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茶文化的工业设计传承与创新论文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统茶文化的工业设计传承与创新论文(精选7篇)

传统茶文化的工业设计传承与创新论文 篇1

1 传统文化概述及"中国梦"的提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在各自时代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的作用下, 世代形成、积淀, 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文化, 涵盖了经济、政治、道德、艺术等各个方面。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年11月29日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 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 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 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这段悠久的历史积淀也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内涵, 得到了有效地传承。

(1) 世代相传、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2) 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3) 求真务实的诚信品格。

(4) 贵和乐群的和谐意识。

(5) 追求高尚的道德修养。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效地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保证中华民族唯一性具有重要意义, 也必将继续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支持。

文化创新所谓的文化, 主要是指民族文化, 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文化。这里所谓的创新, 是指立足于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和新的时代要求, 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在超越传统文化, 积极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 推陈出新、继往开来, 锻铸出新型文化形态, 即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文化创新必须反映时代的要求, 坚持与时俱进, 同时又要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发扬传统与开拓创新是统一的, 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 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

3 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实现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如果丢掉了, 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要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中华文明重视文化传承, 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血液, 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 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开拓创新、奋勇向前的重要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中国梦"这一概念, 并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华传统文化能为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良好秩序提供资源。中国梦的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这就必然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稳定的社会秩序为保障。在推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需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和谐的社会秩序, 而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个体人格的修养、强调人际关系和谐的中和精神, 以及强调社会集体利益的价值观念, 都可以对维护新的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已历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沉淀, 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 成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力量源泉。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文化孕育思想, 激发想象, 培育精神, 铸就人格, 陶冶情操, 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让人能够获得文化意义的充分支持和无限关怀。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彰显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野、更新的角度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 创造出既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 又富有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 促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 就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的到来。

摘要: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沉淀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几代中华儿女期盼的中国梦。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血脉基因,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 弘扬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员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参考文献

传统茶文化的工业设计传承与创新论文 篇2

同时,服装品牌的风格形象与其地域文化背景有定关系,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养成特定风格的品牌。东北设计师品牌:北方气候干燥人豪爽以玫瑰坊,东北虎为例大气颜色瑰丽;江浙沪设计品牌:江南水乡气候湿润,以江南布衣,德诗,索然为代表的品牌,自然,带点都市休闲;广州深圳设计品牌:深圳,广州吸收了香港等地的潮流资讯体现出更加优雅现代的感觉。

目前国内服装奢侈设计师品牌都已经非常重视文化在品牌发展中的作用,从产品设计、传播手段都可以看到中国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品牌文化之源。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设计师品牌人手,了解它们是如何依托中国民族文化来进行文化定位的

1.玫瑰坊:立足民族文化,将传统的“京绣”、青花等中国元素在其设计中完美呈现,再融入时尚元素,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国际化高级定制品牌(如图一);

2.东北虎:依托中式婚礼服、特色华服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私人会所服务这种更私密的,符合消费者定位的渠道作为与消费者沟通的手段,成功地将东北虎的品牌文化传递出去(如图二);

3.夏姿陈:承续诗意东方与工艺西方,把中国的皮影戏、荷包、茶、饮食等传统文化与品牌相融合,在各季的设计上都能发现不同的文化主题(如图三)。

从对以上三个服装设计师品牌看出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渗透在服装品牌打造的各个领域上。当然,中国元素未必等于中国设计,在中国元素运用发展的过程中,不要狭隘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要结合品牌自身传统文化渊源的设计观念。一、不要对中国元素盲目挪用:传统中国元素需要与适当的载体相匹配;二、对中国元素进行定的提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要探求和挖掘中国元素中的释义。中国元素的运用并非中国化运用,向西方设计师学习,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西方设计师经过另一种模式的思考,似是而非地表达了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以一个或者一组中国元素为着眼点,打破了中国传统服饰固有模式。将现代的生活理念融入设计中,对传统的款式造型进行重新演绎,迎合新一代对高级时装消费者的品味和需求。

传统茶文化的工业设计传承与创新论文 篇3

2、从20xx年开始,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英语考试将推出高考历史舞台,将实行社会化考试,满分为100分。

以上两段材料,前一段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后一段摘自《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20xx年10月21日)。我们知道,总书记上任以来在很多场合强调过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书记xx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而《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20xx年10月21日)中,也强调了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20xx年高考语文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国家领导人谈传统文化,某地区的高考改革也注重传统文化的考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阅读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得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押题理由】

之所以说20xx年高考作为会考到“传统文化”,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一是习书记上任以来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书记xx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如果你关注习近平主席动态,就不会为这样的高规格感到意外。从在孔子故乡曲阜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到“五四”探望国学泰斗汤一介;从政治局集体学习纵论传统文化与国家软实力„„习书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传统茶文化的工业设计传承与创新论文 篇4

1、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传统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可谓是十分丰富的,既包含有禅宗精神,同时也包含有道教精神、茶道等方面内容,茶树和茶园是唐朝时期寺庙周边的常见植物,人工培植野生茶树。僧侣不仅心态需要保持无欲无妄,还需要做到安宁平和,并以此为前提进行参禅悟道。而饮茶有生津止渴的功效,也有着提神醒脑的作用,茶客们可以伴随着淡雅清新的茶香对其进行细品,持久回味,切实体验到苦后回甘的滋味,使人逐渐平静其心灵,由此使其内心保持平和。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佛教禅宗所要求的心态相符,由此可见,禅茶在参禅悟道中存在着一味的境界。茶文化基于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发展,无常、空、无等的道家思想可以作为良好的传统茶文化理论依据,受道教文化所影响,需要在品茗饮茶中进行度化,由此提高自身的修养,将精神与肉体相融合,也能够实现内在和外在的融合。由此可见,茶道是核心的传统文化内容,人们通过长期饮茶而对其生活礼仪进行总结,既能够将其修身养性的作用发挥出来,又能够体现出传统茶文化的灵魂。茶文化因为茶道而得以更加丰富、多元化发展,其象征意义不容小觑,茶道也是一种饮茶境界,而意境是中国茶道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因此,空间对于茶道的意义非常重要。空灵、空间、空寂、空白等内容都可以用空来代表,有必要在商业空间中注重融合传统茶文化,由此将其茶道精神体现出来。

2、商业空间的设计现状

2.1单一的模式

就目前的商业空间设计而言,大多是以模仿和复制的方式进行,主要是以西方模式以及简单复古模式为主,这样不仅缺乏创新的形式,还缺乏变化性的形式。“人”作为商业空间的主要服务对象,商业空间设计人员需要注重“以人为本”在设计中的融合,而这一重要因素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目标客户群作为最终的商业空间设计服务群体,没有得到商业空间设计者的应有重视,在商业空间的规划设计中缺乏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由此降低了空间设计的成功概率。

2.2文化环境与商业氛围没有形成有效融合

环境和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统茶文化在商业空间氛围中的传承和拓展,就目前的商业空间设计而言,传统茶文化环境与商业氛围没有形成有效融合。一方面,利益成为商业空间的主要设计核心,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传统茶文化环境和氛围造成了忽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老旧商场和步行街成为众多城市所改建的主要对象,但是其商业空间风格效果在改建后往往不尽如人意,不仅会在现代空间设计中夹杂一些传统因素,还会在传统空间设计中硬塞一些现代化因素,这样既影响了预期商业利益的获取,也从文化环境方面对老商业街造成了破坏。另一方面,对文化因素过分强调。很多商业空间在设计过程中格外注重其文化和特色的凸显,然而商业活动是商业空间的主体功能,文化休闲娱乐只能作为附加功能融入至商业空间设计当中。因此,缺乏对商业利益的和文化的正确认识,也是影响商业空间设计传承和拓展传统茶文化的主要问题之一。

3、传统茶文化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拓展

3.1注重传统茶文化审美价值的体现

为了能够将茶文化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体现,需要多角度对茶文化的深刻思想内涵进行体现,让人在享受到直观视觉体验的同时,也能够获取到相应的精神享受。一方面,商业空间设计作为一个整体的设计,无法单独存在任何元素,需要从文化特色和品位方面结合其他元素对整体空间进行设计,使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能够体现出来。传统茶文化的背景和思想内涵具有深厚的历史性,并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时代的文化风貌。所以,在商业空间设计中传承和拓展传统茶文化时,一方面,需要与时俱进,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对其商业空间进行设计,文化的根本基础是历史,而历史的延伸又是文化,所以,商业空间需要基于历史和文化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出二者的互补促进作用,由此提高商业空间设计的文化底蕴。

3.2将传统茶文化融合至欧式装修风格当中

在欧式装修风格中融入传统茶文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了能够实现统一的整体风格效果,需要根据实际空间需求注重元素的增加。比如说,可以将一个中式风格的窗添加至茶艺功能区,或者是将一个雕花隔扇添加至茶艺功能区,这样就能够使其不和谐的成分有效淡化,从而整体化整个商业空间,避免撕裂感的形成。商业空间设计能够通过传统茶文化的价值内涵得以有效创新,并且可以与人们当前的消费需求相符,也能够使人们的实际要求得到满足。因此,将传统茶文化传承和拓展至商业空间设计当中时,有必要对其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对其设计方法进行优化,由此促进设计活动水平的整体根本提升。换言之,将传统茶文化融合之商业欧式装修空间设计风格当中,既要对其设计元素进行合理选择,又要对其设计模式进行优化,使其设计效果能够在设计理念的融入下得以理想呈现。

3.3在商业空间环境氛围设计中传承和拓展传统茶文化

道家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茶文化造成了影响,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茶文化在商业空间环境氛围设计中的传承和拓展。长久以来,商业空间设计人员更加注重传统茶文化在设计和规划中所呈现出的自然美,尽量在商业空间的环境布置和规划中融入一些自然元素,使其审美艺术效果的特殊性得以凸显出来。首先,闹中取静是传统茶文化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典型原则,即便是车水马龙的都市场景出现在商业空间外,商业空间内也可以通过游廊、影壁等设计布局使人产生与喧嚣尘世相脱离的感受,让人更加真切的对自然效果进行感受。其次,敞开式的风格应用至商业茶室空间设计中,比如说使其茶室的构建是由草堂或者亭子所实现,加之传统茶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将一些诸如松柏、竹兰等具有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植物应用至设计过程中,既能够将商业空间环境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有效凸显出来,还能够将商业空间的个性特征彰显出来。

3.4在摆设布局上的传承和拓展

后期的软装和摆设是商业空间设计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个环节传承和拓展传统茶文化也是非常有必要,商业空间的风格直接受室内陈设的影响。将传统茶文化元素应用至商业空间设计中是一件非常普遍和常见的现象。比如说,为了能够提高商业空间的文化感,可以将具有文化气息的.字画和古玩用作装饰,由此还能够将商业空间设计者和经营者的品位体现出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传统的吉祥纹路装饰也能够有效凸显其茶文化气息,比如说,有着吉祥寓意的卷草纹、云纹等等,通常都会有美好的祝福蕴含在这些图案当中,将这些传统茶文化元素运用至商业空间设计当中,可以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很好的表现出来。并且,还可以将装饰与窗花、观赏石以及瓷器等结合,作为一个自然的和谐整体,从而将传统茶文化的艺术内涵展现出来。

3.5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应用传统茶文化的意义

传统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传统茶文化应用至商业空间设计当中,能够有利于提高商业空间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底蕴,它不仅能够实现形式上的统一,还能够从内容上形成统一,只有将二者和谐的融为一个整体,才能够有效提高其文化内涵的实质性。因此,商业空间设计师需要结合商业空间的商业性,对其传统茶文化的艺术内涵进行充分挖掘,既要将其时代特色充分体现在商业空间设计当中,又要将其深刻的思想情感融入至其中,在满足人们生活活动需求的同时,使人们感受到其历史的厚重感,这也能够有利于满足人们的审美价值需求。为了能够使其商业空间设计更具艺术美感,可以将当前所广泛应用的隐喻方法应用至商业空间设计中,由此不仅能够将传统茶文化的思想情感与商业空间设计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还能够突出商业空间中所蕴含茶文化的精神品质,由此将其悠远的意境之美传达出来。因此,商业空间设计着需要更加深入的对传统茶文化进行了解和感知,进而促进其隐喻手法使用的合理性,积极推动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4、结束语

在商业空间设计中运用传统茶文化因素,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其时代性,还能够有利于其特色的构建。传统茶文化是有着丰富内涵的独特文化历史景观,具有多样化的层次,且有着较强的文化性,这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取代的特征,其文化财富价值非常重要,通过商业空间设计,既能够实现传承传统茶文化的目的,又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拓展和发扬,提高商业空间文化性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其思想内涵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峻岭.基于茶文化艺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方法分析[J].福建茶叶,(12):245-246.

[2]万祥虎.简述茶文化与茶馆设计[J].建筑知识,2016(3):1-2.

[3]黄晋云,徐亮.浅谈信阳茶文化影响下的餐饮空间设计(上篇)[J].大众文艺,2015(20):95-96.

[4]段丽.中国传统茶文化与现代茶室空间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5]周姣.梅山黑茶文化展示空间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3.

传统茶文化的工业设计传承与创新论文 篇5

中青报:《国家宝藏》热播文化遗产要讲好新故事

不同于以往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邀请了王凯、雷佳音等27位当红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而9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更让节目凸显了话题性和专业性。

在第一期节目中,王凯饰演乾隆一角,演绎了清代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瓷瓶——各种釉彩大瓶背后的故事。在剧中,穿越到清代的王羲之、黄公望以及雍正皇帝都用不同方式“吐槽”了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但是,乾隆皇帝的一句“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又完美地回应了世人对该瓷瓶的怀疑。正是这种鲜活、接地气的呈现方式,拉近了文物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得观众更乐于去了解文物本身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

《国家宝藏》在呈现与表达方式上的成功,对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播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以“中华老字号”为例,据统计,199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70%的老字号企业现在勉强维持现状;20%的老字号企业长期亏损、面临倒闭、破产;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并且有所收益的仅占10%。几乎没人不知道“肯德基”“麦当劳”,却越来越少人听说过“瑞蚨祥”“内联升”。

传统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拥有辉煌的历史,但过去的发展模式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文化遗产想要在新时代立足,在公众中间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唯有创新表达方式一途可取。

听上去,创新与传统似乎是一对反义词。但文化遗产的传承离不开创新。不仅是《国家宝藏》节目,故宫富有新意的文创产品也获得了许多游客的好评;一些老字号也在推陈出新,稻香村在中秋节期间推出了芝士口味月饼,五芳斋也在端午节期间推出了鳗鱼、牛腩、南美对虾等新口味的粽子;月盛斋、天福号、王致和、吴裕泰等老品牌纷纷入驻天猫超市,让人们在国外也能尝到“老味道”;而《中国诗词大会》创新的节目表现形式也使得优秀古诗文再次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这些传统文化、传统品牌的新型表达模式,证明着对传承传统的重要价值。

传统文化与传统品牌的内涵是历久弥新的。“老故事”的讲述,需要探索新的模式,这样才能激发更多活力。(陈子仪)

广州日报:《国家宝藏》

为什么这么火?

在华丽的外表之外,《国家宝藏》之所以成功,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一方面在于其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目固有思路,敢于创新,采用了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比如,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如果用传统的字幕或者旁白方式呈现,不仅不具象,还很枯燥,而《国家宝藏》采用了情景剧的方式,“演活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尤其是敢于使用“自带流量”的当红明星,台词中还穿插了不少网络流行语,虽然不乏争议之声,但在我看来要达到文化

科普的目的,首先要让大众有了解的兴趣,否则再好的内容,没有人愿意看也是做无用功。以明星提升人气,正是大胆创新之举,况且在节目的效果呈现上,各位明星们的演技也可圈可点,值得肯定。

另一方面,《国家宝藏》的好,还在于在文物背后见人、见情。如果只是展示文物,《国家宝藏》可能不会这么火。正是因为在节目中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才让这一节目更加打动人心。比如节目请到了74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仇庆年现场演示,除了让观众更清楚地了解古代绘画颜料的制作难度以外,老人独自去深山老林里寻找能作为颜料的矿石等故事,更让人感受到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老中青三代故宫志愿者的亮相,让观众感受到了他们的虔诚和敬业。这让我想起曾引来万人空巷的《舌尖上的中国》,在展现食物的美味之余,也讲述了与之相关的人的故事:厨师对美味精益求精的追求、地方特色美食背后的人情故事、一场家宴中的亲情与乡愁,也许比食物本身更加打动人心。

传统茶文化的工业设计传承与创新论文 篇6

关键词:中原,传统文化,资源,动漫产业,传承与创新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中原动漫产业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大有可为。发展动漫产业,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得到充分挖掘利用, 相对应地, 动漫也完全可以成为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现代手段和重要载体。

一、动漫产业发展语境下的中原文化的资源优势

中原地处中原, 人文荟萃, 历史厚重, 文化遗存丰厚, 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地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几乎无所不包, 处处展现。从河洛文化到郑卫文化;从宋陈学派到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代理学;从千古流芳的寺庙建筑, 到青砖白瓦的民宅小院从宏伟壮观的龙门石窟, 到叙说人间故事的南阳画像石、砖;从广为流传的唐三彩陶, 到憨厚质朴的泥泥狗、泥咕咕;从充满人情乡音的剪纸, 到古老的壁画等等。中原地域文化无不呈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这些独具特色的中原地域文化资源, 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文化依托。从动漫实现的可行性视角看, 中原文化以各自表现出的外在形式的不同, 大致可分属以下五个类别。

1. 民间美术

中原民间美术内容丰富、造型古朴、色彩明丽, 有着鲜明的中原地域特色。各类民间美术样式与地域民俗相辅相成, 成为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原民间美术形式有: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开封的汴绣、官瓷、洛阳的唐三彩、新密四雕 (石雕、玉雕、砖雕、木雕) 、滑县的点锡壶、南阳的木烙画、独山玉、禹州的均瓷、济源的盘砚 (古称天坛砚) , 豫西及安阳民间剪纸、皮影、面花、方城石猴、南阳烙花、扎花、玉雕等。这些置身于乡间田野的民间美术, 成为农耕环境下独具风格的文化载体, 广泛影响着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的演变与传承, 在今天不仅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也可为动漫产业的本土化发展资源提供了很重要的价值, 如朱仙镇木版年画有着独特的幽默的造型特征和夸张色彩应用, 其造型特征和色彩以及内容故事都可以为动漫的创作提供丰富的资源;再如开封的汴绣、南阳玉雕、豫西的剪纸艺术, 都以其精美绝伦的艺术风格与多彩的故事内容成为动漫进行创作的题材;除此以外还有南阳的皮影戏、淮阳的泥泥狗等民间美术, 无论是外在造型特征还是背后的故事情节, 都有着再创造的文化价值。

2. 民俗文化

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时代, 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在现代社会, 民俗文化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 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价值核心。中原民俗文化特色鲜明, 斑斓多姿, 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西周时期在中原形成的婚仪“六礼”, 逐步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固定婚俗, 并延续至今。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 如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耍社火”、春节祭灶、守岁、吃饺子、拜年,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三月祭祖扫墓, 五月端午插艾叶, 七月七观星, 八月中秋赏月, 九月重阳登高等, 大多起源于中原文化, 并通行全国。中原民俗还创造了民间的生活形态和艺术品, 如太昊陵庙会、浚县古庙会、马街庙会、洛阳牡丹花会、信阳茶叶节等民间节会至今不衰, 濮阳和周口的杂技等民间艺术享誉中外。中原因其“中天下而立”, 民俗文化广泛影响了周边地区乃至华夏和世界华人族群。这些宝贵的民俗文化及其文化内涵正是动漫本土性发展的丰富资源。

3. 武术文化

河南是我国的武术大省, 武术文化源远流长, 有着近千年的历史, 在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因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逐渐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中原武术, 其中号称“天下武学正宗”的少林拳和陈氏太极拳在国内可谓家喻户晓, 其蕴含的文化价值高不可估。中原近几年也一直致力于开发自己的武术文化, 目前已经成功举办多次武术文化节, 如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国际太极拳年会, 已经逐步将自己的武术文化展现于国际并名扬海内外。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符号系统, 并有着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根基与文化底蕴, 对于发展本土动漫以及中国动漫产业都有着很重要的文化参考价值。目前在市场上也有与武术文化相关的动漫产品, 但是对于真正的原汁原味的特色动漫的创作, 还是有待于深挖其真正内涵。

4. 宗教文化

中原宗教文化在全国处于祖庭、圣地级别, 宗教遗迹众多, 如登封中岳庙是历代皇帝祭祀中岳神的地方, 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之一;济源的王屋是山唐代著名道长司马承祯携玉真公主出家修道的地方;洛阳白马寺是佛教被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佛寺;推动佛教信仰大众化的净土宗祖庭开封相国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典型代表也在登封嵩山脚下等, 中原宗教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在中国宗教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且对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动漫创作方面, 这些宗教的内涵与一些宗教古迹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本土特色的资源来进行利用与创新, 突出动漫的地域特色。

5. 豫剧文化

豫剧是中原地方戏曲剧种, 豫剧的题材表现和思想内容, 都受到中原地区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民俗礼仪、民间歌舞的影响。豫剧的题材, 主要是中原地区社会生活的反映, 同时也借鉴、吸收了中原地区传说故事、民间说唱、历史演义等民间文学的丰富遗产。豫剧大量剧目取材于中原地区的生活素材或民间传说, 这些剧目大多来自民间, 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对应着中原民众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情味, 所以豫剧是有着较为广泛受众群体的审美活动形式。在豫剧舞台上活跃着的诸多人物形象, 如穆桂英、花木兰、包公、郑国、银环、常有福、佘太君等, 这些人物共同地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性格, 同时可以看出这些戏剧人物的塑造是对中原农民的性格特征作了较深的挖掘和多方位的展示, 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无论是文臣武将、浩命夫人, 还是现代农民, 都能够体现出中原民众的气质、性格、爱好和心理素质, 是中原民众性格的展现,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原人的豪放民风。目前的戏曲动漫很是受人欢迎, 把传统古老的戏曲用动漫的方式来进行表现, 这样使得受众不再仅仅局限于中老年人, 如果我们能在此基础上对豫剧再进行更深的发掘与创造, 相信对于更好地发展中原动漫有着坚实的力量。

二、动漫产业对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综观世界各地优秀的动画作品, 都会呈献出明显的各自己国家或地区所独有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如宫崎骏的作品无一不是反映出日本文化的的浓郁的无常感和神秘主义, 以及略带悲情基调的宿命观, 这绝不是无病呻吟, 是由其传统文化基因所决定的, 反映出来的是根植于其文化基础上的人文情怀。再如2003年出品的法国动画《疯狂约会美丽都》, 其故事充斥着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文化独特的幽默与夸张, 以亲和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观众, 整片洋溢着浓厚的怀旧温情。即便是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片《花木兰》, 虽然其创意来源是我国的民间传统故事, 但表达的仍然是美国式的价值观与与文化诉求。我国的动画作品以及动产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获得突破, 对我国本土的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可靠途径, 中原文化即是这一途径上的一朵奇葩。

动漫产业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创作主题上的创新性、传播途径的广泛性、新媒体应用的多样性、受众人群的日益增长、创作方法上的艺术性、技术性等特点与优势;相应地, 中原文化的特点非常鲜明, 如戏曲的浑圆厚重、豪迈节奏明快、民间美术的粗犷、宗教文化的兼并包容、武术动作的舒展优美等。这些两方面优势和特点正反应出:一、动漫这类艺术形式可以成为传承和发扬中原文化的最佳载体和可靠方法;二、中原文化的鲜明特点可以成为动漫产业发展的创意源泉。

另外, 对于传承和创新中原传统文化, 动漫在形式表现具有天然的可操作性, 如剪纸艺术或者皮影艺术的二维性与侧面动作性特征, 正好契合了FLASH动画的元件动画的动画原理, 把每一个关节做成元件, 无论是逐帧调动画, 还是做成影片剪辑, 都具有方便的可操作性, 使动漫这一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传播形式成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载体。

我们可以通过对中原地区 (或某一创作团体) 的动漫发展历史, 放在中原地域性文化背景中加以研究, 充分把握其合理性与发展脉络, 进而探寻整个地区的动画艺术创作与动漫产品业发民规律。例如在突出动漫的原创性时, 可以利用中原的文化特色创造动漫形象, 如中原的太极拳文化, 由此可以创造出一些太极卡通人物形象, 再把这一形象赋予性格特征, 编写故事内容, 使丰满的角色形象占据受众内心;再如利用豫剧和地方戏剧, 可以在动漫形象上的直接开发利用, 戏剧内容上的二次创新, 把戏曲的唱腔和伴奏与动画片音乐的有机结合等等, 从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丰富了动漫创作空间, 为动漫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总之, 作为动画创作者理应坚持自我, 而不是对西方文化的顶礼膜拜, 把自己本土的文化通过动画艺术的演绎推向世界, 这才是体现中原文化开放性与包容性的最本原的文化自觉。

三、结论

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 据专家预测, 未来5年是中国动漫发展的黄金期, 动漫市场将有1000亿元的价值空间。中原区文化资源丰富, 2011年9月,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原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施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若能够通过严谨的论证, 在充分分析中原文化的资源优势的甚而上, 找出与动漫产业发民的契合点, 我们就找到了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推而论之, 就可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我国整体动漫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 也只有这样, 动漫产业才能体现出设计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现代性之出路, 动漫产业才能在文化发展的大前提下得到更快的提升, 达到在传统文化与动漫产业两个层级上的共享与共生。无论是从艺术自身的创新与发展规律还是从文化的传承意义上来看, 不懈地深入地研究这一课题, 使我们的动漫设计具有更高的民族性和现代性, 在世界动漫产业中独树一帜, 永葆长青, 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参考文献

[1].徐光春.一部中原史半部中国史[C].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9.11.

[2].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中原文化志[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传统茶文化的工业设计传承与创新论文 篇7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经历几千年发展至今仍有许多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尤其在高校中挖掘传统文化精华,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并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媒体环境;高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今天仍然能给人有益的启迪,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建构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在现代大学精神的构建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是继续完善和创新立德树人工作路径、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一、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调查报告是以湘潭地区高校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传统文化在校园传播的特点。调查组针对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三所本科院校进行了信息的采集。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传统文化在高校的校园文化的注入情况。问卷调查采用纸质调查问卷和网上调查问卷两种方式,因为网上回复量少,所以数据分析以纸质调查结果为主。调查组共发放出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68份,回收率达到了94.67%。问卷分散到了文、理、工三个学科大类,大一到大四多个专业,因此该调查具有普遍性和可信性。

二、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传播现状

调查组对三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不够。问卷中关于“您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回答中,“很了解”的5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0.2%;回答为“一般”的19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4.5%;回答为“了解甚少”的21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7.3%;回答“不了解”的10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8%。问卷中关于“您的学校网站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多吗”的回答中,“很多”的6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1.3%;“一般”的25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4.5%;“很少”的18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2.8%;“没有”的6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1.4%。

在大学生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您对大学传统文化传播的态度是什么”的回答中,“有必要、有兴趣”的19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4.5%;“有必要、没兴趣”的18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2.7%;“没必要、有兴趣”的10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8.7%;“没必要、没兴趣”的8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 14.1%。针对综合性问题,关于“您对新媒体下校园传统文化传播现状的评价的回答中, “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占 11.3%、27.5%、52%和9.2%。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当前高校利用新媒体对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力度有待加强。

三、新媒体环境下校园红色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播的基本特征

新媒体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作为平台,以有线和无线作为传送方式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媒体形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5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因此,各种新媒体手段的广泛运用和普及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一)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复杂模糊化

新媒体时代,花样繁多的艺术表现形式降低了人们通过传统方式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专注度。由于网速的提升和网络视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历史改编剧或是戏说历史的评述类节目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相比起阅读古籍史书等形式,简洁轻快的改编剧似乎更符合这个时代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但是经过改编和演绎的历史往往加入了一些制作组的观点,并不能反映当时真实的社会文化环境。这使得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待文化的严肃性和专注度,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传统文化的传播不足

传统文化在信息繁多冲击下,在多数学生中逐渐失去了原本的主流文化的吸引力,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自身竞争力影响力遇到了一定的传播困难。加上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不能很好地起到传播效果,如张贴宣传海报,发放传单等。所以传统文化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形式单调,缺少新的活力和时代意义。

(三)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结合度不高

很多重大事件在校园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新媒体能够借助定制短信、分享视频,以个体传播等方式,用快速度、广范围使大学生完成信息的传递行为。高校却不能很好地利用新媒体对一些热点问题以传统文化视角进行阐述,丰富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的内涵。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反映,传统文化传播缺乏载体,校园内很少有接触传统文化的渠道。首先,高校未意识到新媒体对于传统文化传播的强大作用,两者之间的结合仍处于萌芽阶段。另外高校缺乏熟悉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人员或学生,难以组成队伍,形成风尚,长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新媒体宣传工作当中。

四、新媒体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与创新

依据以上调查,研究组认为高校应该立足高质量人才培养要求,在莘莘学子的求学生涯中渗入传统文化,使这一育人特色内化于行动、外化于载体。通过打造精品素质课堂、搭建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平台、组织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等课内外结合,校内外贯穿,虚实并行,与校园文化相辉映。

(一)打造精品素质课程

高校课堂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文化素质选修课主渠道的作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相关课程融会贯通,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讲授和正向引导,使相关课程更加切合实际,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教学中,要强调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要弘扬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气概,强调把个人担当的社会责任与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统一起来,使大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发展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平台。使大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自觉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

(二)搭建传统文化教育网络

大众传媒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我们可以选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的发展为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设了新条件。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切入校园网络平台,创设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以公共微博、微信体系等网络媒体为载体,构建以人生导航为统领的集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素质培养、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及时更新内容,实现网上网下联动、全程关注、全员覆盖。

(三)组织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一整套完备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模式。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在高校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各种传统文化研讨会、学习班,开展经典诵读竞赛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起来也是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理论水平的教育教学模式之一。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大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展览会,参观各种人文历史景观或建立传统文化实践夏令营等活动,使他们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基,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怀。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并发挥其优势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和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我们应对其进行有鉴别、有创造性地继承、吸收和弘扬,并通过正向引导,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既有道德修养,又有文化素质的优秀社会人才。

课题项目:

上一篇:2024年艺术汇报演出主持词下一篇:检修班组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