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专利分析报告(精选8篇)
(以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为例)
本指南立足于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围绕实验区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产业专利分析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基本分析模块及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规范,以指导和规范以专利导航为目的的产业专利分析工作的实际操作实务。试点单位和试点企业可参照本指南开展产业专利分析工作。
一、基本原则
以专利导航为目的的产业专利分析工作以促进实验区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将专利信息分析和专利运用融入到实验区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导航引领的作用,以提高实验区产业自主发展实力、增强实验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一)围绕产业需求
产业专利分析工作应紧紧围绕实验区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突出实验区产业发展特色,注重实验区产业规划设计与全球产业生态环境的有效融合,注重实验区产业专利分析与实验区、产业和企业发展规划的深度融合。
(二)突出导航功能
产业专利分析工作要充分发挥“专利导航为主,专利护航为辅”的原则。在注重“专利导航”实验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兼顾对产业发展“专利护航”的需求,将“专利导航”与“专利护航”的理念尤其是“专利导航”的理念贯穿产业专利分析工作的全过程。
(三)注重协作互补 为实现专利导航目的,在相关产业专利分析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研究模块设置中,应当注重有效发挥专利导航分析、政府主管部门、产业企业等各方优势,充分吸纳实验区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做到政府宏观规划与企业微观布局相协调,构建紧密协作、优势互补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工作机制
产业专利分析工作应秉承“围绕产业需求、突出导航功能、注重协作互补”的基本原则,努力构建专利分析和专利导航研究成果对产业发展有效支撑的新模式和新思路。在具体操作和组织管理上需要形成相对规范的工作机制。
(一)工作主体
产业专利分析工作由实验区管委会、有关企事业单位和专利分析服务机构协作完成。
实验区管委会应组建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牵头,产业规划管理部门等参加的产业专利分析工作组。工作组负责确定启动产业专利分析的产业领域和进度计划;面向与选定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征集需求,征询相关产业专家建议,综合各方意见形成分析需求;委托专业的专利分析服务机构具体承担产业专利分析工作;应用专利分析成果,完善或修正产业规划和产业决策。
专利分析服务机构作为产业专利分析工作承担主体,负责制定产业专利分析方案,实施产业专利分析,根据产业专利分析成果提出专利导航意见。
实验区各企事业单位配合提出产业专利导航需求,提供产业专利分析所必须的需求对接和技术支持。
(二)工作模式 1.项目启动
确定实验区参与产业专利分析工作的职能部门、重点企业和研究机构,选择专利分析服务机构,成立产业专利分析团队,开展产业专利分析工作相关的业务培训。
2.项目管理
根据实验区对专利导航工作的实际需求,可以制订短、中、长期服务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验区实际发展状况和当前产业发展趋势,确定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划定本的研究范围和重点,制订产业专利分析项目进度表。
3.项目实施
启动产业专利分析工作,加强项目实施的过程控制,开展阶段性评审工作;收集产业专利分析中的重要数据,构建专利专题数据库;完成产业专利分析报告,提出产业规划中重点领域的发展意见和建议。
4.项目验收
组织实验区、企业和有关专家对产业专利分析项目进行评审,对产业分析报告、过程文档和专利数据库进行验收。
5.成果运用
加强产业专利分析成果运用,为实验区产业规划、重大决策、招商引资(智)等方面提供引导和支撑,为实验区重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可行路径和方案。
(三)组织保障 1.政策支持
实验区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开展产业专利分析工作,对于产业规划管理部门的产业规划制定和产业发展决策提出专利分析 要求,明确产业专利分析工作主管部门和工作责任,加强管理和考核。国家知识产权局为各实验区组建专家指导组,对实验区开展产业专利分析工作提供统一的跟踪指导。
2.定期交流
专利导航产业发展中的产业专利分析工作应紧密围绕实验区实际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需要专利分析服务机构和实验区知识产权部门、产业规划管理部门以及实验区企事业单位的紧密配合;项目研究各阶段,要形成定期交流沟通机制。对阶段性成果和下阶段工作计划集中交流和汇报,共同确定研究成果与产业的贴和度和实用性。实验区应为专利分析服务机构提供产业技术和市场分析支持和指导,将技术、市场内容融入专利分析工作。
3.人才培养机制
实验区应在产业专利分析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有梯度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条件尚不具备的实验区,应寻找优质专利分析服务机构进行专利分析服务,并制定相应政策引入优质专利分析服务机构和专利分析服务人才,作为长期的服务保障。同时应形成对实验区自身专利分析人才培养计划,从能够进行初步的专利数据分析、能理解专业的专利分析结论并将其应用于产业规划的管理人才,到能够将专利分析与技术研发结合的产业人才,到能够融合技术、法律、市场、技术进行专业的产业专利分析服务的复合型分析人才,形成能够满足实验区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三、工作内容
为了以专利分析获取竞争情报,有效“导航”区域经济发展,达到辅助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决策的目的,产业专利分析的工作内容主要由产业情报分析、产业专利分析和产业规划 设计三部分组成。
其中,产业专利分析是专利导航的核心内容,产业情报分析则是将专利分析成果与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前提,产业规划设计则是综合产业情报分析与产业专利分析的成果,形成专利导航产业发展的建议和指导。
(一)产业情报分析 1.实验区产业发展环境分析(1)内部发展环境
专利导航区域产业发展,首先要重视区域在资源条件、产业基础、技术基础、政策导向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充分结合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发展优势产业。
(2)国内和国际环境
区域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外要审时度势,密切关注国内和国际的发展环境,要熟悉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和新变化,了解现有产业分工及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承接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结合我国当前东、中、西部发展现状,合理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减少区域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效竞争,加强区域间的技术创新合作和市场开发力度,进一步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2.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实现专利导航实验区产业发展,首先要找准实验区产业发展的“着力点”。针对实验区产业目前普遍存在的切实问题和发展瓶颈,结合实验区产业内部结构因素和产业外部环境因素,从国内外产业发展动向、核心技术链、龙头企业链和市场竞争环境入手,进行目标产业的发展定位,从而准确地发现专利分析需求以及专利 政策重点支持方向。
(1)产业链
产业链环节,重点从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以及产业发展动向上,了解产业发展历史,以产品生命周期来推测产业演进,从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发展过程预测产业发展变化。了解产业竞争者框架,能够对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未来目标以及拥有能力进行初步掌握。了解市场信号变化趋势,能够从市场信号中得到竞争者意图、动机或目标在内的潜在行动。
(2)企业链
企业链环节,重点了解产业内所有企业的基本状况,清楚区分技术引领者、市场主导者、产业跟随者和新进入者。找准目标产业龙头企业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定位,确定主要竞争对手和发展目标,研究竞争者的市场策略。
(3)技术链
技术链环节,重点了解产业内主流技术的演变情况,初步掌握热点技术、关键技术、技术壁垒、空白技术和前瞻或先导技术的发展脉络,以及技术持有者的类型、产业影响力和市场控制力。对技术交易、技术转移、技术许可等技术流向和形成因素有初步了解。
(4)市场竞争
市场环境方面,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竞争要素,以及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反馈影响。总结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替代技术或替代品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成本、人才、技术、资源等要素在市场竞争中的平衡点和交差点,找到促使市场出现拐点的主要因素,对目标产业在市场中的战略定位进行初步规划。(5)专利影响力
通过产业链、企业链、技术链和市场竞争的研究,对目标产业从技术和经济层面有充分了解,可以确认产业中专利附加值的分布,以及在价值链中各类企业所处的位置,每个企业拥有的技术状况等,为开展专利分析提供了详实的背景依据。通过国内外产业现状和专利焦点的比较,可以为实验区产业发展圈定重点关注的专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与产业密切结合的专利分析成果。
(二)产业专利分析
产业专利分析是专利导航工作的核心内容。围绕实验区产业高端发展目标所处阶段、特点和专利分析需求,找准专利分析的切入点,订单式选择专利分析模块等,构建专利分析框架,形成围绕产业实际需求且涵盖技术路线、企业发展、产业规划和市场竞争的专利分析报告,为支撑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提供详实的专利信息情报。
实验区产业专利分析可以首先从基础专利态势分析展开:主要采取定量分析的手段,从全球、中国和实验区三个维度,对专利技术发展趋势、专利区域分布、专利主要申请人和专利技术主题进行全面研究,同时还可以围绕各项指标,结合实验区产业发展特点,着重选择某些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开展专利价值和运用分析。主要采取定性分析的手段,结合专利态势分析的成果,从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环节入手,针对实验区产业实际情况,着重在专利与标准化、专利联盟与专利池、专利诉讼、专利并购、专利融资以及专利预警和维权等方面展开,突出专利在实验区产 业发展中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1.基础专利态势分析
从全球、中国和实验区三个维度,对专利技术发展趋势、专利区域分布、专利主要申请人和专利技术主题进行全面研究。
(1)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专利数量统计可以从宏观上显示出专利技术在时间上的活跃度情况,微观上则可以显示出技术发展动向、企业专利布局动向和区域专利发展动向。
(2)专利区域分布分析
通过分析专利在不同区域专利分布情况,可以掌握专利聚集区的国家或地区,在企业进入相应国家或地区时,要根据各国专利法规进行深入的专利分析。
(3)专利主要申请人分析
专利申请人的研究能够反映出某一领域内专利申请人的技术活跃度情况及其专利布局策略。
(4)专利技术主题分析
掌握专利技术主题的变化对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形成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判断具有一定指导。
在前述专利分析内容基础上,将专利与技术、专利与企业、专利与产业和专利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细化,从专利影响力入手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5)技术路线演进中关键专利分析
摸清与实验区产业发展相关的技术路线演进中关键专利,化解产业化风险和实现有效专利包围至关重要。
(6)重点技术的专利功效矩阵分析 围绕实验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技术,绘制包括全球和国内的重点技术专利功效矩阵,能够有效发现专利优势、聚集区、空白点,指导实验区产业后续的专利规划。
(7)新增或衰退技术主题分布分析
围绕实验区产业的发展程度,结合全球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对近年来的发展态势进行初步分析,初步判断相关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8)重要专利权人专利技术主题分析
围绕实验区产业内重点关注的国内外厂商,结合其专利布局情况和布局重点,开展深度分析,综合获得一手产业竞争情报。
2.专利价值和运用分析
围绕实验区产业发展特点,结合专利创造、运用、保护或管理等环节,重点针对产业专利价值和专利运用展开分析,提升专利引导创新能力、增强专利价值分析能力和专利运用能力,为实验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引导和支撑。
(1)专利布局策略分析
重点突出实验区产业充分利用专利分析成果指导创新驱动发展,对自主技术开发、技术引进后二次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国内外同业竞争者的专利开发和专利布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并有效指导企业开展专利部署。
(2)专利运用策略分析
重点突出实验区产业在专利运用方面实现国际化接轨,充分结合产业特色,活用专利许可、专利并购、专利诉讼、专利融资、专利联盟、专利标准化等专利运用模式,实现实验区专利运用效力的最大化。(3)专利预警和维权分析
重点突出实验区产业专利自我防御性保护和对外权利维护的实施。
(三)完善产业发展规划的建议
综合提炼前述分析成果,着重从实验区产业技术路线的优选方案、现有产业转型升级途径、招商引资中专利风险分析和评估、实验区重大项目知识产权评议、招商引智专家团队来源等方面,就实验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和改进完善的意见建议。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SOOPAT平台,同时也参照CNIPR专利检索平台和欧洲专利局检索平台。在检索的方式上采用关键词检索与IPC分类号检索相结合。检索的时间截止点为2015年8月25日。
1 全球主要国家燃料电池汽车专利的竞争态势
1.1 全球FCV专利申请、授权、公开趋势
采用上述检索策略,在全球范围内检索到与FCV相关的专利有19 056项,其申请与授权的趋势如图1所示。FCV专利申请始于1996年前后,二十余年来发展迅速。从2000年起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开始持续增长达十余年。从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分析,1996-2002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迅速上升,属于技术引入期;2003-2008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增长有所放缓,这反映出该技术进入发展期;2008年以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逐步下滑,这表明该技术逐渐走入成熟期。同时,我们也注意到,FCV专利的公开量除在2009-2011年有所下滑外,一直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1.2 全球FCV专利IPC分布
将FCV相关技术专利进行技术领域划分,统计其IPC小组专利数量,得前十位IPC小组申请量与授权量如图2所示。其前十位IPC小组代表技术如下:
H01M8/04:辅助装置或方法,例如用于压力控制的,用于流体循环的;
B60L11/18:使用初级电池、二次电池或燃料电池供电的;
H01M8/00:燃料电池及其制造;
H01M8/10: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
H01M8/06:燃料电池与制造反应剂或处理残物装置的结合;
B60K1/04:用于动力装置蓄电器的;
B60K8/00:不包含在B60K1/00至B60K7/00任一大组中的动力装置的布置或安装;
H01M8/02:零部件;
H01M8/24:把燃料电池组合成电池组,例如组合电池;
H01M16/00:不同类型电化学发生器的结构组合。
从专利的申请量看,H01M8/04属于FCV的核心技术领域,占FCV相关IPC大组总量的27%,专利申请达5 355件,授权量为2 535件;排在第二位的是B60L11/18,申请量为3 381件,授权量为1 916件,占总量的18%;排在第三位的是H01M8/00,申请量为3 056件,授权量为1 623件,占总量的16%。以上三类IPC大组构成FCV的主要专利技术。
1.3 主要国家FCV专利竞争趋势
1.3.1 FCV专利主要申请国分布
以申请人国别为划分标准,各国FCV专利申请与授权分布如下图3。日本为FCV专利的主要申请国,专利数量达2 513件,占全球FCV专利总量的26.88%。专利总量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国,共计2 270件,占总量的24.28%;德国以1 869件排在第三,占总量的19.99%;中国以1 036件排在第四,占总量的11.08%。这反映出FCV专利数量基本形成“大国包揽,小国靠边”的形势。
日本的FCV专利总量在世界上独占鳌头要得益于日本政府早期对燃料电池汽车的政策支持。2001年日本开始对燃料电池汽车实施国土交通省大臣认定制度,2004年经济产业省出台《新产业促进战略》,促进了该技术的发展。而在2010年4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了《下一代汽车发展规划2010》,确定2020年新一代汽车占新车销售比重的50%,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占30%,电动汽车(含PHV)占20%。[2]
目前,在FCV专利申请量上,日本、德国、美国均达千件以上,而中国仅为812件,较之前列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在FCV专利授权量上,日本以809件位居世界第一,其次为中国521件,随后为美国、德国。虽然从专利授权量上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不大,但仍需从专利授权的类别以及技术领域分布进一步考察。
注:因为总量统计的口径与申请量、授权量统计的口径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总量与申请量和授权量之和略有出入。
1.3.2 FCV专利主要申请国IPC分布
从图4可以看出,日本在H01M8/04、B60L11/18、H01M8/00、H01M8/10、H01M8/06、B60K1/04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都高于其他国家,其中H01M8/04、B60L11/18上均达千件以上,与排名第二的德国相比具有相当优势。而德国与美国在主要的IPC大组技术的专利数量相差均在200件以内,两国的差距并不明显。排名第四的中国与其他三国相比差距明显,比如在H01M8/04领域与美国相差520件,与日本相差1 175件。
1.3.3 FCV专利主要申请人分布
对比表1可以发现,FCV专利技术上的主要申请人为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的企业和自然人,其申请集中在发明专利。韩国现代自动车公司申请的FCV专利最多,已达557件;日本一个名为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的申请人获得的FCV授权专利最多,已有287件。排名前10的申请人有3个来自日本,3个来自美国,3个来自德国,1个来自韩国。无论是申请总量还是授权总量,日本的申请人均具有明显优势,美国申请人虽有3个进入前10,但排名靠后且数量也不多。
2 在我国申请的FCV专利的竞争态势
2.1 在我国申请的FCV专利分布
目前,我国共受理FCV专利申请1 847件,其中我国申请了943件,占申请总量的53.25%。国外的申请人主要来自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其中日本占申请总量24.39%,美国占10.73%。
进一步分析在我国申请的FCV专利状况发现(表2),我国申请总量和发明申请量位居第一,但我国申请的实用新型有378件,占到了申请总量的40.08%,而其他国家在我国申请的绝大多数为发明专利。在发明授权方面,日本排在第一,我国排在第二,但总量均只有150件左右。
综合来看,在全球FCV技术领先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在我国的专利布局,并已初具规模。我国申请人虽在总量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从总体竞争力而言仍令人担忧。
2.2 在我国申请的FCV专利的法律状态及技术领域分布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申请人以426件有效专利位居第一,日本和美国分别以290件和101件紧随其后。我国申请人的在审专利也居于首位,但我国失效专利的数量几乎是其余几国之和。从有效专利和在审专利的数量来看,我国申请人的优势明显,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其中实用新型占比较高。
结合各国在我国申请的FCV专利的技术领域分布(如图6)来看,重点技术领域的专利仍然主要是由国外申请人申请的,其中尤以日本为代表。日本在H01M8/04、B60L11/18、H01M8/00、B60K1/04、H01M8/10技术领域可谓一枝独秀,均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的申请人。中国申请人虽然紧随其后,但是差距均在50件以上。我国在H01M8/06、H01M8/02、H01M8/24技术领域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数量不多。美国则在H01M8/04、B60L11/18技术领域拥有的专利仅次于日本和中国。总体而言,就在我国的申请来看,我国申请人在主要技术领域拥有仅次于日本的专利实力。
2.3 在我国申请FCV专利的国外主要申请人及其技术分布
将在我国申请FCV专利的国外主要申请人与相应热点技术领域布局制作成图7,数字表示该技术的专利数量。由图可以看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在H01M8/04、B60L11/18、H01M8/00、B60K1/04、H01M8/10、H01M8/06五类技术领域已经形成包揽局势,在H01M8/04技术上专利数量已达150件。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在B60L11/18有专利74件,仅次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在H01M8/00和B60L11/18具有一定实力,专利数量均在30件以上。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在H01M8/02有15件专利申请多于其他申请人,而排名前两位的丰田和本田还未在该技术领域申请专利。
3 我国申请人FCV专利竞争态势
3.1 我国FCV专利发展趋势
我国对FCV技术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专利公开情况来看(图8),我国在FCV领域的专利申请始于1997年,从2002年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在2007年达到第一个高峰,随后几年出现小幅下滑,但自2010年又呈现上升趋势。从专利授权的趋势看,自2004年以来每年授权量基本维持在50件左右,授权趋势相对稳定。这可以看出,我国对FCV专利的起步与全球步骤较为一致,但在随后的发展中滞后于全球趋势,目前我国的FCV专利仍处于发展期。
结合图9对该FCV技术的法律状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关于FCV相关技术专利的申请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拥有943件专利总量,有效专利占比为58%,处于审理中占20%,其他情形包括被视为撤回、驳回和视为放弃三种,其中视为撤回最多,占总量的14%。视为撤回是申请人在审查过程中因未履行相关手续或缴纳费用的结果。专利申请中被驳回的情形占5%。由此观之,如何提高专利申请的质量是我国FCV专利申请人面临的问题。
3.2 我国FCV专利主要技术领域分布构成
将我国申请人的专利按照主IPC分类号进行统计,筛选排名前10的IPC分类号制作出图10,其中专利申请量在30件以上的技术包括:
H01M8/04:辅助装置或方法,例如用于压力控制的,用于流体循环的;
B60L11/18:使用初级电池、二次电池或燃料电池供电的;
H01M8/00:燃料电池及其制造;
G01R31/36:用于测试蓄电池或电池的电气状况的仪器,如用于测试容量或充电状态的仪器;
H01M8/06:燃料电池与制造反应剂或处理残物装置的结合;
H02J7/00:用于电池组的充电或去极化或用于由电池组(向负载供电的装置
H01M8/02:(燃料电池;及其制造)零部件;
C25B1/04:(生产化合物或非金属的电解工艺或电泳工艺;其所用的设备)电解水法。
可以看出,H01M8/04、B60L11/18属于FCV最核心的技术,专利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技术专利,这与国际上FCV热点技术是相同的。目前,这两个技术领域各有专利153件和148件,各占总量的16%。其他技术领域的申请与授权量大致相当。
3.3 国内FCV专利技术主要发展趋势
一种技术如果只是在专利数量上有优势地位并不意味着在将来一定会成为该领域的热门技术或必要技术。虽已拥有大量专利但在出现替换技术后被淘汰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需要将总量与时间维度结合起来分析。
由图11可以看出,从总体来看,H01M8/04、B60L11/18的趋势线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在每个年份的申请基本保持同步增长趋势,这是技术上存在共性特征或是技术上的关联所导致的,同时该两类技术在未来的专利申请中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其他技术专利呈现出在较低水平上下波动的趋势,其中H01M8/06、H02J7/00有明显上升趋势,但年申请量均在10件以下。在FCV重点技术上也存在下降的情况,如H01M8/00,而H01M8/02、G01R31/36技术的趋势线比较平稳。
3.4 国内主要申请人FCV专利技术领域分布
目前,我国FCV专利的主要申请人来自汽车企业和高校,排名前8的申请人中企业有5家,高校有3所。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在FCV专利申请上优势明显,其在FCV的核心技术H01M8/04、B60L11/18、H01M8/00、G01R31/36处于领先地位。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在以上核心技术也有较多的专利申请,其中H01M8/04排名第2。清华大学在FCV核心技术的专利申请上也有不俗表现,其中B60L11/18的申请量与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相同。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H01M8/06领域领先于其他国内申请人,但该公司在其他技术领域并没有相关的专利申请。然而,从总量上来看,除了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的申请量有113件外,其余的申请人均在100件以下,其中排在第8位的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只申请了6件。这充分反映出我国在FCV核心专利技术领域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目前的专利申请十分分散,布局凌乱。进一步检索还发现,专利权人与专利申请人都具有单一性,这反映出目前国内申请人在FCV专利方面的合作关系不多。
对国内FCV主要申请人的专利申请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图13),排名前8位的申请人中有3个申请人的年均申请量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其中尤以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下降的趋势尤为明显,可见其后继研发乏力。可喜的是另外5个申请人的FCV专利申请一直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年均申请量却偏少。
3.5 国内FCV专利主要省市分布
按申请人所属地区划分,国内在FCV专利申请上有优势的省市如图14所示。主要的省市有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辽宁省、浙江省、吉林省等,其中上海市的相关专利有222件,占全国FCV专利总量的23.5%,该市的主要代表申请人有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等,主要的技术领域集中于H01M8/04(57件)、B60L11/18(45件)、H01M8/06(44件)、H01M8/00(42件)、G01R31/36(15件);其次为北京市,FCV专利119件,占全国FCV专利总量12.6%,该市的主要申请人为清华大学,主要集中于B60L11/18(29件)和H01M8/04(14件);江苏省以100件专利位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FCV专利总量的10.6%,主要申请人为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昆山弗尔赛能源有限公司。紧随其后的是辽宁、浙江和吉林。从图中不难看出,国内在FCV专利上的主要省份都处于沿海地区,各省申请人优势不同,但重点技术研发方向趋于一致。
4 研究结论及建议
20世纪90年代以来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日本、美国、德国、中国为主的四大申请国,其中日本不仅申请了全球1/4以上的FCV专利,而且在H01M8/04、B60L11/18、H01M8/00、H01M8/10、H01M8/06、B60K1/04等FCV核心专利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得益于日本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持续开展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在过去30年时间内先后投入上千亿日元用于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基础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3]。从在我国申请的FCV专利来看,国外申请人在我国申请了大量的FCV专利,并在FCV核心专利领域占有优势,以丰田、本田、现代等为代表的外国企业在我国的FCV专利布局已大致形成。
我国FCV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当全球FCV专利已步入成熟期之时我国尚处于发展期。尽管我国的申请量位列全球第4,但是无论是申请总量还是核心专利数量均与其他三国具有相当差距。而我国申请人在本国的申请总量上虽然占优,但实用新型专利占据了40%,在FCV核心专利技术方面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分布较为杂乱。即便是位列第一的申请人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的申请量一直呈现明显下滑的趋势,研发实力强劲的清华大学的申请量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总体而言,我国FCV专利技术发展迅速,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拥有情况,表现为发明专利等。[4]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我国FCV专利技术的发展,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4.1 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对我国FCV专利技术研发的引导作用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新兴前沿技术,一直深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和“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分别列入优先主题和前沿技术,这一产业政策很好地促进了我国FCV技术研发,并直接表现在随后几年我国的FCV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为“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尽管这一《发展规划》中提到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但是与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明显处于较为次要的地位。由此产生的直接结果便是我国的FCV专利申请出现了持续下滑。扶持政策力度较大的上海、北京、江苏等地的FCV专利发展也较其他地区迅速。由此可见,我国FCV专利技术的发展与国家、地方的产业政策呈现正相关关系。目前,在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专利发展形势较好,但是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的情形更应持续加强产业政策扶持,从而持续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专利的发展。
4.2 增进FCV专利的协同创新,形成专利竞争合力
高校和企业是我国FCV专利申请的两大主力,如果能够形成良好的合作必将推动我国FCV专利技术的新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使用的氢燃料电池轿车是由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汽集团等提供动力系统,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负责制造的。目前,奇瑞、中国一汽、上汽集团、长安等整车厂与新源动力、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上燃动力、上海神力等已开展产学研联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乘用车和商用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分别开发相应的燃料电池汽车产品。[5]尽管目前已有较为成功的合作案例,但是总体而言,二者在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仍需持续加强,真正实现协同创新还有相当距离。就中国的燃料电池车专利技术而言,一是要突破核心技术,实行“领跑”战略;二是要协同创新,获得专利竞争优势。[6]因此,还需进一步推动二者的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形成我国FCV专利竞争合力。
近年来,全球FCV专利申请均呈现下降趋势,核心专利技术也面临这一现象,这说明该技术目前存在较难克服的技术问题。特斯拉与丰田开放的专利中便有大量的燃料电池专利,不管其动机如何,但至少反映出这两个公司希望更多的研发人员关注FCV专利并且投入到FCV专利的研发过程中。这对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而言不失为一种机遇,如果我国申请人在该环境下实现新的技术突破,便有可能在FCV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4.3 推动FCV专利的产业化
盈利是企业的终极目的,而技术研发与专利申请是实现盈利的手段,因此FCV专利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产业化。2013年2月,世界上第一辆量产版氢燃料电池车在现代汽车韩国蔚山工厂正式下线。丰田曾宣布在2015年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但是目前尚未正式上市。我国企业则是纷纷推迟燃料电池汽车量产的计划。这一方面固然与氢燃料站等基础设施匮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燃料电池汽车专利技术本身尚不成熟有关。高昂的售价使得很多人对燃料电池汽车望而却步。因此,如何实现产业化将是摆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面前的共同难题。
参考文献
[1]欧阳明高.汽车新型能源动力系统技术战略与研发进展[J].内燃机学报,2008(26):107-114.
[2]庞德良.刘兆国.基于专利分析的日本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情报杂志,2014(5):63.
[3]张剑波,葛昊,王诚.从文献统计看世界车用燃料电池研发的生态与演变:主要国家研发布局对比与启示[J].中国科学,2014(27):2743-2759.
[4]吴萍.甄子健.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知识产权对策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13(1):52-55,59.
[5]金花.张宁.基于专利分析的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竞争态势研究[J].情报杂志,2014(7):27-32.
在汽车风能辅助制动领域,截至2011年12月31日,已公开的国内外相关专利申请共324件,其中中国的专利申请为54件,国外的专利申请为270件。十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量总体呈逐步增长态势。其中2000年之前的申请量很少,之后,该领域专利申请的数量逐年缓慢上升;而国外的专利申请在上世纪90年代前,数量也只占总申请量的37%,2000年后,专利申请的数量才逐年增加。这说明近十年来,随着传统能源蕴藏量的逐渐减少,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主力军已成大势,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在汽车行驶中必然会产生的风能的利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该领域的专利布局在我国也呈逐渐加强趋势。
国内申请人近十年来在该领域的申请量不断增加,尤其是2006年至2010年,申请量较之前有了明显增长,说明近几年国内在汽车风能辅助制动领域的研发力度及成果的专利转化率均有所增加。
从区域分布来看,华北与华中地区的申请量排在前两位,其总和约占总申请量的一半。这一方面反映出华北及华中地区在汽车风能辅助制动领域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且均有规模风力资源以及大型汽车生产企业,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上述两地区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有意识地通过申请专利完成各自在国内市场上的产业战略部署,以期在市场成熟时对国内市场形成巨大控制力。而在经济以及技术上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虽然当地风能资源丰富,但申请量还有待提高。
作为汽车生产大国的日本、德国、美国和韩国的申请量排在国际专利申请的前四位,这四个国家的总申请量占国外申请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日本以发达的汽车工业及对环境和能源的高度重视排在申请量首位,且其在风能利用其他方面的专利申请量的排名也很高,说明该国已经就风能展开了全面的利用与开发,这是值得国内企业及申请人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提醒了国内申请人在申请相关专利时的重点检索方向。
由于国内多是由个人作为申请主体,从而导致了在该领域中存在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专利申请,不利于复杂技术的开发及成果的市场转化。而随着近年专利申请量的上升以及汽车企业申请量的增多,该情况有所好转,可见该技术领域在国内已逐渐受到重视,这对于技术突破以及专利市场化均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在国际专利申请方面,随着更多知名汽车企业对于该领域的研发与投入,势必也会带动该领域专利申请数量的进一步提升。
在国内申请人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各占一半。而在申请的主要技术点方面,挡风板和挡风风翼的结构及装配占总申请量的80%以上,且主要为涉及挡风板及挡风风翼的形状和具体方式、挡风板及挡风风翼的安装位置和装配手段,目的是提高机动车制动时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摩擦力以及制动过程中的阻力,以增加机动车的制动性能为发明点;另外还有一些专利申请集中在空气对机动车固有制动结构的作用改进上,这与国际上专利申请风向标基本一致。此外,该研究方向也是国内申请人及研究机构最有可能出成果的方向。
涉及挡风板和挡风风翼的结构以及装配的申请一直在国内专利申请中占据主流地位,其长期趋势也一直大于其他技术分支。虽然在2005年和2007年有小幅回落,但之后就呈现持续增加态势,其中2008年和2010年的增幅尤其显著,这可能与北京奥运会后国内更加提倡机动车节能环保的概念有关。2010年,该领域出现了更多与节能环保车辆相关的申请,申请重点也部分转移到空气动力以及空气阻力对于制动系统本身作用上。当前,国内申请人开始注重在汽车风能辅助制动领域的多个技术方向上进行发展,以后可能涉及到更多的发明点以及更广的范围。
国外的专利申请发展方向与国内基本一致,只是国外企业对专利的认知程度和技术水平相对较国内企业及个人更高,专利地图的部署相对国内企业更早且更加成熟,更具针对性和方向性。
由于汽车风能辅助制动领域的技术发展时间不长,专利申请总量并不多,技术聚合方向和主要发展趋势也不明显,因此该领域尚处待发展阶段,国内相关企业及个人应抓住机遇,在技术创新上有所作为。具体建议如下:
一要加快部署专利地图。国内申请人中大部分是个人,知名汽车企业相对较少。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外申请人掌握着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但又不太重视中国专利市场,对于专利地图的部署还远远不够。面对该种形势,国内企业尤其是有实力的规模企业应抢抓先机,布局国内。
二要加强产学研合作。目前,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该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进程相对缓慢。现阶段应充分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要加强专利指导。从申请人来看,国内知名企业的申请量还远远不够,个人专利申请的质量与大型企业之间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在专利保护上对重点企业进行具体指导服务,尤其是在企业的技术研发过程中要加强专利风险防范和预警,鼓励其在国内外进行有效专利布局。
MBA2009秋二班 – 苏昱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环境正在日益完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汽车、住房等10万元级商品的消费能力日趋增强,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改善汽车消费环境,鼓励居民购买汽车,国际汽车巨头悉数进入中国,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 展。
我国经济在重化工业拉动下将持续快速发展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高达9.8%,工业生产快速增长,重化工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增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重化工时代,重化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从国外经验看,重化工业化阶段是大量消费资源、大量积累财富的阶段,也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的阶段,重化工业增长速度必然快于其他行业,并具有较长的持续性。目前来看我国经济高增长格局已基本形成,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趋好,部分高投资行业开始出现供求关系逆转,上游价格涨幅趋缓。从消费市场看,目前也具备了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动力和空间。首先来自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住房、汽车作为城市消费主打,对整个消费市场拉动趋势非常明显,尤其在发达地区更是如此。从中长期看,我国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国仍属发展中的低收入国家,大部分农民正处于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化过程中,居民的消费水平目前也还不高,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拥有率比较低。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84元,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与收入同步。上半年人均交通支出192元,增长44.5%。在交通支出构成中,交通工具及服务支出增长最快,人均支出69元和19元,分别增长93.2%和48.3%;交通费和燃料支出分别增长20.9%和38.4%。截止到6月底,每百户居民拥有汽车2.04辆,比去年同期增加0.95辆,增长71.4%。目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内需将会进一步扩大,消费政策、消费体制、消费环境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些都将为汽车消费增长带来巨大潜力。
国家有关汽车生产、消费的政策将不断完善,可供消费者选择的车型大幅增加,但同时石油及钢材价格不断上涨,汽车消费环境的制约将影响到汽车产业的更快发
为了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国家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汽车业的产业政策,来规范汽车业的生产、销售和技术开发等环节,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今年已经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地方政府一律取消不利于汽车消费的政策,最近出台的汽车报废政策允许给予补贴鼓励报废之后购买新车。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汽车产品的过渡期保护措施将在今年年底到期。自2005年1月1日起,中国将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并将继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直至2006年7月1日将进口整车的关税降至25%。自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并且连续3年大幅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去年12月初,中国银监会先后受理三家汽车金融公司的设立申请,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市场准入条件,对申请进行审查,并于12月批准三家公司筹建。同时,《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也即将出台,该办法将使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允许个人之间直接交易;除涉及国有资产的车辆外,二手车的交易价格可由买卖双方商定,并建立二手车自愿申请评估制度,促进二手车流通。国家商务部公布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只要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车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近期产业政策的主要导向还包括:进一步鼓励企业发展小质量、低价位、经济适用型的汽车消费品以及代用燃料;加快发展柴油客车,提高轻型柴油货车、客车的比例;开发和生产柴油轿车和微型车,提高燃气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推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支持企业生产大功率客车和载货车;支持发展高速公路行驶条件高档重用载货车、牵引车和商用车;支持和鼓励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其他企业,扩大效益,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鼓励并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或者利用外国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乘用车产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辅助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新增同步发展能力,按照专业分工、层次清楚的零部件产业结构,向系统性、模块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效,加强和完善准入管理制度,制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限制利用散件进行简单组装,特别是引进散件进行组装;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汽车行业投资增长过快,有可能造成供需失衡加剧
在2002年和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诱惑下,中国汽车产业又出现了新一轮投资热潮,各类投资主体对汽车产业投资的积极性大为高涨。这里既有汽车生产企业本身的大规模投资,也有大量新进入的民营资本和非汽车产业的国有资本,因此,中国汽车产业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国内许多省市特别是一些城市,纷纷计划打造汽车城,发展汽车产业群。2003年到2007年5年时间内,各地规划或者设想要投资的汽车行业金额达2000多亿元,将新增产能600多万辆,到2007年,全国汽车总的生产能力将达到1100-1200万辆。然而,从今年4月份开始,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已从过去两年的“井喷”式增长向平稳增长转变,增长速度大为下降,市场供求矛盾加剧。而据预测2007年汽车市场预期产销也就700万辆左右,届时,生产能力将严重过剩。加入WTO之后,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产业政策、尤其是外资管理政策的变化,跨国汽车公司也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在投资策略上,它们由过去的相对谨慎向积极扩张转变,在布局策略上,由过去的局部布局向全面布局转变,以期尽快抢占中国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确立竞争优势。为了加快推进这些策略,同时又避免受到产业政策规定的同一家外商合资生产同类产品不得超过两家的限制,跨国汽车公司已经并将继续采取整合资源和资产重组的方式,产量提升将不可避免,中国汽车产业从此进入了一个真正的激烈竞争时代。
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将影响到消费者的购车热情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叠创新高,国内成品油价格也水涨船高,大大加重了汽车消费者的使用成本,也影响到他们的购车热情。国内6月份与去年同月相比,原油上涨20.9%,汽油上涨13.2%,柴油上涨20.6%,煤油上涨18.1%。7月原油价格较上月上升1.2%,较上年同期上升8.9%。成品油价格较上年同期上升15.5%。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和国内需求旺盛的影响,8月份能源供应依然偏紧、价格进一步上涨,原油及成品油价格继续上涨,原油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26.6%,涨幅比7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约0.9个百分点。成品油中的汽油、煤油和柴油分别上涨12.3%、25.2%和19.8%,涨幅都高于7月份。这主要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拉动,目前原油期货价格涨至每桶53美元以上,造成原油价格攀升的主要原因是石油输出国家组织未来的增产潜力已十分有限。假如俄罗斯停滞原油生产,其他原油生产国出现更多的未知因素,则原油价格将涨至全新的历史波动区间。
钢材价格出现反弹,将加重汽车企业的成本负担
目前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汽车企业效益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今年初全球钢材市场由于需求大幅上升而价格暴涨,元月全球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17.5点,比2003年12月末上涨10.7点,2月末全球钢材价格指数达到128.1点,比1月又上涨10.6点。受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大幅上升的拉动,今年初我国钢材市场价格也逐月攀升,元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09.69点,比2003年12月末上涨3.83点,钢材价格上涨3.61%,2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16.61点,比1月份上涨6.92点,钢材价格比1月上涨6.31%,3月钢材价格指数为119.19点,又上涨2.58点,钢材平均价格为4960元/吨,同比上涨28.35%,上涨1095元/吨。4月份开始,由于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尤其是严格控制新投资项目上马,钢材价格呈现高位趋稳的态势。而从6月底开始,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又开始攀升,7月份全国钢材市场平均价格比上月上升2.2%,截至7月底,建材53天时间内涨幅约900元/吨,板材含热卷53天时间内涨幅约700元/吨,钢价基本上已经恢复到跳水前水平。8月份钢材价格延续7月的反弹势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17.1%,涨幅比7月份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普通大型钢材上涨18.2%,普通中型钢材上涨16.7%,普通小型钢材上涨17.3%,线材上涨18.5%,分别比7月份提高1-5个百分点不等。6月开始的钢材市场价格快速上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政策层面上,6月27日国家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强调了“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客观上起到了增强市场信心的作用。二是钢厂及经销商结成价格保护联盟,钢厂上调了出厂价格,经销商迅速跟进,人为拉升了价格。三是供求关系明显改善。在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下,钢材产量有所压减;国际市场钢厂价格高企,进口有较多下降,这两方面使得新增资源增长放慢。但需求仍然较为强劲。四是运输紧张,限制了钢材资源流动,加剧了区域市场供应紧张,拉升了价格。
我国汽车消费的外部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需求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
汽车产业产业链长,关联效应大,进入壁垒高,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汽车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汽车产业集群已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世界各地包括我国各地的进程中,都把培育和发展汽车产业集群当作政府推进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汽车产业集群通过汽车产业园载体得以快速有效地实施。
近年来,国内的主要汽车主产区都建立了汽车产业园区,如上海、长春、广州、北京、天津、西安、重庆、成都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园区已经超过了40个,是世界上汽车产业园最多的国家。然而,芜杂的汽车产业园令人眼花缭乱,且不论建设水平的参差不齐,在迅速跟进的势头中就未免有些顾此失彼。因此,如何更好的运营产业园,使之能发挥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是当务之急。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对汽车产业园建设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
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园行业发展背景;中国汽车产业园行业发展环境;汽车产业园集群效应;中国汽车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国外汽车产业园发展成功案例;中国汽车产业园产业重点发展区域;中国汽车产业园发展案例;以及中国汽车产业园投融资与招商。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汽车产业园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自2011年汽车业启动反垄断调查以来,反垄断行动涉及了包括零部件制造、销售流通及后市场维修环节等在内的几乎整个汽车产业链。继明确表示将对克莱斯勒和奥迪进行处罚后,2014年8月2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对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出罚单,合计罚款12.354亿元。这是我国开展反垄断调查以来开出的最高金额罚单.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此次开出的罚单力度空前,具有很强的震慑度,通过把日本零部件企业的横向垄断公之于众,将有助于让日系主机厂警醒,使得日系零部件价格虚高的现象得到抑制。
那么,中国的汽车零部件的现状是怎样的呢?未来的发展趋势又会是什么呢?企业该如何发展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呢?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
1.2013年汽车工业发展
2013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000万辆,汽车产销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4.76%和13.87%,比上年分别提高10.2和9.6个百分点。高于年初预计,已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一。
2.2013年我国汽车工业的特点
(1)产销再创新高,增速大幅提升
乘用车产销1808.52万辆和1792.89万辆,同比增长16.50%和15.71%;商用车产销403.16万辆和405.52万辆,同比增长7.56%和6.40%。
从全年汽车销量分月完成情况看,月度销量最高点为12月份,销量达到213.42万辆;最低点为2月份,销量为135.46万辆。
(2)乘用车产销增长快,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继续下降
2013年乘用车增长主要由轿车和SUV拉动,轿车销量完成1200.97万辆,比上年增长11.8%,对乘用车增长贡献度为47.2%;SUV销量完成298.88万辆,比上年增长49.4%,对乘用车增长贡献度为36.9%。
201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22.20万辆,比上年增长11.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3%,占有率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国外品牌中,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8.8%、16.4%、12.4%、8.8%和3.1%,市场份额与上年比较,除日系微弱下降外,其余各系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美系增长最为明显。
(3)商用车产销回升
商用车在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后,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今年恢复增长。
商用车中客车产销分别完成56.31万辆和55.89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11.2%和10.2%;货车产销分别完成346.85万辆和349.63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7%和5.8%。
客车市场的增长主要由轻型客车拉动,轻型客车销售的增长贡献度达到97.3%;大型客车的增长贡献度为4.8%,而中型客车销量低于上年。货车市场分车型看,重型、轻型货车销量高于上年,增速分别为21.7%、3.6%,增长贡献度分别为71.7%、34.1%,成为拉动货车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型和微型货车低于上年,分别下降1.8%和4.1%。
(4)汽车出口下降
2013年汽车整车出口市场下降,总体出口低于100万辆,为97.73万辆,比上年下降
7.5%。其中乘用车出口59.63万辆,比上年下降9.8%;商用车出口38.10万辆,比上年下降
3.5%。乘用车中轿车出口下降,其余车型增长;商用车中货车出口下降,客车增长。
1-11月,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1458.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其中:进口金额745.6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出口金额713.0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
(5)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
2013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长城、吉利、江淮,分别销售507.33万辆、353.49万辆、290.84万辆、220.33万辆、211.11万辆、100.42万辆、77.74万辆、75.42万辆、54.94万辆、51.43万辆,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943.05万辆,同比增长15.8%,高于全行业增速2.0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8.38%,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6)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增长
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7533辆,比上年增长39.7%,其中:纯电动汽车14243辆、插电式混合动力3290辆。销售新能源汽车17642辆,比上年增长37.9%,其中:纯电动汽车1460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3038辆。
二、中国汽车(零部件)现存的问题
随着汽车行业的火爆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保持迅速增长,2013年汽车配件后市场收益为1647万亿人民币,成为全球零部件行业盈利水平最高的国家。除了规模以外,汽车零部件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增速较快,但由于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并受国外厂商的挤压。
1.零部件被外资垄断,核心技术缺失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主要产品仍处于供应链的低端,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被外资企业垄断,零部件出口技术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缺乏品牌效应,极大的制约了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与自主研发。
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底盘技术在内的汽车产业三大关键零部件技术中,我们几乎全面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很多高附加值的关键零部件几乎全靠进口来维持,变速箱、发动机、底盘等关键零部件的进口高达60%。国内高端零部件产品,基本被外资垄断。
2.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不足
2007年,全国7000多家企业零部件研发投资一共才49.7亿元人民币,仅占销售收入的0.66%。据来自英国劳工部的统计,2007年到2008,博世零部件研发投入26.1亿英镑,相当于中国的零部件研发投入的7倍。
3.零部件产品模仿性高,缺乏创新
中国大部分自主零部件企业仍停留在来图加工、样品测绘阶段,面对整车厂推出的新车型、新品种、新技术快节奏的高需求,很多自主零部件企业只能疲于应付研发任务,无暇顾及提升自身的基础研发水平与配套能力。
4.高端人才短缺,整体环境不健全
目前科技人才极度短缺,培养体系不健全,零部件企业的技术人才流失严重,行业高素质的人才大都在外资企业。
5.产业规模大,但缺乏规模效应
国内零部件企业共有2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8000家。2万多家企业的产品占据了国内零部件的80%,销售额却只占20%,并且90%的产品集中在低端。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为1.644万亿人民币,平均每家产值仅为0.8亿元左右,生产规模小,实力弱,缺乏规模效应。
6.国产零部件主要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
外资控制了汽车零部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本土零部件主要应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
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和91%、69%。
7.国际贸易形势日趋严峻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汽车零部件开始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在海外尽管物美价廉,但是由于核心竞争力缺失,产品替代性强,因此屡屡被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方式拒之门外,从紧固件到汽车轮胎、轮毂等,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遭遇的贸易摩擦从未间断过。
三、汽车(零部件)所具有的特性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
汽车零部件行业为强周期行业,其行业景气程度与汽车整车行业基本保持一致,与宏观经济形势也高度相关。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汽车生产、消费大国的逐步形成,汽车零部件行业步入了一个稳定增长的产业周期。
随着汽车集团的快速发展,围绕整车企业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也得以快速发展。按地区划分,现已初步形成东北、京津、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季节性。对于汽车销售市场而言,具有季节性特征,传统的节假日期间如春节、五一一般为销售旺季,但近年来,由于新产品投入、营销推广等因素影响,汽车行业季节性特征有所削弱。对于热交换行业而言,作为下游整机厂的零部件配套厂商,按照合同和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但是季节性特征不明显。
汽车零部件行业每年9 月份至次年5 月份为行业相对的旺季,6-8 月份为淡季。件行业的上游主要是各种型号的钢材、毛坯件和配套件等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关联性及其影响主要表现为钢材、毛坯件和配套件的价格的变动直接导致产品成本的变动。
零部件行业的下游主要分为主机配套市场和售后服务市场两类。从配套关系看,零部件市场取决于整车市场的总量需求;从技术关系看,整车开发需求是零部件开发的源头,零部件同步、超前开发是整车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整车与零部件的上下游关系存在着相互促进依赖的特征。在售后服务市场中,汽车零部件行业最直接的下游企业是汽车配件经销商,经销商控制着所在地市场的销售网络,其销售网络的覆盖面和销售能力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汽车(零部件)的发展趋势
从趋势看,通用化、模块化、电子及智能化、环保化、轻量化是零部件技术发展趋势,具有该特性的相关产品也是未来市场主流
(1)通用化
通用化实现零部件共享和更大规模生产,摊销因车型增加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而导致的高昂开发成本
(2)模块化
模块化是将总成和零部件按其在汽车上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的、完整的功能单元
(3)电子及智能化
电子产品占整车的价值已由80年代末期的5%上升到25%,今后汽车电子技术还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4)环保化
环保化要求在新型动力开发、原材料选用、汽车使用和报废等环节中充分体现汽车与环境的和谐
(5)轻量化
汽车轻量化实际上就是零部件的轻量化。美国 新一代汽车研究计划要求:每100公里油耗要减少到3升,燃烧效率提高7%,并减少10%的污染;整车重量减轻40%至50%
五、如何提高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力
零部件作为带动整车技术创新的上游产业,在这一轮市场调整中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升技术实力,推动产业转型成为零部件企业的责任。
目前全球汽车工业正在形成以低碳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转型,而零部件供应商将成为这一发展趋势的重要推动力。
1、加强成本管理,努力实现降本增效。
2、强化财务管理,控制管理费用。
3、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管理。
4、打造企业文化,创建特色文化。
5、加大研发投入,及时推出适合市场变化的新产品、新工艺,提升产品品质与科技含量,提升核心技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6、提升公司产品品牌形象,增强产品可信度,变商品销售为品牌销售
7、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加强企业横向产业链建设
半导体照明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新型光源的固态照明, 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产品, 目前成为光源领域的研究热点[1,2]。日本、美国及欧盟国家均推出了一系列的LED照明技术发展计划, 在LED照明的产业技术开发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拥有LED外延片、芯片和相关设备的知识产权和科研开发的技术优势[3,4,5]。我国LED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LED衬底制造、LED外延片的生产、LED芯片的制备、LED芯片的封装以及LED产品应用等较完整的产业链。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推动下, 形成了上海、大连、南昌、厦门和深圳等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 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以及北方地区, 成为中国LED产业发展的聚集地[1]。
2 中国LED专利地图制作与分析
2.1 专利地图制作
2.1.1 专利数据采集
专利是能够反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最新动态的情报文献[6], 本研究使用数据库为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 专利数据的采集起止时间是1985年至2012年, 日期为专利申请的公开日期。由于近几年来半导体照明产业蓬勃发展, 专利申请上数量呈飞跃式增长。因此, 本研究针对专利数据检索时, 采用检索词结合IPC分类号方法进行检索, 共下载中国发明专利21000条。
2.1.2 专利数据整理
本研究通过使用黑龙江省知识产权服务处的在线专利信息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处理, 包括:数据合并、数据标引和初步数据分析, 对于未能自动标引的数据, 进行了手动的人工标引工作。
2.2 专利地图分析
2.2.1 在华申请发明专利总体趋势分析
1985年-2012年中国LED半导体照明发明专利超过2万件, 申请呈现递增向上趋势从1985开始技术发展较为平缓, 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 产业技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见图1) 。
2.2.2 中国发明专利国家和地区分布分析
选择在华专利申请数量前十的国家和地区, 考察优先权专利年度分布。可以看出日本、美国半导体照明技术发展较早, 在1987开始已经在中国申请专利, 在2000年以前申请专利数量之和还超过中国本土申请专利。从在华发展速度上看, 日本最先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美国、中国台湾、韩国紧随其后, 中国相对最晚, 从2002年开始进入发展阶段, 但发展速度异常强劲。到2008年-2011年呈几何数量增长, 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地区) 的数量 (见图2) 。
2.2.3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权人分析
日、韩、荷兰、德等国大企业在华申请专利较多, 排名前10的企业其中有一半来自国外, 说明国外企业在我国申请专利较为重视, 而在申请量趋势图看出, 2010-2011年申请量较以前大幅度攀升处于高速发展期 (见图3) 。
2.3 分析结语
从以上专利地图可以看出我国LED产业专利与先进国家相比的主要差距主要表现在:1) 关键技术专利都掌握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少数国家的少数大公司手中, 如日本的日亚、丰田合成、东芝、索尼、NTT, 美国Lumileds、Cree, 德国Osram公司等;2) 外国大公司都很重视技术专利的申请, 有关LED的关键技术都已经在华申请了专利, 基本覆盖了从LED上游、中游到下游应用设计的各个方面, 在核心技术上形成了专利壁垒;3) 我国申请人未掌握上游核心技术, 在产业上游、中游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较少, 大都属于外围技术, 数量不多的外围专利, 下游水平低、效力未定的新型专利无法形成专利网[4]。
3 发展中国LED产业政策建议
1) 为LED企、事业单位和研究院所搭建LED技术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和研发、检测服务平台, 使企事业单位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充分地利用专利信息资源。
2) 制定我国LED产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深化产学研合作,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3) 把建设预警机制同实施行业专利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增强专利战略的运用能力。
4) 依托研究机构或大学的研发中心建立LED监测服务平台, 现有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的半导体照明器件、零件、光源磨块、控制模块进行认证, 使进入市场的产品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年鉴 (2008~2009)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刘耀彬, 胡观敏.我国LED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战略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 (12) :77-81.
[3]郝金刚, 梁春军, 刘淡宁等.LED产业分析报告[J].现代显示, 2006, (3) :8-15
[4]文尚胜, 王保争, 王庆涛等.中国LED产业技术专利分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 2010, 28 (3) :138-142
[5]sunemasa Taguchi.Present status of energy saving technologies and future prospect in white LED lighting[J].Teansactiols o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08.21-26.
关键词 龙眼 ;专利 ;技术 ;创新
分类号 S667.2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in Longan Industry based on Patent Information
TIAN Haiyan LIU Liqin
(South Sub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s, CATAS,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91)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ntion patent database of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the P.R.C., EPO and Derwent,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invention patent output in longan industry,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i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in longan industry from the quantity view using the bibliometrics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ina's technical innovation level in longan industry is improv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main innovation body is taking on a multiplex pattern in its development,but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domestic is still weaker than that of foreign.This result provide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argeting the appropriate projects in longan industr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 the clear innovation purpose,reducing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risks,and making full use of the positive effect of longan industr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words longan ; patent ; technological ; innovation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龙眼属(Dinocarpus)植物,在中国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1]。其果实肉质晶莹爽脆,清甜鲜美,有滋阴补肾、补中益气、润肺、开胃益脾的功效,是治疗病后虚弱、贫血萎黄、神经衰弱、产后血亏等食药兼用的南亚热带特产水果,有“北人参,南桂圆”之说。全球龙眼栽植范围为东经 105°40′~119°31′,北纬 28°50′至南纬 7°30′,主产区以亚洲为主,主产国为中国、泰国和越南,印度、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亦有少量栽培。19 世纪以后传入美洲、非洲、大洋洲的部分地区,美国佛罗里达州和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地区有少量种植[2]。中国是龙眼的原产国和生产国,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世界首位。但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式启动和“早期收获计划”签订,中国的龙眼产业受到了来自泰国和越南等生产国的严重冲击。
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情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专利表现为发明创造活动的产出成果,专利权表现为独立发明创造的一种知识产权[3]。对龙眼相关专利文献进行分析计量,研究龙眼专利的产出情况,可以从量化角度直观地分析龙眼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通过比较我国和国外的专利技术水平,对了解我国龙眼技术水平和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掌握我国龙眼农业技术的创新方向,明确农业技术的创新目的,减少农业技术的开发风险,发挥农业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数据库,欧洲专利局专利数据库,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以excel为主要分析工具,对检索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球龙眼专利申请量分析
据统计,1990年至2014年4月公开的和龙眼相关专利申请共3 118件(见表1),其中中国受理的占87.91%,国外受理量仅占12.09%。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和全球专利申请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而我国与龙眼相关的专利数量对全球龙眼专利数量的走势起决定性作用。1995年前,专利申请量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国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对龙眼的深加工技术不够了解;另外,当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1995~2000年有所回落,从2000年起龙眼产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授权量也随之增长,内容已拓展到了栽培技术、化学成分提取与分析等方面。2005、2008年形成一个专利申请的小高峰,2011年开始急剧增加,2011~2014年3年申请量占总量的30%,主要是由于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2004年首次年申请量突破100件,2011年开始年申请量突破250件。这种现象与我国龙眼产业快速发展和对龙眼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增长有密切关系。
nlc202309011504
2.2 申请领域分析
由图2可以看出,全球和我国专利申请都主要涉及天然产物化学、农产品加工、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遗传育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和种质资源9个研究领域。全球天然产物化学以1 684件的申请量位居各领域之首,占总量的52.63%,其次是农产品加工领域,申请量占总量的29.78%,由于龙眼肉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粗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机体素质等作用,因此大量的龙眼肉提取物被作为填料应用于医药与食品中,导致这2个领域专利量占总量的82.41%。单从农产品加工领域申请的专利来看,真正属于龙眼直接加工的专利甚少。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作物栽培与耕作和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申请的专利较少,4个领域申请量之和占申请总量的15.07%,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全国从事龙眼水果业的技术人员较少,科技攻关课题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机械2个领域专利申请极少,反映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机械方面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种质资源领域最少,仅有5件,占总量的0.30%。
我国龙眼在这9个研究领域申请量分别占全球的84.62%、89.92%、85.33%、94.89%、93.81%、92.68%、75%、22.22%和100%,除农业机械领域所占比例较低外,其余领域比例都处于较高水平,体现了我国龙眼农业机械基础薄弱,发展较缓慢,创新力度不够;而在其他研究领域,我国龙眼专利占主导地位,特别是生物技术、栽培与耕作及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申请量保持高增长,显示出我国在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学、分子生物技术改良龙眼品质、创造新种质、研究龙眼发育规律、栽培模式、高产优质的栽培理论和措施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另外我国在天然产物化学、农产品加工、植物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比例较高,反映了我国在龙眼营养成分的提取分离、高分子化学、聚合物等结构物质的生物合成、药用成分的开发和利用、食品加工、病虫害防治、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生产、贸易、储存和食用过程中果实的规格等级、营养保存等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快速提高。值得一提的是种质资源全球申请量全部为我国申请,反映了我国龙眼品种繁多,种质丰富,也体现了我国作为龙眼原产地的优势。
2.3 申请国分析(PCT)
全球和龙眼相关的PCT专利申请共68件(图3),其中美国占总量的64.71%。与美国的高申请量相比,作为龙眼原产国的中国的申请量却远远低于美国,主要是美国作为超级经济大国,也是知识产权产出大国,其已经连续多年PCT专利申请总量处于全球首位,充分体现了美国科技实力的雄厚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力度。中国、韩国和日本3国申请量之和占到申请总量的17.64%,表明东亚地区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已形成新的一极,开始将目光放到更广泛的国际市场来保护其自主创新。其余的欧美国家因其有着深厚的科技基础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仍属专利产出大国。
2.4 受理国分析
在全球3 118件专利申请中,中国以占总量的87.88%位居首位(图4),充分体现出中国作为原产国的巨大优势,也说明中国正不断通过创新改进知识产权状况,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努力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设计”市场,政府也不断推动食品、制药和科技领域的创新步伐。其次是美国,体现了美国在龙眼专利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断增强。
2.5 申请人类型分析
申请人主要涉及到科研院所,企业,个人和合作4种(图5)。在国内4类申请人中,个人以1 555件申请量的绝对优势位居首位,占国内申请总量的61.75%;其次是企业560件,占总量的22.33%;科研院所及高校专利申请量为244件,占总量的9.7%。其原因主要是个人越来越重视通过专利申请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再者,许多个人专利申请者为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很多科研院所及高校实行“谁研发、谁申请”的个人申请原则,也使得院校知识分子研发积极性提高。
国外4类申请人中,国外企业以140件的申请量居首,而国外科研、个人、合作的申请量则远远低于企业,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国外公司拥有完善成熟的技术及设备,稳定而又高效的研究团队,在与市场接轨的同时可对各类产品进行跟踪研究,而国外科研机构、高校、个人主要侧重于基础研究。
从图6可以看出,近10年来,国内个人的申请量从2004~2009年5年期间波动较大,2005年与2008年均有一小高峰出现,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全球创新活动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的需求受到抑制,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专利申请都出现增长放缓甚至减少的情况,个人申请量有所减少。自2010年始一直呈现回升态势,且态势较猛,2013年到达历年最高,共207件。国外企业的总申请量只有140件,近10年的申请量变化不大。
图7显示,国内4类申请人在9个研究领域共申请专利2 527件,国外申请专利238件占申请总量的9.42%。国内个人在天然产物化学领域的申请量最高达988件,占国内申请总量的43.16%,主要用于制药以及其深层次开发,其次是农产品加工领域490件,占国内申请总量的22.41%。国外企业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申请量为87件,另有55件申请量在农产品加工领域。
3 结论与讨论
专利信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发明创造的集合,它融技术、法律和经济信息于一体,是反映科学技术发展最迅速、最全面、最系统的信息资源[4]。本研究专利检索统计发现,我国作为龙眼专利产出大国,已然在国际上显示出我国科技竞争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后发优势,也反映出我国农业领域的创新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逐年提高。同国外相比,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我国PCT专利申请量较低,反映了我国海外拓展市场,寻求海外专利权保护的意识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专利申请质量有待提高。
我国龙眼专利多集中于天然产物化学和农产品加工领域,但个别领域的领先优势不能代表总体优势。我国在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遗传育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和种质资源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较少,体现了龙眼产业科研实力和知识产权水平仍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天然产物化学及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虽然居高不下,但龙眼作为主角开发利用的还不多,大多是作为辅料或提及龙眼而已;植物保护领域专利颇多,但属于龙眼专用药剂很少,有待研发专用药剂;作物栽培与耕作与作物遗传育种的专利较少,反映了我国作为龙眼原产国,生产、管理技术落后、育种等基础研究投入较小;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机械领域专利申请量不高,反应的是龙眼检验检疫制度不完善,标准化生产设施薄弱,农业机械化程度低、配套栽培与加工的农机具不足;种质资源领域知识产权数量较少,反应的是品种结构单一,布局不合理。
根据存在的问题,对龙眼产业发展提出一点建议:第一,应加大龙眼产业基础性投入力度,加快良种选育、栽培与耕作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改善早中晚熟品种结构,配套增加对果农的市场指导,促进龙眼产业化经营。第二,相关农业机械装备领域的研发有待加强。龙眼保鲜、加工技术仍是我国今后要攻克的难关,要切实加大对加工、储藏、冷链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从品种培育开始,考虑农机农艺相融合,培育出适合农业机械管理、采收的新品种,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探索适合中小型农业机械行间作业的新思路。第三,应加强农业生物化学技术方面的科技资源配置,通过技术手段的创新加强对龙眼产品药物残留、病虫害检验等,限制过量进口以减轻对国内产业的冲击。
参考文献
[1] 柯冠武. 龙眼无公害生产技术[C].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中国热带作物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C].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 张明龙. 我国专利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 发展,2008(1):118-119.
[4] 尹丽春,杨中楷,殷福亮,等. 国外专利研究现状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08,26(4):710-713.
【汽车产业专利分析报告】推荐阅读:
中国大陆汽车产业分析06-26
中国汽车产业创新01-01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10-25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07-28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11-29
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产业基地介绍09-19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定稿07-13
汽车专利申请书10-06
港口产业分析报告05-24
昆山产业分析报告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