经对设计方案分析,此两种方案除具有工程造价低的优点外,还有以下不足之处:

1.1技术可行性差,由于此大梁跨度大,凿除混凝土梁则需分段进行,要用大量的临时支撑进行安全防护,造成周转材料不必要的浪费;

1.2劳动强度高,在凿除混凝土梁时,因分段施工时,只能凿一米挪一米,成倍增加了劳动强度;

1.3工效低,大量的重复劳动和落后的施工作业方法,延误了施工工期并导致劳动效率下降;

1.4安全性差,因所有大梁必须将钢筋凿除外露,大梁承载力减小,在施工时,须时刻注意防护措施是否到位,麻痹大意则易出现意外事故;

1.5产值效益小,大量的周转材料和人工费用的浪费,加大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生产效益。

2不同类型加固工程与加固方案分析

一般来说,加固工程常采用的方法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和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工程加固的方法,如,化学灌浆法、粘钢锚固法、碳纤维加固法应运而生,并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类加固工程中。具体那个方案最能体现加固工程所要求的短、平、快、省的特点,应根据需要加固的构件情况,综合确定加固方案。

以框架梁的加固为例,我认为,较为合理、经济、技术先进的加固方案当属粘钢锚固法和碳纤维加固法,前者以造价低,施工简单,占用空间小,加固效果好,明显优于加大截面法和预应力加固法,后者除材料费用高外,则各种优势尽显其中,重要表现在自重轻,材料自身几乎不增加重量;强度高,固化后的碳纤维强度比钢材高达十几倍;劳动强度小,一个作业面只需一至两人操作即可;施工工期短,熟练工人每人每天可完成近200m2左右。但是,应用其在负弯矩部位进行加固效果不如钢板性能好。

以框架柱的加固为例,较为常见的加固方法有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柱四周包以型钢进行加固,这样既不增大混凝土截面尺寸,又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具体方法又分干法作业与湿作业法两种形式:干式加固法是将型钢(一般是角钢)直接外包于需要加固的混凝土柱四周,型钢与混凝土之间无连接,由于与混凝土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所以不能确保结合面传递剪力。湿式加固法一是用乳胶水泥浆或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材料,将角钢粘贴在混凝土柱上,二是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留一定间距,中间浇筑混凝土,达到外包钢材与混凝土相结合。两种作业方法相比较,干式作业法施工更为简单,价格低,施工时间短,但其承载力提高不如湿式作业法好。在方案选择时,应根据加固要求和原构件情况,合理挑选适当的方案进行加固。

另外,对于加固工程,还有焊接补筋加固法、套箍加固法、喷射混凝土补强法、化学灌浆修补法、粘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每种加固方法各有其特点及适应范围,只要行之有效,技术成熟,既满足加固要求,又经济实用,均可采用。

3几种典型加固方法的工程施工要求

工程加固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固施工达到修复、补强、提高承载力、增强使用功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选择加固方案要以提高加固工程质量为根本目的。对于不同的加固方案也有不同的施工方法和质量评定标准。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中几种典型的加固方法,依照施工经验,不同的加固方法在施工时应重点做到:

3.1外包钢加固法

要把表面处理包括加固结合面和钢板贴合面处理作为加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对于干式加固施工,为了使角钢能紧贴构件表面,混凝土表面必须打磨平整,无杂物和尘土;当采用湿式加固施工时,应先在处理好的角钢及混凝土表面抹上乳胶水泥浆或配制环氧树脂化学灌浆料,对钢板进行除锈,混凝土进行除尘并用丙酮或二甲苯清洗钢板及混凝土表面,进行粘、灌。

3.2预应力加固法

采用预应力拉杆加固时,在安装前必须对拉杆事先进行调直校整,拉杆尺寸和安装位置必须准确,张拉前应对焊接接头、螺杆、螺帽质量进行检验,保证拉杆传力正确可靠,避免张拉过程中断裂或滑动,造成安全和质量事故;采用预应力撑杆加固时,要注意撑杆末端处角钢(及其垫板)与混凝土构件之间的嵌入深度传力焊缝的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将撑杆两端用螺拴临时固定,然后用环氧砂浆或高强度水泥砂浆进行填灌,加固的压杆肢、连接板、缀板和拉紧螺栓等均应涂防锈漆进行防腐。

3.3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

增设支点若采用湿式连接,在接点处梁及支柱与后浇混凝土的接触面,应进行凿毛,清除浮渣,洒水湿润,一般以微膨胀混凝土浇筑为宜。若采用型钢套箍干式连接,型钢套箍与梁接触面间应用水泥砂浆座浆,待型钢套箍与支柱焊牢后,再用较干硬砂浆将全部接触缝隙塞紧填实;对于楔块顶升法,顶升完毕后,应将所有楔块焊连,再用环氧砂浆封闭。

3.4混凝土构件外部粘钢加固法

此法施工较为简单,但首先需要着重注意混凝土和钢板的表面处理,对于旧、脏严重的混凝土构件的粘合面,应先用硬毛刷沾高效洗涤剂,刷除表面油垢污物后用水冲洗,再对粘合面进行打磨,除去2~3mm厚表层,露出新面和平整,将粉尘清除干净;对于混凝土表面较好的,则可直接对粘合面进行打磨,去掉1~2mm厚表层,使之平整,清去粉尘,再用丙酮擦试表面即可;钢板表面处理应根据其绣蚀情况,可用喷砂、砂布、砂轮机打磨,使钢板出现金属光泽,打磨纹路尽量与受力方向垂直,然后用丙酮擦试干净。其次要注意对胶粘剂的选择,目前国内市场建筑结构胶粘剂鱼龙混杂,对胶粘剂的选择一定要慎重。第三要注意在配胶、粘贴过程中的细节,胶粘剂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比例配制,尤其是要掌握好固化剂的用量,搅拌要均匀,同时在粘贴时要保证粘贴面的饱满、密实。最后要注意在固化阶段不能对钢板有任何扰动。

结束语:

钢结构施工方案 篇6

新建卫生间

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

一、钢结构预埋件

1、预埋件情况

根据该工程设计单位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确认的钢结构施工图纸,预埋锚栓为M24螺栓杆,顶端丝长170,总长770,横长锚固100,预埋锚栓数量120个。

2、预埋件位置设计要求

预埋件由土建方西安华曦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桃花潭项目部施工,基础预埋地脚螺栓水平允许偏差不大于±5㎜,标高偏差不大于±10㎜。

3、预埋件定位施工方法

筏型基础上部的钢筋砼梁及短柱,在浇筑基础砼时,只可浇筑至-0.80m处,立即进行轴线测量,测定预埋螺栓位置的误差,并给出可能的矫正。然后在设计标高处设置角钢制导架,将砼浇筑至设计标高处,待拆模后,立即将各个柱的轴线位置弹在柱子的四个侧面上。弹线应清晰、醒目,并足以保持至吊装时。

4、预埋件高度控制

(1)在搭设的柱模板钢管操作架靠进柱的一侧一根钢管上用水准仪引上+50㎝线,再用钢尺从该钢管上往上引相应标高,最后用抄平吸水管从该钢管引入得上标高给预埋件定水平高度。

(2)预埋件水平方向控制

从-0.605m结构平面放线的轴线位置给已经浇筑过的混凝土柱用经纬仪引入轴线,在支设上段柱模板时,用2㎏线坠将轴线引入轴模板上口,检查锚栓第一丝扣标高是否符合要求,合格后根据轴模板上口轴线位置在螺栓杆

桃花潭景区功能优化商业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方案

上段头往下约25㎝左右用Φ10圆钢在钢筋网上将螺杆位置焊死,Φ10圆钢头顶根据在模板轴线位置定的相应位置上。

二、钢结构安装

(1)钢结构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a.作好钢构件在吊装过程的稳定验算,如存在问题,就应制定相应的临时加固方案。

此项工作我们在中标后立即进行。b.钢构件检验

钢构件在制作完成后,已经过了严格的检验和矫正,但在运输就位后,还应再次检验。主要是检查在运输就位过程中有无新的变形发生,如有,应立即采取机械冷矫正予以矫正。

检验无损后,应立即在钢柱的三个侧面弹上轴线位置。2)施工方案

本工程钢结构的吊装采用轮胎式吊车,吊装选用QY-16型汽车吊一台。流水程序如下:

先安装钢柱、钢梁、次钢梁支撑,后安装屋面压型钢板。

柱子采用旋转法起吊,其余构件可直接起吊,一切吊装,皆采用单机起吊。如制作进度快,吊装可提前开始。但无论如何,全部吊装工程的完成时间,绝不允许推后,必须按控制进度计划确定的最后日期完成。

吊装质量,必须达到规范要求。3)场地准备

应在吊装前平整好场地,并将其压实。应作好安排,使场地的平整与压实一次处理至地面素土垫层底标高处。

桃花潭景区功能优化商业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方案

(2)钢结构安装

1)柱安装

采用滑行法吊装。单机吊装。吊点设于柱上端2m处,当钢柱底端底板插入地脚螺栓后,应立即予以初步固定,并应立即进行初校。因地脚螺栓及柱脚螺孔是经过校核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柱子的位置偏差自然应在允许范围以内;如果发现柱上所弹轴线与基础上所弹轴线符合性偏差超达允许范围,这是无法予以校正的,应将柱子重新吊下,重新复核,采取可靠措施,予以纠正,然后再将柱子吊装上去。接着,再用经纬仪校核柱子的垂直度,予以纠正。初校完毕即可使起重机脱钩。校正完毕,应立即将柱子予以彻底固定。

2)屋面梁

校核主要为轴线和垂直度。检验轴线主要是看梁中与柱上弹线是否基本对准。垂直度用经纬仪进行,方法是,将经纬仪支架于轴线上,对准轴线上一点,再使视镜十字中心轨迹与轴线重合,然后仰视屋面梁中部的中线,即可观得其垂直度偏差,予以校正(通过在梁端支座处加垫铁校正)后,给予固定。

3)高强度螺栓施工方法

安装高强螺栓时构件的接触面应保护干燥清洁,不得在雨中作业。拧紧顺序应从节点板中心向边缘施拧,两个连接件的先后主次顺序,H型钢构件为上翼缘、下翼缘、复板的顺序,同一节柱上梁、柱节点紧拧顺序为先上梁柱接点再下梁柱节点,最后为中间梁柱节点。高强螺栓拧紧后其外露丝扣不得小于2扣,连接梁用的普通螺栓每个螺栓不得垫两个垫圈。所有安装螺孔,均不得采用气割扩孔,当板叠销孔超出允许偏差造成连接螺栓不能穿通时,可用铰刀进行修整,但修整后的最大直径应小于螺栓直径的1.2倍,铰孔时

桃花潭景区功能优化商业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方案

应防止铁屑落入板叠缝隙。

4)防火涂料施工

a.本工程钢结构部分设计有防火涂料,耐火等级为一级,梁板的耐火极限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b.柱为2.0小时,梁板为1.5小时,其防火材料梁采用厚型防火涂料。施工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c.防火涂料需使用经主管部门鉴定,并经当地消防部门批准的产品。D.粘结强度及抗压强度要不小于技术指标的规定。6)防火涂料施工

a.应由经批准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检查资质批准文件。b.基层处理:彻底清除钢构件表面的灰尘、浮锈、油污。

c.对钢构件碰损或漏刷部位应补刷防锈漆两遍,经检查验收方准许喷涂。

d.喷涂前将操作场地清理干净,靠近门窗、隔断墙等部位,用塑料布加以保护。

e.防火涂料配料、搅拌:粉状涂料应随用随配。搅拌时先将涂料倒入混合机加水拌合2min后,再加胶粘剂及钢防胶充分搅拌5~5min,使稠度达到可喷程度。

f.一般设计要求厚度为经耐火试验达到耐火极限厚度的1.2倍,以耐火极限为梁2h,柱3h,其设计厚度为梁30mm,柱35m。喷完后进行自检,厚度不够的部分再补喷一次。

g.施工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得施工,应采取外围封闭,加温措施,施工前后48h保持+5℃以上为宜。

h.外观平整、均匀、转角处、异型构件及结合处细部严密;涂层厚度均符

桃花潭景区功能优化商业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方案

合设计厚度为优良;在5m长度内涂层厚度小于设计要求的长度不大于1m,且涂层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厚度的85%为合格;涂层表面表面无明显裂纹,且裂缝宽度小于0.5mm为优良。表面裂纹宽度不大于1mm为合格。

i.经自检合格后,将施工记录送交总包,由总包、甲方、监理三方联合核查。用带刻度的钢针抽查厚度,如发现厚度不够,补喷或铲掉重喷。用锤子敲击检查空鼓,发现空鼓应重喷。合格后,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三、施工验收

预埋时由钢结构专项施工方派专人现场技术支持,浇筑混凝土申请前预埋件必须请钢结构施工方验收通过。

验收方法:

检查螺栓的位置、螺栓的伸长长度、基础支承面的水平度、基础支承面的标高是否与钢结构预埋件图相符。

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员、质量员、技术员与钢结构方共同验收一次,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与钢结构方共同看护,混凝土拆模成型后进行二次验收,填写交接检查记录,双方签字确认。

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地脚螺栓位置及标高的正确,在浇筑混凝土时进行看守观测,如发现变动立即通知施工人员及时处理。

西安华曦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桃花潭项目部

钢结构工程监理方案 篇7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道路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城市道路必须在其整个寿命内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安全要求和交通需求,还要兼顾其经济性(包括初次建造费用和使用期内的维护费用)。此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级公路的复杂结构和高昂造价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路面造价在道路总造价占比很大。统计研究[1]表明,随着道路等级和路面结构复杂度的提高,路面造价可达道路总造价的50%~70%,甚至更高。

可见,有必要对路面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以使得道路的工程质量、服务性能和经济性达到和谐统一,综合优化的目地。可现实情况是,在路面结构的设计和选择过程中往往是凭借设计者和决策者的个人经验。为此,工程人员和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路面结构优化方法。胡霞光等[2]利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路面结构优化。该方法精度高且简单,程序仿真计算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需要编写计算机程序,给工程人员带来不便。汪劭袆[3],黄文雄[4]使用遗传算法优化路面结构设计,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优化算法,具有较好的优化性能,但是也有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慢的缺点。许新权[5],俞竞伟[6]基于模糊理论对路面结构给予评价,为路面结构的优选提供了模型和方法。但该方法较为复杂且需要较高的数学理论基础,在现实生产中难以推广应用。以上综述表明当前仍然缺乏一种简单实用的路面结构设计评价或优选方法。于是,笔者尝试将价值工程原理引入路面结构优化,并设计了用于路面结构优化的评价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价值工程原理简介

价值工程(VE)[7],或称价值分析,是一种通过对产品的功能和费用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的技术经济方法理论和工具。它强调在满足产品功能品质或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费用,从而达到最优“性价比”。用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

其中,F(或FI)表示“功能”(或功能指数),是指能够达到产品生产者或消费者指定的某些需求或用途。C(或CI)表示“费用”(或费用指数),是指产品的整个生命期内的综合成本,包括产品的初始成本和后续使用成本。V(或VI)表示“价值”(或价值指数)。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价值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经济贸易中的货币价值,它反映了产品所有利益相关人的整体收益,包括有形收益和无形收益,甚至一些难以统计的社会价值收益。

2 价值工程在路面结构方案优化中的应用

2.1 功能综合分析

本文研究在结合道路规划的使用需求,对路面结构的各功能进行用途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定义了十项功能———预期寿命、水稳定性能、温度稳定性能、抗车辙荷载性能、抗裂能力、抗疲劳耐磨性能、行车安全性(平整度及防滑性)、环保性能(防尘降噪)、施工技术复杂度、养护复杂度。这些功能也是下一步骤中用于功能评价的指标。

2.2 功能评价模型和功能指数计算

要进行功能综合量化评价就必须建立评价模型。上述十项功能评价指标大部分都是可以得到具体量化数据的,但是也有像施工技术复杂度、养护复杂度这样的定性指标。为了便于计算综合评价结果,本文研究使用5级Likert量对全部十个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分。评价指标的5个等级及其评分值分别为很好(10分)、好(8分)、一般(6分)、差(4分)和很差(2分)。另外,为反映这些指标在路面结构评价中所处地位,可根据需要赋予其相应的权重ωi。同时,ωi应满足

其中n为评价指标项目数,这里n=10。对于具体的指标定级评分,可量化指标可以采用量化值分段定级评分,定性指标则可采用专家定级评分的方式。最后,对所有分项评价指标得分加权求和再做归一化处理后即可得到方案的功能指数,用数学公式表达如下:

其中,F为方案的功能评分值;FI为方案的功能指数;fi为各分项指标评分值;Fmax为F的理论最大值,这里Fmax=10。

2.3 费用模型和费用指数计算

路面结构的费用应定义为路面全寿命周期内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包括初次建设费用以及养护费用,公式表示如下:

路面结构初次建设费用的计算可以通过对路面各结构层的综合造价求和计算得到,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ci表示路面的各结构层的综合单价,hi表示路面的各结构层的厚度;l表示路面结构总层数。

路面结构养护费用可采用以下公式进行估算:

其中,mci表示在第i年的日常养护费用,y表示路面结构的使用年限。

路面结构费用指数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Cmax表示理论最大费用值;Cpre表示政府可承受的最大综合预算造价;Max(mci)表示政府可承受的最大日常维护年费用。

2.4 价值指数计算

通过公式(1)即可计算得出路面结构方案的价值指数并进行排序。指数值最大的方案即为最优化方案。

3 工程案例仿真计算

衡州大道,全长18.7公里,横贯衡阳市城区,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Ⅰ级。选取其中某互通式立交道路工程,仿真基于价值工程的路面结构优化选择过程。通过交通量预测计算,确定本路段路面设计交通等级为中级交通。根据规划设计需要、交通量及构造要求等,提出以下三组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方案(如表1)。

根据上节所述的功能评价模型对以上三个方案进行功能评价,结果如表2。

依据相关预算定额及本地市场行情,套用公式(5)计算出三个方案的初次建设费用依次为:348.7元/平米,374.25元/平米和458.62元/平米。另根据三个方案的结构特点并结合本地市政养护投入经验及相关资料,得出三个方案的年均养护费用依次为10.5元/平米,7.6元/平米和14.4元/平米。再按照公式(4)~(7)计算出路面结构方案的费用和费用指数。进而得出价值指数。计算结果如表3。

显然,方案二的价值指数最大,为项目的最优化方案。从计算结果来看,方案三的价值指数最低,分析原因是其施工和养护技术难度大,缺乏相应技术经验和成套设备,所以花费高且难以确保质量。而方案一虽然费用较低,但由于使用寿命和水稳定等功能达不到要求而影响其功能并传递影响其价值指数。

4 结语

本文利用价值工程解决路面结构方案优化问题。功能评价模型中设计了10个功能评价指标,从而更客观地反映了各方案的功能性。全寿命的费用计算模型则使各方案的总费用值更精确合理。基于价值工程的路面结构方案优化为工程决策者提供了很好的决策支持。

摘要:本文将价值工程原理引入路面结构方案优化,并设计了用于路面结构优化的评价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价值工程,路面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李龙生.兰州市柔性路面结构优化设计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06(3):45-47.

[2]胡霞光,杨永红,王选仓,王秉纲.沥青路面结构优化的均匀设计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6):15-18.

[3]汪劭袆.遗传算法在路面结构优化中的应用[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4):12-15.

[4]黄文雄,谭利英,吴明威.基于遗传算法的沥青路面结构优化方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121-123.

[5]许新权,郑南翔,吴传海,袁美俊.基于模糊理论的沥青路面结构优选[J]中外公路,2009,(4):66-69.

[6]俞竞伟,钱红萍,施维成,张瑛.基于模糊隶属度函数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方案优选[J].公路交通技术,2010,(6):33-36.

钢结构工程监理方案 篇8

[关键词] 单层门式刚架 柱脚连接 梁截面形式 屋面坡度 经济效益

[Abstract] Based on one single story light-weight portal frame factory building in Qingdao, four different structural schemes were discussed,and the modals were calculated by PKPM structure calculation software. The influence of column base and forms of beam section to the deformation and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the steel structure were compared. Moreover, the overall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he range of the roof gradient of the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hinged column base was the optimization for a single-story workshop without crane, and when the span was large, variable cross-section beam could achieve good economic. This article could serve as a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engineering design.

[Keywords] single story light-weight portal frame column base forms of beam section roofing slope economic benefit

1、概述

轻型门式刚架由于柱网布置灵活、自重轻、工业化程度高、综合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已被广泛的用作轻型单层工业厂房的主要承重骨架[1-3]。在轻型门式刚架结构设计中,柱脚设计、梁截面的选择、屋面坡度等是设计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青岛某单层轻型门式钢结构厂房为背景,通过对柱脚连接、梁截面形式、屋面坡度对厂房结构变形挠度、侧移影响的分析,确定出结构的最佳结构方案。

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青岛即墨市,采用双跨中间摇摆柱轻型门式刚架结构,柱高6.0m,跨度18m,柱距8m,抗震设防烈度按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基本风压为0.6kN/m2,基本雪压为0.2kN/m2,刚架活荷载标准值为0.3kN/m2,檩条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

2、结构方案选择

为了研究柱脚形式、梁截面形式对结构挠度或侧向刚度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四种结构模型,模型1:柱脚为平板铰接柱脚,梁截面为等截面;模型2:柱脚为刚接柱脚,梁截面为等截面;模型3:柱脚为平板铰接柱脚,梁截面为变截面;模型4:柱脚为刚接柱脚,梁截面为变截面。结构方案形式见表1。

框架柱高H=6m,跨度L=18m,变截面梁按比例3:4:3取值L1=5.4m,L2=7.2m,L3=5.4m,钢梁坡度i=8%,矢高f=1.44m。不包括结构自重的永久荷载标准值q=2.4kN/m。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第3.2.2条规定,对受荷水平投影面积大于60m2的刚架构件,屋面竖向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可取不小于0.3kN/m2,本工程受荷水平投影面积为18×8=144m2>60m2,所以屋面活荷载取为0.3kN/m2。结构形式计算简图见图2。

(a)模型1计算简图 (b)模型2计算简图

(c)模型3计算简图 (d)模型4计算简图

图2 结构形式计算简图

3、结构方案分析

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的STS模块对该结构建模,按平面结构体系进行分析。梁柱截面尺寸见表2,钢材采用Q235B。

3.1荷载组合

本工程的门式刚架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考虑了3种荷载组合,分别为:

(1)1.2×恒载+1.4×活载;

(2)1.0×恒载+1.4×风荷载;

(3)1.2×恒载+0.9×(1.4×活载+1.4×风荷载);

对结构的正常使用承载状态进行计算时,选用荷载的标准组合。

3.2 模型计算

钢架设计时,因为门式刚架的梁、柱连接不可能是完全刚性的,连接节点会发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从而导致刚架内力的重分配,梁端应力降低,梁跨中应力升高,跨中的富裕大一些[4-5],所以钢梁的应力比在端部控制在0.9左右,跨中应力比控制在0.8左右。在STS中对门式刚架计算时,按平面单元对结构进行了弹性内力分析,不考虑力蒙皮效应。

图3模型1应力比计算结果图4模型2应力比计算结果

图5模型3应力比计算结果图6模型4应力比计算结果

3.3侧移计算

模型1和模型2为等截面的门式刚架,柱顶侧移的计算是采用的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结果见表3。

模型3和模型4为变截面门式刚架,柱顶侧移分别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柱脚铰接:

柱脚刚接:

式中 ——刚架柱与横梁的线刚度比值;

h、L——刚架柱的高度和刚架横梁的跨度;

Ic,Ib——刚架柱和横梁的平均弯矩;

H——刚架柱顶的等效水平力,水平均布风荷载作用时,当计算刚架沿柱高度均匀分布的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侧移时,柱顶等效水平力H可取:

柱脚铰接,H=0.67W

柱脚刚接,H=0.45W

W=()h

式中 W——均布风荷载的合力;

——刚架两侧承受的沿柱高均布的水平荷载。

计算结果见表3。

3.4对比分析

对模型1~模型4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3。

对比模型1与2,模型3与4讨论柱脚连接的选择。在实际工程中,绝对刚接或绝对铰接是不可能的,应该是一种半刚接半铰接的状态[6-8]。柱脚的区别主要在于对侧移的控制,由于本工程对侧移的控制不是绝对严格,况且从表3中得出铰接侧移相对于刚接侧移相差不大,加之从施工方面考虑铰接柱脚施工方便简单易于实现,且造价相对低廉。综合上述因素本工程采用的是铰接柱脚。

对比模型1与3,模型2与4讨论梁截面形式的选择,从表3看出变截面梁由于自重变轻跨中弯矩明显减小,顺应了弯矩的变化,同时还提高了钢梁的利用率、节约钢材、降低成本。通过上述比对因素,本工程中梁截面采取了变截面。在实际工程中除腹板高度变化外,厚度也可根据需要变化:上下翼缘可用不同截面;相邻单元的翼缘也可采用不同截面。因此,影响整个刚架用钢量的因素有上下翼缘的宽度、厚度 腹板的厚度及构件大头、小头高度。而这些因素之间也互相影响,互不独立。

4、屋面坡度分析

在轻钢门式刚架设计中,屋面排水坡度也是一项重要设计内容。规范推荐的门式刚架屋面排水坡度的取值为1/20~1/8[9]。排水坡度受当地最大降雨量、压型钢板的肋高、压型钢板的固定形式、单坡长度、屋面钢板是否通长等因素有关。当轻型屋面板采用暗扣板,也称不打钉板,例如美国立缝系列,美国锁缝系列屋面板,除了在搭接处和板端打钉外,板侧不打钉,此类屋面板的排水坡度可以取到1/36。但是对于一般的打钉板,如国内的820、850、900型压型钢板,夹芯板等,最小坡度应大于1/12,否则容易引起屋面漏水。当然,坡度较大时,排水较为有利,但是会增加用钢量。本工程的屋面坡度设计综合考虑建筑、排水和经济等因素,并根据青岛地区的降雨量,屋面排水坡度取1/10,屋面采用YX28-150-900-0.6型压型钢板,压型钢板通过自攻螺丝和檩条相连。

5、经济效益分析

建设单位追求的目标是建筑美观、建设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尽快投资以便获得最大利润。为了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本工程采用了双跨门式刚架为承重结构。由于围护材料的自重轻,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承重结构上作用的荷载,使承重结构的内力大大降低,用材随之减少,也使基础的内力相应减少,降低了基础的造价。同时变截面梁的选取也大大提高了钢材的利用率,节约了用钢量,降低了成本。

6、结论

通过对某单层轻型门式刚架钢结构厂房四种结构方案的比对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平板铰接柱脚施工方便,且造价相对低廉,不带吊车的单层厂房优选需用平板铰接柱脚。

2)跨度较大时,刚架梁选用变截面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性;

3)屋面排水坡度受水坡度受当地最大降雨量、压型钢板的肋高、压型钢板的固定形式、单坡长度、屋面钢板是否通长等因素影响,1/10的屋面坡度很好的解决了本工程中屋面排水坡度和经济性矛盾。

参考文献:

[1]陈绍蕃,顾强.钢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陈绍蕃.钢结构设计原理.科学出版社,2008.

[3]王燕、李军、刁延松.钢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刘秀丽, 王燕. 端板连接节点对门式刚架整体性能的影响分析.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28(2)

[5]翟煜.门刚结构设计中的体会.工程设计与研究, 2005,3.

[6] 陈绍蕃. 平板柱脚的转动刚度和柱的计算长度.建筑钢结构进展,2009,11(1).

[7]徐岩峰,吴春华.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的探索.林业科技情报,2009, 2.

[8]金波, 童根树. 埋入式钢柱脚的传力分析和设计计算. 工业建筑,2008,38(7).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公司旅游通知下一篇:冬天无限感慨作文900字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