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讲台上的人(通用9篇)
有一种人,
他们每天都站在讲台上,
闲暇时,
也坐在桌子旁,
用那飞快而有有力的笔法批改我们的作业。
我是多么羡慕他们啊,
每天都威风凛凛地站在讲台上,
每当我们犯错误时,
他会严厉的批评我们,
每当我们失败时,
他会鼓励我们。
他们是谁?
对,可以说他们是蜡烛,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可以说他们是一个园丁,
为我们修枝剪叶,
可以说他们是一盏灯,
在黑暗中,
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
他们是谁呀?
他们就是拥有神圣职业的人——
老师!
他们无私的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时间,金钱,甚至是生命,
老师,在这个属于您的日子里,
我祝你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误读一:神圣化的教师传统媒体形象
1. 教师媒体形象神圣化的表现
自从孔子开创教师“圣人”形象之后, 教师就成为知识的代言人、美德的象征。教师这种“圣人”形象在中国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就是传统媒体的大肆宣扬——在主导传统媒介经典古籍和影视中教师总是以集智慧与美德于一身的完美的形象出场。这两大主导媒介都在神化教师, 但其侧重点各有不同。
经典古籍中主要宣扬的是“师道尊严”, 把教师高高置于神坛, 提高教师的地位, 夸大教师的权威。比如孟子在《尚书·泰誓》中说“天佑下民, 使作君, 使作师”, 把教师的地位提到了与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同等的地位。孟子的这种思想, 被荀子继承下来。作为儒家经典的集大成者, 荀子确立了教师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天地者, 生之本也;先祖者, 类之本也;君师者, 治之本也” (《荀子·礼论》) 。由荀子所确立的教师“天地君亲师”的师道尊严地位, 虽然在不同时代因具体情况有所变化, 但教师高高在上的观念却历经千年融入中国人的血液。另一传统媒介影视则侧重于塑造一个生动的、标准化的教师形象, 使教师完美形象固定化。在中国, 以教师为主角的影视作品数目虽不多, 但几乎每部都是经典。每一部中的教师形象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人对教师的认识。虽然每部关于教师的影视作品的主题不同, 但我们细细观察会发现, 影视中所塑造的教师形象有其共同的特征。“从早期的《烛光里的微笑》颂扬教师牺牲家庭、带病工作, 最后累倒在山石上, 到《园丁之歌》歌颂教师像园丁一样辛劳, 甘于到偏远的山村默默奉献。教师在这些影片中基本都被塑造为‘红烛’‘园丁’的形象……此后类似的影片, 如《凤凰琴》《一个都不能少》《美丽的大脚》, 等等, 在塑造教师的形象时, 都难以突破教师‘红烛’‘园丁’形象的模式”。[1]这些教师在外形上着装朴素平实, 不施脂粉, 戴着高度眼镜, 体形瘦弱, 他们是对知识孜孜不倦的积极求知者。外形的平凡、境遇的恶劣都掩盖不了他们高尚的灵魂。他们默默无闻、辛勤耕耘,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真正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楷模。经典古籍和影视作品所塑造的教师固定形象, 让人们产生一种定势——教师就应该是这样的。
2. 教师媒体形象神圣化的影响
教师从业对象的特殊性注定了教师职业的神圣化。因为教师的从业对象是未成年人, 这些未成年人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希望。把这么大的责任交给教师, 社会就会对教师有高要求、高期望。所以社会必然会通过主流媒体塑造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这一完美形象实质上是社会所要求的教师“应然”形象, 而通过媒体的宣传, 人们误以为这种“应然”的教师形象就是教师的“实然”形象。因此就会用这完美的标准看待每一个教师, 用看待神的眼光来看待作为人的教师。而且可以说个人潜意识中也希望教师形象是完美的。把作为人的教师, 误解为完美无缺的神, 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一, 过度抬高教师的地位, 必然导致高责任、高压力。教育是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的责任, 甚至可以说, 学校只是承担了社会赋予的教育任务, 帮助家庭更好地完成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教师形象一旦被神圣化, 社会、家庭必然会把全部的教育责任推给教师。三方的责任由教师一人完成, 这必然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第二, 过于拔高教师媒体形象, “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教师角色的悲壮色彩, 不利于广大教师的认可和学习”[2]。在媒体中, 神圣化的教师往往被塑造成抛弃一切私利、超凡脱俗、一心为公的道德形象。教师丰富的道德生活往往被窄化为一种无我的纯粹奉献。第三, 媒体中固定化、单一化的教师形象, 给教师套上了一个无形的枷锁。人们潜意识中认为教师就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教师在言谈举止上稍有“出轨”, 必然遭到人们不公正的评价。
二、误读二:魔鬼化的教师新媒体形象
1. 教师媒体形象魔鬼化的表现
教师形象在传统媒体中的神圣化, 也无意间注定了其在新媒体中的另一个极端——魔鬼化形象的出现。因为越是神圣化、高高在上的群体, 他们的言行必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传统媒体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 消息的发布受到层层把关, 权力机关出于各种考虑, 对于教师的负面报道采取压制措施。而当时受众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被动地接受媒体的“皮下组织注射” (“皮下组织注射”理论, 也称为“靶子论”或“魔弹论”。其基本观点认为, 在媒介面前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媒介加工处理过的信息, 夸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力) 。而当今随着网络等新媒介的出现, 受众不再是“沉默的螺旋”, 受众与媒介从分离走向融合, 受众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媒体对信息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 网络等新媒体上对教师的负面披露越来越多。[3]在百度、搜狐等上面搜索, 就会看到一些关于教师的负面新闻事件:“某某中学一教师体罚学生有点狠, 初一男生被踢得排血尿”“殒命男生曾遭女教师体罚”“‘花朵’频遭摧残, 禽兽教师为何层出不穷?”“教师有偿家教:在家教, 不在校教”……此类教师负面报道在网络等新媒体上层出不穷。
2. 教师媒体形象魔鬼化的影响
如果说, 教师媒体形象神圣化是一种必然, 因为教师职业本身决定了人们对它的完美期待, 而教师媒体形象的魔鬼化却是个无法避免的意外, 而且这个意外是新媒体的无意为之。新媒体并不是出于丑化教师群体而有意为之, 媒体这么报道只是出于对事实真相的披露, 但是这其中也无法避免许多不良媒体人出于商业动机而故意夸大事实真相, 从而达到只是娱乐大众的目的。在此我们无法探究媒体这类报道出于何种动机, 同时这也不是笔者所关注的问题所在。
虽然媒体对教师的负面报道无责任可究, 但过多的负面报道以及为吸引受众注意故意使用的一些夸张的报道标题及内容, 无疑让受众产生一种错觉。把极少数教师的不良行为视为整个教师群体的魔鬼化, 这必然造成恶劣的影响。
第一, 教师形象魔鬼化必然带来教师地位危机。教师形象的魔鬼化使学生对师德产生质疑, 从而消解学生内心深处对教师人格的尊重;使家长对教师是否能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产生顾虑, 从而降低了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第二, 教师形象魔鬼化使学生对教师的权威产生怀疑, 从而质疑教师所教的内容, 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论语·子路》) 。第三, 极少数教师群体中的败德行为, 让大众误以为现在的教师就是这样的, 让那些真正全身心奉献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教师产生侮辱感。同时他们本应受到的尊重与崇尚受到消解, 不利于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三、人化:当今教师媒体形象的唯一诉求
神圣化或魔鬼化, 都是广大受众对教师媒体形象的虚假认识。要正确认识教师形象, 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一点:教师首先是人, 其次才是教师。
1. 大众应还教师形象以人性化
作为大众, 在认识媒体上的教师时, 首先要把教师看成是和自己一样活生生的人。“传道授业解惑”只是教师的职业, 而人才是教师的本来面貌。[4]教师作为普通人, 他具有人的一切感性与理性, 有人的喜怒哀乐, 有人的需求。他既然是人, 那么注定了其自身的不完美。他会犯所有人都会犯的错误, 他会像所有人一样“趋乐避苦”, 他会有自己的私欲……大众在认识教师时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 不必把教师神圣化。
2. 媒体应还教师形象以真实化
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宣传工具, 它的目的是信息传播。作为媒体应该遵守的首要原则是还事实以真相。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主流媒体人在报道他们的事件时“神圣化”, 这主要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及对教育长远发展的考虑。而网络等新媒体或是出于对真实的反映, 或是出于某些不道德的动机, 出现大量关于教师的负面报道。这类报道有的确有其事, 而有的却是道听途说, 甚至无中生有, 完全是为了借教师群体的特殊性来吸引大众的眼光。而且无论媒体对教师形象的神圣化, 还是魔鬼化, 都欠缺真实性, 对于教育及教师本身都是弊大于利。所以媒体必须遵从事实真相, 还教师以真实。
3. 教师应做作为教师的人
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人, 从业对象是一群关系国家、民族未来的青少年, 这就注定了教师职业的高责任、高期待性。虽然媒体上的教师正面形象过于夸大, 但这种形象的神圣化, 正是社会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应是”的要求体现。虽然大多数教师无法做到, 但并不能因此就放弃这个完美的期望。虽然这一期望“既不能最终被完成又永远被追求”[5]。教师形象人化, 并不是说作为教师的人就可以为所欲为, 因为作为人, 就具有人的尊严。为所欲为, 只会连做人的资格都会失去。而且既然从事教师职业, 那么就必须符合作为一名教师的标准——“学高身正”。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有愧于教师职业的神圣性, 就不能称其为教师。作为教师首先要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 一个具有人的尊严的人;其次让自己成为“学高身正”的为人师者。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 如果教师严格要求自己, 无愧于教师这一神圣职业, 那么就算媒体如何无中生有, 大众更愿意相信“眼见为实”。
正如杜威所说, 离开了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形去谈道德, 好比是剔除血肉, 将骨骼当做有生命的东西。[6]离开了具体的教师去谈教师形象, 其结果是一样。媒体只是教师形象塑造者之一, 而且它的塑造只是对教师真实形象的一种媒介反映。说到底, 良好的教师形象是依靠教师自己着力修养而成的, 是教师群体用心呵护而塑造出来的。
参考文献
[1][2]班建武.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影响及原因、对策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 2007, (6) .
[3]李玉兰.网络背景下教师形象的审美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 2005, (12) .
[4]程艳红.教师形象:从“师范人格”到“非师范人格”[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 (5) .
[5]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8.
1998年3月6日,一位极不寻常的客人从英国来到美国白宫,他是作为白宫举办的“千年系列讲座”的主讲人而来的。人们用崇敬的目光注视着他,只见他极度瘫痪的身躯僵硬地躺在轮椅里,四肢一动不动,然而,他智慧的目光却如此深邃,令人联想到他所研究的黑洞。数十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同顽固的疾病、同随时都可能降临的死神英勇搏斗,而且在探索宇宙之谜的科学研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了“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科学家”的美誉,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5大杰出残疾人”之一。
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英国剑桥大学物理教授史蒂芬·霍金。
他不仅全身瘫痪,而且还是一个失语者:13年前的穿气管手术使他失去讲话能力。现在,他只能靠一台带语言合成器的微电脑发出声音,与人们交流思想。他正是利用这套设备谈笑风生地讲了几个小时,不时地把克林顿总统、第一夫人希拉里以及在座的科学家逗得哈哈大笑。
有300多人通过因特网向史蒂芬·霍金提出问题,其中美国副总统戈尔。正在“和平号”上飞行的美国宇航员安德鲁·托马斯,也通过无线电向这位白宫客人表示欢迎。
史蒂芬·霍金在讲演中指出,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将来,电脑很可能会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人类可以通过遗传工程加快进化步伐,培育出更健康、更聪明的新人类,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科学发展的步伐。他说:“我不相信400年后的人类跟今天的人类完全一样。”
仿佛来自不同星球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诞生在英国牛津,这一天正好是现代科学的奠基者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
少年时代的史蒂芬·霍金并非绝顶聪明,学习上大抵属于中上等。但是,他对周围事物充满强烈好奇心,总喜欢刨根问底。
1959年,17岁的史蒂芬·霍金考入牛津大学物理系。他所在的小组共有4人,都是男孩子。有一次,教电磁学的老师留下13道特别难的作业题,要大家尽量作,能做几题就作几题。课后,他们就忙开了。结果,有一名同学忙乎半天,连一道题也做不出;另外两个同学一起研究好久,才勉强做出一题半。而史蒂芬·霍金呢?一口气作出10道题,还深感遗憾地说:“我真恨自己!还有3道题作不出来!”
1962年,史蒂芬·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剑桥大学研究生院。他所以进剑桥大学,完全是出于他对宇宙学的热爱。因为剑桥大学有不少研究宇宙学的名教授,邓尼斯·西阿玛就是其中之一。邓尼斯·西阿玛是英国科学界的巨擘,许多著名天文学家、宇宙论学者、相对论学者都是他的门下。好早以前,史蒂芬·霍金就特别仰慕邓尼斯·西阿玛,渴望成为他的研究生。现在,这位年轻的研究生终于如愿以偿了,邓尼斯·西阿玛带领着他朝科学高峰努力攀登。
同死神搏斗
正当史蒂芬·霍金满腔热情地向科学进军时,可怕的病魔却向他步步逼进。
1963年的一天,他在圣阿尔班斯湖滑冰,不知怎么,腿一软就狠狠地跌倒。他挣扎着想爬起来,但是没有成功。医生作了全面检查,说史蒂芬·霍金患的是庐伽雷病,这是一种不治之症,医生估计他只能再活两年半时间。
这对于年仅21岁的史蒂芬·霍金来说,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他悲观地想:“我恐怕等不到完成博士论文的这一天了,死神随时都可能夺去我的生命,生命是何等短暂啊!”然而,他转念又想:“就这样消极地等死吗?不能,绝对不能!宇宙中有那么多奥秘等待我去探索……,正因为生命十分短暂,才更应该加倍地珍惜它,让它放射出流星般的灿烂光辉!”
就在他患病不久,一个叫简·瓦尔德的姑娘闯进了他的生活。这位天真浪漫的女大学生深爱着思想深邃、意志坚强的他,决心与他并肩携手去迎接人生的挑战。
真挚的爱情给困境中的史蒂芬·霍金带来了信心和勇气。他想,不管是为了科学事业,还是为了这可爱的姑娘,他都应该坚强地活下去。
他重新振作起来,以坚强的毅力,拄着拐杖继续学习,终于在1965年完成了博士论文,被批准留校工作。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同简·瓦尔德结了婚,以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1985年,史蒂芬·霍金在妻子的陪同下到日内瓦参加学术会议。在此期间不幸患上肺炎,连续多日高烧不退,呼吸困难,靠输氧、输液维持生命。后来,医生无可奈何地说:“这个人没有什么希望了,把维持生命的设备撤掉吧。”
简·瓦尔德坚决反对,她说:“不,不能!我丈夫不会死的!以前医生说他只能再活两年半,可是他活到现在,二十多年了。”她立即坐飞机把病危的丈夫护送回国,住进剑桥医院。医生给史蒂芬·霍金做了穿气管手术,救了他的命,但是,从此,他就失去讲话能力。
一位电脑专家为史蒂芬·霍金专门设计了一台带语言合成器的微电脑,轮椅扶手上装有鼠标器。史蒂芬·霍金用仅能活动的右手3根手指操纵鼠标器,从电视屏幕上选词造句,然后通过语言合成器放出声音来。用机器讲话速度比较慢,是普通人讲话速度的十分之一。
杰出的贡献
史蒂芬·霍金还是幸运的,因为他极度残疾的身躯上还保留着一个没有受损的、极度聪明的大脑。他的大脑时刻高效地运转着,探索着宇宙中无穷无尽的奥秘。
他首先把研究的目标瞄准了宇宙中最奇特的天体——黑洞。所谓“黑洞”,经典物理理论认为,黑洞是绝对黑的,吸收一切物质,而并不向外反射物质。史蒂芬·霍金将量子理论应用到黑洞研究中,发现黑洞并不是完全黑的,还能辐射一些物质出来,他把这种现象称为“蒸发”。随着粒子缓慢向外辐射,黑洞的质量就会越来越小,最后以爆炸告终。这就是著名的“黑洞蒸发”理论。他的导师邓尼斯·西阿玛说:“仅黑洞蒸发理论,就会使史蒂芬·霍金名垂不朽。”
宇宙从何处来?宇宙将向何处去?时间和空间有没有起点和终点?这是史蒂芬·霍金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270多年前,牛顿曾长期思索过这些问题,最终还是没有想通,只好归结为“上帝的第一推动”。半年多世纪以前,爱因斯坦也思索过这些问题,但是遇了难以解决的“奇点”问题,在“奇点”上,一切自然规律都失去作用,还是无法揭开宇宙起源之谜。
史蒂芬·霍金把量子理论应用到宇宙学的研究中,成功地避开了“奇点”问题。他指出,量子引力效应使时间和空间无限“弯曲”,时间成为虚的,时间与空间不可区分了。这就是宇宙起源之初的情景。他创立了一个封闭、无边界、有限的四维时空模型。成功地避开了大爆炸“奇点”,从而使一切自然规律照常发挥作用,排除了“上帝的第一推动”说。最近,史蒂芬·霍金进一步推出,宇宙是从150亿年前的那次大爆炸产生的,时间和空间都是从那一刻开始的。从那以后,宇宙一直在不断膨胀,而且将永远膨胀下去。时间和空间是有始无终的。这是他为人类做出的又一大贡献。
史蒂芬·霍金还在以巨大的精力研究如何把量子理论与广义相对论结合成一个协调的统一理论。这项研究一旦成功,宇宙中许多难解之谜就会找到正确的解释。
20多年来,他有那么多重大发现,这些发现使他激动不已,他要把自己的喜悦与大众一起分享,所以在1988年写成一本科普著作《时间简史》。这部著作一出版,就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很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现在已发行2500万册以上,成为世界最畅销书,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由于他的巨大贡献,他被聘为剑桥大学卢卡斯讲座教授,从前牛顿担当过这个崇高的职务。日本有关方面评选出“世界5大杰出残疾人”。其中就有英国的史蒂芬·霍金和中国的张海迪。
继续攀登
史蒂芬·霍金与简·瓦尔德是一对患难夫妻,两人携手走过20多年的坎坷之路。他曾深情地说:“如果,没有简·瓦尔德,我肯定不会这么成功。与她订婚把我从绝望的深渊中拉了出来。”但是,简·瓦尔德笃信万能的上帝,而史蒂芬·霍金却不。这是简·瓦尔德所接受不了的。于是,1985年史蒂芬·霍金搬了出来,他们分居多年,1990年正式离婚。
后来,史蒂芬·霍金与长期照顾他生活的私人护士伊莱恩·梅森(今年48岁)相爱了。1995年9月16日他们正式在教堂结婚。
1985年春,史蒂芬·霍金曾到中国访问,操纵电动轮椅攀登八达岭长城。许多好心人看到他那么艰难和吃力,都劝他到此为止,别再上了,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史蒂芬·霍金坚决地说:“我一定要上去!宁肯死在长城,也不愿带着遗憾回剑桥!”
(女1)站在讲台上慢慢老去
手中的粉笔在盈盈的舞动中一点点缩短
轻轻地随风卷进飘起的长发里
那撒满缤纷花朵的长裙
(齐)不经意间已沾染了岁月的痕迹
(男1)可我还是眷恋更迭的四季
还是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
阳光撒满他们的笑脸,(齐)幸福映在我的心里(女2)3.不再急匆匆地追赶岁月
而是愉悦地走上讲台
轻轻抒写岁月,满怀笑意
开始原谅捣蛋的幼童和岁月的顽皮
(齐)开始感恩成长的孩子和生活的赠与
(男2)伴着书声迎接晨曦
伴着喧嚣静静解题
那金戈铁马的板书
每一笔
都方方正正
(女12)生活还在眼前
(男12)远方桃李朵朵
(女12)会被一些人忘记
(男12)也被一些人回忆
(齐)就这样站在讲台上慢慢老去
我依旧喜欢和孩子们一起
阳光撒满他们的笑脸,幸福映在我的心里(女)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男)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女)我们/立德树人,在/务实中/前进;(男)我们/为人师表,在/创新中/发展。
(女)滴滴/汗水中,我们把教书育人的/天职谨记;(男)满天/夕阳里,引导学生/把青春热情/肆意挥洒。(女)总有/一天,我们/也会/两鬓斑白、迷朦/了双眼,就让/清辉不老的/月亮/刻下/我们教师的/誓言!(男)宇宙/无边,人生/有限。
今生/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何志/何愿?
(齐)教育/无涯,沧海/桑田,人才/无处/不扬帆。
笑看/林园/花/似锦,再创/新天。
当我十几年前站在讲台上那一刻,面对底下一张张纯真稚嫩的笑脸,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的心瞬间就被触动了,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我知道,我开始踏上一条漫长而艰巨的育人之路。我开始真正去思索教师这个行业的意义和真谛。
近二十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慢慢懂得,教育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份充满爱的工作,爱是一切的基础,教师就是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然而,还不是光有爱就足够的,教师对于学生的爱不是一般的爱,师爱应该是一种更科学、更合理、更理智的爱。
首先,这种爱应该是平等的。作为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做是一个平等的个体,这尤其体现在对后进生的关爱上。教师要把每一个孩子看作是一个平等的个体,去尊重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要做到不偏爱,更要做到不歧视。
其次,教师要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去爱。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理想化的方式去爱孩子,这是我们成人爱的方式,不是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常常去换位思考,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用他们的眼睛去看世界,用他们的心去体会世界。在给与他们足够的关心和理解之后,再采取针对性的方式去帮助他们,对症下药往往才能事半功倍。
我们班有个调皮的同学,他叫小小。
他留着一个小平头,眼睛小小的,一笑起来眼睛就没了。
有一次,老师叫他去讲台上站着,老师喊了许多遍,他装作没听见,一本正经地坐在那儿。别人把他拉上去,他还垂死挣扎,手抱着桌子,“嗯!嗯!”地叫着,把同学们都推开,还跟“老油条”一样坐在那儿,经常把老师都搞得无可奈何。等老师的目光一转过去,又继续玩他的东西了。
他站着也十分不老实。有许多同学一起上讲台时,他主动找人家聊天,还玩石头剪刀布,等老师的目光看向他们,责骂他们时,又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像值周岗似的站在那儿。有时还在同学或老师后面指手画脚,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瞧,他和别的同学在上面聊着聊着,突然两人你一脚我一脚踢起来了,踢到激动时竟然在教室里乱跑起来,老师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下课他大摇大摆走路,手来回甩着,腿也不老实,一蹦一跳跟一只兔子一样。撞到人还怪别人不对。上课时,他就慢慢走,可能心里还想着地下有红地毯呢!脚在地上滑着,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仿佛上台很光荣一样的。
他曾经一度活在理性王国,却以徒有理性之口号而横流民众之鲜血的法兰西共和国当做他自己的祖国。
他曾赞扬过为共和国立下赫赫战功的拿破仑。但当拿破仑终结了革命的暴乱,最终建立帝制并征战欧洲,却又被他视为暴君——天知道共和国送了多少人上断头台而拿破仑却给法兰西政治带来了稳固的秩序。
他要求一种世界主义,又在拿破仑力图征服欧洲实现一统并掠袭普鲁士时鼓动起极强烈的爱国心,以血力荐德意志。
他的演讲组成的这部反对拿破仑的爱国主义著作,反而在打败拿破仑以后被打入冷宫,他所阐释的爱国主义也在被普鲁士国王利用过以后被抛到九霄云外。直到1848~1849年民主革命废除了卡尔斯巴德协议以后,才再次编辑出版并流传国外。
在他的时代,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尚未形成。而他在这个演讲台上,从1807年12月13日到1808年3月20日所做的十四篇演讲,被公认在德意志民族的解放复兴中发挥了十分卓越的作用而载入史册。
他,是费希特;这部书,是《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
国歌中如此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对于当时的费希特,大抵只需把中华,换做德意志。
一年前,纽伦堡出版家约·菲·帕尔姆刊印过一本《处于极其屈辱的地位的德国》的小册子,由于不愿坦白交代这本反法著作的作者姓名,已被拿破仑下令枪决。
当时的柏林,由于普鲁士政府尚未付清战争赔款,还驻扎着法国军队。甚至在他演讲的时刻,法国军队多次从旁列队经过,击鼓发出一种急迫的警告。在现场,也有闯进来的法国人对他行注目礼。甚至是普鲁士下级行政机构,由于害怕引起法国人的恼火给自己造成伤害,对他亦保持疑虑。
他没有沉默:“危难时刻正在逼迫我们,我们必须说出危难时刻要求我们说的话。”
“这个人保证说,他从他自身的直接经验中知道,像德意志人对祖国的爱这种东西是存在的,他了解这些东西的无限价值,唯独这种爱驱使他不顾一切危险,说出他已经说的和还将说的话。因为我们目前除了讲话,已一无所能,而且,甚至连讲话都受到种种阻碍,正在被弄得失去活力。”
“这些演讲的总目的在于给已被击溃和精疲力竭的人们注入勇气和希望,给深为悲痛的人宣示欢乐,引导他们轻松地、平安地度过陷入最大困境的时刻。”
这是一个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搏命直言的教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却在战胜的法国军队面前扶起德意志民族那面被敌人扳倒、践踏在地的旗帜的勇者。
但我无意将本文写成对费希特或他的著作的颂词。
在德意志民族形成现代民族国家后,他的思想一度被法西斯借用来作为对外侵略和对内镇压的理论来源。在日本,这部著作被编译并颁发给全国文教部门,用以论证大和民族的优越性。而在中国,它又一直被视为反对卖国主义、维护民族独立的宝书。在中日间那场侵略战争中,侵略方和抗击国都从同一部著作、同一种思想中汲取营养用来各自宣传、互相对抗。
它同时是侵略者的自白书与抗击者的自勉文。岂不绝乎。
费希特在这本书里,到底说了什么呢?
三点:核心,依托,说服。
费希特作此演讲,核心即在爱国主义、民族复兴。为实现此目的,他提出的路径依托,是教育。同时,他给出的论证与说服,即在德意志民族的卓越独特性。
除去德意志民族性的个案特点,无疑,爱国主义与通过教育实现复兴这两部分,在任何一个近现代面临过救亡图存问题的国家中,都会有相当大的市场。
先看爱国主义。
费希特说:“在把我们的民族理解为一个永恒的民族和我们自己的永恒生活的保证以后,通过教育,把对祖国的真正的和万能的爱深深地、不可磨灭地建立在一切人的心中。”
对于何以必须爱国,费希特的论证是不充足的。其时所处情境的紧迫补充了他论证的不力。或者,某种意义上,是现实情境的紧迫,造成了这样论证的武断。当一个共同体被侵略、被打败,共同体中的成员的第一反应是对外的自卫,对内的抱团。
一个民族在其面临危机时,作为反应机制,个体成员中会自觉产生出一种共同体意识,来应对共同体所面临的困境。
冷静来看,民族国家不过是我们自身现实生活的一个保障。它往往不可替代,但并非不能被替代。这个国家之外的社会构成与生活方式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并非不能适应——这种适应有相当的艰难需要克服。这也就是说,我在香港,会深刻自觉为大陆人;而在米沃什、昆德拉,即使有极其强烈民族意识自觉,仍然可将自身流放他乡。
那么,爱国的理由是什么呢?如果只是一种朴素的情感倾向,它是自足的,但经不起推敲。对于我,我将国家视为一种组织,一种秩序构成。如果对于作为典型秩序构成的法律,我都追问,恶法是否该被遵从;那么自然的,对于国家,我至少追问,暴虐的国家是否该被热爱。
作为一位崇尚理性的哲学家,在此问题上,如此轻易的服从于朴素的情感,或可归罪于时况的紧迫。
现实只来得及让人反应,让人来不及思考。可惜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理由:
危难时刻正在逼迫我们,我们必须想出危难时刻要求我们得出的思想。
再看教育手段。
费希特说:“大多数公民必须受到这种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而且为了确保这大多数人,必须在全体公民中设法进行这种教育。”
这里颇有“求乎其上得乎其中,求互其中得乎其下”的智慧了。
他要求,“如果说迄今的教育顶多是要培养人的某种东西,那么,这种新的教育则是要培养人本身,并且决不是要像以往那样,使自己提供的教养成为学子的财富,而是使这种教养成为学子人格的组成部分。”
看起来,费希特要求的是一种使教养成为学子人格的教育。背后如果有什么危险,似乎也还并不明显。
接下来,他认为:“任何教育都要给学子指出正义的事情,提醒他们忠于这样的事情,大家怎么能对它有更多的要求呢?他们是否愿意遵循这些劝告,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如果他们不遵循它们,那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因为他们拥有任何教育都不能从他们那里夺走的自由意志。因此,为了更精确地阐明我所设想的新教育,我想对此回答说:以前的教育的首要错误,这种教育的软弱无能和毫无价值的明白供认,恰恰在于这么承认学子有自由意志,这么信赖学子们有自由意志。这是因为,以前的教育承认意志在教育发挥过一切最强有力的作用之后依然是自由的,即依然在善恶之间犹豫不决和摇摆不定,也就是承认它既不可能,也不打算或希望培养意志和人本身——因为意志是人的真正根本——承认它认为这类培养工作根本是不可能的。”
在费希特看来,教育往往未能确实地影响人的道德判断,甚至并不实际的引导。它只是给出选择,并告知后果。而教育的目的不是给人自由,是引导人向善。所以他要求一种能取消人自由意志的教育,通过教育将好坏、善恶、正误的判断铭刻进受教育者的人格。
问题恰恰在于何者向善,我们对此存疑。所以教育只能选择给人自由——这是目前为止人类能做到的最好教育。引导人向善,那是宗教和信仰的工作。
一种倾向宗教和信仰的教育,我在其中看到的是洗脑的危险。以教育者的判断为受教育者的判断——而影响教育的权力在当权者手中。那么,最后推行出的教育是何模样不难猜想。日本的军国主义已经给出了极好的样板。
在复兴中费希特依托的主要是教育,但教育既然要推行,不能端赖民间,故也涉及到政府的作用。这里政府作用的观点并非主要,但亦折射出问题。
在教育中为了培养新一代人,他要求国家在实施民族教育时应将学子与其家庭隔离开。亨·卢登对此作出批驳:“费希特作为讲授法权哲学的导师竟然鼓吹这样一个危险的主张,我们对此绝不能沉默。试问,国家究竟是从什么地方获得了这种权力的呢?是谁赋予它这种权力呢?”
学子的教育虽然貌似在学校中完成,但也离不开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历史上隔离教育手段确实被采取过,那是斯巴达的制度。人的培养就是为了充作城邦的战士,个体的教育即是机械的加工打磨。
但这还不是费希特主张的最严重的问题。亨·卢登在此,点出了关键——政府无正当授权而扩充权力、取消民众自由的问题。
紧急事态下(如战时),政府的权力扩充,可以获得民众在一定范围内的容忍。但容忍不等于授权,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权力扩充到何种程度、持续到何种期限,都必须小心谨慎地处理。否则,人们在击退外族的威胁后,却会落入当权者的奴役。
甚至,在开始与外敌作战前,便已陷入此种奴役。甚至,正是因为陷入此种奴役,才开始与外敌作战——去侵略去征服去推翻。
法西斯已经为我提供了太好的案例。
该到结束的时刻了。
费希特,一个登上时代演讲台的讲者。
他说,“谁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谁也就同时丧失了深入地影响时代潮流、自由地决定其内容的能力。”但考虑到他的教育观念,似乎这里的主体是国家是民族是德意志,而不是具体而鲜活的个人。
人成为抽象集体概念的牺牲。
他说,“如果我们有可能,我们必须阻止人们为了激发起对天堂的更大渴望而把地球变成地狱。”他表达了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渴望,而这个民族在不久之后将两度将世界拖入战争的地狱泥沼。
是他的错吗?未必,他只是对自己的时代作出反应,对自己的热忱表示忠诚,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表达。即使在他的思虑中,有疏漏也有错误。他的反应是自发的,他的忠诚是诚恳的,他的表达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那么他没有错吗?也未必,思想的表达即有作用于现实的可能。应当承认,正是也仅是为了作用于现实,我们才表达思想。由此,对于思想所确实造成的影响、损害,发言者都负有责任。
没有可能的推脱。
“岂有文章觉天下,忍将功业误世人”。
无论人思想得多么诚恳,都无法免除可能的错误。那为了避免错误,是否该将思考免除?
我想,不。错误是可以修正的。对于思想,无论褒贬,都不该有所有权的意思。人类从之前的思想者那里吸取营养,必也被之后的思想者汲取精华。即使是一个只为自身思考的人,他的思考也必受益于集体,并为集体所吸收。
诚恳的思考可能出错,那也是一种经验。
不懈呼告大声宣示思想的行为——这既表明思想者的骄傲,也表明他的责任心——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榜样。
先死者总是要为后死者踩雷的。
在时代的演讲台上,不同的人渐次登场,留下启迪或被遗忘,承受谴责或收获赞扬。这些于退场者而言,已经无甚相关。
意味在哪呢?意味,在于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一些思想,登台演讲。
这是位普通的大学老师,但他很不满意目前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状况。于是努力钻出一条缝来,让学生能学到一些更有用的东西。
他的脑子箍不住,不断有新奇的想法冒出来。他在首都经贸大学教管理,于是他用管理的例子说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管理学家詹姆斯・马丁说过,今天大多数企业是为一个不复存在的时代而建立的。许多‘企业再造’的尝试和努力遇到的失败远远超过了成功。在当今的企业中,大多数管理者和工人都是一台台孤立机器的齿轮。有时,他们有一种模糊的感觉;这台机器应该被废弃,被替换,但他们却不知道该对它做什么。大多数企业的管理结构和工作程序都是在几十年前,即在现代技术之前设计的。”
赵树基说,“中小学甚至大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也与之非常类似。我们的大学是几十年前的大学模式,却学着计算机和国外涌来的无数新名词,可是这些东西如何对接,似乎谁也没认真思考过。
“一个根本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学完了干什么,他们学的东西,他们的大学经历在他们一辈子的职业生涯中有什么作用,这也没有人认真考虑过。”
“让大学的专家教授把厚书读薄,帮助学生或实际工作者学习”
赵树基做的很特殊的一件事就是“把厚书读薄”。他认为,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和社会前进步伐太快,短短几年中,我们正在教授的“新”知识很多就已经落后。学生因为课业太多,不可能读完老师规定读的书籍。其实有些新书老师也不一定读过。而这些著作对于学生又非常重要。于是,赵树基提出“让大学的专家教授把厚书读薄,帮助学生或实际工作者学习”的新方法。
他邀请了学界的专家教授把一两年之内西方国家出版的.社科和经济界新书,提取概括成两万字之内的“薄书”。他认为,一本书里有许多庞杂的枝叶可以去掉,独剩精华部分让学生消化掌握就够了。他让他的研究生每年读七八本这样的“薄书”,腾出时间到企业中去实践。
“26岁以后就不容易灌输进去东西了,除了他是以学问为职业的学者。因而我要把我的学生当成一个大容器,在我教他们的两年中尽量多灌输进去一些东西。”
赵树基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市场营销和计算机应用”。他发现,全世界在管理方面每年大概能出50本有新观点的书。这些书能在同年翻译到中国来的大概不超过10本左右,可是他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人看到过当年的这些新书,也可能这些书在国外出版了四五年后,在国内翻译了两三年后,某一个同学会读到其中的一两本。
赵树基觉得这不对,这是在“飞速发展的中国”的首都北京,他们是专门学经济管理的大学生。
他说他不是文本主义或者说学院派的学究,要用书海淹没学生的灵
第一点是我自己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纯属一家之言。
由于我们四十多天的实习刚刚结束,所以很多东西还都没有忘掉。总体来说,我认为的语文教师的追求应该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不破楼兰终不还”,至于如何才能实现“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条条大道通罗马”或者说“至法无法”。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态度”的问题。
下面我说说一节完整的语文课都由哪些环节构成。像目前大家公认的那样,语文教育是“工具性(知识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所以好的语文课既要讲出文化韵味来,还要讲出知识趣味来。简单来说一节语文课按照逻辑次序由这样几个方面构成——“导入、解题(作者背景)、整体感知、品读、文本分析、根据问题师生互动的探究、课堂的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下面我再说一些我这次传奇(?)的实习经历中的几个小故事。有一次课堂上我说“英雄出语多本色,大家都要做一个率真诚实的英雄,尤其是男生”,然后就听见一个学生大叫说:“老师,女生都是狗熊”……有一次上课讲《再别康桥》,我叫了一个男生读……我就乘机说“原来男子汉也有柔情”,看了大家的反应……嗓子哑的……还有是听别人说的一个课堂上的小故事:细胞放屁的故事。……听课之后和指导老师的谈话“下坡再上坡”的理论等等。
现在给大家一些建议:
一、自己尝试着写一篇完整的教案;
二、自己试着讲一堂完整的语文课(45分钟);
三、平时自觉去图书馆看看相关的语文教学方面的期刊和书籍,自己做一些恰到好处的研究。
四、练好自己说话的胆量和口才。(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下面还会说到)
我要说的第二点是“用人单位都在挑什么?”也就是说他们拿到你的简历之后会看什么?我结合这几天我求职失败的体验简单说几句,供大家参考,如果你同意的话也可以按此安排你的大学生活。
首先,他们看你的英语水平;其次看你的专业课学习水平,如何体现,就是奖学金证书,一般是二等以上才有效;三看你的特长:包括社会工作、写作、朗诵、还有能歌善舞以及其他能体现你特长的证书。四看普通话水平。如果你的简历上没有上述几件东西,很遗憾,你长得再好看,你再有多大的神通,最终命运大多数都是被扔。我就有一次这样的感受。这是硬件。如果这些条件你都具备了,那么剩下的就是你的口才。面试的杀手锏就是你的口才。我以我为反面教材。
【站在讲台上的人】推荐阅读:
当我站在台上初中诗歌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