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财政档案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精选7篇)
一、档案管理规范化,为通过质量认证奠定基础
(一)领导重视,强化培训
财政工作涉及机关工作的方方面面,财政机关档案对全区整体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局党组深刻认识到财政机关档案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时刻注意加强对财政机关档案的保存和管理。把档案工作纳入了全局的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做到责任明确,严格奖惩。将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常抓不懈,成立了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办公条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建立了综合档案室,配备了专职档案人员,先后投入资金万余元购置了档案橱、除湿机、扫描仪等档案设施。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的好坏,因此我局十分注重对档案人员的培训。除积极参加区档案局组织的业务培训,还多次组织各科室兼职档案人员到先进单位学习经验,相互交流,使档案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有了进一步提高。
(二)理顺体系,提高效率
档案资源整合的数量和质量是满足利用需求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大档案资料的收集力度,有效整合档案资源,才能进一步拓宽服务面,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省级档案规范化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档案分管领导、综合档案员及各部门兼职档案人员的职责,理顺了内部关系,完善了各个过程、环节之间的接口,并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规定履行职责。消除了过去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现象,解决了管理缺位、协调不畅的问题。在质量体系运行以后,我们从档案形成的起点抓起,从事件、工作的初始阶段进行全程跟踪,及时提醒兼职档案人员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加大了收集的广度和深度。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局域网的优势,实现了文书档案的迅速查阅和快速传递,为各业务科室开展工作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建立健全了各项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工作得以有组织、有计划、有程序的开展。在原有《规章制度汇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全局档案管理的各项要求,编制了《公文管理作业指导书》、《文书档案管理作业指导书》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对文件材料从制作、接收、传递、办理到归档、整理都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坚持档案工作统一指导原则,即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制度,在质量认证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档案管理标准化,有效地促进了机关文化建设
首先,结合机关文化建设的推进,为全力打造“财兴政通”服务品牌,我局以加强档案管理为突破口,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于细微之处见功夫,对全局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详细绘制库房布局图,编制档案存放标准,对每一个库房、每一个档案橱、每一份档案的摆放,都进行了规范,并将这一标准广泛应用到每一个科室,严格要求,定期检查。经过长期的努力,随便乱丢,到处乱放的现象明显减少,全局档案管理达到了“一条线、一个面”的目标,机关整体工作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文明、规范、积极向上的机关面貌悄然形成。
二是针对财政工作的特殊性,明确了业务档案归档范围,将建局以来各科室形成的业务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目前,全区个单位的会计工作纳入了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形成了大量的会计报表、账簿和凭证,为保管好这些最原始的,最基础的历史记录,我局档案人员刻苦钻研档案业务知识,采取定期召开会议、邀请区档案局业务人员讲解标准等方式,加强对兼职档案人员的培训,指导会计核算中心建立了规范的会计档案。目前我局综合档案室共有个类别,卷、件档案。与此同时档案管理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又加强了对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记录的管理,有效地促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三、借助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室藏档案数字化
(一)高标准完成某年的文书、照片、实物档案整理工作
根据区档案局的工作部署及《青岛市〈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建局以来形成的所有文书、实物、照片档案的目录录入、原文扫描及数据刻录工作,建成了目前全区信息量最多、功能最完善的室藏档案目录、原文数据中心,一次性的通过了区档案局的检查验收,率先成为全区个室藏档案数字化试点单位之一。
(二)建立完善电子文件归档查阅系统
为配合我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我局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电子档案归档、查阅系统。一是利用易初档案管理软件,将年以来形成的文书、照片、实物等余卷(件)档案全部进行扫描录入微机,方便了查询,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建立电子收、发文件登记簿。每天及时地将外单位的来文登记及本单位所发文件登记入档,实现各科室的即时查阅,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三是借助局域网的优势,及时在网上公开部分政策性、时效性的文件,重要事件实行网上催办,既节约了办公纸张,又加快了公文的传阅速度,为办事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三)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根据档案管理标准,科学统一进行文件查阅工作,真正做到“有支持性文件来规范、有记录文件来印证、有现场签字来确认”。由于档案管理人员重视理论学习,关注区、局中心工作,检索工具应用自如,使得档案服务的查阅管理运转顺畅。此外档案管理软件的引入提高了档案的查准率、查全率,目前我局档案管理软件文件级条目总数达到条。
目前我局档案管理已达到省二级水平,由于加强了日常对档案搜集工作的督促力度,我局各项工作在推进中也尝到了甜头,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我局精神文明建设档案被作为样本在全区推广;在今年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局建立了个类别的专题档案,由于搜集资料全而且整理规范,受到了区、市督导组的一致好评。
一、基本情况
呈贡区财政局分别于2011年5月和2012年6月开展了两次财政专户的清理整顿工作。2011年5月清理工作前纳入财政专户清理范围的账户包括各科室、各财政所管理的36户财政专户, 通过清理到2013年6月:归并账户10户、撤销账户14户, 撤并后共保留账户12户, 余额50076万元。
(一) 财政专户归并撤销情况
1. 归并因业务取消没必要存在的财政专户1户 (呈贡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 ;
归并一年内未发生资金往来业务但仍有债权债务业务的财政专户4户 (呈贡县财政借款基金专户、呈贡县县乡企业开发公司专户、呈贡县支农周转资金专户、呈贡县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专项借款专户) ;归并社保基金专户2户 (呈贡区财政养老保险基金专户、呈贡区失地人员社会保障金专户) ;归并其他专项账户3户 (呈贡区财政局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建设资金专户、呈贡区农民补贴一折通专户、呈贡区失地农民保障金专户) 。以上专户资金余额都归并到相应的账户里进行分账核算。
2. 撤销一年内未发生资金往来业务的专户2户 (呈贡县水利建设资金专户、呈贡县国债基建拨款专户) ;
撤销因呈贡乡镇并更为街道办事处, 财政所职能转变的专户9户 (呈贡县斗南镇预算外资金管理专户、呈贡县斗南镇农村合作基金会管理专户、呈贡县龙城镇预算外资金管理专户、呈贡县马金铺乡财政所预算外资金专户、呈贡县大渔乡财政所预算外资金专户、呈贡县大渔乡财政所预算内账户、呈贡县洛阳镇财政所预算外资金专户、呈贡县吴家营乡财政总预算经费专户、呈贡县吴家营乡财政退耕还林专户) :撤销因业务取消的账户1户 (呈贡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专户) , 家电下乡补贴资金户1个, 汽车、家电下乡补贴专户1个。
(二) 财政专户保留情况
截止至2013年6月呈贡区共保留财政专户12户, 其中:社保基金专户3个, 预算外资金专户2个, 廉租住房保障资金财政专户1个,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专户1个, 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专户1个, 粮食风险基金专户1个, 固有资产收益专户1个, 核算基建拨款资金农村民居防震建设资金和失地农民保障资金专户1个, 核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和农民补贴一折通资金专户1个。
(三) 整改情况
按照财政专户归口管理的要求, 已将核算基建拨款资金、农村民居防震建设资金和失地农民保障资金的昆明市呈贡区财政局专户纳入国库科统一管理。
二、形成专户长期存在的原因和问题
(一) 现阶段国库科人员较少, 事务繁杂
除了按照财政专户归口管理的要求, 将核算基建拨款资金、农村民居防震建设资金和失地农民保障资金的昆明市呈贡区财政局专户 (中国建设银行呈贡支行53001898338050534406) 纳入国库科统一管理, 其余保留的专户暂时没有纳入归口管理, 仍由各业务科室依据相应财政专户管理制度办法对专户资金的收支、记账、档案管理的归档等具体事务进行管理, 财政资金账户开设、审批由综合科具体负责。
(二) 从财政部门内部来讲
专户分别由农业、经建、社保、教科文等业务科室按职能分别管理分配, “重拨付、轻监督”的现象普遍存在, 对专项资金的跟踪问效根本无暇顾及。
(三) 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和监督
当前, 融资渠道繁复, 资金多头管理的现象比较突出, 行政主管部门各管一摊, 项目和资金来源渠道很难形成整体规划与统一投入, 监督管理困难。另外主管业务部门对资金的管理往往以拨代支, 事中监控弱化, 财政局国库科无法替代各业务科室事前、事中监督管理, 平时只是应付上级财政突击性和专项行为的检查。
(四) 会计核算不规范
由各业务科室管理专户, 不是由国库科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得不到保证。
(五) 财政专户监督缺位
一是由于人员少, 日常监督管理少、事后专项突击检查多流于形式。二是行业主管部门重项目审批、轻监督管理, 放松甚至忽视对下级专户的监督管理。三是横向管理监督缺位。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对专户的监管力度, 但针对下级部门的多, 同级部门之间的资金监管相对较弱。
(六) 呈贡区财政局尚未将所有财政专户纳入信息管理系统
三、加强财政专户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一) 严格控制财政专户的开设
进一步加强专户开设审核工作, 各类财政专户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监管要求开设。结合清理整顿财政专户中发现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建立健全财政专户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和基础性工作规范, 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和财政专户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 提高认识
强化财政领导干部的管理意识, 把加强专户工作从思想观念和行动上, 融入到财政管理和财政改革之中, 并作为考核财政工作一项重要指标, 加强财政专户管理人员的自身学习, 提高业务素质, 遵循“规范、统一、高效、精简”的原则, 在提高财政专户资金管理水平, 确保财政专户资金科学、规范、安全运行的同时做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的准备。
(三) 要让财政主管领导充分认识财政专项资金在分配、管理、使用过程中的困难和管理漏洞
现阶段财政局国库科人员少, 力量较为薄弱, 事务繁杂, 尚不具备将全部财政专户转归国库科统一管理的条件, 下一步在完善财政专户管理制度的同时, 逐步增加人员, 尽早将所有财政专户纳入国库统一管理。与此同时也减轻了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让各部门各司其职, 各尽其能。
(四) 积极与市财政局对接
(一)加大开发区项目协调服务,力促尽早日动工建设,早日达产达效。
1、中国北方轻纺城03月上旬完成了召开环保登记备案工作。03月中下旬,生产区车间动工建设。
2、河北饶阳新发地市场项目
① 三月份完成项目科研等手续。
② 场地勘测,完成整体规划设计。
③ 力争上半年进场施工。
3、河北驰鹏矿山机械设备饶阳镇公司
④ 上半年完成全部车间建设,购进机器设备,调试成功。
⑤ 下半年完成办公配套设计建设开工生产。
4、河北牛源贸易有限公司
⑥ 上半年完成签约
⑦ 完成项目科研登记备案
⑧ 完成收购华阳公司
⑨ 一期工程开工并谋划工期
(二)乡域内企业
1、豆店工业区
三月中旬友发机电、托辊机械开工建设,各占地10亩。
驰鹏矿山机械扩建(1000平米车间),新上天吊等机器设备。
2、九吉工业区
① 协调督促建星纺纱早日动工建设
② 规划、规范项目区内企业(统一规划,提升形象)
3、好望角乐器有限公司
三月份上旬架设电线杆,拉高压线,中旬新建大门围墙,平米两个车间及两个工棚
五月份新数控车床与机器 5台套
六月份开工生产
二、安全生产工作
1、进一步提高全民的安全生产意识,用法律法规规范全乡生产生活行动。
2、继续开展“打非治违”活动,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3、加大对企业法人主管安全副职,生产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之对安全生产有清醒的认识,熟悉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
4、加强对各个企业的检查力度,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使企业生产始终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5、大力营造全乡开展安全生产的环境和气氛,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安全生产生活实现“零事故”
6、为确保在“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实行安全生产工作“月报表”制度,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确保信息畅通,完善应急救援预案,规范印记处置程序,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
三、项目信息工作
1、广开门路,扎实有效的搜集项目信息,每周上报一条。
根据《xxx关于xxxx年深化农村税费xx工作的通知》(x发[xxxx]xx号文件)、《xxx办公x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x办发[xxxx]xx号文件)、xx省农村税费改革办《关于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开展“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的意见》和省财政厅乡镇财政管理局《关于实施“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和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和国务院、省、市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在全省“对经济欠发达、自身财力无法满足需要的乡镇,可以实施县管乡用的统收统支体制,采取‘乡财县管乡用’的方式”。现全省已有xx个县市实行了“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省财政厅在xx市xx县试点很成功,并要求2006年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全面推行。我县属于推行“乡财县管乡用”之列,现将我县实施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重大意义。
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是解决乡镇“人员太多、收入太少、债务太重(目前乡镇债务xxxx多万元,乡镇负债面达xxx%)、支出太乱”等问题的较好方式,对规范乡镇收支行为,促进乡镇依法组织收入,确保乡镇基本需要,缓解乡镇财政困难,保障乡镇重点支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
“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五统、一管、一审”。即“核算统一、账户统设、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网络管理、乡镇举债县级审批”。
(一)核算统一。乡镇财政全面实行“两无一统、综合预算”,即由乡镇人民政府机关统一设立会计和出纳岗位,乡镇人民政府所属机构(七所八站)一律无会计和出纳岗位,以乡镇人民政府机关为会计核算主体实行统一核算,乡镇财政所有收入均在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中综合反映。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统一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代理。
(二)账户统设。取消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在各金融机构的所有账户,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在县城金融机构开设总预算会计的县级“结算专户”,在各乡镇金融机构统一开设乡级“结算专户”,将乡镇原来的“基本经费户”作为各乡镇人民政府单位会计“支出户”。乡镇所有预算内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全部缴入“结算专户”。“支出专户”只能接受来自“结算专户”的拨款。
(三)工资统发。继续实行乡镇干部工资县级统发制度,对乡镇机关全额编制人员工资、社保缴费等由县国库每月拨入财政工资统发户和机关社保局直接计入个人账户。
(四)采购统办。乡镇各项大额采购支出,按照x财采购[xxxx]xx号文件规定,参照县直单位执行。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经乡镇财政管理股按照预算计划审核后,交县采购办集中统一办理,采购资金由乡镇财政管理股直接拨付给供应商或服务商。
(五)票据统管。
1、乡镇所使用的票据在非税收入管理局统一领取,各乡镇必须确定专人负责票据的领取、发放、保管及核销工作。
2、乡镇领用的票据只限于乡镇财政供给单位和乡镇范围内的农村中小学校、卫生院使用,其他“三权”在上的单位不得在乡镇领取票据。
3、对票据实行“缴旧领新、限量领用、专人管理、当年结清”制度,并做到票单同行,即非税收入管理局凭银行缴款单核销收费票据。
(六)实行乡镇举债县级审批制度。乡镇原有的债权债务要按债权债务的发生时间、形成原因、资金来源、约定利率、还本付息等情况,逐一清理核实,建立台帐,制定消赤减债计划报县财政局备案。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原则上乡镇不得再有新稣瘢缫蛱厥馇榭鲂枰僬模敌邢丶渡笈贫龋时ǚ止懿泼车南亓斓忌笈?br>
(七)信息化网络管理。全面建立乡镇财税管理信息化网络,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设立网络服务器,乡镇财政所设立网络工作站。县乡财政依托公网,以固定ip方式组网连接,乡镇财政会计业务全部在县局服务器上保存,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化网络,实现财政资金网上远程申报、审批,数据网络汇总,资金运行网上监管,会计核算电算化。
三、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的基本原则。
坚持乡镇财政 “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资金审批权、乡镇债权债务关系”等五权不变和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由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的收支。
(一)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实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后,对乡镇政府仍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
(二)预算管理权不变原则。按照《预算法》规定,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县级财政部门按有关政策,明确乡镇财政预算安排顺序和重点,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乡镇政府根据县级财政部门提出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预算法》规定的程序报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经乡镇人大审查和批准后报县级财政部门备案;调整数额较大的,必须向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待批准后方可执行。
(三)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原则。实行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与管理权、监督权相分离,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资金,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归乡镇,资金结余归乡镇所有,县财政不集中、不平调。属于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的程序审批。
(四)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原则。乡镇的债权、债务仍由各乡镇享有和承担。
四、“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机构和岗位设置。
(一)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对乡镇财政所“乡财县管乡用”全面工作实施管理监督。乡镇财政预算会计业务统一由乡镇财政管理股代理核算。乡镇财政管理股全面代理乡镇财政预算会计业务,负责乡镇财务报帐审核事宜。主要职责:参与和指导乡镇财政综合预算的编制,监督预算的执行,及时拨付预算内、外及其他各项财政资金,准确记录各项财政业务,按时与有关部门和乡镇进行对帐,按月编制会计报表,按时审核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办理乡镇财政收支结算,审核和监督乡镇政府单位会计的支出核算,及时指出乡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乡镇,并按月向县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二)乡镇财政所负责乡镇预决算的编制,办理各项收支结算和对帐、报帐工作。各乡镇财政所设财政所长、财政结算会计(预算会计)、政府单位会计、出纳、财税信息网络管理员、票证管理员岗位。各岗位可以按照规定交叉任职,但必须健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财政所长不得兼职政府单位会计、出纳岗位;财政结算会计不得兼任政府单位会计;财政结算会计、政府单位会计不得兼职出纳员;政府单位会计不能兼管票证。
财政所长负责财政所日常工作的管理,财政预算编制、执行,按县财政局授权审核、监督乡镇财政收支;财政结算会计负责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办理与乡镇人民政府各部门及县财政局的结算和对账,负责非税收入执收管理系统收入数据的录入,代理打印总预算会计拨款凭证,登记会计账薄,编制会计报表,按月编制乡镇财政用款计划,办理乡镇人民政府经费支出的请拨,负责向乡镇有关领导提供乡镇总预算会计报表,负责乡镇财政票据的领取和缴销,监督乡镇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办理乡镇财政年终决算;政府单位会计负责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支出专户的会计核算,按规定用途支付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日常经费,按月提出乡镇日常经费支出计划报财政结算会计;出纳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的现金收付、缴存及日常报帐工作,按规定保管备用金,及时登记乡镇现金日记帐;财税信息网络管理员负责微机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与使用,涉农补贴资金基础资料的录入;票证专管员负责乡镇所有收费票据的领取、发放和缴销。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政府办、纪检监察、财政、人事、审计、人民银行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xx县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县财政局长任主任,相关副局长任副主任,各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
(二)制订切实可行的县对乡镇的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乡镇人民政府当家理财和财源建设的积极性。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对原来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行相应调整,从确保乡镇基本运转、有利化解乡镇财政债务,调动乡镇理财积极性等方面制定新的统收统支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三)规范乡镇财政收支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规范乡镇收支行为。根据乡镇财政收支规模和实际情况,明确乡镇支出范围,统一和规划各项开支标准,完善财务审批程序。
(四)清理乡镇财政供给人员。严格乡镇编制管理,严禁超编进人,严禁在编制外使用人员,属于清理清退范围的各类超编人员、不在编人员和自聘人员财政不供给经费。
(五)加强债权债务的管理。乡镇的债权债务要根据本乡镇的实际作出消赤减债计划,安排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坚决制止乡镇村发生新的债务,乡镇人民政府和各部门一律不准为经济活动提供贷款担保。乡镇人民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上项目或发放各种津补贴。凡违反规定以政府名义提供贷款担保形成新的债务的,严格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由签字人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偿还。建立化解乡镇人民政府、村债务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把制止新债、化解旧债作为考核乡镇、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债务化解之前,乡镇党政府主要负责人不得提拨重用,不准异地任职。乡镇的债权要及时清收,制订切实可行的回收计划,加大回收力度,回收的资金原则上要用于偿还债务。
六、工作步骤
(一)制订“统收统支乡财县管乡用”暂行管理办法。依据我县今年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在学习和考察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及具体管理办法。
(二)清理乡镇资产工作
1、清理乡镇资产、账户、票据。清理乡镇银行账户、票据和现有资产,取消乡镇银行账户,缴销乡镇收入票据;账户的设立和票据的领用按有关规定重新办理。
2、清理乡镇债权债务 , 对现有债务进行逐一登记造册报县财政备案。
(三)完善网络建设,进入实施阶段。确定乡镇财政所人员岗位和职责,开设新的乡镇账户,完善县乡计算机网络,组织人员培训,按有关规定和业务操作规程的要求实施对乡镇财政收支的核算管理。
七、实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是我县国库集中支付向乡镇的延伸,是我县实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确保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各乡镇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积极主动配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严明改革纪律。各乡镇必须规范操作程序,自觉接受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检查监督。不准私分集体财产、滥发钱物,不准擅自开设银行账户(含存折户)、私设小金库,不准使用非正规票据、坐支收入,否则一经发现,将严格追究乡镇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将在体制结算中划扣违纪金额。
(三)调整乡镇财政所职能。农业税免征以后,乡镇财政所的主要工作应从组织农税收入转变到资金管理和非税收入管理上来。要集中精力做好“乡财县管乡用”的收支结算和对账、报账及机关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等直接补给农民的各项资金和补贴的发放工作,加大服务“三农”的工作力度。同时要大力推进“村账乡管”工作,强化村级财务管理。
(四)加强部门协作,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1、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合理分配人员,理顺业务关系,强化服务意识,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2、人事、编制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政供给人员的编制管理,督促乡镇清理,清退超编人员。
3、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务审计监督,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
4、县人民银行要加强对乡镇银行账户的管理,并监督其他金融机构及时划转各项资金,确保各项财政收入及时入库、财政资金及时到位。同时,完善金融机构开户许可证制度,对各金融机构违规开设银行账户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5、纪检、监察部门要监督乡镇严格执行“乡财县管乡用”有关制度,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建议与要求
(一)为了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税机构转变的需要,随着乡镇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省财政厅农税局经省编委批准已更名为“xx省财政厅乡镇财政管理处(加挂xx省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局的牌子)。”并要求各市(州)、县(市、区)农税局统一更名为“××市(州)、县(市、区)乡镇财政管理局,加挂××市(州)、县(市、区)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局的牌子”。为了工作需要,恳请县人民政府、县编委迅速批复县农税局更名请示。
(二)实行“乡财县管乡用”乡镇财政管理,乡镇财政财务业务相对集中到了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在乡镇财政管理股需设“总会计、核算员”岗位,参照试点县市的做法,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需设“总会计一人、核算员x人(每人负责x个乡镇的财务核算工作),目前,乡镇财政管理股只有x名股长,还需增加x名,请求予以解决。
组织的重托,群众的信任,使我深知自己岗位工作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尤其是任局长以来,在各级领导及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时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紧紧围绕灞桥经济发展大局,全力做好财政工作,恪尽职守,开拓进取,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带领全局干部积极投入工作,努力争创一流业绩,较好地守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财政局被区命名为文明单位,连年被评为全区目标管理一等奖。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多年来的财政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要当好一名领导干部,要驾驭全局工作,只有坚持不懈的刻苦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改造主观世界
一是结合新时期时代发展的要求,认真学习“三个基本”,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并领会其精神实质,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二是坚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及中央重大决策,同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和财政管理理论结合起来,增强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在财政工作中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做到与时俱进。三是把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同搞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党性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在学习过程中,我认真记好笔记,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10余万字,撰写了《如何在财政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论文10余篇。
(二)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时代的发展,对财政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担任局长以后,我感到肩上担子很重,压力很大。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我及时制定了财政政策及业务知识的学习计划。一方面从书本中学,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边工作边学习。几年来,系统学习了《财政学》、《投资学》、《企业财务学》、《政府采购》、《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等财经管理理论及财经法规,掌握了财政管理各项业务知识;我还注重向市、区领导学习、每次开会、学习、听报告,我都认真地听,学习和领会领导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另一方面,从实践中学,财政管理的实践本身就是一本“活书”,平时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把我区财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作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去研究,予以解决。再者,我特别注重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老领导学习,经常向他们请教,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工作经验、方法和领导艺术。
(三)加强综合知识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做为财政局的正职,具有广博的知识及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开阔视野,更好地创造和把握机遇,提高领导效果的前提。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在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利用工作之余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学习,2004年8月《xx区构筑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研究》已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走上领导岗位后,我还阅读了不少古今中外政治、经济、科技、历史、文化、法律、军事、管理等方面知识,自觉增强对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兴趣和爱好。通过不懈地学习,自己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拓宽,思想得到不断解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及驾驭本局工作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二、明确思路,统筹安排,狠抓工作落实
我作为财政局的一把手,在工作思路上和领导方法上,注重统筹安排、果断决策、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几个环节,狠抓工作落实,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一)理清工作思路,统筹安排,果断决策
2001年,组织安排我主持财政工作时,我区财政形势比较严竣,突出表现在收支矛盾十分尖锐。面对这一现状,我在工作思路上,坚持体制与制度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积极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工作。在确保工资发放、财政改革等事关大局的主要工作和重点工作的同时,加强对财政各项工作的统筹兼顾。既要保证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又要大力培植财源,加强财政后劲;既要确保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又要严格控制财政支出;既要注重预算内资金,又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既要重视区本级财政,又要关心和支持街办财政;既要重视财政干部业务水平的提高,更要重视队伍素质建设。几年来,按照这一整体工作思路,与全局同志一起,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投入了较大精力,统筹安排,果断决策,着力解决了财政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从2001年5月起,彻底消灭了工资拖欠问题,现在每月4日按时发工资已成为为机关惯例;各项财政改革走在了全市前列,财政收入保持均衡快速增长,保证了我区各项重点事业的资金需求。
(二)做好组织协调,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作为区财政局长,在财政工作中,经常遇到局部与全局、部门与部门、眼前和长远之间的利益冲突。对此,我既不回避,也不推诿,而是勇于负责,重视协调,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在做好思想沟通的前提下,积极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及途径,争取第一时间化解分歧,妥善解决问题。几年来,我对全区财政的基本情况已经摸清、摸透,对具体问题能把握要害,及时拿出可行性方案,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在2003年市对区财政体制调整时,我根据测算情况,判断出这次调整将对我区影响较大,在体制未下发前及时提出了我区对新财政体制的意见,供区领导决策,经过努力,确保了我区的既得利益。
(三)及时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
思路是基础,组织协调是手段,落实是目的。工作中,我注重检查督促,抓好工作落实,特别是对重点工作和难点问题,实行督办单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做到了事事有着落。对棘手问题坚持先调研后解决的办法处理,努力化解全区财政的收支矛盾,保证各项财政改革的及时推进。工作中,把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作为督促工作计划落实的杠杆,注重发挥干部的积极性,鼓励干部独树一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全局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保证了每年财政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完成组织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近几年,我区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建强创佳·灞桥争先”这一中心,加大财政改革力度,经过努力,我区财政状况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一)强化收入征管,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近几年来,为了保证我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我们在切实加强征管的同时,通过税源普查等形式,深挖财政征收潜力,并从长远着眼,加强财源建设,保证我区财政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在2003年制定并完善了《xx区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及时按照政策对企业进行退税,鼓励企业再投资,2001年以来,通过企业退税共计为企业提供发展资金6000多万元。另外,区财政还通过政策倾斜、财政贴息等方式扶持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民营企业快速发展;通过剥离国企办社会等方式,支持我区国企轻装上阵,做大做强。
二是深挖税源潜力,保证财政收入应收尽收。近几年,我们在不断完善征管方法,严厉打击各种偷逃收入行为,加大专项检查和催收清欠工作力度的同时,于2004年对我区税源存量进行清查,共查出420户漏征漏管户和91户外区管户,通过整改,保证了我区财政收入的应收尽收。
三是合理制定奖惩措施,达到对收入征管部门的有效管理。2001年以来,我们对国税、地税部门以及街办制订了一系列目标考核奖惩办法,有效的调动了各部门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年年超额完成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收入目标任务,财政收入入库均衡,税收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收入构成趋于合理,财政收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增收额平均在2500万元以上,增幅在18%以上。财政收入从2001年的12039万元增长到2003年的18585万元,其中,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由2001年的68%到2003年的76%。截至到今年11月15日,全区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8903万元,完成全年预算的86.4%,较上年同期增收2928万元,增长19.7%。
(二)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支出投入力度
一直坚持“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有保有压”的原则,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在确保“两个保证”、“两个确保”和“低保”资金需求的基础上,努力保证政权建设、科教、文化、农业和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财政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强。一是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2年以来,共拨付大水大绿工程及河道整治资金1100万元,国债及基建项目2587万元,重点投入我区xx河综合治理及生态环境改善,建设绿色灞桥。二是加大对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的投入。几年来,每年对科学事业的投入都在100万元以上,今年被评为全省“科技星火计划示范区”;每年对教育的投入都以18%以上比例增长,教育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04年还筹集资金420万元专项用于创建“教育强区”,使我区今年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同时加大对文化、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积极创建“文化先进区”,筹集资金310万元解决以前年度医疗保险财政配套。三是以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从2002年至今,共安排农业项目资金2400多万元,改造中低产田6万余亩,扶持多种经营项目16个,促进了我区农业的较快发展。
(三)围绕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不断推进各项财政改革
一是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自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开始以来,一直坚持“减轻、规范、稳定”的指导方针,根据全市统一部署,认真实施,层层推进。2002年,“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项调整、一项改革”在农村得到全面落实,农民负担较税改前减轻33.6%;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向纵深推进,停征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2004年,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5年内停征农业税,今年农业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使全区6.8万农户农业税负担又减轻324万元;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措施,在各街办建立农村财务服务中心,推行“村帐街管”,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截至2003年底,全区已有89%的村组财务纳入统一管理。经过三年的改革, 切实减轻了我区农民负担,从目前看,改革后我区的农民负担处于全市较低水平。
二是政府采购工作进展顺利。自政府采购在我区实施以来,我们首先规范了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将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与采购职能分离,由局内的相关业务科室对政府采购中心实行监督,有效地解决了政府采购的随意性。政府采购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开始的办公用品采购发展到现在的五大类包括服务在内的统一采购,并在街办也实行了政府统一采购,从2002年至今,政府采购共支出1519万元,节约资金158万元,节约率达到9.42%。另外,2002年率先在全市对车辆实行统一管理,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共管理区级机关80余辆车,较统管前每年可节约财政资金30多万元。
三是支持街办财政建设。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之市对区财政体制的调整,1999年制定的区街财政体制已不适合目前的财政形势,2004年,为了更好的调动街办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我们制定出台了新的区街财政体制。同时不断加大对街办的转移支付力度,弥补街办农业税政策性减收和政策性调资的收支缺口,保证街办政权的正常运转。另外,对区街的事权进行重新划分,将街办的小学教师工资支出划为区级支出,进一步减轻街办的支出负担,支持街办集中资金用于重点支出。
(四)财政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
近几年,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推进,财政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我们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极大的提高了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不断扩大“收支两条线”的统管范围,继2002年将公安、计生、环保、和法院四部门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的基础上,2003年由将经贸、人事等部门的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收入总量不断扩大,由2001年2024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2655万元。同时,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办法,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收入由1997年简单的“专户管理”发展到现在的“票款分离”、“罚缴分离”等规范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打击了乱收费、乱罚款行为,规范了行政执法秩序。
二是推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模式。2001年我们在成立区级机关会计核算中心时,将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帐务进行集中核算的同时,大胆探索,在西安市率先将各种专户资金纳入统管,并于2003年在街办全面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强化了街办的财政收支管理。逐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办法,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在为各单位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同时,强化对资金的监管,自成立至今,共拒付不合理支出65万元,从源头上控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是强化财政监督检查。按照“收支并举,内外并重”的原则,重点对国债项目、财政专项资金、社保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会计信息质量等进行了多次专项检查,对资金管理不规范、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进行了纠正处理,促进预算单位和项目建设单位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制度,维护正常的财经纪律,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四是加强对财政自身的监督。我们一方面认真接受区人大、审计部门以及上级财政部门的监督,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我局内部监督制度,消灭财政“灯下黑”现象。在财政预算管理中,已初步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相互制约机制;在政府统一采购中,局内有关科室分别在采购的拨款、招标、付款等环节对政府采购中心形成有效监督;在会计核算中心,设立内部审计岗位,从内部对核算中心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另外,成立监察科,专职负责财政局内部的监督,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科室之间的财务检查,保证了财政局财务收支的规范有序。
(五)政府债务清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2年,我上任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政府债务数额庞大,财政面临较大的还债压力,特别是2001年国债服务部撤销以后,2.2亿元的债务、债权亟待清理,5700多户群众的债券到期无法支付,成为困扰我局,乃至区政府的重大问题。面对这一情况,我采取多种有力措施,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债权清理工作成绩显著,截至目前已收回债权6100万元。二是为保证自然人债务的及时兑付,多方筹集资金,争取市财政局专项借款6400多万元,人总行专项借款6500万元,截至2004年3月底,全区自然人债务已全部兑付结束。三是在自然人债务兑付结束后,我们加快了对机构债权的清收进度,目前已同连带责任单位怡和公司结清了账目,签订《协议书》,机构债务由其全部承担并负责清偿,用一至三年时间,机构债务有望解决。
(六)社会保障实现规范化管理
几年来,我们不断完善以养老、失业、住房、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管理,确保低保资金公正、公开发放,做到“应保尽保”。从2003年元月起,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已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同时想法设法,积极筹措资金,逐步消化“三金”欠账,维护我区社会稳定。截至2004年6月底全区纳入低保的人数达到9927人,较2001年增加7916人。另外,在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帮助52户下岗职工解决小额贷款104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四、加强自身及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干部形象
(一)狠抓制度建设,强化规范管理。近二年来,我同班子成员共同研究,先后制定完善了《干部档案管理制度》、《服务承诺制》、等30余项管理制度及《机关车辆统一管理暂行办法》、《政府统一采购暂行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局考评管理办法》等10余个管理办法,用制度和办法来强化管理,规范行为。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明确了各科所、中心的工作职责及岗位设置,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科所、中心,定期进行考核,强化管理措施。同时,设立了政务公开栏,使财政工作实现了制度化、公开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在全局开展了“双为双依”、“求真务实”、“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狠抓了财政干部的作风建设,在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了“四个意识”:一是树立法制和科学意识,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贯穿于整个财政工作的始终,将日常财政行为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二是树立大局和主动意识,能够服从大局需要。三是牢固树立群众和服务意识,克服机关衙门作风,对待群众做到了热情服务,对该办的事,做到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去办,不推诿。四是树立落实和效率意识,把强化落实、提高效率作为衡量财政工作进展和实绩的重要标尺,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督察和考核机制,提出了有效的落实措施。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机关思想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干部思想活跃,从而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开展。
(三)重视干部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为了进一步提高财政干部的整体素质,我们制定印发了财政局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举办了《行政许可法》、《政府采购法》、《税收征管法》、《创建学习型机关》等专题讲座及财政业务知识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按照单一型干部要向复合型发展,学历型干部要向能力型转变,思想业务要同步发展的目标,要求全局40岁以下干部职工,在原有的基础上,三年之内再上一个台阶,争取达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此举得到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全局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廉洁为民理财思想
作为财政局的一把手,我注重从自我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三个方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与科所长、主任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建立科所长以上干部民主评议、党风廉政鉴定制度及廉政建设承诺考核定期汇报制度,实行全方位的有效监督,使各项廉政措施在我局得以贯彻落实。
“公生明,廉生威”,领导干部的自身廉洁状况,既是别人对你认可的重要标准,也是下属行为的一个榜样,在这方面,我决不含糊,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收受贿赂的行为。自己坚持做到:一按守则自律。上级规定不准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格遵守守则,不违章、不违纪、不违法,做个称职的一把手。二用制度自律。严格按本局制定的廉政规定办事,不搞“一言堂”,秉公办事。三以“局长”自律。一局之长应该是本局干部职工的表率,两个文明建设的“领头雁”。因此,我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当中,凡是要求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干部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不以“局长”自居,而以“局长”自律,讲求奉献,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和权力。能正确对待权力和责任,主动接受班子成员和群众的监督约束。
(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在工作中,自己采用灵活的工作方法,决策前,搞好调研,吃透情况;决策中,意见明确,果敢决断;决策后,狠抓落实,注重效果。注意发挥正职在政治上的导向作用,决策中的主导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用人上的选贤任能作用及人格中的表率作用。班子成员之间,团结协作,互相补台,真诚相待。在领导艺术上,能站在战略的高度总揽全局,准确把握工作大方向,敢于总负责。能够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了:一是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在班子内部形成一个良好风气。二是增强纪律观念。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和统一。三是增强决断能力。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果断决策,实行正确的集中。在领导方式上,注重培养局中层干部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财政局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体。
五、工作体会
两年来,我区的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有经验亦有教训。我深感,要当好财政局长并非一件易事。不但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原则,经受权、钱、利的考验;还要警钟长鸣,管好下属,管好家属。要干好财政工作,就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做官,就要兢兢业业,敢于创新,精益求精。
多年的财政工作实践,我体会到工作的卓有成效,取决于三个要求:一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二是要有灵活的工作方法;三是要有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灵活的工作方法是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工作中,我不但自己这样做,也要求下属这样做。具体体会有五点:
(一)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要当好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增强学习提高的紧迫感,自我加压,把学习提高转化为自觉行为。要学理论、学业务。只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文化修养,才能具有自觉的观念更新意识,使自己的思想不断丰充实、成熟,才能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使自己更加适应并完全胜任工作岗位,使自己的工作能力与组织的要求合拍。
(二)必须注重整体作用的发挥
自己注重班子团结,充分发挥班子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使班子成员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自身的潜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产生“聚变”效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群策群力。在工作中表现为凝聚力强,民主充分,决策有力,形成高效运转的合力,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必须坦诚相见
一个诚实信用、真心相待别人的人,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作为局领导,要带好一班人,必须时时、处处、事事注意起表率作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干部,影响干部。我认为,充分信任干部,与干部真诚相待,才能树立威信,赢得干部的拥戴。针对财政局的实际,我注意合理分工,以老带新,注意锻炼年轻干部,并经常通过谈心,了解同志的生活、思想状况,掌握干部的特点,从而使每一位干部的才能尽量得到充分发挥,有力地促进了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必须“抓大放小”
作为财政局的一把手,必须学会积极的“抓大”,明智的“放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来搞好全局工作。“抓大”就是要有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大局意识和超前意识,理清工作思路,研究工作策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放小”就是要明确分工,大力支持副职和科所长的工作,总揽而不包揽,督办而不包办,实行目标责任制。通过抓大来放小,给下属压担子、分任务,既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干部,鼓励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必须以身作则
我坚信“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深刻体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重要性。特别是财政局处于反腐倡廉的前沿,更要严格要求。我认为,教育干部不仅要靠思想教育,纪律约束,更重要的是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把管人与管己、言传与身教统一起来,要求干部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六、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尽管在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区的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个人也获得了一些荣誉,但任职以来,自己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保持独立思考,坚持个人观点看法的同时,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够温和,言语过于犀利,有时有急躁情绪;二是注重与领导和同志们的工作联系,而忽视了感情的沟通,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柞水县乡镇财政所始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属于司站级建制的法人单位,人事由县财政局、人社部门统一管理,财政业务实行“条块结合”方式,由县财政局、乡镇政府共同管理。其主要职能是依法组织乡镇财政收入,负责农业税收征收管理;编制乡镇财政收支预算,负责财政资金使用管理;贯彻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培植乡镇财源和发展产业,负责国有资产配置管理。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乡镇财政所在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个世纪90年代,柞水县处于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以农业为主的县域经济低速增长,县、乡两级财政极度困难。面对干部工资不能及时发放和基层政权运转无法保障的问题,乡镇财政所充分运用职能,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大力开辟财源,组织财政收入,严格支出管理,强化资金监管,有效地克服了困难,支持经济向好发展。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县域经济的稳步增长,乡镇财政收入得到了快速增长,加之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乡镇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也是越来越多。据统计,2011年全县乡镇财政资金总量已达到4亿多元,针对大资金量以及项目资金多元化的问题,财政局按照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以及省市制定的统一标准,对全县13个财政所实施了标准化建设。
二、深化乡镇体制改革后财政管理运行情况
2015年上半年,按照全市统一设置的改革方案,财政局将财政所整合到镇(办)办公室,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机构模式,主要任务承担党委、政府日常事务和镇办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在人员配置方面,方案中明确规定,财政所所长由党办主任兼任,在党政办公室内设置财政岗位,财政岗位人员由镇政府会商县编制、人社部门确定,县级相关部门不得干预。在财政体制方面,方案中明确要求,镇办机关及其所属单位个人部分经费由县上统一编列,维持现行集中统一发放方式不变;公用经费、专项经费预算由镇办管理,按照“量入为出”原则编列。
从调研情况看,在机构运行方面,改革一年来,全县9个镇办财政所,任命了4名所长。现任所长也都履行了法人责任,更换了业务账户印签。尽管他们对财政业务一知半解,没有达到科学化精细化要求,但是,他们有信心、有决心去学习钻研业务知识,对财政财务工作进行了认真管理。在县、镇(办)财政业务承接方面,由于财政岗位之间没有领导和被领导的业务关系,这就导致凡是县财政局安排的业务工作,都必须经过党政主要领导或主任传达到财政岗位上,特别是有的需要几个岗位共同配合,经过研究分析后,再提取指标数据的棘手事情,往往落不实,严重地影响了全县的汇总上报和财政管理。在乡镇财政所职能发挥方面,预算管理几乎流于形式,全县9个镇办的年度财政预决算没有编制、没有向镇办人大报告、没有向社会公开;会计核算业务不及时,由于忙于包村、扶贫、维稳等中心任务,多数财政所的账套没有记到今年6月份,不符合会计工作“日清月结”的原则,会计凭证分散零乱,财务报表是空白;财政资金监管不到位,有5个党办因没有任命财政所所长,账户印鉴没有更换,法人责任“挂空”,资金安全有隐患;国有资产没人管理的问题严重,多数镇办领导对自己的“家底”说不清楚,如何做好资产管理工作思路不明晰;镇办单位配合不力,农户信息得不到更新,涉家补贴兑现不及时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乡镇财政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县镇财政业务脱节断档
改革前,财政局作为全县财政工作主管部门,对镇(办)财政所具有工作领导权、人事管理权,日常的财政业务都是直接安排到财政所,由所长统筹业务人员及时办理,流程顺畅,效率很高。改革后,县财政局对镇办财政工作没有管理权限,对财政收支、资金监管、资产管理等核心业务没有考核机制,财政部门的公务文件和日常业务只有传达到党政公办室。有时因党政办工作人员对不财政业务不熟悉,出现传递信息错误,或者需要经多次沟通才能完成业务工作的衔接,出现了流转环节多、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甚至延误了工作。同时,由于党政办主要精力是处理和协调党政事务,对财政业务没有时间和精力上手,更谈不上研究和管理。在调研中,有8名镇办领导对构改革后的财政运行模式很困惑,纠结这种模式不利于乡镇工作,财政业务政策性很强、涉及面太广、精细程度高、岗位责任大,应该独立设置运行。
(二)镇办财政监督职能弱化
改革前财政所是独立的法人机构,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在做好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前提下,对镇村会计核算、专项资金的使用、惠农补贴的发放、国有资产的管理等工作,担负着直接的监督职能,对所辖区的预算单位具有财政监督权,有效地制止和预防了违规违纪问题。我们发现乡镇机构改革后,已配备的党政办人员专业不是财政或会计,达不到财政所标准化建设要求,他们在安排协调财政工作中举步维艰,对内无法实施内控制度,对外没有建立监管机制;虽然在党政办公室保留了财政岗位,但是,它失去了团队力量和独立的财政监督主体,财政岗位上的干部更多的是服务于中心工作,财政业务成了“第二职业”,很多业务靠晚上加班来完成,财政管理与监督职能弱化到“零点”。
(三)镇办财政干部流失严重
改革前乡镇财政所岗位功能齐全,人员分工明确,是保障镇(办)政权运转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由于机构改革时将镇(办)财政所挂靠党政办公室,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财政所的主体地位摇动了,财政工作将向会计业务转移,淡化了财政岗位的人员配备,将县财政局多年积极争取招录的年轻干部调整到其他岗位。与此同时,很多业务骨干对做好乡镇财政事业失去了信心,也纷纷转任到其他岗位或借调其他部门,干部流失严重。
三、做好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乡镇财政机构设置
古言训示:“财为政之本,执政必理财”。乡镇政府是我国宪法规定设置最基层的一级人民政府,依法应有财政管理权限。按照《预算法》规定“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要求,在乡镇人民政府的办事机构中,就应该有相对独立运行法人机构,作为乡镇人民政府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的主体。同时,由于我国乡镇人民政府不是自治的政治体制,它的财政管理要接受国家财税法规和财经制度的约束,很多的财政资金也是由上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供给的,因此,乡镇财政所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作为连结国家与农民、城市与农村、政府与其所属单位的重要纽带。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国家强农惠农等多项民生政策的落实,乡镇财政所在预算资金收支分配上、政府性债务控制上、国有资源资产配置上、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上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乡镇财政是势在必行。为了尽快改变现状,完善管理机制。可以考虑:一是按副科级别建制乡镇财政所,并且要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与其他办、站、所并行运转;对财政所的工作实行“条块结合”方式管理,县财政局对财政所建立业务工作考核机制,镇政府对财政所建立中心工作考核机制;财政所的人事管理权由镇办会商县财政局、人社局调配。二是如果继续坚持“镇办财政所合并到党政办公室”这种管理模式,就必须在党政办设1名副主任岗位(财政综合岗),并由党办副主任主管财政所日常事务开展,对其他财政岗位的人员和业务具有组织领导权限。
(二)财政岗位人员配备
针对镇办财政岗位严重缺员问题。一是各镇办要管控财政人员流失,尽快从全镇范围内的现有人员入手,选配一批能吃苦、肯学习,热爱财政事业的年轻人,充实到财政岗位,补足人员缺口,确保县乡财政业务上下承接,做到事事有人干,件件有落实。二是各镇办要给财政干部留足时间和精力,除党政中心工作以外,要减少外出活动,让他们集中精力把服务群众的事项办实、办细,把乡镇财政的信息数据规范、及时、准确地上报。三是要创新业务培训渠道,鼓励“新手”自学成才,同时要稳定干部队伍,财政岗位的人员调整和流动,须征求县财政局同意后报人社局批准。
(三)财政资金使用管理
为进一步突出城市管理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时处理解决人民群众投诉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市、区城管局的要求,今年来我局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勤奋工作,办结处理了辖区范围内的一大批群众投诉的有关规划、绿化、市政公用设施、环境卫生、规划、市容等方面的问题,在群众中有了信任度,在社会上有了的知名度,为打造“团结、廉洁、高效、开拓”的城市管理服务型机关形象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一、行政投诉受理中心的基本情况
行政投诉受理中心作为局机关受理城市管理投诉的对外窗口,主要负责日常行政执法局的各类投诉工作以及群众的来信来访的接待等工作,中心现有专职人员三人,下有应急分队八人,专职处理行政投诉。行政投诉中心严格按照区局的要求,坚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为契机,以人民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坚持执政为民,执法为民,使群众投诉有门、接待有人,处理有果。在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今年上半年,行政投诉受理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123人,处理群众的投诉案件484起,其中,涉及规划方面的166起、绿化方面的6起、市政公用设施5起、环境卫生24起、无证占道经营256起、乱牵乱挂27起,每件都得到了及时的处理,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逐步上升。
二、行政投诉受理中心工作的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强化措施保证。局领导高度重视行政投诉受理工作,强化各项措施予以保证。组织上、保证人员配备。挑选了思想好、素质高、业务精的老队员到受理中心工作,由局分管局长直接指挥;责任上,要求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强调一个“快”字,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接受处理群众的投诉时,做到了市区范围内的投诉,10分钟内到达现场;郊外的15分钟内到达现场。如上马墩地区有一老干部投诉其邻居擅自侵占公用部位造厨房,影响其合法权益。在反映人回到家时,发现执法人员已到达多时,并已经妥善地处理到位,老人非常感动,过后专程到局进行表扬,认为现在城管队伍的执法效率名不虚传;硬件上,我们克服资金困难,不折不扣按市要求配备了电脑、传真机、专用车辆,保证了快速反应能力;制度上,做到有诉必接,接后有果。建立了公休、节假日全局机关人员轮流值班制度,以保证市民随时投诉有人接;标准上,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树立服务态度更优、服务效率更高、服务手段更新、服务效果更好的城管窗口形象。
2、健全网络,提高承办水平。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投诉受理办结效率和承办水平,使行政投诉受理中心成为行政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行政窗口,我们在办理网络上求完善,在承办水平上找提高。局建立了机关、大队、中队专职办理网络,接到办理指令后立即有专职人员进行登记备案,然后指派人员进行办理,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受理中心。为使有关投诉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落实,我们要求每个街道城管科确定专人负责承办,中队负责协办,力争在第一时间内能够落实。在行政投诉受理的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坚持宣传教育在先,耐心细致做群众工作,不以事小而不为,对事不对人,一切以法律、法规为承办依据,认真及时处理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在拆除广勤一支路64号的违章建筑时,户主是一名居委党支部书记,被多名群众举报违章建筑,我们几次做思想工作都未有果,最后在责令改正期限到期后,我们果断地采取强制拆除的决定,将该户的违法建设依法拆除,此举得到了市民的支持和好评。在查纠南市桥巷居民围墙违章开门中,街道城管干部三次夜晚上门做思想工作,以情动人,做通了户主的思想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户主的实际情况,自备了建材帮助其封闭了围墙,做到了有情操作,在市民心中留下了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3、综合协调,以我为主办理。现代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更是一个多层次因素的动态系统。许多行政投诉牵涉到众多职能部门,而投诉对象对此并不完全了解,投诉时对我们的期望值又比较高。为此,我们一方面态度诚恳地接办,另一方面积极进行综合协调,具体操作中坚持以我为主办理,不埋怨、不推诿,想方设法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上马墩铁路家舍地处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是一个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经常发生堆积垃圾,接到投诉后,我们先后找了环卫、街道、上海铁路局无锡站等多家单位,经过反复协调,落实了上马墩村委会负责解决。又如火车站地区的乱张贴一度泛滥,致使汽车站台招牌都看不见,群众投诉接踵而来,具体责任管理部门之间又相互推委,在我们多次上门协调下,落实了公交公司负责清除,还了广场地区的本来面貌。在办理东门多家音乐茶吧噪音污染投诉中,由于我们缺乏测试设备,就联合环保、公安、工商部门进行联合整治,还了居民一个安静的环境,使投诉人有了一个满意的结果。
4、严格考核,跟踪办理效果。城市管理中市容管理是最动态性管理,有些问题刚解决不久又发生回潮,经常发生反复投诉,市民反响很大。为提高办理质量,我们一是在部门目标中建立了严格的考核标准,明确了奖惩;二是指派专人进行督查,跟踪办理效果,对发生回潮问题的责任部门追究管理责任;三是研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使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三、行政投诉受理中心工作中存在问题:
行政投诉受理中心的服务质量如何,既直接反映出城管部门的行政水平,又关系政府的形象,虽然目前群众对我行政投诉受理中心的工作建立了信任度,满意率逐步上升,但与此同时,对我们的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清醒地看到,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对照形势的发展变化,对照群众的愿望要求,行政投诉受理中心还有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一是“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还没有真正确立,对群众大量生活方面的投诉存在厌烦畏难情绪;二是依法行政、便民服务的能力还没有完全相适应,很多处理方法还是临时应急;三是万事民为先的工作作风还没有自觉形成,机关作风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行政投诉受理中心今后工作方向: 随着城市管理区域扩张和群众对城市管理期望值的提高,管理矛盾日益突出。为使我区的行政投诉受理中心保持中心商务的领先态势,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放在第一位。
一是提高行政投诉受理中心的服务水平,把窗口服务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做到窗口围绕群众转,工作围绕服务转。高度重视行政投诉受理办理工作,全力打造崇安“服务品牌”,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二是提高行政投诉受理中心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把提升行政投诉受理中心的服务水平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切入点。进一步健全行政投诉受理工作网络,建立一套完整的受理登记、转办、下达、交办各项受理案件等工作机制。
三是自觉确立公仆意识,加强解决投诉受理难题的处理能力,做到大事小事一个样,自觉提高业务能力,做到业务一口清,告知一次明。加大受理处理力度,及时分析群众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办理的成果,减少重复投诉。
四是自觉增强职业道德,做到有问必答,百问不厌,做到合心、合力、合作。及时办理群众的投诉问题,坚持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坚持执政为民、勤政为民、取信于民。
五是坚持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以群众的满意为第一标准,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的利益为第一追求。创建一个服务质量竞争的平台,建立一个与群众及时沟通、中心及时督办、群众问题及时解决的良性循环管理系统。
六是深调研、勤协调、多沟通、严管理,努力塑造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人民满意的行政投诉受理中心。有压力就有动力,有动力就会进步,在自我加压中,全方面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为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的建设,在中央统战部的支持和指导下,在中共贵州省委、农工党中央的领导下,农工党贵州省委努力践行“同心思想”,在大量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毕节试验区同心食品药品产业园”的构想,组织完成了“毕节试验区同心食品药品产业园”的《发展规划》和《可研报告》,并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智力和渠道优势,积极推进相关工作。该项目得到中共XX市委、XX市政府以及中共XX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肯定,大力推进该项目的立项和建设。20**年10月9日,该项目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立项评审,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同心产业园区”。两年多来,通过多方艰苦奋斗,在原来的荒山上初步建成了“毕节试验区同心食品药品产业园”。现将园区有关工作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园区基本情况
毕节试验区同心食品药品产业园是农工民主党中央与贵州省委、省政府共建的同心工程,是全国第一个同心产业园。
园区规划按照建设“科技领先、功能齐备”的要求,委托新加坡cpg集团进行规划,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药品园区5平方公里,食品园区5平方公里,综合服务区5平方公里)。园区规划总投资300亿元(近期100亿元,中期100亿元,远期100亿元),分三个“五年计划”完成。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产值400亿元;“十三五”期间实现工业产值2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产值800亿元;“十四五”期间实现工业产值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产值1200亿元。20**年8月,园区被省发改委批准为毕节试验区生物产业贵州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省经信委于20**年9月批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XX市工能委于20**年12月批准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省人民政府于20**年8月15日将园区(与大方循环经济园区合并)批准为省级大方经济开发区。园区四大优势明显:
(一)政治优势:园区从规划选址到基础设施建设,从招商引资到项目落地,都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各部门支持,特别是得到各级领导和农工民主党各级组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项目、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给予了重点倾斜和扶持。20**年12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专门为园区的成立和规划建设作了“9条指示”,在他的安排下,中共中央统战部黄跃金副部长又作了“4条指示”,对园区的成立和规划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年4月26日,贵州省委书记(时任省长)赵克志深入园区工程现场调研,对园区节约耕地,开山炸石建园区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称为“斧头山上建园区,建工业梯田”,堪称“向石山要地,向荒山要地”的园区建设典范;20**年5月28日,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国卫亲临园区视察工作,对园区工作和中药材交易市场申报工作进行专门批示,掀起了农工民主党各级组委到园区考察的热潮;20**年5月29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栗战书同志出席在毕节“XX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和食品药品园区建设工作座谈会”;20**年5月29日,谢庆生、孙国强,亲自出席了农工民主党引进的企业——贵州威门药业投资2亿元的“贵州同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园区签字仪式,省领导王富玉、谌怡琴、秦如培、龙超云、谢庆生、孙国强等领导多次亲临园区指导工作、现场办公、召集省市有关部门为园区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对“毕节试验区食品药品产业园”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集成贵州省各民主党派的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对该产业园区的支持力度,共同推进产业园区的建设,要将园区作为“同心工程”重点项目大力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以后,出台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20**年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更是得到了国家和省的各种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20**年国发函35号文件对毕节试验区规划的批复,进一步将毕节试验区发展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家和省的各种产业政策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先行先试,市、县也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园区又再一次迎来了发展的最佳机遇期。
(二)区位优势:园区位于“于滇为咽喉,于蜀为门户”的重要战略通道上,紧靠县城北郊,大纳公路、毕节环北高速、杭瑞高速、大黔高速在园区内交汇均有出口,成贵快速铁路、攀黔铁路在园区内设站,距隆黄铁路大方站8公里,距毕节飞雄机场12公里,距七星关区23公里,距省会贵阳180公里,距泸州长江码头280公里。十二五期间,园区可在1小时融入黔中经济圈,3小时融入成渝经济圈、滇中经济圈,4小时融入珠三角经济圈,7小时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园区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城市、园区主干道以及配套设施相继建成或投入使用。作为毕节——大方双百城市同城化北部组团的主要组成部分,园区正按照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的“大毕节”“双百城市”的规划定位和建设,实现产城一体化,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三)资源优势。“黔山无闲草,遍地是灵药”。大方“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造就了大方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也为大方赢得“中国天麻之乡、中国豆制品之乡、中国皱椒之乡”的美誉。大方现已查明中药材资源1660种,其中许多种类在全国中药材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多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临灭绝的药用植物。20**年,全县规划种植中药材16万亩,极具市场开发价值。农作物资源455种,皱椒、苦荞、马铃薯、油菜、大豆、刺梨、核桃等农特产品量大质优,是贵州省主打的特色农产品。20**年,全县总人口达108万人,现有富于劳动力6.9万人,为产业园区药品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四)环境优势。大方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发展愿望十分强烈。县委、政府始终坚持“企业发展需要的,就是政府要做的;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政府有求必应”的宗旨,不断创新举措,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性举措,在土地供应方式、财政贴息支持、手续办理简化等方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推进以限时办结、简化程序、规范收费、提高效率为主要内容的承诺服务。同时,竭诚为企业提供最大限度的政策优惠和搞好各类协调服务,大力营造招商、亲商、爱商、安商、敬商、扶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一是成立招商引资服务中心,为企业全程代办相关手续。二是提供“零距离”服务。实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切实为企业服务。特别是对于重大问题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办法协商解决。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高起点做好规划建设工作。总投资2315万元完成园区15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测设、园区总规、详规、环评等规划报告编制工作。完成园区内道路、污水处理厂、标准化厂房等基础性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
二是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2.3亿元。其中:总投资2.65亿元的同心大道、神农大道一期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1.9亿元的神农大道二期、蓝雁大道已全面启动,预计今年5月竣工投入使用;总投资6295万元的110千伏安朝中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350万元的园区内16公里输水主(次)管道安装结束,并投入使用;计划总投资3亿元的的土地平整快速推进,目前已完成8500万元的投入;总投资6900万元的折溪河提水供水工程正在施工,预计今年5月投入使用;总投资5264万元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全面启动,预计今年8月投入使用;首期安置580户的安置小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其中,106户搬迁农户正在进行房屋自建;为解决群众搬迁临时过渡,投入58万元的活动板房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三是高水平编制项目库87个。计划投入1000万元,编制园区项目库87个。目前,已完成24个项目编制工作。
四是高档次抓好标准化厂房建设。园区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8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850亩,目前已建成30万平方米,完成总投资8.3亿元。现已有16家企业入驻,协议投入资金5.1亿元,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产值20.2亿元,实现利税1.6亿元,解决就业1775人。
五是高要求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园区共引进企业24个,其中1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3家企业建成投产,共计引资32.9亿元。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30.3亿元,创造利税23,17亿元,可解决8000名人员就业。
六是高难度完成征地拆迁工作。截止目前,完成征地3974.2亩,涉及农户1000余户;完成房屋丈量135户,其中已拆迁106户;完成1057冢坟墓的搬迁和198棵电杆移位改线。
三、成功的几点体会
(一)党派帮扶,合力推进是园区加快发展的外在动力。毕节试验区同心食品药品产业园是农工民主党中央和贵州省委共建的“同心工程”。园区从规划选址到招商引资,从智力支持到项目帮扶,从中药材种植到深加工都得到了农工民主党中央和农工民主党贵州省委的大力帮助,多次组织全国农工民主党医药方面的专家、企业家到大方、到园区考察投资和发展,为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强力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经农工党中央、农工党贵州省委等牵线搭桥,引入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重庆九方源公司、贵州信邦制药有限公司等中药种植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全县中药产业发展。XX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从20**年种植中药材77000亩,实现产值4亿多元,到20**年种植中药材达16.82万亩,实现产值9.4亿元。这为提升大方农业产业化水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是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地方产城一体化进程。帮助引进贵州同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方元药业有限公司、贵州华方制药有限公司、贵州奢香药业有限公司、贵州天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德馨堂药业有限公司、XX县年丰中药材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等多家企业入驻园区。这些企业总投资共9.1亿元,落地资金3.1亿元,这些企业建成投产后,产值达63.5亿元,创可达利税6亿元,解决就业3100人,带动相关就业人员12400人。中药材的种植为入驻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稳定的原材料来源基础,同时为正在争取建设的XX县中药材交易市场提供可靠的物流保障。更多企业的入驻又为中药材的种植面积扩大提供支撑,解决当地的就业,使农民向城市过渡,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无论中药材的种植、还是企业的入驻,既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又加快地方产城一体化进程。三是发挥地方自然、人文资源优势,促进现代服务产业发展。为推动XX县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园区提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农工党中央、农工党省委提出了加快职业教育的构想,在时任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国卫的协调和引荐下,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副主委高翔先生积极响应,资助大方建立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目前共开设9个专业,学校共有在校生1251人,为园区科学发展储备人才。四是发挥农工党界别优势,突出特色,主动参与招商引资,为地方经济服务。农工民主党贵州省委更是对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修编和园区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全程参与,全力帮助,尤其是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省人大副主任谢庆生同志亲自对园区每一项重大决策进行审核把关,并多次到园区检查指导和带领企业家到园区考察投资。同时,帮助协调贵州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和贵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编制了24个比较成熟的项目可研报告。
(二)科学规划,夯实基础是园区强力推进的内在动力。为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园区,XX县人民政府不惜重金,委托新加坡cpg集团对园区的总体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编制。园区按照“科技领先、功能齐备”的要求,依托大方独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传统产业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和试验区政策优势,以药品食品产业为带动,着力打造贵州省重要的中药产业基地、贵州省西北部重要绿色食品加工与创新基地、毕节试验区配套完善的生态宜居新区。为了不盲目招商,园区委托贵州大学、贵州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结合大方的生物资源优势,制定了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库,为招商引资工作增强了目的性。
(三)以人为本,和谐征迁是园区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为了确保农户迁得出、稳得住、能发展,XX县人民政府通过召开听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民意,全面调查研究,合理制定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标准。按照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标准,园区管委会强化宣传动员,适时制定奖励办法,顺利推进征地拆迁工作。为了失地农户的生活得到保障,让拆迁农户家家有商铺、户户有门面,园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安置小区1个,并为拆迁农户自建做好“三通一平”。
(四)排忧解难,热情服务是园区建设加速推进的关键。园区成立以来,共引进企业24个,引资33.25亿元,实现落地项目22个,这得益于园区管委会出台的“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工作组、一抓到底”的保姆式服务机制,在企业办理注册登记等手续时,除了必须要企业负责人签字或确认的环节请企业负责人参与外,其余工作由园区明确的专人全部负责代办,这样既为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提供了方便,也为加速企业落地赢得了时间。在工程建设工作中,园区也明确了专人24小时跟踪服务,负责协调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企业施工顺利推进。
在为企业做好保姆式服务的同时,园区管委会也为群众提供“零时差、零距离服务”,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派工作组(园区管委会专门组建了19人的群众工作组)到现场调查处理,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增进群众对园区管委会的信任感,切实保障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入园企业的顺利推进。
(五)开拓创新,打破瓶颈是园区建设快速推进的主要途径。毕节试验区同心食品药品产业园是20**年底才开始新建的园区,地势崎岖、基础薄弱,根据规划,需新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就需资金近30亿元,由于大方财政负担较重,保证征地拆迁费用都很困难,建设资金必须自行解决。面对困难,园区管委会一方面采用垫资模式将各工程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一方面加紧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部门沟通联系,争取在企业垫资时间结束时从银行贷到款,支付给垫资企业。
由于园区地势崎岖、多为石山,场平工程难度大,如果按照常规性的场平工程来施工,巨额的资金缺口将无法解决。经过不断的探索,园区管委会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变劣势为优势,充分利用场平节余的石头进行砂石加工,在满足自身建设需要的同时,将多余的部分流向市场,或者将园区主干道两旁的石山交由企业加工砂石,无偿平整土地交园区使用,这既缓解了建设资金压力,又能快速推进园区建设。
(六)因地制宜、节约耕地是园区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举措。在开发建设中,园区坚持不占和少占耕地的原则,坚决向荒山石山要地。园区第一期开发建设的荒山石山比例达到85%以上,由于石山多,施工难度大,被前来检查指导工作的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誉“斧头山上建园区”。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请求帮助协调中药材交易市场的申报工作。中药材交易市场选址规划于园区内,占地面积500亩,总投资6.4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交易额可达30亿-40亿元。项目年均利润1.69亿元,实现年均上缴所得税收422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9000个。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总体规划和省、市、县的产业规划,已被列入XX市重点规划项目,项目用地符合选址原则,地理位置优越,地质条件良好,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有保障。项目建设有利于保障贵州省和西南地区药材供求稳定,平抑区域药材价格,能够节约资源,减少损耗,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就业,属于风险小,利润长期稳定增长的项目,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各项条件已成熟,但是,由于国家对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审批已于1995年4月10日关闭,申报工作虽经过多方努力,仍未有结果。但现在机遇已来,国发【2012】2号文件第23款明确表示“支持贵州建设现代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和酒类交易市场”,和【2013】国发函35号文件批复的《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明确规划“建设毕节中药材交易中心”。两个文件的出台,为该项目的申报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目前我们的规划已全面完成,并报省人民政府,请求帮助向国务院申报,请国务院明确国家药监局或商务部审批,尽快使该项目落地园区。
(二)请求帮助牵线搭桥,加快项目库项目成果转化。根据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布局,通过有关部门的编制论证,园区高标准加快项目库建设,科学规划了87个科研项目,目前,已委托贵州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和贵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编制了24个比较成熟的项目可研报告。现需把这24个科研成果进行转化:
1.年加工500吨保鲜天麻项目,投资总额1625,年产值3200.2.年产15亿粒天麻素胶囊gmp生产线项目,投资总额12336,年产值75000.3.年产10万吨胡萝卜复合果汁饮料项目,投资总额18106,年产值57600.4.年产15000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深加工项目,投资总额7099,年产值15000.5.毕节试验区大方药品食品工业园区西南药材大市场项目,投资总额1146,年产值2668.6.年产10万吨核桃乳饮料项目,投资总额21716,年产值96000.7.年产12000吨大方风味豆干系列产品项目,投资总额8724,年产值23000.8.年产5000公斤玫瑰花精油与500吨木姜子油项目,投资总额9928,年产值47500.9.年产8000吨麻辣蕨菜项目,投资总额12594,年产值16000.10.年产10万吨糯玉米汁饮料项目,投资总额12257,年产值21120.11.年产200吨辣椒红色素与2吨高纯度辣椒碱项目,投资总额6000,年产值10000.12.年产1500吨中药饮片gmp生产线项目,投资总额7351,年产值30000.13.年产5万吨苦荞饮料项目,投资总额7648,年产值27742.14.年产1500吨“大方皱椒”出口加工项目,投资总额8368,年产值25330.15.年产10000吨红薯系列产品项目,投资总额8580,年产值12550.16.辣椒红色素、辣椒碱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投资总额6000,年产值22730.17.大方金银花深加工项目,投资总额9800,年产值49500.18.年产387吨茶叶提取物深加工项目,投资总额5540,年产值10330.19.特色油辣椒系列产品加工产业化项目,投资总额16000,年产值140000.20.年产1500吨特色蒜粒辣椒调味品项目,投资总额1560,年产值4350.21.年产10000吨蔬菜腌制品深加工项目,投资总额5310,年产值12000.22.年产12000吨特色马铃薯食品深加工项目,投资总额10430,年产值16500.23.年产16000吨芸豆系列产品项目,投资总额6300,年产值13500.24.年产1000吨系列保健辣椒籽油脂加工项目,投资总额2100,年产值5250。
请求通过农工民主党的优势和平台,帮助招商引资,引进资金和企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两加一推”和园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力争到2015年,XX县中药种植力争达到30万亩,产值35亿元以上,中药工业总产值达47亿元以上,2020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0万亩以上,中药工业总产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一倍;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产值400亿元,为全大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请求帮助协调省经信委尽快兑现标准化厂房补助资金。按照上级职能部门的要求和资金投向,我们向省经信委报送了标准化厂房48000平方米的资金补助申报材料,请求帮助协调省经信委尽快落实园区标准化厂房200元/平方米(共计9600000元)的补助资金,以缓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压力。
(四)请求帮助协调污水处理厂项目立项建设。园区在强力推进的过程中,随着入园企业建设项目的相继试产和投产,工业污水急需处理,请求帮助协调省和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园区总投资6900万元日处理7000方的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的立项建设。
【区财政档案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推荐阅读:
街道财政所档案工作汇报材料11-18
区财政局年度财政管理工作总结06-04
区财政局年度财税管理工作总结09-12
水沟镇财政所档案管理工作制度07-26
区201X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12-09
区财政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结10-16
那拉提镇财政所财政工作汇报材料06-10
乡镇财政所工作情况汇报10-27
县财政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汇报10-01
镇财政所票据管理检查情况的通报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