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读后感想(共10篇)
合上《呼啸山庄》,那荒原中的风却仍在心间咆哮、怒吼。 多年前也曾读过《简爱》,简·爱用她的内在美,独立人格去冲破樊篱,争取平等和自由,像一个出生平凡的知识女性的奋斗史,它的理想是经过适当的奋斗和反抗就可以摸到的理想。但不难看出,夏洛蒂是向往标准的贵族生活的,那种精致的高贵,静穆的伟大。而艾米莉呢,她的《呼啸山庄》简直就是一个叛徒,它没有一丝对抗不平等的抗辩色彩,因为它本身就疯狂的爱着那荒野里的风,那野性和旷野的气息。精美典雅的贵族世界对艾米莉来说简直无法容忍,荒凉僻静的原野才是她自由的乐园。 《呼啸山庄》写的是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与老庄主的女儿凯瑟琳自幼相恋,但却被老庄主的儿子亨德莱妒忌对他百般虐待和侮辱,其后凯瑟琳嫁给埃德加,产女身亡。希斯克利夫为此开展了长达二十多年、摧毁两代人的复仇,掠夺了亨德莱、埃德加的财产,禁锢其子女于地狱一般的呼啸山庄。 希斯克利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物,看到他的所作所为,正常的人估计都会觉得他残忍,偏执,凶恶,但这似乎都是因为爱。幼时孤儿的岁月他不曾体会爱,少年时期与他天性一致、相互依赖的凯瑟琳是他这辈子唯一的慰藉与依恋,他爱她爱的深沉热烈,但嫉妒成性的亨德莱那不散的恨意扭曲并挫折了希斯克利夫的爱情,卡瑟琳的背弃,让怨恨与复仇成为他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他又何尝不是一个值得同情和理解的人物呢? 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的一本书。一是文学史上少见,二是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艺术形式极为独特。它打破了当时许多作家惯用的平铺直叙的写作手法,采用了“复调”式的结构。它是超越时代的作品,它不符合俗世的任何法则,它粗暴、简陋、狂野,它凄厉、恐怖、残酷,它拥有摧毁一切,击碎心灵的神秘力量,感谢艾米莉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文学魅力。
这是一个关于爱、恨的故事,这是一次魔鬼的复仇,这是一场跨越生死的激情,这是一段无法获得宽恕的人生。
呼啸山庄作为一部英国古典文学名著,很多人会认为像其它十九世纪初女作家的作品一样,充满了温文尔雅的贵族气派,弥漫着浪漫的庄园气息,带着典雅和小资品味,展示着俊男靓女的谈情说爱。这是绅士和淑女应该遵循的爱情原则,像奥斯丁一样都是美好的,幽雅的。但是人生从来都不是千篇一律的,有时残酷的现实会突然降临到你面前,就像呼啸山庄里面,你看不到浪漫的品味和高尚的生活,看不到阳光、草坪、洋伞和咖啡,看不到值得效仿的得体举止,也无法领略英国贵族特有的典雅气质。相反,你只看到狂风肆虐下的荒凉原野,只看到因压迫和虐待导致的刻骨仇恨,只看到跨越生死、超越天地的激情,只看到人性的撕裂、堕落和冰冻。
这就是呼啸山庄,“爱”和“恨”的极端对立;这就是呼啸山庄,像一把利剑,直接刺穿人性丑恶的本质。希斯克利夫,不过是山庄主人带回来的身份不明的孩子,可她凯瑟琳·恩萧却是山庄主人宠爱的小女儿。他们亲密无间,他们青梅竹马。本该是一段佳话,但命运总是在最幸福的时候,拿起锤子敲下去,剩下的只有满地的悲凉与心寒。他,失去宠爱后,她,嫁给了别人,他心中那么爱意被满满的仇恨蒙蔽了,禁不住想问: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幸福来的快,去的也那么快?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暂时的离开,选择了报复,选择了地狱。三年过去了,他,带着满腔仇恨,带着满身财富回来了,他,狠狠地报复了。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我是在看完《简·爱》之后再看《呼啸山庄》的。曾经在看之前理所当然地以为艾米莉会像她的姐姐一样,用文字传达出那种美好而优雅的情调。然而,看了小说之后,才发现,在《呼啸山庄》里,完全看不到浪漫的品位和高尚的生活,感受不到阳光的气息和草地的舒适,也闻不到清新的香水味和浓郁的咖啡味,根本领略不到英国贵族特有的典雅气质。微微探头一望,只有深暗得像恶梦般的一潭漩涡,那里只有旷野、山风、田庄、嶙峋的怪石,以及在那旷野上飞奔的爱和错综复杂的恨。
对于希刺克历夫,内心总有种说不清的复杂的感情,对他是又爱又恨。这个爱恨纠结的男人,从爱到恨,再从恨到爱。他的一生是爱恨交错的一生。
他和凯瑟琳相爱,然而并不像童话故事中的王子和公主相爱一样,这种爱不被旁人所理解、接受、允许。于是他们不断地和周遭的一切作着抗争。当凯瑟琳自私地嫁给林顿的时候,额深深地同情着希刺克历夫。难道因为他没有地位,没有背景,没有修养,就应该被剥夺爱人和被人爱的权利吗?终于他气愤得离去了。
小说没有向我们讲述希刺克历夫是在外面的那几年是怎么样度过的。不过我们却能想象得出那几年他一定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和磨难。在离开呼啸山庄的日子里,他一定无数次地想起凯瑟琳,同时每想起一次也就恨她一次。越是艰难困苦的环境,他的心里对于凯瑟琳的恨也越深,从而他的复仇的欲望也越来越膨胀。终于,他衣着体面、气度不凡地回到了呼啸山庄。那个粗野悲惨、绝望心碎的希刺克历夫已经消失了,现在的他带着刻骨的仇恨、带着处心积虑的复仇计划、带着血腥屠戮的罪恶快感回来了,他要将对凯瑟琳的爱发泄到仇恨上,他要把曾经的仇人、情敌一一逼上绝路,他要把对手的财产一步步占为己有,他要将所有美好的事物一一毁灭了。这绝不是基督山伯爵似的快意恩仇,而是来自地域幽冥的邪恶诅咒。还记得小说中有这么一句描写希刺克历夫的话:“克厉夫先生他可是个人?如果是人,他可是疯了?如果不是,他可是个魔鬼?”我想,当他再次回到呼啸山庄的时候,他已经从人蜕变成了魔鬼,完成了人性的彻底扭曲和堕落。然而这在这惨痛的过程中,是仇恨还是狂爱起了更大的作用呢?我想,是爱,是对凯瑟琳发自灵魂深处的爱,是凯瑟琳背叛他而产生的极度扭曲的爱,把克厉夫从人折磨成了魔鬼。
也许是从小在荒野中长大,血液里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荒野赋予他们的狂野的几近疯狂的气质,因此,他们的爱绝不像《简·爱》里的男女主人公一样的温和、典雅,需要细嚼慢咽。相反,《呼啸山庄》里的男女主人公的爱狂暴肆虐得像烈火,像暴风雨。希刺克历夫用一种极为特殊的方式——复仇表达着对于凯瑟琳的深切的爱。于是,希刺克历夫不断地伤害、利用他人来实行自己的复仇计划。我至今无法忘怀希刺克历夫藐视林顿的话语:“凭他那弱小的身体,即使,拼命地爱,爱上80年,也抵不上我一天的爱!”似乎只有他的爱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爱。我至今无法忘怀希刺克历夫再次回到画眉山庄时,看着凯瑟琳而产生的那一句长叹:“我是为了你才奋斗到现在的„„”我至今无法忘怀正当凯瑟琳临产时,凯瑟琳请求希刺克历夫原谅曾经伤害过他的人,而希刺克历夫坚决拒绝的话:“这是难以办到的,但我饶恕你对我做的事。我可以爱害了我的人,可是害了你的人,我又怎么能够饶恕他呢?”我至今无法忘怀在凯瑟琳死后,希刺克历夫用头猛撞大树,绝望的自语:“没有了生命,我如何活下去?失去了灵魂,我如何活下去啊?!”这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是怎样的一个魔鬼?这是怎样的爱与恨?希刺克历夫一生的主题似乎就是爱和恨。爱与恨在他的生活中、内心里彼此纠缠、彼此折磨、彼此谋杀着。他爱凯瑟琳,但他又不能不恨她。他咒骂她,带着绝望、痛苦的火焰和泪水不肯宽恕她,甚至在她死后,诅咒她灵魂永无安宁,永远追随他、纠缠他、折磨他,直到他生命终结。但是,当凯瑟琳真的死了之后,他有每日每夜地陷入了痛苦与思念之中。他甚至去打开凯瑟琳的棺材去看她。
当希斯克利夫回到山庄,终于有能力证明他不再是粗鄙的孤儿时,故事的走向却不是我所想象的干净利落的复仇,取回他童年缺失的被剥夺的东西然后永远离开这片满是仇恨的土地,而是又一次陷入泥潭――每个人原本都想逃离黑暗但只能越陷越深。这一次不再吵闹,因为接下来是病痛、死亡等种种无声的折磨,这样的折磨就像一把利剑刺入胸膛后留下瞬间的静默和永久的悲怆。
我难以想象这样扭曲复杂的故事仅仅发生在两个家族之间,发生在远离城市的英国边远乡村的两栋宅子之间。所有的角色都紧密联系,父辈与晚辈的经历乃至性格都交织。当我为一个角色的处事方法咬牙切齿的时候,他们父辈的性格、他们成长历程中遭受的不幸都成了我又一次理解他们的理由。
原来,可怜的人不值得同情,变得判若两人的背后是仇恨做激励,残害亲生骨肉的刽子手曾守着他唯一爱人的尸骨在荒郊野岭度过一整个寒夜。
有的读者不能接受这部作品,我想大概是由于作者刻画的人物太极端。希斯克利夫小时候被迫承受周遭的鄙夷,被辱骂,被关禁闭,亲耳听到心爱的凯蒂说嫁给自己就是自降身份,导致他成为只想复仇的冷血恶魔。凯蒂虽然身份高贵,但她清楚的知道希斯克利夫与她是真正的同类人,如她所说:“他比我更像我自己”。
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身份,屈从于阶级,并愿意为此改掉乖戾娇气的大小姐作风成为淑女,即使那已经不是她自己。在阶层与灵魂伴侣二选一这道选题面前,她与她的女儿小凯瑟琳截然不同。小凯瑟琳勇敢、果断、爱恨分明,身处绝望时去改变处境而不是被仇恨湮没。希斯克利夫临终之前是否也被小凯瑟琳所触动,是否也在想,如果他和凯蒂都更加勇敢和坚定,那些所谓不可逾越的鸿沟也终能被填平。
通常,文章或书的题目都是有双关含义的。但是我读完《呼啸山庄》后,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呼啸”的味道。直到我读第二遍才朗白,如果读完第一遍就感到“呼啸”,那么这本书就太没水准了,但如果读到第二遍或者第三遍、第四遍才有种“呼啸”的感觉,那么这才是真真正正地体味到了“呼啸”,这点领悟来自于我平时看多了市场上粗制滥造的“畅销书”。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的复仇心理和复仇手段堪称变态。恨一个人或者一家人到这种地步,实在是不可思议。我个人不喜欢希思克利夫这个人物,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宽容的时代。
自从希思克利夫变富回来之后,呼啸山庄就没消停过。他先是让凯瑟琳的哥哥辛德雷沦为自己的奴仆,再是与凯瑟琳的丈夫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私奔,把她囚禁在呼啸山庄,并终日虐待伊莎贝拉。最后,他竟要自己的儿子像他当年一样,向凯瑟琳的女儿复仇,可惜,他儿子没听他的话。从头到尾看下来,“呼啸山庄”确实称得上这个名号。
有一个问题曾一直困扰着我,凯瑟琳到底爱不爱希思克利夫?如果她爱,为什么三心二意?如果她不爱,为什么对回来后的希思克利夫总是依依不舍?有一点可以肯定,希思克利夫从头到尾一直都是爱凯瑟琳的,只不过到最后应了武侠剧里最经典的剧情――“因爱生恨”。回到原题,我最终认为凯瑟琳还是爱希思克利夫的。首先,她嫁给林顿是权宜之计,是为了能够让哥哥辛德雷停止对希思克利夫的迫害,当然凯瑟琳对林顿也有倾慕之情;后来,凯瑟琳逃离了林顿,一方面是看穿了他的“伪君子”面目,一方面也是希望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因为她爱的是希思克利夫。
“呼啸”了这么多年,谁能想到希思克利夫的儿子竟爱上了凯瑟琳的女儿,也正是在这一刻,希思克利夫看清了自己对凯瑟琳的爱,看透了自己的复仇是多么地荒谬。最后,他告别了尘世、与凯瑟琳一同去了。
Restless though Cathy fell,the answe
r is given to Edgar .Heathcliff leaves and Cathy's heath go from bad to worsebecause of missing Heathcliff .Also,from Emily's exquisite depiction about Cathy's serious and painful miss of Heathcliff,I firmly belived Cathy's faith .
If Cathy is given another chance,she would not let Heathcliff go .But whatever Cathy choose,she would never betray her love
整部《呼啸山庄》都是以爱情为主线的。爱情支配着两代人的大脑,发生了许多让人难以理解的荒唐事。也正是这狂热的爱情使两代人遭受了不幸和痛苦。所以说狂热的爱情是魔鬼。
希刺克厉夫是恩萧抚养的孤儿,他与小姐凯瑟琳恩萧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友谊。辛德雷不喜欢希刺克厉夫,从小就欺负他。在辛德雷上完大学成为呼啸山庄的主人后,他实行了欺压打骂希刺克厉夫。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共同反抗辛德雷的专制,他们俩也有了深刻的爱情,并相互约定好。可是凯瑟琳为了虚荣,嫁给了有地位、有钱财的埃德加林顿,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却自私地认为这样做是想凭借埃德加林顿的钱势帮助希刺克厉夫。他的做法使他彻底被报复占据了头脑,但他仍然爱着她,只是更疯狂了。希刺克厉夫在凯瑟琳生病时不顾丁耐莉的劝告,只想到爱,冲动地去见她,使她情绪激动,神经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最终生下七个月的女婴而死。如果当时希刺克厉夫不去和凯瑟琳见面,凯瑟琳就会心静痊愈,不必凄惨离开人世了。这正是狂热的爱所造成的。
伊莎贝拉是书中值得同情的女性,她被一时的爱冲昏了头,成了希刺克厉夫的报复工具,饱受灾难和痛苦,逃到伦敦肚子抚养儿子,最终孤独痛苦死去。如果当时伊莎贝拉听从丁耐莉和凯瑟琳的劝告,理智地分析一下,就不会和希刺克厉夫私奔而抱憾终生了。这是狂热的爱所造成的悲剧。
希刺克厉夫骗走了埃德加的妹妹,夺得他的财产并气死了他。希刺克厉夫变法地害死了辛德雷并野蛮地对待辛德雷之子哈里顿。但这些并没有使他满足,使他停止报复的脚步。他的儿子也成了他的报复工具,他利用小凯蒂对表弟林顿的喜爱,总是鼓动他们见面,并让凯蒂陷入爱情中。希刺克厉夫在埃德加病重时骗走了凯蒂,逼迫她与快死的儿子结婚,夺得她的财产。当然希刺克厉夫是可恶的。但是小凯蒂也是被狂热的爱情冲昏了头脑的,使她不知道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的。她不顾寒冷与与劳累天天与表弟约会,她被爱情牵得不知方向了,才使希刺克厉夫有机可趁,造成了一段时间的痛苦。
哈里顿一直默默地爱着他的表妹凯蒂,他的爱是深沉的,不是狂热的。所以哈里顿能和凯蒂相爱并过上幸福的生活。
主人公凯瑟琳不仅病中思念呼啸山庄,临终前终于投入希斯克利夫的怀抱。死后成了孤魂,还迫切盼望回到呼啸山庄。发出“我回家来了,让我进去吧!”的苦苦哀求。最后,当希斯克利夫死后,人们也时常看到他的鬼魂在呼啸山庄游荡。他的家人都搬离了呼啸山庄,把这里留给了希斯克利夫的灵魂。
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呼啸山庄》的写作手法非常独特,以“我”的口吻来叙述全文,而“我”是山庄中原来的女仆,后来的管家史伦.丁恩。其中,凯瑟琳,伊莎贝拉,小凯西,齐拉和“我”交谈时,也有用到第一人称,共同叙述了故事的全过程。全书的这种描写人与事的方式,使整个故事更生动,更真实,并让读者浮想联翩。“世界名著”果然并不虚传。
Because of Katherines v anity and Heathcliffs hatred for Hindley,Edgar and Isabella,they were getting further and further.
But their love never stopped though Katherine wasnt alive.
From the book,I know the most moving love in the world.And I respect them very much.
黑色的风灌满了整个山丘,暗色的雨击打着脆弱的土地,吞噬了一切光明与美好,吱呀作响的木质地板,空空荡荡的房间,希斯克利夫独掌烛台,眼神游移于窗外无边无垠的黑暗,黯然绝望空洞,似一只无底的黑洞,忘记了守望的理由……看《呼啸山庄》,始终是很压抑的,那个山庄,那些遥远的爱恨情仇,犹如一阵阴云在我心头不时下着苦雨。
看了书,也看了电影,虽然电影没有书中那样细腻深刻的传情与控诉,但很真实,特别是那种独特的眼神,一经触碰就似乎扎进了心里永远挥之不去。那是由于疯狂的爱的侵蚀,却更是由于受了爱的背叛而生恨的绵绵无期的折磨而造成的,总是生活在回忆的爱里,却用复仇来面对现实,从此这恨再无绝期。
“我爱他脚下的土地,他头上的天空,我爱他碰过的一切东西,他说的每一句话,我爱他所有的表情,他的一举一动,爱他的整个人,爱他的一切。”
这段话是当凯瑟琳.肖恩被丁太太问及为什么要答应埃德加.林敦的求婚时的.表白,这看似感人的誓言却蕴含着所有罪恶的源泉,凯瑟琳无法克服的虚荣心使她自己得到了报应也害得身边无数的无辜者倍受煎熬。这便是她可怜可恨之处了。
“我活着的最大目的,就是他。即使别的一切全部消亡了,只要他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而要是别的一切都留下来,只要他给毁灭了,那整个世界就成了一个极其陌生的地方,我就不再像是他的一部分了。我对林敦的爱,就像林中的树叶。我很清楚,当冬天使树叶发生变化时,时光也会使叶子发生变化。而我对希刺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它虽然给你的欢乐看起来很少,可是必不可少。”
这是凯瑟琳对丁恩太太说她对希思克利夫的爱时的表述,这一次我们可以相信她的话,这的确是她的真实想法,但为了物质上的虚荣她放弃了背叛了,那么她就只能在自己编织的苦网中挣扎着死去,在死之前,希刺克利夫悲愤的责备她:“你为什么欺骗你自己的心呢……你害死了你自己。……悲惨,耻辱和死亡,以及上帝或撒旦所能给的一切打击和痛苦都不能分开我们,而你,却出于你自己的心意,这样做了。”又说:“我爱害了我的人DDD可是害了你的人呢?我又怎么能够爱他?”这就导致了他的悲剧的发生,只怪他的痴情与执着,他爱错了人,他开始承担自己的失误所带来的代价,又把它转嫁到别人头上,他是可怜的,也是可恨的。命运弄人,他为了他的爱情经历了人生百难,换来的只是孤独的灵魂和在那旷野上一口无人会去祭奠的苦坟而已。
【《呼啸山庄》读后感想】推荐阅读:
呼啸山庄读后感02-08
《呼啸山庄》读后感500字10-26
呼啸山庄读后感600字12-19
呼啸山庄英文版读后感10-18
呼啸山庄简介07-23
呼啸山庄英文版10-16
呼啸山庄作品阅读心得06-03
呼啸山庄读书心得优秀文章03-26
呼啸山庄课外书读书感受11-11
绿狗山庄读后感400字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