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趣味人物漫画像

2025-04-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趣味人物漫画像(共3篇)

美术教案-趣味人物漫画像 篇1

--趣味人物漫画像

授课者:陈小君

一、教材版本:浙美版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二、教材内容:浙美版美术教材《卡通天地》

三、适合学段:八年级

四、学时:1课时

五、课程类型:造型·表现

六、课程设计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让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本课教师要引领学生了解欣赏肖像画的基本特点,通过对图片的比较和分析,帮助同学把握漫画人物造型的基本特征的不变与变化之处,培养学生观察细微特征以及进行夸张表现的能力.七、教材、课程资源分析:

《卡通天地》主要从卡通形象着手,学习了卡通的各种表现手法,但启发性、自主性不够,学生的自我观察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挖掘.本堂课精选了漫画家的真人肖像漫画的图片资料和对这些图片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制作相关课件,设计问题,选择图片,收集视频,并完成教学设计,以及教师的示范,旨在让学生通过对肖像漫画的观察与分析,以及作画步骤的了解,提高学生对肖像特征的把握与理解.八、学情分析:

1、卡通现在正成为中小学生最喜欢的艺术门类之一,各种卡通艺术形象以其鲜明的色彩、生动可爱的造型成为人们喜爱的对象.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美的追求、美的需要和享受充满着热情和期待。如何使学生做到真正懂得美、欣赏美、创造美,需要通过课堂的教学引导和实践的培养过程。

2、通过前面两课时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卡通人物五官的画法,表情的夸张与变形,也掌握了表情的基本变化规律.3、学生对真人漫画的特征还不具备良好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创作实践能力.教师对教材进行一定的组织和补充后,学生可以根据材料自主进行分析、体验、感悟出其中的内涵。

九、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夸张与变形的基础上,理解肖像漫画中的变与不变之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自己或他人形象特征的观察能力,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肖像漫画创作.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自己熟悉对象 的戏剧化效果.十、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

学习肖像漫画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

难点:

对特征的观察以及对其基本特征的保持与夸张.十一、教法与学法:

对比法——引导学生对肖像图片的观察,让学生自己分析、把握特点.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演示法——教师示范画肖像漫画,学生了解作画步骤以及对特点的把握.练习法——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手,根据所学的卡通画技法,创作一幅肖像漫画.十二、教具准备

教师:投影仪、精美课件、卡通肖像漫画图片数张、板书WORD剪出来备用、视频、背景轻音乐、素描纸50张。

学生准备:课本、漫画的资料、绘画工具(铅笔、彩铅等)、照片。

十三、课时分配:

课堂导入:3分钟 新课教学: 17分钟

课堂作业及点评:25分钟

十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课件展示一些明星的漫画像,让学生感受真人漫画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问: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漫画是卡通的一种,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或幽默性的绘画,它还是一种艺术的夸张,夸张与变形突出了人的个性特点。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肖像漫画。

4、导出课题:《趣味人物漫画像》

(二)、师生互动:比较与发现(5分钟)

1、出示照片和漫画作比较:

问:出示的肖像漫画与照片有何区别?

生:第一张牙齿大、嘴巴大、嘴巴到下巴很长„„第二张相对第一张变形和夸张不是很明显,最明显的是头部很身体的比例夸张了,身子很小。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分析也很好。在画肖像漫画时,漫画家常常抓住一个人的主要特征,比如:眼睛的大小,嘴巴的大小、鼻子的高低等,再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夸张或变形,因为夸张了某一特征,所以整个比例变了,就是变形了。

2、夸张与变形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三)、作品欣赏,拓展知识。(7分钟)

学生欣赏其它漫画肖像。(国外漫画作品)

教师分析:

„„ 嘴角的口水、过于圆润的下巴、额头上的雀斑„„在漫画家的笔下,你相貌上的任何缺点都逃不过去,无一例外地被无情放大。也许正因为如此,这些漫画肖像才能那么惟妙惟肖、令人叫绝。看了这些作品,不禁要设想自己在漫画家笔下的形象会是什么样。

4、那好,接着我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来互相寻找彼此的脸部特点。假如让你给对方画肖像画,你会怎么画?

学生A:他戴着牙套,我把他的牙齿画得很大很长,还有画很深的双眼皮,圆圆的脸蛋„。

学生B:我要表现出他的黑框眼镜,把眼睛画的很小,头画得很大,身子很小„。

5、教师小结:刚才两位同学描述得很好,把对方的主要特征基本上都抓住了。

6、教师小结:肖像漫画主要是对人物特征的把握、保持与变形,了解漫画创作的步骤.体验你熟悉对象的戏剧化效果.肖像漫画的特点在“肖”与“漫”,“漫”便是她的特殊语言。

8、接着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四)、课堂示范(5分钟)同学们如何给老师画肖像呢? 请同学们看一下漫画家是如何给自己画肖像画的。(边画边讲解作画步骤)

要求掌握画肖像的步骤,以及如何运用夸张与变形.看了老师的示范后,同学们是不是迫不及待地要给自己画漫画像了呢? 老师也想了解下同学们心目中的自己或同学是怎样的。

(五)、课堂作业:(20分钟)

对你自己或你感受最深的一个人设计一幅漫画.作业要求:

A、幽默夸张,突出个性.B、表现手法不限,适当加入场景.C、构图饱满。

(六)、教师巡视,解决难点。课件展示漫画家优秀作品,播放背景音乐。

(七)、总结展评(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自己喜爱的作品风格及独特的表现方法进行评述。

2、教师总结,表扬全班学生,激励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十五、关于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课堂内部的评价。是否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卡通肖像漫画的表现手法及作品的形式美感是否了解。

二是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基本能把握人物特征,进行漫画创作.十六、板书设计

卡通天地--趣味人物漫画像

1、漫画是卡通的一种,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2、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夸张与变形。

11《漫画人物表情》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表演、绘画使学生了解到表情是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通过用漫画的绘画方式表现人物表情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漫画夸张表现的技法。

2、会用漫画夸张的方法表现人物的表情。

3、通过绘制各种不同的漫画人物表情来体会其中的乐趣,培养学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体验漫画中夸张的表情带给人的视觉感受。教学难点:如何用夸张的手法恰当的表现人物表情。教学媒体:课件、范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使学生对人物表情有初步感受)

1、师生交流:平时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表情来表达传递彼此的情感,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同学经常作出那些表情啊?[课件展示“喜、怒、哀、乐”四种基本表情,接着播放一段录像。]

2、学生观看录像,师生分析演员的五官的变化,给人的感觉很夸张。

3、师小结 揭示本课课题

二、讲授新课(通过观察教师的表演和范画演示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漫画中夸张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小组讨论的形式初步练习用夸张的方法表现人物表情)

1、教师作出“怒”的表情,学生分析五官的变化。教师随机范画展示。

2、在学习“怒”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学画“喜、哀”的表情,教师进行相 应点评,并进行表情拓展,画一个“惊喜”的表情。

老妈的漫画像四年级作文 篇3

星期二下午,做完作业后,我感到无趣,便想起了妈妈给我报的画画班。心想:为了给妈妈争光,也为了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我决定主动画一张“漫画像”。画什么呢?图图、皮诺曹、猪八戒……我想了一会儿,才决定动手画。

画好后,我定睛一瞧,呀,这是谁呀?长长的鼻子,如同撒谎了的皮诺曹;大大的耳朵如同有动朵神功的大耳朵图图;眼睛大大的如同哆啦A梦那有时生气,有时和善的大眼睛。哈,漫画上的人有点像妈妈!

那长长的鼻子,和匹诺曹还真的有八九分的相似。想想妈妈以前的作风还真和皮诺曹相似,说好的买小鱼给我养,到最后就像没听到一样就过去了。记得一次说好带我去大润发,可到最后不就只是在家吃一吃饭、读一读书就过一天了吗?

那大大的耳朵,和大耳朵图图真的.有七八分的相似。记得我在读英语的时候刷了会儿抖音,没想到刚一打开,妈妈就怒叫道:“你又在干什么?作业做完了没,英语读完了没……看什么抖音?”

那大大的眼睛,和哆啦A梦的大眼睛也有几分相似之处。没有做错事的时候,那大大的眼睛似乎变得和善起来。只要一做错事,那大眼睛瞪得和母老虎的差不多。

上一篇:节目单串台词下一篇:四月份工作小结五月份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