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指导工作思路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团指导工作思路

社团指导工作思路 篇1

一、关于社团今后发展的大致方向——全面建设理论学习型社团,大力支持学术科技社团,积极倡导志愿服务类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社团

我院共有26个社团,想更好地管理,我认为可以将它们分类进行发展及日常考核,以不同的发展方向来建设相应的社团,使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像“三个代表”,“话剧社”,“时政社”就可归为理论学习型社团;“计算机”和“模型协会”即可归为学术科技社团;“绿萌环保”和“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文明之家”是属于志愿服务类社团;“魔杰魔术”以及“丹丝舞协”就是兴趣爱好类社团,以不同的要求及方式对每个社团进行管理,能更进一步使他们为社团的发展而更加努力。

二、积极寻求各社团活动的契合点,大力推进各级各类文体活动,最大限度达到资源共享及优化配置

作为社团的管理者,无不希望各社团能够蓬勃发展,在日常工作中,为了能加强各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举办联谊活动以及合作举办适合各社团发展的各类文体活动,同时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各社团能够吸收其他社团的优点和发现自身的不足,做到取长补短,从而促进各社团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努力为各社团成员搭建一个可以展示自我才艺的舞台

如果我有幸进入社团管理层,我将会始终把各社团成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另一方面,使社团活动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提倡各社团能够自主整合相关资源,同时可实行人才推荐制,让更多有才能的有志之士多多地参与到社团的建设中去,发挥特长,挖掘潜能,为各自社团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四、努力改变各社团目前所存在的部分不足,克服单一社团活动规模小,影响小,收效少的弊端,推动社团的整体发展

在下学期时,社团会出现成员大量流失的问题,而此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社团在下学期中社团日常活动的进行以及在社团巡礼上的发挥。我认为根据这种情况,各社团可以根据本社团的实际情况,主要以推荐为主,进行推选,补充新成员以减轻成员流失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同时也可决定先重点培养部分精英,在经过大部分成员认可之后,再进行一定程度的人事调整,争取做到每个社团都有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社团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使各社团之间形成比学习、比进步、比创造、比贡献的良好风气。

五、注重培养有特色的社团,跟上校级品牌社团的发展步伐,与它们缩短差距,努力促进活动的创新,打造院级品牌社团

在日常工作考核中,深入了解各社团的特色,针对其特色制定相关活动计划及发展规划,让这些社团加强与校级品牌社团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学习它们的亮点之处并结合本社团的情况进行定期调整,使日常工作固定化、活动流程化。尽量使社团开展的活动影响范围更大,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社团指导工作思路 篇2

一、市场供求理论与大学生就业不完全买方市场的形成

需求是价格的递减函数,价格越低,需求越大,两者成反向变动的关系,一般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是价格的递增函数,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两者呈正向变动的关系,一般来说,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在价格的作用下,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形成了大众化市场的商品均衡价格,最终达到市场的供需平衡。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化,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向变动,而引起均衡数量的正向变动。这就是微观经济学中所说的供求规律(供求定理)。它反映了一般商品市场的供求规律。

供求理论产生了市场经济中的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理论。卖方市场是指市场上卖什么东西主要是由卖方(生产企业)来决定,企业生产什么,市场上就卖什么,是生产者导向的市场。

买方市场是指市场上卖什么东西,主要是由买方(顾客)来决定,顾客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也就是消费者导向或顾客导向的市场。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经过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2006年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1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大众化教育是针对社会的各种需要,以培养实用型、职业型的专门技术人才为目的采取的一种普及性的高等教育活动。

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市场人才供应态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开始转变为一定意义上的“买方市场”,人才使用的决定权逐渐取决于市场。但在局部地区和单个个体上,还存在着“卖方市场”的一些特征。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大学生就业的地域分布不合理。总体而言,大学生就业偏向于大中型城市和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中西部、农村等区域的就业率偏低。调查显示结果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占77.4%,愿意去东部沿海地区工作的占45.5%,而与这种强烈的就业意愿相对的却是大中型城市、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市场吸收大学生的能力在减弱。2数据表明,京津沪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仅为0.3,东部为0.66,中部为0.83,西部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为1.08。3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大学生就业首选,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相对下降,竞争加剧,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呈现了“买方市场”的特点;而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却还是体现着“卖方市场”的供求关系。

这说明,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还不完善,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了解还不够,还是按照传统的教育体制和规范培养学生,这也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极大挑战。

二、运用市场供求理论,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转变就业指导理念。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的“买方市场”格局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进而从“卖方市场”格局转变过来的。因此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中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观念和就业观念。自“买方市场”——大众化教育格局形成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数量增加,品牌、专业繁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选择范围扩大,条件变得严厉,需求也是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化,而且偏重于大学生的职业能力考核。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的需求开始成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点。为了大学生毕业时能够成功就业,就业指导工作上延到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下延到就业指导领域的拓展。大学生在校期间,从入校到毕业的大学生活里,就业指导工作只有从以高校为中心真正转变为一切以用人单位为中心,才能成为激烈竞争的胜出者。

第二,做好市场细分,开拓中西部和农村市场。在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处于不成熟的买方市场条件下,仍有较多的用人单位有足够岗位,需要很多专业人才,这需要在高校就业指导时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对症下药。

此外,随着国家相关就业政策的出台,中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已经逐步得到缓解,但农村市场潜力和市场容量大,农村劳动力市场至今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开拓市场。国务院办公厅于2003年月底颁布的《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十一条原则,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明确取消对大学生跨地区就业的落户限制,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并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高校就业指导应该鼓励大学生认真考虑就业形势和自身的专业方向,制定适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三、运用市场供求理论,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性

第一,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地位和作用要明确。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是搞好高校就业工作、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的重要部门。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不能成功就业就意味着大学生在高校的培养没有得到社会认同。因此,就业指导工作要渗透到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寻找与专业对路的指导方式;就业指导与专业培养相结合,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以专业为重点的就业优势,在参与市场竞争时领占先机。同时还要在大学生就业后发挥就业指导的信息反馈功能,根据新的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及时调整新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针和方法。

第二,高校就业指导机构需要专业化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配备整齐的人才队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人员队伍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建设,不仅要具备就业指导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有应付学生具体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需要对就业指导机构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目标考核,总结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和指导,提高就业指导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成功就业。

第三,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要更新就业指导的形式。在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是为了让毕业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而高校本身不是职业介绍中心和人才市场,高校就业指导只是搭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平台,为双方提供服务,保证信息的畅通,向用人单位介绍学校专业设置以及毕业生的总体情况,向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指导学生准确选定职业。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学校要主动和企业、社会各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让用人单位了解学校的培养信息;同时,不断把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反馈到学校,使毕业生能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就业方向。要定期地把用人单位请到校内,举行职业指导报告会,让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互动交流。

第四,建设就业指导网络,加强大学生就业后的指导服务。一般而言,高校关注学生在校的表现胜过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发展。大学生毕业后,在就业过程中会逐步积累就业经验,职业素质逐渐完善,因此就业后的大学生对母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反馈对于改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促进作用。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就业指导提供了新的契机。各大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开展及时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建立就业信息库,进行学生就业问题网上问答,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也可以利用有效完善的网络,扩大自身的影响,树立品牌机制,吸引企业、社会机构和校友的注意力,扩大大学生就业的机会,变被动为主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已从原先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不完全买方市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要根据市场供求理论,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性,切实发挥就业指导的功效,帮助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市场供求,买方市场,卖方市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二00六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info.edu.hc360.com/2007/06/081112117109.shtml,2007-06-08.

[2].孟大虎.分割性受益、专用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J].学术论坛,2005,(4):183-185.

社团指导工作思路 篇3

前言: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校育人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作者以工作的高职学院为例,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通过分析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指导老师的工作现状及原因,指出其在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工作方法和途径。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指导老师的工作现状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育人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一般都在人财物上给予了保障,每个社团基本都配有一名指导教师,并在政策和经费上对指导教师给予了大力支持,目的是希望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把学生社团发展好,为进一步繁荣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学生成长成才发挥作用。以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为例,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在政策上给予了大量的支持,除了为每个社团都选派了指导老师外,还将指导老师的工作量进行核算,给予相应的课酬,并在职称晋升时给予优先考虑。近年来,各类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指导老师的努力工作下,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但是同时社团指导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提高的地方,具体体现在:

1、思想引领不够突出。社团指导老师作为社团的灵魂人物,其思想对社团发展的定位、社团成员价值观的影响、社团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社团指导老师具有主题鲜明、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对社团成员具有巨大的示范效应。在目前的社团活动中,指导老师的思想引领作用不够明显,被动接受指导工作的情况居多。往往是社团开展工作需要指导教师协助时,社长找指导教师帮助多,指导老师联系较多的也是几个主要社团干部,主动和社员交流思想少。指导老师和社员交流少,不利于统一思想;对整个社团来讲,犹如一盘散沙,更谈不上形成主流价值观。

2、社团活动的内涵建设还有待提升。社团活动以其娱乐性、艺术性、专业性吸引广大同学参与。高职院校大学生有其自身特点,吃喝玩乐型社团活动积极性很高,文艺表演型活动参与性也很强,但是和专业课结合的学术实践性活动兴趣不足。社团活动流于表面上轰轰烈烈,热闹一阵子,活动结束后,能够留下让人思索的东西不多,内涵建设还需要提升。

3、社团干部的培养还需加大力度。社团干部对一个社团的繁荣昌盛起着重要作用。现阶段社团干部的成长往往是一年培养,一年使用,培养使用周期短,并且指导老师在社团干部的选拔上面起的作用较小,往往是在干部换届时由内部推举产生,然后再由上级团委任命。

二、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传统运行机制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又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团指导老师工作“不专”。虽然学校很重视学生社团工作,并为每个社团都选派了指导老师,但绝大多数的指导老师都是兼职做社团工作的,本身他们还有其他的事务性工作,工作性质比较琐碎。以华新学院为例,大多数社团指导老师都担任了辅导员工作,都带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工作一忙起来,社团指导的工作就放在了次要位置。另一方面大多数社团指导老师都是由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担任,自身也存在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有时候在对社团的管理,社团成员的思想教育上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

2、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性格中有比较自私和嫉妒心强的一面,同时又非常自我。高职院校的“90后”大学生本身中学阶段成绩较差,也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开展社团工作时缺少章法,有时候完全凭心性做事,一碰见困难往往容易退缩,但在评优评先时又非常在乎。在整个“90后”大学生群体中,高职院校的“90后”大学生知识储备相对较低,在开展活动的内容上也流于形式上的轰轰烈烈,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3、学生社团干部培养机制滞后。在上级团委的宏观管理下,而指导教师影响又较小,在内部推举机制下局限于学生自身识人认人经验不足,哪个人际关系好,不论品行才学,选上的可能性就较大。但是有些有真才实学,品质良好的同学往往落选,这就容易在社团成员中形成拉帮结派、打击异己、不做实事的不良风气形成,不利于社团良性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指导老师工作的新方法

1、加强思想引领与活动的内涵建设。指导老师在取得学生的信任后要经常参加他们的活动,无论是社团活动或是班级活动,多多创造在一起交流的机会,亲自参与每一个活动方案的策划、组织宣传、开展等工作。在相处的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自身为人做事的观念、方法影响给他们。通过言传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正确的人和事,通过身教帮助同学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开展社团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抓住主题、突出意义,提升活动的内涵。同时指导教师还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积极健康的做人做事准则,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2、以心换心,争当社团成员的朋友。现在的“90后”大学生大多比较自我,往往藐视权威,如果按照过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和他们打交道,必定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反感情绪。这就要求首先老师要从内心上接纳他们,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他们的内心感受他们所思所想,切不可摆出老师的架子。对于他们正确的观点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一些表现不好的地方也要及时指出,必要时要坚决制止,帮助他们改正不足。只要是指导老师发自内心的关心帮助他们,一定会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这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

3、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培养。在开展社团工作过程中,指导老师要有意识对主要社团干部加任务、压担子,通过具体工作锻炼其工作能力,磨练其心理素质,促进社团干部的成长成熟。社团换届时,上级团委在任命主要社团干部之前,可把指导老师的建议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之一,这样有利于全面了解主要社团干部的情况,避免因为没有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主要社团干部导致社团出现剧烈变化,而使社团发展走向衰落。

社团指导工作思路 篇4

针对我校学生就业服务社团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将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及实际情况,在坚持学生社团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加强我校学生就业服务社团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工作。

1、积极扩大社团的规模与影响力,努力实现社团资源的“社会化”。社团可以利用每年纳新的机会及社团开展的活动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可以在每年新生人学的时候,组织社团中高年级的学生深人大一新生班级和宿舍,主动服务于新生,帮助新生度过适应期,指导大一新生规划大学生活、明确目标。这样在向新生宣传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理念的同时,也可以吸引新生加人到社团中来,在学习为他人提供就业指导的同时,树立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确立自身的职业目标,并朝这个目标努力奋进。另外,社团活动的精品化,也是扩大社团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在原有“职业规划节”这一品牌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发新的品牌活动项目,以提高社团的影响力与认知度。

该社团在逐渐扩大规模与影响力的同时,要努力实现社团资源的“社会化”,为自身的发展寻求外部“动力”。具体做法如下:(1)与企业、公司、行业、协会、人才市场等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社会投人来充实社团资源;(2)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就业指导专家、学者作为社团的顾问和指导老师,以增强学生就业社团组织的指导力量;(3)与兄弟院校相关社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社团工作的思路,通过实践逐步形成自身工作的特色。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进一步丰富社团文化内涵,增添发展“势能”,最终达到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目的。当然,在实现这一“社会化”的过程中,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积极利用其自身的社会资源,促成各方的合作,帮助学生就业社团组织对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2、建立健全社团的规章制度,使社团建设规范化。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要建立健全社团的各项管理制度,使社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社团纳新、干部产生、活动开展、工作考核、财务管理、队伍建设等重点环节,明确管理内容和目标。规章制度的健全可以杜绝社团在管理及运行中的无序混乱状态。

3、加强社团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完善评价体系,构建社团活动的激励机制,使社团发展可持续化。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与社团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有重要的联系。在选拔与培养社团干部的过程中,要对其及时指导,经常组织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同时还要总结检查,定期考核。完善评价体系,构建社团活动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完善社团的奖惩制度,进一步完善对社团骨干的评价奖惩机制,健全优秀学生社团干部的评定措施,努力将优秀社团骨干列为党团组织的“推优”对象,并和学生会干部一样,在评定奖学金时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另一方面还要完善社团成员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机制,把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外部需要和内部需要相结合,逐步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与学校实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联系起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4、要为社团工作提供有力的经费支持。社团建设的力度与经费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没有经费的支持,再可行的社团计划也是纸上谈兵。所以,学校要为学生就业服务社团给予一定的经费上的支持,可以考虑从就业指导经费中拨出一部分,帮助该社团的发展。当然,学生本人也应当负担一部分活动经费,社团更应广开渠道,争取社会各方的赞助资金,为社团的发展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

5、加强社团工作的网络化建设。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传媒,社团工作手段网络化成为当前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果说校园就业信息网是我校学生了解就业知识的“第一课堂”,那么职协的网站就应该成为我校学生自主学习就业知识的“第二课堂”。如何使两个“课堂”相辅相成,如何吸引广大在校生进网站学习与交流,是今后加强学生就业服务社团工作网络化建设的重点。为此,要加强社团中网络建设队伍的培养与发展,吸引一批热爱网络技术的同学加人到社团中来,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而加强社团网络建设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和完善网站功能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网站的内容,更新网站的交流形式。

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新思路论文 篇5

高校不承担毕业生就业的责任,但由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招生人数和质量,影响到高校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从而最终影响高校的发展,对此,各高校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探索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在借鉴了国外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设置和职能的基础上,提出运用营销理念促进国内高校就业工作的新思路。

1国外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国外高校大多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他们把学生当成服务对象,认真地指导学生面对市场和竞争,帮助学生分析市场行情、确定就业目标;为他们选择专业、完成学业、顺利就业及工作后的继续教育提供优质服务。此类机构设置有:美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英国的职业建议中心、加拿大的就业指导部、日本的职就部等。这些就业指导机构在学校中的地位很高,一般由一名主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直接负责,机构设置齐全,设施先进。另外,人员专业化程度高,不但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还有较宽较高的知识层面,更要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这些机构都是保持高效率的运作。

首先,在就业服务全程化的思想指导下,从学生入学前,高校就派出专门人员对高中毕业生进行人学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选择合适的专业;入学后,各高校再通过心理测试、咨询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其确定职业方向。特别是对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还开设不同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包罗万象,细致周到。

其次,信息化服务水平很高。各高校都将自己的就业网站与其它相关网站的进行链接,学生通过信息网络可以查询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需求信息,随时把各类需求信息收集整理。并能把求职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雇主。校园辅助就业系统也较为完善,毕业生和供需双方信息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定期的大型校园招聘会,也有不定期的小型招聘活动,既有传统的书面信息交流和直接的面试,也有现代化的网络信息交流和网上招聘;另外,各高校还备有各类有关就业指导的图书、报刊、杂志和企业介绍材料,供学生们随时查阅等。机构职能十分到位,倍受学生们欢迎和信赖。

2以营销理念促进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

2.1营销理念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招生数量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了近几年毕业生大幅度的增加: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达到550万。2003年国务院就明确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全面推向了市场,实施了“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随着高等教育行业切块管理和省际就业限制的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对学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列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逐渐认识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充分认识市场发展的规律,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和方式来解决市场问题。有必要将营销理念渗透到就业工作中来。

美国著名营销大师菲力普·科特勒博士在其《营销管理》一书中定义到:“营销是指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从营销的定义可以看出,营销并不是企业所独有的经营活动,从某种意义来说,凡是包含交换和竞争都会存在营销,凡是存在交换和竞争的行业和领域,都可以运用市场营销管理,高校自然也不例外。我国高校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是就业市场的组织主体,其任务就是提供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并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此,高校必须密切关注毕业生这个特殊商品的销售市场,研究市场机会,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促进高校自身的稳定协调发展。高校毕业生营销与企业市场营销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学校的新专业设置类似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毕业生供需洽谈会类似于企业的产品促销会,毕业生就业率类似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

2.2营销理念运用的基本思路

2.2.1认真进行市场细分,确立高校的目标市场

市场细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区域;二是高校在整个高等教育市场中的定位。首先,面对复杂多变的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高校要认真进行市场调研找出符合本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点。一般而言,用人单位需求的主要内容是相同的,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单位(如部分民营企业)侧重于人才的专业对口使用;有的单位(如部分外企)则侧重于人才的基础知识和团队能力等。高校应帮助学生对用人单位需求内容进行分析,区分这些侧重点,发现市场机会,制定差异化策略,在竞争中满足其独特的用人需求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其次,高校应从整个高等教育市场细分中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范围。我国教育市场分为不同专业、类别的子市场,学校要分析在该产业中所占的份额是多少,处于什么地位;分析每一个细分教育市场的吸引力;分析同类高校的竞争实力;分析自身的办学资源的优等,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本校的目标.在资源和竞争中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定位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2.2.2积极贯彻营销组合手段

常见的营销组合手段有两种:一是麦卡锡提出的"4Ps”组合,即: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二是劳特伯恩提出了与“4Ps”相对应的“4Cs’’即顾客问题的解决、顾客的成本、便利、沟通。这两者的不同点在于所处的角度不同,前者是处在生产者的角度,后者是处在顾客的角度。两者都有优势和特色,这里作者主要从4Cs组合来分析。

首先,从用人单位的需求考虑大学生学业中的课程设计、技能培养、素质提升等问题,努力提高大学生劳动服务的受让价值。将用人单位招聘一名合格员工所消耗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以及招聘风险降到最低,让用人单位觉得物有所值,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要求。

其次,为用人单位提供最大的招聘、使用便利。

最后,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赢关系。在沟通中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职位、岗位要求、薪金、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等:同时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主要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及毕业生的总体情况告之用人单位,以减少彼此的信息不对称。积极采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用人单位对招聘大学生能否胜任的顾虑,学校就业指导人员要积极帮助用人单位提供可能录用大学生的情况信息,提高用人单位对高校的信任与信心。

2.2.3树立产品意识,全力打造学校品牌

毕业生是高校的特殊产品,高校应该从“产品的五个层次”考虑学生的培养问题,第一个层次是专业用途;第二个层次是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主要课程;第三个层次是毕业生对此专业学习应达到的能力和水平,或应获得的相关证书;第四个层次是选修其他课程或其他知识的学习;第五个层次是专业以外的其他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都希望能够招聘到复合型的人才。

另外,高校应从文化氛围的角度树立整体品牌形象,应从校训、校风开始,以人为本,结合自己的主要特点,全力打造自己的强项,并在教学管理中不断推进。充分利用广告营销,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毕业生就业的时间阶段,要加大在大众传媒的广告投放,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力。经过多年的发展,以鲜明的专业特色和较高的教学质量在社会上形成稳固的“晕轮效应”

2.2.4运用关系营销策略,加强联系,广开毕业生就业渠道

优秀社团指导老师 篇6

作为十里小学硬笔书法社团的指导老师,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教育、引导、服务、管理”的原则,积极探索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社团工作。

学生社团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譬如提升学生的社学习能力,推动学生的兴趣发展等。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常常会遇到了很多方面的方面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刚参加社团的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提出的创意就很多,但是参与几次活动后就会有些消极,甚至不再参加了。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既参加社团活动,又能保持创新的激情呢?作为指导老师她经常与学生座谈,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等,在安定了人心之后,指导学生认真开展活动,如帮助他们完善活动计划并指导他们按照活动计划去完成;帮助他们协调各种关系,保证活动正常开展;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特别是在他们组织活动遇到困难而退缩时,及时给予他们精神支持。

硬笔书法社团作为我们十里小学,承担着发扬传统艺术,提高学生素质,活跃社团文化,创建书香校园的重要任务。我们社团不但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书法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书写技能,还树立起学生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生活心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自控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心理素质过硬、能够肩负起建设祖国重任的合格人才。围绕这样的工作重心,自2013年,至今,我们社团开展了专题讲座,书法展示,书法比赛等活动。

作为社团指导老师,首先要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该同志严格自律,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有关精神,认真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结合小学生社团的工作特点,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意总结经验,积极探究指导老师工作规律。

工作中,他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把很多新的工作思路融入社团管理工作中。一是在学生工作中实行“情感教育”模式,即在工作中避免粗暴式的训斥式管理,提倡寓情其中的服务性管理模式,让学生在关爱和理解中找到自身的错误和不足。二是加强学生社会意识培养。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不断加强学生的社会意识,是她在工作中的一个新亮点。学生普遍存在思想单纯的特点,对社会的认识肤浅,在工作中加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体会汉字笔画位置的规律。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自控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鼓励他们参加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启发和引导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注意深入学生社团,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解决。注重学生干部的培养,通过学生干部协助,及时反馈社团信息,全面了解掌握社团的情况,热情、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把社团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兄长之心教育学生,以引导替代训诫,以真诚换来信任,真正做到尊重、关心学生,得到同学们的好评。

我们认为做一名社团指导老师必须明确两个认识和一个设计,即明确怎样去定位指导老师工作和怎样去扮演指导老师的角色,怎样去设计学生及社团发展的环境。指导老师既要充当好服务角色,又要充当好指导角色;既要是校园环境和气氛的营造者,又要是校务沟通的中间人;既要是突发事件的急先锋,又要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在扮演指导老师角色过程中,要热爱这份工作;对学生定出的要求,就像对自己的要求一样;抱持着平衡与正确的观念;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想象各种可能性、甚至追求梦想,关心我们的学生和社团,促进学生之间和社团之间的互动。

社团指导工作思路 篇7

一、专业社团的特征

专业社团是学生自愿加入, 围绕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以传播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信息为主的学生组织。专业社团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 专业特色突出

专业社团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目的性, 社团的成立往往是围绕学生的专业需求、以专业学科为依托, 以专业活动为载体。社团定位于帮助会员增强专业认知、提升专业素养, 有效地将专业与实践相结合,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2. 社团管理依靠对口院系力量

专业社团相较于其他社团, 更加倚重院系提供的支持, 如专业教师的辅导、实践基地的搭建等,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专业型社团挂靠在院系, 院系和专业社团的相互渗透对推进相关专业的发展与创新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实践性强, 能更好地与社会资源有效整合

专业社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一些研究也证实了专业社团开展的活动, 更加着眼于满足社会的需求, 实用性强。专业社团中校企联合举办的活动数量逐年增多, 合作形式多样、领域也更加广泛。

二、制约专业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山东省两所高校36个大学生社团进行调研, 结合相关社团的发展现状, 总结得出制约专业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

1. 专业社团定位不明确, 没有良好的传承理念

专业社团在高校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 没有相对固定统一的模式, 在访谈中, 仅有28%的社团有着清晰、明确的理念;大部分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使得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多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 低年级学生占比较高, 社团发展陷入两难困境

从社团人员构成比例的情况来看, 参与社团活动的主要力量为大一学生, 学生进入二年级之后, 社员很少参与社团活动。社团中主要负责人为三年级及以上学生的比例仅为14%。这样的人员构成比例造成了专业社团发展中的两难困境。一方面, 作为参与活动的主体———低年级的学生, 由于专业知识有限, 缺少实践经验, 一些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活动难以参与到其中;其作为组织者, 开展的活动又难以保证质量。另一方面, 高年级学生往往对社团活动的热情减退, 在社团中没有形成较好的互动氛围, 失去了专业社团建设的真正意义。

3. 社团活动缺乏系统性的专业指导与帮助

学生认为社团指导老师指导的专业性是社团发展的最大动力, 另外是物质帮助以及主要负责人的素质和领导力。经过调研发现, 现有的专业社团中专业指导教师的比例较低, 且70%以上为青年教师, 受到个人科研任务紧、课时量较多等影响, 对社团的指导力度不够。从学校层面, 对导师的激励措施不足, 更多地依靠老师的热情和责任感维系, 学生大多通过主动交往才能得到指导, 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局面尚未形成。

4. 物质条件匮乏, 活动经费得不到保证

专业社团活动一般都需要相应的资金和场地, 但学院对学生社团的经费支持有限, 同时学生社团大多采取了免费入会的措施, 活动经费上基本维持运转的需要, 但无法满足专业性社团开展高品质活动的需求。在所调研的36个社团中, 仅有一个社团有集中会议的场所, 其他社团活动需要提前申请学校的公共教室, 且受到活动场地、学校教学安排、活动时间等多方面的限制, 社团内部的交流次数非常有限。

三、专业性社团的发展思路

1. 建立校团委、学院协同管理的双主体管理模式

结合专业社团的特点建立院校协同管理的机制。首先, 明确两个管理主体在专业社团指导方面的分工, 各负其责。其次, 团委可根据相关政策, 统一落实对社团进行量化考核等;院系需要充分发挥学科、师资、硬件等方面的优势, 从专业角度为社团发展提供资源。通过专业社团, 可以在学校范围内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通过院系师资、实验平台以及学科资源, 给专业社团接受更多的指导和培训、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及专业性。

2. 健全指导老师配备, 发挥专业教师在社团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 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及鼓励来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如通过计算教学工作量量化激励、引入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奖励优秀的指导老师等形式, 鼓励更多学科带头人、有较多实践经验的老师参与到社团指导工作中, 增进师生间的交流, 更好地发挥社团在育人方面的功能。

3. 完善各类管理制度, 推进社团整体工作的体系化与规范性

专业社团的设置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特长, 避免社团发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已成立的社团, 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 考察社团的发展方向是否与高校思想教育、人格培育、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一致等因素。从数量和质量上对专业社团进行规范。

4. 做好学生骨干的培养和梯队建设, 推动社团工作的传承

专业社团有别于其他类型社团的发展, 在专业性和学科知识方面, 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 在社团的发展过程中, 要摆脱以往社团成员“大一进、大二退”的现状, 吸纳更多高年级的会员以及硕士、博士生的加入。发挥在专业知识积累、专业实践、学科竞赛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 并通过以高带低、以优帮新的模式, 将社团的文化、精品活动等进行传承, 有效促进社团的发展以及会员的成长与培养, 帮助社团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专业社团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高校及社会的关注, 本文基于专业社团特点及发展现状, 分析制约专业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 并对专业社团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专业社团,社团管理,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廖良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比较——以美国哈佛大学为研究实例[J].青年研究, 2005, (4) .

[2]余芳等.我国高校学生团体的现状、比较与管理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5) .

[3]郭永邦.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社团建设的定位与思考[J].职业教育, 2009, (9) .

[4]朱文艺.论构建大学生专业文化与专业社团的桥梁[J].文教参考, 2008, (3) .

小学生社团有效指导策略初探 篇8

关键词:小学;社团;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1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14

由于小学社团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指导作用。以此促进活动实效性的提升,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小学社团

小学社团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增强对小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促进其自我成长。但是,小学社团组建与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作用,只有通过指导教师对社团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才能加强活动的实效性。因此,这也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对小学生需求有着足够的了解,并定期参与到活动中,掌握活动的整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采取有效的对应方案。

二、小学生社团指导原则

(一)激发主体作用,因势利导

小学生在社团中占主体地位,指导教师在对社团进行指导、贯彻教育理念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秉承“以生为本”的指导观念,通过激发学生兴趣,逐步挖掘出小学生个人潜能,因势利导,使小学生主动参与符合自我发展的各种社团活动。让小学生通过活动的不断积累与磨炼,逐渐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最终实现让小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过程中习得特长,提升自己能力水平的目的。因此,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遵守激发主体作用、因势利导的指导原则。

(二)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小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在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时,一定要以“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作为指导工作的根本思想。以此才能满足众多学生健全人格、提升技能、学有专长等多样化需求。对于社团活动的规划要立足于学校特色整体规划之上,将活动与学校特色进行有机统一,以精品社团为楷模,引导社团发展。

(三)坚持师生共同发展

小学社团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成长,让学生不断得到磨炼与积累经验,从而提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指导社团活动时要坚持师生共同进步的原则,将社团活动与教师教育能力、专业水平等结合起来,打造较高社团指导能力的教师队伍。如此才能反过来让教师对社团的指导更加科学合理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生社团指导策略

(一)施行自我管理

社团主要是为了锻炼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促使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只是因其年龄的特殊性,对许多事情认知也还尚浅,想要实现自我管理也就显得比较困难。因此,可以通过约定规则,实现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这也就需要社团指导教师在对小学生需求有一定掌握的程度下,科学合理引导小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与形式。并且同时共同制定活动的相关要求,约定群体规则,促使社团所有成员都能够参与到活动组织与管理中。

(二)社团指导教师合理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虽然活动中存在相关活动规则,但是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低,还是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给管理造成一定难度。因此,就需要社团指导教师能够定期参与活动,深入了解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及时有效发现这些问题并合理采取对应措施。以此才能促进社团活动健康顺利开展,促使小学生自我反思。让小学生自我管理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空间,体现出自我教育的作用。

(三)发挥“鼓励”作用,促使自我发展

给予社团成员适当的鼓励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自我发展。社团教师在参加活动时,加强对小学生活动过程中体验与领悟的分析,重视小学生对这方面提出的相关意见。并对小学生这些意见与认知作出合理的评价,评价过程中针对小学生的创意与想法给予适当的鼓励,以此激发小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中。

(四)搭建展示舞台,促进小学社团可持续发展

因小学生年龄过小,自我约束能力不够强,从而使得许多小学社团出现“昙花一现”的结果。这也是由于指导教师对社团指导行为不到位,社团凝聚力不够强与成员体验不到成就感与荣誉感等相关因素造成的影响。因此,必须不断激发成员对社团活动的兴趣,最大限度让所有成员在活动中得到相应的锻炼,体验到成就感与荣誉感。

社团指导老师发言稿 篇9

大家好!很荣幸可以代表我们汝州一高首届社团的指导老师来进行发言。

汝州一高的学生社团是在校领导关怀和校团委的指导下,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活跃和繁荣校园文化,丰富我校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搭建学生张扬个性、拓展素质的舞台,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为学校的育人工作服务为宗旨来开展活动的。

学校目前设有五个社团,以提高学生英语兴趣,培养英语思辨能力为主的英语俱乐部;以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强身健体,发扬运动精神为宗旨的体育社;以展示自我,张扬个性为主题的艺术团;以

的书画文学社。各个社团均设有两名指导老师。书画文学社的李国现老师,满腹经纶,文学大儒;孙建荣老师,蕙质兰心,文采斐然。英语俱乐部的张向旭老师,发音标准,口语流利。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韩亚琼老师热心公益,认真负责;郑占伟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艺术团的,王珊珊老师的歌声余音绕梁,不绝如缕;于涵老师活波灵动,一丝不苟。体育社,李站稳老师羽毛球打的是出神入化,张耀鹏老师的乒乓球造诣很高。有这么多优秀负责的老师为我们作指导,我们有理由相信,一高的社团定能走向辉煌。

社团招新时,各位同学踊跃报名,其中每个社团都

下面,我代表社团辅导老师向大家承诺:

第一、我们各社团辅导教师将重视社团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认真贯彻落实社团活动计划,要立足本职,开展好社团活动辅导工作。

第二,各辅导教师在做好教学过程的同时,还要按照团委2010-2011年社团活动工作要点辅导做好本学期的一些重点工作。如:要紧紧围绕校庆这一主题,完成社团巡礼月、社团文化节,打造精品社团和特色活动等。第三,切实发挥我们的职能,服务和指导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监督指导社团的工作活动,保障活动按期举行,切实搞好社团工作。

最后,我相信我们汝州一高的社团在张校长,杨主席的大力支持下,在宋书记,王书记的主动带领下,在各位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一定会大放异彩,成为我们一高一到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中北大学过去的社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学校共有六十一家不同性质的社团,各个社团坚持与时俱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社团成长,培养了一批有特色的典型的品牌社团与品牌活动,有效地推进社团文化建设,展现了中北大学各社团的风采,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提升了我们学校的文化内涵。学生社团文化节、社团巡礼月给各社团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空间、宣传自己的舞台,是我校具有代表性的校园文化生活之一,在此之前,连续举办的社团巡礼月等活动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充分展现了学生社团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

回顾我校社团发展,从原有社团的维系,到众多社团的蓬勃发展,包含着学校领导的大力关怀,凝结着我校各类学生组织与各社团本身的心血,也离不开全校各年级广大同学的辛勤付出。正是大家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社团活动的成绩。成绩是显著的,但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更远。为了更好的使我们中北大学的社团开展工作,服务同学,同时便于对社团的管理,今年在校党委与校团委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中北大学社团改革。这一改革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体制,推动学生社团健康有序的发展,增强学生社团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方面的功能,明确学生社团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学生社团成员的合法权益。这项改革也表明学校对社团活动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社团活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既狠下决心又充满信心。团委对社团活动工作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对社团活动进行了很好的部署,领导们已经将我们改革的具体方案告知了大家,其中之一,便是加入了我们指导老师来对我们社团活动进行指导。很荣幸可以有这个机会来贴近我们同学的业余社团生活,这项改革同时也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传播知识的机会,便于我们为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学科交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2011年9月8日,对于我们中北大学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有意义的日子,是我们学校建校七十周年校庆!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被领导们委以重任,来指导学生社团工作,我们广大指导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在这一年中,大家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社团活动的重要性,强化质量意识,各社团辅导教师要分别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安排,围绕我们校庆这一主题来积极筹划组织开展丰富的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活动。我们全体辅导教师会努力以自己所掌握知识来服务大家,不断的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帮助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以求推进社团活动各项工作继续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我们指导教师力求发挥以下两个作用: 第一是引导作用。引导我校各学生开展有影响、有特色、有创新的社团活动,让社团成员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目的。

第二是促进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活跃校园生活,繁荣校园文化,打造精品社团,提升活动质量。

借此机会,我代表我们社团辅导教师对学生社团工作提出几点希望:

首先,中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是学生社团在校团委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学生自治组织,负责监督、管理、评估各学生社团的工作和提供必要的服务。对于社团联合会的各项职能和工作,各学生社团有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所以我希望社团联合会继续发挥自身职能,本着为社团服务的宗旨,更好的服务、监督、引导社团工作,使社团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其次,希望各社团在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监督管理下,以70周年校庆为主线,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更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再次,希望各社团之间相互交流、加强合作、取长补短,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身发展、活跃校园文化气氛,充分展现中北大学的学生社团风貌。

最后预祝我们新的一年的社团工作可以圆满取得成功,70周年校庆办出我们中北大学的特色与风采!

上一篇:古诗中蝴蝶下一篇:粮食管理问题排查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