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事迹材料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留守儿童事迹材料(精选10篇)

留守儿童事迹材料 篇1

在一次家访中我来到她家,她家在村里的最南端,几间简陋的房子里面光线有点暗,斑斑驳驳的墙壁上贴满了奖状……屋内整理得井井有条,打扫得干干净净。我和她的爷爷在唠嗑,不一会儿,她端来了一盘香喷喷的麦面煎饼。黄黄的、脆脆的,外壳里面还有软软的韭菜馅,从爷爷的夸赞中我才知道她是一个手脚麻利、会做饭的孩子。

她的爷爷在家还做二三亩田和一片小菜园,平时农活特别忙,晶晶经常放学回家到菜园帮爷爷除草、浇水,家务活她可是包揽了,经常天刚亮就拎着爷爷和自己的衣服在池塘的石铺上棒槌。冬天小手冻得通红,塘边的婶婶、阿姨都心疼地帮她洗衣,可是她自洗衣还真干净呢!

今年三月初的一段时间里,她有时迟到,询问她的时候总是默不作声,不久我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六日清早我远远看见她身上背着书包,手提满满一篮青菜苔。我估计她送给爷爷去卖,便跟着她身后到爷爷那里了解情况,谁知,原来她自己卖菜。在她甜甜的吆喝声中,很快有群妇女围上来,我赶紧跑过去帮忙,见她正用手臂擦脸上细细的汗珠。她抬头瞧见我,满脸涨得通红,当听到“老师,早上好”时,我心情很激动,眼里噙着泪水点了点头。那几位妇女对我说:“老师,这小姑娘能巧巧的,像个小大人,从来不错帐。我们经常在她这儿买菜……”

她是管理班级工作的好助手,是四⑴班的班长。她的心很细,了解同学,新学期班干换届选举时,她推荐调皮的留守儿童刘杰当卫生委员。她建议:刘杰同学虽然成绩不好,但他有组织才能,不怕脏,不怕累,爱劳动,能胜任这一工作。老师重用了刘杰,果然班级卫生管理工作很出色。她在班级管理中工作井井有条,重大节日的文娱活动都由她来主持。今年的“拉丁舞表演”和“辉煌六十年演讲”获得了学校的最佳奖。

她的学习非常用功,会挤时间学习,家里的凳子经常是她的写字桌;板车头是她看书的好地方,学校图书室是她的乐园。她阅读了许多书籍,写下了约十八万字的读书笔记,学习成绩一直在全年级几百学生中名列前茅。特别她在班级开展的“留守儿童互助”活动中,经常拿出自己积攒的钱给困难的同学买学习用品、课外读物,帮助他们搞好学习、生活。

关爱留守儿童个人事迹材料 篇2

-------记关爱留守儿童罗家萍老师的事迹材料

上道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目前有学生668人,20个班。学生来源于秀峰、阳地、尧新、林盘四个村共103个村民组,有65﹪都是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是社会问题,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学校领导决定为留守儿童建一个“家”。谁来当这个家的家长呢?学校领导想到了一个人,她就是罗家萍。该教师从教21年,工作努力,态度积极,责任心强,有爱心,有耐心。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教学质量在全镇乃至全县总是名列前茅,也多次获得县级优秀班主任,让她当这个“家”的家长最合适。学校领导找到了她,征求她的意见,她明明知道任务艰巨,可还是欣然答应了。

认真学习苦寻家教

一个普通家长容易当,而儿童之家这个“家”非常特殊,这个“家长”怎么当呀?里面的每位成员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长期远离父母,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而大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年龄较大,还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所以,他们教育孩子的就不会很合理,而且也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且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成为了“问题儿童”。

究竟怎样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怎样让每一个孩子能够避免出现这些问题?怎样引导和教育他们成为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一个个问题萦绕着她。为了让这个家里的每一个成员从心理上健康而快乐地成长,她利用假期的时间上网学习,利用休息时间下村走访。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实施管理办法。

组建领导机构,健全各种制度。

“儿童之家”以罗显能校长为组长,罗家萍为副组长,成员有陈元鼎、吴帮琴、韦兴富、马超、岑伟叶及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其中包括远教、图书、后勤、体育等各岗的负责教师,在领导机构创建的同时也作了责任的分工,制定了相关制度,为顺利开展“儿童之家”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统计留守儿童数量,开展调查工作

为了摸清学校留守儿童的情况,她对学校各班进行逐一统计,对比较特殊的留守儿童还作了特别的记录。为了了解各个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情况,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并对问卷逐一阅读,掌握我校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把个别留守儿童的问题和困难单独进行罗列。做完调查后,她还撰写调查报告,并根据调查报告拟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调整工作方向,使儿童之家的工作落到实处。

计划周全,切合实际

我校留守儿童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走读生留守儿童,一类是住校生留守儿童。她在儿童之家工作计划中都想得很周到。

一、在活动室的布置上,注意细节。

1、窗帘选卡通图画的,适合儿童的喜爱。

2、墙饰布置中突出展示留守儿童的心里话、书法、绘画、手工,让孩子们在展示作品的同时也树立自信心。

3、家用物品适用周全,体现“家”的特点。活动室里的物品大到沙发、茶几、桌凳、电视、电话、电脑,小到脸盆、毛巾、洗手液、针线盒、指甲刀、急救药、雨伞,这些东西都为留守儿童考虑得非常周到,让孩子们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家的温馨。

二、在活动中实实在在体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1、她要求各位班主任每学期对留守儿童要做到“四个一”。即走访一次、谈话一次、跟家长通话一次、留守儿童给家长写信一次。

2、她要求各班对留守儿童进行“三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并要求图书室的老师对留守儿童借阅图书进行优先借阅。

3、为留守儿童谱写歌曲。为了体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她找到学校少儿艺术团团长---蒙启顺校长,让他为留守儿童专门谱写歌曲,孩子们在美妙的旋律和贴切的歌词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4、开展帮扶活动。在她的倡导下,学校的很多老师都有一对一的帮扶对象,让最困难的渴望得到帮扶的留守儿童实现自己的愿望。

5、召开民主生活会。为了让孩子们便捷地反映困难,介绍自己在

生活中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她抽休息时间召开留守儿童民主生活会。

6、评选优秀留守儿童,树立学习榜样。为了让留守儿童们在离开父母的时候,生活上能够照顾自己,学习上刻苦努力,在家做个好孩子,学校做个好学生,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学期结束时每班评选一名“优秀留守儿童”,给其他留守儿童树立榜样。

关爱儿童落实处,还原真身露笑容

罗老师在家访中,发现三(2)班的蒙明慧同学的真名不叫蒙明慧,而叫冯欢欢。她父母因为离异下落不明,现在由外公外婆领养,外公外婆怕她没有户口上不了学,就用比她小半岁的表妹的户口报名上学。在学校的名册上,她所有的信息都是她表妹的。罗老师发现后,及时做通了监护人的思想工作,把该同学的所有信息都还原了,当老师对蒙明慧同学说:“你以后就不再叫蒙明慧,而叫冯欢欢了”,蒙明慧同学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蹦着离开了办公室。是罗老师还原了她的真身,还原了她的真名,撕掉了那张假脸谱,不再躲着学习、藏着生活了。

播撒爱心种子,收获快乐稻穗

儿童之家成立三个月来,通过她和各位老师的努力,学校的留守儿童们从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如六(1)班的艾安波在给家长的信中写道:“学校为了关爱留守儿童,建立了一个儿童之家,只要遇到什么困难和想父母了,都可以去那里向老师说。还有一个信箱,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写一封信放在里面,老师打开信箱,拿出里面的信,就会帮你解决遇到的困难。在学校,老师很慈祥,尤其是我们班语文老

师马老师,每一次我学习上有困难她都会帮助我,让我在学校里感受到了母爱。吴老师也常常帮助我。。。”六(4)班的蒙伦娜在信中写道:“爸爸妈妈,我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早上可以吃粉,中午排队去吃免费餐,到了晚上,想吃就吃,就像家里一样。到了晚上7:00,我们就到老师安排的教室上晚自习,我非常喜欢这里的生活。。。”五(1)班罗文艳写道:“在学校里,老师都很关心我,我有不懂的时候老师都会及时跟我说,直到我学会为止,我们没有钱买需要的东西了,老师就会给我们钱,让我们去买。如果我们在学校生病了,老师就会打电话给家长送我们去医院,或者老师给我们钱让我们去医院。如果我们没有钱吃饭了,老师就会拿钱给我们,让我们能吃上饭。。。”我校的留守儿童们,在罗老师这个“家长”的带领下,在学校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在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日子里,他们依然快乐,依然能享受都亲人的关爱。

上道中心小学

留守儿童事迹材料 篇3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材料

我校地处乡村,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家长为了使生活过得好一些,纷纷外出打工挣钱。正在上学的子女不得不托付给亲人照顾。这些子女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第一老师、第一监护人缺位,思想教育放松,家庭监护弱化,出现了思想滑坡,行为失范,学习成绩下降的现象。这是家庭、学校、社会面临的新课题。我校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为此,我们经过调查研究,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工作。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在条件极其艰苦下,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并设立了“亲情电话”。让万水千山也隔阻不了“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融。

3、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富有经验的教师开

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咨询。

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安排一名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所存在的疑惑和困难。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把留守儿童分派给任课教师结对帮扶,帮扶教师每周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校教师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6、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7、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家校联系制度。

我校每期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留守儿童占总人数比例高达35%,有的班级甚至高达45%,这为教育教学带来极大困难。通过家校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8、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班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心连心”活动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利用

节日开展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暑期里,学校开展了“留守儿童暑假快乐周”活动,“留守儿童”在老师地指导下看书、读报、作业、游戏,度过了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周。

9、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纳入绩效工资考核。

10、开展送温暖活动,切实解决留守子女的事迹困难。针对留守子女中,家庭实在困难的学生,学校免除他

们的生活费,让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近年来,学校为困难留守子女免除生活费共计三千多元。学校还组织教职工为困难留守子女捐款捐物,为留守子女解决更多的困难。

11、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篇4

——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小故事

我校地处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期在外务工,使学校“留守儿童”超过了60%。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通过互联网,让学校留守儿童能经常和远在外地工作的父母视频谈心,连接他们的亲情,解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之苦,让留守儿童更开朗活泼。

张姓同学是我校的一名学生,他就是数改项目中受益的一员。他的父母远在外省工作,回到老家的次数很少。他平常都跟着奶奶一起生活,相比同龄的孩子,他显得很沉闷,有些自卑,不爱与人交流。每每听别人说起父母时,他的眼里都流露出羡慕的神色,可见他对父母的思念之深。自从学校有了“留守儿童之家”,利用学校的多媒体互联网,让每个留守儿童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家长视频谈心时,张同学就常常在放学后给父母发起视频,聊聊学校的生活,学习上的收货,倾诉对父母的思念,慢慢地,他变得爱笑了,开朗了,跟同学的交流也多了。

优秀留守儿童主要事迹 篇5

吴长星,男,现年12岁,新晃县二完小学生,六一班班长,是个勤劳俭朴、自立自强、充满爱心、全面发展的女孩。她学习勤奋,刻苦钻研,成绩优异,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关心集体,关爱他人,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典范;热爱劳动、生活俭朴、爱护家人,成为父母夸赞的好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成为人人称赞的小天使。

在家中,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来自矾山镇中的汤雪晴,住在大山脚下,家里有六口人,爷爷奶奶七十多岁了,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哥哥在读大学,爷爷是她最尊敬的人,他做豆腐已二十多年了,家中的一块砖一片瓦都是爷爷做豆腐一分一分攒起来的,奶奶身体不好,也是爷爷照顾.她,经常清扫家中卫生,洗碗,洗衣服,给奶奶倒痰盂,洗澡,帮爷爷做豆腐.奶奶疼爱她,怕影响她读书,她耐心地安慰奶奶:奶奶我现在长大了,不会影响学习的,这些事都让爷爷一个人做,我在课堂上读书也不安心呀,再说,爸妈在外打工也不塌实.”在农忙时节,家务劳动就自然落在了这个少年的身上,如煮饭、扫地、喂猪,还要到田间地头帮爷爷干一些农活,尽量减轻爷爷的负担,黝黑的皮肤,以及与一位14岁少年不相称的粗糙的双手就是最好的见证。叔叔家的孩子出生不到一岁,叔叔夫妇也外出务工,汤雪晴又多了一件工作,那就是照看这位小弟弟。有人问他累不累,她总是笑着说:“我是一个大孩子,我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爷爷照看好这个家。”她就是这样用自己稚嫩的双手在家中塑造了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的形象,向自立自强之路迈进。

在学校,是一个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汤雪晴同学酷爱学习,在学习上苦下功夫,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不懂就问,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每一门功课,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尤其是她的数学成绩更加突出。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好学的头脑,一有时间就会徜徉在更加博大精深、妙趣横生的奥数的天地中!因为,有着虚心好学的求学精神,把战胜学习上的困难看作是最大的快乐!进入初中后,学习更加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全校前茅,三次考试,数学均取得了满分的良好成绩。她钟爱数学,却从不偏科,在学习上一直追求全面发展,语文、英语、体育、绘画、书法等方面的成绩同样优秀。他组织排练演出的英语情景剧更是风靡校园;作文课上,老师总要把他的习作推荐给全班,甚至作为全年级的范文,他的习作多次发表于校刊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越来越广泛,爱好也越来越多。他是学校美术小组、科技小组、写作小组等多个课外兴趣小组的成员之一。

在学校,汤雪晴同学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校园之声广播站”播音员,到屡次在校演讲比赛中获奖,他成了同学最佩服、最感动的榜样。汤雪晴同学还是学校““文明监督哨”等小组成员。她把每一个课间都充分利用起来,用自己的言行来净化美化校园,使校园里没有了痰迹、灰尘和纸屑,只有歌声、笑声和读书声。在她的带动下,校园里掀起了“讲文明礼貌、做环保新人”的活动高潮。作为一名班长,她能够坚持以身作则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老师不在时,主动维护好班级的纪律,对于不文明的行为敢于及时劝阻,并能每天坚持主动安排好全班的值日工作,督促值日生完成打扫任务。团结同学,热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在这方面,得到了全校的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大家都夸她有同情心、有爱心。在本学期,她组织“留守生小分队”,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多项有益的活动,如关心特困生、帮助社会上的老人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她衣着朴素,生活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利用平时捡废品得来的钱和父母给的压岁钱为班级置办图书,在班级办起了一个小图书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陶冶同学们的情趣。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都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购买图书。现在七(1)班的图书已达两百多本,成了名符其实的小小图书馆。

在社会,是一个充满爱心、人人赞誉的小天使

优秀留守儿童先进事迹 篇6

张澳,男,现年12岁,某中学七年级学生。

张澳同学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把理想付之于实际行动。从入学以来,他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帮助;他遵守纪律,讲文明,热爱集体,助人为乐;他热爱劳动,积极带领全班同学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有益活动;作为一名留守儿童,他能很好的适应独立的生活,在家主动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坚强地为家庭撑起一片天,是一名真正品学兼优的学生。

一、诚实正直,做讲道德的中学生。

在学校,他乐于助人,哪位同学需要帮助,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他都抢在前面;在家里,他除了做好自己的事,还帮爷爷、奶奶做家务;在社会上,他总是会利用假期与同学结伴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因此,他总是受到大家的好评,同时也带动了不少同学加入了“讲道德”的队伍中。

二、刻苦学习,做爱学习的中学生。

小学时他的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上中学后,他又积极调整学习态度,努力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快地投入到了紧张的中学学习中。无论是主科还是副科,他都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与老师交流,听取老师的建议。面对现在学习生活中的激烈竞争,他并不畏惧,还总是笑着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受过压力的弹簧才能弹得更高!”正是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使他在各科考试中都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学习标兵”。

三、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积极进取。

张澳同学是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人,一旦确定了目标,他会全力以赴,朝着目标奋斗。他不仅自己成绩优异,还想方设法让全班一起进步,一切都为了班级考虑。有时候早自习,他会主动带领大家,高声朗读课文。遇到难题,都是勇于面对,努力解决,从不逃避。他会给自己定期制定生活计划或者学习计划,力争每段时期都有所进步。

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篇7

上坪寨小学 吴禄芳

上坪寨小学位于乌江南源三岔河上游、引子渡库区,美丽的斯拉河畔,号称织金东大门,距县城73公里,东南与平坝、安顺普定一衣带水,西北与本县营合、猫场两乡镇比邻,学校地处天织公路左侧,交通方便,气候宜人。但却有很多的留守儿童,大部分存在学习成绩差,心理承受力差,性格内向、孤僻,行为习惯差等问题。吴禄芳他们班也有很多留守儿童,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她毅然的做出了决定,那就是照顾好他们班的留守儿童。哪怕是礼拜天休息,她很想回家与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团聚,但是她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刻,留下来帮助这些留守儿童。

摸清情况 建立档案

在吴禄芳的寝室里,有一本“留守儿童”档案,这本档案放在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一有空时,就会拿来翻一翻。吴禄芳告诉我们,留守儿童数量很多,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她不可能清清楚楚的记得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了这本档案,她就可以掌握留守儿童的全部信息。在档案上,除了罗列着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情况以外,还清晰的注明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如父母皆不在家 1 的,单亲在家的,平时表现好的,平时提问多的,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现在的监护人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本留守儿童档案,吴禄芳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才能得心应手、面面俱到。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吴禄芳对这一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抓好留守儿童的管理。她用平日点点滴滴的爱,聚沙成塔,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心理辅导 爱心滋润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每个星期天吴禄芳都会去家访,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帮助。现在,孩子们的心情开朗起来了,性格活泼起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长。吴禄芳班上,有一个叫杨雨的学生,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家里联系,更不用说在生活关心孩子了,孩子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性格极其暴躁、孤僻、自私,很难和同学相处。为了了解杨雨的情况,吴禄芳首先想到家访,当看到杨雨家破落不堪的土墙房子时,吴禄芳柔弱的心被触动了,这哪里是家啊!从此,她更加关爱这个经常饱一顿饿一顿的孩子。主动和杨雨谈心,帮其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并教育她要孝敬老人,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多为别人着想,2

宽容待人,经过数次的心灵沟通后,杨雨变了,能和同学一起聊天开玩笑了。吴禄芳说,其实对留守儿童心理的辅导,比学习上的辅导更为重要,要诚恳的对待学生,与她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让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她们的心声,了解到她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才最为重要。

人文关怀 让留守儿童以校为家

上坪寨小学的其她教师说,吴禄芳每天都关心着孩子们的生活起居,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普遍不好,吴禄芳对在外住宿学生的各方面管理得井井有条,指导学生打扫清洁,折叠被子、摆放物品等。冬天,衣服不易干,吴禄芳就把学生的衣服拿回自己家里脱水;夏天,天气热,吴禄芳就自己掏钱买空气清新剂„„

经过几年的辛勤付出,吴禄芳在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曾多次被评为上坪寨小学优秀教师。

织金县上坪寨小学师德先进个人事迹

留守儿童王蔡先进事迹介绍 篇8

王蔡同学先进事迹介绍

王蔡同学生家住同潘集镇胡庄村。现今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就读于潘集区胡庄小学五年级。她原先一直跟随父母在外地生活,后来由于学业,于2008年回到老家读书。她的父母因为要维持生计,所以均未同她一道回老家,王蔡同学便成了留守儿童。

王蔡同学热爱学习,热爱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勤于钻研,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很高。每次考试,成绩都位居年级第一或第二。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她尊敬师长,关心同学,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不仅时刻警醒自己,也提醒周围的人。她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里的好伙伴。

她不仅学习上优秀,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如此。她从未向爷爷奶奶要过一分钱,无论是买个人用品,还是买学习资料。因为她知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钱也是越用越少了。每当到了花钱的必要时候,她便用自己过年时存的一些压岁钱和父母每学期给的零花钱。每当她看到爷爷奶奶那微驼的背影时,她总会暗自忧伤,感叹爷爷奶奶终其一生,为子女、为子孙,爱到无力。她为了缓解爷爷奶奶儿女不在身边的孤独感,所以就经常同她们开玩笑,问一些从前的往事,让爷爷奶奶十分高兴。

除了孝敬长辈之外,在生活中,她还有见义勇为的良好品行。2011年6月份,王蔡同学所住村子上的一户人家遭遇小偷了,她听到有人喊“抓贼”后,立刻打电话报警,并协助警察抓获了罪犯。

留守儿童王升玲先进事迹介绍 篇9

王升玲同学生家住罗集乡清凉寺村,现今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就读于罗集乡清凉寺小学五年级(1)班。她原先一直跟随父母在外上海生活,后来由于学业,于2008年回到清凉寺小学读书。她的父母因为要维持生计,所以均未同她一道回老家,王升玲同学便成了留守儿童。

王升玲同学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她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勤于钻研,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很高。每次考试,成绩都位居年级第一,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她尊敬师长,关心同学,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仅时刻警醒自己,也提醒周围的人。她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里的好伙伴。她不仅学习上优秀,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如此。她从未向爷爷奶奶要过一分钱,无论是买个人用品,还是买学习资料。因为她知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钱也是越用越少了。每当到了花钱的必要时候,她便用自己过年时存的一些压岁钱和父母每学期给的零花钱。每当她看到爷爷奶奶那微驼的背影时,她总会暗自忧伤,感叹爷爷奶奶终其一生,为子女、为子孙,爱到无力。她为了缓解爷爷奶奶儿女不在身边的孤独感,所以就经常同她们开玩笑,问一些从前的往事,让爷爷奶奶十分高兴。

除了孝敬长辈之外,在生活中,她还有见义勇为的良好品行。2011年6月份,王升玲同学所住村子上的一户人家遭遇小偷了,她听到有

人喊“抓贼”后,立刻打电话报警,并协助警察抓获了罪犯。

裕安区模范留守儿童主要事迹材料

罗集乡清凉寺小学

留守儿童汇报材料 篇10

悉心关爱留守儿童

努力办好寄宿教育

@@区@@学校关工委

我校紧靠潘二矿区,失地农民偏多,由此外出打工的占有一定比例。父母外出而丢下的留守儿童多交给爷爷奶奶和外祖父母抚养,还有部分委托其他近亲远戚照看。据统计,2012年春,我校共有留守儿童42人,其中女生17人。这些留守儿童多因亲情缺失而孤独苦闷、心里失常,学习成绩下降。为有效调整留守儿童的失衡心态,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生活,切实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学校于2008年兴建一座可容纳白人的留守儿童公寓楼,并于2009年投入使用。几年来,学校以寄宿制模式和“全人教育”的施爱,落实了“人员制度、关爱服务、育人成长、安全保障、优化环境”六项到位,让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潜能发挥、人格发展、自我调控能力等综合素质均有所提高,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确立,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立的意识逐步增强,初步实现了自身的转变。

㈠、加强领导,人员制度到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皖发【2009】32号和省关工委【2010】13号文件要求,切实把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做得更好,我校在积极推进“五爱解五困”的基础上,成立以书记(校关工委主任)王建永为组长、有关部门领导和班主任为成员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先后有党支部副书记李冠来、总务主任李广多同志具

体抓留守儿童工作,相继从一线教师或退休教师中选聘了几名责任心强的教师专门管理留守儿童公寓楼,同时制定了《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制度》、《留守生寝室管理制度》、《保教人员工作职责》、《保教人员量化管理细则》、《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医疗室安全管理制度》等。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了实时动态管理的专门档案,吧在校的留守儿童集中住校、统一管理,使他们学习有辅导、生活有保障、安全有防范和住有所学,住有所乐,住有所得,住有所值。

㈡、亲情感化,关爱服务到位。

亲情感化是温暖留守儿童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和提升留守儿童进取心的助推器。学校几名保教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始终以关注情感、关注服务、关注成长、关注自强、关注学习成绩地守护在留守儿童身旁,每天24小时与留守儿童同吃、同住、同乐,同学,以亲情感化、热诚服务,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精心料理他们的学习、生活、安全防范及人格培育。

保教老师还长此以往第为留守儿童洗脚、叠被、盖被、温汤、送水、洗衣服,每遇他们生病,便亲自送汤喂药,不断用学校配备的消毒液和洗洁精,为寝室、餐具消毒,教育他们保持清洁卫生,帮助他们摆放衣物、鞋袜、洗漱用品,并尽量做到整齐划一,藉此培养他们眼勤、手勤、腿勤,提升自理能力。保教老师许艺,不但经常为留守儿童打饭送水,还亲自为他们洗脸、洗脚、梳头、洗衣物等,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老师在留守儿童生病时,连夜送医院并守护在床头;心理咨询老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学校还开通了亲情电话,尽量缩短留守儿童与家长的距离,弥补了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并联系泥河中心医院派医生到学校义务就诊,定期为留守儿童查病治病。

㈢、爱心呵护,心理辅导到位。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父爱母爱,一是亲情缺失,孤独愁闷;二是自控能力较差,多有偏激行动;三是行为孤僻,融入或适应社会能力;四是由于缺乏父母的引导或管教,常有不良的行为发生;五是学习信心不足,成绩明显下滑。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既要与其家长保持沟通,又要从多方面给予爱心呵护和及时加以心理辅导。

学校始终注重从两个方面推动爱心呵护和施以心理辅导。在校内,实施全校教工一起上的大手拉小手,并结合留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经常性的开展情感教育、感恩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团结友爱与集体主义教育、人格发展和乐观向上教育,使他们逐步消除消极情感和不良行为习惯。留守儿童陶烨,父亲病故,母亲外出打工,跟体弱多病的姥姥一块生活。常年的失管缺爱,使他行为偏激、自控能力差,常与他人打架,学习成绩下滑。进入寄宿制的“留守儿童之家”后,保教老师从生活上体贴关心,从心理上耐心辅导,终于克服了不良行为,学习成绩不断攀升。王@@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由伯父代管,由于缺乏共同语言,形成寡语少言,难与同学为伍,成为独往独来的女生。保教老师与

她结对子后,不断疏导善诱,鼓励她参加社会活动、多与同学联欢,使她性格逐步开朗,成为班里学习进步,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㈣、多措并举,育人成长到位。

我校统一食宿的“留守儿童之家”采取半军事化的管理,每天早晨都出操、做游戏,每天中午、晚上由保教老师给予学习辅导。学校还从关注成长入手,组织开展每周读一本课外书和每天安排1-2小时的小型文体活动,积极开展《大家都学弟子规》读书活动,带领他们学下棋、传球、跳绳、看科教影片和动画录像等;并以高低年级搭配式,成立由高年级辅导低年级的学习小组和开展文艺、体育活动的文体小组,负责清洁卫生宣传、互查的卫生小组,引导留守儿童行使学习、生活有规律、有节制、有创新的自主管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过得舒适开心创造。每当学生家长返乡时,学校还及时邀请交流座谈,听取意见,共商育人的好思路。

㈤、强化管理,安全保障到位。

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是我校始终放在首位的工作。学校除举办全校性的安全知识讲座外,贵的保教老师、学校分管安全和分管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入住留守儿童公寓,时刻不得离开学生,严禁学生在校园内追逐打闹、做危险游戏和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及危险器具,提出不吃不洁食物、不私接电源、不随意离开校园,我们要求值班教师严把安全关,时刻不得离开学生。

我们要求学生不得在校园内追逐打闹,做危险游戏;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和危险器具进入校园;不得吃不洁食物;不得私接电源、修理电器故障;不得随意离开校园,实施离校护送或家长凭卡接送;因病服药,必须在校医的指导下服用。由于安保责任到位,“留守儿童之家”开办以来,没有出现一次安全事故。经常性地安全指导和安全检查,使家长放心,留守儿童安心。

㈥、完善配套,优化环境到位。

为了给留守生创建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我校想方设法筹资10万元,为留守生配备了所有生活用品,完善了基础设施,基本满足了留守儿童的需要。床上用的被子、被单、垫被、蚊帐,洗漱用的脸盆、毛巾、肥皂、洗洁精、水桶、太阳能热水器,餐厅用的餐桌、方凳、消毒柜、各种餐具,家居用的电风扇、电视机、洗衣机、电灯、电话、电水壶、电热锅,文体活动用的篮球架、乒乓球台、单双杠及各类图书、棋类、羽毛球、跳绳等无一不备。留守生公寓楼的院内,还兴建了花坛及绿化带。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优美舒心的育人环境。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他们的情操,抚平他们心灵中的缺失。留守儿童徐阿妮的父亲徐五七称赞道:“留守儿童之家办的太好了!为我们外出打工解决了大问题。真没想到条件这么好、照顾的这么周到,孩子在这里我们放心。”目前,全校的留守儿童在爱心的培育下,已有79%的学生成绩普遍提高、有87%的不良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有75%的学生性格由不合群到合群。还有两名留守儿童代表潘集区参加了

2009年市运会的象棋比赛,均获得铜牌。

留守生的管理教育工作,我们还处在摸索阶段,尚需进一步总结完善和虚心向兄弟学校取长补短。我们将努力探索更多更好的管理模式,使“留守儿童之家”越办越好,更好地为广大外出务工的学生家长和留守儿童服务。

三、存在问题

㈠经费严重不足

1、每学期每位留守住校生只交900元生活费,根本不够,每生每期透支200余元,全学期平均透支5000元左右。

2、各种文体用品、生活用品、医疗费用、体检费用需要花出4000元左右,才能满足留守生的生活需要。另外,因此的水电费每月要额外增加1000元的费用。室外活动器材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

建议政府能积极增加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专项义保经费,以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

㈡学生年龄小 管教有困难

大部分住校学生的年龄都在7-10周岁,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管教有困难。

㈢没有专职的心理咨询老师

因保教老师没有经过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缺乏针对性的有效辅导。

㈣食堂饭菜不能满足每位学生的口味

有的学生挑食,而食堂饭菜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造成个别家长对学生的生活与健康担忧。

㈤缺少亲情抚慰 性格偏激

大部分学生由于长时间见不到父母,缺少亲情抚慰,造成有的学生性格偏激;有的学生情绪低落,不能很快适应集体生活。

留守生的管理教育工作,我们还处在摸索阶段,只是摸索出一点经验和管理方法,我们需要进一步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纠正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虚心向有经验的单位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探索出更多更好的留守儿童培养教育、管理的新路子,使我校“留守儿童之家”越办越好,不辜负上级领导和学生家长对我们的期望,更好地为广大外出务工群众服务。

上一篇:高二英语教案(人教版)下一篇:实验中学教师业务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