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孝德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承孝德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共15篇)

传承孝德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 篇1

弘扬中华文化

——缙云县溶溪小学孝善文化建设侧记

“心行一善,思想更加光明;口行一善,言语更加柔美;身行一善,行为更加有利于他人。”“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走进缙云县溶溪小学,满园花香,书声朗朗,整座校园都被包裹在“孝善”的文化氛围里,无时无刻不在滋养人的心田。

近年来,缙云县溶溪小学大力开展以“孝善”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传承孝善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成功地激发了校园活力。

如今,校园文化建设花开遍地,各地各校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那么,溶溪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有何不同?或许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这里无处不在的“孝善”力量。

一个叛逆少年的转变

文化的力量有多大?对于一个人来说,他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对于一座学校而言,它则可能改变许多人的人生。

在开展“孝善”文化教育后,溶溪小学的校园内结出了许许多多的“善果”,许多孩子在孝善文化的熏陶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种改变令整个学校的校风为之一新。

溶溪小学的老师潘咪咪清晰地记得,四年级一班的胡展豪这一年多来,发生的巨大转变。以前,几乎在所有老师的眼里,这个孩子都是一个十分令人头疼的“问题学生”。

潘老师说,曾经的胡展豪是个脾气很大的小孩乎,在家里非常调皮,经常和姐姐吵架,对父母的管教也是十 分排斥,经常因为小事与父母发生争吵,至还会与父母

手,不彳旦谈不上孝顺,反而是有些“叛逆”。

有一次,胡展豪旷课在家,不想上学,就让母亲欺骗老师,称其生病卧床。后来母亲将情况如实告知潘老师,并表示对于孩子的“任性”,十分头疼。潘老师在听到胡妈妈的 “控诉”后 并未着急地向胡展豪“兴师问罪”,而是将计就计,去做了一次“家访”。在家中,潘老师也没有拆穿他的谎言,而是关心地询问他是否能坚持到校,也许是感受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也许是感激老师的善意,胡展豪乖乖地跟着老师去了学校继续上课。

在那之后,胡展豪就像变了一个人,在学校和老师的要求下,他学会了帮助母亲做家务,会和母亲温顺地交流沟通,还会帮着妈妈做一些孝顺的小事,比如洗脚、揉背,就连胡妈妈都感慨,这个孩子简直“脱胎换骨”了一般。

性格上的转变,还体现在了胡展豪的学习上,以前学习缺乏主动性的他如今已经成为了班级里的副班长,学习态度也大为改变,学习成绩自然也大步提升。

像这样的故事,在溶溪小学已经屡见不鲜,是什么促成了他们思想的转变?在校方看来,这正是“孝善”教育所起到的功效。

一堂触及灵魂的班会

学生个性的转变,校园氛围的改善,绝非一朝一夕所能促成。在溶溪小学,“孝善文化”的建设绝非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实在了一项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上,这些举措日积月累则内化为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这样的习惯就构筑起了一座学校的校园文化。

校方的良苦用心,我们可以在一堂班会中,窥斑见豹。

在四(1)班一场名为“孝敬父母,心存感恩”的主题班会上,孩子们感良多,许多孩子都落下了泪水。这眼泪有感动,有愧疚,是感恩,也是承诺。

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班会,整堂班会围绕着“感恩”的主题,通过歌曲、视频、小品、朗诵等形式,生活地诠释着服务的无私于伟大,歌颂父母的恩情。班会讲述了美国感恩节的由来,组织孩子们朗诵了感恩父母的诗歌,由辅导员诵读以为父亲写给大学儿子的信件,表演小品他和她来讽刺不知感恩的人······这些内容,五一不触及灵魂,令人深思。

在这样的班会里,让孩子们领悟“心存感恩,知足幸福”的道理,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在溶溪小学,每个班级都会定期开展这样的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常怀感恩之心,对父母,对他人,对祖国都心存赶集,并将这份感激内化为学习的动力。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将课本上的枯燥的文字,转化为了一次次的行动;将苍白的训诫,转化为了一种日常的习惯。

一场旷日持久的校园革命

孝善,在如今的溶溪小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氛围。放眼校园,满眼都是卧冰求鲤,孔融让梨这样的孝善典故,滋润着孩子恩幼小的心田。

放眼教师,每个班级背后的黑板商,都写着孩子们对父母的承若:“我要讲孝心,在家里帮爸妈盛饭。”“我以后要帮妈妈拖地洗衣,帮爸爸倒茶捶背,当个孝敬服务,尊敬长辈的人。”

氛围的营造,就在这一点一滴之间逐渐形成。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学校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德育措施,用一项项落地的规定,来规范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学校专门为了每个学生建立了“孝善少年成长记录册”,记录孩子们成长的点滴,把孝善行为转化为一种奖励机制,在每学期期末评选五星孝善少年,进而激发孩子们“向善”的动力。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建立了完整系统的德育积分制度,这套制度,详细地罗列出了各种加减分的政策,如“助人为乐,能主动做好人好事,收到老师和同学一致好评的,没人每例加2分”;“就寝后故意拐角、敲墙壁者扣2分”;以此来规范孩子们的向善行为。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去年以来,学校通过寻善缘,存善心,行善事等内容,逐渐养成学生善待学生,善待父母,善待他人,善待坏境的内心境界,活动开展以来,成效明显,校园氛围为之一新,学生面貌大为改善,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传承孝德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 篇2

这是人类经过长期的历史活动和社会实践所获得的共识。世界文化和发展委员会在报告《我们创造性的差异》中, 文化被定义为具有一定规范和标准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绘画、书籍等智力和艺术创造的物质成就, 发展则被看作个人选择的扩展而不仅仅是物质的增长, 并且文化被看作发展的目的和社会基础而不是经济增长的便利条件和阻碍因素。创造性活动的参与要使所有的人都享有公平参与文化表达机会。文化权利指数不仅仅反映了个人的物质创造, 还包括了集体的活动和思想、科学方面的创造力以及非机构化和非市场化的活动。

文化是作为价值观和社会制度所支撑的一种独特生存方式。文化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 它是人类从爬行动物中站立起的脊梁, 是人类得以生存、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力量, 也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精神和物质的源泉。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纵观中国的历史, 自秦始皇封建伊始, 中国就形成了以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礼教、宗法家族制为核心的社会结构, 社会发展是极为缓慢的。仅以中国最辉煌的“贞观之治”与“康乾之治”的太平盛世为例, 虽然两个历史时期相隔千年, 但是, 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程度而言, 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这是因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私利和统治地位, 把“求稳怕乱”视为封建统治的最高理想,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不是千方百计地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而总是沉湎于臣忠民顺, 长幼有序的“太平盛世”, 从而使中国长期处于封闭、保守、落后的社会状态。

由于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先进文化的方向, 虽然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起义和运动风起云涌, 推翻了一个又一个封建王朝, 但最终又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封建王朝, 封建专制主义和纲常名教极大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封建君臣、官僚、士绅的制器变事运动, 还是维新志士的钦定立宪君治的变法和立宪革命党人的新民说, 都不能救中国, 他们对外不能抵制外族的侵略和操纵, 获得国家独立, 对内不能平等对待各民族, 凝聚民心, 平均地权, 共建共和。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因为无论是奴隶和奴隶主阶级, 还是农民和地主阶级, 都不像无产阶级一样, 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代表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最先进的阶级思想。他们都没有, 也不可能像无产阶级一样, 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大规模地组织和联合起来, 形成无产阶级联盟和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并领导各族人民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展开殊死的斗争。无产阶级自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参与到社会化大生产当中, 直接接触和掌握着当时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积累了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经验和知识, 培育了驾驭先进生产力的能力和习惯, 而这些生产经验、知识、能力和习惯则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文明成果和科学技术的结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日起, 就忠实地代表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肩负起中国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重任;经过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 最终推翻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使贫穷落后的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 建立了平等、互助、合作的新型社会关系和民族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消灭贫富悬殊, 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从而达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繁荣发展, 我国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口承相传的民间智慧、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发达的民族工艺、优良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传统和习俗。

“对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 我们要充分尊重和理解, 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 也不能用强制的方式加以改变。对各民族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 努力缩小和消除。”民族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这就是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建构的最基本的要件在不断地创新, 也就是它不断地调适和选择来适应变化了的条件和环境。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复兴和发展的灵魂。人类社会有三种力量来支撑着文化的创新和建构:发明和发现;借用和传播;现代化。

发明是知识的新运用, 发现是给知识增添新的东西。发明发现不仅是人类智力充分自由发展的重要标志, 而且是人类不断获取技术和力量的动力源泉。特别是在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当代, 每天都有近万个科技成果问世, 它们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内容, 而且也在改变着我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民族文化只有不断吸取人类全新的文明成果, 才能永葆其先进性。人类文化的积累和进步基本上是各民族文化之间借用和传播的结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国际互联网的全球普及, 各民族的文化处于互动共生的新格局, 文化借用和传播具有了广泛性和普遍性。借用和传播也是民族文化创新的一种形式。以开放和宽容的文化态度不断吸纳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不仅能与其他民族共享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和资源, 而且它还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内涵,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品位, 保持其民族文化的先进性。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生深刻变迁的全球性的发展进程。我国各族人民正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弘扬中华文化,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文化, 才能拥有先进的文化方向。

文化的先进性源于它的创造性。先进文化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它以全面创新和开放精神为其时代特征的。因为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或文化传统, 不仅仅表现为积淀和传承, 而且更为重要和关键的在于创造和选择, 文化每时每刻都在创造和选择之中, 这是文化得以存在、延续、传承和发展的血脉。“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 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 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的繁荣发展。但是,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 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驱力, 文化繁荣发展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文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为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强大精神动力, 有力舆论支撑, 良好文化条件。”良好文化条件指的就是我国各民族所创造的多姿多彩的灿烂文化得到全面的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包括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 是各民族和个人能够表达并同他人分享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艺术创作都来源于丰富和厚重的文化传统, 但也在同其他文化传统的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文化创造力、文化互动和传承是滋养和革新文化表现形式的不竭源泉。因此我们只有“坚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 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 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 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 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创作生产全过程,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 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增强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 才能促进我国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只有充分尊重创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产权、尊重创作专利, “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 办好重点文化产权交易所, 规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加强行业组织建设, 健全中介机构”, 才能促进我国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传承孝德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 篇3

一、追溯“三红”文化的光荣历史

红土地:南雄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是一片充满革命精神的热土,是英雄辈出的沃土。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办公厅确认南雄为“中央苏区县”。中央苏区县的确认,足以告慰革命先烈,还历史本来面目,也确认了南雄在中国革命史上相应的历史地位。南雄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从大革命时期起至新中国成立,南雄中共组织领导的革命斗争从未中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南雄县成立了县级苏维埃政府,全县66.7%的乡镇曾建立过基层苏维埃政府,属于中央苏区的区域范围之一。

红军城:南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红军城。1925年6月,成立了中共南雄支部,开展了革命斗争。自此,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南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2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24年红旗不倒,是全省屈指可数的红旗不倒的县之一。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进入南雄,领导南雄人民开展武装斗争。6月,彭德怀率红五军攻占南雄城,红五军进南雄城后,住在上武庙(现八一路小学)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政策、红军的宗旨以及革命事业必胜的道理;号召广大群众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豪绅。

1930年4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再度攻占南雄城,驻扎在上武庙(现八一路小学)。红军在上武庙(现八一路小学)和下武庙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道理,毛泽东作了重要讲话。南雄红色区域与赣南苏区连成一片。是年,中共中央就将南雄划入中央苏区,成为当时34个中央苏区县之一。

红领巾:红领巾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的标志,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中国共产党将红旗的一角作为少先队员的标志,就是要求他们学习先辈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继承革命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共产主义勇敢前进。每个少先队员不仅要佩带红领巾,而且要用自己的行为保持红领巾的荣誉,并为红领巾不断增光添彩。

二、“红色文化”建设:用红色文化浸润“红领巾”的心灵

八一路小学地域优势独特,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厚重。我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校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紧扣红色教育主题,积极探索做好红色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立足学校教师,放眼全校同学;立足课堂教育,放眼课外活动;立足校内教育,放眼社会实践”,先后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红色教育主题活动,用心打造红色校园文化,呈现“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科学育人”的三大亮点。

(一)营造氛围 环境育人

1. 开辟红色文化走廊,再现当年红色历史。为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受到红色文化熏陶,我校精心设置红色教育景观,精心设计红色走廊文化:教学楼分别以“红色文化”“红色星空”“红色历史”为主题,在走廊墙壁上设置图文并茂的图片,配以文字解说,使学生在校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能够感受红军当年在南雄战斗、驻扎在八一路小学的的历史,再现当年红军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画卷,从而教育学生牢记历史,传承薪火,勤奋学习,建设祖国。

2. 建造红色历史墙和校训、校风墙。为了让学生对红色历史更有直观感,建造红色历史墙,供学生参观、学习、感悟。一是制作红军精神墙: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上进、艰苦奋斗、不胜不休。二是制作校训、校风墙。校训:砥砺奋进;校风:谦恭、文雅、诚信、尊重;教风:善诱、生动、严谨、创新;学风:好学、善思、合作、进取。

3. 巧妙设计,润物无声。在红色文化打造上,学校还注重红色元素的挖掘、渗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在校园硬件设施上,如教室、走廊、宣传栏等地设置添加各种具有革命传统色彩的格言警句:一是在校门内的墙壁上设置“五旗”(国旗、党旗、军旗、团旗、队旗)和激励性教育标语(我自豪,我是红军小学的好孩子;我能行,我做红军精神的传承人);二是每个班级的班牌制作成“五星”形状,教室内书写“成人成才,做红军精神的传承人”等标语,让红色元素入脑入心。

(二)寓教于乐 活动育人

1. 红色教育学科渗透,积淀丰厚红色校园文化。每学期学校对任课教师提出要求,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如班主任每学期至少开展红色故事演讲会;语文老师每月至少组织学生读一首红色诗词,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红色诗文征文比赛,让红色元素伴随学生成长;音乐老师每期至少教会学生两首红色歌谣,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大型红歌比赛,让红歌响遍校园;美术老师结合教学内容,每月组织学生创作一幅反映红色历史的美术作品,每学期组织一次红色文化采风活动及作品展览,让红色文化之美覆盖校园;体育老师要在每节课前按照革命军人的标准对学生实施队列、跑步、形体、仪表、速度等训练,让学生学会坐如钟、行如风、集合排队整齐,让红色的革命种子穿透岁月茁壮成长……通过这些学科教学,有效地落实红色文化在校园的渗透。

2. 红色文化分层落实,细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我校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在一、二年级开展“识党旗、认党徽”教育,主要开展“革命英雄在我心中”、“红军城的孩子爱祖国”诗歌朗诵比赛、“我是红军城小小解说员”比赛等,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三、四年级中开展“明党史、知党恩”教育,主要开展“红军城小歌手比赛”、“爱国歌曲大家唱”、“弘扬红军精神、争做时代新人”故事大王比赛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通过传唱红色革命歌曲,激发爱国热情;在五、六年级中开展“知党恩、跟党走”教育,通过参观、听革命传统报告、参加“红军城文明小天使”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把自己的成长自觉地同爱党、爱国结合起来。

3. 开展红色特色教育活动,拓展红色教育外延。我校利用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立足实际,以特色教育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红色特色活动。一是邀请老红军给学生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二是利用特定节日,如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清明扫墓活动;每年3月5日开展“清洁红军城、争做文明人”学雷锋志愿活动。三是举办“小红军”体验节,让学生铭记历史,好好学习,弘扬长征精神,争做红军传人。组织四至六年级学生通过远足形式模拟重走长征路。他们背负重物,徒步10多公里,体验红军长征“不怕吃苦,不惧艰难;勇于战斗,无坚不摧;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红军精神。四是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革命老区、历史博物馆,组织学生当红军城小导游,义务讲解、解说。五是开展主题观摩队会,要求每位中队辅导员每学年至少利用红色资源召开一次主题观摩队会,供年级及全校辅导员观摩,把红色文化教育延伸到课外。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思想在体验中成长,道德在实践中提高,情感在认知中升华,信念在教育中坚定,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三)课题研究 科学育人

1. 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市级或省级课题。通过全体教师参与,辐射到全体学生,使红色文化在老区教育资源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校正是将红色文化融进老区教育资源中,与学科教学整合,与少先队活动整合,与艺术教育整合,与校园环境整合,着力加强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学校红色教育的途径,提升了师生的精神力量,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使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厚重。

2. 编写校本教材——《红土地 红军城 红领巾》。

组织学校教师编写校本教材《红土地 红军城 红领巾》,该教材将详细地介绍红军在南雄战斗的历史以及南雄红军城内的革命遗址。通过这本教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红军当年在南雄的战斗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教育。

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篇4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101班开展了有关弘扬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活动。

一、活动目的:

让每个少先队员了解长征胜利的悲壮历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的;让少先队员通过学习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发扬长征精神,勤奋学习、自强不息,从小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

二、出旗

中队长:1934年10月到936年10月,整整两年的时间中,中国工农红军离开原来的根据地,进行了震惊世界的25000里的战略大转移。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 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那么,发扬光大长征精神,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就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长征组歌(1)、《突破封锁线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2)、《大会师》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由主持人教唱,然后,全班合唱,雄壮的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四、毛泽东长征诗词朗诵比赛

同学1:忆秦娥《娄山关》

同学2:七律《长征》

同学3:清平乐《六盘山》

同学4:沁园春《雪》

五、班主任总结:

长征,是对理想信念的考验;长征的胜利,是理想信念的胜利。坚定理想信念,今天依然需要。

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城管精神 篇5

当你们在这个激流涌进的时代勇于追求时,当你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勇敢拼搏时,当你们迎着朝霞顶着烈日在自己的岗位谱写篇章时,当你们为了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默默奉献时,我清晰的认识到,城市因你们而美丽,生活因你们而美好,在你们的身上时刻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在你们的身上真正彰显出数字城管人的英雄本色。

我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大爱”,展示着数字城管人的风采。长期以来,数字城管工作细致而又烦琐,但平凡却又伟大。从主次干道到后街背巷;从小商小贩、非法广告到井盖丢失、路面塌陷;从影响市容环境到存有安全隐患,从“三员”到38个专业部门;虽然我们的工作范围面宽量大、工作内容五花八门,但是,一直以来,我们用自己的信仰指引着行动,“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在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紧紧围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切实做到自己的事情踏实干,别人的事情争着干,份外的事情乐着干。

团结就是力量,奉献就是快乐。派遣工作复杂多变,灵活多样,针对派遣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常常认真思考分析,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弄清主客观原因,区别对待,灵活

处理,创造性地工作。这里是我们工作的地方,同时也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友爱如春雨,滋润着指挥大厅,温暖着人心,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关爱,相互依托,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淡泊名利,克己制欲,团结一致,奋勇争先。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传承中华美德。“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这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一句口号,而是一种道德素养,是一种崇高的信仰,更是一个做人的基本原则。存一次好心,说一句好话,做一件好事,做一次好人,这些都不难,真正的美德是一种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体现,我们虽然不够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完美,“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我们应有恒心,我们必须相信,作为一名数字城管人,我们是骄傲的,是自豪的。

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篇6

7月12日,今天是三下乡准备工作的第一天,通过今天中午的工作会议,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初步了解与打算。

我们此次工作应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了解农村基本情况,进一步认识国情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开拓就业思路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通过多种活动方式,促进农村基层团建工作为目的。

传承孝德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 篇7

一、加大征集力度,不断丰富馆藏内容

(一)充分利用档案馆馆藏资料。高校档案是随着高校的创建和发展而产生和积累起来的,它包含了高校的教学、 党政、基建、外事、财会等各方面的信息,从高校档案信息中不仅可以获得学校历史发展的脉络,而且可以综合分析、 评价高校的各项办学水平。因此,对馆藏档案中较有意义和代表性的档案史料进行充分挖掘,可以丰富校史馆馆藏内容,增强校史档案的说服力。徐州医学院校史馆由档案馆牵头创建,档案馆、校史馆一体化综合管理,实行档案(校史) 馆一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机制,既节省了人力、物力、 财力,又使效益最大化,有利于整合档案、挖掘校史,拓宽档案服务功能,促进档案、校史工作的同步开展。

(二)扩宽征集渠道。通过上门走访,邀请老同志前来校史馆进行参观,向他们展示校史馆完善的保管利用条件及学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使他们深受感动,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捐赠热情,目前,校史馆已收到了很多老教授主动捐赠的珍贵校史资料。很多老校友手中珍藏着大量的珍贵档案, 如老照片、校徽、教材等,徐州医学院校史馆以校友前来参观校史馆为契机,动员广大校友积极向学校捐赠相关与学校发展历史有关的各类资料。充分利用国际档案日、校庆等重大节日,举办专题展览,动员全校师生捐赠有价值的图片、 实物等相关资料。

二、与时俱进,增强校史馆建设的创新性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多元化展示学校发展历程。徐州医学院校史馆在馆内安装投影仪、音响等现代化设备,向前来参观者播放学校宣传片、纪录片等影像资料, 使展览方式更加多元化,展览内容更具有吸引力。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网上在线校史馆。

传统的校史馆,由于场馆有限,很多内容无法详尽展示, 将馆藏资料通过数字化扫描、处理技术,上传到专题网站, 建立网络校史馆,可以很好地避免场馆空间的不足,并且可以将更多有意义的内容通过网络展现给大家。此外,建立网络校史馆,参观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在线浏览校史馆信息资源。徐州医学院校史馆在档案(校史)馆网站建立网络校史馆,并有专人负责,做好网络校史馆的更新和维护工作。

三、充分发挥校史馆的育人功能。

历史是一面镜子,校史馆可以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既是凝聚校友饮水思源的纽带,也是吸引、感染并启迪青年学生爱国荣校的课堂,还可作为推介学校的窗口、 融资助学的媒介。”[1]

徐州医学院校史馆创建于2008年,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对展板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更新。校史馆充分展示了徐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从初创时期的艰苦卓绝,到改革发展时期的锐意进取,再到徐医未来的美好前景,校史馆已成为爱国、爱校的宣传阵地。成立校史馆讲解队,向参观者介绍、宣传学校的办学历史以及改革发展的成果,扩大我校在国内外的影响。自建成以来共接待上级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校友、新生和兄弟院校领导等参观者950余批次, 3万余人。

四、加强校史馆的规范化管理。

一是着眼于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 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徐州医学院校史馆制订了《徐州医学院校史馆管理规定》、《徐州医学院校史馆讲解员工作职责》等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确保校史馆工作的常态化、深入化、发展化。二是校史馆所展示的内容是学校发展历史的凝炼,有着丰富的信息量和漫长的时间跨度,在日常工作中,不但要做好校史馆的日常管理、材料收集整理、还要做好接待和讲解等工作,因此,校史馆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徐州医学院校史馆配备专业老师具体负责校史馆各项工作,并每年面向全校选拔学生讲解员,校史馆自建成以来成功举办了八届校史馆学生讲解员的选拔培训工作,校史馆学生讲解志愿服务团队连续五次被校团委评为“十佳团队”,并被校党委表彰为“徐医榜样”。

校史馆是弘扬高校精神、展示办学成就和办学特色、对广大师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扩大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阵地,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史馆的建设与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和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其功能,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摘要:本文试以徐州医学院校史馆建设为例,以期对高校校史馆建设提出可行性办法。加强高校校史馆建设,应加大征集力度,不断丰富馆藏内容,增强校史馆建设的创新性,充分发挥校史馆的育人功能,加强校史馆的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高校校史馆,建设,丰富馆藏,创新,育人,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谭小京.关于校史馆建设的几点思考[J].朝南本鑫传挪些技术学院学报,2014,14(2):59-62.

[2]严冬.论大学校史馆建设与育人功效[J].焦作大学学报,2013(1):120-122.

[3]童晓风.浅谈新时期加强高校校史馆建设的重要意义[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9(1):86-88.

传承孝德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 篇8

通济堰兴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公元502年 — 公元519年),坐落于丽水市碧湖平原,是中华大地东部1500多年来始终灌溉受益的大型水利工程,是活着的文物古迹。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单位。其非物质部分,即《通济堰建造技艺》、《莲都(原丽水县)吹打》、《莲都(原丽水县)鼓词》、《处州乱弹》也先后公布为丽水市和浙江省“非遗”保护项目,通济堰民俗文化——双龙庙会于2008被列入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00多年以来文脉相传,通济堰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担着文化的传承,催生了碧湖农业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最终孕育成独具特色的通济堰民俗文化——双龙庙会。双龙庙会的举办起到了团结协作、友谊交流与和谐相处的载体作用,从而形成了当地的一种人文精神。

(一) 双龙庙会有1500多年的历史

雙龙庙会起源于箫梁年间,历史悠久,历朝历代都在举行,形式规模各异,内容各有侧重,但主题都是围绕纪念修建通济堰的历代先贤,贯彻通济堰堰规和欢庆丰收等。庙会活动范围也从碧湖镇的堰头发展到碧湖的上源、中源、下源,直到整个碧湖平原,既有分散又有集中。开始在通济堰堰首村——堰头村建立龙庙纪念詹南二司马和穆龙王,以后不断增加历代有功的官绅。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为了更好地贯彻通济堰堰规,使修堰和放水更加有序,灌区村民能和谐共处,各村选派代表,成立了通济堰董事会,每年定期十二月商讨保护通济堰大计,组织和领导纪念修堰先贤,开展丰富多彩的碧湖民俗文化活动,同时也建立了固定活动场所。到了清光绪年间,在灌区的中心碧湖镇区建立了司马祠和龙子庙,又在司马祠和龙子庙后隙地建西堰公所,即“报功祠”,用来摆放历朝有功修堰官绅的奉祀牌位。“堰租开支约章”中还规定,“报功祠”每年要举行春秋二祭,即双龙庙会。

春祭,通常称“三月三”龙子庙会,龙子庙会是旧时碧湖镇最隆重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从龙子侯王出巡到四月十二日归庙,整个活动历时一个多月。秋祭,在八月中秋节举行,村民们把历代先贤神化为大仙,故双龙庙会又称大仙庙会。庙会的主题是以颂先贤、庆丰收为主的民俗文化活动。这其中每一项传统文化活动、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一种民俗文化形态的展示。

(二)通济堰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

通济堰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是因为灌区辽阔,村庄多,各村都有各自的“拿手好戏”,如行口村的板龙;瓦窑埠、魏村的篾龙;概头村、碧湖下街的布龙;上街村、郎奇村、上赵村的竹马;保定村的打莲香、八仙灯、宫灯、地方戏曲报花名和为龙王历代修堰先贤摆献等;周巷村的荷花灯;魏村的十二灯名采茶灯、狮子灯;下梁村的三江韵鼓词(三江韵即从堰头唱到石牛);上阁、资福村的扮抬阁;九龙村、下叶村的踩高翘;还有具有地方特色的闹荷(旱)船、腰鼓、秧歌;大港头镇石侯村的“水上秋千”等等。更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如白龙坝的传说、脚纱桥的传说、篱枝渠的传说、穆龙坝的传说、护堰水牛的传说等等。

(三)通济堰民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碧湖旧称西乡,莲都区第一大镇,碧湖平原是瓯江流域最大的冲击平原。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公元502年—公元519年),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建成,通济堰障松阴溪之水,干、支、毛渠蛛网密布,灌溉整个碧湖平原,通济堰受益村50余个。因此,双龙庙会民俗活动的开展,所有受益村民俗活动组织者都会拿出自己的“拿手好戏”参加庙会活动,群众热情高涨,参与率高。每每到了庙会期间,就成了碧湖群众隆重纪念龙王、修堰先贤的圣节和热情参与各项活动的狂欢节。

由此可见,通济堰双龙庙会民俗文化活动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具有独到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碧湖平原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四)通济堰双龙庙会由政府引导、社会举办、群众参与

目前,围绕通济堰民俗文化活动双龙庙会的举办,首先政府部门目光长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措施把此项活动引向深入,打算申报省级非遗,乃至国家级非遗。一是由政府部门牵头,把举办双龙庙会民俗文化活动常态化,每年定期举办一次;二是鼓励支持进一步扩展双龙庙会民俗文化活动内容,把双龙庙会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区域文化品牌发扬光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三是由政府出资建立通济堰民俗文化研究会,对通济堰民俗文化进行搜集、整理、掌握详实的资料、建档存档, 为通济堰双龙庙会的举办提供翔实的历史依据和丰富的人文素材。近年来,已多次举办通济堰民俗研究会,以双龙庙会为活动载体,把通济堰历代修堰先贤丰功用图片展览和大型古装剧“处州乱弹”的形式在通济堰流域村巡回展演。从去年以来编印了《千年通济堰》两期,印发了3000余册。2010年10月双龙庙会的举办,参加祭拜的观众达1万余人,270余人参加了踩街和文艺献演,演员都是通济堰灌区土生土长的群众。

(五)通济堰民俗文化是当前人民团结、和谐的精神支撑

通济堰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但由于通济堰流域村落之间自我观念较强,文化交流、人员流动相对较少,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族的聚集、繁衍为基础,以独特的聚落形式为特点,以共同生活和文化民俗为形态的村落社会结构。这样的村落环境,人们的行为、价值观都有共同的认知。因此,他们之间要想达到共同的目的,就得团结并和谐相处。1500多年以来,他们利用举办双龙庙会这个载体,给人们创造交流村落之间文化、增进友情的平台,创造团结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双龙庙会的举办,密切了党和群众的关系,密切了干部群众关系,增进邻村间村民的友谊,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即通济堰民俗文化活动作为当地特色文化品牌来打造,扩大莲都古堰画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增进了各行各业、各村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起到了团结协作、友谊交流与和谐相处的载体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种人文精神。

二、通济堰民俗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增加新功能

通济堰民俗文化能够一直得以传承,并通过举办双龙庙会这一表现形式表达广大劳动人民对通济堰修堰先贤的崇敬之情,期望社会祥和、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和希冀。举办通济堰双龙庙会,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功能,在活动中具体体现了通济堰流域村人们的精神诉求,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

(一)增加通济堰民俗文化的人文传承功能——寓教于乐

碧湖是千年古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灿烂的文化形式,丰富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参与通济堰双龙庙会活动的传统民间舞蹈舞龙、闹荷船、跑马灯、狮子灯、篾龙、荷花灯、宫灯等民间独特的表演风格,深受通济堰灌区人们的喜爱,双龙庙会的举办,表现了灌区人们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因此,举办通济堰双龙庙会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最好载体,并且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具体体现出了碧湖平原灌区的人文精神诉求。

(二)增加通济堰民俗文化的人文传承功能——交流平台

目前通济堰民俗文化活动已向祭拜、纪念、庆丰收、娱乐等综合方向发展。特别是双龙庙会这种古老而传统民间习俗,其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而且还在不断创新,成了一种有多种意义的大型民间文化交流活动。

双龙庙会和通济堰民俗文化活动的举办,吸引了四海宾客、八方朋友,从而带动了莲都古堰画乡文化、旅游和商贸的发展。使通济堰灌区村落的所有拿手民间传统节目汇聚一堂,大显身手,尽情展示各自的亮点。可以说,双龙庙会的举办是一个很好的民俗文化交流平台。

(三)增加通济堰民俗文化的人文传承功能——文化审美认同

民俗文化存在于民间,是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是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举办双龙庙会这样的民俗文化活动,要让老百姓有充分感受和参与的机会,并通过对活动的认同和审美享受。因此,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彰显通济堰民俗内容,特别是要对历代修堰先贤的崇拜仪式和弘扬修堰先贤的伟大精神等一系列内容给予重视。尽可能把通济堰民俗的优秀文化形态植根于老百姓的生活之中。

三、 通济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产业是方向

通济堰灌区——碧湖平原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围绕双龙庙会活动的举办,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做足文化产业文章,努力发展一个具有古堰文化特色的文化產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大氛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一)深入挖掘通济堰文化资源,打造民俗特色文化品牌

为有效挖掘通济堰文化资源,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双龙庙会文化品牌,要突出通济堰双龙庙会民俗文化的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突出打造独具特色的通济堰民俗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对外的影响力。一是进一步整合通济堰历史文化资源,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吸引广大群众参与,让民俗文化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二是做大做强如翻龙泉、处州乱弹、丽水鼓词等特色文化品牌,建立传承基地。进一步挖掘和恢复一些面临失传的传统节目,如水上秋千等,通过双龙庙会的举办,进一步推动和扩大古堰画乡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充分挖掘通济堰文化产业的资源潜力,开发利用做大做强

目前通济堰民俗文化已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发掘和探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庙会特色和文化品牌,但这些还远远满足不了广大群众对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要求。因此,一要充分挖掘本地文化产业资源,彰显通济堰民俗文化特色。要围绕通济堰文化品牌做足文章。将它们打造成通济堰民俗文化的新亮点展现给游客和当地百姓。二要努力打造通济堰民俗文化“五个一”工程,即:一个民俗文化研究机构;一部大戏(大型古装剧穆龙坝);一本故事集(通济堰传说故事);一本民俗文化期刊(千年通济堰);一支稳定的民间特色文艺队伍。三要以通济堰民俗文化为龙头,聚集众多的通济堰民俗文化品牌生产要素,打造通济堰民俗文化品牌。四要挖掘通济堰文化产业资源潜力,逐步形成集文化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和产业带,使古堰画乡和碧湖平原成为文化特色浓郁、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汇聚的旅游圣地。

传承孝德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 篇9

弘扬时代法治精神

--甪直法治文化景区申报首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情况汇报

甪直法治文化景区坐落于全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在1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内,依托甪端广场、保圣寺、叶圣陶纪念馆、王韬纪念馆、江南文化园、文化步行街等名胜景点、名人纪念馆和公共文化、休闲娱乐等场所分布建设法治文化景点8处,总投资200余万元。甪直法治文化景区建设有效利用古镇历史文化优势和名胜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古镇景区历史法治元素,着力彰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时代主题,融古铄今、别开生面,精心打造了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精品工程,成为了吴中区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一个典型范例。在2011年,甪直法治文化景区先后被命名表彰为吴中区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项目”和苏州市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其主要特色如下:

一、协调布局景点,阵地规模大。为做大做强法治文化阵地,形成规模效应,并与水乡古镇风格相协调,景区建设充分利用古镇区内各类有效资源,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将具有甪直特色的法治文化景区得以全方位、立体化的充分展现。以甪端广场景点为开篇,分线到面建有保圣寺碑廊、清风亭、叶圣陶纪念馆、王韬纪念馆、江南文化园、文化步行街和停车场等8处法 1 治文化景点,各处景点疏密有致地分布在1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内,散而不离、分而有连,又与古镇风貌相融相合、相得益彰。

二、彰显名镇名人,文化底蕴深。凭借千年古镇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在景区建设中充分彰显历史文化名镇和名人特色,凸现古镇特有的法治文化元素。甪端广场上来历悠久的镇标—甪端所表示的光明正大、秉公执法的法律象征,保圣寺碑廊中清代当地官府司法和行政公告的碑刻勒石,清风亭内唐朝诗人陆龟蒙的廉洁诗文,近代著名思想家、清末改良主义政论家王韬的变法思想,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所作出的贡献……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无不出凸现出甪直古镇、历代名人与法文化的绵长历史和丝丝联系,体现出古镇深厚的法治文化底蕴。

三、展现形式多样,吸引力量强。为增强法治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景区建设形式手段多样、表现方式独特,尽现古镇地方特色。室内布展名人介绍,要言不烦、图文并茂,突出体现名人法治思想、法治贡献,使人一目了然。室外景点艺术雕塑、石碑石刻、工艺橱窗、灯箱广告一应俱全,造型独特而有创意,令人驻足流连。更有每天在江南文化园内举行的群众文艺演出,古镇妇女身穿传统水乡服饰,以江南水乡特有的“打连厢”民间歌舞形式表演的《法制宣传歌》等法制宣传节目,深受当地市民和各地游客欢迎,使大家在休闲娱乐中享受法治文化的精神食粮。

四、借力旅游效应,宣传影响广。古镇每年近200万人次的 2 广大游客是宣传法治文化的重要对象,法治文化景区的建成为古镇开辟了新的旅游资源,增添了新的旅游内容,游客们随着古镇导游的介绍,在赏尽古镇名胜美景的同时,也受到了法治文化的熏陶,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渗透效果,同时,更扩大了甪直法治文化景区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的各方游客来甪直观光旅游,并接受法治文化教育,使古镇旅游文化和法治文化交相辉映,取得双赢的效果。

传承孝德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 篇10

三年四班李思佳

指导教师:唐晓峰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

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五千年来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它点燃了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的奋斗之梦。

泱泱中华,滚滚逝水,多少英雄豪杰,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他们前赴后继、关怀民生、保卫祖国。中华民族经过历史的洗礼、积淀,升华出民族精神的核心,那就是爱国主义。幼儿园时,常听妈妈讲岳飞、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故事。上学后,自己又知道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则”的顾炎武等文人志士,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抛头颅,洒热血,正是他们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他们感人的故事,让我感到无比的激动,无比的敬仰,不禁油然而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悠中华,古老的文化,有如一杯香茗,透过历史的尘封,发出无尽的幽香;古老的文化有如一阵清新的微风,透过亘古的光阴迎面扑来。孔孟之道成为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更让世界 1

叹为观止,“四在发明”的科技引领世界潮流,唐诗宋词再现盛世繁华。在此我不能不赞叹我们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精湛文化遗产。

今天,我国已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促和谐求发展是当今两大主题,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让文明之火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

同学们,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让我们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光彩,让我们每个人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谢谢大家!

点评:

这是一篇包含强烈爱国之情的演讲稿,感情激越,重点突出,富有感染力。

作者巧妙的运用了排比句和段落,层次分明,气势磅礴,富有号召力,感染力和鼓动性,文章通过列举古代文人志士的名言名句,以及中华古文明成果说明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从而从内心深处激发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弘扬中华文化的迫切性。文章结尾注意联系当前的现实情况,立志努力学习,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本文语言气势恢弘,论述严谨,富有激情,是一篇优秀的演讲作文。

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血脉 篇11

听,那来自希望田野的呼唤

夜深了,老班长却难以入眠,随身带的青稞面早已吃光,抓到的小鱼也只能让他们过过嘴瘾而已,连胃都到不了就被消化完了。

“怎么才能把两个小家伙带出草地呢?还是根本不可能?”

“不行,我不能放弃,临别前,老指导员专门强调务必要把两名同志活着带出草地,要把这星星之火平安地交给党和组织。”

“坚持住啊!前面不远处就走出草地了,咬牙挺住,我们马上就要到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老班长却因积劳过度倒下,倒在了这片渺无人烟、冷酷无情却又长满“希望”的草原上。

没有对生的渴望、对胜利的向往,红军将士不可能走完这浩浩荡荡的两万五千里,没有战友之间血浓于水的真情,我们革命的星星之火不可能壮大成燎原之势。

长征是一次伟大的不畏艰险,克难致胜的军事大转移,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伟大实践。

看,大爱无疆的光芒助力战场

一渡赤水后,红军来到走马坝,适逢贫农、周家老母亲卧病在床,由于家境贫寒,家中仅有青菜萝卜,老母亲长期缺乏营养。老人奄奄一息,一家人悲痛欲绝。

得知此事后,住在此地的一位红军营长主动前去看望,当看见老人朝不保夕,营长想起了包中珍藏了许久、准备给自己同样体弱多病的母亲吃的人参,营长当即将人参赠给周家老母亲治病。老母亲服了参汤之后,终于转危为安。

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正是党革命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优良基因。

习主席指出,大局意识是广大中共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前提,红军营长之所以能带领一个营将士翻山越岭、踏雪山过草地,与他发扬的顾大局意识是一脉相承的。为中国梦奋斗的今天,我们更应树立大局意识,自觉站在党的事业高度,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

冲,永不卷刃的钢刀驰骋四方

红四团到达泸定桥时,发现桥面板全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让人望之胆寒的孤零零的铁链。面对敌人疯狂的叫嚣,团长一声令下“杀!”随即,号手吹起了冲锋号,22位英雄手拿短刀、身背马刀、怀揣手榴弹,攀着铁链就扑向敌人。

突击队刚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千钧一发之际,传来团长的喊话:“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啊……”经过浴血奋战,最终拿下了泸定桥,为大部队挺进打下关键基础。

一位老红军回忆说:是理想信念支撑着我们在艰难险阻面前永不倒下,革命理想大于天!

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党和红军在长征中攻克强敌、战胜艰险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在面对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面对严酷无情的自然环境,面对绝地断粮等生死考验时,红军指战员之所以能够以顽强的意志、昂扬的斗志和乐观的情绪坦然面对,靠的就是对党的忠贞、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环境再恶劣、条件再艰苦,他们也毫无怨言,坚定地跟着党革命到底。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的风风雨雨,80年的时代变迁,唯一不变的长征精神,一直是我们党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國人民奋勇拼搏的精神动力。

习主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值此80周年之际,回首长征,缅怀先辈。更多的是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为了已经在路上的新一轮“长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共同创造属于党和民族的辉煌明天。

传承孝德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 篇12

一、辽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2002年,为了满足地方剧种发展的需要,辽南戏正式更名为辽剧。它在瓦房店、盖州等辽南地区的传统皮影戏基础上逐渐发展得到的一种全新的地方戏曲剧种。辽戏在最初是辽南地区农村祭祀娱人的一种演出形式。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照本宣唱,其唱腔曲调学习了河北省皮影表演形式的一部分内容,唱腔以板式变化体为主。近年来,辽剧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并且已经逐渐演变出现代和古代两种表演形式,进一步满足了不同层面观众对戏剧的需求。

辽剧的形成和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从1986年至2005年是瓦房店辽剧二十年,这个阶段内,辽剧表演和创作艺术家们不断摸索和创新,吸取了文化表演形式的精华,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和风格,因其优美的唱腔和特别的词牌句式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喜爱。辽剧逐渐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的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表演形式,它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也能够从侧面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从而起到丰富传统文化形象,展示民族精神的作用。另外,我国的文化事业起步相对较晚,各项传统文化艺术在发展进程上相对落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我国的民族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辽剧艺术作为地方艺术发展的代表,其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大量措施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意义重大。

二、辽剧传承与发展的主要策略

辽剧艺术传承和发展的主体是不断作出努力和尝试的艺术创作者和艺术表演者。因此,想要实现辽剧艺术的长远发展,就要积极进行人才培养,争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这不仅有利于文化传承,更有利于辽剧艺术的创新。为此,相关政府部门、文化部门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辽剧的艺术魅力和价值,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扩大辽剧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也可以鼓励开设辽剧艺术表演学校,培养专门的辽剧艺术人才,为辽剧的发展储备充足的力量。通过人才培养,能够有力的避免辽剧削弱和消亡,有利于辽剧以及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家级各级政府部门都加大了对文化艺术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这既有利于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创作和表演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完善表演团队的基础设施条件,营造出更加优美的舞台效果,从而给观众带来视觉与听觉上的双重享受。此外,辽剧的相关艺术表演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剧团体制改革工作,坚持与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础,加强于其他文化表演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对目前的艺术表演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创新。除了在剧团表演之外,辽剧也可以适当的组织下乡以及学校表演等活动,为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艺术服务。

辽剧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支持与鼓励。辽剧艺术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当地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合理范围之内给予更多的发展政策,将一系列支持辽剧发展的政策以及财政支持落到实处。当地的市委、市政度、文体局等各部门需要加强合作与信息交流,分析在当前情况下发展辽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引导辽剧的相关工作者树立正确的艺术发展方向,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时代发展的特色,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但是辽剧的发展也要坚持其最初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艺术发展的根基,才不至于丧失了自身的特色。

为了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辽剧艺术需要坚持进行创新。这主要包括三方面创新:其一是进行表演题上的创新,创作者需要在作品中更多的融入当代人们的生活情况和精神风貌,增强观众的认同感;其二是进行唱腔上的创新,既要坚持以传统的皮影戏为基础,又要适当的增加二人转、民歌、现代流行音乐等艺术形式IDE唱腔特色;其三是进行伴奏的创新,为了展示出全新的舞台效果和表演效果,需要使用传统民间乐器的基础上,适当融入电声、提琴等现代和西洋的音乐形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辽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传承和发展对民族文化的进步与弘扬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形式尚不成熟,辽剧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辽剧艺术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辽剧是一种新兴的汉族戏曲剧种类,其发展对于弘扬地方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艺术产品的审美品位也在不断提升,这也给辽剧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课题。本文重点分析了辽剧艺术的基本特色,对辽剧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传承,辽剧艺术,弘扬,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颖.弘扬传统文化搭建实践平台——“沈阳音乐学院传统音乐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系列活动综述[J].音乐生活,2015,01:51-54+2.

[2]潘晓君.浅谈中国民族音乐乐谱档案的整理[J].办公室业务,2015,14:73+64.

[3]黄立新.传承辽剧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浅谈辽剧艺术[J].戏剧之家,2015,21:39.

[4]刘涛.传承京剧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京剧艺术的入门教学[J].考试与评价,2015,10:90.

传承孝德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 篇13

弘扬红色精神

构建特色校园

-----新华书店希望小学

为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有特色,铸就校园浓郁人文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按照县教育局打造特色学校、注重一校一品的发展思路,努力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根据本校本地区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红色德育教育资源优势,结合传统文化教育,以红色乡土教育为核心内容,以“传承经典文化

弘扬红色精神”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培养少年儿童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和践行能力,特拟定我校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石塘作为革命老区,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我校结合实际开展红色乡土教育,传承与弘扬适宜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的经典文化及红色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展现地方文化,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校园红色文化,培育和提高学校师生人文素养,打造红色特色“人文校园”。引导和激励学生深入实践,走进乡土历史,了解和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精神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2、工作小组: 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三、特色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

1、特色学校的工作的基本思路

坚持一个中心:内涵特色发展,建设红色校园

依托两个载体:活动为载体、班队为载体

促进三项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班队集体建设。突出四大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学科整合相结合;

特色校园的创建与班集体建设相结合;

思想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

学生课外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2、培养目标:

了解并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革命优良传统,以“做最好的自己”为起点,逐步培养“自信、自尊、自主、自强”的人格意识;以“细节养成、积淀习惯”为重点,逐步培养学生“刻苦勤奋、文明守纪、孝敬感恩、积极上进,为自己一生负责”的卓越品质,最终成为“重健体、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会创新”的时代新人。

四、实施途径与要求

(一)德育理念 响应仁化县德育特色精神,确立“仁爱为教,红色育人”德育理念。

(二)环境布置:

营造文化环境,让红色文化渗透到学校每一个角落,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红色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之魂,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红色的精神。

1、在校园利用的墙面制作红色文化宣传长廊,将石塘本土红色内容的故事、图片、名言用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宣传,让学生感受红色的魅力,接受红色的熏陶与精神的洗礼。

2、建设校外德育基地。将石塘镇双峰寨作为校外德育基地。

3、悬挂肖像格言,建立红色文化宣传阵地。在教学楼外墙和教室布置上,注意把教室、走廊、宣传栏等醒目的地方张挂具有革命色彩的名言格言警句。悬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肖像,并简要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正常介绍李载基、黄梅林等本土英雄人物及雷锋、张思德、白求恩、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优秀事迹,激励学生学习革命精神,争作“四有”新人。让学生们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革命传统文化气息。

4、建设独特的班级文化。制定“特色班级”评比方案,按照“特色班级”评比细则,积极推进班集体建设。教室布置要开设红色教育板块,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红色文化建设,通过班训、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红色文化。精心打造班级特色文化,体现年级特点、班级特色,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红色场所,让每一面墙壁记录学生成长历程中红色文化的声音,提升班级文化内涵。

5、学校除充分发挥黑板报、广播室、宣传橱窗等主阵地作用,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校园文化宣传活动; 努力扩大宣传阵地、完善宣传设施和强化宣传内容。

五、活动实施:

(一)主要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德育教育活动。

1、利用每周升旗仪式对师生的文明礼仪等教育。利用大课间进行感恩励志手语操展示,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光荣感、使命感与责任感。

2、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组织编写《红色记忆》—革命故事集、《红色颂歌》等校本教材,并倡导师生阅读了解近代中华民族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各班选择性推荐革命故事、诗词、歌曲等给不同学段的学生,并采用互动式、参与式,寓教于乐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让红色文化内化于学生心灵深处。要求每生学唱(2-3)首革命歌曲,邀请老党员、老村民畅谈亲身经历、亲身见闻。开展“唱响红色,传承经典”班级合唱比赛,鼓励学生讲革命故事,举办朗诵、演讲比赛。

3、结合“清明节”、“五一”、“六一”节、“七一”节、“八一”、“十一”、“一二九节等重大纪念节日,举办红色历史讲座,开展红色诗词朗诵、红色故事演讲、红色文化征文、红歌演唱比赛、红色影片展播等丰富多彩的与学校特色建设相关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各种蕴涵红色文化的竞赛活动的开展和作品的展示丰富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4、加强新生的入学教育和新少先队员的入队教育。凡新学生和新队员都要了解石塘家乡革命的历史,参观校外德育基地,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积极参加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去镇敬老院,开展“我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

5、开展背诵《百孝篇》、《弟子规》等经典活动,并按阶段落实践行。

(二)实施细则

1、组织人员编写《红色记忆—革命故事集》、《红色颂歌》、《红色诗词集》三本校本教材,结合已有教材《古代诗词80首》《热爱家乡》《弟子规》《百孝篇》进行校本教育。

2、实施“五个一” 系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即每月熟读一篇革命故事、每月观看一部红色电影、每月学唱一首红歌、每月熟读一篇革命诗词、每月拟写一篇红色感言。同时安排每周1.3诵读《弟子规》2.4诵读《百孝篇》并按阶段落实践行。

3、每学期举办一场革命歌曲合唱比赛或革命故事会、诗词朗诵比赛。

4、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熟读3-5篇革命故事诗词、会唱3-5首红歌。

5、把每周一至四下午第三节课设为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将每个班级设为红色德育基地,确实落实红色育人理念。

6、开办“校园之声”广播站,正常播放红色歌曲,宣讲革命故事,大力宣传红色革命精神;诵读经典美文,营造特色文化浓郁氛围。

7、每学期举办传统文化及红色征文或手抄报比赛展示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行事历

3月---编写及领取校本教材,“感恩在我心”学雷锋精神志愿活动。4月---举行启动仪式,《百孝篇》诵读比赛;实施“五个一”活动;清明节缅怀先烈;每天中午诵读《百孝篇》、《弟子规》。5月---举行革命诗词朗诵比赛及革命故事读后征文比赛。

6月---举行经典文化及红色手抄报比赛;总结本学期特色校园建设工作。

传承孝德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 篇14

书 法 比 赛 策 划 书

机电工程系团总支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四日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五四精神”

书法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弘扬和继承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促进传统书法的传播。

2.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对书法理论知识的认识,增强个人修养,展现个人魅力。

3.增强同学们对书法艺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五四精神

三、参赛对象 机电工程系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4月25日—4月26日 系部宣传及报名工作 4月27日晚 现场比赛

五、活动地点

报名地点:机电工程系学生会办公室80312 比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六、比赛前期准备

(一)组织宣传

1.在有效时间内利用展板等形式对比赛进行宣传。2.团总支确定参赛选手及联系方式。3.决定比赛人员名单。

(二)物品筹备

1.硬笔书法纸

2、多媒体教室

七、比赛流程 1、2011年4月26日前推选出参赛选手。2.作品收集及要求(1)只比赛硬笔书法。

(2)硬笔作品用所发纸张书写,参赛选手不得自行准备。(3)作品右下角注明参赛人员班级、姓名和联系电话(4)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将取消参赛资格 3.比赛

(1)采用现场书写的形式,内容以宏扬“五四”精神为主题。

(2)比赛时长1个小时。

(3)书写格式不限,参赛选手可以根据给定的纸张自行设计。

(4)比赛时间:2011年4月27日晚上19:00-20:00 4.作品展出及点评

2011年4月28日以展板的形式展出参赛作品

八、活动后期工作

1.收集关于本次活动的所有资料,整理、存档。2.将活动的图片与文字材料一并上传至系部网站,进行宣传。

九、奖项设置

一等奖3名 二等奖6名 三等奖9名

机电工程系团总支

传承孝德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 篇1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弘扬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对学生会起到道德和情操的感召作用,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也是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源头活水。学生是继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力度明显不够,却遭遇到西方文化的盛行。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现在的学生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看的是米老鼠、奥特曼,过的是圣诞节、愚人节。目前外语学习也是空前火爆,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但是很多学生却不能准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甚至有的大学生连写书信、报告都感觉困难。民族文化的传承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语文教师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民族凝聚力,提高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素养。

语文教学是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主渠道,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文本上文化的传承,应当着力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我们要把“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范围和人文素养。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怎样的策略来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传统文化情感共鸣

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引导学生与传统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学生就将其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一)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

文化经典在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奠基和引导作用,是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经典的名言警句、唐诗宋词、成语故事、三字经、歇后语、对联、谚语等,这些中华文化瑰宝都值得学生细细品味、牢记于心。而且中华民族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 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还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和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借此提升自己的文化品质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学生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等等。学生在吟诵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中,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和生活的美好;在吟诵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感受到诗人催人泪下的爱国之心;在吟诵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感受到亲情的可贵。通过诵读,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培养其纯正无邪的品质,使其能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

另外,现在书店中的传统文化读物也是琳琅满目。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和其他文化经典,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 安排诵读内容。并且,老师要重视诵读成果的检测和汇报,可适时进行诵读比赛或展示。

(二)在实际生活中弘扬传统文化

1. 结合时事和历史弘扬传统文化。三年级的《一面五星红旗》, 讲述了一位身在异国的中国人誓死保护国旗的爱国情怀。四年级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周恩来总理从小立志报国的故事。当时正值法国总统接见西藏达赖喇嘛,美韩在我国黄海进行公开军演和日军进驻我国钓鱼岛。我请学生通过上网、查书、请教家长, 了解当今国际局势和古往今来众多爱国志士的英勇事迹,并进行汇报交流。通过了解时事和历史,学生明了理立了志,爱国报国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2. 通过实践体验弘扬传统文化。五年级上册二单元课文以热爱家乡为主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心声感动了学生。老师趁机布置学生通过采访长辈、了解家乡的地理地貌、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家乡特产、名胜古迹、历史名人等,最后写一篇文章,可以是散文,可以是记叙文,还可以是调查报告。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增进了对家乡的了解,激发了其热爱家乡的情感。另外,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都彰显了树正气、扬美德、显智慧的民族精神。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认真去体验去探究。这样,学生在春节的放鞭炮、贴对联当中;在端午的赛龙舟、吃粽子当中;在中秋的赏圆月、吃月饼当中;在重阳的登高处、敬老人当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是一种民族文化,一种民族思想,一种民族精神。

经研究表明,童年对人的一生影响非常大,童年形成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及责任感将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在文化传承危机四伏、人文精神没落的今天,小学语文老师要肩负民族使命, 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文化传承,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强劲的一元。

三、总结

上一篇:一个高三学生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下一篇:德芙巧克力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