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活动方案(精选12篇)
————“舌尖上的中国”活动方案
一、活动意义
围绕学校开展的“绅士淑女”课程,为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又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经研究决定举办本次“舌尖上的中国”展示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享受生活、拓展视野。具体方案如下:
二、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学生了解了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学会了书本以外的知识,懂得了合作与交流,更懂得劳动的果实是无比的美味和快乐。
三、活动时间、地点: 2016年
月 日
四、参加对象:四年级全体学生
五、活动要求:
1.各班班主任负责策划本班美食展示方案,四年级各个班级可分工合作,选取不同的省份美食作为主打展示。
2.各班做好自己班级美食节展台布置,彰显自己班级美食的特色(可制作展板,搜集资料和图片进行展示)。
3.培训好美食推广员。各班选好一到两名“美食推广大使”负责介绍自己班级所负责的省份美食,做好美食制作解说员的工作。(小话筒自带)
4.制作美食。每班做好一道或一个系列的某个省份的美食。(现场制作有加分)(1)请预先做好必要的食材准备。(食材和器具需要自己解决,学校能够提供数量不多的锅碗瓢盆、电源插座,但需要的预定)食材包括:制作食品所需的任何原材料,调味品等。
(2)场地准备。各班可以用四张以上的课桌拼搭成操作现场。(3)一些危险的操作,比如说油炸等要求教师操作,而且要与围观学生保持一定距离。
5.由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带领其他同学参观本次展示活动。
六、评比办法:
1.烹饪小吃色、香、味俱全,突出该省份美食的特色。(4分)
2.展台、展板: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出该省份美食的特点(3分)
3.讲解员讲解生动流利、声音响亮、吐字清楚。(3分)4.如有现场制作参赛食品的话加1分
5.由各班绅士淑女老师组成评委团进行评比,选出前两名班级作为优胜班级,颁发奖状。
七、注意事项:
1.注意用刀具、用电和高温安全。
2.提醒学生与锅灶保持一定距离,谨防烫伤。
3.提醒学生在参观时不要推拉、拥挤、奔跑、打闹。
绅士淑女团队
2016年
月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受众接受,心理认同
《舌尖上的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摄制, 跨越我国60多个地区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和纪录频道播出以后, 获得了国内外广泛的赞誉和热烈的反响。据相关数据表明, 自《舌尖上的中国》开播以来, 在国内平均收视率达到0.5%, 几乎和BBC的纪录片持平。收视率的一路飙升代表了该纪录片得到了受众的接受和认可。
一、传统主题的意外走红
《舌尖上的中国》共分为7集, 分别从不同的主题讲述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以及独特的饮食文化。虽然该纪录片的播放时间在深夜, 但是收视率却不断提高, 并且获得了海内外的一致好评。据“淘宝数据”有关数据显示, 自节目开播后的第五天, 已有584万人搜索相关的特产, 并成交729余万件商品。食物是传统民俗和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 但随着工业社会代替农业社会以来, 我国传统获得食物的方式受居住空间的影响逐渐消失, 从而影响了食物原始的美味。先进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出现, 使传统食物的制作工艺不断被取代, 古老的工艺以及习俗渐渐被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逼退到边缘。《舌尖上的中国》将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食物重新展现出来, 从而勾起了中国社会民众对渐行渐远的传统家庭生活与传统民俗的抑或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一次集体缅怀。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中国受众接受与认同
(一) 美食的平民化, 实现受众心绪转换的需求
《舌尖上的中国》是以平民的视角来阐述平凡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有关美食的故事。每一集都有不同的主题, 从不同人物或者家庭的日常生活入手, 向观众展现了中华美食的民族特色以及风俗习惯。以“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旧寸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以及“我们的田野”的内容架构出发, 传达出个体寄予食物的不同情感。通过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的饮食习惯以及特色美食的贯穿, 这使观众不仅从视觉上感受到食物所带来的满足感, 也从心理上获得了情感的共通与认同。
(二) 美食中的人和事, 实现受众自我认同的需求
《舌尖上的中国》中关于日常生活状态的展现, 使观众从生活中感受到闪现出来的情感。这种叙事风格的内容表达, 使故事中人物内心的情感与观众产生共鸣, 从而增强了纪录片的感召力。通过纪录片中关于家庭、食物的展现, 勾起了观众内心中对于家的依赖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家乡, 选择更加现代化的生活。纪录片中对于家乡食物和环境的描写恰好触动了人们内心最脆弱的部分, 从而引发了集体思乡的情感。让很多观众开始怀念“小时候的味道”“妈妈的味道”以及“家乡的味道”, 种种记忆中的味道都是与逝去时光中的故土、乡亲、念旧等情感紧密连在一起, 是在回忆中对生活的一种向往。通过美食中的人和事, 展示人生百态, 实现了受众自我认同的需求。
三、《舌尖上的中国》的对外传播技巧
《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范围不局限于国内, 也受到了国外观众的广泛欢迎。该纪录片不仅向外界展现了我国传统的美食, 也对外传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舌尖上的中国》所取得的成功, 取决于对外传播的技巧。
(一) 选题:民族特色、贴近生活
《舌尖上的中国》所选择的受众范围不局限于特定的民族和地域, 这使选题内容更具有民族特色、贴近生活。由于, 各民族间的风俗习惯以及语言文化不同。因此, 它的选题需要贴近生活, 使受众群体从简单的生活中感受到民族性的特色文化。生活化的选题能够降低语言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理解难度, 使国内外受众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当然, 特色文化也造成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障碍, 但是也吸引了其他民族对特色文化的了解与学习。《舌尖上的中国》以平民化的视角, 讲述了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以及特色美食, 并且也介绍了美食背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这种选题方式满足了受众通过纪录片获得知识的需要, 从而吸引了更多国内外的观众。
(二) 视角:小人物视野下展示人类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以小人物的视角, 展现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并以食物作为载体, 展示了人类情怀。这种视角的选择, 能够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的文化通过小人物的人生百态表达出来, 降低了国内外观众的理解难度。同时, 纪录片中对小人物的描写, 不仅包含了对劳动者的歌颂, 也传达了大自然对人类的赋予, 从而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当然, 小人物的生活更加贴近生活, 从他们的人生中可以发现自己影子, 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通。除此之外, 这些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是没有任何理解和认知障碍的世界语言, 是小人物和世界民众有共同的生活认知基础, 这些基础所带来的是国外受众对中国的理解, 不是普通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
(三) 语言:摒弃宣传话语表达
《舌尖上的中国》共7集, 约6个小时, 但是解说词的字数才11376, 其目的是降低不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理解障碍。为了避免纪录片输出国与输入国的文化差异, 《舌尖上的中国》以非批判性、非政治性以及表现全世界普遍的快乐为基本理念, 将语言进行处理。《舌尖上的中国》在语言表达上远离了官方表述, 对叙事语言 (解说词和画而等) 的处理采用了质朴无华的减法法则, 没有过多花哨的画面和镜头处理, 整个解说词没有华丽的词藻, 尽量朴素地娓娓道来, 让受众自己感知。这种感知更加真实, 叙事语言更加平民化和简洁化, 这种简洁质朴的语言给予了观众更多回味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亚.论《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接受与认同[J].新闻爱好者, 2013 (10) :19-21.
[2]王志勇.从个性表现出发到传播共性回归——地域特色纪录片的传播学解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4 (06) :80-83.
从北到南,净是好吃的。最原始的做法,不偷懒,打动观众的不仅是工作人员想拍好一部纪录片的诚意,还有那穿起片中美食的人和他们的故事。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有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每个人的舌尖都是一个故乡、一个中国。或许在这样的情怀中,不知不觉间口水与泪水齐飞。
《舌尖上的中国》被看做是一部“隔着屏幕能闻到香气”的纪录片,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吃货”。从内容上看,以普通百姓为视角切入,成为了一部很好的‘思乡片’,让他们回忆起了儿时家乡的味道。”
一道道美食让人回味无穷。在食品工业化时代,人们仿佛又从该片中找到了对传统美食的热情和敬意。该片总导演陈晓卿本人就是很有品位的美食家,他把这种概念带到作品里,从普通食物中提炼人生情怀。
陈晓卿表示,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中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
香菇灌汤包、西湖醋鱼、葱烧海参、剁椒鱼头……一道道美食背后是劳作者的艰辛,是中国历史的变迁。比如蒙古人怎么迁移,迁移后怎么对食品进行改造适应当地的气候,这其中不知不觉渗透的是一种历史。片中的食物大多是偏远地区的传统工艺,更能让人们回归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中国人怎么把豆子变成豆浆、豆腐、豆丝等,是一种智慧。在什么季节吃什么是一种情怀,还有那种萦绕心头的乡愁都会被片中的美食勾起。
“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
5月14日開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超过400万次,共成交5,823,954件。备受美食煎熬的白领钟女士在看完第二集“主食”之后,她第二天就出门买了个粽子解馋,但是怎么都吃不出电视里的味道,只好上电脑立刻搜索起“嘉兴粽子”,“果然名不虚传”。
商家们手脚相当迅速,立刻在自己的商品前打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标签。卖家“金华金字火腿”说:“商家嘛,就是要随着潮流走,虽然我之前一直在卖金华火腿,但是打上了这个标签,更好卖了。”
有一集说的是毛豆腐的制作过程。“这种带着菌丝的白色豆腐,放平时肯定不敢吃,但是片子中做出来的就特别吸引人。可是这种豆腐是要通过酸水来点的,别说家里了,菜场里也没几个会做的。网上立刻下单买回来吃。”
“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纪录片的开篇如此说到,也注定在片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而已的故事。
湖北莲藕的部分中,职业挖藕人的辛苦感动了很多人,正如节目中的一句话:“职业环境越是恶劣,回报越是丰厚。”
食物中蕴含的人对故乡的感情、亲人的情感和童年的记忆,才是片子真正展现给观众的东西。
编辑 赵萍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事物也随之进步,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支撑物食粮。
上世纪,怎样获得一家老小的粮食是令人绞尽脑汁的,而现代社会面临的大问题是剩饭剩菜该如何处置,因为浪费随处可见。暑假期间,我爷爷生日,我们去了一家饭店。上完菜后
闻着菜香我有了食欲,我抓起筷子尝了一口眼前的食物。真香。我想。这时我看见旁边有一个少年也在吃同样的菜,我想听听他的评价。“这菜真难吃,是不是人吃的,我不吃了。我窝着一肚子的火继续吃菜。这桌人一会儿就走了,他们走后人们就开始议论纷纷,都是浪费什么的。我回头一看,他们说的没错,这桌人很浪费——桌上的菜只吃过一两口就剩下了,服务员也说他们浪费。我回过头继续吃菜,心中却若有所思。走时我要求打包,叔叔说太丢人了,我瞪着叔叔说“浪费才更可耻,更受人谴责。”我拎着包在人们赞赏的目光中走出饭店,后来我看到人人都拎包出来。我很欣慰。
勤俭节约是从古至今人们崇尚的美德,现代人却打破了常规。我要告诉你们,粮食不是自来的,是农民伯伯顶风冒雨种出的,希望你们明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珍惜我们宝贵的食粮,延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的题目应该写不要浪费食物的嘛。真是的,写的水平想小学生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特别注重人情面的国家。在餐桌上多点的菜显的有面子,点的菜多吃一半留一半显得大方,孩子吃什么点什么才显得爱孩子,这就是中国人的习俗。
现在的餐饮浪费已不是原来的吃了倒掉,而是演变成了故意浪费。应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显得出了自己多么有钱,多么大方。这只不过是一种奢侈的浪费,一种虚荣的浪费。可是当我们在炫富,炫奢侈时,有多少人吃不饭,有多少人连浪费的资格都没有。我们的这种行为就好像用鸡蛋“练靶子,用牛奶“打仗”,而且玩的不亦乐乎。
或许我们扔一个鸡蛋的时间内,就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去死。在中国,吃完盘中的食物是一种卑贱,被人看起的行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更何况我们已经是幸运的了,起码我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我们浪费了的食物给那些吃不饱饭的人,那我们不就成了大善人
或许,有些人会说,浪费又怎么样,反正我有的是钱。对啊,你有的是钱,那么请问,你的这些钱就会用来吃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缕,恒念物力艰难。
如今的科技进步飞快;如今的人们生活条件很好;如今的人们在餐桌上浪费也已成了“家常便饭
据不完全的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价值高达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舌尖上的浪费”已严重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我们先不说现在的浪费情况,先说说以前。经常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小时候,经常是吃不饱穿不暖的,肉都是只在过年的时候留一只猪,供全家六七口人吃。
‘浪费’在那时几乎是不存在的,当然了,连自身都无法顾好,何来的浪费呢?
现在,我们就说说如今的社会:三天两头吃一次肉,每次还把肥肉挑出来喂狗吃;家里有喜事了,请亲戚朋友吃饭,每次都是点一大桌菜,可能这样显得自己真的很高兴?很有面子?当然了,可以吃完的话,我也无话可说,问题就是在这,不仅吃不完而且剩的很多,并不打包,可能打包丢面子?显得小气?
中国,有很多美食你永远也无法品尝完,可是按照现在社会的发展,很快就会造成粮食短缺问题。到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成了所谓的“遇难人民,谁来帮助我们呢?
即使在以前,人们都很穷科技不发达,可是人们不会去浪费,那么,我们现在的条件好了科技发达了,就应该以此为理由去浪费么?不,舌尖上的浪费是我们抵抗,我们向往光盘,所谓的光盘就是把饭菜都吃掉,请客的时候应适量点菜能够顾光盘是最好的,这就是舌尖上的美。
以上所说的是请客时舌尖上的浪费与美,现在我就想说说食堂里舌尖上的浪费。
在学校,同学们往往都是上了四节课后,然后再拍一个长龙似的对才可以吃上香喷喷的饭菜,然而却有很多同学把饭菜剩很多,或是把不想吃的食物调出来,扔一桌子,这就是已经不仅仅是浪费不浪费的问题了,还会影响下一位在这里做的同学吃饭的食欲,所以我们同样是向往光盘,有些实在是不想吃的,完全可以留在碗里,然后倒到桶里,不要大部分都倒掉或扔在桌子上,这是光盘确是浪费到光盘。
《周易·系辞传》是这样描绘的:“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 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文化发源于先民观天察地的活动, 是师法自然、认识和体悟自然的结果, 其最终目的在于, 通过“以类万物之情” (即类比) 的方法, 贯天通地, 融汇万物, 并进而使人在认识、体悟自然的基础上, 师法自然, 回归自然, 和自然融为一体。
自然是人类精神之母, 善待自然, 汲取文化, 这是从古至今老祖宗积累下的智慧, 今天, 《舌尖上的中国》便是这种智慧的展现。从第一季开始, “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每一个朴实的名字后面都是层出不穷的美食和渊源深厚的文化。第二季也不例外, 从“时节”出发, 跟随着“脚步”, 得到了“心传”, 聊到了“家常”……其实, 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是美食的大本营, 倒不如说它是文化的大熔炉,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绽放。
传承
好味道, 是传承老祖宗的精神。
《庄子·齐物论》以“人籁、地籁、天籁”说, 指出人心应回复最自然的虚灵状态, 即定心。这也是舌尖中的人物所传达出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1·时间的味道》里的“虾酱奶奶”令人印象深刻。在香港大澳岛上, 一个老奶奶在偏僻的小作坊生产很受欢迎的虾酱。这是一个眼神平静如水的的老人, 岁月淬炼了她的沉着淡定, 虾酱成了她漫长时光里的寄托与陪伴。不做虾酱的日子里, 老奶奶习惯看着墙上的一张照片, 看着看着就哭了, 原来照片上是老奶奶已逝的老伴, 他俩在一起做了一辈子的虾酱。小小的虾酱, 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 更是爱人精神的传承。
《舌尖上的中国2·心传》更是用了整整一集的时间讲了老祖宗的“传承”。“心传”本身是佛教语, 意思是以心传心。禅宗指不立文字, 不依经卷, 以师徒心心相印传授佛法心。不管是苏州点心的师徒相传, “挂面爷爷”的家族传教、还是本帮菜的体系传授, 美味的每一个瞬间, 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这之中, “挂面爷爷”的故事最吸引观众。“挂面爷爷”张世新是陕西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的一个普通农民, 节目组找到张家的时候, 老人已经身患骨癌多时, 家人一度很反对其上节目, 可是在“挂面爷爷”的坚持下, 节目组终于顺利拍到了老人亲手制作的空心挂面。而在《心传》一集播出后不久, “挂面爷爷”就去世了, 负责拍摄“挂面爷爷”的导演回忆道, 找到老人时, 他那浓重的陕北口音掷地有声:老祖宗的手艺, 就是这样一代传一代, 传下去的。“仿佛冥冥中是他托付我记录下他渴望流传下去的手艺”。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传承还体现在, 其在传递人间温情的同时, 亦没有回避一些社会层面的问题, 展现了劳动人民生存的艰辛与坚韧, 与中国这个农耕文明深厚的古国形象不谋而合, 获得了应有的“沉重感”与更深刻的“真实感”。
片中对陕北农民老黄生活的记录就十分精彩。片中老黄用古老的石碾子磨面, 然后用手加水揉面, 导演在这里给他额上的汗水做了特写, 暗示他对这一古老饮食方式的坚守。接着, 揉好的糜子面被搬上热炕, 并盖上陕北特色的花棉被以发酵。第二天一早, 影片就展现灶台上那一个个热气腾腾、亮黄美味的黄馍馍, 这就是当地农民最真实、最普通的饮食生活, 让人倍感亲切。镜头没有过度渲染老黄田园生活的“诗意”, 而是不失时机地揭示他平静生活背后的艰辛和生活哲学。他一边升火一边用陕北方言说:“辛苦就赚来钱, 不干, 懒的人没人给他钱。”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 有无数像老黄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他们扛起生活的艰辛, 靠勤劳坚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还有嘉鱼县的圣武、茂荣兄弟, 他们徒手挖藕的工作极其辛苦, 面对镜头, 他们坦言辛苦就是“为了生活!多挣几个钱”, 并自豪地说:“家里盖房子的钱和孩子读书的钱, 全是我挖藕挣的。”工棚里, 计算机的声音与漆黑的湖面融为一体, 这一细节可谓传神, 令人回味。尤其令人感慨的是, 在寒冬里辛苦作业的挖藕工人们, 竟希望天气再寒冷些, 这样藕就可以卖个好价钱。如此矛盾的心理, 让观众感到些许心酸。为了挑起家庭重担, 这些挖藕人不惜承担更多苦痛, 这份担当和意志着实令人钦佩。可见, 《舌尖上的中国》没有回避生活中艰辛、沉重的一面, 而是挖掘其背后更深刻、更积极的意义, 深化我们对生活本质的理解, 体现出强烈的不屈服意识。
食物是人创造的, 是人感情的寄托, 是人精神的外在体现。就是有像虾酱奶奶、挂面爷爷、老黄这样的传统手艺人的坚守才有灿烂丰富的中华美食, 才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代代的传承。
团圆
真正的美食, 因团圆分享而完满。
《礼记·大学》中提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最能代表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 同时可见, “家”的概念在老祖宗眼里与“国”并重。家是国的基础, 国是无数小家的集合, 正是中国传统的家国文化, 使得美食的分享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传统中国食物总是蕴含着美好的家庭观念, 阖家团圆的饺子、甜美黏腻的汤圆、香甜可口的月饼都是家庭凝聚的象征。现代城市化的推进令传统大家庭逐渐分裂, 小家庭成为日常生活工作的基本组成单位, 但只要是节日, 子女们的小家总会在大家中重聚, 和美的家宴也就有了重要的伦理意义。《舌尖上的中国》里, 孩子们对父母的孝顺体现在回家吃饺子、包汤圆的欢聚场景中, 而父母的关爱表现在孩子们回来时端上独具妈妈味道的焖面, 回去时备好他们从小爱吃的豆瓣酱、年糕、腊肉。“中国人心里, 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 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食物中包含了对父母、家庭、故土的思念, 传统的伦理以非说教的温情方式展示, 传统中的孝顺、家庭和睦的伦理在家宴欢乐中自然地实践, 触动着观每位观众的心房。
家庭给每个成员烙下最初的, 也是最难以忘怀的味觉记忆, 形成独具家庭特色的饮食文化。“家的味道”或者“妈妈味”成为无数人一生的记忆。比如苗族女孩龙毅, 至今回忆起童年时母亲为她做的腌鱼, 依然兴奋不已;摄影师白波对母亲做的“焖面”念念不忘, 觉得“有说不出来的好吃”。温馨而直观的家庭画面, 与主人公朴素而真情的旁白巧妙融合, 充分展现了那份源自家庭的温暖。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叙事方式, 继承了传统的家文化, 回到了亲情的源泉, 为最大限度地调动电视机前的观众提供了广阔的情感天地。
《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的细节。镜头拉近, 小女孩宁宁与外婆一起做年糕:“多么漂亮呀”, 可爱的宁宁忍不住赞叹糯米的雪白, 这时画外音响起:“等宁宁长大的时候, 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 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 承载着家庭的味道, 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
美食的味道牵连着儿时记忆, 流淌着家庭的血液, 这种与记忆、与成长相连的美食只有在家庭中才能感受得到。
敬意
大自然才是最好的美食家。
《庄子·外篇》说:“汝身非汝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蜕也。”人的一切都不是独立于自然的, 人本身就是自然之物。人既然是自然之物, 也就融于自然、通于自然、同于自然。因此, 人应该善待自然, 对自然怀有敬意与感恩之心。
舌尖系列的总导演陈晓卿曾说过, 自己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的。
这种“敬意”也以“民以食为天”、“食道即天道”等更加具体的理念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传递出来。
《舌尖上的中国1·自然的馈赠》就花了整整一集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片中分别介绍了藏民采松茸、山民采冬笋、渔民捕鱼的故事, “猎而不绝”的思想贯穿其中, 体现出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中国人不仅讲究与自然的和谐, 同时也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越自然的限制, 以求更好地生存和利用自然。食材本来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种赏赐, 通过人类的智慧把它烹饪出来, 则是文明的创造和文化的成就。
舌尖系列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人们利用天然食材的智慧和背后的文化意蕴。不论是主食的历史变迁, 还是食材的“转化灵感”, 抑或是时间对食物的“二次制造”, 以及厨房里的烹饪诀窍与五味的和谐搭配, 都体现了人们对食材自然属性的理解和运用。“就地取材、就材化味、就味品人、就人成文……”这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好注解。山东烙饼、西安肉夹馍、羊肉泡馍、新疆烤馕、卤水豆腐、过桥米线、酥油煎松茸、黑陶琵琶肉、西湖醋鱼、上海醉蟹……一道道美食的背后都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 是这位大美食家的巧手展现……
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以轻松自在的美食纪录片的形式, 带领观众开启了寻找中国饮食文化的绚丽旅程。一道道美味的菜肴, 一位位充满热情的“美食家”, 一个个动人的美食故事……《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为国人营造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让人食指大动。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中国纪录片的一次成功尝试, 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集中亮相。从日常饮食到古老习俗, 从自然环境到人世温情, 从饮食文化到哲学智慧……《舌尖上的中国》还原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凸显了其丰富的哲学内涵, 描绘出一幅集博大的人文关怀、诚挚的家国情怀和动人的乡土情缘为一体的绚烂蓝图, 展现了当今中国活力与古典并重的魅力形象, 使中国传统文化再一次跃入世界的视线, 展示其夺目的光芒。
舌尖上的, 不仅仅是美食。除了味蕾的跳跃, 更有心灵的碰撞。这份舌尖上的文化大餐, 值得我们一品再品。
摘要:饮食文化可以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将传统饮食作为切入点, 上演了一场中华文化的饕餮盛宴, 掀起了海内外的持续热议。本文旨在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中的文化符号的解读, 挖掘其热映背后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饮食,文化
参考文献
[1]柏华英.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谈纪录片的文化功能.新闻实践, 2012, 8.
[2]李慧.饮食礼俗的文化价值及传播——从《舌尖上的中国》谈起.新闻爱好者, 2013, 10.
[3]鲍繁.味蕾的诱惑故乡的滋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审美分析.新闻窗, 2013, 5.
[4]黄绿新.味蕾的诱惑故乡的滋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审美分析.文学教育 (中) , 2014, 8.
食材
莲藕250g
香葱 1棵
花椒 20g
油 300ml
猪绞肉 150g
白胡椒粉 1茶匙
白砂糖、盐 各1茶匙
生抽、料酒 各1汤匙
面粉 60g
生粉 30g
泡打粉 4g
冰水 40ml
做法:
1、将藕洗净用削皮刀刨去表皮,切掉藕节后从一端开始每间隔0.5cm切入一刀,第一刀切至3/4处,第二刀切断,如此重复,将藕切成夹刀片。
2、香葱洗净切末,放入猪绞肉中,加入料酒、白砂糖、白胡椒粉、生抽搅拌均匀,然后逐次加入少许水,并按一个方向不停搅拌,直到水分完全吸收,最后调入1/2茶匙盐。
3、将面粉、生粉、泡打粉放入碗中,加入冰水搅成浓稠的糊状,筷子放入糊中再提起时,面糊应该呈细线状流下。
4、将夹刀片藕片轻轻分开,在两片藕片中间加入适量馅心,轻轻压一下藕片,制成生坯。
5、中火加热炒锅中的油至6成热,逐个在生坯上均匀地裹上一层脆皮糊,迅速放入油中炸至金黄。
6、将花椒放入一个干净炒锅,用小火一边加热一边翻炒,直至微焦并散发香气。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压成碎末,放入碗中加入剩余的盐拌匀,与藕夹同时上桌。
菜后点评:
藕夹可选择不同的夹馅料,比如鸡肉馅、虾肉馅、猪肉馅等等,当然馅儿不同味道也大不同。我选择的是猪肉馅。将猪绞肉经过调味后夹入藕中,裹上面糊炸制,最后配以椒盐等调味料。需提醒的是这道菜最后好选择白皮莲藕,这种莲藕口感清脆甘甜,最适合凉拌或炒制。椒盐藕夹的外皮口感应该是脆中带甜,所以这种白皮莲藕最为合适。另外一种红莲藕更适合煲汤。
近期,央视一套播出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为什么这样一部选材普通,制作平凡的纪录片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个人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它源于生活,引起观众的共鸣,但又超越生活,引发观众的深思。
滚滚东去的江水,虽然不能逆流而回,但却在东去的途中留了自己的印迹;时间亦是如此,它总是能够找到适合的载体,将岁月的痕迹铭刻于上。中国人的厨房中从来就不缺岁月的痕迹,总是弥漫着各具特色的时间的味道。
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各种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都深深的打上了时间的烙印。对于烟熏、风干、糟醉和腌腊等古老的食物保存方式,即使是在拥有多种多样的科技化方式的今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甚至是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
在观看这一集时,无数的生活片段疯狂的涌入我的脑海: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提着小竹筐跟随母亲来到门前菜地,摘下一簇簇的青椒、红椒还有豇豆,在水井边洗净之后,投放到厨房中的泡菜坛,这样它们就不会在短时间内腐烂了。坛内还有蒜头、生姜、白萝卜、胡萝卜等等,他们交织在一起,将时间封存在坛中,浸泡出独特的酸味;
又是一个艳阳天,抬头望望天,耀眼的阳光刺得睁不开
眼,母亲将洗净的红椒、大蒜和生姜剁碎,然后把它们和早已准备好的碾碎的蚕豆放到一个瓦缸中,撒上适量的食盐,将它们搅拌均匀,最后在缸口盖上一块玻璃,现在我们需要的就只是静静地等待,等待时间在缸中酵出醉人的酱香;
凛冽的北风在屋外呼啸着,一家人围坐在熊熊燃烧的柴火堆旁,松枝在火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松枝燃烧产生的烟中散发出一股清香,悄无声息的萦绕在火堆上方挂着的猪肉、草鱼和豆腐的四周,这些被烟雾环绕的食物在时间的助推下,正在一步步向着那令人垂涎的腊味转化。
春节的假期已经结束,又该离开故土,前往异乡工作了。在收拾行李时,母亲总会把自家熏制的腊肠、熏鱼、豆腐块准备一小袋让我带走,而我却嫌麻烦,不愿带,但母亲却执意让我带上。对此我很是不解,直到远在异乡的我独自一人吃着家中自制的烟熏食物时,我明白了,原来带来的不只是食物,更是家的味道,是对家的思念,对家人的牵挂。跟随母亲去菜地摘辣椒,和父亲一起将晒干的蚕豆用石磨碾碎,一家人在冬日里围坐在柴火边,不时的向火中添些松针、橘皮,再抬头看看被熏的微黄的猪肉。游子的思乡之情就这样储存在了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中,又在远方的某一刻,最终通过舌尖的传递回归于我们的灵魂。
在“自然的馈赠”一集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你是地处冰封万里的北国冰疆,还是生活在水网纵横的江南水乡,又或是生活于树木丛生的山中小镇,还是鱼虾成群的沿海渔村。无论你生活在祖国的哪方,你总能从这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食物重要的事产地和气候。
松茸:云南香格里拉,酥油煎松茸(黑陶土锅),5月底开始雨季,48个等级,保鲜极限是3天
冬笋:浙-遂昌县,四年生毛竹竹笋,与肥腻的肉类脂肪搭配
大头甜笋:广西柳州,六月中旬到九月中旬采笋,制酸笋
井盐和由井盐腌制的火腿和血肠:云南诺邓,腌制三年,火腿中间骨头处是最好的,上盐的技术
莲藕:湖北嘉鱼县,10月,长-珍湖,藕夹
淡水鱼:吉林 查干湖,鱼头泡饼
这部投资不大、耗时不长的纪录片播出之后,在中国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收视率赶超BBC巨额投资的纪录大片;在国外的视频网站获得了2000万次以上的点击量;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好评,法国纪录片公司的卡琳娜女士看完片花后赞叹“片子精彩,质量很高,具有国际水准”,海外版权受到多方竞买;7月初英文版定稿,10月在欧亚美三大陆播放,此前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刊载题为《舌尖上的中国:用美食拉近与观众距离》的文章,积极评价:该片制作者用高清摄像机遍寻中国,记录了一个个已经很难在京沪城市丛林中找到的饮食传统。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造成的海外影响,最重要的就是创作者找准了定位——不能拍成简单地展示美食的片子。陈晓卿说:“……这部片子要怎样做才能让观众了解中国,特别是让国外观众了解今天的中国,这是我们最关心的。”
一膳一食一故事
陈晓卿与美食顾问沈宏非、蔡澜先期就摄制基调进行了探讨,并达成共识——美食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不需要高高在上。于是,对质朴安然的中国原味的追寻成为了贯穿整部纪录片的线索。“大味必淡,往往在最偏远闭塞的厨房里,你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
但是,整部纪录片在食物的烹饪制作上的着墨并不多,更多是对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和艰辛劳动的刻画,让我们看到食物与人、与社会的微妙关系。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说,拉着700个黄馍馍上县城卖的黄国胜、徽州做毛豆腐的方兴玉母女……一个个美食的草根达人被搬上了荧屏。
不过,《舌尖上的中国》也有让人流口水又流眼泪的。《我们的田野》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江苏兴化,有一块独一无二的土地叫垛田,四面环水。盛夏中午,老两口用特制的水瓢给芋头浇水。这种芋头特别嗜水,每天要浇四次,每次浇够一个小时才行。《主食的故事》里,浙江宁波井头村的一对空巢老人,期盼儿孙归家,特地制作可口的水磨年糕。节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嚼嚼年糕,唠唠家常。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离去,家里又只剩下这双老人。
“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陈晓卿说,它的热播刺激了世界人民的味蕾,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情怀。
现实的中国,传统的大家庭正在消解,乡土气息被城市化吞噬。但中国人都有“故乡的胃”,再美的佳肴比不过妈妈烧的家乡菜,片子中戳心窝的,便是这份悠远的思念——美食里的故土、乡亲、勤俭、坚忍。
这份情怀,又何尝只有中国老百姓才能体味?19世纪英国威塞克斯恬静乡村生活的逐渐逝去,在哈代笔下显得那么绝望。美国南北战争时,南方依赖土地的庄园生活,在工业资本主义的炮火下“随风而逝”。人类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总要经历疼痛。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饮食文化大多从中发展而来,再看片子时,那来自乡土的原生态美食,相信世界人民都能体会其中的一番滋味。
一膳一食一哲思
有外国人纳闷,中国人为什么花那么多精力做饭?为什么不在餐馆用餐省下时间来好好享受生活?可见他们并不清楚,准备食材、烹饪和用餐在中国人眼里都是享受生活,而且还是理解生活与自然的途径。中国人将天地自然之本的五行与五味相配,只有五味调和,才能做出“天人合一”的健康膳食。中国人对美食的敬意实则是对天地的敬仰,就像中世纪的炼金术士对上帝的崇拜。
《我们的田野》中叙述,在西藏的日喀则,青稞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食。望果节在青稞成熟前举行,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祭台上,铺满青稞粉的手印,被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力量。青稞粉被抛向空中。人们相信,祈祷的声音,可以直达天宇。
片子中讲到,中国人在顺应自然的同时,也有使食材宜于自身的创举,比如豆腐。在蛋白质的提供上,大豆是唯一能够抗衡肉类的植物性食材,豆腐改善了口感并消除了大豆中对人体不利的因素,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利用达到了一种高峰,因此被孙中山先生称为“穷人的肉食”。
烹饪中,中国人最讲究刀法,一把刀,能行种种刀法。著名的淮扬菜文思豆腐,需要将豆腐切成毛发之细,考验的不仅是手、眼、刀的配合,更要心手合一。豆腐表现的是水的柔性和温和,切豆腐时人要保持心境平和,无欲无求,才能顺应豆腐的“和德”。由此可知,中国的烹饪,是对真理的理解与融入,犹如炼金术士在试管这个缩小的宇宙中领会变化的真谛,与主宰事物创造与变化的上帝合二为一。
中国人对膳食品尝,讲究真、善、美。比如吃大闸蟹,国人推崇蒸着吃,最大限度保留其真,原有的鲜味;美,色泽光鲜、香气逼人;善,古时同“膳”,即要利于健康。
中国人的“吃”中有太多学问,是需求,是方式,是哲思。许多外国人难以理解中国人对“吃”的执著,也许他们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可以有所领悟,就像整部片子的结束语所言:“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一膳一食一世界
《舌尖上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还要归因于其拍摄技巧的国际水准。
我们没有以前念一首唐诗再开始讲一段故事这种节奏,陈晓卿强调说。
《厨房的秘密》一开篇,几十个各地美食的烹饪特写迅疾闪过,令人应接不暇。悬念便设计而成:中国的厨房里藏匿着什么样的秘密?镜头放慢,转向了西藏林芝的尼西的翠山流云,娓娓讲述一户普通藏家简单粗糙的生活:用黑陶煮食,通过水与火将温度传给食物,让美味散发出来。这简单的沸腾,蕴藏的正是尼西人厨房的秘密。接着,片子又讲述了其他厨房的秘密,有广东村宴、杭州咸鸭蛋。尾声处诉出衷肠:厨房的秘密是水与火的艺术,是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关系,所以,厨房没有秘密。
首席摄影师闫大众谈道,城市的昼夜瞬息变化、馒头的瞬间膨胀,这些画面很好地起到了抒情或转场的功能;还有大量的高清特写镜头,将事物放大到最大,既展现了食物的诱人,也表现了对其的敬意。
CCTV纪录频道国际版的翻译人员表示,该片剪辑逻辑性强,没有散漫之感。以上三点,都为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肯定打下了基础。
请看——
《侨报》报道,许多美国华人在网络上观看《舌尖上的中国》,尚未结束,就已成为纽约的年轻华人茶余饭后的必聊话题,让这些海外游子口水往肚里咽,眼泪顺脸颊流。
日本神户国际大学的中文教师兼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的客座教授毛丹青,在课堂上让日本大学生观看《舌尖上的中国》。日本大学生也认为这套片子很有“质感”,有一种能够触摸到真实的感觉,因为他们以前看到的影像中国基本都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的繁华。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毛丹青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因其纵深感很强。
同名书籍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社与韩国海星国际出版机构举行了版权贸易签约仪式。
好的艺术作品终会被全世界理解并赞美。
该片在央视播出时, 其收视率超过同期的电视连续剧, 成为20年来最高收视的纪录片。同时, 该片在戛纳展出时, 曾被电影节组委会主席点名观看其片花, 其预期销售金额也会超过之前由《故宫》保持的单集最高6万美元纪录。这一切给美食题材的纪录片来带来新的流行热捧, 引起各界广泛关注。那么, 《舌》为什么能在众多美食类节目, 美食类纪录片中脱颖而出?
制作精良突出的优秀品质和整合营销打造的品牌效应
首先, 用朴实素材和精良的制作吸引眼球。作为美食纪录片, 《舌》并没有拍摄远离百姓的高端美食, 而采用的均是百姓生活中常见的食材。酸菜鱼、油焖冬笋、粽子、豆腐脑等食材都是百姓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 对于观众来说便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性和好奇心:看节目有没有把他们日常吃的东西拍的精致一些。有了这样的心理, 观看节目的动力有了, 好奇心也得到了满足。而面对鲜活画面的视觉刺激, 观众垂涎欲滴, 思索着如何能吃到这样的美食。《舌》与观众的亲近性和互动性达到了一般纪录片难以达到的高度。同时, 《舌》做为国内第一部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 历时一年拍摄, 摄制组转战全国各地, 搜索各地美食, 将“美味的食物, 真实的故事”作为载体, 利用碎片似的剪辑将中国不同地域的食物进行有序梳理。比如在拍摄一位老百姓挑着担子走过, 为了呈现出其主观的第一视角, 剧组将体积小型化的单反相机悬挂在其身上拍摄的。胡柏炜认为:“纪录片的拍摄与新闻完全不同, 其取景的震撼来自让观众想不到, 观众以为会从A角度表现, 却发现视角来自B角度。” (2) 其精良制作还在于《舌》一片中, 多种顺序与倒叙相结合, 特写镜头与全景镜头有序链接, 时空叙事与镜头衔接的恰当组合等独特的电视话语的运用, 牢牢的抓住了观众的吸引力, 使整个纪录片饱满而充满张力。剧组辛苦的工作, 剧本素材的优良, 拍摄的结构的丰富······这些都是该片品质的保证。
其次, 用巧妙的行片构思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舌尖上的中国》进行了结构的创新和结合, 几乎每一集都是从一个微小的视角切入。在其缓慢展开的“美食版清明上河图”中, 代表中国各个社会阶层 (主要还是普通人家) , 来自中国不同地域, 不同民族的中国美食劳动者们以不同的方式出场, 以点带面, 呈现出中国美食全方位、具有时间纵深感的特殊景致。而恰恰正是通过展现这些最普通, 最平凡的劳动者个人的奋斗史, 折射出由个人史组成的中国美食的发展史。
这种利用个人史巧妙承担社会史的结构方式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如今的新记录电影模式的纪录片拍摄当中, 从根本上体现了小人物———大背景、个体———群体、历史———当代的辩证思想。不仅如此, 其把故事情节, 鲜明的主人公和丰富的戏剧因素与结构的开放性, 长镜头、同期声、最低限度剪辑等相融合的方式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电视纪录片的传播特性, 给予观众独特的感受。
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美食劳动者的最普通的生活原生态, 进而审视当代中国的美食现状成为了其《舌尖上的中国》的独特建构方式。于是, 当人们看到卓玛和妈妈步行30公里只为寻找那保鲜期仅有两天的松茸。茂荣和圣武只身出门7个月, 从早劳动到晚, 只为尽可能多的采摘莲藕时, 其食物素材“得来不易”的主题自然显露出来;当人们看到因为贵州潮湿的气候形成了侗族独特的米粉饮食习惯。黄国盛老人在干旱的陕西地区将糜子磨成粉末, 做成黄馍馍出卖时, 其食物习惯“依天形成”的主题也自然呈现了;当观众看到5岁的宁宁跟随着外祖母做年糕, 孩子们从宁波回到村中四代同堂围坐着吃年糕的场景。当观众看到过年白波的父母来到家中团员包饺子, 一起吃年夜饭的情景时, 中国饮食文化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 并一脉相承的主题也更加清晰可感了。当观众看到中国人用稻米和酒糟酿出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的黄酒, 当观众看到人们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出可口的毛豆腐时, 其中国人巧妙利用食材, 进行食物转化, 丰富食物多样性的“饮食智慧”也就水到渠成的显示出来了。为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的主题, 编导们更是选取了年轻人继承老一辈的制作手艺, 年轻人走遍多地寻访各地美食进行融合, 年轻人将中华饮食传承给更多的人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生生不息和无限活力······
再次, 借助央视进行整合营销打造品牌效应。央视拥有着最好的播出平台与优质资源, 经过长期探索和引导式的编排, 央视打造出专门播出纪录片的《魅力记录》等栏目, 逐渐培养出了观众对其节目的忠诚度。前期借助这一平台, 《舌》避开了激烈竞争的黄金时段, 而在22:00后的后黄金时段播出。中期该剧播出期间, 豆瓣, 微博, 论坛等多种网络平台对其持续的讨论, 网络电台, 电子商务等多种平台对其的宣传都起到了笼络人气的作用, 而在首轮播出后, 同名的书籍, DVD的持续营销也进一步拉高了其人气。《舌》的DVD一周卖到16000套, 带动央视纪录片销售增长了50%, 其“舌尖体”也随之爆红网络。 (3) 如今的《舌》已经成为央视纪录片的一个品牌, 形成了其品牌效应。
受众群体心理需求的满足与补偿
对于受众而言, 一部纪录片能够得到他们的情感共鸣, 给他们以娱乐和情感的归宿, 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无论的是当年的《渴望》, 还是如今的众多流行剧。从传播学角度看, 《舌尖上的中国》给了受众一个细看自己生活, 发现个人心理的平衡点。受众将对于家乡, 对于亲人的情感寄托于食物上, 随着故事的展开, 心情跌宕起伏, 获得情感的宣泄。受众对该剧的持续关注充分体现了他们对电视媒介使用与满足及通过电视媒介寻求自我归宿的心理。
首先, 《舌》满足了观众特定时代的心理需求。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提出了“媒介三大社会功能”, 其中之一的社会遗产继承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建立在对历史的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的, 只有将前人智慧, 经验代代相传, 人类才会进步。而媒介则是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要保证。在《舌》中, 我们能够看到中国自古以来的饮食品种, 饮食交流。生活在底层的平凡人家将这些食物视为文化链条进行传承, 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同时, 当观众看到屏幕中出现家乡熟悉的菜品, 看到从小到大熟悉的文化符号时, 对于漂泊异乡的游子来说, 其共鸣心理引起的心理宣泄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特殊心理。
不仅是社会遗产继承, 赖特在《大众传播社会学观点》一书中对拉斯韦尔的“三功能”提出了一个补充功能———娱乐。电视媒介特有的“声画一体”的特点使人们的视觉和听觉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延伸, 成为人们寻求娱乐的最主要的大众媒介。不过《舌》并不等同于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 利用情节起伏或者人物搞笑的方式获得娱乐。与前面两者相比, 《舌》使观众获得了是一种“愉悦”的快感。利用精致的镜头, 《舌》首先给人一种美好的情怀, 无论是食物还是故事, 当观众看到垂涎欲滴的食物, 各地美丽的场景时, 一种对于生活的美好情怀油然而生, 观众获得愉悦。其次, 《舌》让观众从现实中剥离开来, 在一定程度上忽略食品安全, 从“当今中国能吃什么”到“原来这么多可以吃”的情绪转化效果, 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再次, 《舌》选取的人物都是平凡的百姓, 通过劳动者数年的个人经历呈现美食,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 这些人物都有着天然的亲近性, 有着最普通中国人民的身上所具有的特性, 传播内容的接近性满足了受众最朴素的期待和审美欲望, 因此也更容易引起共鸣, 达到“愉悦”的目的。
其次, 《舌》使观众获得使用媒介的心理满足。“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成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 个人接触媒介就是为了满足其某一方面的需求, 将受众看成具有主动性的个体, 会有选择, 有比较的去“使用和接触”媒介。因此, 我们不仅应该研究受众的心理, 还应从他们接触“媒介”, 或者说某一类型的节目的动机去寻找他们的心理需求。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1969年对电视进行的调查中, 提出了“满足”的四种基本类型:情绪转换作用, 人际关系作用, 自我确认作用和环境监测 (又称社会雷达) 作用。
情绪转换作用———《舌》以美食纪录片的表现方式诠释了中国百姓生活的千姿百态。美味的食物, 真实的人物, 美丽的场景等均为受众带来了娱乐, 暂时逃避了平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 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食品安全, 获得情绪上的放松和身心的休憩。
人际关系作用———《舌》对于其拍摄人物的关注与观众形成了一种“拟态”的人际关系, 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舌》播出后, 在豆瓣, 微博的持续讨论其内容和人物等, 大家各抒己见, 对食物, 对家乡, 对淘食等, 也客观上形成了有效的拟态互动。
自我确认作用———《舌》中主人公和他们经营的食物之间的选择和他们的个性和命运, 为观众提供了内省式的思考的参考体系。对于如今的社会来说, 那些电视上的普通人能引起观众对自身价值观和行为的反省,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调试生活方式和自我心态。
环境监测作用———《舌》介于美食片和故事片的内容, 创新而独特的行片结构, 充满现实和审美趣味的剧情, 均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理和信息需求。
摘要:一部美食题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立即爆红全国, 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甚至带动各地“舌尖体”的流行。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学角度和传播学角度来解读《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现象以及美食类节目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关键词:美食类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中央电视台,使用与满足心理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2]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舌尖上的中国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浅谈纪录片 之舌尖上的中国09-08
舌尖上的中国中小学观后感作文07-09
捍卫舌尖上的安全07-15
舌尖上的武汉作文07-21
舌尖上的安全作文09-16
《“舌尖”上的争议》阅读答案11-07
舌尖上的饺子作文800字10-02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650字10-12
《舌尖上的追本溯源》阅读答案05-26
舌尖体阅读及答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