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录井技术简介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综合录井技术简介(共8篇)

综合录井技术简介 篇1

I.Brief Introduction

SL-ALS2.2综合录井仪是胜利地质录井公司设计生产的新一代录井仪器,主要由仪器房、气体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传感器、计算机及软件系统组成。SL-ALS2.2 mud logging unit is new generation logging equipment which i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by Shengli Geologging Company, mainly consists of the cabin, the gas testing system,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sensors, computers and the software system.SL-ALS2.2综合录井仪实时采集分析钻井工程参数、钻井液性能参数、气体分析参数和有毒有害气体参数,并通过ALS-2.2软件系统最终实现钻井工况监测、油气快速发现评价和井场安全监控。同时结合岩屑录井、荧光录井、碳酸盐岩含量测定、泥页岩密度测定等辅助手段进行油气综合解释评价。

SL-ALS2.2 mud logging unit provides real-time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for drilling engineering parameters, drilling fluid property parameters, gas analysis parameters and toxic and harmful gas parameters, realizing drilling condition monitoring, oil and gas fast discovery and evaluation as well aswell site safety monitoring via ALSALS2.2 mud logging unit include:depth, pump stroke, RPM, SPP, casing pressure, WOH, torque as well as sensor parameters of top drive system;Drilling fluid parameters include:mud density, mud temperature, mud conductivity, mud flow out and pit volume;Hydrocarbon gasses for real-time analysis include:total gas and components(C1-nC5);non-hydrocarbon gases for real-time analysis include:CO2 and H2S

SL-ALS2.2综合录井仪以“高精密性和高可靠性”的要求进行设计制造,集井场多种数据采集、显示、处理及解释于一体。标准化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思想,使仪器适用多种类型传感器,并可通过WITS接收MWD等第三方仪器数据。人性化图形显示及录井参数记录,可实时采集和计算300多个录井参数,方便现场油气评价、解释和决策。具有数据采集量大、信息丰富、处理速度快、解释准确等优点。仪器软硬件配置及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钻井过程中集气测、钻井工程监测、钻井液及地质录井于一体的理想钻井监测系统。

SL-ALS2.3 mud logging unit i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reliability, integrating multiple data acquisition, display,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at the well site;the standar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design concept is accepted to make the equipment

综合录井技术简介 篇2

关键词:地质录井,存在问题,分支井,总结优化,岩屑分析,气测录井

一、关于细碎岩屑的分析

为了满足当下地质录井工作的需要, 进行细碎岩屑的积极准备及其分析是必要的的, 在日常油气田勘测模块中, 进行高分辨率的岩样观测技术的应用是必要的, 这需要针对其细碎岩屑展开积极的鉴定, 进行油气显示的有效落实, 从而而保证分支井段工作模块中, 钻井工作的正常开展, 以针对其一系列的细碎岩屑展开有效应对, 保证地质录井工作的正常开展。这也需要应用到新型的岩样观测技术, 保证地质录井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日常作业中, 通过对高分辨率岩样观测技术的应用, 可以进行细碎岩样岩屑的有效放大, 进行相关运行装置的结合, 从而满足当下显微镜摄像机工作的需要, 这样能保证进一步的分析细碎岩屑, 通过对数码转化设备的应用, 针对这些摄像机图片展开存储, 进行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 实现岩屑图形的有效呈现。在该模块中, 通过对计算机传输设备的应用, 也可以保证屏幕内图像的有效打印, 实现岩屑图像的深入观察。细小的岩屑通过高分辨率岩样技术加以清晰的呈现在地质录井勘测人员面前, 此时工作人员便可以对细小的岩屑进行仔细的辨认, 极大的提高了辨认效果的准确性, 为地质录井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便利条件, 同时也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的地质录井技术的不足之处。

二、关于气测录井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分析

1 在当下录井技术工作应用中, 通过对器测录井技术的应用, 可以提升其应用效益。该工作原理与油气藏储集层的电性密切相关。在一些特殊性质的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 其具备良好的应用优势, 比如在裂缝性油气层的开展过程中, 在非均质油气储集层开发中, 通过对汽测录井模块的应用, 可以提升其综合效益。分支井恰恰常以天然裂缝致密油气藏和非均质油气藏为开采目标, 同时分支井钻进的快钻速、高破碎程度岩屑的特点非常适合该项技术的应用, 因为单位时间破碎的岩石愈多, 进入井筒中的油气量就愈大, 更容易发现和评价油气显示, 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分支井对常规地质录井技术的不利影响。

在工程作业中, 为了提升井壁的稳定性, 进行钻井工艺体系的健全是非常必要的, 从而满足工作环境对于钻井液的应用需要, 这需要进行分支井钻井液系统的优化, 以满足当下气测录井技术工作的需要。这需要利用先进性的分支井钻井液系统, 实现其真实气测值的优化, 这就需要钻井液工程师与现场气测录井数据人员展开积极的协调。在掌握常见化学添加剂对气测录井影响的基础上, 了解钻井液药品的添加情况。判断混油分支井的油气层时, 首先要道所混油料的性质, 再根据色谱资料轻烃 (甲烷) , 辅助以重烃的变化来区分真假显示, 拿出自己的解释意见。

2 在分支井工作模块中, 受到其钻井工艺的工作需要, 地质工作要随着录井研究对象的改变而进行改变, 这就需要进行气测假异常值的积极分析, 保证岩屑样品质量的控制, 满足日常工作分析的需要。这就需要进行含油气层所显示岩屑的分析。这需要引起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 保证钻井液研究工作模块的开展。由于人为混入的原油、柴油和其他的钻井液添加剂通常不含有挥发性的烃类气体, 通过钻井液脱气点燃试验, 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发现和认识油气显示, 了解流体的性质和产能大小, 为分支井油气解释评价增添依据。

为了满足当下工作的需要, 展开钻进液脱气点燃试验的开展是必要的, 这需要根据其试验的具体需要, 进行一系列的玻璃瓶的准备, 这些玻璃瓶有助于日常油气聚集的收集及其观察。在工作模块中, 也要针对其气测异常段及其层段展开取样, 要针对其层段的厚度, 展开加密取样, 这就需要做好取样的工作步骤。基本平放于液面下, 钻井液大约灌人瓶体的3/5即可结束取样, 立刻旋紧瓶盖, 平稳地送至地质房。注意在瓶体上标注井号、井深和迟到井深。第三步, 将玻璃瓶的表面用用棉纱进行擦拭, 并将干净的玻璃瓶平放在桌面上, 对处于静止状态下的钻井液表面存在的油花与气泡进行详细的观察, 并做好观察记录。

3 在上述作业中, 进行观测记录的积极记录是必要的, 在观察记录完毕后, 试验员再进行瓶盖的打开, 进行瓶内清水的灌入, 保证瓶盖的拧紧, 让钻井液与水自由的进行融合。通过对该模块的应用, 可以实现油气于钻井液内部的有效脱离, 当然, 为了满足工作的需要, 进行二次观察工作的开展也是必要的, 要积极采取相关的步骤。记录中要详细载明火的燃烧方式, 是慢燃还是爆燃或是比较平静的燃烧, 同时还要对火焰的颜色, 油气燃烧持续的具体时间以及油气燃烧的剧烈程度进行详细的记录。最后, 燃烧结束后, 将试验过程中所用到的钻井液倒入钻井液坑, 对玻璃瓶进行清洗, 将瓶内的油污清洗干净, 以备下次试验时使用。

4 在当下油气田开采中, 分支井录井技术是应用性比较强的技术, 其有利于促进油气田开采效率的提升, 从而满足当下油气田开采工作的需要随着现代油气田开采钻井技术体系的不断优化, 我国的分支井录井技术体系也在不断健全, 这需要相关人员做好当下的实践工作。提高我国分支井录井技术与钻井技术的有机结合, 互相配合与相互补充, 确保在具体的工作实践当中充分的发挥录井技术具体功能与优势, 为油田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先进的一流的分支井录井技术服务, 提高我国油气田开采工作的整体质量。

结语

通过对地质录井中分支井录井技术的综合应用的优化, 有助于当下地质录井工作难题的解决, 有利于提升其应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明先, 盖学东, 黄衫.分支井录井关键技术分析及试验步骤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5) .

[2]石慧敏, 周晓军.水平井地质导向录井关键技术的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02) .

现场录井技术及油气层综合解释 篇3

【关键词】现场录井技术;钻时放大法;MAS录井仪;卡准取心层位;油气综合解释;评价原则

前言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需求,以及油田勘探开发对象越来越复杂,传统、单一的录井方法既不能满足当前录井技术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石油勘探开发、快速准确综合解释油气层的需要;面对两方面的需要,在现场录井通过不同的井别优选录井设备,充分利用各项资料综合分析进行油气层综合解释原则,并在使用PDC钻头钻井情况下地质录井取心层位卡准及油气发现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而提高了油气层综合解释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1.现场录井技术

现场录井的基本任务是取全取准各项资料、数据,及时掌握井下地层层序、岩性,初步掌握钻遇地层的含油、气、水情况,为油气田勘探和开发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而且现场录井具有成本低、简便易行、了解井下地质情况及时、资料的系统性强等优点。因此现场录井在油气发现上具有显著重要性。

1.1 根据不同井别,针对性优选录井手段,确保油气发现

随着PDC钻头技术的广泛运用,缩短了钻井周期、为钻井增加了经济效益;但PDC钻头对地层独特的切削及研磨作用,造成钻屑细小、混杂、代表性差、砂岩和泥岩之间钻时变化不明显或几乎无变化,难以从常规曲线和岩屑上判断地下岩性,荧光定级,恢复录井剖面;从而影响岩性归位、录井油气发现率等,使录井剖面符合率下降,油气层评价解释困难。面对上述技术难点问题,在Y井使用PDC钻头钻井的施工中,通过准确实测岩屑迟到时间、细致观察岩屑、观察槽面显示,充分运用特征层及“钻时放大法”,并结合MAS快速录井仪记录的全烃值,来综合判断地层岩性和发现油气显示,最终达到了提高录井剖面符合率、完钻层位卡准及油气层快速评价解释的目的,真正实现了PDC钻头下地质录井技术与钻井技术的同步发展。

1.2 及时发现地层变化、决定了卡准取心层位

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岩心是研究地层岩性、物性、含油性等各项参数所必需的第一手资料,能客观实际地反映地下岩层特征。因此,岩心录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录井技术。由于钻井取心的不可逆性、高成本及地下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决定了卡准取心层位的重要性。例如:T井的施工中,设计要求在E1f3和E1f2+1见油迹及油迹以上级别钻井取心,且设计只断缺阜三段中部地层。实钻发现钻遇地层与设计明显不同,还断缺下部阜二段七尖峰地层,为完成设计要求,现场录井技术人员及时重新预计取心目的层深度,充分利用钻时、岩屑、气测资料分析;在钻至井深1890.32m时,钻时明显变快,停钻循环,见油砂且气测异常,起钻取心,在14.73m的岩心中获7.77m的油砂。该井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跟踪地层,发现阜二段顶部标准层被断缺,从而获取了主力油气段的岩心资料,为该区块地质研究及评价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2.油气层综合解释

油气层综合解释,就是利用岩屑、岩心、综合录井(气测)、地球化学、定量荧光、测井、地震、构造等资料进行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目前油气层综合解释的方法、技术很多,既有传统的图版法,又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方法。但是,很多理论上不错的方法,实际应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我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系统、综合地去考虑问题,没有应用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无论用什么具体方法综合解释,以下几项原则在油气层综合解释中是应该把握的。

2.1 综台性原则

受系统及偶然误差的影响,各种单项资料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依靠单一资料很难对其含油性做出准确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各项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在此过程中充分考虑眼见为实的岩屑、井壁取心等录井资料,不但可对其含油气丰度做出准确描述,而且对同一储集层油气水的纵向分布范围也易于划分,从而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结论。例如,H井在井段2598.00—2600.00m,岩屑、井壁取心证实本段无油砂;测井解释为油层。综合考虑各项资料后,为防止漏失油层,综合解释为可能油层;并建议对该层试油,以验证储层产液性质,试油结论为水层。

因此,在进行油气层解释时,一定要考虑到综合性原则,防止因过分依赖某一单项资料而造成片面性失误。

2.2 针对性原则

各种录井资料均有其技术优势和不足,在解释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储集层物性、不同原油性質,合理利用各种单项资料进行针对性评价,会降低综合解释误差。例如:G井在井段3099.50~3104.00m,岩屑录井为油迹粉砂岩,井壁取心为油斑粉砂岩,槽面无显示;气测全烃从0.204%升高0.724%,组分不全,气测解释为油干层;地球化学未分析;测井解释为油层;综合解释时考虑到该区属于低孔、低渗透,储集层物性差异大比较隐蔽,槽面少见显示或没有显示,气测值虽较低,储集层中的油气主要残留在岩屑中,所以解释时侧重的资料为岩屑、井壁取心、测井资料,综合定性为油层。该井压裂后测试日产油9.21m3,日产水3.41m3,压裂后对比产量资料及储层流体性质资料,解释结果与试油结果一致。地层压力系数1.07,属较为典型的三低(低压、特低孔、超低渗)储层。所以在对此类储集层综合解释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岩屑、井壁取心、测井等资料。

2.3 相对性原则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不可能设计出理想的、同时满足各种情况需要的油气层评价模版,而通过对埋深、地层压力、储集特征、成藏条件及钻井条件相近的油气层进行比较,则可以对目标层的评价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具体评价时,要注意加强层内、层间和井间3个层次的对比工作。

3.结论

现场录井技术能直接实时反映井下地质构造、含油气情况和钻井工程等方面数据,因此具有获取信息及时、多样、分析解释快捷的特点,是其它勘探技术无法取代的。但是单项录井技术却不能完成油气显示储集层各项参数定性、定量描述,单项录井参数也不能对油气层进行有效评价;同时地质、气测、灌顶气等现场录井资料录取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测井曲线有问题可以重测,录井采集资料是不可重复的,一旦资料存在问题就可能影响资料解释质量,因此现场录井技术人员不只需要高度责任感,而且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

录井解释拥有第一手的录井资料,可以在现场多次观察岩心实物物性、含油、含水性,更直观感性地认知储集层含油或含水现象,分析评价手段较直接。但单一录井技术受地质条件、人为因素、仪器本身、钻井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获取的参数不一定完全准确。因此,利用单一录井资料进行油气层解释,可能导致解释成果与试油结果的符合率低,所以综合解释时应充分发挥各录井优势参数,并结合其它方面资料对储层进行全面、准确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金秀玲.储集层评价.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年

作者简介

综合防伪技术简介 篇4

组合防伪指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防伪技术,以达到最佳的防伪效果,提高防伪产品的难仿制性和易识别性。例如:人民币20元券新纸币以组合方式采用了水印、安全线、防伪油墨、缩微文字印刷等八种防伪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纸币的防伪性能。

组合防伪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多功能防伪技术,可研制开发出防伪产品。如自检激光全息 防伪标志,揭开表层复合的激光全息膜标志,露出的底层上还有一个图文标志,该图文标志可用防伪油墨印刷,起到双重防伪效果;另一类是组合防伪包装,指在同一种商品包装中同时采用多种防伪技术,以增加商品包装的防伪能力,尽可能缩小该商品包装被仿制或假冒的程度。组合防伪包装的实质是基于商品包装材料或容器,通过对包装材料(含油墨)、包装标识、包装结构、包装印刷及其它防伪技术等的有机组合来有效地实现商品包装的防伪效果。

(1)组合防伪包装技术的应用

现在市场上组合防伪包装技术主要广泛应用于名牌香烟、白酒、药品等商品包装中,而且具有很好的发展态势。

香烟—— 由于烟草是一种特殊消费品,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禁烟又不现实,为了限制吸烟,许多国家采取“寓禁于征”的政策,对烟草及其制品课以重税,并以此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打击假冒走私卷烟是世界烟草界共同面临的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据英国海关统计,2000年英国没收厂创纪录的20亿支走私卷烟。据英国兼职走私卷烟问题顾问马丁、泰勒介绍,l998年烟制品走私使英国税收损失l7亿英镑,大约相当于政府每年烟制品关税和增值税总收入的l0%。2000年中国共收缴假冒卷烟57万件(合285亿支)。最近几年,许多国家政府都加强力量以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卷烟包装业采取了很多的防伪措施,例如:使用金拉线防伪技术、薄膜防伪技术、特种版防伪印刷技术、印花税票防卫技术、全息防伪图及激光密码机等。市场上各种名香烟的生产厂家都在不断使用多种防伪技术用于香烟的包装中,目的是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产品,防止假

冒产品的出现。如红塔集团生产的系列香烟都在使用组合防伪包装。以玉溪牌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小盒、条盒都使用激光打码技术;小盒、条盒所使用的白卡纸,在造纸过程中加入彩色纤维;卷烟纸为印有“YXCF”字样的螺纹纸,该字母是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采用印有“YXCF”字样的打孔水松纸,并印有双金线和双菱形符号;外包装主体图案采用红色菱形镭射设条形编码等。

白酒——就人们日常交往和自身健康来说,酒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饮品。酒和香烟一样,税赋比较重,其税值与销售价格之比(税价比)远远高于一般的商品,不法之徒正是利用了酒类商品税价比高的特点,从事造假及贩假的活动。名酒被假冒一直是困扰酿酒企业腱康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各个企业都在使用防伪包装技术来保证自己的产品不被假冒。酒的防伪包装是个系统工程。包括酒瓶防伪、商标标签防伪、瓶盖防伪、包装盒防伪、印字防伪、其他方法防伪。例如五粮液酒厂从20世纪八十年代年代以后,采取了一系列防伪措施,先后经历了从塑料盖热膜胶烫、一次性金属瓶盖、激光微刻加萤光隐形喷码、意大利三重防伪盖等四个阶段,这些防伪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未能最终遏制造假者的仿冒手段。1996年9月,五粮液酒厂与美国3M有限公司合作,国内首家达成制作“3M回归反射防伪胶膜”协议,投资2亿元用于该项工程第一期建设,从而使“五粮液”防伪技术进入全国最新、最高档次。同时包装盒采用金卡纸板、多种印刷工艺、一次性包装结构等组合方式提高该产品的防伪性能。

药品—— 药品是一种人命关天的商品,因而药品的防伪包装就显得更加重要。许多疗效显着的药品企业都在想法保护自己的药品不被假冒,纷纷采取防伪措施。目前使用的纸盒包装的药品采用防伪方法有秘诀防伪、激光全息标识防伪、条码防伪、电码防伪、防伪油墨等。如山西桂龙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桂龙咳喘宁”,采用电码电话、条码技术、破坏性包装防伪等。还有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抗病毒颗粒”采用油墨防伪、条码标记等防伪措施。

(2)存在的不足

一些商品的生产厂家没有对产品进行防伪包装,更不用说组合防伪包装了。一些全球知名的日用消费品,其品牌已经深入人心,然而这些高质量、高知名度的产品往往成为制假者的选择对象。其包装中没有采用防伪包装,通常通过看价格和地

点以及消费者的判断来识别假冒产品。

有些商品虽然使用了组合防伪包装,没进行有效的宣传,许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这些,还是让假冒伪劣钻了空子,所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有的产品使用了电码防伪、条码防伪的组合防伪包装,但消费者并不知晓,市场上就会有无电码防伪的产品在出售。还有的未将防伪技术进行有效的组合,即胡用乱用防伪包装,不但加大了成本,还未起到防伪效果。

综合录井技术简介 篇5

随着钻井工艺的改进和提升,定向井、空气钻、PDC、BDC钻头的广泛使用,对岩屑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对分析时间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仅依靠录井的地面信息,已经不能满足随钻需要。完井地层对比、构造还原等地质评价技术逐步向现场转移,向获取资料的第一时间转移,也是录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然而,录井现场可以得到的、直接反映岩性的连续原始检测参数只有钻时和dcs,经过进一步校正、解释、评价后得到的岩性参数较为稳定,但不同曲线的对比度并不一致,这与曲线本身特征有关,同时直接参数由于受钻井工艺技术影响,统计起伏误差较大,因而造成对比度不是很高,如果作一些滤波处理,可能会有所改善。

一、录井地层对比曲线的选取

★ dcs均值曲线

★ 砂岩沉积厚度曲线

★ 5米岩性对比曲线

★ 页岩沉积厚度曲线

★ 甲烷/全烃曲线

五种对比曲线适合于不同的环境中,大段对比应用20米砂岩沉积厚度曲线、5米岩性对比曲线及页岩沉积厚度曲线,小层对比可以选择滤波后的dcs均值曲线、5米岩性对比曲线、页岩沉积厚度曲线及气测C1/∑C曲线等实现。

二、录井标志层、标准层的确定

常规具有全区对比意义的标志层一直应用测井电性标志层,虽然也有岩性标志,但应用范围有限。如何寻找随钻计算机能够识别或现场地质师直接能够进行对比的特征标志层成为本研究内容的基础和重点。

如果能够找到地区或区块标志层,无疑会降低对比难度,提高对比精确度。但实际情况是,不是所有层段都存在标志层,像海相、湖相地层易确定标志层,而河流相、沼泽相等就不易确定,只能通过曲线整体形态和变化特征来实现层间对比。

三、对比方法和对比原则

常规的后期地层对比方法是借助于标志层、岩性旋回、岩性组合、构造关系、化验分析资料等完成,归根到底,实际上都是岩性对比。而地质录井可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采集到岩性资料,虽然在化验分析、构造关系、岩性横向追踪上受限,不够精确,但可以利用井间长井段地层可钻性、岩性组合关系的对比达到确认某一套岩性组合与邻井的对应关系。现场地层对比主要可借助的资料包括岩性可钻性参数(钻时ROP、可钻性校正参数dcs)、岩性解释剖面的砂、泥岩组合关系曲线、砂岩厚度沉积曲线等。根据曲线的形态和砂泥岩、特殊岩性的组合关系,通过标志层的识别和逐层追踪来完成。

对比原则总体上,先用标准层卡出大的层段,然后再在大的层段内进行次一级对比。在地层对比过程中要遵从相似性、旋回性及协调性的原则。自动对比须在分层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层的显示值、显示厚度、最大幅度值相对于上、下界面的位置等特征值来寻求合理的对应关系。

四、对比技术及实现方法探索

1.曲线的滤波处理技术

数字滤波技术是指在软件中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消除干扰的处理。一般来说,除了在硬件中对信号采取抗干扰措施之外,还要在软件中进行数字滤波的处理,以进一步消除附加在数据中的各式各样的干扰,使采集到的数据能够真实的反映现场的工艺实际情况。

公式为YK =(X1+X2+X3+…+XN)/N,在一个周期内的不同时间点取样,然后求其平均值,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消除周期性的干扰。同样,这种方法还可以推广成为连续几个周期进行平均。

2.模式识别和动态对比方法探索

进行地层对比最基本的依据是曲线的形态和异常峰值的方向和幅度等特征与层段、层组或层位间的对应关系。通常的对比方法是按照曲线在同一岩层或同一层段上的最大相似性原则进行的。当地层岩性复杂,出现地层尖灭、断层等复杂地质现象时,这种方法对比准确性较差。利用模式识别与动态规划法中有序元素最佳匹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层对比,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①对比原理

根据有序元素最佳匹配法进行地层对比,首先按每层解释结果提取特征值或特征向量,依照层序构成对比序列,然后按照动态规划法中的不变嵌入原理和最优性原理进行逐层对比。

设A,B为2井中待对比的层序列,其长度分别为m和n,即

A= {A1,A2,…,Ai,…,A m}

B= { B1,B2,…,Bj,…,B n }

式中Ai,Bj 为地层对比元素,是反映该地层性质和录井曲线特征的特征向量。

1.2 距离因数的确定

进行地层对比就是在待对比的层序列中的元素不能进行交叉对比的地层层序约束下,将序列A中的元素Ai(i= 1,2,…,m)与序列B中的元素Bj(j=1,2,…,n)按其相似程度予以匹配。相匹配的元素(A,B)间的相似程度,采用距离因数用g(A)或g(B)来描述。由于地层可能出现缺失,使某些地层可能仅在所对比的一口井中存在,与之相对应的元素A(或B,)就仅在序列A(或B)中出现,即这个元素在另一序列中不存在与之相匹配的元素,因此,对比过程中应让该元素与另一序列中缺失地层处的一个间隙相匹配,距离因数反映元素与间隙匹配的等效距离。因此,序列A,B完成相似匹配后,总距离D(A,B)为:

D(A,Bl)=Σd(Ak,Bj)+ Σg(Ak)+ Σg(Bl)

式中k、l为序列A,B中地层缺失层序数。

所谓有序元素的最佳匹配,是指A,B序列中的元素在层序约束条件下,按相似性大小匹配后,D(A,B)达最小,D(A,B)为对比目标函数。

由于A、B 为多维空间(不妨设为N维空间)向量,可选用矢量空间的某种距离,来定义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确定元素与间隙匹配的距离因数比较困难,由于每一A 或B均有可能与间隙相匹配,所以可按g(Ai)=g(Bj)=0.5е来定义它们与间隙匹配的距离因数。

简而言之,即在地层层序约束下,将A井中的元素Ai与B井中的元素Bj按相似程序予以匹配,地层层序约束就是保持A、B序列的有序性,即当Ai与Bj相匹配后,所有Ai之前的元素不能再与Bj之后的元素匹配,所有Bj之前的元素也不能再与Ai之后的元素匹配。

②对比指标的选取

应用连续曲线的地层自动对比主要根据曲线的形态和沉积相带的组合特征,通过对标志层的识别和逐层追踪来完成。对比结果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比曲线和对比特征指标选取的是否恰当。

根据实际经验和对比分析,我们试探性地选取20米砂岩沉积厚度曲线、5米岩性曲线和滤波后的dcs曲线作为地层对比曲线。在分层解释的基础上,选择对比层的检测值、层厚、最大幅度值相对于上、下层界面的位置,上、下层界面处曲线的陡度及反映曲线变化的方向指标,把它们作为对比指标,构成反映地层性质和特征的特征向量,即采用下列参数描述曲线的特征:

① 地层曲线的极大值(波峰)或地层曲线的极小值(波谷);

② 地层最大(小)值相对于上、下层界面的位置;

③ 层厚;

④ 砂岩厚度累计曲线的相对重心;

⑤ 曲线的幅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⑥ 地层上界面曲线陡度;

⑦ 地层下界面曲线陡度 ;

⑧ 曲线变化的方向指标;

同一沉积层在一定的区域内,由于矿物组合相同,表现在邻井钻井剖面上,砂泥岩分布相同,沉积厚度相近,反映砂泥岩可钻性的曲线形态应该相近似,同样,不同的沉积层由于沉积环境的差异,砂泥岩的相对含量、上下分布、沉积厚度会出现明显差异,对比曲线在上述指标上会有个性反映。

传统的地质分析对比模式主要依赖于个人的技术、经验和对区域、邻井信息的熟悉程度,其结论、结果的正确性、差异性、变化性较大,因而对现场施工作业措施影响很大,亟待改善与提高。

综合录井技术简介 篇6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渭河盆地西安断陷地热水开发过程中发现地热水中伴生有富氦天然气。该地区目前发现的富氦天然气主要以溶解于地热水的形式存在, 是在地热水开发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天然气, 而没有独立的气相存在, 因此, 将其称为地热水水溶氦气。笔者拟通过对渭河盆地部署的第一口氦气探井--渭新1井的录井过程分析, 讨论适用于水溶氦气的录井技术。

一、区域研究现状

华北分公司于上世纪60和70年代曾两次在渭河盆地开展石油普查勘探工作, 在西安凹陷西部的渭深13井中发现了水溶性氦气, 井段2340-3001.0m范围内发现12个组 (段) 的气测异常, 并对2340-2658m的6组气测异常进行了测试, 试气结果为208L/d天然气, 含氦浓度高达2.13-4.14% (平均3.056%) 。2000年以来, 在盆地多口地热水井中检出高含量的氦气, 进一步证实渭河盆地水溶氦气勘探潜力巨大。

二、现场实验过程分析

1. 常规综合录井参数的选取

气测参数

(1) 色谱数据 (甲烷) 与氦气异常相关性分析

氦气相对含量增加时, 全烃与甲烷的相对含量也随之增加。氦气也像烃类一样, 主要以渗滤方式从油气藏的边部裂隙向上运移, 在地表表现为环带异常分布于油气藏周边;当盖层封堵性较差时, 氦则以渗滤、扩散、微泡等多种方式直接从油气藏上方垂向运移至地表, 构成各种不规则块状异常。因此, 地层中氦气出现异常与油气显示 (甲烷类气体) 具有明显的共生性, 色谱数据中的甲烷及全烃可以选为氦气录井常规参数。

(2) 热导数据 (二氧化碳) 与氦气异常相关性分析

二氧化碳是种常见的非烃气体, 它的成因类型可分为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两种, 其中包括干酪跟的裂解, 矿物溶液氧化烃类, 碳酸盐的分解等等, 广泛分布于各类储层中。在渭新1井的现场实验中发现, 储集层普遍存在, 当出现氦气含量相对增加时, 检测到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随之增高。因此热导数据中的二氧化碳也可选为氦气录井常规参数。

(3) 热导数据 (氢气) 与氦气异常相关性分析

氢气的成因主要有幔源氢气、岩石间化学反应生成的氢气、有机质生物分解生成的氢气等, 在水溶氦气储层中常常储集着大量的氢气。当出现氦气相对含量增加时, 氢气含量也明显增多, 表明氦气与氢气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因此热导数据中的氢气也可选为氦气录井常规参数。

钻井液参数

(1) 出口温度与氦气异常相关性分析

渭河盆地的氦气常常是以水溶气的形式储存于地热水储层中的, 因此氦气出现异常时必然伴随着出口温度的升高。但由于水的比热较高, 往往会出现温度升高后持续时间较长的现象, 对于细层划分起不到效果, 而对于氦气刚出现异常的突变比较明显。本井比较明显的温度突变共有4层。这些井段砂砾岩普遍发育, 氦气异常出现较多, 因此出口温度也可选为氦气录井常规参数。

(2) 出口电导率与氦气异常相关性分析

氦气所在的地热水储层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研究资料表明水化学类型为SO4-Na, 矿化度3.2g.L-1, PH值为8.8, 总硬度7.14德国度。因此电导率会随着地热水储层的钻开而升高, 渭新1井在钻遇水溶氦气储层后, 出口电导率明显随着氦气相对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所以出口电导对水溶氦气储层具有指示作用, 也可选为氦气录井常规参数。

2. 氦气综合录井解释评价

通过渭新1井高陵群三层含氦气水层试气结果与现场录井对比数据, 可以看出虽然录井异常值相对较低, 但还是能够很明显的与试气结果对应, 选取的5类综合录井参数也得到了较明显的相关性验证。结合试气成果, 对渭新1井水溶氦气层的综合录井认识评价进行了一个初步标准的确定。

3. 氦气监测方法改进思路

(1) 可以考虑对出浆口进行密封, 改装电动脱气器搅拌叶片结构, 增大其破碎泥浆的效率, 实现最大化的气体收集。

(2) 改进DLH-1型氢氦录井仪或者寻找并实验时效性更强的氦气录井分析仪器, 尽可能的缩短分析周期, 在不断试验总结的基础上选取与氦气相关性好的常规录井参数, 帮助现场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判断含氦气层。

三、结论与认识

1. 渭新1井试气结果验证了DLH-1型氢氦录井仪对于发现储层氦气异常层位的可靠性, 说明该仪器能够较好的进行水溶氦气的现场实时录井工作;相关性研究发现并验证了可以选取气测参数中的全烃、甲烷、二氧化碳、氢气, 钻井液参数中的出口温度与出口电导等参数作为水溶氦气储层的指示性参数, 可以做为氦气录井过程中的常规录井参数来辅助评价氦气异常层。

2. 通过实验井综合录井相关参数的分析对比, 结合试气成果, 初步确立了一套研究区水溶氦气层录井评价标准。

摘要:渭河盆地含有丰富的水溶氦气资源, 在氦气录井实验过程中, 使用的是DLH-1型氢氦录井仪。实验井采集数据相关性的研究发现, 气测参数中的全烃、甲烷、二氧化碳、氢气, 钻井液参数中的出口温度、出口电导与水溶氦气异常层具有正相关性, 可以选为氦气录井过程中的常规录井参数。并通过实验井综合录井相关参数的分析对比, 结合试气成果, 初步确立了一套研究区水溶氦气层录井评价标准。

关键词:水溶氦气,录井参数,储层特征,相关性,异常

参考文献

[1]张福礼, 孙启邦, 王行运, 邹彦荣.渭河盆地水溶氦气资源评价[J].地质力学学报, 2012, 18 (2) :196~202.

[2]徐永昌, 沈平, 陶明信, 等.幔源氦的工业储聚与郯庐大断裂带[J].科学通报, 1990, 35 (12) :932~935.

[3]戴金星, 宋岩, 戴春森, 等.中国东部无机成因气及其气藏形成条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4]卢进才, 魏仙样, 李玉宏.汾渭盆地富氦天然气成因及成藏条件初探[J].西北地质, 2005, 38 (3) :38~44.

[5]薛华锋, 朱兴国, 王润三, 等.西安地热田伴生富氦天然气资源的发现及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34 (6) :751~754.

探析综合录井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 篇7

综合录井不仅可以对钻井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测, 还可以对钻井井下的各类故障进行准确预报, 比如井漏、井涌、掉水嘴、钻具刺漏、卡钻、溜钻、堵水眼和油气水侵等故障。因此, 综合录井对保障钻井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录井不仅可以保障钻井安全, 而且对优化钻井和提高工程的速度和效率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 钻井工程安全预警技术

在综合录井技术没有被应用前, 我国对判断井下钻井的故障一般采取依据工作人员日常经验的方式, 或者依据简单的异常参数解决。因此, 必须要求井下钻井工作人员具备极高的责任感, 还要求某些技术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专业技能水平, 但在日常钻井作业中无法避免漏判或错判的情况。最重要的是, 钻井工程故障不会单一存在, 且故障一般都出现在井下, 且只要存在一种故障情况, 随后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故障。比如当产生井涌时, 会造成钻井液体积升高和立管压力增大的情况, 为了防止出现更大的故障, 在故障前期就应尽快解决故障, 防止故障产生连锁反应, 避免更大的故障。

2 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

在钻进水平井的过程中, 综合录井技术人员要对定向井的参数、资料进行详细的收集, 并结合LWD、MWD数据实时调整井眼轨迹, 还要进行邻井距离扫描、实时井眼轨迹描述、定向井法面扫描、丛式井的三维扫描和邻井水平扫描等工作, 这对井眼的防碰撞预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录井公司对大牛地气田的十几口大位移定向井采用了定向录井一体化试验,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后期在冀东油田又进行了推广试验, 并采用了地质建模技术, 促使地质导向更加科学、精准。

3 地层压力随钻预测技术

随着我国在地质勘探技术方面的研究不断加深, 地层压力检测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于地层压力检测技术, 我国和国外的学者都提出了很多具有借鉴性的研究方法。自21世纪以来, 世界经济快速复苏, 各个国家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需求日益提升, 导致各个石油公司对地层压力检测技术重视起来, 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传统的dc指数方法向着钻检测的方向不断发展, 为我国的地下钻井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4 优化钻井技术

钻井工程要考虑钻井成本问题, 影响钻井成本的因素有很多, 且钻机过程非常复杂。我国钻井技术的发展相比于其他国家略有差距, 导致在我国的钻井成本较高。因此, 有必要优化钻井技术。综合录井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可以监测数十种钻井参数, 还可以利用参数之间的关系预算数百个参数, 进而为分析和优化钻井技术提供极其重要的依据。

5 钻具振动的监测和分析技术

对钻柱顶部的振动进行测量, 可监测到下部钻柱的振动情况。对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识别钻柱振动的主要特征, 比如钻地层岩性、钻柱共振、钻头磨损、钻井壁与钻柱间的相互作用情况。中国石油大学的学者对钻具振动的检测和分析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 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6 钻井清洁监测技术

对钻井内返出的岩屑质量和流速采用岩屑流量计进行计量, 并与钻头破碎岩石理论内容进行对比, 这有利于综合录井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 也有利于判断钻井过程中的井眼稳定性和井眼清洁情况。此外, 还应制订相应的保障方法, 确保钻井安全, 达到降低钻井成本的目的。

7 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

目前, 虽然钻井工程技术发展极其迅速, 但依然会发生各类钻井事故, 此类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井下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害气体造成的。因此, 要加强监测, 尽快发现井下的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 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目前, 我国所使用的S2-传感器结合p H值传感器, 可监测井下的硫化氢气体, 可做到早期发现, 便于后期解决。

8 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及其应用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促使工程技术更加科学、准确。综合录井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逐渐演变为规范的数据信息存储和发布系统, 在钻井工程中更是建成了井上信息管理平台, 使综合录井发挥了更大的价值, 钻井现场的数据中心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钻井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配合更加密切。

9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究, 综合录井在钻井工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不仅可以对钻井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测, 还可以对钻井井下的各类故障进行准确预报。因此, 综合录井不仅可保障钻井安全, 还对优化钻井和提高工程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莫景洋, 贺宇晨.综合录井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 (16) .

综合录井技术简介 篇8

接触网是在电气化铁道中、沿钢轨上空“之”字形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接触网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内容:1) 基础设施, 主要作用是固定并保持接触悬挂及支持装置在空间的位置状态;2) 支持结构, 主要作用是支持接触悬挂并保持其在空间的位置状态;3) 接触悬挂, 主要作用是传输电流给电力机车及保持接触网的状态;4) 其他辅助构件, 包括附加悬挂、电连接、中锚、绝缘设备、避雷设备、隔离开关、接地装置等。

为适应中国铁路全面提速及动车组列车大面积开行, 满足新型信号系统及列控系统的检测需要, 本文采用全新的分散式系统结构, 增加了牵引回流检测、应答器模拟信息检测等功能, 研制出了运用于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新型信号动态检测系统。

2 轨道电路检测系统

轨道电路检测系统由轨道电路感应线圈 (STM天线) 、STM接线盒、和轨道电路采集处理机、数据交换设备等构成。轨道电路信号被STM天线接收形成感应信号, 通过信号电缆送入检测系统轨道电路采集处理机, 轨道电路接收处理机对信号进行解析处理, 处理结果通过数据交换机提供给综合检测系统, 进行显示、统计、分析、存储。

轨道电路感应信号进入轨道电路采集处理机后信号通过输入保护、接口匹配, 信号调理电路, 隔离放大, 带通滤波, 有效值转换, 电平变换等电路, 最终转换成适合数据处理芯片采集的信号。由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8051F320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IIR数字滤波, 形成主感应信号、干扰信号等包络, 利用频域分析技术对主感应信号进行数字处理, 计算出信号的载频、低频、细化谱、主要成份幅值等信息。

2.1 输入保护及接口匹配电路

输入保护电路由稳压二极管组成, 利用二极管反向击穿特性。正常工作时不对输入信号造成影响。当输入电压信号异常, 超过设置电压范围时, 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击穿特性区, 超出的电压通过被释放, 从而保护其他电路正常工作。接口匹配电路由电阻电容网络组成, 用于匹配天线接入电路阻抗, 使天线工作于最佳状态。

2.2 信号调理电路

信号调整电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它包括连续信号调理、干扰信号调理和数字信号调理。连续信号:将信号经过高阻隔离后提供给后级电路。50Hz陷波器把信号中的牵引电流干扰祛除, 这部分电路很重要, 作用比较明显。信号经跟随器变换后分别送给移频、交流计数带通滤波器, 利用有效值变换电路把交流信号变成表示有效值的直流信号, 供A/D采集用。干扰信号:电路原理基本同上, 信号经过高阻隔离, 并进行50Hz滤波、有效值变换等处理后, 供A/D采集用。50Hz陷波电路:50Hz陷波电路是抗混叠滤波器。为了防止信号频谱产生混叠, 滤波前对信号进行抗混叠滤波。50Hz陷波电路使用UAF42专用滤波芯片。

2.3 带通滤波电路

带通滤波电路采用UAF42有源滤波器芯片。它是美国Burr-Brown公司90年代设计、生产的一种性能很好的通用型集成有源滤波器模块。可方便的设计出高通、低通、带通、陷波电路。该模块内部集成四级精密运算放大器、50KΩ±0.5%精密电阻和1000pF±0.5%精密电容, 解决了以往有源滤波器设计中难以获得电阻、电容的匹配和损耗等问题。根据公式计算合适的外接电阻就能设计出满足要求的滤波器。机车感应器模拟量信号调理电路设置了中国移频 (400Hz~1000Hz) 、UM71 (1600Hz~2700Hz) 、交流计数 (20Hz~80Hz) 带通滤波器、50Hz干扰带通 (45Hz-55Hz) 、50Hz干扰陷波器, 性能比较理想, 调试比较简单。

3 牵引回流检测系统

电力牵引列车通过接触网、受电弓等设备获取电能牵引列车运行, 牵引电流经接触网、列车受电弓、列车电力牵引设备等, 最终通过钢轨返回大地构成供电回路。在实际运用中因线路原因、列车自身原因等往往会出现左右两条钢轨牵引回流不平衡现像。不平衡的因牵引电流会被机车感应器接收, 形成较强的工频干拢, 影响机车信号正运用, 甚至烧毁机车信号设备。轨道电路检测系统由牵引回流感应线圈 (ASTM天线) 、ASTM接线盒、和牵引回流采集处理机、数据交换机、工控计算机等构成。

左右两条钢轨上的牵引回流分别由ASTM天线接收, ASTM天线接收的两路信号通过电缆和相关接线端子接入到牵引回流采集处理机。牵引回流采集处理机分别对两路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形成可以被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数据通过高速串行通讯接口送入机箱内的嵌入式计算机, 由嵌入式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 分别计算出两条钢轨上的牵引电流幅值、电流谐波成份等信息, 并将这些处理结果数据通过以数据交换机上传到牵引回流检测系统工控计算机。计算机将牵引回流信息结合综合数据进行综合运算完成牵引回流、牵引回流不平衡率、牵引回流谐波等指标的显示、分析、存储和统计。

4 应答器检测系统

应答器检测系统由车载应答器读取设备 (BTM主机) 、应答器数据天线 (BTM-D) 、应答器信号接收天线 (BTM-T) 、应答器接收处理机、高速数据采集处理卡、工业计算机等构成。实现在车载BTM-D天线通过地面应答器有效范围的瞬间向地面应答器发送能量信号, 地面应答器收到能量信号并被激活, 对外发送由报文信息调制的FSK射频调制信号。BTM-T天线接收FSK射频调制信号, 并由应答器接收处理机对该信号进行处理。

在对应答器检测的过程中应答器被能量信号激活后发出的FSK射频调制信号由应答器信号接收天线接收, 该信号通过电缆进入应答器检测处理机, 经过谐振放大器进行放大形成具有一定幅度的应答器信号。然后信号被分成两路, 其中一路经过自动增益放大形成稳定的FSK调制信号, 再经过FSK解调电路解调出原始调制信息数据, 解调完成的数据信息由处理器进行一系列软件解码处理。最终获得应答器报文、报文误码率、有效接收报文数量等信息。

另一路信号经线性放大器放大, 电平变换电路调整, 得到一个反映应答器发射信号强度的模拟信号。该模拟信号由高速数据采集卡进行采集, 工控计算机对采集卡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解析出信号的上边频、下边频、幅度等信息。

应答器信号上边频、下边频、信号强度、以及报文、报文误码率、有效接收报文数量等信息上传到信号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显示界面对应答器报文链接关系进图示分析, 并将应答器检测的各项数据结合综合信息进行显示、存储、分析、统计。

5 结论

本论文对电气化铁路的整体结构和检测参数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研究了电气化铁路综合动态检测系统, 同时研究了综合动态检测系统组成, 包括轨道电路检测系统、牵引回流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应答器检测系统, 为电气化铁路系统施工、设备安装、验收及竣工后的维护、检修等各个环节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也为逐步改进电气化铁路设计标准及施工、检修工艺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摘要:接触网与电力牵引机车之间的动态弓网关系是影响列车运行速度的重要因素, 本文介绍了电气化铁路综合动态检测系统, 同时研究了综合动态检测系统组成, 包括轨道电路检测系统、牵引回流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应答器检测系统, 为以后电气化铁路综合动态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

参考文献

[1]周平.铁道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

[2]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3]马玲.牵引供电规程与规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2.

[4]陈海军.电力牵引供变电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2.

上一篇:毕业设计内容范文下一篇:八年级语文试卷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