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研究院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精选8篇)

新材料产业研究院 篇1

转移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0〕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为进一步指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合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发展秩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自愿合作为前提,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中布局,提升配套服务水平;着力在承接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加强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着力引导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步伐;着力深化区域合作,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减少行政干预。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各类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立足比较优势,合理确定产业承接发展重点,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

——坚持节能环保,严格产业准入。加强生态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强化污染防治,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发展瓶颈,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区域互动合作,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现良性竞争、互利共赢。

二、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三)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工艺的企业,吸引内外资参与企业改制改组改造,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

(四)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承接发展技术水平先进的高载能产业。加强资源开发整合,允许资源富集地区以参股等形式分享资源开发收益。

(五)农产品加工业。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六)装备制造业。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壮大一批装备制造企业。积极承接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基础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所需的重大成套装备制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七)现代服务业。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大力承接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积极培育软件及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质量检验、科技成果转化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相关产业的销售、财务、商务策划中心,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依托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及省会等中心城市,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培育和建立服务贸易基地。

(八)高技术产业。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承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要素对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支持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园”,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九)加工贸易。改善加工贸易配套条件,提高产业层次,拓展加工深度,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局。发挥沿边重点口岸城镇区位和资源优势,努力深化国际区域合作,鼓励企业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中加快发展。

三、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

加强规划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园区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增强重点地区产业集聚能力。

(十)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挥园区已有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

(十一)规范发展产业园区。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建设,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明显的产业园区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扩区升级。支持发展条件好的产业园区拓展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大力推进园区整合发展,避免盲目圈地布点和重复建设,防止一哄而起。

(十二)发挥重点地区引领和带动作用。按照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在中西部地区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雄厚的重点经济区(带),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发挥规模效应,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四、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

(十三)完善承接地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区域间交通干线和区域内基础交通网建设,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完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十四)强化公共服务支撑。发展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完善公共信息、公共试验、公共检测、技术创新等服务平台,规范发展技术评估、检测认证、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等中介机构。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区域间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十五)改善营商环境。规范政府行为,防止越位和错位,不得采取下硬性指标等形式招商引资,清理各种变相优惠政策,避免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法制环境,保障投资者权益。

五、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十六)严把产业准入门槛。产业承接必须符合区域生态功能定位,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耗能、高排放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转入,避免低水平简单复制。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承接项目的备案或核准严格执行有关能耗、物耗、水耗、环保、土地等标准,做好水资源论证、节能评估审查、职业病危害评价等工作。加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环境监测。

(十七)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耕地资源保护,防止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侵占基本农田。制定相关行业建设用地控制标准,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用地密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和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大力提高废污水处理回用率。鼓励企业采用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生产流程及实施相关项目建设,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鼓励和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发展循环经济。

(十八)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产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建设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实现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力度。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六、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

完善政府管理与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创新产业承接模式,探索建立合作发展、互利共赢新机制。

(十九)深化行政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推动相关行政许可跨区域互认,做好转移企业工商登记协调衔接。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发展和完善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加快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二十)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鼓励中西部地区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支持中西部毗邻地区之间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资源整合、联动发展。(二十一)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建立省际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等,引导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产业转移促进平台。提升各类大型投资贸易会展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在中西部条件较好的地方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做好产业转移与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工作的衔接。

七、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和就业保障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二十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步伐,健全职业教育培训网络,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落实就读中等职业学校逐步免学费政策和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产业转移需要,新增和调整相关专业,定向培养中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落实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二十三)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鼓励各地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适合农民工租住的住房,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

(二十四)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推动人才合理流动,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根据本人意愿在中西部地区落户。

八、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为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引导和支持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二十五)财税政策。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民生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对中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实施财政贴息。对投资中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和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按规定免征关税。完善和规范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办法。

(二十六)金融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东部地区企业并购、重组中西部地区企业提供支持。支持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的投融资活动。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到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有序推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集合债券和上市融资。

(二十七)产业与投资政策。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强化对产业转移的引导和支持。根据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差别化产业政策,适当降低中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门槛,适当下放核准权限。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情况,加快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类别。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转移项目,根据权限优先予以核准或备案。支持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鼓励省级技术改造等财政专项资金优先用于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支持中西部地区根据产业发展和自主创业的需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二十八)土地政策。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产业园区建设用地指标。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标准,进一步完善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年租制度。

(二十九)商贸政策。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设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支持有条件的沿边地区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培育和建设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对加工贸易重点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加大对“大通关”建设和口岸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省份的区域通关改革。

(三十)科教文化政策。鼓励东部地区转让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中西部地区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产业园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知识产权运用以及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提高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鼓励东部地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中西部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在中西部地区建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提升人才培养与创新服务能力,结合产业转移重点办好特色专业。支持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振兴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工作指导,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中西部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各项配套措施,有序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在政策实施、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健康开展。

国 务 院

新材料产业研究院 篇2

关键词:盐化工新材料,政策环境,优化措施,建议

1 淮安市盐化工产业发展的基础及现状

淮安是我国岩盐资源十分富集的地区, 盐资源储量达到1300亿吨, 是全国屈指可数的特大盐矿之一, 无论从盐储量还是品位, 淮安都能担当“盐都”之称。盐化工产业发展基础好;资源、市场优势明显为淮安盐化工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淮安市“十二五”规划中, 把盐化工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并规划建立淮安盐化工产业基地。近年来, 淮安市以盐为龙头的工业产业在淮安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盐化工新材料产业是淮安市着力培养的三个千亿元龙头产业之一。淮安的盐相关产业规模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以盐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框架已初步形成。

淮安市盐化工企业属于高科技企业, 在淮安市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背景下, 实现淮安市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经济科学发展。盐化工企业围绕快速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共进, 实现盐化工产业跨越式发展, 打造中国新盐都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2 淮安市盐化工新材料产业政策分析

国务院正式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2011—2015年) 》 (国发[2011]47号)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发[2010]32号) 、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商产发[2011]310号) 等文件中都提到了加强新材料产业发展;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 (苏发[2011]23号, 简称23号文件) 中提出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尤其是23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做强做大主导产业, 将盐化工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配套的盐化工新材料集聚区;淮安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淮安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淮安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振兴九大产业的意见》 (淮政发[2009]160号)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实施意见》 (淮政发[2010]256号) 和《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 (淮政发[2011]106号) 等一系列文件, 将盐化工新材料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 提出要加快淮安工业强市步伐, 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将淮安打造成江苏新兴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使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成为产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 形成区域优势明显、产业配套齐全、在全省有影响的新兴产业集群。

淮安打造“中国新盐都”的外延拓展要与国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紧密相连。根据国家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 结合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 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传感网、软件和服务外包六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 淮安市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在新材料、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新能源、物联网等领域, 建立各领域与盐资源及盐业盐化工产业的联系, 利用与盐相关的应用市场及技术作为桥梁, 实现盐产业的多元化拓展。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了淮安盐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3 淮安市盐化工新材料企业成长的政策环境优化措施

淮安市发展盐化工产业的政策环境促进盐化工企业成长, 笔者在对淮安盐化工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了解到淮安盐化工企业发展存在着技术含量不高、产业发展低端重复、产业链脱节等问题, 针对盐化工新材料产业政策环境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3.1 完善盐化工新材料产业政策环境的指导思想

政府在建立和完善盐化工产业化政策环境时, 充分体现盐化工产业作为淮安市重点培育、打造的三大千亿元产业, 发展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中的战略地位, 因此, 要重点考虑下几个方面。

3.1.1 盐化工新材料产业政策环境的指导思想确定

淮安市盐化工新材料产业政策环境的制定必须紧紧围绕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 以传统盐化工产品的规模化建设为依托, 最终实现一批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最大的盐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以及年销售额超千亿元的中国新盐都, 保护环境与资源, 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协调发展。

3.1.2 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功能设计

为贯彻淮安盐化工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淮安市盐化工产业化政策环境应具备激励功能、引导功能、协调功能和控制功能。其中激励功能即鼓励发展绿色化工和高端化工, 生产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引导功能是指引导企业围绕“高端、绿色、循环、集约”的发展方向;协调功能是协调做好产业链招商, 实现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控制功能指控制低水平、高能耗、产能过剩的项目和企业发展。

3.2 优化淮安市盐化工新材料产业政策环境的措施

制定出符合盐化工企业实际情况的科学有效的盐化工产业政策环境体系, 并通过实际评价来调整、改进、提高政策环境效力, 促进盐化工产业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优化盐化工产业政策环境, 利用盐化工产业政策环境促进盐化工企业的发展,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完善措施。

3.2.1 建立和完善高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

完善高科技人才引进政策, 政府主管部门与企业应充分考虑盐化工及相关产业高技术人才具有专业性强、层次高、流动性大等特点, 建立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 完善激励、评价机制, 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保障盐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3.2.2 强化盐化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动力

研发投入是盐化工新材料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但研发投入具有高风险性, 造成了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积极性不够高。因此, 政府主管部门合理、系统规划税收优惠政策, 实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 使税收优惠由直接优惠向间接优惠转变, 从区域优惠向产业优惠转变, 鼓励企业申报科研项目、增加研发投入。

3.2.3 深化投融资模式改革, 优化投融资环境

目前, 我国盐化工企业普遍具有投入高、风险大这一显著特点, 企业仅仅依赖自身及政府的投资来解决对资金的日常需求是远远不够的。所以, 本文建议盐化工企业可以考虑把自身投资、政府投资和金融资本结合起来, 建立一个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系。一方面, 政府主管部门在加大对盐化工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的同时, 为盐化生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发展资金。同时, 政府主管部门还可以通过优化政府投资结构, 来提高盐化工企业对资金的利用率。

另一方面, 政府主管部门还可以通过加强政策鼓励和引导, 引进社会投资发展模式。通过全方位、多渠道拓宽资金渠道, 发展资本构成多元化的创业风险公司, 规范创业投资企业产权制度, 健全创业投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营造良好的盐化工产业投资环境, 促进投资的良性循环。在建立支持盐化工产业发展的风险体系的同时, 积极培育和发展促进资本与高新技术盐化工相结合的一套新的投融资模式, 不仅能提高盐化工企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而且能在全社会的投融资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2.4 建立促进盐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的文化环境

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 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文化氛围, 国内外很多人才高地之所以能产生巨大的创新创业能量, 由于受其独特文化的感染, 聚焦了优秀的企业家、先进的技术, 并使其长期稳定发展。淮安盐化工产业集群的发展, 首先应该培植与其发展相适应的文化要素, 使得企业在优秀的、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文化环境中不断成长和壮大, 产业集群发展的独特的文化环境和企业家精神不但需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更需要制度上的创新。

4 淮安市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4.1 完善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4.1.1 明确淮安盐化工新材料产业“绿色”和“高端”的发展定位

淮安市盐化工产业要按照“高端、绿色、循环、集约”的产业发展导向, 以盐碱产品为基础, 拓展盐资源型产业的外延, 形成更加丰富的产业链条;拓展延伸盐化新材料产业链条, 重点发展“高技术、高效益”的绿色化工和以“新材料与生物技术”为主的高端化工, 努力把盐化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全市第一个千亿级产业;按照建设“高端产业、人才集聚、科技研发”三大高地的目标, 加大盐化工园区开发建设力度, 力争将盐化工园区建成千亿级江苏省盐化新材料高新技术开发区, 并最终发展成为国家级盐化新材料高新技术开发区。

4.1.2 促进其科研成果产业化, 打造国家级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淮安盐化工产业区位优势, 发挥驻淮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 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和区域外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内部的研发力量和研发投入,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积极申报省部级、国家级科技项目;增强与国际知名企业及研究机构合作, 提升淮安盐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含量;进一步从政策层面引导绿色化工和高端化工方面的科研成果转化, 努力将淮安盐化工新材料产业打造成国际级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4.1.3 完善市场和创新机制, 发展盐化工生产型科技服务产业

借打造“中国新盐都”之力, 以新盐都为特色, 以生产型服务业为中心, 将发展产业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 建立“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服务业体系, 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全社会就业的贡献率。逐步形成主导产业突出、服务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国家或区域产业服务业中心。

4.2 为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完备的智力支持

4.2.1 完善盐化工新材料高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根据淮安市经济社会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 对相关行业各层次人才进行整体规划, 围绕盐化工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展, 开展人才需求预测, 做好分类引进和培养计划。调整优化高等院校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 引导各类驻淮高校围绕淮安市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开展学科建设,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为行业人才专业技能提升提供更直接的服务。同时, 大规模开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知识更新培训,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工程师认证体系相结构合的人才标准, 开拓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化视野, 提高他们的国际化专业技术水平。大力引进化工、新能源和医药等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4.2.2 建设淮安盐化工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完善政、校、行、企共同育人的盐化工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加强职业培训, 整合利用现有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资源, 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 进一步加强盐化工高端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 努力建成盐化工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制定项目合作、高校教师进企业、挂职交流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培养政策, 引导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一线有序流动, 形成有序、高效的定期交流合作机制。通过政府政策引导, 将企业支持高等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状况作为企业申报技术改造项目、技术项目引进、参加重大工程招投标、资质评估的必要条件。

4.3 建设淮安市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 做强、做大盐化工新材料产业

目前, 淮安盐化工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盐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农用化工、日用化工、橡胶制品等门类组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特色的工业体系。本文认为建设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有助于完善和进一步打造盐化工新材料产业链。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 通过资源整合、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 实现江苏省盐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配套、盐化工新材料产业规范有序发展。联盟的组建需主管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 盐化工新材料产业作为淮安市培育三大千亿元主导产业, 近年来虽培育了一批盐化工新材料骨干企业, 但产业发展合力没有形成, 产学研用脱节, 大多数盐化工新材料企业相互之间沟通不畅, 与科研院所、下游用户也缺乏有效的沟通。

4.3.1 从政府主管部门的角度

首先, 要制定和执行好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的发展规划。《淮安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盐碱科技产业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作为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为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的组建提供了政策指导。

其次, 政府主管部门对盐化工企业的发展要进行有效引导。政府主管部门要对盐化工新材料企业进行合理引导, 引导盐化工生产企业与驻淮高校、区域外高校、科研院所、下游用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试点建立一批以龙头企业为主体, 上、中、下游紧密合作, 分工合作, 利益共享, 优势互补的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

再次, 要创新盐化工产业联盟运行机制。政府主管部门需要认真分析制约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借鉴国内外发展成功、运行高效的产业联盟的模式, 构建盐化工新材料联盟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最后, 量力而行, 细分领域联盟到综合性联盟逐步推进。盐化工新材料产业覆盖领域广, 产品种类多, 可以尝试按照细分的主要产品领域联盟开始, 如原盐、纯碱、氯碱等, 不断积累经验, 待时机成熟再组建综合性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的建设能充分利用淮安的盐矿资源, 推动淮安经济发展, 从而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

4.3.2 从盐化工企业的角度

第一, 要把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认识到先把产业规模做大是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第一要务, 不能为了各自利益分配而进行恶性竞争, 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

第二, 行业大企业要在产业联盟的组建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联盟成员要积极参与产业联盟的组建工作, 特别是产业的龙头企业, 作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第三, 要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通过建立信息沟通的平台, 降低信息沟通成本, 确保信息沟通顺畅;联盟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及产业发展的实际, 定期积极提出发展面临的问题, 使得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能够更有针对性。

4.4 遵循循环经济理念, 限制低水平盐化工的发展

盐化工产业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 政府在推动产业规模提升的同时, 支持和鼓励投资生态、环保、资源集约型项目, 应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产能过剩项目发展。盐化工园区要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建设和改造, 形成资源和能源梯级利用、废物和副产物交换的体系,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力度, 选择清洁生产工艺和切实可行的环保治理方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切实保护好园区的生态环境。大力推广节能、节水技术, 通过利用节能节水材料降低资源能源的利用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逐步将园区建设成为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型的亲环境示范园区。

参考文献

[1]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江苏省淮安市打造中国新盐都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月.

[2]王建成.淮安市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与推进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1) .

[3]李玲, 何伟.淮安盐化工园区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2 (2) .

[4]李永振.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盐化工产业链规划研究[J].河北煤炭, 2011 (8) .

新材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 篇3

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新材料的研究,是人类对物质性质认识和应用向更深层次的进军。新材料主要有传统材料革新和新型材料的推出构成,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产业结合日益紧密,产业结构呈现出横向扩散的特点。按照应用领域来分,一般把新材料归为以下几大类: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汽车材料、超导材料与技术、稀土材料、新型钢铁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生态环境材料。世界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新材料需求日益增长,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是各国产业竞争的焦点。

新材料产业是江苏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近年来,全省新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江苏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22%,拥有江阴、苏州、无锡、南京、南通、扬州、连云港等18个新材料产业基地。目前省内新材料企业数、产品数和产业基地数均居全国第一;且新材料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聚开始呈现,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但从总体上看,江苏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不多。面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必须加快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新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是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新材料重点产业基地和园区以及重点领域,依托现有的共性技术平台等研究机构,建立新材料产业培训、性能设计与分析、产品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二是加快提升产业基地水平。充分发挥基地的集聚、孵化和辐射作用,有效地整合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建立垂直分工、合理布局的集群化产业体系。三是积极发展壮大优势企业。培育行业首企,壮大产业规模。四是努力构筑人才高地。提升引才层次,扩大引才规模,2009年,江苏开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共有265名高层次人才引入资助名单,资助个人总金额达2.3亿元,其中包括新材料产业领域的人才,我们优化创业氛围,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运用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新材料领域的课题研究。鼓励优先使用新材料,推动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新材料产业研究院 篇4

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国30%以上的城市实现“限粘”、50%以上县城实现“禁实”;全国实心粘土砖产量控制在3000亿块标准砖以下,新型墙体材料产量所占比重达65%以上,建筑应用比例达75%以上;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能耗下降20%。

墙体材料产业升级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佳能减排,但有关税收优惠的措施仍在研究之中,相关企业能否专着新型墙体材料的商机,仍需后续政策的严格落实。由于生产实心黏土砖耗用土地惊人,退出市场已是趋势,未来新型环保节能墙体材料成投资热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在快速进行,新型墙体材料的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推广使用外墙外保温是我国降低能源损耗的有效途径之一。

MDI的龙头企业烟台万华未来获益较大,方大集团、江河幕墙、中航三鑫等企业有望在外墙外保温上获得发展。

第一章 新型墙体材料概述

第一节 新型墙体材料定义 第二节 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发展历程 第三节 新型墙体材料分类情况 第四节 新型墙体材料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新型墙体材料产业链模型分析

第二章 2009-2012年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09-2012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

二、工业形势

三、固定资产投资

第二节 2010-2012年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政策影响分析

二、相关行业标准分析

第三节 2010-2012年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一、居民消费水平分析

二、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三章 中国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新型墙体材料行业总体规模 第二节 新型墙体材料产能概况

文档由立木信息咨询提供 报告详细内容登陆公司网站查询:

深圳市深福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2010-2012年产能分析

二、2012-2017年产能预测 第三节 新型墙体材料产量概况

一、2009-2012年产量分析

二、2013-2017年产量预测

第四节 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五节 新型墙体材料产业供需情况

第四章 新型墙体材料国内产品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国内产品2009-2012年价格回顾 第二节 国内产品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 第三节 国内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2013-2017年国内产品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第五章 2009-2012年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第一节 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规模情况分析

一、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

二、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

第二节 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一、行业生产情况分析

二、行业销售情况分析

三、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第三节 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财务能力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

第六章 2012年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2012年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二节 2012年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七章 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文档由立木信息咨询提供 报告详细内容登陆公司网站查询:

深圳市深福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新型墙体材料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三节 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八章 新型墙体材料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 2012年新型墙体材料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12年总体投资情况

二、2012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12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12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第二节 新型墙体材料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 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九章 2013-2017年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13-2017年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一、未来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分析

二、未来新型墙体材料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三、总体行业十二五整体规划及预测

第二节 2013-2017年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一、产品差异化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二、渠道重心下沉

第十章 新型墙体材料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主要原材料

第二节 主要原材料2009-2012年价格及供应情况 第三节 2013-2017年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

第十一章 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用户度分析

第一节 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用户认知程度 第二节 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用户关注因素

一、功能

二、质量

三、价格

四、外观

第十二章 2013-2017年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当前新型墙体材料存在的问题

文档由立木信息咨询提供 报告详细内容登陆公司网站查询:

深圳市深福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第二节 新型墙体材料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方向分析

二、2013-2017年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发展规模 第三节 2013-2017年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

二、技术风险分析

三、政策和体制风险

四、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

第十三章 新型墙体材料国内重点生产厂家分析

第一节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10-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10-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二节 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10-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10-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三节 深马建材(马鞍山)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10-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10-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四节 舟山市宇锦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10-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10-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五节 上海大来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10-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10-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文档由立木信息咨询提供 报告详细内容登陆公司网站查询:

深圳市深福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第十四章 新型墙体材料地区销售分析

一、新型墙体材料各地区对比销售分析

二、新型墙体材料重点地区一销售分析

1、规格销售分析

2、厂家销售分析

三、新型墙体材料重点地区二销售分析

1、规格销售分析

2、厂家销售分析

四、新型墙体材料重点地区三销售分析

1、规格销售分析

2、厂家销售分析

五、新型墙体材料重点地区四销售分析

1、规格销售分析

2、厂家销售分析

第十五章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竞争力优势分析

一、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

二、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三、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

第十六章 业内专家观点与结论

深圳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篇5

序号 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

面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纳米溶栓靶向体系及其性能研究

溶液法生长碳化硅单晶中台阶聚集现象的控制研究 基于纳米柔性界面的氮化镓自支撑衬底制备及自剥离研究

压电式柔性振动能量收集器及其关键材料的优化 动物标本制作和保存的环保安全新材料的研究 氧化铁-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提升)

薄膜太阳电池用纳米上转换材料的优化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重点实验室提升)石墨烯增敏微结构光纤SPR传感器研究

高容量混合聚阴离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与电化学特性研究

钛合金人工椎间盘关节面耐磨改性及磨损/腐蚀性能研究

石墨烯场效应管暂态输运性质研究

机制砂颗粒形状与级配对混凝土界面及耐久性的影响 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在结核性慢性伤口的应用研究 超快光开关用二氧化钒薄膜研究 001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002 003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004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005 深圳博物馆 006 深圳大学

007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008 深圳大学 009 深圳大学

010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011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012 深圳大学 013 深圳大学

014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015 深圳大学 016 深港产学研基地 017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细菌纤维素复合敷料应用于皮肤创修复的研究 单分散多孔二氧化锆微球的研制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炭包裹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用于肿瘤前哨淋巴结示踪的研究

富勒烯细胞防护与抗衰老应用机理研究

功能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组装体的研制及其在柔性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气凝胶/Sn基合金高容量动力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高性能锂离子电容器用关键材料穿孔箔的研究 锂电池负极材料Si-M合金/石墨烯的制备及嵌锂机理研究

近紫外激发型RGB三基色纳米荧光粉产生白光的光谱匹配机理研究

印刷电子用铜基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与应用性能研究

氧化石墨烯/纳米银-Fe3O4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净化水技术研究

全生物降解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快速测试关键技术研究

新型复合稀土发光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光电转换应用的基础研究

制备三维层次结构银微粉改善银浆渗流效果的研究 聚酰亚胺功能化膜材料净化室内细颗粒物PM2.5的应用研究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固态电致化学发光联用及超痕量酚类环境激素分析研究

上转换荧光纳米复合物的构建及其在肿瘤光动力学治018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019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020 深圳市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02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022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023 深圳大学

024 南方科技大学

深圳市龙岗区华宇新材料研究中心 025 026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027 深港产学研基地

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 028 029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030 深港产学研基地

03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032 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

疗中的应用研究

033 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

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

基于氮化硼微纳米结构的电子器件封装用高导热绝缘聚合物复合材料

提高生物检测荧光灵敏度的新型纳米柱材料 倒装聚合物太阳电池中溶液法加工的空穴提取层研究 高效苯并二噻吩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 新型纳米碳复合材料应用于高效氧气还原催化的研究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原子层沉积表面处理研究 微纳超结构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超电容应用研究

非晶电机用非平衡振动场作用下Fe基非晶钎焊连接机理与应用基础研究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醚醚酮牙种植表面活化修饰处理对骨整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基于电纺连续纳米碳纤维制备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研究

一种具有可梯度生物吸收的细菌纤维素/壳聚糖/硼酸盐纳米人工皮肤支架的研究

石墨烯-铁电薄膜超薄复合结构中的去极化制冷效应 UV光固化型碳基复合纳米导电银浆的研制与开发 激光预备牙体用双液型粘接组合物的研究和开发 空气芯光子带隙光纤光栅的写入技术及应用 多孔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

吸波型连续碳化硅纤维的电磁性能及其控制机理 034 035 南方科技大学 036 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

037 南方科技大学 038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039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040 041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042 043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044 045 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 046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047 深圳大学 048 深圳大学

049 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050 深圳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纳米氧化镁/石墨烯/聚乙烯醇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抗菌性能研究

柴油车尾气净化的四效催化剂及其催化机理研究 051 052 利用蓝-绿光超材料获得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Cu2-xSe基纳米结构复合材料热电性能研究

基于磷酸盐介观自组装体系的高性能效协阻燃剂设计、制备及其对尼龙66的阻燃机理分析 导电聚合物作为储能器件正极材料的研究 大尺寸LED衬底材料蓝宝石晶体晶界问题探索 基于大功率LED封装用碳化硅自由薄膜的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ZrO2/PVDF改性复合膜新材料的研究

高储能密度聚丙烯基柔性薄膜电容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新一代材料的组装合成—可调纳米石墨烯的高效制备方法研究

具有阻燃及多层次预警功能的新型电气绝缘材料研发 基于微波加热技术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基NO2及CO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刹车用低成本炭/炭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研究 核设施中利用二氧化碳制备高防辐射型水泥基材料的技术研究

有序介孔g-C3N4/C复合物的合成及可见光催化研究 聚合物纳米粒子载银体系协同抗菌性能的研究 基于高灵敏度微制造生物芯片研究镁及镁合金的神经053 深圳大学

054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055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056 深圳大学

057 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深圳研究院 058 059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060 061 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 062 深圳大学 063 深圳大学 064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06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066 深圳大学

067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毒性

068 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

微纳颗粒材料光学表征用高通量成像光谱仪的研制 基于石墨烯新型NO2有害气体传感器研究

超声引导缓释化疗药多模乳腺癌植入Mark的基础研究 新型储能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功能型高分子复合粒子合成的热力学方法及其结构调控

交联羧甲基甲壳素三维支架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的实验研究

FDM技术3D打印材料关键技术攻关 069 深圳大学 070 深圳市人民医院 071 深圳大学

07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073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深圳市光华伟业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飞世尔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力兴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深圳市惠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074 075 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关键技术研发

076 用于LED及汽车照明V0级阻燃高透聚碳酸酯制备技术

077 高性能聚酰亚胺3D打印耗材的制备与应用开发 核电站用1E级K1类无卤阻燃热缩管的研发(高分子材料辐射工程中心提升)

硅晶太阳能电池正电极用铜浆料替代传统银浆料的关键制备技术及工艺的研究开发

高容量长寿命固溶体三元正极材料的研发(工程中心提升)

新型钛陶合金耐磨损人工椎间盘研发

共挤吹膜制备高安全性锂电池复合隔膜研发(工程中心提升项目)

柔性OLED产品用高性能、低成本树脂基板及电极技术078 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圣龙特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079 080 081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082 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83 深圳TCL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084 深圳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深圳市翔丰华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

凝胶聚合物特种锂电池隔膜关键制备技术研发

085 新型三维软体防护织物制品的开发与应用

086 动力电池用新型高性能微膨石墨负极材料的研发 高导热有机硅胶粘接复合材料的研究 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一种新型导热塑料的新材料研发 087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088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089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泓亚光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海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国志汇富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领亚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富兰克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东冠纸品有限公司

深圳市联懋塑胶有限公司 090 智能LED灯具的新型热磁材料研发

091 宽视角TFT偏光片开发项目

092 土木工程用玻璃纤维增强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093 飞机抑爆材料应用研究

094 超薄聚酰亚胺薄膜工艺技术研究

095 新型不含锑阻燃复合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096 环保型高效多功能全合成切削液研发

097 PET转移全息镭射防伪材料研发

电子产品的塑胶外壳、玻璃、陶瓷等纳米级金属质感的表面处理技术研发 098 099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100 深圳市福英达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贝加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三维打印成型技术制备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研发 半导体封装用超微无铅焊粉研发

用于高密度互连印制线路板(简称HDI)多次高温无铅焊接的铜面防氧化剂(OSP)研发

高能密度钒电池电解液的稳定化机制及其宏量制备技术研究

基于有序硅纳米线阵列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

高功率半导体照明封装散热界面结构设计和装备研发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用磁分析检测柱的研制 高性能既有建筑玻璃节能改造用透明涂覆材料研发 101 102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103 104 105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106 深圳市绿光纳米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奇源康生物医学有限公司

深圳市柏瑞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普诺光电有限公司

深圳市环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07 可吸收生物活性骨诱导材料的产业化

导电高分子型固态电解质铝电解电容器技术开发与产线建设

离芯激远程塑胶荧光粉技术产业

纳米银负载稻壳材料低成本高效净水杀菌过滤技术产业化

深圳新能源材料人工设计重点实验室 深圳海洋生物医用材料重点实验室 深圳人体组织再生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有机硅及其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深圳市高分子材料改性与加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108 109 110 11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112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113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114 深圳森日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升)116 深圳八六三计划材料表面技术研发中心 深圳市德厚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顾康力化工有限公司

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力兴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材料分析与测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涂膜新材料在深圳市华晶玻璃瓶有限公司原工业厂房的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环保节能净味喷胶应用示范项目

环保型高性能低成本超薄变形镁合金板带材研发及产业化

高性能铝钛硼(碳)母铝合金研制及产业化 117 118 119 120 121 高性能改性工程塑料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高性能生态友好胶凝材料及混凝土应用技术 面向高密度封装的薄膜埋阻材料及其在封装基板中的产业化应用

超材料设计及制造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

面向高密度封装的薄膜埋阻材料及其在封装基板中的产业化应用

多功能硅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储能用纳米碳材料的功能调控及机制研究 对介观尺寸非常规超导体的理论研究

泡沬材料的高温本构及泡沬夹芯结构的热冲击阻力 氮化硅梯度薄膜为过渡层生长高密度硬盘磁头用非晶碳保护膜 123 124 125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126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127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128 南方科技大学 129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130 131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

光学波段超材料的研究

化学键合海工及早强胶凝材料关键技术合作研究 碳化硼纳米线的声子输运特性及在高温热电中的应用研究

砷化镓纳米线的尺寸与生长方向对其光伏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滨海自修复混凝土及其性能研究

恶劣环境与荷载作用下FRP 约束混凝土柱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研究

氧化亚铜的n型磁控溅射掺杂及同质结研究 中红外光子晶体光纤超连续谱产生的机理和关键技术研究

腐蚀环境下混凝土保护层表面及中部初始缺陷应力场诱导的不同锈胀破坏形态研究

具有调幅分解的稀土化合物RTe-PbTe-(GeTe或PbS)赝三元系相关系及热电性能的研究

滨海混凝土基础设施劣化识别和基于可靠度的优化控制

光子晶体光纤导光机理可逆转换及应用 环境友好型磷酸盐胶凝材料机理与性能研究 微波热解CVI工艺制备炭/炭复合材料仿生界面研究 多孔纳米氧化镁的无模板水热合成与掺杂离子作用机制研究

CO2诱导纳米乳液介质内中药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绿色组装、微结构调控与构效关系

各向异性NdFeB纳米复相永磁材料的制备及基础问题133 134 135 深圳大学 136 深圳大学 137 深圳大学 138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 142 深圳大学 143 深圳大学 144 深圳大学 145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 147 深圳大学

研究

深圳大学 149 深圳大学

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研究

碳/碳表面化学液相气化沉积/水热法制备掺杂型羟基磷灰石涂层研究

薄板微成形摩擦尺寸效应及其模具表面固体润滑薄膜改性研究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包覆相变微胶囊/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调控和导热机理

FRR栅格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的界面力学及设计理论

碳纳米管生长机制和手性控制的理论研究

利用金属激活离子掺杂的铁电薄膜材料实现电场调控光致发光的研究 超分子选择性碳氢键活化 150 深圳大学

151 深圳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152 153 154 155 156 温度变化和温度梯度下锆合金中氢化物的形成和断裂

157 蠕变黏性土固结沉降计算新简化方法的推广和验证 HCl气体辅助生长GaN纳米线阵列及其物性分析 基于反转层压电材料的新型高频超声换能器阵列 拓扑超导薄膜的外延生长及表征

国产芳纶Ⅱ蜂窝芯材及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158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59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160 南方科技大学 161 深圳市龙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162 超材料空间调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介质基及本征型超材料的机制探索与材料制备 163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大型医疗装备核心部件及重大产品研发之新型压电单164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晶复合材料和基于新材料的超声探头研发之基于压电复合材料的多功能超声换能器研发

165 深圳广田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贝特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室内健康型建材产业化技术与集成示范(所属课题:建筑室内健康型建材技术及产品研发)

稀土材料绿色制备技术及应用(基于稀土发光材料的超高亮度半导体光源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石墨烯开发及应用

飞轮储能式功率型电池的研发及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用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产业化开发 166 167 168 深圳飞能能源有限公司 169 深圳市今朝时代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森日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

深圳市晨日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70 耐高温低永变激光打印机胶辊注射成型液体硅橡胶

171 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LED封装固晶焊膏

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篇6

近年来,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特制定本规划。

一、新材料产业现状与发展条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省在新材料领域已经积累了雄厚的力量。2008年,我省拥有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257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约17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2%。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1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03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38%。

黑龙江省发展新材料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我省是矿业大省,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富。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4种,占全国已发现234种各类矿产的572%。已查明储量的矿产有87种,占全国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种数的377%。其中,能源矿产5种,黑色金属矿产2种,有色金属矿产11种,贵金属矿产6种,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8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建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30种,水气矿产2种。

——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我省新材料产业在产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新材料、轻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石墨材料、建筑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产品及技术水平具有特色与优势,初步形成了以大庆为中心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以牡丹江为主的特种陶瓷材料产业基地,以中心城市为主的建筑材料产业基地,以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和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铝镁合金材料产业化基地,以黑河、绥化为中心的硅基材料生产基地。在纳米材料、玻璃钢、石墨材料、焊接材料等方面正在逐步形成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

——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优势。我省拥有国内一流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材料科研密切相关的学院有3个,现有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建有4个研究创新平台。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高分子材料系、金属材料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无机非金属材料系、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以及近20个研究所、研究室。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在新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此外,还有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具有增长的市场需求优势。我省装备、石化、能源、食品等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技术与装备、环保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冶金、建材、森工、轻纺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都需要新材料的支撑。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产业规模扩大、结构升级将继续推进,也为新材料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省发展新材料产业面临着突出问题:一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环境不够优化。缺少规划指导,缺乏相应的有效政策、有效组织机制的支撑,宏观调控能力不强。二是新材料研发环节技术集成不够。研发资源条块分割,资源与技术优势发挥不够,资源及人才浪费。三是材料基础研究与生产技术研究之间普遍缺少中试研究阶段。企业与研究机构脱节,许多新材料研究技术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优势产业没有做大做强,规模效益差。四是新材料产业层次较低,尚未形成产业整体优势。虽然新材料产业占全省高技术产业比重较大,但新材料产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工艺技术水平不高,初加工产品多,高端产品少,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五是发展资金短缺。企业研发资金、技术改造资金严重不足,企业贷款难,风险投资少。六是缺少产业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全省服务创新资源整合力度薄弱,缺少有影响力且常年面向社会开放的技术交易、投融资市场及相关公共服务平台。

二、新材料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国际化、产业化、集团化为目标,以培育未来新兴战略产业为重点,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既有科技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建设5个新材料基地,培育5个产业集群,发展和完善新材料产业链,提升新材料产业竞争力,打造具有较高创新水平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二)发展原则。

——坚持与“八大经济区”等规划相衔接的原则。按照“八大经济区”规划的总体要求,合理确定新材料产业的区域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加速“八大经济区”建设。

——坚持远近结合的原则。把解决当前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及瓶颈问题与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既要解决现阶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又要根据长期发展目标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

——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支持企业着眼于前沿领域,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再创新。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立足于整合现有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对重点地区、重点技术、重点产品给予支持,尽快形成新材料产业优势。

——坚持市场化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加强政府引导和协调服务,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创造宽松、开放的吸引人才环境,发现、培育和引进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核心作用。

(三)发展目标。

1.跨越式发展阶段(2009年-2015年)。总量规模迅速提升。到2010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10家至15家,产学研联合体15个至20个,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显著增加。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围绕重点领域,培育5个至6个龙头企业,形成1个至2个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国内行业龙头企业、3个至5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省内行业龙头企业,带动相关配套企业聚集发展。集中建设哈尔滨国家铝镁合金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哈大齐化工新材料产业带、牡丹江特种材料产业基地、黑河和绥化硅基材料产业基地、佳木斯钛合金产业基地等5个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以哈尔滨市为主建设先进复合材料产业群、焊接材料、技术与装备产业群、半导体照明材料产业群、以鸡西市和鹤岗市为主建设石墨及深加工产业群、以中心城市为主建设新型建筑材料产业群等5个优势特色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群。

2.提档升级发展阶段(2016年-2020年)。

到2020年,产业总量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学研联合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比重明显增强,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效应明显,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培育3个至5个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5个至1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省内行业龙头企业。

三、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金属新材料。

——铝镁合金。以哈尔滨国家铝镁合金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内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快超大规格铝板带材生产线改造项目建设,增加铝镁合金型材、铸件、精密件规格品种,延伸产业链;巩固高技术加工产品市场优势地位,保持合金板在国内领先地位,发展大规格铝型材、管材和锻件制品,重点发展高精板、带材、中厚板材、挤压环锻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采用高新技术发展铝镁粉制品和铝镁合金制品。

——镁锂合金。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超轻金属国家重点试验室为依托,加快研发镁锂合金在航天、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性能指标,尽快实现产业化。

——钛合金。以佳泰钛业公司3万吨海绵钛项目为依托,加快钛产业园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钛及钛合金板、管、棒、丝及锻件等钛深加工产品,达产后国内市场份额达到35%。

——新型合金钢。以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为依托,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改造升级力度,开发生产非调质钢、高纯高碳铬轴承钢及渗碳轴承钢及合金钢等产品。

——新型高强高效焊接材料。以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为技术支撑,推进与四海数控集团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生产新型焊接材料及设备,尽快形成规模化生产。重点发展二氧化碳气体保护药芯焊丝、硬面堆、药芯焊线等产品。

——特种铜合金材料。以黑河市嫩江县多宝山铜矿开发为依托,搞好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引进科技含量高的铜深加工企业,开发生产超薄铜带、高强度耐磨铜合金、电解铜箔、艺术用铜合金及铜制品等产品。

(二)纤维及复合材料。

——碳纤维。以哈尔滨天顺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已经建成的中试生产线为技术支撑,尽快实现工业化生产,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千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带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发展,为航天航空、休闲体育用品、汽车等行业发展提供原材料。

——聚对苯撑并苯双口恶唑(PBO)纤维。在开展中试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形成百吨级产业化规模,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玄武岩纤维。以牡丹江金石玄武岩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玄武岩纤维项目为依托,带动玄武岩纤维深加工产业发展,力争在交通、环保、建筑等领域应用。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以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技术支撑,在输电设施、风电叶片、休闲体育用品等方面加快研发,形成规模化生产。

(三)化工新材料。

——高性能专用塑料。依托哈尔滨鑫达高分子材料公司、华安塑料公司等企业,充分利用大庆120万吨/年乙烯扩建工程机遇,重点支持生产高端牌号专用材料生产,改变高性能专用树脂进口局面。发展高性能聚乙烯管材塑料PE63、PE80、PE100专用材料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发展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从而获得高倍率聚丙烯发泡体,拓宽其应用领域,提高附加值。支持发展丁苯树脂。

——工程塑料。抓住国家“十一五”期间将工程塑料纳入国家产业调整鼓励类项目的机遇,依托大庆市在原料、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发展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又称有机玻璃)、聚碳酸酯(PC)等在电视屏幕、汽车及飞机玻璃、照明器材等领域的应用。

——高性能胶粘剂。依托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的技术优势,重点发展低甲醛、无甲醛型、无溶剂型环保胶粘剂和有机硅类及环氧类高性能胶粘剂,为汽车、木材加工、建材、电子等行业配套。

——阻燃剂。以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技术支撑,重点支持黑龙江润特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集团,实现用于聚烯烃类材料使用的高效有机膨胀阻燃剂的产业化。

——变性淀粉。依托我省丰富的玉米和马铃薯淀粉资源,采取引进技术和自我研发并举的手段,做大做强变性淀粉产业,扩大其在造纸、纺织、食品、医药、化工、环保、建材等行业的应用范围。

(四)硅基新材料。

以绥化、黑河硅基新材料园区等为依托,提高化学硅、有机硅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支持硅产业链的形成,重点支持发展化学级工业硅的研发生产。

——化学硅材料。利用已有工业硅材料基础,发展高纯度硅基材料。

——有机硅单体。支持甲基有机硅单体发展,适度发展苯基有机硅单体。

——有机硅材料。支持硅橡胶、硅油、硅丙乳液、硅烷偶联剂和白炭黑研发。

——有机硅制品。支持低污染、低能耗高效提纯多晶硅生产技术,支持硅橡胶制品、硅油制品、硅树脂制品、硅丙涂料发展。

——无机硅系列。支持三氯氢硅、单晶硅发展,适度发展多晶硅,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

(五)新型陶瓷材料。

以牡丹江圣戈班陶瓷材料有限公司、黑龙江宝通石英公司、牡丹江金刚钻碳化硼有限公司、哈博森公司、鸡西市远大磨料磨具厂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硼化硅超细微粉、高纯超细石英粉、球形硅微粉、硼化物陶瓷粉体、高纯硼化钙等产品。以哈轴集团、鸡西市宏泰陶瓷公司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碳化硅陶瓷材料、碳化硅陶瓷轴承球、陶瓷轴承、石英陶瓷及制品等产品。

(六)光电材料。

以哈工大奥瑞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为技术支撑,以哈尔滨宾西蓝宝石产业园为依托,重点发展半导体及大尺寸光电窗口用蓝宝石器件,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计划中LED产品规模化生产中提供所需衬底材料。加快园区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等为技术支撑,进一步壮大磷化锗锌晶体生长与器件制造和砷化镓单晶及甲硅烷等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积极引进中芯国际、台湾亿光、台湾固态照明等国际知名大企业,形成完整的LED产业链。以牡丹江北京东旭集团为依托,发展液晶玻璃基板材。

(七)石墨及深加工。

以鸡西市和鹤岗市萝北县石墨优势资源为依托,引进高水平企业集团,整合资源,加大技术引进与研发,重点发展石墨微粉、高碳高纯石墨、氟化石墨、可膨胀石墨、柔性石墨、石墨乳、电池石墨、天然石墨电极及高档石墨制品等深加工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在“十二五”期间,把石墨产业做大做强。

(八)纳米材料。

——发展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以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为技术支撑,重点发展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开展高绝缘高导热材料、耐电晕材料、纳米阻燃材料、500千伏直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和半导电屏蔽材料等原创性研究并取得突破。支持哈尔滨麦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展高性能纳米陶瓷粉体材料。

——积极发展其他纳米材料。发展环保方面的纳米材料与技术,突破纳米滤膜、纳米催化降解技术,发展纳米催化剂、纳米抗菌剂等复合材料。

(九)新型建材。

——新型墙体屋面材料及隔热保温材料。以双鸭山东方墙材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工业渣为原材料的烧结空心砖、混凝土砌块、轻质墙板等轻质高强、符合建筑节能的新型墙体屋面材料及隔热保温材料;发展利用农业秸秆、林业“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生产的节能建筑板材、木塑复合材料、装饰装修材料。以黑龙江勃陶实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展多功能弹性水泥及抗菌、多孔陶瓷材料。以哈尔滨博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雪佳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恒信材料有限公司等为依托,发展氟碳建筑乳液,水溶性工业漆等建筑用漆,以及有机硅防水建材等,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力,占领国内外市场。

——沸石开发。依托我省天然沸石储量大的优势,加大应用开发和改性研究,不断拓展在农业、环保、医药、轻工、化工、冶金等领域的应用。

(十)生物材料。

以哈尔滨翰邦医疗科技公司、哈尔滨沛奇隆生物制药公司、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学院、大庆炼化公司等单位为依托,扩大安可胶、生物法丙烯酰胺、生物蛋白海绵医用材料的生产规模,发展新型医用生物手术材料。加快r-聚谷氨酸中试进程,并尽快实现产业化,在此基础上推进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和生物基绿色化学品产业发展。加快糖工程和新型碳吸附材料的研发。

四、政策措施

(一)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形成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合力。建立新材料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相关部门在重大项目审批、政府资金投放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强化政府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强化军民沟通协调机制。发挥黑龙江省航空航天、船舶动力、兵器工业等产业优势,在资金、项目、产品研发、发展环境等方面加强协调,促进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组建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产业协作,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和信息服务。

(二)强化政策支持引导,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和市场投资的软环境。完善相应科技及产业政策,对符合规定条件、经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新材料企业,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制定包括财政、金融、土地、环保、政府采购、人才等促进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落实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有关专项资金,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投资力度,引导资源向新材料产业集聚。

(三)整合新材料领域资源,建立富有活力的创新发展体系。扶持相关新材料研发和生产企业建立健全相关标准,通过股份制、捆绑式项目开发等组织模式,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产学研创新环节的联合与合作,实现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加快发展的良好机制。加强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统筹现有创新资源和新材料研发平台,组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为新材料领域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推广、项目转化等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加强军用民用新材料产业领域合作,加快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加大对军用民用结合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筛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明显的军转民项目,依托省政府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军用民用结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建立军用民用结合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立军用民用科技管理协调机制和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机制,形成军用民用协同配合与资源共享的创新平台。实施军用民用结合产品的特色品牌战略。以轻合金、复合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打造一批具有黑龙江省特色和优势的军用民用结合知名品牌。

(五)广辟渠道,建立面向产业创新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大新材料产业领域的科技投入,现有支持科技发展的专项资金要向新材料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倾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利用政策降低企业投资风险,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充分利用政府资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介入,建立新材料产业投资的创新机制。金融机构要在提高授信额度、扩大流动资金信贷规模、简化信贷手续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及股权质押融资,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在发展新材料产业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本地民营企业,出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鼓励政策。突出解决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融通、市场地位、信息获取等方面的问题。政府的资金要进一步向中小企业倾斜。

(七)加强新材料人才队伍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长期智力支撑。通过多种教育模式,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支持组织和建设产学研联合研发团队,支持新材料聚才计划,制定吸引省外、国(境)外优秀人才和团队的优惠政策。

新材料产业研究院 篇7

墙体材料产业对于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国家建工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且由于墙体材料生产使用存在的一定环保问题导致墙体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环保问题。所以要实现墙体材料产业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可持续化发展必须要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才能够构建出一个有效的循环发展体系实现良性的、有序的、合理的产业发展。

1 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发展

循环经济特点必须要与传统的经济发展那模式进行对比。在传统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中主要是经济的线性流动且单向流动的方式, 同时在生产发展过程往往都伴随着大量的环境资源消耗和浪费并且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破坏, 所以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能够适应如今的经济发展。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就是要首先进行物质的循环发展形成以后环形的发展圈和可持续发展模型, 整个循环可以在内部进行循环也能够通过网络连接的方式进行各大型的循环, 通过有效的循环不再对环境排放会损害环境的物质等, 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协调融合与产业发展、人力活动与环境之间的配合。

2 墙体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浅析

(1)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我国的城市建设速度与成果都斐然, 城市发展增速以后我国的建工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其中的建筑行业。而建筑建设就必须要利用大量的墙体材料, 但是大量的需要建筑材料实际上对于土地资源而言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曾经建筑建设中多采用红砖与水泥构建, 大量砖材被使用到建设中的同时也是对土地的破坏, 因为大量的需求就大量的消耗泥土资源造成耕地的减少等。而到了如今建筑建设形式多种多样, 曾经使用红砖进行建设的时代已经结束, 现在建筑建设中多使用空心砖, 钢筋钢材, 混凝土材料, 但是这些材料的使用对于土地资源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公分石以及水泥的生产同样需要对山体绿地进行破坏。

(2) 对能源的影响

据统计我国一个国家建工行业就需要消耗掉整个国家超过13%的能源, 而墙体材料的能源消耗就占据建筑总耗能的百分之三十以上。红砖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煤进行烧制, 虽然如今该生产方式在大城市已经少有但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依旧在大量使用这样的墙体材料。现代化的其他的墙体材料同样需要大量的消耗能源, 水泥生产、砂石开采、钢筋钢材生产制造过程中同样需要大量的电能等。

(3) 对环境的影响

墙体材料测生产从始至终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技术含量低的红砖生产, 甚至是如今的免烧再生砖才都还存在着产生粉尘对周围空气环境造成较大污染的问题;钢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 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严重粉尘污染, 都是墙体材料产业对于环境造成的巨大的破坏。

(4) 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墙体材料直接对建筑的节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为墙体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直接关系着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 对建筑内部的的温控系统等直接产生加大影响。所以墙体材料对于建筑的节能设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有效的保证墙体材料的节能就能够让建筑直接节能超过百分之三十, 如今的建筑建设过程中也还是逐渐使用大量的复合墙体材料以及保温隔热材料以让建筑节能。

3 循环经济视域背景下墙体材料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1) 市场秩序。如今新型的建筑墙体材料生产销售市场比较混乱还没有真正有效的管控, 国家或地方虽然制定了一些相关的规定但是由于规定缺乏细致性也就缺乏真正的管理控制, 往往存在虚假、虚高宣传来对消费者进行误导;由于缺乏真正的规范立法管理部门也没有足够的规范指导进行管理。

(2) 质量问题。由于很多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工艺技术也不复杂进入产业的门槛不高, 生产起来的设备操作都比较简单让很多地生产水平的企业进入到行业进行生产, 不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实际上也无法实现真正的循环, 这样的低质量产品对于行业而言是一种制约。

(3) 研究匮乏。我国没有专门对新型墙体材料的性能等进行细致完善的研究工作, 其次我国对墙体材料的生产缺乏必要的规划认识没有足够的时间积累经验, 很多应用到实际建设过程中的墙体材料由于时间较短也无法预知未来这些材料真正能够展现出的性能效果。

(4) 施工复杂。新型墙体材料成产虽然简单, 但是实际施工却较为复杂, 因为这些新型的墙体材料施工中必须要使用专门配套的砂浆等材料, 而且施工工艺部完善也容易导致建筑质量和安全性受到加大的影响。

4 构建产业循环发展体系

(一) 墙体材料发展三原则

(1) 减量化。在在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减少原材料的使用, 也必须要控制材料在实际建筑施工使用过程中的用量。通过新的工艺技术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排放控制污染有效的保护环境。

(2) 再利用。新型循环墙体材料必须要实现再利用的功能, 也就是能够实现多次使用以及实现更长的使用寿命以体现更高的价值。

(3) 资源化。新型材料在使用寿命达到以后并不是就可以当做垃圾进行废弃的, 这就要求新型材料必须要有资源化的性能, 也就是达到报废的期限以后还能够进行处理是指成为资源重新进行使用。

(二) 构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循环

(1) 小循环体系的构建。小循环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一个循环措施也就是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的清洁、以及循环。只有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控制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与废弃物的排放才能够试下整体的污染减少控制。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必须要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技术革新以实现有效的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效果。

(2) 中循环体系的构建。这是指企业与行业之间也必须要建立的一种循环发展模式、网络, 保证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要与生产行业之间建立关系。对于生产过程的上游必然产生的一些废弃物可以在生产下游进行消耗再制造, 实现产业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 这就需要不同行业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实现资源最优化。

(3) 大循环体系的构建。所谓的大循环体系及时基于社会层面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系统。通过应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基本的生产原料来生产建筑墙体材料。保证环境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战略发展。同时, 外围围护结构所使用的墙体材料对建筑节能所造成的影响尤为凸出, 通过使用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的材料能够有效的改善建筑墙体材料, 达到降低环节温度、减少建筑能耗的目的。这是墙体材料大循环体系在社会层面实现循环经济基本理念的重要依据。

(三) 评价

也要对循环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 这就包括多方面的评价工作其中就有:产品的原料、生产过程、产品的性能、施工应用等多个方而进行评价。评价也必须要保证科学和合理以保证能够指导新材料的生产, 确定以下的原则进行评价:目的性、客观性、全而性、简明性、动态性。

5 结束语

墙体材料产业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不仅仅需要考虑经济问题, 还需要更多的考虑产业的技术问题, 因为只有有了可靠地技术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墙体材料产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也只有利用更加有效的技术才能够保证产业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经济利益。比如在未来可以增加墙体材料的可回收利用途径, 或者增加墙体材料的功能性且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 才是能够真正保证产业良性发展的根本办法。

摘要: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而作为单一产业而言也必须要顺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潮流不断地增强产业的经济循环能力。循环经济主要就是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也就针对墙体材料产业的经济循环性进行了探讨, 针对循环经济下企业的发展模式以及墙体材料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而后对墙体材料产业的循环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墙体材料,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墙体材料产业

参考文献

[1]沈铮, 肖力光, 赵壮.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现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 (03) .

新材料产业研究院 篇8

一、国外新材料产业发展概述

(一)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发达国家占据产业高端

引领全球新材料研发新材料技术是世界上公认的六大高技术领域之一,新材料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对未来发展将会产生巨大影响。世界发达国家争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先机,纷纷将新材料产业放到重要战略地位来优先发展,积极抢占新材料领域的国际竞争制高点。全球范围内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新材料技术研发格局的全球化趋势日趋显著。美国、日本、德国及欧盟国家研发起步早、发展快,既是新材料研发的领跑者,也是全球主要的生产和使用者,不断扩大研发投入规模,始终保持比较突出的技术领先优势。世界各国还将国防科技建设领域的新材料研发列为重点,开展战略性研发以稳固领先地位。近1/3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在新材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在材料产业领域内,以杜邦、道康宁、巴斯夫、TDK、信越为代表的大型跨国集团已结成战略研发同盟,新材料产业国际化合作趋势不断加强。

(二)发达国家侧重领域不同,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发达国家基于各自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美国在新材料研发上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侧重于生物材料、信息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计算科学等领域。日本发展新材料的目标是保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纳米技术和材料列为四大重点领域之一,想在尖端领域赶超欧美,在已有材料的性能提高、合理利用和回收再生方面居世界领先。欧盟的战略目标是保持在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的竞争领先优势,重点发展催化剂、光电材料等十大领域。俄罗斯想在航空和国防方面与美国抗衡,主要研发方向是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韩国重点发展下一代高密度存储材料、生物和纳米材料、未来碳材料、高效结构材料等,将新材料科技作为确保2025年国家竞争力的6项核心技术之一,成为继美、日、德之后的新材料产业第四强国。世界各国在新兴前沿领域竞争激烈,2015年分别取得了一批技术突破。

(三)产业规模增长加速,市场前景广阔

世界上新材料约有100万种,各国已注册的大约30万种。2000年,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约4000亿美元,到2007年新材料产业规模为6602亿美元,年均增长不到10%。到2009年,全球新材料产业总体规模达9980亿美元,2007—2009年间年均增长超过20%。2008年,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新材料产业仍保持了约25%的增长速度。赛瑞产业研究院于2015年对10大新材料市场进行了预测分析:2019年,全球3D打印材料市场规模达6.5亿美元,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7.9%;石墨烯市场预计在2018年后起飞,到2023年市场规模为13.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7.21%;未来5年,超材料、相变材料的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7.6%和19.8%,超导磁体应用将稳步发展,超导电气设备有望显著增长。

(四)新材料产品日新月异,石墨烯材料成为全球新热点

国外新材料发展呈现出以下热点:一是石墨烯离产业化应用越来越近,二是隐形材料、隐声材料推动军事工业新发展,三是OLED显示材料及量子点样机已登台展出,四是能源材料的能效越来越高,五是电子信息材料恢复增长,六是生物医用材料市场容量大。2010年以来,与石墨烯相关的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持续升温,2015年成为发展高潮,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对推动石墨烯材料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如欧盟于2014年制定实施石墨烯旗舰计划。未来几年,亚太地区将成为石墨烯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其中中国市场增长态势最为迅猛;氧化石墨烯是最大门类;能源应用已成为的增长最快石墨烯第三大市场。

(五)新材料产业发展出现新特点,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新材料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呈现“六化”,即材料发展低维化和复合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及应用绿色化趋势明显,表面涂层或改性目前广为使用、经济合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相互融合,形成跨学科、跨领域发展态势,对其他产业发展起到较好的推动和支撑作用。产业纵向联合、协同发展,国外很多先进企业十分重视行业的系统布局,产业链向下游应用延伸,上下游产业纵向联合,形成行业垄断。未来新材料产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不断开发高效、绿色、低能耗、可回收利用的新材料,开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加强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全球合作继续深化,国际企业巨头加快步伐主导全球产业布局。

二、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十二五”期间保持较快增长,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等环节的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主要包括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几大类产品,其中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居世界前列。“十二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年均增速保持在25%左右,产业规模由2010年的6500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6000亿元左右。新材料产业关键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产品品种不断增加,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的自给能力也不断提高。

(二)地方发展热情较高,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材料产业基本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个大型新材料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工业基础好、产业配套齐、交通物流便利,以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新型化工等领域的新材料为主。珠三角地区新材料产业集中度高,下游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在电子信息材料、改性工程塑料、陶瓷材料等领域形成较强优势;环渤海地区科研支撑能力较强,在稀土功能材料、膜材料、硅材料、高技术陶瓷、磁性材料、特种纤维等领域具有较大优势。“十二五”期间,有80%以上的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发展规划中选择发展新材料产业,很多地方制定实施了本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目前在新材料领域建立了约7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组成了多个专业化的区域联盟。很多地方和企业加强与国外先进地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全球合作步伐加快。

(三)“十三五”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消费升级制造业转型升级、资源环境保护等对新材料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新材料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化工新材料自给率仅为62%,其中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塑料等产品自给率不到50%,大量高端材料依赖进口,同时新材料尤其是高端新材料领域是国际竞争的战略性前沿,我国经常遭遇发达国家的封锁,必须立足自主研发发展壮大,这就为我国新材料产业提供巨大发展空间。“十三五”时期,国家相关政策措施将推动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目前科技部首批发布的25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包括纳米科技、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等多个新材料领域专项。

(四)新材料领域研究屡获突破,细分行业商用有望拓宽

过去几十年,随着基础化学和材料以及纳米、生物、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我国在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产业化步伐大大加快。“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有望成为我国产业升级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中石墨烯、碳酸锂、纳米、碳纤维等细分领域技术也不断突破,商业应用领域有望进一步拓宽。2015年全国各地出现石墨烯发展热潮,纷纷建立了产业技术联盟和产业基地。我国的石墨烯应用专利集中在锂电、储能、复合材料等领域,石墨烯的散热、导电等性能应用方面已进入产业化,智能石墨烯手机、柔性石墨烯散热薄膜等新产品成功问世。新型石墨烯基高能量度锂离子电容器技术通过鉴定,促进和加快了石墨烯在能源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五)融合发展初露端倪,未来将成为发展大趋势

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新材料的发展与下游应用密切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如果不能很好地融合和联动,要形成大规模产业化并实现升级发展就很困难。新材料产业的上下游融合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发展趋势,而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例如,在工信部的支持下,中国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于2015年11月在北京宣布成立,包括电子化工新材料行业的龙头和代表性企业、下游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电子信息行业最具代表性的用户企业以及相关大学、研究机构及协会等共48家成员单位,打破行业界限,破除行业壁垒,促进上下游跨界融合和产学研用深度结合,推动国产化工新材料在电子领域的应用。

三、我国新材料发展路径选择

(一)新材料产业发展模式亟待转变

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新材料高端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低端产品大量产能过剩;产业链纵向衔接不好,研发创新和投资的风险过高;新兴领域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在新材料的产业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产业链之间没有很好衔接是主要原因之一,上下游产业间缺少交流合作平台,新产品开发与市场服务脱节、产学研用脱节、上中下游衔接脱节、产品标准和应用标准脱节等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瓶颈性制约。

从国内外发展状况看,发达国家垄断了新材料的高端技术和产品市场,对我国采取严密的产品禁运和技术封锁。虽然国内发展新材料的热情很高,但在跨国公司的挤压下大都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市场,相互展开“价格战”,竞争日益激烈,不但大大提高了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大大压低了企业利润,在稀薄的利润空间里企业难有能力投资创新,没有创新支撑,新材料产业难以做大做强。因此,我国新材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转变发展模式和路径。

(二)新材料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充分考虑新材料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未来在培育发展新材料中要立足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坚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技术优势是新材料企业和产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要摆脱以前快速扩张的规模化发展模式,以技术为根本、以创新为驱动,高起点、高品质地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大对高端和前沿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支持力度,加强对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开发;积极引进国外高端技术和产品,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严禁引进中低端成套技术和设备;鼓励参与国际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鼓励创立研究型新材料企业,鼓励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和兼并重组,培育发展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新材料企业。

二是坚持聚焦重点、错位发展的发展路径。新材料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形成众多行业门类,而且技术发展更新较快。目前各地方发展新材料产业的热情较高,行业门类难免重复,因此国家对各地方要加以引导。就地方而言,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区域创新能力、产业基础等条件,选择重点发展领域,聚焦重点,不断进步,不停积累,在专业领域争取有所突破形成稳固市场,区域间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使全国新材料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三是坚持先行介入、纵向融合的发展路径。发展实践证明,新材料在推广应用环节的投入强度和难度往往要大于研究开发阶段。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要在上下游环节建立交流合作平台,做好产业链纵向衔接,特别注重下游应用领域的预先介入,上游企业根据应用需求制定新材料研发生产方案,围绕应用深化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缩短市场推广应用期,有效规避研发创新风险,激励企业提高研发生产动力。大力支持上下游产业以联盟等形式建立战略合作,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引入下游用户,在上下游企业之间、产学研用之间建立深度合作,实现纵向融合发展。

四是坚持企业主导、效益优先的发展路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整合资源,要以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制定和落实国家相关战略部署和政策,各项规划设计、项目设制和政策措施实施以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企业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创新价值得到了实现,企业才有能力和动力加强创新加快发展,同时也能高效整合资源,支撑整个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上一篇: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后感下一篇:学会用穷人的方式过富裕生活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