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视角分析问题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问题(共8篇)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问题 篇1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当代社会“门当户对”的择偶观

社工1091班顾笑晓

摘要“门当户对”的择偶观作为一种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习惯存在于我国婚姻土壤上几千年,一直是传统社会人们选择配偶、缔结姻缘的规则。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迅速转变,“门当户对”的择偶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弱化了原本的封建落后意识,赋予了现代的进步思想,强调人们在择偶时应该讲求文化上的“门当户对”,对此本文运用初级群体的形成条件、社会交换论、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对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并指出择偶中讲求“门当户对”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指出了过于追求“门当户对”会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关键词门当户对,初级群体,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心理学,择偶观

Mate concept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match”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AbstractSummary of the “perfect match” mate concept as a long history of traditional and customar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of our marriage soil has been a traditional society, people choose a spouse, the conclusion of the marriage rules.At present, China is the rapid advance of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rapid transformation of ideas, mate of the “perfect match” concept has also undergone a great change, weakening of the original feudal backward consciousness , giving a modern progressive thinking, emphasizing the “perfect match” should emphasize the cultural choice of a wife, In this paper,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e primary groups, social exchange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sociology theory of reasonable carried out to explain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emphasis on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perfect match” in the mate, also pointed out too far in pursuing the “perfect match” will bring some negative effects.KeywordsPerfect match, primary groups, social exchange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Mate Choice

择偶是人生中一次至关重要的抉择,它关系着青年缔结婚姻、建立家庭的后续过程,决定着青年未来生活的稳定与幸福与否。选择什么样的人与自己相伴终生,对方应该具备

哪些必要的基本条件?每个想要走进婚姻殿堂的人都会在社会环境与主观意志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一套自己的独特的“择偶标准”。门当户对一直是传统社会人们选择配偶、缔结婚姻的度量规则,基于建立美满婚姻的目的,现代社会的人们也同样在遵从这种择偶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今天的“门当户对”有了全新的意义,即摒弃了旧时代落后封建的成分,融入了新时代进步理性的成分。究竟当代择偶观念的“门当户对”标准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标准又如何影响人们的择偶行为的呢?我们又如何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待当代社会“门当户对”的择偶行为呢?

一、当代社会“门当户对”择偶观的内涵

(一)门当户对的历史含义

有学者认为,“门当户对”一词的出处最早是在元朝的王石甫所写的《西厢记》

注释

[1]《中国婚姻史》,第112页.[2]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页.[3] 大清律例.户律?婚姻(第10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

[4]陈一筠.情感与婚姻[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美〕戴维?波普若.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7] 霍曼斯.《作为交换来看人的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3章第29页.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韩琳琳.社会学视角下对当代社会“门当户对”择偶观的再认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20 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M].三联书店, 20064、霍曼斯在《作为交换来看人的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5、王琼.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谈现代社会的门当户对观.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河北保定,2003年

6、徐安琪,叶文振.中国婚姻研究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7、邓伟志,徐荣.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杨兴亮.社会转型期门当户对择偶观的选择偏好--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剩女”现象浅析,201110、王丹丹.社会工作视野下我国婚姻家庭问题的处遇探析,《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年第10期下半月

11、沈洲.婚姻的30个忠告,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10月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问题 篇2

就“问题大学生”的问题表征而言,有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两个方面。依笔者之见,“问题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作为高校既已存在的事实,要窥见其实质、分辨其类型、找出其成因,不仅要有心理学的微观解释,更需要社会学视角下的宏观审视。

一、“问题大学生”的界定

关于“问题大学生”的界定,至今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学者认为“问题大学生”是指学习或品德上暂时存在问题的学生;有论者认为“问题大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问题大学生”定义为品行障碍青少年,认为他们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完不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起码目标,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对应的道德准则和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这些界定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含混了人格问题与学习问题的个体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没能对“问题大学生”作出社会学层面的诠释。

对“问题大学生”作社会学层面的诠释可以从三个方向去概括:(1)是否符合高等教育运行、发展的规律;(2)是否影响大学生的利益或生活;(3)是否符合高等学校倡导的主流价值标准和规范要求。本文倾向于将“问题大学生”描述为在与高等学校中的人、事、物的交互作用中,表现出与高等学校倡导的主流价值标准和规范准则的对抗态度和行为的特殊社会群体。它既不是青少年犯罪,也不完全等同于学生偏差行为,它和学生偏差行为之间是一种交叉关系。

“问题大学生”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客观性。

“问题大学生”具有客观意义,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即一种现象、一个事件、一种行为,而且是十分具体的。

2. 数量性。

“问题大学生”具有一种数量意义,具有群体属性。引起产生“问题大学生”的社会现象通常是一种“公共问题”而非“个人烦恼”。

3. 可塑性。

“问题大学生”也是学生,不过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偏离正常发展轨迹的现象,并不表明他们不可改变。

4. 公共性。

一方面,“问题大学生”的产生源于教育管理体制的改进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问题大学生”的危害也是公共性的,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涉及整个大学校园生活,乃至危害整个高等教育的健康运行。正是因为这种公共性质,“问题大学生”的情况也不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的努力可以改变的,要通过各种力量的交互合作才可能得到改善和解决。

二、“问题大学生”的类型划分

根据“问题大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可将它具体分为“对抗型”“散漫型”“消极型”“敷衍型”及“批判型”五种类型。

1. 对抗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不满制度性权威并直接与教育者正面发生冲突。从社会学意义上说,权威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即权威与权威对象之间的影响与被影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相应地,作为学校权威的表现之一的教师权威,代表的是教育与被教育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服从。M·韦伯把权威分为三种类型:传统权威、感召权威和法定权威(制度权威)。其中制度权威主要由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赋予教师的法定权限所决定。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对抗型学生大都蔑视学校的制度权威。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上和纪律上的事都盲目反对,逃避学校的正常活动,不仅厌学,而且以敢和老师顶撞或引起同学起哄为能事。性格特征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通常通过一些行为过激的举动来排斥学校主流价值规范,诸如逃学、吸烟喝酒、穿戴力图特立独行,同时破坏公物、参加暴力行为等。这类学生不关心组织目标,一旦其利益与组织目标发生冲突,则可能不顾集体利益,甚至会演变成破坏型群体。他们或表现为同时逃课、或同时不参加集体活动或欺负低年级同学、打架斗殴等。这种非正式组织对集体建设和学生个人的发展危害性极大。

2. 散漫型。

这类学生通常生活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懒惰,贪图安逸,生活随性,经常迟到早退,说谎。其主要群体特征即追求个人快乐,忽视教师学校所强调的责任感,不重视学校内的制度目标。与“对抗型”相比,这一类型学生的反抗学校的方式较为温和,对老师阳奉阴违,一般不做“出头鸟”,一旦有人“出头”,马上积级响应。常常借着泡吧、沉迷于网络等方式,来对抗学校主流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他们既无兴趣于遵守学校规范,也无意于努力追求理想,整日醉生梦死,无所事事。这类问题大学生的表现特征只要我们稍微注意现代大学校园中比较流行的字眼,如“老婆”(女朋友)“老公”(男朋友)“傍大款”“被包养”及“同居”等就可管窥。大学校园之所以会产生“散漫型”学生,其根源在于某些大学生丧失了奋斗目标,认为大学应该摆脱高中受约束、受高考压抑的日子,尽情享受生活。

3. 消极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与对抗型相反,他不满制度性权威,但不与学校、教师和同学正面发生冲突。他们主要存在于那些自认为在学校或相关的组织活动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某些心愿不能如愿以偿、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学校处罚或教师批评的学生群体中。在受到挫折时表现出明显的低落与无奈情绪,通常认为胳膊扭不过大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逆来顺受。在行为上他们对学校的事务漠不关心,不太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厌学、常常逃课、不参加集体活动,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与同学接触较少而关系相对冷淡。这类学生在大学生中的比例正呈上升趋势,给校风学风造成极坏影响。

4. 敷衍型。

“敷衍型”学生由于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学业成绩很不理想,他们对学习早已失去兴趣和信心,产生了厌学念头,甚至对学习深恶痛绝,也不在乎是否能拿到毕业文凭。但是这类学生一般都不与教师、同学正面冲突,虽然不认同教师与学校的体制,但往往采取更为隐蔽的方式来反抗,表面上他们和别人一样按时上课,但注意力很不集中,边学边做小动作或胡思乱想,无心听课,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思路,更谈不上主动思考,课后复习、写作业勉强应付,因此各科都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普遍考试挂科。《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发布的数据表明,“近四成大学生学习态度一般,敷衍了事”,可见“敷衍型”学生在大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诚如一些大学教师反映的那样:“很多学生都是上课铃响后姗姗来迟,坐在后排的学生上课通常不听讲,而是看杂志或其他书籍,有些则是三两个交谈,嘻嘻哈哈。情侣学生通常坐在一块,窃窃私语,偶尔吃点小零食。特别是早上第一、二节课,班上至少有二十几个学生趴在桌上睡觉,认真听课的人很少。”“敷衍型”学生比例之大应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5. 批判型。

“批判型”的学生类似于默顿所说的“创新者”,他们认同社会制度及学校主流价值规范的文化目标,但又对制度的不规范和文化中的不公平方面给予批判。他们认同教育的本质、价值和目的,平时也热衷于学习,并表现出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行为,然而他们对现行的教育现象或管理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不会完全认同或接受学校中或教育教学中的一切,对于教育体制的不合理性和学校规章制度中的非人性化之处敢于提出批评和自己的想法。

这里我们把“问题大学生”划分为五种类型,但并不表明它们是截然分开的。从大学校园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来看,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交叉或并存。

三、“问题大学生”的形成原因

“问题大学生”之所以偏离常态,是因为他们自身或所处的环境有别于一般的学生,他们的生命成长过程表现出相对的复杂性。但是个性之中有共性,从他们的产生过程归纳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可以为我们做好“问题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提供行动依据。

1.“问题大学生”的出现缘于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失范。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即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新旧体制的交叉,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不断受到冲击,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社会文化失范现象,如庸俗、低俗文化的泛滥与高雅文化的失落、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的大举涌入与传统文化的举步维艰、大众文化的随波逐流与主流文化的强力维持等等。社会文化的失范往往又与制度失范、权力失范、道德失范、行为失范等其他社会失范现象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在社会转型尚未最终完成之前,社会文化的失范现象必然给校园文化和学生行为造成影响和冲击。这种影响一般存在如下几种情况:

一是少数学生由于具有较强的文化主体意识,看到了现有学校制度规范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成分,从而提出独立的、容易被管理者视为“离经叛道”的观念、思想,作出为学校主流意识所不容的举动。

二是受社会文化失范的影响,造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学生行为的无所适从,从而诱发学生的行为问题。

三是一些学生由于自身文化素质欠缺,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良好道德修养,尤其是没有处理好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教育,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丧失了文化判断力和辨别力,被当前社会文化中的负面现象所裹挟,从而作出大量偏差行为。

2.“问题大学生”的出现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结果。

入学前,许多学生把大学生活想象得过于理想化,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高的期望。入学后,却发现就读的大学并非自己理想中的殿堂,发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完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学生生活、学习、就业的实际情况和原先他们的期望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活的内涵缺乏进一步的理解,从而感到困惑、迷惘、失望,情绪消极低落。另一部分同学因未被第一志愿学校或者第一志愿专业录取,产生悲观情绪,感到自己没什么希望了。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入学时一般在18岁左右,经过3~5年的大学学习,毕业时22岁左右,这一时期正是青春后期与成人初期阶段,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处于一个迅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他们富有理想和幻想,对未来充满憧憬,但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他们希望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及人际关系的处理都能一帆风顺,常常忽略客观条件限制,一旦在现实中遇到一些挫折,他们就感到大失所望。再者,高中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的精神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很多学生感到筋疲力尽,进入大学后,不免想让自己有所放松,把学习目标定为找到好的工作,满足于毕业时获得毕业证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生失去了更高的追求,便容易感到失落和茫然。一些学生因此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转而将精力花在网络游戏等方面,导致学习成绩下滑,人格特质出现缺陷,最后遁入“问题大学生”的行列。

3.“问题大学生”的出现是学校管理及体制失范的结果。

近年来,学校管理中“以生为本”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但现实中许多教育者漠视学生的存在,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与高层次需要,采用专制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结果轻则使人消极怠学,重则使人产生对抗。很多研究都发现,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会直接影响从业者对职业的满意程度。在专制的管理方式下,学生对组织发展的知情权未能得到充分的、真正意义上的尊重,更没有机会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这种状况就可能导致学生对组织发展缺乏认同,从而对学校管理产生冷漠、消极甚至对抗的态度。此外,当前大学校园弥漫着一种权力主义的氛围,即学生处于被动的、不被实际尊重的地位,听凭教育者的指令,学生自身应有的怀疑、独立、批判意识和自由精神被压制和消磨,学生被一套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管理体制与考试评价体系所束缚和驱使。这种状态无疑会激发学生对学校主流价值规范的反感,不论是选择逃避、对抗,还是“屈辱”地承受,或者在重压之下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均使学生陷于与学校主流价值取向格格不入的尴尬境地。这都为“问题大学生”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4.“问题大学生”的出现是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结果。

一般而言,学生的行为受到教师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式影响力。主要情况有:(1)传统观念和习惯。学生一般都认为教师的学识在通常情况下要高于学生,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2)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学校的组织制度确立和保证了教师主导学生的成绩评定权威地位。(3)利益诱导。教师掌握着各种资源分配的权力,如批卷权、论文答辩权、纪律处分权、毕业推荐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政治、就业乃至今后的前途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出于对利益的追求,学生就会服从教师。二是非正式影响力。非正式影响力是建立在教师自身良好的素质和行为基础上的,主要指教师以其道德、个性、知识、能力、资历和业绩等因素树立起威信和声望,使得学生乐意遵从,甚至以其为楷模;以真诚、平等、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与学生建立起超越正式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学生就会很容易受到教师的感染。正式影响力和非正式影响力有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基础和作用方式。前一种情况下的师生关系是上下关系;后一种情况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关系。目前来看,教师的正式影响力总体呈下降趋势,非正式影响力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虽然现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日趋平等,但纵观大学校园,教师相对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优势在减少,“弟子不必不如师”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习惯于“满堂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师越来越多;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少,师生关系更加淡漠;个别教师缺乏敬业精神,行为不规范,甚至以权谋私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些都为师生互动带来了不和谐因素,易导致师生之间的冲突与对立,为“问题大学生”的形成提供了空间。

5.“问题大学生”的出现源于网络负面影响。

互联网正在成为大学生接触世界、把握人生的渠道之一。然而,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方便了大学生的交流,带给他们新的行为理念;另一方面,网络的复杂性也容易致使大学生思想产生混乱、价值观念偏移。互联网产生于信息化大国,据有关统计,目前在互联网上英语内容约占90%,法语内容约占5%,其他语种的内容只占到5%,而我国内容只占到其中的1%,导致西方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众所周知,网络信息极其丰富,但鱼龙混杂,淫秽、色情、暴力、丑恶、反动内容在网上广为传播,对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产生强大冲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受到严重污染。网络的匿名交流方式对于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大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一些人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长期沉溺于其中,不能实现虚拟空间现实和客观现实的角色转换,导致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紧张焦虑、责任感缺乏和欺诈心理,形成人格扭曲,甚至以技术手段实施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行为。

“问题大学生”的存在不仅仅是学生个体或学校管理体制单方面的原因,它和家庭环境以及整个社会背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其说上述各种原因促成了“问题大学生”的形成,不如说“问题大学生”是这些影响因素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客观认识这一现象,运用多视角分析“问题大学生”,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采取一定措施引导“问题大学生”实现心理和生活方式上的转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婷.大学生反学校文化类型及成因——基于重庆市一所高校的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2007学位论文.

[2]李国强, 龚跃华.教师反学校文化现象浅析[J].教师教育研究, 2005 (4) .

[3]葛安英.不能把问题学生丢在路上[N].中国教育报, 2007-06-19 (11) .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问题 篇3

一、调查目的

社会责任感,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和忧患意识,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问题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出现了一些有分量的文章,但这些文章或畅谈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或从旁观者的角度谈论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与加强的措施,作为话题的主角——大学生的感受却被忽视了。笔者认为,大学生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感受最直接,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应当倾听大学生自己的意见。因此,笔者对7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整体状况的评价,他们寻找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并分析调查结果,以期对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于2006年11月上旬进行,选取我所任教的河南理工大学718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其中06级英语、物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城市规划管理专业学生302名,占42%;05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会计专业学生204名,占28.4%;04级工商、会计专业学生212名,占29.6%。03级学生大部分在实习,没有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覆盖了文科、理科和工科,符合一般调查的普遍原则。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是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文献查阅三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问卷调查:指笔者和其他事先约好的教师,利用课后时间,将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学生当场填写,不记名,15分钟后收回。个别访谈:笔者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谈,就有关问题进一步听取广泛的意见。文献查阅:文献查阅贯穿于整个调研过程,从问卷的设计到撰写报告,查阅了近年来国内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本调查回收718份,有效调查问卷702份,占回收问卷的97.8%。个别访谈计12人次。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大学生整体社会责任感现状的认识

调查显示,702份答卷认为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民族、社会举足轻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占100%。92份答卷认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已经完全缺失,543份答卷认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淡化,也就是说,合计635份答卷对目前大学生整体的社会责任感现状不满和担忧,渴望改变现状,占90.4%。67份答卷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还是可以接受的,占问卷调查总人数的9.6%。620份答卷对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信心,愿意从我做起,占88%。但是只有77份答卷愿意宣传、愿意努力改变周围的环境,占11%。

(二)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或者缺失)的原因

我把学生找到的原因作了统计,排在前五位分别是:

第一,西方文化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西方的个性文化也传入我国,中国年轻人抛弃传统文化,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崇尚个性,重视个人价值,因而忽视了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第二,应试教育的结果。为培养出高分学生,学校工作很少或者根本无暇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一味地按分数取人,只要成绩优秀,一切都好。对有责任感的人不表扬奖励,对责任感不强的人不批评教育,使原本有责任感的人的热情也逐渐减退。应试教育造就出了一部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对真理、道德和责任漠不关心的自私的书虫。

第三,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自顾不暇,过多地关注自我,缺乏归属感、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淡化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参加各种社会团体、考证、准备考研,与考研、找工作无关的课程不闻不问,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注定没有市场,虽然这类课程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举足轻重。

第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某些方面也可以说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有了战争,没有了革命,不需要再为生命苦苦挣扎,生活就变得乏味无聊,没有寄托。

第五,环境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改革开放以后,耳闻目睹了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再加上父母言传身教,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有种不信任感。

(三)大学生认为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措施

大学生认为有效的措施集中在以下五点上:

1.学校教育。把社会责任感作为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继承优良传统,激发我们民族的潜能与素质。

2.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肯定他们的社会价值。

3.建立一个社会责任感评价体系,并把结果记入档案。把社会责任感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在学生评优与升学中,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科目;在公务员的录用与政绩考评、企事业员工的录用与晋职加薪时,社会责任感也作为一项必要的考察内容。

4.参与社会实践。真正接触社会,了解国家现状,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

5.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四、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说明,我们有可以乐观的一面。大学生对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现状的认识较为客观,基本认同社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评价,他们对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建议和做法是接受和理解的,但是不够自觉,只有极个别学生愿意努力改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需要外界唤起他们的热情。这说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可以加强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措施的得当与否。另外,现在的大学生与十年前的大学生相比,要成熟实际得多,他们能够提出一些较为可行的措施。比如,参与社会实践,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等等。“建立一个社会责任感评价体系”这一建议,当然也有积极意义,可要在社会各个方面建立社会责任感考核指标体系,并将这一指标量化(考核指标能否量化、如何量化暂且不论),涉及到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问题,还需要作出很多努力才能真正达到。

但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也让人忧心忡忡。首先,大学生对自身社会责任感现状的原因和措施的认识不够客观。他们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应试教育,同时又把改变这种现状的重任主要寄托在学校教育上(这可能是大学生对学校教育最熟悉的结果)。把过失归咎于外界,把希望也寄托于外物,很少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实际上也是责任心缺乏的一个表现。当然,今日学校教育仍然是塑造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最重要的渠道。可是,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尚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不了解什么是社会责任感,把社会责任感与家庭责任感(个人对家庭的努力与奉献)混为一谈。这说明学校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培养做得远远不够。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淡化,从本质上讲,是我们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遭遇的尴尬问题。在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我们数千年的传统社会中,没有独立的个体,人的存在及其本质在五伦关系之中,人是关系中的人,人活在各种责任之中,人的个性、自由根本没有存在的空间。而现代化却使“个人主义”凸显了出来,每个生命个体都是不可重复替代的、有血有肉的、独特而有限的存在,人首先是自我的,然后才是家族的、国家的、社会的人,个性、自由的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国人社会责任感都有不同程度的淡化。这是我们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棘手问题。

从社会哲学视角看知识经济 篇4

从社会哲学视角看知识经济

本文认为,知识经济并非一定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并非遵循的是收益递增规律,从社会哲学的视角看,知识经济不会自然地导向人类美好的.未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垄断将由金融资本垄断演化为知识资本垄断,知识革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会引发和加剧一系列新的矛盾,并可能构成对发展中国家的严重伤害。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争取和创造一个发展知识经济的良好政治、社会和人文环境,积极维护自身的权益。

作 者:康永超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河南,南阳,473056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16(4)分类号:BO3关键词:社会哲学 知识经济 发展中国家 知识资本垄断

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创造教育的问题 篇5

以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看待中国创造教育,探讨和分析中国创造教育中的现象、问题、结构,就是站在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把其当作一个工具性学科来解决中国创造教育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以教育社会学的视角首先就要充分了解什么是教育社会学,以及教育社会学的界定。

(一)教育社会学界定下的创造教育

要想在教育社会学的视角下界定创造教育,首先要明确的是教育社会学范畴内的创造教育与普通意义上的创造教育的联系和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我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两者都属于创造教育的范畴,以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思想为指导,进而在历史发展和实践当中应实际的需要所派生出来的学科。

2、两者都是研究和培养创造性人才和创造性思维的工具性学科,在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实践的要求。

(二)教育社会学界定下的创造教育与社会上所大力宣扬的创造教育的差异

1、研究对象不同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被界定为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从校园氛围等诸多方面构建一个以创新为基因的理论体系,而创造教育,特别是高校的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从教育思想体制、制度、管理、教学内容、方法、理论体系、教育主体认知水平、行为方式、教育环境、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2、学科特点不同

教育社会学界定下的创造教育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和实证性,是社会与学校制度整合来发展看待问题。而创造学是面向社会的、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范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

3、研究方式不同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实证主义学科,它必须依赖于科学的证据,而这些证据是通过对学校生活、其他各种教育事实的系统研究获得的理论性学科,而其视角下的创造教育也就相应地从理论和现行制度出发,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反思和改革。而创造学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概括、总结和抽象,体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的要求上,是对社会现象的前瞻,因此需要在实证的基础上有所预测,并且实践性较强。

4、学科性质不同

教育社会学是以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以此作为研究创造学的角度,决定了其视角下的创造教育综合了社会性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而单纯普通的创造学是一场教育模式的革命,扬弃不好的传统教育模式,继承

其优秀的理念。实行创新教育的模式。它规定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确立了全新的意识和观念,引导着教育的内容、方式和管理。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问题 篇6

【论文摘要】

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 可以发现, 农民工收入的工资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而缺乏异质性社会资本,缺乏对城市社会规范的认同,以及个人的小富即安的价值观等因素阻碍了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增长,需要通过培育异质性社会资本等方式促进农民工收入提高。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增收措施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流动模式转换形成了重大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得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自主经营权,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显著提高,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加上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农村居民流向城市的制度壁垒日渐松动,国家逐渐放松农民进程务工的限制,农民开始由农业转入非农业,由农村流入城市,由全职农民变成兼业农民,出现了第一次民工潮。

但由于农民工的身份还是农民,所从事的工作也主要是体力活(如建筑业),难免受到来自城市居民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城市对农民工流动呈现出“经济吸纳,社会排斥”的特征,农民工没有社会保障,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甚至连工资水平也偏低,不得不游走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

据201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 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比上年提高241元,增长11.8%,虽然增长幅度较大,但收入水平仍然偏低。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辛勤劳动后为何得到的薪酬并不理想,这值得我们深思!

社会资本是相对于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概念,它是指社会主体(包括个人、群体、社会甚至国家)间紧密联系的状态及其特征,其表现形式有社会网络、规范、信任、权威、行动的共识以及社会道德等方面。社会资本的来源取决于其拥有者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交往、互动以及非正式的规范等。对于个体或群体而言,一旦拥有社会资本便可获得社会支持,便获得了上层流动的机会。社会资本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支持性的社会关系网络。任何个体或群体都是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互动而建立起来的以个体或群体自身为中心,向外扩散的关系圈,从而通过这个关系圈获得支持和帮助。对于个人来说,社会资本不仅影响其人际协调能力,更影响其劳技素质。

中国社会以伦理为本位、以关系为取向,在中国一个人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本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获得社会资源的数量和途径,以及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社会资本成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当一个人缺乏有效的社会资本的支持时,他的自我发展和经济收入也就受到了限制。

首先,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的变化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依据社会资本的性质,社会资本分为同质性社会资本和异质性社会资本。同质性社会资本主要是指关系网络的构成以熟人为主体,把有共同的邻居、民族、宗教或家庭关系的人整合为紧密的社会关系,将之细分为家族型社会资本、宗族型社会资本、亲族型社会资本、乡土型社会资本、情感型社会资本等,具有一定的先赋性、封闭性和内聚性。异质性社会资本往往基于现代法理因素而建构,如基于业缘或趣缘关系建构的同事型社会资本、同学型社会资本、战友型社会资本、兴趣型社会资本,也有基于某一公益目的或行业利益目的而形成的,如现代公民型的各类社会团体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各类行业协会、社区共同体等法理型社会资本。在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过程中,各阶层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动。农民工作为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的重要阶层,其拥有的社会资本正由缓慢的由同质性转变为异质性。而对于农民工来说,有效的社会资本就是趋于稳定的同质性社会资本和逐渐扩大的异质性社会资本。

由于农民工游走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他们可能同时拥有同质性社会资本和异质性社会资本。农民工的同质性社会资本是在血缘、姻亲和地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早已由封闭的、不流动的状态变为半封闭半开放的状态,也由传统的血缘等级(由先赋性因素决定的个人所在的等级和地位)逐渐转化为阶层分化(社会开始靠后致性因素趋于公平的分配资源),农村社会有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但在转变过程中,农民所能获取的信息资源依然有限,社会网络圈子狭小,他们往往在亲朋好友的带动下一起去城市打工,到了城市也只在自己的亲戚朋友圈子里交流。狭小的农村社会网络使得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工作机会和收入。

农民工进入城市一段时间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后也会拥有一定的异质性社会资本。为了获得更好的社会流动,他们往往会扩大原来在农村的依靠血缘、姻亲和地缘建立起来的封闭式的社会关系网络,他们不仅仅要依靠亲友,同乡维持自己的部分同质性社会资本(在家乡的同质性社会资本尚无法维护),更要去了解城市的开放性,契约性和法制性特征,努力去通过互动、交往去培育组织,契约等异质性社会资本,这也促进了农民工内部的分化。但实际上拥有良好的的异质性社会资本只有少部分农民工,大部分农民工仍然固守着同质性社会资本不愿改变,异质性社会资本很少甚至缺乏,也就失去了很多能提升自己收入水平的机会。

因此农民工有效社会资本的缺失是农民工收入水平偏低的因素之一。

其次,农民工缺乏对城市制度规范的认同。农民工以前长期生活在农村中,以伦理为本位的当代农村社会虽然已经渐渐像民主契约本位转变,但伦理本位仍然占据主要位置,农民工在农村社会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而到了城市社会除了对以民主契约为本位的制度规范不了解外,更加不适应,他们不知道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利,也不知道自己的工资与付出的劳动是否对等,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制度规范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工资水平,再加上老板的故意克扣,不公平待遇等因素,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偏低。

最后,农民工个人的价值观影响个人的收入水平。社会资本具有生产的不可模仿性。社会资本更多地表现为历史制度的沉淀,即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规范、情感等;它是社会大众或绝大多数人认可的价值观体系和文化资源,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农民工在身份上仍然是农民,他们自小在农村生活,与土地打交道,本性温良,小富即安,向往确定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排斥社会流动的机会,并相信种瓜得瓜(有努力一定有收获)。大部分农民工到了城市也只是安守本分,踏实工作,希望按时拿到工资,并没有考虑到自己应得工资是多少,也没有考虑通过其他的方式去提升工资水平,这种略显机械的价值观使得农民工收入水平偏低。综上所述,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看,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不高受到了有效社会资本的缺失,对城市社会规范的认同感缺失,以及个人的价值观的影响。对此,我们既要巩固和维护同质性社会资本,通过定期和季节性返乡来促进乡土社会资本和情感社会资本的发展,也要培育异质性社会资本,通过扩大自己的交往圈,与城市的居民进行实质性的交往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既要参与相关培训,增加对城市的了解和对城市的认同感,也要保持对农村社会的认同感,为自己的就业等作出理性的选择。既要提升个人的价值观,也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如考取资格证等,使自己更有能力胜任工作,并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促进增收。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个在城市和农村的夹缝中生存的群体,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促进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培育,既有利于农民工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促进城镇一体化的发展。这就更需要我们大家去认同农民工,理解农民工,努力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促进农民工的有效的社会资本的建立!

参考文献: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问题 篇7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几年来凸显出的一个问题, 而去年由美国开始逐渐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有愈演愈烈之势, 用人单位的裁员减薪等应急措施使得2009年高校就业寒冬显得愈发寒冷,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又是一个社会问题, 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而且关系到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发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比如新疆各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率都低于汉族学生, 2005年新疆大学毕业生中汉族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为82.57%, 少数民族只有57.19%;2006年汉族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为88.31%, 而少数民族为60.69%。 (1) 所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 对于我国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以及整体协调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文化原因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域等原因造成的文化生存环境在新的就业模式中受到全面的现代文化的挑战, 就业的难度空前加大。其面临的就业挑战和困难实质上就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少数民族整体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必须面临的文化认同和变迁的问题。就少数民族地区本身的发展而言, 由于受经济总量薄弱, 传统文化势力强大, 旧有的人才配置不合理等影响, 在新的就业模式中自我消化的能力很弱。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较之汉族学生更难的原因, 不仅有经济发展方面的因素, 更有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 语言水平的影响。

汉语水平的高低日益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校第一年都必须接受汉语预科的学习 (民考汉除外) , 各高校还对民族班学生实行汉语授课、汉语考试。但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其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和成长期更多接受的是本民族语言教育, 在家庭还受家庭语言氛围和习惯的影响, 很少有机会练习汉语。尽管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基本上运用汉语授课, 但课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大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这样就导致相当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时还不能运用汉语自如交流, 尤其是书写仍十分困难, 从而影响了他们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交往及应付工作的能力。

另外,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大的困难还有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课程。英语和计算机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的新生事物中认知程度较低的两项, 但这两项在未来就业中却是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素质的两个最基本的标准, 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 英语和计算机可能就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往往生存环境较差, 大部分来自高寒高海拔地区, 生活条件恶劣, 地处偏远的农牧区, 一直处于一种与主流社会相对隔离的状态中。其在成长过程中很少接触现代化教育的内容, 这与城市的教育体系比较起来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如很多学生很少接触计算机, 初中前没学过英语, 在学校无法收看到电视, 在家里也没有一个自由独立的学习空间等。在这种缺乏现代主流文化的熏陶, 加之各种宗教、地域文化及贫困的经济状况影响的生存方式中长大的少数民族学生, 进入大学后与汉族和条件相对较好的其他民族学生之间有了明显的落差, 往往在学习和未来就业中都表现出弱势。

此外, 家庭经济条件也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 大学生要适应社会的需求, 需要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 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才能在择业时有竞争优势。少数民族大学生贫困生比例较高, 而有时资助学生完成学业的银行贷款落实不到位, 这导致民族大学生很少能在完成规定的课程外, 去参加学校、社会开办的各种语言类、技艺类的培训班和社会实践, 限制了他们多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途径, 使其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 传统观念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知识的更新周期也不断缩短, 毕业一至两年后, 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的知识, 将逐渐被融合到社会知识、职业知识、工作能力当中, 随着职业层次的不断升高, 大学生不得不继续进行新知识的积累和储备。社会发展和教育的改变, 使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考上大学就一劳永逸”的观念。上大学可以学到知识, 取得学历, 获得学位, 但是这一切并不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职业专家指出, 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 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 5年之内就会变成低薪。目前新的概念不断产生, 人才的定义由原来的高学历、高职称转向了“有需要才是人才”。 (3) 有人称, 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 因为工作和学习, 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因此,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 必须了解自身的差异和不足, 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实现从“天之骄子”到“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的转变, 尽快从“精英”观念转向“劳动者”观念, 深刻认识到:学历不再是大学生就业的“通行证”, 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我国几千年来积淀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及其家长还固守过去的传统观念, 即他们的求稳心态较重, 把目光大都聚集到社会职业认可度最高的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部队等有稳定工资或福利奖金保险等方面较有保障且承担的社会风险小的单位, 认为机关、事业单位才是人们公认的“正经单位”, 在这些单位上班不仅工作相对稳定, 生活有保障, 而且有地位, 在社会上受大家的关注和尊重。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都存在这一思想, 从而影响其就业。在如今的转型社会中, 职业和岗位的变动更加频繁, 大学生端着“铁饭碗”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不复存在, 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目前应有的“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意识却极为淡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缺乏了解, 与用人单位沟通不够, 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一个主要因素。不少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时还缺乏一定的应聘技巧, 依赖性大, 成功率低, 因此也就严重影响了各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

3. 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 传统习俗对大学生的影响颇深。比如敬酒歌是表现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标志。饮酒的习俗是一些少数民族面对恶劣地理环境的一种生存方式, 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但现代文化对饮酒特别是大量饮用白酒以至酗酒的行为并不认可, 认为是素质较差的一种表现。比如在青海民族学院, 少数民族学生因酗酒给予的处分最多, 也成为少数民族院校“久治不愈的顽症”。这种行为在走向社会后, 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形成恶劣的影响, 如果他们不能把握好“度”, 走向社会后就很难适应职业和岗位的要求。

再如, 作为现代人素质中很重要的时间概念,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传统素质结构中却表现得很不理想。究其文化原因, 在以农牧业为主的生产和相应的生活方式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间观念本身就很弱, 时间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数字概念, 而是一个有弹性的模糊概念。农村回族的时间概念表述是礼拜的时间:如“你撇申的时候到我这来一下”, 而“撇申”是指两点到三点的时间, 时间跨度大, 概念不确定;藏族、蒙古族的时间概念也是停留在“日出而牧, 日落而息”的意识中, 不善于安排时间, 也反映出对严格的纪律要求有着本能的反抗。自由散漫、自习率低是民族院校存在的通病。这种缓慢而无活力的文化氛围, 使在其中生活的任何人都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虽然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已有了一定的改变, 但与现代文化的要求相距还是很大。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对策

1. 不断提高自身汉语和专业水平, 提高综合素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 科学与技术迅速发展, 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这种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 更要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创新的精神。但是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 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得信心不足, 缺乏足够的就业能力, 往往是专业面、知识面窄, 心理素质差, 缺乏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 即综合素质不高。这种社会的高要求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之间的矛盾, 使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和专业水平,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才能使自身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增强自身竞争力。首先, 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汉语水平仅仅局限在汉语水平的过级率上, 而是要在实践过程中真正熟练使用和运用汉语, 提高自己沟通协作和应对工作的能力。其次, 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方面的学习, 注重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过硬、综合素质高, 才是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未来的立业之本。再次, 要不断缩小自己与汉族学生之间的差距, 加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 双语教师 (各少数民族教师在教学中用母语或本民族语言及汉语授课) 的需求量很大, 但目前符合这方面条件的大学生又较少, 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考虑加强自身双语方面的培训, 以适应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需求。

2. 积极面对现实社会, 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因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在选择就业时顾虑重重, 固守传统观念, 深受一些风俗习惯的影响, 不愿走出去, 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 使其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因此, 解放思想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是很必要的, 要转变过去认为只有机关、事业单位才是人们公认的“正经单位”的观念, 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这样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市场上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这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因素之一。

从全国来看, 由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 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增强创业意识, 通过参加高校规范的创业教育, 来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同时, 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利用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定环境, 发挥好自身语言文化、心理素质、民族情感及所学知识技能等优势, 充分依托天时、地利的环境条件, 在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教育、民族旅游等领域里, 大胆创新, 勇于创业。在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过程中, 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摆正心态, 合理定位, 降低就业期望值, 坚持自尊、自信、自主, 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不断磨炼自己, 树立必胜的信心, 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 社会应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平等相待、公平竞争的环境。

大学生就业竞争中存在“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学校歧视”、“专业歧视”、“残疾歧视”等不正常的现象, 党和政府也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消除这些不公平的行为, 极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各方面因素在竞争中尤其受到不公平对待, 而人为的限制和歧视不仅仅缩小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空间, 还削弱了民族大学生施展才华、服务社会的热情。因而社会应加强竞争机制教育, 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平等相待、公平竞争的环境。

总之,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很多, 虽然民族身份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不起决定作用, 但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有的某些特性仍然影响其顺利就业, 并且有些困难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难以克服, 有关部门应积极协力合作, 以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

摘要: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 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的严峻, 而有着诸多社会文化方面先天弱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需要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有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 更有传统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影响, 因此从社会文化学的视角来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与对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文化学视角,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熊文斌.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的构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8.6.

[2]敬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08, (3) .

[3]杜芸.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取向研究[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3) .

[4]张帆, 张帏.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才, 2003, (08) .

[5]熊文斌.关于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思考——以吉首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02) .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问题 篇8

教育经济学中学教育问题对策教育经济学作为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的产物,其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即研究学校教育和社会再生产之间的关系。“初始之物,其茂也盛,其形也丑”,以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它来更好地分析中学教育中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教育经济学的意义

1.有助于正确认识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教育经济学的主旨就是研究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的发展规律。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一方面经济制约着教育水平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2.有助于中学提高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

从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教育资金短缺,经费不足;另外,也存在着教育投资利用率不高的情况。教育经济学也揭示了经济规律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学校的办学收益。

二、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以选拔考试为教育的核心

现如今,中学的教育越发地趋于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地步了,学校不再重视学生的兴趣和潜力,为了高升学率,课程的设置会把大把的时间都放在书山题海之中。学校如同工厂一样把学生当精准的机器去应对高考,便忽视了素质教育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在单调的环境中,分数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的灵性与创造力会被消磨掉,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这使得学校和老师走向了学生的对立面。

(1)经济条件的制约

我国受教育人口众多,资源的分配不仅关系着教育公平,也关系社会公平。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家庭经济收入的差距,大大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条件和接受教育的机会。一旦学生们上不了好的小学、初中,也基本上就失去上好的高中、大学的机会,无法享受社会上优质的教育资源。经济的落后导致教育水平的落后,教育的落后也使得经济无法发展,最后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超级学校的出现

而近几年颇受推崇的“衡水模式”“黄冈模式”便是其中的典范。这些超级中学引进一流的师资、生源,利用优势地位选拔尖子生,并结合其不断提升的硬件和软件,如同一座高效的工厂一样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一个个让人目不暇接的状元,展现给世人以炫目的高考神话。但是,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优异学生都聚集到这类学校中,却限制了其他学校的发展。

2.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出现了教育产业化

参照发达国家,我国对于教育投入不够。在分税制之后,某些落后地方更加无力负担教育,大量的民办学校应运而生,教育的发展常常是为了经济的发展,为了刺激经济,引入了教育产业化的构想。如今在某些地方教育已成为和房地产、一样重要的产业了,如有着“亚洲第一高考工厂”之称的毛坦厂中学,把应试教育作为第一生产力。教育产业化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违背了教育的意义。

3.家庭教育的缺位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很多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没时间照看孩子,只要确保在校期间学生的安全,忽视了教育的重要性。教师不但要教书育人,还要做学生的保姆。家校沟通不顺畅,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互动严重不足,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

“绩效奖”是如今的中学大力推行的一个措施,学校把老师的评价与升学率指标、各类统考指标、竞赛指标挂钩,并没有将重心放在更好地提升教师职业水平、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教育过程上,在忙碌单调的工作中,教师往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三、对于中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1.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现在中学教育重视应试教育,却忽视素质教育。其实,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不应是对立的,应试教育推动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素质教育也有助于提高应试教育的水平。解决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首要任务就是要让素质教育为应试教育所服务。

2.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教育经费的不足是限制中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应重视教育的发展,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的投资。国家可以从政策上指导鼓励大学生支教,提高落后地区的师资力量,让企业家对于山区的校舍建设、教材方面给予帮助,给学生们一个良好教学环境与保障。

3.每个家庭重视起教育

家庭对于学生教育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及时掌握孩子的在校表现,对于孩子在教育、生活方面的疑问,及时发现解决。

4.关注学生、教师的成长

社会中重视应试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身心的发展健康。社会需要的是身健全发展的人才,而不是考试机器。学校也需要有着长远目光,将自身的发展与教师、学生的发展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要改变现在中学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必须加大教育投入,政府统筹配置教育资源,改变办学条件、配置优秀师资等手段弥补因经济条件差距所带来的教育差距,以新的公平观进行升学制度改革,转变社会用人观念,回归教育本质,注重学校的精神内核,学校定位,将教育作为完善人格的需要,以人为本,重视多元成才、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拓展。

学校的教育问题得到改善,就势必会给社会的经济带来更高的回报和收益。

参考文献:

[1]雷武生.浅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教育,2008,(1):40-41.

[2]王保国,韩朝晖.职业中学教育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经济,1991,(7):50-54.

[3]陈柳钦.我国教育经济学科发展动态分析[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1):67-76.

上一篇:专职安全员考核办法下一篇:初中班主任工作总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