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读书笔记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朗读者》读书笔记(精选10篇)

《朗读者》读书笔记 篇1

传播1班 1208010077 冼敏

十五岁的米夏意外遇上三十八岁的汉娜。汉娜活力,热情,像一座有生命的美丽雪白的雕像一样吸引着情意萌动的年轻米夏。他们悄悄地交往,每次幽会由米夏的阅读,汉娜的思考和评说,两人的沐浴和缠绵构成,以更多的阅读和透过窗帘的阳光下的悄声交流结束。米夏为汉娜沐浴后清新的气息和不时的大发雷霆神魂颠倒,汉娜却更倾向于从米夏的阅读中对她没有历经的世界作一番别致的评价。

然而汉娜不辞而别,这一别是八年。他们都变了,米夏是优秀的法学生,跟着教授参加法院的审理,不期而遇那时已是戴罪之身的纳粹分子汉娜。其他被告把罪责推卸到汉娜身上,证据是汉娜的通信。汉娜把罪名一一供认。但彼时米夏才意识到,汉娜根本是文盲。米夏去和汉娜谈话,此时汉娜已变得像是破败的布偶,不再是米夏记忆中的热情洋溢。

米夏没有说出真相,汉娜被判二十年监禁。米夏后来了解到,即使在集中营中,汉娜仍找了几个少女为她朗读,也格外对那些少女宽厚一些。米夏觉得悲哀。他开始不定期地朗读,录成带子寄到监狱给汉娜,没有书信,因为知道汉娜不认识字,没有见面,因为他心中的羞愧阻挠他。

汉娜出狱前,监狱长找到米夏,请求他帮助汉娜重回社会,米夏便去筹备。就在出狱前,汉娜踩在一堆书本上上吊自杀。她在狱中听着米夏的阅读,对照着书本,学会了认字。故事以米夏“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站在汉娜墓前结束。

故事耐人寻味之处在于为何米夏和汉娜都没有在审判过程中,其他犯人指控汉娜通过书信对集中营进行控制时,说出汉娜是文盲,因此那个指控根本是无稽之谈的真相。

作者通过米夏的心思,道出一个答案,那就是羞愧。

这个答案看起来多么无稽。但却那么真实。作为一个法学生,米夏心里对于真相和公平的审判本来有一种不顾忌的追求,可是一旦为汉娜辩护,他必须承认曾经和汉娜的情爱,三十八岁女人和十五岁男孩的关系会如何被人指点?米夏无法面对那种流言,他对曾经的感情抱有难以启齿的羞愧,他希望一切埋在土里,无人知晓。汉娜则是由始至终(除了在监狱那个安宁得如同令一个世界的地方里以外)羞于让任何人知道自己是文盲的事实。她曾经是那么充满生机,对世界有那么多见解,她身上的汗味对于米夏都是一种新鲜的气息。哪怕她在集中营里工作时,也仍保持着听书的习惯。文盲其实没有阻挠过她对文字的喜欢,这矛盾的两者被她长久地粉饰太平。

匆匆读完之后,合上书本,目光再一次落在书名上的时候,才发现作者留给所有人一个问题。到底谁才是这个故事里的朗读者?

自从楔形文字,象形文字,或是甲骨文头一次在历史某个不能被确定的时刻凿下起,文字自成了一个世界,从人类口语构成的抽象而且脆弱的信息世界里,以具象的形式连同一种巨大的力量架通了无数座跨越时空的桥梁。一字一句刻在石板上的文字,说明了法律,记录着变迁,真实而且公正地传递哲学,情感。我确信因为有了文字人类才开始去考虑记载自身历史,如何记载,才开始去学习和反省,才开始思考。

可是在汉娜的世界里,文字是无意义的笔画,是密布的符号,是讽刺性的谜语„„她永远不会解开。所以将书中的朗读者理解为以和条文打交道为生的米夏似乎毋庸置疑。

但是我知道,汉娜才是朗读者。在米夏和汉娜的关系里,文字是被排除在外的。纵使米夏为汉娜读书,但是对于汉娜来说,米夏读的故事不过是一个母亲在床边为孩子讲述的神话,而汉娜的回应,不过是孩童对人物的思考,这样的传播与远古时期人们把传说口耳相传没有区别。这样的朗读是一种异常直接简单的传播。

而我们了解,传播的内容虽说不外乎各种形式的信息,传播的目的却要深奥的多。在这段故事里,米夏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托尔斯泰的小说,雪莱的诗歌,《荷马史诗》《带小狗的女人》《战争与和平》;但是汉娜总是有一些让米夏意外的反馈。更为重要的是,与汉娜曾经的缠绵和得知汉娜被判处,重新为汉娜朗读,汉娜的死,这个女人留给米夏的所有(包括米夏时常提到的几幅汉娜的肖像“以前,我特别喜欢她身上的气温,她闻上去总是那么清新,像刚刚出过汗或刚刚做过爱。有时候,她也用香水,可我不知道是哪一种。”)才是一本真正的书,汉娜的生命那么意外地和米夏纠缠,那么意外地用一种深刻而无声的方式,给米夏朗读了一本书。汉娜在米夏的记忆里,凿下了第一个文字,动摇了他的世界,然后具象地重塑了他。

故事里最直达心底的是,通过朗读,比文字更深厚的东西得到传递,那些对尊严和生存的态度,人生在世的情感,理想和现实的权衡博弈。

朗读者的读书笔记600字 篇2

乔治·穆尔说,“走遍天涯觅不到你自己所想,回到家你发现它就在那里。”而中国古人则推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是个人通向外界的重要纽带。在“家”这个主题里,让我最有感触的是作家梁晓声的那句话:“每一个人都有现实的家园,而书本可以构建一个精神家园。”家,真的是一个充满内涵,又充满象征意义的词。

家天然带有一种温度,它不仅是我们身体修行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停靠的港湾。倦鸟归林、落叶归根,这都是对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寻着的一种归宿。它隐藏着一个人的缺点,包容着一个人的失败,同时更生发着无尽的爱,孕育着崭新的希望。关于家,我们有太多复杂的情感,也有太多值得分享的故事。

朗读者嘉宾叶嘉莹的童年读书故事 篇3

第一天开始上课,我家还举行了拜师仪式。而且不只是拜老师,还设了一个木头牌位,上面写着“至圣先师孔子之位”。我跟弟弟都给孔子的牌位磕了头,所以我常常说我是给孔子磕过头的。

目前看来,这些可能已被认为是一些封建的礼节,但我现在回想起来,却觉得这些礼节在我当时幼小的心灵中,确实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感。人不能无所畏惧,什么都可以做,想怎样就怎样。孔子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是中国的传统,人是应该有所畏惧的。

那时,我们每天下午跟姨母学习语文、数学和书法,上午是我和弟弟自修的时间。上午,我们做昨天的作业,昨天的《论语》读到哪儿了,要把它背下来;昨天留的数学题,都要做完;大字、小字各应写多少篇,也都要写完。午饭以后,姨母就来了,再上新课。每天就过这样的生活。

颠覆者读书笔记 篇4

就像乔布斯传的作者不是乔布斯一样,李彦宏、马云一众IT大佬的自传也都是出自他人之手,然后作为颠覆者,周鸿祎却出手不凡,本书的作者里赫然写着周鸿祎的大名。我们自然知道这本书不会真的出自周鸿祎本人之手,但名列作者一栏却也说明了,本书的内容必是由周鸿祎本人亲自提供。与那些道听途说、东拼西凑的传记相比,在真实性稀缺性上,《颠覆者》一书可以说是颠覆了我们对名人传记的一些固有认知。

比如在一般传记里,作者对于传主的少年生活往往匆匆略过,因为这种过于私人的东西,往往都不为外人所知。《颠覆者》一书打破了这一固有印象,因为周鸿祎的配合,他的少年生活以一种自然熟稔的口吻向我们一一道来。当然第一人称写作这正是本书的一大特点,读《颠覆者》就像亲耳听周鸿祎讲述他个人的故事,那些成功的喜悦、挫败的失落也因此更加令人感动身受,读者会不由自主的被代入其中,周鸿祎也因此和我们多了一重隐秘的内在联系。

周鸿祎的童年、少年与青年可是说是70年代人中比较典型的那一种,出身普通家庭的周鸿祎也经历过应试教育下对个性的压抑,以及由此而来的调皮捣蛋。在这里周鸿祎毫不避讳的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种种“劣迹”,也讲述了自己走入大学的幸运以及一直以来对计算机的喜爱和努力。

周鸿祎并不讳言,他的成就有很大一部分是时代的造就,但我也在他的讲述里看到了周鸿祎一直以来的,对于计算机的痴迷。不管是中学时不断的阅读计算机杂志,还是大学里义无反顾的选择计算专业,周鸿祎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一直都遵从着内心的热爱,有热爱才有热情,这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但光有热爱热情还不够,还要有不懈的坚持和努力,以及天赋和幸运,周鸿祎刚好全部拥有。然而成功依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周鸿祎的讲述里,我们跟着他几起几落,反病毒卡创业初体验的失败,二次创业“信心”的陨落,进入北大方正被放逐,爬起来后的不被理解,3721网站的起起落落,在雅虎中国里憋屈的奋斗,以及我们后来经历过的3Q大战。

可以说,在周鸿祎的讲述里,我们跟着他重新走了一遍创业之路。这条路有太多的歧途、陷阱,有太多的人进了死胡同再也出不来,也有太多的人跌倒了再也爬不起,能够成功的人都是勤奋加运气的幸运儿与搏命者。

周鸿祎在讲述自己的创业之路时,常有推心置腹之语。比如他检讨了自己初入北大方正时的张扬,说明了“飞扬”邮件系统没能飞扬起来的原因依然是因为不够专注,又比如他讲述了关闭聊天室的是因为眼界不够广阔,错失进入搜索黄金时期则是因为过于固执。从他成功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经验,从他的失败中,我们更可以汲取珍贵的教训。也因此,这是一本创业者、奋斗者以及所有不甘于平凡的人都应该读一读的书籍。

《朗读者》——为爱朗读。 篇5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以为它就是一部情色片,所以我看了几十分钟就关掉了。后来很偶然的机会看了一篇关于它的影评,我发现我错的离谱。

那年米夏才15岁,因为生病认识了36岁的汉娜。米夏还是个初中生,而汉娜已是一位为生活奔波劳苦已久的中年妇女了。谁也不会想到,就这样两个之前没有任何交集的人走到了一起。

汉娜喜欢躺在米夏的怀里听他朗读,她不识字。而年轻的米夏有着对性的狂热。就这样,他们一直维持着这段秘密的恋情。

直到汉娜突然消失......八年过后,米夏成为了法律学院的学生,并参与了二战后对纳粹的审判。也许是命中注定吧,米夏遇见了汉娜。米夏的内心备受煎熬,因为在法庭上接受审判的不是别人,正是汉娜。他爱着的汉娜。

这应该就是电影的高潮部分了:汉娜等六人面临被指控间接致死300人,而且另外五人为了减轻对自己的惩罚,谎称汉娜是他们的主管。而汉娜也许是因为良心的谴责,她没有否认。最终被判终身监禁。

米夏的证词能使汉娜免遭终身监禁。但他没有这么做,这又是为什么?

一方面米夏和汉娜的感情或许不会被世人接受,另一方面汉娜也许渴望救赎。

汉娜被终身监禁,米夏心如刀割,他选择了逃避。但他始终没能骗过自己的内心。

米夏与自己的妻子离婚后,他又开始了朗读。他用录音机录下来寄给汉娜。汉娜在监狱又一次听到米夏的朗读声时,她有点不知所措,慌忙的关掉了录音机。后来几次汉娜去领米夏寄来的录音带时,管理员让她签字的时候,她总是拿着笔在白纸上胡乱的画下。

其实汉娜是文盲,她又怎么可能是主管呢......尔后的几年里,汉娜通过米夏寄来的录音带学习,她能写简单的几句。她给米夏写信,让米夏多寄点爱情小说。

汉娜的监狱里的表现很好,二十年的牢狱生活之后,她可以出狱了。但就在出狱的前一天,汉娜自杀了。

她把自己存下来的钱交给了那次火灾中的幸存者。

我一直在想汉娜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她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米夏,还是无法原谅自己犯下的错而内心备受煎熬,又或者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始新的生活。

总之这一切没有了答案。

米夏在把汉娜留下的钱交给幸存者时,谈起了自己跟汉娜的感情。他眼里饱含泪水。

影片在最后,米夏带着长大成人的女儿去了当年他和汉娜游玩过的教堂。

汉娜的墓就在旁边,他希望汉娜能一直听着朗诵声。

《朗读者》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时逢夏日阳光明媚,为了进一步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展现职工阅读的风采,传承经典、品味名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各企业职工们在阅读和表达中促进沟通、协调,增进职工间的感情,我们特此推行举办《朗读者》活动。我们从《朗读者》中归来,备好了书香美景,邀广大职工们一起共享,为你们讲最美的书籍,用最动听的声音,一起在书籍中经历喜怒哀乐,体验百味人生。让我们跟着书籍去旅行!

二、活动对象:XX街道各企业职工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XX广场负一楼后大堂。

五、活动主题:

每个企业自拟两到三个主题。

六、活动安排

本次《朗读者》活动分为初赛和复赛两部分进行。

1、初赛环节: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初赛筛选,每个企业选拔出2-3位朗读声情并茂的优秀者,进入复赛。

2、复赛环节:每个企业拔出的2-3位优秀朗诵者,在活动时段,由XX广场提供舞台,进行现场朗读示范。

七、活动要求

初赛者要求:从自己阅读过的书目中,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

复赛者要求:每个企业的2-3名晋级者,依然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朗读,朗读时间不超过五分钟。并且特别要求,此次的朗读内容要说明朗读给谁听。(例如朗读给同事、朋友、配偶、父母等。)复赛以抽签的方式定朗读顺序。

八、评分办法及标准

评分办法:活动采取现场朗诵,评委现场打分的办法进行,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成绩平均得分为参赛选手最终得分。

评分标准(满分10分):

1、内容:紧扣主题,表达准确,内容充实生动,积极向上,有真情实意。(3分)

2、语速: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声音宏亮,正确把握朗诵节奏,富有感召力,朗诵抑扬顿挫。(3分)

3、仪态: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朗诵的内涵。(2分)

4、台风:能正确把握朗诵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和评委产生共鸣。(2分)

九、活动评审

XX街道领导、XX广场领导、专业语文老师、媒体人员。

十、活动总结并颁奖

此次活动评出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三人;三等奖五人;优秀奖若干人。

十一、活动经费及预算

1、场地布置及物料费用XXX元。

2、.奖励礼品XXX元-。

3、专业语文老师、媒体人员聘请费XXX元

报告——朗读者 篇7

案例:《朗读者》

整体性认识:非娱乐节目模式的价值和独特性——从综艺节目的角度来讲,目前在国内,偏综艺娱乐类的节目模式较为普遍,而类似《朗读者》这种“访谈+朗读+轻解析”的小众节目模式鲜有。尹鸿认为,《朗读者》最大的意义在于其使 “访谈+朗读+轻解析”的节目模式具备了价值,填补了全球电视节目模式的一个空白。“相较于过去绝大部分综艺娱乐类节目,《朗读者》这种以阅读、情感加访谈模式的文化类节目是罕见的,但其节目本身的影响力以及节目所带来的关注度却是火热的,从这一点来讲,这档节目是具备独特性的。”《朗读者》的成功其实并不偶然。纵观近两年以及当下在播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看上去更像是一场文化类节目发展的试水成功代表作,它的出现恰如其分地给人们的文化需求一个有处可寻的出口。《朗读者》以及文化类节目火爆的原因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六个字。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品牌类节目,《朗读者》具有很大的覆盖传播优势;同时,这与董卿和节目组的知名度以及节目组的控制能力、表现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此外,从节目本身而言,节目制作的精致和讲究是保证整个节目呈现质量的基础。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即平台好、主持人影响力大、节目制作精良。“正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才创造出了这种现象级的节目。不只是《朗读者》这档节目本身成为现象级,而是这种‘现象’成为了一个现象级,《朗读者》可以说是这种现象中的一个代表作。”

第一期的主题是“遇见”。第一位嘉宾是表演界的泰斗——濮存昕。年逾六旬的他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仍活跃在戏剧表演的舞台上。鲜有人知的是,这样一位表演艺术家,小时候竟患有小儿麻痹。腿脚的不便使他经常遭受同学的欺辱,还被冠以「濮瘸子」的外号。幸好,他遇见了一位医生,治好了他的顽疾。这个医生,给了他走上舞台的机会,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这让我们慨叹命运的不可知,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有着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力量。濮存昕选择了老舍的散文《宗月大师》,送给那位仁医。当年,宗月大师给了老舍读书的机会,并且指引他与人为善,最终改变了老舍的命运。节目组不止邀请了有着深厚功底的演员来朗诵;也邀请了各行业中的佼佼者,来分享他们的故事。比如联想的老总柳传志,以及中国第一位获得世界小姐殊荣的张梓琳;他们都分享了各自的传奇故事,也为观众传递出了很多温暖人心的话语。柳传志分享了他在儿子婚礼上的致辞;只要你做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业,都是我的好孩子。张梓琳则把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读给自己的女儿。最后两句尤为动人: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分享之后,有种眼泪夺眶而出的感动。这也是第一期节目最大的亮点。老先生迄今为止翻译过六十余部中外名著,2014年,荣获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这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诗译英法唯一人”,这个说法毫不夸张。老先生翻译的第一首诗,是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情诗。当讲到徐志摩的死,动情之处,老先生仍然会流下感同身受的热泪,像个年轻人一样。尽管已经96岁的高龄,他却依然会每晚工作到凌晨三四点。他把这种行为,打趣地称作“偷来的时光”。他依然有自己的“小目标”,计划在百岁之前,翻译完莎士比亚所有的作品。就像老先生自己所说: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这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当最后许老的学生们朗诵他翻译的诗词时,鱼叔也被深深地感动到了。不仅术业精湛,更以德行育人。

国士之风,大抵如此。

除了这些名人,在第一期的节目中,还有两组素人分享了他们的故事.虽然不及老戏骨的朗读水准,感染力弱了些,但他们的故事,却给人更强的冲击力。参与阿富汗人道援助的产科医生,在战火纷飞的地区,援助了三千多名婴儿的降生,并且保证了所有产妇的生命安全。她选择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的歌词,来分享自己的经历。而另一对朗读者,丈夫不惜卖掉广州的房产,来到四川的山村;用十年时间,为妻子建造了一个鲜花山谷。两个人在这里写诗、种花,沉醉于山水之乐;过着陶渊明所向往的桃花源般的生活。结婚23年,热恋了23年;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更难得的是,节目组还在各地设立了朗读亭。所有想分享阅读的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其中。

《朗读者》中董卿在小房间里进行访谈,然后回到舞台上,这种模式能够让被采访者在私密的空间里交流起来更顺畅更自然。通过这种亲近性的交流,再转化到大屏幕,效果很好。通过访谈进行解读,通过前台进行朗读,是互补的方式。《朗读者》中,她延续了引经据典的主持风格,其主持功底自然无可厚非。难得的是,她不止是《朗读者》的主持人,还是这档节目的制片人和总导演。能在真人秀霸屏的今天,专心做一档文化类的节目,这是一个电视人的良苦用心。

两位总导演表示,朗读者节目强调“三美”,即文学之美、情感之美和声音之美。三种美以层层递进的方式,通过嘉宾“朗读”先感受到文学之美,再通过嘉宾讲述自身故事感受“情感之美”,最后通过嘉宾的声音将“三美”合一,引发观众共鸣。

总结:《朗读者 》是展现文化魅力的节目,它从真挚的人生故事出发,让观众品味人生价值。《朗读者》中,朗诵者们不仅会以笔者的角度诵读文字;还会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以及朗诵者透过文字的情感共鸣。访谈和阅读二者相结合,所传达的情感也更具冲击力。《朗读者》的嘉宾都是名人明星,但《朗读者》是用文化魅力打动人心的。《朗读者》虽然以“朗读”命名,但并不是一档普通的读书节目。《朗读者》展现了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众所周知,文化综艺类电视节目,是一道观众的精神大餐,要满足观众在疲惫的忙碌之后回归内心宁静的欲望,感受其传递的情感和精神。可近年来有些地方台的文化综艺类节目,靠的是煽情刺激观众,不适合普通观众的口味,所以很快就失去了观众。《朗读者》内容选择的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封家信,一段电影戏剧剧本等,再由嘉宾的二次加工下带着自身的情感再次传递出来时,把观众带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从而震撼心灵,产生共鸣,让心灵受到感动和愉悦。

小组分工:解说:周祎

PPT:李慧欣 宁丽茹

朗读者影评 篇8

麦克是一个正在学习戏剧的15岁少年,因为一次猩红热的发作而邂逅了35岁的公车售票员汉娜,病愈之后,麦克登门答谢,但稚嫩的心却被汉娜的丝袜所征服,少年旺盛的力比多怂恿着麦克进入了汉娜的世界,平凡的交往使两人逐渐了解,最终由性生爱。数年之后在一次审判纳粹分子的公开听证会上,麦克再次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汉娜,但此时两人的身份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麦克成为了一名法学院的学生,而汉娜却成了被告席上的一员。最终汉娜在各种势力的算计和“麦克的第一次沉默”的联合绞杀之下,被判终身监禁。在随后数十年中麦克一向无法摆脱内心的羁绊与愧疚,在重回故乡后,他决定开始给汉娜寄送自己朗读的录音带,汉娜也因此获得了新的期望。汉娜透过录音带学会了识字,并写信给麦克,结果却换来麦克的第二次沉默。在汉娜释放之前的那次餐厅相会中,麦克把手收了回来,汉娜的期望也随之被带走,留下的只有麦克的第3次沉默,不久之后,汉娜带着绝望离开人间。最终饱含愧疚的麦克帮汉娜完成了心愿,并在汉娜的墓前对女儿开诚布公,结束了自己的沉默。

我们将如何看待麦克所酷爱的“沉默”呢?

首先在结构上,在麦克少年段落里,情爱与朗读,无疑是构建叙事的重要支点,而到了青年之后的段落,麦克的一再“沉默”俨然成为继它们俩之后,新的剧情发展的支撑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下半段的影片的关键的转折点上都会出现“麦克的沉默”,沉默就像一个数学题的答案,如果第一步答案发生了变化,那么接下来两步的答案也会随之改变。这道“数学题”就是片中决定汉娜命运时,麦克的态度。而汉娜的命运和麦克的态度是本片下半部分的主线,因而“麦克的沉默”便成了我们解开此片下半时众多玄机的一把钥匙,变得至关重要。

既然我们已明确了,麦克在关键时刻对汉娜的态度是“沉默”。那么不妨我们此刻来探讨一下,是何种原因让麦克选取了这样的态度。

这但是个难题,不如就用解数学题的方法,把它分步找出来

第一次沉默

出此刻判决汉娜前夕,麦克有证据能够证明汉娜是一个文盲,而这个证据无疑能够影响到判决的结果,但他却没有这么做,他选取了沉默。

最好的原因可能是麦克出于对汉娜的自尊思考,而决定帮忙她维护他的保密与自尊。最坏的原因可能是麦克出于私心,害怕由于自己对汉娜的帮忙,会遭来社会的谴责和朋友的非议,甚至会被揭露出曾与汉娜的那段不雅的恋情,从而影响自己的一生的前途。而居中的原因便是出于一种恨和一种爱,一种对汉娜以前抛弃过她的怨恨,和一种应对犹太受害者的怜爱。

麦克肯定会有些狠汉娜,但总体仍是爱,就像我们会经常见恋人争吵,但很少见他们拿刀互砍。而在影片中,编导也多次点出了麦克对汉娜的爱,例如他不愿和情人吃早餐,和别的女人做爱之后,要一个人去睡。因而很显然麦克也不会因为狠而意气用事,至于那些怜爱或许会影响到麦克的抉择,但绝不是重点。维护汉娜的自尊,影片中确实有许多证据。从麦克根据回忆“点菜”从而猜到汉娜是文盲,到对教授讲述“如果受害者想保密”,都足够有力地说服我们对麦克是出于维护汉娜而沉默深信不疑。但是那里就有一点蹊跷,那就是为何他没有去问汉娜的看法呢?这让我想起了《黑暗中的舞者》,嘉芙是沙曼的朋友,她就很坦然的去找了沙曼并要求沙曼提出“为了孩子而犯罪”这个有利的条件,而相同事件上,麦克就做的畏首畏尾,为什么会这样呢?很显然麦克有太多的顾忌。嘉芙是沙曼的朋友,他们的友情纯洁被人歌颂。而麦克是汉娜的小情人,他们的爱是被禁忌的爱。沙曼是一个杀警的无知盲女,而汉娜则是一个纳粹的刽子手。所以这才是问题的根源,麦克是个小情人,这点上他害怕;安娜是个邪恶的符号,是被整个社会所谴责和攻击的人。一个人为了另一个人要对抗所有的人,想必这事放在哪人身上也不会做的不畏首畏尾。所以麦克的害怕

是真实的,是一种人性的自然流露。记得看完《兵临城下》后,我们就会不难认同即使是最勇敢的人,也并非无所畏惧的,更何况此时是一个文弱的青年。他明白这样宣判不公平,正如80000个中找16人来当替死鬼;也明白所有守卫都在算计她,正如他们都明白汉娜不识字而却说是她签的名,但最终他还是选取了沉默。很显然不是出于公平而是出于恐惧。所以此刻真相渐渐浮出水面,麦克的内心恐惧才是真正的主因。

由于麦克的沉默,使得汉娜不得不在铁窗中度过自己的余生,从而引起了麦克的第二次沉默。

第二次沉默总体上是个铺垫,主要是阐述汉娜从得到麦克的磁带时的激动与用心的微笑到麦克“再次沉默”后的“放纵”的思想变化,而这次的情绪波动也为汉娜得死做了铺垫。

那么这次麦克的沉默原因在哪?此时社会的影响已甚微,出于常识,我们也会明白,人们是不会去在意判刑者者判刑以后生活的,就像没人在意高考状元以后是卖猪肉还是当国家主席一样,他们只会看那一瞬间。所以也再不会有人在意麦克与汉娜的往来。但在外界已不会对麦克的地位构成威胁时,麦克还在顾及什么呢?

1,我个人认为,这次就应算是一种逃避情感的心理惯性,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个长久不见的朋友,并且之前有过矛盾,突然有一方要提出相见,相见时总不免有些尴尬,因而他们习惯于彼此沉默不去想见,恋人之间尤为明显。这种情感也是真实的,也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洞察与尊重。

2,当然他也还会有一些其他顾及的,比如女儿的看法。但毕竟他只是与其通信,这极保密的事情,旁人是无法知晓的,因而他没必要为子女而躲闪汉娜。3,我还要提及一下关于美梦破碎后的恐惧与怨恨。或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情节,在我们心中,一个以前极度完美的形象,突然间崩塌了,那种心理创伤是刻骨铭心的。就像我们不愿再崇拜那个形象坠落后的父母一样,麦克也不想再爱那个破碎了的梦。这不是因为他不爱汉娜,而是以前爱的过深,所以此刻才要逃的越远。

4,最后当然要说愧疚,我是不大敢再去见我出卖过的朋友的,不管他知不明白是我出卖过他,我都不敢再见他,因为我心中的梦魇让我无法坦然应对,我想麦克那时也略会有我的那种胆怯吧。所以就又沉默了。

不管这次出于哪种原因,他都是已经不再过多的受社会意识的影响了,而且麦克的沉默也更是贴合人物性格和人性本源,可见作者对生活是有足够的感悟的。

由于这个铺垫,第三次沉默顺理成章的出现了,也最终造成了安娜的自杀。对于这次我所说的这次沉默或许很多人都会疑惑,因为这次麦克对汉娜的问题是有回应的,他否决了汉娜。但以我拙见,麦克仍然是选取了沉默。在那只手缩回之后,麦克给汉娜的答案是无数个:一,拒绝;二,我还需要些时间;三……而汉娜的这个问题就是“你是还愿意宽恕我,理解我吗?”这是汉娜最想问也是最说不出口的。但麦克在一个问题上给了汉娜能够激发无穷想象的答案,更超过了沉默的残酷,于是她心灰意冷,含泪西去。

而这次的原因又在哪呢?和2次的一个巨大不同就在于,汉娜的释放。她被释放这就意味着她将重新进入麦克的世界,就会对麦克的一切“社会形象”造成影响。因而这时麦克的恐惧的私心又开始复生。

但随后影片中“最戏剧”的地方出现了,一句“你没有理解到问题的所在”一时真让人摸不到了头脑,我们首先是推测编剧要把麦克搬到了神坛上了,让他的博爱促使他要在近之后还要对那些犹太人打抱不平。但让人不解的是这样的神性的诞生了,那整篇所阐述的人性再告诉我们什么呢,人道主义成为了新的主题,那么前半段的情爱经历是在讲述什么呢。当一个从始至终都没被突出的主题突然被搬了出来时,编导也乱了阵脚,忙着帮他找依据。此时编导想到了麦克的沉默,并将其初衷变成了为广大犹太人抱不平,而为了成就这点,编导便在影片之前部分加了一段麦克神游奥斯维辛的片段。这个一切确实足够让人黯然神伤的了,因为它与后文呼应足以可让我们对麦克的初衷作重新的解析,从而颠覆我们曾今的所有的论断,我们的这道数学题在最后一刻答案错误了,要重做了。

但在我们检验时问题又来了,如果麦克真是一个足够正义的人,那他为什么只恨汉娜一人呢?为什么不把汉娜的事情搞得水落石出,把其他的同党也绳之以法呢?为什么不亲口去问汉娜是否发生过这些呢?为什么这些他都没做,难道你要说高尚的人都很腼腆吗,很显然,麦克内心是不坦荡的,而正义最终也不会是他作出选取的决定性因素。

哪位为何会有这一画蛇添足之语呢?

定神思量后,我承认不得不为作者叫好。因为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神来之笔。麦克形象在此被激活了。仔细想想麦克爱岔开话题是有前科的。在之前,麦克在与母亲的谈话时,他就把他的这种才华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你为何连你父亲死都不回来”,她已是检察官了,她赚得比我都多。”所以如果在那里再出现一次岔开话题,那么麦克的这种个人性格也就成型了。那么整部影片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全身畅通了。想想如果没有麦克这种爱逃避问题躲躲闪闪的性格,那么前面的数次沉默也不就没有了性格依据了吗?外界社会的施压,内心性格的缺陷,内外因相结合,不能不让麦克沉默了。

朗读者作文 篇9

书香缕缕,书中百页成章;云端朵朵,浮云七彩成锦。

年少,天真。童年时,我喜欢林海英的《城年旧事》,破酒坛、小弄堂、杨柳烟雨是属于英子的京味童年。书中英子滚过草坪,帮过惠州母女相认,学过骆驼咀嚼。儿童的天真美好,尽在小姑娘身上展现。我读它体会到了那个年代的安之若素,我读它明白了英子的小时光,我读它懂得了今生的童年之想,谓之天真。

年少,懵懂。偶然间,翻开一本小册子,遇见了他——泰戈尔。朗读他,我会不由自主地大声念道“生如夏花之绚烂,死于秋叶之静美。”我仿佛看见夏日鲜花尽情绽放的笑靥和秋天无悔的面容。花开只一季,生命短暂,我们不能仅仅固守生命的厚礼,而是应尽情绽放。而花意阑珊时,要“化作春泥更护花”,那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花落叶枯,不是结束,而是它们的涅槃!泰戈尔不就是这样的人格吗?他永不哭泣的乐观。我读他明白,人生的车马总要向前走。我们又怎能错过了哪些简单而又诗意的美丽?

年少,成长。爱上了蔡崇达的《皮囊》。书中的阿太沉稳而又坚强,她似一块石头,外面看似淡定不乱,内在却有丰富的情感。她常说:“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她明白,水生火热的乱世中唯有刚强,唯有使用这皮囊下的肉体,才能获得一份安宁。她能屈能伸,早已看破世间红尘,所以她的心中有了一把丈量人生的尺。因为经历,因为这把尺,生命有了灵魂的长度。阿太不是圣哲,但他却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我读《皮囊》,让稚嫩的生命得以真正的成长。

读《朗读者》有感 篇10

窦桂梅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毕飞宇认为《朗读者》是一部关于尊严的书;曹文轩欣赏那份故事叙述的庄重;池莉说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理由的质询,是对不规范情爱关系的探究;肖复兴读了该书后感叹,它是帝国“第二代”最为深刻的反思小说……小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无从释怀的空间与可能。

作为语文教师,自然对“朗读”有着特殊的敏感。我发现,所有解读的来由,都源于“朗读”.为什么朗读使男女主人公远离欲望,生命变得醇厚,爱情获得升华,罪过得以救赎?为什么,透过个体的朗读,作家让我们看到人性暴戾、残忍、无奈、软弱、忏悔与宽容?尤其是,作为女性,更让我难以释怀的是汉娜,朗读给她到底带来些什么?

一、爱情的刻痕

“朗读,是我跟这个大我21岁的女人约会时的常规节目……我是她的朗读者,从我十五岁开始。”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逼仄的过道里吐得一塌糊涂,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

汉娜和米夏・伯格(以下称“米夏”)已经不只一次在一起了。可汉娜却问:“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她原本应该是知道的,“我”把那些朗读的东西放在了她的厨房的桌子上了啊,她怎么不知道?上边都写着“米夏”的名字,封面上还贴着书名和所有作者名字的标签。可惜,她一概视而不见――她不识字。

朗读成了他俩幽会的常规节目。汉娜要让米夏给她朗读后,她才带米夏洗淋浴,然后带他上床。这么朗读一段剧本,其中出现的不同角色,都要米夏把他们表达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心无旁骛,集中注意力。一段心之幽情,他们并排而卧,悠闲朗读才是小说的桥段。当懵懂少年正全身心享受爱情的时候,成熟的汉娜却愁肠百结。感情升温之中,灵魂救赎,都是因为朗读。阅读将他们超越了身体,走向了灵魂,或者说走向了身心的结合。

后来他们再也没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爱情不可避免地出现失和与冲突时,汉娜选择了悄无声息地离开。几年后,米夏作为法学院学生参加审判二战中纳粹罪行的听证会时,他惊愕地发现汉娜竟然坐在被告席上,被指控谋杀300名犹太人的战犯……

后来米夏结了婚,生了女,又离了婚,20多年来,他孤独而坚定地给监狱中的汉娜朗读各种书籍,并制作成录音带寄去,而汉娜也在年复一年的听读中学会了简单的写字和阅读。当磁带中《奥德赛》的声音从少年变成了中年,那些抑制在胸中的万般情绪化成了喷涌而出的蓬勃泪水,让米夏无法承受那么沉甸甸的朗读。

监狱里,汉娜最初的信,写给米夏的,寥寥数语,或一份祝福,一份谢意,或者对一位作者,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本小说的人物品评,甚至监狱里的所见所闻。她写着“院子里的连翘花开了”,“我希望今年夏天雷雨天多点”,“从窗子里外望过去,我看到鸟儿怎样聚会在一起飞向南方”,等等。奇怪的是,汉娜写到这些,米夏才发现真是这么一回事。爱情总是超乎尘上的,阅读也使汉娜贴近了世界,并努力将这种种愉悦与米夏分享。

特别是一张从报纸剪下来的照片,贴在汉娜监狱的小屋墙壁上。向老者鞠躬的正是米夏。那是毕业典礼上接受校长赠送的奖品。当时汉娜已经离开那个城市好几年了,有这么一张照片,一定大费周折。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汉娜:对爱情的坚守,这是她存在的理由与精神支柱!()和作家一样,写到这里,感到有什么涌上胸口和喉咙。

因朗读,汉娜学会了阅读和写字后,米夏对此非常高兴,也的确表示钦佩。同汉娜为了学习读写而付出的千辛万苦相比,在米夏的眼里,他的赞赏和高兴,显得微不足道,简直一文不值。《奥德赛》录完后,又给她加录了施尼茨勒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还给她米夏自己喜欢和熟悉的文学作品,这样她又听了许多凯勒和冯塔纳,还有两位诗人海涅和默里克的许多杰作。以至于,朗读过的诗歌都能耳熟能详,都能背诵自如。不必拘泥于卡夫卡、弗里施,勇桑、巴赫曼和伦茨(当然,有能力可以探求这些作品有什么内在的秘密。)这些人,以至于后来,“我”就把自己写的东西拿来给汉娜朗读。

汉娜识字以后,她告诉米夏:“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就是人家不了解我……你明白吗,如果没人理解你,那么,也就没人能要求你讲清楚,就是法庭也不可以要求我。不过,死掉的人却可以,因为他们理解我。”也许,她每天晚上都在和死掉的人,当然也和书中的主人公对话。对于活人她已经不抱希望。如此说来,米夏是否又是他的诺亚方舟呢?

要知道,在她识字后的一两年里,也曾那样天真地渴望过米夏的回信,因为她终于克服了一生的最大障碍,而从文学中她也早已体验过文字表达人心的力量了,可回信终于没有来。这使她由失望而绝望,此后,她不再锻炼,不再爱清洁,开始暴饮暴食,人也迅速衰老了。他是她唯一的动力,不能割舍的牵挂。于是他的没有回音也渐渐磨损着她的心,“最后的五年,她忽然变得什么都不在乎了”.那些越堆越厚的录音带,最后变成了帮助她离开的工具。

她在米夏去接她出狱的前日自杀,是否可以看作她对所爱的人的一种绝望?或者可以说,是她对于未来亲密交往的恐惧和绝望?在监狱草地的林荫下,米夏面对的,是他曾狂热地爱过的女人,但这个女人因为忠于职守,而充当的无辜刽子手又是无法救赎和原谅的。原谅她,从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对自己道德观的背叛,米夏收回了还没有来得及温热的手。这也是件关键性事件。他们,是否还是生活在各自的世界里,因为缺少交流,他们没有获得理解,彼此内心的十字架无法卸去?

这两只爬出一样痕迹的蚂蚁,在人生的开始和结束时,终于爬向了两个相反的方向。一切都结束了吗?汉娜心里问米夏。我也问主人公。一切都结束了,她心中仅存的那点温情都将消散开去,在就要回到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来的前日,汉娜了却了自己年老的生命。那间小小的牢房里,只剩下满屋安静整齐的录音带和书籍。

最后的纸条“在那听紫色的罐子里还有点钱,请交给米夏。这些钱还有储蓄银行里的七千马克,他要交给在教堂中同她母亲一起活下来的那位女儿,她会决定应该怎么用这钱的。同时请替我向他问好。”

自杀前的留言也不忘向他问声――是否可以说,汉娜的自杀,米夏有无法推卸的责任。一个曾经给她带去希望与梦想的人,一个用生命去等待的相逢,却如此地怠慢了她,怠慢了这份爱,她无法承受他的冷淡,无法面临没有他与爱情的生活,这比任何外在的监狱折磨让她难以承受。所以,她宁可选择了转身而去自杀的,那次盼了二十年才来到的探望,也许她依然介意,依然不可以直面自己的过去。在那一刹那,她被彻底地击垮了。

更何况,生,也许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恨水不成冰。死,有时是为了纪念的忘却,纪念曾经沧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发生爱情的那一刻,注定逃不过命运的诅咒,最初的爱情诱因,总会在最后将爱情谋杀,正如书中诗句描写的:

“与君同心,两心相互来占有。与君同衾,两情相互来占有。与君同死,人生相互来占有。与君分袂,各自东西不回首。”

爱情,本是一个神圣的历史事件,是人性升华的本质渠道。可是,却被现代人抛弃在大街,让它流浪,让它哭泣。作者有意将它穿插进宏大的历史叙事中,让它承载历史的重量,发掘人性深处的罪恶、可怜、虚弱、卑贱。作者让爱情蘸染了人性的光泽后,爱情就不再是件轻松的事情,它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生命,意味着与他人、社会乃至历史千丝万缕的关联。这对当下将爱情简单化、尘世化、庸俗化的人来说,无疑是种道德的审判与人性的催醒。

因朗读,生命留下爱情的刻痕。

二、生命的涅磐

汉娜总是让米夏为她朗读《奥德赛》、《荷马史诗》、《带小狗的女人》、《战争与和平》等,在米夏的朗读中,汉娜像个婴儿似的时而痛哭,时而大笑。而当初她在看守犹太人时,选小女孩给她朗读小说,也许情境如上。

几年后,在面对共犯的栽赃时,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保有最后的人格,她宁愿选择终身监禁。因文盲,她拒绝被培养成电车司机,可以掩盖她这个缺陷;这也是她要离开西门子公司,而去当一名看守的原因;这也是她会自己承认写了报告,而拒绝来鉴定笔记的原因。当然,还要追问的是,她是不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就在法庭上拼死一辩,激烈发言呢?因为她既不能阅读那位逃亡女儿写的书,也不能读起诉书,因此,就看不到对她有利、可以给她提供辩护理由的绝好空子,也就丧失了应对的机会。是不是因为这一点,她才把自己送往监狱呢?

再有,她躲躲闪闪、防卫过度,遮遮掩掩,假面伪装和出言伤人,包括对米夏等等。难道汉娜对身边文盲的羞耻感如此深重,值得她在审判和集中营这样的表现吗?难道,做文盲比当罪犯更加丢脸吗?泄露自己是文盲比坦白自己是罪犯更加可怕吗?

这些追问,显然是为了读懂汉娜的内心。当她意识到,阅读给自己带来心灵的宁静澄澈和灵魂的静谧愉悦后,就无法再离开阅读了。而识字是走向阅读的资本,是阅读人的起码尊严。难道外在的身体拘囿能比内心的.尊严更重要吗?阅读是走向他内心世界的钥匙,她又怎能放弃呢?

看,汉娜开始了识字,那是把录音和书对在一起的阅读,她从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写起――字力透纸背,用了吃奶的力气。第一眼看上去会以为那是个孩子的笔迹,可以想象,付出怎样的辛苦,汉娜终于会写字了,终于会写字了!

有些时候汉娜对于文学的体验和评论经常十分准确,令人惊讶。来自本能的真实体验,往往显得真实而可信。纯真善良的评价,来自生命的当下体验,聆听者比朗读者看到更多,而这恰恰又是双刃剑,把汉娜裹挟进去,无法自拔。“施尼茨勒汪汪叫唤,茨威格是条死狗”;或者“凯勒要的是个女人”;或者“歌德的诗歌像一幅幅小画图,还镶在美妙的框子里”,或者“伦茨一定用打字机写作”等等。由此,我想到了我们语文教师强调的朗读――因朗读让世界变得澄明,因朗读,可以拒绝愚昧无知与鲁莽做出后悔的选择啊。

她的字始终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却表现了某种严谨的美。看上去,就像出于一位老人的手,只不过,那老人的手一辈子没有写过多少字。一个人错过了朗读学习的最佳时机,如果一个人太长时间拒事情于千里之外,即使最终开始亡羊补牢。并且乐在其中,那也可能为时太晚。她为此付出多少精力和辛苦,为她骄傲,也为她悲伤。为她那迟到和错过的生活而悲伤。为她整个世界的生命姗姗来迟、生不逢时而伤感。

在入狱后要出狱时,米夏来看她,他问汉娜,你会回想以前的事么?汉娜说在审判她前她什么都不想,想也没用,因为人死不能复生。汉娜说她明白,她学会了写字与阅读。学会了识字与阅读,这好像就是一个学生说的话,可在汉娜的口中。这几句简单的对话,其实透露了最朴实也是最深刻的人类思考,在我们面对难堪的过往时,有时更是要用建构的、正确的心和知识去面对未来。因为逝者已矣,来者可追。汉娜的阅读是出自于内心的需要,来自于灵魂的呼唤。文学所构筑的另个世界,让她神往不已,使她足以抵挡现实的寂寞,足以消解现实的无奈与龌龊。她在通过阅读寻求解脱与救赎。

写到这,我要说,尽管汉娜学会阅读为时已晚,她毕竟告别了文盲。不,是否告别文盲不重要,而是她因此而告别了来自本能的冲动,而因阅读有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于是,你对她做的一切便有了新思考――书中写到,米夏又重新阅读《奥德赛》的意义。这是一个“家乡不到十年间,鱼鸟今应怪我还”的故事。希腊人相信人不能可能同时掉进同一条河流,怎么会相信有返回从前那个故乡的事?要知道,奥德赛不是为了留下,而是为了重新出发。这是不是――生命新的开始呢?总体说明,这本记录所载的篇目是个证明,反应了德国那些受过教育的,具有市民意识的人,在文化上一种巨大的诉求。这不也是汉娜的个体诉求吗?

刑事犯当中的盲人,有个援助协会,汉娜总是把磁带借给那个组织。走进汉娜的书架,莱维、魏泽尔、博洛夫斯基、阿美希等描写集中营幸存者的书,还有赫斯的罪行录和阿伦特关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被判处绞刑的报告,以及一些有关集中营学术文献,全都摆在一起。要知道,这都是她经过深思熟虑订阅的。

她又要监狱提供关于集中营女人、女囚犯和看守的书名,自从学会阅读,就开始阅读有关集中营的书籍了。小小的屋子,床头挂着许多小图片和小纸条。或是一段文章的摘录,或是一首诗歌,或是一则报纸简讯,诗句是像“春天让她那蓝色的飘带又在风中飞舞”,像“云影在田野上掠过”等。所有的诗歌都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小图片上展现的春意盎然的森林,鲜花烂漫的草地,写满秋色的落叶,遗世独立的树木,溪流潺潺的牧场,还有一棵挂满了熟透了果实的红樱桃树,以及一棵栗树,浅黄的,橘黄的秋状如火般闪亮。

作家的这种设置,是否给知识一种崇高的寄托?存在主义是一种对外部世界感到绝望后,转而从一己的选择中寻找心灵出路的哲学,它对他者间的交往未免看得过于黯淡,但在揭示人性的弱点上却又异常深刻。

因朗读,生命向死而生。

三、历史的诘问

读过这么一段话:这是反映二战的影片,与《美丽人生》一样,导演以温和的方式,别样的形式,来呈现对二战的思考。所不同的是,《美丽人生》是意大利式的乐观、从容、浪漫与美丽,而此书或此片,则有德国人的深邃、反省、慎独与冷静。

这是一个反常规的历史审视,采用的是元素倒也不新鲜,一个少年与一个中年妇女的爱情故事。然而,在他们身上蕴涵着太多的历史质感和人性诘问。中年妇女是历史的担当者,是亲历二战的在场者,是“无知”的被告者;相应的,少年是下一代历史的反思者甚至是赎罪者,是赓续二战罪恶的承担者,是“有知”的见证者。

解读这部作品,最为外在并最为宏大的,当然是反纳粹的层面。因此这里我不得回避因“朗读”引发我的这方面的思考。小说写出了历史评判对于不同的个人往往会“见林不见木”的缺憾,也写出了下一代人对于前一代的罪行,那种承担与厌恶相交织的尴尬。这都是独到而深刻的。

审判厅上,“我曾……我以为……那么,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这在汉娜来说,这是当作一个严肃的问题提出来的,不是胡搅蛮缠。她当时真不知道怎么做,能够怎么做。她要愿意听听,见多识广的审判长如果设身处地会做些什么。“有些事情是不能卷进去的,而且,只要不伤及皮肉,不送掉性命的话,怎么样都必须与之脱离干系。”法官的回答如果针对汉娜具体的情况就有说服力了,泛泛地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实际上冲淡了汉娜提问的严肃性,她问的是在那种特殊情况下怎么做才好,而不是说世界上有没有不该做的事,法官的回答不但无助,而且笨拙。汉娜投以惊奇的目光,毕竟,这次她在唇枪舌战中赢得了一个回合。

当汉娜第二次说“要是您的话,您咋办”时,这一次她得不到回答了,她也没有盼望得到,没人会希望得到。法官无言地摇摇头。

“我要是……,要是没有……我要是那之前没有在西门子报名参军就好了?”汉娜仍旧沉思默想――这个问题该不该提。她选择那些柔弱的姑娘,是不是害怕她们吃不消建筑工地的劳动?是不是因为她们终究要被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去?是不是想让这段最后的时光好受一点?这是不是挑选柔弱细嫩姑娘的原因?是的,正如作者所说,没有别的原因,也根本不可能有!原因就是朗读!

审判宣布了,她一直腰板挺直地站着,纹丝不动地听着。她目不斜视,眼光穿透尘世一切,扬长而去。那是一种睥睨万物,深受伤害,彻底绝望而无限疲惫的眼神,一种任何人都不想再看的眼神。

如果能够不提“道德观”这三个很抽象的词,在那样的,谁都不能摆脱的历史框架下,她应该既是一个典型又是一个例外。典型,有很多像她一样的人,除了保证自己做好一个合格的工作者,对于事实真相的探究他们毫无兴趣也毫无意识;例外,是当真相被自动揭发,她仍活在自己的认识之中,而远离被认可的“真相”.

在漫长的牢狱生活中,她虽然一度封闭但没有被“道德观”,被沉重的忏悔所压垮。法庭上的汉娜,她并没有像其她一同被指认的罪犯一样,否认自己的罪行,而是坚定异常地坦诚一切。“是的,是我做的”.她执拗遵循的规范,她坚守的职责,是她眼睁睁看着300人被大火烧死的辩词。

相比与她一同坐在被告席,却昧着良心将所有罪责扣到汉娜身上的真正的罪犯来说,汉娜冒着傻气的执拗倒显得坦诚和真实。我们洞悉了一个时代的真相。如今的我们,在重新面对一些我们总是规避的历史时,到底要坦诚到何种程度才会令人信服?令人理解呢?拂去历史的尘埃,沉甸甸的真相却总无法让你我坦然接受。那么这种坦诚,又将她置于何地呢?

我们在惊异于她“冷酷”“无知”的态度时,也不免跟随她一同回望那个所有人看来都愤懑的黑暗时代。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多少无辜的犹太人被纳粹分子惨绝人寰地屠戮。当然汉娜也是侩子手之一。我们不能因为她当时的无知就原谅她,像那个幸存的作家一样,绝对不会宽恕她。

还是忘不了“要是您的话,您咋办?”的两次反问。也许,就是因为朗读的缘故,汉娜有了超越文盲的深刻思考。突破个人的道德情感规范,而上升到一个狂热时代的集体无意识来说,汉娜自身不也是一个悲剧和受害者么?习惯了站在一定道德高度和“他人”视角来批判审视别人的集体,难倒不是我们的悲剧被一次次复制的源泉么?想必读者,包括你我也绝对不会宽恕和原谅汉娜的作为,可是她却是能够被理解的。而且她的例子也是能够被我们,被时代警醒的。

小说主人公汉娜的悲剧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某种历史的绞轧下,作为一个个体的尊严和价值是怎么被扭曲地保存下来的?在她的罪责后面,是否有一些不易察觉的人性的复杂?作者以艺术的手法,提出了有关历史与小人物的关系这样一个哲学命题。本哈德・施林克使小说摆脱爱情故事的窠臼,并上升到如此的高度,显然也得益于他的写作态度“不仅要写作,而且还要在生活中承担某些使命,它们不是我自己给自己规定的,而是摆在我面前、我必须面对的任务,对人、事和所做的决定负责,这丰富了我的生活和写作。”他的话对当下浮躁的文坛无疑是一种警醒。

米夏象征新德国,汉娜是老一代德国人的代言,他们之间固然爱入骨髓,却终究隔着银河一般宽广的鸿沟了。

上一篇:针对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现状下一篇:六年级上册四单元作文笔尖流露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