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共5篇)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篇1

秦汉的统治思想问题

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持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的形势和政治需要,确立自己的统治思想。作为封建大一统开始形成时的秦汉统治者,在确立统治思想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战国时期的泰国,有实行法治的传统,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秦国的丞相李斯与韩非是同学。战国时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更是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嬴政在看到韩非的书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后韩非在秦国因被李斯嫉妒而侵害,但他的思想被嬴政采纳,法家思想成为秦的统治思想。秦始皇以吏为师、崇尚法治,实行严刑峻法,将法家思想定为一尊地位。法家思想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建立的需要。

西汉王朝是在农民大起义摧毁了暴秦统治基础上建立的,汉高祖及臣下,多数是秦末大起义中出现的下层人物,他们能比较认翰的思考秦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凋敝的局势,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确立了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特征的黄老政治为统治思想。刘邦实行的恢复经济、轻徭薄赋、约法省禁就是黄老政治的具体体现。在刘邦、孝惠、高后、文、景统治的五六十年间,一直实行黄老政治。黄老政治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稳定了统治。

到汉武帝时这种情况有了变化。黄老政治的实行,诸子百家学说的流行,不适应思想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进而在太学和地方学校中,讲授儒家经典,通过考试合格者可入仕。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统治思想。但是,董仲舒兼采百家之长,融儒法为一家。汉武帝虽尊崇儒术,但实际上是“霸王道来之”,儒法并用,是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

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l)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封建皇帝个人专断独裁,控制一切军国大事,地方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

(2)战国时的韩非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践了韩非的理论,通过创行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文化措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汉承案制,刘邦承袭了秦始皇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经惠、文、景帝,到汉武帝时,通过解决王国问题,进一步控制了地方政权;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两汉时采取中外朝制度和设立尚书台,实行刺史制度和上计制,从而完善了这一制度。到东汉初,这一制度进一步加强并定型。

(4)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和大规模水利工程的修建。但也有明显的弊端:加强了人民的控制和统治,皇帝个人作用对政局影响大,容易产生腐败和专权,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腐败长期延续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其积极意义日益减少,弊端日益加重。

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

1.武帝的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儒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而且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

2.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同时,改变了汉初“非功侯不得封相”的惯例,使大批读书人通过读书而进入仕途。

3.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4.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关于王莽改制的评价问题

在20世纪代前,对王莽改制是一致否定的。此后,有了三种观点。第一,基本肯定说。认为王莽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和理想主义者,他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第二,基本否定说。郭沫若认为:王莽实行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和措施,不但未使动荡不定的封建统治秩序稳定下来,相反给人民增添了更多新的灾难,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了。第三,主观与客观说。作为改革家的王莽,清醒地看到了西汉后前危机的深刻根源,首先是土地兼并和奴婢数量的膨胀,其次是豪民富商的高利贷掠夺和财货垄断。他的改革是针对大地主阶层的,本意是想干一番事业的,但结果竟变成了一场对人民的浩劫,这是他根本没有料到的,他成了西汉腐朽统治的替罪羊。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

(1)刘邦对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既有继承,又有改造,除继续采用郡县制外,也实行分封诸侯王制度,即郡国并行制。

(2)由于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威胁了皇权,景帝采取削藩政策,还用武力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进一步削在王侯权势,通过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武帝以后直到东汉,虽一直保留封国,但国象对王国权势限制很严,王国封地也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实际成了只有爵位而无实权的封建贵族。

(3)汉武帝时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置刺史。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州也成了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了。

高考例题警示

例 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比较秦皇、汉武帝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14分)(1995年)

警示:此题为比较题。答题关键在于找准对比项。在比较过程中,比相同点宜大处着眼,比不同点须从小处着眼。据此,本题在比较三方面共同点时,舍弃背景、具体内容和结果,而在比较不同点时,应具体从背景、内容、后果去分析,从而得出秦亡汉兴的内在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典型例题

例1 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A.社会十分贫困 B.秦朝灭亡的教训

C.大臣陆贾的建议 D.刘邦的远见卓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客观原因的理解能力CD两项明显体现了人的主观意识的特征,B项间接体现了刘邦的主观意识因此这三项均与客观原因不符,而A是完全独立于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事实。答案:A。

例2 我国古代宦官专权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封建专制主义制度 B.皇帝幼小和昏庸无能

C.宦官是最腐朽势力的代表 D.宦官亲近皇帝便于掌权

根据以上所述,宦官是皇帝的家奴,有皇权才有宦官权,用宦官是皇权专制的需要,因此A项是产生宦官专权现象的根本原因,B、C、D三项都由A项中产生。

例3 东汉与西汉的相同之处是:

①定都洛阳 ②割据混战 ③反击匈奴 ④都因权臣篡权而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篇2

一、策试的源起及其主要形式

策试起源于汉文帝十五年 (公元前165年) , 武帝时渐趋制度化, 在汉代以后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兴盛, 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初始时, 策试分为对策与射策两种形式。这是一种选拔高级人才的考试形式, 旨在针对国家重大事务下诏取策, 以此来正确决策, 巩固统治。《汉书·文帝纪》载:“九月, 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言极谏者, 上亲策之, 傅纳以言”[1]。这是首次以策试选拔人才的方式, 而继承帝位的汉武帝也十分重视策试, 建元元年, 武帝即诏令:“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1]这次诏举有数百人之多, 但最为突出的当属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董仲舒以此获高位, 中国的学术发展状况亦因其策而发生重大改变。在董仲舒策试前, 汉代策试都是一策, 其后则两至三策, 并成定制。文帝首创策试, 再到武帝发诏举人, 可以看到策试已成汉代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而后西汉大多皇帝如昭、宣、元、成, 都举行过策试, 而各朝策试形式多采武帝时样式, 由此可见武帝对策试形式定型有不可抹灭之功, 武帝之后策试形成制度化。

策试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 我们今天称之为问答题, 答案被称为“对策”, 这种“策问—对策”的方式是两汉策试的主要形式。另外策问还存在另一种形式即“射策”。据《文心雕龙·议对篇》载:“夫对策者, 应诏而陈政也。射策者, 操事而献策, 言中圣准, 譬射侯中的”[2]。对策主要侧重政务, 皇帝下诏要求人们前来对策, 士子应诏陈述自己观点。从以上史料可知, 对策所问都是十分清楚的问题, 主要考察应对者见解和分析问题能力及对政事掌控度。射策所试内容多为对经书部分内容解释, 易事先背诵准备, 因而设定较多题目备应试者抽取回答。总之, 对策即对统治者提出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进而得到解决方法, 而射策更多的是考察士子记忆能力。这种射策考察方式多在明经诸科中有所采用, 因此明经成为后来唐代取士最多且易的科考科目。

二、策试的程序及其主要内容

策试孕育于察举制之中, 故而必然保留察举痕迹, 即需要发掘人才, 并将其向上举荐, 再由皇帝通过考试即对策或射策的形式来评定优劣, 最终授官。因此策试的大致程序为:皇帝下诏规定选拔的人才及策试的题目、举荐人举荐、皇帝亲自策问、最终授官。下文将对各个步骤详述。

汉代策试最主要动因是要通过士子之口来了解民间疾苦及当时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令内郡国举贤良方正可亲民者”[1]。另外还有一种动机, 即遇到自然灾害或一些灾异现象。如:“夏四年, 庚午, 地震, 诏内郡国举文学高第各一人。”[1]同时, 其他名目如明兵法、文学出众等亦有许多, 这些诏策多出于对当时政治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提出, 具有一种力求实效的用意。

策试中保留察举的痕迹, 需要荐举者荐举人才, 这是很重要的环节。此时举主多为三公九卿、地方高官, 他们之所以负责挑选可用之才, 一方面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另一方面他们作为高官, 肩负辅君重任, 他们也希望有更多良策献上, 这也是在为其自身解决问题。而皇帝则亲览对策并判定其优劣, 这是汉代诏举的普遍情形, 如开策试之先的文帝下令:“举贤良能言极谏者, 上亲策之, 傅纳以言。”皇帝亲览对策, 足见十分重视运用策试这种方式选拔高级人才。武帝时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可算是对后世政治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天人三策”, 董仲舒不仅取得高官, 而且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建议也使得中国学术史发生重大改变, 另外他的“天人三策”也奠定了后世策试中三策这一定制的基础。但这种由皇帝最终决定品第优劣的常态, 也会出现特殊情况, “至孝昭年幼未即政, 故亲策之事, 乃诏有司问以民所疾苦, 然所问者盐铁均输榷酤, 皆当时大事, 令议之臣与之反复诘难, 讲究罢行之宜, 卒从其说, 为之罢榷酤”, 虽然昭帝年幼不能亲自策试, 关于盐铁之事反复辩论, 最终士人的意见被采纳, 罢盐铁榷酤。可见, 士人建议还是要得到统治者之承认。策试是选拔高级人才的一种途径, 故被皇帝定为高第者无论其原来官职如何, 最终都被授予高级官职。如晁错, 以太子家令举迁授中大夫。董仲舒, 以博士举迁授江都相。公孙弘, 以博士举迁博士待诏。东汉亦同, 但所授官职不如西汉官职高。

综上所述, 汉代策试制度孕育于察举制中, 保留了察举需要荐举的特点。此时的举主多为中央要员或地方高官。至于策试士子则大多由皇帝亲自负责策试。虽然中间可能出现皇帝个人因素不能亲览, 但最终决定权仍不会旁落,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两汉通过此法选拔许多真正的人才, 并且都被授予高官。士子的诸多建设性献策也被朝廷采纳, 这对于治国理政有很大作用。

三、两汉策试的特点及其影响

纵观汉代策试, 我们可以看到考试制度还不规范, 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尚未形成定制。从考试时间上看, 往往因皇帝的喜好或现实政治的需要, 才会策试。从科目名称上看也千差万别, 而且科目时常变化, 名目繁多, 举废无常, 多是依据皇帝个人兴趣。从策试内容上看, 前期多为一些国家重大事务或急需解决的问题, 到后期, 重心逐渐转移到对灾异现象的解释与自己政治得失的思考, 没有确定的总体方向。所以说此时的策试并不规范, 处于发展与变化中, 有待进一步规范与完善。同时, 此时策试所覆盖范围有限。皇帝下诏策试, 诏书下发的主要对象是中央或地方高官, 督促其举荐人才, 而这些人所关注的范围有限, 只能是一些当时有声望之人。还有许多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无法被选中, 其才华被埋没。因此, 此时的策试还不如后来的科举覆盖范围广泛, 尚未做到“天下英才皆为我所用”。

虽然此时策试存在不足之处, 但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1. 有助于统治者正确决策与选拔真正才学之士。

在皇帝策试动机之中, 咨询国家政务占据很大比重, 而被荐举并被授予高官的士子, 多由于所提见解符合皇帝要求, 这既为皇帝解决了难题, 也使得其决策相对正确, 从而使政治更加清明, 统治更加稳固。另外, 策试确实选拔了一批有用之才, 这些人成为汉朝政治发展过程中的脊梁。

2. 此时策试可以被看做“策学”的源头, 为后世“策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策学”即准备应对经学、史学和百科知识考试的一门专学, 是指备考科举中的策问而出现的专门之学[3]。“策学”是与科举学关系密切的学问, 是应付科举考试而出现的, 虽说“策学”在隋代才出现, 但追溯渊源却可以到汉代。明清时期, “策学”兴盛, 可以说“策学”是一个与中国科举史相始终的词汇, 盛行几千年。然而, 正是汉初的策试才开“策学”之先, 为其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3. 促进科举制尤其是科举制科内容的完备。

狭义的科举制即分科取士之制, 始创于隋炀帝时, 到唐代科举制进一步完备。唐代科举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科。“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 以文理通粗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为及等, 凡明经先帖文, 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亦为四等。凡开元礼通大义百条, 策三道者与官。”[4]秀才、明经、开元礼是唐代科举的主要科目, 从考试内容与评定标准可以看出, 这三科中都有策试内容, 并且把通策多少作为定立官职大小的标准, 这一方面反映出唐代科举制的完备, 另一方面反映出策试这种考试方式的衡量标准。宋代科举制更加严密化与客观化。庆历四年 (1044年) 改革考试顺序, 以策试定优劣等第[5]。虽然此后宋代关于考试顺序多有争论, 但策论仍据重要地位。同时, 宋代开创殿试, 殿试是西汉策试的变体, 即脱胎于汉代的策试。这种策试使得科举选拔人才更加合理, 且都是一些真正才学之士, 为国家输送更关心时政与国家安危的士子, 也使得有真才实学之人能进入仕途, 促使科举考试更趋于完备化和和合理化。

4. 对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有借鉴作用。

汉文帝十五年是策试取士的开端, 而这次取士采用的是笔试的形式, 诏书中明确规定:“受策察问, 咸以书对, 著之于篇, 朕亲览焉”, “咸以书对, 著之于篇”表明要求以笔试的形式进行考察, 以备皇帝进行御览。这是中国有史可查的采用笔试的开端,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笔试[6], 而西欧直到17世纪才采用笔试这种形式, 并且是在受中国影响之下才实行的, 可以说汉代策试开中国笔试之先, 并对世界考试形式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 这种笔试的考试形式也延续到中国以后的考试中。中国此后的考试包括现在的高考都是采用笔试的形式。

纵观以上几个方面, 脱胎于汉代察举科目之中的策试, 初始之时尚存在不完备、不广泛等不足之处, 但它却对当时的政治, 对“策学”的发展, 对中国科举制的演变, 对中国古代及欧洲的考试形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 在中国制度发展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推动了中国人才选拔的合理化与制度化。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汉书.文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 1962:127-249.

[2][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篇[M].范文澜, 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439.

[3]刘海峰“.策学”与科举学[J].教育学报, 2009, (6) .

[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选举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0:256.

[5]房列曙.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194.

初一历史《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篇3

生:经济萧条、国家贫困、一片荒凉的景象。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徭役、兵役负担,注重农业发展。

汉武帝时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的大一统。

[师]经过统治者的治理,西汉经济有了发展。东汉时期统治者也励精图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两汉经济的发展这一节。

首先,请同学们分成三组自由阅读,了解本课的大致概况,然后分别进入实况:以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国家和生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教师适当加以指导。(10分钟)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师]:在两汉时期,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使黄河之水变的水旱从人,统治者都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学生复述)

[师]:由此看来,两汉时大规模治理黄河有两次,一次是汉武帝时,一次是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

[板书]汉武帝时治理黄河 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

补充:黄河原称“河水”,西汉初年开始有了黄河的称呼。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环境状况良好,适合农业生产。中游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下游气候湿润,湖泊较多。秦汉时期,这一区域的森林开始遭到破坏。到了秦始皇时期,因大兴宫室,砍伐殆尽。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水泥沙含量增多,河床因泥沙淤积而抬升,黄河开始泛滥。因此,治理黄河成了汉朝统治者不得不时常关心的大事。汉武帝与东汉明帝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正是认识到了“农业是天下之本,水利是农业之本”。不过同学们应该明白的一点是汉武帝也不是一开始就想治理黄河的,他对黄河水患的认识有一个可以说是相当漫长的过程。听任黄河水泛滥了二十多年,直至影响到了国家财政收入,他才下决心治河的。现在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动脑筋题目?

生:田蚡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不让治河的。因为他的田产在黄河北岸,河道南移,可使他免除水患。

武帝又迷信思想,所以会听田蚡的话。

当黄河决堤影响到财政收入了,汉武帝才派人去治理,而且亲自力行。

[师]:这次治理有何效果?

生:黄河有八十多年没有泛滥。到景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次黄河有八百多年没有改道。

[教师过渡]:两汉农业的发展,除了水利兴修之外,它的另一个表现为农具的改进。

[师]:如果你生活在两汉时期,你是一位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你可以怎么做?

生:①在耕犁上安装犁壁。便于翻土碎土。(这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

②发明了耧车,用于播种,大大提高了播种速度。

③使用二牛抬杠的方法,节省了人力,提高了速度,增加了产量。

(扶犁者用牛鼻串环来控制牛的方向,用犁箭来控制犁的深度。)

[板书]农业工具:犁壁出现、二牛抬杠法、耧车

[补充]课本第73页 耧车

耧车的构成分为种子箱、播种器、输种管、开沟器、牵引装置。由牛牵引,利用前进时的摇摆振动,使种子由种子箱落入播种器和输种管,然后通过开沟器上的小孔摇落于耧腿开的沟内。优点在于将开沟、下种两项作业合二为一,播种均匀,深浅一致且能节省种子,一次可播两行,提高了劳动效率。

[师]:由此可以看出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汉代我国农业生产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原因是什么?

生:(1)劳动人民善于创造和发明,制造了一批先进的生产工具。

(2)统治者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负担。

[师]:下面我们再看下农作物的种植(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当时种植的农作物有哪些?)

生:南北分别以水稻、小麦为主;桑麻广泛种植。

[师]:请同学们想一下,当时大规模的种桑、种麻为了什么?

生:种桑为了养蚕,种麻为了织布。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目,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两汉散文 篇4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大帝国。“车同轨,书同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由于秦王朝的极端专制和愚民政策,也使思想文化受到极大的摧残。

短促的秦王朝,文学上没有多大成就。刘勰说:“秦世不文”(《文心雕龙•诠赋》),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汉文学史纲要》)

李斯(?~前208),秦代政治家、文学家,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曾官至丞相。其议论风发、文采丰富的散文实为秦统一以前所创作,代表作品为《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又名《上秦王书》,写于秦王政十年(前237),是谏劝秦王取消错误的逐客令而要有气量容纳人才的一封奏章。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以下作者紧紧抓住秦王心理,从“跨海内、制诸侯”的远大政治目标出发,说明用客之利、逐客之害,批驳逐客的错误主张。文章首先铺陈秦国历史上四位著名国君重用客卿使秦富强的史实,说明任用客卿于秦有利。接着,铺陈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对异国色乐珠玉唯美是用的事实,以小喻大,说明为实现统一天下的远大目标,对于比色乐珠玉宝贵得多的客卿更应唯贤是用。最后,指出逐客之害。文章末尾,对上述三层内容加以概括。全文铺陈排比,比喻形象生动,气势充沛,音韵铿锵,文采斐然,既富有战国纵横家说辞的特色,又开启汉代辞赋铺叙藻饰的特色,是一篇趋向骈偶化的政论散文,被后人誉为“骈体初祖”。

秦朝建立后,李斯写了一些歌功颂德的刻石文(如《琅邪台刻石文》、《会稽山刻石文》等),具有法家辞气,清峻峭悍,质朴浑壮,铺张尽致,对汉魏以后的碑铭文体有一定影响。

二、西汉政论散文

西汉散文主要有史传散文、论说散文、书信体散文等。

(一)汉初政论散文

两汉政论散文以西汉初期成就最高。刚刚建立的汉王朝需要总结秦王朝覆灭的教训,并面临着长期战乱导致的经济凋敝、外族威协、政治制度革新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对催生优秀的政论散文有内在关系。

汉初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晁错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人,少年才俊,荐入朝廷,为文帝所赏识。后为朝廷元老大臣等排挤,忧惧而卒,年仅三十三岁。其思想以儒家为主,兼有道家、法家因素。著有《新书》58篇,大体可分三类:专题性论文,如《过秦论》;针对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文,如《陈政事疏》(又称《治安疏》)是贾谊也是西汉论说文的最高代表,又是后代专门史论的始祖、《论积贮疏》;杂论文。作者注意总结秦亡的教训,对如何巩固汉的统治地位提出了建议:重农抑商、削弱诸侯。逻辑严密,感情充沛,气势磅礴,善用夸张和比喻,具有战国散文的特点。是西汉政论的典范,开整个汉代文风之先。贾谊的论说散文以《过秦论》最著名,最富文学色彩。基本内容是指斥秦始皇、秦二世和子婴的过失,分析秦灭亡之因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使用铺陈描写和对照手法,将秦自孝公以来的逐渐强大过程,特别是秦始皇时的显赫声势作了极力铺张和渲染,然后笔锋陡转,极写陈涉领导的义军力量之小,而响应者之多,终于推翻秦朝。文中又多设伏笔和照应,多用排比、对偶和比喻,逻辑严密,结构严谨,雄辩滔滔,感情充沛,气势磅礴,文辞富丽,既有纵横家的余风,又有汉代散文句式趋向骈偶的文辞之美的新特点。此文对后世论说文影响甚为巨大。鲁迅誉之为“西汉鸿文”。

晁错(前200~前154),颍川人,是汉初的文章大家和政治改革家。其思想较多的受到法家的影响,文章多为奏疏性的政论散文,如《论贵粟疏》(《劝农力本疏》)、《言兵事疏》、《守边备塞疏》、《贤良文学对策》。提出了削藩、重农、戍边等一系列主张,立论精辟,说理透彻,文字洗练,风格质朴。

《论贵粟疏》是晁错写给汉文帝的一篇奏疏,大约写于文帝十一年。文帝即位后,虽继续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但长期实行减免田赋的政策,得益更多的是地主。与此同时,放松了山泽之禁,促进了商品流通,商人势力迅速加强。农业发展使粮价骤降,商业兴盛令谷贱伤农。晁错从维护统治者长治久安出发,提出重农抑商、奖励粮食生产的主张和入粟受爵的办法。汉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经过文景两朝的推行,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边防也得到了加强。贾谊、晁错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内容基本相同,都是为巩固汉政权和国家统一而献计献策。只是晁错的思想比贾谊更为激进,措施更为有力,但较贾文稍逊文采。二人都代表着汉初政论散文的高峰。鲁迅先生说二人文章“皆为西汉宏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

(二)西汉其他说理散文

1、《淮南子》

是淮南王刘安(约前179~前122)组织门客编写的一部具有哲理性质的学术论著,内容比较庞杂,受道家影响较大。文章奇伟宏富,善于铺张排比,保存了大量的神话故事。为先秦以后最重要的子学著作之一。

2、《盐铁论》

是西汉后期政论文的代表作,桓宽编著。本书为记录汉昭帝时盐铁会议的历史文献。始元六年(前81),召集各地贤良、文学六十多人至京师,问民间疾苦等事。贤良、文学提出反对盐铁官营等意见,并与御史大夫桑弘羊等反复辩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盐铁论》保存了当时辩论的内容,全书60篇,结构严谨,体例统一,风格基本一致,语言通俗明快,有相当的文学性。

3、刘向及其散文

刘向(前79~前8),字子政,高祖刘邦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是西汉后期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散文家。编著的《新序》、《说苑》、《列女传》,是分类编集的历史故事集,也杂有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等。文章说教气较浓,但文笔简洁流畅,语言朴素生动。这类故事可谓是魏晋小说的先声。刘向另有较多奏疏,写得情深意切。

4、扬雄及其散文

扬雄(前53~后18),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是西汉末年著名的辞赋家。成帝时入朝廷。后期致力于经学。模拟《易经》作《太玄》,模拟《论语》作《法言》,意欲标新立异,自成一家,但文辞过于艰深古奥。

三、东汉散文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所著《论衡》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字,是一部具有唯物思想与无神论光辉的哲学著作。王充提出了文学的实用性原则,即“劝善惩恶”、“匡济薄俗”。内容方面则要“归实诚”,使“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文学审美方面主张“息华文”、“倡真美”。《论衡》堪称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散文著作,其思想新奇,写作风格也如其所提出的文学思想一样,具有独特的面貌。

东汉后期还出现了一批以暴露和抨击当时的社会弊病为主要内容的政论文,如仲长统《昌言》,崔寔《政论》,王符《潜夫论》,皆是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背景下的产物。

东汉散文还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现存最早的游记散文。

四、汉代书信体散文 书信体散文通常有抒情与议理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品有枚乘《上书谏吴王》,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杨恽《与孙会宗书》等。

最为著名的是司马迁《报任安书》,堪称中国散文史上第一篇正面袒露襟怀、抒发怨愤的作品。信中主要内容是说他遭李陵之祸的经过和受刑后屈辱、愤懑的心情以及他发愤著书的理想。信中充满了悲凉沉痛和压抑不住的愤激之情。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千回百转之笔,写出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抒写了愤郁不平之气,传达了曲肠九回之情。在表现手法上,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前后照应;于议论叙事之中抒愤懑之情,在感情的表达上纵横排宕,方法手段丰富多变而又运用自如,语言丰富而生动,形成了极强的艺术表现力量。

过秦论》对比的运用

贾谊的《过秦论》一文在对比的使用上很有特色。不仅全篇以对比到底的手法阐明了他的论点,而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使文章结构宏伟,气势磅礴。现略作分析。一、六国与秦国的对比文章在叙述秦国发展时期时,以六国‚合纵抗秦‛时的力量与秦国相对比。作者采取欲扬先抑的手法,一方面竭力铺叙当时六国联盟的力量强大,从统帅之贤──战国四公子;力量之强──有九国民众;人才之多──谋划、外交、统兵的文臣武将之多;土地之广──十倍之地;兵力之多──百万之众,突出了九国叩关攻秦进的来势汹汹。另一方面从九国之师庞大的队伍和在与秦国交战时的不堪一击的对抗结果的对比之中,从反面烘托了秦国势力的强大。

二、陈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与九国之师的对比从领袖地位、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用兵谋略、抗秦结果等几方面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陈涉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力量之弱,反衬秦王朝灭亡之易,为后文引出主旨作了铺垫。由于作者对陈涉的偏见,文章在论及陈涉时,作了几方面的对比。文章先从才能上拿陈涉与普通人相比,再将他与孔子、孟子比贤,与陶朱、倚顿比富,以竭力渲染陈涉的个人素质低下。在此基础上,用陈涉的个人素质与其所领导的起义军的影响力进行对比──‚天下云集响应,赢粮景从‛。通过对比,突出

秦王朝暴政的不得人心。

三、陈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与秦国的对比文章在写了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强大,自以为建立了万世基业后,却大力铺写陈涉义军领袖才能之劣──瓮牖绳枢之子,迁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倚顿之富;起义举事之急──蹑足行伍之间,崛起阡陌之中;义军队伍兵力之弱──疲弊之卒,数百之众;装备之差──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响应之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景从;灭秦之易──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灭秦族。通过对比,突出秦王朝灭亡之易之

速,为后文张本蓄势。

四、秦国攻天下与守天下的对比秦国自身的对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秦国兴起发展之时与一统天下后所实施的对内对外政策上的对比,突出其在内外政策上的变化。特别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的暴虐和不得人心,为秦的灭亡埋下伏笔。二是用秦攻取天下与守天下进行对比。攻天下成功,守天下失败;攻取天下漫长,守失天下迅速。通过对比,引起人们思考,为后文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奠定了基础。

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贾一生所做的事情主要有四件:一是为刘邦出使南越,劝说南越王赵佗去帝号,向刘邦称臣。二是劝说刘邦读《诗》、《书》,使其明白‚逆取顺守‛、‚文武并用‛的道理。三是在吕后专权、刘氏天下岌岌可危的时候,劝说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捐弃前嫌团结一致,从而为日后平定诸吕之乱奠定了基础。四是为汉文帝再度出使南越,劝南越王赵佗第二次去帝号,恢复与汉

王朝的臣属关系。

在这四件事中,最能展示陆贾才华与思想光辉的是第二件事情,《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云:‚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这是陆贾写作《新语》的缘由,其大旨是为汉天下作长久计。《新语》在稽查古今成败之理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其开篇为《道基》,为什么把‚道‛作为开篇?陆贾认为:‚道‛是万物运行的根本,只有奉行‚道‛的纪纲原则,才能够达到‚国治‛。从这里出发,陆贾对历史的兴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般认为,入汉以后,总结秦亡原因并获得重要影响的是汉文帝时的贾谊。贾谊的一篇《过秦论》,不但使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而且还给人造成这样的误解:似乎认真总结秦亡天下原因的只有贾谊,是贾谊率先看到了隐藏在盛世之下的危机。其实,远在贾谊之前,陆贾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新语》十二篇中,陆贾多次论及秦失天下的原因。如他在《新语〃道基》中指出:‚桓公尚德以霸,秦二世尚刑而亡,故虐行则怨积,德布则功兴。‛又在《新语〃辅政》中说:‚尧以仁义为巢,舜以禹、稷、契为杖,故高而益安,动而益固。……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以赵高、李斯为杖,故有倾仆跌伤之祸。‛像这样的例子,在《新语》中比比皆是,可以说,关注秦亡天下,从中引出经验教训的是陆贾《新语》的重要

内容。

自陆贾首发过秦论之嚆矢后,继续关注秦失天下的是贾山,《汉书〃贾山传》云:‚孝文时,(贾山)言治乱之道,借秦为喻,名曰《至言》。‛贾山的《至言》载于《汉书》本传,从其内容来看,其基本思想是对陆贾思想的深化,贾山之后才出现贾谊对过秦的论述。我们这样说,绝无贬低贾谊《过秦论》之意,只是想说,有汉一代,以秦为喻,关心治乱之道的始作俑者是陆贾。

汉得天下以后,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这时,陆贾能率先看到隐藏在歌舞升平背后的危机,以其思想的前瞻性向沾沾自喜的刘邦进上一言,对于维护两汉四百年的基业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由于陆贾提出的问题是有汉一代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他对问题的提出势必要引起有汉一代思想先锋人物的高度重视。换言之,陆贾思想的先行性和敏锐性,使他成为汉初最富有思想的先锋人物,正是他开启了贾山、贾谊以秦喻治乱之理的先河。

陆贾劝刘邦读《诗》、《书》,从中了悟治乱之理,那么,刘邦是否这样做了呢?答案是肯定的。据严可均《全汉文》卷一引《古文苑》,刘邦晚年曾写过《手敕太子》的诏书,诏书云:‚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刘邦的愧悔之辞显然是因陆贾‚时时前说称《诗》、《书》‛而起的,进而言之,如果没有陆贾向刘邦提出‚逆取顺守‛、‚文武并用‛之理,使刘邦改变对《诗》、《书》的看法,刘邦又如何能在太子面前申明《诗》、《书》的重要性呢?从这一意义上讲,陆贾在汉初统治思想的形成和建树方面有重大作用,其地位也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

《过秦论》是汉代著名政论家贾谊流传千古的名篇。他在文中论述了秦的过失,希望能够一次警示后世,莫步秦朝的后尘。

在《过秦论〉中,贾谊采用对比的手法,极尽铺陈之能事,细细说明诸侯各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力量强大,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六国最终却不战而败,‚争割地而赂秦‛。统一六国后的秦不断向外扩张,占领了大片大片的土地。于是良将驻守军事要地,天险作为外围之城,秦王以为自己可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但是呢?秦只是传至二世就被‚氓隶之人,迁徙之徒‛的陈涉率领的‚疲弊之卒‛凭借‚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推翻了统治,百世万世的梦想转眼间化为灰烬。陈涉的地位不诸侯国,智慧不如诸侯国,军事实力更是相差甚远。但是为何那么强大的秦竟如此不堪一击呢?在文章中,贾谊用几句简单的话总结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的结论告诉我们,统治者的统治措施会对他的江山社稷产生多大的影像。其实在中国,对统治者的言论一直很多,如何管理百姓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子的思想最有代表性,在中国是深得人心。孔子要求实施‚仁政‛,要关爱百姓,使其老有所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老子则是愚民政策的代表,认为不要尊崇有知识的人,不要让百姓有知识,让他们无欲无求。但是老子的思想也有一个‚仁‛字,他认为一定要百姓能够吃饱,穿暖。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对百姓不能太纵容,应强化法纪的力量,但是对百姓基本的衣食还是要顾及的。从这些言论中,虽然他们的观点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保证百姓的衣食所安,这样才能够坐稳江山。反观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大兴土木,建长城,修阿旁宫,筑皇陵,劳民伤财,百姓朝不保夕,苦不堪言。再大的权利,再严的法纪对他们来说都比不过死亡的威胁。记得在《诗经》有一篇,讲述的是丈夫去做强盗,妻子担心他的安危,让他不要去了,丈夫也动摇了。但是看到家里无米,妻儿身上无衣,终于还是狠下心走了。试想一下,如果他能够有希望和奔头,他也不至于走上这条不归路。陈涉的揭竿而起能够得到四方的响应,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秦的统治之

下百姓已经走投无路了。

历代统治者看重贾谊的这篇《过秦论》,从秦的灭亡中吸取教训。唐太宗李世民是个中翘楚。他的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深入人心,成为他一世的警示,亦因为如此,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但是他的后代似乎忘记了祖宗的教诲,造成‚苛政猛于虎‛的局面。音犹在耳,但行动已改。看来,这真是历史开了一个大

大的玩笑。

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贾一生所做的事情主要有四件:一是为刘邦出使南越,劝说南越王赵佗去帝号,向刘邦称臣。二是劝说刘邦读《诗》、《书》,使其明白‚逆取顺守‛、‚文武并用‛的道理。三是在吕后专权、刘氏天下岌岌可危的时候,劝说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捐弃前嫌团结一致,从而为日后平定诸吕之乱奠定了基础。四是为汉文帝再度出使南越,劝南越王赵佗第二次去帝号,恢复与汉

王朝的臣属关系。

在这四件事中,最能展示陆贾才华与思想光辉的是第二件事情,《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云:‚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这是陆贾写作《新语》的缘由,其大旨是为汉天下作长久计。《新语》在稽查古今成败之理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其开篇为《道基》,为什么把‚道‛作为开篇?陆贾认为:‚道‛是万物运行的根本,只有奉行‚道‛的纪纲原则,才能够达到‚国治‛。从这里出发,陆贾对历史的兴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般认为,入汉以后,总结秦亡原因并获得重要影响的是汉文帝时的贾谊。贾谊的一篇《过秦论》,不但使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而且还给人造成这样的误解:似乎认真总结秦亡天下原因的只有贾谊,是贾谊率先看到了隐藏在盛世之下的危机。其实,远在贾谊之前,陆贾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新语》十二篇中,陆贾多次论及秦失天下的原因。如他在《新语〃道基》中指出:‚桓公尚德以霸,秦二世尚刑而亡,故虐行则怨积,德布则功兴。‛又在《新语〃辅政》中说:‚尧以仁义为巢,舜以禹、稷、契为杖,故高而益安,动而益固。……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以赵高、李斯为杖,故有倾仆跌伤之祸。‛像这样的例子,在《新语》中比比皆是,可以说,关注秦亡天下,从中引出经验教训的是陆贾《新语》的重要

内容。

自陆贾首发过秦论之嚆矢后,继续关注秦失天下的是贾山,《汉书〃贾山传》云:‚孝文时,(贾山)言治乱之道,借秦为喻,名曰《至言》。‛贾山的《至言》载于《汉书》本传,从其内容来看,其基本思想是对陆贾思想的深化,贾山之后才出现贾谊对过秦的论述。我们这样说,绝无贬低贾谊《过秦论》之意,只是想说,有汉一代,以秦为喻,关心治乱之道的始作俑者是陆贾。

汉得天下以后,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这时,陆贾能率先看到隐藏在歌舞升平背后的危机,以其思想的前瞻性向沾沾自喜的刘邦进上一言,对于维护两汉四百年的基业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由于陆贾提出的问题是有汉一代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他对问题的提出势必要引起有汉一代思想先锋人物的高度重视。换言之,陆贾思想的先行性和敏锐性,使他成为汉初最富有思想的先锋人物,正是他开启了贾山、贾谊以秦喻治乱之理的先河。

中国图书之最(两汉) 篇5

《兵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专科性群书目录。

汉武帝(公元前140—87年)时杨仆奉命整理兵书而编制。其内容主要是当时的军事参考资料。现已亡佚。它比《七略》、《别录》早100多年。

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

《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它采用的“七略分类法”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图书分类法。比欧洲第一个正式的图书分类表—1545年德国吉士纳的《万象图书分类法》早1550年。

本目录是汉成帝(公元前32—7年)时,命刘向检校秘书,向辄论其指归,辨其讹谬,叙而奏之。刘向死后,哀帝(公元前6—1年)时,复使其子歆继承父业。歆遂总括群篇,撮其旨要,编成此目。《七略》包括辑略、文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辑略”是一篇总结六略的学术简史,实际《七略》只有六大类,大类之下,再分为38个小类,构成了以学术分类为原则的完整的分类体系。该目录收录在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它对我国的目录学、图书分类法、图书编目工作的发展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最早的提要式目录集

《别录》是我国第一部提要式的目录。

本目录是刘向记录宫廷里的藏书。每部书写其简要内容——叙录一篇,其子刘歆收叙录汇抄而成书,名为《别录》。全书20卷,共著录图书603家,13219卷,分为六部38种。可惜本书早已失佚。《别录》连同撮其辑要,分类编就的《七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编成的国家藏书目录。以后公私藏书者,有的仿其体例,编为藏书目录,有的就阅读过的书撰为提要,汇编为“读书记”等。故出现了一类提要式的书目。

最早的方言专著

《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方言专著,也是最早的方言词典。

本书的全称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扬雄编撰。全书15卷,今存书13卷。即晋郭璞的注本《方言注》。作者收集方言历时27年,其释词目675条。收录了当时黄河和长江流域绝大部分地区的汉语方言,类集古今各地同义的词语,大部分注明通行范围。材料的来源有古代的典籍,也有作者的直接调查。从而可以看出汉代语言分布的情况。为研究古代词汇,提出了宝贵的资料。

最早的词书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也是我国第一部训诂书。由汉初学者缀辑周汉诸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书中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按词的性质和意义分类排列。分上中下三卷。共收词语2910个。把同词义的词分为19篇。前3篇《释诂》、《释言》、《释训》所收为一般词语,主要解释古语、方言和常用语。后16篇《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是分类词汇,对各种名物的解释。为考证词义和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

自东汉至晋,注者有刘歆、樊光、李巡、孙炎等十余家,留待至今者只有晋郭璞的《尔雅注》。

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贯穿古今的纪传体通史。本书原名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西汉司马迁编著。全书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等五体130篇,共计52万余字。书中记载了有史以来到汉武帝时2000多年的史实,反映了从奴隶制转变到封建制的全过程。全书文笔生动,通俗易懂,形象真实,语言丰富,人物刻画具有个性。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名著。

最早的天文著作

《天官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著作。

本书是西汉司马迁著的《史记》中的一篇。书中记载了将全天划分5大区域,列有91个星组、500多颗恒星和五大行星的分布运动情况。还有九次日食、九次彗星和一个陨石的记事。也介绍了各种异常的天象,其中包括彗星、流星和极光等情况。它是研究汉代以前天文知识的重要资料。

现存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本书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它记载了上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历史。它承袭了《史记》的体例并略有改变。如改“书”为志,改“世家”为“列传”。全书由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四部分组成。共计100篇,80余万言,分为120卷。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马续两人编撰。本书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最早最完整的图书目录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图书目录,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目录学文献。

本书一卷,是从《汉书》卷30裁篇另行编出,它是在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著的《别录》、《七略》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全书内容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七略。共收书38种、596家、13269卷。每略有总序、每家之后有小序。对先秦学术思想的源流演变,作有简要的叙述。

最早的谜语专著

《隐书》是我国最早的谜语专著。

本书在《汉书·艺文志》中有著录。全书共18篇,已亡佚。据颜师古考证,汉儒刘向在《别录》中注曰:“隐书者,疑其言以相同,对者以虑思之,可以无不谕。”

最早的学术论争集

《白虎通》是我国第一部学术论争集。

本书全称为《白虎通义》,亦称《白虎通德论》。东汉班固等编撰。全书4卷。记录了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在白虎观经学辩论的结果。自古文经传出现后,在文字、思想、师说各方面都同今文经学家展开了剧烈斗争,今文经学派感到有必要通过皇帝制成定论,以保持其思想上的统治地位。本书的思想是董仲舒以来今文经学派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哲学思想的延伸和扩大。也是今文经学政治学说提要,集中地代表了当时封建时代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

注本有清陈立撰的《白虎通疏证》。

最早具有演义雏形的历史小说

《吴越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具有演义雏形的历史小说。本书为东汉赵晔所撰。原书20卷,今存10卷。叙述吴越两国的史事。材料来源于《左传》、《国语》、《史记》诸书。但不拘泥于史实,杂有许多传闻异说,重点是吴越争霸。该书通过伍子胥为父报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恨等故事,描写了吴越兴亡的历史。

最早的道教经籍

《太平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道教经籍。

汉朝时曾先后流传三种版本: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著的《天历仓元太平经》12卷,东汉末于吉著的《太平青领书》170卷和张道陵著的《太平洞极经》144卷。这三种版本的书均已佚。明《正统道藏》所收录的《太平经》只有残存的57卷。唐人节录的《太平经钞》10卷及《太平经圣君秘要》。《太平经》的内容庞杂,言及天地、阴阳、五行、干支、灾异、鬼神,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等。主要是宣传宗教和封建伦理观念。此书似非一人一时之作。

最早的佛教著作

《理惑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佛教著作。

该书亦称《牟子理惑论》。相传东汉末牟融所著。内容针对佛教传入中国后在社会上所引起的种种反响、疑难,分别予以解答和反驳。书中广引孔丘、老聃(老子)的论点,为佛教辩护,宣扬佛与儒、道精神一致。

最早的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叙事诗。

该诗原为汉朝建安末年的民间歌曲,可能经过后人加工,收入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中,但篇名改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诗前有小序。内容写汉朝末年庐山(今年安徽潜山)小吏焦仲卿和其妻刘兰芝,因受封建礼教压迫而致死的悲剧,并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为汉朝乐府民歌中的杰出作品。

最早的高僧传记

《高僧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高僧传记。

本书记述东汉迄梁453年间,历代佛教高僧的生平。被誉为“不刊之鸿笔”,是今日佛教史上宝贵的资料。

本书为梁慧皎所撰。全书14卷,前13卷为本论分为10篇,即译经、义师、神异、子禅、明律、亡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10篇。收录了257人的正传。每14卷为附录(序及总目录)。附见的200余人。

此后有唐道宣撰的《续高僧传》又称《唐高僧传》30卷;宋赞宁等撰的《宋高僧传》30卷;明如惺撰的《大明高僧传》8卷。这些书的体例依据梁传,全称《四朝高僧传》。此外,还有《补续高僧传》、《新续高僧传》等。

最早的经济地理著作

《史记·货殖列传》是我国最早的经济地理著作。

该著作包括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它记载了我国古代手工业地理和冶矿事业的发展情况。

最早的水文地理著作

《河渠书》是我国最早的水文地理著作。

该书为汉代司马迁于公元前二世纪写成。记载了我国的水文地理资料。

最早最完整的字典

《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最完整和最早的一部字典,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原的字书。

本书为东汉许慎所撰,宋徐铉等核定。全书共分14卷(加上叙目15卷)。今本为宋初徐铉核定本。共30卷。每卷分上、下,收字9353个。其中重文(即古籀异体字)1163个。实收单字8190个。本书首创部首编排法。按文字形体和偏旁构造,分列540部。字体以小篆为主,另有重文。每字下的解释大抵先说字义,再说形体构造及读者,依据“六书”解说字义。全书共解说133441个字。本书从创稿到定稿历时22年。新印本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番禺陈昌治刻本为底本,并两页为一页缩印,并在每篆字上端增加楷体。书后附有新编的检字表。称“大徐本”。此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最早的百科性词典

《释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性词典,也是最早的一部词源学词典。

本书作者为东汉刘熙。另一说始作于刘珍,完成于刘熙。又名《逸雅》。体例虽仿《尔雅》,但释词颇具特色。全书共分释天、释地等27篇,在收录的1500条先秦两汉的词语中,作者力求以音同、音近的字来解释意义,并且进一步探究事物之所命名的由来。虽有残缺,并非完本,但不失为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性词典和词源学词典。

注本有清代毕沅的《释名疏证》、王先谦的《释名疏证补》和《释名疏补附》、成蓉镜的《释名补证》、吴翊寅的《释名疏证校议》以及张金吾的《广释名》等。

最早的石经

《熹平石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石经。

据史载,这部石经创始于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它由当时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主持,组织了几位书法家用隶书书丹上石。蔡邕本人,也写了一部分。这部石经,共46块碑,刻有《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七经”。原立于河南偃师境内。为了提供学习儒家经典的“标准本”,纠正辗转传抄中出现的错误,命诸儒对儒家经典正定文字,所以刻了这部石经,以便让人们抄校。可惜,这部石经现在只有部分残石。它对以后兴盛一时刻石经的风气,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神农本草经》,又名“证类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

本书为秦汉时托名“神农”所作。原书已佚,其内容由于历代本草书籍的转引,得以保存。全书3卷,书中记载了古代流传有效的药物365种。将药分为三品,认为无毒的称上品为君,毒性小的称中品为臣,毒性剧烈的称下品为佐使。并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制加工和主治的病症,都一一作了详细的介绍。它是我国历代本草学发展的基础,是药物学方面的重要文献资料。

现传的《神农本草经》有明卢复和清过孟起、孙星衍、颜观光以及日本森立之等的辑佚本。

一 第一部天文数学著作

《周髀算经》是我国第一部天文数学著作。

本书为算经十书之一。作者不详。据考证成书于西汉或更早些时期。它是一部天文历算著作,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但是在书中最早引用数学中的勾股定理,使用了相当繁的分数计算和开平方法。它是我国数学的前驱,不仅在我国数学史上,而且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

最重要的古代数学著作

《九章算术》和《九章算术注》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重要最完整的一部数学著作。

《九章算术》为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成书的年代约在公元一世纪东汉初年,章帝时期。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和数学家长期生产斗争中运用数学和知识的结晶。它以问题集的形式编写的。收集了246个应用数学问题和各类问题的解法。其中有秦以前流传下来的老问题,也有西汉以后的新问题。分为方田、粟米、衰分(衰音崔,按比例的意思)、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9章。其中负数概念的引入,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解法,以及系统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法的提出,分别比国外早几百年到一千多年。

魏晋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做了许多创造性的数学理论工作。如创立了“割圆术”(开创了圆周率研究的新阶段)等。对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它已经成为世界科学名著,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为世界数学办所推崇。

最早记载纵横图(幻方)和珠算的文献

《数术记遗》是我国最早记载纵横图(即幻方)和珠算方面的最古老的文献。

该书为东汉徐岳所撰。据《晋书》记载,徐岳曾与刘洪、高堂隆、韩翊等研究天文、历、算等,其盛年当在西历190年前后。书中记载有命数法和积算(算筹记数的方法)、珠算、心算以及其他各种计算方法共14种。此外,还叙述四种算盘,是关于珠算方面的最古老的文献。书中算法,过于简洁,文句又嫌暧昧,令人难解。但此书在中国数学史上的价值,不仅证实了我国自古以来所使用的进位法,一直是十进法,而且对于大数的命名,较《孙子算经》更为详尽。

最早解出一个不定解析题的著作

《孙子算经》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解出一个不定解析问题的科学著作。

该书为算经十书之一。撰者孙子和《孙子兵法》作者并非一人。时代不可考。它首先解出了一个不定解析问题,较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早。其次提出了我国古代度、量、衡的标准与制度。第三,提出了算筹数字的组织方法与运算规则。命数法虽亦有所陈述,但不如《数术记遗》的完备。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卷上叙述筹算乘、除法;卷中叙述筹算的分数算法和开平方法;卷下收集了一些算术难题。

最早的帛书动物学专著

《相马经》是我国最早的一本帛书动物学专著。

该书是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它是公元前168年以前的帛书。西汉时曾有《相六畜经》38卷,已佚。这些都表明西汉时家畜外形学已形成较系统的理论。东汉时还曾铸造了作为鉴别良马标准的铜马模型(《后汉书·马援传》)。欧洲到18世纪才出现了家畜外形学的著作和类似铜马模型。

最早的炼丹专著

《周易参同契》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炼丹的专著。

本书为东汉末魏伯阳所撰。全书分上下两篇,全文共6000多字。书中记载了硫和水银化合而成红色硫化汞的反应等内容。此书是用四言、五言韵律诗形式写成的科技著作。它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炼丹史上最早的一部著作。

一 第一部运用辨证施治的医学专著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施治的第一部专著。

本书又名《伤寒卒病论》,是汉末张仲景著,共16卷。原书曾经散佚,经晋王叔和整理,编成16卷。此书在唐以前为医家秘藏,流传不广,至北宋林亿等校定医书时,先核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要略方论》(又叫“金匮要略”,是“伤寒论”的别本,共6卷25篇)。两书同时流传。该书总结了公元三世纪初我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在临床实践方面,进一步运用理、法、方、药辨证施治的原则,丰富和发展了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是我国第一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专著。一千七百多年以来,这部著作不但为中国历代医家所推崇,而且对世界医学,特别是对亚洲诸如日本、朝鲜、越南医学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一 第一次科学解释月食的著作

《灵宪》和《灵宪图》是我国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月食形成原因的著作和绘图。

该书和图是公元二世纪初,由汉代张衡所撰写和绘制。在书中作者试图从哲学的高度全面地阐述天地的生成和结构,解释日月星辰的本质和运动。首次用科学的方法解释月食形成的原因,提出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有关的见解。

该图绘有长明星124个,定有名字的星有320个,其他小星2500个,微星15000个。

最早的历书

《太初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法书。

西汉落下闳和邓平等人在实测基础上,编制而成。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实施了这种历法。它以正月为一年之始,对于回归年和朔望月的长度调整,仍采用19年7闰法,但置闰月的规则是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这种置闰规则至今仍被沿用。这是我国历法的第一次大改革。在此书中,第一次计算出日月食发生的周期。

一 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

《三统历》是我国史书上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

约公元前20年,汉代刘歆根据《太初历》修订成《三统历》,规定孟春正月为每年的第一个月,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

一 第一部引进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的历法

《乾象历》是我国第一部引进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的历法。

该历法为东汉(公元158—167年)刘洪创制。他实测得一个近点月内每天月球实际运行的度数。列出每天实际运行度数和平均运行度数之差,并由此从平朔推求定朔。该方法为后世所沿用。

现存第一部地方志、最早有关战船分类的著作

《越绝书》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地方志、有关战船分类的最早著作。在东汉袁康、吴平撰的《越绝书》原书25卷,现存15卷,又称《越绝书》,记有上自吴太伯下至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之事,列人物、地理、都邑、建置、冢墓等门类,内容丰富,体例完备,可视为方志发端之作。此书“札记”一节中记载: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告吴王阖闾,水军船只有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船等。

最早有关船舶进入印度洋的著作

《汉书·地理志》是记载我国船舶进入印度洋的最早著作。也是我国最早的地理沿革和最早记载石油产地的著作。

据东汉班固撰的《汉书》(共100篇120卷)的“地理志”一节中记载,汉朝建元年间,汉朝廷派出使者,携带丝绸等物品,率领应募的商民船工,从徐闻(今广东徐闻县西)、合浦(今广西合浦县)出发,经过越南、暹罗、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锡兰等国沿海,往返28个月,航程数万公里。这是我国最早出现在印度洋上的远洋船队,也是我国船舶进入印度洋的最早记载。

书中还记载了汉以前疆域政区的变化概况。同时还记载了人民在陕北延安一带和甘肃酒泉延寿县南山泉水中发现了可燃的液体—石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石油的国家之一。

最早的农书

《汜胜之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在西汉以前共有9种农书。如《神农》、《野老》、《董安国》(12篇)、《蔡葵》(1篇)、《汜胜之书》(18篇)等。除《汜胜之书》保留有零片断文字之外,其余农书均已佚失。

汉武帝(公元前33—前7年)时,任议郎的汜胜之编撰的《汜胜之书》,约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后期。原书已佚。现存本是后人从《齐民要术》及《太平御览》等书里辑得的,约三千多字。该书总结了西汉我国北方,特别是关中地区农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区(窝)田法、溲种法、耕田法、种麦法、种瓜法、穗选法、调节稻田水温法、桑苗截干法等。

最早的组诗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最早的组诗。是一组数位无名氏咏叹人生的抒情短诗,大致产生于东汉末年的桓、灵之世,作者多属下层文人,收入南朝梁萧统主编的《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基本内容是表现夫妇朋友间离愁感伤和士人徬徨失意,情调低沉,间或也反映些社会现实。有些表现出追求富贵及时行乐的思想。形式皆五言体。运用比兴手法,语言和谐形象,风格朴素自然。吸收了乐府民歌的特长,标志着五言诗技巧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最古的一部针灸腧穴专著

《黄帝明堂经》(辑校本)是我国最古的一部针灸腧穴专著。

上一篇:小学家长会主持词模板下一篇:绿色施工方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