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探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精选9篇)

探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篇1

近年来, 吉林省旅游业以长白山旅游为龙头带动的旅游业迅速发展, 对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双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适应吉林省旅游市场发展的需求, 本专业自2005年招生以来, 就一直本着面向旅游业,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具有与旅游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同时具备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较高的英汉双语交际能力的高技能旅游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近年来在高职工学结合理念下, 我院在人才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培养等方面不断探索, 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转变教学理念, 探索“三贯穿、一对接、四层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依据此《工作意见》, 结合旅游从业人员需求标准, 构建了“三贯穿、一对接、四层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将旅游相关的各种赛事 (导游技巧、导游线路策划、导游词讲解大赛等) 贯穿于教学之中, 将企业聘请的教师、校内专业教师贯穿于教学之中, 将旅游行业标准、国家专业资格考核标准贯穿于课程标准之中;教学课程安排与企业的季节性相对接;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四层共同推进来全面提升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及职业竞争能力。

二、构建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岗-证-课”相融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在教学中, 将旅游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就业工作岗位——导游员、计调员、旅行社、酒店管理人员等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证书——吉林省导游资格证书、助级酒店管理师证书等融于导游实务、政策与法规、吉林导游、及导游基础知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 课上所学为课下考证所用, 而证书又为日后就业所需, 形成了岗、证、课相融的课程体系。通过近三届在校生的实施, 收到良好效果。学生导游证通过率为62.8%。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岗位提供了必要保证。

三、贯穿于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全过程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

依据高职高专办学宗旨, 为提高学生日后从事旅游行业岗位的职业竞争力, 我们加大了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力度, 综合来讲实践教学所占比例近50%, 且贯穿于学生二学年五个学期的教学全过程。从新生入学伊始, 我们便安排了为期一周的企业岗位认知实习, 由任课教师或导员带队, 到四平市各大旅行社——新文化旅行社, 远翔旅行社, 战役纪念馆等了解未来就职企业机构、工作岗位的基本情况;第二学期里我们安排了旅游英语口语翻译、欢迎词及欢送词校内实训;第三学期里我们安排了四平职业大学校园导游校内实训、四平战役纪念馆讲解校外实训;第四学期里安排学生到叶赫风景区导游校外实训;第五学期6月份-12月份, 安排学生旅游英语专业到校企合作单位 (四平新文化旅行社、山东赤山大酒店、北京开元名都酒店等) 顶岗带薪实习半年。

实施的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式实践教学, 培养了数百名令企业满意的优秀的旅游工作岗位毕业生, 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四、将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相结合

首先, 加强职业规划指导。新生入学后, 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 使学生明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及人才定位, 坚定其学习本专业的信心。另一方面, 通过学管人员导员、书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帮助学生从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上认识大学学习生活, 指导学生确立三年的学习目标。

其次,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应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就业导向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应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理念。特别是会展职业更多时候是与人打交道, 应加强对学生的情商教育, 使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服务理念、敏锐的分析能力、大胆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比如通过扶持我校或我系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协作能力。

总之, 经过多年的建设, 我院的旅游英语专业已成为四平市高素质高技能旅游人才培育基地, 为四平市、乃至吉林省各旅游单位培养、输送了数百名令用人单位满意的高素质双语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历经了2009, 2014年二次吉林省高职院校评估验收、及省高职示范校建设, 旅游英语专业在学生管理、职业能力培养、就业规划指导系列实践中, 深度融入了高职办学理念, 已经初步形成了鲜明的四平职业大学外语学院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职业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特色。

摘要: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其专业所学与就业岗位相对接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四平职业大学外语学院的旅游英语专业为例, 探索出了“三贯穿、一对接、四层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岗-证-课”相融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等一系列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的新途径。

关键词:旅游英语,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1.17.

[2]潘新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化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2) .

[3]吏士本.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育科学究, 2001, (06) .

[4]李建求.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 (教版) , 2001, (3l) .

探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程监理职业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68-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建设工程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发展,工程监理技术人员成为建设工程领域的紧缺人才。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特别是水利、建筑类的院校,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开办了工程监理专业,肩负起为社会输送建设工程管理第一线工程监理人才的重任。因此,如何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工程监理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开设工程监理专业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培养工程监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作一些探讨。

一、工程监理岗位及其对工程监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所谓建设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承担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并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专业化服务活动。监理定位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人员就是从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因此,工程监理人、员必须要掌握全面的工程技术理论和专业技能,还要熟悉一定的法律法规,拥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才能对承建单位的施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规定,工程监理人员应具备质量与安全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公正、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理工作,维护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的合法权益。可以说,一名合格的工程监理人员必定是一个既熟悉工程专业知识又有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建设工程领域,无论是房屋建筑工程、水利建筑工程还是道路桥梁工程,其工作环境都是十分艰苦的。简陋的工作条件和艰苦的工作环境,再加上工程监理职业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工程监理人员必须具备几个方面的职业精神:一是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二是强烈的责任心;三是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四是乐于奉献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基于职业岗位的要求,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要把工程监理人员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作为在校生能力训练的重要项目。对监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如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等技能,应作为重点职业能力加以强化训练。

在职业道德培养方面,从行业介绍入手,通过对工程监理行业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前景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了解该行业在建设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工程监理行业,立志在工程监理岗位实现自身价值的信心和自豪感。

在职业精神培养方面,要培育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和团队协作的精神以及树立对工程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理念。

二、工程监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措施

工程监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就是要把该专业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融合到整体教育教学之中,通过课堂内和课堂外科学、有机的结合,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实现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

(一)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工程监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包括课堂上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课堂外参加社会实践提高专业技能两个方面。工程监理专业课程具有教学内容多、与其他学科交叉重复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1.灵活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组织实施。一是以实际工程项目和实际工程案例引导教学。在教学中将工程案例作为学习的载体,将工程案例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具体可感的案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通过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查询资料、读工程图纸、如何按质完成任务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的学习热情。三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体验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工程现场,让学生扮演监理员、资料员、施工员等不同角色进行体验性教学。四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对课堂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小组代表归纳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五是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直接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工程现场图片展示、监理工作视频播放、施工视频短片、FLASH等。这种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的实训真实感,使他们在教室中就能感受到工作实境。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工程监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主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得到锻炼提高。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以真实的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合作项目。一是着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遵循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的原则、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建设与重点发展的原则,集中财力,高标准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熟练和提高专业技能提供良好的条件与环境。二是实行校企联合,通过与相关单位合作,以顶岗实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战”平台。三是“走出去”和“请进来”,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生产建设第一线去进行参观考察,了解第一手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把相关专业的专家请到学校来,传授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让学生学到最直接、最实际操作性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二)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

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教学和日常教育管理之中,这就意味着这项工作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任务,也是负责学生教育管理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在专业课的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分析工程监理行业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传达工程监理行业改革发展的信息,加深学生对监理行业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职业的热爱。例如,适时向学生分析本地区监理企业发展现状:截至2011年,广西区内涉及水利水电、火电、输变电、市政、工民建、道路桥梁建筑等行业的工程监理企业有171家,其中,水利水电行业的监理企业20家。经广西建设监理协会评选出的广西优秀监理企业有广西建筑综合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桂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18家。再者,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为此,可把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等行业发展利好的信息及时向学生传播、与学生分享。毫无疑问,这些就业时势信息必然会激发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看到行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树立热爱监理行业的思想,坚定做好监理工作的信念。

专业课的课堂之外,可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例如,通过调查与学习“2010年度中国正义人物”、“2010中国魅力人物”钟吉章工程师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前,顶住诸多方面的压力大胆揭露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的工程验收报告作假的感人事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辨别社会上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积极进取、公正公平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职业素质的培养是新形势下建设工程领域对工程监理人才的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应顺应时代需要,把全面提高工程监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作为教学重点,通过不断探索,改革实践,强化措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才能为社会输送符合工程监理岗位需要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探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篇3

高职院校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维修应用型人才.路桥建设施工岗位要求顶岗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就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作为教学重点.文章对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作 者:谢建武  作者单位: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300112 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高职院校   道桥专业   职业素质   培养  

探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篇4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中职学校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各种技能型人才,把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去,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从而使他们成长为祖国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 素质 能力 培养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许上大学是通往成功的途径之一,但并非唯一之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再是读书的机器,而是具有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富有个性、有独特见解和思想的人。因此,专业面窄、社会适应力差、综合能力不强的人在市场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长毕结礼同志曾指出:真正的人才标准应该是“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现在用人单位不只看重文凭,“唯学历”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用人单位更看中的是实力。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或是大专、中专等学历的毕业生,只要有能力,综合素质好,一样有竞争力。所以中职学校必须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一、培养目标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新政策及措施,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委员陈至立也曾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再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园地之一。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截至2006年,已有中职校14668所,共招生731.4万人,比2005年增长11.6%,连续两年增幅超过10%。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同时,职业技术也成为科学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缺口仍很大,许多一线劳动者的素质及技能还有待提高。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二、素质培养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在21世纪再一次得到形象而深刻的诠释。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职业学校办学的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祖国建设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就是要向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要使我们的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对各专业每一学科的设置及教学,不但要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科学性,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直接性。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就必须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又要使他们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还应注重实行产教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如果我们仅仅把职业教育看作学生谋得求生技能的场所,或只把职业教育作为为社会提供合格劳动力的基地,那么,我们就把职业教育“矮化”了。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这个扬弃的过程是对传统教育合理成分的继承和不合理成分的革除。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人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开发,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等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和个性特长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然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接受中职教育的中职生,应怎样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及社会竞争的挑战呢?笔者认为,我们中职生应以积极的态度,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勇敢地面对竞争的挑战, 争取早日成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技能型人才。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能否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并不在于他的起点有多高,而在于他是否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在于他是否能够将理想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有自身的优势,除了文凭外,他们还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从有关资料获悉,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中学习能力强、充满自信、实践能力强、外语能力强、具有专长者、创业和创新意识强、人品好等七类,是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为此,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及加强其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排除自卑心理,不断激励他们,并注重培养学生德技双馨,从而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中职学校的生活是一种为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会一门职业技能、技术而开展教学的系统活动,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今天的学习关系到将来能否走好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的大问题,作为整个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我们中职生和许多大学生一样有着全新的创业意识,只要勤奋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同样能在社会上寻求到立足之地,同样能在建设祖国的伟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只要不断进取,照样可以成才。

三、能力培养

(一)、树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要坚持几个结合:

①坚持人文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人文教育一直是中职教育的薄弱环节,树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并非只强调专业技能培养,而是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人文知识,克服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和岗位技能培养的狭隘能力观。本研究在访谈中,该校一位教学负责人对如何提高中职校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建议中第一点就提出了“重视人文教育,要以养成初步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态度为中职培养的第一目标”,而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中也同样反映出这一要求,“在贵单位对录用员工的以下各因素的重视程度如何”中“道德品质”最高,占98%。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但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这也恰恰是人文教育目的之一。

②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要有广泛的知识面,要具有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发展创新等其他能力,这些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难以完成,只有与课外活动如第二课堂、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③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

现代职业人必须具备综合的知识和技能,狭隘的能力本位观往往单纯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全面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知识面窄,能力单一,出现专业能力强、基本能力差、关键能力缺乏的现象,因而后劲不足,不能适应现代技术升级和岗位变换的要求,在就业岗位上只能做一些机械性的、固定的、程序化的工作,其管理能力、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不强,经济意识薄弱,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和经济发展要求。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绝不是一种等同于一般职业培训的纯功利性的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依然高举着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旗,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应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核心培养目标。因此,应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思想,既注重专业技能、岗位技能的培养,又注重知识面的拓宽,同时加强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各种综合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建设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本研究对提高教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提出以下对策:

①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由于传统原因,中等职业文化课教师比例较大,因此,在今后学校的进人计划中可减少文化基础课教师招聘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课程改革,挖掘文化基础课程中对专业培养的内容,一部分文化基础课教师可担任专业基础课教学。如计算机专业中,英语教师可担任《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语文教师可担任《应用文写作》教学,同时文化基础课教师要树立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服务的观念。②保持一定比例的外聘教师比例,构建科学的教师结构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有一支外聘教师队伍。“在专业结构和教师职务结构上,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达到60%左右,每个专业至少应有3-5名专业课教师,兼职教师比例一般应不少于10%”,“要积极支持并鼓励中等职业学校从企事业单位中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中聘用专职或兼职教师”。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必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而现有的专职教师队伍不能很好适应这要求,需要从校外聘请一部分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形式之一,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也应该是与行业企业生产管理一线保持着最为紧密的联系。中等职业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必须从不同行业聘请高学历、高职称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此外,这些来自科研、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还带来了新知识、新技术,对本校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十分有利。

③改革教师管理体制,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保持技工学校教师职称系列,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实习指导教师聘任制度。疏通行业人员到学校就职的渠道,引进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和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由行业转入教师系列,有利于将先进技术、工艺和管理方法、手段带入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④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水平,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指专业课教师既拥有教师资格证,又拥有行业操作技术等级证。“双师型”教师是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是职业学校实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学校不能仅局限于提高“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比率,更重要的是真正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能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做到一方面要营造“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强与企业建立多方联系,增强“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⑤多渠道进行在职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教师不仅仅是为学生成长耗尽自己毕生精力的“蜡烛”,更是一盏指明学生成长道路的“长明灯”,只有“综合职业能力”高的老师才可能培养出“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学生。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思想需要不断的更新,需要与时俱进,其内涵更加丰富和科学;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教师仅靠原来学校学习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的要求。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较普通教育的教师更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体系,才能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加强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应打破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思维,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赖理论教学的现状,构建开放型的“大实验实训”环境。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且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做到有机融合,共同服务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化在实践教学中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围绕实践教学设备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在实践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1.树立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思想

中职教育不是造就学术精英,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劳动者是处于社会总体劳动链环的终端,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中职生除了要求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说一千,道一万,光说不练不会干”,综合职业能力不是讲授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要通过实践训练。因此在其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的获得,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具体说来,应明确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实践教学工作的中心,围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与实施,并与工作岗位对接,实现综合效益的整体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2.加强实践教学的软硬两方面建设

应围绕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对实践教学的硬件、软件两方面进行建设,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的作用。在实践教学硬件建设方面,通过对宜宾商职校的实践设备建设现状调查及访谈结果,本研究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硬件建设应围绕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构成分为三个平台:校内公共基础实验场地、校内外专业实训基地、毕业实习单位。在实践教学软件建设架构方面应做好实践管理机构的建立、实践基地和人员的管理及对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进行建章立制等。3.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应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是在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它致力于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构建知识,形成能力,使受教育者既能适应相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能将这种构建知识的能力运用于其它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是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手段,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形式。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

(四)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观

课程观是人们的课程观念或课程价值取向,具有什么样的课程价值取向,也就决定了设置怎样的课程方案。因此,本研究认为,中职校应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在综合职业能力本位课程观的指导下,其课程设计的方法就是根据国家、社会、劳务市场对职业的需求,确定应设专业,根据对专业岗位工作和任务的分析,确定所需的能力,然后据此开发课程,决定教学方式。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课程目标将指向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教学过程和最终的培训效果均以能力为本进行衡量,从而使得职业教育的课程与现实的生产技术紧密相联。综合职业能力本位课程观的主要特点:课程设置由“知识体系的构建”转向“综合职业能力的构建”,课程内容由“理论知识的掌握”转到“职业岗位任务的完成”,学生评价由“知识评价”向“综合职业能力评价”转变,课程开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为“企业专家导向”。

探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篇5

为了更好地贯彻此培养目标,在学生入校之初和入校两年后,我们对学生的专业观状况进行了调查。专业观是指人们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总的看法和观点,也叫专业思想[2]。学生的专业观不但影响着其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而且影响我们对其职业素质和核心能力的培养。我们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0级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学生114人,生源均为应届高中毕业生,均为女生,其中来自城市47人,占41.23%;来自乡镇27人,占23.68%;来自农村39人,占34.21%。

1.2 调查方法

采取不记名问卷调查方法,在学生入校初和入校两年后,将学生集中在一个大阶梯教室给每名学生发放一份问卷,教师将填写要求加以说明,学生按要求完成问卷,当场全部收回,有效问卷100%。

2 结果

(1)学生高考时填报助产专业为第一志愿者而被录取的居多,第二志愿而被录取的次之,因调剂而被录取为本专业者最少。见表1。

(2)学生选择本专业的首要因素是家人的意愿,其次是自己喜欢而选择,其余的因为服从调剂而被学校录取为助产专业。见表2。

(3)入我校前学生对所选专业的了解程度最多的是只知道一点,其次的是根本不了解,比较了解的排第三位,而没有学生对专业非常了解;入校两年后学生对所选专业非常了解的位居最高,比较了解的其次,而没有学生对专业只知道一点或根本不了解。见表3。

(4)学生入校初比较愿意做助产士的最多,非常愿意做助产士的次之,不愿意做助产士的最少。入校两年后非常愿意做助产士的学生最多,比较愿意做助产士的其次。见表4。

(5)学生入校初和两年后选择公立医院为毕业后理想工作单位的由84.21%下降到60.53%,选择民营医院的由9.65%上升到39.47%,而改行的由6.14%下降到0。见表5。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59.65%的新生选择本专业的首要因素是家人的意愿。这反映了目前在我国,家长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包办”现象,甚至教育和职业的选择上也大包大揽。致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对专业的选择缺乏自主性,对家长选择的专业盲从,这势必会影响其专业思想的形成,以及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4.91%新生入我校前对所选专业只知道一点,说明他们对所选专业缺乏认识,通过进一步座谈得知,他们也仅仅是通过电视和网络等媒体途径,对专业的认识上存在着局限性。新生对于毕业后的职业意向选择:比较愿意做助产士的最多,占55.26%,这反映了学生对我国现今就业现状能正确认识,知道跨专业就业困难。新生对于毕业后理想就业单位定位为公立医院的最多,高达84.21%,这反映了学生们渴望稳定的生活,墨守陈规,还认为铁饭碗是最稳妥的,这或多或少是因为传统思想的影响。

3.2 采取对策

在了解到新生的专业观之后,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如新生入校之初,我们邀请助产专业的专家讲座,向学生们介绍国内外助产行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展望。邀请往届毕业生和她们座谈,使她们能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了解岗位需求,岗位应具备的素质、工作性质。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设计调查问卷指导学生对已婚已育女性、在职护士和在职助产士进行调查;每学期都安排学生到医院进行课间见习,使学生接触临床实际,学生通过职业体验,增加了职业感悟,进而明确了助产士的工作职责、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促使其职业素质和核心能力的培养。在社会实践和课间见习中,要求学生每天认真书写日志(包括所见、所闻、收获和体会),并要求结合临床见习谈谈其对助产工作的认识,使学生思考:优秀的助产士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正处于在校学习阶段的助产专业学生应该如何学习;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助产士,学校课程设置等问题[3]。由此,使学生们了解了自己将来要工作的岗位,对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形成正确的看法和观点,即专业思想。促使其对岗位的热爱,更使他们清楚自己的神圣使命。学生因此明确了学习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规范了学习行为,促使其职业素质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对学生开展职业教育,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并把自己的发展目标、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与自己从事的助产事业紧密结合。营造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环境,使教室、实验室等的布置,更有利于专业素质的培养。

经过我们两年的不懈努力,学生对所选专业非常了解的上升75.44%,比较了解的上升8.77%,而只知道一点的下降64.91%,根本不了解的下降19.30%。学生毕业后非常愿意做助产士的上升52.63%,不愿意做助产士的下降12.28%。学生的就业观也发生了改变,选择公立医院的由84.21%下降到60.53%,选择民营医院的由9.65%上升到39.47%。

由此可见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社会实践和课间见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春怡.瑞典助产专业的现状及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9, 44(4):379-380

[2]陈碧流.论护理教学与教书育人[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 (10):611

探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篇6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英语专业 培养策略

一、前言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是可迁移的"促进性的"一般性的技能,是伴随人终身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认同,它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职商务英语学生近年来在就业市场上遇到冲击。英语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保障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对其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树立终身教育观的需要,更是增强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措施。

二、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存在基础知识不过硬、所学知识应用的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岗位工作等现象。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专业基础远远不及本科英语专业毕业生,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方面。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还出现知识内容散乱、技能较弱、不具备实际应用的能力等问题,就业前景不乐观。导致这类现象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行业所需的技术能力型的人才,培养在本专业职业领域内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均强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但是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英语专业所定的培养目标存在误区:(1)忽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2)过于强调岗位操作中实际所需技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的培训,教学内容没有广度及深度。

2.缺乏优秀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缺乏“双师型”综合教师人才,教师大部分缺乏专业的实践经验,知识结构也不合理,专业教学的能力不足,教学模式落后,无法培养出知识和实践能力较好的学生。

3.教学的手段及设施落后。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及练习的过程中,由于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不足,导致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学效果不佳。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员,已经不符合外贸公司所需人才的要求。

4.学生专业实践指导不到位。高职学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实践主要采取校园模拟的实习和实训,以及毕业前的专业实习实训。因为实习单位、实习地域和实习岗位都较分散,因此,学校对于生的实习状况管理不到位,缺乏对其的监管督导,便降低了实习的质量。

三、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策略

1.科学安排课程设置。课程的确定首先要符合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原则。通过对市场、企事业单位、往届毕业生的调研,充分了解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对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进行课程开发,并形成课程体系。教学中要体现专业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结合的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及职业能力。

2.储备强大的师资力量。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关键。高职学校应创造条件使教师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组织教师进行定期专业培训,还可以利用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的机会,对企业进行调研,为课堂教学收集第一手资料,组织到企业实践,增加教师的专业实践机会,深入理解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和培养方式。

3.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教师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满足企业对毕业生的现实要求。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教学内容及课堂情况灵活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会他们如何在完成一系列任务中提高交际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职业核心能力的相关内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學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4.进行校内外联合实训。加强校内实训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校内实训体系。校内实训基地、校内专业模拟实训室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技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的职业实际操作能力。创建校内模拟实训室,安装各种多媒体设备及国际贸易实务软件,模拟真实职场环境,让学生在仿真的实训环境中完成商务活动模拟训练。

总之,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系统性原则。基于高职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语言类专业学生部分能力较为薄弱的情况,学校及专业教师应提高重视程度,有意识地对职业核心能力加以训练,进一步提高高职英语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 (2):4-8.

[2]是文涛.高职应用英语专业人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南通纺织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6):93-95.

[3]田晓芳.外语教学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8):56-58.

[4]吴芳.试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3-15.

考试-职业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 篇7

三、课堂表现及建议

二、提醒:考试应以我的专业目标与职业素质、能力提升计划

三、课堂表现及建议

“”为题,其中***换成自己的名字。而非“职业规划书”或“读书报告”之类

以总结报告的形式(非问答题形式),不少于2000字。主要内容和框架要求如下:

一、认真阅读《杜拉拉升职记》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总分20分)

1、杜拉拉初入职场到成为“白骨精”有怎样的思想变化?(5分)

杜拉拉从一个初出茅庐的职场新手变成一个叱咤风云的职场精英,她的思想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2、杜拉拉提到的职场规则有哪些?(5分)

做任何事要以上级为主,与上级建立一致性

当自己对直接上司有意见时,应积极沟通,而不是先考虑越级申诉,这在大企业中是大忌 和老板谈话之前要理清思路,先想好要占用老板多少时间谈话的主题是什么,内容简洁明要 人的精力有限,应该花大部分时间在发挥强项上,做到扬长避短

在与别的部门的上司,或公司的高层工作时,要注意言语清晰简洁,主动沟通,考虑周到,不出现有畸异的内容

摸清老板问话的常见规律,事先做好应对的准备

面对新的老板,要尽快找到游戏规则

3、杜拉拉每次提升时的关键点是什么?(5分)

第一次从华南大区销售助理升为广州办行政主管的关键点是能力强,有责任心,对广州行政班比较熟悉,英语比较好。

第二次从广州办行政主管升为助理行政经理的关键点是在广州办的装修中的出色表现工作努力,有上进心,和上司的沟通能力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4、杜拉拉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5分)

杜拉拉的故事启蒙了我,让我对职场的了解增进不少,了解了一些职场潜规则,让我知道要在职场中获得成功不容易,我们需要在职场中不断磨练,职场不是大学,想要在职场中成功就必须努力工作,脚踏实地。不过,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尽量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吧,只要抱着学习的态度工作,我相信有心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就像李斯特对拉拉所说的“you deserve it(你应得的)”!

无论如何,观点总归观点,心得也不能吃,还是熟话说的好,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经历的越多收获也就越多,杜拉拉的成功并非偶然。她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你的成功也必定不是偶然。

二、结合课外阅读、课堂学习以及你的专业或职业目标,提出你的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计划。(总分60分)

1、请对自己目前的各项职业能力与素质进行评估,并分析自己期望达到的水平,差距在哪?(15分)

2、请分别举例说明这些差距在你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并请分析这些差距和表现是如何影响着你的学习生活及目标实现的?(15分)

3、为了弥补这些差距,改善自身发展困境,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请写下你的行动计划,并说明你会采取什么举措,确保你的行动计划可以有效实施?。(行动计划需遵循SMART原则)(30分)

比较通用的职业素质(能力)有责任心、进取心、服从性、抗压能力、沟通能力、计划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我是机电学院自动化专业的,还没有自己长远的职业目标,我现在还没有想好是要考研还是就业,感觉自己在这方面想的还是比较多,但还是没有什么具体的长远目标,但是我的短期目标是先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英语,另外我还会去读一些书,比如励志类,管理类等书籍来培养一下自己的文学素养。

对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评价就从责任心、进取心、服从性、抗压能力、沟通能力、计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八个方面来评价。

责任心比较强,该自己做的就一定会认认真的做好,一方面喜欢帮助别人做自己会做的,另一方面就是想得到他人的认可。

进取心一般,大都是三分钟热度,马上想到什么就会去做什么,一旦遇到困难,就很容易放弃,就英语学习来说,自己的英语口语不好一直想练一下,只是在开学初时,坚持过一周不到的时间读英语,然后就没在坚持了,还是没有毅力,不够进取!

服从性吧,只要别人比自己强的人或者做些自己同意的事的时候会自觉的去执行而且会做的很好,结果有时甚至出人意料,相反,对于自己不同意或者认为领导者有不对的地方解释不清楚也不会去做(或是迫于压力消极的去完成)不够对这些小事不会太在意,够了就忘了。

抗压能力比较强,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上都比较自主,遇到事情能自己解决。这和我个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我来自农村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上小学时就一直住在外婆家,小学六年几乎五年多的时间没回家,升学进初中后回家的时间因为比较远就一个月回一次外婆家,最后顺利考入高中,那就更远了,半年回一次家,现在上了大学一年回一次家。十八年来一直到现在几乎都是自己一个人,父母在我的学习中从未出现过,生活中除了寄来的生活费就只剩下电话那头熟悉的声音。

沟通能力不好,沟通技巧不是很会用。不是那种很外向的人,沟通最多的是那些有共同爱好、相处时间很长的朋友和同学。

计划能力很强,但是计划之后付诸行动的不多。也许有点像: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就说这学期开学的计划吧,想做的做了,不想做的原封不动,说道这些,感到内疚啊!我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团队协作能力还不错。记得这学期云南同乡会的迎接新生和十一组织出游的两次活动中,和同乡们配合的不错,圆满完成。

通过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部分评价,虽然可能不是很完善但这些是在我身上存在的。我觉得自己八点评价中最不好的有四点:进取心,服从性、沟通能力、计划能力与

行动的不协调。我自己估摸着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

1.以自我为中心。(活在以前的辉煌中,无法自拔)

2.习惯一个人思考、独自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喜欢独处,很少和人沟通。

3.性格中有太过于执着的成分。

为了改变这些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制定了一个计划:

目标:考研究生、练好英语口语

具体计划:

1.周一至周五按课程表的课时安排进行学习,但一定要进行预习和复习(预习以课本

为主,复习结合老师的课件和所做的笔记进行),没课的时间就去图书馆等地做学习有关的事,尽量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2.周一至周五早上六点五十起床,英语早练半个小时左右,七点半左右出门踏上上课

之路。

3.随身携带书法练习册,用课间时间联系书法,每天不少于半小时。

4.尽量不要用电脑做无关学习的事,比如:看电视剧·电影之类的(切记)

5.学习不要局限在课本之内,要注重衍生。

6.不要让结果迷失自己的眼睛,走好过程,结果一定不会差,人生更需要的是路上的风景,并非终点。

7.晚上回到宿舍后,锻炼半个小时,在做相应的英语试卷和考研数学复习资料,时间

大概到1点左右睡觉,两至三天晚上完成一张英语试卷和数学并含有笔记。

8.周末可以适当休息,锻炼,做相应的活动,但没什么事的话按周一至周五的作息时

间进行。

9.周末可以安排时间学习电脑上已装的软件,在周一至周五也适时可以。

注:无论在学习和生活中我都要不同程度的与人交往,在大学剩下的三年中,渐渐地去尝试主动和他人交流,培养自己主动,乐观,积极的心态和性格。这也许会让我受益终身!

三、回顾课程,回答以下问题:(总分20分)

1、如何评价你自己在课程中的表现?通过这门课,你有哪些改变?(10分)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这门课中的表现相当好,从上了这门课起,我上其他课也变得更加大胆,能主动和老师探讨问题,还多次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获得老师的肯定。只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以前上去发言什么的就会发抖,现在已经能够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虽然不是说的很清楚。我觉得通过这门课我已经慢慢的变得主动,逐渐地不再那么胆小,这就是这门课带给我的一大改变,虽然对一些讲课的内容还不大了解,但是似乎真的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碰到,将来说不定能用上,这门课真的很好,受益匪浅,没有选错.2、你对课程还有哪些意见建议?(10分)

探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篇8

我国职业教育由市场需求决定了发展趋势,目前职业教育规模已跃居教育行列的重要位置,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为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就“用工荒,就业难”的尴尬局面:一方面企业找不到自身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其原因是部分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缺失无法迎合当代行业企业的需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在教学中充分融入职业素质的培养内容,这也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

一、国外院校职业素质培养情况

国外关于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问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1年,美国学者约翰·弗莱纳根(John Flanagan)在研究美国飞行员绩效问题时曾提出,工作分析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描述这些工作行为所需要的素质,开启了人力资源管理中关于素质问题研究的崭新领域。1969年,美国学者Chickering发表了高校学生七个发展范畴的研究,认为高校影响了学生在七个方面的发展,即发展能力、管理情绪、通过自主迈向互相依赖、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确立身份、发展目的、发展整合。1999年,Jones&Kwan在一项香港高校学生经验评估研究中将学生对高校教育的期望总结为四方面,即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装备为将来职业做准备、开阔视野、成熟及个人发展、在竞争环境下可以成功。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形成众多的职业素质理论派别,职业素质理论趋于系统化和多样化。在各国不同的高职教育体系中,职业素质元素有不同的体现。

1、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得到广泛认可的教育形式,也被称为德国经济发达长久不衰的根本。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其实质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徒工制度,主要特征就是企业和职业学校密切配合,实践与理论同时并举。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培训、职业进修、职业改行等三方面的内容,职业培训主要指职前培训,分成中等职业和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进修和职业改行属于职后培训,一般称为职业继续教育。

我们探讨的职业素质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在德国职业教育界被称之为“关键能力”培养。20世纪80年代,德国就形成了以关键能力为核心的概念并写入了德国职业培训条例中。要求学生具有在职业生涯中起关键作用的综合能力,指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在学生有充分足够的时间进行企业实习实践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关键能力,即职业素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2、日本发达的职业培训

自1989年起,日本教育部门就宣布开始教育改革,鼓励学生提问,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日本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注重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弹性化的学制,注重校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的一致和开放,注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日本企业聘用员工时,不十分看重个人的具体技能,而是强调基本素质,其基本思路是:高素质的员工,可以通过企业自己的培训,胜任所有工作。所以日本职业教育最具特色的是企业内职业培训,几乎所有大中型企业都有完备的培训体系。建立在终身雇佣制和年工序列制基础上的日本企业内职业培训,日本企业内职业培训坚持“以车间教育为主”,培训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职业教育;坚持“终身职业教育”,从职工开始工作到退休为止,不断地为他们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进行各种教育;把职业教育当做是“经营的工具”,进行职业培训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重视企业文化教育,加强职工的忠诚和荣誉感,增强职工的凝聚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006年日本又建立了新的职业技能培养制度,即“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并将其写进了新修订的《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为了配合这一新型培养模式的推广,日本在2006年还修订了《中小企业劳动力确保法》,确定国家对实施“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的中小企业及事业团体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以推动他们致力于扩大青年技能人才的劳动就业机会。

多年来,日本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注重素质,注重长期的培训学习。

3、美国的“社区学院”

职业教育是美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美国的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培养各种人才,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综合中学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在社区学院里实施。美国的社区学院有许多职能,包括职业教育职能、普通教育职能和大学转学教育职能等,其中职业教育是其最主要的职能。

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由社区学院来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技能和知识,为社区工业、商业 以及其他行业培养人才,以社区为中心,关心社区生活,发展社区经济。而社区学院的办学也非常灵活,实行“开放招生”,专业设置包罗万象,学杂费用也很低。

4、新西兰的教育体制

新西兰拥有完善的教育体制和一流的教育质量。其承袭英国教育体制,被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制之一。新西兰政府确定本国的教育方针是:“获得最高水准的成就,使每个学生作为个人和社会成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新西兰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建立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办学重点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形成了学习-工作-再学习-现工作的良好机制。职业教育提供的教育和培训在提高全民素质、实现终身教育、帮助政府解决部分失业问题、缓解和调节就业压力等方面成绩巨大,对新西兰经济和社会发展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高职院校职业素质研究

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有重要的意义,西方部分国家已经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放在重要地位。我国虽然已经认识到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如何有效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职业素质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而,全面推进职业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国内的学者也对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战略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2007年,国内学者王晓洁提出要把职业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并在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得以体现,切实把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每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去。2008年,国内学者王希旗提出要从课程体系的构建出发,在理论课程设置上要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体系,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职业素质培养为本位的教学体系、课程内容及相应的评价体系。2009年,国内学者李永萍则探讨了将企业文化元素融入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机制,提出了以各行业优秀企业文化的共性因素构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大平台、以不同行业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因素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小方向的观点,此外,她认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手段。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为满足学生职业素质需求,也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如深化“两课”教学改革,根据有关部门关于高校大学生“两课”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要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各高职院校纷纷进行教学内容整合改革、教育方法与手段改革、考试方法改革,“两课”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人文素质同样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院校通过设置人文选修课模块,鼓励学生选修各种人文课程,如大学语文、美育、艺术欣赏等;开展诸如人文知识讲座、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摄影比赛、网页设计比赛、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文学、艺术特长,为人文素质拓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岗位需求,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岗位针对性和就业率的要求,实现 “三个零距离”,使人才培养工作让学生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在部分学校,强化实践性教学,实施“双证书”制度,也是职业院校的特色保证,达到满足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准入的要求。

探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综合职业能力

一、就业对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开始,进入跨越性发展阶段,2007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27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分支,也在飞速发展和扩大。随着学生人数增加和来源的分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动机及需要也变得多种多样,在此背景下,如何保持学生的教育质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社会对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了。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可见,新课改、新课标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多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要改革,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是关键。课程改革最终是对授课的改革,因此,教师的知识、经验和积极参与对于课程改革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云浮市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担负着为粤西,尤其是云浮市、罗定市培养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重任。为适应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及回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外语系结合实际,以就业为导向,制定了英语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了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更要多方面培养学生胜任基础教育教学的能力。

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一)现代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培养

1.听说能力突显、注重交际的课堂教学策略

听说能力属于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是学生多元智能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因此,提高学生听说水平,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交流能力尤为重要。而要提高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就必须找出适合于他们的教学新路子。现代外语教学关于语言培养方面的理论非常丰富,交际法理论就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指导英语语言交流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系统,它的基本功能是交往和交际,其结构反映其功能和交际用途,语言的基本单位不仅仅是它的语法和结构特征,还反映在话语中的功能和交际意义的范畴。受交际法影响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往往会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倡导有意义的表达,注意语言使用的得体性、教学材料的真实性、教学过程的活动化和活动的交际化,能将真实任务引入学生的语言学习中。”[1]基于上述理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按照目标展示或说明、创设教学情景、师生或生生互动、教师总结等步骤组织教学。

首先,目标展示或说明。教师向学生讲清每次课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任务,目的是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要掌握的目标上。目标不清,学生将感到困惑、无所适从、浪费时间,导致课堂听说训练无效,甚至课堂秩序混乱。

其次,创设教学情景。建构理论认为,人是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和构建者,知识的建构是在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教师应创设有丰富信息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最恰当最真实的语言信息输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真实的环境或者图片等方式创设教学情景,以这些真实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到英语语言学习任务中。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也认为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置身于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可以将英语课堂教学系统中的主体(学生)、客体(英语)、教师和环境四要素紧密联系起来。情景教学理论吸收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优点,就学习环境来讲,提倡学生的学习应该发生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就学习内容来讲,强调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指导学生探索并解决问题;就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而言,情景教学强调主动参与性、灵活性、情境性等知识价值要素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从教学模式上来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一种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智能和交往-交流智能。在互动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启动和指导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顺利实现的前提。当然,互动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并使他们在外语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这一能力。

2.多方面语言综合能力并重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著名教育家科德说,“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2]56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多感官参与学习的活动,例如,视(图画或文字)、听(录音)、唱(英文歌曲)活动相交替,说(口语)与(角色)表演活动相结合,以训练学生多方面的智能。这方面成功的案例当数课堂中的即兴5分钟表演,表演围绕一定主题,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创作,教师随机指定一组(2至5人))学生进行表演,时间为5分钟。要求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内至少有一次上台表演的活动,此项活动必须用英语进行。该项活动至今已经实施一年有余,总的来讲效果非常好。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团结协作精神。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创设相关的情景,利用直观教具或实物,把游戏引入课堂,模拟生活,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英语与交流英语;根据学习的阶段,把语言学习与智力开发相联系,通过作业、小组研究项目和讨论,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合作能力、自我认识等各方面智能;运用各种评价工具,评估学生的智力表现,促进他们综合地运用多种智力,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英语课堂教学也是生命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养成快乐而自信的学习心态,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3.建构立体式的课外自主学习平台

学校课堂中的教育就像一座冰山的顶端,它只提供学生在校期间所获知识的一部分,大部分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课外而获得的,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通过课外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有专家指出,“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实践机会由于教师素质、班级规模和学生素质等的原因,实践机会是非常有限的。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真实交际的环境中对语言的应用。任何有组织的课堂教学都难以为所有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使用环境。”[2]1因此,建构立体式的课外自主学习平台就有了必要性。为了使学生通过课外自主学习达到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目的,我们采取以下措施来确保训练的质量。

首先,以英语协会和校园英语角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交际和口语能力。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因此我们尝试创建英语协会和校园英语角,将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交际需要;其次,重视网络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专家指出:“网络教学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的特点,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3]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也明确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二)就业导向下的教师教育教学技能训练

1.“两笔四项”教学基本技能训练

“两笔四项”技能训练中的“两笔”是指对学生进行钢笔字、粉笔字的训练;“四项”技能训练是指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英语儿歌、简笔画、教学游戏组织等中小学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此项技能训练以提高职业基本技能为中心,以口语表达、汉字书写、课堂教学、艺术修养为技能训练基本点,训练中小学英语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学形式以实操为主,教师指导、督促为辅,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两笔四项”技能训练每周开展一次。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每周写两篇(版)钢笔字和粉笔字,要求书写要规范、清晰、平行整齐、间隔适度。训练时有教师在场指导,每月评选一次,以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小学英文歌曲教唱、简笔画、英语教学游戏组织等更是中小学课堂上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对于英语儿歌训练的要求是,学生要熟练掌握中小学英语课本所有英文歌曲并能进行教唱,训练时指导老师现场指导,并在期末进行考核。对于英语教学游戏组织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50个常用英语课堂教学游戏的组织方式,训练时学生按要求组织一个英语教学游戏,整个过程要做到有组织、有条理、有秩序、有效果。对于简笔画训练的要求,学生能用硬笔(钢笔、铅笔或粉笔)在一分钟内完成任务或动植物简笔画一幅(指单独物体)或日常用品简笔画二幅、几何图形简笔画四幅。

2.见习、试教

通过见习,使学生初步接触真实的课堂教学,体验真实的教育教学氛围,增强其从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打下初步基础。见习的途径是让学生到中小学听各种类型的课。通过听课,让学生了解课堂基本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课堂气氛的控制,板书的规划与书写,初步接触教案的书写,课堂听课记录的书写等。

在见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试教技能训练。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试教指导教师。试教内容包括:教案编写、说课、试教、课件制作等,并对每项内容制定出相应的操行标准。在试教过程中,随机巩固英语字母、国际音标、朗读、课堂用语、钢笔字(英)、粉笔字(英)、普通话、英语儿歌、简笔画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试教形式的设计与实施:以教师听学生试教为主,通过评议学生的试教,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出优缺点,最终让学生掌握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技巧。试教的作用在于,通过对中小学英语课堂授课的实训,让学生掌握英语教育、教学必备的基本技能,熟悉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以后实习、从教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试教的指导以宏观指导为主,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不规定统一的要求。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编辑出版的《教育展望》期刊曾指出,“对于实习教师和教学实习生,不应仅以规定的一定方式训练他们使用一定的技巧,而应以适应性的、提问式的、批评性的、发明创造性的和自我审视的方法向他们传授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心理学方法。他们必须有权去掌握这些技艺,这样他们就能在多种情况下灵活地运用它们。”[4]

3.培养反思能力

目前,在国外师资发展中提倡发散性教学模式(reflective model),其目的是在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师范生“学会教学”。作为未来的英语教师“如果不能不断学会教学,那他就不可能不断地教学生学会学习”[5]。对自身的教学法实践进行思考,使之系统化是教师提高职业水平的最好方法。教师只有培养了批判性反思的能力,才能改进其实践。

近些年来,在我国也有诸多学者提出“教学反思”及“反思性教学”。要使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全面发展,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关键要培养他们反思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我们在课堂教学、见习、试教、听报告等诸多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提高其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32.

[2] 杨晓任.英语教学与课外活动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杨连瑞,肖建芳.英语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283.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职业化:对发展中国家教师和师范教育工作者的重大意义[J].教育展望,1997,(3):86.

上一篇: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青蛙搬家》的教学反思下一篇:汽油库房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