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督局工作职责(共8篇)
为认真贯彻国家质监总局的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市局《关于开展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精神要求,我局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围绕“两创”要求,切实开展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基本完成专项整治的目标。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专项整治全面启动
市局关于专项整治的文件下达以后,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县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并多次向县政府汇报,求得政府的大力支持,把此项工作列为今年全局的重点工作。
1、成立组织,学习动员。我局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局长***同志任组长,各科室队所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专项整治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监督稽查科,副局长***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召开了动员会议,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提高认识,统一了思想;同时联系媒体,通过报纸、电台进行宣传发动。
2、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制定《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重点产品专项整治执法行动目标、任务分解表》,明确办公室成员和各科室责任分工,同时,召开了各镇(乡)街道质监员会议,对具体的工作进行了布置,下发了调查表,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保证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3、建章立制,周密部署。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全县玩具产品质量整治工作的方案》、《关于质量技术监督局家具产品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县开展油漆涂料产品专项整治工作计划》以及包含服装行业整治的《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整治“三号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国家级五类重点产品和市级督办的家具产品整治的目标和行动安排,对省级、市级重点产品的整治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调查摸底,建立档案,专项整治有的放矢
为了摸清企业基数,建立质量档案,我局组织各科室力量,对全县的第一批五类重点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摸底。一边充分利用工商登记信息和代码登记信息进行重点搜索,一边借助街道(乡镇)的力量排摸企业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基本确定了企业基数,其中家具生产企业12家、玩具生产企业3家、服装生产企业9家、油漆涂料生产企业2家、无仿真饰品生产企业。目前质量档案建档率达100%。另外,还对1家涂料生产企业的进行企业标准备案。对省市重点产品中的五类食品的档案作了进一步的完善,食品科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对所有的五类企业进行了逐一走访、登记,目前,桶装饮用水企业9家,豆制品15家,干制海产品5家,茶叶24家,米面制品4家;今年以来,我局监督稽查科还对全县31家十类许可证产品生产企业的档案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三、突出重点,分类实施,专项整治稳步推进 我局严格按照方案,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整治工作。
1、国家级重点产品。为了切实解决家具等五类产品中甲醛、苯、重金属、有害芳香胺等有毒有害物资超标问题。我局重点对家具、服装产品、油漆涂料进行整治帮扶。
***家具既是国家级重点产品又是市局督办的区域重点产品,全县12家家具生产企业,年销售额上百万的只有5家,基本上属于作坊式生产的小型企业。针对家具企业内部管理薄弱,缺乏产品生产标准意识,产品出厂检验无记录这种情况,我局对家具行业进行分类监管帮扶:4家a类(质量管理现状良好),5家b类(质量管理意识薄弱),3家c类(生产不正常,面临转、停、并)。组织全县家具生产企业参加市局举办的家具企业质量管理宣贯会,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增强对家具产品标准认识。对于a类企业,我们主要在进一步规范标准生产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创立自己的商标品牌,积极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对b类企业重点进行帮扶,主要是生产中对标准的理解和标识标注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对原材料的进货把关等方面落实责任人。制定落实企业管理制度,通过手把手的帮扶,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人员岗位责任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从最近的一次对家具企业标准执行检查情况来看,除了非最终产品企业,100%企业已有比较规范的家具使用说明书。如华山家具有限公司在以前的监督抽查中出现过甲醛释放量超标问题,通过规范提高,今年二季度的家具监督抽查中成为合格企业。
为全面掌握我县服装企业的产品质量状况,我局在建立质量档案的基础上,配合XX市纤维检验所对辖区内的二次上报的所有服装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并抽样送检,共抽了四个批次的样品,目前正在检测当中。7月底,监督稽查科、质量科、稽查大队联合对9家服装类产品进行执法检查,目前在生产的企业基本上能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标注标识规范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在油漆涂料方面,我们也进行分类监管。对规模较大的企业,要求严格按已备案的企业标准组织生产3c产品,鼓励企业导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列入XX市名牌企业培育规划,进
一步提高企业层次,对另一家小规模企业,要求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帮扶企业规范标注标识。督促飞轿油漆企业按国家政策要求积极申领油漆涂料生产许可证。目前已上报,计划9月底领证.2、省、市级重点产品。积极开展茶叶产业提升行动,实地走访18家茶叶生产企业,督促企业抓好基地建设,提升技术标准,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生产加工行为,提高基础管理工作水平,原1家qs认证企业生产加工面积只有300平方左右,现通过改造,搬迁至新厂房,生产加工面积达1000多平方。今年全县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物合格率达100%,茶园实现无公害茶标准50%达标,30%茶园获得有机茶认证,全面实现厂区环境与过程清洁化,省定初制茶厂达标率达80%,取得qs认证13家,省名牌产品2家。查处了无证生产加工茶叶3家。扎实开展“两豆”专项整治行动。认真贯彻实施县政府《全县豆类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领会食安委会印发《***县豆制品加工小作坊整顿规范验收基本要求》内容。一是全面清理整顿豆类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按照《浙江省非发酵豆制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条件》和《***县市场准入制豆芽生产基本条件》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会同食药、工商、卫生、粮贸等部门,对跃龙等四街道11家经生产条件改造要求验收的豆制品小作坊进行核查,责令6家不符生产条件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限期整改或关停。二是引导、督促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落实日常质量监管、强制检验等措施。目前豆制品已qs认证1家,并有3家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缴请咨询老师现场指导,积极申报qs认证。三是积极扶持发展规模化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投资豆制品、豆芽行业,兼并小企业,鼓励小企业小作坊联合做强做大,形成龙头带动豆类食品健康发展。目前有1家投资380万元生产加工豆制品企业已投入生产,有1家投资400万元生产豆芽企业已开始试生产。
四、精心组织,综合执法,专项整治成效明显
按照《***县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全面推进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组织协调,做到行动前有方案,行动后有总结,检查时做好巡查记录,切实完成安全产品专项执法行动。
1、安全类产品执法行动。一是组织“一号行动”,对本县境内人造板、家具生产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立案查处1家无生产许可证生产人造板企业,对所生产的细木工板予以封存;二是牵头组织“二号行动”,对我县玩具生产企业和以及大型超市的玩具产品进行检查,要求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正确使用警示说明标识和认证标识,对不符合销售要求的玩具产品当即责令商家下柜,限期整改,并要求其建立进验货登记台账,向供应商索票索证,严格把关,杜绝采购不合格产品,并对1家销售无3c玩具商店立案查处;同时对验配眼镜单位和燃气器具生产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督促1家刚开业的验配眼镜单位及时申证,对2家的燃气调压器进行抽样送检。三是在“三号”行动中,除了对服装企业抽样检测外,组织力量对全县辖区内辖区内建筑防水卷材生产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目前仅一家,该企业基本能按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组织生产,未发现超范围生产等违法行为;但还存在产品出厂记录、产品生产记录未及时登记、计量检定小标签未加贴等问题,执法人员要求及时整改落实。
2、部门联动综合执法。注重部门联动,与工商、卫生、药监、贸粮等部门联合开展“两豆”专项整治工作。率先在跃龙街道、桃源街道、梅林街道、西店镇实行豆芽产品市场准入制管理,取缔了17家无证照豆芽产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杜绝了不合格豆芽产品进入市场销售。目前,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50多人次,捣毁三个豆芽加工“黑窝点”,取缔了30家无证照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60多份,立案11起,涉及货值达20多万元。同时,我局还开展桶装饮用水整治“回头看”行动。7月份对全县饮用水生产企业进行突击检查,重点对企业的环境条件、生产设施、人员资质、检测能力、质量管理和包装等方面进行认真检查,并对企业的生产水源和饮用水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对1家存在问题较重的签发了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8月份,会同稽查大队对水产制品等5家生产企业进行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非法使用农药、亚硫酸钠、甲醛等,对1家存在问题企业签发责令整改通知书。
3、“民生计量”执法行动。根据《关于开展集贸市场电子秤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于4月份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集贸市场电子秤专项执法行动。首先是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对辖区范围内的集贸市场的分布情况、电子秤数、公平秤设置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全县约有1350余台在用电子秤,其中有860台已检,一次检定合格率为97.4%,受检率为63.7%。其次是加强宣传,增强全民计量法制意识。在普查器具的过程中,向集贸市场主办者积极宣传计量相关法律法规,增
强市民自我保护和参与监督意识,形成质监部门、市场和市民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再次是制定了详细的强检计划。计划分3个时间段对18个乡镇26个集贸市场的在用电子秤开展强制检定工作,确保市场公平交易。
4、重点产品监督抽查工作。严格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对重点产品监督抽查豆制品59批次、茶叶18批次、水产品8批次、饮用水23批次。21家获证企业年审时实施检测结果比对,以核查其质量控制能力状况。二是督促企业严格执行认证时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原辅材料进货检验制度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强化日常监督、定期监督、督促指导等证后监管制度,确保企业持续保持和提高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建立企业诚信制度,加强企业产品出厂流向登记制度,对已售出的危及人身健康的不合格产品确保能按有关召回规定与《特别规定》进行追溯与召回。
关键点:推进质量振兴;开展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
成效:质量立省战略深入发展,全省各地普遍开展了质量兴市(县)、质量兴企活动,质量振兴基础不断加强。
稳步推进名牌战略,加大名牌扶持培育和宣传推广力度,认真组织开展2010年山西省名牌产品评选,预计将推选产生300个山西省名牌产品。
质量立省各成员单位和全省各地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地区实际,以涉及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和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和领域为重点,认真开展质量状况分析工作,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全省水泥、钢筋、电石企业进行了普查摸底,对落后装备、工艺和能源消耗大、产品质量差、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不予发证,积极帮助支持新型产业和十大调整振兴产业产品,生产许可对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控和导向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狠抓食品质量监管,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关键点:狠抓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监管,全力保障“两个安全”。
成效:认真组织并圆满完成了为期两年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整顿任务,重点治理了超标准、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
针对我省26大类2 225个企业生产的安全风险大、社会关注度高和曾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的产品,扎实部署开展了风险监测工作,项目和产品覆盖率达70%以上,其中白酒、乳制品等重点食品覆盖率达100%。按照国家和我省的部署要求,集中力量组织开展了“问题乳粉”清缴和销毁工作,妥善处置了我省阳泉郊区以及太谷、昔阳3家企业涉嫌生产、销售、藏匿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
全省606家生产企业和6 639家使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签订了《特种设备安全承诺书》,国家质检总局给予高度评价。
继续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共排查生产、使用单位4 764家,查出重大隐患234项,积极督促各相关单位认真整改,有效预防了事故发生。
强化产品质量监管
关键点:深入开展打假治劣行动;狠抓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认真开展监督检查。
成效:(1)先后组织开展了农资、建材、成品油等打假专项战役和家电下乡专项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3.78万人次,查处各类制假售假违法案件共5 465起,查获假劣产品货值6 330.35万元,捣毁制假售假黑窝点910个。(2)“3·15”期间,紧紧围绕“消费与服务”的活动主题,以“小型多点、广泛全面、深入基层、贴近百姓”为宗旨,采取网上“3·15”、深入基层服务等多种方式,认真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将运城的小化肥、吕梁的小水泥和太原的油漆涂料列为重点整治对象,实行挂牌督办。
以农资、建材、煤炭、节能产品、环保产品、装饰装修材料等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为重点,对全省5 524个企业生产销售的9 206个批次的产(商)品进行了定期监督检查,合格8 886个批次,合格率为96.5%;对38类2 515个批次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合格率89.03%,加大后处理力度,有效发挥了扶优治劣、引导消费的作用。
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
关键点:稳步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不断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加强国家标准化项目建设;扎实开展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
成效:共批准发布21个省级农业地方标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对第六批4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进行了验收考核,向国家申报了18个第七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大力加强国家标准化项目建设,我省承担的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6个国家级专业技术委员会全部成立并实现良好运转。
扎实开展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建立实施了重点地方标准立项审查制度,重点加强了节能减排相关标准体系建设,修订了3项醇醚燃料地方标准,批准发布了6项能耗限额地方标准。
有效夯实计量工作
关键点:推进量传溯源体系建设;抓好民生计量;强化能源计量。
成效:优先建设了一批社会需求量大、符合区域经济特点、填补省内空白甚至是国内空白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特别是投入500余万元建立的200毫米大口径热量表检定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力支持了全国供热体制改革。5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在我省召开了全国供热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工作研讨会,对我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组织全省87家集贸市场、207家加油站、10家餐饮企业、30家商店、6家医院和15家眼镜店向社会公开做出了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组织开展了全省农资计量专项整治行动,抽检农资类定量包装商品1 121批次,合格1 092批次,合格率为97.4%,检查农资销售企业819家,农资市场在用计量器具1 417台(件),受检率由专项整治前的91%提高到99.8%。
组织开展以双百家重点耗能企业为主的千家企业能源计量专项监督检查;积极推进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建设。
积极做好认证认可工作
关键点:大力推广各类认证体系;推进强制性认证产品监管;加强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成效:今年以来,全省共有3 119家单位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542家单位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410家单位通过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420余家企业通过了强制性产品认证,500余家实验室获得了资质认定。
深入推进强制性认证产品监管,对装饰装修产品、安全玻璃、机动车辆及安全附件等6类强制性认证产品进行专项检查。
扎实加强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组织开展了资质认定实验室专项检查,开展了以涉及人身健康产品项目为重点的全省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组织了食品、煤炭等项目10个参数的能力验证比对。
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认证试点工作,成立了循环经济认证项目工作组,召开了循环经济认证项目标准研究工作会议。
深入实施科技兴检战略
关键点: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进技术机构的改革;加强国家级专业产品质检中心建设。
成效: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申报“2010年山西省科学技术奖”2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6项。积极争取实验仪器设备投入,成功申报省科技厅“2010年山西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专项资金项目”2项,获得省财政支持30万元;申报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改造与技术装备项目”11项,申请资金300万元。
大力推进技术机构的改革、发展与建设,配合事业单位改革,在大量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机构以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为主线的改革方案,得到省编办的批准。
加强国家级专业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国家煤矿安全计量器具质检中心项目已完成实验大楼主体封顶;国家醋产品质检中心已经省政府和清徐县政府批准;国家不锈钢、铝镁合金、耐火材料、煤层气、纺织机械5个质检中心已完成资料申报工作,并列入国家质检总局考察计划。省大容量计量站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正在积极筹建国家大容量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
在国家质检总局举办的全国质检系统检测技能大比武总决赛中,山西队夺得团体第一名。
全面加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自身建设
关键点:推进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检测工作整顿;加强队伍建设;狠抓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成效: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和普及,认真完成“五五”普法工作;召开全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建设法治质监的各项目标任务要求,促进了全系统行政执法能力的提升。
组织开展了为期10个月的检测工作整顿,着力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制度落实、人员管理和监督管理5个方面,加强检验检测技术机构规范化管理;同时,省局组织对全省38个检测机构进行了考核验收;在全系统开展了“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加大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力度,有力促进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开展行政执法大比武活动,实现了以比武促学习、以比武强能力、以比武夯基础的目标。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集中力量开展“作风整顿月”活动,张建欣副省长出席动员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组织开展政风行风承诺。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问题;措施
1 引言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建筑的意义也不再局限于满足人们的正常生理需求,而是更大程度上的提出了个性的要求。人们对于现阶段的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也是非常关注。但是却每每出现豆腐渣工程。如何更好的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成了现阶段人们的普遍的关注热点,再加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发展对策也是发展相对滞后,未来的发展如何,也是大家普遍的关注问题。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早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思想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不断发展的建筑行业而言,现代化的管理监督手段以及管理思想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建筑企业管理的总体水平高低和企业效益的好坏直接受到建筑工程管理监督水平的高低的影响。
3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监督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监督工作时,有法可依,顺利地完成监督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法律、法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但是,目前实际的建筑工程监督中不合法行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因为监督人员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和实际情况不符,缺乏合理有效的处罚依据,所以实施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2 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体制。通过观察国内外相关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首先就需要确保完善并且功能齐全的项目管理部门以及与此相关的项目管理机构;另外,为了满足建筑工程管理中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应针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实际的需求,合理的确定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数量。由于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都想通过节省人员来节约成本,从而使得人员配备不合理,工作人员的数量需求不能够被满足的现象经常出现,甚至导致管理部门设置也减少了。例如,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监督人员,出现管理人员身兼多职的现象。目前,大部门建筑工程项目中都存在此类问题,所以需尽快完善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体制。
3.3 监督系统人才素质不高
无论是对于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而言,人才都是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方面的人才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的问题,所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监督人才素质就成为目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监督系统人才的素质提高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的顺利进行才能得到保障,并且,建筑工程监督人才的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整个企业和国家的整体素质水平,也为我国建筑工程事业提供人才保障,确保建筑工程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4 解决我国建筑工程监督管理问题的策略
4.1 合理加大建筑工程监督的执法力度,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最有效的措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应该对建筑工程监督工作引起重视并大力支持建筑工程监督工作,以确保建筑工程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机构要加大对建筑工程全过程的监管力度,以提高参建单位的工程质量意识。其次,为在建筑工程中规范工程监督以及对一些参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罚,需要加大建筑工程监督的执法力度,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法律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将法律制度落到实处,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2 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质量管理
一方面,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的设备和材料,在施工现场严把质量关,选择专业的采购人员以把握好选购材料的质量,尽早鉴别出各种材料的优劣。作为材料的生产厂家,需要对材料标注准确信息,不得出现出售错误材料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应进行一定的技术交流和制定计划措施。为了防范建筑工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技术人员还应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指导作业。另外,为了提早发现设计违规、操作违章、缺乏规范等问题,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这些问题一经出现就可以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如此整个建筑工程才能避免受其影响而出现问题。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实现,应建立奖励机制,来奖励一些表现优秀的员工。
4.3 加强人才培养
要全面开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仅要依靠健全的法律、法规,相关的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就需要掌握先进管理技术和专业技术的各类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不断的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储备一定的技术人才对建筑业发展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纵观建筑行业,我们不难看出,建筑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一个企业获得了人才优势,那么这个企业就占据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优势。所以,为了适应建筑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为了下一步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人才的培养是必须的、重要的,也是十分急迫的。
4.4 修订和完善有关法规,确保监督工作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现行法律法规的冲击成为建筑市场直接面对的最大挑战,同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也面临同样的形势。所以,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可操作性,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发挥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职能。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的力度要想加强,不单单是相关的部门进行实地的监督,更重要的是依靠建筑单位的责任心。面对如此庞大的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现阶段的质量监督并不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根本,最主要的更是建筑单位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的一种责任心。本文中介绍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未来发展规划,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建筑团队的自制力,可以说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的意识问题,才能更好的做好建筑工程的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元江,袁香.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综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8):143-146
[2]徐冰.对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若干问题的探讨.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J】2011(08);65-67.
1、执行国家施工验收规范、验评标准和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2、主持科室全面工作,处理日常质量问题。
3、负责公司季度质量检查,参与各单位工程基础、主体、竣工验收工作。
4、参与大中型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审核工作。
5、参与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工作。
6、负责贯标工作和QC成果发布活动。
1、在局统一领导下,主持本科全面工作,履行局赋予的管理职责,对本科全面工作负主要管理责任。
2、组织全科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正确执行国家和政府部门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定等。
3、按局工作计划,确定本科工作计划和管理目标,负责本科人员工作分工,认真处理本科日常工作,定期检查本科室人员工作完成情况。
4、负责组织和督促本科人员认真做好对全省质监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工程质量大检查、省优质工程评审、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等质量监督管理方面涉及本科职责的各项工作。工作情况及重大问题及时向局领导报告。
5、定期组织本科人员进行政治和业务等知识方面的学习,不断提升本科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以及工作能力水平。
6、恪尽职责,严格遵守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规定和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7、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它有关工作。
质量监督科岗位职责
1、熟悉规范、验评标准和公司程序文件要求。
2、负责工程技术资料审核工作。
3、负责质量信息收集和回访工作。
4、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掌握施工质量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向部门领导汇报。
5、负责公司季度检查。
结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实施好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景泰县交通运输局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和工程建设工艺要求,努力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全面发展。现就2014年上半年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施工图设计工作。为做好施工图设计,我县通过议标的方式,委托甘肃中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进行2014年通畅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工作,我局技术人员陪同设计人员认真进行实地勘测,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路线方案及桥涵等构造物,全面保证了施工图设计的规范、合理性。
(二)严格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为全面落实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所有的建设项目均按有关要求,进入白银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统一招标。现在已完成第一批6条路的施工招标、杜寨柯至小红乍公路施工图设计招标及永泰至疃庄农村公路施工招标工作,并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第二批7条路的施工招标公告也已于交易中心网站发布,将于近期进行招标。
(三)加强工程施工原材料及配合比的试验检测工作。为了提供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建设过程中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及配合比,我局委托甘肃源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试验检测中心,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砂浆配合比设计、水泥、砂子、粗集料、细集料等10个大项33个具体项目的样品做了试验检测,确定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在开工后,所有建设项目的原材料都必须是指定的符合要求的厂家供应,其余一律不允许进场。
(四)委托监理公司进行项目监理。为了提高工程质量,我局委托甘肃华路捷公路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和甘肃亚合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做好我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理工作,落实监理责任及“旁站”工作,并做好施工资料的监督检查工作。
(五)及时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所有新开工的建设项目,在开工前,及时向市交通运输局质监站提交全套的文件和资料,打捆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并配合市交通运输局质监站做好施工阶段和工程完工后的主要监督工作。
一、2004年主要工作情况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成绩:
(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整体素质和部门形象有了新提高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质监工作的重要基础。今年,我们按照建设“学习型”、“廉洁型”部门要求,注重做到了三个强化,实现了三个提高。一是强化学习培训,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开展了以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内容为主题的政治理论学习,以《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业务知识培训,以学历教育为内容的基础知识学习。在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中,聘请了市委讲师团的专家和省局处室领导进行专题辅导;组织干部职工到西柏坡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并通过检查笔记、座谈体会、举办演讲比赛、集中考试等形式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我们还要求各单位为每个同志报销一次提高学历所需费用,并为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开通“绿色通道”,提高了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目前,全局形成了“讲学习,比贡献”的浓厚氛围。已有16名同志参加了研究生班的学习,50.1%的技术人员获得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85.2%的人员取得大专以上学历。二是强化勤政优政,行业形象有了明显提高。今年在领导班子中开展了“五廉”活动。即:“诺廉、务廉、督廉、述廉、评廉”,班子成员向干部群众就自己的廉洁自律作出承诺,“一把手”通过媒体将承诺向全社会进行公示;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模范的执行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各项规章制度;接受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的监督,并以年终报告的形式进行大会述廉,接受上级组织、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评判。“五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班子廉洁勤政的自觉性。在××市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工程施工中,没有一位同志介绍自己的亲朋参与招投标,并自觉遵守乘车、住房、人员招待、通讯工具配备等各项规定。同时,注重加强对干部职工的警示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大家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高度警觉,提高自律意识,筑牢廉政防线。进一步完善了“行风建设一票否决制”、“行风廉政保证金”等规章制度,并通过邀请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和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来局视察,向市直部门、企业发放征求意见函,参加行风热线,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等方式,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议。在治理“五乱”活动中,严格按照省局要求,共查处了以前发放的证、牌、匾369块,今年以来没发现有“五乱”现象发生。在市人大常委会对何远山局长进行的执法评议、市政协对全市质监工作的评议中,满意率都达到了98%以上,在被评议的领导和部门中,均位于前两位。三是强化争先创优,队伍的活力有了明显提高。滨州虽然经济欠发达,但质监工作不能落后。为此,我们注重培养干部职工的争先创优意识,牢固树立“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和在××要为质监部门争光、在全省质监系统要为××争光的工作理念。我们对在省局和××市组织的各项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滨州市质监局争得荣誉的单位和个人,都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有力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奋勇争先、惟旗是夺的积极性。全局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机制和人心齐、干劲足、事业兴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贴紧中心,认真履行职能,各项业务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强化培育帮扶,名牌战略有了新进展。实施名牌战略是质监部门履行职能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为此,我们把“建设质量滨州、实施名牌战略”作为一项突出的战略任务牢牢抓在手上,把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牢牢定位在培育名牌、创建名牌和宣传名牌上。今年,我们充分发挥滨州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的作用,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2004-2007全市名牌培育计划》,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名牌主攻方向。对列入培育计划中的企业在政策及技术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免费为其开展质量培训,帮助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局领导多次与西王集团、渤海活塞、春晓制衣等企业的负责人一起跑济南、上北京,向省局和国家总局领导汇报名牌创建情况,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推荐申报工作。同时,充分利用“质量月”、参加“山东名牌质量万里行”活动等有利时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名优企业及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指导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西王集团和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山东省质量管理奖,中棉棉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的10种产品获得“山东名牌”产品。使一大批企业走上了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二是突出执法地位,经济秩序更加规范。行政执法是推动质量认证认可、产品定检以及特种设备报检等业务工作顺利开展的最有效手段。今年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制度,突出三个重点,强化三项措施。“三项制度”,即:区域监管责任制。制定了区域监管考核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对区域监管人员进行了培训。把全市划分为35个责任区,将执法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打假举报奖励制。对举报制假行为的人员实行奖励,充分发挥“12365”质监热线作用,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打假治劣活动中。目前,全局已发放举报奖金近10万元,通过举报查处制假案件180余起。工作信息公告制。在××日报及广播电台开辟了《质监公告》、《质监行动》栏目,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进行公开曝光。今年已发布《质监公告》8期,播放《质监行动》36期,共对35家不合格企业及28个制假窝点向社会进行了曝光。“三个重点”,即:根据××实际,将安全网、小轧钢、白酒、枣制品、渔粉、明胶等产品为重点,确保不发生区域性质量问题。根据产品定检和抽查情况,对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重点区域,认真开展专项整治。以涉及市场准入的面粉、食用植物油、酱油、醋等为重点,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认真开展“四大战役”,加大对无证生产行为的查处力度和有证企业的监管巡查力度;同时,对食品外包装标签标识进行了监督检查。以促进特种设备报检和计量器具定检为重点,推动检验检测工作顺利开展。抽掉3名稽查人员专门从事特种设备安全执法;设立了安全监察协管员和联络员;开展了气瓶充装、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危化品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活动,推动了特种设备的报检。截止目前,全市特种设备定检率达85%,报检率达92%,同比分别提高了25和62个百分点。开展了对“民用四表”、台(案)秤、电子计价器和医用计量器具以及公路、交通管理等在用计量器具的执法检查。查处了3家加油站利用遥控装置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坑害消费者利益案。通过执法,有力地推动了强制计量器具定检工作的顺利开展。“三项措施”,即:树立“大稽查”思想,市、县局上下联动,积极开展联合打假行动;与周边地市质监部门建立打假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公享;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并与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和名优企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打击制假行为。今年,全市质监系统共查处制假案件517起,其中查处“地条钢”案件55起,查获“地条钢”1049余吨;查处食品质量案件97起,查处棉花案件64起;涉案货值940.92万元,共为企业和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三是以建立企业电子质量档案为载体,源头抓质量工作有了新举措。建立企业电子质量档案是落实从源头抓质量工作的重要措施。我们成立了以市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精心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总体部署。抽掉技术骨干,配备专用车辆,购置了专用微机,确保了普查建档工作按时圆满完成。全市共为1329家企业建立了电子质量档案。在开展企业普查工作中,注重把普查建档工作与实施名牌战略、加强区域监管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认真普查,摸清了全市企业的生产设备、认证认可、质量检验、计量检测、标准化采用等基本现状,并根据企业实际,实行了分级管理和分类帮扶,有针对性的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今年,共指导49家食品加工企业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帮助其跨入了市场准入的门槛;为40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提供了咨询服务,从源头上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基础工作和质量管理水平。今年,国家质检总局在我市抽查产品23批次,合格率为78.3%;省质监局抽查了45批次,合格率为84.4%,分别同比提高了19.3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
(三)坚持提高效能,转变工作作风,服务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今年,我们在全市系统建立了与企业联系制度,把质监工作融入到了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研究制定了“三全措施”,即:全员参与、全面推进、全方位服务。市、县局班子及市局各科室、各直属单位分别与5—10家企业结成帮扶对子,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把脉会诊”,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在质量、计量、标准化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具体工作中,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经济,服务经济就是促进发展”的意识,不断转变工作作风,为企业实行服务承诺制、上门服务制、限时服务制,并做到“三多”、“三不”,即多服务不设卡,多指导不干预,多办事不讲价。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建立联系企业制度,全市质监系统共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服务3800余人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190余项。其中,帮助京博集团等9家企业建立和完善了计量合格体系确认;帮助西王集团等5家企业被确认为山东省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示范单位,8家企业的11种产品获得了国际标准认可证书;指导6家企业的11个产品通过了3C认证,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了企业及市委、市政府的认可。被企业亲切的称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企业发展的好帮手”。在今年7月1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的“解放思想抢机遇,破空破难快发展”大讨论电视会议上,我们作为全市惟一一个市直部门就服务经济发展作了典型发言,市委书记×××要求各部门向质监局学习。
(四)坚持抢抓机遇,大力加强基础建设,服务能力有了新提高今年是省局确定的“基础建设年”,是质监事业加快发展的最佳时期。我们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不断强化基础建设,搭建新的事业发展平台,增强了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和质监事业发展后劲。一是集中力量,建设滨州市检验检测中心。设备老化、技术水平落后、检验检测区域面窄已成为制约质监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为此,市局班子统一思想,下定决心,克服资金短缺困难,采取协调市政府划拨土地减免一块,争取省局政策倾斜扶持一块,压缩经费开支挤出一块,实行分期付款缓解一块,加强建设资金管理节省一块的办法,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投资2000余万元,建起了建筑面积为11600平方米的滨州市检验检测中心。目前,工程已进入室内装饰阶段,力争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我们按照国家实验室标准建设棉花恒温恒湿实验室,按照省级实验室标准建设食品通用实验室。届时,我们的检验检测水平将有一个大的提升。二是进一步加大了技术设备资金投入,拓宽服务领域。今年,全系统共投资120余万元,购置了热能表、电能表检定装置和纱线条干仪、万米纱疵仪等先进的检验设备;开拓了“民用四表”、纤维制品甲醛含量等5个检验项目,进一步增强了服务能力和检验水平。截止目前,全系统共完成产品质量检验4000批次,检测计量器具35000台(件),检验特种设备8000台(套),分别同比提高12%、15%和24%;完成棉花检验5.8万吨,同比提高28%。三是进一步加快“金质工程”建设步伐。严格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投资18万元,建设、装备了“12365”质监热线和视频会议室,确保了与省局同步进行,提高了办公自动化水平。2004年,我们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省局领导要求,与兄弟市局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干部职工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中存在自满和畏难情绪;二是在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中,还存在不到位的地方;三是行风建设的基础还相对薄弱,个别同志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四是宣传工作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
二、2005年的工作思路及打算2005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的关键之年。××市局的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中心,按照省局质监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破空排难、加快发展,努力推动质监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市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丛大鸣局长视察滨州局时提出的“四个一流”(建设一流的办公环境、一流的实验室条件,实现一流的经济效益,创一流的工作业绩)要求,明年的工作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即“突出一个中心、搭建两大平台、强化三项重点、抓好四项保障”。
(一)突出一个中心。一个中心,即服务经济建设。发展经济是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是第一要务,而质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滨州经济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开拓服务领域,积极探讨和创新适应滨州特点的服务方式和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质监部门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认真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搭建两大平台。一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总体技术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尤其是对检验检测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明年仍然要下功夫,建设好××市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认真搞好新上项目的调研和论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教育培训专项基金的作用,不断加大设备投入,向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检验领域拓展。重点抓好食品通用实验室和棉花纤维检验实验室建设,努力达到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标准,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同时,搞好技术机构的资源整合,以市级技术机构为核心,各县级技术机构为紧密层,走多元化、市场化的路子,使技术机构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提高在检验检测市场上的活力和竞争力。二是搭建“金质工程”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管理上台阶。按照全省“金质工程”的总体要求,统一步调,搭建好“金质工程”平台。同时,在省局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借助新办公楼启用的有利时机,提前打算,搞好规划,加快全市质监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达到信息资源的无缝链接。建设市局内部局域网,并完成与省局对口处室的广域网连接,做到行政管理和业务信息的网上互传,初步实现电子政务网络化。按照省局再造工作流程的要求,进一步梳理和再造市局工作流程,真正实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目标。
(三)强化三项重点。一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名牌战略仍然是我们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质量滨州,实现名牌引领经济跨越发展”的要求和《2004—2007名牌培育规划》,认真履行职能,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中国名牌”产品的培育和“山东名牌”产品的争创上。进一步研究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名牌推进委员会对中国名牌产品目录的制定方向,将渤海活塞、魏桥创业、鲁北化工、皇冠厨业、中海沥青、冬枣实业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大扶持力度,积极为其申报国家和省级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名牌产品和免检产品,力争到2005年底,实现争创“中国名牌”1个、“山东名牌”5个的目标。二是强化行政执法。突出行政执法的龙头地位,切实树立“大稽查”思想,进一步完善区域监管责任制,将打假治劣、监督管理等工作做到“横到边、纵到沿”,不留任何死角。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四个“进一步”:进一步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对获证企业进行抽查、检查、年审等方式,加强监管,并逐步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获证产品质量。同时,加大对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力度,对不合格企业及其产品实行公告、通报、曝光、整改复查、责令停产、吊销证件、处罚、移送司法机关等措施,做到后处理到位,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有效实施,为消费者创造放心满意的购物环境,为生产者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维护安全生产秩序。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特种设备的使用环节,完善长效动态监管机制,不断提高特种设备的登记注册率、定期检验率和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率。同时,加强与市政府及安全监察部门的勾通协调,积极争取支持、配合。力争实现特种设备安全运行“零事故”,为建设“平安滨州”做出积极贡献。进一步深入开展打假保名优活动,促进名优企业发展壮大。完善打与扶、打与帮、打与治的三结合打假机制,将名牌产品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与名优企业密切配合,建立打假信息网络,为名优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进一步抓好区域性质量问题的整顿治理。结合我市实际,继续将小轧钢、安全网、白酒、枣制品、鱼粉、明胶等容易发生区域性问题的产品列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把突击性整治与常规性管理结合起来,为滨州市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三是强化源头抓质量。立足于市场准入,坚决“把好厂门”。紧紧围绕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认真开展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质量管理水平;加强生产许可证、强制性认证管理,消灭无证生产行为;强化企业计量、标准化基础工作,指导企业办理计量确认、采用国家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引导企业加快与国际质量管理接轨步伐,积极为有条件的企业提供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咨询服务。2005年底,力争帮助30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1 质量监督内容
质量关系到一个企业或单位的信誉问题, 更会影响其生存发展, 而计量则是质量的关键, 所以计量机构的质量监管工作是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计量机构是组织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并负责推行法定计量单位、管理和监督最高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机构, 质量监督则是计量机构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质量活动。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明确了质量监督工作的内容, 包括:监督市场计量行为, 查处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计量违法行为;监督管理计量检定机构、社会公正计量机构及计量检定人员的资质资格;监督对校准、检测、检验实验室技术能力的计量认证工作等。质量监督工作对于提高工作质量、提升企业单位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要积极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质量监督工作贯穿于合同评审、人、管理、证书报告等环节之中, 所以对每个环节都要做好质量把关。
2 质量体系文件
质量监督工作文件, 即工作方案, 是对监督工作开展的指导, 包括确定监督对象, 明确工作目标, 细化监督内容等。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保证“有法可依”、“有据可凭”, 所以要健全质量体系文件。
但是现阶段, 计量机构的质量文件编写并不完善, 有些机构文件太过形式化, 或者直接没有按照自身具体情况制定, 直接参考国家总纲领性文件或者照搬其他机构文件, 导致质量文件不够具体,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格式》4个层次:《质量手册》是根据国家最高计量认证考核规范编写, 《程序文件》则是其具体章节, 这2个文件是根据各计量机构的实际情况而定, 是指导机构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作业指导书》是为满足实际工作而编写的具体要求和方法;《记录格式》则是统一和规范质量监督工作中的记录。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要明确编写人员和编写目标, 还要经过反复核实, 并在实际中不断完善, 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程文件进行监督检定, 这样才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质量监督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实施中进行文件编写、贯彻质量方针和目标、内部审核、对质量监督人员的管理等, 都是质量管理和监督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这些工作并没有确切落实, 导致质量问题频出, 质量监督工作开展受阻。所以要不断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要做好管理工作人员的选拔与培训, 提高管理队伍的水平和能力;其次要重视审核, 对于指导文件、准备工作的审核, 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 在工作进行中, 也要对其进行再审核,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多重审核, 确保质量;最后要对本机构的工作进行定期评审, 总结该时间段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有效经验, 从而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现阶段, 计量管理信息系统是被大多数机构认可并发展的科学计量管理模式, 不仅减轻了工作负担, 优质高效, 而且能为机构管理提供准确的动态资料, 指导计量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为计量自动化奠定基础, 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计量机构应当积极采用。
4 质量监督人员
现阶段的计量质量监督是一种人工检测监督, 所以质量监督人员是工作开展的重要元素, 而质量监督人员素质不高也成为质量监督工作开展中的重要问题。
质量监督人员素质不高, 表现在职业观念不强, 对质量监督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在工作中没有真正按照计量规范要求监督计量机构, 而且监督员之间缺乏沟通, 影响了质量监督工作的整体开展。所以要加强和完善计量机构质量监督工作, 就要关注监督人员的管理, 严格监督员的选拔与审核, 提高监督员职业平台;加强其职业观念, 深化对质量监管的认识, 端正思想, 严格实施, 要定期对其进行思想和知识培训, 掌握监督工作技巧;最后要加强监督员之间的沟通, 统一思想、目标、要求和操作方法, 经常组织召开监督员会议, 加强工作记录和经验交流, 共同分析和解决重点问题, 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等。
5 结语
计量机构统一管理国家的计量工作, 具有公正性、权威性和科学性, 对于管理和监督计量工作有重要意义, 计量机构的质量监督是其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质量的好坏与否关系到企业、组织单位的工作规范进行及其信誉问题, 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正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因此受到关注。国家与各单位都应当重视质量和质量监督问题。
参考文献
[1]沈永.提高计量机构质量监督工作在质量体系运行中的有效性[J].中国计量, 2006 (8) .
[2]张艳琼.谈计量机构运行和控制[J].计量与测试技术, 2007 (3) .
关键词:油田企业;质量监督;机制
作为石油企业来说,质量问题关系到油田生产建设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油维工程质量、井下作业施工质量、原油交接质量和生产所需的设备、材料、工具配件等物资产品的质量等。质量监督是一种质量分析和评价活动,监督的对象是产品、服务、质量体系、生产条件、有关的质量文件和记录。
1.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制度与机制,是质量监督工作的先导
首先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质量技术监督队伍,外部聘请监理,内部从基层到机关,都要设立质量监督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监督网络,并明确各个监督岗位的责任。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各个方面的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如:《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加强与上级专业化部门的协调配合,定期召开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讨论会和质量分析会,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从内到外,形成全方位的监督机制。
2.加强采购物资质量监督,确保生产的有序进行
2.1优化供应网络,提高物资质量和物资供应能力
坚持对物资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特别是对一、二类物资的供应商进行重点考察。考察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供应能力、检测能力、售后服务等方面,不符合规定的供应商严禁进入油田市场。
2.2加强采购物资现场验收
突出到货验收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验收程序和规范,坚决执行质量验收“三方到场”的管理办法,对到货产品进行“五查三核对”验证,具备称重条件的物资一律进行称重,同时加大对到货产品使用性能理化检验的力度,原则上一、二类物资实行批批报检,同时还特别注意对高温高压、危险化学品等特种产品的监督检验强度。
2.3建立质量信誉档案
深入生产一线,直接与现场施工人员、物资使用人员、操作人员了解情况,倾听他们对产品使用的意见和建议。几年来,我们共进行质量走访100多次,走访科级单位500余个,发放调查问卷3000份,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与供应商进行协调,要求供应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提高质量。
2.4强化物资采购质量基础管理工作
建立采购物资产品实物档案,把产品的实物、图片、质量回访记录和厂家技术人员讲课笔记等资料通过整理加以保存,在日常采购过程中加以对照,及时了解相关产品的技术性能,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将采购物资质量管理逐步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3.加强建设工程质量过程监督,加大查处力度
3.1人的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第一因素
作为石油行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指挥者和施工操作者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第一要素。在施工过程中,把人作为控制对象,是为了避免产生失误;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是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使用,应该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诸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兼顾,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3.2材料的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素
材料是指投入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各种配件、设备,它们是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材料不符合标准,工程质量就达不到要求,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
3.3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之一的“方法”
这是指修井作业中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施工工艺、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结合每一个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施工机械和施工器具是影响工程质量不可疏忽的因素
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技术,是质量控制应该考虑的必要条件。
3.5环境的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客观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如工程地质、气象等;劳动环境,如劳动工具、作业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预见环境对工程质量影响的多种因素,实行积极主动的控制。
4.转变观念,不断创新质量技术监督方法
实施质量技术监督是石油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是石油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促进石油企业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有力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油田企业在构建“大监督”格局的监督理念和原则下,强化了工程、井下作业、产品、计量四个方面的技术监督工作。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督规章制度,规范了质量技术监督的运作程序,建立了良性监督新机制,较好地发挥了质量监督职能。持续推行《质量公报》制度,在企业门户网站开辟了技术监督专栏,以动态反映各类典型质量问题为重点,广泛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积极推行“分级监督、分工协作、整合力量、全员互动、精细考评、责任追究、创新理念、注重实效”的监督运行机制,开创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程序化的监督新局面,为企业健康、和谐、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开展了油维工程、井下作业和重点措施质量年度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有力地促进了油维工程和井下作业措施质量的提高,促进了技术监督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受到了公司员工及施工单位的好评。近年来,通过处理各类典型质量问题80余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70余万元。实现了生产和经营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形成了“监管分离”的工作机制,确保了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运行。
【质量监督局工作职责】推荐阅读:
质量技术监督局年终工作总结11-16
技术监督局质量检验10-12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宣传工作总结06-02
市质量监督站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目录07-22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建设浅析09-19
在质量监督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1-08
湖南质量技术监督局07-27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11-24
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质量月活动总结07-21
质量技术监督调查笔录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