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凤鸣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精选8篇)

凤鸣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1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针,以中小学新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托,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全面组织实施全校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实施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

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分学段、分类别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开展有计划地系统科学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和帮助中小学生主动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自体验,进行学习,发观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

坚持以中小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育人为本,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整体安排、层次分明、门类齐全的活动。(另见详细活动方案)

四、组织领导

1、为了确保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成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社会实践组织领导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工作。

2、管理队伍,由学校行政和班主任等组成管理队伍,主要负责学生的教育活动指导、评价学生的社会实践成绩。

3、时间安排:按照全校统一安排,学生按年级,人数分期分批到基地或指定区域开展实践活动,学校分管领导及班主任带队。

4、主要措施

①加强教育,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责任心。

②分管领导跟班指导,班主任管理并组织各项活动的开展。

③制定安全措施,签订责任书,确保安全。

④加强辅导教师的培训,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

五、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决定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目标任务能否实现的关键,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做好实践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活动基地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认识,为指导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奠定基础。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根据学校管理和培训实际配备师资队伍。

六、做好宣传发动

学校要召开教职工、学生、家长会议,广泛宣传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和意义,提高学生、教师、价值的思想认识,力争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促进该项工作的顺利健康开展。

凤鸣学校政教处

凤鸣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2

一、以学生为根本, 体现主体性

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和终点都指向学生这一生命主体。不论是学校实践活动目标的设置, 还是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以及实践活动的实施、评价, 都以学生生命的发展为最终目标。整个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信念和理想等, 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需求。

1.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学生是学校主题实践活动的主体, 其主体性首先就表现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的能动性体现为人不仅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还能够改造客观世界。作为高职学生, 其能动性具体体现为认识自身、认识环境、完善自己, 用自己的创新精神参与活动。其次主体性表现为自主性。人一方面是自然的主人, 能够改造自然, 另一方面又是自己的主人, 能够决定自己的行为, 把握自己的命运。因而作为主题实践主体的学生, 他们是有自由意志的, 学生能主动参与主题实践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主动思考、探究、交流、质疑, 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发挥自己的作用, 实践自己的理想, 提升自身的素养。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设计

高职学校主题实践活动特别要重视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意发展来实施。作为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 最终是为了促进生命的发展与完善, 首先要遵循生命本身的认知、学习规律, 如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顺序, 情感对认知的促进作用规律等。教育的目标设定要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起来, 即把学习者的经验及其生长需要作为教育目标的基本来源,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活动主体。

二、以体验为方式, 强调实践性

生命教育视域下的主题实践活动强调生命意义的建构过程, 而这种建构显然是离不开实践的, 实践体验过程是必然的要求。

1. 经验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 知识对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 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 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 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 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 建构自己的理解, 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可见, 主题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经验获得对学生生命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2. 在实践中开展生命体验活动

经验是体验的结果。学生在实践活动体验中获得生命经验, 体悟生命、生活的内涵。这样, 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不断建构自己对生命意义的认知, 用生命活动体验中的知识指引自身生命发展的方向。所以, 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把生命知识通过体验转化为生命、生活体验过程。此外, 主题活动强调活动设计的心理组织, 有利于学生在与生命知识、经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人格。生命化教育实践过程中, 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活动中获取个人自由发展的经验。因为知识对学生是否具有个人意义, 是知识保持的决定因素, 知识只有转化成学生的“经验”, 才会有意义。

三、以文化为载体, 渗透生命关怀

高职主题实践活动是创建高职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 同时, 主题实践活动的资源也要源于优良的教育文化。通过教育的文化授受, 把文化看做生命发展的有价值的资源, 滋生智慧, 孕育精神、人格, 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1. 激发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情意

情意要素在文化内容组成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主题实践活动目标的设计, 可以从文化中的情意要素入手, 培养高职学生在学校文化中的情感认同。和谐的校园文化造就和谐的教育情境, 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师生的良好心境, 共同营造愉悦的工作、学习氛围, 这样有助于学生健康情意的培养。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尊重他人的情感, 敬业创业的情感, 使高职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氛围中通过体验感悟, 培养积极的情意, 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 提高自己的生命意识水平。

2. 实现校园文化的生命关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是最美好的人性体现。在高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给予学生真情的关爱, 让学生的生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关爱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情感基础, 具有传递性、扩散性。当关爱的情愫充盈于学校的各类活动系统之中时, 校园就会成为生命化的校园。主题实践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需要践行关怀教育理念, 在科学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活动。

四、以目标为引领, 彰显生命追求

主题实践活动的目标, 一是具有指向性, 彰显生命意义的价值追求;二是灵活性, 根据学生、环境的变化而弹性处理目标设计。

1. 确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一个健康生命的成长, 需要有正确生命价值观的引导, 因此, 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目标首先就是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即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学生们要认清, 人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 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 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学生学会从社会需要与自然生命发展需要相统一的角度来追求个体的价值目标。同样, 学生也要懂得从社会需要与自然生命发展需要相统一的角度来把握判断生命的价值尺度和准则。

2. 培养生命伦理的认知辨别能力

在学生个性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中, 正确的生命生态观、伦理观、是非观是保障学生生命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珍惜生命, 尊重生命, 欣赏生命, 这是生命生态环境中的生存法则, 是生命伦理包含的基本内容。生命的生长环境是极其复杂多变的, 需要生命个体能辨别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复杂联系, 懂得生命伦理的秩序。作为当代高职生, 应懂得尊重他人、关爱生命, 处理好家庭、社会、学校的人际关系。

3. 培养鲜活的个性生命

生命是个性化的生命, 生命质量的提升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 他人是无法替代的, 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提高独特生命质量的能力。主题实践活动应从学生出发, 培养“自我实现”的能力。自我实现是学生生命价值的实现, 是学生获得“经验”过程中, 实现自我个性的发展, 从而在道德修养、生理健康、社会生存等方面具备的认知、判断、处理能力, 在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统一中增强生命的自信感、幸福感。

五、以情境为平台, 反映生活本质

1. 主题实践过程的生活化

现实生活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根基, 也是教育最真实、最坚实的基础。陶行知先生讲,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主题实践活动的生活化是要求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强调模拟生活的情境性、真实性。情境性、真实性是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也是体验性主题实践活动的特征。只有在生活化的教育实践环境中, 生命教育才是真实的、有效的。同时, 生命教育过程生活化要求主题活动个性化的创设, 因为生命的经历是不同的, 每个人都会遇到只有自己才面对的问题。

2. 主题实践活动内容的生活化

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们生活的过程, 因此生命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容就要贴近生活、反映生活。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不能脱离于学生的实际生活, 只有生活化的内容, 才会更容易形成学生的生命体验。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容可涉及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中的衣食住行, 社会的各类问题等等。这些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主要是道德取向, 体现的是对高职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引领。

六、以生命发展为宗旨, 实施多元化评价

生命化教育要培养全面且具有个性的人, 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这实际上给主题实践中的学生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评价须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目标, 在评价功能、目标、主体、内容、标准以及过程和方法等各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

1. 促进生命健康发展为宗旨

学校对学生的一切评价行为, 都应该建立在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 更重要的是找出实践活动中的不足, 反馈给活动中的师生主体, 完善实践活动。评价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尤其是心理健康。评价的指标涉及学生的生活目标、家庭关系、师生关系、自我认识、人际交往、恋爱观、生活观、社会观、生态观等。

2. 评价的多元化

首先, 评价方式多元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的目标是在教育活动中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 以便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 进而提高活动质量的评价。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要相结合, 质的评价能更好地反馈学生个体的情感、品质等难以量化的因素。

其次, 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教师、专家等都可以成为主题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这种评价主体多元化使评价更客观, 同时也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

最后, 评价维度多元化。人的生命是多维的, 对生命发展的评价也应是多维的。从生命的不同角度来评价, 使评价内容体系更加全面, 对指导学生更有意义。

总之, 在高职学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始终要围绕“生命的发展”这一核心主题, 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设计符合学生兴趣、情感、生理特点的实施策略。高职学校开展的生命化主题实践活动, 在创建高职学校生命化校园的过程中, 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第一卷) [M].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1.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3]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凤鸣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3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常态化实施 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我国新课改的重头戏,已经在新课改进行的这些年中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这一课程的实施在农村学校还显得重视不够,离常态化实施还存在一定距离。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市级立项课题“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顺利结题;在“十二·五”期间,我校开展的湖南省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阶段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还存在哪些问题,又有哪些应对策略呢?下面结合我校情况与大家进行一些交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目前从我校及周边同类学校调查发现,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典型问题:

(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意义认识不足

农村孩子出路不多,大多只有依靠读书这条路,因而多数家长只要求孩子学好语数外等考试科目,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意义缺乏认识;另外,受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老师、学校及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太过于追求中考或高考成绩,这也影响了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二)师资力量薄弱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农村学校普遍师资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兼职教师少之又少,更不要说有多少专职教师。这些教师课程实施理论不足,实施水平有限,严重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

(三)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兴趣不浓

农村学校学生虽然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意愿,但因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影响了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四)评价不到位也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没有建立如语数外课程那样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奖惩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导向存在偏差,也制约了农村学校综合实践课的有效实施。

二、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应对策略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课题组认为以下策略有助于促进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

(一)领导重视,加大支持力度

1.政策引导: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一课程,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正确认识这一课程,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学科教师创造条件,多给培训机会,扩大培训人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另外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要给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同等地位,甚至高于其他学科教师,这样才能更好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积极性。

2.师资保障:学校领导要克服困难,配置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师,鉴于农村学校师资缺乏的现状,在保证一定数量专职教师的情况下,配置好兼职教师,辅以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相关社会人员等构成智力支持资源库,成立教研组,保证该课程顺利实施。

(二)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和常态化实施,从目前情况来看,最难的应该是缺少一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因此为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开展教学研究,为课程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1.强化校级培训。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关键。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机制,积极开发校本培训活动。学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和教研组,按照教研组活动要求,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和研究,印发相关学习材料和案例,邀请教研员来校进行业务指导,认真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课程实施能力和水平。

2.立足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凝聚集体智慧,发挥团队优势,提高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实施水平的关键所在。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要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和集体备课,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及时讨论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提出解决的策略与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活动质量与效益。

3.组织各类研讨。每学期组织开展教学观摩、交流、展示、评比活动;开展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专题研讨活动;组织参观、学习活动;组织专家讲座培训等活动。教师要珍惜每次教研活动,通过课题引领、利用研究课、公开课等,关注课堂教学。

4.积极参与远程培训。学科教师要充分借助暑期教师远程培训,把握与专家学者对话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制定系统的、有指导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和评价指标。

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必须制定系统的、有指导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和评价指标,才能保证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与深化实施。

(1)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开放式评价,实行档案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评价时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提高,更关注实践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并把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動课程的评价纳入到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对学生恰当的评价有助于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

(2)对教师的评价。教师评价应侧重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实效进行评价。将评价的结果记入教师工作量,与教师工作绩效、职称评定挂钩。通过对教师的评价来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

(3)对学校的评价。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加强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和实施情况的检查,并纳入学校评优考核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虽然困难重重,但此项工作正如东方升起的朝阳,正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我相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将会越来越趋向常态化,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关于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杨晓红.中学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邓衍斌.农村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遇到的困难与应对【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9):116-117.

凤鸣学校科技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篇4

科 技 创 新 大 赛 汇 报 材 料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邓小平同志也提出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为此,做为教育培养人的场所——学校,更应在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的培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结合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以转变观念为先行,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校为本,深化管理改革;从改革课程设置入手,全面提高活动质量和效益,争创科技特色学校。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此项工作,现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初衷、目的

我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最初想法是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为今后学生的人生之路能够走好、走远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活动课开展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来探索并完善科技发明创新教育理论体系,在科技创新教育实践中,探索青少年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研究提升创新能力的具体办法,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国面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提倡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今天,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为了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能成长为创新型人才,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我校积极多方联系、想方设法将这项工作开展起来。

二、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做法

1、以规范管理、面向全体来开展我校科技创新活动。

首先,学校成立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和科技创新工作小组,由校长亲自牵头、科技创新总辅导员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科技创新课,每周一节。为了能上好这门课,我校教师千方百计的通过多种渠道学习了《轻松发明——中小学发明创新课》教材。该教材共有十二课,每课以一种发明的方法为题,设计导语、发明故事、发明训练营、互动联系等教学环节。教材的选取使我校科技创新活动课从根本上得到了保障。

2、以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校科技创新课外 活动来丰富我校科技创新内容。

通过一些简便的方式,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不同方面组织,从不同角度入手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进行指导。如:低段学生的科技创新绘画比赛;小学中高段的发明方案设计、模型制作、科技实践活动,科技创新作文,初中组的创造发明等。每学年我们都会组织全校师生参加的“科技劳动技能展示”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针对性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认知规律,使我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都得到了锻炼、交流。在开拓视野的同时,让创新思维潜移默化到孩子们的心田里。

3、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我校科技创新活动的 科技含量。

科技创新课是一门新兴课程,为了避免闭门造车的情况发生,我校大胆创新聘请科技专家来我校科技讲学,进行全校性的科普讲座,帮助学生增长科技创新技能。同时我们紧紧依托高科技含量水平较高的凤滩电站,经常组织学生去凤滩电站、自来水厂、碣滩茶场参观,并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兴趣小组,科技夏令营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切身感受科技力量的伟大。

4、以取得的成绩来鼓舞我校科技创新活动的进一步开 展。

科技创新活动在我校开展的时间虽然不长,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校主要以科幻画创作为主,但近年来经过我校规范化的管理、精细化的运作,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得到充分展示,每一位选手在发明方案竞赛中都完成了较好创新方案2——4项,在模型制作中均 完成1个模型制作,创新水平在本次大赛中处于同龄选手的领先状态。尤其是我校的赵志强,申美凤同学,每天完成一个发明构想,写在本子上,交与大会评委,荣获本次大赛的“最佳创新奖”;张政同学创新思路独特、巧妙,荣获本次大赛的“创新型学生奖”。所有参赛学生经过努力拼搏,共有8人次获得“最佳创新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等个人专项奖。

学校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活动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通过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的实践体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提高道德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与学校培育“四有”新人目标相一致,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相承接的原则。

2.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即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的有机结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既要遵循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

4.坚持实践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实践教育的规范与管理的运行机制。

三、实践内容

1、每年4月、5月组织参观活动,参观大川新设食用菌基地,1

参加公益劳动,了解各种菌种及花卉种植技术。

2、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村及通化县的历史、名人、民俗,撰写一篇有关的征文,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

3、开展征集老照片,新面貌摄影比赛。

4、培训小导游,参与民俗旅游服务。

5、组织学生到林场拓展训练基地进行拓展训练。

四、具体要求

1、由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团委书记负责制定活动计划,做到有活动时间,有主题,有总结,有成果,有活动方案,有安全措施。

2、由少先大队、团委负责组织实施,做好协调、组织工作,保证按照方案组织活动,确保师生安全。

五、措施保障

1、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全体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我校三结合教育基地校建设有机结合,推进三结合教育基地校建设。

2、要精心组织,保证安全,注重实效。要在活动之前做好活动方案,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要按照活动方案认真组织活动。

3、加强与实践基地的联系沟通,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网络。学校、社会、家庭在社会实践教育内容上要相互贯通,在教育渠道上要相互补充,形成整体效应。

学校寒假实践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背景: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父母照顾,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长期下去,将影响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初中生的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其成熟性主要表现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在这种感受的作用下,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利用寒假,各班级开展“我是生活小主人”系列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最终使学生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获得成就感。

二、活动目的:

1.以培养和树立学生在春节期间的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着力营造欢乐、祥和、平安、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

2. 通过让学生当家、大扫除、准备年夜饭等活动,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了解爸爸妈妈平时当家的辛苦以及为家庭付出的劳动,增进父母与子女间的感情交流,能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辛劳,为家庭分忧,使学生体会家长的辛苦,激发学生关爱家人、体谅父母的情感。

3.通过让学生为长辈做一件事、参加民俗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 通过对压岁钱的规划,学习正确理财、合理消费、节约用钱,养成勤俭的好习惯。

三、活动原则

1.人人参与原则。每个学生都参与此项活动,人人都有劳动的体验。

2.自主设计原则。学生自行设计自己的活动。

3.家长协助原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教一些技巧。

四、活动准备

1.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班上做好宣传,学生做好劳动常识资料的查阅。在此过程发现自己不会的家务劳动及生活技能可提前向家长讨教、演练。

2.设计好活动评价表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评及家长评。

3.家长要确保孩子的安全,家长用照片、录像等形式记录孩子活动经历。

五、活动内容

七年级

1. 我当一天家(帮父母买菜、做饭、洗衣等)

2. 为长辈做一件事(洗头、洗脚、按摩等)”

八年级

1. 家庭大扫除

2. 参与一项民俗活动(如写、贴春联,守夜、拿红包、放爆竹烟花)

九年级

1. 春节我当美食家(做馒头、蒸年糕、炸肉丸、准备年夜饭等)

凤鸣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7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20世纪末全国85%人口所在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是大力提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当前,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是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中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只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

本文采用调查及访谈的研究方法对我校(注:此处指广东省广州增城市第二中学,下文同)(城乡结合初级中学)教师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有计划地访谈,旨在通过该项研究,了解我校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调动城乡结合学校中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学校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城乡结合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问题和对策,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我校随机抽取150名教师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发放150份问卷,回收有效卷150分,有效回收率为100%。

2.访谈法:通过对我校50名教师有计划地座谈、访问等方式收集调查资料。

3.分析归纳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4.数据处理:数据的统计、处理运用计算机系统Excel进行,并对调查所得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态度和认识。

从表1可见,大部分教师认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意义。

从表2可见,由于担心影响学生学习,教师并不很支持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2.学校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状况。

从表3可见,目前城乡结合学校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缺乏教师有效指导,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从表4可见,目前城乡结合学校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主体只局限于教师和学生。

从表5可见,城乡结合学校开展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单一。

从表6可见,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没有相应的教师评价制度和时间问题,都是影响教师有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因。

从表7可见,目前城乡结合学校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度不够,没有建立起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的有效评价制度。

从表8可见,当前城乡结合学校的综合实践能力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从表9可见,城乡结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偏少,每个老师任教班级多,影响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实施。

3.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局限。

从表10可见,绝大多数的教师肯定综合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

从表11可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学习并不矛盾,且对学生的学习能起积极作用。

从表12可见,学校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对学生的安全问题过分担心与忧虑及考试制度的影响。

从表13可见,目前城乡结合中学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主要是活动形式单一和学生主动性未被重视。

四、结论

1.城乡结合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匮乏、课程资源开发不足,难以满足众多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需要,制约了城乡结合中学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实施。

2.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安全问题的过分担心与忧虑。城乡结合中学虽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但由于学校的安全教育与措施力度不足,考虑到“安全第一”,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质活动极少开展,绝大多数只是流于形式。

3.没有建立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对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质量评价导向存在偏差,制约了城乡结合中学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实施。

4.城乡结合中学普遍教育经费及师资不足,缺少专职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缺乏有效指导,影响了城乡结合中学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实施。

5.学校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对综合实践活动认识不足,是直接导致城乡结合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实效差的原因。

五、思考与建议

1.回归生活,整合社会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生活是综合实践能力发展的原动力。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最有效、最易摄取的活动资源,它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综合实践能力发展所需的养分。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当聚焦生活,关注学生生活背景,让活动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开展。

城乡结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在目前教育资源有限、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应立足本土,充分开发当地城乡结合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整合本地区有利的社会资源开展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了解,通过实践、思考、再实践去认识社会、掌握真理、学会本领、增长才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结合地区的特色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如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等,都是城乡结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丰富资源。

2.制定相应的学生安全保障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在高度重视学生安全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学生安全保障制度,完善各种安全应急预案,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学生的安全自救自护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认真分析本次活动的学生安全隐患,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堵塞安全漏洞,有效防范安全事故。

3.制订系统的、有指导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和评价指标。

(1)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要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真实表现、体验和感悟,关注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促进学生的反思。

(2)对教师的科学评价。教师评价应侧重于对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实效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记入工作量,与教师工作绩效挂钩,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对学校的评价。相关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实践活动课时、实践活动师资、实践活动实施状况等,综合实践活动才不至于流于形式。

4.建章立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

(1)加强城乡结合学校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城乡结合学校综合实践资源普遍匮乏,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城乡结合学校的综合实践资源建设的扶持力度,创建融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综合实践基地,满足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

(2)完善协作机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配合、理解和支持,应在相关主管部门的组织下,成立由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家长代表、媒体代表等参与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协作小组,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能有效、持续开展。

(3)加强制度保障。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应制度,在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同时,能保证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序、健康地开展,以提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5.加强政策引导,提高思想认识。

(1)要全面正确认识综合实践课程的教育价值、社会价值、人才价值,认清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2)要建立领导机制,强化学校领导的责任意识,提高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加大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和督查力度。把学生的实践教育与素质教育联系起来,实现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的有机统一,形成规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要加强扶持、监督。各级教育部门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制定切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措施,落实相应的课程设置,专项安排,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等,促使城乡结合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实施得到具体落实,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关于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杨晓红.中学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邓衍斌.农村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遇到的困难与应对[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9):116-1 17.

[4]邱伯聪等.审视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弊因[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9):1 00-1 24.

生死凤鸣街 篇8

2010年12月15日清晨,凤鸣街在薄雾中迎来了它临近生命尽头的又一轮暖阳。街上,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随处可见,雕花门窗散落在倒塌的断壁与碎砖间,梁木四处横陈,“拆”字烙印在百年老屋的躯干上,这些被称为“凝固的记忆”的历史街区正在被吞噬和蚕食。

大连,历史上是一座殖民城市,在110年的城市历史中,日本和俄国都曾留下脚印。凤鸣街是大连唯一的,也是最后一条保存比较完整的老街。然而最近大连市政府对凤鸣街、高尔基路进行整体改造,这些见证了大连城市化进程乃至中国近现代史的建筑可能将从人们的视线中永远消失。

■ 建筑是看得见的历史

高尔基路、凤鸣街、新华街、水仙街这一区域原有二百余栋老建筑,它们是上世纪20至40年代日本侵占大连时期,依照当时二战前欧美最先进的规划理念兴建的住宅区。这些“和式洋风”建筑,大多是二三层。小楼造型别致,每栋楼都不一样,极少重复,并都配有独立的院落,各种树木、假山点缀其中。这些融合了欧式和日式建筑特点的民居,不但在大连已不多见,就是在日本现在也很难找到,所以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和史料价值。

在高尔基路的西边,一个是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故居,一个是郭沫若的日本妻子郭安娜的故居。这两座并排的房子就在街角,是那种极简主义的国际风格建筑,与凤鸣街上的小楼相比过于平淡了,但因为是名人故居才侥幸躲过这一劫。

对于大连人来说,凤鸣街“和式洋风”建筑群是大连的一个独特符号,也是一段挥之不去的记忆。

“和式洋风”,指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批留学欧美的建筑师在国内不受认可,便来到大连实现他们的建筑理想,在日式传统建筑里糅合了欧式建筑的元素,保持了东方的含蓄和素雅。

据日本一位建筑师的回忆录记载,1905年,日俄战争后,失败的俄国人在大连留下了161栋房屋后全部撤离,他们的城市规划被日本人重新捡了起来。“对于多数的日本人,接触真正的欧式建筑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建筑师廖原说,大连成了日本一些建筑师“实现梦想”的地方,他们把这里当成现代城市建设的实验地,并且在改造俄国建筑的过程中,把欧式的风格技术融合在新建的房子上。

日本建筑师古市彻雄评价大连这一时期的建筑,认为大连是当时现代化建筑的试验场,其建筑艺术成就超过日本。这批“既不西方,也不东方,在日本当地也见不到”的建筑,在上世纪90年代时,曾经被日本北九州市精选了10座,整体搬迁到该市。这些都反映出大连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城市的历史需要积累,也需要表达,不仅要写在地方志和史书上,更需要写在人们‘看得见, 摸得着’”的地方。”廖原认为,城市是一种文化形态,而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就是其鲜明的载体。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城市并不是以其高楼大厦、摩登街道而闻名,如德国的柏林,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建筑毁坏得十分严重,战后德国人对几乎所有的历史建筑都进行了重建或精修,使柏林至今还沐浴在“十九世纪的阳光”里;蒙特利尔建城的历史与那些欧洲老城相比也不算长,但是他们依然精心保护自己的“老城”。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人口问题,他们在“老城”之外,又辟新区,新区内如有散落的古迹,规划时再单独加以保护。

去过欧洲的文物保护志愿者何东对于平衡老房子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深有体会。欧洲一些城市建筑虽很古老,但这并不妨碍内部设施的现代化。蒙特利尔“老城”每年吸引了大批的游客,给该城市民带来了滚滚的财源,仅每年拍电影就有一亿加元的收入。意大利是一个旅游大国,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都是旅游名城。为了保护自己的历史,当地人在城市建设中很“小气”,小气到“连古代炉膛里的一粒灰尘也舍不得扔掉。”

历史建筑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历史,它会让一座城市更具风韵,更富有内涵。

对于城市开发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胡文荟表示,如果大连在保护历史建筑时能有选择地对历史建筑进行成片的保护,完整地保留若干有历史、有特点的街道、建筑群,使之成为集观赏、研究、商用、办公、居住为一体的历史性街区就更好了。

■ 日本建筑师的现代化建筑试验场

与诸多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城市相比,大连的历史只有110年。但期间大连经历了日俄战争、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等大事件,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者。

凤鸣街就位于高尔基路身后,大连人习惯把整个区域称作高尔基路。高尔基路记录了大连的历史和大连城市化的进程。1903年,大连建设成为一个 4.25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市,那时的大连地图上还没有今天的高尔基路。上世纪20年代初,大连中山广场的建设大致完成,从此大连开始了由东向西的发展。高尔基路就是在这个时候逐渐建设起来的。

根据一张1938年的大连地图,在上世纪30年代,大连基本完成了由东向西的发展。高尔基路一带包括体育场周围,街名都与花草有关,以花园町开始往东数起,有水仙町、菫町(菫是指紫丁花)、山吹町、菖蒲町、桔梗町、白菊町、千草町、早苗町、若菜町、芝生町(芝生是绿草坪的意思)、芙蓉町、茑町(茑是指爬山虎的红叶)、薄荷町、上藤町、下藤町、上苇町和下苇町、上萩町和下萩町(萩是胡枝子,秋季七草之一)、上葵町和下葵町。1945年大连光复后,很多带有日本殖民烙印的地名被更改,这条路在中苏友好时代被叫做高尔基路,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据大连一位作家介绍,自1905年至1945年,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日本人曾先后4次修改俄国人留下来的城市规划,把城市版图放大了十多倍。上个世纪初,不论走到哪里,日式房、日式庭院随处可见。由于日本历史上就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所以日式住宅体量较小,大多是一二层高,用砖和木建构。这些简朴而普通的建筑,大多沿路而建。今天的中山路、高尔基路、五四路、凤鸣街、民运街、同泰街、正仁街、不老街、长生街以及体育场一带,当年就是“和式洋风”建筑集聚之地。住在这些地界的日本人,都是一般的侨民或小商小贩。可是,正是他们平常而底层的身份,与日式房的普通和简朴形成了一种天然的映照。

走在日式房聚集的街巷里,可以看见每个院门口都有一对石砌的门垛,在右手的门垛上,每家都嵌有一块户主的名牌。这似乎是这个民族固有的居住习俗,大概是要表明自己作为一户之主的尊严。除了名牌,还有树木。日本房的院子里,几乎都要栽种松柏,或各种花树。日本人喜欢栽树,这是他们生活里的一件大事。据说,每搬一次新家,他们都要在新家的门前栽一棵树,女人每生下一个小孩子,也要在院子里栽一棵树。因为院子太小,树其实就栽在了窗前,于是整个窗户甚至整个房子都被树掩映着,“和式洋风”建筑那含蓄的美感,那不为人知的神秘,有一半是树给营造出来的。

曾经住在高尔基路附近的居民们还保留着对于老街的回忆,到夏天的晚上,人们喜欢去高尔基路散步。路是东西走向,路两侧原是一幢连着一幢的日式房,房前面则是一棵挨一棵的梧桐树。房和树相映成趣,成了一道非常特别的风景。由于梧桐树高而繁密,枝叶把天空全遮严了,像一道绿色的长廊,在梧桐树下走,下再大的雨也不會淋湿。后来,路南侧的日式房大多被拆了,建起了一排排新楼。只剩下路北侧这一排日式房,与新华街、凤鸣街、民运街的日式房连成了一片。

凤鸣街近代建筑群在2009年7月就已经被确定为大连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其中高尔基路、凤鸣街、新华街、水仙街都在保护范围之内,这意味着凤鸣街应依法实行原状保护。然而,2010 年年初,辽宁省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发布通告:因城市建设需要,……东至纪念街、西至北京街、北至水仙街、南至高尔基路地块——由大连市土地储备中心、大连市西岗区旧城区改造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拆迁。拆除的理由很充分,它们都是日本经济困难时期的产物,建筑质量普遍不高,不在保护之列。这个城市只能保留那些质地坚固、外形美观、具有建筑学意义的官邸和别墅。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一智一直致力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她曾在去年为调查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来到大连,将凤鸣街每一座建筑都摄入镜头。今年11月末再次来到这里,她用“震惊”来形容自己看到凤鸣街被摧毁时的感受,“抡起的大锤仿佛砸在了我的心上,凤鸣街近代建筑群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价值,还是大连现存极少的保留完整历史风貌的街区。他们怎么下得去手呢!”。

■ 无法“重现”的历史建筑?

历经时光涤荡,长期缺乏管理和维护的老街已经成为了城市的死角。由于居住环境恶劣,本地人逐渐搬离,将这里出租给拾荒者和外来务工人员,人员复杂、治安混乱;曾在凤鸣街居住的李鑫告诉我,印象里,每到傍晚,浩浩荡荡的“板车大军”就会出现在西岗区凤鸣街的路口,散发出一股腐烂的气息。

但在保护凤鸣街志愿者看来,这些并不是摧毁凤鸣街的理由。“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改善居住环境,为什么偏偏选择拆掉后重建别墅用于商业用途?可以将拥挤的住户分流,再将这些老建筑‘修旧如故’”一名政协委员说。

据市文广局、现代博物馆等单位表述,目前高尔基路、凤鸣街一带的保护性建设方案初步确定,未来的高尔基路、凤鸣街一带将保持原有的风格不变,这里的建筑也会控制在2-3层。现有的凤鸣街“和式洋风”元素会基本保留下来,老建筑中的德式屋顶、欧式肌理、法式细节等都会“重现”。

而曾一智认为,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一旦毁掉其损失亦无法弥补。大连的许多建筑虽经过历史变迁却依旧保存原貌,甚至建筑的细节、建筑构件都是原汁原味的,不像很多城市都是被篡改过的。在凤鸣街可以随处看到精致的老门把手、彩玻璃、老窗格、英日文投信口等等,还有室内装饰、外立面线角,处处可以看到建筑细节的原貌,十分珍贵。一旦拆除,其历史信息就丧失了。“重现”是不可能的,只可能是新建的赝品。

穿过一片梧桐树,何东走向老街的深处,他看到拆迁工人们正在从一片废墟里“淘金”。他们将一块块“百年老砖”装运上车,据说这些砖头被统一收购后将会以高价出口到日本、韩国。

何东问:“这些砖运哪去了。”工人:“老板拿回国了。”

何东:“国外为什么认这些砖呢?”“往外卖多少钱一块?”

工人:“国内没人要,外国人却抢着买,卖到国外一般五毛多,我这每天能回收四五百块,拆一栋房子,需要十多个货车车来装运。”

何东:“你老板是要把这片建筑的砖整个都收起来吗?”

工人:“是啊,磚全部收起来。”

上一篇:是什么调研分析报告下一篇:分红协议书